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鸬鹚》教案
《鸬鹚》课文以生动、形象的语言,向人们展现了一幅渔人利用鸬鹚捕鱼,随着鸬鹚捕鱼湖面发生变化的优美图画。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鸬鹚》教案(精选8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鸬鹚》教案1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水乡的优美风景和渔民捕鱼的乐趣。
2、学会本课9个生字,理解新词语的意思,能用“像……似的……”、“恢复”造句。
3、抓住重点词语,理解重点句子的意思。
4、正确流利地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导入
1、读好课题。
①课件呈现课题。
②教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写得非常生动的课文,谁来读读课题?
③指多名学生朗读课题,再齐读课题。注意!“鹚”是第二声,不翘舌。
2、简介鸬鹚。
①教师:鸬鹚是一种水鸟。它们爱吃鱼,也爱捕鱼,而且捕鱼的本领特别高。大家看!这就是鸬鹚。
②课件呈现多幅鸬鹚的照片。
③教师:鸬鹚捕鱼后吞进自己的喉囊。要是让它继续吞,那鱼就被吞到肚子里去了。所以,鸬鹚捕鱼前,渔人得先用绳子扎住它的喉囊。捕完鱼后,再把绳子解开。大家看,这就是鸬鹚的喉囊。
④课件呈现出鸬鹚喉囊的位置。
⑤教师范写“喉囊”两字,边写边说明书写要领。
⑥学生在课文的插图旁找一个合适的地方练写“喉囊”。
3、引入新课。
教师:课文对鸬鹚的描写会带给我们一种怎样的感觉呢?请大家闭上眼睛,由老师美美地读给大家听。
二、通读课文
1、教师范读。
①教师配乐范读全文,学生闭目欣赏。
②读后促醒学生的语感:小湖的景色优美吧?渔人指挥鸬鹚捕鱼的场面生动吧?
2、学生练读。
①教师:带着这些美好的感觉,像老师这样,自由轻声地读课文。读的时候,注意把字词读准,把句子读通。
②学生自读,教师巡视。随后教师检查学生的朗读。教师指名朗读课文(抽五位学生,分段朗读)。
3、再读感悟。
①教师:刚才几位同学的朗读对你们有些什么启发和帮助?(指名回答)
②教师:懂得了这些道理,我们再读读课文,边读边体会,你觉得课文的哪些地方带给你特别优美、特别生动的感觉。
③学生自由读全文。
④读后组织学生交流各自的感受。
4、选段朗读。
①教师:读了课文以后,同学们对课文的优美和生动有了更加深刻的感受。但是,每人的感受又都是不同的。你可以把自己感觉最优美、最生动的那段课文挑出来,美美地读给你的同桌听。听的同学要专心、要投入,要边听边想,你最欣赏同桌哪些地方的朗读。
②同桌互读。
三、揣摩思路
1、教师朗读自己最喜欢的一段课文(最后一段)。
2、鼓励学生多元解读:请大家再读读这段课文,看看你能从这短短的.17个字中读出多少东西来。学生解读的结果可作如下推想:
①从“恢复”可以看出,湖面原来是平静的,后来不平静了,现在又变得平静了。
②从“渐渐”可以看出,鸬鹚捕鱼的时间是比较长的。
③联系课文前面的内容,不难发现,湖面的平静与否跟鸬鹚捕鱼是有关系的。
3、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随机板书如下:
捕鱼前捕鱼时捕鱼后
平静不平静恢复平静
4、齐读最后一段(“又”字要念重音。因为只有这样读,才能让人感觉到湖面开始是平静的,后来不平静了,现在又变得平静了)。
四、课堂作业
认真抄写下列词语。抄几遍由自己决定,难写的可以多抄几遍(学生抄写时,可以播放背景音乐)。
夕阳柔光悠然喉囊
一望无垠波光遴遴炊烟袅袅
第二课时
一、引入新课。
教师:上节课,我们通过一次又一次的读,对小湖的优美、渔人指挥鸬鹚捕鱼的生动有了一个初步的感受。这节课,我们继续通过读,深入到课文的字里行间,来细细地品味这些美好的感觉。
二、读、悟、写捕鱼前的段落
1、自读感悟。
①教师:自由轻声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划一划、圈一圈,你从课文的哪些地方品味到了小湖的平静和优美。
②学生自读品味,教师巡视。
③组织学生讨论交流,教师作随机点评,引导学生对重点词句的.感悟。
④在学生有所感悟的同时,要引导他们反复读好有关词句。对学生的朗读,可作如下调控:
▲这句话,谁能读得更平静、更优美?
▲读开头这句话,声音要低一点,速度要慢一点,要给人以一种静静的、悠悠的、美美的感觉。你再试一试。
▲“悠然”这句话,你可以摇头晃脑、慢条斯理地读,这样读起来才有味儿。
⑤教师小结:其实,这段话中的每个句子、每个词语、甚至每一个字,都飘散着小湖的这份悠悠的平静和淡淡的优美。你们再读读课文,体会这种感觉。
2、积累语言。
①教师:你们能不能不看书,把这段优美的文字背出来。(学生试背)
②教师:我想了解一下,你们现在是怎么背诵这段课文的。(学生可能会有如下办法:一句一句地背;找出重点词背;看着画面背;由同桌提醒背;闭眼想像画面背)
③让学生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背诵课文。
④指名配乐背诵第一自然段。
三、读、悟、写捕鱼时的段落
1、品味“一抹”。
①教师:小湖的平静和优美的确令人陶醉,小湖的活跃和欢腾同样叫人心动。当渔人拿竹篙向船舷上一抹的时候,小湖的平静消失了,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派活跃、一派欢腾的热闹景象。你们读读第二至第四段课文,特别注意渔人的“一抹”,看看是不是这样一种感觉。读完以后,把自己对“一抹”这个词的感受和理解写到练习纸上。(学生读书并动笔练写)
②课件呈现练习(这些词语供大家参考,要是你认为还有别的更好的词语,也可以用你自己的):
利索满怀希望兴致勃勃自信轻松自如喜滋滋
渔人忽然站起来,拿竹篙向船舷上xx地一抹,好像在说:“...... ”
③组织交流,随机点拨。
既然渔人这句话是对鸬鹚说的,那总得先有个称呼吧。(小东西、捕鱼能手、亲爱的、孩子们、兄弟们、朋友们、小家伙们……)
④教师小结:你们看,渔人这一抹,抹得多么自信、多么自如呀!他抹出了活跃,抹出了欢腾,抹出了一派生机勃勃的喜人景象。
2、广化语感。
①教师:你们再读读这几段课文,看看还能从哪些地方体会到由渔人的“一抹”抹出的活跃和欢腾。(生读文体会)
②组织交流。
③课件播放鸬鹚捕鱼的画面。鼓励学生边看边议,可以交头接耳,可以指指点点,可以手舞足蹈,甚至可以欢呼雀跃。
④齐读这几段课文。
四、总结课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
2.说说你脑中出现了哪几幅画面?
(1)夕阳西下时,渔人坐在船尾悠然地吸烟,鸬鹚待命的平静景象。
(2)黄昏时,渔人指挥鸬鹚捕鱼,湖面上一派热闹忙碌的景象。
(3)天色逐渐暗下去,渔船满载而归,湖面上又恢复平静的景象。
3.列小标题。
鸬鹚待命勇敢出征凯旋而归
4.小结:
《鸬鹚》这篇课文,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了水乡的平静之美——柔和安宁的静态美;也让我们感受到了水乡的活跃之美——生机勃勃的动态美。有动有静,动静交替;动美静美,动静皆美。
五、作业:
1、朗读课文,背诵第一自然段。
2、完成作业本上作业。
《鸬鹚》教案2
设计理念
这篇课文主要通过对渔人、鸬鹚、湖面的描写来反映渔民生活和渔民村优美的水乡景色。让学生通过诵读抓住重点词语(如“一抹”)来准确理解词句的意思,从而感受到水乡的优美和渔人捕鱼的乐趣。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水乡的优美景色和渔民的乐趣,体会渔人和鸬鹚之间的默契。
2、能抓住“一抹”、“恢复”等重点词语,理解重点句子的意思。
3、能用“恢复”、“像……似的……”造句。
教学重点
能抓住“一抹”这个重点词语,理解重点句的意思。
教学难点
体会渔人和鸬鹚默契。
教学准备
轻音乐的磁带。配套幻灯片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放松心情,谈话引入,学习“恢复”一词)
1、上节课我们认识了鸬鹚(出示幻灯片),学习了课文第一自然段,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
2、借助重点词语(配乐)齐背第一自然段。
3、你学了这一段后你对这个景色有什么感受?
4、提问:我们知道鸬鹚在等待命令,那它到底在等待一个什么命令呢?
(已知引向新知,既是旧知的复习,又是新知的点拨和启迪。)
二、深入阅读,品析词句
(一)阅读第二段(第2-4自然段),根据“一抹”自由体会
A、理解“一抹”的意思
1、请学生根据刚才的问题在第二自然段中找出一个词语来。(一抹)
2、“一抹”是什么意思?在课文中指什么?
3、学生模仿抹的动作,思考:你觉得渔人的动作怎样?(快、轻、熟练)
B、体会为什么用“一抹”
1、竹篙用“抹”外,还可以用什么动词?(挥、扫、敲、拍等)
2、提问:课文为什么用“抹”,而不用其他词语,你觉得一抹好在哪里?(小组合作研究一下)
3、反馈板书。(可让学生各抒己见,说出自己对这个词语的理解,正确的给予板书。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使学生敢于大胆理解和表达。)
4、大家都理解的都不错。谁能把这一抹中蕴含的情和意读出来?(个别读——齐读)
C、研究“一抹”后的变化
1、提问:渔人这轻轻一抹到底能抹出什么,什么发生了变化?你在课文的哪些句子中发现的?(小组合作研究)
2、反馈板书。(可让学生根据课文的内容进行自由的畅谈,理由正确的给予板书。)
3、合上书本,请同学们研究想象:渔人这一抹还能抹出什么?
4、学生再次反馈,教师板书。
5、请大家自由读2-4自然段,读出渔人捕鱼时的忙碌和喜悦。(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二)阅读第三段(第5-7自然段),体会忙碌后的平静
1、鸬鹚经过一阵忙碌之后,得到了什么?
2、自由读课文第五自然段,圈出描写渔人和鸬鹚动作的词语。学生从中选些个词语说说可以看出什么?
3、捕完鱼,鸬鹚饱餐一顿后,渔人划着小船回去后湖面又——(学生答)渐渐恢复了平静。
2、为什么要用上“恢复”这个词?(可找出文中几个句子说明)
3、划着船回去的时候,渔人心里会想些什么呢?你认为鸬鹚会怎么想?(指名说,给予鼓励)
4、请大家带着渔人和鸬鹚的喜悦归来的心情品读第5—7自然段。(齐读)
三、课堂小结
1、教师小结:这节课我们抓住了“一抹”一词,一起学习了课文,也分享了渔人捕鱼的忙碌和喜悦。读懂了湖面的静和动不同美的情趣。
2、齐读全文,体验情感。
《鸬鹚》教案3
教学要求
1、知识与技能
(1)能独立认识本课“鸬鹚、垠、粼、章、舷、喉、吞”等11个生字;能正确书写“鸬鹚、章、舷、喉、吞””等6个汉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鸬鹚能帮助渔人捕鱼的本领,体会渔民的渔家乐。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初读自学生字词,了解文章的大致内容。通过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想象文章描绘的画面美;
(2)通过学习文章的写作特点和表达方式;体会作者在写景状物时寄托的思想感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难点
通过朗读,想象,体会渔人的“悠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大家都知道动物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有的甚至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的乐趣,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到江南的鱼米之乡去看看,认识一下江南水乡那些特别的动物——鸬鹚。
鸬鹚对于我们北方的学生来说可能有些陌生,老师搜集了一些鸬鹚的图片,想不想看。
2、图片出示鸬鹚,教师简介鸬鹚的生活习性。
师:刚才通过看图片,我们也了解了一些鸬鹚的生活习性等等,那么我们再看看我们的作者郑振铎是怎样具体描写鸬鹚的,我们先听一遍录音,在听的过程当中老师提一个要求,边听边总结出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听录音)
二、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
在平静的湖面上,鸬鹚敏捷地下水捕鱼,渔人忙碌地挤着鸬鹚喉中的鱼儿,渔人喂饱鸬鹚划船离去,湖面恢复了平静。
师:听了你们刚才的介绍,老师的`心里好像浮现了三幅画面,我们今天就把课文分成三部分来学习。
(1)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
湖面平静,鸬鹚等待命令,准备捕鱼。
我们给这幅图起个名字(夕阳图)
(2)第二部分(第2——4自然段)
湖面失去平静,鸬鹚敏捷地捕鱼,渔人忙碌地挤鱼。
我们给这幅图起个名字(捕鱼图)
(3)第三部分(第5——7自然段)
渔人捡小鱼喂鸬鹚后,划着小船回去,湖面又恢复了平静。
我们给这幅图起个名字(渔舟唱晚图)
三、欣赏作者对鸬鹚的描写。
1、学习第一部分
师:首先我们先来欣赏一下第一幅图夕阳图的美景,老师现在请一位同学当导游带着大家去宁静的湖面看看,谁来读一读第一自然段(指名读)
①这段话中描写了哪些景物?
(夕阳、湖面、垂柳、稻田、渔船、渔人、鸬鹚)
②这一幅画面给你留下了一个怎样的印象呢?
(宁静、悠闲、平静)
③从哪些语句中可以感受到这份宁静与悠闲
(1)夕阳照在小湖上,没有什么风,平静的.湖面像一面镜子。
问: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把什么比做什么。
(比喻、将湖面比作镜子)
(2)岸边几棵垂柳,垂柳那边是一望无垠的稻田。
垂柳不见摆动,稻天没有绿浪,显出宁静。
(3)几只又窄又长的渔船浮在湖面上。
(浮字用得好:说明小船没有划动,所以更显出湖面风平浪静。)
(4)近处的那只船上,有个渔人正坐在船尾悠闲地吸着烟。
(从这句话中感受到悠闲)
悠然——悠闲的样子。
因为渔人在吸烟,没有划动渔船。所以湖面很平静,他坐在船上悠然的吸着烟,望着湖面,他显然是被眼前的景色吸引了、陶醉了,一切显的那么安静。(让我们齐读这句话)
作者在这里用了一个近处,再看前面作者的描写,垂柳那边是一望无垠的稻田。通着这些语句我们看出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描写的。(由远及近)
小结:这是作者写作的一个特点,按照一定的顺序去写,我们在写作时也应该注意,可以从远到近,近到远,由高到低,由低到高或者按照方位顺序由东—南—西—北。
(5)十来只灰黑色的鸬鹚站在船舷上,好像列队的士兵在等待命令。
a、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比喻)把什么比作了什么?
b、在你的心中列队的士兵是什么样子的?
(威武、神气、整齐、训练有素)
c、通过这句话,说明了鸬鹚是一只什么样的水鸟?
d、这句话中“等待”与“湖面平静”又有什么关系?
(他站在船舷上,并没有下水捕鱼,说明湖面很平静)
段落小结:这一段作者按照由远——近,由景—人的顺序描绘了夕阳、湖面、垂柳、稻田、渔船、渔人在悠闲地吸烟,鸬鹚在等待命令这样一幅优美宁静的夕阳图。但是,随着渔人的竹篙往船舷上一抹,平静的湖面发生了什么变化呢?
2、学习第二部分
(1)自由读课文,并用一个词概括一下这时湖面的情况。
(热闹、欢腾、繁忙)
(2)作者又是通过哪些语句来表现湖面热闹的景象呢?
(湖面立刻失去了平静,荡起一圈圈粼粼的波纹,无数浪花在夕阳的柔光中跳跃。)
①用的动词有哪两个?(跳跃、荡起)
②这时的湖面美吗?有多美,想像一下,叙述出来?
③粼粼什么意思?
④渔人的心情怎样?
⑤湖面怎么会产生这种变化?
(因为渔人拿竹篙在船舷上一抹,这些水鸟都扑扑地钻进水里去了,才会产生这种变化。)
⑥“一抹”什么意思?做一个动作?
说明了渔人对鸬鹚怎样?
如果老师把它改成一敲、一打、一赶行不行?为什么?
(不行,这样就体现不出渔人对鸬鹚的关爱,也会把鸬鹚吓跑)
(3)过渡句:随着鸬鹚在水中捕鱼,湖面上就更热闹了,齐读第三自然段,看看渔人是怎样指挥鸬鹚捕鱼的?
①作者抓住了渔人和鸬鹚的动作描写,我们找出来。
鸬鹚:(钻、扑、跳)
②通过这三个动词描写你体会到了什么?
(鸬鹚动作快、迅速、敏捷、乖巧、训练有素、尽职尽责)
③鸬鹚跳上渔船做什么来了?(送鱼)
④从那句话可以看出来?(喉囊鼓鼓的)
⑤这句话说明了什么?(鸬鹚是个捕鱼高手)
⑥假如你是这只鸬鹚,你此时想对渔人说些什么呢?
渔人的动作:抓、挤、甩
通过这三个动词的描写你体会到了什么?
(渔人动作熟练,干活利索,经验丰富等)
小结:这些动词用得非常的准确,写出了鸬鹚捕鱼时的动态,欢快活泼,也写出了渔人从鸬鹚喉囊捕鱼时的利索劲儿,湖面上鸬鹚在跳跃,渔人在忙碌,充满了欢乐的气氛。鸬鹚不断的跳上渔船,渔人都快忙不过来了,作者的心情怎样?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学生自由答)
闭上眼睛想象,你的头脑中仿佛浮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过渡:鸬鹚捕了这么多的鱼,十分辛苦,那么渔人又是怎样犒劳这些为他带来收获的功臣的呢?
3、学习第三部分
默读第三部分,回答问题。
(一条条抛小鱼给鸬鹚吃)
这时的湖面又是一个怎样的状态?(平静)
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来?
①岸上炊烟四起,袅袅地升上天空。
(说明人们都开始做晚饭,时间已近傍晚,湖面又向平静过渡)
②渔人不再赶鸬鹚下水了,让它们停在船舷上。
(这时再也听不到水鸟下水时发出的响声,湖面上不会有波纹,浪花也不在跳跃了。)
③天色逐渐暗下来,湖面恢复了平静,只留下一条闪闪的水痕。
恢复—变成原来的样子。起什么作用?
(这一词用得很贴切,点明了湖面原先是平静的,现在也是平静的,这种写作手法叫前后呼应,希望我们在以后的写作上也能运用上)
四、全文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文章要表达一个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呢?
(本文通过描绘渔人指挥鸬鹚捕鱼的经过,向我们展示了“夕阳图”、“捕鱼图”、“渔舟唱晚图”三幅画面,表现了江南水乡人们无忧无虑,悠然自得的美好生活,从而也使我们每个人更加热爱自己的家乡。)
同学们我们就要告别这个小渔村了,你想对小渔村的人们说些什么?
五、板书设计:
夕阳图——平静
鸬鹚捕鱼图——热闹前后呼应
《鸬鹚》教案4
一、教学目标:
1、能借助重点词句背诵部分句子。
2、运用比较的方法,感悟课文的语言特点。
3、有感情朗读课文,体会水乡的优美景色和渔夫捕鱼的乐趣。
二、教具准备:
自制多媒体课件
三、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21课鸬鹚,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你觉得哪个小节写得最美?
2、学习课文第一段
(1)自由读第一段,读完之后,说说你的感受。
(2)再读课文,你从哪些句子看出湖面是平静的?再挑一句话读给大家听。
(3)结合词句交流、
随机出示相关的句子:评议。
A、夕阳照在小湖上,没有什么风,绿油油的湖面平得像一面镜子。
①学生结合句子谈体会,再请同学们自由读,读出平静的.感觉。
②同学们读好之后,要求他们把这些句子背下来。
B、灰黑色的鸬鹚站在船舷上,好像列队的士兵在等待命令。
①体会内容,问:如果老师把后面句子去掉,你读读看通吗?课文为什么还要这么写呢?
师:同桌互读,读出这种静静的感觉。
师:老师跟你们一起背这句话好吗?教师引背。
C、渔人坐在船尾,悠然地吸着烟。
这个句子或另外的句子淡化处理,不做细讲。
(4)将第一段内容整体朗读(配上优扬的音乐),读出湖面的平静的感觉来。
5)出示板书
湖面
渔人 静
鸬鹚
3、学习第二段
导入:湖面多么平静啊,你们看……看了画面,你有什么感觉?
(1)学生边听课文录音,边看渔人利用鸬鹚捕鱼的画面,谈谈感受。
(2)自由朗读课文,看看哪些句子写出湖面不平静的?
(3)逐句打出,然后请学生任选一句,读出动的感觉来,看谁读得好。
(4)学生交流、评议。
(5)比较一、二两段,感悟语言特点。
①师:同学读得真好,现在你们跟第一段比比看,你们会发现什么呢?
②分别朗读动与静的句子。
a.两人小组互读
b.指名读
c.男女生分别读
静 动
夕阳照在小湖上,没有什么风,绿油油的湖面平得像一面镜子。
渔人坐在船尾,悠然地吸着烟。
灰黑色的鸬鹚站在船舷上,好像列队的士兵在等待命令。
湖面上荡起了一圈圈粼粼的波纹,无数浪花在夕阳的`柔光中跳跃。
渔人忽然站起来,拿竹篙向船舷上一抹,这些水鸟都扑扑地钻进水里去了。
一只鸬鹚钻出水面,拍着翅膀跳上渔船,喉囊鼓鼓的。
(6)小结、出示板书
湖面
渔人 静→动 美
鸬鹚
师:是啊,都写了湖面、渔人和鸬鹚,所不同的是有静有动,这一动一静构成了多美的画卷啊!
(7)请把你喜欢的一个句子摘抄下来。
4、总结:这节课同学们学得很好,不仅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而且通过自学悟出课文的特点,还背出了好的句子,同学们可真能干。
《鸬鹚》教案5
教学目标:
1、了解渔人指挥鸬鹚捕鱼的热闹情景,感受环境的优美和生活的情趣。
2、能按要求默读课文,并根据课文内容填写表格,了解渔人、鸬鹚、湖面这三者的联系。
3、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了解渔人指挥鸬鹚捕鱼的热闹情景,感受环境的优美和生活的情趣。
教学难点:
了解渔人、鸬鹚、湖面这三者的联系。
教学准备:
课件
课型:
新授课
课前预习:
1、初读课文,了解渔人指挥鸬鹚捕鱼的情景。
2、理解词语:悠然、袅袅、一望无垠、波痕。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课件出示以前课文中出现的动物,导入今天要认识的动物——“鸬鹚”
出示图片,板书课题,指名描述它的样子。
师:提问“关于鸬鹚,你还想知道什么?”
师: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欣赏渔人指挥鸬鹚捉鱼的过程。
出示学习目标:
1、了解渔人指挥鸬鹚捕鱼的热闹情景,感受环境的优美和生活的情趣。
2、了解渔人、鸬鹚、湖面这三者的联系。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说一说课文主要写了哪几个场景?
小结:课文主要写在美丽的环境里,渔人指挥鸬鹚捕鱼的场面,充满了生活的情趣。下面我们一起了解一下渔人怎样指挥鸬鹚捕鱼的。
三、精读课文。
1、课件出示自学指导:
默读课文,根据课文内容填写下表。
2、小组合作交流自学情况,再全班交流,师适当指导。
捕鱼前
(1)捕鱼前渔人、鸬鹚、湖面各是怎样的?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2)自由读第一自然段,思考:
这一场景写了几种事物?你喜欢哪个,为什么?把它读给你组内的伙伴听。
(提示:可抓住某些重点词语理解)
(指导后对照课件有感情地配乐朗读,)
导语:夕阳、微风、垂柳、渔船、悠然自得的渔人、整装待发的鸬鹚,构成一幅多么优美、恬静的图画呀!鸬鹚在等待什么命令呢?
捕鱼中
你从鸬鹚捕鱼的过程中体会到了什么?(提示:注意动词,先划出来再体会)
渔人:拿竹篙向船舷上一抹,鸬鹚就都扑着翅膀钻进水里去了。
结合“一抹”体会渔人动作的干脆利落和鸬鹚捕鱼动作的敏捷熟练及配合的默契。
1、辨析“一抹”,体会内涵。
(1)这些列队的士兵在等待一个怎样的命令?这个命令是怎样的?
(2)“一抹”是什么意思?“抹”还可以换成哪些词?
(3)课文为什么要用“一抹”?你觉得用“一抹”好在哪里?
(4)四人一组合作研究。
(5)交流
2、研读“一抹”,领略捕鱼乐。
(1)同学们对“一抹”的研究真是精彩,但老师相信好戏还在后头,你想渔人这“轻轻一抹”,会抹出些什么?你有什么体会?请同学们读课文第2至第4自然段,同桌讨论研究。
(2)交流研读成果:
(3)真了不起,同学们对渔人这“轻轻一抹”的研究成果真多,如此丰富地体会到渔人捕鱼的忙碌和喜悦。让我们也一起来享受这种快乐,请男生一起读2至5自然段。
课件欣赏,鸬鹚捕鱼的景象
捕鱼后
1“岸上炊烟四起,袅袅地升上天空。渔人不再赶鸬鹚下水捕鱼了……”,这时湖面又(生接:渐渐恢复了平静)。
2.是啊,湖面又恢复了平静。(教师出示课件:捕鱼后湖面平静图。)
3.为什么要用“恢复”?对,湖面原来是平静的,现在又像原来那样平静了,所以可以用上“恢复”。
4.但请再研究一下,这时的静与原先的静是不是一样?
5.你能把这种忙碌之后的洋溢着幸福的静的感觉读出来吗?
小结(结合课件):捕鱼前湖面是平静的,渔人准备捕鱼,鸬鹚待命;渔人指挥鸬鹚捕鱼,打破了湖面的平静;渔人带着鸬鹚划着小船回家了,湖面又恢复了平静。
(渔人、鸬鹚、湖面这三者的联系)
四、课堂小结。
五、作业:你喜欢什么动物?你们之间发生过哪些有趣的事?写一写,相信你会给老师带来惊喜!
板书设计:
3、鸬鹚
捕鱼前 静
捕鱼中 动
捕鱼后 静
《鸬鹚》教案6
一、教学目的
1、采用电教手段帮助学生学习作者按一定的顺序仔细观察事物和积累材料的方法。
2、观赏渔人利用鸬鹚捕鱼的情景,从中受到爱美情趣的陶冶,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作者抓住特点用词准确生动的表达方法。
二、重点、难点
采用电教手段帮助学生学习作者仔细观察事物和积累材料的方法。
学习作者抓住特点用词准确生动的表达方法。
三、教学准备:
教学录相带《鸬鹚》、幻灯图片3框、幻灯文字片4框。
四、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看看作者怎样抓住特点,具体地描写渔人利用鸬鹚捕鱼的情景和湖面景色的变化。
(二)学习课文第一段(捕鱼前湖面平静)
投影插图:仔细观察鸬鹚捕鱼前,湖面平静的画面。欣赏捕鱼前渔人、鸬鹚的样子,欣赏湖面宁静的景色。
1、课文第一自然段就是描写这幅图的内容,请一位同学朗读,其余同学用笔画下描写渔人、鸬鹚、湖面的句子。
2、课文怎样描写湖面的?说一说为什么把湖面比作镜子?(没有风,湖面平静能倒映出渔人、鸬鹚的影子来。)板书:平静
3、课文怎样描写渔人的神态?“悠然”是什么意思?板书:悠然
4、课文中怎样描写鸬鹚的.?为什么把鸬鹚比作士兵?这样比喻有什么好处?(形象、生动)板书:等待
指导学生小结第一段:作者按照由远到近的顺序,写了夕阳下湖面环境优美,渔人悠闲、鸬鹚静立.。这样一幅宁静的画面,给人一种静态的美。
(三)学习课文第二段(捕鱼时湖面失去了平静)
鸬鹚捕鱼前湖面是平静的,那么鸬鹚捕鱼时湖面有了什么变化?播放录像。录像中再现鸬鹚捕鱼,打破了湖面的平静这一情景。
提示:仔细观察渔人怎样赶鸬鹚下水?鸬鹚怎样捕鱼?渔人怎样忙碌?(利用录相机的定格功能,使学生看清渔人赶鸬鹚下水“一抹”的动作和把鸬鹚喉囊里的鱼“挤”出来的动作)板书:失去平静
1、湖面为什么会失去平静?请同学从课文中找出答案,用因果句回答。
“只要......就......”说明渔人与鸬鹚的关系:渔人一动,鸬鹚就动。这一句与第一自然段中的哪一个句子相呼应?
2、失去平静的湖面是什么样子的?找出文中的句子读一读,说说用什么修辞手法?从哪一个词看出。这样写好在哪里?“粼粼的波纹”是什么样的?比较:跳跃—翻滚
3、读课文,圈出表示渔人和鸬鹚动作的词。这几个表示动作的词用得很好,好在哪里?如果换成别的词行吗?
投影出示字幕:学生进行动词比较,教师点拨。
渔人只要站起来,拿竹篙往船舷一抹(一扫),鸬鹚就都扑着翅膀钻进水里去了。
渔人一把抓住它的脖子,把吞进喉囊的鱼挤(拿)了出来,又把它甩(扔)进水里。
4、学生根据板书,回忆一下,把刚才录相中看到的捕鱼情景描述出来。
5、小结:作者描写鸬鹚捕鱼最精彩的地方是动词使用非常准确生动。渔人动,鸬鹚动,湖面波纹荡漾,浪花跳跃,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水乡忙碌的捕鱼图,是一种动态的美。
(四)学习课文第三段(捕鱼后湖面恢复了平静)
捕鱼后,湖面又是一番什么样的景色?请看录像。录像中再现鸬鹚捕鱼后,湖面恢复平静的画面。
齐读最后一段。想一想这一段中哪些地方与捕鱼前、捕鱼时的内容既有联系又有变化?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与捕鱼前、捕鱼时一样,还是渔人、鸬鹚和湖面。所变化的是时间由“夕阳”“炊烟四起”到“天色逐渐暗下去”;渔人捕鱼前“坐在船尾悠然地吸着烟”,捕鱼时忙碌,捕鱼后“划着小船回去了”;鸬鹚捕鱼前“站在船舷上”“等待命令”,捕鱼时“扑”“钻”“跳”,捕鱼后,又“站在船舷上”;湖面捕鱼前“平静”,捕鱼时失去了“平静”,捕鱼后“恢复了平静”。整个画面由静到动又回到静。作者观察得仔细,描写得生动,使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板书:划回去站恢复平静
(五)投影出示字幕(学生填空,感知全文)
这篇课文叙述了xx的经过,描绘了湖面xx变化,表现出小湖自然环境xx及渔人捕鱼快乐的心情。
由于作者仔细观察,注意积累材料,并按一定的顺序抓住特点用准确的词语表达出来,才能把湖面的景色写得这么优美,把鸬鹚捕鱼写得这么有趣。
(六)作业布置
小练笔:投影画面:《夕阳下的海滨》、《早晨的公园》(任选一题,也可自拟题目)
要求:注意积累材料,按一定的顺序,抓住景物特点,要有动态静态的描写。
《鸬鹚》教案7
教学要求
1、使学生了解渔人在美丽幽静的湖面上,指挥鸬鹚捕鱼的经过,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思想情趣。
2、学习作者是怎样留心观察周围事物和积累材料的。
3、学习本课5个生字,8个生词。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注意积累材料,要在理解课文的过程当中,了解作者是怎样留心周围的事物和积累材料的,即了解作者是怎样观察渔人指挥鸬鹚捕鱼的。
教学难点
了解鸬鹚捕鱼前、捕鱼时、捕鱼后湖面的变化,以及湖面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
教学时间
3课时。
教学准备
投影仪、投影片、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前谈话,激发兴趣
同学们,你们见过鸬鹚吗?(板书课题:鸬鹚)鸬鹚又名水老鸦、鱼鹰,是以鱼为食的水鸟。在我国一些地方,有的渔民把它驯化,用来帮助捕鱼。那么渔人是怎样在美丽幽静的湖面上,指挥鸬鹚捕鱼的呢?
二、教师范读课文
1、思考:课文记叙了什么内容?要求学生说完整话。即:课文记叙了渔人在美丽幽静的湖面上,指挥鸬鹚捕鱼的情景。
2、教师交待本文作者是郑振铎。
三、初读课文,自学本课生字、新词
1、自读课文。
2、划出不认识的生字。
3、借助拼音字典,读准字音,并想想下列字是用什么方法记忆字形。
鸬鹚 抹 囊
四、检查自学效果
1、投影出示下列词语,学生认读。
鸬鹚一望无垠船舷竹篙一抹喉囊水痕夕阳悠然甩进逐渐恢复
2、指导学生记住字形。
“鸬鹚”两字都是左右结构,右半部都是“鸟”。
“抹”字的右半部上横长下横短。
“囊”字笔划较多,教师引导记忆。
五、标出自然段序号(共七个自然段)
六、练习自读课文,纠正读音
七、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1、想想每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提出不懂的问题。
2、湖面的气氛有什么变化?初步认识。
八、看书上的插图
1、同学们,你们看站在船舷上的是什么?鸬鹚,鸬鹚羽毛灰黑色、嘴扁而长。
2、你们看图的近处,远处还有什么?柳树、稻田、夕阳。
3、“夕阳”是什么意思?傍晚的太阳。
4、指导学生用自己的话描绘这幅美丽的`图画。要求说话完整、连贯。
九、作业
1、抄写生字、生词。
2、练习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同学自读课文并讨论
1、请你找出课文中描写湖面的句子,想想湖面有什么变化?
①夕阳照在小湖上,没有什么风,绿油油的湖面像一面镜子。(平静)
②湖面立刻失去了平静,荡起一圈圈粼粼的波纹,无数浪花在夕阳的柔光中跳跃。(不平静)
③天色逐渐暗下去,湖面恢复了平静,只留下一条闪闪的水痕。(恢复平静)
2、根据湖面变化或按捕鱼前、捕鱼时、捕鱼后的顺序指导学生分段。
第一段(1自然段)捕鱼前。
第二段(2~4自然段)捕鱼时。
第三段(5~7自然段)捕鱼后。
景物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呢?我们来学习课文。
二、学习课文第一段
1、自读思考:渔人在什么地方捕鱼?周围的环境怎样?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找关键词句谈体会。(渔人在平静幽美的湖面上捕鱼。)
①找出环境描写的句子,想想写了什么?有什么特点?
“夕阳照在小湖上,没有什么风,绿油油的湖面平得像一面镜子”。重点理解这句话。
什么像一面镜子?为什么这样比喻?
把湖面平静的`样子比作镜子,因为没有什么风,突出了湖面又平又静的特点。
其次学生会谈到柳树、稻田、渔人、鸬鹚等,教师综合:岸边杨柳依依,远处稻禾青青,几只窄长的渔船点缀在绿油油的湖面上。这是秀丽的水乡景色,是渔人捕鱼的良好环境。
②找出描写渔人神态的句子,体会渔人的心情。
渔人坐在船尾,吸着烟显出悠然自得的神态。
③找出描写鸬鹚样子的句子,体会比喻说明了什么?
鸬鹚站在船舷上,好像列队的士兵严阵待命的样子。
2、根据刚才的理解,请同学谈谈这时湖面为什么这么平静?
①湖面平静;
②渔人悠闲;
③鸬鹚像士兵。
3、指导学生用缓慢的语速朗读这段。
学生练习读——指名读——看投影欣赏读——练习背诵。
第三课时
一、学习第二段
1、读第2自然段,“一抹”是什么意思?这里为什么要用“一抹”?
竹篙在船上一擦,这是渔人的一个动作,打破湖面的平静。这时鸬鹚接到冲锋的命令,扑扑地钻进水里。
读读描写湖面的句子,可以体会出以水动来衬托水下鸬鹚正在奋力捕鱼的情景。
这时的湖面已不平静了,那么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呢?
2、自读课文第3自然段:
找出描写渔人和鸬鹚动作的词语。体会词语的意思。
渔人:抓住脖子,把鱼挤出来,把它甩进水里。(说明渔人动作干脆、利索。)
鸬鹚:钻出水面,拍着翅膀,跳上渔船。(说明鸬鹚捕鱼动作敏捷、熟练。)
3、联系上下文想想:鸬鹚不断地跳上渔船,渔人都忙不过来了,这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这是一幅繁忙欢乐的画面,体现出渔人与鸬鹚之间的默契,以及湖面的活跃气氛。
4、看图,用自己的话描绘这幅图的内容。
5、指导学生用紧张高兴的心情朗读,体会湖面热闹景象。
6、练习背诵。
二、学习第三段
1、自读思考:“天色渐渐暗下去,湖面又恢复了平静。”
“恢复”是什么意思?这里为什么用“恢复”一词?
恢复是变成原来的样子,湖面又变得平静了。渔人喂鸬鹚小鱼,可以体会出繁忙紧张的劳动即将结束,渔人划船回去,所以湖面又恢复了平静。
2、湖面留下一条闪闪的水痕,怎么能说平静呢?
3、指导学生用轻慢的语气朗读课文,读出捕鱼后喜悦而归的心情。
4、练习背诵。
三、总结全文
《鸬鹚》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课文记叙渔人指挥鸬鹚捕鱼的经过。这是作者身边的事物,他认真细致地观察,并积累了材料。希望同学们也要留心观察我们周围的事物,积累更多的材料,写出优秀的文章。
四、作业
1、练习朗读、背诵课文。
2、在练习本上完成课后第3题。
《鸬鹚》教案8
一、教学目标
1.有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水乡的优美景色和渔民捕鱼的乐趣。
2.学会本课的9个生字;理解5个新词语的意思;用“像……似的”、“恢复”造句。
3.抓住重点词语,理解重点句子的意思。
4.正确流利地背诵课文第1自然段。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正确流利地背诵课文第1自然段;感受水乡的优美景色和渔民的捕鱼的乐趣。
难点:感受水乡的优美景色和渔民捕鱼的乐趣。
三、教学时间:
3课时
四、教学准备:
课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
3.读通句子。
4.了解课文大意。
5.重点教学第一自然段。
6.感受水乡的优美景色。
(2)教学过程
1、揭题。
2、简介鸬鹚。
1)课件呈现课题。
2)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非常优美的课文 21鸬鹚。谁能把题目读准?注意都是平舌音。
3)昨天,老师要求同学们上网去查找鸬鹚的资料。谁能向同学们介绍有关鸬鹚的情况?
4)课件呈现多幅鸬鹚的照片,定格喉囊的位置。这就是鸬鹚的喉囊。介绍鸬鹚喉囊的作用,教学“喉囊”,范写并要求学生在空白处写2遍。
5)看课题猜想课文内容——激趣。
同学们,课文以“鸬鹚”为题,请你猜猜可能写些什么内容?是否和《翠鸟》一文写法相似?
3、范读课文,初步感受课文的优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4、学生自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读通句子,边读边思:课文写了什么内容?
5、检查自学效果:
1)读准字音
2)记住字形:窄 抹 柔 喉 拣 抛 痕
3)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是否读正确、通顺?读后请同学们评价。
4)课文写了什么?
6、教师小结。
7、教学课文第一自然段。
1)自由读课文,你感受到什么?是从哪些词句中感受到的?
2)交流:总的感受是很静很美;
从下列词句中感受到很静:
A、夕阳照在小湖上,没有什么风,绿油油的湖面平得像一面镜子。(“平得像一面镜子”是比喻,说明湖面没有风、很静。)
B、岸边有几棵垂柳,垂柳外边是一望无垠的稻田,几只有窄有长的小渔船浮在湖面上。(“垂柳、一望无垠的稻田、浮”说明很静。)
C、渔人坐在船尾,悠然地吸着烟。(“悠然”是自由自在的样子,说明渔人的心里很静很美。)
D、灰黑色的鸬鹚站在船舷上,好象列队的士兵在等待命令。(把鸬鹚比作列队的士兵,说明鸬鹚威武精神;“在等待命令”说明鸬鹚还没有行动,还很静。 )
3)小结:第一自然段主要抓住了哪些景物写出了小湖的平静和美丽?(湖面、渔人、鸬鹚)
4)朗读指导。
怎样读出静、读出美, 自由练读。 指名读, 评价。 齐读。
5)指导背诵:这么美的文字我们怎么把它记住呢?根据你的.经验给同学们出出好主意?
8、作业 :背出第一自然段。
第二课时
1、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2—7自然段;
(2、抓住重点词语“一抹”、“恢复”;
(3、理解重点句子的意思;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感受渔民捕鱼的乐趣。
2、教学过程
(1)复习:指名背诵第一自然段
(2)说说听了以后总的感觉是什么?
(3)导入 新课,
(4)学习课文2—5自然段。
a、“灰黑色的鸬鹚站在船舷上,好象列队的士兵在等待命令。”鸬鹚在等待什么命令?请同学们读第二自然段,找一找。
b、交流:
1)鸬鹚在等待什么命令?(“一抹”)
2)“一抹”是什么意思呢?
3)同学们想一想,我们可用哪些词语来把“一抹”代替?
3、为什么用“一抹”而不用这些词语?这是第一个研究问题。请四人小组讨论:为什么一定要用“一抹”,好在哪里?
4、交流:看看你研究出了多少?教师随机点拨,得出好在“一抹”写出了渔人对鸬鹚的关爱、渔人动作优美、鸬鹚训练有素、渔人发现鱼儿多多……
5、练读第二自然段的第一句话。(指名读——齐读)
6、刚才我们通过研究为什么一定要用“一抹”,研究出了渔人对鸬鹚的关爱、渔人动作优美、鸬鹚训练有素、渔人发现鱼儿多多。接着请同学们研究第二个问题:渔人这轻轻“一抹”抹出了什么?请同学们自由地读读2—5自然段,然后分四人小组讨论讨论。
7、交流:抹出了鸬鹚下水、粼粼波纹、鱼儿多多、渔人忙碌、心情愉悦、奖赏鸬鹚。
8、指导练读2—5自然段。
9、交流:把你认为读得最好或最喜爱读的语句读给大家听——齐读。
10、渔人利用鸬鹚捕鱼结束了,渔人载着满满一仓鱼,荡起桨,划着小船回去了。这时候湖面又怎么了?请同学们读读课文6、7自然段,哪些景物与前文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边读边划出有关的语句。
11、交流:
1)天色:
2)湖面(理解“恢复”)
3)渔人
4)鸬鹚
12、练读6、7自然段,体会文章的照应美。
13、小结:渔人在这样景色优美的小湖上捕鱼,捕鱼前悠然自得,捕鱼时既忙又乐,捕鱼后满载而归,这些都写出了渔家捕鱼的乐趣——渔家乐。这就是文章的写作目的。
14、课堂小结。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背诵第一自然段。
2、熟读全文。
3、完成书面作业 。
教学过程
1、齐读全文。
2、总结全文。
3、背诵第一自然段。
4、默写第一自然段。
5、指导用“恢复”造句。
6、完成其他作业 。
【《鸬鹚》教案】相关文章:
《鸬鹚》教案03-04
《鸬鹚》优秀教案06-02
《鸬鹚》精品教案05-31
鸬鹚精品教案设计06-05
关于语文教案鸬鹚04-26
《鸬鹚》备课教案设计07-09
鸬鹚的语文教案设计05-12
《鸬鹚》教学设计02-16
鸬鹚教学设计03-21
鸬鹚_教学设计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