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瑞文网!

防电信诈骗安全教育教案

时间:2023-11-03 08:39:11 防电信诈骗安全教育教案 我要投稿

防电信诈骗安全教育教案

  近年来各地各部门不断加大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力度,有效遏制了案件快速上升势头。然而,仍有犯罪分子铤而走险,不断翻新手段实施诈骗,让受害人蒙受损失,我们普通人一定要提高警惕。以下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防电信诈骗安全教育教案(精选9篇),希望大家喜欢。

  防电信诈骗安全教育教案1

  教学目标:

  1. 了解什么是电信诈骗,并能够识别常见的电信诈骗手段。

  2. 学习如何保护自己免受电信诈骗的侵害。

  教学准备:

  1. PPT或黑板,用于展示相关内容。

  2. 电信诈骗案例的图片或视频,用于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

  3. 小组活动的材料,用于让学生进行讨论和分享。

  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引入电信诈骗的概念,可以通过展示一些电信诈骗案例的图片或视频来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

  2. 识别电信诈骗(10分钟):

  通过展示PPT或黑板上的相关内容,向学生介绍常见的电信诈骗手段,如冒充公检法机关、虚假中奖信息、冒充亲友求助等。并向学生解释这些手段的原理和特点。

  3. 分组讨论(15分钟):

  将学生分为小组,每个小组讨论一个电信诈骗案例。让他们思考这个案例是如何进行的,受害者是如何上当受骗的。然后让每个小组分享他们的思考结果。

  4. 防范电信诈骗(15分钟):

  通过展示PPT或黑板上的相关内容,向学生介绍如何防范电信诈骗,如不轻易透露个人信息、警惕陌生电话和短信、不随意点击陌生链接等。并向学生强调保持警惕的重要性。

  5. 角色扮演(15分钟):

  将学生分为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电信诈骗案例进行角色扮演。其中一名学生扮演受害者,其他学生扮演诈骗者和旁观者。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亲身体验电信诈骗的危害和防范的重要性。

  6. 总结(5分钟):

  向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电信诈骗的危害和防范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警惕,不轻易上当受骗。

  教学延伸:

  1. 邀请警察或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来校进行讲座,向学生介绍更多的电信诈骗案例和防范知识。

  2. 组织学生参加相关的社区活动或宣传活动,向社会传播电信诈骗防范的知识和技巧。

  防电信诈骗安全教育教案2

  班会主题:

  防电信诈骗

  班会目的:

  通过这次主题班会,使同学们明白预防电信诈骗的重要性,通过本次活动,让学生了解诈骗的各种形式,避免上当受骗。

  班会准备:

  确定主持人、制作ppt

  具体步骤及安排:

  一、导入新课

  近年来,伴随金融、通信业的快速发展,借助于手机、固定电话、网络等通信工具和现代网银技术实施的电信诈 骗犯罪迅速蔓延。电信诈骗作为一种“不接触犯罪”的新型犯罪来势较猛,涉案金额大,侵害对象广,动辄骗取受害人积攒数年的“辛苦钱”、“养命钱”、“看病钱”、“防老钱”,给群众造成重大经济损失,严重影响群众安全感。

  二、讲授新课

  (一)、电信诈骗特点

  1.作案过程不接触化。

  2.作案方式信息化。

  3.作案手段智能化。

  4.作案地域跳跃化。

  5.受害人群不特定化。

  6.犯罪组织职业化。

  7.犯罪活动国际化。

  8.赃款流动快速化。

  (二)、电信诈骗作案的主要手法

  1.电话类诈骗:冒充公检法诈骗,冒充“领导”、熟人电话诈骗,破财消灾诈骗,补贴退税类诈骗,机票诈骗,冒充军人、武警订购物资诈骗。

  2.短信类诈骗:中奖短信诈骗,低息贷款诈骗,引诱汇款诈骗,发送携带木马链接的内容短信诈骗。

  3.网络类诈骗:利用QQ、微信冒充熟人诈骗,网络兼职刷信誉诈骗,购买基金诈骗,“网购”诈骗。

  除上述常见电信诈骗手段外,还有复制手机卡诈骗、二维码诈骗、虚假婚恋网站诈骗、高薪招聘、低价购物、网络购物等其他诈骗手段。遇有上述情况,大家一定要提高警惕、冷静处置,坚持不轻信不明讯息、不透露个人信息、不打开网站地址、不轻易汇款转账的“四不”原则,并在第一时间拨打110进行咨询或报案。让我们行动起来,警民携手,共防诈骗!

  三、班会总结

  短短的40分钟我希望能够在我们每个人的心里播下了一颗安全意识的种子,希望通过这次班会,能够再次唤醒同学们对生活中各种安全问题的重视意识。大地苏醒,春风又绿,我们要让自己心中那颗安全教育理念的种子发芽开花、长成参天大树,我们必将收获更多的祥和、幸福和安宁。

  防电信诈骗安全教育教案3

  活动目标

  1、了解电信诈骗的危害和主要段。

  2、树安全意识,养成良好的信息活动习惯。

  3、掌握防诈骗的基本段,做个健康阳光的学。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揭主题

  师引导性提问:同学们,你们有没有上当受骗的经历?你们知道诈骗都有什么段嘛!学由回答,发表的见解。

  (二)案例分析,提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

  我校经管学院xx商1班x学(原13商2班学)被骗8000元现,给学造成了较损失。

  (三)诈骗主要段

  1、短信诈骗:利机短信发送虚假消费提或中奖提,诱骗客户交纳续费或税,或者诱骗客户拨打假冒的银服务电话、银联信卡管理中、公安部门等部门的咨询电话,套取客户的银卡、密码等信息进诈骗。

  2、盗QQ号诈骗:盗他QQ号码,盗QQ登陆与“他”最信任、最亲近的好友聊天,找各种理由骗取对通过银向他付款,进诈骗。

  3、电话诈骗:诈骗分冒充电话银动语提提供国内各银的电话银号码和融服务,客户使此电话进查询后,诈骗分可截取客户的银卡、密码、份证等信息,从盗取客户账户内的资;或者以公安或银名义暗发了个可能威胁你安全或者客户账户资安全的紧急情况,诱使客户提供账号和密码骗。

  4、络交易诱骗:通过互联上交易诱骗,开始让你每次投资百元(如购买Q币),对返回105%,多次以后,当你汇款上千元甚更多以后,对就消失了。

  5、利ATM机骗:通过窃取客户银卡,骗取密码,盗取客户卡内资,或者克隆银卡窃取客户资;在客户取款时故意扰乱,致使ATM机暂停服务,并通过“指导”客户操作的式骗取客户密码,当客户暂时离开时,取银卡到其他ATM机上盗取客户资。

  6、投其所好,引诱上钩:—些诈骗分往往利被害急于就业和出国等理,投其所好,应其所急施展诡计骗取财物。

  7、签订虚假公司合同:些骗利校学经验少、法律意识差、急于赚钱补贴活的理,常以公司名义、真实的份让学为其推销产品,事后却不兑现诺和酬使学上当受骗。有些公司借招聘的名义对些“知”学设置骗局,骗取介绍费、押、报名费等。

  8、借贷为名,骗钱为实:有的骗利们贪图便宜的理,以利集资为诱饵,使他上当受骗。

  9、以次充好,恶意骗:些骗利学“识货”经验少苛求物美价廉的特点,上门推销各种产品使师上当受骗。更有些到学宿舍推销产品的,发现室内,就会顺牵。

  10、博取同情骗:诈骗分冒充名校学或其他员,借机打电话、银卡汇款,利切机会与学拉上关系,述说困难,博取同情,寻机诈骗或窃。

  11、盗取学信息骗:骗搜索到学个信息,冒充师、同学与学的家联系,谎称他病或出车祸,急需钱,让家长速汇钱来。

  (四)诈骗的防范措施

  1、提防范意识,学会我保护;交友要谨慎,避免以感情代替理智;同学之间要互相沟通、互相帮助;服从校园管理,觉遵守校纪校规。

  2、不要将个信息资料如存折(融卡)密码住址、电话、机、呼机等随意提供给他,以防被利。

  3、对陌路之切不可轻信,更不要将钱款借给不了解的陌。

  4、切不可轻信马路告或上及机的求职应聘等信息,勤助学必须通过正规渠道,防上当受骗。

  5、防以“求助”或利诱为名的诈骗为,遇到把握不准的事,应及时向母、师或保卫处(派出所)报告,不要盲从事。

  6、切不可贪图便宜或谋取私益,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谨防掉进骗设计的陷阱。

  8、树正确的观,价值观。要以学业为主,积极参加各类有益健康的活动,不要沉湎与虚拟世界的匿名交流法拔。

  9、要守法,讲德。要做聪明的“”和聊天客,不要轻易的给别留下你的电份资料和个信卡资料。

  10、旦遇到烦,应即向有关师、学校保卫部门或公安机关反映情况,并提供有关协助调查。

  三、课后总结

  同学们,通过今天的防诈骗安全教育主题班会家都对诈骗有了定的了解,并掌握了定的识别骗术法。在今后的活中,旦遇到什么意想不到的紧急情况,就能够临危不惧。防诈骗,重在个“防”字,所以说我们应当防患于未然,这些知识和技能看似很,但关键时刻却是能够救命的招。平安课,是我们的第课!学会我保护,练就双辨别是的慧眼!

  防电信诈骗安全教育教案4

  教案目标:

  1. 帮助幼儿了解电信诈骗的概念和危害;

  2. 培养幼儿辨别诈骗电话和信息的能力;

  3. 培养幼儿拒绝陌生人电话和信息的能力;

  4. 培养幼儿正确应对电信诈骗的.能力。

  教学准备:

  1. 图片或视频素材,用于讲解电信诈骗的概念和危害;

  2. 模拟电话和信息,用于幼儿练习辨别和拒绝;

  3. 幼儿绘画纸和彩色笔,用于制作防诈骗宣传画。

  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利用图片或视频素材,向幼儿介绍电信诈骗的概念和危害,引起幼儿的兴趣和注意。

  2. 讲解(10分钟)

  通过简单明了的语言,向幼儿解释电信诈骗的常见手段和特点,例如假冒公检法、中奖信息、虚假投资等。同时,告诉幼儿电信诈骗的危害,例如损失财产、泄露个人信息、影响家庭和社会安全等。

  3. 辨别练习(10分钟)

  模拟电话和信息,让幼儿辨别真实和诈骗的信息。可以设计一些简单的问题,例如询问幼儿家长的姓名、电话号码等,让幼儿判断是否是诈骗电话或信息。

  4. 拒绝练习(10分钟)

  模拟陌生人电话和信息,让幼儿练习拒绝。引导幼儿用礼貌的方式告诉陌生人“我不认识你,不跟你说话”,并及时告知家长。

  5. 应对练习(10分钟)

  让幼儿讨论和提出应对电信诈骗的方法和策略。引导幼儿了解正确的做法,例如不随便泄露个人信息、不随便点击陌生链接、不轻易相信陌生人等。

  6. 制作宣传画(15分钟)

  给幼儿发放绘画纸和彩色笔,让幼儿制作防诈骗宣传画。鼓励幼儿用图画和简单的文字表达自己对防电信诈骗的理解和建议。

  7. 总结(5分钟)

  请幼儿展示自己的宣传画,并让幼儿分享自己对防电信诈骗的认识和体会。总结课堂内容,并再次强调正确应对电信诈骗的重要性。

  教学延伸:

  1. 家长互动:将学校宣传画收集起来,组织家长参观,并与家长分享幼儿学习的内容和成果。

  2. 参观活动:组织幼儿参观当地公安机关或电信公司,让幼儿了解电信诈骗的打击和防范工作。

  教学评估:

  观察幼儿在辨别、拒绝和应对电信诈骗练习中的表现和回答,评估幼儿是否掌握了防电信诈骗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防电信诈骗安全教育教案5

  教案目标:

  1. 了解电信诈骗的概念和常见手段。

  2. 培养幼儿对电信诈骗的辨别能力。

  3. 培养幼儿正确应对电信诈骗的能力。

  教案内容:

  1. 电信诈骗的概念和常见手段

  a. 介绍电信诈骗的定义:电信诈骗是指利用电话、短信、网络等电信工具进行欺骗、诈骗的行为。

  b. 介绍常见的电信诈骗手段,如冒充公检法、冒充亲友、冒充银行客服等。

  2. 如何辨别电信诈骗

  a. 教导幼儿不轻易相信陌生人的电话、短信等。

  b. 强调幼儿不要随意透露个人信息。

  c. 告诉幼儿在接到可疑电话、短信时要及时向家长或老师报告。

  3. 正确应对电信诈骗

  a. 强调幼儿不要轻易相信陌生人的话,尤其是要警惕陌生人索要个人信息或转账等行为。

  b. 介绍幼儿应该如何报警,如拨打紧急电话等。

  4. 游戏与活动

  a. 角色扮演:让幼儿分角色扮演电信诈骗案例,引导幼儿分析诈骗手段并提出应对措施。

  b. 画画比赛:让幼儿画出自己对电信诈骗的理解,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观点。

  教案评估:

  1. 观察幼儿在角色扮演中的表现,看是否能正确辨别电信诈骗手段和提出应对措施。

  2. 评估幼儿在画画比赛中的作品,看是否能正确表达对电信诈骗的理解。

  教案延伸:

  1. 与家长合作,组织家长讲座或讨论会,加强家庭对电信诈骗的防范意识。

  2. 定期进行安全教育活动,加强幼儿对各种安全问题的认识和应对能力。

  防电信诈骗安全教育教案6

  知识与技能

  1、通过播放新闻短片、现场调查等形式引起同学们对电信诈骗的重视。

  2、了解什么是电信诈骗,以及电信诈骗的套路和特点。

  3、掌握预防电信诈骗的方法,防止上当受骗。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新闻案例的研究,让学生自己总结出新闻主人翁上当的原因,培养学生总结分析的能力。

  2、通过交流讨论电信诈骗的套路,提高学生对电信诈骗的认知能力。

  3、通过情景演示,提高学生面对电信诈骗的处事解决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本节安全教育课,提升学生处事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

  学情分析

  高中生正处于未成年人到成年人的过渡时期,他们接受到信息的方式更为年轻化、科技化,遇到问题更希望依靠自身能力去解决。由于高中生还没有进入到社会,对社会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没有相应的处理经验,很容易步入犯罪分子所设下的圈套,面对种类繁多的电信诈骗,他们更是防不胜防,很容易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因此提高他们对电信诈骗的认知度,应对能力非常迫切。

  教学重难点

  了解电信诈骗的套路和特点,掌握预防电信诈骗的方法。

  教学方法

  案例分析 合作探究 多媒体教学

  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通过最近新闻报道的多起准大学生学费被骗导致猝死或被骗后自杀等事件,激发学生研究电信诈骗的兴趣。结合近年来科技的快速发展,借助于手机、固定电话、网络等通信工具和现代网银技术实施的电信诈骗犯罪迅速蔓延的现状,给群众造成重大经济损失,严重影响群众安全感,引导学生思考电信诈骗都有哪些套路和相似的特征,学会如何去辨别真伪。

  (2)进入新课

  本环节主要通过对三个问题的探究展开,让同学们分组讨论并总结。

  1、什么是电信诈骗。

  多媒体展示一些电信诈骗的案例、图片,让同学们讨论,交流在生活中遇到电信诈骗的例子,让同学们对电信诈骗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让同学们总结归纳什么是电信诈骗。

  电信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利用手机短信、电话、网络电话、互联网等传播媒介,通过银行柜台、ATM机、电话银行、网络银行或其它支付手段,以非接触的方式完成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案件。其主要形式为:手机短信诈骗、电话诈骗、网络诈骗。

  2、电信诈骗有哪些套路和特点

  (1)冒充相关人员,最终目的不离钱

  (2)退款、中奖理由多,馅饼其实是陷阱

  (3)发送虚假网站、植入木马链接,一点就上当

  (4)网络交友,虚拟世界骗你没商量

  3、如何预防电信诈骗。

  通过对山东准大学生徐玉玉被骗的新闻案例的研究,让学生们分析提出在犯罪分子实施电信诈骗中的一些应对措施。

  问题1:如果遇到诈骗电话、信息等,如何判断对方说的真假?

  问题2:涉及到公安、国税、政府、社保、银联等国家机构等人员进行电话询问时,该如何进行应对?

  问题3:当涉及到金钱交易时,采取什么方式保证财产安全。

  问题4:有什么方法可以预防被骗?

  问题5:如果被骗要采取什么措施?

  最后在问题回答之后,师生共同总结归纳预防电信诈骗的手段。即:

  不透露:不贪小利或言语诱惑,不向对方透露自己及家人的个人信息、存款、银行卡等情况,如有疑问应立即与身边亲友核实或求助110。

  不轻信:不轻信不明电话或手机短信,不轻信不法分子的花言巧语或危言耸听,要及时挂掉电话,不回短信电话,不给不法分子布设圈套的机会。

  不转账:封堵不法分子的最后一扇门,不向陌生人或不明账户汇款转账,保证自己银行卡内的资金安全。

  要及时报案:万一上当受骗或听到亲戚朋友被骗,请立即冻结银行卡并向公安机关报案,提供骗子的账号和联系电话等详细情况,以便公安机关开展侦查破案工作。

  (3)总结

  如今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智能手机、网银、手机支付等技术走到老百姓的生活中,同时诈骗手段也在快速地升级,诈骗的对象也越来越广,让人防不胜防。因此,只有了解电信诈骗,才能防微杜渐,保护好自身的财产信息安全。

  通过总结,呼吁大家传播预防电信安全的知识,强化学生以及周围人的安全意识。如果不幸遭遇诈骗,不要想不开,更不能伤害自己。人生没有过不去的坎,只有生命的存在才能够续写更加辉煌的青春!

  作业设计

  通过对本节课的学习,向周围的人传授预防诈骗的经验和方法。

  防电信诈骗安全教育教案7

  一、活动目的:

  通过这次主题班会,使同学们明白如何预防手机诈骗的重要性,通过本次活动,让学生了解诈骗的各种形式,避免上当受骗。

  二、背景分析:

  随着社会的发展,交通事业的发达,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渠道的广阔,信息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安全问题也逐渐暴露,由其带来的交通、饮食、消防、网络等方面的一系列问题也浮出了水面,为了加强学生在生活中各方面的预防能力,为了提高学生在各种灾难来临时的应对能力,为了灌输学生更多的自我预防、自我保护、自我应对、自我逃生的能力。召开本次主题班会。

  三、引入提问:

  什么是“盗窃和诈骗”?所谓“盗窃和诈骗”就是分子利用学生经验少,心肠软等特点,蓄意编造故事,博得大学生的同情,伺机借走其银行卡,然后想尽办法盗走密码,最终骗走卡内资金的事项。

  (一)、电信诈骗特点

  作案过程不接触化。诈骗案件与其他刑事相比,无现场、无痕迹物证,难以发现、固定和提取证据。在侦办传统诈骗案件中,往往采取比对嫌疑人体貌特征确定嫌疑人。而电信诈骗中,嫌疑人仅通过电话与受害人联系,与受害人不见面,受害人对嫌疑人了解仅限于电话号码、银行账号,不掌握嫌疑人体貌特征,难以确定嫌疑人。加之,电信诈骗嫌疑人通常采用网银系统转存及分解资金、自动柜员机提现等手段,与银行工作人员不接触,加大了确定嫌疑人、固定证据方面的困难。

  (二)、电信诈骗作案的主要手法

  电话类诈骗

  (1)冒充公检法诈骗骗子分别冒充“公安局、检察院、法院、银行、社保、医保、有线电视或邮政公司”工作人员,虚拟上述机关、单位电话号码,以“恶意透支、社保、医保账户异常、电视欠费、邮包或涉嫌洗钱、贩毒、经济等”为名,要求事主保密并将个人资产转到所谓“安全账户”。

  (2)冒充“领导”、熟人电话诈骗骗子冒充单位领导、同事、同学、亲属、朋友等,采取直呼其名或“猜猜我是谁”的方式,以“临时周转、发生车祸、被抓、急需手术费用、孩子突发疾病”等为名,要求事主向指定账户转入资金。

  (3)破财消灾诈骗骗子冒充“”,以“子女在外遭绑架”或事主“得罪人将被报复,花钱能够帮其摆平”等为由,要求事主交赎金或向账户打款。

  四、PPT播放

  (1)校园中常见的诈骗盗窃案例

  (2)社会上常见的诈骗盗窃案例

  五、班主任总结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不可无根据的同情陌生人,或者是昔日的好友,不可泛滥其同情心。详细的阐述如何合理利用和保管银行卡等。

  五、情景剧

  搞笑版“老同学”(一个学生被昔日的同学以介绍工作为由骗入传销的情景剧)

  六、班会课总结

  短短的40分钟我希望能够在我们每个人的心里播下了一颗安全意识的种子,希望通过这次班会,能够再次唤醒同学们对生活中各种安全问题的重视意识。大地苏醒,春风又绿,我们要让自己心中那颗安全教育理念的种子发芽开花、长成参天大树,我们必将收获更多的祥和、幸福和安宁。

  防电信诈骗安全教育教案8

  教学目标:

  1. 了解什么是电信诈骗,以及常见的电信诈骗手段。

  2. 学习如何保护自己不被电信诈骗。

  教学内容:

  1. 什么是电信诈骗?

  电信诈骗是指利用电话、短信、网络等电信手段进行欺骗、骗取他人财物的行为。

  电信诈骗手段多种多样,常见的有假冒银行、公安、法院等机构进行诈骗,冒充亲友急需资金等。

  2. 常见的电信诈骗手段

  假冒银行或其他机构:发送假冒短信或电话,诱导受害人提供个人银行账户信息。

  冒充亲友急需资金:发送短信或电话,冒充亲友急需资金,骗取受害人转账。

  中奖诈骗:发送短信或电话,告知受害人中奖,需要先支付一定费用才能领奖。

  虚假投资理财:发送短信或电话,诱导受害人进行虚假投资理财。

  3. 如何保护自己不被电信诈骗

  不随意泄露个人信息:不将个人信息随意告知陌生人,尤其是银行账户、身份证号码等敏感信息。

  警惕陌生电话、短信:对于陌生电话、短信要保持警惕,不轻信其中的内容,避免被骗。

  不随意转账:不随意转账给陌生人,特别是冒充亲友急需资金的`情况下,应先与亲友核实。

  学会辨别真伪:学会辨别真伪的电话、短信,尽量通过正规渠道核实信息的真实性。

  教学活动:

  1. 观看相关视频:播放相关的电信诈骗案例视频,让学生了解电信诈骗的危害性。

  2.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常见的电信诈骗手段,并共享自己的经验和观点。

  3. 角色扮演:让学生分成小组,扮演受害人和电信诈骗者,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亲身体验电信诈骗的过程和感受。

  4. 制作宣传海报:让学生分组制作宣传海报,宣传如何保护自己不被电信诈骗。

  教学评估:

  1. 学生的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和角色扮演中的积极程度。

  2. 学生的表现:评估学生制作的宣传海报的质量和内容是否准确传达了如何保护自己不被电信诈骗的信息。

  教学延伸:

  1. 邀请警察或相关专家进行讲座:邀请警察或相关专家来班级进行讲座,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电信诈骗的认识和了解。

  2. 组织实地参观: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电信诈骗案件处理中心,让学生亲身了解电信诈骗的处理过程。

  3. 设计游戏活动:设计电信诈骗相关的游戏活动,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如何辨别真伪和保护自己不被电信诈骗。

  防电信诈骗安全教育教案9

  教案概述:

  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了解电信诈骗的基本概念、常见手段和防范措施。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学生将能够提高对电信诈骗的辨别能力,并学会保护自己不被骗。

  教学目标:

  1. 了解电信诈骗的定义和基本概念;

  2. 掌握常见的电信诈骗手段;

  3. 学会识别电信诈骗的特征和迹象;

  4. 掌握预防电信诈骗的基本措施;

  5. 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防范意识。

  教学内容:

  1. 电信诈骗的定义和基本概念;

  2. 常见的电信诈骗手段;

  3. 识别电信诈骗的特征和迹象;

  4. 预防电信诈骗的基本措施。

  教学步骤:

  第一步:导入(5分钟)

  通过提问和讨论引入话题,让学生了解电信诈骗的基本概念和危害。

  第二步:讲解电信诈骗的定义和基本概念(10分钟)

  向学生讲解电信诈骗的定义和基本概念,包括诈骗手段的种类和常见目标。

  第三步:介绍常见的电信诈骗手段(15分钟)

  列举常见的电信诈骗手段,如假冒身份、虚假中奖、网络购物诈骗等,并通过案例分析向学生展示每种手段的特点和危害。

  第四步:识别电信诈骗的特征和迹象(15分钟)

  讲解学生如何识别电信诈骗的特征和迹象,如语言表达不准确、要求个人信息、威胁恐吓等。通过案例讨论,引导学生分析和辨别真伪信息。

  第五步:预防电信诈骗的基本措施(15分钟)

  向学生介绍预防电信诈骗的基本措施,如保护个人信息、不随意点击链接、警惕陌生电话等。通过案例讨论和角色扮演,让学生学会保护自己不被骗。

  第六步:总结和小结(5分钟)

  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和小结,强调学生应该保持警惕,提高安全意识和防范意识。

  教学资源:

  1. 电子设备和投影仪;

  2. 案例分析材料;

  3. 角色扮演材料。

  评估方法:

  1. 课堂讨论和提问;

  2. 案例分析和角色扮演;

  3. 课后作业。

  拓展活动:

  1. 邀请警察或网络安全专家进行讲座;

  2. 组织学生参加网络安全知识竞赛;

  3. 建立学生网络安全小组,定期分享防范经验。

【防电信诈骗安全教育教案】相关文章:

防电信诈骗安全教案11-06

防电信诈骗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11-06

防电信诈骗安全教案范文06-20

安全教案 防电信诈骗安全教案02-15

电信诈骗安全教育教案11-06

防电信诈骗安全教育简报(精选6篇)10-18

防电信诈骗安全教案(精选13篇)02-14

防电信诈骗主题班会教案11-03

防诈骗安全教育教案10-17

防电信诈骗总结范文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