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瑞文网!

敬老孝亲新闻稿

时间:2022-09-29 17:53:49 敬老孝亲新闻稿 我要投稿

敬老孝亲新闻稿

  在这个高速发展的时代,越来越多地方需要用到新闻稿,新闻稿必须具有时间性。新闻所要报道的信息必须是新近发生的,没有时间性的信息就仿佛是明日黄花,没有任何价值。那么一般新闻稿是怎么写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敬老孝亲新闻稿(精选10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敬老孝亲新闻稿1

  平凡见真知,平淡见真情;为父母尽孝、为家庭尽责——这些看起来似乎是再浅显不过的道理,张珍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却不那么简单。再普通的日子,因为有爱就有温暖;再细微的事情,因为有心就有真情。张珍的家庭虽然没有轰轰烈烈的故事,却有着润物无声的感动。

  感恩父母用孝心传递真情

  提起张珍一家,那是人人羡慕的幸福之家,四世同堂,家庭和睦。张珍作为家长,她对家庭尽责、对社会尽忠,对他人谦和、对子女严格。作为儿女,她孝顺父母,与人为善。

  张珍出生于农村家庭,从小就是家里的得力帮手。1995年,张珍的父亲疾病缠身,哮喘、心脏病等多种疾病使老人的身体每况愈下,长期卧床不起。她的母亲年纪大,身体状况不是很好,没有能力照顾病人,弟弟、弟媳又远在云南,从此,照顾老人的责任一直由张珍一个人承担着。

  “2011年父亲病逝后,母亲整日愁眉不展,暗自垂泪,我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有空就和母亲坐在一块闲聊天、拉家常,方便的时候就带母亲到处转一转,宽宽老人的心。饮食方面,隔三岔五来点花样,让母亲吃得高兴,吃个顺心,久而久之,母亲的脸上也露出了久违的笑容。”张珍说道。

  老人年纪大了,时常担心自己年老体弱成为儿女们的“包袱”,性格有些孤僻。张珍就尽量和老人多交谈,拉些家长里短,让她在亲情的包围下消除顾虑。家里的大事小事,张珍也总会跟母亲打个招呼,听听老人的意见,让老人出出主意,尽量不冷落了体弱多病的母亲。现如今,她的母亲已经85岁高龄了,仍然和她一起居住,由她照料。

  张珍说:“人都说‘家有一老,胜过一宝’。老人们为子女操劳了一辈子,辛苦了一辈子,照顾他们还不是理所应当的?老人的现在,就是我们的将来,现在不伺候好长辈,将来哪有脸面要求自己的孩子好好对待自己呢?”

  树立家风重在言传身教

  俗话说,家庭是孩子们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但面对女儿和丈夫,张珍有种难以言表的内疚。

  由于长年在外工作,家里的大事小事都压在了丈夫的身上,孩子的学习也很少过问。工作时常白天黑夜连轴转,双休日和节假日加班也习以为常,由此也欠下了一笔笔“亲情债”。

  但是每次张珍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家,女儿总会说:“爸爸妈妈,我爱你们!你们每天那么晚回家,真是辛苦了,我以后一定要孝敬你们,帮你们做家务。”

  “身教胜于言教,我们的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无形中孩子也养成了自强、自立、有爱心的良好品德。”张珍夫妇就是用自己的行动为孩子创造了良好的成长环境,也为孩子树立了最好的榜样。

  虽然工作繁忙,却有家人的大力支持、理解,家庭是她坚强的后盾。“我是一名基层工作者,感谢家人对我的大力支持与理解,让我能更好地工作。一家人和睦相处,彼此之间相互理解,相互包容,这个就是我家的宝贵财富。只要夫妻同心同德,子女相互理解尊重、关心支持,累一点没啥。”

  如今,张珍的女儿已经成家立业生了小孩。“都说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但是,我的女儿女婿也时常来看望我,一大家子聚在一起很热闹。现在看着外孙一天天长大,时常感觉到自己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那个人了。”张珍笑着说。

  做知心人为居民排忧解难

  生活本来就是由点滴积累而成,只有做好点滴小事才能成就大的幸福。张珍是平安区乐都路社区党总支部书记,在日常工作中,她总能抓住点滴、抓住细节,为辖区的困难群众送上百倍关怀,久而久之也成了辖区群众眼中的“知心大姐”。每当谁家有难言之隐,夫妻为琐事闹矛盾,同事有烦心事时,也愿意来找这位“知心大姐”聊聊天。

  辖区的马晓红女士,在丈夫去世后,独自带着两个孩子生活,而且自己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的疾病,还经常到饭店洗碗打工,生活过得十分艰难。

  张珍了解到情况后,便第一时间让工作人员查档案核实情况,发现马晓红没有办理低保,张珍和社区工作人员带上物品去马晓红家里走访慰问。看到马晓红腰椎间盘突出非常严重,行动不便,还要四处打工维持生活,张珍的心里很不是滋味。

  “有困难就给我们说,今天你把户口本和身份证复印上,到社区写个申请,我们帮你把低保办上。”张珍给马晓红仔细交代。马晓红抓着她的手一直重复说:“太感谢你们了,要不是你们的帮助,我这日子真不知道该怎么过。”她激动得热泪盈眶。

  此后,每逢回族群众过节,她都会到马晓红家进行慰问帮扶,这一切都极大地改善了马晓红家的生活状况。如今,马晓红的大女儿已经成家,儿子也已上了大学,一家人生活有了新的起色。

  “喂,姑娘啊,啥时候来看看我,陪我聊聊天呀?”张珍接起电话,打电话过来的正是辖区失独老人李淑云。

  李淑云的丈夫和儿子早年间因为一些变故去世后,家中就只剩下她一人,张珍得知这一情况后,每周和几个同事定期为她打扫卫生、洗衣、洗澡、做饭,过年过节也会包了饺子去她家陪她聊天。张珍始终关心和帮助她,渐渐地,李淑云老人也走出了生活的阴霾。

  张珍说:“经过这些年对李淑云老人的帮助,我也早已把她当成了自己的家人。”

  这些平凡的事让张珍记忆犹新,也让她百感交集,“如果我们不深入群众之中,体味群众疾苦,只在办公室里想群众,在材料里写群众是不行的,和群众‘打交道’,非常实在,只要你想群众之所想,肩挑背扛地为群众办好件件‘琐事’,他们就会把心交给你。”这是张珍在工作中得到的感悟。

  张珍只是一位平凡的妇女,但她有着一颗无私奉献、乐于助人的爱心,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和敬老爱亲的孝举,深深感染了身边无数群众。也正是这些不平凡的小事,让邻里间的互相帮助、敬老孝亲传颂为一种风尚。

  敬老孝亲新闻稿2

  孝亲敬老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然而在这物欲横流的社会,愿意拿出诚意与时间去尊老爱老照顾老人的年轻人并不多。蒲家湾村杨小兰,生活在“计生两户“家庭中,从小父亲就教育她和妹妹“百善孝为先”。

  如今父亲含辛茹苦的把她们养大,父亲却已两鬓白发,她说该是她要感恩父亲的养育之恩的时候。杨小兰每天操持家务,照顾、伺候父亲,看到父亲的笑容,是她最幸福的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我不仅要孝敬自己的父母,还要尊敬帮助其他老人”。

  当她知道村上的老人因儿女中午不在家还未吃午饭时,她就把老人叫到自己家来吃饭,杨小兰笑着说就是多双碗筷的事情。这样的事情常常发生,因此村上的老人对她夸赞不已,村里人都称赞她是一个“人情味”非常浓厚的人。

  敬老孝亲新闻稿3

  “孝”源于心,“爱”生于情。孝亲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好的家风需要代代传承和发扬光大。多年来,在我市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大力弘扬孝德文化、无私掏钱捐物帮助困难家庭和老人、连续五年重阳节举办饺子宴慰问老人、新冠疫情发生后积极筹集善款献爱心等,善举感动着你我。他们就是我市孝德慈善联合会(以下简称市孝慈会)公益组织的成员们。

  5年间,每个周一至周五中午时分,经济技术开发区姚寨乡南中堡村和张李庄村70岁以上的很多老人,会拿着饭盒说说笑笑早早地结伴来到村里的孝德堂,高高兴兴地等待开饭,饭前在志愿者的带领下,一起做保健操、唱红歌。现如今,因新冠疫情孝德堂暂时关闭,村中的很多老人却始终惦念着给他们带来欢乐和关爱的地方,期待着孝德堂早日开启。

  “孝德堂办得太好了!这些志愿者也辛苦了。”“我来到孝德堂就高兴,等待打饭的时候大家一起做操、唱歌,整个人的精气神都不一样了。”“孝德堂真正为老人着想,传承孝文化,应该大力弘扬。”……村里的老人们你一言我一语,纷纷夸赞起孝德堂的好。还有的老人自编顺口溜、快板赞扬孝德堂。76岁王志胜老人坐着轮椅,一说起孝德堂就会感动地流出幸福的泪水,连声说:“想不到,想不到啊,真的谢谢你们了!”

  还有很多老人经常在孝德堂吃饭,精神面貌和身体状况都得到很大改善。81岁的栗凤芹老人,因病双手伸不开,吃饭拿不起筷子,如今每天在欢声笑语中度过,双手竟然能够伸展了,能拿起筷子了,精神头也好了很多。58岁的豆建霞半身不遂,通过在孝德堂的用餐锻炼,身体状况也有所好转。

  “平日里,随着一句‘开饭喽’的吆喝声,老人们有序坐好自发排队上前打饭,身体有病无法前来的老人,由子女打饭带回家送给老人。往常大堂桌上,饭菜冒着热气,有大烩菜、凉拌菜、西红柿炒鸡蛋、包子等,健康营养,大家还践行光盘行动。”孝德堂的志愿者告诉记者。

  那么,深得民心的孝德堂是怎样诞生的呢?原来,南中堡村是拥有3100余人的大村落,仅60岁以上的老人就有400余人,是典型的人口老龄化村、空巢老人村。河北光牌面业董事长申光才告诉记者:“我的父母走得早,便有了拿村里老人当父母孝敬的想法,总是逢年过节以慰问的方式给老人送上温暖。时间久了,我发现这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比如老人们精神上孤单寂寞、行动不便老人做饭困难等。后来经我提议,在政府大力支持下,2016年重阳节南中堡村里建起了孝德堂,乡村提供场所,河北光牌面业提供米、面、油、菜等生活物资,志愿者提供服务,为全村70岁以上老人以及不满70岁的孤寡老人、残疾人提供免费午餐和理发、医疗保健等服务,并从知孝、倡孝、督孝、评孝入手,弘扬孝德文化。我这一生倡导的是——呼吸不停,行善不止。”

  有了南中堡村孝德堂的成功经验,2020年11月,由河北光牌面业资助的第二家孝德堂在姚寨乡张李庄村投入使用,为张李庄村、南王庄村150多名老人服务。现如今,他们已为这些老人提供了20多万份免费午餐,用行动诠释着孝道真谛。该活动也辐射带动了周边县区30多个村开展“饺子宴”“百家宴”,几年来邢台、石家庄、河南已有三个地方成功复制孝德堂模式。孝德堂开办以来,也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无私帮助,不少村民和邻村村民,送来米面油、各种蔬菜水果等。众多爱心人士纷纷慰问老人,送物品、献爱心。

  如今,由市孝慈会指导、河北光牌面业承办的孝德堂,打造成为“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志愿者服务”孝亲敬老社会治理新模式,受到我市市委领导的高度重视和赞扬。

  敬老孝亲新闻稿4

  世上最感人的故事是救人,最激励人的力量是奉献。在我市,广泛流传着一件市孝慈会救人的善事,此事要从一个名叫徐星星的女孩说起。

  徐星星是永年区人,2015年被医院确诊患有尿毒症,那年她只有25岁。六年来,家人为治疗她的病,跑遍了附近大小医院,但始终没能有效控制病情。每周两次、每次数百元的透析负担,让患者全家喘不过气来,徐星星的身体指标也每况愈下。

  身为我市孝慈会会长的徐高升得知情况后,很快进行了家访慰问。“家中有患小儿麻痹后遗症的妻子,女儿又得了这个病,我认命吧。”徐高升听到徐星星父亲说的话,像一把刀子刺疼身心一样难受。他不忍心看着一朵鲜艳的生命之花凋谢,自己肩负的使命告诉他——危难关头必须毫不犹豫地伸出一双援助之手。他耐心劝导:“天无绝人之路,众人拾柴火焰高。大家一起努力,一定会渡过难关。”

  徐高升迅速与几位同事通报情况,并到市红十字会和邯钢医院走访咨询,打听到救治该病只有一条路,那就是到大医院进行器官移植,费用大约需要50万元左右。当他们把这个信息反馈给患者家属时,女孩父亲无奈地说:“俺从哪儿弄50万元?”

  “行孝养德,弘善化人”,这是市孝慈会的宗旨,他们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该会成员们认真商量后,一致决定对徐星星进行施救帮扶。为争取时间,他们一边寻找医疗资源,一边开展“爱心感天动地”募捐。一些爱心人士慷慨解囊,很快募集到手术费。募捐成功当月,徐星星在北京友谊医院成功进行了器官移植,并在一周后痊愈出院。

  敬老孝亲新闻稿5

  “聚在一起听大戏、吃饺子,说说笑笑,太开心了。”今年重阳节前夕,市孝慈会第五届重阳节孝老敬亲表彰慰问大会暨“孝德堂”千人饺子宴主会场,200余位老人欢聚一堂。

  据了解,孝德堂千人饺子宴由邯郸市民政局、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市孝慈会联合主办,姚寨乡、河北光牌面业共同承办。其中我市孝慈会、河北光牌面业多年来致力于传承孝德文化,不仅为周边乡村老人提供免费午餐,而且成立了10处孝德慈善践行基地,连续4年举办重阳节大型表彰慰问活动,增强全社会敬老爱老意识,让老年人深深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

  为有效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千人饺子宴”还创新活动方式,采取线上线下同步进行、化整为零分散就餐,最大程度减少了人员聚集。

  活动当天,市孝慈会重点表彰了一批在孝德慈善事业中的敬老济困楷模、孝慈志愿服务先进个人、孝慈宣教工作先进个人,并慰问部分获得“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的优秀党员代表和困难孤寡老人。

  同时,一些与会领导和书法艺术家还挥毫泼墨送上千“福”大礼,祝福老年人“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并有市第一医院专家现场义诊。众人围坐在一起,吃着香喷喷的饺子,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由衷赞叹新时代美好新生活。

  “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为在全社会营造关心关爱老年人的氛围作出贡献,让尊老敬老成为社会风尚。”市孝慈会会长徐高升说。

  敬老孝亲新闻稿6

  热心公益,用真情和大爱传递孝道家风,我市孝慈会做的事情还有很多。

  2020年初,新冠疫情发生后,市孝慈会协同河北光牌面业等会员单位,积极开展抗疫献爱心活动。他们仅用一周时间,捐款20多万元,并购置防疫用品分发给有关学校、医院和执法等基层单位。该协会名誉会长刘勇率领企业捐款捐物3000多万支援武汉。河北光牌面业加班生产价值4万多元的面粉1000袋、面条1000包无偿驰援灾区,并及时供应武汉市面粉5000吨,受到湖北省防疫指挥部的高度赞扬。

  2021年7月中旬以来,一场罕见的持续强降雨袭击了中原大地,河南省多地百姓被水围困,根据市民政局统一部署,市孝慈会领导高度重视,及时开会研究下发通知,动员各基地、单位、会员和爱心人士捐款1132510元,力所能及地进行驰援。

  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市孝慈会开展了以“孝德礼仪”为主体的传统文化进校园、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家庭、进敬老院的“六进工程”。设立“十大基地”,确定了首批五个学校为教育基地,五个县区企业和慈善组织为实践基地,并分别于2020年11月在经济开发区弘济学校和南中堡小学、魏县德政中学、现代教育集团、永年华香学校颁牌。2021年3月,市孝慈会又在永年区、馆陶县、邱县、魏县和沙河市设立实践基地。当地政府高度重视市孝慈会活动,积极参与,激发了志愿者们的热情,也大大促进了当地慈善公益事业的开展。如今,市孝慈会被市民政局命名为首家“慈善教育实践基地”。河北光牌面业也被市教育局列为“邯郸市中小学生教育实践基地”“邯郸市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基地”,先后接待来自北京大学、河北大学和市内企业、学校等各界人士500多批次近万人参观交流。

  为积极配合国家精准扶贫攻坚战,市孝慈会还将姚寨乡21个村、118个建档立卡户,一次性入股河北光牌面业,每年分红16万,帮助解决了基层返贫问题。

  今年中秋佳节前夕,市孝慈会一行人深入永年区讲武镇南讲武村、曲陌乡南党庄村慰问104位老党员、老军人、老干部、老教师、失独老人、困难孤残老人等。他们带着慰问品,送去节日的美好祝福。

  敬老孝亲新闻稿7

  敬老爱老,孝德之始。为了让尊老敬老的文明之风吹入千家万户,市孝慈会走出邯郸,走向全国。

  2021年10月14—15日,全国第九届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验交流大会,在杂技之乡河北吴桥成功召开,市孝慈会受到大会邀请。我市孝慈会秘书长翟凤魁作为唯一社会组织代表,以《记初心担使命,为乡村振兴做贡献》为题目向大会介绍邯郸孝慈会系列工作,做了重点经验介绍,受到与会者的一致好评和高度赞扬。参会者纷纷表示,他们将进一步与邯郸市孝慈会深入交流,复制孝德堂,借鉴新模式,为乡村振兴社会和谐做贡献。

  让人十分感动的是,市孝慈会如今有像王三堂、高军虎、赵诗文、贾红军等许多市里退休的`老领导不图名利,不辞劳苦地积极参加每一次公益活动;有像洪歌、崔彩英、梁雷刚和王士平等老师栉风沐雨奔波于学校乡村,传道解惑,救助弱者;有像徐高升、申光才、芦景超、郭平国和翟凤魁等大爱仁士,既出力又出资,支撑着市孝慈会一路高歌前行,持之以恒把点滴善举当做火种,让公益大爱逐渐燎原。

  市孝慈会会长徐高升说:“回顾过往,值得自豪;展望未来,信心倍增。民办机构从事公益活动需要付出更多的艰辛与汗水。市孝慈会将继续在我市民政局正确领导下传递正能量,弘扬真善美,促进家庭和睦友善,团队积极向上,社会和谐进步,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贡献。”

  多年来,他们始终如一,不忘初心,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什么是真正的“铁肩担道义,仁心铸大爱”。

  敬老孝亲新闻稿8

  孝为德之本,百善孝为先。孝亲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6年来,和田市玉龙喀什镇阿勒提来村的村民麦尔哈巴·艾比布拉“孝”字当先、“爱”字装心,长期尽心奉养瘫痪在床的公公,无怨无悔,用实际行动弘扬着这一传统美德。

  2015年,麦尔哈巴的公公阿布都力米提·阿不都外力因帕金森综合征导致瘫痪,卧床不起,生活无法自理。面对瘫痪在床的公公,麦尔哈巴和丈夫挑起了照顾老人的重担。

  麦尔哈巴丈夫阿布都赛麦提·阿布都力米提说:“我跟妻子结婚7年了,在这期间我们同甘共苦,家里面的活也是一起干的,妻子还在外面工作,爸爸生病也一直是她照顾的,我特别感谢她。”

  为防老人久坐不动导致肌肉萎缩,麦尔哈巴一有空就给老人按摩,陪老人聊天解闷,正是这样的悉心照顾,公公的精神状态很好,身体也有了好转。

  和田市玉龙喀什镇阿勒提来村村民麦尔哈巴·艾比布拉说:“老人很明事理,不挑事,对他们好、孝顺他们是我们应该做的。”

  自治区审计厅驻和田市玉龙喀什镇阿勒提来村工作队及“村两委”了解到麦尔哈巴家里的情况后,第一时间在村里的核桃厂为她介绍了一份工作,麦尔哈巴一有时间就过来厂子里剥核桃,腾不开时间的时候厂子里还让她把核桃带回家剥。

  和田市玉龙喀什镇阿勒提来村雪山果园核桃厂管理员阿曼古丽·阿不都力木说:“我们都听说他在家照顾家人,孝顺老人。考虑到她的情况,我们厂子也很支持她,她自己也很努力,有时候把厂子里的工作带回家完成,完成以后就及时送回来了。”

  麦尔哈巴照顾老人细致入微,日常都要为公公擦手、擦脸,每年都要为他添几件新衣服。麦尔哈巴·艾比布拉说:“做儿女要尽到责任,有好的就要给他吃好的,我就觉得‘孝’是美德,就要一代代的传承下去。”

  没有感天泣地的事迹,没有豪言壮语,麦尔哈巴只埋头做好她认为该做的事,把一个“孝”字,默默的写在心里,时刻牢记在心里,深深地刻进自己的人生字典里。

  自治区审计厅驻和田市玉龙喀什镇阿勒提来村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陈宗牛说:“麦尔哈巴孝敬公公这个事迹,是我们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落实‘文化润疆’方针的一个精简的、实用的素材。我们下一步,就要把这个素材宣传好,为麦尔哈巴在核桃厂好好工作解决后顾之忧,把她培养成企业精英,让她成为全村人们学习的楷模。”

  敬老孝亲新闻稿9

  金秋十月,又逢重阳。在全国第九个老年节来临之际,市委书记李酌,市委副书记、市长彭映梅,市委副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白云分别看望慰问老年人,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全市老人致以节日问候,祝老人们身体健康、生活幸福。

  10月11日下午,李酌先后来到退休干部王平、李伊林家中,送上节日的祝福,关切询问他们的生活情况和家庭状况,鼓励他们在“老有所为”中寻求“老有所乐”,衷心祝愿他们生活愉快、身体健康。

  李酌在看望慰问中说,尊老、敬老、爱老、助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把保障老年人民生列为重要事项,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构建养老、孝老、敬老的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推进医养结合”,为新时代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全市上下要大力弘扬尊老敬老传统美德,常怀敬老之心,倾注爱老之情,笃行扶老之事,让孝亲爱老蔚然成风。要坚持问题导向,着力补齐老年民生短板,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用心用情用力解决老年人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推动全市老龄工作持续健康发展,不断增强老龄人群的获得感幸福感。要认真执行离退休干部政策,落实好对老年人的各项福利政策和保障措施,让广大老干部老同志老年朋友都能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安享稳稳的美好与幸福,共享雅安高质量发展的成果。

  10月14日,彭映梅先后来到离休干部郭琳、退休干部傅克勤家中,送上节日的诚挚问候,并详细询问他们的生活起居和健康情况。彭映梅与老干部畅谈雅安未来发展蓝图,并表示雅安的发展离不开老干部们的努力和付出,将虚心向老干部们学习,以实干和担当接续奋斗,不断开创各项工作新局面。衷心希望老干部们在保重身体的同时,继续发挥余热,在经济发展、革命老区振兴等方面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她还叮嘱有关部门要做好服务工作,对老干部们身体上多关心、生活上多照顾,经常走访慰问,及时解决他们的困难,让老干部们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与温暖。

  10月12日,白云先后来到退休干部山映陆、李清源的家中,关切询问其身体状况和生活情况,与他们叙家常、谈变化、话发展,诚挚祝愿他们健康长寿、生活幸福。他表示,老领导老同志为雅安经济社会发展倾注了大量智慧和心血,作出了重要贡献,值得我们敬仰和学习。真心期盼老领导老同志用丰富阅历和宝贵经验多建言献策、多支持帮助,继续发挥余热,为雅安高质量发展凝聚更多正能量。有关部门要大力弘扬尊老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千方百计为老年人解难题、办实事,让他们安享幸福晚年。

  敬老孝亲新闻稿10

  几度夕阳红,悠悠重阳情。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营造孝亲敬老的良好氛围,新华保险巴彦淖尔中心支公司志愿者走进巴彦淖尔市老年大学模特班开展“情暖重阳 孝亲敬老”活动,共同欢度重阳节。

  活动现场,志愿者对老年大学的学员表达了最诚挚的问候和节日祝福,祝他们身体健康,笑口常开,安享幸福晚年生活。志愿和还特别定制了美味的蛋糕,与大家共同品尝。随后,为每位学员送上一枝玫瑰花,愿他们的老年生活像花朵一样生机盎然、绚丽多彩。

  为了提高老年人金融风险防范意识,志愿们通过发放宣传彩页、讲解养老领域金融诈骗、电信网络诈骗案例分析等形式,提醒学员们树立正确的理财观、注意保护个人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老年大学的学员们都艺彩飞扬,活力四射,最后为大家表演了旗袍秀节目,伴随着优美的旋律,学员们整齐地迈出了优雅的步伐,展现出了女性独有的风韵柔美。让志愿们感受到了学员们的从容和自信,也感受到旗袍的美丽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魅力。

  本次活动得到学员们的赞扬和好评,每个人脸上有洋溢着开心的笑容,说这样的活动既学到了知识又有节日氛围,感谢新华保险对我们的关心。

  新华保险巴彦淖尔中心支公司将孝亲敬老的传统美德,落到实处,暖在人心。继续倡导尊老爱老敬老的社会新风尚。

【敬老孝亲新闻稿】相关文章:

孝亲敬老作文01-04

孝亲敬老作文11-02

孝亲敬老的名言09-21

孝亲敬老活动方案06-21

孝亲敬老活动总结04-15

名人孝亲敬老的故事10-13

敬老孝亲的名人故事05-07

孝亲敬老俗语集锦05-08

感恩孝亲敬老作文05-02

孝亲敬老诗词集锦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