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多义词义项的选择
中学文言文教学的一大重点是释词通句。释词是基础,通句是结果,必须先打好基矗释词中尤其要注意对多义词词义的解析,因为汉语多义词的现象非常普遍,对于不很发达的古代汉语来说更是这样,但这并不意味着多义词的诸种义项在文句中都同时可以表现出来,也不是既可以理解为A义,又可以理解为B义,而是只有其中的一个意义起作用,除此之外各个意义都是隐而不显、不起作用的。换言之,一个词具有多义,这是就其做为一个词在词典中独立存在时而言的,是就其潜在的可能性而言的。而当这个词进入具体的文句时,它就只能有一个确定的意义,这是就其在文句中的使用而言的,是就其表现出来的现实性而言的。如:
①我执曹君,而分曹卫之田以赐宋人。(《城濮之战》)
②故秦苑囿园池,令民得田之。(《汉书·高帝纪》)
③焚林而田,偷取多兽,后必无兽。(《韩非子·难一》)
上例三句中都有一个田字。作为一个静止的词,在古汉语中它有田地、耕种等义项,但在具体的文句中却只有一个固定的含义。如在上例三句中,①之义为耕种的土地;②之义为耕种;③之义是打猎,绝对不能混淆和替换。把握不住这一点,就会曲解古文含义,甚而发生古人怎么搞错了的疑问。比如有人在读孟浩然的《春晓》时,把春眠不觉晓的不觉理解成了没有感觉,因而发出了:既然没有感觉,又怎么能知道夜来风雨声的疑问。其实,不觉除了没有感觉义外还有不知不觉之义。此处正是春夜苦短,不知不觉天就亮了,并非酣睡而没有感觉之义。
更何况文言词不仅多义,而且模糊,即在有些句子里,一个词往往可以具有该词在静止状态所不具有的意义,而产生一种临时义,转化义。如:
④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这里的处即为蹄颖、足迹之义,是临时转化义,在字典辞书里是找不到该义项的,同时用字典辞书所列义项去讲也是讲不通的。
我们要真正读通弄懂文言作品,必须确切地把握多义词在文句中的真正含义。一般来讲,确定一个多义词在具体文句中的单一含义,可以从下面几方面着手。
一、根据上下文义,看时间、地点、什么人说、为什么说、对谁说、怎么说等语言环境。不但要看在句中能否讲通,而且要看与全段全篇是否协调,是否前后一致。如:
⑤夫子曰: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礼记·苛政猛于虎》)
⑥固笑谓迈曰:汝识之乎?(苏轼《石钟山记》)
上两句中的识字,一般来讲有两个义项,一读shí,是知道、懂得、认识之义;二读zhī,是记忆、记妆之义。例⑤按上文是孔子过泰山侧,听到有妇人哭于墓前,一家三代被老虎吃掉,却又不肯离开这无苛政之地,孔子便发出感叹,且用命令语气教育自己的学生应该记住这句话,故应读zhī,理解为记妆。例⑥是写苏轼月夜泛舟游石钟山的切身体会,便高兴地问儿子苏迈:你懂得吗?如果把这个识当记妆讲,便说不通,故只能读shí,当作懂得去理解。
二、借助语法结构,看它充当什么句子成份,和什么词语搭配,构成什么语法关系。如:
⑦古者天下散乱,莫之能一。(《史记》)
⑧太子即位为帝,谒高庙。元年,号令一出吕后。(《史记》)
按句法结构,例⑦莫之能一用现代汉语语序排列是莫能一之;一前面有副词和能愿动词修饰,便说明一不是数词而是代词,统一的意思,之是它的宾语,否定句中代词宾语要前置,这个一完全具备动词特点,只能当统一讲。例⑧号令一出吕后实际是号令一出于吕后,出是动词,一在动词前便是作为副词修饰动词出,是完全、一概之义,说明吕后专权,所有号令全部从吕后那里发出。
三、利用互文见义。所谓互文,是指两个相同的'语言结构中位置相应的词。位置相应的词往往是意思相近、相同或互为补充。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古人这一行文特点去确定词义。如:
⑨去偃王之仁,息子贡之智。(《韩非子》)例⑨前后两句互文,去与息位置相应,意思亦相同,去的意思为抛弃,那么息也是抛弃、废除之义。再如:
①0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木兰诗》)
例①0将军、壮士互文,两者互为补充。应理解为将军壮士百战死,壮士将军十年归,而绝不能理解成将军们身经百战都已死去,壮士们从军十年凯旋归来。
四、要了解词的历史特点。词义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中,同一个词,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往往具有不同的含义,不了解词的历史含义也会曲解文言文句之义。如百姓一词,在周秦时是贵族的总称,平民无姓氏,平民只能称之为黎民,如果用平民百姓之义去理解群黎百姓,遍为尔德(《诗经》)中的百姓,就不对了。再如山西、山东,秦汉时认崤山为界,春秋时的晋国则以太行山为界,宋元有认泰山为界的,这种复杂的情况,更要根据古文的写作时代,叙述的对象细加辨析,准确择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