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泉映月教学设计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通用)二泉映月教学设计5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并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它遵循学习效果最优的原则吗,是课件开发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设计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二泉映月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二泉映月教学设计 篇1
一、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四、五自然段。
2、学会本课19个生字,绿线中的10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中描写月夜景色和由琴声联想《二泉映月》乐曲丰富内涵的语句的意思,并能选用部分词语写一段话,来描写自己所观察到的月夜景色。
4、通过朗读和背诵课文的训练,感受民间艺人阿炳创作不朽名曲《二泉映月》的艰辛历程,学习他敢同命运抗争,矢志不渝追求美好理想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在第五自然段创设音乐情境,让学生在倾听、感受、朗读、感悟中深切理解语言文字的内涵,并能熟读成诵。
三、教学时间:
1课时
一、复习导入初步感知
1、读课题复习巩固
(导语: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启发:这么美的题目该读美一点!再美一点!启发:不知同学们读题时头脑中有没有优美的图景出现?再试试……评价:会边读边想象了!这是很好的读书方法!启发:能用上节课学过的词语来表达一下吗?)
a出示词语:月光如银月光似水镜影沉璧月光照水水波映月(放幻灯片)
b读词语
(启发:这么美的月光!这么美的词语!让我们一起美美地读一读!)
2、创设情境,初步感知
a、创设情景:语言描述(多么美好的月色啊!月光依旧,泉水依旧!又是一年中秋夜,阿炳在邻家少年的搀扶下,来到了二泉,月光似水静影沉璧,但阿炳再也看不见了!只有那淙淙的流水声萦绕在他的耳畔,坎坷的经历,辛酸的往事一起涌上心头,他情不自禁地拿起他心爱的二胡,听,如泣如诉的琴声在池畔回响起来……)
b、感知乐曲:(放乐曲)
(这曲子给你留下了什么感觉?)
预设:“很苦!”——评价:有同感!“很凄凉!”——评价:确实有!“很优美!”——评价:旋律很优美!会边听边体会了!
二、揭示目标探究学习
1、设置悬念,明确目标。
(过渡:就是这样的一首曲子,一首让同学们感觉“很苦”“很悲”的曲子,它是阿炳(板书:阿炳)弹奏出来的!而且是在中秋夜弹奏出来的!你们没有疑问吗?引导:对呀!为什么呢?其实这个问题只要读读作者在课文第五自然段中的描述就明白了。)
2、默读课文,自主学习。
(导语: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五自然段,画找出关键句段。)
3、探究学习,指导朗读。
预设1:出示:“他禁不住拿起二胡,他要通过琴声把积淀已久的情怀,倾吐给这茫茫月夜。”(反馈:都这么认为吗?)
a、指名读句
(启发:现在明白了为什么了吗?为什么?用自己的话说说!原来阿炳弹奏曲子是为了“倾吐”(板书:倾吐)“情怀”(板书:情怀)
b、理解词语:“情怀“在这里怎么讲?(情感、感情)“积淀”怎么理解?(积累、沉淀)“积淀已久的情怀”看来,阿炳的情感复杂!
(过渡:那阿炳有那些“积淀已久的情怀”呢?能联系上文来说说吗?)
预设2:
a、出示“渐渐地,渐渐地,他似乎听到了深沉的叹息,伤心的哭泣,激愤的倾诉,倔强的呐喊……”
(过渡:为什么“叹息”?为什么“哭泣”?倾诉什么?呐喊什么呢?你能联系上文来说说吗?)
b、“双目失明”再读“渐渐地……”
c、“卖艺度日”(放幻灯片)再读“渐渐地……”
d、指导朗读“但是生活的穷困和疾病的折磨……”再读“渐渐地……”
预设3:
a接读:听着,听着,阿炳的心(颤抖起来)。他(禁不住)拿起二胡,他要通过琴声把(积淀已久的情怀),倾吐给(这茫茫月夜)
b女生读:“他的手指在琴弦上不停地滑动着……”
预设4:听乐曲:(放乐曲)
(导语:作者是怎么通过文字来描写阿炳这优美的二胡曲的旋律的'?请用笔画出来)
a出示句子:(放幻灯片)
(导语:我们能通过朗读来表现吗?自由读)
a指名读(女):“起初,琴声委婉连绵,有如山泉从幽谷中蜿蜒而来,缓缓流淌。”(评价:抓住“幽谷”“缓缓”)
b指名读(男):“随着旋律的升腾跌宕,步步高昂,乐曲进入了高潮。”(评价:抓住“升腾”“高昂”)
c自读自悟:
(导语:阿炳弹奏曲子是为了倾吐自己积淀已久的情怀读着这样的旋律,他想通过这“委婉连绵”的乐声倾吐什么?又想借“升腾跌宕”的琴声倾吐什么?同座相互交流,指名说,看看作者是怎么描述的?)
d指导朗读
e分角色读:(女生读委婉一段,男生读高昂一段)
预设5:a师生接读:月光照水,水波映月,乐曲久久地在二泉池畔回响,舒缓而又起伏,恬静而又激荡。这乐曲是阿炳深沉的(叹息),伤心的(哭泣)!激愤的(倾诉)!倔强的(呐喊)!这乐曲是阿炳对音乐的(热爱)!对光明的(向往)!对命运的(抗争)!对美好未来的(向往)!阿炳是在用这动人心弦的琴声告诉人们,他爱……
b学生齐读:(评价:爱得不深!现在他只有音乐了!这么美的家乡怎能不爱?那清泉、月光他多想再看看呀!)
预设6:指名学生读:这么动人心弦的乐曲声!这么优美感人的语言文字,谁愿意再次让大家欣赏一遍!(放乐曲)
三、拓展补充情感升华
(过渡:就是这样的一首不朽的曲子,师生接读:(几十年来),深受我国人民的(喜爱),在(国际乐坛)上也(享有盛誉)
1、出示:小泽征尔跪听的故事资料
2、讨论:小泽征尔崇拜阿炳什么?
3、再听《二泉映月》
板书设计:二泉映月
阿炳、倾吐、情怀
二泉映月教学设计 篇2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绿线中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中描写月夜景色和由琴声联想《二泉映月》乐曲丰富内涵的语句的意思,并能选用部分词语写一段话,描绘自己所观察到的月夜景色。
3、感受阿炳创造不朽名曲《二泉映月》的艰辛,学习他敢于同命运抗正、矢志不渝追求美好理想的精神。
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四第五自然段。
教学重点、难点:
体会阿炳创作《二泉映月》的艰辛和这首名曲的丰富内涵。
教学准备:
光盘、挂图。
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检查复习,导入新课
1、认识阿炳,交流他的情况,向同学们介绍。
2、教师介绍阿炳的生平。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要求:
(1)画出生字,读准字音,读顺课文。
(2)画出不理解的词语,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字典理解词语。
患病、搀扶、积淀、坎坷、富饶、萦绕、哭泣、泯灭、抒发、委婉、跌宕、倔强、一泓清泉、静影沉璧
2、检查自学情况。
(1)试读课文,了解词语掌握情况和各自然段的大致内容。
(2)通读课文,分段。
第一段(1—2):二泉的自然环境和小阿炳跟着师傅到二泉赏月的情景。
第二段(3—4):不幸的经历没有泯灭阿炳对音乐、生活的热爱,他又来到二泉,心潮激荡,似乎听到人世间的不平之声。
第三段(5—6):阿炳在二泉边用二胡倾吐自己的情怀,创作出不朽的名曲《二泉映月》。
3、学生质疑问难。
三、指导书写
1、请学生自己辨别,交流注意点。
2、学生练习书写。
四、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
2、朗读课文,找出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创设情境。
中秋之夜,瞎子阿炳又一次来到了美丽的二泉。皎洁的月光照耀着清冽的泉水,淙淙流淌的泉水拨动了饱受贫穷和疾病折磨的阿病的心弦。看,他用颤抖的手操起了琴弓;听,如泣如诉的琴声在池旁回响起来。
2、听二胡曲《二泉映乐》。
3、你从音乐里听出了什么?用一句话简单说说感受。(仿佛听到什么,看到什么,想到什么。)
4、阿炳用心演奏音乐,你们用心领悟音乐,所以感受都很准确。课文哪一自然段集中体现了这首名曲所体现的内容和意境,找出来,认真读读。
二、精读第五自然段
1、自由读,找出表现阿炳演奏二胡时的动作的语句,用直线画出来;找出描写琴声变化的语句,用曲线画出;找出琴声所表达的丰富内涵的语句,用括号标出,小组进行交流。
2、交流表现写阿炳演奏二胡动作的语句。
(1)联系上下文说说对“倾吐”的理解。
(2)阿炳要倾吐什么?通过什么倾吐?
板书:琴声倾吐情怀
3、交流描写琴声变化和琴声所表达的丰富内涵的语句。
(1)出示:
起初,琴声委婉连绵,有如山泉从幽谷中蜿蜒而来,缓缓流淌。这似乎是阿炳在赞叹……在怀念……在思索……
听音乐起始部分,想象相关画面,感受乐曲的委婉连绵,体会琴声表现的内涵。
交流:作者是如何把“委婉连绵”的音乐形象地表现出来的,又是如何把阿炳通过琴声要倾吐的情怀具体地表现出来的?
板书:委婉连绵赞叹怀念思索
指导朗读,用徐缓、抒情的语调朗读,加深体会。
(2)出示:
随着旋律的深腾跌宕。步步高昂,乐曲进入了高潮。它一势不可挡的力量,表达了……抒发了……
说说自己对这两句话的理解。
板书:深腾跌宕表达抒发
欣赏音乐高潮部分,进一步体会阿炳通过琴声所表达的感情。
直到感情朗读,语速加快,音调加高,读出“势不可挡”的气势。
(3)出示:
乐曲久久地在二泉池畔回响,舒缓而又起伏,恬静而又激荡。阿炳用这动人心弦的琴声告诉人们,他爱……他爱……他爱……他爱……
圈出表现这首乐曲特点的词语。朗读理解作者通过这看似矛盾的两对词语所表现的乐曲的丰富内涵。
舒缓而又起伏恬静而又激荡
乐曲表现了阿炳的悲、苦、恨、怒,更表现了他对音乐和生活的爱。
引导朗读:他爱——他爱——他爱——他爱——
提问:“他爱”的内容的顺序能调换吗?为什么?
4、听配乐朗读,想象当时的情景。
三、指导精读其余部分
1、过渡:阿炳为什么能在短时间内创作出这样内涵丰富、动人心弦的乐曲?读读其他部分,看看阿炳“积淀已久的情怀”从何而来?
2、第一自然段。
(1)播放慧山录象片段。
(2)交流家乡的美好风光对阿炳的`熏陶。
(3)指导朗读。
3、第二自然段。
(1)交流师父对阿炳的启迪和教诲。
(2)指导用启发、语重心长的语气读好师父的话,注意强调“倾吐”、“年纪还小”、“许多”、“饱经风霜”等词语。
4、第四自然段。
(1)从“双目失明”、“卖艺度日”等词语可看出他饱受穷困和疾病的折磨。
(2)磨难并没有磨灭他对音乐、生活的热爱。所以“但是”、“泯灭不了”、“热爱”、“向往”、“多么希望”等应重读,表现阿炳同命运抗争的精神。
(3)练习朗读。
5、第四自然段。
读读、想想、议议:
中秋之夜,月光依旧,泉水依旧,可听泉的阿炳已经经历了无数坎坷,不再是十多年前那个不谙世事的少年了,两个“想到了”,两个“渐渐地”和“听到了”后面并列的短语以及语意未尽的省略号,准确、生动、充分地表现了他此时此刻的万千感慨。他触景生情,“禁不住拿起二胡,要把积淀已久的情怀倾吐出来”。
6、第六自然段。
过渡:琴弦即心弦,琴声即心声。正是长期积淀在胸的种种情怀,化做创作的灵感,才孕育出这不朽的乐曲。
四、配乐朗读全文
五、布置作业
1、朗读课文。
2、完成部分练习册。
第三课时
一、指导背诵第四第五自然段。
1、激发兴趣。
月光似水的中秋之夜,阿炳又一次坐在美丽的二泉边倾听泉声,心潮起伏,用琴声倾吐了满腔的情怀。读了第四第五自然段,我们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阿炳的内心世界。让我们有感情地背诵。
2、指导背诵第四自然段。
按先环境描写,再人物内心活动描写的顺序背。
3、指导背诵第五自然段。
顺序:阿炳演奏的动作表现——琴声变化——想象琴声的内涵。
自由背诵。
二、朗读课文
1、感情朗读全文。
2、欣赏读。
三、总结全文
1、再次欣赏二胡独奏曲《二泉映月》,感受乐曲传达的丰富内涵。
2、总结:
课文生动地记叙了盲人阿炳创作二胡名曲《二泉映月》的艰辛历程,表现了他热爱生活、热爱音乐、追求美好理想、敢于同命运抗争的精神。
四、说话练习
1、激发兴趣。
现在你就是那个中秋之夜搀扶阿炳来到二泉的少年,请把你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用一句话说出来。
2、同桌练习说。
3、指名说,评议。
五、布置作业
认真观察月夜景色,像阿炳一样全身心地体验感受,捕捉美好的景物,写一段话,下面的词语可供选用。
月光似水静影沉璧赏月月光照水水波映月照耀
板书:
二泉映月
倾吐
琴声 情怀
动人心弦 积淀已久
委婉连绵 赞叹……怀念……思索
升腾跌宕 表达出……抒发了……
舒缓而又起伏 他爱……他爱……
恬静而又激荡 他爱……他爱……
二泉映月教学设计 篇3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四、五自然段。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读准多音字“强”的不同读音。
3、通过朗读和背诵课文的训练,感受民间艺人阿炳创作不朽名曲《二泉映月》的艰辛历程,学习他敢同命运抗争,矢志不渝追求美好理想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通过朗读、感悟并背诵课文,从而体会盲人阿炳创作不朽名曲《二泉映月》的艰辛历程,及这首名曲的'丰富内涵。
三、教学准备:
1、挂图或投影。
2、配乐歌曲《二泉映月》。
3、搜集有关阿炳的资料。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导入。
1、播放《二泉映月》。你听过这首曲子吗?能向我们介绍一下吗?
2、出示华彦钧的挂图,介绍预习时搜集到的资料。
二、检查预习,初读感知。
1、出示生字词小黑板。指读,正音,齐读。
这些字在书写时要注意什么?
2、学生交流,师小结,指导书写。
3、学生描红,师巡视。
4、齐读生字词。
5、你用什么方法理解了哪些词的意思?理解词语。
6、分自然段读课文,思考: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哪几自然段写了《二泉映月》的诞生过程?小结分段及段意。
学习第一段。
1、指读第一段,思考:你对二泉有什么样的印象?
2、讨论交流,理解“树木葱茏”“藤萝摇曳”“一泓请泉”。
3、你喜欢这样的景色吗?把你的感受表达出来。各自练读。
4、指读第一自然段,评议。齐读。
四、小结。
这一课,你有哪些收获?
二泉映月教学设计 篇4
【一】教学内容:
小学语文苏教版国标本五年级第十册第9课课文。
【二】教材简解:
《二泉映月》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中的一篇文情皆美、真挚感人的好文章。本课时的教学内容是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与文本对话,在对文本的逐步解读中感受和体验民间艺人阿炳创作不朽名曲《二泉映月》的艰辛历程,从而学习阿炳热爱生活,热爱音乐,敢于同命运抗争,矢志不渝追求美好理想的精神。
【三】目标预设: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联系上下文,了解阿炳的艰辛历程,感悟阿炳的满腔情怀,体会琴声的变化及其表达的思想感情。
3、学习主人公敢于同命运抗争,矢志不渝追求美好理想的精神。
【四】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体会阿炳的坎坷经历,了解阿炳创作《二泉映月》的过程。
教学难点:
理解《二泉映月》的丰富内涵,表现了阿炳热爱生活、热爱音乐、追求理想、敢于同命运抗争的精神。
【五】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教学中,通过让学生朗读、闭眼、想象,让学生走近阿炳,走进文本进行有创意的阅读,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
【六】设计思路:
《二泉映月》是一篇文质兼美的课文。课文浓缩了民间音乐家阿炳艰辛苦难的一生,记叙了《二泉映月》这首名曲的形成过程,再现了《二泉映月》的丰富内涵,表现了阿炳热爱生活、热爱音乐、追求理想、敢于同命运抗争的精神。由于阿炳生活的那个年代离现在的孩子也比较遥远,对于缺乏生活经验的小学生来说,领悟文章的中心以及乐曲所表达的情感,有一定难度。于是,我采用创设情景、以读代讲、读中感悟的方法进行本课教学。本课教学以情感为纽带,通过多种途径,让学生置身于浓浓烈烈的情感体验之中,把蕴含于语言文字中的情感读懂悟透,以获得真真切切情感熏陶,努力体现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明确目标。
1、同学们喜欢欣赏音乐吗?为什么?(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与大家交流音乐带给他们的感受:音乐能抒发人的思想感情,陶冶人的性情)
今天这节课上,老师想先播放一段曲子,请同学们仔细聆听,用心体会,听完后谈谈第一感觉。
2、播放乐曲《二泉映月》(节选)
(悠扬、婉转、悲伤、深沉、优美、高昂)
3、谈谈听完乐曲后的感受
4、了解曲名
同学们,你们知道这首曲子叫什么名字?
板书课题:二泉映月
【设计意图:师生进行话题交流,让学生无拘无束的谈自己欣赏音乐的感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泉映月》的曲子有的学生可能听过,但不一定有深刻的感受,小学生欣赏乐曲的能力有限,此时只是初步感知,只要求学生谈初步感受,为课文的学习作情感的铺垫。】
5、我们今天学习的课文就是介绍二泉映月这首曲子的,课题就叫《二泉映月》。看了课题,你想了解关于二泉映月的哪些问题?
(1)《二泉映月》这首曲子是谁谱写的?
(2)在什么情况下谱写的?
(3)这个曲子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老师依次在课题后打上?)
【设计意图:明确目标,让学生带着问题读文,做到有的放矢。】
二、初读课文,初识阿炳。
1、自由读课文,要求:
(1)画出生字,注意读准字音,读顺课文。
(2)画出生字词及不理解的词语,借助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意思。
(3)找出描写月亮、月光、阿炳的身世的以及《二泉映月》旋律的关键词。
(4)结合课文以及课前搜集的资料介绍阿炳。
2、检查自学情况。
(1)抽读生字、课文,了解词语掌握情况。
饱经风霜:形容经历过很多艰难困苦。
静影沉璧:静静的月影如沉在水中的玉璧。(看图并联系生活经验理解)
坎坷:坑坑洼洼,比喻人生道路曲折、充满艰辛。(联系阿炳生活遭遇理解)
激愤:激动而愤怒。
倔强:性格刚强。
【设计意图:扫除阅读障碍,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2) 交流、认读描写月亮、月光、阿炳的身世的以及《二泉映月》旋律的关键词。
月光如银 双目失明 委婉连绵
月光似水 卖艺度日 升腾跌宕
静影沉璧 经历坎坷 步步高昂
月光照水 热爱音乐 舒缓起伏
水波映月 向往光明 恬静激荡
【设计意图:通过以上三类词语的交流,让学生对二泉映月的美景、阿炳的身世、《二泉映月》的旋律有个初步的了解,为后面感受那如水的月色,也为后面进一步感悟人物,感受乐曲作好了铺垫。】
(3) 《二泉映月》这首曲子是谁谱写的?你对阿炳有哪些了解?
课件呈现无锡锡惠公园龙光塔下天下第二泉的画面,师生共同交流对阿炳的了解。
【设计意图:交流对阿炳的了解,为课文进行补白,为理解课文内容作铺垫。】
三、细读课文,走近阿炳。
1、体验坎坷人生。
(1)阿炳几次游历二泉?每次感受有什么不同?
学生拿笔做出标记,交流回答。
(2)课件出示:阿炳两次来到二泉的对比。
第一次 第二次
淙淙的流水声
淙淙的流水声
深沉的叹息
伤心的.哭泣
激愤的倾诉
倔强的呐喊
(3)学生针对表格内容,提出问题。
【设计意图:学起于思,思起于疑。质疑是学生主动、自主学习的最佳外化形式,是学生潜能得到开发的重要标志。】
(4)十多年后的那个中秋之夜,二泉池畔,究竟是哪些让置身于黑暗世界的阿炳从那淙淙的流水中听到这么多他儿时未曾听到的声音?(生默读,找一找)
预设片段:坎坷的经历。
①文中有一段文字精炼地概括了阿炳十多年来遭遇的人生变故,让学生找一找阿炳有哪些坎坷的经历?
②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总结阿炳多舛的命运:在唾弃声中降生,四岁丧母;在白眼中成长,痛丧师父;在屈辱中度日,双目失明。同时课件出示为阿炳写的一首四字词语歌,让学生读一读,感受其凄苦的人生。
痛丧师父 孤苦无依
天来横祸 双目失明
颠沛流离 卖艺度日
坎坷人生 苦苦凄凄
【设计意图:《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阿炳的苦难经历在师生平等有效的对话中无声无息的进入了学生的视野,撩动了学生朴素的同情之心,为下环节的朗读感悟奠定了情感基调。】
③同学们,这就是阿炳十多年的经历,请大家把你的目光集中到阿炳的那张脸上。你看,那张曾经非常可爱的脸,那张曾经充满了青春和朝气的脸,如今,随着师父的离世,随着他的双目失明,随着大雪纷飞,烈日炎炎,那张脸变了,变了,变了同学们,此时此刻,你看到了一张怎样的脸?(学生回答)
④同学们,经历坎坷人生的阿炳尽管是一张饱经风霜的脸,面黄肌瘦的脸,布满皱纹的脸,但他心里面却充满了对音乐的热爱,对光明的向往,对生活的渴望。
出示:但是生活的穷困和疾病的折磨,泯(mǐn)灭不了阿炳对音乐的热爱和对光明的向往。他多么希望有一天能过上安定幸福的生活啊!
指导学生朗读,读出阿炳火热的内心。
⑤同学们已经走进了阿炳心里。如今,阿炳再次听泉,那淙淙的流水也走进了阿炳的心里,发出了深沉的叹息、伤心的哭泣、激愤的倾诉、倔强的呐喊这些声音阿炳听到了,你们听到了吗?是谁在叹息、谁在哭泣?是谁在倾诉、谁在呐喊?
教师可以提示学生结合前面的学习表达出是阿炳在叹息自己的双目失明,是阿炳在哭泣命运的悲惨,是阿炳在倾诉不幸的遭遇,是阿炳在呐喊自己对光明的向往!
出示:渐渐地,渐渐地,他似乎听到了深沉的叹息、伤心的哭泣、激愤的倾诉、倔强的呐喊
指导学生朗读注意体会顿号的用法,不用较大的停顿。
【设计意图:同样是这泓清泉,依旧是二泉美景,可阿炳再也看不到了。鲜明的对比,巨大的反差,在学生的心里形成了强烈的冲击,产生了深刻的体验。而场景的铺陈,情境的营造,意境的渲染更是把学生带进了阿炳那苦难而又不屈的坎坷人生中去了,感受阿炳的叹息、哭泣、倾诉和呐喊。学生在切己体察悄然走进阿炳的内心世界。】
2、品悟不朽名曲。
(1) 听着,听着,阿炳的心颤抖起来。他要积淀已久的情怀倾吐出来,当时有人听阿炳倾诉吗?没有。流水是他的知音,月夜是他的朋友,琴弦是他的伙伴,他要把积淀已久的情怀倾吐给这茫茫月夜。于是他禁不住抓起胡琴,拉弓抚弦,他的手指在琴弦上不停地滑动着,流水、月光都变成了一个个动人的音符,从琴弦上流泻出来。他倾吐了哪些情怀呢?请学生拿起笔来用不同的标记画一画哪些句子描写了琴曲的特点?哪些句子是琴曲传达出的情感?
(2)交流。
A、出示:起初,琴声委婉连绵,有如山泉从幽谷中蜿蜒而来,缓缓流淌。这似乎是阿炳在赞叹惠山二泉的优美景色,在怀念对他恩重如山的师父,在思索自己走过的人生道路。
听音乐起始部分,想象相关画面,感受乐曲的 委婉连绵 ,体会琴声表现的内涵。
指导用轻缓、抒情的语调读出音乐起始部分的委婉连绵,用稳重的语气读出音乐传达的情感。
B、出示:随着旋律的升腾跌宕,步步高昂,乐曲进入了高潮。它以势不可当的力量,表达出对命运的抗争,抒发了对美好未来的无限向往。
欣赏乐曲高潮部分,说说自己对这两句话的理解,进一步体会阿炳通过琴声表达的情感,指导学生加快语速,升高语调来表现乐曲的高潮,用激昂高亢的语调表现乐曲抒发的情感。
C、出示:月光照水,水波映月,乐曲久久地在二泉池畔回响,舒缓而又起伏,恬静而又激荡。阿炳用这动人心弦的琴声告诉人们,他爱那支撑他熬过苦难一生的音乐,他爱那美丽富饶的家乡,他爱那惠山的清泉,他爱那照耀清泉的月光
指导学生理解表示乐曲的丰富内涵的看似矛盾的两对词语,用徐缓回味的语气读整首曲子带给听者的感受,用抒情的语调读好最后的排比句。关注排比句中的逗号,读出停顿。
(3)采用师生合作或男女生合作等多种形式感情朗读。
(4)再次播放二胡曲,静静的聆听。要求学生欣赏后表达自己的感受。
(5)学生再次跟随乐曲朗读。
【设计意图:这一自然段集中体现了语言与音乐的交融、情感与情境的辉映,是全课感情朗读的重点、难点。学生的情感虽然集聚到了急需释放的程度,但是毕竟对乐曲内涵的理解还很肤浅。因此教学中通过精心设计的练习,引导学生鉴赏乐曲,步步铺垫,层层深入,达到优化课堂教学的效果;接着在读懂基础上学生一次次的朗读,一次次的提高,学生读好了乐曲,真真切切成为了瞎子阿炳的知音。】
(6)《二泉映月》这首不朽的乐曲就这样诞生了。师生齐读最后一段。
四、拓展延伸,迁移运用。
1、日本指挥家小泽征尔听到此曲时,不由得跪了下来。同学们,小泽征尔为什么跪下来呢?
2、补充介绍
1950年深秋,在无锡举行的一次音乐会上,阿炳首次也是最后一次演奏此曲,博得观众经久不息的掌声(课件出示演出图片);三天后,阿炳吐血身亡,只活了57岁(出示阿炳墓图片)。1959年10周年国庆时,中国对外文化协会又将此曲作为我国民族音乐的代表之一送给国际友人。从此,此曲在国内外广泛流传,并获得很高评价。1985年,此曲在美国被灌成唱片,并在流行全美的十一首中国乐曲中名列榜首,曾获20世纪华人音乐经典作品奖。
3、向学生提问:此刻你最想对阿炳说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补充介绍拓展延伸了学生对《二泉映月》享有盛誉的具体了解,无形间敬佩之意油然而生,学生由衷地抒怀,实现了与文本的深层次对话,实现乐无痕的教育境界。】
4、师生共同朗读配乐诗:《永远的二泉映月》
看不见黑暗
是因为穿行在黑暗之中
听不见苦难
是因为置身于苦难之中
一把二胡,道尽人世的沧桑
两根细弦,诉尽命运的悲凉
阿炳啊
你那把血泪斑斑的胡琴
凄凉而不绝望
忧愤而不疯狂
空荡荡的夜色中
我听到了不屈的抗争
触摸到了一颗坚强的灵魂
教师总结:
伴着二泉映月完美无瑕的旋律,我们仿佛看到了那个落魄的阿炳又缓缓向我们走来。苦难究竟能给人带来什么?阿炳穷尽自己的一生为我们留下了最响亮的回答。同学们,那就是:人在旅途,有苦有乐,笑对人生,从容不迫,穿越痛苦,赢得生活!
二泉映月教学设计 篇5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四、五自然段。
2、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中描写月夜景色和由琴声联想《二泉映月》乐曲丰富内涵的语句的意思。
3、通过朗读和背诵课文的训练,感受民间艺人阿炳创作不朽名曲《二泉映月》的艰辛历程,学习他敢同命运抗争,矢志不渝追求美好理想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在第五自然段创设音乐情境,让学生在倾听、感受、朗读、感悟中深切理解语言文字的内涵,并能熟读成诵。
教学时间:
2课时
一、导入:
1、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与音乐有关的一篇课文,齐读课题。
2、听过《二泉映月》这首曲子吧?它的作者是?(阿炳)。
3、你对阿炳有哪些了解?
他是20世纪响彻世界的盲人音乐家。广为传诵的《二泉映月》不仅是一首二胡曲,对咱们无锡人来说更是一道风景。想聆听这震撼人心的千古绝唱吗?好,听的时候老师向你们提一个要求,不仅要用自己的耳朵去听,更要用自己的整个心灵来聆听。
4、琴声悠扬,你在这琴声中听到了什么?
(教学反思:语文说起来是简单的,师生中轻松的对话,自然和本色是时时刻刻在浸润和成长的。充分利用身边的有效资源,在悠扬的音乐声中聆听、体验,以求在共鸣中达到心领神会。)
二、初读感悟:
作者沧桑的生命历程都融汇到这一曲《二泉映月》之中,那为什么阿炳这位盲人,这位民间艺术家能够创作出这样动人的音乐呢?就让我们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
三、体会二泉之美
1、二泉这道风景美在哪里?找出相关段落。
生:无锡的惠山,树木葱茏,藤萝摇曳。山脚下有一泓清泉,人称“天下第二泉”。(齐读,指名读)
2、说起这“天下第二泉”这几个字,还是元代大书法家赵孟兆页的墨宝呢,这里有山水环绕,树影婆娑,怪不得那些诗人和音乐家们在这里驻足流连,素沙见底空无色,青石潜流暗有声。李绅的诗真是说的一点不错,让我们再来美美的读一读。
(教学反思:这一段环境描写似乎较为突兀,课后我结合课堂反映再次回顾这一设计,若放进下文赏月中引出会更自然顺畅。)
3、不光这泉很美,这里的月夜更美。请在文中找一找描写月夜的字词,读一读。
根据回答出示:
月光如银 月光似水 静影沉璧 月光照水 水波映月
4、师:天上有一轮明月,水中也有一轮明月,书中用哪个词语来形容?
相机理解。
5、如碧玉一般晶莹润泽的月儿真美,你还有哪些美好的字词来形容 这美好的月色。
指导读好这些词语。
四、体会经历之坎坷
1、多美的二泉,多美的月光啊!然而,这一切,对于阿炳,那个双目失明的阿炳,对那个盲人阿炳来说,却意味着什么?他看得到吗?他看到的只能是什么?
2、是的,只能是黑暗,无边无际,铺天盖地,这二泉,这月光,他再也无法看到,而只能用心去“听”了。比起第一次的赏月,还有哪些不同之处?
(教学反思: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应对教学细节进行精雕细刻,依托语言进行活化。)
3、是的,二泉依然那样清澈,月色依然那样迷人,可物是人非,连他最亲近的师父也永远的离开了,陪伴他的只有无边的黑暗。此时他内心的感受如何?你能体会吗?
4、松风吹动泉月,一阵悲哀袭向心头,在这样一中秋之夜,这个团圆之夜,阿炳在想些什么呢?自读第四小节。
把你的感受都读出来。
5、让阿炳产生这样的感受,只在短短的'十多年,而这十多年却又是那样漫长,因为这是怎样的十多年?
生:坎坷的……
6、课文哪里告诉我们的?找到关键的语句,读一读,说一说。
7、由于双目失明,阿炳只能靠卖艺度日。你见过卖艺的情景吗?
8、阿炳卖艺的过程中又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呢?让我们发挥想像走进阿炳生活的那段岁月。
场景一:当春寒料峭的时候,双目失明的阿炳是怎样卖艺的呢?
场景二,当骄阳似火的时候,双目失明的阿炳是怎样卖艺的呢?
场景三,当( )的时候,双目失明的阿炳是怎样卖艺的呢?
场景四,一天,阿炳生病了,发着高烧,他又是怎样卖艺的呢?
自己选择一组画面,写一写。
交流。
(教学反思:听说读写训练是语文教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不是简单的机械相加,而需要抓关键点,使其融汇成一个有机体。在这个环节中,同学们个个奋笔疾书,发言也多有精彩之处,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同时也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9、阿炳的经历是那样坎坷,(板书)当同学们所说的一幅幅画面在阿炳脑海中接连不断闪现的时候,渐渐地……齐读。
指导朗读。
10、我们听到了阿炳伤心的哭泣,但他倒下了吗?
师:什么也泯灭不了!那些苦难和坎坷,比起他对音乐的热爱和对光明的向往来说,算的了什么!再来读。
五、体会景情交融的音乐之美
他的愿望那样强烈,那样执著,他多么希望过上安定幸福的生活,但是他如愿了吗?他深沉的叹息有人倾听吗?他伤心的哭泣有人倾听吗?他激愤的倾诉有人倾听吗?他倔强的呐喊有人倾听吗?他只能把自己的满腔情怀通过琴弦倾吐给茫茫的月夜。播放《二泉映月》。
【二泉映月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二泉映月的教学设计03-12
二泉映月教学设计02-09
二泉映月教学设计03-08
二泉映月教学设计03-31
二泉映月的教学设计03-12
《二泉映月》的诞生教学设计05-28
二泉映月教学设计15篇03-31
二泉映月的教学设计(15篇)04-27
二泉映月的教学设计15篇03-12
《二泉映月》教学设计(通用20篇)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