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翁亭记》中考题

时间:2023-04-20 00:49:38 醉翁亭记 我要投稿

《醉翁亭记》中考题

  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7—10题。(14分)

《醉翁亭记》中考题

  ①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提携,往来而不绝者,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②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7.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3分)

  A.往来而不绝者 B.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佛印绝类弥勒 《核舟记》 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黔之驴》

  C.而不知人之乐 D.射者中,弈者胜

  孰为汝多知乎 《两小儿辩日》 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陈涉世家》

  8.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至于负/者歌于途 B.已而夕阳/在山

  C.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D.庐陵/欧阳修也

  9.用现代汉语译文中画线的句子。(5分)

  (1)宴酣之乐,非丝非竹 。(2分)

  (2)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3分)

  10.选文第①节描写了什么内容?有何用意?(3分)

  7.(3分)B.离开(A.断绝/极; C.知道/同“智”,智慧;D.命中/里)

  8.(3分)D( A.至于/负者歌于途 ,B.已而/夕阳在山,C.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9.(5分)

  (1)宴会喝酒的乐趣,不在于音乐。

  (“宴酣”1分,“丝”“竹” 1分,句子不通顺酌情扣分)

  (2)醉了能同大家一起欢乐,醒来能够用文章记述这件乐事的人,是太守。

  (“同其乐”1分,“述”1分,判断句1分,句子不通顺酌情扣分)

  10.(3分)

  众人游宴之乐(1分),揭示太守“与民同乐”的主旨。(2分)

  日照(二)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9~13题。

  〔甲〕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山岳潜形;商旅不行,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

  9.结合文意,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①春和景明 景: ②四时之景不同 景:

  ③而或长烟一空 或: ④把酒临风 把:

  10.将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微斯人,吾谁与归?

  ②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阴。

  11.下列句中“/”表示朗读时的停顿,其中读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若夫/淫雨霏霏 B. 感极而/悲者矣

  C. 其/喜洋洋者矣 D. 四时之景/不同

  12.比较甲乙两个文段,在下面表格的空格处填上相应的内容。(3分)

文 段
写 景
抒 情
一段[来自:中国学考频道]
淫雨霏霏
 
二段
 
先写
山间之朝暮
再写
 

  13.乙段中“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的“乐”与甲段中作者的“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乐”,内涵有什么不同?(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答案:①日光 ②景色 ③有时 ④持、执

  评分:每小题1分,共4分。

  10.答案:①(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②野花开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好的树木枝叶茂,形成一片浓郁的绿阴。

  评分:每小题2分,共4分。意思对,语句通顺即可得分。

  11.答案:B

  评分:选对得2分。

  12.答案:

 
春和景明
 
 
 
山间之四时
 

  评分:每空1分,共3分。

  13.答案:乙段中“乐”既抒发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又暗含作者寄情山水排遣谪居的苦闷情怀;甲段中的“乐”不只表示与民同乐的思想,而且表现崇高的思想境界。

  评分:本题2分。只答相同点不得分。

  (2011真题)盐城1

  (二)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完成10-13题。(15分)

  [甲]环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

  ⑴环皆山也 环:  ▲

  ⑵林壑尤美  尤:  ▲

  ⑶山行六七里 山:  ▲

  ⑷饮少辄醉  辄:  ▲

  11.译文中画线语句。(4分)

  ⑴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⑵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10.⑴环绕 ⑵特别(尤其) ⑶在山上(沿着山路) ⑷就

  11.⑴远远望去,那草木茂幽深秀丽的地方,是琅琊山。⑵给它命名的是谁?是太守用自己的别号(醉翁)来命名的。

【《醉翁亭记》中考题】相关文章:

《醉翁亭记》中考题及答案05-20

醉翁亭记中考题及答案05-17

归园田居中考题05-22

望岳中考题及答案05-28

望岳杜甫中考题10-19

河中石兽中考题及答案06-23

观沧海中考题及答案05-31

伤仲永中考题及答案06-22

记承天寺夜游中考题06-10

有关浣溪沙晏殊的中考题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