巾帼潘将军文言文翻译
导读:文言文是以古汉语为基础经过加工的书面语。最早根据口语写成的书面语中可能就已经有了加工。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组成的文章,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巾帼潘将军文言文翻译,欢迎阅读!
全文
大眼妻潘氏,善骑射,自诣省大眼。至于攻阵游猎之际,大眼令妻潘戎装,或齐金鹿(金和鹿是和在一起的一个字)战场,或并驱林壑。及至还营,同坐幕下,对诸僚佐,言笑自得,时指之谓人曰:"此潘将军也。"
译文
编辑大眼的妻子潘氏,善于骑马射箭,亲自去军营看望杨大眼。到了打仗狩猎的时候,大眼叫妻子潘氏穿上军装,有时一起驰骋沙场,有时一起穿梭于树林中。等到回到营地时,(他们)一起坐在帐幕的下面,和同僚及助手一起畅谈欢笑,当时大眼指着潘氏对人说:“这个是潘将军。”
词语解释
1.大眼:指杨大眼将军
2.镳:马嚼子;此指骑马。
3.僚佐:同僚及助手;僚,官员
4.戎:穿
5.幕:帐幕
6.或:有时
9.及:等到
10.自诣省大眼:亲自去军营看望杨大眼。
11.至于攻阵游猎之际:到了打仗狩猎的时候。
12.或并驱林壑:有时一起穿梭于树林中
有谚语“巾帼不让须眉”:
出处:
出自《巾帼潘将军》作者不详。
巾帼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jīn guó。古代妇女的头巾和发饰,借指妇女。巾帼原是古时的一种配饰,宽大似冠,内衬金属丝套或用削薄的竹木片扎成各种新颖式样,外裱黑色缯帛或彩色长巾,使用时直接戴在头顶,再绾以簪钗。这种头巾式的头饰叫巾帼。
巾帼的.种类及颜色有多种,如用细长的马尾制作的叫“剪耄帼”;用黑中透红颜色制作的叫“绀缯帼”。先秦时期,男女都能戴帼,用作首饰。
到了汉代,才成为妇女专用。三国时有著名的一出戏:诸葛亮出斜谷向司马懿挑战,但后者避而不出,诸葛亮便用激将法,派人给司马懿送去了“巾帼妇女之饰”,以示羞辱。巾帼后来引申为女子的代称,如今已是对妇女的一种尊称。
【巾帼潘将军文言文翻译】相关文章:
文言文“公输”翻译01-20
孟子文言文翻译01-13
曾子文言文翻译01-13
海瑞文言文翻译01-01
江郎才尽文言文翻译03-17
《唾面自干》文言文翻译12-19
黄庭坚文言文翻译10-21
曾子杀猪文言文翻译03-16
《吴起守信》文言文翻译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