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教学反思

时间:2024-08-28 08:06:27 寓言 我要投稿

寓言教学反思20篇

  身为一名刚到岗的教师,我们的任务之一就是课堂教学,对学到的教学新方法,我们可以记录在教学反思中,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反思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寓言教学反思,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寓言教学反思20篇

寓言教学反思1

  我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通过自学的方式,质疑字词,针对课文内容提出问题,用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学习并解决问题!从中体会寓意,最终明白其中的道理!

  我把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归结出三个:

  (1)课文讲了什么故事?故事中的他是个怎样的人?

  (2)他可笑在哪里?生活中遇到这样的人,你会怎样提醒他?

  (3)总结出什么道理?学生带着三个问题走进文本,很快的把所有问题都解决了!课堂效果非常不错!孩子们回答问题很积极踊跃!一小的孩子真的很棒!比预设的效果要好!

  作为英语本科毕业,教着数学学科,出一节语文课的我来说,需要学习的东西太多太多!这一节课下来,我一直在反思自己,如果换一个有经验的老师来上这节课,相信这节课一定会完成的更好!因为孩子们配合的真的太好了,我都被他们带到了那个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去啦!美中不足,我觉得不足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对学生缺少评价性的语言

  不能够适时的给学生评价,课上有好几个孩子问题答的都很准确,很精彩,我都没有给予鼓励

  二、课堂应变能力差

  一个优秀的.老师一定可以很好的驾驭课堂,无论发生什么突发情况都能游刃有余的应对!这是我要锻炼的,也是要学习的!

  三、没有语文味

  这些天备课,一直有个词出现在脑子里,“语文味”!虽然对这个词还不够理解,但是我觉得我的课堂上缺少语文味!我觉得一名语文老师课堂用语应该丰富多彩!每句话,每个问题都应该恰到好处!这也是我要研究和学习的地方。

  这节语文课让我学到了太多的东西!也让我知道了自己今后该努力的方向!学无止境……

寓言教学反思2

  依照新课标要达到的三个维度目标,语文教学就是要扎实活泼有序地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丰富学生的迁移能力,发挥学生的语感和思维,发展个性,健全人格。我在这堂课的学习中,重视体现学生的.迁移能力的训练。

  1、抢答激发兴趣,从我们了解的寓言谈起,首先开启学生的思维,原来寓言就在我们的身边,平时已经接触很多,消除认为寓言很高深的情绪,让学生很想了解寓言和其写法,激发其阅读学习兴趣。另外,充分发挥多媒体的辅助作用,利用E资源网络平台的优质试听资源,优化学习过程,激活学生的联想想像思维,教会其自主探究,深入理解寓言的内容,感受人生哲理。

  2、点击学生的兴奋点,通过改编寓言让学生了解到原来寓言的写作其实很简单,就是取决于作者想告诉人们一个什么道理,依照寓意来布置寓言故事情节,学生个个跃跃欲试。

  3、联想与课外迁移,通过前几步的引导,到了创编寓言时就水到渠成了。首先让学生充分地交流,积极主动地参与,挖掘学生的潜能,放飞其想象力,在进行课堂改编任一则寓言的练习中,学生对情节创编合理,寓意明确,可贵的是还加入了对人物的细节描写,训练很成功。

  4、体现教学机智,在我安排课后作业创编寓言时,有部分学生提到也可以写如《黑板与粉笔》、《窗户与玻璃》等等题目时,我就顺水推舟鼓励学生可以自拟题目,学生的创造力与主人翁意识得到了充分地尊重,有效地提高了他们写作的积极性。课堂有限的时间内,还是有一部分学生写出了如《蜜蜂和花朵》、《鼻子和嘴巴》等很有内涵的寓言。

寓言教学反思3

  前不久,笔者听了一节公开课《狐狸和乌鸦》。整堂课中,授课教师通过读、议、演等多种的形式,让学生一直处于对狐狸的谴责,乃至憎恨的氛围之中,尤其是课尾处设计的小练笔,用其他老师的话说简直是点睛之笔,而笔者却有不同的思考与感受。

  教者在课尾处创设了狐狸与乌鸦再次相遇的情境,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描述出他们再次相遇时又会是一番怎样的情景。教者企图通过这样的方式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课文,但学生的回答却让笔者的心为之一颤,直至有一种隐隐的痛。学生给狐狸设计了这几种下场:要么被肉中隐藏的钢针戳死,要么被碎玻璃渣划破血管而死,要么吃了被乌鸦下了毒的肉毒死多么恶毒的主意,多么残忍的手段,比这更可怕的,授课的老师竟然还对学生的回答大加赞赏,真聪明,你想的方法真巧妙!等等如此的评价不绝于耳。课后,笔者有心翻看了全班的作业本,发现竟没有一个学生为狐狸设计一个不死的结局。

  现如今,想上好语文课确实很难,因为那些看得见的语文好教,而我们普通教师却被逼着去寻找那看不见的语文而教。《狐狸与乌鸦》中,看得见的是那狡猾的狐狸,的确是它用奉承话骗取了乌鸦嘴里的肉,可文章揭示的可是爱听奉承话容易上当受骗的道理。当明白了这些,你还会去谴责那狐狸吗?你还会引导学生如此蛮干吗?

  对于弱者不加分辨的`同情,是对人文关怀的真正践踏,我们不要怪那《狼和小羊》中的狼,也不要怪本文中的狐狸,为什么狐狸就难免一死,为什么小羊就永远死不了呢?当我们背离了文本所倡导的价值理念,那我们给予弱者的同情岂不苍白,那我们所理解的如此人文关怀岂不恐怖?

  语文教学好比是播种,播什么种,就长什么苗,开什么花,结什么果。这就意味着我们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而教,这更意味着我们语文教学的任务不再是仅仅带领学生领略那些浮在文本表面的华美辞藻,而要穿过文字去寻觅作者在文本中所寄予的思想感情,让文本所散发的温度去温暖人心。撇开表面的好坏美丑,那需要我们的勇气;看清作者的真实本意,那更需要我们的智慧,可这些又是常人看不见的。这则随笔真是发人深省,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发展是否沿着正轨前进,教师的引导起着多么重要的作用啊,语文真的不能随意的教啊!

  本课的寓意是揭示:爱听奉承话容易上当,课文对狐狸的话写的很多,对乌鸦的笔墨用之很少,也许正因为如此,我们把更多的时间用来体会朗读感悟狐狸的话,抓住狐狸的狡猾不丢,让学生不自觉的去痛恨狐狸的虚伪狡诈,去鄙视狐狸,却忘了去思考,乌鸦丢了肉怪谁呢?,是它喜欢听好话,喜欢听奉承话才会放松了警惕而上当啊!这也就是我开始在前面就提到的,我们要认清编者的意图,否则会误导学生啊!

  语文离不开思考,我们的语文教学必须立足本位,本位是什么?尊重作者的写作意图,尊重编者的编写意图,然后再思考自己的教学意图,千万不能因张扬自己的教学特色而错误地解读文本,更不能以发挥学生的自主为由而错误地引导学生。

寓言教学反思4

  通过学习,学生能正确理解古诗的意思,体会古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效果较理想。但本节课也有许多不足:如我只是让学生把每首诗中的`每句话及整首诗进行了解释,对于每首诗中重点字的解释落实的还不够牢固,对于重点字应多让几个学生说说,或设计连线等练习题,帮助学生理解诗中的重点字、词,提高课堂的实效性。

寓言教学反思5

  1、以学生自读为主,重在感悟、积累,尽量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引导学生在借助译文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提出问题进行合作探究交流。并联系实际、拓展延伸,在充分理解寓意的基础上,让学生联系社会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体会。

  通过排演课本剧,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活跃了课堂气氛,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寓言教学反思6

  寓言本来内容浅显,但含义深刻。南辕北辙的故事学生一看就能懂。所以教学中让学生粉橘色朗读表演,将故事中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及故事的情节了解得清清楚楚。这样一来,学生读书、思考的积极性就自然产生了,对课文内容也就发生了浓厚的兴趣,一次次的尝试表演中,对课文内容熟悉、理解一次次加深,也就形成了自己的.独特感受。

  寓意是本课的难点,新课标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积极创设环境,引导学生自学讨论、在遇到学生单独解决问题比较困难时,小组合作比较有效、上课时我设计了小组合作学习,归纳寓意、

  在教学寓言《南辕北辙》时,以理解课题中的“辕”和“辙”入文,然后让学生在文中找到点出“南辕北辙”的意思的两个句子,读读体会,对这则寓言有了整体的了解。

寓言教学反思7

  《赫尔墨斯和雕像者》与《蚊子和狮子》是《伊索寓言》中的两篇寓言。前者讲述的是这样一个故事:赫耳墨斯想了解自己在人间受尊重的程度,于是化作凡人来到雕像者店里,雕像者说出了跟他的希望完全相反、使他极为难堪的话。三问三答,略有变化,有起有伏,文章的陡转给读者以巨大的反差,结局出人意料,写得跌宕有致,耐人寻味。在人物描写上注重心理活动描写和对话描写。讽刺了盲目自高自大者的形象。

  而第二篇是通过蚊子与狮子、蜘蛛间矛盾关系的描写,启示人们,世上万事万物,各有所长与所短。强者有短处,弱者也有长处。弱者如果能扬长避短,就可能以小胜大,以弱胜强。相反,强者或胜利者,如果骄傲自满,失去清醒的头脑,就会走向自己的反面。文章篇幅简短,却写得跌宕起伏,饶有趣味,既能抓住动物的自然特征,描摹得逼真神似,生动有趣,又能突出寓言的特点,告诉人们道理,给人以启发和思考。文章可读性非常强,是一篇很好的寓言。

  初一的学生比较喜欢阅读有情节和有趣味的寓言故事,并且能在读通文章的基础上基本了解寓意,但又容易囿于书中的'观点,难于跳出来做出自己的分析和理解,虽然想象力丰富,亦难发挥其在语文学习中的作用。所以,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根据学生的特点,抓住突破口,诱发学生的想象力,显得至关重要。

寓言教学反思8

  本课是由《揠苗助长》和《守株待兔》两篇寓言组成。课文分别勾勒出了古代两个可笑的人物形象。一个做事急于求成,违背常理,结果把事情弄得更糟;一个是对意外的收获心存侥幸,不认真做事,结果一事无成。这两则寓言都是家喻户晓的作品,语言简洁明快,内容生动有趣。

  寓言常常是以一个小故事来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是学生们喜闻乐见的一种体载。教学中应抓住课文篇幅短小、内容生动有趣的特点。引导学生结合课文的插图,抓住理解重点词句,分析人物的言谈举止和心理活动,读懂课文内容。同时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理解感悟。抓住课文的内在联系,分析因果揭示寓意,让学生从中受到教育和影响。

  如:《揠苗助长》,讲的是古时候有个人盼望禾苗长得快些,就把禾苗一棵一棵地往高里拔,结果禾苗都枯死了。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事物有它自身的发展规律,如果违反自然发展规律,强借外力,强求促成,反而会把事情弄糟。这则寓言情节简单,学生一读就能了解故事内容,但寓意比较抽象,这对于二年级的孩子来说是比较难以理解的。为此,我认真研读了文本,寻找到了本课教学的关键所在,较好地引导学生悟出了深刻的寓意。

  《揠苗助长》这则寓言故事共4个自然段,按事情发展顺序讲明了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在教学过程中,我在学生初读课文的基础上,用填空的形式:宋国有的农夫,因为巴望禾苗___________,就把禾苗_____________,结果_____________。帮助学生理清了课文的脉络,并自然地概括了各部分的意思。

  《守株待兔》这篇寓言故事对孩子很有教育意义,这是古人做的一件蠢事,对什么事情都存有侥幸心理,不会靠自己的努力去争夺。从古到今这样的人依然存在,学习本篇课文时,课后我布置了一个作业,要求学生续编《守株待兔》学生写的很形象很生动,有的'学生写到:"种田人对自己的行为很是懊悔,于是他就振奋起来,不再等天上掉下来的馅饼了,而是踏踏实实,勤勤恳恳的工作,最终在秋季得到了大丰收,并且家庭逐渐富裕起来,过上了衣食无忧的生活。后来这个种田人还把自己的经历讲给了自己的儿女听,并奉劝孩子不要像自己学习."孩子现在明白了这样一个深刻的道理,但以后他们会怎么做呢?我期待孩子不要只是片刻的明白,而是长远理解。

寓言教学反思9

  《寓言四则》整体阅读难度不大,因此我不准备在对课文整体阅读上花时间,而是把主要的精力放在对寓意的理解和寓言同学生的关系。

  寓意的理解我的目标不是说仅仅让学生理解这则寓言的寓意是什么,而是把寓意和学生的生活结合起来,本来我设立的目标为一则寓言,多种解读。

  这四则寓言,我也没有按照书本的顺序来教,而是让学生来挑选,他们对哪则寓言最感兴趣哪则就先交,学生说他们对《蚊子和狮子》这一则寓言最感兴趣,我想,学生可能对情节性比较强的作品更感兴趣。在理解寓意的时候,一些学生认为蚊子被蜘蛛吃掉,那是偶然的,但是书本上又认为这不是偶然的,显然这正是难点之所在,学生无法说出理由,我认为这和学生对偶然和必然的理解有关系,学生不知道什么是偶然。我分析说:“同学们认为蚊子战胜狮子是必然的,因为在战胜狮子之前,蚊子做了精心的布置,但是蚊子被蜘蛛网粘住,那是因为蚊子不小心的缘故,所以是偶然,对不对?”学生们同意了我的看法。

  我接着说:“蚊子被蜘蛛网粘住了确实是偶然,但是对于一只骄傲自大的蚊子,它放松了对比狮子弱小的生物的警惕,它就危险了,如果不是被蜘蛛吃掉了,迟早也会被壁虎吃掉了,或者被那一只癞蛤蟆吃掉。这是不是就是必然的。”学生理解了这个难点。

  我再问我们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例子?学生们纷纷举自己在考试中经常遇到难的题目能完成,但是简单的题目却经常出现问题的例子,这也算是切题。

  学生第二喜欢的是《赫尔墨斯和雕像者的故事》,不过,学生对这个故事阅读还不够到位,他们认为赫尔墨斯到人间真的是为了询问自己到底值多少钱。我提一个问题:赫尔墨斯如果真的是为了搞明白自己到底值多少钱,那么,他应该认为自己有可能会值大钱,也可能不值钱,但是从他询问宙斯和赫拉的价格以及认为自己为商人做好事应该值大钱的心理活动,说明了赫尔墨斯这个人是有这很强的虚荣心。学生于是明白了。对于以自我为中心的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来说,这样的例子也是很多的。

  我问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例子。学生似乎还是没办法从这个抽象结论里找出生活中相对应的例子,我举了学生打扮的例子:很多人觉得穿好看的衣服别人会特别注意,但是对班上的同学来讲,很少人会因为打扮而对自己印象好起来,大部分人和同学交往主要是看交往的实质内容,比如你这个人的脾气怎么样,会不会给别人带来喜悦,我读初中的时候,我的一个同学的姐姐,据说她一天要换三套衣服,她以为自己这样的打扮很抢眼,但班上的同学却赠送给她一个绰号:白骨精。这是贬义,说她像xx那样善变。

  学生第三喜欢的是《智子疑邻》的故事。这样的故事,学生生活中的例子很多,我举一个例子,比如陈默涵(大凡表现好)和王兵(大凡表现不好)两个上课把书该在头上睡觉,老师说:“瞧,王兵这个人就是不爱读书,读书的时候却在睡觉,看看人家默涵,睡觉的时候还在读书。”学生笑起来,找出生活中许多对人不对事的例子。对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来说,这样的感情用事的例子太多了。

  《塞翁失马》这一则寓言,福祸转化的故事在我们生活里也是太多了,像《蚊子和狮子的故事》这一则就是福祸相互转化的故事,我主要向学生传达,当你做事情遇到困难的时候,一定要坚持下去,就像黎明之前那一刻是最黑暗,如果能坚持下去,光明就要来临了,大多数在都是“死”在黎明之前那一刻,缺乏的就是坚持。

寓言教学反思10

  他看见宙斯的雕像,问道:“值多少钱?”雕像者说:“一个银元。”

  我让学生根据语境揣摩,赫尔墨斯问雕像者时的神态、语气、心理以及动作。一生说应该是很傲慢的样子,语气有些不屑,通过“值多少钱”这句由四个字组成的连主语也没有的句子判断,赫尔墨斯应该是指着宙斯的雕像,心理应该是在想:“宙斯是最大的神,不知雕像者会出多少钱。”

  继续让学生揣摩当雕像者说出“一个银元”时的心理和神态。

  学生说赫尔墨斯的内心有些吃惊——没想到这么便宜,然后是非常得意,他竟然这么低,等着瞧好戏吧,我肯定比你高!应该是面带不屑的笑意。当我问这些完全是学生自己的'想法还是有什么依据时,学生说文中在写到赫尔墨斯接下来问赫拉雕像的价格时是这么写的:

  赫耳墨斯又笑着问道:“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雕像者说:“还要贵一点。”

  通过这里的“笑”字可以看出他对宙斯雕像价格的态度。

  当得到“还要贵一点”的答案后,赫尔墨斯的心理应该是吃惊的,没想到,身份比宙斯要低的赫拉雕像的价值却比宙斯还要高,但这或许是因为雕像者对其加工比较细致,也可能是因为赫拉在雕塑者内心的地位比较高的原因,所以价格要高。同时这也给赫尔墨斯以信心和暗示,自己的雕塑的价格可能会更高,不,应该是一定会最高。

  而结尾出乎了赫尔墨斯的意料。这也是这则寓言故事的讽刺点所在。

  接下来继续让学生揣摩听到雕像者“假如你买了那两个,这个算饶头,白送”的回答时赫尔墨斯的心理和神态。

  让学生在思想上穿越到现场,真实地去把握两个人物的思想动态,抓住人物心理和神态动作。

  最后一个环节是让学生自己创作,学生的想象力非常丰富,编写或改写的寓言故事很精彩,课堂时间有限,不能一一展示,比较遗憾。

寓言教学反思11

  文学体裁的一种。含有讽喻或明显教训意义的故事。它的结构简短。主人公可以是人,可以是动物,也可以是无生物。多用借喻手法,使富有教训意义的主题或深刻的道理在简单的故事中体现。

  寓言式文学作品这种体裁,常带有讽刺或劝戒的性质,用假托的故事或拟人手法说明某个道理或教训。“寓”有“寄托”的意思,最早见于《庄子·寓言》篇。有同名歌曲和音乐专辑。

  寓言原是民间口头创作。中国春秋战国时代已相当盛行。在先秦诸子百家的著作中,有许多当时流行的优秀寓言,如:《亡鈇》、《攘鸡》、《宋人揠苗》、《矛盾》、《郑人买履》、《守株待兔》、《刻舟求剑》、《画蛇添足》等。汉魏以后,在一些作家的创作中,也常常运用寓言讽刺现实。唐代柳宗元就利用寓言形式进行散文创作,他在《三戒》中,以麋、驴、鼠3种动物的故事,讽刺那些恃宠而骄、盲目自大、得意忘形之徒,达到寓意深刻的效果。中国近代作家也用寓言形式创作,特别是儿童文学作品更为多见。

  1、寓言的篇幅一般比较短小,语言凝练,结构简单却极富表现力。

  2、鲜明的讽刺性和教育性。多用借喻手法,使富有教训意义的主题或深刻的`道理在简单的故事中体现。主题思想大多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古喻今,借小喻大。《鹬蚌相争》、《东郭先生和狼》等都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寓言名篇。

  3、故事情节的虚构性。“主角”更多是人格化了的动物、植物或自然界的其他东西或现象。

  4、常用手法为:比喻,夸张,象征,等手法。

寓言教学反思12

  今天,我给学生讲了《寓言二则》,分别是《揠苗助长》和《鹬蚌相争》。感觉很是失败,觉得很有必要反思一下,总结一下。

  叶澜教授曾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的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课上完了,到底上的有效率吗?静下心来细细回顾一遍,会发现自己在哪些环节是有效的,哪些是多余而累赘的。其实不是每节课都能一帆风顺,尽如人意的,如果能敢于面对自己那些课堂教学效益低下的课并及时查找失败原因,找准不足之处,并进行分析,找到应对的策略,并记录下这些策略,对以后的教学帮助会更大。

  首先,教学目标不太准确,没给学生以明确提示本节课的任务到底是什么?没让学生有充足的思想准备。

  其次,也是最失败的一点,就是教师讲得过多,以至于学生没有充足的的.时间来独立思考。没有深入地结合学习、生活经验来体会寓意。所以课堂气氛也不够活跃。只有课堂活起来了,学生才有可能主动、生动、活泼地发展。

  所以,课堂上凡学生能够自己学会和理解的,老师就应该大胆放手,先自学再交流;凡学生能感悟的就请学生来讲授,让其他学生听得感兴趣;教师只需要讲解一些规律性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一些必要的方法,再启发学生举一反三。

  以上是我对这节课的反思总结,以后还要虚心学习其他教师的优秀经验,力争把自己的每一堂课都上出效率。

寓言教学反思13

  本文词语丰富,语言生动,生活气息浓厚,抒发了作者真挚的情感,易于理解,得到了学生的喜爱,通过学习本文,学生还了解了什么是杂记,知道了这种文体的`写法,教学时采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抓重点词句,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等,总体看来,同学们对本文的学习是比较成功的。

寓言教学反思14

  亡羊补牢是一个成语故事。讲的是一个养羊人丢了羊,开始不在意,后来羊又丢了,最后补好羊圈不再丢羊的故事。它告诉我们:出了差错应该及时想办法补救,免得再受损失。全文有3个自然段。第1自然段写的是从前有一个人养了许多羊,丢羊后,不听邻居劝告。第2自然段写第二天又丢了一只羊,他后悔不听邻居的话,立刻把养圈修好,从此再没有丢过羊。第三自然段写的是这个成语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

  这个成语故事的难点在于体会故事所说明的道理,因此在教学时,我抓住养羊人两次态度的变化,通过各种形式的不同的反复阅读,让学生体会故事所说明的道理。在设计教学时,我注意了以下几点。

  一、注重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识字是低年级段的教学重点,为了让学生掌握生字,我多次在课堂上多次出现难读的词句,并且注意了学习的层次,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我首先让学生带着拼音读,然后再去掉拼音读;先让学生读词,然后再读句,最后再读全文。有了这个层次,学生在每个部分都有自己的成就感,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以文章题目为突破口,直奔重点。“亡羊补牢”这个题目是对文章的高度概括,抓住了课题,也就抓住了文章的重要脉络。因此在教学中,我就以选择“亡”这个字意思,让学生读课文。这样做既培养了学生要根据课文内容选择字意,又为对下文的学习做好了铺垫。

  三、重视读的'训练。朗读对学生理解课文有很大帮助,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注意了使用默读,引读,分角色读等多种方法的读、多层次的读让学生体会感悟,从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让学生如临其境。

  这节课虽然在教学设计上有很多考虑,但在教学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教师在一些环节的处理上不够灵活,学生所回答的结果出乎了老师的意料,直接说出了当养羊人第一次丢羊后就应该把羊圈修好。此时我表扬学生后又按照自己的教学思路去走,不能表现出学生的回答好在哪里。如果此时让学生将老师的答案和学生的答案进行对比,让学生说说自己的回答好在哪里,会更容易加深学生对这个故事所说明道理的理解。再有,学完这个故事以后,如果让学生全文品读理解,会给学生一个由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的思想渗透。

寓言教学反思15

  《守株待兔》是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最后一组课文的一则寓言故事。课文通过种田人因一次偶然的机会得到一只撞上树而死的兔子,他就放弃农活整天守着树桩等待撞上树而死的兔子的事,生动形象、深入浅出地向学生介绍了“想不劳而获是不行的”这一比较深奥的道理。本着三年级语文教学大纲“加强综合,突出重点,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精神,教学《守株待兔》这则寓言故事时,我以新基础教育理念为指导,主要通过在教课本知识的同时,也教给学生学习这类知识的方法程序结构,也就是把“两类结构”的学习和运用作为本课教学的重要任务。在揭题伊始,我就呈现学习方法,接着通过解题:“守株”、“待兔”,让学生很快地把握了这则寓言的主要内容,并巧妙地根据题目“守株”和“待兔”,让学生既快速又准确地理清了文章的段落。这种做法不仅化难为易,而且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加以运用。使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同时也获得了新知的方法,得到了积极主动的发展。然后通过设计的表格让学生自己读,自己想,自己填,最后归纳出寓意。这样就克服了传统教学繁琐的分析和空洞的说教。学生经历了这样获得新知识的过程,不但对新知识掌握得牢固,而且掌握了学习这类知识的方法程序结构。教学中我还努力地为学生架设生活与教材联系的.桥梁,引导和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感受,谈谈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守株待兔”的人和事,关注学生的内心感受。并力求通过读作为学生学习和探究的重要手段。让学生在自主、民主的氛围中学习,自主地读、说;在自读自悟、主动探究中读懂寓言故事,体会寓意,受到教育。整个课堂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真正将课堂教学时间还给了学生,让学生真正获得健康主动的发展。

寓言教学反思16

  寓言的道理蕴含在故事的字里行间,它短小精悍,故事性强,反映大众生活,成为令人喜爱阅读的`文学形式。在教学中必须抓住寓言文体的特点,选择能有效地帮助学生读懂故事,明了寓意的教法。因此,在上《寓言两则》这篇课文时,我紧扣故事内容,让学生在读中理解课文内容,抓住重点词句来理解寓意。

  在教学《亡羊补牢》这则寓言时,我根据课文思考题“养羊人对街坊的劝告,开始是怎么想的?后来又是怎么想怎么做的?结果怎样?”设计了表格,让学生自读课文,根据课文内容填表格。学生自己读书、思考、小组讨论、填表,克服了老师讲学生听、老师归纳学生死记的弊端,真正把课堂还给了学生,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通过自学获得了知识,学会了学习。

寓言教学反思17

  简、实、真、趣低年级阅读教学第一课时探索张庆先生在阅读教学上有一个著名的经纬论,其基本理念是:教一课书,要以指导学生读书为经,以字词句的学习为纬来组织阅读教学,使字词句的教学寓于读书训练之中。今年,我又回归了一年级,如何在低年段落实先生的思想,怎样把低年级的第一课时上得简单、扎实、真实、有趣,成了我想探索的一个问题。于是,选择了《北风和小鱼》一课来进行研究。

  一、简单记得上半年徐州培训会上,张庆先生也提出了课改八字方针,其中很关键的一条就是倡简,提倡上简简单单的语文课。因为语文就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语文能力的形成就是靠大量的实践,在实践中习得语言。本课从目标来看,只有两个要求。一是读通读顺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大意。二是识字与写字。从设计来看,对应目标做到了简洁,主要分为两大块,一是识读结合,寓识于读,把课文读好。二是识写结合,使字形教学和写字教学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课堂中避开了冗余的教学环节,为的就是节省大量的时间有效落实每一个教学目标。从过程来看,也显得简单、平实,追求简单课堂,丰富表现以及有效教学。

  二、扎实大家都知道,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语文素养是人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不可或缺的基本素养。就语文学习而言,首先是要学会使用语言文字这个重要的交际工具。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识字与写字更是显得尤为重要。《语文课程标准》就明确指出:识字写字是低年级教学的重点。在阅读教学中进行识字与写字的要求,必须正确处理识字、读书、写字三者的关系,坚持寓识于读、以识促读、识写结合的做法,力求同步发展。本课为第一教时,必须做到读通读顺,在读通阶段突出识字写字教学,遵循的便是在语言环境中教学识字的原则。从自由读准提出的多读生字要求,到拿出生字词单独练习,再到生字放到课文中读会,最后又继续巩固,让生字词在课文内外走了几个来回,真正地体现寓识于读、以识促读。而写字教学时,再与生字见面,此时生字就变成了老朋友。在教学字形及书写时,从笔顺认读开始,到记忆字形,再教学读帖,辅之以写字姿势和习惯的指导,规范的生字就会出现在学生的笔下。长期坚持,学生就会养成扎实的写字习惯,影响今后做事的风格。

  三、真实语文课追求的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在课改实践中,加强对语文课程、语文教学规律性的认识,不断地求是,求真。这是课改成功、语文教学产生质的飞跃的前提和保证。在本课教学中,选择了第一课时,没有要求学生对课文进行预习,并努力不把第二课时的内容加入进来,就是为了做到纯正,让第一课时能真正地落到实处,而不是为了公开课便变得什么都可以装。就是要通过课堂把读的方法教给孩子,让他们自己会操作,做到真正能读,真正自己会读。四、有趣在低年级阅读教学中,要坚持把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放到阅读教学的首位。喜欢阅读被《语文课程标准》放在阅读教学起始目标的第一条,就是要求我们能在学生阅读起跑线的起点上,采取多种手段让每个学生喜欢读书,主动地要读书,逐步让他们把读书当做一种乐趣和享受。激发情趣,引起学的兴趣。从课的开始,一直贯穿着课的始终。时刻注意自己和学生的状态和言行,以全身心投入到到课堂,以此来激发、影响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真正让学生想,爱读。有效的评价也是激趣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手段。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鼓励成功。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发展的潜力,爱护每一个学生的自尊,激发每一个学生的上进心。在低年级阅读教学中,用整个心灵去拥抱生命,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培养学习兴趣,找到学习方法,找到自信,找到快乐。有了简单、扎实、真实、有趣作为低年级阅读教学的思想指导,再加上孙景华老师和杨新富校长在教材培训中提到的第一课时教学步骤为方法指导,通过自己对课堂的不断打磨,努力使张庆先生的经纬论在低年级阅读教学第一课时内得到有效的落实。

寓言教学反思18

  依照新课标要达到的三个维度目标,语文教学就是要扎实活泼有序地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丰富学生的迁移能力,发挥学生的语感和思维,发展个性,健全人格。我在这堂课的学习中,重视体现学生的迁移能力的训练。

  1、首先开启学生的思维,原来寓言就在我们的身边,我们已经接触很多,消除认为寓言很高深的情绪,让学生很想了解寓言和其写法。

  2、点击学生的兴奋点,通过改编寓言让学生了解到原来寓言的写作其实很简单,就是取决于作者想告诉人们一个什么道理,依照寓意来布置寓言故事情节。学生个个跃跃欲试。

  3、联想与课外迁移,通过前几步到了自编寓言时就水到渠成了让学生主动地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少数学生合作完成一篇),主动参与,挖掘学生的`潜能,局部学生写出了如《北风与太阳》、《狼与驴》等很有内涵的寓言。

  4、体现教学机智,学生在我安排自编寓言时,有局部学生提到也可以写如黑板与粉笔的题目时,我就顺水推舟加了除了我给的四个寓言题目之外可以自拟题目,学生的发明力与主人意识得到了充沛尊重,提高了他们写作的积极性。

  范例三《蚊子和狮子》教学的反思这节课给我们的启示远远不止课前的预设和课中的不确定性因素及其如何应对。而教者仅从这两个方面去反思是不够的,也许,对教者来说,最得意的莫过于由课前的预设走向动态生成,以及在动态生成中的“机智应对”,这是否是最得意之笔姑且不论,仅从课堂教学的有效来看,教师的教学言与行有没有值得反思之处?哪些言行有效,哪些言行无效?这倒是直指有效课堂的重要因素。

寓言教学反思19

  寓言的道理蕴含在故事的字里行间,它短小精悍,故事性强,反映大众生活,成为令人喜爱阅读的文学形式。因此,在上《寓言两则》这篇课文时,我紧扣故事内容,让学生在读中理解课文内容,抓住重点词句来理解寓意。教学时还注重朗读指导,启发学生把故事中表达的不同意思读出来。在学习《亡羊补牢》时,通过分角色表演、朗读对话部分,体会邻居对养羊人的关心和养羊人对丢羊这件事的态度,尤其是最后一段要读出养羊人后悔的心情。在学习《南辕北辙》时,我让学生自由读,一边读,一边琢磨,看看课文中的人物是怎么问话又怎么答话的。读完课文后学生之间相互试讲这个故事,在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时,让学生三个人一组分角色读。在学生读中悟的基础上,再让学生对去楚国人说说自己想要说的话。这时有的学生说他带的盘缠越多,越不能到楚国;有的学生说车把式技术越好,他离楚国越远;还有的说楚国在南边,他不听朋友的劝说,硬要往北边走,走得越远,就越到不了楚国。同时我结合课后思考练习第二题,让学生联系实际,说说生活中与这两个寓言故事相类似的事,以及自己的感受,有效地达到了对课文的理解。

  《亡羊补牢》教学反思

  在教学《亡羊补牢》这则寓言时,我根据课文思考题“养羊人对街坊的劝告,开始是怎么想的?后来又是怎么想怎么做的?结果怎样?”设计了表格,让学生自学课文,收到了良好效果。出示表格以后,请学生自读课文,根据课文内容填表格。

  学生自己读书、思考、填表,克服了老师讲学生听、老师归纳学生死记的弊端,真正把课堂还给了学生,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通过自学获得了知识,学会了学习。

  《南辕北辙》教学反思

  寓言《南辕北辙》的教学首先以理解课题中的“辕”和“辙”入文,然后让学生在文中找到点出“南辕北辙”的意思的两个句子,读读体会。以为课文基本是对话,所以第二部分是让学生通过对读来体会人物的特点。同桌对读,熟悉课文后,师生第一次对读,教师读朋友,学生读坐马车的这个人。教师在读时,把文中的反问句改成陈述句,读后让学生比较,通过比较理解朋友的.竭力相劝,和反衬这个人的固执,不听劝。师生的第二次对读,角色交换,教师在读时,省去三个“没关系”。学生认为这样不能很好地体现这个人的顽固、傲慢和不虚心,因此补上三个“没关系”,再读课文。经过这两次的对读,学生从人物的言行中体会了人物的特点,既读熟、学懂了故事,又提高了理解能力,寓意的理解也水到渠成。最后让学生同桌再对读,加深理解。

寓言教学反思20

  上周五我执教了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寓言二则》一课,课后两位主任和组里的老师对这节课进行了集体评课。听了领导的点拨,让我醍醐灌顶,茅塞顿开。下面就我执教的这节课的收获与思考与大家分享一下。

  1、这节课我的设计理念是旧课新上,体现生本,注重拓展。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在两千多年前提出了“精神助产术”,他以独特的教导方式启迪人们对问题的思考,在与别人讨论一个问题时,总说自己一无所知,但是当对方回答问题时,他总是通过一步步追问,最后启发诱导,让对方将自己观点说出来,以此达到教育目的。在这节课中,学生已经学过两则寓言了,读懂了故事,明白了寓意。基于此,我一开课先回顾总结学习寓言的方法,让学生在自学熟读课文的基础上,从故事的结果入手,交流探讨产生这一结果的原因,品词析句步步深入层层探究,在交流中引导学生发现产生这一结果的原因不仅仅在南郭先生身上,齐宣王的也是有责任的。从而启发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问题,教学重点难点迎刃而解。这节课的发散点很多,通过你想对齐宣王和南郭先生说些什么这个环节,让学生和文中的人物对话,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通过“听到这个消息南郭先生吓得(),他心里想()”,这个心理活动的想象,进一步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为后面更精彩的复述打下基础。

  2、复述故事贯穿整节课。语文课程标准第二学段阅读第五条要求能复述叙事性作品大意,关心作品中人物命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基于此,我在开课、学完《滥竽充数》,读完《守株待兔》时都设计让学生复述故事,第一次是用自己的语言简单复述,第二次复述的时候就加上了自己的想象,梯度的提升顺势而为,都达到了不错的效果。

  3、古文的拓展,让学生初步感知古文的.特点,言简意赅,抑扬顿挫。拓展学生阅读量。这也是阅读海量化在课堂上的体现。与此同时,还拓展了《守株待兔》这则寓言,让学生用自己总结的方法学习寓言,悟出寓意,达到了学以致用的效果。

  总体来说,这节课构思巧妙,推陈出新,能从学生的角度去考虑,充分给学生表达交流的机会,在探讨中,想象中,思维碰撞中,明白了寓意,懂得了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问题。这是让学生实实在在有收获的一节课。

  当然,“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尽管我们的收获很大,但同时我还有一些新的思考:要是这节课能从人物评价着手,让学生对不同的人物说出自己的看法谈谈自己的理解,进行交流和思维的碰撞,那么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会更高,思维会更活跃,收获也会更丰硕。

【寓言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寓言》教学反思11-11

关于寓言的教学反思05-05

【热】《伊索寓言》教学反思02-01

【推荐】《伊索寓言》教学反思02-01

《伊索寓言》教学反思【热】02-01

【荐】寓言教学反思02-14

《伊索寓言》教学反思 【热门】02-15

【热门】寓言教学反思02-15

《寓言二则》教学反思01-29

寓言教学反思【热】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