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经典的哲理寓言诗词
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看过寓言故事吧,寓言是用比喻性的故事来寄托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的文学体裁,字数不多,但言简意赅。你还记得哪些寓言故事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经典的哲理寓言诗词,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经典的哲理寓言诗词1
《代悲白头翁》
[唐]刘希夷
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
洛阳女儿惜颜色,行逢落花长叹息。
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
已见松柏摧为薪,更闻桑田变成海。
古人无复洛城东,今人还对落花风。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寄言全盛红颜子,应怜半死白头翁。
此翁白头真可怜,伊昔红颜美少年。
公子王孙芳树下,清歌妙舞落花前。
光禄池台文锦绣,将军楼阁画神仙。
一朝卧病无相识,三春行乐在谁边。
宛转蛾眉能几时,须臾鹤发乱如丝。
但看古来歌舞地,唯有黄昏鸟雀悲。
【赏析】
刘希夷的《代悲白头翁》又名《代白头吟》,是初唐诗坛上一朵光彩流溢、清香袭人的艺术奇葩。作者少有文华,好为情诗。在那些深情绵邈的爱情诗中,年轻的诗人也曾思索过为青年所憧憬、追求的爱情。在《公子行》中,他情满笔端,写过这样的诗句:“与君相向转相亲,与君双栖共一身。愿作贞松千岁后,谁论芳槿一朝新?百年同谢西山日,千秋万古北邙尘”,表现出了对纯洁坚贞爱情的热烈向往。然而,这位涉世未深但又困顿失意的青年诗人却并不甘心仅仅作一位恋人,他还进一步思索着宇宙人生。在这首《代悲白头翁》中,“他已从美的暂促性中认识了那玄学家所谓的‘永恒’――一个最缥渺,又最实在,令人惊喜,又令人震怖的存在,在它面前一切都变渺小了,一切都没有了。自然认识了那无上的智慧,就在那彻悟的一刹那间,恋人就变成哲人了。”(闻一多《唐诗杂论?宫体诗的自赎》)这首诗歌艺术地记录了这位青年哲人对人生终极问题的思索,阐明了青春易逝、富贵难永、人生多变的哲理,是一首原生性的哲理诗。感人生之沧桑、悲红颜之难驻,是许多诗人所共同关注过并且歌吟过的人生母题,但是这首诗歌却能别出机杼、独标一格。它以灵活多样的`艺术手法开拓了新的境界,从而使这一人生母题得到了更加诗化的表现,避免了一般原生性哲理诗所难避免的干瘪、呆板和枯燥。
景中含理,意境超远。古人有“天人合一”之说,认为自然是与人生相对应的;确实,自然景物的兴衰荣枯,本与人生的变化有许多相似之处。当敏感的作家以自己独特的审美感受捕捉到这种相似之处,并以饱含审美评价的艺术语言去表现它们、描绘它们时,就能形成文学作品的意境。这样,作家写的是景,抒的却是情,传的却是理。让理趣融入景物之中,犹如盐之化入水中一样,虽然无迹可求,但是又能使人回味无穷。这是艺术的一种高品位。诗人一开始就以“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两句描绘了暮春时节、落英缤纷的凄凉景致。想当初桃李也曾含苞怒放、色彩鲜艳,然而终于忍受不了岁月之剑的威逼和摧残,而纷纷飘零了、凋谢了。花犹如此,人何以堪?人们在自然景物的这种变化面前自不难领悟到青春短暂、美难永驻的人生真谛。诗人正是把自己对人生短暂的哲理思索融入到了对落花这一意象的描写之中,景中带理,笔致简约,意蕴隽永。如果说开篇的景色描写为这首清丽婉转的诗篇渲染了凄凉的氛围,奠定了悲苦的基调的话,那么,结尾的写景则进一步突出了这种凄凄惨惨、悲悲戚戚的清苦意旨。在对白头翁往昔“清歌妙舞”的生活作了充分铺写之后,诗人以“但看古来歌舞地,唯有黄昏鸟雀悲”两句写景结束了全诗。当年为达官贵人行乐之所的歌舞场地,如今成了鸟雀的栖身之处。昔日的公子王孙如今杳无人影,歌舞场地只有数只寒雀在黄昏清寂的暮霭中发出几声离群的哀鸣。一切都过去了,一切都消失了,剩下来的只有一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诗人融理入景,既呼应了开篇的写景,又再次强调了人生无常、须臾即逝的哲理,从而有力地收束了全诗,显得意境绵邈,含义丰赡。
经典的哲理寓言诗词2
《乞食》
[晋]陶渊明
饥来驱我去,不知竟何之。
行行至斯里,叩门拙言辞。
主人解余意,遗赠岂虚来。
谈谐终日夕,觞至辄倾杯。
情欣新知欢,言咏遂赋诗。
感子漂母惠,愧我非韩才。
衔戢知何谢,冥报以相贻。
【赏析】
“饥来驱我去,不知竟何之?”多么真实的心理勾画啊!自古以来,士、儒者、文人,总要讲一个气度、风度、架子、脸面,在那个时代,一个很有身份的人去主动借贷,实在是到了无以为生、万般无奈的程度。即使是被生计所逼而去,于心理实在又是一大折磨,到哪里去?向谁借贷?人家会怎么想?我怎么跟人家开口?又怎么好意思打破脸面开口?种种苦恼,痛苦竟使他“不知”到何处去?信步地、又是艰难地走呵,走呵,终于来到了这个村落,当他下定决心、鼓足勇气去敲门后,原来准备好的种种客套话一下子变得荡然无存,而充塞脑海的竟是羞愧、难堪,所以当主人开门探询来意时,竟然“拙于言辞”,有口难开,欲吐还吞,支支吾吾,自己也不知所云。这血泪凝成的一幕,是如此真实、逼真,它表明渊明为了固操守节而付出了多少代价,不仅是生活享受、富贵荣华,而且包括古人极其看重的身份、名声!它还表明,特殊的伟大的`人生抉择使他跌入生活贫困的绝境,但他所谋求改变的,不是乞于权贵,或改弦易张,而是固守其节,乞于田野。这更表明,长期隐居生活对下层困苦的切身体验,使他的思想,感情逐步贴近下层人民,他希望到下层人民之中去寻求理解、援助。正是他这明智、进步的选择,使他的这次借贷和生活窘困所带来的苦恼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开头四句实际上仅仅是诗人要着重描述另一激动人心场面的一个引子。
民间自有真情,民间自有知音!正当诗人敲门借贷又拙于言辞、踌躇窘迫之时,这位一向敬佩诗人操节、但又素昧平生的主人,一见是陶潜光临,不仅情知其意,而且能为诗人解除困难而高兴,所以不等诗人开口,即解其燃眉之急;何须借贷,直接遗赠;自晨至暮,畅叙饮酒。其热情、淳朴、真挚、和谐使诗人大为感动,完全出乎意料之外。诗人兴奋得“觞至辄倾杯”,只要对方一斟满酒,就一饮而尽,他为结识这样一个言谈相投的“新知”(新朋友)而感到由衷的高兴,而且兴之所致,诗情涌来,竟在言咏之间写下了这首《乞食》诗。“言咏遂赋诗”,正告诉读者此诗的写作环境、时间与契机,也表明作者的着重点是表现意外结新知的喜悦之情,而开头四句那种踌躇、尴尬的心理,正是这种感情的烘托与反衬。
经典的哲理寓言诗词3
《偶感》
[清]蒲松龄
潦倒年年愧不才,春风披拂冻云开。
穷途已尽行焉往,青眼忽逢涕欲来。
一字褒疑华赐,千秋业付后人猜。
此生所恨无知己,纵不成名未足哀。
【赏析】
康熙二十四年(1685),当时的诗坛、后任刑部尚书的王士G(渔洋),因奔父丧归里。在居家服丧的几年中,曾去淄川西铺村毕家串亲访友,见到了正在毕宅设馆的蒲松龄。王对蒲的才学十分赞赏,对他正在写作中的《聊斋志异》也很感兴趣。那时,蒲松龄由于屡试不第而心情郁闷,加之不少人对他创作《聊斋》多有非议而使他深感知己难遇;现在,他竟然受到这位大名人的理解和赏识,心情非常激动,便写下了这首《偶感》。此诗的具体写成时间大约在康熙二十七年。
诗的首联与颔联写遇见王渔洋的激动心情。其中首联重于抒发氛围感受,颔联重在抒发内心感受。而无论是写氛围,还是写内心,作品都运用了对比手法:正当年年穷愁潦倒、怀才不遇的时候,忽然出现了冻云顿开、春回大地的大好辰光;正当自己穷途末路、不知何往的时候,忽然遇到了知音的赏识和器重,激动得几欲泪下。这两组对比,在氛围和心理上造成了一反一正的大起大落,极宜表现内心情感的急骤变化,表达那种绝处逢生的激动情绪。而诗人长期不被人理解的苦闷和忽遇知音的喜悦,也溢于言表。
颈联“一字褒疑华之赐,千秋业付后人猜”,一方面叙说对王渔洋赞赏自己感到无比荣耀,一方面表达自己对事业的坚定信念。“一字褒”用《春秋谷梁传》中“一字一褒,宠逾华之赐”的典故。疑,通“”比,类似。全语谓每一个字的`褒奖赞誉都比赐给王公贵族的服装还要荣耀。诗人重知己胜于重富贵的思想,隐含于其中。值得注意的是,此句决不是诗人出于虚荣心理,因为受到大人物的称赞而沾沾自喜,而是因为他的事业终于遇到了一个支持者,得到了一位知音。王渔洋作为一位大文学家,不但也很喜欢写作志异记怪的作品(如笔记小说集《池北偶谈》),而且精于文学创作的自身规律。他看过蒲松龄的《聊斋志异》部分手稿后,曾以诗相赠,其中有“料应厌作人间语,爱听秋坟鬼唱诗”的诗句,便一语中的地道出了《聊斋》的美学特征,这是蒲松龄之所以为遇到王渔洋而感到激动和荣幸的根本原因。这两位地位相差如此悬殊的人之所以会成为知己,也正是因为他们对文学有共同的理解、爱好和追求。还必须看到,诗人有自己远大的志向和强烈的事业心,这就是“千秋业付后人猜”的理性思考。猜,猜测,可引申为评论。蒲松龄认为,他所创作的《聊斋》乃是一项藏之名山、传之后世的千秋大业,它的成败得失和意义,应交与后人去讨论、去评价,而不能只看当代人怎样去褒贬是非。当然,作者这样说,主要是针对社会上许多不理解他的人而言的,并非轻视王渔洋的褒扬。诗人这种远大的抱负、坚定的信念和执着追求的精神,极为可贵。三百年来的历史已经证明,他是完全正确的。
尾联是全诗的总结,明确表达了自己独特的见解;重知己尤重于声名。前一句“此生所恨无知己”,以以往岁月中未得知己的悲愤反衬此次得遇知己的难能可贵,对全诗起概括作用;后一句则把“成名”与“知己”放在人生的天平上作权衡,在明显的感情倾斜中表现了对“知己”的极大重视。蒲松龄是重视声名(包括功名)的,他为此几乎奋斗了一生;但是,他更重视友情――那种建立在共同志趣和追求基础上的知己之情。诗人为何如此重视知己呢?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知己难得,如果得到了,当然会极为珍惜。二是声名――特别是功名,可以给人带来威望、声誉乃至荣华富贵,但未必能带来真情实意。在尔虞我诈、互相戒备的封建社会,只有知己,才能互相倾吐心声,在相互理解中获得感情的寄托。这种无隐无间的感情生活,从空幻的“声名”中是很难得到的。此外,这也是由诗人高尚的人品所决定的。包括功名在内的声名毕竟是个人的事,而友情则已涉及别人,如果把个人的事置于别人之上,重声名而弃友情,则亦为诗人所不取。应该说,“此生所恨无知己,纵不成名未足哀”的诗句,既是诗人渴求知音的心灵呼唤,也是对扭曲人们精神生活的旧社会的有力控拆;而对于一切已经得到知音的人们来说,它也是一种具有哲理启迪的精神勉慰。
经典的哲理寓言诗词4
[宋]苏轼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这首词写于元丰五年(1082)。诗人通过出行遇雨这件小事,抒发了寓含着生活哲理的感受,告诉人们自然界阴晴无定,人生道路亦不平坦,应当临逆境而自重,战胜困难,赢得胜利。
词前有一小序,可帮助我们理解词的内容:“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这里交代了诗人写作此词的缘由。
上片借风雨景状写自己如烟雨一般的困境,表现了他泰然自处的精神面貌。首句“莫听穿林打叶声”,从“穿林打叶”上可知风急雨骤,更可知行人遭风击雨泼的艰难因苦,可是诗人却不以为然,“莫听”就显示了他满不在乎的神态,无惧于风雨的傲情由此见出。“何妨吟啸且徐行”,更把诗人的这种傲情表露纸上。吟诗长啸,稳步慢行在风雨之中,这不分明有一个敢于抗风斗雨的人物形象来到读者的面前吗?“何妨”二字就带有向风雨挑战的意味。这正呼应了小序“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竹杖芒鞋轻胜马”,接着写诗人手拄竹杖,足踏草鞋,在风雨中走路,其感觉却比骑马轻捷,这其实是他奔放的性格写照。正是因为这样,他才不把风雨的`肆虐放在眼里。上片的最后两句,是前几句表意的延伸与扩展:“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意为“怕什么呢?自己的一生就是披着蓑衣顶风冒雨过来的”。这里,巧妙地由自然界的风雨,联想到政治的风雨,喻比熨贴,语意双关。苏轼一生,遭遇坎坷,长期被贬在外,尝尽了世道的艰辛。但他乐观旷达,没有在经受磨难中消沉下去,而是志向不衰,胸襟开朗,对各方面的打击和挫折,坦然处之。这种一任风雨侵,受挫不改心的人生态度,给了人们难以忘怀的印象。
下片借自然界天气的变化不定寓政治气候的变幻莫测,写自己从容淡泊,表现了忧乐两忘的胸怀。换头后的第一句:“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这里指出:时值春季,略带寒意,诗人醉酒后出游,经春风一吹,头脑清醒了。他“吟啸且徐行”的任情任性,“竹杖芒鞋轻胜马”的浪漫想法,都与醉酒有些关系。酒醒后,一眼看到雨后清新的风光:“山头斜照却相近”。迎着诗人的是山头的斜阳,点出时间,照应小序的“已而遂晴”。刚才还是风雨交加,现在是晴空放辉,政治气候不就像自然界忽晴忽雨、变幻莫测吗?”回首向来萧瑟处”,这里的“萧瑟处”,表面上是指遇雨之处,实际上是诗人对往昔政治处境的回顾,即诗人对曾经风历雨的反思,有着他心灵的投影。全词以“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作结束,这是苏轼由“一蓑烟雨任平生”之后,对人生产生的哲理性理解:回去吧,晴天也好,雨天也罢,对我来说都没有什么牵情萦怀的,也就是无所谓晴天、雨天。这种超然物外的处世哲学,正是反映了词人心胸坦荡,的确做到了宠辱不惊,把忧乐、得失置之度外。苏轼《独觉》诗云:“翛然独觉午窗明,欲觉犹闻醉鼾声。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结尾两句与此词有异曲同工之妙。诗人之所以喜欢这样表述,乃因为他要坚持这样的为人处世原则。“处身孤且直,遭时坦而平”(唐·卢照邻:《咏史四首》),苏轼就是这等样人:生活在恶劣的政治气候里,保持了孤高、正直的品性,遇到挫折,受到打击的时候,做到了心境开阔,沉着冷静。
这首词无论是叙述途中遇雨之事,还是借题发挥抒发出自深衷的感受,都寄托着深刻的寓意,表达了诗人在种种打击和挫折面前不退缩、不丧气的情志,收到了以曲笔写胸臆、日常形象和深邃哲理互为融合的艺术效果。
【经典的哲理寓言诗词】相关文章:
哲理的诗词09-30
经典的哲理寓言12-28
有趣的哲理寓言05-24
经典哲理寓言小故事06-17
经典的哲理寓言15篇12-28
经典的哲理寓言(15篇)12-28
经典的哲理寓言精选15篇12-28
高傲的大雁【哲理寓言】07-19
哲理寓言(通用42篇)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