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运算能力数学能力的基本成分之一,指运用有关运算的知识进行运算、推理求得运算结果的能力。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如何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如何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1
运算能力是指对记忆能力、计算能力、观察能力、理解能力、联想能力、表述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数学能力的统称。数学,作为一门基础课程我认为学生要想学好数学,首先必须学好计算,计算是数学基础中的基础,计算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学习数学的能力。我认为同学们可从以下几方面来提高计算能力:
一、充分认识计算的重要性平时做作业多用笔算,细心点算。平时对自己要求严格点,不要认为不是考试,算错了没有关系,到考试的时候算对就行,到真正考试就算不对了。这就要求平时要多严格要求自己,对细心些,多算一些!
二、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
运算能力与思维能力相结合,包括分析运算条件,探究运算方向,选择运算公式,确定运算程序等一系列过程。要求会对式子的组合变形与分解变形,对几何量的计算求解,以及对数字的计算、估算、简算和近似计算,会根据法则、公式进行正确运算、变形和数据处理。中学数学是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而非只机械计算能力中基础知识是算理的依据,
三、提高运算中的推理能力数学运算的实质是根据运算定义及性质,从已知数据及算式推导出结果的过程,也是一种推理的过程。运算的正确性与否取决于推理是否正确,如果推理不正确,则运算就出错。在运算推理中要特别注意等价变换。
四、培养学生认真审题,是计算正确、迅速的前提。一看题目要求,看清题意。二看有没有特别的条件,再想想如何列式。学生按照这些方法去做,就使计算有初步的保证。
五、书写规范,书写不规范会造成计算上的错误。有的学生经常看错题、抄错数、看错行,加法做成减法,减法做成加法,所以,更容易出差错。
六,学习中注意教师及例题的典型示范,明确解题的目标、计算的步骤及其依据。通过典型示范比较顺利的由理解知识,过渡到应用知识,从而形成运算能力。
七、灵活运用公式,举一反三,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引导学生灵活运用条件,提高运算的简捷性,如灵活运用概念、公式,灵活选择运算途径等。数形结合,化难为易。解答数学问题,若用纯代数或纯几何方法去解答,有时造成过程复杂,对运算能力较差的学生,更容易出差错,若综合一些其他知识,实施数形结合,则能起到化繁为简、化难为易之效果。
八、加强推理训练,注意解题策略,提高运算的简捷性
耐心检验要求学生在计算时做到百分之百的正确是不太可能的。为此,在教学时还应教育学生养成计算后认真检查演算的好习惯,把检验当做计算题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检验时要做到耐心细致,逐步检查:一查数字及预算符号是否抄错。二查计算过程、计算结果是否有误。同时要结合教学内容教给学生合适的验算方
九、经常总结规律,提高运算能力
运算能力既不能离开具体的数学知识而孤立存在,也不能离开其他能力而独立发展,运算能力是和记忆能力、观察能力、理解能力、联想能力、表述能力等互相渗透的,它也和逻辑思维能力等数学能力相互支持着。因而提高运算能力的问题,是一个综合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只有经常总结规律,不断引导,逐渐积累,才能提高运算能力。
总之,要想提高计算能力,决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提高计算能力,必须从基础做起,就好像建高楼一样,万丈高楼必须从地起。学习计算,要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地打好基础,才能学好,同时需要教师、家长和学生的共同努力,才有可能见到更好的成效。
如何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2
一、培养口算能力,注重训练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首先要从口算能力着手。所以我坚持做到:
1、天天练,每堂课上安排口算训练,不用多,10题就行。
2、多种方式变换训练。如:听算训练、抢答、“开火车”等。这样,既训练学生听力,又使学生在较短时间内集中精力学习,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计算能力。但训练重在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只有这样才能达到较好的效果。
二、提倡算法多样化,提升计算技巧
我提倡计算教学算法多样化,倡导和推荐一种最优的计算方法,因材施教,发掘每个学生的数学潜能。
三、培养良好习惯,提升计算实效
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必须重视良好的计算习惯的培养。
(一)认真审题的习惯。在平时教学中,我要求学生:
1、审清数字和符号,观察它们之间有什么特点,有什么内在联系;
2、审清运算顺序,明确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3、审清计算方法的合理、简便性,分析运算和数据的特点,联系运算性质和定律,判断能否简算,然后才动手解题。
(二)专心校对的习惯。孩子最明显的心里特点好胜心强,求快心切,往往见题就做,顾前不顾后。所以我在实际的计算中,要求学生仔细对照,抄完后要与原题目中的数字与符号对照,做到一字不差,做到万无一失。
(三)规范书写的习惯。计算出现错误的另一个重要成因是部分学生的书写马虎,不够规范。
(四)认真观察的习惯。计算时,我强调口算和笔算的合理把握,口算必须在已学口算范围内进行,口算有难度的必须笔算。这样坚持不懈对学生进行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严谨、细致、诚实、认真作业习惯,还能克服学生乱写、乱丢草稿坏习惯。
(五)积极验算的习惯。验算是自我检查计算结果是否正确的重要手段。及时检查验算,及时纠正错误,保证计算的正确。
总而言之,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是一项细致而长远的任务,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良好计算习惯的养成才是提高计算能力的关键,对学生的成长终身有益。
如何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3
一、要熟练的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20以内的加减法九九乘法口诀。
低年级作为关键的起始阶段,加、减、乘、除的入门学习对学生今后的继续学习将会产生深远的影响。教学实践告诉我们,任何复杂的题都是由一个简单的问题组合而成的。无论是两位数乘除两位还是两位数乘除三位数,或其他更复杂的计算题,它们的基础都是10以内的加减法、20以内的加减法九九乘法口诀这些基础的知识不过关,达不到不假思索、脱口而出的程度造成的。如果10以内的加减法、20以内的加减法九九乘法口诀没有熟练撑握,到了中高年级必然算不快、算不准。
二、加强口算能力的训练。
《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指出: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要重视基本的口算训练,口算既是笔算、估算和简便运算的基础,也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只有口算能力强,才能加快笔算速度,提高计算的正确率。我们学校每学期都会发一本口算册,老师要把这本口算册充分的利用起来,低年级的教学内容相对来说少一些,老师可在课堂上给孩子计时让孩子们做,这个时候学生的注意力很集中,也会很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口算不仅要计时,更重要的是要给孩子看出对、错,对那些能在规定时间内考满分的要及时给予一定的奖励,引起学生对口算的重视,另外要注意口算是家庭作业中必做的一项,平时把这样一项工作坚持下来。这样才把口算这项能力提高起来。
三、重视错题的分析
学生的学习是一个反复认识和实践的过程,出错总是难免的。特别是低年级学生由于年龄特征刚刚学习的知识比较容易遗忘。例如,退位减,前一位退了 1,可计算时忘了减1。同样,做进位加时,又忘了进位。特别是连续进位的加法,连续退位的减法,忘加或漏写的错误较多,这些都与儿童记忆不完整有关系。因此,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计算中存在的问题,深入分析其计算错误的原因,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学习的情况,可借鉴语文教师批改作文的方法 写评语。在学生出错处加上评语导出错因,让学生知道错的原因,是由于自己马虎大意,还是哪方面的知识掌握得不够好,知错的基础一把错题重做一遍,对正确的知识再次加深认识巩固。教师要因人、因题地重点分析错题原因,大部分学生都做错了的.题,教师就要集中进行了讲解,分析错误的原因;对基础较差、常做错题的学生,教师要多花时间在课后进行辅导。学生对自己作业中出现的错误要进行了反思,每个学生准备一个本子,把每天作业中出现的错误记在本子上,并写出错误和改正方法。另外,要有针对性地把学生经常错的题目类似的题目作为学生的课堂作业,再次反馈了解学生改错后的作业效果。改错题型的练习对学生是有要求:判断对错找出错误处分析错误原因改正。课堂采取小医生找病因比赛的形式,让学生在比赛中获取知识。改错不能仅满足于学生分清了错误原因,改正了错误,而且达到预防效果,教育学生对这些错误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四、帮助学生弄清算理,揭示规律
在计算教学时,要让学生弄清算理,不但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这样,计算教学就会变得生动活泼、多姿多彩。低年级学生直观思维占主导,逐渐向抽象思维过渡,心理学家认为: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要使学生掌握数学知识,促进思维发展,就需要在形象思维和数学抽象之间架一座桥梁,充分发挥学具操作的作用。在进行9加几教学时就可以让学生请出小棒一起来学习,在学生自主动手操作中优化得出凑十法,为后面继续学习进位加、退位减打下基础。还可以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去理解新知识,构建教学知识结构的主要方式,教学中恰当地运用旧知识,通过类比同化新知,实现知识的正迁移,有利于学生对新知的理解和对新的认识结构的认同。比如,想加算减、口诀求商等都是学生通过知识间的联系来进行继续学习的。再如进位加和退位减的方法要讲清楚,让学生理解透彻,他们才能正确熟练地运用方法计算。
五、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良好的计算习惯,直接影响学生计算能力的形成和提高。许多学生计算法则都能理解和掌握,但常常会发生错误,主要是缺乏严格的训练,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如何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4
一、培养口算能力,节省笔算时间
新课标指出:“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要重视基本的口算训练,口算既是笔算、估算和简便运算的基础,也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平时教学中,我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连一些简单的计算题都还要借助竖式来计算,这就浪费了大量时间。因此,我认为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应从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开始。
我原来也很苦恼我家孩子的学习,我也不知道怎么辅导,不知道该如何引导孩子学习,直到前两个月看到途途课堂,我家孩子非常喜欢他们的学习规划和指导,作为家长终于松了口气,孩子也积极很多!
1.进行方法训练
例如:运用数的组成来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用凑十法来计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利用加、减法的互逆来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用乘法口诀直接求积、求商;根据运算定律进行口算等。
2.进行特征训练
有些题目有其自身的特点,应注意观察,抓住特点,可以使计算简便,既快又准。例如:398+45,可把398看作400,再用400+45,然后再把多加的2减去,445-2=443。这需要我们老师对学生勤提问,常提醒,不要怕“浪费时间”,最终让学生养成注意观察题目的习惯。
3.多种形式训练
众所周知,计算训练没有多样化的训练方式,很难调动学生持久的兴趣。所以,让口算练习形式多样化很重要。
4.持之以恒训练
俗话说:“拳不离手,曲不离口。”要想练就过硬的口算本领,就必须做到持之以恒的训练。因此,可根据不同的训练内容,每天坚持3~5分钟的口算训练。
由于坚持对学生进行口算训练,培养了学生的口算能力,所以,比较简单的计算题,学生基本能不用笔算就能直接进行口算,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口算和整个计算的速度与正确率。
二、熟记常用数据,提高计算速度
在四则运算中,如让学生熟记一些常用的数据,不仅有助于学生达到正确、迅速的`计算能力,还有助于其较好地掌握计算的技能技巧。
三、讲清算理,提高计算教学的质量
在计算教学中,教师要重视讲清算理,揭示计算的规律,使学生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
1.教具演示,讲清算理
算理的抽象是小学教学中的难点,教学中尽可能地通过直观演示等手段化抽象为具体,深入浅出,明确算理。
2.学具操作,探索感悟
心理学家认为: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要使学生掌握数学知识,促进思维发展,这就需要在形象思维和数学抽象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充分发挥学具的操作作用。例如,学生对20以内加法中的“凑十法”理解有困难,我们就请出小棒来帮忙,让学生通过对小棒的摆放学会“凑十法”的计算方法。
3.联系实际,加深理解
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去理解新知识是构建教学知识结构的主要方式,教学中恰当地运用旧知识,通过类比同化新知,实现知识的正迁移,有利于学生对新知的理解和对新的认知结构的认同。例如,在教小数加法的计算法则时,可以借助学生熟悉的人民币单位的进率关系,讲清小数点必须对齐的算理。
4.重视感知,加强刺激
对于学生易忽略的部分,要注意加强其刺激强度,比如强调进、退位,强调小数点的处理等,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留给学生鲜明、正确的印象,避免和减少以后计算中的错误。
5.加强辨析,比较强化
根据学生容易产生错觉和思维定式的特点,有意识地把相似的概念、法则、算式进行辨析比较,促使新旧知识的精确分化。
6.及时练习,巩固提高
开展有针对性的练习,强化计算过程中的重点、难点,力争当堂巩固。
7.注意反馈,及时纠正
及时反馈,找出学生的错误,帮助学生分析原因、及时改正错误。
四 培养良好的计算习惯,促进计算能力的提高
习惯是一个人在长时间内逐步养成的、不易改变的行为。好的学习习惯有助于巩固和发展学生的能力,而且会终生受益。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与老师的教学息息相关,所以在计算教学中,需要教师严要求、多鼓励。从低年级开始,就严格要求学生做到以下几点:认真听讲,独立思考,仔细观察,用心记忆;书写工整,准确计算,细心审题,不轻易问别人或急于对答案。
1.计算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审题的习惯
小学生由于观察不仔细,感知产生错觉,表象模糊,容易遗漏细节,从而出现各种错误。例如:忘记进位、退位、漏写、漏抄、抄错或将运算看错等。所以在教学中,要求学生必须做到:一看,看清楚数字和运算符号,明确运算顺序;二想,想计算的特点,可否利用运算定律、运算性质进行简便运算;三算,应用法则计算时要边算边检查,形成良好的计算习惯,提高计算的正确性。这样经常强调或提醒,多数学生在做计算题时会形成一种习惯,特别小心,并会时时提醒自己一定要仔细。长期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就会稳步提高。
2.培养及时检验的习惯
我班学生田某在这方面表现很优秀,每次无论作业还是考试﹑竞赛之类的计算题,她总是认认真真地对待,算完后也不怕麻烦,再从头到尾逐一进行检查,检查数字、符号抄写是否正确、计算顺序是否正确﹑简便运算定律选用是否恰当﹑得数是否准确等。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只要耐心、细致地付出,终究会取得成功。因此,计算时一定要养成随时检验的好习惯,克服粗心大意的坏习惯。
另外,每个学生除了有作业本外,还都有一个错题本。学生平时作业中的一些错题,就摘录在自己的错题本上,并写出错误产生的原因和纠正的方法,学生间可以相互交流。这样做的实质就是让学生在总结中反思,在反思中提升。持之以恒,学生就能很好地避免和减少错误的产生。
如何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5
一、发现学生目前的数学运算能力,存在的一些问题:
1.对数学基础知识的储备不足,缺乏思考,大脑中的数学知识不成体系;
2.作业草草完成,听课做题没效率;
3.做题较注重速度,做完一题就忙于解决下一个问题,不去认真检查自己做的题是否正确;
4.碰见复杂的题目,尤其是文字题,对题意的分析理解不到位;
5.学生的积极性不太高,上课专注度也相对较低。
6.学生对分数、小数、百分数等一些较为复杂的数或式子的运算,存在一定的畏惧心理,正确率不高。
这些问题都可以反映出我们现阶段的数学教育教学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的,所以我们应该找一些更加趣味,让学生乐学善学的方法来面对现阶段出现的这些问题,改善现在这种状况。日常经常会跟同事及一些数学教学经验相对丰富的一线教师共同研讨学习,日后又对如何培养和提高初中生的运算能力,提高初中生数学学习成绩我们探究了自己的一些方法和策略,希望共同学习得以启发。
二、采取的一些方法及策略
1.多方引导、让学生入
之所以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不太高,很大原因是因为兴趣度不够,不够喜欢,不够热爱,缺乏成功的喜悦感。课堂应该让学生自己思考,要千方百计使学生动手,引导他们从一些简单题入手,不断提高运算的速度、准确性,让每个学生相信只要基础扎实,多做多练,有认真思考的态度,有注重运算的过程,有持之以恒的耐心,对很多算理算法有成就的喜悦。部分学生曾跟我坦言,说运算问题是一听就懂,一算就错,事实上,只是思路会了,具体会不会,会多少,还是需要事实来说话的。就像做菜,看着步骤会了, 但是一炒菜就味道欠佳,不是糊了就是难吃。要让学生相信,只要冷静,从“不可能”到“可能”,有耐心和信心只有一步之乡,这并非难事,对常规运算要把握运算方法,熟能生巧。最好是让学生从思路会到达计算对的程度,循序渐进,层层深入。
2.量变质变、训练才算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数学运算也是一样的,多训练、多练习、多巩固才能掌握,否则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停留在只讲不练或讲多练少的状态,那是不可能得到提高的。打拳也是这个道理,在提高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方面,技能训练是要有精度,有限度的。强化基本功,在练习中,应有的放矢,不可千篇一律。另外,帮助学生归纳总结某些规律性的东西也能大大提高数学运算技能,以及重要运算关键点的突破,那么学生的运算速度必定大大加快,数学运算技能也势必提高。
3.自行查找、反馈问题
学生数学作业计算题运算后,就觉得完成了学习目标,只有当老师进行批改后才发现这也错那也错。归根结底,就是学生没有验证的习惯,如何让学生形成验证的习惯呢?首先应让学生掌握检验方法,其次,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把检验作为学生解答问题的必要步骤长期坚持下去,这样,学生受到潜移默化地影响,逐步养成检验的良好学习习惯。这不仅可以培养学生认真地学习态度,而且还能培养学生思维的批判性、深刻性和自我评价能力,通过对解题过程的反思,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缜密的思维品质。
4.适当运用仪器和网络
目前,网络非常发达,各种学习软件都可以一扫就得到习题答案和步骤,初中学生在家写作业使用计算器也较为普遍。从七年级的有理数混合运算开始,到无理数混合运算,都离不开计算。对于课标要求的公式、法则、运算律越来越陌生,更谈不上熟练运算了,对于初中学生,还是应强调必要的运算能力。运算能力是发展数学思维能力的前提和必备条件,它与数学的其他能力相互渗透, 互相支持。学生仍然需要计算能力,但也要掌握现代工具。合理地运用现代工具,不依赖它,遇题先自己写,写完再对照,慢慢地以此来增加自己的做题速度和准确度。
5.统筹规划,循序渐进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初中生数学运算能力的提高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作为数学教师,我们首先应该对初中数学课程标准及教材进行深入的研究,对国家要求学生所达到的能力有清晰的认识。然后根据初一、初二、初三学生的学习特点进行统筹规划。初一学生要打好基础,有理数的运算贯穿整个初中数学学习过程,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可以组织形式多样的运算活动,让学生达到懂算理,明算法,能熟练运用的程度。初二是初中数学的过渡阶段, 这个阶段,教师应当注重学生对定理法则的探究过程,要让学生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初三阶段,学生的运算能力已有较大的提高, 初三的知识较为综合,教师更应引导学生对初一初二所学知识进行整合,构建自己知识体系。学生通过三年的统筹学习,运算能力和数学综合能力都会有很大的提高。
如何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6
数学是一种应用非常广泛的学科。伟大的数学家华罗庚曾经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生活之迷、日月之繁,无处不用数学。”这应该算得上是对数学与生活的关系的完美阐述了吧!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不可缺少的工具,能够帮助人们处理数据,进行计算、推理和证明,并为其他学科提供了语言、思想和方法,是一切重大技术发展的基础,而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又是学生数学的基础,所以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就尤为重要了。笔者认为,影响学生运算能力的因素很多,但主要有四方面的因素:
(一)陶醉心理
现在的初中生,随着社会的物质文明水平不断提高,他们视野广阔,知识面宽,但缺乏挫折的考验,学习中被这种感觉良好的心态所主导。
(二)固定的思维方式
固定的思维方式(即定势思维)在运算中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影响。当学生掌握了某一种方法去思考问题时,必然会出现思维惰性,影响运算的速度,使运算过程繁冗不堪。
(三)基础知识欠扎实
基础知识不够扎实,对概念的理解不够透彻,甚至是一知半解,导致做题时出现不应该有的小错误。
有些学生家长认为,题目做错,这是学生年龄小,容易“粗心”而造成的。其实并非仅仅是粗心,还有思维上的原因。
(四)缺乏比较意识
比较意识是解决问题的一个重要方向,解题时往往是解决问题的途径很多,这就要求我们善于选优而从。有的学生缺乏比较意识,做题时往往找到一种方法就抱着死做下去,即使繁冗,也不在乎,认为做对就行了。老师讲评时,应注意在多种方法中择优。
如何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7
运算能力是一项基本的数学能力,无论是中学数学的《教学大纲》,还是《考试说明》都把它列为诸项数学能力的首位。由此,如何提高初中生的数学运算能力是每个数学教师所要重视和培养的。数学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一、增强意识,激发兴趣
数学和生活是息息相关的,数学在人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多举些与实际生活相关的例子,让学生意识到学好数学的重要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人们获得知识和技能的一种力量,是推动学习的动力之源,要想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一是将数的运算和和实际运用与计算机网络结合起来,使学生感到运算不是单纯的、枯燥无味的数字游戏,而是为了解决自己或他人的再显示生活中所遇到的具体问题或困难。
二、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提高运算的准确性。
教学中基础知识是算理的依据,对运算具有指导意义,基础知识混淆、模糊,基础知识不过硬,往往是引起运算错误的根本原因,所以加强和落实双基教学是提高运算能力的一个很现实的问题。特别是初中学生的学习,时间紧,任务重,教师和学生都不太重视运算能力的培养,一个数学题,看一看知道怎样解就行了,其实运算的合理性,正确性,简捷性,时效性对学生考试成绩的好坏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运算能力要进一步加强,让学生自己体悟运算能力的重要性和书写的规范性。
三、注重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新课程标准》对数学教学提出的重要要求,学生的学习习惯也是关系到计算能力高低的重要因素。数学这门课,由于它自身严密的特点,就容不得学生丝毫的马虎与粗心。学生在计算中出现错误,究其原因,有一部分与不良的学习习惯不无关系。为此,在教学中对学生的要求是:细心观察,认真审题,仔细抄题,题做完后从多角度进行验算;对阿拉伯数字、运算符号严格要求,规范书写。经常这样要求,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就可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错误出现,真正为学生的计算“保驾护航”。
四、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兴趣
在课堂上对同学们的计算要给予及时的评价,但切记,学生经过努力能够做到的,老师不要代劳,即使做不出来,只需给予适当的指导即可。同时在课堂上我们要培养学生“眼尖,手准,书写清晰,及时检查”的良好习惯。
五、注重算理教学,加强算法的对比及辨析。
正确的算法是提高计算准确性的根本保证。对计算法则只有让学生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时才能牢固地掌握,因此对算理的教学不容忽视。再则,为了使学生掌握正确的计算法则,要经常进行一些算法易混淆的题的对比练习,让学生对错题进行辨析,从反面让学生“扶正固本”。
六、一例多变,一题多解,培养运算的熟练性
数学运算的熟练性主要表现在能迅速、合理地进行运算,有些学生往往只会机械的死记公式,生搬法则,其结果是既花费了大量时间,又不能求得准确的结果。鼓励学生一题多解,加强速算教学。多步计算的题,其解题方法并非“自古华山一条路”,好多题都不止一种解法。众多的解法中肯定有一种“又对又快”的。这种算法依赖于整十、整百、整千的数的分解和组合,依赖于四则运算的定律和性质的应用。教师要经常鼓励学生一题多解,主动探索速算的方法灵活计算。方法活了,便可化难为易、化繁为简,从而达到提高计算速度的目的。应该注意的是:在应用过程中,运算的目的不一定是追求一个简化的结果,而且要为一定的推理、演绎、判断服务。
七、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加强口算训练。
不论什么样的计算题都是以基本的口算作为基础的,老师要经常性地安排一些由易到难的口算练习,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巩固算法,而且由量变的积累能使学生最终达到熟能生巧的效果。学生算得多了,熟练了,计算能力就会提高。
八、指导学生建立错题档案,时时提醒自己
学生的知识水品、认知风格、生活经历、思维方式、学习习惯等千差万别,尽管教师总结学生运算错误的原因,并在教学过程中采取了讲解的方法,但总有一部分学生屡纠屡犯,原因是学生对自己的错误运算印象不深,因此有必要指导学生把自己的运算错误的类型进行梳理并分类,归纳,自己进行消化,建立错题档案,时时提醒自己,防止错误再犯。当学生自己会纠正自己的错误时,他们运算的正确率以及运算能力一定得到了提升。
总的来说,运算能力是学生数学能力中基础素质,如何提高,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它是培养学生的其他能力的'基础,与教学质量密切相关,因此,我们有责任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做好这方面的工作,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效率,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真正焕发课堂的活力。
【如何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相关文章:
如何培养学生能力02-19
如何培养与发展学生的能力02-17
如何培养学生思维能力05-22
如何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论文09-16
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02-22
如何培养儿童绘画能力06-16
如何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04-14
如何培养孩子的自控能力08-01
如何提高初中数学运算能力10-17
如何培养幼儿自理能力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