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就业帮扶工作总结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就业帮扶工作总结(精选6篇)
就业帮扶不仅是对毕业生就业现状的重视,更是促进人岗适配、实现大学生就业精准化的关键措施。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就业帮扶工作总结(精选6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就业帮扶工作总结1
今年来,xx县人社局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就业扶贫工作部署,把就业扶贫作为脱贫攻坚工作的首要任务,按照“严格责任,突出重点,创新机制”的工作思路,主动作为、积极而为,就业扶贫各项工作成效明显,现将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年度目标任务完成情况
根据省人社厅文件要求,全县20xx年就业脱贫工程目标任务为:招募就业扶贫基地4家,完成5家,完成率125%;技能脱贫培训任务50人,完成53人,完成率106%。
二、工作开展情况
(一)及时抓好“回头看”巡视反馈问题整改落实。针对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回头看”反馈的“公益性岗位设置不规范”和“N”类问题反馈的“就业务工受影响”等问题,我县立即开展整改工作,目前均已整改完成。一是强化组织领导。成立县人社局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回头看”整改工作领导组,制定《xx县人社局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回头看”和20xx年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反馈问题整改工作方案》等3个专项整改方案,明确工作任务及整改时限,确保整体推进、整改到位。二是健全调度机制。先后召开了全县就业脱贫“回头看”整改工作部署会、培训会和推进会,全面部署中央专项巡视“回头看”整改工作,要求乡镇对照任务清单及时开展自查、梳理问题、限时整改。4月23日,分管韩县长专门主持召开“中央脱贫攻坚巡视回头看就业扶贫整改工作调度会”,及时了解掌握各乡镇摸排整改情况,并对下一步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三是深入摸排整改。4月上旬,组织各乡镇对辖区内所有村级辅助性公益岗位人员进行全覆盖排查,对无劳动能力、长期在外务工的人员及时进行梳排,对不能履职人员及时进行清理,目前全县稳定村级辅助性公益岗位424人。制定《xx县村级辅助性公益岗位督查工作方案》,于4月中下旬对各乡镇村级辅助性公益岗位开展全覆盖督查,发现问题已及时反馈给各乡镇村并限时整改。四是提供就业岗位。针对疫情期间外出务工难等实际,积极做好贫困劳动者就业信息推介,疫情期间帮助贫困劳动者参加网络招聘会登记近200余人,提供就业岗位6000多个。建立村级人力资源就业服务微信群126个,通过宣传走访、发放岗位信息,帮助贫困劳动者就近就地就业。在全县47家重点企业建立人社服务专员包保制度,为118家复工企业解决用工需求1082人。
(二)落实各项贫困劳动者就业补助。为全面落实好就业补助资金各项就业政策,帮助更多劳动者实现就业,对符合申领就业补贴的帮扶对象及时办理就业补贴的申报,20xx年以来,我县共计发放就业补助132.63万(扶贫资金49.63万),其中就业扶贫车间新增就业岗位补贴0.7万,一次性复工复产补贴1.4万,贫困劳动者车间就业岗位补贴4.225万,车间吸纳就业补助3.08万,车间以工代训补贴1.4万,转移就业交通费补助22.77万,居家就业岗位补助0.5万,居家就业单位就业奖励0.15万,就业扶贫基地贫困劳动者岗位补贴11.16万,就业扶贫基地吸纳就业补贴12.8万,村级辅助性公益岗位补助74.445万元(其中扶贫资金49.63万)。
(三)开展贫困劳动者摸底调查。根据宣城市《关于开展贫困人口就业培训信息摸排梳理工作的'紧急通知》要求,全面摸排梳理,建立基础信息台账,通过各乡镇摸排上报,摸排对象主要为16周岁以上普通劳动力、弱劳力或半劳力人员,通过各乡镇摸排上报,共计摸排人员9206人,其中已就业人员5333人,未就业人员3873人(主要为因病、年龄过大、照顾家庭、学生)。已就业人员中,县内就业3224人,县外就业2109人。
(四)不断完善就业扶贫载体。结合乡村振兴战略、美丽乡村建设和基本公共服务建设要求,继续扶持贫困村建设就业扶贫驿站。对有产业支撑的,根据就业扶贫工作实际需要,通过岗位补贴、贷款支持等方式,扶持建设适量的扶贫车间。全县累计在贫困村建设6家就业扶贫驿站,建设就业扶贫车间4家,提供就业岗位89个,实现贫困劳动者就业15人。全县累计招募就业(居家)扶贫基地29个,提供就业岗位1215个,吸纳贫困劳动者近180余人。
(五)有序展开技能脱贫培训工作。20xx年,xx县技能脱贫培训民生工程任务数为50人,截至目前,培训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劳动者55人,目标任务完成率为110%。xx皖嫂职业技能培训学校于5月8日-5月29日在毕桥镇政府开设病患陪护班培训,经过考试,合格53人,按照省级文件,每人每天个人补助50元,发放培训补贴和个人补助合计12.19万元。
(六)全面落实社会保险扶贫政策。根据上级相关文件,我县20xx-20xx年对未脱贫建档立卡对象、重度残疾人、低保对象、特困对象县财政每人每年代缴养老保险费。20xx年,我县将已脱贫建档立卡对象也纳入了代缴范围,截止9月底,共有9596人享受城乡居保代缴,共计代缴保费196.2万元,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6168人,代缴保费124.63万元。
(七)深入开展结对帮扶工作。局领导班子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努力克服自身业务工作繁重的实际困难,先后抽调2名局领导班子成员、3名干部,分别到扶贫办和帮扶村任职(挂职)。同时,根据省市县有关扶贫工作文件精神,完成我局包保村的工作任务,按照“硬抽人、抽硬人”的要求,从我单位帮扶联系人中抽调二分之一力量进驻包保村,深入包保村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实现走访全覆盖、排查全覆盖。
三、20xx年工作计划
一是进一步加强与扶贫部门动态对接,做实贫困劳动者基本信息、帮扶措施、帮扶成效等基础数据,提高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及时性。做好帮扶对象的信息跟踪,定期筛查未帮扶或帮扶措施未全面落实的贫困劳动者,切实做到“精准到户,不漏一人”,确保就业脱贫相关政策落实到位,帮扶率达100%。
二是做好就业扶贫驿站、扶贫车间管理工作,将严格按规定规范建设就业扶贫车间,进一步加强对就业扶贫车间的跟踪管理,严格按省市相关文件要求落实相关政策,切实发挥就业扶贫车间带动就业、带贫减贫作用。同时,对生产暂时困难的车间,将根据省市文件精神,积极开展帮扶,帮助生产经营困难企业渡过难关。
三是认真实施好技能脱贫培训工作。依据贫困劳动者需求,分别通过就近开发就业岗位吸纳就业、提供就业信息促进转移就业、组织开展脱贫技能培训提升就业技能、组织创业培训提升创业能力、帮助申请创业担保贷款等服务,促进贫困劳动者稳定就业创业。
四是落实好贫困劳动者各项就业补贴工作。对全县就业、创业的贫困劳动者符合条件的给予交通补贴和创业补贴,对在扶贫基地、扶贫车间、致富带头人处就业的贫困劳动者给予岗位补贴,对吸纳贫困劳动者就业的企业给予就业补贴。
就业帮扶工作总结2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单位积极响应国家关于促进就业、保障民生的号召,深入实施就业帮扶工作,为了帮助各类就业困难群体实现稳定就业,提升生活质量。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帮扶计划,整合资源,创新服务模式,我们取得了显著成效。现将一年来的就业帮扶工作总结如下:
一、主要做法
1. 精准识别,分类施策:首先,我们对辖区内的就业困难群体进行了全面摸底调查,包括失业人员、残疾人、低保家庭、高校毕业生及农村转移劳动力等,通过数据分析和实地走访,精准识别他们的就业需求和困难。随后,根据不同群体的特点,制定个性化的帮扶方案,确保帮扶措施精准有效。
2. 搭建平台,拓宽渠道:积极搭建线上线下就业服务平台,组织举办多场招聘会、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等活动,邀请企业进社区、进校园,为求职者与用人单位搭建直接交流的桥梁。同时,利用互联网+就业服务模式,推广使用就业服务网站、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工具,发布岗位信息,提供在线求职、职业指导等服务,拓宽就业渠道。
3. 技能培训,提升能力:针对就业困难群体的技能短板,我们联合职业培训机构、职业院校等,开展了一系列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培训内容涵盖计算机操作、电子商务、家政服务、烹饪技术等多个领域,旨在提高受训者的就业竞争力和创业能力。同时,我们还注重培养受训者的职业素养和就业观念,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择业观。
4. 政策扶持,助力创业:对于有志于创业的就业困难群体,我们积极宣传并落实创业扶持政策,包括创业担保贷款、税收减免、场地租金补贴等。同时,提供创业指导、项目评估、市场对接等一站式服务,帮助他们解决创业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降低创业风险,提高创业成功率。
5. 跟踪服务,持续关怀:建立就业帮扶跟踪服务机制,对成功就业的帮扶对象进行定期回访和跟踪服务,了解他们的就业状况和工作生活情况,及时解决他们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同时,对于未成功就业的帮扶对象,继续提供就业指导和帮扶服务,直至他们实现稳定就业。
二、工作成效
经过一年的努力,我们的就业帮扶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是帮助大量就业困难群体实现了稳定就业或自主创业;二是提高了受帮扶人员的职业技能和就业竞争力;三是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增强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三、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一是部分帮扶对象的就业观念仍需进一步转变;二是就业服务平台的信息化建设还需加强;三是职业技能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有待提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将采取以下改进措施:一是加强就业观念教育引导;二是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提升就业服务平台的信息化水平;三是优化职业技能培训内容和方式,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就业是民生之本。未来,我们将继续深化就业帮扶工作,不断创新服务模式和方法,努力为更多就业困难群体提供精准有效的帮扶服务,为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目标贡献力量。
就业帮扶工作总结3
按照省委组织部、省人社厅、省委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关于对困难群众和困难党员实施就业帮扶的意见》工作部署和要求,吉林市就业局紧紧围绕发展和民生两大主题,以“发展上水平、干部下基层”为主旋律,精心组织,全力以赴,结合全市创先争优活动和吉林市创业就业“百千万”民生工作,统筹安排,精心组织,制定方案,细化工作步骤,集中抓好困难家庭成员创业和困难群众就业帮扶工作,“双困”就业援助工作第一阶段的岗位开发、项目征集和摸底调查工作取得预期效果。现将第一季度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阶段性工作完成情况
一季度,我市基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针对符合条件的城乡“双困”人员开展走访,通过全面细致的入户摸底调查,截止3月末,吉林市城乡“双困“人员共计724人,其中城镇困难群众418人;困难党员45人;农村困难群众229人;农村困难党员32人。围绕八大行业工种共开发适应性就业岗位1.2万个。其中企业生产操作类5967个、居民服务类1557个、餐饮服务类1523个、后勤服务类1240个、商贸服务类979个、物流运输类556个、客房服务类286个、种植养殖类153个。征集适合困难群体的创业项目236个。
二、工作措施
(一)强化领导,精心组织。为开展好本次“双困”就业援助活动,吉林市成立了以市委宣传部、市委创先争优工作领导小组、市人社局、市就业局领导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相关科室及各县市区人社部门、就业局为成员的吉林市“双困”活动工作领导小组。为援助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同时把此次工作提升到关系社会稳定大事的高度,认真加以组织实施。
(二)高度重视,落实责任。对困难群众和困难党员实施就业帮扶是落实全省“三帮扶”工作的重要举措,吉林市各级人社部门对此项工作给与充分重视,将城乡“双困”人员就业帮扶工作摆上重要日程,精心部署,周密安排。结合我市“三帮双促”工作实际,研究制定了吉林市《关于做好城乡困难群众和困难党员就业帮扶工作的实施方案》,制定具体的工作方案,明确目标任务、政策支持、保障措施等内容,保证各项帮扶工作落到实处。
(三)开发、筛选适应性就业岗位。为保证“双困”人员能够找到适合自身特点的就业岗位,吉林市各级就业部门组织社区工作人员,通过多种渠道开发各类适应性就业岗位,同时对开发的岗位进行筛选,选择一批技能要求适中、适合就业困难群众就业的`岗位。针对就业困难群体的实际情况,岗位开发坚持以家庭服务类、生产加工类、商贸服务类、种养殖类等技术含量低、简单易操作的岗位为主,工资待遇达到全市最低工资标准以上,适宜就业困难群体上岗的原则。
(四)征集、评估适应性创业项目。拓宽创业项目征集范围,组织专家评估,筛选出适合困难家庭成员就业的各类项目。一是借助新闻媒体、大专院校、创业者协会、专利部门等载体,广泛征集各类创业项目。二是发挥部门间合作优势,充分利用创业型城市的项目资源,实现创业项目共享。三是对于市场前景好、投资少、见效快,并且被创业人员采纳,取得创业成功的项目,实施有偿征集。四是将征集上来的创业项目,经专家评审团进行评估论证后,筛选出适合困难家庭成员创业的项目集中推介。
(五)按照就业援助工作制度化、精细化、长效化的要求,市局抽调工作人员下基层,走访就业困难人员和零就业家庭,以实行分片包干的形式,对本地“双困”人员进行全面细致的调查摸底,逐一进行调查核实,一是以县(市)区为单位,组织人员深入帮扶对象所在街道(乡镇)、社区(村屯),开展逐户调查摸底,详细了解其家庭状况、身体状况、创业(就业)经历、技能特长、创业(就业)愿望等情况,为开展有针对性的就业援助和创业帮扶提供依据;二是社区劳动保障服务站为创业就业帮扶对象单独建立援助台账和数据库,根据各自不同情况建立“一人一册”援助档案;三是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要层层建立援助预案,落实“一对一”或“一对多”的创业就业援助包保责任制。
三、下步工作安排
(一)搞好岗位对接工作。我们按照就地就近、在开发的岗位中自愿选择、就业部门全程服务的原则,将辖区内的就业岗位信息提供给社区包保人员,通过包保人员与求职群众联系,待本人选定适合自己的岗位后,由社区包保人员将就业困难人员直接送到企业进行对接,对接成功的现场签订就业协议。对于经帮扶未能实现就业的困难群众,由就业服务机构对其进行再次推荐岗位,直至找到工作,实现比较稳定就业为止。对求职者较多的'街道、社区,利用基层就业服务机构场所集中开展现场对接。
(二)开展技能和创业培训,让更多的“双困”人掌握一技之长。方案要求各级就业部门制定培训计划,落实专项资金,建立责任制度,开展就业困难人员创业大讲堂、社区困难人员创业座谈会、困难人员创业示范户评选等活动。组织有培训意愿的“双困”人员参加职业技能培训,特别是应用工单位需求组织有针对性的岗前培训。增强其就业能力和在市场中的竞争能力,努力做到促进就业与稳定就业相互依托,素质就业与开发岗位同时并举。
(三)积极落实各项就业扶持政策。吉林市各级就业部门从落实社保补贴、岗位补贴、培训补贴等多方面入手,以街道(乡镇)、社区(村)劳动保障平台为依托,全面落实各项就业扶持政策,维护援助对象的合法权益。对符合条件但尚未享受灵活就业社保补贴、小额担保贷款、免费职业技能培训等优惠政策的双困人员,街道、社区工作人员上门开展宣传咨询服务活动,帮助他们落实优惠政策;并向辖区内每一位未就业的援助对象提供了至少一次职业指导、三次职业介绍服务。
(四)加强跟踪服务力度。以街道(乡镇)、社区(村)劳动保障平台为载体,重点对尚未就业的援助对象,通过公益性岗位援助,进行安,配套落实各项扶持政策;对已上岗并获得劳动报酬的就业援助对象,跟踪了解其就业状况,帮助协调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按照规定缴纳社会保险,帮助落实社保补贴和岗位补贴政策。已经实现就业的援助对象均指定专人负责,分类进行跟踪管理,及时沟通联系,动态掌握援助对象就业状况的变化,确保其尽早实现就业和稳定就业。
就业帮扶工作总结4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们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就业帮扶的方针政策,积极开展就业帮扶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工作总结如下:
一、工作内容与成效
1、宣传与政策普及
我们积极宣传国家就业帮扶政策,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向广大就业困难人员、高校毕业生、残疾人等群体普及相关政策。同时,我们编制并发放了《就业帮扶政策宣传手册》,让群众更加深入地了解政策内容,提高政策知晓率。
2、调查摸底与数据收集
我们深入基层,开展就业困难人员、高校毕业生、残疾人等群体的调查摸底工作,准确掌握他们的就业意愿、技能水平、求职意向等信息,为后续的帮扶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持。同时,我们建立了完善的就业帮扶数据库,实现了信息的.动态更新和共享。
3、技能培训与提升
针对就业困难人员的技能短板,我们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技能培训活动,包括家政服务、保育员、蔬菜园艺等,帮助他们提升就业竞争力。同时,我们积极推荐他们参加各类招聘会,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4、岗位开发与推荐
我们积极与各类企业、单位合作,开发适合就业困难人员的岗位,并通过招聘会、线上平台等渠道进行岗位推荐。同时,我们还为就业困难人员提供个性化的就业指导和职业规划服务,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
5、援企稳岗与减负
为减轻企业负担,稳定就业岗位,我们积极落实援企稳岗政策,为企业发放稳岗补贴、减免社保费用等。同时,我们还加强与企业的沟通联系,及时了解企业用工需求,为企业提供精准的人才推荐服务。
二、存在问题与不足
1、部分地区对就业帮扶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政策宣传不到位,群众知晓率不高。
2、技能培训内容单一,无法满足部分就业困难人员的个性化需求。
3、岗位开发和推荐渠道有限,仍需进一步扩大就业信息来源。
4、部分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意愿和市场需求存在矛盾,需要进一步加强引导和指导。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1、加大政策宣传力度,提高群众知晓率。
2、拓展技能培训内容,满足更多就业困难人员的个性化需求。
3、扩大岗位开发和推荐渠道,增加就业机会。
4、加强就业指导和职业规划服务,引导就业困难人员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
通过本次就业帮扶工作总结,我们深刻认识到就业帮扶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我们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就业帮扶的方针政策,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为更多就业困难人员提供有效的帮助和支持。同时,我们也希望社会各界能够共同关注和支持就业帮扶工作,共同推动就业工作的健康发展。
就业帮扶工作总结5
今年以来,我们高度重视巩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认真落实各级政府决策部署,高标准、严要求、多举措抓好随县脱贫人口就业帮扶工作。现将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稳住务工规模。今年脱贫人口务工目标任务为19838人,当前已完成人数为20750人,务工人数超过年初目标任务912人。
(二)稳住重点领域。今年随县易地搬迁就业人数目标4227人,已完成人数为4232人,已超过年初目标任务。
(三)稳住重点人群。目标为:做好防返贫就业动态监测,及时为防返贫监测对象(边缘易致贫户、脱贫不稳定户、突发严重困难户)提供就业服务,帮助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意愿的监测对象实现就业增收。完成情况为:通过与随县乡村振兴局常态化对接,及时掌握防返贫监测对象的就业情况,并做出针对性就业帮扶。今年乡村公益性岗位安置的防返贫监测对象共有81人。
(四)抓好政策落实。为随县9家企业发放吸纳脱贫人口就业补贴169人金额33.8万元,其中易地搬迁9人。开发1020个公益性岗位,就近就地安置脱贫人口、监测对象。为贫困家庭毕业生发放一次性求职创业补贴27人金额3.2832万元。发放交通补助(乡村振兴局发放)1316人,补贴资金共53.62万元;其中省外务工707人,补贴35.35万元,省内县外务工609人,补贴18.27万元。发放就业培训补贴3910人,补贴资金共454.938万元。
二、主要措施
(一)调查摸底及政策宣传。县就业局协同县乡村振兴局,定期对全县脱贫人口外出务工情况及培训意愿、脱贫家庭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易地搬迁人员就业情况、就业帮扶车间运行情况等信息开展调查摸底,掌握脱贫人口就业状态及困难,以便进行针对性帮扶。全年通过入户走访、入企宣讲、发放宣传手册、招聘会现场宣传等方式,结合“随县阳光人社”“随县发布”“随州市劳动就业服务中心”官方微信公众号、随县融媒体官方抖音号等新媒体宣传渠道,把服务脱贫人口的乡村公益性岗位、企业吸纳就业补贴、就业创业培训、社保补贴、一次性求职创业补贴等政策宣传出去,做到家喻户晓。
(二)分类开展就业帮扶。针对调查摸底情况,县就业局精心制订帮扶计划,按照稳存量、扩增量、提质量要求,通过“五个强化”举措,帮助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意愿的脱贫人口实现就业,稳定就业取得显著成效。
1、强化就业帮扶“输血”,提升脱贫人口就业竞争力。
一是专项招聘行动促就业。今年以来,县就业局共开展“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服务月”“促进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等系列专场招聘会共61场,其中线下8场,线上53场。线下招聘会共提供21500个岗位,吸引返乡农民工、脱贫人口、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等各类求职者共9300余人入场,现场发放宣传资料30000余份,初步达成就业意向2310余人,其中脱贫人口150余人。
二是送训下乡提升劳动技能。我们坚持“培训为就业服务,就业依托培训、培训与就业紧密结合”的培训方针,对培训需求较为集中的乡村,通过“训练中心”等平台开展集中授课,把培训项目“送下去”,确保有培训需求的脱贫劳动力在“家门口”就能接受“短平快”的实用技术培训。今年,为脱贫劳动力282人提供了培训。
三是开展脱贫家庭毕业生就业帮扶行动。根据县乡村振兴局提供的脱贫家庭毕业生名单,开展了就业情况摸排,对未就业的毕业生进行了就业创业及技能培训政策宣传、职业介绍等服务。随县共有266名脱贫家庭高校毕业生,经帮扶,现已实现就业227人,无就业意愿38人,无劳动能力1人,截至目前,有劳动能力有就业意愿的高校毕业生已全部就业。发放一次性求职创业补贴27人,3.2832万元,其中12人为雨露计划毕业生,补贴1.4592万元。发放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一次性就业补贴21人,3.9万元。
四是强化部门联动织密脱贫人口信息网。为更及时、全面地掌握脱贫劳动力的务工状态,我们完善了数据共享机制,安排专人负责与县乡村振兴局等部门对接。在脱贫人口务工信息、帮扶政策落实进度与明细等方面加大了数据共享力度。并常态化开展了脱贫人口务工调度监测,每月定期更新脱贫人口外出务工数据。
2、强化就业帮扶“造血”,激发脱贫人口就业内生力。脱贫劳动力返乡创业,是巩固乡村振兴和促进脱贫劳动力增收的有效途径,是推进城镇化建设和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我们把支持脱贫劳动力返乡创业作为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广泛宣传、强力推动。优化创业服务,强化资金保障,营造创业氛围。通过政策普及宣传深入农村腹地,让更多从事农业农村创业工作的创业者享受到政策优惠,再通过他们以点带面推动农业农村方向的创业热潮,经申报与核实,为6名返乡创业脱贫劳动力发放创业补贴3万元。
3、强化就业帮扶“兜底”,保障脱贫人口基本就业。在掌握随县脱贫人口外出务工数据的情况下,随县就业局针对乡村就业困难劳动力因文化程度低、年龄偏大等原因无法外出务工难题,立足县情实际,开发护路员、护林员、护河员等公益性岗位,兜底安置了1020名符合条件的弱劳动力、半劳动力和无法外出、无业可就的脱贫人口。
4、强化帮扶车间成效,鼓励企业吸纳脱贫人口。就业帮扶车间建设是就业帮扶的重要内容和促进脱贫人口稳定增收的重要举措,也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有效渠道。今年,随县共有7家就业帮扶车间共有员工总数248人,脱贫人口、监测对象共104名,与上年度持平。经申报与核实,共为1个车间发放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2000元。
5、强化监督管理责任,确保政策落实到人。对于企业吸纳脱贫人口就业补贴政策与乡村公益性岗位两项专门针对脱贫人口的'政策,我们按照详细核实人员信息、提交系统精确比对、充分落实监管责任等工作步骤,确保补贴政策精准落实,应发尽发。按照县人社局的统一部署,全年我们开展多次检查核查。对于企业吸纳就业补贴,组成专班,分别在澴潭镇、安居镇、殷店镇、吴山镇等乡镇走访了申报企业,检查核实企业经营状况及吸纳脱贫人口情况。对于乡村公益性岗位,11月份起开展全面检查,重点检查公益性岗位人员的在岗情况是否正常,查看每一名安置的就业困难人员签订的劳动合同岗位是否符合实际工作岗位、是否按照“因事设岗,以岗定人,按需定员”的原则设立岗位,严查有岗无人、顶替上岗、弄虚作假等骗取就业专项资金的违规现象。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继续加大政策宣传力度。通过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通过县人力资源服务大厅、乡镇人社中心、零工驿站、村委会等线下渠道宣传就业帮扶政策。结合社保扩面宣传等活动入户入企走访,运用政策宣讲、发放宣传手册等各种方法,把服务脱贫人口的就业创业政策宣传到位,做到家喻户晓。
(二)持续提升技能水平。在做好培训意愿调查的基础上,继续组织“送训下乡”,确保脱贫劳动力在“家门口”就能接受实用技能培训。持续加大培训力度,针对性地开展就业创业培训,提升脱贫劳动力技能水平,促进脱贫人口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
(三)常态化开展职业介绍。牵好市场用工求职信息对接“红线”。继续开展各类线上、线下系列招聘活动,用好“零工驿站”服务平台,并用政府网、随州市劳动就业管理局微信公众号、村村通广播等线上平台广泛发布企业用工信息,为脱贫劳动力提供充足的就业岗位,保持务工规模稳定。
(四)加大补贴政策落实力度。持续加大各类补贴政策的落实力度,通过落实企业吸纳脱贫人口就业补贴、一次性求职创业补贴、创业担保贷款、创业补贴等政策,支持脱贫劳动力返乡创业,同时鼓励本地企业吸纳更多脱贫劳动力就业,促进脱贫劳动力稳岗就业。
就业帮扶工作总结6
就业帮扶工作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对于促进社会稳定、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具有重要意义。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市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深入实施就业帮扶政策,取得了显著成效。以下是对近期就业帮扶工作的总结。
一、主要做法
1. 加强组织领导,明确目标任务
我市高度重视就业帮扶工作,成立了由人社部门牵头,多部门参与的就业帮扶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目标任务和责任分工。通过制定详细的工作方案,确保各项帮扶措施落到实处。
2. 全面摸底排查,精准识别对象
通过数据比对、上门走访、电话调查等多种方式,对就业困难人员、高校毕业生、残疾登记失业人员等群体进行全面摸底排查,准确掌握其就业需求、技能水平、就业意向等信息,为精准帮扶提供有力支撑。
3. 拓宽就业渠道,促进人岗对接
(1)积极搭建就业服务平台,举办各类专场招聘会,为求职者和用人单位提供面对面交流的机会。据统计,活动期间共举办招聘会XX场,提供就业岗位XX余个,帮助XX名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
(2)动员经营业绩好、社会责任感强的`企业,积极提供无年龄限制、无技能要求、无学历门槛的岗位,特别是针对就业困难人员开发公益性岗位,如保洁、护林、秸秆禁烧等,有效缓解了就业压力。
4. 强化技能培训,提升就业能力
根据就业困难人员的实际需求,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职业技能培训。培训内容涵盖数控、物业管理、数码摄影、办公软件等多个领域,有效提升了参训人员的就业竞争力。据统计,共举办职业技能培训班XX期,培训人数达到XX人次。
5. 落实扶持政策,加大帮扶力度
将《就业促进法》、《劳动合同法》和就业再就业政策的主要内容宣传到每一位被援助的对象,确保他们充分了解并享受到政策红利。同时,积极为符合条件的就业困难人员提供小额担保贷款、社会保险补贴、岗位补贴等扶持政策,帮助他们顺利实现就业创业。
6. 加强跟踪服务,建立长效机制
对已经实现就业的帮扶对象进行定期跟踪回访,了解其就业稳定性和满意度,及时提供必要的后续服务和支持。同时,建立就业帮扶工作长效机制,确保帮扶工作持续有效推进。
二、工作成效
1. 就业困难人员就业率显著提升
通过一系列帮扶措施的实施,我市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率得到了显著提升。据统计,活动期间共帮助XX名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有效缓解了他们的生计问题。
2. 社会反响热烈,群众满意度高
就业帮扶工作的深入开展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好评。群众普遍认为政府采取的帮扶措施切实有效,为他们解决了实际困难。同时,通过就业帮扶工作的宣传报道,进一步营造了全社会关心支持就业工作的良好氛围。
三、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1. 存在问题
(1)部分就业困难人员技能水平较低,难以适应市场需求。
(2)部分企业对招聘就业困难人员的积极性不高。
2. 改进措施
(1)继续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力度,提高就业困难人员的技能水平和就业竞争力。
(2)通过政策引导和经济激励等措施,鼓励企业积极吸纳就业困难人员就业。
就业帮扶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市将继续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为指导,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手段,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就业服务。
【就业帮扶工作总结】相关文章:
脱贫人口就业帮扶工作总结12-15
社区就业帮扶简报11-05
就业帮扶工作总结(通用12篇)05-18
就业帮扶简报(精选18篇)05-25
就业帮扶工作总结范文(通用12篇)12-14
社区就业帮扶简报(精选5篇)11-04
脱贫人口就业帮扶工作总结(通用5篇)06-18
就业帮扶真情相助简报(精选9篇)11-04
社区帮扶困难群众就业简报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