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班的故事》大班语言教案
一、方案的写作结构
1、标题。方案的标题可分为全称式和简明式两种,而又以全称式居多。凡由单位、事由、文种三要素构成的为全称式;由事由、文种二要素构成的为简明式。
2、署名落款。方案既无须在标题中标明时间,又不完全是将生成时间放在文末,而大多是将其列在标题之下、正文之上的特定位置。
3、正文部分。工作方案大都由以下两部分构成:
首先是导言或引语。引言要求简明扼要地交代预案或方案制订的目的、意义和依据,一般是以“为了……根据……特制定本方案”的惯常形式来表述的。这是方案、预案生成的基础,一定要有,否则,就失去了制订的意义和依据,就是盲目随意的,因而一定要抓住要害和实质将其简明扼要地表述清楚。在例文中,引言强调制定本方案是为了“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依法开展工会工作”,简要地交代了方案要达到的总目标。
二、《鲁班的故事》大班语言教案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鲁班的故事》大班语言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鲁班的故事》大班语言教案1
活动目标:
1、欣赏故事,感受鲁班善于观察、爱动脑筋、敢于尝试的人物形象特征。
2、产生向鲁班学习的愿望,懂得从小就要会发现问题,多动脑筋,多想、多问、多做,才能变得聪明。
3、能简单复述故事内容,并进行角色表演。
4、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活动准备:
1、《幼儿画册》,配套图片。
2、小锯子一把。
3、收集鲁班图画书供幼儿阅读。
活动过程:
1、《鲁班造锯》的故事:
(1)出示锯子,提问:你见过这种工具吗?它有什么用?
(2)老师讲述故事。
(3)引导幼儿思考:鲁班怎么会想到把锯子做成这种摸样的?
2、《鲁班造伞》的故事:
(1)谜语:远看像座亭,近看没有窗,上边直流水,下边有人行。
(2)老师讲述《鲁班造伞》的故事:我国第第一把伞是谁发明的?
(3)看图讲述:没有伞,下雨时人们出门时会怎样?鲁班看见孩子们头上顶着荷叶,想到了什么?回家做了什么?人们夸奖鲁班,鲁班满意吗?他又是怎样做的?最后,鲁班造出了怎样的伞?
听了两个故事,你觉得鲁班是一个怎样的人?
3、简单介绍鲁班及其他发明。
4、激励幼儿要像鲁班学习,从小爱动脑筋,多发性问题,提出问题,还要多动手做做、试试。
小百科:鲁班,姬姓,公输氏,名般。又称公输子、公输盘、班输、鲁般。春秋时期鲁国人。
《鲁班的故事》大班语言教案2
活动目标 :
1、培养幼儿良好的倾听习惯。
2、激起幼儿向鲁班学习的愿望,懂得从小就要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只有多想、多问、多做,才能变得聪明。
活动准备:锯子实物一个,伞实物一件。
活动过程:
一、以实物引起幼儿兴趣,引出主题,引导幼儿了解《鲁班造锯》的故事。
1、师出示锯子。
提问:你们见过这种工具吗?它叫什么名字?有什么用?
2、师:“那你们知道这个锯子最早是由谁发明的吗?它是我国古代一位著名的建筑工匠鲁班发明的'。他发明锯子的时候还有一个好听的故事呢,叫《鲁班造锯》,你们想听吗?”
3、教师生动地讲述故事《鲁班造锯》。
提问(1):鲁班怎么会想到把锯子做成这种摸样的?
提问(2):以前没有锯子的时候,人们砍树怎么样?有了锯子以后有什么不同?
二、引导幼儿理解《鲁班造伞》的故事。
1、师:“老师这里有一个谜语,请聪明的小朋友猜一猜,谜底是什么?”
师讲述谜语:“远看像座亭,近看没有窗,上边直流水,下边有人行。
2、师:“是伞。咦,我国的第一把伞是谁发明的呢?请小朋友们仔细听。”
3、师讲述故事《鲁班造伞》。
4、提问(1):在我国伞最早是由谁发明的?没有伞,下雨时人们出门会怎么样?
提问(2):鲁班看见孩子们头上顶着荷叶,想到了什么?回家做了什么?
提问(3):人们夸奖鲁班,鲁班满意吗?他又是怎么做的?最后他造出了怎样的伞?
三、简介鲁班及其发明,激励幼儿要向鲁班学习。
1、师:“听了鲁班的两个故事,你觉得鲁班是个怎样的人?”
2、师:“你们知道吗,鲁班不止发明了锯子和伞,还有许多的东西呢!”
教师简介鲁班及其发明。
3、师“你们今天从鲁班的身上学到了什么本领?”
四、活动延伸。
1、师:“今天我们认识了我国古代一位著名的建筑工匠——鲁班,还了解了他的许多发明,听了他的两个小故事,从故事中小朋友们学到了许多的本领。你们还知道鲁班的其他发明吗?回家查阅资料,和小朋友们一起交流吧!”
幼:见过,是锯子,用来切木头的……
幼:想听。
幼:因为小草的边缘上有许多锋利的小齿,所以割破了鲁班的手。鲁班就受到启发,做成边缘有许多小齿的锯子。
幼:没有锯子的'时候,人们砍树很吃力,很累;有了锯子,就比较省力、方便了。
幼:是房子、伞、蘑菇……
幼儿倾听老师讲述故事。
幼:是鲁班发明的。会被雨淋湿,会生病的。
幼:鲁班想到了做一个跟荷叶差不多的东西顶在头上,就不会被雨淋湿了;回家做了……
幼:鲁班不满意,他想把它做得能收起来,就动手把它改成可以活动的,能撑开,能收拢,这就是我们现在用的伞。
幼:我觉得鲁班是个爱动脑筋的人;是个仔细观察的人;是个善于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人;是个爱动手制作、爱尝试的人……
幼儿仔细倾听教师讲述,有疑问的举手回答。
幼:要学习鲁班,爱动脑筋,经常动手做东西……
《鲁班的故事》大班语言教案3
1、欣赏,感受鲁班善于观察、敢于尝试的人物形象特征。
2、产生向鲁班学习的愿望,懂得从小就要发现问题,多提问题,多动脑筋,才能变得更聪明。
重难点:
欣赏,感受鲁班善于观察、敢于尝试的人物形象特征。
准备:
1、挂图《鲁班造锯》、小锯子一把。
2、收集鲁班图画书供幼儿欣赏。
一、出示锯子,激发幼儿兴趣:
1、提问:你们见过这种工具吗?它叫什么?有什么作用?
2、教师
3、过渡:那锯子是谁发明的呢?老师还有一个呢!
二、欣赏,感受鲁班善于观察、敢于尝试的人物形象特征:
1、欣赏《鲁班造锯》的,知道锯子的由来:
(1)教师生动地讲述。
(2)提问,引发幼儿思考:鲁班怎么会把锯子做成这种模样的?
(3)教师
2、欣赏《鲁班造锯》的,知道伞的由来:
(1)教师出:“远看像座亭,近看没有窗,上边直流水,下边有人行”。鼓励幼儿猜出谜底。(伞)
(2)教师讲述《鲁班造伞》,幼儿观察图片:
师:你们知道我国第一把伞是谁发明的吗?请听《鲁班造伞》。
(3)提问,帮助幼儿理解:
a、没有伞人们出门会怎么样?
b、鲁班看见孩子们头上顶着荷叶,想到了什么?回家做了什么?
c、人们夸奖鲁班,鲁班满意吗?他又是怎么做的?最后鲁班造出了怎样的伞?
D、听了两个,你觉得鲁班是个怎样的人?
三、鼓励幼儿介绍鲁班及他的有关发明:
1、幼儿拿出
2、个别幼儿介绍。
3、教师
4、鼓励小朋友要向鲁班学习,从小爱动脑筋,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还要多动手做做,试试。
延伸:
在科学区投放电池、灯泡、滑轮等材料工幼儿探索。
【《鲁班的故事》大班语言教案】相关文章:
语言野猫的城市大班教案12-15
大班语言诗歌教案《家》09-13
大班语言活动诗歌教案08-22
大班语言诗歌梦教案09-25
大班语言活动诗歌教案08-31
大班语言诗歌教案:家07-06
中班语言小年的故事教案12-27
小年的故事大班教案12-26
大班语言反义词教案07-16
大班语言诗歌教案及反思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