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许》文言文的历史来源

时间:2024-12-31 17:04:58 诗琳 文言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百家姓.·许》文言文的历史来源

  在平凡的学习生活中,大家都背过文言文,肯定对文言文很熟悉吧?文言文,也就是用文言写成的文章,即上古的文言作品以及历代模仿它的作品。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理解文言文,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百家姓.·许》文言文的历史来源,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百家姓.·许》文言文的历史来源

  历史来源

  「许」源出 ;

  一 ; 出自「姜」姓。以国为氏。据《通志.氏族略.以国为氏》所载,公元前十一世纪周武王克商后,封伯夷的后人文叔与许国,称为许文叔。旧址在今河南省许昌市。春秋时为郑,楚等国所逼,前533年迁都叶,前524年迁都白羽 ( 今河南西峡县 ),前524年迁容城 ( 今河南鲁山县 )。战国初为楚国所灭,其后代逐有「许」氏。

  二 ; 传说帝尧时许由的后代。历史上并无证实记在此人,为神话人物。

  家族名人

  许由

  字武仲,生卒年不详。上古之高士,阳城槐里人。据传帝尧以天下让之,不受,隐于箕山;尧又欲官之,由谓其言污耳,乃洗耳于颍水之滨。死后,葬于箕山顶,尧号为「箕山公神」,以配食五岳。

  许慎 (58~147)

  字叔重,汝南召陵(今河南郾城)人。东汉经学家、文字学家。性淳笃,少博学经籍,师事贾逵,专攻古文经学,时人誉为五经无双许叔重,官至太尉、南阁祭酒。着有五经异义,今已亡佚。又着有说文解字十四卷,为中国第一部系统分析字形和考究字原的专著,对后世影响很大。

  许景澄 (1845~1900)

  字竹筠,清浙江嘉兴人。同治时进士,授编修。光绪年间出使日、俄、法、德、义、奥等国,庚子时官至吏部侍郎。后因诋斥义和团,触怒慈禧太后,被杀,后得昭雪,追谥文肃。着有外国师船图表等书。

  地望分布

  河北高阳郡,河南汝南郡。

  祠堂:

  安徽省绩溪县家朋乡磡头村许氏宗祠,始建于明朝洪武年间,三进院落,现仅存中进享堂,顶部有修补但主体结构仍为原始建筑,占地面积335平方米,曾作为小学使用,为安徽省文物保护单位。

  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唐模许氏宗祠,又名许荫祠,始建于明朝嘉靖年间,清朝康熙、嘉庆、同治年间均有修缮,四进院落,占地面积3252平方米,规模宏大,为黄山市文物保护单位。

  海南省海口市秀英区东山镇大坡村许氏宗祠,又称金公祖祠,始建于明朝天启年间,清朝时多次重修扩建,1980年代重修,三进院落,占地1210平方米,为海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家规家训家风:

  广东普宁《许氏家训》:

  凡为子孙,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正妇顺,

  内外有别,尊卑有序,礼义廉耻,兼修四维,

  士农工商,各守一业,

  气必正,心必厚,事必公,

  用必俭,行必端,言必谨,

  是君必忠敬,是亲必正孝,

  祀祖先必不失,巡祖墓切不废,

  居官必廉慎,宗族必和睦,

  人非善不交,物非义不取,

  勿近声色,勿溺货利,

  勿亲丧不葬,勿细行不矜,

  勿信妇言伤骨亲,勿言人过长薄风,

  勿嫉妒贤能伤人害物,勿出入官府营私召怨,

  勿奸盗刁诈引博斗讼,勿坏名节灾己辱先,

  善者嘉之,贫难疾困病周恤之,

  不善者,劝悔之,不改者,与众绝之,不许入祠堂!

  以绵诗礼,仁厚之则敬之,戒之勿忘。

  安徽宣城《许氏家训》(简版):

  (一)孝悌忠信,人道之大贤,孩提之童,无不知爱亲敬兄。

  (二)冠婚丧祭,礼之大者,故先儒制为仪礼,令后世遵而行之。

  (三)治生之道,无踰“勤俭”二字。

  (四)古之耕者未尝不读,盖耕以治生,而读以明性,故古之豪杰多奋迹于陇亩之中。

  (五)人之所忧者,祸患;所喜者,福泽。不知祸福之主,天也。

  (六)丧家莫甚于讼,只因小忿不能制遏,遂彼此纠纷不可解结。

  (七)君子以万物为一体,况同族乎?敦族之道,不外“和敬”二者。

  (八)万化之原,始于闺阃。女德不可以不慎,妇道不可以不娴也。

  (九)嫖赌乃丧身亡家之媒,干法重罪之大关也。

  (十)祠祭所以尽人孝思焉,得不敬古者,每食必荐,四时皆祭。

【《百家姓.·许》文言文的历史来源】相关文章:

《百家姓·霍》文言文历史来源12-17

《百家姓.尤》文言文的历史来源11-18

《百家姓·姚》文言文及历史来源06-10

编程语言的历史来源?10-04

莫姓的来源和历史08-02

金姓的来源和历史07-22

烧饼的来源和历史典故11-28

《百家姓·符》文言文11-18

许衡文言文阅读答案08-06

《吴许越成》文言文翻译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