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业发展调研报告
畜牧业是一种农业生产方式,主要涉及动物的繁殖、生长、饲养、管理和加工。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畜牧业发展调研报告(精选8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畜牧业发展调研报告1
山西省祁县是农业大县,畜牧业发展位居前列,为了进一步促进祁县畜牧养殖业向规模化、全程机械化、高质量发展,由祁县农机中心分管机械化副主任为组长,办公室和推广站工作人员组成调研组,针对全县猪、牛、羊、鸡养殖机械化现状,深入到全县养殖专业合作社、养殖区、养殖公司进行了关于畜牧业机械化发展需求情况实地调研,通过调研,对全县畜牧机械化情况全面摸底,现将调研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祁县畜牧业养殖基本情况
祁县畜牧业发展位居前列,养牛产业尤为突出,是“三晋养牛第一县”,今年全县畜牧业经济运行平稳,据统计年报,今年全县生猪存栏8.68万头,出栏15.45万头;牛存栏5.95万头,出栏9.56万头,奶牛存栏2.19万头;肉牛、奶牛存栏名列全市前列;羊存栏16.6万只,出栏15.4万只。蛋鸡存栏200万只,肉鸡存栏99万只,出栏454万只,奶产量80735吨,禽蛋产量27978吨,肉类产量40564吨,畜产品综合产量149277吨。畜牧业生产整体平稳,稳中有增,猪饲养量比去年增长4.3%,羊饲养量比去年增长6.6%,鸡饲养量比去年增长10.8%,禽蛋产量增长21.6%。畜牧业总产值达35亿元。
到今年年底,我县标准化肉牛养殖场发展到65个,奶牛养殖龙头企业6个,生猪标准化育肥场发展到87个,饲养量在5000只以上的蛋鸡养殖场37个,10000只以上的肉鸡养殖场22个,100只以上的肉羊养殖场321个。
适宜的气候,便利的交通促进了全县畜牧业的发展,使祁县成为真正的“牛”县。随着养殖机械化的发展,农机与养殖融合,农机化与信息化融合,大力推动了畜牧业技术集成化,劳动全程机械化,生产经营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形成了特色鲜明,发展成熟的.现代化畜牧业发展模式。
二、畜牧养殖业规模及机械化现状
项目实施促进了全县畜牧业发展壮大,今年畜牧业把规模养殖发展作为作为落实省委“四为四高两同步”总体思路要求,推进“五地一产”入市改革和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合理利用上级各类扶持资金735万元,扶持龙头企业投入“五地一产”入市改革,充分利用非承包耕地、荒地等可以列入“五地一产”类型的土地发展规模养殖业,今年集中利用非承包耕地、荒地等可以列入“五地一产”类型的土地近800亩,新建成标准化猪场5个,增加仔猪生产能力2.5万头,育肥猪3.5万头。新建成肉鸡场2个,新增肉鸡出栏250万只。扩建3万只以上蛋鸡场五个,新增蛋鸡存栏20万只。新建200头以上肉牛标准养殖场五个,增加肉牛出栏1500头。新建出栏5000只肉羊标准化养殖场一个。出栏百万只的肉鸡场、出栏两万头的生猪养殖场是迄今为止我县规模最大、标准化程度最高的养殖企业。另外,今年内蒙优然牧业已与县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在北左村规划土地500亩,将于近期启动存栏达5000头的奶牛标准化养殖场建设项目。我县的畜牧业作为联结土地、林业、劳动力等各种生产要素的中间环节,在“五地一产”入市改革、激活农村资源、促进乡村振兴中发挥出了明显的示范和带动效应。
畜牧业规模化发展亟待畜牧机械化提高,畜牧业分为鸡、牛、羊等全程机械化的作业环节集中在饲喂、粪便处理、环境控制、挤奶等环节。畜牧业饲喂机械化水平较高,但部分环节依然靠人工完成,畜牧业全程机械化水平有待提高。生猪养殖,从饲料粉碎、搅拌、喂养、供水、出粪等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但在粪便处理方面还存在机械化短板。牛羊养殖,使用的主要机械设备有小型粉碎机、搅拌机、铲车,牛喝水、清饲料收获机、清粪车、拌料机、撒料车基本实现机械化,粪便处理机械化有待提高。养鸡业使用的机械有负压风机、上料行机、利粪机、循环泵、铲车、纵横向传送带储粪设备、料塔、温控设备、环控设备、粪化处理机,缺少鸡蛋捡拾机械等。畜牧机械方面输送卧床设备、饲料清扫机、鲜奶运输车先进机械化设备需求量大,养鸡捡蛋环节需要机械投入。
存在的主要问题:
①全程机械化水平比较低,部分环节依然靠人工完成;
②机械设备与国内外先进机械设备差距较大;
③冷藏储存运输设备经济性、适用性不足。
三、促进畜牧养殖业机械化发展的建议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部门协作机制。农机与畜牧业生产机械化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农机、畜牧等多部门多个技术领域,关系到畜牧业各个环节。要建立健全责任制和协调机制,要采取有效措施,依托项目组织涉农企业、农机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农户参与项目实施,提高畜牧业机械化水平。
(二)农机畜牧融合,实现技术的集成创新。农机畜牧融合是探索和创新畜牧业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的关键。通过农机畜牧技术的相互交流、相互渗透、相互促进,才能实现畜牧机械化的高起点、高标准。建立农机畜牧融合机制,不断完善联合协作制度,加强交流与培训,努力形成农机畜牧融合的技术体系。
(三)加强政策扶持,建立稳定增长投入机制。认真落实国家有关鼓励畜牧机械化发展的扶持政策,加大畜牧机械新产品、新技术引进力度。示范推广畜牧业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优化结构,持续创新,促进全县畜牧养殖业机械化的长足发展。
畜牧业发展调研报告2
发展畜牧业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作为种植业再生产的畜牧业,既能促进种植业,又能带动加工业和服务业,形成农业内部产业和三次产业间的良性循环,促进农产品的转化增值,是新阶段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环节。为推进我县畜牧业的健康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实力,我们对当前畜牧业的发展现状及优势进行了调查分析,并对发展的对策措施进行了探讨,分析表明,xxxx县发展畜牧业优势明显、潜力巨大,是建设新农村的支柱产业,是增加农民收入切实可行的途径。调研汇报如下:
一、畜牧业发展的优势
随着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畜牧业在农业经济中的比重日益提高,已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xxxx县地处鄂西北,土地辽阔,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良,畜牧业在新一轮县域经济大发展中体现出了诸多与其他产业相比不可多得的优势。
(一)、资源基础优势
一是饲料资源广阔。我县土地辽阔,耕地面积31.83万亩,种植业以粮食种植为主,全年粮食产量1.47亿公斤,随着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膳食结构逐步变化,过去作为人们赖以生存的粮食现在60以上都作为饲养畜禽的饲料,即每年有0.9亿公斤粮食用作了饲料,另外每年还有0.3亿公斤饼粕、糠麸等可用于饲料的农副产品,这些可利用的精料可配制畜禽全价饲料1.4亿公斤,加上大量的青绿多汁饲料,按照标准化的饲养方法和出栏重量计算,这些饲料可饲养出栏生猪50万头,而目前全县年出栏生猪只有23.5万头,发展空间很大。
二是饲草资源丰富。全县草山坡面积236万亩,可利用草山坡面积159万亩,草山坡植被覆盖率高,沙化、石漠化、盐碱化程度较轻,土质肥沃,牧草丰富,草质优良,利用率高,加上每年1.87亿公斤的可利用农作物秸秆,理论计算为15万个标准牛单位,折合养羊75万只。但目前全县饲养牛羊折合仅为2.3万牛单位,可再发展草食动物12.7万牛单位。
三是品种资源优良。xxxx县位于秦巴山区,形成了郧巴黄牛、板角山羊、本地黑猪、土种鸡等具有优良特征特性和较高经济利用价值的畜禽及经济动物地方品种,这些品种与国外引进品种相比,虽然生产性能相对低一些,但具有耐粗饲、抗病力强、繁殖力高、肉质好等优点,是我县发展畜牧业培育优良品种的“基因库”,同时,也是开展杂交改良的优良亲本。
(二)、区位生态优势
xxxx县地处鄂、渝、陕三省交界大巴山脉东段的北坡,位于南北气候的分界带上,属亚热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在12℃-16℃,全年无霜期240天左右,年降雨量900-1000mm,山地、川坝、丘陵相间,水土资源丰富,人畜饮水方便,适合广大农户饲养畜禽。同时林地广阔,植被覆盖率达80以上,境内无污染工矿企业,沙尘少,生态环境优美,空气质量状况良好,特殊的地理位置对畜禽疫病的发生和流行形成了一道天然屏障,为发展生态畜牧业创造了有利条件。
(三)、人力保障优势
我县属于山区农业县,农业人口28万余人,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13.6万个。随着农村税费改革和退耕还林还草政策的落实,农业小型机械化耕作技术的推广普及,从事种植业生产的劳动力逐步被解放出来,据20xx年年报统计,有5万多农村剩余劳动力,除很少一部分有技术专长可外出务工外,大多数人文化素质都不高,没有其他的专业技术特长,要实现再就业有一定的困难,但他们有传统的养殖经验,如果对他们进行养殖新技术的培训,将是从事畜牧业养殖的行家能手,是我县发展畜牧业当前不可多得的劳动力资源。
(四)、市场潜力优势
人均肉食品占有量是反应一个国家和地区人们物质生活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随着我国全面进入小康社会时期,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将逐步提高,人均占有肉食品量也将逐步接近发达国家水平,这是一个必然的趋势。我县按照人均年占有肉类100公斤计算,内需市场年可消费肉类食品3.6万吨。近几年来,我县畜牧业虽然得到了突破性发展,但畜牧业产业化起步较晚,畜禽存栏出栏(笼)基数依然较低,20xx年底生猪出栏23.5万头;牛出栏0.35万头;羊出栏1.2万只;禽出笼105万只;全年肉类总产量2.3万吨,要达到内部市场的供需平衡,尚有1.3万吨的内部消费市场潜力可以挖掘,加上依托品牌优势大量外调和畜产品加工企业的建立,畜牧业发展数量再翻一番才能饱和市场,开发潜力巨大,这也和饲料、饲草资源的利用潜力相吻合。
二、壮大畜牧业的思路及措施
根据xxxx县资源条件、现实基础、开发能力和发展前景,xxxx县发展畜牧业应抓住当前西部大开发和新农村建设的战略机遇,坚持“依托资源立牧,优化结构兴牧,强化服务稳牧,围绕市场活牧”的发展思路,制定惠牧政策,优化发展环境,走产业化之路,整体推进畜牧业的发展水平,实现畜牧业由增产到增效。
(一)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
一是依托资源优势,积极推进畜牧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着力解决生产资料与畜种结构不相适应的矛盾。要依托传统产业的技术优势,大力发展生猪;在巩固生猪养殖基础上,依托饲草秸秆资源优势,大力发展草食家畜;通过引进良种开展杂交改良和提高草场载畜潜力。同时以庭院畜牧业的效益优势,稳步发展家禽,鼓励发展特种养殖,实行结构的多元化,充分提高优势资源的利用效率。
二是以推广三元杂交猪、郧巴黄牛、板角山羊、土杂鸡等优势畜禽产品为着力点,实行大宗畜禽产品的优质化生产和区域化布局,应把城郊区列为发展生猪的优势产区,把牧草丰富的高山区列为发展草食家畜的优势产区,建立优势产业带。同时应把提高畜禽产品质量放在首位,大力倡导绿色畜产品生产,实施品牌战略,增强市场竞争能力。要通过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优势产区的合理布局,推动耗粮型畜牧业向节粮型畜牧业转变,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变,实现畜牧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大力培植龙头企业,带动整个产业升级
龙头企业在畜牧经济发展中具有技术含量高、管理规范、效益好、活力足、辐射带动作用显著、竞争力强的优势,是整个产业发展的火车头。因此,在发展壮大畜牧产业时,首先应从抓龙头企业的培植入手,以产业化带动畜牧业规模化、专业化;要加大政策扶持、技术支持的力度,优化生产发展环境,通过积极开展畜牧业招商引资活动,吸纳社会资金兴办民营企业,实行规模化生产,标准化饲养,集约化经营。同时要发挥十堰市兴科牧业有限公司,辉煌牧业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的典型作用,利用他们在产品质量、市场营销、信誉等方面的优势和规模效益,走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之路,增强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能力,使畜牧新技术在生产领域中得到广泛推广应用,提高整体发展水平。
(三)健全服务体系,促进畜牧业快速发展
一是要进一步稳定基层服务队伍,利用乡镇综合配套改革的契机,进一步完善基层畜牧兽医体制改革,积极落实基层畜牧兽医技术干部的福利待遇,建立健全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从根本上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实现“老有所养”,激发基层服务人员工作热情,全面提高服务质量。
二是要充分发挥基层服务人员的职能作用,大力推广畜禽养、防、管、治新科技,推广普及杂交改良、人工授精、配合饲料、生料干喂、分段饲养、种草养畜、秸杆氨化以及畜禽疾病的综合防治等畜禽饲养综合配套技术,使畜牧业科技含量不断提高,缩短饲养周期,提高出栏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四)加强畜禽疫病防疫,健全防控体系
重大动物疫病是影响畜牧业健康发展重要因素,也对公共卫生安全构成严重影响。首先要切实贯彻《动物防疫法》,强化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的政府行为,对重大动物疫病实行强制免疫,把动物疫病防疫作为公益性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防疫质量,落实专项资金。同时建立健全县、乡配套的冷链体系,确保防疫密度。实现动物防疫疫苗从运输、保管到使用的规范化,另外要落实动物免疫反应死亡的补偿资金,争取广大养殖户对动物防疫工作的支持和配合。其次要加强重大动物疫病监测体系建设,构建重大疫病早期预警机制,落实疫病的普查报告制度,加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网络化建设,适时掌握疫病的动态,利用新的监测手段,准确监测疫病,依法果断处理。通过规范畜禽防疫,强化重大动物疫病的监测力度,有效的控制重大动物疫病的发生和传播,使畜禽的死亡率控制在行业标准以内,增强畜牧业抵抗疫病风险的能力。
(五)积极开发畜禽产品市场,健全市场流通体系
畜牧业发展最终要依靠市场才能实现由增产到增效。在积极推行产业化经营的同时,要按照产业化的要求,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流通为纽带,在生产与市场之间架起桥梁,走产、加、销一体化的路子。要抓住有利时机,开拓市场,创新订单畜牧业的发展思路。积极鼓励和支持畜产品加工企业与科研单位联合,不断开发新产品,争创自己的特色品牌,鼓励能人参入市场营销,发展外向市场。通过巩固现有市场、开辟潜在市场,为xxxx畜牧业的大发展拓展外部空间。
(六)加强组织领导,争取上级扶持
畜牧业发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界参与,离不开各级各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广泛配合。因此,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对畜牧产业发展的组织领导。要根据当地资源、区位、人力等条件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明确发展思路,落实目标责任,加大督办力度,及时研究和协调解决发展中遇到的新问题。通过强化服务意识,简化办事程序,规范市场秩序,为畜牧产业的发展开启绿色通道,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同时,用足用活上级出台的各类优惠政策,管好用好项目资金,以优异的工作业绩,争取各级对我县畜牧业发展的扶持,实现xxxx畜牧业的腾飞。
畜牧业发展调研报告3
按照县政协的安排和要求,我们政协学习组成员分别深入到全乡13户养殖大户和2个养殖基地就畜牧养殖业发展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研。通过走访、召开座谈会,发放调查问卷等方式,广泛深刻地认识到目前我乡畜牧业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为促进畜牧业持续快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决策依据。
一、畜牧业发展现状
河道乡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乡,畜牧业发展有着相当的历史。特别是近年来,河道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畜牧业的发展,将畜牧业作为全乡基础性产业,常抓不懈,通过不断努力,全乡畜牧业呈现出了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良好势头。截至目前,全乡奶牛存栏量580头,生猪存栏达到67000头,其中能繁母猪9021头,鸡存栏17.3万只。全乡新建了规模养殖场2个,万只鸡场7个,养鸡专业户达19个,百头以上养猪大户14个,畜牧业收入占全乡农业总收入的42%,畜牧产业已成为全乡的主导产业。在发展畜牧业生产中,河道乡立足现实,开拓创新,突破制约瓶颈,实施针对性的措施加以推进,主要实现了两个转变:
1、畜牧养殖由传统的散养向小区规模化养殖发展,实行规模养殖有利于集中免疫和生态环境保护,避免零散养殖对村容村貌和生态环境的污染,更能较好的解决养殖户对土地的需求。河道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养殖场(小区)建设,把养殖场建设作为打造畜牧业基地的着力点,积极鼓励和引导有条件的村建立养殖小区。通过努力,吸引资金在全乡建立了陕西华兴种猪场和兴农奶牛养殖场,长兴综合养殖小区也正在积极建设中,河大港商投资1亿元的集养殖、屠宰于一体大型龙头企业,项目正在洽谈中,有望年内建成投产。通过龙头企业的示范带动,有力促进了畜牧业快速发展。全乡在皇中咬马等村新发展养殖大户14个。
2、畜牧养殖由传统的养殖向标准化现代化养殖转变。在乡党委政府的`引导和县、乡畜牧站的技术指导下,养殖户防疫技术、饲养技术不断提高,科学养殖意识不断增强,有效减少了养殖损失,通过走访调查发现,全乡90%以上的养殖大户防疫基本到位,初步掌握了科学养殖技术,具有一定的市场经济意识,能够抵御市场风险。
二、畜牧业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根据河道近几年畜牧业发展状况来看,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养殖基地发展速度还比较缓慢,畜牧产业集约化、规模化程度不高。当前制约养殖基地发展的因素主要是:一是缺乏资金投入。无论是想扩大规模的养殖户还是想建养殖基地,最难的问题就是资金投入问题,主要原因是融资渠道不宽,贷款难,抵押贷款要求高,贷款支持难以满足审贷要求。二是政策支持覆盖面不广,力度还不够,激励机制还未健全。比如对新增规模养殖户,新建养殖小区采取贴息贷款,补贴、奖励等政策。
2、技术服务人员缺乏,技术推广工作滞后,服务体系不够完善。突出表现为疫病防治体系,市场信息服务网络不健全,不配套,技术装备差,乡畜牧站建设进度缓慢,制约影响了畜牧防疫工作的及时开展。
3、上规模有效益的龙头企业少。养殖业仅靠散养无法明显增加农民收入也无法推动养殖业的优化升级。且龙头企业的影响力,带动力以及辐射效果有限,一般农户处于经济或者技术原因无法跟进投资。从而产生龙头企业与散养户之间都是单纯的买卖,回收等关系,尚未形成相互支持、相互促进、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利益共同体,农户的利益得不到保障。
三、建议和对策
1、加强领导,转变农户养殖观念。通过定期举办培训班等方式,让农户了解国家对农业的扶持力度,认清作为农户重要组成部分的畜牧的发展前途。同时积极加大农业技术培训力度,让他们掌握一定的技术,提高从事畜牧业发展的本领和能力。
2、加大资金投入。建议金融部门扩大金融信贷投入,开展“小额贷款”业务,降低信贷门槛,放宽信贷条件,并通过财政补贴息的方式,争取向养殖户投放更多信贷资金。
3、建议有关部门完善激励措施,加大对中小规模养殖户的扶持力度。
4、加快畜牧业组织化步伐。引导和支持规模养殖户建立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畜牧业组织化程度,积极吸引大企业介入到畜牧养殖业,与农户建立稳固的利益联结机制,提升对农户的带动能力,同时加快畜牧业服务配套化步伐,建立相适应的全方位服务体系,做到规模经营发展到哪里,技术指导与综合服务就跟到哪里,为畜牧业健康稳步发展提供服务保障。
畜牧业发展调研报告4
畜牧业是我县的主要产业之一,在县域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增加农民收入,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重要途径,既可促进种植业的发展,又是承上启下的中轴产业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和保证。就县域经济目前发展状况来看,把畜牧业作为主导产业来发展,具有扎实的基础,持续的增长率和强大的带动力,是我县农村经济发展潜力最大,最具希望的产业。为了加快畜牧产业发展,夯实农村经济发展基础,根据省、市两级政府的.安排部署,我们组织有关人员深入乡、村对全县畜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认真调查研究,现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畜牧业发展现状
我县气候独特,多山地与丘陵,草地和农副产品资源丰富,农民有养殖的传统习惯,大规模发展畜牧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进入21世纪以来,在省、市两级党委和政府出台的大力支持下,在各级专业人员的服务下,我县畜牧产业得到长足发展,为徘徊在温饱线上的广大农民开创了一条致富奔小康的大道。到20xx年底,全县大畜发展到5.9万头,猪发展到6.8万头,羊发展到100.3万只,鸡发展到37万只,肉类总产达到1.2万吨,蛋产量达到0.3万吨。建成规模养殖场57个,发展养殖大户1300户,完成圈舍改造15万平方米。从总体发展状况来看我县已成为名副其实的畜牧大县,但面对千载难逢的市场机遇,问题依然不少,步履依然沉重。
二、畜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我县畜牧业虽然进入快速发展时期,但仍处于一个相对较低的发展层次,从整个产业链上讲,还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1、产业化发展水平低,目前仍以千家万户分散饲养为主,规模化、产业化的生产格局尚未建立,影响了科研成果和实用技术的推广应用。
2、良种化程度低,良种畜比重小,缺乏专门的优良品种,优种畜品种数量和质量与需求存在较大矛盾,品种利用混乱,私交乱配,缺乏长远育种繁育规划,主要表现在生产生长速度慢,饲草料消耗多,生产力不高,养殖效益低下。
3、饲养管理技术落后,绝大多数农户仍然采用传统粗放的饲养方法,饲料搭配不合理,有啥喂啥,粗饲料质量低,传统厩舍条件差,不卫生,缺乏科学饲养管理,畜禽疫病防治意識淡薄,造成畜禽生长慢、生产力低、死亡率高。
4、饲草饲料种植和饲料加工业还是个薄弱环节,尤其是饲草料加工业还是个零,不适应扩大再生产的需要。
三、主要表现
畜禽品种质量差、产品产量低、饲草料消耗大,养殖业科技含量不高,效益低下,形不成核心竞争力,规模上去了,畜产品的品质却仍在原地打转;饲养成本加大了,养殖效益却不高,“畜多不小康”的局面困扰着广大养殖户。畜产品加工滞后,仅限于屠宰,没有品牌效应,未形成产业链;秸秆饲料化利用低,存在焚烧现象。
四、具体危害
畜禽饲养周期长,草料浪费多,草食畜对牧坡草地破坏加大;焚烧,容易引发秸秆对环境造成污染火灾;存在畜禽疫病发生隐患,影响人畜安全。
五、问题原因
专用型品种比例不高,畜禽生长缓慢,生产周期长,新品种的引进和改良步伐较慢;养殖农户科技意识不强,饲养管理粗放;畜牧兽医人员不足,村级防疫员年龄偏大,防疫工作量大;秸秆饲草加工粗糙,造成资源浪费。
六、提高养羊业效益采取的措施
(1)引入优良品种,加快扩繁和品种改良步伐
良种是养羊业发展的源头和主导产业,在养羊业发展中的地位是无可替代的,优良品种是现代牧业的标志,没有新品种的引进、繁育和推广,就没有现代牧业的形成和发展。良种是科技的集中体现,只有采用优良品种,才能按饲养标准来实现科学饲养,只有采用优良品种,才能成规模生产符合标准的产品;只有采用优良品种才能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因此应加大资金投入强化良种工程建设,积极引进优良品种,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加快品种改良和扩繁速度,逐步建立和完善配套齐全,层次分明的良种繁育结构,地方品种保护系统和良种技术推广体系,提高良种的培育和生产水平,提高养殖效益,增强市场竞争力。
(2)抓好养殖小区建设,促进饲养方式变革
当前,我县养羊业正处于一个转型期,农村散养户比重过大,养殖数量迅速发展,使得疫病的防控,饲养技术的提高,环境的保护,村容村貌脏、乱、差等问题渐显突出。为提高畜禽的安全性,改变人居环境,减少人畜共患病的传播,实现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一是要促进一家一户分散性、庭院型、经验型的养殖方式向小区化、标准化、规范化的生产方式转变;二是要把小区建设成良种推广的`试验场、标准化生产的比武场、产业化经营的小特区;充分发挥人、财、物、技术、信息、资金的聚集效应,使畜牧养殖的组织化程度有质的变化;三是要着力推进养殖小区的发展,按照一个村委会至少要建一个养殖小区的任务明确到乡镇,因地制宜,逐步推进。在小区建设上要做到“五统一”,即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模式、统一技术、统一服务。
(3)强化饲养管理,保证健康生产
根据羊只各个生长发育阶段的营养要求,制订科学的饲养配方,按羊的体格大小与性别差异分群饲喂,保证羊只健康成长,增强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羊群中应加大繁育母羊比例,急时淘汰老、弱、病、残及无生产能力的羊只,优化群体结构。建立完善兽医卫生防疫制度,严把消毒、检疫、卫生关,对各种疫病进行有的放矢的免疫接种,防止有害微生物和疫病的发生和传入。
(4)推广当年羔羊育肥出栏技术,加快羊群周转
羔羊肉质地细嫩,营养丰富,易消化吸收是羊肉中的上等品,生产羔羊肉饲养周期短,成本低,效益高,在羊的生长发育阶段,羔羊是生长最快的阶段,是出生后生长强度最大的阶段,在这个阶段饲料转化率高,饲养成本低,随着羊的年龄增加,每生产1个单位的重量,饲草消耗量也增加,使饲养成本费用加大。实行羔羊育肥,可提高羊的出栏率,加快羊群周转,增加羊群的生产总量和降低饲养成本,减少对牧坡草地的压力和饲草料的浪费。
(5)广辟饲料资源,为发展奠定基础
我县人少地多,应充分利用闲置耕地实施人工种草,推广粮、经、草“三元”种植结构,增加饲草饲料产量。大力开发利用秸秆资源,过腹还田,实行农牧结合,推广应用青(黄)贮、氨化技术,搞好试验示范。同时还应积极开展配合饲料生产研制工作,把发展建立在饲料资源有效开发利用的基础上。
畜牧业发展调研报告5
按照县委要求,带领相关人员深入全乡x个村、xx个自然屯,就全乡畜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为期1个月的调研。在调研过程中,共走访农户240户(其中养殖户180户、非养殖户60户),与740多位群众进行了座谈。通过调研全面掌握了畜牧业发展情况,发现了存在的问题,也引发了一些思考。
一、发展现状及作用
几年来,xx乡畜牧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并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态势。突出表现在:饲养总量稳步增长。目前,全乡畜禽饲养总量达xx万头(只),同比增长11%。其中:黄牛1100头、奶牛335头、生猪4300头和家禽11.7万只(含大鹅80100只),同比分别增长12%、9%、11%和10%。规模养殖发展较快。已建成大鹅养殖专业村1个、专业屯5个,形成1000只以上大户5户。建成黄牛养殖场1个,年饲养量110头。建成奶牛养殖基地1处,年饲养量124头。建成百头猪场2处、千只鸡场5处。品种改良步伐不断加快。大力推广牛、羊冻精冷配等先进适用技术,加快劣质品种更新改良,全乡生猪良种率达94%,牛良种率达95%,羊良种率达92%。与此同时,畜牧业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日益显现。
一是有效促进了农业结构调整。预计20xx年,全乡畜牧业产值将达到3100万元,同比增长11%,占全乡总收入的比重将达到31%,种植业比重将下降5个百分点。畜牧业的发展,不但改变了种植业“单口咬”的状况,而且促进了种植业内部结构的优化,我乡粮经饲种植比例已由去年的7:2:1调整为6:3:1。
二是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从事畜禽养殖的农户,其牧业收入都占总收入的30%以上,特别是规模养殖的大户,年收入都在万元以上,有的达到几万元、十几万元。xx村二组的xx家有5口人,25亩地,同时饲养3头奶牛,年收入可达3.5万元,其中3头奶牛年出奶2.8万斤,每斤鲜奶0.65元,可获利1.5万元,占总收入的42%。在xx的带动下,其亲朋10多户搞起了奶牛养殖。全乡象xxx一样一面从事种植业生产,一面从事养殖业的农户大约有1800户,占全乡农户的40%。规模养殖效益更是可观。xx村四组的xx因孩子小不能外出打工,投资1万元养了800只蛋鸡,到今年8月全部淘汰,纯获利1.4万元。xx村二组xx的奶牛养殖场、xx村x组xx的百头猪场、x村xx的黄牛养殖场,年获利都在3万元以上。尤其是原x村二组的xxx,因两个儿子娶媳妇欠了4万多元的债。20xx年秋,他借钱买了一头母猪,每天从县里捡食物搞起了生猪养殖。经过两年多的发展,目前不仅还清了欠款,还有1万多元的存款。
三是有效吸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目前,全乡从事养殖业的有305人,占劳动力总数的2.5%。同时,一些养殖场区的创建也吸纳了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仅在安壮黄牛养殖场、十四井养猪场等场区打工的农民就达30多人。
二、存在问题及原因
尽管我乡近几年畜牧业取得了较快发展,但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与不足。
一是畜牧业的主导地位仍没有完全确立。在一些干部群众的思想观念中,畜牧业仍处于从属地位,“家财万贯、长毛的不算”这一传统认识仍束缚着广大农民。目前,一些群众认为养殖业技术含量高、难度大、风险大,不敢从事也不愿从事;有些干部在引导、带领群众发展畜牧业的工作中,思想上有顾虑,信心不足,总怕发展不好会给群众造成损失,落群众埋怨,因此工作上总是推着干、拖着干,不能主动、积极地为发展畜牧业出力献策。
二是畜牧生产技术水平不高。由于农民科技素质低,生产方式和经营机制落后,新技术、新管理方式得不到推广,象青贮饲料、圈养舍饲等科学饲养方式虽然县乡大力推广,但目前只在安壮黄牛养殖场、刘平友奶牛养殖基地有所应用。
三是饲草紧缺。饲草量远远不能满足不断发展壮大的畜禽群体的需求,饲草紧缺的矛盾日渐突出。四是服务体系不健全。
①资金短缺问题没有得到解决。由于农民自筹资金的能力有限,金融机构在支农资金的投放力度上虽然有所加大,但投放数额不多,且多为短期贷款,不能满足农民发展畜牧业的`实际需要。调查表明,全乡有32户农民因资金不足而放弃牧业生产。
②疫病防治体系不健全。全乡有兽医站3所,行医人员6名,防疫人员13名。每人每年防疫量平均为1.1万头(只)。防疫量过大且防疫人员技术水平偏低,加之农民防疫意识淡薄,因此防疫过程中难免会出现漏防或防疫达不到标准的问题,引起疫病发生,给养殖户造成损失。
③信息服务有待完善。由于农村信息传输渠道闭塞,饲养业户不能及时、准确、全面地掌握市场价格、供求信息、国家政策、产业动态、疾病发生与预防等信息,使畜产品产生销售差价或发生农户利益受损等情况。这些服务不到位的问题制约着畜牧业的发展。
三、发展思路及措施
依据自然条件和工作基础,xx乡的畜牧业要以草食畜禽为重点,以圈养舍饲为主要模式,以产业化为发展方向,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完善服务体系,努力把畜牧产业建成xx乡第一产业,使牧业收入成为xx乡农民第一收入。
1、广泛宣传发动,提高干部群众对加快畜牧业发展重要性的认识。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印发宣传单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现阶段加快畜牧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同时通过组织畜牧业现场会、经济效益分析会、外出参观考察、聘请专家讲座等形式,搞好宣传引导、效益分析、算帐对比。尤其要培养宣传好各类典型,通过典型的示范引带作用,进一步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认识和发展畜牧业生产的积极性,推动全乡畜牧业快速发展。
2、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畜牧业生产水平。根据农民的生产技术水平及养殖需要,广泛开展农民“素质工程”建设,通过不同层次、多种方式的培训,加大“五项综合配套技术”和“六大畜禽饲养管理模式”等技术的推广普及力度,努力提高农民科学养殖和经营的水平。同时,通过培训畜牧专职干部及聘请畜牧科技人才等方式,强化防疫人员队伍建设,加大畜牧品种改良、疫病防治、模式化养殖等适用技术的推广力度。
3、坚持立草为业,增强畜牧业发展后劲。建立并实施草原保护制度,严格控制草地的非牧业使用,坚决禁垦草原,同时结合退耕还草项目的实施,扩大青贮玉米、苜蓿、优质饲草种植面积,最大限度地保证饲草供给。
4、完善服务体系,保障畜牧业快速发展。
一是拓宽融资渠道,加大畜牧业投入。教育引导农民树立投资主体的观念,依靠自己的滚动发展加大对畜牧业投入;充分利用金融机构的畜牧专项贷款,加大投资比重;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外引内联,吸纳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和资金加快畜牧业发展。
二是加强疫病防治体系建设。一方面,大力宣传《动物防疫法》,不断提高依法灭病意识,坚持常年防疫与突击防疫相结合,确保畜禽防疫密度达标;另一方面,努力提高畜牧兽医队伍的政治业务素质,增强管理服务能力,不断提高工作水平和服务质量,为畜牧业发展保驾护航。
三是加强信息体系建设。利用电脑网络、信息机等工具,建立健全多种形式的信息传播渠道,为农民提供准确、及时、有效的市场信息。
畜牧业发展调研报告6
畜牧业是现代化农业的重要标志,加快畜牧业发展,对于促进农民增收、加快农民致富奔小康、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以及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局对全区畜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全区畜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近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促进农民增收为目标,以提质增效、增强产业竞争力为主线,经过全区上下共同努力,使全区畜牧业得到了协调、稳定、持续发展,龙头企业和养殖小区规模不断壮大,养殖户收益不断提高,畜牧经济总量再上新高,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40%。截止到目前,全区生猪饲养量62万头;牛1.8万头;羊饲养量4.4万只;禽饲养量163万只。畜牧业发展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畜牧业主导产业地位初步确立
畜牧业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又有新提高。今年全区畜牧业总产值将占农业总产值40%,畜牧业在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将越来越大。畜牧业在加速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增加农民和地方财政收入,保障市场供给和社会稳定等方面都将做出越来越多的贡献。另外,大用集团、华英集团均已落户我市,投资成立综合性龙头企业和大型家禽养殖小区,这更将推动我区畜牧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二)、饲养规模上水平,基地建设发展迅速
20xx年新建养殖小区19个,其中生猪养殖小区6个,肉牛养殖小区5个,蛋鸡养殖小区3个,肉鸡养殖小区5个,这些小区的建成不仅使我区畜牧业发展上了新台阶,同时又带动周边养殖的积极性。
(三)、建立完善疫病防控监测体系
一是建立了区动物疫病建设中心化验室,并通过了省市项目组的验收,近期将投入使用。化验室的建成将迅速提高了我区动物疫病的诊断能力,为全县养殖户的发展提供了技术保障。
二是通过实施4个乡镇防检站建设项目,提高乡级动物疫病的防控能力。
三是加强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建设。目前全区聘任村级防疫员名,通过村级防疫员队伍建设,完善了县、乡、村三级动物疫病防控与服务体系。彻底解决了养殖农户的技术服务之忧。
四是认真落实春秋两季重大动物疫病集中免疫和免疫监测工作,保证了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各项措施落实到位,近年来全区没有重大动物疫情发生。
(四)、建立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
畜产品质量安全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国内外畜产品市场发展。近年来,我们在加大对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的同时,严格了饲料、兽药执法监管。每年开展了两次畜产品质量安全拉网式大检查,严肃查处违法案件,重点打击了无证经营及生产经营假冒伪劣饲料、兽药的行为,杜绝了使用瘦肉精、苏丹红等违禁药品的现象,从源头上保证了人民群众吃上“放心肉”,保障了群众的肉食品安全和畜牧业的健康发展。
(五)、积极争取项目资金稳步推进发展
20xx年我区共争取生猪标准化建设项目x个,资金xx万元。母猪补贴x万元。基层乡镇项目x个,资金xx万元,这些项目的引进,有力的推进了我区畜牧业的快速发展。
(六)、建立合作组织,带动产业发展
为了提高专业化规模化养殖户的素质,创立品牌形象,提高产业的综合竞争力,区委、区政府及畜牧等部门积极引导,成立了由养殖大户为主的产业合作社6个,他们在防疫、引种、饲料、销售、价格等形成合力,并定期开展培训和座谈。目前,参加产业合作社的会员已达500多户,这些会员既是科学养殖的示范户,又是自治组织的带动人,通过他们宣传,示范带动了我区养殖业健康有序发展。
二、我区畜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区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畜牧部门的努力下,我区畜牧业协调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在有些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
(一)、产业化结构有待完善
目前,我区的畜牧业产业化水平较低,特别是能形成一定规模和带动效应的加工龙头企业数量较少。农民与企业间大多是单纯的买卖关系,尚未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共同体,养殖户受市场影响的因素较大。行情好时,都抢着饲养;行情不好时,又都放弃生产,造成了产品的“短缺”和“过剩”的交替出现,市场难以搞活,产销衔接不畅,市场竞争力弱,影响了畜产品的附加值和综合效益,制约了畜牧业的快速长远发展。
(二)、发展资金较为短缺
畜牧业同种植业一样,属弱质产业,自身积累能力差。农民收入水平较低,对发展畜牧业投入能力较弱,所以很难满足畜牧业发展的需要。很多农民对奶牛、生猪、蛋鸡等畜禽的养殖愿望非常迫切,已有养殖场的还想再扩大规模,但资金不足,只能到农村信用联社贷款。而农村信用联社发放贷款时需要担保,散户一般经济实力较差,很难找到人来担保,影响了养殖户的正常经营和发展。另外,信用社对养殖户的.贷款利息高、周期短(利息超过一分,周期一般不超过1年),对见效周期较长,一般要一年以上才能见成效的产业不适用(例如:养牛户往往没等到有收益时就需偿还信用社的贷款),这也制约着畜牧业的发展。
(三)、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亟待解决
目前,畜牧业正由分散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随着专业化水平的提高,规模越来越大,一个村里每家都养,或者一户养上千头猪、万只鸡,仍然作为庭院经济,所产生的大量粪尿等排泄物如不及时处理,随时都能对人类和畜禽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农业上由使用有机肥逐渐转向使用化肥,使大量畜禽粪便等有机肥积压浪费、造成公害;由于规模化、集约化畜牧业的发展,使用抗生素、维生素、激素、金属微量元素已成为畜禽防病治病、保健促长的需要,经济利益驱动和科学知识的不足,滥用上述药物的现象普遍存在,造成畜产品的药物残留及环境污染。同时由于城区发展迅速,原来的饲养区很多变成了市区,不再适合养殖。
三、加快畜牧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进一步提高认识,大力营造现代畜牧业发展环境发达的畜牧业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是现代农业建设的突破口。大力推进现代畜牧业发展是高层次、高起点、高水平、战略性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和切实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是延伸农业产业链条,增加农业附加值,就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促进农民增收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途径。当前,我区的畜牧业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副业,而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支撑产业,它已撑起了农业经济的半壁河山。当前要进一步加大畜牧业在农业中所占重要地位、重要作用的宣传,营造现代畜牧业发展。
畜牧业发展调研报告7
按照市委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安排部署,局领导班子对查找出的突出问题进行认真分析、深入研究,明确产生问题的主客观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我市畜牧业发展现状
我市山区丘陵面积广大,饲草丰富,发展畜牧养殖业优势得天独厚。同时,我市农民历史上就有畜牧养殖的传统,近几年产业化水平又得到了快速提高,更进一步巩固了畜牧业在我市农业中的基础地位。为此,我市确立了“全力推进现代畜牧业发展,积极把畜牧业从农业中凸显出来”的发展目标,把畜牧业纳入“两线两翼”发展战略,按照“突出发展家禽业,稳定发展生猪业,加快发展牛羊业,鼓励发展特种养殖业,把生猪、奶牛、商品鸡作为畜牧业的主导产品统一规划、重点扶持、集中发展”的工作思路。目前,我市畜牧业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发展势头越来越强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畜牧业发展越来越引起各级的高度重视。
畜牧业作为大农业的主要组成部分,一直放在国民经济发展的首要位置,今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提出要“加快发展畜牧规模化标1准化健康养殖”;市委市政府1号文件和政府工作报告同时提出要“加快标准化养殖场建设,大力推广生态养殖新模式”;我市被列入全国生猪和奶牛优势区域优势县,国家将在政策、科技、产业化和项目建设等方面进行重点倾斜扶持。
2、畜牧主导产业日渐突出。
20xx年,全市牛、猪、禽存栏分别为4.97、56.16、664.13万头(只);肉、蛋、奶分别达到13.55、3.75、8.51万吨;全市畜牧业产值达到28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46.7%,顶起农业半边天。20xx年第一季度,全市牛、羊、猪、禽存栏分别达到4.98万、26.97万、54.37万、603.51万头只,肉、蛋、奶产量分别达到3.82万吨、0.93万吨和2.51万吨,奶牛存栏达到3.39万头。
3、标准化养殖基地建设稳步推进。
一是生猪标准化养殖场区建设成效显著。20xx年,我市先后争取生猪发展项目资金1615.7万元,完成了14个规模猪场和6个万头猪场的改扩建项目建设,新建生态养猪场107个。目前我市生猪出栏已跃居全省第四位,生态养猪场建设位于全省前列。
二是商品禽基地建设不断升级。全市共建成存栏2万只的标准化养鸡场62个,其中在羊流镇新建了存栏20万只的标准化大型商品鸡场,在天宝镇新建了存栏20万只的大型种鸡场。与山东六和集团建成了畜牧养殖担保公司和商品鸡孵化厂两大项目。
三是奶牛规模化饲养比重实现跨越式发展。先后在翟镇投资200万新建一处存栏500头的奶牛场,在东都镇投资100万元扩建了南鲍奶牛养殖小区,使12个小型散养户迁户进区,目前全市奶牛规模饲养率达到90%以上。
4、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实现安全无疫。
一是防疫专项资金足额投入。20xx年,我市共投入644.35万元用于动物防疫,其中对上争取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疫苗补助484.35万元,市里投入防疫专项资金160万元,各乡镇街道也根据实际情况投入专项资金用于动物防疫。
二是建立健全各项动物防疫体制机制。建立了以防疫责任、强制免疫告知、疫情普查、物资储备、检疫监管、消毒灭源、督查整改、疫情预警、防疫保证金、一票否决等十项制度为内容的防疫制度体系,全面完成了泰安市下达的畜禽强制免疫任务,全市没有发生重大动物疫情。
二、存在的问题
调研发现,我市畜牧业取得了长足进步而且发展潜力巨大,但我市仍存在一些制约畜牧业发展的焦点、难点问题。
1、管理体制不完善。
我省不论是畜牧业产值、出口总量,还是各类畜禽存栏出栏、饲料兽药工业产值均居全国前列,在大农业内部也形成了三分天下有其一的格局。但是,目前的机构设置与畜牧大省的地位极不相称,以至于在政府工作中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受到不同程度的制约。机构改革上行下效,市畜牧机构不仅不是行政编制,而且不进政府序列,在一定程度上对工作人员行政执法和行政管理工作带来不3便,影响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龙头企业短腿问题依然未从根本上解决。
目前我市畜牧龙头企业融资难、畜牧科技创新人才缺乏、发展畜牧龙头企业优惠政策投入少等因素限制了我市畜牧龙头企业的发展和创新能力的提高,使得一些市场反映好的畜牧产品,难以扩大生产规模,无法抢占应有的市场份额。
3、畜牧业发展的政策落实不到位,存在一定程度的棚架现象。
如要求重大动物防疫经费列入各级财政预算、动物防检疫机构和人员经费列入各级财政预算、项目配套资金等问题,许多地方至今不能得到很好的落实兑现,制约了工作的正常开展。
4、养殖小区建设管理有待加强。
当前作为实现人畜分离、规模发展主要途径,养殖小区在广大农区发展较快,促进了畜牧业的规模化、集约化进程。但作为新生事物,各乡镇街道在养殖小区建设中也出现了不少问题,主要是生产和建设标准不统一,基础设施不配套,疫病防治措施不严格。组织和管理机制不健全,环保投入少等。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尽快出台标准化养殖小区建设管理规范,加强引导和管理,以充分发挥其在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和生产水平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5、科技水平有待快速提高。
长期以来由于畜牧生产小农经济模式有限以及政策性科技投入少等因素,致使难以开展具有商品生产价值的科技工作,畜禽良种繁育、健康养殖和科学防疫等方面存在与良种、良法不配套等现象。目前,我市畜牧业科技贡献率为60%,尚有很大提高空间。
三、关于加快畜牧业发展的建议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重点突出、规模做大、档次提高、产业延伸的总体思路,借助国家生猪调出大县奖励政策,提升生猪养殖业;借助禽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提升肉禽养殖业;借助奶业富民工程,提升奶牛养殖业。不断争先进位,畜牧业总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生猪、肉禽、奶牛存养量分别进入全省先进行列。按照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全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积极开展对照全省前三强找差距活动。目前我市生猪存栏量排在全省第四位,对照全省生猪存栏量前三名的诸城、高密、莒县找差距、找问题;奶牛存栏量排在全省第九位,对照全省奶牛存栏量前三名的莱西市、泰山区、临朐县找差距、找问题。
围绕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升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畜牧强市这一目标,经过深入调查和探讨,认为目前我市的畜牧业虽然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但把我市的畜牧工作置于畜牧生产工作的大环境下来看,还有许多艰苦细致的工作需要去做,主要是抓好六个方面的建设。
1、抓好组织结构建设。畜牧业是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应该引起各部门的充分重视,各级领导应该对畜牧工作给予更多的支持与关心,积极争取把畜牧部门列入政府序列;要抓住兽医管理体制改革的机遇,解决好基层畜牧兽医站的机构完善、人员配置、福利待遇等问题;同时还5要积极争取泰安市委、市政府的支持尽快出台扶持欠发达乡镇畜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逐步实现全市畜牧业平衡协调发展。
2、抓好龙头企业建设。按照“三个一批”(引进建设一批、提升壮大一批、盘活改造一批)的思路,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深化企业改革,盘活存量资产,加快畜牧产业项目建设步伐,重点突出规模以上加工企业建设,力争全市每年新发展1-2处规模加工企业,扩张规模企业群体,增强辐射拉动力。围绕正邦、六和、大宝等畜牧产品加工骨干龙头企业,整合区域资源,建设畜产品加工园区,形成集团优势。
3、抓好标准化场区。大力发展规模饲养,加快建设标准化、产业化、集约化和生态化的畜禽生产基地。用活用好市政府扶持种养业基地建设专项资金,引导养殖场户和社会资本依托龙头建设基地、围绕市场建设基地、集中产区建设基地。新建场区一律按照标准化生产设计,同时加快老场区的标准化改造,引导中小饲养场户向标准化场区集中。引导龙头企业与场区建立更加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鼓励标准化畜禽生产基地和龙头加工企业积极申报无公害、绿色、有机畜产品认证,培育知名品牌,提升核心竞争力。
4、抓好合作经济组织建设。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原则,加快发展协会、学会、研究会、合作社等各类民间合作经济组织,为养殖场户提供市场信息、技术支撑和销售服务,提高畜牧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充分发挥合作经济6在畜产品市场营销和开拓中的中介作用,积极做好养殖场户与龙头企业、销地市场签定购销合同的工作,组织联络开展畜产品的远距离运销,稳定销售渠道,拓展销售空间。今年着力扶持六和生态养猪合作社,扩大规模,提高档次。
5、抓好动物疫病防控长效机制建设。严格落实动物防疫责任制,完善制定重大动物疫病应急预案,加强动物疫病诊断检测实验室建设,强化动物疫情监测,严格重大动物疫情上报制度,全面加强兽医监管和动物检疫工作,切实抓好动物防检队伍建设,落实财政预算经费,健全机构,充实队伍。提高素质,确保各项防控措施落实到实处。着力建设纵到底、横到边、周密覆盖的动物疫病防控体系。
6、抓好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实施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重点抓好原料供应、生产加工和市场准入三个关键环节,全面提升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依法加强对畜禽、兽药、生物制品和饲料市场的监管力度,坚持日常检查与定期整顿相结合,综合检查与专项整顿相结合,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产品行为,从源头上保证畜禽及其产品检验检测设施投入,加强对畜禽生产及加工环节的监管力度。逐步建成公共检测与企业自检相互补充、配套完善的畜产品安全检测体系。
7、科技培训方式要不断创新。在发展畜牧业的过程中,要充分注意和运用好科学技术的优势,定期开展畜牧科技富民强国的培训班,大力提高劳动者的综合素质与基本技能。通过课堂讲授,交流研讨,现场指导三结合的方式,重点培训“种、防、管、加、销及市场信息获取”方面的知识,培养新型农民的典型,使我国畜牧业呈现“生产专业化、养殖规范化、产业标准化”模式。积极实施品牌战略,提高畜牧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为我国更多畜牧产品走向国际市场建立绿色通道。
8、完善畜牧业市场和信息体系。积极培育市场营销主体,支持龙头企业、专合经济组织、农民经纪人和各类营销组织采取产销直挂、连锁经营及网上交易等形式参与畜产品流通。健全完善市场规则,规范交易行为,加强市场监管,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公开公平的市场流通体系。坚持以信息化推动畜牧业现代化,建立健全区、乡畜牧业信息网络,加大现代信息技术的推广应用力度,推动与龙头企业、批发交易市场和生产基地的网络融合、资源共享。
9、营造现代畜牧业发展环境。把加快发展现代畜牧业作为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措施摆上重要日程,认真贯彻落实现有扶持畜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并根据现代畜牧业发展的需要,建立多渠道投入畜牧业发展机制,及时兑现和落实有关畜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认真研究制定发展规划,积极培育典型,加强示范引导,创新促进现代畜牧业发展的新机制。实行现代畜牧业发展目标管理责任制,层层签订目标,明确责任,对发展现代畜牧业做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畜牧业发展调研报告8
根据关于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试点工作方案的统一部署,及时成立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专题调研工作组织,深入到各独贵龙,通过召开座谈会,发放调查问卷的形式,广泛征求广大牧民群众和党员干部的意见和建议,经过认真梳理后,形成专题调研报告。
一、基本情况
xx位于木北部,毗邻达来诺日湖,303国道从境边通过,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全共辖7个独贵龙,共有235户,人口1080人,劳动力460人。党支部下设6个党小组,现有党员31名,其中流动党员3名。共有草牧场41万亩,已围封的28万亩,20xx年6月末家畜存栏2万头(只)。几年来,支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达里湖旅游景区发展生态经济,保护草原植被,不断发展壮大旅游产业,实现资源转化增值,增强了党支部凝聚力,实现了牧民增收,20xx年人均收入1.1万元。
二、制约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1、草畜矛盾。xx是以外延数量型增长方式为主的头数畜牧业,加之多年的干旱,过渡的放牧,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由于牲畜数量逐年递增,对草牧场实行掠夺式经营,虽然近年来进行了大面积的人工种草和草场改良,但仍然补不足日益严重的草场退化速度,草畜矛盾日趋突出,继续走头数畜牧业的路子难以为继。
2、经营管理粗放。表现为饲草品种单一,饲草料消耗高,报酬低,牛、羊育肥数量少,品质低,牲畜出栏集中,且多年喂养后才出栏,这就加大了投入成本,育肥出栏的极少,和每天需要鲜肉的市场很不协调。
3、牧户居住分散,社会化程度低,保障功能差。住宅建筑布局零乱,建设公共基础设施难度大,居住环境与小康水平有一定差距。牧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还很突出,养老问题主要以子女赡养为主,导致个体化差异严重,缺乏稳定、长效的社会化保障体系。
4、人畜饮水不能满足牧民和畜牧业的.需求,引水管道等设备已经老化,人畜饮水供应不足,影响了牧民的生产和生活,不能适应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的需求。
5、畜群结构不合理,没有形成集群优势。牧民养畜多而杂,不专一,基础母畜、育成畜、后备母畜及良种畜的比例不尽合理。
三、解决矛盾的办法和发展方向
1、立足区位优势发展第三产业。世界地质公园八大园区之一的达里湖景区位于该,达里湖景区假日休闲旅游、观光文化旅游日益兴起,受旅游业拉动使当地成了极为宝贵的旅游圣地,依托丰富的旅游和牛奶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业,加大奶制品、旅游纪念品等民族特色产品的开发力度,把草原旅游资源与草原文化相结合,给当地牧民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在旅游业的带动下快速发展。
2、加强草原保护建设,实现草原永续利用。通过建设饲草料基地、季节性休牧、湿地保护、草场改良等措施,对退化草原进行治理与合理利用,提高草地生产能力,促进牧民增收。
3、进一步发挥畜牧业资源优势。发挥畜牧业资源的比较优势,大力发展肉牛、肉羊、种畜繁育和草业基地建设规模,加大畜牧业基础设施的投入,加快畜群周转,提高出栏率。
4、发展合作组织,提高产业化程度。通过政府扶持、能人带动、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市场化运行机制,建设肉牛、肉羊协会,通过产前订单、产中协调指导、产后统一销售加工,提高牧民生产、经营、服务的组织化程度。
【畜牧业发展调研报告】相关文章:
畜牧业发展调研报告11-17
畜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03-15
畜牧业发展问题的调研报告05-02
畜牧业发展调研报告范文03-31
畜牧业发展调研报告(10篇)11-21
畜牧业发展调研报告(精选15篇)01-25
畜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8篇03-15
畜牧业发展调研报告(集锦10篇)11-21
金融支持畜牧业发展难题调研报告模板07-07
[集合]畜牧业发展调研报告范文4篇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