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月色朱自清学案

时间:2024-07-22 05:00:13 朱自清 我要投稿

荷塘月色朱自清学案

  学了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相应的练习怎么能落下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荷塘月色朱自清学案,欢迎查看,希望帮助到大家。

荷塘月色朱自清学案

  【 学习目标

  1、积累语言基础知识;

  2、学习使用优美生动的比喻,准确生动的语言来写景;

  3、学习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写法,培养审美鉴赏能力;

  4、理清线索,准确理解文中所反映的作者复杂的思想感情。

  【 学习重难点

  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写法。

  【 学习方法】

  1、有感情的诵读课文,体会作者蕴含在文中的感情;

  2、通过关键字词、句子理清散文的线索,进而领会作者复杂的感情。

  【 知识链接】

  1、朱自清简介: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 1916年考入北京大学预科班;次年考入北大哲学系,改名“自清”。1923年发表的长诗《毁灭》,震动诗坛;1925年创作转向散文,同时开始研究古典文学,1928年出版散文集《背影》,成了著名的散文作家。 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毛泽东主席高度赞扬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初中时,学过他的散文《春》《背影》等。早期诗作主要表现对黑暗现实的忧愤和对光明美好的憧憬。散文风格素朴缜密,清新沉郁,以语言洗练文笔秀丽著称。

  2、背景简介:《荷塘月色》是一篇以写景为主的抒情散文。写于1927年7月,那时作者在清华大学教书,住清华园西院。文章里描写的荷塘就在清华园。这一年中国接连发生了“四·一二”和“七·一五”事件,白色恐怖笼罩着中国大地。朱自清处于苦闷彷徨中。他自己也知道,“只有参加革命,才能解决这惶惶然”,但他最终还是选择了“暂时逃避的一法”(《忆佩弦》)。但是他毕竟是一个爱国的民主主义者,面对黑暗现实,又不能安心于这种“超然”。在《一封信》中他表白说:“这几天似乎有些异样,象一叶扁舟在无边的大海上,象一个猎人在无尽的森林里。……心里是一团乱麻,也可以说是一团火。似乎在挣扎着,要明白些什么,但似乎什么也没有明白。”《荷塘月色》就正是作者自己想“超然”而又想“挣扎”的心迹的真实描摹和生动写照。

  3、众名士评价朱自清:

  郁达夫:朱自清虽则是一个诗人,可是他的散文仍能满贮着那一种诗意。文学研究会的散文作家中,除冰心女士外,文章之美,要算他。

  林非:朱自清的成功之处是,善于通过精确的观察,细腻地抒写出对自然景色的内心感受。

  叶圣陶:每回重读佩弦兄的散文,我就回想起倾听他的闲谈的乐趣,古今中外,海阔天空,不故作高深而情趣盎然。我常常想,他这样的经验,她这样的想头,不是我也有过的吗?在我只不过一闪而逝,他却紧紧抓住了。他还能表达得恰如其分,或淡或浓,味道极正而且醇厚。”

  4、咏荷吟月的名句: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宋·苏轼)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唐·李白)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在谁家 (唐·王建)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唐·张若虚)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唐·杜牧)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宋·姜夔)

  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 (唐·白居易)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唐·杜甫)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唐·贾岛)

  屈原《离骚》:制芰荷以为兮,集芙蓉以为裳。

  李白《赠江夏书太守良宰》: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扬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芳》: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小池》: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周敦颐《爱莲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 学习过程

  一、整体感知: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踱(   )步    袅(   )娜(    )   倩(    )影   弥(    )望    媛(    )女  敛(   )裾    蓊蓊(     )郁郁

  参(   )差(    )    煤屑(     )   似(    )的    独处(    )  霎(    )时   颤(    )动    櫂(     )     渺(   )茫    没精打(    )

  2、找出表现作者心情的句子:

  (1)、

  (2)、

  (3)、

  (4)、

  (5)、

  二、局部探究:

  (一)诵读、鉴赏第4段

  1.这一段写什么景,是从哪些方面来写的?

  明确:

  2.提问:作者是怎样从这五个方面描绘这月下荷塘美景的:请找出这些句子,展开想象,阅读品味它的妙处。

  明确:

  3.小结:

  (二)诵读鉴赏第5段。

  1.提问:本段写月色,月色本是难写之景,作者借哪些景物,写出荷塘上月色的特点?

  明确 :

  2.提问:月色本是难状之景,作者用了一些传神的动词(如:“泻”“浮”“洗”“画”等),描绘出了可感的月光形象,试结合语境分析这些动词的特点。

  明确:

  3.小结:

  (三)诵读、鉴赏第6段

  1.提问:本段写了荷塘四周的景色,与课文第2段照应,试比较两段写景的异同。(阅读比较后回答)

  明确:

  2.提问:本段写荷塘周围的“树”的景色,作者选用了一些叠字叠词(如:“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重重、阴阴、隐隐约约”等)试结合语境,说说这些词语的妙处。

  明确:

  3.小结:

  四、深化理解、合作探究

  1、体察文中景物描写的感情色彩。

  (1)、概括文中作者所写的景物描写,分析景物描写中寄寓的思想感情。

  明确:

  (2)、揣摩关键语句,深切领悟作者的思想情感。

  找一找:(1)、请找出最能体现作者感情基调的语句,并体会在文中的作用。

  明确:

  (2)、从哪些语句中还可以捕捉到萦绕于作者内心的思绪?

  明确:

  小结:

  2、作者欣赏荷塘世界、想起六朝采莲情景、惦念江南风物有共同点吗?

  明确:

  3、对于朱自清的人品,我们该如何评价?(合作探究)

  明确:

  五、拓展延伸

  仿照朱自清先生遣词造句的特点,选“朝霞中”“烈日中”“夕阳中”“秋雨中”大的某处景物加以描写。100字左右。

  【 课堂小结

  【当堂检测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脉脉(mò)    颤动(zhàn) 乘凉(chéng)   独处(chǔ)的妙处(chù)

  B.酣睡(hān)   参差(cī)    袅娜(nuó)     蓊蓊郁郁(wěng)

  C.点缀(zhuì) 倩影(qiàn) 皱缬(xié)     梵婀玲(fán)

  D.惦着(diàn) 羞涩(sè)    宛然(wǎn)     踱着步(dù)

  3.下列各句中与其他三句修辞方法不同的一项是                   (      )

  A.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B.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C.突然是绿茸茸的草坂,像一支充满幽情的乐曲。

  D.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

  4.对“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这段话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作者用比喻的手法,描写宁静的月夜,这时的“我”与白天的“我”判若两人。

  B.在宁静的月夜中,作者可摆脱白天人世的羁绊,得到自己追求的一时的自由。

  C.在宁静的月夜下,作者可以任凭自己的性格,想说就说,想做就做。

  D.作者用白描手法,描写月夜的美丽,自己也进入了一个美妙的、神秘的世界。

  5.对文中有关联想江南采莲风俗的文字,理解最贴切、最准确的一项是(      )

  A.作者在夜晚闲居无事,沿着荷塘漫步而浮想联翩,这一段文字没有太大的意义,可以删去。

  B.作者触景生情,表达了他对祖国美好河山的无限热爱,由眼前的荷塘联想到故乡的荷塘,流露出热爱家乡的情感。

  C.对古代采莲盛况的向往,对故乡的惦念,是想把自己从“颇不宁静”的心情中解脱出来。

  D.为了充实作品内容而附加的,没有什么特别的意义。

  【 课后反思】

  1.本节课我最在的收获是

  2. 我还存在的疑惑是

【荷塘月色朱自清学案】相关文章:

朱自清《荷塘月色》导学案(附答案)08-07

朱自清荷塘月色04-07

朱自清:荷塘月色05-08

荷塘月色朱自清段落11-12

《荷塘月色》朱自清课文08-25

荷塘月色朱自清段意09-05

荷塘月色朱自清全文05-11

荷塘月色朱自清课文10-22

荷塘月色朱自清简介09-13

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赏析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