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春季传染病预防小知识
幼儿园春季传染病预防小知识(精选9篇)
春季是传染性疾病的多发季节,6岁以下幼儿为高发人群。幼儿园应提早做好预防,帮助幼儿健康换季。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幼儿园春季传染病预防小知识(精选9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幼儿园春季传染病预防小知识1
随着春天的脚步向我们走来,各种传染病也悄悄的来到我们身边。春季是各种传染病的高发季节,而儿童为传染病的高发人群。
1、幼儿免疫系统发育还不成熟,为生理性免疫功能低下时期。
2、幼儿上呼吸道功能不健全,特别容易受到侵害。
3、上呼吸道直接与外界相连,正常情况下,咽部有病毒、细菌等微生物寄生,当突然受凉、抵抗力低下时,局部组织极易受到细菌的侵害,引起炎症。
4、幼儿对周围环境冷热变化的适应力和对疾病的抵抗力都比较差。
作为家长,可以为孩子做些什么呢?
1、室内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畅,定期用各种空气消毒剂喷酒房间。注意室内环境的温度、湿度、空气新鲜度。温度在18—20℃,湿度在50—60%最为合适,每天开窗3—4次,每次约15分钟左右,每天用湿布擦桌子的地面,使室内空气新鲜而湿润。
2、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对病原菌的抵抗力。注意从小给孩子必要的身体锻炼,多增加户外活动,提高幼儿对周围环境冷热变化的适应力和对疾病的抵抗力。容易患呼吸道疾病的孩子多是因为抵抗力弱,耐寒能力差造成的。因此建议家长从春天起用冷水为孩子洗脸,增强孩子的抗寒能力。
3、注意孩子的衣着,孩子穿衣要适当,随气温变化增减,衣着要以脊背无汗为适度。很多家长把孩子包裹得很严密,误以为这样就不会得病。其实孩子活动量大、容易出汗,衣服就穿得太多了,孩子不能动,一活动就汗水淋淋,风一吹就易感冒。平时不要给孩子穿太多衣服。
4、注意给孩子平衡膳食,这样可以增强身体的抵抗力。在饮食上可以多给孩子补充些维生素,多给孩子喝水也可以达到预防的目的。
5、严格按照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程序按时注射疫苗,提高对传染病的免疫力,以预防传染病。
6、教育孩子讲究饮食卫生、个人卫生和文明的生活方式。养成餐前便后洗手的习惯。尽量少去公共场所和人群较为拥挤的地方。呼吸道传染病主要是通过飞沫传播。
7、孩子被褥、衣物、毛巾经常拿到阳光下暴晒,食具玩具和便器要定期消毒,消除病原菌的传播。
8、家长坚持入园前和回家后给幼儿自查,发现异常例如:口腔有溃疡、皮肤有皮疹或手足有水泡、发热、腹泻等症状,及时与幼儿园联系。
9、加强幼儿体格锻炼,坚持上幼儿园,早睡早起,养成良好作息习惯,同时要注意幼儿在家的饮食卫生,尽量少吃生冷食品,不吃不洁饮食。
10、加强家园沟通,及时交流幼儿的健康状况。
幼儿园春季传染病预防小知识2
春季是多种传染病的多发季节。常见的传染病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流感: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其发病率占传染病之首位。潜伏期1—3日,主要症状为发热、头痛、流涕、咽痛、干咳,全身肌肉、关节酸痛不适等,发热一般持续3—4天,也有表现为较重的肺炎或胃肠型流感。传染源主要是病人和隐性感染者,传染期为1周。传播途径以空气飞沫直接传播为主,也可通过被病毒污染的物品间接传播。
2、麻疹: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潜伏期8—12日,出疹前3天出现38度左右的中等度发热,伴有咳嗽、流涕、流泪、畏光,口腔颊粘膜出现灰白色小点(这是特点);出疹期3天:病程第4—5天体温升高达40度左右,红色斑丘疹从头而始渐及躯干、上肢、下肢;恢复期3天:出疹3—4天后,体温逐渐恢复正常,皮疹开始消退,皮肤留有糖麸状脱屑及棕色色素沉着。麻疹是通过呼吸道飞沫途径传播,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
3、水痘:水痘是传染性很强的疾病,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水痘的典型临床表现是中低等发热,很快成批出现红色斑丘疹,迅速发展为清亮的卵园形的小水疱,24小时后水疱变浑浊,易破溃,然后从中心干缩,迅速结痂。临床上往往丘疹、水疱疹、结痂同时存在,呈向心性分布,即先躯干,继头面、四肢,而手足较少,且瘙痒感重。接受正规治疗后,如果没有并发感染,一般7—10天可治愈。传染源主要是病人。传播途径为呼吸道飞沫传染和接触了被水痘病毒污染的食具、玩具、被褥及毛巾等的接触传染。人群普遍易感,儿童多见。由于本病传染性强,患者必须早期隔离,直到全部皮疹干燥结痂为止。
4、风疹:风疹是一种由风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开始一般仅有低热及很轻的感冒症状。多在发病后1到2天出现皮疹,疹的形状及分布与麻疹相似,发热即出疹,热退疹也退,这些是风疹的特点。枕后、耳后、颈部淋巴结肿大,也是本病常见的体征。空气飞沫传播是风疹的主要传播途径,日常的密切接触也可传染。
预防措施:
1、合理膳食,增加营养,要多饮水,摄入足够的维生素,宜多食些富含优质蛋白、糖类及微量元素的食物。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多到郊外、户外呼吸新鲜空气,每天散步、慢跑、做操、打拳等,使身体气血畅通,筋骨舒展,增强体质。
2、不到人口密集、空气污染的场所去,如:农贸市场、个体饮食店、游艺活动室等;避免接触传染病人,尽量不到传染病流行区。
3、注意个人卫生,不随便吐痰,打喷嚏;勤洗手,并用流动水彻底清洗干净,包括不用污浊的毛巾擦手。
4、每天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在日光下晾晒衣被。
5、合理安排好作息,做到生活有规律;注意不要过度疲劳,防止感冒,以免抗病力下降。
6、不食、不加工不清洁的食物,拒绝生吃各种海产品和肉食,及吃带皮水果,不喝生水。
7、家长在家及时为幼儿做好自查工作,发现不适,请及时就医。
只要我们家园配合,重视预防工作,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就可以有效地防止传染病的流行。
幼儿园春季传染病预防小知识3
春季是多种传染病的多发季节。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主要有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麻疹、风疹、水痘等。常见的消化道传染病主要有细菌性痢疾、急性肠炎、伤寒、甲型肝炎、食物中毒等。这些疾病尤其对儿童和体弱的人容易感染。
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染源大多是病人和病原携带者,其病原体主要通过空气、飞沫等传播途径而引起感染。呼吸道传染病一般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热、咳嗽、咳痰等症状。重症者还会发生呼吸困难、器官衰竭等危及生命的严重症状。
消化道传染病主要是通过食物、水、接触等传播途径而引起感染。主要症状有不同程度的发热、乏力、肌肉酸痛等全身症状;另外还有轻重不同的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
春季传染病的预防措施主要有:
1、学习、了解卫生防病知识,树立传染病的防病意识。
2、接种相应的疫苗,预防性疫苗是抵抗传染病发生的最佳手段。
3、注意劳逸结合、合理体育锻炼,增强机体抵抗疾病能力。
4、开窗通气,尽量减少到空气不流通、人多拥挤的场所。
5、注意个人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要洗手、不喝生水、不吃不洁净的食物,把好“病从口入关”。
6、遇到气候变化,注意增减衣服。
7、发生病例后,应及时隔离治疗,注意做好消毒工作。
幼儿园春季传染病预防小知识4
幼儿春季疾病如何预防?春季时冷时热,气候变化无常,父母应在穿衣、饮食、皮肤护理与常见疾病防治等方面加以注意,帮助宝宝健康换季。下面就来看看幼儿春季常见的5大疾病,提早做好预防。
幼儿春季疾病预防No1.感冒
即便是到了春末,偶尔来的一股“冷空气”,也会让一些抵抗力较为低下的宝宝患上感冒。在这春季疾病高发季节里,幼儿似乎会一次接一次地“次次中招”。事实上,单只在宝宝出生的最初2年里,宝宝就会得8—10次的感冒,发病一次或更多次的流感。
患病指数:★★★★★
患病症状:流鼻涕、鼻塞、打喷嚏、咽痛、气喘、咳嗽等;偶尔有轻微地咳嗽,说话声音嘶哑;眼睛发红、潮湿;肌肉疼痛;呕吐、腹泻;发烧,体温可达39℃~40℃。
护理要点:
1、让孩子充分休息。患病时让孩子充分休息,有利于病的痊愈。在此时不要外出,也不要长时间逗孩子玩。
2、多饮水。大量饮水除了可对咽部的病毒、细菌起到冲刷的作用,发热时消耗身体的热量、同时能及时补充因退热出汗所丢失的水分。喝水时宜采用少量多次的方法,如果孩子不爱喝白开水,也可适当加些果汁,让孩子能多喝些水。
3、保暖。根据情况增减衣物,有些父母爱用被子为孩子捂汗,这可造成高热抽风。当孩子出汗后,用温水为孩子擦干汗,及时换上干净的衣物;在室内,就不必穿得太多,与成人穿得相当即可,甚至要比成人穿得少一些才好。
4、合理饮食。孩子感冒时多不爱吃东西,家长需给流质、半流质食物如牛奶、酸奶、稀饭、面条、面包等,同时还要多吃新鲜水果(苹果、猕猴桃)、蔬菜,这样可保证有大量维生素C抗病毒的作用。
5、使用鼻腔滴液或喷剂不要超过3天,因为它们会使鼻腔组织变厚,受到刺激,从而进一步阻塞鼻腔通道。
6、不要给宝宝使用阿司匹林。如果宝宝需要服用退烧要的话,可在医生帮助下选择醋氨酚或布洛芬。在没有医生建议的情况下不能给2岁以下的宝宝使用抗组胺剂。
预防指南:首先勤开窗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是预防感冒最为简便、有效的办法。进行适当户外锻炼,接受日光照射,有助于宝宝的身体健康,减少患感冒的机会。外出时,尽量避免带宝宝去人群聚集的共公场所。另外,培养良好生活习惯,保证充足睡眠,保持正常生活规律。
幼儿春季疾病预防No2.肺炎
肺炎是肺炎组织的一种感染,会引起咳嗽、呼吸短促、发烧、呼吸频率加快中的一种或是全部症状。一旦宝宝的感冒如果得不到很好的控制时,尤其是身体虚弱的宝宝容易从感冒发展为肺炎。
患病指数:★★★★
患病症状:呼吸急促、吃力,有时候伴有呼吸疼痛;鼻孔张开(预示着宝宝呼吸困难);发烧,体温一般在38℃~39℃之间;胸痛,呼吸时会加剧;腹痛、食欲不振;持续咳嗽、气喘。
护理要点:
1、降低热度:首先是要为宝宝退烧,醋氨酚和布洛芬的使用对宝宝是相对安全的。同时,也可以在宝宝额头上放一块凉毛巾来达到物理降温的效果,有条件时,可以在家进行温水浴。
2、多喝水:尽量让宝宝多喝一些水,以防止脱水。大量的液体还能疏松分泌物和粘液,使痰液更容易被咳出。
3、调整宝宝的睡姿:这段时间,当宝宝入睡以后,不妨在他的头部和肩膀之后多放一个枕头,以帮助他呼吸更为顺畅。
4、胸(背)部叩击法:让宝宝坐在沙发上,“轻拍”他的背部,以帮助他气道内分泌物的排出。家长也可以向医生咨询一下具体该如何操作。
预防指南:如果家人患感冒或者其他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时,尽量让宝宝与患病的亲人隔离,避免宝宝受到传染;室内经常通风;保护宝宝不会受到被动吸烟的危害;如有可能,让宝宝注射预防肺炎的疫苗,也是预防宝宝得肺炎的一种有效途径。
Tips:当宝宝患有肺炎,并出现以下症状时,需立即送往医院。
出现呼吸困难、脸色发紫;精神萎靡或异常烦躁;嘴唇或指甲发青;呼吸时发出呼噜声;由于咳嗽和气喘而无法入睡;无法摄入足够的'液体,或是不断地呕吐;出现了发烧和腹痛;咳出了发黄、发绿或是带血丝的黏液;持续不断地咳嗽。
幼儿春季疾病预防No3.过敏性咳嗽
过敏性咳嗽,临床上称为咳嗽变异性哮喘,是一种以咳嗽为主要临床表现的隐匿性哮喘。同任何过敏性疾病一样,过敏性咳嗽的最大特点就是会随着气候的变化、环境的变化、生活习惯的变化等,反复发作,较难治愈。
患病指数:★★★
患病症状:吐白色泡沫痰;喜欢揉眼睛和鼻子,爱抓头皮;睡觉时爱出汗,不安静,喜欢蜷曲着睡;多以咳嗽为主,不喘。其咳嗽有三大特点:晚上睡觉前咳一阵;半夜醒来咳一阵;早上醒来咳一阵。有的宝宝能一连咳上3个月。
护理要点:
1、不要自行服用止咳药:普通的止咳药对过敏性咳嗽效果不好,甚至可能让咳嗽更厉害。
2、如果发现宝宝咳嗽时间持续一个月左右,应及时带宝宝到医院呼吸科的哮喘门诊进一步确诊。
3、临睡前让宝宝喝一些温开水或温牛奶、米汤等,有助于粘痰变稀,促进痰液咯出。
4、每周1次彻底对家里进行一次大扫除,包括清洗床单、地毯、窗帘(布制),整理橱柜,清洁瓷砖、包括宝宝卧室内新购买的鲜花等。
5、将家里所有的毛绒玩具都搬离宝宝房间,如果宝宝坚持要跟其中一个同吃同睡,家长需要经常用热水清洗。
6、花粉季节,注意关好门窗。坐车时,车窗也要关闭,以减少与过敏原的接触。当花粉处于最高值(早上5:00—10:00之间),让宝宝尽量呆在家里。每天晚上睡觉之前,都要让宝宝洗澡和洗头。
预防指南:过敏性咳嗽往往会在家族中流行,也就是说父(母)亲会遗传给孩子。不过,许多孩子到了青春期以后就能“摆脱”此症了。因为他们的气管已经发育成熟,自身免疫力极大地增强了,较少会受到刺激物的侵害了,或是他们已经掌握了如何回避过敏原。
幼儿春季疾病预防No4.腮腺炎
腮腺炎是这个季节宝宝最易得的疾病之一。它是由腮腺炎病毒侵犯腮腺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患病宝宝的唾液飞沫、或腮腺炎病毒直接进入腮腺口侵犯腮腺等相互传染,少数也有通过病毒污染的用具而间接传染。尽管腮腺炎可能会让宝宝感觉不适,但它很少会引发较为严重的后果,个别患儿可能并发睾丸炎。
患病指数:★★★
患病症状:中医称之为撑耳寒,即表现为一侧或者两侧耳垂下发生肿大,肿大的表面会发热会痛;张嘴或者咀嚼食物时肿大的部位会感觉疼痛;发烧、头痛、身体困倦、食欲不振;睾丸和腹部(女宝宝)肿胀、疼痛。
护理要点:
1、降低热度:与所有病症一样,为宝宝降温是首当其冲的“任务”。合理用药可以缓解因发烧带来的种种不适。
2、食物以流质、半流质为主:宝宝患了腮腺炎以后,就会影响生成唾液来润湿食物。如果宝宝出现吃饭困难,不妨多为他准备一些粥类、及其他水分含量较高的食物。
3、避免酸性食物:酸性食物,如番茄,会刺激唾液的生成,这会让宝宝感觉更加疼痛。
4、患病后宝宝要尽量卧床休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预防指南:让宝宝按时接种可提供的(计划内)所有疫苗,是预防腮腺炎的最好方法。如果自己的宝宝已经得了腮腺炎,家长要避免让宝宝与其他小朋友接触,以免他人受到感染。现在已经有腮腺炎疫苗,家长可以根据宝宝的身体情况选择是否接种。不过,在感染病毒之后,此疫苗就无法有效地防止腮腺炎了。
幼儿春季疾病预防No5.水痘
水痘是一种具有高度传染性的病毒性感染,病毒存在于宝宝的口鼻分泌物和痘疹内,通过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染,2-4岁的宝宝容易出现。幸运的是,在患水痘的宝宝当中,大多数症状都在一两个星期以内自行消失了,没有留下持续的影响。
患病指数:★★
患病症状:轻微的、貌似流感一样的症状,并伴有低烧,头痛、咽痛;出现斑疹、丘疹、疱疹、痂疹等多种皮疹在皮肤上掺杂一起,遍及全身。
护理要点:
1、避免直接的阳光照射:阳光的照射会使皮疹加剧,让宝宝不舒服。
2、休息、隔离:鼓励宝宝独自安静玩耍,并尽量避开那些还没有出过水痘的人。
3、洗麦片浴:当宝宝感到痒时,可以用温水中加一些燕麦片,频繁地给他洗澡,若宝宝身上的皮疹已有破溃时或感染迹象时,应避免给宝宝洗澡,。当宝宝出浴时,要通过轻拍而不是擦拭来给他弄干身体,以减少水疱感染的可能性。
4、将指甲剪短:有助于防止抓伤,引发感染。
5、多喝水或者冰水:如果发现宝宝口腔也出现溃疡,多喝水可促进排毒;另外,冰冷的感觉能缓解疼痛。
6、缓解发烧和发炎:如果宝宝没有高热惊厥史,宝宝提问38。5C时,可使用醋氨酚或布洛芬来给宝宝降温及减轻伴随感染的任何疼痛。
7、出水痘期间如果宝宝出现恶心、头痛、呕吐、高烧3天以上不退等症状,应马上送往医院检查。
预防指南:接种疫苗是预防水痘的最有效方法。敦促宝宝经常洗手以及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也有助于防止他感染上水痘。不要让宝宝和爸爸妈妈共用一条毛巾,宝宝用过的被服、餐具、玩具等都要采取紫外线照射、暴晒或者煮沸等方式进行消毒。
幼儿园春季传染病预防小知识5
俗话说“一年之季在于春”,春天是生长旺盛的季节,但是细菌和病毒也喜欢春季。预防疾病,显得特别重要。在这个天气多变的季节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防范各种身心疾病的发生,照顾婴幼儿更应密切注意天气的变化,采取综合性的预防保健措施,以有效地防止病情的发生或加重。
要及时收听天气预报,春季不仅阴晴不定,而且多风。中医认为“风为百病之长”,因此,要根据天气变化,适时增减衣服,防风御寒。俗话说“春捂秋冻”,春天里捂哪可是有学问的。
加强饮食调理,祖国医学认为春季的饮食应重在健脾壮阳,可适当增加营养。蛋白质中的氨基酸对振奋精神起着重要的作用,B族维生素对维持神经、消化、肌肉、循环系统的正常功能有着重要的生理作用,钙和镁能影响肌肉收缩和神经细胞的转换,有利于缓解精神的紧张。所以应适当增加含此类营养物质的食物的摄入量,主要有瘦猪肉、动物内脏、鱼类、鸡蛋、牛奶、豆类及其制品、海藻、杂粮,蔬菜中的西红柿、胡萝卜、菠菜、青菜、椰花菜,马铃薯等。
注意环境卫生,初春时节气温日渐升高,各种病原性微生物容易孳生繁殖。为减少致病因子,应注意改善生活和工作环境。室内外要经常打扫,保持环境的清洁整齐。还可通过养殖花草等方式来绿化、美化、净化室内外环境,调节小气候。要常开门窗,使空气对流,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光照充足。
起居有常,生活规律,按时作息,保证足够的睡眠。
加强体育锻炼以增强体质,春天是进行体育锻炼的大好时机。要多多沐浴阳光,进行一些户外活动,以运动肢体关节,促进机体新陈代谢。可适当早起,选择一些既能利于人体气血通畅,郁滞疏散,又可怡情养性,增强体质的简单易行运动项目,如散步、慢跑、郊游、体操等。
幼儿园春季传染病预防小知识6
传染病是由各种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人之间相互传播的一类疾病。春季是多种传染病的多发季节,常见的有呼吸道传染病如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麻疹、风疹、水痘等;肠道传染病如手足口病、细菌性痢疾、伤寒、其他感染性腹泻、甲型肝炎等。还需重视流行性出血热、人感染H7N9禽流感、食物中毒等。防控要点如下:
一要随时增减衣服,避免受凉;适度进行体育运动,提高自身免疫力;尽量少去人群密集场所;每天定时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二要搞好环境卫生整治。科学灭鼠和防鼠,预防流行性出血热等自然疫源性疾病,特别是畜牧业从业人员和野外工作人员要做好个人防护。
三要讲究个人卫生。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等个人良好卫生习惯,要合理膳食,营养搭配,生、熟食案板、菜刀等分开使用,不食用来源不明确和过期食品。尽量少与禽类接触,食用禽类制品要煮熟蒸透。减少肠道传染病的发生。
四要全程接种疫苗。对于通过接种疫苗可以预防的疾病,应及时和全程接种疫苗,提高自身免疫力。
五要重视患病后自我管理。一旦感染传染病之后,要及时就诊、隔离治疗,尽量减少在公共场合的活动,避免传染他人;发现身边有传染病患者,应避免与其密切接触,同时可根据情况应急接种疫苗。
多通风、勤洗手、喝开水、吃熟食、晒衣被、锻炼身体,预防疾病!
幼儿园春季传染病预防小知识7
春季是呼吸道传染病和一些消化道传染病的多发季节,儿童和体弱的人尤其容易感染这些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可由病毒、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等多种病原体引起,可以通过空气、飞沫,或密切接触传播。不同的呼吸道传染病临床表现不同,常伴发热、头痛、肌痛、乏力、流涕、咳嗽、咳痰等症状,严重者可发生并发症或死亡。呼吸道传染病多发生在每年的冬春季节,好发于学校和集体单位等人群密集场所。我国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主要有流感、腺病毒感染、麻疹、水痘、风疹、流行性脑膜炎、流行性腮腺炎等。
常见病毒性呼吸道传染病目前正值多种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在主要的病毒性呼吸道传染病中,流感病毒和腺病毒、麻疹、水痘、风疹、流行性脑膜炎、流行性腮腺炎等引起的疾病最为常见,其主要特点有:
(一)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冬春季节多发,传染力极强。临床以发热、皮疹及两眼发红、流泪、畏光、打喷嚏、流涕、咳嗽为主要症状,并以颊粘膜出现麻疹斑为特征。患病后一般可获得持久免疫力。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主要通过飞沫直接传播,人群普遍易感。接种麻疹疫苗、尽量减少与患者及其患者家属的接触是预防麻疹的关键。
(二)流行性感冒:又称流感,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强,传播迅速。流感病毒分为甲、乙、丙三型。流感病毒主要侵入呼吸道,临床上有发热、全身酸痛、咽痛、咳嗽与白细胞减少等表现。病人和隐性感染者为传染源,主要经飞沫传播,人群对流感普遍易感,病后有一定的免疫力。流感可通过接种疫苗预防。
(三)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较强,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周期性,冬春季发病率高。本病起病急、病情重、传播快、病死率高。发病初期类似感冒,流涕、咳嗽、头痛、发热等。病菌进入脑脊液后,头痛加剧,嗜睡、颈项强直、有喷射样呕吐和昏迷休克等危重症状。带菌者和流脑病人是本病的传染源。病人在潜伏期末和急性期均有传染性,病原菌主要是通过咳嗽、喷嚏等经飞沫直接从空气中传播,人群普遍易感。儿童发病率高,以5岁以下儿童尤其是是6个月至2岁的婴幼儿发病率最高。“三晒一开”即常晒太阳、晒被褥、晒衣服,居室常开窗通风,以达到杀灭该病病菌,可通过接种疫苗提高对“流脑”的免疫力。
(四)风疹:是由风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病毒侵入人体后2~3周发病。临床表现以低热、畏寒、头痛、流涕、上呼吸道炎症、耳后及枕部淋巴结肿大。风疹病人为传染源,出疹前后5日均有传染性,患者鼻咽部分泌物、血及尿中均带有病毒,主要经空气飞沫传播,人群普遍易感。多见于1~5岁儿童,成人也可发病,冬春季节发病较多,病后可获持久免疫力。易感人群应尽量避免去人员密集的场所;学校、托幼机构等人群密集的地方应注意通风;对年龄为1岁以上的儿童、育龄妇女和其他易感人群,可接种风疹减毒活疫苗预防。
(五)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表现为中低度发热,很快成批出现红色斑丘疹。临床上往往丘疹、水疱疹、结痂同时存在。接受正规治疗后,如果没有并发感染,一般7~10天可治愈。病人为主要传染源,病毒存在于患者上呼吸道鼻咽分泌物和疱疹液中,通过飞沫和直接接触传播,亦可通过接触了被水痘病毒污染的食具、玩具、被褥及毛巾等接触传染,出疹前1日至疱疹完全结痂时均有传染性,人群普遍易感,儿童多见。由于本病传染性强,患者必须早期隔离,直到全部皮疹干燥结痂为止。水痘可通过接种疫苗预防。
(六)流行性腮腺炎: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全年均可发病,但以冬、春季为主。发病1~2日后出现颧骨弓或耳部疼痛,然后唾液腺肿大,体温上升可达40℃。通常以一侧腮腺肿大后2~4日又累及对侧。早期患者及隐性感染者为传染源,患者腮腺肿大前7日至肿大后9日,能从唾液中分离出病毒,主要通过飞沫传播,患者主要是学龄儿童。病后有持久的免疫力。对易感者用腮腺炎疫苗进行免疫接种。
常见的消化道传染病:
(一)细菌性痢疾:这是天气转暖时由痢疾杆菌引起的常见病、多发病,大多是食进不洁食品后感染痢疾杆菌所致。病菌随病人或带菌者粪便排出,易感者通过污染的手、生活接触、被污染食物或水源,或借苍蝇等方式传播。主要表现为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可伴随恶心、呕吐、口干、浑身无力等表现。
(二)甲型肝炎:食进含有甲型肝炎病毒的食品1月左右后发病。感染者为主要传染源,他们从粪便中排除的大量病毒会污染水源、食物及周围环境,正常人群一旦接触这些污染物,就可能导致发病。潜伏期大约为半个月到一个月。多数病人起病时类似感冒或胃病,有发热、怕冷、疲乏无力、不思饮食、恶心、呕吐、厌油等现象。一般患者几日后会退烧,但尿色渐深,出现眼黄、皮肤黄染,肝区疼痛等,此时肝功异常(转氨酶高达几百甚至几千单位,胆红素明显升高)、肝脾肿大。预防措施是加强粪便管理,及时隔离病人,搞好饮食卫生、饮水卫生。
手足口病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以肠道病毒(EV71)和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A16)最为常见,人群普遍易感,但成人大多已通过隐性感染获得相应抗体而不发病,因而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尤其是3岁以下婴幼儿。感染者是唯一传染源,传播形式多样,以通过人群密切接触传播为主,主要是由于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经口感染发病;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饮用或食入被病毒污染的水、食物,也可发生感染。儿童感染手足口病后,多以发热起病,一般为38℃左右,发热同时在口腔、手足、臀部出现皮疹,或出现口腔粘膜疱疹。部分病人早期有咳嗽等感冒样表现。经对症治疗,大多数患儿在一周以内体温下降,皮疹消退,身体康复。目前该病尚无疫苗预防,但做到“洗净手、喝开水、吃熟食、勤通风、晒衣被”可以有效降低手足口病的发生。
幼儿园春季传染病的主要预防措施学习、了解卫生防病知识,树立传染病的防病意识。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是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的重要手段,公众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的主要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增强体质和免疫力健康行为是增强身体素质、提高身体抵抗力的重要保证。倡导生活中保持健康行为,如睡眠充足、营养充分、注意锻炼身体等。
(二)勤洗手勤洗手是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的重要措施。提倡勤洗手,尤其是在咳嗽或打喷嚏后、就餐前或接触污染环境后要洗手。
(三)保持环境清洁和通风保持家庭和工作场所环境清洁和良好通风状态。经常打扫居室,每天保证一定时间的开窗通风。
(四)尽量减少到人群密集场所活动在冬春等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季节,尽量少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以减少可能与患病人群的接触机会。
(五)保持良好的呼吸道卫生习惯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咳嗽或打喷嚏后洗手,尽量避免触摸眼睛、鼻或口。
(六)遇到气候变化,注意增减衣服。
(七)发病后及时就医及时隔离治疗,注意做好消毒工作。
一旦出现发热、咳嗽等呼吸道传染病有关症状,应尽早前往医院就诊,以及时获得有效治疗。
(八)接种疫苗疫苗接种是个人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的最重要手段。为保护个人健康,适龄人群应按国家扩大免疫程序,接种麻疹、腮腺炎、流行性脑膜炎、卡介苗等国家计划免疫疫苗,也可自愿接种流感、B型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水痘等疫苗预防相应的呼吸道传染病。
幼儿园春季传染病预防小知识8
认识手足口病手足口病(HFMD)是婴儿和儿童的一种常见疾病。以发热、口腔溃疡和疱疹为特征。初始症状为低热、食欲减退、不适并常伴咽痛。发热1-2天后出现口腔溃疡,开始为红色小疱疹,然后常变为溃疡。口腔疱疹常见于舌、牙龈和口腔颊粘膜。1-2天后可见皮肤斑丘疹,有些为疱疹,皮疹不痒,常见于手掌和足底,也可见于臀部。
手足口病严重吗?
通常不严重。几乎所有病人不需治疗便可康复。手足口病通常在7-10天内痊愈。并发症不常见。极少病人可并发无菌性或病毒性脑膜炎,其症状是发热、头痛、颈直或背痛,这需要住院治疗一段时间。
手足口病在何时何地发生?
世界各地都有手足口病的散发和爆发,以夏季和早秋较常见。
哪类人群容易感染手足口病?
人群对手足口病病毒普遍易感,各年龄组均可感染发病,但防病实践中发现,患者主要为学龄前儿童,尤以3岁及以下年龄组发病率最高。
手足手足口病的症状:
1、急性起病,发热;
2、口腔粘膜出现散在疱疹,米粒大小,疼痛明显;
3、手掌或脚掌部出现米粒大小疱疹,臀部或膝盖偶可受累;
4、疱疹周围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
5、部分患儿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头疼口病的症状如何预防手足口病?
预防手足口病要牢记“洗净手、喝开水、吃熟食、多通风、晒衣被”五口诀。
据疾控中心专家讲,手足口病传播途径多,婴幼儿和儿童普遍易感。尽管目前该病尚无特殊的预防方法,但做到以下几点可以有效降低被肠道病毒感染的可能。
一、良好的卫生习惯对预防感染十分重要。家长应教育儿童加强个人卫生,做到饭前便后洗手,勤刷牙,勤漱口,勤洗澡。要饮开水,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剩饭剩菜要完全加热后再食用。
二、对3岁以下婴幼儿,家长应看护好孩子,不要让孩子在地上摸爬玩耍,不要用自己嚼过的食物喂给孩子,同时也应注意做好个人卫生。
三、家长应尽量少带孩子到拥挤的公共场所,特别是尽量避免与其他有发热、出疹性疾病的儿童接触,减少被传染的机会。
四、要加强孩子的营养,注意让孩子休息好,以增强对疾病的抵抗力。
五、注意观察孩子的健康状况,一旦发现孩子有发热、出疹等表现,应尽早带孩子到正规医院就医。如医生建议住院治疗,应积极配合。如孩子是幼儿园小朋友或学校学生,还应及早告诉老师。孩子未彻底治好前,不要急着到幼儿园、学校上学,防止传给别的儿童。
六、注意做好家庭室内外的清洁卫生,经常清理垃圾、粪便,加强开窗通风,衣服、被褥要在阳光下暴晒。
药物治疗:
1、要到医院诊治,并按医生的嘱咐服药,并卧床休息。
2、必要时可服用中成药,如小儿咽扁冲剂,清开灵口服液,板兰根冲剂等口服药物。
3、取西瓜霜或思密达涂搽口腔患处,每天2-3次。
4、注意口腔皮肤清洁,每天用生理盐水清洁口腔,同时注意看护病人,防止其对皮肤疱疹进抓挠,以防破溃感染。
家庭护理:
1、避免让孩子与患儿或有可疑症状者接触,吃东西前一定要洗干净手,不要随意使用别人的餐具或其他生活用品,尽量少去人口密集的公共场所。
2、如果孩子被感染,一定要很好地卧床休息,发热时多给喝温开水,宜吃清淡稀软的饮食,患儿嘴痛时注意给吃低温食物,疼痛厉害不能进食时要及时去医院输液,补充身体所需的热能。
3、注意让患儿注意卫生,对于粪便应马上进行处理,便盆、衣裤要及时注意消毒,保护手、脚部的皮肤及衣着、被单的清洁,避免污染破溃的疹子,勤给患儿洗手,并且将指甲剪短,以防抓疹子而造成皮肤感染。
幼儿园春季传染病预防小知识9
春季是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多发季节,常见的传染性疾病包括: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肺结核、麻疹、水痘、腮腺炎等。此类疾病的主要特点有:可通过空气、短距离飞沫或接触呼吸道分泌物等途径传播。急性起病,以发热为首发症状,可伴有头痛、全身关节酸痛、结膜充血、咽痛、咳嗽、皮疹等症状。
预防措施:
1、接种疫苗。进行计划性人工自动免疫是预防各类传染病发生的主要环节,预防性疫苗是阻击传染病发生的最佳积极手段。
2、注意个人卫生和防护。要保持学习、生活场所的卫生,不要堆放垃圾。饭前便后、打喷嚏、咳嗽和清洁鼻子以及外出归来一定要按规定程序洗手,勤换、勤洗、勤晒衣服、被褥,不随地吐痰。保持教室、宿舍内空气流通。在呼吸道传染病流行的季节应减少集会,少去公共场所。
3、加强锻炼,增强免疫力。春天人体的各个器官、组织、细胞的新陈代谢开始旺盛起来,正是运动锻炼的好时机,应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多到郊外、户外呼吸新鲜空气,每天散步、慢跑、做操,使身体气血畅通,筋骨舒展,增强体质。在锻炼的时候,必须注意气候变化,要避开晨雾风沙,要合理安排运动量,进行自我监护身体状况等,以免对身体造成不利影响。
4、生活有规律。睡眠休息要好,生活有规律,保持充分的睡眠,对提高自身的抵抗力相当重要。要合理安排好作息,做到生活有规律,劳逸结合,像有的人打电子游戏机、上网冲浪,劳累过度,必然导致抵御疾病的能力下降,容易受到病毒感染。
5、衣、食细节要注意。春季气候多变,乍暖还寒,若骤减衣服,极易降低人体呼吸道免疫力,使得病原体极易侵入。必须根据天气变化,适时增减衣服,切不可一下子减得太多。合理安排好饮食,饮食上不宜太过辛辣,太过则助火气,也不宜过食油腻。要减少对呼吸道的刺激,要多饮水,摄入足够的维生素,宜多食些富含优质蛋白、糖类及微量元素的食物,如瘦肉、禽蛋、大枣、蜂蜜和新鲜蔬菜、水果等。
6、切莫讳疾忌医。尽量减少与病患者接触。在发现身体不适,或有类似反应时要尽快诊断和治疗,早发现,早治疗。同时对发病的房间要及时消毒,有条件的也可以通过食醋熏蒸来进行预防。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才是预防春季传染病的关键。这一点在大家日常学习生活场所主要场所的公寓显得尤为重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预防疾病,确保大家的健康。
下面就冬春季常见呼吸道传染病作简单介绍:
(一)麻疹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冬春季节多发,传染力极强。
临床表现:临床以发热,皮疹及两眼发红、流泪、畏光、喷嚏、流涕、咳嗽为主要症状,并以颊黏膜出现麻疹斑为特征。病程中可出现肺炎、喉炎、脑炎等并发症。患病后一般可获得持久免疫力。
传染源:病人是传染源,病人自发病前2日至出疹后5日内,眼结膜分泌物、鼻、口、咽、气管的分泌物中都含有病毒,具有传染性。
传播途径:以空气飞沫直接传播为主,也可通过被病毒污染的物品间接传播,尽量减少和患者及其患者家属接触是预防麻疹的关键。
人群易感性:人群普遍易感。多见于婴幼儿,但近年来由于麻疹疫苗的广泛接种,发病年龄有后移趋势。
预防措施:
1、做好保健工作,按时接种麻疹疫苗;
2、室内空气流通,流行季节少到公共场所,尤其是不满8月龄的婴儿更应该避免去人群拥挤的地方;
3、同时煅炼身体,增强抗病能力。
一旦与麻疹患儿接触,应立即隔离,不得外出,可给予肌肉注射胎盘球蛋白或丙种球蛋白。
4、患儿应隔离至出疹后第5日,给予富有营养,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忌油腻辛辣食物。
(二)风疹
风疹是由风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临床表现:以低热、上呼吸道轻度炎症、全身散在红色斑丘疹及耳后、枕部淋巴结肿大为特征,风疹块的医学名称叫荨麻疹,是皮肤红斑性及水肿性反应。多见于冬春季节,可造成流行。临床经过良好,一般症状较轻,预后良好,可不经治疗而自愈,若孕妇在妊娠早期感染风疹可能导致胎儿先天畸形。
传染源:病人是传染源。
传播途径:大多是通过呼吸道飞沫散播传染,也可通过患儿口、鼻及眼睛的分泌物直接传染给被接触者。
人群易感性:好发于1~5岁小儿,除1岁以内婴儿不容易感染外,其余年龄越小,发病比例越高,成人偶见感染。与饮食、药物、虫咬或肠道寄生虫等因素有关。
预防措施:
1、预防风疹最可靠的手段是接种风疹疫苗。
2、预防风疹病毒的关键是减少与风疹病人面对面的接触,不要与风疹病人面对面地谈话。
3、孕妇应尽量避免去公共场所。
4、预防重点在先天性风疹,因为孕妇在怀孕早期感染风疹后,风疹病毒可通过胎盘传递给胎儿,引起先天性风疹。先天性风疹的可怕之处是导致胎儿的多发性畸形和流产、死产,胎儿感染的严重程度不同,畸形表现不一。建议育龄期妇女在怀孕3个月之前接种风疹疫苗。
(三)水痘
水痘主要由水痘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性很强的出疹性急性传染病。
临床表现:水痘的潜伏期约10~23天,分为潜伏期和出疹期。水痘起病较急,可有发热、倦怠、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一般1~2天内发疹。皮疹首先见于躯干,为3~5mm的斑疹,约12~24小时左右经皮疹发展成为水疱疹,皮疹一般是成批出现,免疫缺陷的人患此症时症状较严重,常有继发细菌感染及合并各种并发症:如肺炎、水痘脑炎、水痘肝炎等。皮疹经2~3天后干燥结痂,痂脱而愈,不留疤痕。在发病3~5天内,皮疹陆续分批发生,故同时可见丘疹、水疱、结痂等不同时期的皮损,本病呈自限性,病程约2~3周。
传染源:患者为主要传染源,从发病前1天到全部皮疹干燥结痂均有传染性。
传播途径:水痘主要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染,接触被病毒污染的尘土、衣服、用具等也可能被传染。
人群易感性:人群普遍易感。常见于2~10岁的儿童,一次发病可终身获得较高的免疫力。
预防措施:
1、接种水痘疫苗是预防水痘的有效手段;
2、加强病人的隔离,隔离期一般为发病至疱疹全部结痂或出疹后7天。
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腮腺炎是一种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中医学称“痄腮”,具有较强的传染性,以5—15岁发病最多,冬春季节发病较多。接触腮腺炎病人或病毒携带者后z日内可以发病,在学校或托儿所等儿童集中的场所易造成流行,感染后可获得免疫,大多预后良好。
临床表现:发病初可有发热,畏寒,头痛,食欲减退,全身不适等症状,1—2日后腮腺逐渐肿大,体温可达39℃以上。儿童患者症状较轻,可无明显前驱症状。腮腺肿大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向后、向下发展,充塞于下颌骨和乳突之间。因腺管发炎部分阻塞,故进食酸性食物促使腺体分泌时疼痛加剧,颊黏膜处的腮腺管口早期可有红肿。有些病例1—4日后又可累及对侧,并可同时累及颌下腺、舌下腺。颌下腺肿大时颌下肿胀,可触及椭圆形肿大的腺体包块。舌下腺肿大可见颈前颁下肿胀,并出现吞咽困难,也可单独累及颌下腺、舌下腺。除腮腺肿大外,腮腺炎病毒可侵犯不同gS官,可引起脑膜炎、脑膜脑炎、皋丸炎、卵巢炎、胰腺炎、乳腺炎等。可伴随腮腺炎先后出现,一般认为是并发症,也有单独出现者。
诊断:
1、病史:发病前2—3周有腮腺炎接触史。
2、腮腺肿胀,或可伴颌下腺、舌下腺肿服,合并脑炎、胰腺炎、皋丸炎者可有相应临床表现。
3、化验检查:血白细胞汁数正常或减少,淋巴细胞相对增多,在发牛脑炎或皋丸炎时白细胞可增高,血、尿淀粉酶增高,血清抗体测定早期抗s抗体增高,双份血清抗v抗体滴度1个月内升高4倍以上。
预防措施:
1、流行期间少去公共场所,可采用腮腺炎减毒活疫苗肌注预防。
2、患儿应隔离至腮肿消退。
3、患病期间饮食宜清淡,以流质、半流质为主,不宜食用酸性食物,肥腻及油炸食品。
【幼儿园春季传染病预防小知识】相关文章:
冬季传染病的预防知识教案6篇01-15
冬季传染病预防知识宣传广播稿12-01
预防传染病高中黑板报11-29
冬季传染病的预防广播稿12-02
冬季安全预防传染病广播稿12-01
预防冬季传染病校园广播稿12-01
关于春季传染病的防治公开信11-23
传染病防控知识竞赛试题06-09
预防春季传病的手抄报12-08
春季内经养生知识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