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再别康桥》

时间:2024-08-23 17:23:08 再别康桥 我要投稿

诗歌《再别康桥》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对那些朗朗上口的诗歌很是熟悉吧,诗歌饱含着作者的思想感情与丰富的想象。你还在找寻优秀经典的诗歌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诗歌《再别康桥》,欢迎阅读与收藏。

诗歌《再别康桥》

诗歌《再别康桥》1

  致再别康桥

  静静的读,

  轻轻的思。

  我读了你多少遍,

  次次动我心弦。

  是唯美,

  是感怀。

  看那再别康桥的它,

  畅游诗境的门已敞开。

  尽的欣赏,

  感悟那心中浅浅的怀。

  是你的诗歌,

  勾起了我们对诗歌的。

  轻轻的你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你的离开,

  没带走诗歌的。

  你挥挥衣袖,

  留下一篇篇文材。

  让人赏读,

  感受事里的尘埃。

  风中飘拂的垂柳,

  随风儿飘迎合着哀思。

  这是我们对你的思念,

  对诗歌的.。

  诗歌的传承,

  请不要说等待。

  已在边缘的角落,

  不要遗忘美丽的存在。

  为利仕途的文学,

  是学的悲哀。

  价值的体现,

  已被沦为其他而取代。

  那一寸的净土,

  多久能有辉煌的未来?

  你有不灭的光辉,

  我们就不会被现实打败。

  再别康桥的你,

  永远为你而喝彩。

诗歌《再别康桥》2

  面对美丽的康桥,诗人无限留恋,不忍离去。这很符合浪漫主义诗人徐志摩的性情。浪漫主义者往往酷爱自然,将美丽的大自然看作人生理想的`梦境。诗的主旨应是对这种”梦”的依恋、向往之情。

  这一瞬间,而并非从来到走这一个较长的过程。这一瞬间已在诗人心中永远定格,诗人的一系列情感与他所描绘的康桥的一切意境都在瞬间中完成。瞬间便是永恒。也许,这也正是《再别康桥》这首诗在众多的离别抒情诗中脱颍而出,为世人所喜爱,经久不衰的原因。

诗歌《再别康桥》3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桥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长蒿,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诗歌《再别康桥》4

  一首好诗至关重要的,就是她的意境美。

  如果诗的意境不美,尽管你有美的形式、美的语言、美的旋律,它也不会给人以真正的美感,也不会具有诗的艺术美,从而,也就失去了诗意美。

  那么何谓意境美呢?现代人一般认为,意境是:“文艺作品中所描绘的客观图景与所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具有虚实相生、意与境谐、深邃幽远的审美特征,能使读者产生想象和联想,如身入其境,在思想情感上受到感染。”(《辞海》)简而言之,意境就是在读者头脑中所产生的一种情景交融的诗意的空间;亦或是客体的情境与意象在读者头脑中所产生的一种综合的审美境界,境界有时是只能意会而不可言传的。

  意境的形成,是诗人的思想感情对客观事物本质的认识不断深化的具体表现;而意境的创造,则是诗人为源于生活的情意寻找一个更为典型的艺术环境的艺术实践。它要求作者:善于展开联想与想像的翅膀这一种特殊的思维活动,努力塑造“形象大于思维”的艺术现象;抓住意象,并反复揣摩意象。意象是指经作者构思而成寓意深刻的客观物象,对意境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把握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和性格。

  《再别康桥》是一首最能代表徐志摩诗歌风格的诗,可以称之为意境美的典范。在诗中,徐志摩对诗的意境是苦心经营和刻意追求的。他将自己对母校多年的感情浓缩在精练的诗句中,溶化到一些富有个性色彩的形象和想象中间。由于徐志摩巧妙地把气氛、感情、形象三者融合为一,因而造成一个色彩鲜明、线条清晰、匀称柔和的境界。

  《再别康桥》共七节。第一节,总写诗人与康桥依依不舍的离别之情。诗人在康桥留学的时光,是他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如今又要和她告别了,千缕柔情,万种感触涌上心头。说得太伤感于事无补,写得太淡漠未免矫情,还是洒脱一些好。于是,诗作开篇用“轻轻的”起首,显得节奏轻快、旋律柔和,既抒发了诗人对康桥依依不舍的淡淡忧愁,又定下了全诗哀而不伤的基调。第二、三、四节,直接描写康桥的迷人景色。第二节具体写康河畔的“金柳”犹如“夕阳中的新娘”;第三节写康桥“软泥上的青荇”“在水底招摇”,诗人留恋着这一切,希望在“康河的柔波里”,自己也“做一条水草”;第四节写康桥“柳荫下的一潭”,好似天上的彩虹,它使诗人沉浸在“彩虹似的梦”里。第五节,抒情进入高潮。也许是诗人回国所见所闻粉碎了他初别康桥时的理想,因此,诗人现在重返康桥,他要重新寻梦,他要“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空中“放歌”。这里,是回忆,也是憧憬,诗人的感情达到了沸点……然而,梦毕竟是梦,现实毕竟没有斑斓的星辉。第六节,诗人的情绪陡然逆转。笙箫也“悄悄”了,夏虫也“沉默”了,“沉默是今晚的康桥”。最后,第七节,在一片沉寂的静夜,诗人只得怀着眷恋的感喟,“不带走一片云彩”,“悄悄的”离别。这首诗,诗人以无限眷恋的情感,描绘了“康桥”的美丽与轻幽,抒发了对康桥的无限眷恋和依依惜别的心情,同时也隐隐流露出因“康桥理想”的幻灭而无限感伤的情怀。在诗人眼里,那河畔夕阳中的垂柳被镀上了一层富贵而又妩媚的金色,在轻柔的微风摇曳,婀娜多姿的影子倒映在水中,仿佛一位美艳绝伦的新娘,这新娘的艳影,在水中荡漾,同时也在诗人的心中荡漾。

  在徐志摩的眼中,那柳荫下波光潋滟的清泉,沉淀着他象彩虹一样绚丽迷人的梦;可以说是融情入景,把那如水中月,镜中花般的“彩虹似的梦”描绘的多么形象、鲜明,多么令人心醉,仿佛伸手就可以揽到似的。于是,他似乎乘着满载星辉的的一叶小舟,向着水草幽幽的小河深处,击拍纵歌,去寻找他彩虹似的梦……梦能寻到吗?于是几声浸透淡淡哀愁的的箫音,沉默的夏虫、沉默的康桥,烘托出一种梦幻般的惆怅,于是,便诞生了这样流传千古的名句:“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从全诗看,诗人写惜别,却未着一个惜别之词,而是将自己全部的眷恋、感伤融入到诗中所描绘的康桥景象之中。诗中那河畔的金柳、水底的青荇、彩虹的倒影……无一不融注着诗人无限的柔情;而诗人那甘愿在康河的柔波里做一条水草的愿望,更是将自己无法抑制的留恋之情,借景倾吐得淋漓尽致。第六节开始,诗人笔下的整个康桥都沉寂了下来。那沉寂的景象中,交织着诗人无限的依恋、无奈与惆怅情因景生,景因情活,情景交融,物我一体。

  总之,诗人笔下的康桥是有生命的、有灵性的,有着诗人的柔和、飘逸与缠绵,诗人的感情已经完全与康桥融为了一体。构成了诗的深邃意境,给读者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诗歌《再别康桥》5

  再别康桥

  作者:徐志摩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那榆荫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

  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间,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长篙,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满载一船星辉,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夏虫也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再别康桥》鉴赏

  轻吟漫诵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将会陶醉在那注入了纯情的一个个意象中,感受到他那故地重游、乍逢即别的一段思绪和一步几回头、欲别不能的缠绵情谊。

  情如云飘逸。“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挥手,作别西天的云彩。”优美的旋律,抒写出诗人飘逸洒脱的风度。四句中用了三个“轻轻的”,幻觉到诗人已经离开地面轻飞慢舞起来;一“来”一“走”的短暂时间中,突出了一个“别”字。古往今来,文人的别离都是销魂断肠的,徐志摩总想借助轻松的语言来承载沉重的心情。因此,诗一开头,就让这种情如云一般飘渺在空中。云,既捉摸不定,又实实在在;既远在天边,又近在眼前。这是作者精心挑选的第一个意象“云彩”所蕴藉的情感。

  情如柳柔细。柳是中国诗歌中传统的意象,诗人之所以钟爱它,一是取谐音“留”,即对别离的人的挽留之意;二是取一插入土壤就能生长的旺盛生命力之意。但徐志摩却拓展了它的意象,把它活化成了“新娘”:“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诗人的这一幻影,既有对美好理想的追忆,也是对如歌青春的唤回;既是甜蜜爱情的再现,也是对过去爱情的怀念。作者重返康桥应该说是快乐并痛苦着的。快乐的是可以在康桥寻梦,寻找青春、理想、爱情之梦,“撑一支长篙”,到康河中“寻梦”,寻到了满满的“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这是何等畅快,何等惬意!接着,笔锋一转,“但我不能放歌”,“夏虫也为我沉默”,连“今晚的康桥”也沉默。本该高歌一曲,快乐快乐,反而寂静得只能听心跳,这是何等郁闷,何等痛苦!

  作者曾自述:“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重返故地,“我的青春小鸟一样不回来”,理想破灭,爱情受挫。这情感如柳枝柔软脆弱,感触似柳叶细腻深沉。

  情如水清爽。诗中用得最多的一个意象是水。水清如明镜,包容着水上的一切:“那河畔的金柳”成了“波光里的艳影”,荡漾在诗人心头,也荡漾在读者心头,榆阴下的潭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只有心清如水,才写得出如此清澈美妙的句子;水爽似春风,没有深情的水的抚摸,“软泥上的青荇”怎会“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因为这水的多情抚慰,诗人竟然“甘心做一条水草!”诗人对康桥的情确如水一样清澈!

  绘画感与意境美是本诗的最大特色。诗中意象众多,皆鲜明艳丽。“物”与“我”、情与景和谐互渗,创造了柔美的富有魅力的意境。所谓意境,即客观景物与主观情思融合而成的艺术境界。诗人为了创造物我交融的意境,首先强调了描写上的形象性与画面感。诗中的夕阳、星辉、波光、艳影、榆荫等突出了光线的明暗感,金柳、云彩、青草、彩虹等具有强烈的色彩感,招摇、揉碎、荡漾、漫溯等又呈现出意象的动感。诗中每一节都是一幅画,组合在一起则是整体和谐的艺术空间。诗人在追求绘画美的同时还出色地把“我”与“康桥”糅合在一起叙写。“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在这里,“我”的依依惜别的形象始终在康桥的风姿中伫立。“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康桥的波光艳影也无时无刻不印在“我”的心中。这种将写景与抒情自然而然地相交融、毫无分离造作之感的技巧,营造出物我同一、情景互渗的氛围,达成含蓄冲淡、柔美婉约的古典式意境。

  本诗的比喻奇异陌生而又通俗易懂,意象生动而富有象征性和暗示性。徐志摩曾说过;“康桥的灵性全在一条河上……优美,宁静,调谐在这星光与波光的`默契中不期而然的淹没了你的灵性。”这话道出了诗人为何一再在本诗中运用比喻手法的原委。诗人曾多次托物寄情,自喻为物,以表达自己对康桥的依恋之情,如“我”与康桥的水草相合,“我的心”成了波光闪闪的康河。这些比喻因缘而起、随景而生,喻象取之于大众熟悉的事物,比喻所建立起来的想象性联系又给人新鲜感。此外,“河畔的金柳”与“夕阳中的新娘”,“悄悄”与“别离的笙萧”,他们之间的比喻关系却唤起陌生化的新鲜审美感觉,不落俗套且贴切自然。就比喻而言,过有陌生化显示诗人的创造力,但却造成喻意晦涩难懂;过于熟悉化固然能明白易懂,但一个好比喻被反复使用后也会丧失审美的新鲜感。本诗的比喻多处于陌生与熟悉之间,这是最佳的审美临界点。本诗的象征性意象也值得注意。所谓“象征”,通常是指甲事物按时乙事物,甲事物因具有审美的感性特征而被注意,乙事物则不在文本中出现而须读者体味、索解。这也就是修辞学上的借喻或隐喻手法。本诗中,“西天中的云彩”既是描述性意象又是象征性意象,暗示着西方社会和西方文化的色彩绚丽。“彩虹似的梦”,彩虹处于想象而非眼前实景,梦是含义丰富的意象,整个意象组合的隐喻内涵则是诗人的理想与愿望。

  闻一多主张的建筑美和音乐美在诗中也有独到的体现。“建筑美”其实是比喻性说法,意诗行排列相识的整齐匀称。本诗共有七节,每节四行,每行六至八字,其中第一、三行都比第二、四行出头一字,而第二、四行基本上比第一、三行拖出二字。着是“建筑美”诗歌实验的一种标本。音乐没是指诗歌节奏的匀整和韵律的和谐。本诗每行基本上都保持三个音节,即有三个停顿(三个章节之间的小停顿和一行诗结束后的稍长停顿),形成全诗的统一节奏。诗中的第二、四行押韵,每节诗自换一韵,具有一种抒情小调似的旋律感,与全诗轻柔的情感基调相吻合。第一节与最后一节诗在内容上呼应,在形式上对称,在韵律上合拍,给人周而复始、循环往复的旋律美感。

诗歌《再别康桥》6

  对于现代诗歌教学的思考是在近日组织的《再别康桥》教学设计征集和观摩课活动之后。这是一次区域性的教研活动,活动前在全区教师中征集的10多份《再别康桥》教学设计与这节观摩课在课堂教学程序和结构的设计上大同小异——导入课题,引导学生了解作者徐志摩,投影出示作家及背景资料,明确本节课学习目标,出示诵读技巧和方法,学生自由朗读,谈诵读的感受,教师范读,再集体诵读。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一、现代诗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这些教学设计存在着一些明显的共性问题,严重影响了学生对现代诗歌的阅读兴趣和体验感悟,也让学生无法体会到现代诗歌的魅力和价值。

  首先,重朗读轻指导。在现代诗歌教学中,语文教师最常用的方法是通过诵读来达成学生对作品的理解,这是无可厚非的。但是,教师的诵读技术指导存在问题。一读、再读、齐读、分组读、分角色读、美美地读、配乐读……没有具体有效指导的诵读,再多也是枉然。所以,一节课上下来学生诵读水平并未真正提高,依旧无法体会到诵读之美。

  其次,强情感弱体悟。设计现代诗歌教学,诗歌所表达的情感往往是教者强化的目标。于是,“这首诗给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这首诗的感悟基调是什么”、“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这样大而且空的问题在现代诗歌教学中频频出现,学生很难把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是概念化地把教参或传统解读的结论告知学生,并不关注学生在具体的诗歌情境中体验感受情感的表达方式,学生感觉现代诗歌空洞无物,情无所附,原因就在于教学设计中弱化了体验感悟。

  第三,抓形象疏内涵。形象的品读有助于塑造读者心目中的诗歌意象特征。在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都注重和学生一起提取和归纳诗歌表达情感的意象,并和学生一起研究形象塑造的修辞手法等。比如,对《再别康桥》中“金柳”、“青荇”、“一潭”等形象,学生也参与分析了修辞手法等语言运用的技巧,但我们的教学却多数停留在形象本身,极少关注形象所承载的意义,也缺少对作家塑造形象意义的分析,从而使诗歌阅读流于形象的表面。

  第四,有想象缺联系。诗歌想象的空间是非常广阔的,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大部分教师都注重利用想象来打开诗歌阅读的思维空间。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又往往忽视了联想与想象的生活基础。比如,想象青荇在水底招摇,这种想象有利于丰富形象的意义和内涵。然而,学生却很难想象水草在水波中摇摆,似生活中美丽女子行走的姿态,诗人是把心中的康桥想象成心爱的美人。像这样的联系学生建立不起来,特别是在阅读过程中如不能给予学生及时的指导和调整,现代诗歌教学中想象的运用便失去了效应。

  当然,这些问题是通过一节课和10多篇教学设计梳理出来的,未免“失之千里”。但这些问题的分析,在当前现代诗歌教学被不断弱化的背景下,还是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提高现代诗歌教学质量的。所以依据前面的分析,我以为现代诗歌教学可以作一些变化,以期扭转当前现代诗歌教学效益低下的现状。

  二、现代诗歌教学中的几个策略

  解决了什么应该是现代诗歌教学研究的关键和核心这个问题,我们便找到了教学的方向。《再别康桥》是新月派诗歌的代表作,为我们描绘了康桥一幅幅流动的画面,形成了一处处美妙的意境,细致入微地表达了诗人对康桥的情感,诗人往昔的生活那么自然地呈现在我们读者面前,诗人的离愁是那么的含蓄隽永。教学这首诗,就是要让学生在诵读中感知诗歌中的意象,鉴赏这些意象中蕴涵着的丰富的'情感,感受诗歌这种文学样式的艺术魅力。

  首先,强化指导下的诵读。诵读作为现代诗歌主要的教学方法之一,教师必须熟练掌握诵读指导技术,才能实现预期目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了朗读要正确、流利、有感情,从语音、语调、语气等方面提出了要求,在朗读评价中特别对“有感悟地朗读”作出了以对内容理解与把握为基础的诵读要求。这些要求的实现能够引导我们从一般朗读向鉴赏诵读过渡,实现从内容理解向鉴赏评价过渡。

  《再别康桥》一诗每节四行,一、三行稍短,二、四行稍长,音尺的排列组合长短错落又不乏规则,如同一支婉转低回又循环往复的咏叹调,将诗人缠绵悱侧的情感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诵读时绝不能一味地简单读,而要对具体的词句进行指导。程翔老师在教学该文时对“荡漾”一词的朗读技术指导是现代诗歌诵读指导的范例。程老师在学生读了这一段后,指出学生读得不清晰,并追问了“荡漾”一词的意思:荡漾本指水波动,这里是指水波动吗?学生答出“心情波动”后,教师再问这一节是应该低着头读还是应抬着头读,并和学生一起研究,诵读时还要带着一种憧憬,学生在这样的指导下再读,效果就很明显了。随后,师生继续研究怎么读比较好,怎样进行技术处理,提示学生“漾”字能不能拉长一些……反复指导后,学生的诵读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对诗歌的理解也更深刻了。

  其次,突出体验中感悟。现代诗歌所表现的生活在阅读感知上还是有难度的,学生的生活经历、社会阅历还不够丰富,对于作家的生活和作品的背景把握还不充分,存在着时代和阅历的距离。《再别康桥》这首诗歌表达的情感本身就存在多元化:或是惜别康桥,或是对康桥生活的怀念,抑或是对爱人的情感。所以,有人说这是一首惜别诗,有人说这是一首爱情诗,也有人认为这是徐志摩理想主义人生观的真情告白。不管这些理解是否正确,都必须通过具体的体验才能体会到。比如,“轻轻”、“悄悄”这种动作所呈现的人物内心世界要通过我们的行为感觉来判断,“荡漾”、“甘心”、“揉碎”、“放歌”、“沉默”,每一个词语都把诗人的心灵世界表现得那么准确,都蕴藏着诗人心灵深处的东西,同样需要我们通过自我体验、同境比较来感悟。把这些体验整合起来,我们便能从文字中抽出徐志摩心中的情丝,就能体会到他那颗敏感、颤动、多情、留恋、惜别的心。

  第三,挖掘形象之意蕴。《再别康桥》是诗人与自己隐秘的感情世界的惜别,表达了他对旧地和过去生活的眷恋与珍视,是诗人寻梦时的落寞和惆怅,飘逸洒脱的姿态下蕴藏着深沉的忧郁和苦闷。这些情感都是通过作者塑造的形象透视出来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引导学生把握作品塑造的形象,分析形象的特点及承载的情感。“云彩”、“金柳”、“新娘”、“青荇”、“水草”、“清泉”、“彩虹”、“星辉”、“笙箫”,这些意象都是作家表达情感的重要载体,我们要引导学生体会、分析这些意象的象征意义和内涵。

  以意象“云彩”为例,唯美浪漫、潇洒无拘、柔美空灵、飘逸自由是徐志摩对心中理想对象的承载。胡适在谈到志摩的早逝时说:“志摩走了,我们这个世界里被他带走了不少的云彩。”徐志摩一生追求云的气韵,最终他的生命也随着一团火熔化在了云层里。正像他描写的黄鹂——“化一朵彩云,它飞了,不见了,没了”。他独特的人生观,带来了独特的艺术观。如果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准确把握诗人心目中“云”的意象,对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徐志摩诗歌的思想内容、创作方法、艺术成就等问题,将是一把重要的钥匙。

  第四,借助形式入情感。现代诗歌有自己的形式特点。《再别康桥》是新月派诗歌的代表作品,学习这首诗一定要借助“三美”的艺术创作形式来分析和阅读,才能感受到作品的形式之美和内容之丰富。“金柳”、“青荇”、“彩虹”、“青草”色彩鲜明,全诗每一节都包含着一幅可以画得出的风景,配合着“招手”、“荡漾”、“招摇”、“漫溯”等动词,流动的画面就有了很强的立体感。整个诗歌除了押韵和音节的和谐之美外,还使用回环复沓的形式,三次“轻轻”,两次“悄悄”,节奏轻快,旋律柔和,仿佛诗人踮着脚尖怕吵醒了心爱的康桥的一切,犹如一曲悦耳动听的轻音乐,拨动着读者的心弦。此外,诗节匀称,长短交错,给人强烈的视觉感。因此,在现代诗歌教学中借助诗歌形式来领会其内在精神和意境是一条重要的途径。诗人徐志摩也认为:“完美的形体是完美的精神唯一的表现。”《再别康桥》一诗即在追求美的“形”的同时,实现了与美的“意蕴”的有机结合,给人一种情境交融的美感,同时也是作者对诗歌本体应该实现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的自觉追求。

  诞生于“五四”时期的现代诗歌给现代文学带来了清新的空气。它既有中国古代诗歌的继承,又有西洋诗歌的养分,是一种主情的文学体裁,高度集中地反映生活,用丰富的想象和富有韵律美的语言及分行排列的形式来抒发思想情感。灵性的康桥因为徐志摩诗意的表达而变得清新脱俗。教学这样经典的诗歌,学生如果不能很好地体会现代诗歌的价值和意义,产生对现代诗歌的兴趣,那我们的诗歌教学就是失败的。注重现代诗歌教学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成果的运用,才是现代诗歌教学的正确出路。

诗歌《再别康桥》7

  师:同学们,我们都知道刚才听的这一首歌,它是我国文学史上著名的一首现代诗歌。今天,我们一起来走进这首诗,走进现代诗歌。

  (投影课题《再别康桥》)

  师:请同学们说说你所知道的徐志摩,你所知道的《再别康桥》。

  生:浙江海宁人,笔名云中鹤、南湖、诗哲。1916年考入北京大学, 1920年赴英国,就读于剑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1922年8月辞别剑桥启程回国。历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教授,经常发表诗作,1923年与胡适等成立新月社,为主要成员。1931年11月19日,从南京乘飞机去北平,途中飞机失事,不幸遇难。著有诗集《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散文集《落叶》、《巴黎的鳞爪》等。

  师:你的了解很详细,同学们能不能用一句话来说一说你心中的徐志摩?

  生(1):他是一位天真无邪,崇尚自由、平等、博爱,追求人生真谛的的诗人。

  生(2):一位天才诗人。

  师:对,一位天才诗人,也是一位纯净的诗人。请一位同学来读一读投影的第二节。

  (投影诗人介绍)

  生:他曾深情地说:“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

  师:康桥是徐志摩短短一生的重要的文化情结,也为我们留下了这一篇伟大的传世之作。下面请听诗歌朗读,注意朗读的节奏,说说你最喜欢本诗的哪一节。

  (学生听老师朗读)

  生(1):第一小节,诗人连用三个“轻轻的”,使我们仿佛感受到诗人踮着足尖,象一股清风一样来了,又悄无声息地荡去;而那至深的情丝,竟在招手之间,幻成了“西天的云彩。”

  师:对,诗人用三个“轻轻的”为全诗创设了宁静和谐的氛围,也为全诗奠定了哀而不伤的基调。同学们后面回答问题,尽量用自己的话来回答,哪怕是错了的见解,好吗?

  生(2):第二小节。诗人将“河畔的金柳”大胆地想象为“夕阳中的新娘”,使无生命的景语,化作有生命的事物,表大了诗人对康桥的喜欢。

  (生自发鼓掌)

  师:同学们的掌声肯定了你的回答,现在,请你把这一节有感情地缓慢地读一遍!

  (生读。)

  师:不错,读出感情来了。不过“那”字后面稍作停顿,这一句低一点,后面一句稍高一点,再读一下,好不好?

  (生读。)

  师:诗人将 “金柳”比喻为“新娘”,这一意象有什么好处?

  生:“新娘”非常的妩媚、娇美。

  师:“夕阳中的”,更体现出她的“温润”,表达了诗人对康桥的爱恋。同学们,还有吗?

  生(3):第六小节中“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四个叠句,将全诗推向高潮,此时的沉默而无言,又胜过千言万语的送别之语!

  师:很好,从词的角度来分析情感,你看这个“也”字说明了什么?

  生:说明康桥的一切都为了诗人的离别而沉默,连夏日的夜晚最热闹的夏虫也受到了感染,以宁静来送别诗人。

  师:分析很到位,请你把这一节读一下。

  (生读。)

  师:“但”字后面稍稍停顿一下,“悄悄”连起来轻一点读,最后一句高一点,体现诗人的那一份不舍的感情。再读一下。

  (生再读。)

  师:不错,这位同学你还要说什么?

  生(4):我喜欢第四小节。

  师:好,先请你读一下。

  (生读。)

  师:“揉碎在浮藻间,”可以读得激昂一点,“沉淀着彩虹似的梦。”读得舒缓低沉一点。请你说一说它的好处。

  生:诗人融情人景,将留恋全都融入榆树下的青潭中,特别是您刚才说的朗读,这一节节奏很优美。

  师:不错,同学们想一想,“梦”这一意象有什么特点,而诗人竟然用 “沉淀” 一词,是否矛盾?

  生:诗人在康桥时期建立的对自由、理想的追求的“梦”,但在回国的几年中破碎了,所以诗人这一次来到母校,把这一个“梦”沉淀在他所心爱的康河中。

  师:好极了。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还有人说诗人用 “沉淀” 一词是表达他对康桥的浓厚的爱恋。所以对诗歌的解读不一定是一种说法,关键在于你的言之成理。请大家带着自己的理解齐读一下。

  (生齐读。)

  师: 同学们学了这几节,能不能据此说一说这首诗的特点呢?

  生(1):节奏轻盈舒缓,情感与景物和谐统一,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生(2):这首诗感情很真挚。郭沫若说“诗的创作贵在自然流露。诗的生成如像自然物的生存一般,不当掺以丝毫的矫揉造作。我想新体诗的生命便在这里。”

  师:两位同学很好地总结了诗歌的特点,鉴赏诗歌时,要特别注意:情感 (情是诗之胚)和景物(景是诗之媒)(投影)这两个要素。接下来请我们带着自己的理解将自己喜欢的那一节改写成一段情景性的描写。

  (学生写作,教师行间巡视、指导)

  师:现在我们请同学们展示自己的作品。

  生(1):我改写的是第一节:再次作别母校,心中顿生万千离愁,正如我轻轻踮着脚尖像清风一样来,又悄无声息的离开,那至深的情思竟在招手之间换着了万千的'云彩。

  师:同桌,请你来说说他写的作品。

  生:他写得感情真挚,符合本首诗的宁静、忧伤的氛围。

  师:不错,不过老师给你提一点,你写的这一节仅仅是对第一节的解释,而未能抓住它的情感通过情景来描写,给人形象的感知。下一位?

  生(2):我改写的是第二节:夕阳下,河水荡漾着轻轻的波纹,和边的垂柳随着微风轻轻的摇摆细细的柳枝,夕阳仿佛给她披上金色的细纱,而她却摇摇身子,扭扭腰,就像一位待嫁的新娘对着镜子打扮着自己,到处充满了浪漫的气息。

  (生自发鼓掌。)

  师:同学的掌声给了你肯定,不过“摇摇身子,扭扭腰,”不大符合“新娘”这个意象,同时也不符合这首诗的宁静、忧伤的氛围。老师也改写了第三节供同学们参考。

  (投影:微风轻拂,水波轻漾,那些像涂了凝脂的水草在水中随微波来回轻摆,像在轻舞,又像是婴儿在母亲的怀中撒娇,在这美丽的柔波里,我心甘情愿地做她怀中的一条娇嫩的水草啊!)

  师:接下来请同学们带着我们对这首诗的理解来齐读这首诗,我给大家配乐。

  (生和着音乐朗读。)

  师:节奏是诗歌的表现形式,意象是诗歌的在生命。同学们在朗读时注意第一和第七小节读得低一点,现在,让我们一起来把《送别》给读一读。

  (投影,生齐读。)

  送 别 李叔同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杯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师:《送别》也是一首现代诗歌,同学们看第一节,“长亭”“古道”“芳草”“晚风”“柳”“笛声”“夕阳”这些景物诗人将它们用进了诗,创造了一个离别的意境。接下来请大家仿造这首诗的形式,选择恰当的景物写一首送别诗。注意要根据情感选择好意象,每一韵内前面的意象要和后面的意象有相似和相关的关系,同时要注意句式的一致。

  (学生在仿写《送别》)

  师:请同学们上来交流!

  生(1): 明月稀/野渡横/江天一纤尘/凝云空山颓不流/湿雾掩晓晨/西风渐/落叶飘 /别后难相见/徐行不计山深浅/千里共婵娟。

  (生自发鼓掌。)

  师:你刚才给她掌声,请你说说为什么?

  生:他写得很感人,特别是这些意象给人一种忧伤的感觉。

  师:不错,这位同学能够从我们古典诗词中吸取营养写诗,不过老师给你提一点,“明月稀”不对,只有“月明星稀”,(生笑)“凝云空山颓不流”改成“空山凝云颓不流”这样才符合事物特点,好不好?

  生(2):运河畔/荷塘边/柳絮飞满天/孤帆倦波夕阳残/劳歌天外天/天之上/人之间/荷叶碧连天/一首小诗寄深情/今秋别梦寒。

  师:不错,选择的意象很典型,我们扬州宝应是中国荷藕之乡,大运河也从我们这里流过,从身边的事物写起。不过你有没有发现,你的这些意象不是统一在一个时令中的,“柳絮”“荷叶碧”和“秋”,这样会带来整个诗的不和谐,同时押韵也要注意一下,改一下好吗?

  师:老师也写了一首《送别》供同学们参考。

  (投影,女生齐读。)

  送 别

  西城外,古渡边,月华流自天;

  飞花漫卷莺声咽,晓风拂水面。

  山盟在,书难托,梦与蝶飘落,

  一曲折柳横塘路,尽目天涯处。

  师:同学们,诗不仅可读、可写、还可以唱。下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李叔同的《送别》好吗?

  (音乐起,末处渐弱)

  师:同学们,对于别离,我们还很陌生,但随着我们年岁逐渐增大,随着母校、故乡的渐去渐远,我们对别愁的理解会逐渐深刻的。我建议同学们把我们今天的作品集成一个集子,等十年二十年后我们再来读它,会倍感亲切的。

诗歌《再别康桥》8

  悄悄的我走了,

  再别康桥 徐志摩

  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悄悄的招手,

  悄悄的我走了,

  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边的金柳,

  是斜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那榆阴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间,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长篙,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满载一船星辉,

  在星辉美丽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

  寂静是分别的笙箫;

  夏虫也为我缄默沉静,

  缄默沉静是今晚的康桥!

  寂静的我走了,

  正如我寂静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十一月六日

诗歌《再别康桥》9

  提起诗歌教学,大家都有自己的妙招,我今天就我这一个月的教学经验,班门弄斧,结合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谈一谈自己对诗歌教学的一点想法。

  提起诗歌教学,大家普遍感觉难教,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呢?我们先从诗歌这种文学的特点看。诗歌是一种非实用的非功利性的表现人类心灵世界的文学样式。首先由于诗歌高度的概括性,鲜明的形象性,意象的复杂性,语言的跳跃性等特点,造成我们对诗歌理解的困难。其次由于我们所面对的学生正处于成长的阶段,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还没有完全形成,加之人生、社会阅历的缺失,审美修养的不足,知识结构的欠缺都给我们的诗歌教学带来了很多的困难和问题。再次,由于诗歌是一种主观情感非常浓厚的文体,对其解读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一方面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了灵活性,自由度。另一个方面对我们无疑也是一种挑战,就是你如何去把握诗歌课堂的这种自由性和灵活性。最后由于学生自身条件的限制,导致他们面对诗歌的时候很陌生,也很无助,他们不知道从何入手。他们心灵与诗人的心灵之间形成了一种隔阂。况且,古代对诗有这样的说法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不能说真是这样,但也有一定的道理。

  面对这样的问题,我们该如何去教,如何把这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传达给学生呢?这无疑是摆在诗歌教学过程中的第一个问题。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我采用了读、想、做三者相结合的方法,来完成诗歌的学习。

  一、 反复美读

  学习诗歌,我们最基本要做到对诗歌的语言有所感知,能够通过对内容的把握,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进而去了解、借鉴诗歌高超的艺术表现手法。而这些目标的实现,又与对诗歌的的朗诵是分不开的。现代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证明:视觉与美感之间只能构成间接的情感对应关系,中间需要联想和想象的帮助。而听觉与美感之间却可以构成直接的情感对应关系。同时中国古人也说过书读千遍,其义自现,可见人们早已认识到了诵读的重要性了。根据对诗的熟练程度,我们分为三个阶段:

  1、读熟,注意对语言的整体把握:

  对于一首新的诗歌,能让他们最快进入角色的莫过于就是朗诵了,在诵读中,学生头脑中会留下一个初步的,感性的印象。随着朗诵的次数的增加,这种印象也就逐步趋向明朗,清晰,最终形成对诗歌整体的感知。

  诗歌在语言上最大的特点就是语言的跳跃性非常强,跟其它文体是不一样的,这就需要在初读的时候注意。另外诗歌有极强的节奏感,在这个时侯就需要老师做诵读提示,提示节奏的停顿,语气的轻、重、缓、急。帮助他们准确地把握朗诵的节奏,读出感情。如在学习《再别康桥》时,我就充分发挥了听读的作用,我先让他们听有配乐的朗诵磁带,提示他们注意子音和句子的节拍。之后,让全班同学齐声朗诵诗歌,老师注意纠正朗诵中所出现的问题。然后,再次重听录音带,提示他们注意诗歌的韵脚,感受诗歌的音乐美和建筑美。通过对这些内容的把握,使他们对诗歌有一个整体的感知,这是第一阶段的目标。

  2、读懂,寻找切入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在上一个阶段的基础上,继续通过对课文的诵读,当然要注意诵读方式的转变。所谓懂就是能够理解诗歌的内容,意象,能够体会到作者在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作为老师。最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寻找分析诗歌情感的突破口,以此为入口,理清作者情感变化发展的过程,最后整体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在《再别康桥》的学习中,通过提示引导,同学们紧紧抓住了寻梦这一突破口,由此开始了解作者情感的变化。我不失时机地又通过背景资料,让学生了解了徐志摩在康桥的梦,也即其康桥理想,有梦进一步引出了为什么要来这里寻梦?以及作者的康桥情节。了解了这些后,学生也就不难理解徐志摩为什么会对康桥有这样深的情感了。同时围绕梦与现实,学生也自己总结除了本诗由现实告别,心情难过 ?沉醉于美梦,兴奋激动?梦回现实,无奈悄悄别离的情感线索,从而,也加深了对文章的理解。

  3、读透,领悟作者高超的艺术手法:

  通过这一层次的诵读,要求学生要准确的理解诗歌中的意象物象与情感的结合关系,以及结合点,较为深刻的理解意象的深刻内涵和从中更为真切地体会作者的情感。其次,要注意体会作者对字句的`锤炼和各种修辞手法的妙用,如:对轻轻的与悄悄的进行辨析,体会作者的良苦用心。重点把握作者是如何通过景物的描写来表达自己的情感的,分析一切景语皆情语所包含的景、情的辨证关系,学以致用,反过来用这些知识来指导自己的写作。

  二、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和联想

  所谓想象是建立在感知与记忆的基础上的一种表象的运动,它不仅是表象的复现,而是对表象进行的重新组合与再造,诗歌所创造出来的形象具有创造性和跳跃性,故在诗歌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通过对诗歌进行补充转换再创造将诗歌的文字符号转换为立体画面,把作者没有直接说出来的话补充完整,从而溶入诗歌的艺术世界中去。如在分析《再别康桥》的绘画美的特点时,我让学生从中挑选一节自己最喜欢的诗歌,然后发挥想象,在自己头脑中形成一幅画,然后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出来。这样不但可以让学生尽快进入诗歌优美的画面之中,同时对其语言表达能力无疑也是一种提高。我甚至在设想,如果条件允许的话,都可以让他们当场作画。总之,只有通过想象这一途径才能消除学生自身所具有种种局限,使之尽快的融入诗歌的意境之中。

  三、鼓励学生去实际,在实践中获真知

  读和想只是停留在思想意识层面上,也只是初步了解了诗歌的艺术表现手法和艺术技巧上,并没有在他们头脑中留下深刻的记忆。只有鼓励他们去实践,在实践中才能进一步巩固这些知识。这里的实践,既包括自己创作诗歌,也包括自己养成一个朗诵诗歌的良好习惯。我们现在有的老师可能对这一方面重视不够,认为我们考试也不会去写诗歌,但是诗写的好,其他的文章也不会次的。诗歌朗诵好,语言表达能一定不会差。因为只有他们亲身实践过了,才会有这方面的经验,而这个经验对于他们在面对诗歌鉴赏的时候无疑是最好的导师。实践活动还会促进激发他们对诗歌的兴趣和潜力。

  我们所面对的是一群孩子,我们不要为他们设置太多的篱笆,不要做他们的上帝,让他们勇敢地去摘取他们心中那棵真甜的草莓,或许会脏了围裙可是又有什么关系呢。他们正出在一个花季,雨季。在这富于诗意的季节里,我们应该给他们更多的思考,更多的引导,使他们的花季,雨季更加美丽,更加富有诗意。让他们在诗的世界里畅想遨游,茁壮成长。

  哲学家海德格尔说: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也希望我们的语文课堂,诗歌教学活动能够保持一份诗意,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尘嚣弥漫的今天,让老师和同学在诗歌的世界里诗意地栖居。

【诗歌《再别康桥》】相关文章:

诗歌《再别康桥》09-22

《再别康桥》诗歌解读07-24

诗歌《再别康桥》赏析02-20

再别康桥诗歌原文07-07

诗歌《再别康桥》赏析01-18

诗歌朗诵《再别康桥》10-28

《再别康桥》原文及诗歌欣赏03-22

徐志摩的诗歌《再别康桥》品读09-27

徐志摩诗歌作品《再别康桥》创作背景及赏析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