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戌变法教学设计

时间:2024-07-12 20:01:30 瑞文网 我要投稿

戊戌变法教学设计(精选5篇)

  教学设计是从教学规律出发,将教学活动建立在系统方法的科学基础之上,应用系统的观点和分析的方法,客观地分析了教学工作的规律和特点,促使教学工作科学化。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戊戌变法教学设计(精选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戊戌变法教学设计(精选5篇)

  戊戌变法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使学生了解戊戌变法的历史背景、主要内容、变法过程及结果。

  2.能力训练:培养学生搜集整理资料、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以及通过讨论探索理解变法性质及其历史意义。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理解维新变法人士的进步立场,增强新时代青年振兴中华的历史责任感。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戊戌变法的背景、内容及结果。

  教学难点:戊戌变法的性质及其历史意义。

  教学工具

  多媒体工具(如PPT、视频资料)

  教材及相关历史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复习旧知:组织学生回顾上一节课学过的线索,讨论洋务运动的性质及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2.引入新课:通过介绍甲午战争后中国的民族危机,引出戊戌变法的历史背景。

  二、讲授新课

  1.戊戌变法的背景

  国际背景:介绍19世纪下半叶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及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国内背景:重点讲述甲午战争后《马关条约》的签订,使中国面临空前的民族危机,激发了维新变法的呼声。

  2.公车上书与百日维新

  公车上书:解释公车上书的起因、内容及影响,介绍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领袖的崛起。

  百日维新:讲述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开始推行新政的经过,包括改革政府机构、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开办新式学堂等主要内容。

  3.戊戌政变

  政变过程:详细讲述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光绪帝被囚,康有为、梁启超逃往国外,谭嗣同等戊戌六君子被杀的历史事件。

  政变原因:分析变法损害守旧派利益,以及光绪帝与慈禧太后的权力斗争等因素。

  三、讨论与探索

  1.分组讨论: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问题:

  变法法令内容在政治方面的局限性和经济、文化、思想方面的进步作用。

  社会各界对于戊戌变法的`不同反映,以及新旧势力关系紧张的具体表现。

  戊戌变法的性质及其历史意义。

  2.汇报交流:每组选一名代表,向全班汇报讨论结果,其他同学可补充或提问。

  四、课后小结

  1.总结知识点:回顾戊戌变法的背景、内容、过程及结果,强调其历史意义。

  2.情感升华:引导学生理解维新变法人士的爱国情感和高尚品格,激发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五、作业布置

  1.书面作业:搜集关于戊戌变法的更多资料,写一篇小论文,分析戊戌变法的成败原因及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2.口头作业:与家人分享戊戌变法的历史故事,讨论其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戊戌变法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了解公车上书、百日维新、戊戌政变、戊戌六君子等历史基础知识。

  2.能力训练:搜集整理资料,从课文和插图中搜集历史证据,探索“公车上书”的时代背景及其所产生的社会影响。

  3.情感态度价值观:

  爱国情感:谭嗣同等人不惜牺牲生命,希望通过变法改变中国积贫积弱的局面,符合当时的历史发展潮流,值得后人景仰和怀念。

  思想意识:充分理解维新变法人士的进步立场,陶冶爱国爱民族的高尚情操,增强新时代青年振兴中华的历史责任感。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公车上书、百日维新

  教学难点:戊戌变法的性质及其历史意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组织讨论:组织学生回顾上一节课学过的内容,讨论并回答问题:

  从洋务派的目的来看,洋务运动具有什么样的性质?(是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洋务运动虽然在客观上失败了,但它对中国历史产生了哪些影响?(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促进了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二、学习和探究新课

  (一)公车上书

  1.探讨原因:

  为什么有那么多的“公车”(应试举人)要求拒签《马关条约》?(提示学生从条约的危害性和“公车”的爱国情感方面分析)

  为什么人们还同时要求变法?(提示学生从帝国主义的侵略、清政府的内部矛盾、人民起义、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要求等方面进行思考)

  2.小结过渡:中华民族具有优良的`爱国传统,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紧急关头,民族的精英分子总会登高一呼,力图扭转颓势。所以,洋务运动刚刚失败,“公车上书”就接踵而至,拉开了戊戌变法运动的序幕。

  (二)百日维新

  1.维新活动:

  公车上书后百日维新前,康有为和梁启超有哪些主要的维新活动?(创办《万国公报》宣传变法,组织政治团体“强国会”,上书光绪帝等)

  2.变法法令:

  光绪帝按照维新派的意图,所颁布的法令有哪些主要内容?(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开办新式学堂吸引人才,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创办报刊,开放言论;训练新式陆军海军,科举考试废除八股文,取消多余的衙门和无用的官职等)

  3.角色扮演:

  请出几位学生,根据课文中的“阅读文字”和“自由阅读卡”的内容,表演康有为与荣禄在总理衙门的对话以及康有为与自己女儿的对话。(教师可以通过“画外音”形式进行启发引导,调控课堂纪律和氛围)

  4.社会反响:

  当时社会上哪些人赞成维新变法?(资产阶级维新派、开明的地主官僚和知识分子、不愿意当“亡国之君”的光绪帝等人赞成;以慈禧太后为代表的顽固派反对;广大的缺乏文化知识的农民、手工业者等“社会底层”无所谓。)

  5.讨论分析:

  维新派要杀的“贼”指哪些人?(清政府中阻挠维新变法的顽固派)

  他们为什么觉得“无力回天”?(实权掌握在顽固派手里)

  谭嗣同为什么说自己“死得其所”?(他愿意为变法流血牺牲以唤起民族觉醒,品格高尚)

  三、课后小结

  1.总结戊戌变法的性质:戊戌变法是一次具有爱国救亡意义的变法维新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政治改革,也是一次思想启蒙运动。

  2.讨论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这次变法促进了思想解放,对思想文化的发展和促进中国近代社会的进步起了重要推动作用。

  四、作业布置

  1.书面作业:搜集整理关于戊戌变法的更多历史资料,写一篇短文,探讨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2.口头作业:与家人或朋友分享本课所学内容,讨论戊戌变法中维新派人士的爱国精神和牺牲

  戊戌变法教学设计3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公车上书、戊戌政变、戊戌六君子等历史基础知识。

  2.能力训练:搜集整理资料,从课文和插图中搜集历史证据,探索“公车上书”的时代背景及其所产生的社会影响。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公车上书、百日维新

  教学难点:戊戌变法的性质及其历史意义

  三、教学工具

  多媒体工具(PPT、视频资料等)

  相关历史文献摘录

  四、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活动设计:组织学生回顾上一节课学过的线索,讨论回答问题:

  (1)从洋务派的目的来看,洋务运动具有什么样的性质?

  (2)洋务运动虽然在客观上对中国历史产生了哪些影响?

  教师引导:通过洋务运动的讨论,引出戊戌变法的背景和意义,强调中华民族在面临危机时,总有爱国知识分子挺身而出,力图挽救民族危亡。

  2.学习新课

  2.1公车上书

  活动设计:

  (1)问题探讨:为什么有那么多的“公车”(应试举人)要求拒签《马关条约》?

  (2)背景分析:提示学生从条约危害性和“公车”爱国情感方面分析。

  (3)思考讨论:为什么人们还同时要求变法?提示学生从帝国主义的侵略、清政府的内部矛盾、人民起义、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要求等方面进行思考。

  小结过渡:中华民族具有优良的爱国传统,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紧急关头,民族的精英分子总会登高一呼,力图扭转颓势。所以,洋务运动刚刚失败,“公车上书”就接踵而至,它冲破了长期以来的沉闷局面,造就了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运动的领袖人物,拉开了戊戌变法运动的序幕。

  2.2百日维新

  活动设计:

  (1)维新活动:公车上书后百日维新前,康有为和梁启超有哪些主要的维新活动?(如创办《万国公报》宣传变法,组织政治团体“强国会”,上书光绪帝等)

  (2)法令内容:光绪帝按照维新派的意图,所颁布的法令有哪些主要内容?(如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开办新式学堂吸引人才,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创办报刊,开放言论;训练新式陆军海军,科举考试废除八股文等)

  (3)角色扮演:请几组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表演康有为与荣禄在总理衙门的对话以及康有为与自己女儿的`对话,通过“画外音”形式进行启发引导,调控课堂纪律和氛围。

  (4)社会反响:讨论当时社会上哪些人赞成维新变法?哪些人反对?为什么?

  (5)深入探讨:维新派要杀的“贼”指哪些人?他们为什么觉得“无力回天”?谭嗣同为什么说自己“死得其所”?

  3.课后小结

  总结要点:

  (1)戊戌变法为何又称“百日维新”?

  (2)变法的主要内容及其历史意义。

  (3)变法失败的原因及其历史教训。

  情感升华:通过戊戌变法的失败,引导学生思考爱国与改革的关系,强调在新时代背景下,青年学生应具备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4.作业布置

  书面作业:搜集并整理戊戌变法时期的其他重要人物及其事迹,写一篇小论文,分析这些人物对戊戌变法的影响。

  口头作业:与同学分享自己对戊戌变法的理解和感受,讨论其对当代社会的启示。

  戊戌变法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公车上书”的经过;知道戊戌变法的主张、代表人物、变法内容及结果。

  2.能力目标

  通过学习戊戌变法的史实,了解资产阶级维新派为挽救民族危机而作的努力,感知中国近代化进程的艰辛。加深对戊戌变法内容的认识,培养运用对比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感受维新人士的爱国精神,理解维新变法的.进步性。

  【教学重难点】

  1.“公车上书”和“戊戌变法”。

  2.戊戌变法的影响。

  【教学过程】

  一、设问导读

  1.康有为与公车上书

  (1)康有为领导公车上书的原因是什么?

  (2)公车上书产生了什么影响?

  这次上书对清政府触动不大,却轰动了全国,从此,变法维新运动拉开了序幕。

  “公车上书”标志着酝酿多年的资产阶级维新变法思潮已发展为爱国救亡的政治活动,对社会的影响和震动很大,康有为从此取得了维新变法运动的领袖地位。

  (3)公车上书后,维新派开展了哪些活动宣传维新变法思想?

  学生回答后,老师总结:

  维新人士在各地组织学会,创办报刊,宣传变法,推动了维新变法思想的广泛传播。其中影响最大的报刊是上海的《时务报》和天津的《国闻报》。

  严复主持的《国闻报》,以“通上下之情”“通中外之故”为目的,号召变法图强,成为北方最有影响的报纸。

  2.百日维新

  (1)百日维新发动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学生讨论回答后,老师总结。

  (2)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有哪些?这次变法又称为什么?

  学生讨论后,教师指导学生列出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

  二、合作探究

  1.康有为与公车上书

  公车上书的背景是什么?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

  (1)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使民族危机空前严重;随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他们要求实行变法,改革社会现状。

  (2)资产阶级维新派: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

  光绪帝:挽救清王朝的统治危机和加强自己的权力地位,态度积极,行为被动。

  2.百日维新

  (1)戊戌政变失败的原因。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

  主要原因:变法触犯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的利益。他们掌有实权,阻挠和破坏变法法令的贯彻。9月21日,慈禧太后等发动政变,囚禁光绪帝,搜捕维新人士,废除变法诏令。变法失败,史称“戊戌变法”。

  (2)简述戊戌变法运动的影响。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

  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它要求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和扩大资产阶级政治权力,符合近代中国发展的历史趋势,因此也是一次进步的政治改良运动。它传播了资产阶级新文化、新思想,批判了封建主义旧文化、旧思想,又是一次思想启蒙运动。它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西方科学技术的传播,为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奠定了基础。

  戊戌变法虽然失败了,但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

  三、课后作业

  1.列举戊戌六君子。

  谭嗣同、杨锐、刘光第、林旭、杨深秀、康广仁。

  2.戊戌变法为什么没有成功?

  客观上由于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的镇压;主观上由于资产阶级本身的软弱性和妥协性,没有发动和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只依靠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又没有自己的军队,其结果注定要失败。

  戊戌变法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了解公车上书、百日维新、戊戌政变、戊戌六君子等历史基础知识。

  2.能力训练:通过搜集整理资料,探索戊戌变法的时代背景、社会影响及失败原因;能够比较分析社会各界对戊戌变法的不同反映,理解变法法令内容在政治、经济、文化、思想方面的进步作用。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爱国情感,理解谭嗣同等人不惜牺牲生命希望通过变法改变中国积贫积弱局面的精神;增强新时代青年振兴中华的历史责任感。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公车上书、百日维新

  教学难点:戊戌变法的性质及其历史意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复习旧知:组织学生回顾上一节课学过的线索,讨论并回答问题:

  从洋务派的目的来看,洋务运动具有什么性质?

  洋务运动在客观上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引入新课:通过介绍《马关条约》签订后,民族危机加剧的背景,引出戊戌变法的必要性。

  二、公车上书

  1.背景介绍:

  《马关条约》签订后,举国震惊,康有为等人发起公车上书,请求光绪帝变法维新。

  2.问题探讨:

  为什么有那么多的“公车”(应试举人)要求拒签《马关条约》?

  为什么人们同时要求变法?

  3.小结:中华民族在民族危机面前,总有精英分子挺身而出,力图扭转颓势。公车上书拉开了戊戌变法运动的序幕。

  三、百日维新

  1.维新活动:

  介绍康有为、梁启超在公车上书后的'主要维新活动,如创办《万国公报》、组织政治团体“强国会”等。

  2.变法法令:

  光绪帝颁布的新政法令主要内容,包括改革政府机构、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开办新式学堂、创办报刊、训练新式军队等。

  3.社会反响:

  分析社会各界对戊戌变法的不同反映,了解新旧势力关系紧张的具体表现。

  4.角色扮演:

  请学生分组表演康有为与荣禄的对话,以及康有为与自己女儿的对话,通过“画外音”形式进行启发引导。

  四、戊戌政变

  1.政变过程:

  介绍戊戌政变的具体过程,包括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光绪帝被囚、戊戌六君子被杀等。

  2.原因分析:

  探讨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包括慈禧太后等守旧派的强烈抵制、光绪帝权力有限、维新派内部矛盾等。

  3.讨论与反思:

  引导学生讨论戊戌变法的性质及其历史意义,理解变法失败但思想启蒙的作用。

  五、课后小结

  1.总结本课:回顾戊戌变法的背景、过程、结果及历史意义。

  2.作业布置:

  搜集关于戊戌变法的更多资料,撰写一篇短文,分析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及历史影响。

  教学反思

  本课通过多媒体工具和历史资料,使学生更直观地了解戊戌变法的全过程,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通过角色扮演和讨论活动,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同时也加深了对戊戌变法历史意义的理解。

  在后续教学中,可以进一步拓展学生对中国近代史的学习,加强对学生爱国情感和历史责任感的培养。

【戊戌变法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戊戌变法教学设计06-01

《戊戌变法》教学设计优秀05-31

《戊戌变法》历史教学反思(精选5篇)09-21

戊戌变法说课稿09-13

戊戌变法知识点总结01-17

春晓教学设计 《春晓》教学设计02-02

《军神》教学设计军神 教学设计05-31

[画风教学设计]画风教学设计09-27

教学教学设计01-27

欣赏与设计教学设计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