《伊索寓言》教案(集锦15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伊索寓言》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伊索寓言》教案1
《伊索寓言》原名《埃索波斯故事集成》,是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萨摩斯岛上一个丑陋无比,但智慧无穷的叫伊索的奴隶所作。伊索寓言脍炙人口,内容丰富,题材广泛,说理深邃,诙谐有趣,在全世界享有盛誉。
本课所选的三则寓言,故事情节紧凑,意蕴丰厚,以浅显的语言把角色刻画得绘声绘色,生动传神,令人读后兴味盎然,从中获得深刻的启示和教益。
《狐狸和葡萄》讲狐狸吃不到葡萄却说葡萄“是酸的,不好吃”;《牧童和狼》讲一个牧童屡次大叫“狼来了”欺骗村民,当“狼真的来了”,谁也没去帮助他;《蝉和狐狸》讲狐狸想吃蝉,便假装赞美蝉的歌声美妙,但蝉看穿了狐狸的诡计,没有上当。每则寓言都以一句训诫作结,具有画龙点睛之效。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知道这三则寓言故事,能从寓意中获得教益。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准确理解寓意。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赏析理解“蝉和狐狸”中蝉为何能识破狐狸的骗局,避免上当?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
2、对伊索寓言有所了解。
3、弄清每则寓言中的角色和故事情节。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揭题:大家听过《狐狸和乌鸦》《狼和小羊》《龟兔赛跑》的故事?讲给大家听听。这些有趣的故事都是从伊索寓言里选出来的,今天我们来学习伊索寓言中的另外三则故事。
2、简介寓言及伊索寓言。
二、感知三则寓言大意。
1、教师朗读课文,学生听读。
2、学生自由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及不理解的词。
3、学生借助拼音或工具书自学生字。
4、每人选择其中一则故事朗读,思考:
(1)故事中的主人公是谁?
(2)故事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用简洁的语言给大家
(3)每则寓言故事分别揭示了什么道理?
5、指名了解学生朗读思考情况。
(1)指名三组有感情地朗读三则寓言。
(2)指名学生对故事主人公、主要内容的掌握
6、有感情地朗读整篇课文,从整体上抓住每则寓言的主要意思。
三、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完成习字册。
3、课文中你对哪个故事感兴趣,给同学、家长讲一讲。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感受故事主人公形象,感悟寓意。
一、复习
谁能用简洁的语言说一说其中一两则故事的主要内容?
二、精读课文
(一)《狐狸和葡萄》
1、引导学生观察插图,抓住文中关键词语来体味葡萄的诱人。
2、一只狐狸看到了,谗得直流口水,他是怎样做的?能通过想象说具体吗?
(主人公狐狸很喜欢吃葡萄,“谗得直流口水”;“想尽了各种办法去够葡萄3、结果怎样?他应该怎样想,怎样做?
4、可狐狸是怎样说的呢?为什么这样说(“这些葡萄是酸的,不好吃。”
虚荣心强、爱面子、生怕别人笑话;自己无能为力,却又不敢承认,表里不一。)——即狐狸的形象
(二)《牧童和狼》
1、集体读第一自然段,指名说一说你读懂了什么?
(主人公是牧童,任务是在村边放羊。闲得无聊,大喊“狼来了”,拿村民们的“惊慌失措”取乐。)
2、到底有没有狼?
(哪里有什么狼?)
3、牧童“好几次”大叫“狼来了”,是什么行为?
(欺骗、撒谎、不诚实、不老实。)
4、引读第二自然段,村民们好几次上当受骗后,会怎么想?怎样说?
(村民们以为牧童在撒谎,不愿意再上当。)
5、以后村民们再听到“慌忙大叫”后,会怎样想?怎样做呢?牧童的结果会是什么?
6、小组之间讨论:牧童是一个怎样的人?
(三)《蝉和狐狸》
1、学生小组讨论交流:
“圈套”本来指什么?在本则寓言中指什么?(使人上当受骗的、坏的、害人的计谋、计策,阴谋诡计。把蝉从树上骗下来,吃掉他。)
2、怎样骗的?(细读第二自然段。并画出突出表现狐狸会骗的词语。)
3、这是一只什么样的蝉?从哪里看出来的?他是怎样想?(细读课文第三、四自然段。用不同的线画出最能说明上述问题的内容。拓展思维:想象蝉的思考过程。)
4、对待狐狸这样的奸诈小人,我们应该怎样做?
三、理解寓意
(一)
1、齐读第一则寓言的第三自然段。(联系狐狸想吃葡萄的谗样儿,狐狸的言行,刚才分析的狐狸的形象。)体会寓意。
2、现实生活中你还想到了哪些类似的话语?
3、对于这些不良话语和心理,我们应该怎么办?
(二)1、牧童说谎的结果是什么?2、拓展:(1)现实生活中你遇到过类似的人和事吗?(2)男女生分组读第(3)读了这则寓言,你想对那些说谎的人说些什么?对自己说些什么?
(三)1、这则寓言中蝉聪明在哪里?(读“蝉和狐狸”的最后一自然段。)
2、小组之间交流:你想对寓言中的蝉说些什么?对那些中了“圈套”的“蝉”说些什么?
3、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则寓言的寓意。
四、对比“狐狸和蝉”与“狐狸和乌鸦”的主人公形象。
主要把握“乌鸦”爱听奉承话,不能正确认识自己,抵不住诱惑,失去戒心。而“蝉”善于思考,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存有戒心,识破了狐狸花言巧语的险恶用心。
五、总结
1、启发学生把握文章结构:先讲故事,再揭示寓意。
2、本课通过学生朗读故事、感知大意、分析形象、揭示寓意、拓展想象,使学生不但感受寓言的形象,感悟寄托的道理,还要从中吸取经验教训。
六、板书设计
伊索寓言
“狐狸和葡萄”
葡萄:诱人狐狸:谗得直流口水(揭示道理是什么?)
“牧童和狼”
牧童:不诚实,经常说谎,自食其果。(一贯说谎的人即使说了真话,也没人相信。)
“狐狸和蝉”
蝉:善于观察、思考,保持警觉,存有戒心。(聪明的人,总能从别人的灾难中吸取教训。)
六、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4。
2、选读〈伊索寓言集
教学后记:《伊索寓言》是一部寓言
故事集。相传伊索是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人,善于讲动物故事。现存的《伊索寓言》,是古希腊、古罗马时代流传下来的故事,经后人汇集,统归在伊索名下。《伊索寓言》通过简短的小寓言故事来体现日常生活中那些不为我们察觉的真理。这些小故事言简意赅,平易近人。不但读者众多,在文学史上也具有重大影响。作家,诗人、哲学家、平常百姓都从得到过启发和乐趣。许多故事真可以说是家喻户晓:龟兔赛跑,牧童作剧,狼来了,狐狸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到几千年后的今天,伊索寓言已成为西方寓言文学的范本。亦是世界上流传最广的经典作品之一。
《伊索寓言》教案2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4个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知道这三则寓言的故事,能从寓意中获得教益。
教学重点:能结合生活中的例子体会寓意。
教学准备:课前安排学生阅读《伊索寓言》,了解有关《伊索寓言》的资料。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了解寓言和《伊索寓言》的有关知识。
1、同学们都很喜欢看寓言故事,那你们知道寓言故事有什么特点吗?
寓言,是通过一个小故事,用比喻、拟人等手法,来说明某个道理或教训的文学作品,往往带有讽刺和劝诫的性质。
2、简介《伊索寓言》和其作者。
伊索是公元前6世纪的希腊寓言家,曾经是一个奴隶。他机智幽默,聪颖过人,在儿童心目中始终扮演一个故事大王的角色。《伊索寓言集》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座丰碑。它的内容十分在一定历史条件下,题材相当广泛,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古希腊的.社会实际和风土人情,尤其集中反映了下层社会里奴隶的思想感情。《伊索寓言集》里的角色大都由动物担任。这些动物和人一样,会考虑,能说话,从实质上说仍是人的化身,代表着当时社会上的各色人物。
二、引入课题,初读寓言。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伊索的寓言,课文共有三个故事。我们首先来学习《狐狸和葡萄》。(板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2、提出初读要求:想想这则寓言讲了什么故事,注意生字的读音,读通读顺句子。
3、汇报初读情况。学生说说自身对寓言内容的理解。提醒学生注意“狐狸”在一起连读时,“狸”读轻声,“谗”读翘舌音,“酸”读平舌音。
三、细读课文,领会寓意。
1、齐读第一、二自然段。
2、自读每自然段。考虑:从哪些词句可以看出狐狸非常想吃葡萄?(馋得直流口水 想尽各种方法自身先找出来读一读。师生交流。
3、小组合作讨论:狐狸能想到哪些方法去够葡萄?
4、“白费劲”说明了什么?你能想象出此时狐狸的神情吗?
5、自读第二段。考虑: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狐狸在“白费劲”、“无望”的情况下,仍然对葡萄恋恋不舍?
6、同学们吃过幼稚的葡萄吗?是什么滋味?狐狸为什么说葡萄肯定是酸的,不好吃?
默读第三自然段。从上面的故事你能知道“无能为力”是什么意思吗?你怎么理解这段话?
提示寓意对照前面的故事或生活中的事例把你所读懂的道理讲给同学听听。
四、积累迁移,指导写字。
狸、葡、萄、馋、酸
第二课时
一、故事引入,提示课题。
1、大家还记得我们熟悉的那个《狼来了》的故事吗?谁来给同学们讲一讲。
2、这个故事也是选自《伊索寓言》,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个故事。(板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寓言,了解内容。
1、自读寓言,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读顺句子。想想这则寓言讲了什么故事?
2、指名读,说说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细读寓言,领会寓意。
1、默读第一和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想:在“好几次”和“后来”发生的事情中,牧童和村民们各有什么不同的表示?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进一步读懂课文。
狼没来
牧童:几次大叫 (说谎) 村民:闻声赶来(上当)
不由哈哈大笑 (捉弄村民) 惊慌失措(气愤)
狼来了
牧童:吓坏大叫 (真话) 村民:没人帮助(不相信)
2、体会:牧童两次“大叫”时的不同情感,村民两次听到“大叫”的不同情感。
3、生活中你有经历过或见过听过类似的例子吗?
4、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说说自身对寓意的理解。
四、迁移积累,指导写字。
慌、贯、谎、粪、戒
第三课时
一、故事引入,提示课题。
1、同学们还记得我们学过的《狐狸和乌鸦》的故事吗?谁来给大家讲一讲。
2、狐狸是非常狡猾的,今天我们学习的这个故事也与狐狸有关,它也使出了同样的手法又来欺骗他人了,不过,这回它的计策可是失败了,是谁这么聪明呢?(板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寓言。
1、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读顺句子。想一想这篇寓言说了一件什么事?
2、自读反馈。
三、细读寓言,体会寓意。
1、想想《狐狸和乌鸦》和《蝉和狐狸》这两个故事有什么相似之处,又有什么不同之处?
2、相似的是狐狸为了达到自身不可告人的目的,都在说奉承话。“故意”点出狐狸的假心假意,“赞叹”是为吃蝉而设下的“圈套”。不同之处是乌鸦上当了,而蝉没有上当。
3、读第三、四自然段,考虑:蝉为什么没有上当?
蝉:“发觉……有诈”“摘下……扔下来”
(头脑很清醒,坚持警觉,进行试探。) 理解“有诈”。
狐狸:“以为是蝉”“猛扑过去”
(露出了真面目)
4、读第五自然段,说说自身对寓意的理解。
引导学生体会蝉不只有智慧,更重要的是它能从同伴的灾难中吸取教训。(生活中有没有类似的例子)
四、积累迁移。
选一两个你喜欢的寓言故事,讲给他人听。
五、书面作业:
完成《练习册》、《语文补充习题》作业。
《伊索寓言》教案3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2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知道这则寓言的故事,理解寓意并能从中获得教益。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准确理解寓意。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上节课咱们学习了第12课《伊索寓言》的前两则寓言《狐狸的葡萄》、《牧童和狼》,今天,咱们接着学习第三则《蝉和狐狸》。(齐读课题)
2.说起狐狸,还记得咱们学过的《狐狸和乌鸦》的故事吗?谁来简单地说一说?(指名说)
3.你对其中的狐狸和乌鸦各有什么看法呢?(指名说)
4.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指名说)
(出示幻灯片:爱听奉承话的人容易上当受骗。)
二.初读感知
1.今天,狐狸又使出了它的老办法——说奉承话来欺骗别人了,不过,蝉可没上它的当,这是怎么回事呢?咱们一起来学习课文。(打开书)
2.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顺句子。
3检查自学生字、新词情况。
出示幻灯片:圈套故意赞叹歌唱家
察觉有诈粪便戒心
(其中“粪”和“戒”为红色)
先自读,记住两个红色字。
指名读,再齐读。
4.请一名同学读课文,其他同学思考:这篇寓言说了件什么事?(指名读课文)
5.课文读完了,谁能根据黑板上的这些词语说说课文说了件什么事呢?
(先自由练说,再指名说。)
三.细读寓言,体会寓意
师:蝉凭借自己的智慧,战胜了狐狸的花言巧语,没上它的当,在这个故事里,你对谁印象比较深刻?再读读课文,适当地做些记号,针对具体语句,谈谈你的想法。(生自由读悟课文)
生:我对狐狸印象比较深,因为它和在《狐狸和乌鸦》里一样,仍然用老办法来骗人,说明它的本性是阴险狡猾的。
师:从哪儿能看出来?
生:它想吃蝉,便“设下圈套”,而且还“故意”站在蝉的对面赞叹蝉。
(师相机板书:设下圈套、故意赞叹)
引导学生理解“圈套”及设下了个什么圈套。[
(随着学生的回答,出示第二自然段文字)
引导学生读好这段话,说出自己的感受。
生:“故意”说明狐狸的言行举止是假心假意的。
生:蝉的叫声从来就很难听,夏天时总让人觉得烦躁,所以这里的“多么美妙”也体现了蝉虚伪的夸赞。
生:我觉得说蝉是“歌唱家”也太夸张了。
师:请大家带着自己的理解读一读这两句话。
生:狐狸的最终目的`是把蝉骗下来,因为它说“您能下来”让我见识一下,另外“见识”也体现出它对蝉的歌声的羡慕。
生:我觉得狐狸为了骗得蝉的信任,对它很尊重,用了四个“您”。
师:说得真棒,你能读好这句话吗?
(引导学生读这句话。)
师:你们还能读出狐狸的什么?
生:我还能读出狐狸的贪婪。我是从第三自然段中读出来的。狐狸把树叶当成蝉,“猛地扑了过去”,说明了它很贪婪,早已迫不及待了。
师:大家说得真好。狐狸说了这么多花言巧语,但它的本意却是——骗蝉下来,吃掉它。你们能用一些词形容一下这个坏家伙吗?
生:心怀鬼胎、居心不良、居心叵测、口蜜腹剑。
师:说得太棒了,狐狸给大家留下了很不好的印象,那蝉给你们的印象如何呢?
生:它很聪明,它能察觉出狐狸的话中有诈,并当机立断扔下树叶来试探。(板书:察觉有诈)
师:你能读好这句话吗?(引导学生读)
生:我觉得蝉听了狐狸的话后,一定思考过,继而察觉其中有诈,所以我认为它很爱思考。
生:我认为蝉的警惕性很高,很机智,它扔下树叶来试探,说明它没有轻易地相信狐狸,对它保持着警惕,并且很短的时间内就想出了对付它的办法,所以它很机智。
(引导学生说说蝉扔树叶试探前的想法。)
师:这还是一只怎样的蝉呢?
生:这还是一只善于观察和吸取教训的蝉。因为它注意观察,所以发现狐狸的粪便里掺杂着同伴的翅膀。这恰恰告诫蝉:不要上狐狸的当而被它吃掉,所以蝉对它一直怀有戒心。
(板书:怀有戒心。出示第四自然段,引导学生读好这段话。)
师:说得真好!大家对蝉的认识也很深刻。这是一只聪明的、善于观察、警惕性高、机智的并且善于吸取教训的蝉。[
点明寓意
1.文章想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指名说)
(出示幻灯片):一个聪明的人,总能从别人的灾难中吸取教训。(齐读)
这也是这篇寓言故事的——寓意。(板书:聪明、吸取教训)
2.生活中不总有灾难,蝉和狐狸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聪明的人,要善于从别人的错误、失败中吸取教训。
3.在你听过的故事中,或你的生活中,有没有一些人的错误或失败能给我们提供教训?(生说:拔苗助长、自相矛盾、守株待兔、滥竽充数等。)
4.同学们说得真棒,那让咱们带着自己的体会再来读读课文吧,男生读狐狸,女生读蝉,老师为你们读旁白,好吗?(读课文)
5.学到这儿呀,老师有两句话与大家共勉:
(出示幻灯片)从错误中吸取教训是教育极为重要的一部分。
——英国哲学家罗素
善于吸取教训会使一个人迅速成长起来。
(师引读,生跟读)
6.是啊,狐狸使出它的老办法来骗人,乌鸦上当了,而蝉却没有,答案已经很明显了,谁来说说看?(指名回答:乌鸦爱听奉承话,容易上当受骗;蝉善于从别人的灾难中吸取教训,所以没上狐狸的当。)
7.大家说得真好。老师这儿也有一个故事与大家共享,想不想听?(生齐答:想)但不动笔墨不读书,读完故事后,请大家动动笔,写一写。
(出示)
乌鸦听说了蝉和狐狸的故事后,很佩服蝉,特地登门拜访。围绕“受骗”这个话题,它们会说些什么呢?
乌鸦说:
蝉说:
乌鸦说:
蝉说:
(生练笔,师行间巡视,寻找写的较好的展示用。)
实物投影仪反馈学生练笔情况,并红笔批改,边改边评边肯定好的地方。
四.介绍书籍,课外延伸。
1.(出示:《伊索寓言集》实物投影展示)。上节课给大家介绍过这本书,咱们今天学的《蝉和狐狸》就选自这本书,这里面精彩的故事一个接一个,想不想好好读读这本书呀?(生齐答:想)那通过咱们今天的学习,你觉得在读这本书的时候就注意些什么呢?(点明读法。)
①每则寓言的最后都以一句话点明寓意,应好好体会它的寓意。[
②不动笔墨不读书,应随手写下自己的感想。
2.师总结:
同学们,《蝉和狐狸》的故事告诉我们:要善于吸取教训,它出自《伊索寓言集》,而像《伊索寓言集》这样的一本一本的经典的书籍,仿佛广阔的森林,仿佛无垠的大海,里面藏着无穷无尽的宝贝,但愿我们从书籍中学到更多的知识,获取更多的快乐。让我们——热爱读书吧!
板书:
伊索寓言
蝉和狐狸
察觉有诈设下圈套
怀有戒心故意赞叹
聪明吸取教训
《伊索寓言》教案4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4个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知道这三则寓言的故事,能从寓意中获得教益。
学习重点:能结合生活中的例子体会寓意。
学习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了解寓言及《伊索寓言》的有关知识。
1、同学们都很喜欢看寓言故事,那你们知道寓言故事有什么特点吗?
2、查阅资料,简介《伊索寓言》及其作者。
二、初读寓言、读通读顺。
1、我们首先来学习《狐狸和葡萄》。提出初读要求:想想这则寓言讲了什么故事,注意生字的读音,读通读顺句子。
2、汇报初读情况。学生说说自己对寓言内容的理解。
3、你认为哪些字的读音应提醒学生注意:
三、细读课文,领会寓意。
1、自读每自然段。思考:从哪些词句可以看出狐狸非常想吃葡萄? 自己先找出来读一读。师生交流。
2、小组合作讨论:狐狸能想到哪些方法去够葡萄?
3、“白费劲”说明了什么?你能想象出此时狐狸的神情吗?
4、自读第二段。思考: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狐狸在“白费劲”、“无望”的情况下,仍然对葡萄恋恋不舍?
6、同学们吃过成熟的葡萄吗?是什么滋味?狐狸为什么说葡萄肯定是酸的,不好吃?
默读第三自然段。从上面的故事你能知道“无能为力”是什么意思吗?你怎么理解这段话?
提示寓意对照前面的故事或生活中的事例把你所读懂的道理讲给同学听听。
四、积累迁移,自学写字。
狸、葡、萄、馋、酸
《伊索寓言》导学案
第二课时
一、学习第二则寓言《牧童和狼》。
1、自读寓言,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读顺句子。想想这则寓言讲了什么故事?
2、默读第一和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想:在“好几次”和“后来”发生的事情中,牧童和村民们各有什么不同的表现?抓住重点词语,读懂课文。
3、体会:牧童两次“大叫”时的不同情感,村民两次听到“大叫”的不同情感。
4、生活中你有经历过或见过听过类似的例子吗?
5、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说说自己对寓意的.理解。
二、学习第三则寓言《蝉和狐狸》
1、还记得我们学过的《狐狸和乌鸦》的故事吗?自己讲一讲。
2、初读寓言《蝉和狐狸。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读顺句子。想一想这篇寓言说了一件什么事?
3、想想《狐狸和乌鸦》和《蝉和狐狸》这两个故事有什么相似之处,又有什么不同之处?
4、读第三、四自然段,思考:蝉为什么没有上当?
5、读第五自然段,说说自己对寓意的理解。
体会蝉不仅有智慧,更重要的是它能从同伴的灾难中吸取教训。(生活中有没有类似的例子)
三、积累迁移。
选一两个你喜欢的寓言故事,讲给别人听。
四、当堂检测
完成《练习册》、《语文补充习题》作业。
《伊索寓言》教案5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寓言及《伊索寓言》,了解寓言的特点。
2、选择孩子们熟悉的故事,加以引申,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寓言,并对寓言产生浓厚的兴趣。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朗读,引导学生体会寓意。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认识一本新书,说她新是因为我们没有完整的看过这本书,对这本书的名字很陌生——伊索寓言。
二.初步感知故事:
通过熟悉的故事让学生对这本书先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对这本书产生亲切感。 别看这本书我们没有见到过,可是里边的故事有些我们却是很熟悉的,老师说故事的名字,你听一听知道这个故事吗?
同学们,大家都有听过龟兔赛跑的故事吧,(请一个学生上台讲出此故事)
老师质疑:跑得快的兔子为何会输给爬得慢的乌龟呢 (学生讨论后小结)兔子太自信觉得自己肯定能够赢乌龟,于是在路上呼呼大睡,而乌龟则坚持不懈,凭着自己的耐力和毅力终于打败了兔子,这则故事告诉人们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坚持到底就是胜利,勤能补拙的。
谁听过《狼来了》的故事,并能讲一讲。(让孩子们上台讲故事) 《农夫和蛇》还有《偷东西的孩子和她的母亲》听过这两个故事吗? 老师讲这个故事。
这些精彩的故事都选自《伊索寓言》,现在我们想不想先了解一些这本书以及它的作者呀?
三、了解作者,了解文体:
《伊索寓言》共收集了三四百个小故事,与抒情诗主要反映贵族奴隶主的思想感情不同,这些小故事主要是受欺凌的下层平民和奴隶的斗争经验与生活教训的总结。寓言通过描写动物之间的关系来表现当时的社会关系,主要是压迫者和被压迫者之间的不平等关系。寓言作者谴责当时社会上人压迫人的现象,号召受欺凌的人团结起来与恶人进行斗争。例如,《农夫和蛇》的故事劝告人们不要对敌人仁慈;《狗和公鸡与狐狸》告诉人们要善于运用智慧,战胜敌人;在《狮子与鹿》、《捕鸟人与冠雀》、《两个锅》等故事里,作者揭露出当政权掌握在贪婪残暴的统治者手中时,贫苦的人是不可能平安地生活下去的。
作者伊索简介:传说伊索是古希腊一个奴隶,生活在公元前6世纪,距今2500年。他知识渊博,聪明机智,是个编寓言的高手。他曾是萨摩斯岛雅德蒙家的奴隶,被转卖多次,但因知识渊博,聪颖过人,最后获得自由。他编写的寓言故事大多以动物为主,将深奥的道理寄寓在短小的故事中。《龟兔赛跑》、《狼和小羊》、《狐狸和乌鸦》、《谁的本领大》等有趣的故事都选自《伊索寓言集》。
什么是寓言:寓言故事是文学体裁的一种。含有讽喻或明显教训意义的故事。它的结构简短,多用借喻手法,使富有教训意义的主题或深刻的道理在简单的故事中体现。
《伊索寓言》中的角色大多是拟人化的动物,它们的行为举止都是人的方式,作者借以形象化地说出某种思想、道德意识或生活经验,使读者得到相应的教训。这些故事有的教导人们要正直、勤勉;有的劝人不要骄傲、不要说谎;也有的说明办事要按照规律,量力而行;还有不少反映了强者虽凶残但却常被弱者战胜的等等。
四、选择自己喜欢的故事阅读。
第二课时
重点素养目标:
1、了解《伊索寓言》的思想内容及艺术成就
2、激发学生阅读《伊索寓言》的兴趣
3、诵读故事,学习寓言中所警示的道理,达到启发教育的目的,。 3,积累自己喜欢的格言警句
教 学 过 程:
一、导入新课: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初步了解了《伊索寓言》,今天我们继续深入学习。
二、欣赏文章,了解故事:
(一)、我们欣赏故事《牧童和狼》
1、《狼来了》这个故事原本的题目是《牧童和狼》、还有的叫《说谎的放牛娃》,故事的原文是这样的。请同学们轻声读读课文。
师出示原文。
2、牧童两次大叫,他的情感是完全不一样的。你听听看,哪一次是狼真的来了?
师区别读。“狼来了!狼来了!” 你觉得哪一次? 为什么?
3、读了这个故事,你觉得你受到了什么启示?
(二)欣赏故事《蝉和狐狸》
1、导:那么我们抓紧时间看看下一则寓言《蝉和狐狸》,看看它能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2、引导:我们已经学过《狐狸和乌鸦》,同样面对狐狸的花言巧语,乌鸦受骗了。蝉却没有上当,这是为什么?
3、学生自己读读故事。
出示:他故意站在蝉的对面,赞叹道:“您的歌声多么美妙!您真是个天才的歌唱家!您能下来让我见识一下您那动听的歌喉吗?”
注意,你现在就是那只狐狸,蝉站在大树上,你要对他虚情假意、花言巧语,百般讨好。如果你骗不下他来,你还得站在树下饿肚子。
引导:蝉作为一个胜利者,他的话应该怎么读?
出示“蝉对狐狸说:“朋友,要是你以为我会下来,那就大错而特错了。自从看到你的粪便里掺杂着蝉的翅膀,我对你就怀有戒心了。
4、哪句话提示了深刻的道理?
师出示:一个聪明的'人总能从别人的灾难中吸取教训。
在寓言里,聪明人指谁?它的聪明表现在哪?说说你的理解。
(三)、《狐狸和葡萄》
1、过渡:这里还有一个故事,请你们下课后去自学。
2、出示故事《狐狸和葡萄》及自学要求。 自学《狐狸和葡萄》,要求:
1)、思考:从哪儿看出狐狸无能为力,做不成事?
2)、把这个故事讲给长辈听,问问他们:从这个故事中得到什么启示?
四、自己选择喜欢的故事读一读
第三课时《伊索寓言》交流课
教学目标:
1、自读故事,掌握“抓住寓意与故事之间联系”的方法学好三则寓言的寓意。
2、通过故事与寓意之间的比较回读、仔细品味,体味寓言中蕴含的寓意。
教学过程
一、整体感知,梳理归纳
1、屏幕阅读《伊索寓言》相关背景资料,汇报交流:得到了哪些信息?及时总结。
2、自由朗读,整体感体课文,要求:读准、读通三则寓言故事。
4、汇报读书后的感受,随机归纳梳理。
预计学生会汇报
(1)故事内容简说;
(2)对角色的评价;
(3)对寓意的个性理解。
过渡语:读了这测寓言,大家已经基本了解了故事内容,但这还不够,学寓言,不仅要读懂内容,还要理解寓意。
二、找准寓意,初步理解
1、快速默读寓言故事,把寓言中表明寓意的相关语句划出来。
2、尝试用自己的话说说寓意、提提问题。(提醒:抓关键词) 过渡:这些语句都表达了几则寓言的寓意,请同学们把这几句话放回文中,用心默读思考:寓意是怎么从故事中得出来的?试着找找故事与寓意的联系。
三、抓住联系,深入体悟
1、默读第一则《狐狸和葡萄》,自主找故事与寓意之间的联系。
2、自主尝试,运用方法学《牧童与狼》、《蝉和狐狸》。
3、反馈交流,随机点拔,发现、梳理后两则寓言的故事和寓意的有机联系。
4、再次小结方法,读寓意。(寓意是紧密联系故事,从故事中精心提炼出来的,与故事密不可分、水乳交融)
9.教师出示从另一个角度提炼的《蝉和狐狸》的寓意:“一个居心不良的人,不管用多少花言巧语来掩饰自己的阴谋,总有一天会被人识破的。”
请学生运用方法评议。
过渡:《伊索寓言》就是通过一个个形象生动的故事得出道理的,在语言的最后用依据精练的话点名寓意。这是伊索寓言的特点。
三、回去读选读书《兔子坡》下节课交流。
第四课时
拓展阅读
教学目标:
1、交流《兔子坡》这本书,通过交流激发学生读课外书的兴趣。
2、感知故事,扩大学生的阅读面。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常听人们说的一句话就是:要有爱心,是呀,爱是人类共同的语言,只要人人献出一点,人处处是春天。我们除了要学会爱身边的每一个人,还要爱什么呢?在这个大千世界?(爱动物、爱植物、爱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爱整个地球……)引出爱动物的话题。
二、了解这本书:
内容介绍:
新人家就要来了,兔子坡的居民们开始变得既兴奋又不安,因为新的变化意味着新的生活就要开始了。为此,跳远健将乔奇还特意请了足智多谋的阿那达斯叔公到兔子坡来做客呢!
起初,小动物们对新人家很满意:他们慷慨、大方,留给狐狸许多剩饭;他们辛勤耕耘,给小动物们带来了仲夏夜丰收的希望;他们温和、善良,愿意与小动物们和睦相处;他们不但救下了落水的威力,救活了被卡车撞上的乔奇,还竖起了保护小动物的路牌。可是到了后来,小动物们突然对新人家产生了误会、猜忌乃至对立的情绪,这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他们今后还能像从前一样和睦、快乐地生活在一起吗?
三、戏说书名,观察封页
推测内容
1、导言:你们喜欢的动物们来啦!看,可爱的兔子们!(课件出示兔子图片)其中有一只非常可爱,你知道它叫什么名字?给它取个名字吧!这是聪明可爱、活泼勇敢的兔子小乔奇。他今天要给大家讲一讲兔子坡的故事。现在你有什么问题要请教小乔奇吗?(学生置疑)
2、学生质疑:乔奇住在哪里?它和那些伙伴生活在一起呢?它究竟想讲什么故事?
3、学生假想故事内容:你们猜猜小乔奇到底要给我们讲什么故事?
4、小乔奇说:有一山坡上住着一群活泼可爱的兔子和其他的小动物。有一天,他们听到一个消息说有一户新人家要搬来啦!兔子坡的居民开始变得兴奋不安。因为新的生活就要开始啦。那么到底是谁要搬来呢?他们过上了怎么样的新生活呢?优美的故事全写在《兔子坡》这本书里。我们一起来看看封页吧。
5、(课件出示封面)大家看一看,这本书的封面多漂亮呀。上面画了些什么呢?一只快乐得跳起来,行步如飞的兔子。这是谁呢?(聪明的孩子一定知道他就是小乔奇啦!)一个土山坡,一座房子,还有一片菜地在这里会发生什么故事呢?猜一猜,说一说。
6、封面上还有什么?(儿童文学金奖、作者名称、出版社)可见这是一本国际大奖小说。是一本重量级的小说哦。想知道故事里都有哪些人物吗?我们现在去认识他们吧。
三、认识人物 想象情景
设置悬念:
1.首先我们先认识一下作者吧:罗伯特·罗素1892年10月4日出生于美国的纽约市,他毕业于纽约的一所应用艺术学校。1914年秋天,他为《哈波氏》周刊上的一首诗歌做了一幅整版装饰画,这是他的画作第一次被正式发表。在接下去的许多年里,他创作了许多不同类型的图画,并不断地被报纸、杂志等媒体所采纳。
2、人物介绍:我们来认识一下小乔奇的伙伴吧。乔奇:一只活泼可爱、天真乐观的小兔子。 老爹、老妈:是乔奇的双亲。妈妈善良、喜欢担心;爸爸开朗,爱助人。 阿那达斯叔公:一个足智多谋的男性兔子。
小乔奇的朋友:田鼠—威利、土拨鼠—波奇、臭鼬鼠—菲伟 一群小老鼠
、一只老猫、狐狸、红鹿……
3、这群可爱的动物们生活在一起,猜猜他们会遇到什么问题,发生什么故事呢?
四、看看目录
选择所爱
假想情节
1、你们想知道兔子坡上究竟发生了哪些故事吗?小乔奇说:考考你,来看看目录吧。看谁猜得着)课件演示目录,让学生读目录,挑选自己喜欢的目录假想情节内容。
2、学生汇报自己推测的故事情节。比开始假想的更接近本书内容。
2、人物介绍:我们来认识一下小乔奇的伙伴吧。 乔奇:一只活泼可爱、天真乐观的小兔子。
老爹、老妈:是乔奇的双亲。妈妈善良、喜欢担心;爸爸开朗,爱助人。 阿那达斯叔公:一个足智多谋的男性兔子。
小乔奇的朋友:田鼠—威利、土拨鼠—波奇、臭鼬鼠—菲伟 一群小老鼠
、一只老猫、狐狸、红鹿……
3、这群可爱的动物们生活在一起,猜猜他们会遇到什么问题,发生什么故事呢?
四、看看目录
选择所爱
自己读故事
《伊索寓言》读书课教案
《伊索寓言》读书交流课教案
伊索寓言读书交流
《伊索寓言》读书汇报
伊索寓言读书心得
《伊索寓言》阅读指导课教案
伊索寓言阅读课教案
《伊索寓言》阅读指导课教案
《伊索寓言》阅读指导课教案
《伊索寓言》阅读指导课教案.
《伊索寓言》教案6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初步了解《伊索寓言集》及其作者。
2、了解《伊索寓言集》在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3、通过过导读,让学生学会读整本的书的基本方法,培养读书做笔记的习惯。
4、在活动过程中,引导学生喜爱阅读课外书籍,对优秀读物产生兴趣。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名言导入、交流阅读感受
1、出示高尔基读书名言: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2、出示本班读书口号:读书的孩子最美丽
2、最近读了什么好书?有什么收获?
二、导读引路,激发兴趣。
1、教师简介《伊索寓言集》和伊索其人。
2、认真阅读导读,想想你从中知道了什么?
2、教师选择一两个讲伊索寓言故事。
三、明确读书要求,制订读书计划。
1、伊索寓言版本较多,选择合适自己的一本进行阅读,要持之以恒,读完整本书。
2、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
自己的书:可以在书上圈圈画画,也可以在书上随手记下自己的感想和体会。
借来的书:在自己的读书笔记上作记录,也可自抽读书卡片,抄写点明故事寓言的语句。
采用各种方式随时留下自己的读书思考痕迹。
3、制订读书计划,鼓励学生做到每天必看,根据自己的'情况大体的、规定一个时间表,一般可在一个月左右完成。
四、布置后继活动,深化阅读效果。
1、在全班同学都读完《伊索寓言集》后,组织学生交流心得体会,联系具体故事谈谈自己读了以后的感受,有哪些心得,获得怎样的思想启迪,对“我读书我快乐”有哪些体会。
2、出示本学期班级推荐阅读书目
3、宣读本班读书计划
4、小结。齐说口号.
《伊索寓言》教案7
[教学目的]
1、在反复研读的基础上,理解文章主旨。
2、培养学生自主发现、研究、探讨问题的能力。
3、认真揣摩、理解重点段落、语句,理解其深层含义。
4、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
[教学重点]
1、探讨中心意思。
2、理解难句含义。
[教学设想]
1、方法构想:
做好预习,引导学生课外读《伊索寓言》,激起学习本课的兴趣。
鼓励发散思维,采用研讨式,通过集体讨论理解文章的句子和主旨。
学习时,可先整体把握,再抓住重点内容评析学习。
2、课时安排:
二课时。
第一课时,整体把握,了解文章基本内容及结构框架,探讨作者对九则寓言的评语。
第二课时,重点段落语句的探讨分析,深刻理解文章主旨,完成相关练习。
第一课时
一、情景导入:
你读过《伊索寓言》吗?从谈看法入手。
人常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你是怎么理解那些寓言的?钱钟书先生也读过《伊索寓言》,他写了一篇见解深刻的读后感。大家想读一读吗?
二、读前提示:
1、关于作者钱钟书:阅读圈划附录材料。
2、关于寓言及《伊索寓言》:
[小黑板]提示:(1)寓言是一种带有劝谕性的小故事。(2)《伊索寓言》,相传为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的伊索编,共有寓言故事350余篇。
[提供]《伊索寓言》样本。
三、速读课文,整体把握:
1、提示:文章比较艰涩难懂,但全文思路清晰,请在预习的基础上,把握文章框架。
2、点拨并明确:文章有两大块内容,可分为三部分。
四、研讨作者对九则寓言的评语:
1、学习步骤说明:阅读---思考---讨论---明确
2、研讨问题设计:
Ⅰ哪些寓言讽刺了社会上某类人的劣根性?具体说明讽刺了什么。
[明确:1、2、3、4、9结合社会现实说明。
Ⅱ哪些寓言揭露了社会上的`一些现象?
[明确:5、6、7、8联系社会现象讨论说明。
Ⅲ作者对每则寓言的看法和态度是不一样的,哪些是从寓言引申的,哪些是直接反对的?
[明确:引申---2、3、4、5、8
反对---1、6、7、9
3、小结:
作家很善于透过表面挖掘出事物的新意来,常常言人所未言,见人所未见,这便是发散思维。文章所揭示的社会人事现象,值得我们深思。
五、当堂训练:
A级:①练习一1、2、3、4、5、6
②哪些看法对你印象最深?说说理由。
B级:练习一1、2、3、4
分组讨论,采用抢答式。
六、课下作业:
1、将第一题整理到课本上。
2、完成练习四。
第二课时
一、自然引入:略
二、重点段落阅读,分析疑难语句:
(一)、重点阅读文章第一、二、三段:
1、学生阅读。
2、分析讨论:
①作者将比我们年轻的人,分为哪两类?你是怎么认为的?
②第二段打了一个什么比喻?作者有何感想?
③你怎么理解读《伊索寓言》后的那三重安慰?作者想纠正什么?
3、思考点拨:
人类历史:古代现代
比喻人的一生:小孩子老头子
[幼稚][昔)[成熟](今)
4、理解明确。
三、重点阅读文章最后一段:
1、学生研读课文。教师巡回指导。
2、思考以下问题(由学生提出):
A、找出表达作者观点的语句(这是解读本文的钥匙),并认真分析。
[明确]我认为寓言要不得,因为它把纯朴的小孩教得愈简单了,愈幼稚了,以为人事里是非的分别、善恶的果报,也像在禽兽中间一样公平清楚,长大了就会碰壁上当。
B、钱钟书和卢梭二人都认为儿童不宜读《伊索寓言》,但观点是不同的,不同在哪里?
钱:认为愈简单,长大了易碰壁。
卢:把纯朴的小孩教复杂了。
C、小孩子该不该读寓言,全看我们一句如何理解?
D、结尾关于苍蝇句,怎样理解?
3、思考讨论:允许有不同见解。
四、本课小结:
结合以上所学,讨论并概括本文主旨。
[文章见解独特、深刻,表达含蓄、风趣;文章通过对伊索寓言的评说,说明现在有些人狡猾得很,恶劣得很,我们头脑要复杂一些,防止上当受骗。
五、当堂训练:
练习题二、三。(见课本)
六、课下作业:
1、课外阅读几则寓言,从不同角度理解,看有什么新的收获。
2、读钱钟书先生的《围城》。
《伊索寓言》教案8
教材依据: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十二课《伊索寓言》之故事三《蝉和狐狸》
设计思想:为了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本着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启发为主导,合作探究的原则,我把教学过程分为五个环节:一、复习导入;二、精读《蝉和狐狸》体会寓意;三、课堂拓展、四、课堂小结;五、作业设计。让学生在朗读体验、合作探究中学到知识、学会做人。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方法与过程:感受故事主人公形象,感悟寓意。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寓言的喜爱,并能结合生活中的实例体会寓意,从故事中学会做人。
教学重点:
分析寓言故事内容,感受故事主人公形象,感悟寓意
教学难点:
能结合生活中的例子体会寓意,从寓意中获得教益从故事中学会做人。
教学方法:
启发引导
学法指导:
朗读体验、合作探究
课前准备:
阅读《乌鸦和狐狸》的故事。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伊索寓言》的作者是谁?(伊索,希腊寓言家)
2.《伊索寓言》与我们中国古代寓言故事相比有什么特点?
(a.篇幅短小,故事中包含着深刻的道理,对人有教育作用;b.寓言的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拟人化的动植物,常用比喻、夸张、拟人等修辞手法。
3.伊索寓言常由哪几部分组成?结合前面学过两则寓言说一说。(板书:寓言和寓意)
二、精读《蝉和狐狸》,领会寓意
1、同学们还记得我们学过的《狐狸和乌鸦》的故事吗?谁来给大家讲一讲。
2、狐狸是非常狡猾的,今天我们学习的这个故事也与狐狸有关,它也使出了同样的手法又来欺骗别人了,不过,这回它的计策可是失败了,是谁这么聪明呢?(板书课题)
3.默读课文,想想《狐狸和乌鸦》和《蝉和狐狸》这两个故事有什么相似之处,又有什么不同之处?
(相似之处:说奉承话,诡计骗人。)
(不同之处;乌鸦上当,蝉没上当。)
4.你从文中哪些词语或句子看出狐狸是在用诡计骗人的?
(“故意”点出狐狸的假心假意,“赞叹”“下来”“见识”可以看出狐狸是为吃蝉而设下的“圈套”。)
5.读第三、四自然段,思考:蝉为什么没有上当?
蝉:“察觉……有诈”“摘下……扔下来”
(头脑很清醒,保持警觉,吸取教训,进行试探。)
狐狸:“以为是蝉”“猛扑过去”
(露出了真面目)
6.分角色朗读1—4自然段,体会蝉的聪明之处
7.读第五自然段,说说自己对寓意的理解。(板书寓意)
(蝉不仅有智慧,更重要的是它能从同伴的灾难中吸取教训。)
三.课堂拓展
1.与本课内容有关的名言有哪?(忠言逆耳利于行)
2.联系实际生活中的例子体会寓意,随堂进行思想渗透和教育。
(安全出行、严禁下河游泳等。)
3.结合寓言的组成部分(寓言和寓意)自己练习编写寓言故事,并讲给别人听。
(1)齐唱《蜗牛与黄鹂鸟》,复述这个故事的内容,这首歌曲就是一则寓言,想想它的寓意是什么?
(笨鸟先飞或勤能补拙)
(2)自己编寓言故事,讲给别人听。
四、课堂小结
五、布置作业:编写一则寓言故事。
板书设计:
伊索寓言
寓言 寓意
狐狸和蝉 一个聪明的人,总能从别人的灾难中吸取训。
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以复习导入让学生回顾前一课的内容,为本节课学习新知做好铺垫,在教《蝉和狐狸》时我先让学生说说学过的`《狐狸和乌鸦》的故事,接着默读课文,想想这两则寓言有哪些相似和不同的地方。一贯被视为狡猾的狐狸在这则故事中没能实现自己的心愿。抓住这个不同结局,我引发学生进行思考:为什么乌鸦会上当而蝉没有呢?这个以旧带新话题吸引了学生,他们便在品味故事文字的同时,自觉地探究出蝉的聪明所在,也就是故事想告诉我们的深刻寓意。在课堂拓展中我设计了唱儿歌《蜗牛和黄鹂鸟》,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借助歌词回顾寓言的结构,并能想出寓意,为学生编寓言故事做出了巧妙的过渡引导,达到预期教学目的。但本节课也有不足之处,如学生在编故事时语言不够形象,指导效果不是很突出。
《伊索寓言》教案9
教学目标:
1、初读《伊索寓言集》了解作者,交流自己的读书体会,在交流中丰富自己的知识。
2、了解《伊索寓言集》在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3、总结读寓言故事的方法,让学生真切感受到读书的快乐,培养书做笔记的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交流中体会到读书的快乐,激发学生继续阅读的兴趣。
教学准备
1、仔细阅读《伊索寓言集》
2、认真做好读书笔记。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说起寓言,大家一定不陌生吧。寓言是用假托的故事来说明一个道理或教训。
最近我们读了《伊索寓言集》。下面我们来看看大家都对这本书了解了多少。
1.通过阅读和结合自己搜集的资料,请学生简要介绍伊索和《伊索寓言》。
伊索,古希腊寓言作家。传说是奴隶,后凭借聪明才智获得自由。善讲寓言讽刺权贵,终遭杀害。所编寓言经后人加工,以诗和散文的形式发表,成为现在流传的《伊索寓言集》。其中《农夫和蛇》、《狼和小羊》、《狐狸吃葡萄》等等,寓意深刻,常被引用。有各种文字译本,对欧洲文学中的寓言创作影响很大。《伊索寓言集》是世界上一部最古老的寓言集,也是世界上读者量最多的一本书。《伊索寓言集》中的故事,每一篇都闪着智慧的火花,寄托着教训和哲理,有对富人贪婪自私的揭露,有对恶人残忍本性的鞭挞,有对劳动创造财富的肯定还有许多寓言,教人如何处世,如何做人,怎样识别是非好坏,怎样变的聪明智慧。《伊索寓言集》是古希腊人民留给世界的.一笔精神遗产。所以我们有必要去阅读,甚至是一读再读。
今天我们就再来选读读《伊索寓言集》中的几则寓言故事。
二、边读边聊,汲取营养
1、说说人物:在读过或听过的故事中,你最喜欢或讨厌哪些人物,为什么?
2、阅读资料中的《农夫和蛇》,说说你对其中农夫的看法。
3、明白寓意:寓言最大的写作手法是比喻、拟人,以物喻人,以此喻彼。
以《农夫和蛇》为例,谈谈在读过的故事或现实生活中有没有类似的人或事情?
4、小结:通过交流我们知道,书中很多故事反映的生活经验丰富多彩。这些经验源自生活,反映生活,指导生活,这就是《伊索寓言》的生命力之所在。
三、明确读书要求,制定读书计划。
1、翻开《伊索寓言集》目录,读读题目,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2再现情节:读完这本书,你觉得哪些故事有趣,把它读给、讲给其他同学听或表演给其他同学看。
(1)2分钟做准备。
(2)生说或表演。
教师结合学生的发言相机出示几则大多数同学比较感兴趣的故事;同一则也可引用赛一赛的方法,来激发大家的兴趣。
3、在没有读过的故事里,哪些故事的题目最吸引你?读读题目,猜猜情节,然后请看过的同学说说,你想象的和原文是否一样。
4、讨论:这些故事在结构上有什么共同点?
总之,伊索寓言中反映的生活经验非常丰富多彩。这些经验源于生活,反映生活,指导生活,这就是伊索寓言的生命力所在。伊索寓言中每则故事后面都附有教训,这些教训显然是后人添加的,其中有的比较切题,有的并不切题,甚至牵强附会,阅读时不必受这些教训的束缚,这样更可以体会寓言所蕴含的智慧的丰富性。
5、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制定读书习惯,做到每天必看,根据自己的情况大体规定一个时间表,一般一个月左右完成。
四、后继活动,深化阅读效果。
《伊索寓言》是一本十分耐读的好书。它还有许多值得向大家推荐让大家学习的地方。
1、故事中人物的寓言幽默夸张,形象的再现了人物的性格特征。
2、不同的故事中相同的人物形象有着不同的性格。
所以,请大家继续阅读此书,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思索书中的思想精髓,体会蕴涵的人生智慧,揣摩幽默诙谐的语言。并且在读后,将你读到的有趣的故事讲给你的父母、朋友、同学听听。
作业:继续阅读《伊索寓言》
1、《伊索寓言》有很多种版本,选择适合自己的一本进行阅读,持之以恒,读完整本书。
2、要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如果是自己的书,可以在书上圈圈划划,也可以在书上记下自己的感想和体会。如果是借来的书,就要在自己的读书笔记本上做好记录,也可以自制读书卡片,抄写点明故事寓意的语句,采用多种方式留下自己读书的痕迹。
3、指定读书计划,坚持每天必读,根据自己的情况划定时间表,一个月左右的时间把本书读完。
另外推荐阅读《中国古代寓言故事》、《希腊寓言》
七、成果展示
1、以小组为单位,将读书卡粘在事先准备的白纸上作为一份小报。
2、将小报贴在读书栏上,在全班展示。
板书设计:
《伊索寓言集》
寓言是一种带有劝喻性的小故事。
结构特点先讲故事,再点明寓意。
写作手法比喻、拟人
《伊索寓言》教案10
一、文思导引
本文从读《伊索寓言》有感起笔:一感人事上的关系多么具有普遍性;二感现代一切,在价值上、品格上都比古代进步,以此纠正好多浅薄的见解。钱先生或在原意的基础上加以引伸和发挥,或对故事本身作了全新的理解,读来令人兴趣盎然。文中引的故事,或讽刺趋炎附势的两面派;或揭露靠别人而生活的“寄生虫”、“嗜血者”;或劝人力戒贪得;或嘲笑“只管高处看,不管脚下结果”的一种人;或说明实质是掩盖不住的,孔雀的羽毛虽然美丽,却不能代替乌鸦的躯体;或鞭挞那种自我安慰的“阿Q精神”;或讽刺那种不愿付出,只想索取,索取不得,又寻找种种借口的行为,文丰而意厚。最后,作者表明了自己的本意,要造成一个良好的氛围,教孩子们读寓言的目的是在于使孩子们具有明辨是与非、区分善与恶、公平与不公平,邪恶与正义的能力,长大以后能够很好的生活。
二、粹语品析
大凡语言大师总是同赋予语言以新的生命,总是以审慎的态度,巧妙的手法给语言带来不寻常的气势。我们读钱先生《读〈伊索寓言〉》一文,便深切地感受到这一点。本来,《伊索寓言》由三四百个古希腊民间流传的散文体动物故事组成,以拟人化的手法,精练的语言和生动恰当的比喻,描写了一个个动人传神的`艺术形象,揭示了深刻的道理。钱先生在原作的基础上加以扩展、引申和发挥,不仅有了对故事的新见解,而且还激发人的奇思异想,使本文的思想更具有深刻性,语言也具有了更鲜明的特色:
1,幽默诙谐,有趣而又意味深长的语言,是钱先生散文语言艺术的主要特点。
它通过影射、讽喻、双关、夸张等修辞手法,揭露生活中不合情理和乖讹之处,在引人发笑的同时,善意批评某些社会现象。例如:在分析人事关系普遍性和年辈资格问题时钱先生写道:“我们非但不能卖老,还要赶着他们学少,我们的年长反使我们吃亏。”又说:“譬如一个近三十的女人,对于十八九岁女孩子的相貌,还肯说好,对于二十三四的少女们就批评得不留情面了。”还有“我们思慕古代不一定是尊敬的祖先,也许只是喜欢小孩子,并非为敬老,也许是卖老”等等。这些有感而发的议论,深刻地揭露了在年辈资格问题上的厌恨、嫉忌,进而感叹我国古代传统美德“尊老爱幼”的沦丧,引人发笑,发人深省。
2,针对当时生活中错误、荒谬或腐朽的东西,用讥讽和嘲笑的笔法,通过比喻、反语或夸张的手法,突出可笑之处或矛盾所在,达到贬斥、否定和批评的目的,这是钱先生散文语言艺术的另一个特色。
文中所述“我们看到这许多蝙蝠、狐狸等举动言论,大有发迹后访穷朋友,衣锦还故乡的感觉”,用以讽刺当时有些权贵,发迹后得意忘形、沾沾自喜、自我或人前炫耀的情态。再如:“在鸟类里偏要充兽,表示脚踏实地;在兽类里偏要充鸟,表示高超出世;向武人卖风雅,向文人装作英雄;在上流社会他是又穷又硬的平民,到了平民中间,他又是屈尊下顾的文化分子”,将蝙蝠行骗的故事反过来施用,用反语讽刺某些人傅粉施朱,附庸风雅,以贪图富贵荣华、名誉地位的丑恶行径,读来尤见深刻。
3,寓言本身的语言特点就是用形象的比喻,描述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故事,揭示深刻的道理,给人以警策和激励。
本文在有感而发的议论中,或反问、或延伸、或换位、或生发、或换质,突破原意,阐明新的思想观点,其语言也充分体现了寓言的语言风格。如“假如他是一只很感满意的狐狸,这句话他对旁人说,因为诉苦经可以免得旁人来分甜头”句,故事的原意本在于指出有的人求而不得,反过来安于现状,不再追求的一种心态。钱先生因此生发开来,揭示出有的人言不由衷,其实掩盖着自私自利的灵魂,进而扩展为“与其羡葡萄,不如造梯子”的思想。再如:“这当然幼稚得可笑,他不知道医生也是屠夫的一种”,作者根据“驴子和狼的故事”,由拔刺想到治病,又从治病想到医生,再根据当时的社会现象,产生“医生也是屠夫”的联想,进而揭示“狼终究是狼,任何时候都不会发善心”的道理。
三、疑难解答
本文开头,认为古代是“小孩子”,现代是“老年人”,这是从什么角度得出的认识?文章结尾,作者又和卢梭唱反调,钱先生和卢梭的观点各是从什么角度得出的?“小孩子”是简单天真好,还是复杂“狡猾”好?这些问题,是本文的疑点和难点,要引导学生一一解析。
一般人是从时间先后来定老幼的,钱先生则从知识累积的多少来定老幼,比起简单地按时间角度考虑,这种认识更准确地把握了老幼的本质,所以钱先生的新见解能够言之成理。
卢梭从孩子们“羡慕狐狸”的事例出发,认为读寓言“有坏心术”,所以要不得。钱先生从寓言一般是静止地简单阐述某个道理的普遍现象出发,认为它把纯朴的小孩教得愈简单了,愈幼稚了,所以要不得。他是从大人所面对的社会为出发点的。卢梭考虑的是孩子们的现在,钱先生考虑的是孩子们的将来。二者由于出发点不同,所以,结论也完全相反。
至于最后一个疑难点,可提供学生讨论。但无论持何种观点,都必须讲清楚出发点,即认识问题的角度,不要流于空洞的说教。只要针对性强,就是好的见解,不求统一的标准答案。
教学建议:其一、课外参读《伊索寓言》和《钱钟书散文》(《浙江文艺出版社》)。其二,课文融广博的知识与新颖的见解为一体,应从发散思维入手,引导学生理清文章思路,品析文章语言蕴含的思想内容,大胆质疑问难,培养创造思维能力。
《伊索寓言》教案11
[教学目标]
1、交流自己的读书体会,在交流中丰富自己的知识。
2、总结读寓言故事的方法。
3、让学生真切感受到读书的快乐,激发学生继续阅读的兴趣。
4、学习一定的寓言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1、交流中体会到读书的快乐,激发学生继续阅读的兴趣。
2、掌握一定的寓言写作方法。
[教学准备]
1、仔细阅读《伊索寓言》
2、认真做好读书笔记。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
我们读了《伊索寓言》并做了读书笔记,下面我们来看看大家对这本书了解了多少。
看下列图片,你能回忆出是哪个故事吗?
我们所说的这些故事都出自《伊索寓言》,
1、通过阅读和结合自己搜集的资料,请学生简要介绍伊索和《伊索寓言》。
伊索,古希腊寓言作家。传说是奴隶,后凭借聪明才智获得自由。善讲寓言讽刺权贵,终遭杀害。所编寓言经后人加工,以诗和散文的形式发表,成为现在流传的《伊索寓言》。
2、《伊索寓言》故事会:讲述《伊索寓言》的故事
3、说说你发现了《伊索寓言》有什么特点。
(故事中的人物大多是动物或与动物打交道,出现频率最多的如:狼,狮子,狗……牧人、渔夫……)
[板书:①形象——动物、与动物打交道的人、神
②结构特点——先讲故事,再点明寓意。
③语言生动幽默,善于讽喻。
4、检查知识掌握
(1)《伊索寓言》大部分是动物寓言__,少部分以__人或___神__为主人公。往往简洁客观地叙述一个故事,最后一句话画龙点睛地_揭示蕴含的道理_。它们篇幅短小而寓意深刻,语言不多却值得回味,艺术上成就很高。特别是动物寓言部分,广泛采用__拟人化_手法。
(2)作为古人智慧和结晶,《伊索寓言》包含的内容十分丰富。书中不少内容是影射当时社会现实的,如《狼和小羊》《_猫和鸡_》就以绝妙的讽刺笔法,揭露了当时统治者的残暴和蛮横。书中更多的篇章表现的是劳动人民生活的经验与智慧,如《农夫与蛇》的故事就告诫人们_对恶人千万不能心慈手软_。《伊索寓言》还有不少故事是_借动物形象讽刺人类缺点_、像《蚂蚁和蝉》讽刺好逸恶劳。
(3)下列关于《伊索寓言》的描述,正确的一项是()
A、《伊索寓言》大部分是以神或人为主的寓言,少部分是以动物为主的寓言。书中不少内容是赞美当时社会现实的,更多的篇章表现的是劳动人民生活的经验和智慧。
B、《伊索寓言》有不少故事是借动物形象嘲讽人类缺点的,如《蚂蚁和蝉》就讽刺了好逸恶劳的人,对人们有教育意义。
C、《皇帝的新装》《卖火柴的小女孩》的童话作品及“龟兔赛跑”“狼来了”的故事,均出自《伊索寓言》。
D、“守株待兔”“龟兔赛跑”“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都出自《伊索寓言》。这些寓言既散发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又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2、说起寓言,大家一定不陌生吧。寓言是用假托的故事来说明一个道理或教训。
[板书提示:寓言:故事——道理。]
今天我们就再来读读《伊索寓言》。
寓言,用假托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大多篇幅简短,主人公可以是人,或拟人化的生物、非生物。
在创作上常运用夸张和拟人等手法。
三、边读边聊,汲取营养
1、我来找寓意
读《两只口袋》《驴和狼》《马和驴》《狐狸和狗》《衔肉的狗》几篇寓言,同位交流理解,概括其寓意。
2、欣赏同学作文,比较寓意的深刻性与新颖性。
①水滴与大海
……大海对水滴说:“我非常强大,比你们任何一滴
水都强大,我是不可战胜的!”小水滴不服:“成功在
于坚持,而不在于强弱。”大海大笑起来:“不可能,
不如我们来比赛吧。看谁先将石头打碎。”
……
大海认为这件事自己一瞬间就可以完成,所以…
这一天,水滴终于滴穿了石头。大海慌了,猛力向石头
扑去,可是,除了阵阵浪花,石头一点变化也没有。
②水滴和石头
一座废弃的工厂里,水池里一块粗糙的石头对水管滴
下的水滴说:“你这些水滴,对我的作用就是冲冲凉而已,构
不成伤害。”水滴没有做声,不过加快了滴水的速度。
……
比较内容:从“水滴石穿”这一成语中得到启发,改编而成。
出示寓意:
①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想要做一件事,必须经日久积累。
②这个故事说明歧视那些弱小的力量,最终你会被这力量打败。
3、小结:概括文章寓意需注意
寓意要正确;寓意要有新意;寓意要切合时代;……
四、推理情节,辨析寓意
1、比较阅读原文与改后文章的区别有哪些。
①赫耳墨斯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尊重,就化作凡人,来到一个雕像者的店里。他看见宙斯的'雕像,问道:“值多少钱?”雕像者说:“一个银元。”赫耳墨斯又问道:“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钱?”雕像者说:“还要贵一点。赫耳墨斯又问自己的雕像值多少钱,知道可以做赠品后,默不作声,悄然离去。
②蚊子向狮子挑战。比赛开始,蚊子径直朝狮子飞过去,趁狮子没有准备,张嘴就咬,而且专咬狮子鼻子周围没毛的地方。狮子气得用爪子把自己的脸都抓破了,也没抓到蚊子。蚊子战胜了狮子,转身飞走了。一不小心,却被蜘蛛网粘住了。
①中缺少心理和神态描写;②中缺少语言和动作描写。
2、思考:这样改动情节后寓意有没有变化?为什么?
有变化,缺少讽刺意味。
寓言要用简短的语言、动作等细节描写突出人物或动物的特征,从而达到讽喻性的目的。
3、比较学生习作,缺少什么:
毛毛虫与小白鸽
一天,一只小白鸽和伙伴们出去玩,他们在空中打闹嬉笑着。忽然,小白鸽似乎听到有人在叫。于是,他独自离开了队伍,飞下来看个究竟。小白鸽越飞越低,叫声似乎从河边传来的。小白鸽立刻加快速度,到了河边看到一只溺水的毛毛虫,原来就是他在叫。小白鸽立刻把毛毛虫从水中救了出来。毛毛虫非常感激,想着一定要报答小白鸽。终于机会来了,有一天毛毛虫走在路上,发现一个人在捕鸟,而捕的鸟正是他的恩人——小白鸽。毛毛虫爬到捕鸟人的脚边,咬了他一口,放走了小白鸽。最后,小白鸽和毛毛虫成为了好朋友。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懂得知恩图报。
狮子与报恩的老鼠
狮子睡着了,有只老鼠跳到了他身上。狮子猛然站起来,把他抓住,准备吃掉。老鼠请求饶命,并说如果保住性命,必将报恩,狮子轻蔑地笑了笑,便把他放走了。不久,狮子真的被老鼠救了性命。原来狮子被一个猎人抓获,并用绳索把他捆在一棵树上。老鼠听到了他的哀嚎,走过去咬断绳索,放走了狮子,并说:“你当时嘲笑我,不相信能得到我的报答,现在可清楚了,老鼠也能报恩。”
这故事说明,时运交替变更,强者也会有需要弱者的时候。
比较后,讨论习作与原文有什么差别?(生交流回答。)
4、读习作,提意见。
鼻子和眼睛
有一天,鼻子问眼睛我们谁最美丽。眼睛说应该是我,我能看见世界的美丽,所以说起来我是最美丽的,如果人们没有我,就会什么都看不到。我是最有用的,也是最美丽的。眼睛一直在强调。鼻子说我是最美的,我高高在上,如果人们没了我就闻不到东西了,就不完整了,所以我最重要,我最美。眼睛和鼻子一直在争说自己最重要,最美。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要干什么事情都要比,每个东西都有自己的作用,不要和任何人作比较,自己是独一无二的。
同学讨论交流,明确修改意见。(加神态描写)
5、总结:
读寓言还要了解故事是通过哪些写作手法刻画形象的,表现手法的恰当运用能鲜明生动的刻画形象。
五、意犹未尽,特别推荐
有人说,寓言是一个魔袋,袋子很小,却能从里面取出很多东西来,甚至能取出比袋子大的多的东西。也有人说,寓言是一座独特的桥梁,通过它,可以从简单走向复杂,又可以从单纯走向丰富,在这座桥上来回走几遍,我们既看见了五光十色的生活现象,又发现了生活的内在意义。寓言很美,美在简洁,美在内涵,美在语句。
阿里斯托芬:“你连伊索寓言都没读熟,可见你是多么无知和懒惰。”
作业:
1、继续阅读《伊索寓言》,另外推荐阅读《中国古代寓言故事》、《克雷洛夫寓言全集》、《希腊寓言》。
2、修改作文(丰富语言,明确寓意)。
《伊索寓言》教案12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葡萄”“慌”“谎”的读音。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绿线内的4个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复习学过的寓言故事,进一步了解伊索寓言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
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部分词语的意思。
难点:进一步了解伊索寓言的特点。
教学资源
1、充分利用文中插图,帮助学生想象故事内容。
2、《我读书我快乐》中的内容与课文联系紧密,可以整合起来,重组教学。
3、有关伊索的资料。(见附录)
4、学生经验——《龟兔赛跑》、《谁的本领大》、《牧童和狼》这些来自《伊索寓言》的短小有趣的故事,学生都很熟悉,也很喜爱,课堂教学中容易产生情感的'共鸣。
预习设计
1、正确、流利地朗读每一则故事(读2遍)。标上自然段的序号。
2、读准划到的词语,并认真抄写一遍。
3、通过查字典或查阅其他工具书理解部分词语的意思(写在书上):无能为力、惊慌失措、戒心、掺杂。
4、完成《补充习题》一、二部分。
调整与反思
第一板块:走近课文(5分钟)
1、学生交流自己读过的寓言故事。
2、寓言,是通过一个小故事,用比喻、拟人等手法,来说明某个道理或教训的文学作品,往往带有讽刺和劝诫的性质。
3、齐读三个题目。
4、以主要人物为题。
5、根据自己的了解交流伊索其人以及和他有关的一些内容。
第二板块:预习展示(20分钟)
●预习作业2:
1、学生自由朗读词语,指名读。
2、理解词语意思:
惊慌失措:惊慌得不知如何是好。
无能为力:力量够不上。指没有能力去做好某件事或解决某个问题。
戒心:戒备之心。
掺杂:混杂。
3、齐读词语。
4、学生展示,组内批阅。
●预习作业1:课文朗读
1、小组选择喜欢的方式合作朗读课文。
2、小组朗读展示。
3、在教师指导下练读。
4、自由练读。
第三板块:整体感知(15分钟)
学程单:
1、自读三篇寓言故事,完成下面表格。
课题
地点
人物
故事
2、小组内交流。
3、学习时间:5分钟
(1)学生自主学习。
(2)学生展示。
1)《狐狸和葡萄》讲的是狐狸吃不到葡萄,所以说“这些葡萄肯定是酸的,不好吃。”
《牧童和狼》讲一个牧童屡次大喊“狼来了”欺骗村民,当“狼真的来了”,谁页没有去帮助他。
《蝉和狐狸》讲狐狸想吃蝉,便假装赞美蝉的歌声美妙,但蝉看穿了狐狸的诡计,没有上当。
2)每则寓言都以篇末的一句训诫作结,具有画龙点睛之效。
3)学生交流自己的看法。
第五板块:明确任务,完成作业(1分钟)
第一板块:导入揭题
1、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第12课伊索寓言。同学们还记不记得,三年级的时候,我们曾经学过两则寓言故事——《揠苗助长》和《鹬蚌相争》,除了这两则寓言之外,同学们肯定也读过不少寓言故事,能不能说说看,你都读过哪些寓言故事?
2、回忆一下,寓言故事都有哪些特点?
3、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三个寓言故事,故事的名字分别是:
《狐狸和葡萄》、《牧童和狼》、《蝉和狐狸》
4、你发现这三则故事题目共同的特点了吗?
5、题目中的这几位,也就是文章中的主人公。这三则故事都出自一人之手,他的名字叫伊索。
板书:伊索【交流、了解伊索其人】
第二板块:预习导学
●预习作业2:
1、出示词语:
狐狸牧童蝉
无能为力惊慌失措怀有戒心
馋酸一贯掺杂说谎葡萄
粪便喉咙
2、导学
①指名朗读词语。
②理解词语意思:惊慌失措无能为力
戒心掺杂
指名一名学生展示交流《补充习题》第一题。
●预习作业1:课文朗读
1、把你喜欢的一则寓言读给大家听,注意读正确、流畅。教师巡视、观察学生合作学习。
2、学生展示朗读。
第三板块:整体感知
【出示学程单】
导学:
1、指名学生交流自己填写的表格。
2、再读故事,并想一想这三则故事在结构上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3、故事中的人物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呢?
第五板块:布置作业
完成《习字册》的生字部分。
一、了解寓言及《伊索寓言》的有关知识。
1、同学们都很喜欢看寓言故事,那你们知道寓言故事有什么特点吗?
2、简介《伊索寓言》及其作者。(伊索是公元前6世纪的希腊寓言家,曾经是一个奴隶。他机智幽默,聪颖过人,在儿童心目中始终扮演一个故事大王的角色。《伊索寓言集》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座丰碑。它的内容十分在一定历史条件下,题材相当广泛,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古希腊的社会现实和风土人情,尤其集中反映了下层社会里奴隶的思想感情。《伊索寓言集》里的角色大都由动物担任。这些动物和人一样,会思考,能说话,从本质上说仍是人的化身,代表着当时社会上的各色人物。)
二、引入课题,初读寓言。
1、今天我们学习伊索的寓言,课文共有三个故事。我们首先来学习《狐狸和葡萄》。(板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2、提出初读要求:想想这则寓言讲了什么故事,注意生字的读音,读通读顺句子。
3、汇报初读情况。
三、细读课文,领会寓意。
1、自读第一自然段,思考:从哪些词句可以看出狐狸非常想吃葡萄?自己先找出来读一读,后交流。
2、小组合作讨论:狐狸会想出哪些办法够葡萄?
3、 “白费劲”说明什么?狐狸绞尽脑汁想办法,结果却白费劲。此时此刻,狐狸心里是怎么想的呢?这就叫什么?——无望。
4、默读故事第一、第三小节。想一想两个成熟的不同含义。
5、狐狸本来是想尽办法取够葡萄,结果却没有够到。心里很沮丧。为什么还说:这些葡萄是酸的,不好吃。
(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自己安慰自己,其实是自欺欺人。)
6、带着理解读出狐狸的酸葡萄心情。
7、齐读课文最后一句话,思考在课文中的作用。(点明中心,画龙点睛)
8、谁能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呢?
9、同学们都说了自己曾经有过的“酸葡萄”的经历。那么学过这则故事后,你有什么感想呢?请把你的感想写下来。
10、交流。
四、积累迁移,指导写字。
作业设计
完成《补充习题》第六题。
1、选择课文中一则寓言故事讲给家长听。
2、自己选择几则寓言故事读读。
《伊索寓言》教案13
学习目标:
1、理解寓言艺术特色,学写寓言;
2、迁移经验技能,把握文意;
3、培养读、写、听、说的能力;
教学重点:
学习写作技巧,进行寓言创作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续写寓言,感受特色
师生共同创作《龟兔赛跑》续篇,感受寓言的艺术魅力。(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创作,并进行适时的鼓励)总结:同学们,寓言的创作过程要求我们插上想象和联想的翅膀,进行生动的创作。下面,我们将进一步学习了解寓言的特色,感受它独到的'艺术魅力。
二、寓言简介
1、什么是寓言?具有什么特点?以劝喻或讽刺性的故事为内容的一种文学体裁。它的篇幅一般较短小,故事的主人公有的是人,更多的是人格化的动物植物或自然界其他的东西和现象。主题大多是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古讽今、借小喻大等寓意深刻的道理于故事中,有鲜明的哲理性和讽刺性,在创作中常用夸张和拟人等表现手法。
2、关于《伊索寓言》是一本古希腊寓言集。伊索是公元前六世纪希腊的一个奴隶,善讲寓言故事,后人搜集了古希腊流传的寓言,几经加工、编辑成书,统归在伊索的名下,称《伊索寓言》。
三、对比教学,学习寓言。
[教学构想]结合学生已获得的认识,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采取他们认为可行的方法学习《赫耳墨斯和雕像者》
1、小组学习,教师参与;
2、检验小组学习效果问题设计:
1、《赫耳墨斯和雕像者》是怎样以神喻人来刻画赫耳墨斯的形象表现出深刻哲理的?(提示:根据赫耳墨斯的两次心理活动分析)
分析提要:
(1)“想知道……”
自命不凡、爱慕虚荣三问价钱中的心理
《伊索寓言》教案14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反复研读课文,探讨理解文章主旨。
2.深入领会作者对寓言新颖独到的见解。
3.认真揣摩文中意蕴深刻的语句。
4.积累词语:信而好古、衣锦还乡、高超出世、卖弄风雅、屈尊下顾、坐井观天、恼羞成怒、各得其所、相安无事。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发现和独立解决疑难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逐步具有从司空见惯的事物中获取新认识的能力。
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自觉做一个文明诚信的社会人。
●教学重点
1.理清思路,探讨文章主旨。
2.结合语境,理解难句含意。
●教学难点
1.引导学生正确理解为什么说古代是“小孩子”,现代是“老年人”。
2.探讨作者引用九则寓言故事阐发的新观点、新看法。
3.认识作者与卢梭观点提出的各自角度。
●教学方法
1.问答法。(鼓励学生大胆质疑问难,教师针对性地解决学生疑难,如对课文中含意深刻语句的解读)
2.讨论法。(如对“教学难点”中的几个问题的解决,尽量让学生展开充分的讨论,培养他们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伊索寓言》教案15
教材分析:
这两篇寓言,篇幅比较短小,都是以假托的故事蕴涵深刻的道理,体现了寓言的几个特点:篇幅短小,寓意深刻,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拟人化的动物。这两则一则是神(其实也是写人),一则是动物(蚊子和狮子)。在教学过程中,我着重把重点放在第一则寓言《赫耳墨斯和雕像者》上,并且通过改变故事情节来使学生们了解寓言的写作是取决于作者想告诉人们一个什么道理即寓意。授之以法后让学生自己学习第二则寓言并且自写寓言。
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寓言的特点与《伊索寓言》。
2、过程与方法目标:分角色朗读,通过学习故事情节了解两则寓言并概括寓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习改写、编写寓言,进一步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教学难点:通过学习故事情节了解两则寓言并概括寓意。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在文学宝库里,有一种诙谐幽默的文章——寓言,能不能说说寓言的一般特点?能否举出你知道的寓言的题目?(开启学生的思维,原来寓言就在我们的身边,我们已经接触很多,消除认为寓言很高深的情绪)
2、学生阅读课文导言,了解寓言的概念与特点:寓言,用假托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特点,寓言都比较短小,故事的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拟人化的动植物或其他事物。
二、了解《伊索寓言》。
学生阅读课后注释一了解《伊索寓言》的常识:古希腊的寓言故事集。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分角色朗读,注意语气与语调。
一生扮赫耳墨斯,一生扮雕塑者,一生旁白。(揣摩人物心理)
师生同评表演的角色是否符合文中人物的语气、神情
赫耳墨斯 一笑 二想 三问 (抓住笑字,赫耳墨斯形象浮现出来)
赫耳墨斯是个妄自尊大,没有自知之明的人。
2、概括寓言的`寓意:(齐读)
这些情节生动刻画出一个盲目自高自大者的形象,告诉人们要谦虚,要有自知之明,不能妄自尊大。
四、细读课文,鉴赏提升。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改编篇:
假如(1)赫耳墨斯先问自己的雕塑的价格。
(2)赫耳墨斯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尊重,就化作凡人,来到一个雕像者的店里。他看见宙斯的雕像,问道:“值多少钱?”雕像者说:“一个银元。”赫耳墨斯又笑着问道:“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钱?”雕像者说:“还要贵一点。”赫耳墨斯听后,默不作声,悄然离去。(改动了故事情节的结尾)
寓言改动之后寓意就有改变,寓言是通过对现实想象而来的它的写作取决于作者想告诉我们的寓意。(师生共同总结)
五、自主学习,阅读《蚊子和狮子》。
1、一生朗读寓言《蚊子和狮子》
2、学生自主阅读并概括寓意:蚊子的遭遇说明—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笑在最后的笑得最好;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多角度从蚊子的遭遇概括)
出示《蚊子和狮子》之改编篇:蚊子径直朝狮子飞过去,趁狮子没有准备,张嘴就咬,而且专咬狮子鼻子周围没毛的地方。狮子气得用爪子把自己的脸都抓破了,也没抓到蚊子。蚊子战胜了狮子,就吹着喇叭、唱着凯歌飞走了。
通过与文中寓言相比较:去掉了蚊子向狮子宣战和取胜后得意忘形,撞在蜘蛛网上被蜘蛛吃掉这两个情节,那么原文中讽刺蚊子的骄傲之意便不存在了。
六、拓展延伸,以读带写。
续编寓言情节练习。
教师投影出示两个续编题目:
1、赫耳墨斯听到自己的雕像作为添头“白送”之后,他的心情如何?他说了些什么?
2、蚊子战胜狮子,吹着喇叭,唱着凯歌飞走,却被蜘蛛网粘住了,以后还会发生什么故事?
以上两题内容,学生可任选一题,做到练习本上,然后在班上读,其他同学评论。
七、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寓言故事的一般特点,学习了通过分析情节,从不同角度去理解寓意,并且实习了创作简单的寓言故事。请大家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仔细观察生活,分析生活,还可以多读一些寓言故事,正确认识生活。
八、布置作业。
根据所给的题目自编寓言
a. 嘴和眼睛的对话;b.树和斧子;c.筷子和勺子;d.画笔和颜料;e.猫和老鼠。(注意情节是否合理、情节和寓意是否一致、寓意能否揭示一种生活道理。一个故事最后点明寓意。)
教师小结。
九、板书设计。
伊索寓言两则
1、做人要谦虚。
2、不能骄傲。
十、课后反思。
【《伊索寓言》教案】相关文章:
《伊索寓言》教案07-19
伊索寓言的教案01-07
【合集】《伊索寓言》教案07-26
《伊索寓言》教案【精】03-03
《伊索寓言》教案【荐】03-03
《伊索寓言》教案【推荐】03-03
【荐】《伊索寓言》教案03-03
《伊索寓言》教案【热】03-03
伊索寓言教案01-10
【热门】《伊索寓言》教案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