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进中举教案

时间:2024-09-06 07:10:25 瑞文网 我要投稿

范进中举教案(精品)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范进中举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范进中举教案(精品)

范进中举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学习通过外貌、语言等手法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

  2.理解夸张、对比手法的巧妙运用。

  3.比较孔乙己与范进的人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

  教学重难点

  夸张、对比手法的运用及了解孔乙己、范进的不同遭遇,从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

  教学准备

  录音材料、多媒体和小黑板。

  设计思路

  从整体上把握结构,比较范进中举前后的经济与社会地位,合作探究文章的`讽刺的表现手法,培养学生对小说情节及人物形象的概括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导人:孔乙已是热衷功名的知识分子,孔乙己的傲气、偷窃、懒惰,让我们同情、可叹,而范进中举的情形又是如何的呢?

  2.学生读注释。

  师补充:《儒林外史》成书于作者50岁以前,这部长篇讽刺小说共55回,刻画了100多个人物,但并无一中心人物作主干,是连缀很多故事而成的长篇小说。可是全书却有一个中心思想,这就是通过对科举制度的弊害和知识分子的精神生活的腐朽堕落的描绘,深刻地揭露和强烈地抨击了封建社会道德风俗的败坏和政治的黑暗。它确实是一幅刻画人微、形象逼真的封建社会儒林群丑图。

  二、自主学习

  (出示课件2。)

  听录音,熟读课文完成以下题目。

  1.自读课文画出字词。

  2.范进中举前后的状况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试分析人物的语言,理解人物的形象。

  三、合作学习

  1.找出文中你认为写得好的语句,小组或同位、前后位之间交流。

  2.分角色朗读课文,进入各自的角色,体会胡屠户、范进这些人物的形象。

  四、反馈交流

  1.给加点字注音。

  2.范进中举前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范进中举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掌握稳重的生字词,理清文章结构。

  2、了解封建社会庸俗腐败的人情世态,认识封建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毒害。

  3、欣赏本文的讽刺艺术

  教学重点: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脉络。

  教法及教具:

  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小组交流,合作学习;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知道封建社会选拔人才的最主要的方式是什么吗?(科举)对了,封建社会的.知识分子十年寒窗苦读,就是为了一朝成名天下知。然而,很多人数十年苦读依旧美梦落空,有的人能美梦成真,从此踏上富贵之路,也有的人为科举演出了一出出悲喜剧。今天我们来学习《范进中举》这一课,让我们一起看看范进究竟命运如何?范进又是怎样的一个形象?

  二、检查预习简介作者与《儒林外史》

  三、整体感知课文

  课文按什么顺序安排材料的(时间)

  范进中举前主要写了哪些内容中举后主要写了哪些内容请你谈谈。

  中前:

  ①胡认为范中相举是他提携结果,所以摆出长辈架子教训范。

  ②范乡试向胡借

  盘缠,被骂个狗血喷头

  中后:

  ①众人请胡打女婿,治疯病。

  ②范进疯病好了,见丈人担心挨骂,胡态度与前截然不同。

  ③胡无耻恭维范;

  ④胡一路给范扯上衣襟

  ⑤家里把屠户送来的钱打发报录人,拜谢丈人

  ⑥范把张乡绅送的银子取出六两送给屠户。

  范进中举前后的状况有哪儿点变化

  五、布置作业:

  学生读课文画出描写人物的句子。展示预习成果学生自读课文思考:

  自由朗读课文分组讨论全班交流学生概括

  ①生活境况:中前家贫无人周济;中后乡邻送米、送菜、送房

  ②社会地位:中前卑微、委人的表现;中后乡邻巴结他。

  ③处事态度:中前甘受委屈,逆来顺受;中后对张乡绅奉迎自如,对胡屠户是势利、虚伪。

范进中举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通过分析人物的语言,动作等细节把握人物形象。

  2、学习通过对比和讽刺突出人物形象的写作方法。

  3、深刻认识封建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毒害。

  教学重点:

  分析范进、胡屠夫等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

  1、理解范进中举反而喜极发疯这一现象。

  2、欣赏本文的讽刺艺术。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语:

  同学们请看,这是什么(提问的同时亮出彩票)

  是的,彩票!小小彩票。现代社会,多少人凭借它而一夜暴富,改写了命运。在我国封建社会,如果人们希望改写个人命运,实现飞黄腾达的梦想,是不是也凭彩票呢?(不是)

  的确,大多数人只有凭借参加封建科举考试,凭“中举”才能实现。

  今天,我们就借吴敬梓的眼睛,通过范进及其身边人来见证封建科举。

  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巨大威力。

  二、分析主人公范进

  1、提问:课文是怎样描写范进的喜极发疯的过程?请学生简要复述这一情节。

  讨论并归纳:范进喜极发疯的过程可分作四层。

  明确:昏厥→疯跑→跌倒→疯走集上

  2、提问:课文写范进的喜极而疯说明了什么?

  讨论并归纳:在封建社会,读书人一旦中举,那就平步青云。范进末中举前穷愁潦倒,受尽屈辱。中举后,即能吐尽几十年的苦水闷气,从此将身价百倍,富贵荣华。因此,这是范进梦寐以求的,一旦到手,竟喜极而疯。文章着重刻画范进颠狂的丑态,揭露了封建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毒害。

  3、提问:你认为主人公范进是怎样一个人?

  贫困潦倒、唯唯诺诺、逆来顺受、圆滑、虚伪、世故、猥琐懦弱、热衷功名

  4、提问:刻画范进这一人物形象,作者要告诉我们什么?

  封建社会科举制度对读书人命运的主宰,揭露了封建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毒害。

  5、提问、范进中举前后,胡屠户对他的态度发生了哪些变化?

  小说对比描写胡屠户在范进中举前后截然不同的两种态度,形成鲜明的对比,使他的前倨后恭、欺贫爱富、趋炎附势、嗜钱如命、庸俗自私的典型市侩的性格,跃然纸上。

  三、提问:

  讽刺是本文突出的艺术特征,找找全文可笑的地方,想一想在笑的.背后隐含着什么?

  在笑的背后隐含着作者对科举制度怀着深恶痛疾的态度,作者痛感科举制度已把读书人腐蚀到了不可救药的地步。作者借小说人物的塑造,深刻揭露封建科举制度的腐朽以及对读书人的腐蚀和毒害。

  四、主题

  范进中举前后状况的变化,反映了封建社会科举制度对读书人命运的主宰,以及在这种制度下人与人之间的势利关系和世态的炎凉。

  五、结合对文本内容和范进的理解,请你为“范进中举”拟一副对联。

  六、作业:

  发挥想象,续写故事。就在胡屠户刚笑咪咪地走出范进家门,没多久,来了四报说,前三报弄错了,中举的不是现在的范进,而是邻庄范进。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呢?请你展开合理的想象,续写故事,不少于200字。

范进中举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掌握“腆”“作揖”“盘缠”等字词的音形义。

  2.通读课文,把握文章主要内容,认识小说所反映的社会生活。

  过程与方法

  1.感知艺术形象,学习运用描写人物的手法。

  2.品味小说语言,领会讽刺艺术的魅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封建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毒害。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梳理故事情节,从范进中举前后的生活变化认识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生活。

  2.了解范进这一形象的典型性,了解作品刻画人物的艺术手法及其作用。

  教学难点

  品味小说的语言,领略古代小说的讽刺艺术的魅力。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在我国封建社会,要改变个人命运,大多数人只有凭借参加科举考试,凭“四书五经”才能敲开仕途的大门。可惜有人中举了,却疯了,他就是范进。今天,我们就借吴敬梓的眼睛,通过范进及其身边人来感受封建科举制度的罪恶。

  二、自主预习

  1.背景资料

  吴敬梓,清代文学家,字敏轩,号粒民,晚年又号文木老人,安徽全淑人。代表作《儒林外史》。

  吴敬梓出生于一个科甲鼎胜的缙绅世家,其曾祖父和祖父两代人中,共出了六名进士,包括一名榜眼,一名探花。由于家族的影响,吴少时曾热衷于科举,早年入学为秀才,二十九岁时参加乡试,却因“文章大好人大怪”而遭黜落。他虽曾发奋制艺,但科举并未成为他对人生的唯一追求。读书生活使他显露出孤标脱俗的叛逆个性。特别在他嗣父母及生父去世后,近房中不少人觊觎遗产,使吴得以认清科甲世家的虚伪和卑劣。吴由愤世嫉俗激发为纵情背礼,放浪形骸,大肆挥霍遗产,不到十年,就将遗产消耗一空。经历了由富贵到贫贱的不平常变化后,他饱尝了世态炎凉,体察到士大夫阶层的种种堕落与无耻。看清了青王朝统治下政治的腐败与社会的污浊。正因为吴的个人经历,使他了解儒生的生活和精神状态,故写下了著名的讽刺小说《儒林外史》。

  2.知识链接

  《儒林外史》简介

  “儒林”指读书人这一阶层。《儒林外史》全书正是以封建知识分子为主要对象,描写他们的生活和精神状态。书中人物,大都有当时真人真事为影,全书故事没有一个主干,但有一个贯串其中的中心,即反对封建科举、封建礼教,讽刺因热衷功名而造成的极端虚伪的社会风气。作品塑造了许多典型人物,如周进、范进、马二先生、严监生等等,在中国文学史上,尤其是讽刺小说中,这本书获得很高评价。

  三、合作探究

  (一)整体感知

  1.速读课文,给课文分段并归纳段意。

  答案示例:全文分成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l~2段):写范进进学回家到中举前的情况。

  第一层(1段):写范进进学回家,丈人胡屠户前来贺喜。

  第二层(2段):写范进向胡屠户借盘缠应乡试,遭到拒绝和辱骂。

  第二部分(3~11段):写范进中举后情景。

  第一层(3~5段):写范进中举后喜极而疯。

  第二层(6~9段):写胡屠户治疯。

  第三层(10~11):张乡绅拜会和胡屠户受赠。

  2.课文是怎样描写范进的喜极发疯的过程?

  答案示例:范进喜极发疯的过程可分作四层。

  第一层写昏厥。用“看”“念”“拍”“笑”写范进喜极的动作,用“往后一交跌倒,牙关咬紧,不省人事”写范进昏厥的动作神态。语言描写中“噫’写出惊喜过望的心情,说“好了”是因几十年追求功名,一旦实现,富贵荣华滚滚而来。

  第二层写疯跑。用“爬将起来”“拍着手大笑”“飞跑”这些动作描写,写足了范进的疯劲。用重复的语言,写狂喜的心情。

  第三层写跌倒。用富有讽刺性的外貌描写,写范进一脚端在塘里的丑态,“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包含了极其强烈的讽刺意味。

  第四层写疯走集上。“拍着笑着”的动作描写,写尽范进的疯态。

  (二)研读分析

  1.课文写范进的喜极而疯说明了什么?

  答案示例:在封建社会,读书人一旦中举,那就平步青云。范进末中举前穷愁潦倒, 受尽屈辱。中举后,即能吐尽几十年的苦水闷气,从此将身价百倍,富贵荣华。因此,这是范进梦寐以求的,一旦到手,竟喜极而疯。文章着重刻画范进癫狂的丑态,揭露了封建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毒害。

  2.范进是本文着力刻画的中心人物,试分析范进的人物形象。

  答案示例:范进是一个热衷功名的`下层知识分子,大半生穷困潦倒,到54岁才考进秀才。他中举之前,穷得揭不开锅,邻里没有一个借米周济他。他地位卑微,受人歧视,岳父可以任意辱骂他。他中了秀才,社会地位才有所改变,可是胡屠户对他的态度仍然十分粗野傲慢,臭骂他,训斥他,他总是习惯的“唯唯连声”,逆来顺受,甘受屈辱。范进中了举,情形就完全不同了。几十年来的贫困、屈辱一旦过去,梦寐以求的功名富贵一旦出现,政治、经济、社会地位一旦政变就使他惊喜得发了疯。那可憎可笑的疯癫形象被描绘得淋漓尽致:范进的喜疯病被胡屠户一骂一打治好后,他回忆疯中的情景,别的都“昏昏沉沉”记不得,唯独“记得是中的第七名”。课文刻画了范进这个为功名利禄而神魂颠倒的典型形象。

  四、课堂小结

  本文着力刻画了范进这个热衷科举的下层知识分子的典型形象。描述了穷秀才范进中举前后的生活经历,深刻揭露并辛辣地讽刺了封建科举制度,揭露了封建科举制度的腐朽及其对读书人的腐蚀和毒害。

范进中举教案 篇5

  【教学目的】

  1、积累词语,理解词语,运用词语。

  2、了解吴敬梓和《儒林外史》。

  3、了解科举制度下社会各色人等心灵扭曲,趋炎附势的 众生相。

  【教学重点】

  感知主要 人物形象范进,理解范进形象的 典型性。

  欣赏本文的 讽刺手法,体味对比,夸张与写实在 讽刺小说中的作用。

  教具准备:

  多媒体,图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如果说《孔乙己》是一个充满笑声的悲剧,控诉了科举制度和封建文化的罪孽,反映了整个社会的世态炎凉。那么今天,当我们认识又认识一位古代知识分子——范进,他原来也是个下层知识分子,年近半百终于考中了举人,命运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我们学习从清代小说家吴敬梓的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中节选的课文《范进中举》。

  (二)检查预习

  1、《儒林外史》是一部怎样的小说?

  2、检查字词掌握情况。

  (三)速读课文,划出描写范进的有关内容。

  请同学绘声绘色地复述范进中举后发疯的.丑态。

  (四)讨论:

  1、范进为什么会发疯?

  2、范进是怎样的一个人?说出根据。

  3、孔乙己沦为乞丐,可范进中举了“老爷”,两个人的命运相反,为什么说《范进中举》一文也揭露了封建社会科举制度的毒害?

  (两个人思想本质是一样的。在封建社会,下层知识分子凭科举道路而改变社会地位的只是极少数,若范进考不中,命运也将是凄惨的。所以写范进中举后而发疯正是从另一个角度揭露了封建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毒害。)

  4、通过范进这个艺术形象,我们可以看出这篇作品的主旨是什么?

【范进中举教案】相关文章:

《范进中举》教案(精选17篇)01-17

语文教案:范进中举02-23

范进中举说课稿02-27

范进中举优秀教案(精选3篇)03-08

《范进中举》教学反思01-08

《范进中举》教学设计08-29

《范进中举》的教学反思03-09

《范进中举》教学设计03-07

范进中举教学设计08-21

范进中举教学反思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