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人事个人工作总结
时光荏苒,白驹过隙,一段时间的工作已经结束了,回顾这段时间以来的工作,收获颇丰,来为这一年的工作写一份工作总结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高校人事个人工作总结(精选6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高校人事个人工作总结1
回顾20xx学年度第一学期的工作,人事处在分管院长的领导下,在全处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较好的完成了本学期的工作任务,现将我处工作情况简要总结如下:
(一)招聘工作:
结合我院教改及师资队伍现状,制订了《制定20xx学年度人才引进方案》,通过前程无忧、中国研究生人才网、各高校就业网等渠道发布招聘信息;选择东北五校、山大、山师、山建筑、海大等部分重点高校参加其校园招聘会或举办专场招聘会;有选择的参加了济南、青岛人才市场招聘会。
认真完善招聘流程,一是通过多种渠道收集简历,及时审阅、筛选简历,对符合要求的简历尽快送用人部门再审核;二是及时组织试讲,尽量减少因时间过长导致的人才流失;三是建立较为完善的招聘工作记录,如各部门收取简历总数、同意试讲/面试人数、合格人员名单等信息均建立了较为详细的档案,以便查询和分析。
(二)新进人员接收工作:
为完成学院本年度人才引进计划,做好新进人员接收工作,本学期主要完成了学院引进人才信息上报;大中专毕业生接收、改派、二次派遣、落户及外地在职人员的引进;全院劳工合同的新签、续订、招工表劳工合同的整理归档四个方面的工作。截止xx-12-29,已办理完毕32位省内外各高校应届毕业生协议书。
(三)档案管理工作:
为保证档案的完整性、准确性,人事科在完善纸质档案的同时,进一步建立了教职工个人电子档案。同时,通过多次与学院网络中心沟通交流,人事管理软件开发工作基本结束,基本信息登陆完毕即可使用。
(四)其他日常工作:
坚持周一工作例会及每周工作总结、汇报制度,提高了工作人员的业务工作能力及理论、政策水平,明确了工作分工,增强了工作配合,提高了工作效率,收到很好的效果。组织了暑假管理干部培训班,收到较好效果。完成了行政部门科室设置及科长考察、任命工作。对个别违纪人员分别作出批评教育、通报批评及解除合同等处理工作。此外,在新进教职工接收、调动、请销假与离职管理、科室间协调等方面,人事科各位老师也做了大量工作,基本按要求完成了工作。
(五)认真完成了院领导交办的其他任务。
教师资科
一教师培训工作:
本学期师资科工作以教师培训工作为重点,逐渐探索符合学院实际的教师培训工作。
1、进行骨干教师精品课程培训
在骨干教师培训上,探索尝试,组织参加了骨干教师精品课程培训。共有16名教师参加,教师反馈效果极好,相关总结已交学院。
2、组织新教师参加省岗前培训
本学期省岗前培训工作于8月22日-8月 27 日进行,我院共参加教师100人,89人取得合格证书。
二教师考核工作、辅导员考核工作
为做好教师考核工作,本学期对现实行的教师考核办法执行情况进行了多方面征求意见建议,了解了教师的考核办法执行现状,教师考核办法,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了调整和修改,收到较好效果。
同时对重新修订的辅导员考核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了总结。
对外聘教师和校内兼课教师亦进行了综合评议。
三教师资格认定等工作。本年度经过审查,共有82名教师获得高校教师资格。顺利完成其他职业资格的审核报名工作。
四教师进修。完成了教师在职进修的审核和管理工作,xx年共组织23名教职工进行了在职进修,收到较好效果。
五教师的转正定级工作和教育人才考核工作。
在新学期的工作中,全处人员要认真履行本职工作职责,加强同事之间的团结协作,注重自身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的提高,在分管院长领导下,齐心协力、勤奋工作,完成好各项工作任务。
高校人事个人工作总结2
一年来,人事处在校党委、校行政的正确领导下,在分管领导的指导下,坚持树立“绩效意识、增量意识、创新意识”和“稳中求进、与时俱进、团结奋进”的工作思路,紧紧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在全体同志的共同努力下,人才招聘、人才培养、师资建设、职称评审、工资福利、社保计生、制度完善等各项工作都取得了进展,较好地完成了学校安排的年度工作计划。现根据人事处20xx年工作要点和任务分解,将各项工作完成、执行情况汇报如下:
一、抓思想、班子建设,凝聚团结奋进共识
根据学校安排,人事处积极组织全处同志认真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狠抓作风建设,反对“四风”问题,围绕“六权治本”,进一步规范人事工作,简化办事流程,强化劳动纪律,提高工作成效。深入开展学习讨论落实活动精神,定期召开支部民主生活会,开展谈心,深刻剖析自身存在的各类问题。
二、抓重点推进,工作实现稳中有进
(一)坚持育引并举,统筹做好人才工作
1、人才引进突出“新”。全年共录用来自36所大学的63名毕业生(其中博士22人,优秀紧缺专业硕士24人,公开招聘硕士17人),涉及专业55个,遍布山西、陕西、安徽、甘肃、广东、河北、河南、湖北、辽宁、内蒙、山东、青海等11个省份。其中省外27人,占比43%,有56人来自32所国内外一流知名高校(包括浙江大学、南开大学、中国农大、重庆大学、西北农林、中国地大、南京农大、香港大学、英国布里斯托大学等),占到总录取的89%,使得我校的人才队伍学缘结构进一步多元化。
2、实施“131”人才工程突出“引”,发挥高层次人才引领作用。做好现有后备人才的培养工作,充分运用好“131”人才工程一、二层次人才,坚持学术引领、项目合作、多方扶持、考核激励、完善配套的方针,对拓展我校青年教师学术视野,实现学术高起点,成果高水平,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同时发挥牵头作用,积极督促落实“131”人才工程款项,协调组织督促2610万的经费使用,购买了先进仪器设备,进一步提升了各学院的学术研究设备档次,为开展高水平的科研工作提供了物质保障。一年来,各学院认真组织,一、二层次的院士和知名学者先后36次来校开展学术讲座、科技论文讨论、项目选题等学术交流工作,20xx年我们积极申报第二批省“131”人才工程,申请引进院士级人才4人。
3、人才招聘突出“早”。20xx年人才招聘工作从20xx年9月即已着手组织,我们利用网络宣传,参加8大城市现场招聘会和12所知名大学校园招聘,目前硕士毕业生达成就业意向63人,博士10人。
(二)树立了干事创业导向,初步建立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机制
1、按照学校制度建设要求和建立完善人事管理制度体系工作需要,20xx年人事处基本完成了校内编制的核定方案草案,起草了《山西农业大学岗位职责及聘期考核方案(试行)》,基本形成了从二级单位编制数量核定、岗位职责明确、岗位竞聘程序、岗位聘任、聘期考核一条龙的工作体系。
2、严格考勤考核,修订了奖励绩效发放办法,与每一位职工按照不同岗位,不同层次签订了聘期聘用合同,明确了岗位职责。
3、将工作年度考核与聘期考核相结合,开展年度工作述职,并对副高以上人员年度工作在全校范围内公示。
(三)职称评审严格把关,明确导向
严把论文基本信息关、查重关、外审关、答辩关、评审关。坚持条件公开,过程公开、结果公开,确保公平公正。认真按照省教育厅要求,对论文进行查重、外审,起到了很好的导向性作用,让老师们今后对论文的撰写,著作的发表都进一步明确了要求和规范。
全年共评审聘任教授9人、副教授26人、讲师30人、实验师3人、图书助理馆员2人,图书馆员1人,编辑2人。
(四)狠抓重点,构建人事管理体系
按照学校制度建设年的工作要求,坚持构建科学、灵活的人事管理体系,狠抓重点,先后就高层次人才引进考核、博士后管理配套措施、博士引进扶持政策、学校奖惩考核机制、师德师风建设等几方面修订出台了《山西农业大学教师延退暂行办法》、《博士研究生来校工作暂行办法》、《山西农业大学博士后工作管理办法》、《“131”领军人才工程引进人才岗位津贴发放办法》、《山西农业大学校内奖励性绩效工资实施方案》。
三、抓优质服务,能力水平实现与时俱进
(一)博士后优化结构,流动站喜添新兵
根据国家博管委的要求,在博士后进站人选结构上进一步优化,扩大全职进站人员的比例,鼓励在职专业技术人员走出去到更高水平的科研院所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流动站建设取得新的突破。20xx年我校新增园艺学一级博士点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实现了学校现有博士一级学科点博士后流动站全覆盖的学科建设目标,为完善学科发展,建立高层次人才储备库做好了前期准备。全年组织在站博士后申报博士后基金面上资助和特别资助项目24人次,获批面上二等资助3人,连续3年多人获得资助。
(二)选育各类人才,提高队伍素质
努力掌握各类人才选拔信息,及时通知到教师本人,鼓励符合条件的教师积极申报。20xx年我校入选省学术技术带头人人选3人,每人奖励特殊津贴2万元;荣获“全国优秀教师”1人,“山西省优秀教育工作者”2人;2人获得省留学人员科技活动项目择优资助项目17万元资助(其中1人获得省重点类12万资助),派出4人参加教育部的`青年骨干教师国内访问学者项目。组织了86名新进教师的岗前培训的申报工作,36名新教师参加了教学能力测试和教学理论考试,为48名新教师办理认定了高等学校教师资格证。
(三)做好工资发放工作
加快推进工资审批进度,全年先后完成了职称、职务变动、薪级普调和补发等工作,集中完成了校内绩效津贴70%,工资30%,取暖费等核发工作,这都是在时间紧、要求严、任务重、范围广的情况下完成的。同时还及时完成了新进人员起薪、工人技术等级考试组织、临时工考核、离休干部护理费等核定发放工作。
(四)及时开展社保计生服务
全年及时完成了各类养老保险、残疾人就业安置、突发急诊、异地安置、参保退保、临时报销工作,全年缴纳各类保险金1361万余元,争取职工培训资金34万元。为退休长期驻外职工解决了定点医疗机构少的难题,及时为职工突发事件提供信息服务。
积极宣传计划生育国策,与各基层单位签订人口和计划生育责任书,20xx年我校计划生育率达到100%。根据国家部分放开“二胎”生育政策,对申请生育二胎的教职工严格审核,并进行了公示,落实了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经申报、核实、公示等环节后,对公示的181名独生子女退休父母中第一批次81人发放了一次性奖励。开展了独生子女家庭慰问工作,发放慰问品350份,组织了320多名育龄妇女进行了妇科体检。
四、存在的问题
一是制度还不完善。目前还缺乏对人才培养的细化分类和长效的培养机制,对现有师资队伍的管理还没有制度化的准入和退出机制,博士后待遇还缺乏奖惩激励和住房管理制度。
二是“三晋学者”、长江学者、国家杰青等高层次人才数量还尚缺,35岁以下青年拔尖人才也是空白。学校人才队伍总体数量与同类院校比较,还是影响学校战略转型发展的短板。
三是绩效分配制度激励效果还有待提高。“多劳多得、优绩优酬”原则还缺乏更细化的考核机制来体现。
四是人事管理手段、数据处理还缺乏“大数据”思维,为学校作出战略判断所提供的高质量信息不够。
五、20xx年工作计划
一是培养和引进工作还是有许多工作要做,明年乃至今后的重点是围绕学校建设教学研究型大学的转型规划,加大具有国际学术背景的优秀人才的引进,加大本校青年学术骨干的选拔和培养。
二是争取获批农学类学科的教授评审权,提升学校的青年优秀人才层次。制定实施人才发展计划,结合“131”引进人才的引领,争取在自有人才队伍中出现一批高水平的学术名家,并逐年扩大国外访学人员数量。
三是加快推进人事管理信息化“大数据”体系建设,改变现有效率不高、数据割裂的现状,加快信息整合,实现科学动态和实时的管理工作模式。
四是开展制度建立完善专题研讨,完善各类职工岗位技能培训,在岗定期教育制度,完善奖惩激励机制,完善人才扶持机制,逐步建立完善人事管理体系和人才培养体制。
高校人事个人工作总结3
20xx年人事处面对超强度的.工作任务和前所未有的挑战,在学院各兄弟部门的支持配合下,秉持“大处着眼、细处着手”的工作原则,围绕20xx年重点工作目标这个工作重心,坚持以人为本,在师资队伍建设、引进人才、教师培养等方面,努力营造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体制环境;在为教职工服务方面,牢固树立服务意识,积极拓展服务领域,精心制定服务措施、不断创新服务手段;在处室文化建设方面,努力营造团结、进取、为民、高效的处室氛围。现将一年来的人事工作总结如下:
一、政治坚定,思想道德基础不断夯实
人事处始终把加强政治建设作为首要任务,切实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利用每单周四下午为集中学习日,通过集中学习、个人自学、交流研讨等方式,全年开展集中学习活动10余次,坚决落实中央、省、示范区和学院各项决策部署,有令必行、有禁必止,做到政治信仰不动摇、政治立场不含糊、政治方向不偏移。
二、常抓不懈,人事工作取得新成绩
1.为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学历(学位)层次, 人事处制订了学院《教职工在职攻读博士学历(学位)暂行规定》,并于20xx年7月17日印发全院。
2.为更好落实“老有所养、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工作目标,人事处修订了学院《退休人员管理办法(修订)》,并于20xx年7月21日印发全院。
3.为进一步规范干部人事工作纪律,严格借调人员管理,规范借调程序,人事处修订了学院《借调人员管理暂行规定》,并于20xx年8月20日印发全院。
三、有条不紊,专题工作展现新风采
(一)人事档案专审工作顺利完成
人事处根据省高校工委、示范区党工委组织部规定,克服时间紧任务重的困难,对照《档案审核主要项目》,逐份清理干部档案,对所缺材料逐项进行登记、索要。目前我单位的 名干部人事档案已经全部收集完毕,档案专审工作顺利完成。
(二)人事管理综合评估顺利通过
20xx年4月到6月,人事处根据《关于开展示范区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综合评估通知》要求,严格对照评价指标对岗位管理、人员聘用、公开招聘等六项制度的健全落实情况进行了逐项逐条梳理检查和完善;对学院所有在编人员的岗位情况进行了系统地梳理与统计,完成了所有在编人员的聘用合同签订。20xx年6月29日,圆满通过了示范区人事管理制度评估考核。
四、攻坚克难,人事工作凸显新亮点
(一)强力推进“人才强校”战略,人才引进工作稳步推进
20xx年,学院围绕河南省“双高”院校建设和本科创建需要,大力加强对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工作,通过参加河南省招才引智大会、全国各类博士专场招聘会和高层次人才洽谈会,为学院引进储备人才。截止到20xx年10月,入职新教师26名,其中高层次人才2人,目前4名高层次人才入职手续正在办理中。
(二)紧抓职称改革机遇,职称结构比例保持稳定
在职称评审工作中,根据国家和我省有关政策,结合我院实际,本着优化职称结构的原则,多次与有关部门沟通协调,人事处通过优化学院的岗位设置,积极争取,20xx年获批职称指标为:教授4个,副教授15个,讲师25个,与20xx年职称指标数持平。
五、齐抓共管,工作水平实现新提升
(一)师德师风展现新风貌
1.20xx年4月到9月,按照评审条件,经部门推荐、资格审查、网络投票、评审小组评审、学院党委会研究,决定授予朱晓丽、张妍珲、王亚利三名教师为第三届“济职最美教师”。
2.20xx年9月,由人事处负责的学院“礼赞建党百年,矢志为党育人”师德主题教育征文活动圆满结束,评选出了10篇优秀征文参加省师德主题教育征文活动,最终5篇获奖(一等奖1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2个)。
3.20xx年9月,人事处先后完成了45名学院优秀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最美教师3名、济源示范区5名优秀教师的评选推荐和表彰工作,通过表彰先进,宣传典型,进一步弘扬了师德师风。
4.5月13日下午,学院邀请河南省“教师教育专家”、“国培计划”项目组成员、河南师范大学德育教研室主任王茝教授在学院行政楼 102 会议室举行了以“丹心育桃李,书香沁人生”为主题的师德师风专题报告,进一步提升我院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
(二)师资队伍取得新提高
1.20xx年度中高级职称评审和聘任工作圆满完成,全院职称晋升43人,其中高级18人,中级25人,20xx年中高级职称评审工作正在进行中。
2.全年会同各系部有计划的选派专业教师251人次到企业开展企业实践锻炼工作;选派教师67人次参加国培省培,夯实教师理论基础;组织教师324人次外出参加各级各类培训,进一步提升教师业务水平。
3.20xx年8月,由人事处负责推荐的“机电一体化技术教师团队”被河南省教育厅认定为第二批河南省高等职业学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成为学校“双高”校建设进程中的又一项标志性成果。
4.通过全力推荐,学院20xx年当选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1名(李荣)、河南省教育厅优秀教育管理人才1名(武亚)、河南省职教专家1名(秦国防)。
5.通过努力,学院推荐王东霞(C类)、王小井(D类)、刘书伦(D类)、周丰森(E类)当选济源示范区20xx年高层次人才。
6.全年共完成了全院各系部214名外聘教师的聘任工作(其中外聘专职教师95人)。经过多方努力为学院争取河南省职业院校兼职教师特聘岗计划专项资金24万元。
7.20xx年9月到10月,完成了河南省职业院校省级名师8人、河南省职业院校骨干教师20人的推荐工作。
8.20xx年6月完成了河南省教育财务专家库1人(燕利霞)的推荐工作。
(三)民生工作实现新作为
1.为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学历(学位)层次, 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实施人才强校战略,适应学院新一轮高质量发展,结合学院实际,人事处制订了学院《教职工在职攻读博士学历(学位)暂行规定》,并于20xx年7月17日印发全院。
2.为了更好地为广大教职工提供良好的体检服务,人事处经过多次调研和沟通,将20xx年学院全体教职工(含退休人员)的体检工作放在了学院附属医院进行,圆满完成了体检工作。
3.20xx年完成了学院7名劳务派遣人员的生育津贴(共计43800余元)的发放工作。
4.20xx年人事处完成了5名济源市高层次人才和60余名青年人才生活补贴申报认定工作,共争取资金100万余元。
5.完成了20xx年岗位等级调整工作,共为75人完成了岗位变动聘任工作。
(四)档案管理工作取得新成效
1.完成了20xx年文书、教学、会计和照片四大门类档案的收集、分类、整理归档工作,并取得了档案整理合格证。
2.全年接待档案借阅人数达500余人,借阅卷数达800多卷。重点配合学生处完成了学籍专项审查工作。
3.完成了20xx年学院29名入职新教师的人事档案整理工作;收集20xx年度考核表、年度工资变动审批表、学历变动、教师资格、学历认证等各项档案材料共计2000余份。
(五)涉老工作凸显新面貌
1.为进一步规范学院退休教职工的服务与管理工作,更好落实“老有所养、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工作目标,充分发挥退休人员在学院改革发展中的作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离退休干部工作的意见》等相关文件精神,人事处修订了学院《退休人员管理办法(修订)》,并于20xx年7月21日印发全院。
2.及时关注退休人员,经常电话联系,贯彻落实学院关于离退休人员的各项规定,将活动常态化、固定化、日程化,高质量地做好报刊征订、会议通报、体检、节日慰问、生病探望、病护鉴定等工作,得到了学院退休人员的高度好评。
(六)常规工作实现新气象
1.为进一步规范干部人事工作纪律,严格借调人员管理,规范借调程序,根据济源市《关于进一步加强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管理的意见》等文件精神,人事处修订了学院《借调人员管理暂行规定》,并于20xx年8月20日印发全院。
2.做好常规教师资格认定程序,上半年组织22名教师到郑州参加面试,办理认定合格的教师资格证27名,下半年组织22名教师参加教师资格证笔试报名工作。
3.人事处对日常考勤管理进行了进一步规范,建立了考勤档案,配合学院各部门做好了4次各类集体活动的考勤管理工作,并根据相关条款逐一与绩效工资挂钩。
4.20xx年人事处继续帮助结对帮扶贫困户梁桂花制定脱贫措施,协调其子稳定就业,确保其不再返贫,并多次进行探望其生活情况,帮助整理打扫庭院等,圆满完成20xx年脱贫攻坚的各项工作。
5.配合学院保卫处,对照年初签订的《治安综合治理及防火安全责任书》,做好教职工的安全教育和不稳定因素排查。按时报送相关材料,及时进行问题隐患的排查和整改,确保无任何安全事故的发生。
6.配合国资处做好部门固定资产定期自查工作,为了确保本部门固定资产万无一失,定期对物品进行检查,新购设备及时上账,损坏设备及时上报维修,急需设备及时申请购买,为部门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充分的硬件保障。
7.20xx年6月到11题积极配合经济审计组做好对我院的审计工作,共提供材料10余份。目前整改落实工作正在进行中。
8.做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按照学院宣传部的要求,高标准完成部门好人好事推荐、网站微信网络宣传、政治学习、精神文明奖发放统计等工作。
高校人事个人工作总结4
20xx年是我校“十四五”开局之年。一年来,人事处、教师发展中心、教师工作部按照学校有关决策部署和具体要求,在主管校长直接领导和精心指导下,全体党员干部努力拼搏、克服困难、无私奉献、全力以赴,圆满、高效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一、主要工作
1、配合做好省委巡视工作
(1)做好机构编制工作的专题汇报,并协助组织部做好选人用人工作的专项汇报。
(2)牵头清理2018年以来教职工违规发放各类津补贴和劳务费,清理出超范围发放津补贴7人次、费用4500元,违规发放非职务性劳务费1239人次、费用320981元,实际清退金额共计31501元。
(3)完成调阅资料(1)、(2)、(4)、(6)、(8)、(9)、(10)24个问题的回复工作,处理信访件7件。
2、卓有成效完成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养工作
(1)制定并出台《湖南工学院20xx年高层次人才引进的有关规定》,创新人才引进机制,在“政校企”联合引进机制下,共上会博士数72人,确定来校工作61人,到20xx年12月10日,已入职博士35人;
(2)制定并出台《湖南工学院教职工攻读博士管理暂行规定》,加大教职工进修扶持力度,提高教职工攻读博士待遇,鼓励青年教师进修深造。截止到20xx年12月,共有108人攻读境内外博士研究生。
3、科学制定“十四五”师资队伍发展规划
按照学校统一部署,结合学校“十四五”发展规划和第三次党代会精神,制定学校“十四五”师资队伍建设规划,为未来五年师资队伍的发展绘制蓝图。
4、深入推进师德师风建设
(1)制定《湖南工学院20xx年师德师风建设工作方案》,成立师德师风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召开师德师风建设动员大会及推进大会,开展师德师风演讲比赛、“身边好老师”征文比赛,开展师德师风教育培养培训活动,开展自查自纠工作及师德师风考核工作,全校师德师风建设工作取得长足发展。
(2)将师德师风纳入学校相关指标考核体系,在教师专业技术职称评聘、职务晋升、优秀人才遴选、业务进修和评优奖励等过程中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为不断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突出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师德养成。
(3)为了进一步提升新进教师师德建设和教育教学技能水平,我校共有54人参加新进教师岗前培训,通过专题讲座、教学观摩、实地参观等多种形式相结合,极大提高了新进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教学技能和专业素养。
5、着力抓好教师能力建设
(1)重视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
根据省里文件要求,下发了《20xx年省级、校级青年骨干教师的遴选、考核和验收通知》;制定了遴选、考核和验收工作方案;组织遴选、考核和验收工作。通过资料初审、复审、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会议评审,按照省里文件要求,上报省级青年骨干教师遴选、验收材料。
(2)注重青年教师的科研能力培养
为调动青年教师从事科学研究的积极性,实施“青年教师发展研修计划”,积极支持青年教师在国内或国(境)外参加国际国内多种形式的进修培训和学术研修,追踪学科发展前沿知识,提高学术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20xx年推荐“芙蓉学者”1人,文博专家1人。
(3)鼓励青年教师提高学历学位
为进一步优化师资结构,鼓励教职工攻读博士,制定并出台《湖南工学院教职工攻读博士管理暂行规定》文件。20xx年我校共有102人攻读博士,其中攻读国内博士研究生的12人,攻读国外博士研究生的90人。
6、着力抓好人事管理与服务
(1)机构编制管理工作
顺利完成全年用编申请工作,20xx年申请用编106名,申请调入用编1名;进一步明确和规范机构编制工作流程,人事处安排专职人员,及时按期办理人员出、入编制手续。
根据省委编办关于机构编制审查的通知要求,于20xx年11月对机构编制的数据信息进行了全面核查, 进行了更新,并及时上报,核查人数共计1007人,修改更新数据项共计5881条。正在按省委编办要求进行核查,12月底前完成机构编制核查工作。
根据省委编办、省教育厅《关于对高等学校内设机构实行备案管理的通知》要求,完成了我校内设机构首次备案工作。
(2)“三定”工作
制定并下发了《湖南工学院教学院(部、中心)设置调整教职工分流工作方案》,完成了21个教学院(部、中心)、直属科研机构人员分流工作,分流人员达799人;完成了所有党政管理机构、党群组织、直属单位人员配备备案工作。
对27个党政管理部门、党群组织、直属单位,3个直属科研机构,继续教育学院等5个承担管理职能的教学院(部、中心)工作职责及内设科室、机构职责,人员编制数及岗位职责等情况进行了收集、审查工作。对二级学院专任教师编制数进行了初步测算。
(3)档案管理工作
制定《干部人事档案专项审核工作方案》,组织专门力量对科以下干部7百多份档案进行清理,计划在年底完成。同时,全年接收并审核20xx年新进人员档案共29份。
(4)日常工作
以更高效、更及时、保质保量完成各项日常工作:办理了新进人员报到事宜;办理了校内调配(借调)人员审批;辞职人员相关手续的审批;准备提请党委会、校务会议题的材料;校内、外其他部门交办的工作;分管校领导及处领导安排的日常工作等。进一步规范了校内调配、辞职、新进人员报到等工作流程。
7、确保了教职工工资福利
(1)完成了绩效工资改革工作。拟定并出台《湖南工学院绩效工资分配方案》,并从20xx年1月1日起按照新的绩效工资分配方案兑现教职工待遇;
(2)及时高质量完成了在职、离退休、全职外聘、合同聘用制、外籍教师、劳务派遣、法律顾问、脱产读博等人员工资及相关福利待遇的发放;
(3)及时完成2020年省直高校文明奖金、综治奖金报批及兑现工作;
(4)20xx年上半年、年底两次进行教职工超工作量津贴核算、发到部门核对、修订及制表;
(5)及时核算2020年各二级单位目标管理考核奖金总额,并完成二次分配发放工作;
(6)及时完成20xx全年退休人员工资备案工作;
(7)及时完成20xx全年延聘人员延聘手续校内及省厅审批工作;
(8)及时完成20xx全年辞职人员工资结算手续办理工作。
8、规范了“四险一金”工作
(1)完成了20xx年度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缴费基数调整及年审、基本医疗保险缴费基数调整及年审、住房公积金缴费基数调整、离退休人员基本待遇标准调整、劳动年审等工作;
(2)完成了20xx年教职工体检工作及新入职人员的体检工作,共计1200余人进行了健康体检,60余人进行了入职体检;
(3)完成了每月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及职业年金、基本医疗(生育)保险、工伤保险、企业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的正常异动、缴费基数申报及征缴工作;
(4)完成了20xx年度退休人员的视同缴费审批工作,共计12人次;
(5)完成了2015年至20xx年间退休人员的退休审批及结算工作,共计26人次,目前未进行计发的人员仅剩余6人,均为2015年至2016年遗留问题;
(6)按照省人社厅要求,已经完成养老保险待遇社会化发放工作,将于20xx年1月启动;
(7)完成了2020年度20余人的生育津贴申报工作。
二、存在的不足
1、规章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
纵观人事相关制度,因涉及教职工切身利益,制定、出台的过程比较漫长,面对发展的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某些还在延用的五六年前的文件某种程度上已然呈现“水土不服”,在非事业编制人员管理、高层次人才柔性引进、师德师风建设等方面暂时还未出台指导性文件,一定程度上影响人事相关工作的顺利开展。
2、津补贴发放有待进一步规范
通过省委巡视组的巡视工作发现,我校存在部分违规发放津补贴的情况。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有关规章制度不够明确,另一方面是由于监管、审核环节不够严格。
20xx年即将实行的绩效工资改革因“三定一聘”工作不彻底导致推行过程遭遇阻力,人员身份的不确定性,岗位职责的模糊,造成岗位和薪酬的不匹配。同时,管理重心下移到二级单位过程中权、责、利的不统一,造成二级单位主体责任意识不强,工作主动性不够。
3、师德师风建设有待进一步向纵深推进
今年是师德师风建设年,根据省里文件的要求,我校开展了教育培训、演讲比赛和征文比赛等活动,但总体来说,仍存在理论学习不够透彻,活动开展停留在表象,与教师的实际教学和科研实践结合较少,创新举措不够等问题。同时,学校有关师德师风建设的指导性文件一直未出台,造成师德师风建设没有规划和指导,缺乏系统性。
4、教育评价机制有待进一步改革
目前我校的职称评审、内部晋级等评价制度存在方法陈旧、主体单一、结果呈现过于简单、“五唯”等弊端,与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存在一定偏差,未充分发挥教育评价的指挥棒作用。
三、下一步打算
1、进一步完善规章制度
重新梳理有关人事的各项规章制度,建立相关制度的“废、改、立”台账,为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来审视各项制度规定,对过时的及时予以废止,不科学不合理的及时调整完善,缺失的及时研究制订,使各项制度跟上学校和时代发展步伐。
2、进一步推进“三定一聘”和绩效工资改革工作
改革机构设置,规范部门和岗位职责,加强人事管理;开展绩效工资改革工作。建立突出业绩成果导向,注重效率,优劳优酬的分配制度
3、改革教育评价机制
开展高教系列职称改革和相关教育评价工作。落实“破五唯”要求,建立人才科学评价体系
4、深入推进师德师风建设工作
制定并出台师德师风建设指导性文件,规范师德师风监督、考核各环节,创新工作思路,提升教育培训效果,促进师德师风建设成效与教师的教学实践相结合。
5、完成巡视整改工作
继续完成省委巡视组对我校提出的相关巡视整改任务,力求高质量高标准完成相关整改任务。
6、完成审核评估相关工作
配合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中心完成审核评估的师资配比、师德师风建设、教师教育培训等工作。
高校人事个人工作总结5
过去的一个学年是在学校内涵建设不断加强,学校全面以评促建、迎接本科合格评估,实现快速发展的一年。在学校董事会、党政领导的正确领导和主管校长、书记的直接领导与指导下,组织人事处工作紧紧围绕学校发展的大局和中心工作基本完成了职能部门目标管理职责以及学校领导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以下是我的工作总结:
一、大力招聘引进优秀人才,促进人员的合理流动
1、一年里人员流动与目前学校人员的实际状况
本年以来,学校从本科办学合格评估要求出发,引进专职教师,希望学校能够引进教师100人的目标,江校长亲自给学院院长布置动员,到目前已经进校各类人员47人。
自20xx年9月20xx年8月,参加师资专场招聘会3场(武汉、光大、交大),当场接受并整理书面简历总计约600逾份;洽谈网络平台4家,并最终落实2家,通过网络渠道收集的简历约900逾份,分阶段整理并下发各个用人部门总计约200逾份。
联系沟通应聘教师约100人次,最终上报校长办公室签字审批77人,进校72人,其中聘用合同43人,特殊劳动关系27人,外教2人;辅导员9人,教师33人,督导5人,其他行政等25人。教师和辅导员、督导47人,占进人总数65.3%;有博士9人,硕士33人,博士硕士学位占教师、辅导员、督导的89.4%;有高级职称17人,中级职称9人。
另一方面,充分利用上海市“柔性流动”政策,加强与兄弟学校、科研院所、大型企业的合作与交流,实现高级人才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积极聘请国内外专家学者和企业有实践经验的双师型老师来校兼职上课或进行合作科研,建立起了一支相对稳定的校外兼职专任教师队伍。通过大力度引进高层次人才,以及与学校培养相结合,不断优化教师队伍学历、学位、职务、年龄、学缘等结构,取得了明显的工作效果。为此,在朱瑞庭副校长与人事处领导登门拜访后,江建明校长亲自接待来自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上海大学老教授协会领导和退管会领导,力图与上海地区相关学校建立退休返聘教师联系稳定渠道。
离校24人,其中聘用合同15人,特殊劳动关系9人;辅导员2人,均为聘用合同人员;教师10人,聘用合同8人,特殊劳动关系合同2人;教辅1人,为特殊劳动关系合同;行政及其他11人,聘用合同5人,特殊劳动合同6人。离校教师中有教授2人,副教授2人,讲师4人。
以上反映出本学年学校人员流动情况比较正常,通过流动充分发挥各人的工作意愿和特长,学校得到人员结构的进一步优化。
按照上海市人保局的相关规定,今年起所有涉及户籍的工作(包括居住证)一律不接待个人,必须全部由单位人事出面办理,截止目前办理人新办或续办上海市居住证20人次;20xx年非上海生源毕业生落户申请18人;海外留学归国人才引进申报3人;居转户申报5人(其中1人已进入公示阶段);夫妻解困1人。
二、抓住机遇,将骨干中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
(一)、制度先行,保证了培养工作的重要工作地位
1、配套市教委“教师发展工程”项目的开展,学校连续颁发了四个重要文件,进一步规范了学校中青年教师的培训培养工作,进一步调动教师的进修提高积极性,做到能够基本满足各学院、系、部一线教师的培养安排要求。
我校教师培养工作的创新点在于:我们以学校文件的方式明确了教师的培养是从学科建设、专业建设、主干基础课程的建设需要出发;是在为每一位青年教师制定了个人职业发展近期规划的基础上,个人的要求与组织发展的需要是一致的情况下操作;学校保证100万的培养费,教师派出不受市里经费审批的限制,按照学校计划和需要派出以及派出教师学习期间的比较优惠的工资待遇等。前天、大前天在上海评估院进行的上海高校“教师发展工程”执行情况评估检查中,全市62所公办、民办高校,我校在规范管理、制度保障、创新组织选拔等方面受到专家们的`高度评价,也是民办高校唯一作为典型受到认可的。
(二)、组织安排各项培训培养工作,力争取得实效
1、继续组织实施教师专业发展工程项目。20xx年国内访问学者7人、国外访问学者3人(目前1人正在国外访学,还有2人正在办理出国手续)、其他国外师资培训5人(其中1人学校派出)、产学研践习8人(其中4人学校派出),并做好教师专业发展工程项目的督查工作。
20xx年度教师专业发展工程项目名单已上报市教委,国内访问学者8人、国外访问学者6人(其中1人学校已派出)、产学研践习9人(其中2人学校已派出)。20xx年海外研修1人正在进行中。
2、指导青年教师申请高校教师资格证,做好高校教师资格认定的申报和思想政治表现鉴定等一系列工作。20xx年教师申请教师资格证31人,取得教师资格证22人。参加市教委组织的教师资格证“教学技能”培训22人。参加学校组织的“教学能力”培训约40人。
3、组织安排20xx年新教工岗前培训,共有69名教工参加。每位新教师都递交了培训小结。
4、一年来取得硕士学位6人、现在读博士12人,在读硕士36人。
5、做好“强师工程”培训申报和检查工作,财务管理1人、人事管理2人、信息化管理2人、教学秘书管理3人、教学管理1人、国际交流管理1人、新教师教学能力培训1人、后勤保障管理2人,培训教师都取得合格证书。
做好“强师工程”培训系统数据采集、汇总和输入工作。(教职工的个人相关信息输入培训系统)
6、做好第一届民办高校教师教学技能大赛的申报以及初赛、复赛的准备工作。我校6名教师参加初赛,其中1名教师进入入围奖、3名教师进入复赛。
7、组织安排20xx年市高校教师培养资助计划入选者17名教师参加市科教党委组织的培训班。
8、协助做好20xx年18名教师培养资助计划的申报工作。
本学年,学校将中青年教师的培养放在重中之重的工作位置。学校将花大气力加强中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以“培养、考核、晋升”目标管理为一体,实施学校中青年教师队伍系统培养工程。学校将建立重点培养目标、计划及选派教师预备库,采取组织推荐与个人申报相结合的办法,经过评审、批准进行选派;要紧紧围绕学科、专业、主干课程教师队伍建设需要和计划安排、结合教师个人职业发展规划,落实符合选派条件的教师参加各类培训培养活动;每年寒、暑假二批派出,学校先期经费支付,同时积极争取市“教师发展工程”项目申报不受影响;加强过程管理,明确要求与责任,确保培养质量与效果。要保证长期为学校挑重担,上进心强、具有(争取项目、晋升职称)竞争力的中青年教师是学校重点培养的对象,有更多的培养机会。
为加强该对计划实施中的过程管理,推进我校教师践习稳步进行,12月中下旬学校人事处领导与青年教师所在学院的领导、老师走访了5名教师践习单位。我们实地察看了教师践习工作的部门和环境,了解教师工作的内容和任务及需要解决的问题,与5家单位的领导以及带教导师进行了沟通和交流。在访谈中,践习单位普遍对市教委的这一举措非常认可,对高校教师践习表示欢迎,对我校教师的工作态度和敬业精神充分肯定。企业十分重视教师践习安排,将他们放在分析、测试、设计、研发、应用等重要的岗位上,放手让教师在实际工作中学到更多的实践知识。教师通过一年脱产践习,理论联系实际,今后教学、指导学生更能适应社会需求。青年教师纷纷表示,虽然践习时间不长收获却很大,要将在企业学到的知识融入今后的课堂教学中,在教育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工作中做出更大贡献。首批从国外访学回国的老师作汇报交流,带回学科前沿的研究信息引起听众老师的极大兴趣。
(三)、职称晋升工作
20xx年申报专业技术职务46人。经过校内外评审、聘任程序,学校正式聘任正高职务1人、副高职务10人、中级职务25人;本学年度青年教师初聘相应专业技术职务12人;另外,学校内聘副教授1人,客座教授2人,终身教授2人;20xx年上半年申报晋升中级专业技术职务3人正在进行中。与去年一样,我们的高级职称晋升人数,仍然保持在上海民办高校中遥遥领先地位。
三、 学校又一次为教职工加薪。
学校董事会、党政领导高度重视,全力支持。工资平均提高12%,“四金”基数人均提高13%,年金人均提高10%,使得我校教职工的工资收入保持在全市民办大学的中上水平。对于稳定队伍,招聘新人员起到了极大作用。通过近二年工资新制度的实施,我们找到了一条基本符合我校工作实际和发展政策导向要求的、学校领导和学院部门领导共同负责的、教职工大多数人基本满意的,而且操作比较简单、明了的工资增长规律和方式。
学校规范了脱产培养教师的工资待遇,实施规范各类人员的病事假的请假手续、待遇以及青年女教工生育工资补贴发放办法。
四、评估工作。
力争从实际出发,尽量少折腾;我们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着思考和探索。制度与工作规范建设既是评估的要求,也是管理上层次的反映,我们已经完成了学校师资人事管理规章制度的整理汇编工作,正在文件的付印之中。
五、努力做好为教职工、学生服务工作
1、力争多上门、多请教、多沟通、多商量;
2、上一门课程,指导一批毕业设计学生,作一次学术讲座,参加一、二次监考和参加学生学风服务队工作。
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不足
1、对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及发展的规律把握不住,真正符合我校发展需要的、科学的、均衡的,即符合目前学校的办学需要,也能够保证学校办学长远目标实现的师资队伍结构仍然吃不准;
2、针对目前办学需要的师资队伍建设中的问题,解决的部分不多;
3、还是服务不到位,为学院、为基层考虑的不多。
高校人事个人工作总结6
一年来,人事处按照“办一流特色大学,创一流办学业绩”的总体要求,不断加大人才引进力度,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积极推进职称评审改革,持续注重民生改善,严格规范编制外用工,为建设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提供人力支撑。
1. 加大人才引进力度,不断壮大师资队伍、失业保险变动300人次。发放年工资、各种福利1亿7千万元左右,发放绩效工资4000万元左右。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注重教师胜任力提升
20xx年,9名教师获得河南省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资助计划资助,3名教师入选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1名教师被录取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国内访问学者,新增在读博士研究生11人,在职博士后进站5人。有30人参加网络课程培训,9名博士到黔西南州参加工程实践锻炼;组织了教师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组织了教师资格认定报名、教育理论考试、体检、教育教学技能测试等相关工作,参加教师资格认定教师共计48人。截止到20xx年底,我校拥有省、厅学术技术带头人48名,省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45名。
3.积极推进职称评审改革,圆满完成职称评审工作
为推进二级管理体制改革,制定了《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推荐(评审)工作条例》,把职称评审的重心放在各教学单位,以此调动各教学单位和广大教职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明确规范评审程序,使学院、学校两级评审推荐过程公开、公平、公正、有序。
今年,我校八个一级学科获副教授自主评审权。在自主评审时,严格按照省里有关文件精神,按照我校职称评审文件要求,严格程序,最后22名参与评审的教师全部通过。
20xx年职称申报共计359人,其中申报正高30人,副高164人,中、初级65人,审查、接收材料一万余份。通过河南省职称评审委员会评审正高12人,副高41人,中级41人。
4.持续改善民生
人事处对学校教职工近五年的津贴分配收入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经过数据分析和测算,在借鉴兄弟院校各类人员绩效工资发放标准的基础上,提出了我校20xx年津贴分配方案,在20xx年的基础上绩效工资总体提高20%。认真核查“吃空饷”人员,通过工资发放名册和编制、财政供养名册认真比对,详细统计,彻底清查,核实名单,落实到人,解决了多年存在的顽疾。
5. 控制和规范编外用工,完善用工制度
严格控制编制外用工,规范编制外用工的管理,按照《劳动合同法》与编制外用工人员签订劳动合同,为编制外用工办理并落实养老、医疗、生育、工伤、失业等各种保险待遇。做到人人有合同,个个有档案,月月有考勤,年终有考核,使编制外用工管理进一步规范化。今年清退编外用工11人。
6.承办全省省直高校人事调配工作会议
6月初,河南省省直高校人事调配工作会议在我校召开,省教育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相关处室领导以及郑州大学、河南大学等70多所省直高校和教育厅直属单位人事部门负责人参加了本次会议。省人社厅、省教育厅就省直高校人事调配工作有关事宜进行详细讲解,并对大家集中关心的问题进行解答。
7.加强人才信息网建设,做好人事信息库工作
充分利用学校新闻网和人事处网站等平台,增强人事处各项工作的信息化和透明度,保证人事管理与服务工作全面、全程、全方位接受广大教职工的监督;积极建设人事信息系统,推进人事办公节约化,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
【高校人事个人工作总结】相关文章:
高校人事工作总结05-20
高校人事工作总结05-20
高校人事科工作总结04-25
高校个人工作总结03-06
高校教师先进个人事迹材料06-10
人事专员个人工作总结-人事工作总结02-09
高校行政个人工作总结06-09
高校基建个人工作总结03-01
高校少先队个人工作总结03-03
人事个人工作总结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