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瑞文网!

2022冬残奥会开幕式优秀观后感

2022冬残奥会开幕式优秀观后感

  一、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

  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简称为冬季奥运会、冬奥会。主要由全世界地区举行,是世界规模最大的冬季综合性运动会,每四年举办一届,1994年起与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相间举行。参与国主要分布在世界各地,包括欧洲、非洲、美洲、亚洲、大洋洲。由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主办。按实际举行次数计算届数。

  1986年,国际奥委会全会决定把冬季奥运会和夏季奥运会从1994年起分开,每两年间隔举行,1992年冬季奥运会是最后一届与夏季奥运会同年举行的冬奥会。自1924年开始第1届,截至2018年共举办了23届,每四年一届。

  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于2022年2月4日至2月20日在中国北京和张家口举行。2022年1月14日,联合国邮政管理局宣布,为庆祝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召开,联合国发行主题为“体育促进和平”的邮票。这是联合国首次为冬奥会发行邮票。

  二、2022冬残奥会开幕式优秀观后感

  看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吧,何不写一篇观后感记录下呢?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观后感而烦恼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2022冬残奥会开幕式优秀观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2022冬残奥会开幕式优秀观后感1

  3月4日晚,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开幕式在北京国家体育场举行。“生命的绽放”——带着这一核心主题,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用最温暖质朴的情感,极致展现出中国式浪漫,表达出残障人士对“更美好生活、更包容的世界”的不懈追求。与此同时,不少外媒也关注起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他们的关注点还有一个共同的交集——中国盲人火炬手点燃主火炬。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4日晚第一时间发布消息称,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开幕式在中国国家体育场举行。除了介绍本届冬残奥会项目和比赛日期等信息,报道还尤其提到,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承办冬季奥运会,北京也是奥运史上第一座既举办夏季奥运会、又举办冬季奥运会的“双奥”城市。

  而早在开幕式正式开始之前,就有俄语媒体提前做出预告:俄罗斯《共青团真理报》关注冬残奥会开幕式以“生命的绽放”为主题,介绍整个开幕式将持续80分钟,表演者将展示多个残障人士的故事。

  “随着开幕式在北京举行,2022年冬残奥会现在开幕”——美国全国公共广播电台(NPR)以此为题报道称,本届冬残奥会将持续至3月13日,将有大约700名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运动员等人员参加,覆盖项目从冰球、轮椅冰壶这样的冰上运动,到包括高山滑雪、越野滑雪在内的雪上运动不等。

  除关注北京冬残奥会正式开幕,不少媒体还关注起一个细节……

  此前热播北京冬奥会赛事的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奥林匹克频道在推特上直播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现场画面,“让奥运会开始吧! 掌声雷动中,有视力障碍的李端点燃冬残奥会主火炬。”

  加拿大广播公司(CBC)4日晚发布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视频直播的同时称,将同步以文字描述和手语形势直播开幕式。CBC体育栏目在推特上发布李端点燃主火炬的瞬间称:“火焰已点燃。随着冬残奥会开幕,鸟巢周围超棒的烟花表演随之而来。”

  还有澳大利亚7频道,该媒体在推特上同样聚焦李端点燃冬残奥会主火炬的瞬间,展现这一幕画面同时,其推文还称,“让冬残奥会开始吧。”

  今晚,在圣火点火这个万众瞩目的环节上,盲人火炬手李端用手摸索着放置火炬棒点燃主火炬的过程也让中国网友“破防”,全场响起如雷掌声和“加油声”,而他成功插上主火炬之后握拳高呼的那一幕,让不少人泪目。这也是冬残奥会历史上第一次由盲人火炬手点燃主火炬。

  2022冬残奥会开幕式优秀观后感2

  3月4日,北京刮起了大风。在北京市残疾人文化体育指导中心的火炬传递仪式上,担任第9位火炬手的任高旗,手持火炬,面带微笑。按照场前指导,他放慢节奏,一步步跑完预定的40米距离。

  3月4日,任高旗作为火炬手,参与北京冬残奥会火炬传递。

  2011年,任高旗从北京体育大学毕业后,成为北京市房山区南刘庄村的一名年轻村官。一次偶然的机会,他接触到了村里的残疾人,这个特殊群体身上的孤独、黯然和无精打采,深深刺痛了他。

  体育专业出身的任高旗,特长是搏击,从己之所长出发,他想到了教残疾人打拳。自创了几组适合残疾人锻炼的组合操,帮助残疾群体康复训练的同时,他也逐渐走进了这群残疾人的生活——其实,简单地满足吃喝用度并不难,难的是如何真正去“生活”,找到自己的价值和快乐。

  村官任期届满后,任高旗留了下来。他被良乡镇政府任命为镇残疾人综合服务机构“温馨家园”的法定代表人,专职从事残疾人工作,服务周边16个村的残疾人。在辅助残疾人康复训练的同时,他还组建了一支志愿者队伍,专门为弱势群体提供服务,带动他们劳动、工作、挣钱,获得丰收和尊严。

  任高旗(右四)组织村里的残疾人种植养护梨树,获得收益。

  得知自己成为火炬手时,任高旗觉得不可思议——虽然从事着助残工作,但是与更多为此费尽心血的前辈相比,自己的成绩完全不足挂齿。但跑完这40米后,任高旗觉得,与其说成为火炬手是一次荣誉,不如说它更是一次鼓舞,激励他在今后的日子里,把助残工作做得更好。

  更加懂得火炬传递的意义

  你是什么时候得知自己被选为冬残奥会火炬手的?当时心情如何?

  任高旗:我是去年12月份的时候被通知填表,做了相关审核后,最终确定入选。整个过程中,我一直都非常兴奋,甚至感觉到不可思议,因为我觉得自己还太年轻、没有做出什么太大的成绩,感到荣幸又惭愧。

  为了传递火炬,你事先做了哪些准备?

  任高旗:主要是两方面的准备。一个是查阅奥运火炬传递相关的资料,更深刻地懂得传递火炬的意义;另一个是防疫方面的准备。从接到通知,我就没有离开过北京,过年也没有回老家,尽可能地把聚会都推掉,也尽量少去人多的地方——万一不能去现场传递火炬,那真是一辈子的遗憾。

  火炬传递过程中的任高旗。

  那你觉得火炬传递的意义是什么?

  任高旗:就我自己的理解来说,不管是夏奥还是冬奥,火炬是一个符号,蕴含着希望、和平的理念,还有拼搏、奋斗的体育精神。我们传递火炬,就是在传递和平、传递希望、传递奥运精神。

  你是负责第几棒?传递火炬的时候感觉怎么样?

  任高旗:我们是在大兴体育中心的闭环内传递,一共1040米,26个点位,49个人跑,基本上是两人一组负责一棒,我是第九棒。

  跑的时候有一点紧张,因为知道前面有很多媒体的镜头在关注着,难免会考虑自己的动作、姿势、表情是不是对的,也很担心交棒的时候会不会出问题,所以整个过程,人都是紧绷的。

  火炬传递过程中的'任高旗。

  在助残中彼此成就价值

  你是什么时候开始接触助残工作的?

  任高旗:2011年我从北京体育大学毕业,成为房山区南刘庄村的一名大学生村官。此前我的专业是搏击,也取得过一些成绩,工作后我就一直想着,能不能把这个特长发挥出来。

  后来我发现,我们村的残疾人康复站一直没能得到很好的利用,而我正好会体育康复运动,所以从那时起,我下班之后就会抽出一些时间,教村里的残疾人打拳、锻炼身体。

  接触得多了,慢慢感觉到,残疾人士都渴望过上正常人的生活,我在帮助他们的时候内心也很满足。村官任期结束后,我也没有再去别的地方找工作,就在村里专职做助残工作了,现在是良乡镇“温馨家园”的负责人。

  工作中的任高旗(前排左一)。

  在“温馨家园”,你主要从事什么工作,有哪些举措?

  任高旗:我觉得要让残疾人有正常的生活,就要让他们也实现价值。但在农村,他们原本可做的事比较少。

  我们这儿有肢体残疾的,也有精神残疾的,我会根据他们的残疾程度和能力,联系一些爱心企业,提供代加工的活计,让他们一边有地方康复训练,一边还能做点手工,挣点儿钱补贴家用。

  还有些残疾人因为身体条件不允许,或者残疾后心理压力过大不愿出门,我们“温馨家园”就组织志愿服务爱心队伍,经常去看望他们,过年过节送些吃喝的东西、生活用品。更多时候还打扫卫生、料理家务,有时也教他们做饭。

  跟残疾人群体接触了这么多年,你有什么特别的感受吗?

  任高旗:我最大的一个感受就是,大部分残疾人内心其实很单纯。虽然表面上看,他们或许防备心很强、不太好打交道,但是相处久了,等他们认同你了之后,就会把你当亲人,把自己最好的东西给你。

  在“温馨家园”,我们会帮残疾人剪指甲,入冬了偶尔也送他们一些爱心人士捐助的帽子手套,其实都是些小事情,但第二天,总会有人偷偷给你口袋里塞点儿小零食。

  有时候,我们一起干活,每次我累了想歇会儿的时候,总会发现,早就有人搬了小凳子来预备好——他们不习惯把表达爱、感谢的话挂嘴边,但常常会有细微的举动感动到我。我觉得,这就是我能一直坚持做助残工作的一个很大的动力。

  让更多残疾人站在聚光灯下

  你觉得普通人应该怎么去看待残疾人?

  任高旗:有一些人会抵触残疾人,尤其是智力精神残障者,甚至有人觉得很害怕和他们接触,我觉得,这多是由于大家对他们不了解。如果有更多机会去和这些残障人士接触,许多误会也就能自然得到解开。

  在我看来,社会也需要开发更多适合残疾人的工作岗位,提供更多的无障碍设施,让残疾人更多地走出家门。这也能提供更多互动机会,只有通过实际接触,大多数普通人才有机会改变自己的认知。

  任高旗(右一)指导残疾人士做饭做菜。

  从事助残工作以来,你最真实的感受变化是什么?

  任高旗:残疾人的福利,还有社会关注度,以及无障碍设施建设,都有了很大的改善。每年都有变化,这也是跟国家的发展、国家的富强密切相关的。

  比如说,现在惠及面最广的“两项补贴”政策,包括生活补贴、护理补贴,它的覆盖面非常广,轻度到重度的残疾人群体都包括在内。再有就是儿童康复补贴,这是力度最大的,对于16岁以下的所有持证的残疾人,每年可以享受36000元的康复补贴。

  你身边有参与体育运动的残疾人吗?冬残奥会的举办对残疾人事业有怎样的影响呢?

  任高旗:我身边有很多残疾人参与体育运动,比如说篮球、足球这种大众化运动,事实上,这样的运动对听障者来说就完全可以实现。

  我觉得冬残奥会是一个将残疾人群体放到聚光灯下的契机,它提升了社会对残疾人群体的关注度。此外,它还推动了社会上的很多适残化建设。比如北京的无障碍专项行动,它涵盖的范围很广,包括坡道的改造、低位服务台的建设、电梯的盲文、红绿灯的报警声音等等,因为冬残奥会的举办,这项行动得以更快推进。

  2022冬残奥会开幕式优秀观后感3

  据悉,2022年冬残奥会开幕式将以”生命的绽放“为主题,在80分钟左右的时长内,秉持”自强不息、突破自我、残健融合“的理念,在五彩斑斓中表达热烈的情感、打动人心的情感,展现残疾人对”更美好的生活、更包容的世界“的不懈追求。参演人员中有30%是残疾人、70%是健全人,将以残疾人表演者为主要角色。

  在色彩方面,冬残奥会开幕式导演沈晨说:“冬奥会开幕式讲述了冰雪的故事,闭幕式是蔚蓝色浪漫和红色的激情碰撞,而在冬残奥会开幕式中,我们将用大家能够看到的所有颜色来融化和兼并。”

  他表示,冬奥会开闭幕式更多传达的是一种中国式浪漫的人文特色,比如折柳送别等。而冬残奥会开幕式则从创意阶段开始,就明确要讲述残疾人自己的故事。

  “为什么是这样的?因为我们想表达的是每一个残疾人内心最美丽、最精彩、最绚烂的绽放瞬间。每一个残疾人,都有自己内心的故事,每一个人都在改变着世界,也都在创造着世界。”他说。

  据了解,3月4日至3月13日,第十三届冬残奥会将在北京和河北张家口举行。北京城市景观已完成由冬奥向冬残奥的转换布置,各处的“雪容融”替代了“冰墩墩”。

  让我们共同期待,为拼搏喝彩,为冬残奥会加油!

【2022冬残奥会开幕式优秀观后感】相关文章:

2022最新冬残奥会开幕式观后感03-02

2022冬残奥会开幕式优秀观后感(通用11篇)03-03

2022年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优秀观后感700字03-01

2022年冬残奥会开幕式优秀观后感(精选6篇)03-07

冬残奥会开幕式观后感03-07

2022年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优秀观后感(精选18篇)03-07

2022年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优秀观后感(精选11篇)03-03

2022冬残奥会开幕式的观后感700字03-01

2022最新冬残奥会开幕式观后感300字02-28

冬残奥会2022开幕式观后感(精选6篇)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