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中的固定反问句式

时间:2022-09-13 15:27:17 文言文 我要投稿

文言文中的固定反问句式

  在学习中,我们总免不了跟文言文打交道,文言文就是白话文的提炼跟升华。那么问题来了,你还记得曾经背过的文言文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文言文中的固定反问句式,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文言文中的固定反问句式

  1."不……乎""不亦……乎"是较委婉的反问说法,即"不是吗",或者"不也是吗"。如: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学习了又按时去复习它,不是很高兴(的事)吗?

  (2)阻而鼓之,不亦可乎?(《左传?子鱼论战》)--利用敌人受阻的机会进攻他们,不也可以吗?

  2."何以……为","为"是动词,"何"是疑问代词,作"为"的.前置宾语;"以……"是介宾短语,作"为"的状语。所以"何以……为",等于介宾短语"以……"加动宾短语"为何",相当于"用(要)……做什么"。如:

  (1)然则又何以兵为?(《荀子?议兵》)--既然如此,那么用兵做什么?

  (2)即为真王耳,何以假为?(《史记?淮阴侯列传》)--就要做真王了,要个假王的名义做什么?

  "何以……为"有时也作"奚以……为""安……以为"。如:

  (1)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庄子?逍遥游》)--要飞到九万里之外又向南飞干什么?

  (2)君长有齐,奚以薛为?(《战国策?齐策》)--您长久地据有齐国,要薛城做什么?

  3."何……之有"表示反问,其中的"之"是助词,是宾语提前的标志。"有"是动词,"何……"是其宾语。提前宾语的作用在于强调宾语。"何……之有"可译为"有何……"。"何"并不是宾语,而是定语。宾语是"……"所代替的名词性短语。如:

  (1)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铭》)--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2)亦君之力,臣何力之有?(《韩非子?难二》)--也是国君的力量,臣子有什么力量呢?

  4."无乃……乎",可译为"恐怕……吧",用反问的形式,委婉地表示说话人肯定的看法。如:

  (1)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无乃与私心刺谬乎?(《报任安书》)--现在您让我推荐贤士,恐怕与我的心意相违背吧?

  (2)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论语?季氏》)--孔子说:"冉求,恐怕该责备你吧?"

  文言文中较为常见的固定句式

  何……之有:表反问,其中“之”字是助词,是宾语提前的标志,“有”是动词,“何……”是它的宾语。可译为“有什么……呢”。特别注意,“何”并不是宾语,而是宾语的定语。如:宋何罪之有?(《公输》)

  不亦……乎:表反问语气,相当于“不是……吗”。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

  得无……乎:表猜度语气,译为“恐怕(莫非)……吧”。如: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岳阳楼记》)

  但(惟)……耳:只不过……罢了。如:无他,但手熟尔。(《卖油翁》)

  宁……乎,顾(独)……乎(邪、哉):表反问,译为“难道……吗”。如:①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陈涉世家》)?蛐②顾不如蜀鄙之僧哉?(《为学》)

  何(奚)以……为:反问语气,相当于“为什么要……呢”“哪里用得着……呢”。如: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论语?季氏》)

  何所……:是“所……(者),(为)何”的主谓倒装,相当于“所……的,是什么”。如: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木兰诗》)

  如……何,若……何,奈……何:都是表示疑问的句式,可译为“把……怎么样”“拿……怎么样”“对……怎么样”如: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愚公移山》)

  其……其……:表选择,相当于“是……还是……”。如: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

  与其……孰若……:表选择,可译为“与其……不如……”或“与其……哪比得上……”。如:与其坐而待亡,孰若起而拯之?(《冯婉贞》)

  ……孰与……:表示“与……相比,谁……”,可译为“与……比较起来怎么样”。如:我孰与城北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文言文中的固定反问句式】相关文章:

中考语文文言文中的固定反问句式05-30

文言文中较为常见的固定句式04-15

高中语文文言文固定句式之反问句式的习惯用法05-17

文言文常见的固定句式04-15

文言文固定句式的汇总05-24

文言文固定句式之表示比较句式04-14

文言文中问句固定表述06-03

文言文中被动句式的解析04-19

文言文中非重点句式汇总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