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劳动教研组工作计划
教学研究组简称“教研组”。中小学校按学科设置的教学研究单位。主要任务是组织和领导本学科的教学。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劳动教研组工作计划(精选9篇),仅供参考!
小学劳动教研组工作计划1
一、指导思想:
劳动和劳动技术教育是小学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贯彻落实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总体素质的基本途径。小学部的教学工作将以市局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突出“五项管理”和“双减”政策的落实,聚焦课程和课堂研究,规范教学常规管理,推进智慧教育常态化使用,促进学校内涵发展,实现教学质量和师生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
劳动教育学科组将根据教导处具体工作安排,立足学部实际,具体开展各项工作,特制定本活动方案。
二、教研工作思路与重点:
(一)依托“三课两反思”活动,推进教研工作进程。
1、继续重视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有关劳动教育活动课程的理论和经验,学习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3-6年级)(征求意见稿),相关“综合实践活动”的论述及其它有关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论和经验,进一步提高认识,增强课程意识。强化校本培训,增强培训和学习的实效性。使全体教师、特别是本学期劳动教育活动课程教师明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促进学生发展、教师专业成长、学校特色建设中的独特作用明确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策略和操作要点。
2、发挥刘增成老师和刘传雷老师的骨干示范作用,让他们帮助和指导好其他老师的课堂教学,使每一位老师的课堂都有所提高。
3、启动教师“三课两反思”活动,安排任课教师精心备课,发挥团队作用,及时反馈,有序的完成原生课——再生课——成长课,老师之间取长补短,互相学习。
4、本学年的劳动教育主题活动,按长短线结合的方式推进,其中长线主题活动各年级要求完成两个,由各班自主选择,可以为人文篇或特产篇,也可以围绕“节日文化”(如清明、端午、立夏等)。同时要注意学科、活动的整合结合“每月事”中相关主题活动,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视野统筹兼顾,有效开展活动每次大主题单元活动,都要制定好切实可行的活动方案,要注意丰富阅读内容增加与社会互动和研究的成分,同时要注意过程性资料的累,并严格按照教研室规定整理资料包。对需要学生上收集资料的,信息技术教师要积极协助,按要求认真辅导学生上收集资料,提高学生上收集资料的能力。
5、依托“美+课堂大赛”,努力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整体水平。同时切实做好本学期期初、期中、期末常规检查工作。
(二)以“五个一”为平台,提高青年教师业务素质。
充分利用“五个一”活动,加强教科研方面工作力度,开展撰写札记、反思等教研活动,重视老师们科学理论的创新,依托自己的教研实践,认真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提高自己的科研水平。老师们坚持阅读小学教学理论专著,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发挥骨干教师的带动作用,推动青年教师培养。同时落实作业改革,使教师备课更精,提高课堂效率。
三、具体工作安排:
二月份:
1.制定教研组工作计划
2.组织学习劳动教育新课标
三月份:
1.安排“三课两反思”相关事宜
2.确定本学年的劳动教育主题活动
四月份:
1.组织好“美+”课堂大赛赛课活动和“三课两反思”活动
2.结合以上两项活动,组内成员进行教学方面的互相学习与交流。
五月份:“美+”课堂大赛赛课活动总结。
六月份:暑假劳动实践作业设置研讨与安排。
小学劳动教研组工作计划2
一、目标和任务
1.提高小学生的劳动技能和劳动意识。
2.探索和研究小学劳动教育的有效方法。
3.促进小学劳动教育的持续发展。
二、计划和安排
1.组织劳动教研活动
a.定期组织劳动实践活动,如种植花草、整理图书馆等,让学生亲身参与劳动,培养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动手能力。
b.组织劳动教研讨论会,邀请专家学者和有经验的教师分享劳动教育的经验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师的教育水平。
2.开展课题研究
a.选定一至两个劳动教育相关的课题进行深入研究,如如何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如何设计有效的劳动教育活动等。
b.收集相关文献和案例,进行分析和总结,形成研究报告,为小学劳动教育提供参考和借鉴。
3.教研成果展示
a.定期组织教研成果展示活动,让教师们分享自己的教学经验和成果,互相学习和交流。
b.将教研成果整理成教学资料,编写教案和教材,为其他教师提供参考和借鉴。
4.建立合作网络
a.与其他学校的劳动教研组建立联系和合作,共同开展劳动教育活动和研究,互相借鉴和学习。
b.与家长和社区建立联系,组织家长参与劳动教育活动,增强家校合作,共同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和能力。
三、预期效果
1.学生的劳动技能和劳动意识得到提升,能够主动参与劳动活动,学会动手实践。
2.教师的教学水平得到提高,掌握了一些有效的劳动教育方法和策略,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参与劳动。
3.学校的劳动教育工作得到了肯定和认可,形成了良好的劳动教育氛围。
4.建立了良好的合作网络,与其他学校和家长形成了紧密的联系,共同推进劳动教育的发展。
小学劳动教研组工作计划3
一、目标:
提高小学生劳动技能,培养劳动习惯和劳动意识。
二、任务:
1.制定劳动教育课程计划: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需求,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劳动教育课程计划,包括每学期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
2.教师培训:组织劳动教研组成员参加相关培训,提高教师的劳动教育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
3.教材选编:评估现有教材的适用性,选编或编写适合小学生的劳动教育教材,包括教材的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
4.教学资源建设:收集和整理劳动教育相关的教学资源,包括实物、图片、视频等,建立资源库,方便教师使用。
5.教学活动设计:组织劳动教研组成员设计劳动教育的教学活动,包括实践操作、团队合作、劳动技能培养等,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6.教学评估:建立科学的评估体系,对学生的劳动技能和劳动态度进行评价,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和培养。
7.家校合作:与家长沟通交流,加强家校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劳动教育,提供家庭劳动指导和支持。
三、计划安排:
1.第一周:召开劳动教研组会议,讨论制定劳动教育课程计划和教学活动设计。
2.第二周:组织教师参加劳动教育培训,提高教师的劳动教育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
3.第三周:评估现有教材的适用性,确定教材选编的方向,并开始收集和整理相关教学资源。
4.第四周:组织劳动教研组成员设计劳动教育的教学活动,包括实践操作、团队合作、劳动技能培养等。
5.第五周:建立科学的评估体系,对学生的劳动技能和劳动态度进行评价。
6.第六周: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加强家校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劳动教育。
7.第七周:总结并评估本学期的劳动教育工作,制定下学期的工作计划。
四、预期效果:
1.学生的劳动技能得到提升,能够独立完成一些简单的劳动任务。
2.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劳动意识,懂得劳动的重要性和意义。
3.教师的劳动教育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得到提高,能够有效地开展劳动教育工作。
4.家校合作得到加强,家长能够积极参与学生的劳动教育,共同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小学劳动教研组工作计划4
一、目标和任务
1.提升劳动教育的质量和水平,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2.加强教研组内部成员之间的合作,共同研究和解决劳动教育中的问题。
3.推广和分享好的教学经验,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
4.组织开展一系列的劳动教育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二、具体计划
1.教研活动:
a.每月召开一次教研会议,交流教学经验和教材使用情况,讨论解决教学中的问题。
b.定期组织教研组成员观摩优秀的劳动教育课堂,相互学习和借鉴。
c.鼓励教研组成员参加学校或区域性的劳动教育研讨会和培训班,提升专业素养。
2.教学设计:
a.教研组成员根据教学大纲和学校实际情况,共同制定劳动教育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
b.分工合作,每位教师负责设计一到两个劳动教育课程的教学设计,分享给教研组成员。
c.定期组织教研组成员评估和修改教学设计,不断完善教学内容和方法。
3.教材选用:
a.教研组成员共同研究和评估现有的劳动教育教材,选用适合学生年龄和发展需求的教材。
b.鼓励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和开发一些适合本校学生的劳动教育教材。
4.活动组织:
a.组织学生参加劳动教育实践活动,如农田劳动、手工制作、环境保护等。
b.定期组织劳动教育主题活动,如劳动技能竞赛、劳动技能展示等,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c.鼓励学生参与社区和社会公益劳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
5.教研成果分享:
a.教研组成员定期撰写教学心得和教学研究报告,分享给全校教师。
b.组织教研成果展示活动,让更多的教师和学生了解和学习劳动。
小学劳动教研组工作计划5
一、目标
通过劳动教育的实践,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和劳动技能,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二、具体计划
1.制定劳动教育方案
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合本校的劳动教育方案,明确劳动教育的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价标准。
2.开展劳动教育活动
在校园内开展各种劳动教育活动,如植树、种菜、打扫卫生等。同时,鼓励学生参加社区、家庭等劳动活动,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3.组织劳动技能比赛
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劳动技能比赛,如编织、剪纸、木工等,提高学生的劳动技能和创造力。
4.开展劳动教育讲座
邀请专业人士来学校开展劳动教育讲座,让学生了解各种职业和工作技能,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
5.建立劳动教育档案
建立学生的劳动教育档案,记录学生参加劳动教育活动的情况和成长轨迹,为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提供参考。
三、预期效果
通过劳动教育的实践,学生将更加深入地了解劳动的意义和价值,增强劳动意识和劳动技能,提高综合素质和社会责任感。同时,也将促进学校的文化建设和社会和谐发展。
小学劳动教研组工作计划6
劳动技术课程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创新精神至关重要。搞好劳动课的教学工作可以使学生掌握简单的劳动方法,提高劳动技能,培养他们热爱劳动的高尚品质。小学劳动课是一门综合性学科,题材广泛,知识性、趣味性、实性都很强。课堂教学要求学生既动脑又动手,手脑并用。在学校的劳动技术教学中渗透“三生”课堂教学理念,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体现素质教育的社会价值。
一、指导思想
1、以学校工作计划为指引,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目标,抓好常规教学,转变教学理念。新学期,我们以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意见、学校教务处工作计划为指导,以学科课题“打造‘三生课堂’,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引领,积极打造“三生”课堂,不断内化“生活”“生成”“生命”教学理念,形成校本化的意义建构与解读。
2、为贯彻落实教育局的指示精神,深入推进“双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积极探索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渗透德育教育,采用多种形式的交流活动,以全面推进教育发展和改革为重点,在总结实施劳技新课程教学经验的基础上,不断优化课堂教学的方法和手段,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以及创新思维能力作为教学教研工作的中心任务。
3、通过对劳技教材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通过学习,弘扬爱国主义精神,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使学生增强劳技意识,汲取劳技智慧,开阔视野,了解中国和世界的发展大势,增强洞察力和使命感。
二、工作要点
1、加强对新课程教学理念的理论学习,认真钻研和熟悉教材,充分做好每节课的准备工作。课程目标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来表述,这三个维度在实施过程中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2、学生对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会有较大的兴趣,但专题式的探究学习,部分学生会感到有困难,不易把握知识点。每个年级讨论一节集体备课,通过合作探究,互相取长补短,提高备课质量和教学质量。通过集体备课,加强对新课程教材内容的课堂教学设计、教学方法和模式以及学法指导、重点和难点的处理等方面的研讨。
3、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教学的设备和资源,做到分工合作,相互学习,实现教学经验、方法和资源的共享。开展经常性的相互听课学习,相互交流教学经验和心得体会,以达到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目的。
4、在动手操作中创新。这一学期校本教研以“打造‘三生课堂’,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主。在课堂中,利用学生动手操作的契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心灵手巧是聪慧的象征,动手又动脑是成才的必由之路,动手操作活动是劳动课中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活动,而兴趣又是调动学生进行创造的动力,在实践操作活动中,学生的创新能力能得到很好的培养。因此,教师要抓住这一特点,在活动中为他们提供品种繁多的操作材料,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创造丰富多彩的作品,这样学生就可以在动手操作活动中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创造出更加新颖独特的作品来。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要在学生实际学习环境中发展,要坚持不懈地培养下去。
5、优化设计,创新作业类型
做到智趣作业有新意:创新作业设计,充分挖掘科学课程中的“智趣元素”,让学生在多样化的实践作业中培养动手能力,在充满趣味的学习活动中提升思维能力,全面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素养作业有思考:通过人性化、个性化的评价,让每个学生获得激励,获得成功感,找到学习的快乐。
6、劳动与技术学习的评价应当注意结果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既要关注学生技术学习与技术操作的结果,也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发展和变化;既要关注学生在知识和技能方面的习得与创新,又要关注学生学习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态度和情感的进步与发展。评价应当删繁就简,方法应当灵活多样。可以采用作品展示、作品评定、撰写心得体会、相互交流、专题活动、日常观察、学期考核等多种形式。
总之,在本学期教学中,按以上的总体计划来完成劳动课的教学和教研工作,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为社会培养出高素质人才。
小学劳动教研组工作计划7
一、指导思想
劳动创造了世界,劳动创造了人,劳动创造了美。生产劳动是人类生存、繁衍和发展的基础。小学劳动教育课程是小学各科中的基础学科,在小学各学科教学中有着不可动摇的地位。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我国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是培养二十一世纪建设人才必须遵守的守则。对学生加强劳动观点和劳动技能的教育,是实现学校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和内容,是小学教育的重要教学任务。为此,我校在开展劳动技术课过程中,应以实施新课程为契机,坚持科学的发展观,探索适应我校学生发展实际的教学教研模式,更新教育观念,推动我校新课程实施的顺利开展,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稳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对劳动人民的热爱,对劳动的正确认识和情感态度,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行为习惯。
二、情况分析
小学劳动课是一门综合性学科,题材广泛,知识性、趣味性、实践性都很强。课堂教学要求学生既动脑又动手,手脑并用,这种教学实践活动,正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发挥学生创造性的最佳机会。创造性劳动教学终极目标是鼓励和引导学生增强创新意识,投身创造实践,探索创造途径,养成创新习惯。劳动课的第一特性就是实践性强,没有实践或实践得不够,都不能体现劳动课的最大特点。劳动技术课是完成劳动技术教育的主要途径之一,劳动技术课对学生进行生活和生产劳动的教育,是培养学生劳动技能素质的重要课程。
三、教学目标
(一)了解劳动世界,理解劳动意义,形成正确的劳动观点和热爱劳动的思想感情,通过技术实践活动,丰富自己的劳动体验,形成对劳动的初步认识。培养认真负责、遵纪守法、团结互助、爱护公物以及爱惜劳动成果的品质,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二)注重生活中的技能学习,学会生活自理,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掌握生活必备的技术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学会生活自理。建立生活中的主体意识,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
(三)积极参与技术实践,掌握基本的技术知识与技能,认识日常生活和周围环境中的常见材料,学会使用一些基本的工具。了解设计与制作的基本程序和方法,并进行简单的工艺品和技术作品的设计与制作。
四、教学原则
1、注重基础。小学三年级劳动与技术教育是基础教育阶段学生劳动与技术能力培养的基础,也是学生终身发展的基础。因此,在实施过程中,必须注重学生劳动与技术方面基础能力和基本态度的培养,应以体现义务教育的普及性、基础性,服从且服务于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主动发展、生动活泼的发展为根本出发点。
2、体现综合。一是注意劳动与技术教育各个实施途径的沟通与结合。劳动与技术的`课堂学习要与课外活动、常规指导、社会实践、家庭教育等途径相沟通相结合,以实现其教育目标。如学校生活中的值日活动、环境整理,可与劳动教育结合起来。二是注意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各领域学习活动的统筹规划和有机协调。三是注意劳动与技术教育各个具体项目之间的联系与衔接。
3、讲究科学。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实施在方式和内容上应充分考虑到小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水平和年龄阶段特征。
4、注重实效。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实施有一定的条件要求,而各地的现有条件和资源优势,千差万别。因此,应从本地区、本校的实际情况出发,从教育的实际效果出发,选取内容,确定方式,安排实施计划。在实现基本目标的前提下,尽可能发挥各地资源优势,形成本地区、本学校劳动与技术教育的传统和特色。
五、教学评价
(一)评价原则。劳动与技术学习的评价以发展性评价、激励性评价为根本宗旨。凡参与劳动与技术的学习与实践活动,完成或基本完成所规定的学习任务,都应当予以肯定。劳动与技术学习的考核等级一般分为优秀、合格、不合格三种。
(二)评价内容。劳动与技术学习的评价是对学生多方面发展目标的整体性评价。评价内容主要有劳动态度与劳动习惯、知识的学习及其应用、设计与操作技能、实践与创造能力、学习的成果质量等。在全面评价的同时,尤其要注意学生的态度与习惯、学生的技术意识形成等方面的评价。
(三)评价方式。劳动与技术学习的评价过程本身就是学生受教育的过程,同时也是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评价中可采取自我评价、相互评价、小组评价、班级评价等多种方式。要吸引教师、家长以及其他人员积极参与评价工作。劳动与技术学习的评价应当注意结果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既要关注学生技术学习与技术操作的结果,也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发展和变化;既要关注学生在知识和技能方面的习得与创新,又要关注学生学习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态度和情感的进步与发展。评价应当删繁就简,方法应当灵活多样。可以采用产品展示、作品评定、撰写心得体会、相互交流、专题活动、日常观察、学期考核等多种形式。
六、教学措施
1、本学期我校劳动教育工作将紧紧把握时代脉搏,以课堂教学改革为突破口,以“实践育人”为基本途径,—坚持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劳动实践活动,在动手动脑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2、在劳动实践的基础上,坚持“趣――授――练――评”的教学模式。
3、通过对学生劳动能力的培养,进而培养学生主体意识和创新意识。
4、把劳动教育与德育结合,紧密与少先队活动挂钩,保证劳动教育的实效性和多样性。
5、通过家长委员会对学生家长进行劳动教育重要性的宣传,引导家长认识劳动对培养学生优秀的思想品质,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作用,使家长能积极主动配合各项校内外教育活动。
小学劳动教研组工作计划8
一、指导思想
劳动教育以学生的操作性学习为主要特征,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做中学”和“学中做”。但劳动教育的主旨并不仅仅停留在一般的“操作”层面,它强调学生通过人与物的作用、人与人的互动来从事操作性学习,强调学生操作过程中技术意识的形成、技术思维的培养、技术能力与态度等方面的发展,强调规范操作与技术创新意识的统一。学生的操作学习过程是富有生机、充满探究的学习。
二、学情分析
吴绫实验小学的学生整体素质不错,大多数热爱劳动,有部分来自农村,他们有一定的劳动技能,爱劳动,能积极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生产劳动和公益劳动,但动手能力不是很强,部分同学劳动积极性不足,个别学生劳动态度不端正,对他们应加强指导和教育。
三、教学目标要求
1.教育学生初步懂得劳动创造财富,劳动光荣,劳动没有高低贵贱之分的道理。从小培养他们热爱劳动,热爱人民的思想感情,遵守纪律,认真负责,细耐心细致不怕困难的劳动态度和勤劳俭朴、爱护劳动工具、珍惜劳动成果等优良品质,初步树立环境保护意识。
2.学习一些浅显的劳动知识,学会使用一些常用工具,初步掌握自我服务劳动和一般的家务劳动的基本技能,能进行简单的生产劳动。
3.通过劳动课的教学和实践,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并注意培养学生观察思维想象的能力和创造精神,促进学生身心的发展。培养学生爱科学,用科学的创新精神。
四、教学重难点
在劳动课的教学过程当中,根据小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组织好劳动课的实践活动,是劳动教育的重中之重。
五、教学实施措施
1.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好习惯。通过了解大多数学生是独生子女,在家里习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面对这种情况,首先要对他们进行思想教育,告诉他们劳动创造了人劳动最光荣,讲一些热爱劳动的小故事,培养他们热爱劳动的好习惯。
2.熟悉教材内容,备好每一节课。
3.积极进行劳动课的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效率。劳动课的教学不仅要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更要重视学生劳动技能和各项能力的培养。因此,在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掌握劳动方方法,学会总结规律,在学生掌握了简单劳动方法的同时,学会创新,给学生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知识,提高技能,陶冶情操。
4.改革劳动课的评价制度,改革过去单一的理论测评的评价制度,每学期从三个方面评价学生的表现:一平时的劳动如值日义务劳动;二对待劳动课的态度;三家务劳动。
5.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充分调动学生热爱劳动的积极性,经常带领学生参加适当的社会实践活动,培养他们勇于创新实践的能力。
小学劳动教研组工作计划9
指导思想
劳动教育是小学教育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向小学生实施劳动教育的主要途径是劳动课,劳动课的教学方式灵活多样,生动活泼,寓教于乐,做到知识性,教育性和趣味性有机结合起来。通过这门课的教学和劳动实际,提高学生对劳动意义的认识逐步培养并掌握一些简单的劳动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的素质,适应现代化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遵循国测对劳动的要求开展教学。
教材分析
小学劳动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以实际为主。小学劳动课的教学内容包括自我服务劳动、家务劳动、公益劳动和简单的生产劳动等多方面的内容,通过这门课的教学和劳动实际,提高学生对劳动动意义的认识逐步培养并掌握一些简单的劳动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的素质,适应现代化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劳动教育是小学教育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向小学生实施劳动教育的主要途径是劳动课,劳动课的教学方式灵活多样,生动活泼,寓教于乐,做到知识性,教育性和趣味性有机结合起来。要树立小学生中具有良好劳动习惯的典型,宣传他们的事迹,热情地予以表彰,让榜样带动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年级学情分析
学生学习气氛比较浓,形成了良好的班风和学风。大多数学生活泼好动,思维活跃善于思考,喜欢上劳动课,愿意上劳动课,劳动课的教学方式灵活多样,生动活泼,寓教于乐,做到知识性,教育性和趣味性有机结合起来。但也有个别学生思想意识落后,重视语文和数学的学习,认为劳动是小学科,而轻视它,不注重对这门课的学习,为了总结经验更好的完成下学期的教学任务,本学期在课堂上总是以学生为主体,把自己放在导游人的位置。而且注意面向全体,因材施教充分挖掘学生的素质,本学期我特别注重对差生的转化和辅导。
教学目标
1.重点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劳动能力、劳动精神以及劳动习惯与品质。
2.评价劳动态度,重点看学生在劳动过程中认真细致程度,是否严格按要求操作和劳动质量。
3.评价劳动成果,注重劳动成果的评价。
教学措施
通过教师示范操作和学生模仿练习.从中学会技能、技巧、是劳动教学的一种主要方法,这种方法虽然是一种古老的教学方法,但是非常使用于小学劳动课的多数劳动项目,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但运用示范操作应注意以下几点:
1.课前要准备好所需要的全部工具材料,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和技能水平,以便指导学生。
2.操作过程的动作必须正确、规范,以便让学生观察模仿,学会独立操作。
3.示范操作动作要慢,步骤要清楚,以便学生理解记忆和模仿。
4.注重形成社会、学校、家庭相协作的劳动与技术教育合力,共同加强对学生的劳动与技术教。
教师准备得充分才能上好课,如教学制作储蓄盒,讲制作的几个步骤,教师要先示范制过程和讲清每一步的要领,学生进行操作,同时教师巡回指导,在课堂上凡是自己能会不教,凡是学生自己能做的不做,培养学生制作能力。教师要言传身教,以身作则,成为学生学习的楷模。教师的行为对学生实际上是一种无声的影响,其力量比有声的说教不知要大多少倍。因此,就要求教师自身首先要有良好的劳动习惯,以收到让学生耳濡目染,近朱者赤的效果。
【小学劳动教研组工作计划】相关文章:
小学劳动教研组工作计划(通用11篇)07-29
小学教研组工作计划02-14
小学教研组工作计划03-07
小学教研组工作计划07-07
小学劳动工作计划03-28
数学教研组工作计划小学10-17
小学美术教研组工作计划12-01
小学教研组学期工作计划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