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实录

时间:2024-08-14 15:38:17 瑞文网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实录(精选5篇)

  实录记录是教学实践中的一种规范行为,对于教师的教学改进和学生的学习提供了重要参考。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实录(精选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实录(精选5篇)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实录1

  一、导入

  师:今天我们要一起学习一篇课文,课文的题目,预备读。

  师:你找到课文题目吗?仔细看这个题目,和我们往常学习的课文的课题。相比之下,这个题目有什么地方不一样?第一点?

  生:感觉这篇文章前面和后面是矛盾的。(师:哪个矛盾了?)又精彩又糟糕。(师:你看这是他找到的第一个不一样,很厉害啊,眼睛很亮,前边有精彩,后边有糟糕,截然相反,水火不相容,两次放在一起做题目了,对吧?读一读这个题目。)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师:你的精彩跟糟糕差不多,你要让我一读一听就知道啊,原来这两个字是截然相反的。)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师:有点意思。你看词语有温度吧,很好。他发现的第一点。居然把两个水火不相容的,截然相反的词放在一起。)

  师:第二点,能不能比人家的眼睛更亮一点?能不能比人家的心更亮一点?

  生:感觉这个题目非常的含蓄,因为他没有直接告诉你这个内容是写的是什么。(师:嗯,所以就留下了给我们留下了什么,我们留下了想象。对的,可以留下想象空间的题目。哎,我就是不告诉你,你想知道吗?读课文去,这是他发现的第二点。)

  师:第三点,这个题目跟你们平常所看的题目有什么不一样?

  生:这个题目它多了引号,(师:不止一组几组啊)有两组,(师:一组在)精彩极了,(师:一组在)糟糕透了,(师:你有感觉吗?知道为什么加引号吗?)

  生:因为巴迪的妈妈说,巴迪写的诗非常精彩,精彩极了。巴迪的爸爸说,这首诗糟糕透了。(师:很好。你看也就是说如果我们的题目里要引用人家的话,在这个题目里就必须加)必须加引号。

  师:这是他发现的第三点,很厉害,这是会学语文的,小孩儿会学语文的小孩一个题目就可以发现三个特点。第一,人家是加了引号的,是引用了母亲的话和父亲的话。第二,这个题目让我们很多想象的空间都想知道到底什么东西。第三,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是一对。截然相反,水火不相容的词语。这个题目跟我们往常的题目不一样,所以我就去找了一下这篇文章的作者很有意思哦。

  谁来帮我读一读?(出示,指名读)看到了吧?这家伙叫什么名字?他的名字不稀奇。稀奇的是,这个人写的书,那些书名,联系的这些书名和课文的题目你有什么发现?

  生:每个题目中都有几个词语是水火不容的。(师:比如说醒着的梦,谁和谁水火不容?)醒着和梦。(师:对呀,醒着怎么能做梦啊,那不是白日梦吗?对吧?聪明的糊涂和糊涂的聪明。这两个谁跟谁啊?)。聪明中有糊涂,糊涂中就有聪明,(师:是感觉很怪。最后这个题目一起读。)

  生齐读:我喜欢这个不讨人喜欢的人(师:也就是说,这个人到底讨不讨人喜欢。)不讨人喜欢,(师:这个人确实不讨人喜欢,但是作者喜欢,我喜欢。)

  师:所以你发现什么规律?对你以后起个题目,你有什么启示?

  生:以后取题目的时候,可以学习在中间取几个水火不相容的词语。

  生:我觉得以后取题目,如果在题目中放两个,完全就是水火不相容的两个词语,会让这篇文章的题目更有味道一点。

  师:所以有时候要去琢磨一下,这个题目这么有趣,为什么?哎,给到我们一点启示。当然今天我们学的课文题目叫——(生齐读课题。)你应该能够理解这两个词,你应该一读就能够读出词语的温度。再读一遍。

  二、新课教学。

  师:到底是什么东西?精彩极了,什么东西糟糕透了,现在把课本打开。这一遍,我们自由朗读出声读,然后找一找哪里有精彩极了,凡是有精彩极了的句子画出来,哪里有糟糕透了,凡是有糟糕透了的句子划出来。先读再划。

  师:五年级读这篇课文,难读不难读。难懂不难懂?两组词。第一组。

  生读:腼腆、得意洋洋、慈祥、满怀信心(师:注意词语与词语之间的停顿,特别腼腆,读得非常准确。知道什么是腼腆吗?)害羞。

  师:如果说你们班有个腼腆的人是哪一位啊?没有这样的人,脸皮都挺厚,是这意思吧。有吗?(学生说出一个学生的姓名,老师马上叫他起来读第一组词语。)嗯,从此你就不要勉强了,你可以满怀信心了。读得字正腔圆,正确流利。

  生读第二组词:湿润,失声痛哭,严厉,小心谨慎。

  师:看来,对五年级来讲确实小菜一碟。增加难度,这两组词请你仔细看一看第一组和第二组。第一组说的是谁跟谁的事儿?第二组说的是谁跟谁的事儿?

  生:第一组说的是巴迪和他的母亲之间的事。第二组说的是巴迪和他的父亲之间的事。

  师:你能不能够把这四个词串起来说一说,他和母亲之间发生了什么样的事。你再把下边的四个字也串起来说一说,他和父亲之间发生的事。来试一试。

  生:巴迪写了一首诗,他在写作的过程中,慈祥的母亲总是鼓励他,巴迪既腼腆又得意洋洋。他在母亲的鼓励下,总是满怀信心。第二组,巴迪的父亲总是很严厉,时刻提醒他。因此。在童年的时候,他一次写诗,没有得到父亲的认可。他就眼眶湿润了,扑在床上失声痛哭。后来,在父亲严厉的提醒下,他总是小心谨慎地进行写作。最后,巴迪成为了一名著名的作家。

  师:你会这样说话吗?自言自语地把这八个词串起来,把课文串起来,自己说自己的。(学生根据词语说主要内容。)

  师:这个腼腆又得意洋洋,是巴迪在听了母亲的赞扬之后,这个慈祥的母亲总是不吝啬于赞扬。听了赞扬之后有情绪,对吧。请问母亲是怎么赞扬他的?刚才你画出了什么样的句子?第一句。

  生:母亲一念完那首诗,眼睛亮亮的兴奋地嚷着:“巴迪,这是你写的吗?多美的诗啊,精彩极了,”

  师:画出这一句吗?不止这一处,不止他跟儿子说了这个话。还有一处。

  生:我找到的是第七自然段的。“亲爱的,发生了一件奇妙的事,巴迪写了一首诗,精彩极了。”母亲上前说道。

  师:嗯,找得真准,找得真完整。我把这两句话放在大屏幕。(出示)请大家快速的轻声的读一读,自己读。

  做个提醒啊,五年级的朗读不止应该读的正确流利,你应该还能够关注到,人家说话之前是怎样的表情和怎样的感觉?所以读出表情和感觉很重要。

  生读第一句。师评价并指导朗读。:读得不错。我说读得不错,是因为他关注到了说话的人的那个表情,那个动作那个表情,什么表情?(生:眼睛亮亮的)是的,他的情绪,什么情绪?(生:兴奋)很好,所以是眼睛亮亮的'是兴奋。所以他不只是说,课文中用的一个词是他兴奋的什么?(生:嚷)让我们一起来。

  学生齐读。师:不只要关注说话人的样子和情绪,你还得关注他说话的时候,三个不一样的标点。?表示的是什么?“真是你写的吗?”

  生:我觉得应该是母亲觉得不可思议。(师:哇塞,你这个词用的就有水平了,叫不可思议呀。)

  生:我觉得母亲还觉得非常骄傲,非常自豪。

  师:嗯,这个骄傲和自豪在哪里?多美的诗啊!来读读这一句两个感叹号。

  生:巴迪,真是你写的吗?多美的诗啊!精彩极了!(经过老师指导,朗读明显有一个提升。)

  师:是的,你看就是这样的,觉得不可思议,就是这样的,觉得骄傲,觉得自豪。我们一起来读。母亲,一念完那首诗,预备。(学生齐读出示的第一句话)

  生读第二句:亲爱的,发生了一件奇妙的事。巴迪写了一首诗,精彩极了。

  师:如果关注标点,这里的标点出现一个什么?(生:省略号。)你觉得这里省略的是什么?

  生:我认为省略的是他后面继续在讲这个巴迪的话。

  生:有可能是在表扬巴迪。

  师:完全有可能。跟他的父亲絮絮叨叨的,一遍又一遍的说,这小孩真的是(生:很厉害。)这个小孩真的是(生:很优秀),我们的孩子太了不起了,是吗?这是精彩极了。

  师:父亲不这么认为,父亲说,简单的说四个字糟糕透了,你找出来了吗?父亲第一处。父亲怎么说的?

  生:我看这首诗糟糕透了,父亲把诗扔回原处。

  生:我不明白,父亲并不退让:“难道世界上糟糕的诗还不够多吗?”

  师:嗯,不仅读得正确,而且读得有味道。我们来看父亲的这两句话。(出示)

  师:读了第一句的时候,肯定有一个字很惹你的眼。让人感觉父亲对这个诗,真的是觉得糟糕透了。哪个字?(生:扔)把这个字圈出来,什么东西我们平常要扔?

  生:就是平时很讨厌没有用的东西。

  生:都是像那种废物。

  师:废物,也就是说在父亲的眼里,这首诗简直(生:废物,完全没有任何意义)没有任何意义,没有任何价值,简直就是废物。所以他会怎么说这句话。直接读。

  学生读第一句,一个比一个读得好。

  生读第二句。师:言下之意就是。

  生:巴迪写的这首诗就是这么多糟糕的诗中的一个。

  生:世界上糟糕的诗已经很多了,巴迪还写出了一首那么糟糕的诗。

  师:对呀,这叫又知其一,又知其二。世界上糟糕的诗已经够多了。你还再写一篇。一起来读。学生齐读第二句。

  师:是呀,已经够多了,你还再写一首。这个巴迪内心是怎样的?

  生:他内心是跌宕起伏的。

  师:他的内心跌宕起伏,是因为他的母亲说精彩极了。他的父亲说糟糕透了。同样一首诗,一个说精彩极了,一个说糟糕透了。肯定有人说的太过分,因为是同一首,是不可能有两个极端的评价。请问谁说得过分?

  师:现在请你再次进到课文中去这一遍默读。快速的默读,默读是指每个字都要看见眼里,但是速度要快,不出声。找一找理由告诉我谁说得比较过分。同样一首诗,居然两个截然相反的评价,这不可能。谁说得过分了?知其然要知其所以然哦。

  生:我觉得是父亲说得过分了。因为父亲他是一家电影公司的重要人物,写过好多剧本。然后而我写的这首诗,他觉得糟糕透了,他自己写的是他觉得自己很好。

  师:他的意思是,父亲自己水平很高,所以看不上儿子。你爸如果水平很高,你写出第一首诗,他也会这么说吗?那你就要琢磨了。为什么他要这么说?谁说得过分?

  生:我认为是母亲说的过分了,凭什么?因为他这里说的,亲爱的,我真不懂你是什么意思。母亲嚷道,这不是在你的公司里,巴迪还是个孩子,这是他写的第一首诗。他需要鼓励,他会被自己已经承认的。他需要鼓励,说明他这首诗写的并不是精彩极了。他还说到,这不是在你的公司里可以,因为我们可以知道在公司里面的水,人的水平应该都是很高的。然后呢,父亲对呃,在公司里对他们的要求还是很高的。但是他这里却说到巴迪是个孩子。呃,他写的第一首诗,他是需要鼓励,并不是水平很高的,所以他赞扬他,只是为了鼓励他。

  师:听懂了吧,这叫有理有据,继续有理有据地说话。

  生:我觉得母亲说得过分了,为什么?因为后面的十五自然段说,几年后,当我再拿起那首诗,不得不承认父亲是对的。那的确是一首相当糟糕的诗。

  师:你看人家一句话,读出来就能解决问题,这叫会读书的。从课文中找到理据,告诉你母亲过分了。

  生:我觉得是两个人都过分了,两个人都过分了。父亲就是没有考虑到巴迪的承心理承受能力,他毕竟当时还八九岁。母亲就是太过过多赞扬他了,他没有考虑考虑他的品质和现实。

  师:你看这个人多理智。也就是说,父亲也过分。是因为那男孩也说了他当时只有八九岁,这是课文中也有句子说的哪一句?第一自然段的第一句,这一句很重要。生齐读这句。

  师:八九岁就是几年级?二三年级一个小孩儿,居然自己写了一首诗。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你比较一下你自己,你能不能做到我自己来写一首诗?从这种意义上看,巴迪对写作_

  生:他对写作这个文学是特别感兴趣的。

  生:我想反驳一下,刚刚那位同学说的,因为他这里说到父亲,他是过分了。我们假设一下父亲这样,他说你写的很好,那巴迪可能会有继继续写作的兴趣。但是如果巴迪长大了,、他写了好多什么剧本、作品去投稿,但是却遭到了那些出版社退回,他可能会一蹶不振。他是认为他的父亲母亲是在骗他。他们现在一一直赞扬他,后面突然有一次他们否定了他,可能就会失去写作的信心。

  师:你着急了,你想的比我们远啊,我们现在讨论只是他到底说话过不过分?明白吗?当然,待会儿我们聊下去,可能会聊到你说的这个话题。

  师:现在我们知道了,巴迪的母亲说,精彩极了,过不过分?因为那首诗没那么好,我们有两位同学用课文中的句子来说明,对吧?我们也知道父亲说那首诗糟糕透了,过不过分?(生:过分)因为我们知道这小家伙是什么时候就开始写诗了?七八岁,一二年级他居然写了第一首诗的,都没有人要求他写。既然两个人都这么过分,那是不是说这两个人都在乱说。是乱说吗?他们怎么想的?

  生:这两句话都是他们爸爸妈妈啊,都是希望巴迪好的。因为后面有一句话是说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这两个极端的也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

  师:找到这一句吗?这叫会读书的孩子。是能够到课文中有理有据地来表达的。这句话找到了吗?没找到的赶紧找到,并且把它画下来。为我们解释了为什么妈妈要这样说,精彩极了,言过其实。为什么爸爸要那么说糟糕透了,也是言过其实。来。(生齐读课文最后一句。)

  师:母亲对巴迪说,精彩极了。母亲对这个孩子的爱已经毋庸置疑了,我们都知道他母亲疼他爱他,对吧?一直鼓励他。父亲到底爱不爱?你能不能也找到课文中的句子来说,而不是大而化之的。能不能找课文中的句子来说?

  生:我发觉父亲是爱他。我找到的是,我找到的是第十六自然段的。“一个作家应该说,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需要来自母亲的力量,这种爱的力量是灵感和创作的源泉。但是仅有这个是不全面的,他可能会把人引入歧途,所以还需要警告的力量来平衡。是需要有人时常提醒你,小心,注意,总结,提高。”嗯,我觉得这里母亲她就是一直在一味的给予巴迪鼓励,那样这个是不全面的。可能会把巴迪引入歧途。巴迪的父亲需要在旁边时刻。

  生:我找到的是第十五自然段的。“有一次我鼓起勇气给父亲看了一篇我新写的短篇小说,写的不怎么样,但也不是毫无希望。根据父亲的批语,我学着进行修改,那时我还未满十二岁。”我觉得父亲对他说的这番话是说他的写作是有希望的,然后呢也是爱他的儿子,所以才会对他进行批语。

  师:是的。你们已经渐渐走进了父亲的心,但还没有真正地抵达父亲的心。我现在,再帮你一把。出示,学生读。

  师:读了这个句子,你琢磨琢磨,父亲当时在读这首诗的时候,内心是怎样的心路历程?他首先想到?接着想到?然后想到?

  生:我觉得父亲的心理过程应该这样的。一开始他觉得在巴迪二年级的时候,就能自己写一首诗,觉得巴迪非常优秀,也是自豪的。(师:是的,哎呦,看来家庭有遗传是吧?)然后,他当他读下去的时候,发现巴迪这首诗写得不是特别好。但是他觉得如果继续给他鼓励,就是相当于在骗他。不能只是一味地鼓励。所以他就给给巴迪了一些警告,让他继续修改。

  师:他父亲是经过了这样的心路历程,虽然是只有几行。而我觉得他读了几个小时。当然,除了爸爸的心路历程之外,巴迪内心也是很急,急着等待父亲的一个评价,所以才会觉得那个时间过得很慢。

  师:现在我们明白了母亲的精彩极了,过不过分?(生:不过分)父亲的糟糕透了,过不过分?(生:不过分)但是,无论是母亲的精彩极了也好,父亲的糟糕透了也好,这两个极端的过分的语言却只为一个出发点。用课文中的话来说,那就是(爱)。如果用这种爱,用一句俗语来讲,就是我们平常经常说的可怜。(可怜天下父母亲)为你是殚精竭虑,为你是担惊受怕。为你的每一次成功,每一次失败。都在那里战战兢兢,这才叫可怜天下父。

  师:课文学完了,课文学懂了。但是故事没结束,你看,当巴迪听到父亲的这个糟糕透了的评价之后,他自己是进房间。但是父亲和母亲在哪里?还在饭厅干嘛?现在课文没有写出来,请你拿出坐月子作文纸。发挥你的想象,快速地结合课文。争论还在继续,两个人还在争吵,母亲会怎么说,父亲会怎么样的反驳。你可以用上大屏幕上的这些你刚刚学的词和我给你的这些语言快速地写下来。注意要把这个争论的场景描绘出来。

  师:如果没写完,一是听着人家的时候赶紧补。第二是可以回去之后再补充。我们来听一听,到底父母之间会有怎样的争论。争论的时候又是怎样的情状,我们一起来听听,看看这个场面。

  生:饭厅里,父亲母亲还在为这首诗争吵的。母亲生气地说:“我知道他写得不怎么好,可他还是个孩子,他需要鼓励。”父亲怒气冲冲地反驳:“你这样一味的鼓励,他,会把他引入歧途。你这样不是在帮助他,而是在害他。”

  师:这是一个非常理智的父亲啊,范经理争论还在持续。

  生:母亲温柔地说:“巴迪只是一个八九岁的孩子,这是他第一次写诗,你应该给予他一些鼓励。”“是的,第一次写诗吗?”父亲严厉地反驳,“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是的,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

  师:所以这个风雨就是我所说的我下的定论糟糕透了,争论还在继续。

  生:母亲生气地说:“他只是一个孩子,而不是你公司里的人。他还不到十岁。是呀,你怎么以公司的标准来评价他?”父亲不甘示弱地反驳:“不鼓励他,是想让他变得更好,不经历风雨,怎怎能遇见彩虹。”

  争论还在继续。生:……

  师:我知道你还有很多话要说,你可以回去之后再交流。现在我们知道了,我们的生活当中,当我们的父亲在那里怒气冲冲脸红着,对着你发大火的时候,你要知道。他内心里并不是真想对你发火。他是想告诉你什么?

  生:不要再继续糟糕下去。

  生:我是为了你好。

  师:因为我们现在知道,无论母亲的温柔也好,还是父亲的怒发冲冠也好,都源于一个字,那个字叫都源于一句话,那句话叫我就是个父亲。明白吗?好。

  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

  下课。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实录2

  一、抓住两个关键词,导入课文题目

  师:今天和同学们共同学习,老师感到特别荣幸,老师相信你们也一定因为同学们的积极投入而上得精彩成功!同学们有信心吗?

  生:有!

  师:学课文之前,我们先来认识两个词。(板书“精彩”、“槽糕”)

  师:谁愿意读这两个词?

  生:读词语

  师:能不能根据这两个词语的理解,举例说说什么时候你分别用到了这两个词?

  师:(指名学生举例回答)

  师:你们用得真准确。这节课我们就学习以这两个词为主的拟题的文章。(板书课题)谁能带着感情色彩读出课题?(指名读、齐读)

  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带着问题自学研讨

  师:请同学们翻开书,轻声地读一遍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到底什么精彩极了,什么槽糕透了?

  (学生自由读课文,然后汇报上面的问题,教师根据回答,板书“诗”“找”“父亲”“母亲”。)

  师:母亲和父亲读过作者的第一首诗后,有什么具体的表现呢?“我”对父母的评价有什么不同的反应?我们来读课文的前半部分,谁愿意读?(提出要求:边听边用笔划出有关父亲、母亲、作者动作、语言、神态描写的词语,并把你的理解和感受标注在书上。)

  生:(读书交流,教师巡视)

  三、引导学生汇报交流,教师相机点拨

  1.体会母亲的表现和我的当时反应。

  师:我们先来汇报对母亲的描写及“我”的当时反应。

  生:“母亲一读完那首诗,眼睛发亮,兴奋地嚷着……”这是对母亲神态、语言的描写,表现了母亲特别高兴的心情。因为她看到自己的孩子会写诗了,她特别开心。(师板书“兴奋”)

  生:母亲兴奋地嚷着:“巴迪,这是你写的吗?多美的诗呀,精彩极了。”这是对母亲语言的描写,他妈妈赞美他写的诗精彩,可以看到他妈妈当时特别高兴,她在夸奖巴迪。(板书“赞美”)

  师:你能读出妈妈兴奋的语气吗?(指名学生读)

  师:听了母亲的赞美。“我呢?”SPAN>

  生:“我有点腼腆,不好意思地笑了。”是对“我”的描写。“我”听了母亲的赞美,即高兴又有点害羞。

  师:“腼腆”是什么意思?明白吗?

  生:“腼腆”就是有点害羞,不好意思。

  2.体会父亲的表现和我当时的反应。

  师:继续汇报。

  生:同学们读得真不错,下面我们来汇报对父亲的描写和“我”当时的反应。

  生:“父亲一进吃饭大厅,就被餐桌上的诗吸引住了。”通过吸引住了这个词,我觉得父亲对诗产生了兴趣,因为他本身是个写剧本的人。(板书“吸引”)

  生:“父亲拿那首诗读了起来。”“拿起”是父亲的动作,父亲读完说糟糕透了,从这可以看出父亲不喜欢这首诗。(板书“拿起”)

  生:“父亲把书放回原处,对母亲毫不退让。”这说明父亲的态度冷淡,而且坚持意见,不因为母亲而改变自己的观点。(板书“放回”)

  生:“我把头埋得低低的,诗只有十行,但我觉得父亲读了很长时间。”这说明我心里挺紧张,在等待父亲的评价,也说明父亲读得很认真。

  生:“我”听完父亲的评价,“眼睛湿润了,头也沉重地抬不起来。”我从对作者的这些描写感到作者心情挺不好,肯定挺伤心,特别失落。

  师:谁能读出作者失落伤心的感情?

  (指名学生读)

  生:“再也受不了了,冲出饭厅,跑进自己的房间,扑到床上痛哭起来。”这是对作者动作的描写,写出了作者伤心的心情,我感到作者有点受不了了。

  师:作者听完母亲的赞美还有点腼腆呢,为什么听了父亲的话会有如此强烈的反应呢?同学们联系上下文体会一下,谈谈你的理解。

  生:因为作者一直以为父亲能像母亲一样赞扬他呢,但是没听到,所以受不了了。

  生:因为作者“整个下午都怀着一种自豪感等父亲回来。”这就看出作者一直满心以为能得到父亲的赞美,所以一听到糟糕透了,就受到打击。

  生:因为作者“把诗重抄写了一遍,还描上了花边。”这都看出作者挺重视父亲的看法,尤其父亲还是电影公司的老板,所以受到打击,他就受不了了。

  师:正所谓:“期望越大,失望越大。”

  师:此时巴迪的心情可以用什么词形容?

  生:失落。

  生:伤心。

  生:难过。

  生:没面子。

  师:带着这样复杂的'心情试读。(生读、齐读)

  4.学习课文写法,课堂进行小练笔。

  师:我们刚才通过作者抓住人物神态、动作、语言的细致描写已感受到了人物的内心,这种写法真不错,我们也来练习一下这种写法。

  师出示练习:

  (1)听到这个好消息,我———————————。

  (2)看到妈妈买生日蛋糕,我—————————。

  (3)拿着不及格的卷子,我—————————。

  (4)等了半天,他也不来,我——————。

  师:请同学们根据前面的语言,辨析人物的心情,读写出人物当时的神态、动作、语言。

  生:听到这个消息,我三步并两步,快速回到家里,向妈妈报告了喜讯。

  生:听到这个好消息,我一蹦三尺高,高兴地喊道:“我成功了。”

  生:看到妈妈买的生日蛋糕,我赶紧接过来,把鼻子凑过去闻了闻,“啊,真香啊。”

  生:拿着不及格的卷子,我的脸胀得通红,眼泪不由地流下来,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生:等了他半天,他还没有来,我东瞅瞅西望望,急得直跺脚。

  ……

  5.引发讨论问题,让学生表达自我见解。

  师:同学们刚才的口头续写真是精彩!看来你们认真读书了。那么母亲说巴迪的诗糟糕,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啊。如果请你做个判断,你觉得巴迪的这首诗写得会怎么样呢?

  生:我认为巴迪这首诗已经写得不错了,我现在还不会写呢。

  生:老师,我不同意他的说法,不能因为他年龄小,就说他的诗好。你想一个七、八岁的孩子能写好吗?再说,他父亲是写作的,已经说他的诗不好了,那就是不好。

  生:我认为巴迪写得好,对他来讲应用他的年龄来评价他,不能用大人的眼光看他。

  生:我认为,他的诗也许好,也许不好,那得看怎么说了,从他的年龄看,已经不简单了,从诗来看可能不太好。

  生:巴迪的诗一定写得不好,他母亲赞扬他只是鼓励他,他父亲才是正确的评价。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有自己独立的见解。正像我们学过的一首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师:这两句诗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生:从不同的角度看事物,会有不同的看法。

  师:学得真棒!同学们分析的对,母亲的赞扬不是对诗,而是对一个七八岁的孩子写诗的这种行为,是对孩子的激励和鼓舞。父亲的评价是针对这首诗的本身,是一种理性的评价。其实,几年后作者长成少年时,就对自己的第一首诗有了正确的认识,这回他是怎样评价的呢?快看课文,找到答案。(学生看书)

  生:作者少年时认为那首诗的确糟糕透了,他不得不承认父亲说的是对的。

  生:既然作者认为是自己的这首诗槽糕,他为什么说“不得不”承认?

  师:我知道,虽然诗不好,但谁也不愿意说自己不好。

  生:巴迪知道自己的诗不好,但心想母亲都能鼓励我,父亲也不能那么不讲情面呀。

  师:也许是说巴迪从理智上认为诗不好,但感情上接受不了父亲的态度,既然作者都认为自己写得不好,为什么还能一直坚持写,最终成为美国名作家呢?请同学们默读倒数第二段,联系课文说一说。

  生:因为他有父亲的批评帮助。(板书“鼓励、严厉”)

  6.联系自己生活,体会父母的教育方式

  师:确实如此,生活的每一个人都需要母亲的爱,我想同学们一定有被父母、师长鼓励、赞扬、批评、训斥,甚至打骂的事,你能联系自己的真实故事,讲一讲你喜欢母亲这种鼓励的方式,还是父亲的这种严厉要求?

  生:我喜欢母亲那种鼓励的方式,但我总认为我爸爸对我特别好,总鼓励我,妈妈总批评我,我不爱听,心烦。有一次,我考试没考好,妈妈说得我直哭,我都不想学了,后来爸爸说:“没事,这次不算什么,我姑娘下次能考好,走,跟爸爸去溜达,我的心情就好多了。

  生:我比较喜欢巴迪妈妈鼓励的方法,我的作文不太好,我爸爸我妈妈总说写得不好,总贬我。我都没信心写了,但我的老师总说不错不错,这句子挺好,这也有进步,我才坚持写作文的。

  生:老师,我认为这两种方式都得有。要是总鼓励吧,就该骄傲了,要是总批评也不行,一点信心都没有了,这两种都得有,一个唱白脸,一个唱黑脸。

  生:老师,我觉得不管什么方式都是为我们好,我小时候特别挑食,不爱吃饭,我爸挺严厉,总是逼我吃这菜,吃那菜,当时我都烦死了,但现在一想他也是为我好。

  师:怪不得你长这么高!

  四、注重语言积累,渗透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师:同学们说出了心里话,老师也看到你们是真的读懂了课文。作者成年以后也有了许多深刻的感受,他把自己的感受化作许多哲理性的语言,写在文章最后两段,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最后两段,从中选出你喜欢的一句,试着背诵下来,好不好?

  生:(练习背诵)

  师:(指名背,要求背出感情,背出气势)

  师:不论慈祥的母亲,还是严厉的父亲,都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都是鼓励我们健康成长的爱。(板书“爱“)

  师:请同学们拿好书,齐读最后一段,用我们声情并茂的朗读。再次体会来自父母的伟大的爱。

  (全班齐读)

  师:课文学完了,同学们对这种爱有了深刻的认识和理解,老师更加希望你们把父母的理解化作实际行动,用你们的进步和成功来汇报父母的爱!

  (下课)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实录3

  一、梳理层次

  师:既然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课文,那咱们就开始第一个任务——请你将课文分为两个部分。

  生默读课文。

  生1:一到十五段为一个部分,就是他小时候的那些事;十六段到十七段写他的感悟。

  生2:一到十五段写的是他以前的事情;十六段和十七段是总结。

  生3:一到十五段是举例描写为什么是“精彩极了”“糟糕透了”,十六段和十七段是他长大后了的感悟,更加理解了父亲的“糟糕透了”是为了他好。

  师:大家分的是对的。第一部分是一到十五自然段,写的是——【课件出示】

  生齐:精彩的故事。

  师:第二部分是十六段和十七段,写的是——【课件出示】

  生齐:深刻的道理。

  师:这样的文章我们称之为一事一议,议论的“议”——通过一件事说明一个道理。回忆一下,在这学期学过的课文中,有没有哪篇文章也是这样的?

  生:第20课也是一事一议。

  师:嗯,《学会看病》一事一议。

  生:《钓鱼的启示》也是,前面讲他钓到一条大鱼,他爸爸让他放回去,后来写他的感悟。

  师:对的,《钓鱼的启示》也是一事一议。还有没有?

  生:第十五课《落花生》也是。

  师:《落花生》是不是?吃花生、议花生,最后得出一个深刻的道理:怎么做人,是吧?咦,像这样的课文很多呀!先把一件事情写好,得出一个深刻的道理或者一个重要的结论,这样的写法很普遍。

  二、复述故事

  师:谁能用自己的话简单地讲一讲这个故事?

  生讲述故事,但比较长。

  师:好的,谢谢这位同学,说得很生动,掌声送给她。(学生掌声热烈。)不过,离我这个“简单”的要求,还有一点点距离。谁再来试一试?

  生:巴迪小时候写了一首诗,拿给他母亲看,母亲表扬了他;父亲却批评了他,他非常伤心。后来,作者巴迪长大了,他体会到父母都是为了他好。

  师:说得太好了,来,我们一起说一遍(指屏幕)。故事的起因是——

  生齐:七八岁的“我”写了第一首诗。

  师:经过是——

  生齐:母亲一个劲儿地夸我写得精彩极了,父亲却认为我写的诗糟糕透了。

  师:故事的高潮是——

  生齐:我受不了父亲的批评,扑到床上失声痛哭。

  师:父亲和母亲的评价到底谁正确?

  生1:我觉得是父亲的,因为他为了防止巴迪骄傲,使他做一些不对的事。

  生2:我觉得两个都对。

  师:两个都对,找到了依据没有?

  生2:因为“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两种评语都是为了巴迪好。

  师:这个说的有点笼统,一定要有确切的证据。

  生3:课文17段的最后一句话:我从心底里知道“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

  师:这是最后作者总结的,在文中其他地方能不能找到更准确的证据?

  生4:因为她这样表扬巴迪就是为了让他继续写下去,然后写得更好。

  师:有没有继续写下去的证据?

  生4:有,在第十六段“现在我已经有了很多作品,出版了……”

  师:如果没有妈妈的表扬,会不会有这些作品?

  生齐:不会。

  师:这就证明妈妈说的——

  生齐:是对的。

  师:接着说。

  生5:“几年后,当我再拿起那首诗,不得不承认父亲是对的,那的确是一首相当糟糕的诗。”

  师:齐读一遍,“几年后,预备读——”(生齐读)。

  师:刚才是直接的证明,还有间接的证明。请看第十六自然段,第一句话,预备读——

  生齐:现在我已经写了有了很多作品……

  师:我出版的作品有——

  生齐:小说。

  师:有——

  生齐:戏剧。

  师:还有——

  生齐:电影剧本。

  师:就是没有——

  生齐:诗。

  师:说明了什么?

  生:说明了巴迪没有写诗的天赋。

  师:爸爸的观点我们都认为是对的,作者也认为是对的。你看他这么多年写的都不是诗了。那你们怎么认为妈妈的评价也是对的。

  生:母亲觉得如果他写的第一首诗,他的第一部创作就遭到打击的话,可能心里会有些负担,不敢再创作了。

  师:妈妈评价的到底是什么?

  生齐:创作的人。

  师:对了,是巴迪写作这件事,有没有接触到诗歌的本身?

  生:没有。

  师:只要是她儿子写的,她就——

  生齐:高兴、表扬。

  师:何况他才几岁呀?

  生齐:七八岁。

  师:对,七八岁能写诗,所以——

  生齐:精彩极了。

  师:有没有错?

  生齐:没有。

  师:妈妈的评价是对的,她的评价是针对我写诗这件事,而不是针对——

  生齐:这首诗。

  师:爸爸评价的是——

  生齐:这首诗。

  师:最后的结果一起读一读。

  生齐读:几年后,我发现父亲的评价是对的,但我在母亲的鼓励下坚持写作。

  师:“我在母亲的鼓励下坚持写作。”也就说明了母亲的评价对我有没有作用?

  生齐:有。

  三、感悟道理

  师:请大家用笔从文中画出你认为作者要告诉我们的道理。

  生纷纷动笔勾画。

  生1:我从心底里知道,……我努力地向前驶去。

  生2:一个作家,应该说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需要有人时常提醒你:“小心,注意,总结,提高。”

  师:有没有不懂的?都理解吗?请你们圈出这个道理中最关键的一个词语。

  生1:平衡。

  师:说说你的理由。

  生1:不能有单一的,要有两方面才行。

  师:只有表扬行不行?

  生齐:不行。

  师:这样会——

  生齐:把人引入歧途。

  师:只有批评行不行?

  生齐:不行。

  师:为什么?

  生齐:这样会让人丧失信心。

  师:一蹶不振。那后果更严重了。那就不能成才了是不是?

  生齐:对。

  师:来,男同学再把这段话读一遍。

  师:引入歧途可就麻烦了——骄傲自满啊,自高自大啊!下面这段话哪个词最关键?

  生4:谨慎。

  师:怎样叫做“谨慎地把握住自己生活的小船”?

  生4:既不会被“精彩极了”刮倒,也不会被“糟糕透了”刮倒。

  师:现在吹来的是表扬的风,你怎样让你的船不被刮倒?

  生4:告诉自己不要骄傲。还要看到自己的'不足,还要努力。

  师转向大家:好,吹翻了没有?

  生齐:没有。

  师:现在只有批评的风向你吹来,你怎么把握?

  生4:就是要不要灰心丧气,要加油,要看到自己的优点。

  师:说得直白一点:别人表扬你时,脸皮要变得薄一点;别人批评你时,——

  生齐:脸皮要厚一点。

  师:你们自己说的。(众人大笑)要经得起打击,也要经得起表扬。这就是谨慎。来,女同学把下面这段话再读一次。

  师:巴迪小时候会不会谨慎地把握自己的小船?

  生齐:不会。

  师:听到妈妈的表扬就——(生群答)

  师:哦,就得意洋洋了,尾巴翘上天了。

  生1:膨胀了。

  师:什么膨胀了?

  生1:野心。

  师:注意用词尽量要准确,什么膨胀了?

  生2:虚荣心。

  师:你是躲在角落里最耀眼的那颗星。(众人笑)得到爸爸的批评之后呢?

  生3:恨不得跳楼。

  师:哎呀,受不了了,痛哭流涕呀!不活了!(生大笑)

  师:这就没有谨慎地把握住自己的小船。什么时候他才会谨慎地把握住自己的小船的?

  生:几十年以后。

  师:几十年以后,要经历过很多事情,经历过很多磨练以后,他明白了,悟出来了,做到了。这就是文章教给我们的道理。原文是这样写的——【课件出示】

  (生齐读:……一方面我决不能因为别人的否定而丧失勇往直前的勇气;而另一方面我勇于在一片赞扬声中克服内心深处的自我陶醉。……)

  师:是谁让他懂得了这一点?

  生齐:是父母。

  师:父母,所以文中的父母真是一对——

  生齐:了不起的父母。

  四、探究方法

  师(指板书):文中有精彩的故事,还有深刻的道理,你觉得读者喜欢故事,还是道理?

  生齐:故事。

  师:作者是希望我们记住故事,还是道理?

  生齐:道理。

  师:作者是怎样让读者接受他的道理的?

  生:把道理藏到故事里。

  师:如果你是作家,你怎样让读者喜欢你的故事呢?

  生:讲故事要精彩。

  师:要吸引人对不对?问题又来了:怎样才能让故事精彩?今天我想告诉大家一点绝招。

  生:选好题材。

  师:好空啊!

  生:起一个吸引人的题目。

  师:题目是很关键的,但是光有题目行不行。内容不精彩,读者会以为自己上当了。

  师(指屏幕):看看第一招——

  生:制造冲突。

  师:喜不喜欢看电视啊?

  生齐:喜欢。

  师:只要是精彩的故事,一定有——

  生齐:冲突。

  师:一个是正义的一方,一个是——

  生:反方。

  师:我们的故事里不分正义和邪恶,而是两个对立面。文中谁和谁冲突了?

  生1:父亲和母亲。

  师:还有谁和谁?

  生2:巴迪和父亲。

  师:这才是最厉害的冲突啊!

  师:第二招——【课件出示】

  生齐:升级冲突。

  师:什么意思知不知道?

  生1:我知道,就是把这个冲突变得更夸大,感觉是更厉害一样。

  师:对,冲突得更厉害。也就是说这个矛盾啊,不断地——

  生齐:升级。

  师:让矛盾升级,让冲突升级。你看作者就是这样的高手,(指屏幕)请你分别圈出我心里变化的词语。我们看看这个冲突是怎么升级的。(生默画)

  师:刚开始的时候,我的心情——

  生1:得意洋洋。

  师:(边说边写)得意洋洋。接着——

  生1:迫不及待。

  师:他迫不及待地想干什么?(给父亲看)在他心中仅仅是业余人士给他肯定行不行?他一定要得到专——

  生齐:专业人士的肯定。

  师:这就是一种虚荣心开始膨胀。接着说。

  生齐:满怀信心。

  师继续写:哎呀,我的老爹是专业人士,他回来之后一定会——

  生齐:表扬我的。

  师:同学们,你们刚才圈出的都是表示心情的词语是不是?我告诉你们一个秘密,(指屏幕)看看这些句子,这里面藏着一个秘密。谁发现了?

  生:他开始不知道自己写得怎么样,后来越来越觉得这是一首精彩的诗。

  师:虚荣爆棚。刚开始啊,他就是觉得自己写了一首诗,至于写得怎么样呢?

  生齐:不知道。

  师:但后来他自己得出结论,这一定是一首精彩的诗。来,齐读最后一句。

  生齐:他一定会比母亲更加赞赏我这首精彩的诗。

  师:有点意思了。我就是小——

  生齐:神童。

  师:看到“我”的变化了吧?请大家再画出父亲态度变化的词语。

  生读画。

  师:刚开始你觉得是什么样的?

  生齐:很疑惑。

  师(板书):接下来第二个词语,你感受到的是——

  引导学生归纳板书:冷淡。

  师:第三句:我看这首诗糟糕透了。

  生:否定。

  师:注意他的态度,明显的是——不满。最后是什么?

  生齐:生气了。

  师:我的气球马上就要飞上天了,父亲却——(老师做了一个用针刺球的动作)。

  生齐说:气球爆了。

  师:最后的结果就是我失声痛哭。冲突到了极点。

  师:我们做一个假设,如果我写的这首诗先给爸爸看,你觉得故事会是什么样子的?

  生:跌宕起伏。

  师:这个词倒是用得挺准的。

  生:结果就是作者最后给妈妈看,最后觉得自己很厉害。

  师:看来你们的思维已经定势了。要是他先给父亲看,那首诗的命运是早就被水从马桶里冲走了。

  生:因为他已经丧失了信心。

  师:你是不是真的这么想的?你看我们班还是有天才的!

  师:我们要遵循人性往前写。第三招一定要那么写——【课件出示】

  生齐:先扬后抑。

  师:先扬起来,最后跌下去,升得越高,跌得越惨。这也是一个写作技巧。

  师:故事怎样写才好看:第一招——

  生齐:制造冲突;

  师:第二招——

  生齐:升级冲突;

  师:第三招——

  生齐:先扬后抑。

  师:好,今天我们就学这三招。下课。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实录4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出示三句表扬的话,让学生读一读。读完交流心情如何?

  2.出示三句批评的话,让学生读一读。你现在的心情又有什么不一样呢?

  3.师:看来,别人不同的评价会影响我们的心情,那想想如果有人经常对你说这样不同评价的话语,会对你的人生产生怎样的影响呢?

  4.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读题质疑,借题说话

  1.师:孩子们对课题有过思考吗?接下来我们就课题来说说话,你可以说一说读完课题后你的发现,也可以说一说读完课题后你有什么疑惑?

  2.指名回答。(课题中含有一对反义词,都加了“引号”)

  3.师:看来咱们的课题中藏着不少的秘密。都说,题目就像文章的眼睛,又如同引导我们读文的向导,今天,让我们跟随这位向导一起走进课文。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请同学们打开书,自由默读课文,想想: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生反馈,师引导学生尽量用上课题的词语概括)

  2.请再次快速读文,动动笔,用横线划出父母对巴迪写的诗的评价的语句,用波浪线划出表示巴迪听后反应的语句。

  四、研读课文,领悟写法

  1.指名交流母亲的评价语句。

  2.生反馈,课件出示语句:母亲一念完那首诗,眼睛亮亮地兴奋地嚷着:“巴迪,真是你写的吗?多美的诗啊!精彩极了!”

  3.师:你怎么理解母亲的这段评价?从母亲的这段评价当中,你读出了什么?(生反馈交流)

  4.师:是呀,我们从这段话中听出了母亲的赞赏,这份赞赏对巴迪来说意味着什么?(板书:鼓励)。为了表现母亲的赞赏,作者在这里抓住了人物的哪些方面进行描写?(生:神态、动作和语言描写)

  5.师:同学们,这里我们掌握了一个很好的读书方法,那就是抓住人物神态、动作、语言的描写来体会人物丰富的情感世界。(贴板书:关注细节描写),来,让我们再一次把这热情洋溢的鼓励送给巴迪。(读文中母亲说的话)

  6.师:听到母亲如此赤裸裸的夸赞,我们的巴迪该是一种怎样的心情?文章当中有两个词语最能表现巴迪当时的心情?你来说说。

  7.理解“腼腆”一词,说说你有没有这样的体验?(生分享体验)

  8.师:很好,联系生活经验理解词语是一种很好的方法。那么,“既腼腆又得意洋洋”这该是个怎样的表情呀?(生答或表演)

  我从你的表情里面看出,此刻的巴迪有些飘飘然了。所以,接下来,他想干嘛?

  (生:给爸爸看诗)

  9.师:那么,巴迪是怀着一种怎样的心情在等待父亲回来的.?(自豪、迫不及待......)

  10.引导学生文中相关语段的描写,分析体会:

  (1)妈妈,爸爸下午什么时候回来?我红着脸问,我有点迫不及待。

  (2)七点。七点一刻。七点半。

  重点引导分析第(2)句(出示课件)

  ①这三个句子有什么特点?

  ②作者将三个描写时间的词语变成三个短句,我们能感受到什么?

  ③你能想象下,这半个小时,巴迪会做些什么吗?想些什么?

  师:我们再一起来读一读,读出巴迪的“迫不及待”。

  11.这样焦急的等待,等来的是什么?是夸赞?还是别的什么?(生反馈,师板书:批评)

  师:等了半天,结果等来的却是父亲严厉的批评。父亲是怎么批评的?

  12.出示句子:我看这首诗糟糕透了!父亲把诗扔回原处。

  (1)指导学生朗读。

  (2)你觉得应该抓哪个字读出这种情绪?(扔)

  师:听出来,很生气,很不满意。我们又学会了一种方法,抓住一个关键的词体会人物的情感,(贴板书:抓关键词)

  13.师:当巴迪听完了父亲的这番评价,他的心情如何?(课件呈现表现巴迪反应的语句),指名读。(读出沮丧、难过)

  14.师:接下来,随着父母亲对巴迪这首诗的看法,巴迪的心情还有没有更为急剧的变化?(课件出示)

  15.师:把“冲、跑、扑”这几个动词换掉行不行?思考一下(课件呈现语段:将动词换成——跑,走,躺)同学们对比着读一读,你觉得哪一句的表达效果更好?(贴板书: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16.师:(出示课件)对于同一首诗,母亲的评价是——“精彩极了”,父亲的评价却是——“糟糕透了”,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话语对巴迪的影响大不大?(出示相关语段)

  17.师:同学们,这段话中哪些词可以体现这两种声音对巴迪的影响之大?(生:一直、交织)理解这两个词?

  18.(引导学生结合具体情景)

  师:孩子们,你们想一下,不只是巴迪的第一首诗,母亲会给予这番评价吧,还有他的第一次做饭,母亲会怎么说?(生答:味道好极了),巴迪第一次绘画,母亲又会怎么说?(生答:画得栩栩如生),甚至,我们可以想象,巴迪所做的每一件事,母亲都会给予肯定和鼓励。那假如在巴迪的人生中只有母亲的鼓励,会变得怎么样?(学生自由答)

  慢慢地,他会变得怎么样?(骄傲自满)那巴迪的人生小船,就会飘向(出示课件“自傲岛”)

  师:相反,如果巴迪的人生中只有父亲的批评警告,那巴迪的人生之船又会驶向哪呢?(先引导学生情景想象,出示课件“自卑岛”)

  好在,巴迪是非常幸运的,因为在他的成长过程中,既有母亲的鼓励,又有父亲的警告,这两种声音是一直交错出现,所以巴迪人生之船摇摇晃晃,但最终也驶向——成功岛。(出示课件“成功岛”)

  五、拓展练习,升华情感

  1、师:我们一起来看看巴德所取得的成就(出示巴迪简介)

  2、情景表演,练习说话

  假设巴德出席了这次颁奖典礼,典礼后,接受采访:巴德先生,回望您的成长之路,您想对谁表示感谢,为什么?

  3、小结:正如同学们所说,感谢母亲的鼓励,因为那是他创作的灵感和源泉,感谢父亲的批评,因为批评让他进步,正是因为这两两种不同方式的爱,才使巴迪的人生小船能够乘风破浪,勇往直前。

  4.师:课后,老师要向同学们推荐一本书,(出示课件)相信同学们读了这本《爱的教育》,会对爱有更深刻的感受,同学们的人生之路还很长很长,希望同学们驾驶着爱的小船,不因鼓励或警告而驶错方向,能够顺利的到达成功的彼岸。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实录5

  一、导入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你读过带有这样有趣题目的文章吗?你猜猜文章所讲述的到底是一件好事还是一件坏事呢?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生自由读文。

  (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指名读文,正音。

  3、初读课文,你了解到了什么?

  (文章主要内容,写作顺序,题目加引号等。)

  4、课文中讲了作者成长过程中的哪几个阶段?

  三、再读课文,重点认知

  1、速读课文,想一想当我写了第一首诗后,母亲是怎样评价的,我的表现怎样?

  父亲是怎样评价的',我有什么反应?

  2、生江报。

  3、父亲和母亲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看法?

  4、默读勾画:

  师:评价尽管不一样,但都是对巴迪的爱,这样说你赞成吗?让我们细细读课文,想一想,还可以在你感受最深的地方画一画。

  5、小组交流。

  6、全班汇报。

  师:你从课文中哪些地方体会到了父母对他不同的评价都是对他的爱?

  (师引导:抓住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等理解,还可以联系生活实际理解。)

  7、小结:

  师:几年后,我越来越体会到我当初是多么幸运,因为

  生:因为我既拥有母亲慈祥的爱,激励我满怀信心地前进;又拥有父亲严厉的爱,使我不至于被一时的成功冲昏头脑。

  师:我努力地向前驶去,也是因为爱。齐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

  (生齐读。)

  师:你有什么想说的?

  (联系实际,想一想,家长对自己的鼓励和批评,在自己成长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8、父母的爱多么伟大呀!就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感情再来读一遍课文好吗?

  (配乐朗读,生读自己喜欢自然段。)

  四、总结

  课文学到这儿,你有哪些收获,说出来我们一起分享好吗?

  五、拓展阅读

  课后收集这样的文章读一读,体会父母的爱。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实录】相关文章: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06-30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设计01-21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反思04-04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设计12-13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反思04-04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反思09-09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反思04-04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设计05-17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设计06-12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设计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