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类宣传文字素材
垃圾分类有什么好处
1.减少土地侵蚀
生活垃圾中有些物质不易降解,使土地受到严重侵蚀。垃圾分类,去掉可以回收的、不易降解的物质,减少垃圾数量达60%以上。
2.减少污染
中国的垃圾处理多采用卫生填埋甚至简易填埋的方式,占用上万亩土地;并且虫蝇乱飞,污水四溢,臭气熏天,严重污染环境。
土壤中的废塑料会导致农作物减产;抛弃的废塑料被动物误食,导致动物死亡的事故时有发生。因此回收利用还可以减少危害。
3.变废为宝
中国每年使用塑料快餐盒达40亿个,方便面碗5~7亿个,一次性筷子数十亿双,这些占生活垃圾的8~15%。1吨废塑料可回炼600公斤的柴油。回收1500吨废纸,可免于砍伐用于生产1200吨纸的林木。一吨易拉罐熔化后能结成一吨很好的铝块,可少采20吨铝矿。生活垃圾中有30%~40%可以回收利用,应珍惜这个小本大利的资源。 大家也可以利用易拉罐制作笔盒,既环保,又节约资源。而且,垃圾中的其他物质也能转化为资源,如食品、草木和织物可以堆肥,生产有机肥料;垃圾焚烧可以发电、供热或制冷;砖瓦、灰土可以加工成建材等等。如果能充分挖掘回收生活垃圾中蕴含的资源潜力。
垃圾分类宣传文字素材
垃圾分类的目的是提高垃圾的资源价值和经济价值,减少垃圾处理量和处理设备的使用,降低处理成本,减少土地资源的消耗,具有社会、经济、生态等几方面的效益。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垃圾分类宣传文字素材相关内容,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大家!
素材
1、什么是垃圾分类
垃圾分类是对垃圾收集处置传统方式的改革,是对垃圾进行有效处置的一种科学管理方法。人们面对日益增长的垃圾产量和环境状况恶化的局面,通过垃圾分类管理,最大限度地减少垃圾处置量,实现垃圾资源利用,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2、实施垃圾分类的方法和建议
首先,宣传部门要做好垃圾分类的舆论宣传,讲清意义、作用和价值,让全体市民思想上有意识、工作上有认识、行为上有共识、营造一种浓厚的氛围和良好的环境,为垃圾分类提供舆论支持和民意支持。
其次,城管、环卫等职能部门,要通过培训、示范和提供咨询等多种形式,普及垃圾分类的基本常识和操作方法,让市民知道怎么分类、怎么处置、送到何处,同时配备好相关的设施,提供方便条件,讲职能服务和监督处罚跟进到单位、社区和家庭。
最后,各级政府、机关单位和有关社会组织,要主动做好宣传发动、组织协调和指导服务,制定好方案和细则,落实好责任和任务,开展好服务和监督,让广大市民有共同遵循的标准、有统一的工作行动、有信赖的组织依靠,确保垃圾分类的整体联动和顺利推进。
3、为什么要实行垃圾分类
1996年,中国城市生活垃圾清运量达1亿吨,而且以每年8%—10%的速度增长。垃圾的历史堆存量达到60多亿吨。塑料袋之所以被称为人类最糟糕的发明,就因为它作为垃圾难以被处理,这也就成为垃圾处理中的一大难题。这些垃圾是全国200多座城市陷入垃圾包围之中,堆存侵占5—2000亿多平方米,中国城市生活垃圾年产量达到1.5亿吨,成为人类严峻的问题之一。目前,我国600多个城市中,近三分之二的城市被垃圾问题所困扰,堆存的垃圾总量达70亿吨,垃圾已侵蚀掉我国80万亩的土地,其对大气、地下水造成的污染和大量滋生的蚊蝇传播的疾病,已成为社会一大公害。堆积如山的生活垃圾,如果得不到科学、有序的收集、分类、运输和处理,势必造成环境污染,危及城市的发展。
4、国内垃圾分类案例
1)2019年7月1日起,上海将正式施行《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上海首套垃圾分类扑克牌+生活垃圾社会监督员制度
2)北京西城区某试点小区推行垃圾分类积分制
3)海宁市开出的首张垃圾分类处罚单
4)银川市已启动了垃圾分类“互联网+资源垃圾”回收方式,开通垃圾分类微信公众号,实行“线上交易+线下物流”。
5)广州市、深圳市探索推行“互联网+分类回收”,建立了APP移动平台,实现垃圾分类信息化管理。
6)2017年12月14日,青岛首个智慧垃圾分类回收箱在海伦路街道试点运行,通过积分兑换制度,鼓励民众养成垃圾分类的良好习惯
名人名言
1、世界上没有垃圾,只有放错地方的宝藏。——但丁
2、垃圾被捡起的时候便有价值——安迪教父
3、继农业革命、工业革命、计算机革命之后,影响人类生存发展的又一次浪潮,将是在世纪之交时要出现的垃圾革命。——托夫勒
好句:
1、俗话说“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垃圾分为很多种类,有着不同的成分、属性与利用价值,变废为宝就是让垃圾再资源化。实行垃圾分类,关系到的是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环境,是社会文明水平的一个重要体现。
2、辰满天,微风阵阵,躺在柔软的草地上,呼吸新翻泥土的气息。手执一把蒲葵扇,看远方麦浪翻滚,聆听蟋蟀在草丛间自由的吟唱……这是父母记忆中夏末初秋的晚上。黑夜的天空漆黑如墨,看不见一丝光亮,没有微风,没有麦浪,有的是满目大大小小的白色塑料袋和闻起来恶心、令人作呕的气味……这是我们这一辈的记忆。现在进行一场垃圾分类的全民教育,目的是在全社会取得支持垃圾分类的共识。有了共识才有共同行动的基础,才有推动行动的合力。有了人们的共同行动,才能把垃圾无序投放所造成的环境破坏降到最低。
3、小习惯透视大文明,举手投足、点滴之间最能看出绿色生活的水准、公民意识的高低和社会文明的成色。有决心也有知识,有态度更有行动,文明才能成为生活的主基调。
时评文分析
提升环保自觉崇尚绿色生活
【分析:本文的标题为对称式标题,突出环保自觉的重要性。】
微信朋友圈里,有人晒出厨房里一字排开的4只垃圾筒;办公室里,同事们因为“小龙虾壳算干垃圾还是湿垃圾”争得面红耳赤;家里面,小朋友把刚从学校学会的垃圾分类知识教给爷爷奶奶……将于2019年7月1日起施行的《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成了上海市民的环保动员令,也映照着市民对绿色风尚的追求。
【分析:文章首段通过“朋友圈里”、“办公室里”,“家里”等生活中的不同场景引入文章主题“垃圾分类”,文章事例平实、自然,拉进作者与读者之间的距离,增强带入感。】
今天,践行绿色生活、实现垃圾减量、破解“垃圾围城”的城市困局,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一段时间以来,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超大城市先后就生活垃圾管理建章立制,通过督促引导,强化全流程分类、严格执法监管,让更多人行动起来。有专家称,垃圾分类进入了“强制时代”。让“垃圾分类,从我做起”由墙上的标语,变为法律之下的全社会集体行动,需要更加精细化的城市管理、市民的积极配合,同时也需要生活习惯、消费理念乃至相关行业商业模式的改变,从而形成全社会的环保合力。
【分析:本段承接上文,介绍垃圾分类的背景、发展历史以及必要性,并给出宏观方向的对策,引出下文的论证。】
绿色生活方式的塑造,需要在法律制度层面上推一把,把环保意识转化为社会共识和集体行动。垃圾分类的刚性制度和市民的环保意识本来就是相辅相成的,不可能等到环保意识完全成熟之后,再让相关措施落地。这次上海的《条例》公布后,很多市民拿出了复习考试的劲头,钻研起了各种垃圾分类的问题:用过的粽叶算干垃圾,还是湿垃圾?家里的宠物粪便算什么垃圾,要不要冲进马桶里?这一现象说明:正是在制度的推动下,在垃圾分类的实践过程中,相关理念才能成为人们的生活习惯、文明自觉,进而推动树立绿色风尚的标杆。
【分析:本段首句点明观点,强调绿色生活的塑造、环保意识的.树立需要法律制度的约束。接着列举上海的事例,论证运用法律和制度助推垃圾分类后,取得的积极效果。】
环保意识,最终要落实到人们的生活细节中。不可否认,突破生活的“舒适区”,告别长期以来养成的习惯,对谁都不轻松,但向前跨出一步,才能望到更远的风景。大家总是向往干净整洁的环境、期待成熟的垃圾分类制度,轮到自己实施时,才更深体会到细节的重要。小区的垃圾房改为定时定点开放,生活的节奏要匹配上垃圾房的开放时间;买菜时,带上帆布袋子,尽量不用塑料袋;出差时,带上便携式的洗漱用品……一些关乎环境保护的宏大命题,也与个人生活细节的改变有关。
【分析:本段首句点明文章观点,强调树立环保意识要注重细节。并且列举了“小区的垃圾房”、“买菜时”、“出差时”等生活中常见的事例论证文章观点,事例浅显易懂,贴近现实,将深刻的道理蕴藏于朴实的语言中。】
对于一些商家来说,环保升级也是一次转型升级的契机。比如,有的地方立法规定,酒店不得主动提供一次性日用品;餐饮外卖,不得主动提供一次性餐具。对此,一些手机订餐平台表示:将推出“推荐无需餐具”功能,用户下单时,平台将不再默认提供餐具。对消费者来说,细节的变化,促使自己选择更绿色的生活方式,尽可能自备餐具,从源头减少垃圾产生;对商家来说,因为法律作出了硬性规定,促动经营主体在绿色包装、产品质量、价值赋能上下更大的功夫。减少的是一双一次性筷子、一根塑料吸管,多的却是商家与消费者之间关于绿色生活的默契。
【分析:本段承接上文,继续阐述细节的重要性。本段从“商家”的角度阐述环保意识带来的变化,从餐饮、酒店、外卖平台等角度论证环保升级带给商家的挑战与机遇。】
领袖强调,培养垃圾分类的好习惯,全社会人人动手,一起来为改善生活环境作努力,一起来为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作贡献。垃圾分类看似小事,却需要所有人的付出,也将改变几代人的生活方式。干净、整洁的环境背后,是城市的精细化管理和成熟的环保理念。只有人人行动起来,转变生活习惯和消费方式,才能让环保意识成为生活中那条细细的红线,推动绿色生活方式更加深入人心。
【分析:本段用领袖的讲话为结尾,提升了文章的层次,拓展了文章的深度,最后提出展望,再次回扣主题。】
点评:本文紧紧围绕“垃圾分类”这一主题,从我们生活中的小事出发,介绍了垃圾分类的背景、发展历史及重要性,接着紧扣主题从不同主体提出不同层面的对策,重点强调了做好垃圾分类要引入法律制度手段,并且要注重细节。最后回扣主题,引入领袖讲话使文章主题得以升华。
“垃圾分类”离我们的生活非常近,但是正因为“太接地气”,反而不易写成有层次、有深度的文章。本文巧妙的引用生活中的事例,并加入深刻缜密的分析,使得文章通俗却不落俗套,朴实却不失深刻。在我们的文章写作中可以借鉴这一点,切勿简单的堆砌事例,一定要加入契合主题的分析论证,才能使事例的引用有血有肉,恰到好处。
【垃圾分类宣传文字素材】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