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媳妇”先进事迹材料

时间:2022-09-23 12:53:59 先进事迹材料 我要投稿

“好媳妇”先进事迹材料(8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都用到过事迹材料吧,事迹材料可以起到宣扬特定的时代精神、引导读者认识先进,学习先进的作用。一般事迹材料是怎么起草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好媳妇”先进事迹材料,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好媳妇”先进事迹材料(8篇)

“好媳妇”先进事迹材料1

  今年45岁的邱香爱是纺织东一条街22楼的一名普通妇女,她十几年如一日,热心伺候婆婆的感人事迹深受邻居的赞扬及好评,人们提起她没有一个不夸她是孝敬婆婆的好媳妇。

  今年80岁高龄的婆婆原是纺织东一条的居委干部,因脑梗行动不便,卧床在家。年富力强的邱香爱在家最小却毅然担负起了照顾婆婆的重担。生活困难,从没怨言。用她那瘦弱的身体一刻也不停地忙碌着,全心全意照顾久病在床的婆婆。

  天有不测风云,婆婆在今年年初检查出了小脑萎缩,严重贫血等症状,全家多次寻医给婆婆治病,但效果都不太好,面对病情,婆婆感到打击很大,对生活也失去了信心,邱香爱看出了婆婆的心情,就天天陪在婆婆的病床前陪他聊天,开导婆婆坚强起来,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例子给婆婆打比方,还常对婆婆说‘你一定要战胜病魔,有我们和你在一起,我们会尽最大的努力照顾你陪伴你’邱香爱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执着的挑起了伺候老人的重担,今年,她为了贴补家用,还找到了工作,上起了班,她一面工作一面操持家务,伺候老人,在忙里忙外的同时,他抱着治好婆婆病的希望,四处投医问药给老人治病,婆婆住院期间她亲自护理平时按时给婆婆服药,合理安排婆婆的生活,饮食起居精心照顾,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她亲自扶婆婆上厕所大小便,亲自给婆婆换衣服,梳头,洗脸,端茶倒水,她千方百计让婆婆吃好,住好,使婆婆开心,每周她定期给婆婆洗头,洗脚,剪指甲,洗衣服,被褥,勤洗勤换。即使遇到工作繁忙,她仍抽空坐在床边陪婆婆聊天,就这样他热心伺候老人,从没叫过一声苦,也没说过一声累。

  为了能让婆婆早日康复,邱香爱咨询了很多医务人员,掌握了不少护理知识,通过多年来的精心照顾,目前婆婆病情和精神状态大有好转。来探视婆婆的亲属都说‘多亏了邱香爱的悉心照顾’邱香爱每次都腼腆的笑着说‘孝敬婆婆是我份内的事’。

  生活中这样的细节还很多,不少人问她‘你为什么这样孝敬婆婆’邱香爱回答说‘婆婆早年丧夫,为教育丈夫成人受尽了苦,我们晚辈应当照顾好老人,让老人家多活几年,才能对得起她,我心里才觉得踏实些,好受些’这就是质朴、善良的邱香爱!

“好媳妇”先进事迹材料2

  古吕街道办事处东湖村张立芳

  ————

  张立芳,古吕街道办事处东湖村一名普通的农村妇女。

  她数年来无怨无悔精心照料年迈公公和婆婆的事迹,在当地十里八乡传为佳话,倍受称赞。

  1991年,张立芳与本村青年梅全喜结婚。婚前,她就知道梅全喜有一对年迈的父母,家庭情况比较困难。但这位善良的姑娘,想靠自己的双手来创造一份属于自己幸福,于是她毫不犹豫地嫁给了这位老实本分的青年梅全喜。婚后的生活比较安宁,婆婆、公公身体还算硬朗,她和丈夫一起忙着地里的农活,小日子虽说不富裕,但也有滋有味。张立芳与丈夫打算着,等有了孩子,就外出打工或者在家做点小买卖,争取早日过上舒心幸福的生活。

  天有不测风云。就在他们结婚的第二年,突发脑血栓,她和丈夫及时把老人送到医院,并到处借钱为老人治病。但老人最终还是半身瘫痪,大小便失禁,生活完全失去自理能力。看着躺在病床上的公公,她心里也不是滋味。但她和丈夫没有被困难击倒,反而更激发了他们的孝心。她不分昼夜地照顾着瘫痪的公公,不嫌脏,不嫌累,端屎倒尿,嘘寒问暖。为了不让瘫痪的公公生褥疮,她每天至少要给老人翻身五六次,每隔几天,就用温开水,把老人的周身擦洗一遍。

  每次给公公喂药,她都先试试水烫不烫,再把药放到老人的嘴里,让老人用吸管吸水把药冲下去。老人的每顿饭,都得由她和丈夫共同完成,一个人扶着老人的头,一个人用勺子一勺一勺地把饭菜喂公公进老人嘴里。一顿饭下来,至少需要一个小时。自从公公得病后,张立芳和丈夫几乎没睡过一个安稳觉。公公重病期间,她急忙把自己的父母请来,照顾着病床上的公公,家里欠下了好多债务,那时儿子才刚一岁多点。全家人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之中。公公虽然年迈,但家里的杂活,基本全部由他担当,现在现在公公卧病在床,这副重担该由谁来挑?张立芳明白,才一岁多的儿子,需要她;家里地里的活,需要她;年迈的公公、婆婆,需要她;她深知这副担子的分量,思量过后,这个坚强的女人,公公是一个脾气暴躁的人,一发起火来就控制不住情绪,见谁骂谁,连儿媳妇也不例外。每次被公公大骂时,她总是找个没人的地方,任由委屈的泪水浸湿她的衣裳,也决不还口顶撞老人。别人为她鸣不平,她却说:“俺公公自己躺在床上心里也一定不好受,才会这样,顶撞他,只会让他火气更大,弄不好还会气伤身体。那样,不只他受罪,俺们也操心,还不如让他把窝在心里的火发出来,心里舒服些。”公公气消后,她还满脸带笑地劝说公公:“以后年纪大了,有什么事慢慢说,我们有什么做的不对的地方,您老人家尽管说,我们一定改,这样发火会伤身体的。”老人听后也表现出愧疚的样子,觉得对不起这位善良、孝顺的好儿媳毅然挑起了生活的重担。

  为了节省每一分钱,张立芳不但自己舍不得吃,舍不得穿,也舍不得多给孩子买一点东西。年幼的儿子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她知道应该给儿子多加些营养品,可她却舍不得,儿子吃的,穿的,都比别人家的孩子差,为此,她对儿子有着深深地愧疚。

  过度的操劳,使年仅三十多岁的人看上去比同龄人苍老许多,沧桑的脸庞,粗糙的双手,无不显现出她付出的艰辛与汗水。

  患难显孝心,日久见真情!生活的重担压不倒这位善良、坚强的女人,她会承载着爱心、孝心一路走下去。

“好媳妇”先进事迹材料3

  从事教育工作,爱岗敬业,甘当“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多次被评为“劳动模范”领导,教师们一致认为我是一个工作能力强,能歌善舞、德才兼备的优秀教师。还被评为“十佳好媳妇”。

  一、明事理,识大体,处理好家庭关系

  19xx年3月8日,我不顾父母反对,嫁给了丈夫Xx。那时,我们家已农转非进城了,丈夫家在农村,家庭条件差,又是后妈。父母担心我难处理好家庭婆媳关系,我劝慰父母说:“你们为人正直、豁达、善良、尊老爱幼就是我的楷模,何况我是一名人民教师会用很高姿态去面对一些问题和矛盾的”。第二年九月生下了女儿,取名叫Xx,丈夫姓*,我姓Xx,就是希望我们一家老少和睦相处,美满幸福。事实上几十年来,我将这种婆媳关系处理得极为融洽。从没有与公公、婆婆高声说过话,过没有跟他们红过脸。

  就在女儿近方6岁时,我又怀上了第二胎,公公婆婆是喜出望外,丈夫是单传,指望再抱小孙儿,天天念叨“一儿一枝花,儿子才是传后人”。然而,我早与丈夫商量好了,终身只要一个孩子,七个多月后便到县医院做了人工引产,婆婆知道后心都碎了,像是晴天辟雷,公公更是大发雷霆,急得直跺脚,认为游家要断“烟火了”,写下遗书准备出走。我强忍住委屈和内心的痛苦,向公公婆婆赔礼道歉。我安慰婆婆说:“您虽然没有给学清生命,也没有养育我这个媳妇,但您也是一个勤劳、朴实的母亲,我们会把您当作亲妈,珍惜人间的母子之情,会孝敬你们二老一辈子的,为你们养老送终”。然后给他们讲我国的《计划生育条例》,周恩来总理与邓颖超的故事,用国情、真情感化他们,用自己的诚心去融解公公婆婆心中的疙瘩。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他们终于想通了,逢人便说:“我家的媳妇知书达理,是个好媳妇,我们知足了”。

  二、柔弱的身体,挑起家庭的重担

  前些年,自己的身体一直不好,脂肪瘤、乳腺炎、胆结石,四次手术,身上留下了六处伤疤,被病痛折磨得不成人样,多亏了婆婆、丈夫的悉心照料,才慢慢恢复健康。丈夫也是一名教师,是一个事业心极强的人,对待工作精益求精,多年担任毕业班的教学任务。“县十佳模范班主任”、“县十佳优秀教师”、“市模范教师”、“市骨干教师”等荣誉他戴满了,可他无暇顾及家庭生活,也不在公公、婆婆的身边。很少看来他的影子,有事打电话给他,他的回答总是“我要上课,不能请假”。为了让丈夫全心全意地工作,我义不容辞地担起了家庭重担。上班时间忙完教学,回到家里忙家务,始终把家务做得井井有条,整洁舒适,给丈夫和孩子创造了一个舒心安逸的网生活环境。给公公婆婆也减轻了家务劳累。丈夫的四个妹妹本是同父异母所生,我一直把她们当自己的亲妹妹来看,她们的婚事也是我一手操办,邻里乡亲说“长哥长嫂像爷娘”,两次做房屋也没让丈夫请一天假。20xx年装修房子时,一天我顶着37℃的夏日炎热,找师傅、买几车板材、水泥、瓷砖、沙子等材料,七层的高楼,我爬上跑下的,累得骨头像散架似的,身上也晒起了皮,晚上给丈夫打电话汇报时,他只说了三个“哦”字,连一句心疼体贴的话语也没有。我当时我很失望,鼻子酸酸的,眼泪快要掉下来,觉得自己当这个家庭的媳妇真的很累,很不容易。但是“自古忠孝两难全”。我也是一名教师,我一定要支持他。公公、婆婆也年近七旬了,能力有限,为了家庭,为了女儿,再苦再累,我也该扛起家庭的重担。这些事公公、婆婆是看在眼里,说在嘴上,夸我能干,说这个家多亏了有个好媳妇。

  三、孝敬公婆,体贴人微

  随着时代的变化,古代的“三从四德”变得无影无踪了,甚至有“要想家庭和,除非媳妇做婆婆”的说法流传。而我认为:“两想家庭和,媳妇一定要孝敬公婆”。孝敬老人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成家后,我用行动实践我的诺言,用真诚和关爱去换起老人的信任。1998年,婆婆的腰疼病越来越厉害,不但疼痛,而且直不起腰,行走不方便,我白天去上课,休息时抽空给婆婆洗衣做饭,晚上帮波波按摩,为她查资料、找大夫、寻偏方,后来知道咸宁有家偏方治疗腰疼病、关节炎有效。我就不辞劳苦扶着婆婆前去就医。通过治疗,婆婆的病情得到了缓解。婆婆说:“我的病快好了,你却累瘦了圈了”。就在去年十月底,婆婆又突发贤结石,在床上喊天叫地,疼痛难忍,当时我在朋友家吃饭,听到这个信,我立即放下碗筷,找来车子赶快将婆婆送到医院,交上了两千元的住院费,让婆婆得到了及时的治疗。在她生病的时候,我细心照料,做饭送汤,给婆婆擦洗,方便大小便,忙里忙外的,由于婆婆身体高大累我腰酸背疼的,也不叫一声苦,有时甚至忘了自己还饥肠辘辘的,心里装的只是婆婆的病疼。是媳妇应尽的义务,是女性的一种美德,邻里乡亲羡慕说:“有这样贤惠的媳网妇,是前生烧高香了”。平时,老师们也称赞:“方老师是个受人尊敬的人,有女人的品味和修养,有高尚的情操和丰富的内涵,有女儿的孝心和媳妇的贤良,不愧是新时代的有知识的女性”。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和万事兴。家庭里没有一点小矛盾是不可能的,只要我们之间多一分谅解,多一分关怀、多一分宽容,家庭会更加和睦、幸福、社会会更加和、美好,我的父亲也送给我一首诗,是我生活的航标:

  敬老爱幼睦里邻

  蓬转杏坛三十年

  公婆孝敬最为先

  里邻和睦互关爱

  天道酬情密味甜

  我也想,做个好媳妇,为妻子的角色增添了魅力,为母亲的角色增添道德,为女人的角色增添内涵。

“好媳妇”先进事迹材料4

  从事教育工作,爱岗敬业,甘当“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多次被评为“模范教师”领导,教师们公认的工作能力强,能歌善舞、德才兼备的优秀教师。遵纪守法,爱岗敬业、勤奋学习,生活中更是处处关心他人,家庭关系也处理得和谐美满,始终坚持女性应有的自尊、自信、自立、自强。在单位,是领导和同志们认可的好同志,在家中,是公公、婆婆和丈夫认可的好媳妇。

  一、明事理、识大体,处理好家庭关系

  事实上十几年来,我将婆媳关系处理得极为融洽。从没有与公公、婆婆高声说过话,过没有跟他们红过脸。他们逢人便说:“我家的媳妇知书达理,是个好媳妇,我们知足了”。

  为了培养孩子成才,重视对孩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思想教育,教育孩子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做对社会有所作为、有所贡献的人。孩子教育、管理又是一件非常艰辛的事情。不仅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更注重培养他的独立生活、学习的能力。经常鼓励他勤奋刻苦学习,同时,还要养成团结同学、礼貌待人的好习惯。并主动与学校老师联系,了解孩子的成长状况。

  丈夫之所以能和睦相处,最大的秘诀是她们二人之间的沟通非常到位,她们经常彼此向对方敞开心扉地聊天。在处理家庭的大小事时,夫妻能平等对待,互相通气,共同磋商决定,做到办每件大事双方都心情舒畅。勤俭持家,合理安排工资收入,从不铺张浪费。添置家居用品,培养子女上学以及其它生活琐事,独自承担,从不让丈夫操心。

  二、柔弱的身体,挑起家庭的重担

  为了让丈夫全心全意地工作,我义不容辞地担起了家庭重担。上班时间忙完教学,回到家里忙家务,始终把家务做得井井有条,整洁舒适,给丈夫和孩子创造了一个舒心安逸的网生活环境。给公公婆婆也减轻了家务劳累。

  三、孝敬公婆,体贴人微

  随着时代的变化,古代的“三从四德”变得无影无踪了,甚至有“要想家庭和,除非媳妇做婆婆”的说法流传。而我认为:“两想家庭和,媳妇一定要孝敬公婆”。孝敬老人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成家后,我用行动实践我的诺言,用真诚和关爱去换起老人的信任。 20xx年,婆婆生病,在她生病的时候,我细心照料,做饭送汤,给婆婆擦洗,方便大小便,忙里忙外的,由于婆婆身体高大累我腰酸背疼的,也不叫一声苦,有时甚至忘了自己还饥肠辘辘的,心里装的只是婆婆的病疼。是媳妇应尽的义务,是女性的一种美德,邻里乡亲羡慕说:“有这样贤惠的媳妇,是前生烧高香了”。平时,老师们也称赞:有女人的品味和修养,有高尚的情操和丰富的内涵,有女儿的孝心和媳妇的贤良,不愧是新时代的有知识的女性”。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和万事兴。家庭里没有一点小矛盾是不可能的,只要我们之间多一分谅解,多一分关怀、多一分宽容,家庭会更加和睦、幸福、社会会更加和、美好,敬老爱幼睦里邻

  蓬转杏坛三十年

  公婆孝敬最为先

  里邻和睦互关爱

  天道酬情密味甜

  做个好媳妇,为妻子的角色增添了魅力,为母亲的角色增添道德,为女人的角色增添内涵。

“好媳妇”先进事迹材料5

  今年36岁的王亚,是陇县东城社区一名普通妇女,她十几年如一日,热心伺候公公的感人事迹,深受街坊邻居的赞扬,社区里的人提起她,没有一个不夸她是孝敬公公的好媳妇。

  今年84岁高龄的公公原是一名乡镇干部,因严重的风湿病,行动不便,而提前办理了病退手续,卧床在家。为看病,家里几乎花光了所有的积蓄,生活一直很困难,15年前未嫌弃赵家父子家境贫寒的她,嫁给了丈夫赵江海,嫁到赵家公公勤劳朴实的生活作风,和蔼善良品德在她心里留下了深深的烙印,从进门那天起,她就把自己的一片真情投入到这个并不富裕的家中,用她那瘦弱的身体,一刻也不停地忙碌着,全心照顾着久病的公公。

  天有不测风云,公公在19xx年又不幸患上了心脏病、前列腺病,王亚和丈夫多次寻医给公公治疗,但效果都不太好,面对病情,公公感到打击很大,对生活也失去了信心,王亚看出了公公的心事,就天天搀扶着公公出外呼吸新鲜空气,陪她聊天,开导公公坚强起来,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例子给公公打比方,还常对公公说“你一定要战胜病魔,有我们和你在一起,我们会尽最大努力照顾你,陪伴你”王亚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她执着地挑起侍奉老人的重担。她一面工作,一面操持家务,伺候老人,在忙里忙外的同时,她抱着治好公公疾病的希望,四外投医问药给老人治病。公公住院期间她亲自护理,平时按时给公公服药,合理安排公公的生活,饮食起居精心照顾,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她亲自扶公公上厕所大、小便,亲自给公公穿衣服、梳头、洗脸、端荼送水,她千方百计让公公吃好、住好、使公公生活的开心,每周她定期给公公洗头、洗脚、剪指甲、洗衣服、被褥、勤洗勤换、即使遇到工作繁忙,她仍抽空推着公公出门散步谈心,就这样,她热心侍奉老人,从没叫过一声苦,也没说过一声累。

  为了更好的照顾生活不能自理的公公,婚后第4年,她毅然辞掉了自己心爱的工作,在家照顾。为了能让公公早日康复,王亚咨询了很多医务人员,掌握了不少护理知识,通过多年来的精心护理,目前公公病情和精神状态大有好转。来探视公公的亲属都说:多亏了王亚的细心照顾,王亚每次都腼腆的笑着说:“孝敬公公是我份内的事”,公公也时常激动地说:“很幸运有这样一个孝顺的好媳妇照顾我、鼓励我、陪伴我、我感到生活得很幸福”。

  生活中这样的细节还很多,不少人问她:“你为什么这样孝敬公公”?王亚回答说:“公公早年丧妻,为教育丈夫成人受尽了苦,我们晚辈应当照顾好老人,让老人家多活几年,才能对得起她,我心里才觉得踏实些,好受些”,这就是质朴、善良的王亚。

“好媳妇”先进事迹材料6

  1987年,兴化市钓鱼镇春景村三组的陈步先在县城一家饭店当掌勺厨师,姚爱英在饭店当服务员。相处中,陈步先觉得姚爱英心地善良,勤劳贤惠。姚爱英感到陈步先处事认真,吃苦耐劳。1990年2月,姚爱英与陈步先由相爱而结婚。第二年,他们生了一个儿子,三口之家,其乐融融。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1994年7月18日早晨,陈步先骑自行车到饭店上班,途中意外摔倒,当场昏迷不醒。姚爱英以为摔一下并不要紧,等到兴化市人民医院的诊断出来后,才知道问题的严重性:陈步先脊椎中枢神经受伤,除头脑清醒外,颈部以下全都失去了知觉。当时,陈步先大小便失禁,正发着高烧,医生说,高位截瘫病人高烧不退,死亡率99%。医生让姚爱英尽快为丈夫准备后事。

  医生的诊断和建议犹如晴天霹雳。姚爱英怎么也不能接受摔一下就无法治愈的事实。她跪在医生面前,请求医生再给丈夫治疗一段时间。=实在治不好再抬回去。十多天后,医生建议姚爱英将丈夫转到大医院治疗。

  辗转于盐城、扬州等地医院,陈步先的病情丝毫不见好转。不久,家中仅有的一点积蓄就花光了。姚爱英含泪将丈夫带回家中。

  双肩挑起重担

  陈步先回到家里后,邻居们都吓了一跳。以往身体健壮的陈步先,现在躺在床上连一个手指都不能动弹。不少村邻以为,姚爱英很可能离开这个家。姚爱英的父母见女儿瘦了一圈,十分心疼。劝女儿回娘家过一段时间。

  姚爱英一筹莫展。一想到这个来之不易的家,特别是与自己朝夕相处、相亲相爱的丈夫,她就不忍离去。她想:哪怕只有万分之一的希望,自己也要拼命努力,决不放弃。她要让自己的丈夫活下来,即使不能活下来,也要让他幸福地离开人世。从此,姚爱英用自己稚嫩的双肩挑起了家庭的重担。

  每到大忙时节,姚爱英就心慌。以往,重体力活都由丈夫做,自己仅配合丈夫干些较轻的体力活。现在丈夫瘫痪在床,大忙时节请工又特别难,所有的体力活,不论轻重只能由她一个人去做。

  兴化河道纵横,庄稼收获后以船运为主。不会撑船的姚爱英学会了撑船。1995年夏收的一天,姚爱英把麦子装上了船。船刚动身,狂风大作。刚学会撑船的她,篙子一别掉到了水里,姚爱英拼命游上岸。儿子急着跑来喊她回家:爸爸把大便解在了床上。姚爱英落汤鸡一样跑回家,把丈夫身上收拾干净后,又急忙跑去挑麦把。电闪雷鸣中,姚爱英一边挑,一边哭,脸上分不清哪是雨水,哪是泪水。

  也在这一年,姚爱英77岁的婆婆病危在床。想到媳妇为照顾儿子忙里忙外,婆婆坚决不让姚爱英服侍自己。但姚爱英仍抽空去照料。婆婆小便困难,姚爱英便按照顾丈夫的方法,到医院买来导尿管。婆婆在临终前老泪纵横,夸姚爱英是世上难得的好媳妇。

  爱心创造奇迹

  “绝不让丈夫在家中等死,要让他活下来。”从把丈夫带回家,姚爱英就有了这种想法。为此,她借债给丈夫买药治疗。

  为了给丈夫补充营养,姚爱英经常到集镇上买回排骨、鱼、鸡,烧烂后用调羹一勺一勺地喂。丈夫吃不完的.,留给儿子。邻居们说,除了过年,看不到姚爱英吃荤菜。

  高位截瘫病人血流不畅,会导致身体溃烂。为恢复丈夫身体功能,姚爱英不分昼夜地为丈夫翻身、搓揉、捶打。夜里,她把丈夫毫无知觉的手和脚抱在自己怀里捂。

  看着不分白天黑夜照料自己和儿子的妻子日渐消瘦,瘫痪在床的孙步先心里很不是滋味。他认为即使自己活下来,也是个废人,活一天,就会拖累妻子一天,几次想寻短见,都被姚爱英开导通了。后来,陈步先又劝姚爱英改嫁。姚爱英说:我俩走到一起也是缘分,在你最需要我的时候,我却离开你,于情于理都讲不通。况且,你的高烧已经退了,说明我对你的照料是有成效的。我要是走了,谁来照顾你?说不定医生说的百分之零点几的奇迹就会在你身上出现。

  苦心人,天不负。在姚爱英悉心服侍、照料下,奇迹终于出现了。1996年夏天,陈步先的下肢渐渐有了一点知觉。姚爱英甭提多高兴了。她尝试着让丈夫自己用筷子吃饭,搀扶他在屋内走动。两年多后,陈步先已能拄着双拐在庭院内走动,有时还走出庭院与邻居聊天。

  这是爱的奉献

  由于丈夫多年瘫痪在床,家中的支出,随着孩子上学而增加。1998年5月,姚爱英看到丈夫已能拄双拐在小范围内走动,决定外出打工。

  姚爱英把丈夫托付给8岁的儿子和邻居,来到离家近30公里的兴化城郊一私营企业。为节省3元钱的车费,姚爱英早晨4点半就起床做饭,然后带着大米和咸菜往厂里赶。

  打工期间,姚爱英牵挂着家中的丈夫和儿子。回家时,总要带点肉、鱼和水果给爷儿俩吃。每次出门前,她都要把爷儿俩的衣服洗好,叠整齐,拎满一缸水,留足一个星期吃的米、面、油,并把它们放到容易拿的地方,再多抱点草放到厨房里。临走还要特别叮嘱年幼的儿子,千万要照顾好爸爸。

  7年多来,省吃俭用的姚爱英舍不得为自己添置新衣服,每月挣来的360元钱几乎都花在了丈夫和儿子身上。为给丈夫解闷,今年春节,她借了400元钱,加上家中仅有的300多元钱,买了一台旧彩电让丈夫看。

  7年多来,不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姚爱英都没有低头,没有退缩。在丈夫、儿子和村邻面前,她从不流泪。村邻们都说:姚爱英付出的太多了,她太辛苦了。

  采访中,记者的脑海里多次响起那首难忘的歌:这是心的呼唤,这是爱的奉献,这是人间的春风,这是生命的源泉……

“好媳妇”先进事迹材料7

  她是一个勤劳俭朴、热情善良、孝敬老人的好媳妇。从20xx年起至今,她十二年如一日操持家务照顾婆婆,无怨无悔,受到同事和邻里的一致称赞。她勤奋敬业,她尊老爱幼、她团结邻里、她关心同事,她就像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在炎炎的夏日里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为每一个路过树下的人

  默默送去一片又一片绿荫,没有表白,不求回报。 丈夫工作非常繁忙,有时候很难避免把工作中烦闷的心情及暴躁的心态带回家去。而她总是以一个女性宽广的胸怀去抚平丈夫的情绪,春风化雨般的温暖也使丈夫能以心平气和的情绪、稳健的心态再次投入到工作中去。同时她从来不因为丈夫工作繁忙,照顾不了家而拖丈夫的后腿,影响丈夫的工作。他们婚后相敬如宾,她和丈夫之所以能和睦相处,最大的秘诀就是她们二人之间非常坦诚,推心置腹,沟通非常到位,她们经常彼此向对方敞开心扉。在处理家庭的大小事时,夫妻能平等对待,互相通气,共同磋商决定,做到办每件大事双方都心情舒畅。她勤俭持家,合理安排工资收入,从不铺张浪费。添置家居用品,培养儿子上学以及家中的其它生活琐事,都由她独自承担,从不让丈夫操心。

  为了培养孩子成才,她重视对孩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思想教育,教育孩子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做对社会有所作为、有所贡献的人。由于丈夫工作忙,老人又无力帮助

  照看,孩子上学的接送、生活照料管理的工作,基本上全由她一个人承担。孩子教育、管理又是一件非常艰辛的事情。她不仅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更注重培养儿子独立生活、学习的能力。经常鼓励他勤奋刻苦学习,同时,还要养成团结同学、礼貌待人的好品性,她经常主动与学校老师联系,询问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积极配合老师正确引导孩子的学习方向。儿子的学习成绩始终在班里名列前茅,连年被评为优秀生,孩子的每一点进步,都凝聚着母亲的心血和汗水。 人常说:‘婆媳关系最难处’。是啊,做人难,做好人难,做好媳妇更难。“好媳妇”说起来轻松,可是做起来,做好那是相当的难,是要付出很多、很多??甚至委屈。做儿子的总是有些粗心,自己的母亲有个头疼脑热往往视而不见,甚至司空见惯。但她就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时时提醒要加衣服要吃药,有时还亲自领着去看病吊针。一年四季婆婆穿的衣服鞋袜都有她置办。家中的柴米油盐如有欠缺她都及时购买回来,从不让别人操心。

  她是学生心中的好老师。和学生关系融洽,对同学一视同仁。有时她也会说某某同学成绩差,但这些同学也是她经常照顾的对象。她利用闲暇给他们辅导功课,询问他们的饮食起居,和他们的家长交流管理教育孩子的方法。特别是那些寄宿生,吃穿用度观察特别仔细,有时就把自己孩子的衣服鞋袜给他们穿,自己孩子的好吃给他们吃。这些同学和她的关系也格外亲密。

  在实际工作中,她始终实践着“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信条,“求实、创新”、“严谨、扎实”地开展教学工作,她的数学课堂,生动、形象、平等、和谐、活跃而有序。常常是欢声笑语不断,教学效果极佳。她精心设计每一节课,认真总结教学心得。她既注重知识的传授,又注意能力的培养,做到既教书又育人。由于她不懈的努力,她的工作得到学校领导同事的赞许,家长的好评,社会的认可。她所带班级的成绩一直居各班前列,她也被学校评为优秀教师。她走到哪里就把爱岗敬业、尽职尽责、无私奉献的精神带到哪里。凡和她共过事的领导、同事一提起她就会伸出大拇指佩服地说:“勤奋敬业,踏实能干,工作上巾帼从不让须眉”。

  人到中年,事业和家庭的担子是最重的时期,每一个人都渴望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但令人欣慰的是,她和丈夫彼此相互关爱、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生活得幸福和谐。正所谓“时刻保持平常心,知足常乐一身轻”。教师工资本就不高,平时生活中,她不慕新潮,不摆阔气,从不浪费,提倡节约,精打细算,用之有度。在她的辛勤努力下,家里的一切都安排的井井有条,日子也过得有滋有味。

  都说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他们的幸福家庭是一家人共同缔造的,有待人宽厚的丈夫,有善解人意,吃苦耐劳的妻子,还有乖巧孝顺的儿子。和谐家庭的创造说起来也很简单:那就是相互理解、相互关爱、相互尊重。

“好媳妇”先进事迹材料8

  八十年代初,作为居民点的试点,他们村全部都改建楼房。由于当时家庭经济条件较差,房子只砌了一层就停工了。奚春琴就和丈夫商量把前面阳光充足的大房间让给公婆住,而她和丈夫则睡在楼梯间。看到那里地方狭小且阴暗潮湿。公婆很过意不去,执意要把大房间给小夫妻住。可奚春琴却对公婆说,你们辛苦了一辈子,为我们付出了很多,理应要住的好一点,让你们幸福快乐地安享晚年,这是我们应尽的职责,等今后经济好转,把房子造好了就行了。而这一住就是近两年的时间。

  岁月流逝,公婆的年纪一年比一年大,行动已有所不便,奚春琴照料的比以前更加细心周到了。婆婆曹巧英是老党员,参加支部活动时,奚春琴总是陪同前往,不敢有丝毫闪失。公婆都是苦出身,平时生活十分节俭,而奚春琴总是想方设法为两位老人添置衣物,为他们做可口的饭菜,把家里打理的井井有条,里里外外的事情从不让丈夫操心。

  XX年初,随着城市化改造步伐的加快,奚春琴一家辛苦建造的楼房也被拆迁了。在租房过渡的两年时间里,奚春琴夫妇为让两位老人过得舒适些,坚持把床让给两位老人,而他们则打地铺。

  XX年奚春琴退休了,并且娶了媳妇有了孙女,一家人和和睦睦,其乐融融。分配安置房的时候,由于房源紧张,她家暂时只分到一套中户。为了让两位老人不再受租房之苦,奚春琴安排自己的儿子儿媳与老人一起生活,自己另外就近租了房子照料二位老人,周围的人无不羡慕他们有这么一位好媳妇。

  XX年底,公公因为年老体弱,瘫痪在床,生活不能自理,而婆婆也已是87岁高龄的老人,身体又不太好,这样照顾公公的重任自然落在奚春琴肩上。她每天为公公洗漱更衣、端水喂饭、换尿布擦身体,还请理发师到家中为公公剃须理发等等不一而足。XX年2月,感受着家人无微不至的关怀与浓浓的亲情,公公安祥地去世了。为不使婆婆因失去相濡以沫的亲人而感到悲伤与孤独,奚春琴就把老人接到了自己的身边,对老人百般呵护,嘘寒问暖,每天还带着老人在小区散散步,让婆婆安享晚年生活。媳妇这么孝顺,婆婆曹巧英对她赞不绝口,逢人便说春琴比亲生女儿还亲,有媳妇的精心照料,她现在可真是享福了。

  在悉心照料婆婆的同时,奚春琴还关心儿子的事业,全力支持他们去外地创业。奚春琴为人谦和,与街坊邻居关系相处的非常融洽。她还热心支持和积极参与社区开展的各项活动。

  奚春琴就是这样一位丈夫眼中勤劳能干、体贴关爱的好妻子;儿子、媳妇眼中和蔼慈祥、朴实善良的好母亲;公婆眼中通情达理、孝敬老人的好媳妇;邻居眼中心地善良、乐于助人的好心人。XX年她被新北区妇联评为“十佳好媳妇”的荣誉称号。奚春琴用她的孝心和行动,赢得了居民群众的称赞和尊重,形成了孝亲敬老的小区新风尚。

  孙培娟对“孝顺”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儿女花钱为父母买好吃的、好喝的、好用的东西是“孝”,而不让老人生气、担心则叫“顺”。人到老年,老人不太讲究吃穿什么的,只要心气好,比啥都重要。

  结婚时,由于婆家兄弟姐妹多,加之当时经济条件比较差,家庭生活不太富裕,孙培娟决定婚事新办,一切从简,彩礼一份不采编要,对此,她受到了婆家和乡亲们的好评。婚后她们跟公婆一起住,努力的工作,为家庭增加了不小的经济收入。生活富裕了,公婆心里也乐滋滋的。工作之余,孙培娟包揽了家里的所有家务。公婆不识字,孙培娟和丈夫商量,给公婆买了个大收音机,并手把手的交给他们如何使用,把他们乐得跟孩子似的。

  后来,她们有了孩子,一家老小更是其乐融融。可在女儿三岁时,公公却得了严重的脑血栓,经多方治疗后,病情有了好转,可后遗症非常严重。她见婆婆一个人忙前忙后的侍奉公公,怕她吃不消,便辞掉了干了十几年的工作,和婆婆一起照顾老人。为了给公公治病,几乎花掉了全部积蓄,到过的大小医院不下二十几家,只要有一线希望,她们就不放弃,就是这样,还是没能留住老人,终于在治疗了十几年后与世长辞,撒手西归。

  公公去世后,婆婆一下子苍老了许多,消沉了许多,终日愁眉不展,茶饭不思。看到婆婆这样,她便和爱人商量;发动亲朋好友、街坊邻居等和婆婆能谈得来的人,都来帮助跟她谈心,帮她走出阴影。婆婆虽然上了年纪,但是心灵手巧,针对这一点,孙培娟手把手的教婆婆修鞋垫,织围巾,分散她的注意力;晚上,又把一天的趣闻讲给她听;星期天,还让孩子陪她开心。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好长时间的努力,婆婆终于对生活又充满了信心。

  婆婆是从旧社会走过来的人,过去的苦日子,让她落下了不少的病根,有胃病、神经衰落、腰痛病、心脏也不太好,为了让婆婆身体健康,孙培娟带她四处求医,在饮食上,也是尽量调剂着吃,最近还特意为老太太买了“孟氏拔罐”,和专治腰酸腿疼得膏药。老太太对媳妇是打心眼里喜欢。

  长时间同婆婆的和睦相处,她们有了许多的相似之处,如:一样的性格、相同的爱好、喜欢一样的颜色、就连喜欢吃红薯、南瓜、和胡萝卜都一样。婆婆常说“俺这个媳妇真是随俺!”二十多年的朝夕相处,她和婆婆从没有红过脸,尽量满足老人的要求。耳濡目染,孩子们也争着孝顺老人,有好吃的总忘不了奶奶,逢年过节也都要给奶奶买上点小礼物。今年春节,孙培娟建议排全家照,老太太非常高兴,儿子争着跟奶奶合影、媳妇也抢着跟奶奶和照、孙子孙女更是争着、抢着更她拍照,把老太太乐得合不拢嘴。

  二十多年的媳妇生活,使孙培娟更加深深的理解了“孝顺”的含义。作为儿女,要做到尽善尽美的“孝顺”是不容易,但只要自己真心去做、用心付出,就终会有回报的。

《“好媳妇”先进事迹材料(8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资深编辑 • 1对1服务

文章代写服务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好媳妇”先进事迹材料】相关文章:

“好媳妇”先进事迹材料09-23

好媳妇好婆婆先进事迹材料09-22

好媳妇个人先进事迹材料09-25

孝顺好媳妇先进事迹材料03-26

农村好媳妇先进事迹材料03-04

好媳妇先进事迹材料201703-04

“好媳妇”先进事迹材料8篇09-23

2017年好媳妇个人先进事迹材料03-13

十佳好媳妇先进事迹材料03-13

资深编辑 • 1对1服务

文章代写服务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ai帮你写文章
一键生成 高质量 不重复
微信扫码,即可体验

“好媳妇”先进事迹材料(8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都用到过事迹材料吧,事迹材料可以起到宣扬特定的时代精神、引导读者认识先进,学习先进的作用。一般事迹材料是怎么起草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好媳妇”先进事迹材料,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好媳妇”先进事迹材料(8篇)

“好媳妇”先进事迹材料1

  今年45岁的邱香爱是纺织东一条街22楼的一名普通妇女,她十几年如一日,热心伺候婆婆的感人事迹深受邻居的赞扬及好评,人们提起她没有一个不夸她是孝敬婆婆的好媳妇。

  今年80岁高龄的婆婆原是纺织东一条的居委干部,因脑梗行动不便,卧床在家。年富力强的邱香爱在家最小却毅然担负起了照顾婆婆的重担。生活困难,从没怨言。用她那瘦弱的身体一刻也不停地忙碌着,全心全意照顾久病在床的婆婆。

  天有不测风云,婆婆在今年年初检查出了小脑萎缩,严重贫血等症状,全家多次寻医给婆婆治病,但效果都不太好,面对病情,婆婆感到打击很大,对生活也失去了信心,邱香爱看出了婆婆的心情,就天天陪在婆婆的病床前陪他聊天,开导婆婆坚强起来,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例子给婆婆打比方,还常对婆婆说‘你一定要战胜病魔,有我们和你在一起,我们会尽最大的努力照顾你陪伴你’邱香爱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执着的挑起了伺候老人的重担,今年,她为了贴补家用,还找到了工作,上起了班,她一面工作一面操持家务,伺候老人,在忙里忙外的同时,他抱着治好婆婆病的希望,四处投医问药给老人治病,婆婆住院期间她亲自护理平时按时给婆婆服药,合理安排婆婆的生活,饮食起居精心照顾,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她亲自扶婆婆上厕所大小便,亲自给婆婆换衣服,梳头,洗脸,端茶倒水,她千方百计让婆婆吃好,住好,使婆婆开心,每周她定期给婆婆洗头,洗脚,剪指甲,洗衣服,被褥,勤洗勤换。即使遇到工作繁忙,她仍抽空坐在床边陪婆婆聊天,就这样他热心伺候老人,从没叫过一声苦,也没说过一声累。

  为了能让婆婆早日康复,邱香爱咨询了很多医务人员,掌握了不少护理知识,通过多年来的精心照顾,目前婆婆病情和精神状态大有好转。来探视婆婆的亲属都说‘多亏了邱香爱的悉心照顾’邱香爱每次都腼腆的笑着说‘孝敬婆婆是我份内的事’。

  生活中这样的细节还很多,不少人问她‘你为什么这样孝敬婆婆’邱香爱回答说‘婆婆早年丧夫,为教育丈夫成人受尽了苦,我们晚辈应当照顾好老人,让老人家多活几年,才能对得起她,我心里才觉得踏实些,好受些’这就是质朴、善良的邱香爱!

“好媳妇”先进事迹材料2

  古吕街道办事处东湖村张立芳

  ————

  张立芳,古吕街道办事处东湖村一名普通的农村妇女。

  她数年来无怨无悔精心照料年迈公公和婆婆的事迹,在当地十里八乡传为佳话,倍受称赞。

  1991年,张立芳与本村青年梅全喜结婚。婚前,她就知道梅全喜有一对年迈的父母,家庭情况比较困难。但这位善良的姑娘,想靠自己的双手来创造一份属于自己幸福,于是她毫不犹豫地嫁给了这位老实本分的青年梅全喜。婚后的生活比较安宁,婆婆、公公身体还算硬朗,她和丈夫一起忙着地里的农活,小日子虽说不富裕,但也有滋有味。张立芳与丈夫打算着,等有了孩子,就外出打工或者在家做点小买卖,争取早日过上舒心幸福的生活。

  天有不测风云。就在他们结婚的第二年,突发脑血栓,她和丈夫及时把老人送到医院,并到处借钱为老人治病。但老人最终还是半身瘫痪,大小便失禁,生活完全失去自理能力。看着躺在病床上的公公,她心里也不是滋味。但她和丈夫没有被困难击倒,反而更激发了他们的孝心。她不分昼夜地照顾着瘫痪的公公,不嫌脏,不嫌累,端屎倒尿,嘘寒问暖。为了不让瘫痪的公公生褥疮,她每天至少要给老人翻身五六次,每隔几天,就用温开水,把老人的周身擦洗一遍。

  每次给公公喂药,她都先试试水烫不烫,再把药放到老人的嘴里,让老人用吸管吸水把药冲下去。老人的每顿饭,都得由她和丈夫共同完成,一个人扶着老人的头,一个人用勺子一勺一勺地把饭菜喂公公进老人嘴里。一顿饭下来,至少需要一个小时。自从公公得病后,张立芳和丈夫几乎没睡过一个安稳觉。公公重病期间,她急忙把自己的父母请来,照顾着病床上的公公,家里欠下了好多债务,那时儿子才刚一岁多点。全家人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之中。公公虽然年迈,但家里的杂活,基本全部由他担当,现在现在公公卧病在床,这副重担该由谁来挑?张立芳明白,才一岁多的儿子,需要她;家里地里的活,需要她;年迈的公公、婆婆,需要她;她深知这副担子的分量,思量过后,这个坚强的女人,公公是一个脾气暴躁的人,一发起火来就控制不住情绪,见谁骂谁,连儿媳妇也不例外。每次被公公大骂时,她总是找个没人的地方,任由委屈的泪水浸湿她的衣裳,也决不还口顶撞老人。别人为她鸣不平,她却说:“俺公公自己躺在床上心里也一定不好受,才会这样,顶撞他,只会让他火气更大,弄不好还会气伤身体。那样,不只他受罪,俺们也操心,还不如让他把窝在心里的火发出来,心里舒服些。”公公气消后,她还满脸带笑地劝说公公:“以后年纪大了,有什么事慢慢说,我们有什么做的不对的地方,您老人家尽管说,我们一定改,这样发火会伤身体的。”老人听后也表现出愧疚的样子,觉得对不起这位善良、孝顺的好儿媳毅然挑起了生活的重担。

  为了节省每一分钱,张立芳不但自己舍不得吃,舍不得穿,也舍不得多给孩子买一点东西。年幼的儿子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她知道应该给儿子多加些营养品,可她却舍不得,儿子吃的,穿的,都比别人家的孩子差,为此,她对儿子有着深深地愧疚。

  过度的操劳,使年仅三十多岁的人看上去比同龄人苍老许多,沧桑的脸庞,粗糙的双手,无不显现出她付出的艰辛与汗水。

  患难显孝心,日久见真情!生活的重担压不倒这位善良、坚强的女人,她会承载着爱心、孝心一路走下去。

“好媳妇”先进事迹材料3

  从事教育工作,爱岗敬业,甘当“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多次被评为“劳动模范”领导,教师们一致认为我是一个工作能力强,能歌善舞、德才兼备的优秀教师。还被评为“十佳好媳妇”。

  一、明事理,识大体,处理好家庭关系

  19xx年3月8日,我不顾父母反对,嫁给了丈夫Xx。那时,我们家已农转非进城了,丈夫家在农村,家庭条件差,又是后妈。父母担心我难处理好家庭婆媳关系,我劝慰父母说:“你们为人正直、豁达、善良、尊老爱幼就是我的楷模,何况我是一名人民教师会用很高姿态去面对一些问题和矛盾的”。第二年九月生下了女儿,取名叫Xx,丈夫姓*,我姓Xx,就是希望我们一家老少和睦相处,美满幸福。事实上几十年来,我将这种婆媳关系处理得极为融洽。从没有与公公、婆婆高声说过话,过没有跟他们红过脸。

  就在女儿近方6岁时,我又怀上了第二胎,公公婆婆是喜出望外,丈夫是单传,指望再抱小孙儿,天天念叨“一儿一枝花,儿子才是传后人”。然而,我早与丈夫商量好了,终身只要一个孩子,七个多月后便到县医院做了人工引产,婆婆知道后心都碎了,像是晴天辟雷,公公更是大发雷霆,急得直跺脚,认为游家要断“烟火了”,写下遗书准备出走。我强忍住委屈和内心的痛苦,向公公婆婆赔礼道歉。我安慰婆婆说:“您虽然没有给学清生命,也没有养育我这个媳妇,但您也是一个勤劳、朴实的母亲,我们会把您当作亲妈,珍惜人间的母子之情,会孝敬你们二老一辈子的,为你们养老送终”。然后给他们讲我国的《计划生育条例》,周恩来总理与邓颖超的故事,用国情、真情感化他们,用自己的诚心去融解公公婆婆心中的疙瘩。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他们终于想通了,逢人便说:“我家的媳妇知书达理,是个好媳妇,我们知足了”。

  二、柔弱的身体,挑起家庭的重担

  前些年,自己的身体一直不好,脂肪瘤、乳腺炎、胆结石,四次手术,身上留下了六处伤疤,被病痛折磨得不成人样,多亏了婆婆、丈夫的悉心照料,才慢慢恢复健康。丈夫也是一名教师,是一个事业心极强的人,对待工作精益求精,多年担任毕业班的教学任务。“县十佳模范班主任”、“县十佳优秀教师”、“市模范教师”、“市骨干教师”等荣誉他戴满了,可他无暇顾及家庭生活,也不在公公、婆婆的身边。很少看来他的影子,有事打电话给他,他的回答总是“我要上课,不能请假”。为了让丈夫全心全意地工作,我义不容辞地担起了家庭重担。上班时间忙完教学,回到家里忙家务,始终把家务做得井井有条,整洁舒适,给丈夫和孩子创造了一个舒心安逸的网生活环境。给公公婆婆也减轻了家务劳累。丈夫的四个妹妹本是同父异母所生,我一直把她们当自己的亲妹妹来看,她们的婚事也是我一手操办,邻里乡亲说“长哥长嫂像爷娘”,两次做房屋也没让丈夫请一天假。20xx年装修房子时,一天我顶着37℃的夏日炎热,找师傅、买几车板材、水泥、瓷砖、沙子等材料,七层的高楼,我爬上跑下的,累得骨头像散架似的,身上也晒起了皮,晚上给丈夫打电话汇报时,他只说了三个“哦”字,连一句心疼体贴的话语也没有。我当时我很失望,鼻子酸酸的,眼泪快要掉下来,觉得自己当这个家庭的媳妇真的很累,很不容易。但是“自古忠孝两难全”。我也是一名教师,我一定要支持他。公公、婆婆也年近七旬了,能力有限,为了家庭,为了女儿,再苦再累,我也该扛起家庭的重担。这些事公公、婆婆是看在眼里,说在嘴上,夸我能干,说这个家多亏了有个好媳妇。

  三、孝敬公婆,体贴人微

  随着时代的变化,古代的“三从四德”变得无影无踪了,甚至有“要想家庭和,除非媳妇做婆婆”的说法流传。而我认为:“两想家庭和,媳妇一定要孝敬公婆”。孝敬老人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成家后,我用行动实践我的诺言,用真诚和关爱去换起老人的信任。1998年,婆婆的腰疼病越来越厉害,不但疼痛,而且直不起腰,行走不方便,我白天去上课,休息时抽空给婆婆洗衣做饭,晚上帮波波按摩,为她查资料、找大夫、寻偏方,后来知道咸宁有家偏方治疗腰疼病、关节炎有效。我就不辞劳苦扶着婆婆前去就医。通过治疗,婆婆的病情得到了缓解。婆婆说:“我的病快好了,你却累瘦了圈了”。就在去年十月底,婆婆又突发贤结石,在床上喊天叫地,疼痛难忍,当时我在朋友家吃饭,听到这个信,我立即放下碗筷,找来车子赶快将婆婆送到医院,交上了两千元的住院费,让婆婆得到了及时的治疗。在她生病的时候,我细心照料,做饭送汤,给婆婆擦洗,方便大小便,忙里忙外的,由于婆婆身体高大累我腰酸背疼的,也不叫一声苦,有时甚至忘了自己还饥肠辘辘的,心里装的只是婆婆的病疼。是媳妇应尽的义务,是女性的一种美德,邻里乡亲羡慕说:“有这样贤惠的媳网妇,是前生烧高香了”。平时,老师们也称赞:“方老师是个受人尊敬的人,有女人的品味和修养,有高尚的情操和丰富的内涵,有女儿的孝心和媳妇的贤良,不愧是新时代的有知识的女性”。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和万事兴。家庭里没有一点小矛盾是不可能的,只要我们之间多一分谅解,多一分关怀、多一分宽容,家庭会更加和睦、幸福、社会会更加和、美好,我的父亲也送给我一首诗,是我生活的航标:

  敬老爱幼睦里邻

  蓬转杏坛三十年

  公婆孝敬最为先

  里邻和睦互关爱

  天道酬情密味甜

  我也想,做个好媳妇,为妻子的角色增添了魅力,为母亲的角色增添道德,为女人的角色增添内涵。

“好媳妇”先进事迹材料4

  从事教育工作,爱岗敬业,甘当“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多次被评为“模范教师”领导,教师们公认的工作能力强,能歌善舞、德才兼备的优秀教师。遵纪守法,爱岗敬业、勤奋学习,生活中更是处处关心他人,家庭关系也处理得和谐美满,始终坚持女性应有的自尊、自信、自立、自强。在单位,是领导和同志们认可的好同志,在家中,是公公、婆婆和丈夫认可的好媳妇。

  一、明事理、识大体,处理好家庭关系

  事实上十几年来,我将婆媳关系处理得极为融洽。从没有与公公、婆婆高声说过话,过没有跟他们红过脸。他们逢人便说:“我家的媳妇知书达理,是个好媳妇,我们知足了”。

  为了培养孩子成才,重视对孩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思想教育,教育孩子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做对社会有所作为、有所贡献的人。孩子教育、管理又是一件非常艰辛的事情。不仅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更注重培养他的独立生活、学习的能力。经常鼓励他勤奋刻苦学习,同时,还要养成团结同学、礼貌待人的好习惯。并主动与学校老师联系,了解孩子的成长状况。

  丈夫之所以能和睦相处,最大的秘诀是她们二人之间的沟通非常到位,她们经常彼此向对方敞开心扉地聊天。在处理家庭的大小事时,夫妻能平等对待,互相通气,共同磋商决定,做到办每件大事双方都心情舒畅。勤俭持家,合理安排工资收入,从不铺张浪费。添置家居用品,培养子女上学以及其它生活琐事,独自承担,从不让丈夫操心。

  二、柔弱的身体,挑起家庭的重担

  为了让丈夫全心全意地工作,我义不容辞地担起了家庭重担。上班时间忙完教学,回到家里忙家务,始终把家务做得井井有条,整洁舒适,给丈夫和孩子创造了一个舒心安逸的网生活环境。给公公婆婆也减轻了家务劳累。

  三、孝敬公婆,体贴人微

  随着时代的变化,古代的“三从四德”变得无影无踪了,甚至有“要想家庭和,除非媳妇做婆婆”的说法流传。而我认为:“两想家庭和,媳妇一定要孝敬公婆”。孝敬老人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成家后,我用行动实践我的诺言,用真诚和关爱去换起老人的信任。 20xx年,婆婆生病,在她生病的时候,我细心照料,做饭送汤,给婆婆擦洗,方便大小便,忙里忙外的,由于婆婆身体高大累我腰酸背疼的,也不叫一声苦,有时甚至忘了自己还饥肠辘辘的,心里装的只是婆婆的病疼。是媳妇应尽的义务,是女性的一种美德,邻里乡亲羡慕说:“有这样贤惠的媳妇,是前生烧高香了”。平时,老师们也称赞:有女人的品味和修养,有高尚的情操和丰富的内涵,有女儿的孝心和媳妇的贤良,不愧是新时代的有知识的女性”。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和万事兴。家庭里没有一点小矛盾是不可能的,只要我们之间多一分谅解,多一分关怀、多一分宽容,家庭会更加和睦、幸福、社会会更加和、美好,敬老爱幼睦里邻

  蓬转杏坛三十年

  公婆孝敬最为先

  里邻和睦互关爱

  天道酬情密味甜

  做个好媳妇,为妻子的角色增添了魅力,为母亲的角色增添道德,为女人的角色增添内涵。

“好媳妇”先进事迹材料5

  今年36岁的王亚,是陇县东城社区一名普通妇女,她十几年如一日,热心伺候公公的感人事迹,深受街坊邻居的赞扬,社区里的人提起她,没有一个不夸她是孝敬公公的好媳妇。

  今年84岁高龄的公公原是一名乡镇干部,因严重的风湿病,行动不便,而提前办理了病退手续,卧床在家。为看病,家里几乎花光了所有的积蓄,生活一直很困难,15年前未嫌弃赵家父子家境贫寒的她,嫁给了丈夫赵江海,嫁到赵家公公勤劳朴实的生活作风,和蔼善良品德在她心里留下了深深的烙印,从进门那天起,她就把自己的一片真情投入到这个并不富裕的家中,用她那瘦弱的身体,一刻也不停地忙碌着,全心照顾着久病的公公。

  天有不测风云,公公在19xx年又不幸患上了心脏病、前列腺病,王亚和丈夫多次寻医给公公治疗,但效果都不太好,面对病情,公公感到打击很大,对生活也失去了信心,王亚看出了公公的心事,就天天搀扶着公公出外呼吸新鲜空气,陪她聊天,开导公公坚强起来,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例子给公公打比方,还常对公公说“你一定要战胜病魔,有我们和你在一起,我们会尽最大努力照顾你,陪伴你”王亚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她执着地挑起侍奉老人的重担。她一面工作,一面操持家务,伺候老人,在忙里忙外的同时,她抱着治好公公疾病的希望,四外投医问药给老人治病。公公住院期间她亲自护理,平时按时给公公服药,合理安排公公的生活,饮食起居精心照顾,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她亲自扶公公上厕所大、小便,亲自给公公穿衣服、梳头、洗脸、端荼送水,她千方百计让公公吃好、住好、使公公生活的开心,每周她定期给公公洗头、洗脚、剪指甲、洗衣服、被褥、勤洗勤换、即使遇到工作繁忙,她仍抽空推着公公出门散步谈心,就这样,她热心侍奉老人,从没叫过一声苦,也没说过一声累。

  为了更好的照顾生活不能自理的公公,婚后第4年,她毅然辞掉了自己心爱的工作,在家照顾。为了能让公公早日康复,王亚咨询了很多医务人员,掌握了不少护理知识,通过多年来的精心护理,目前公公病情和精神状态大有好转。来探视公公的亲属都说:多亏了王亚的细心照顾,王亚每次都腼腆的笑着说:“孝敬公公是我份内的事”,公公也时常激动地说:“很幸运有这样一个孝顺的好媳妇照顾我、鼓励我、陪伴我、我感到生活得很幸福”。

  生活中这样的细节还很多,不少人问她:“你为什么这样孝敬公公”?王亚回答说:“公公早年丧妻,为教育丈夫成人受尽了苦,我们晚辈应当照顾好老人,让老人家多活几年,才能对得起她,我心里才觉得踏实些,好受些”,这就是质朴、善良的王亚。

“好媳妇”先进事迹材料6

  1987年,兴化市钓鱼镇春景村三组的陈步先在县城一家饭店当掌勺厨师,姚爱英在饭店当服务员。相处中,陈步先觉得姚爱英心地善良,勤劳贤惠。姚爱英感到陈步先处事认真,吃苦耐劳。1990年2月,姚爱英与陈步先由相爱而结婚。第二年,他们生了一个儿子,三口之家,其乐融融。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1994年7月18日早晨,陈步先骑自行车到饭店上班,途中意外摔倒,当场昏迷不醒。姚爱英以为摔一下并不要紧,等到兴化市人民医院的诊断出来后,才知道问题的严重性:陈步先脊椎中枢神经受伤,除头脑清醒外,颈部以下全都失去了知觉。当时,陈步先大小便失禁,正发着高烧,医生说,高位截瘫病人高烧不退,死亡率99%。医生让姚爱英尽快为丈夫准备后事。

  医生的诊断和建议犹如晴天霹雳。姚爱英怎么也不能接受摔一下就无法治愈的事实。她跪在医生面前,请求医生再给丈夫治疗一段时间。=实在治不好再抬回去。十多天后,医生建议姚爱英将丈夫转到大医院治疗。

  辗转于盐城、扬州等地医院,陈步先的病情丝毫不见好转。不久,家中仅有的一点积蓄就花光了。姚爱英含泪将丈夫带回家中。

  双肩挑起重担

  陈步先回到家里后,邻居们都吓了一跳。以往身体健壮的陈步先,现在躺在床上连一个手指都不能动弹。不少村邻以为,姚爱英很可能离开这个家。姚爱英的父母见女儿瘦了一圈,十分心疼。劝女儿回娘家过一段时间。

  姚爱英一筹莫展。一想到这个来之不易的家,特别是与自己朝夕相处、相亲相爱的丈夫,她就不忍离去。她想:哪怕只有万分之一的希望,自己也要拼命努力,决不放弃。她要让自己的丈夫活下来,即使不能活下来,也要让他幸福地离开人世。从此,姚爱英用自己稚嫩的双肩挑起了家庭的重担。

  每到大忙时节,姚爱英就心慌。以往,重体力活都由丈夫做,自己仅配合丈夫干些较轻的体力活。现在丈夫瘫痪在床,大忙时节请工又特别难,所有的体力活,不论轻重只能由她一个人去做。

  兴化河道纵横,庄稼收获后以船运为主。不会撑船的姚爱英学会了撑船。1995年夏收的一天,姚爱英把麦子装上了船。船刚动身,狂风大作。刚学会撑船的她,篙子一别掉到了水里,姚爱英拼命游上岸。儿子急着跑来喊她回家:爸爸把大便解在了床上。姚爱英落汤鸡一样跑回家,把丈夫身上收拾干净后,又急忙跑去挑麦把。电闪雷鸣中,姚爱英一边挑,一边哭,脸上分不清哪是雨水,哪是泪水。

  也在这一年,姚爱英77岁的婆婆病危在床。想到媳妇为照顾儿子忙里忙外,婆婆坚决不让姚爱英服侍自己。但姚爱英仍抽空去照料。婆婆小便困难,姚爱英便按照顾丈夫的方法,到医院买来导尿管。婆婆在临终前老泪纵横,夸姚爱英是世上难得的好媳妇。

  爱心创造奇迹

  “绝不让丈夫在家中等死,要让他活下来。”从把丈夫带回家,姚爱英就有了这种想法。为此,她借债给丈夫买药治疗。

  为了给丈夫补充营养,姚爱英经常到集镇上买回排骨、鱼、鸡,烧烂后用调羹一勺一勺地喂。丈夫吃不完的.,留给儿子。邻居们说,除了过年,看不到姚爱英吃荤菜。

  高位截瘫病人血流不畅,会导致身体溃烂。为恢复丈夫身体功能,姚爱英不分昼夜地为丈夫翻身、搓揉、捶打。夜里,她把丈夫毫无知觉的手和脚抱在自己怀里捂。

  看着不分白天黑夜照料自己和儿子的妻子日渐消瘦,瘫痪在床的孙步先心里很不是滋味。他认为即使自己活下来,也是个废人,活一天,就会拖累妻子一天,几次想寻短见,都被姚爱英开导通了。后来,陈步先又劝姚爱英改嫁。姚爱英说:我俩走到一起也是缘分,在你最需要我的时候,我却离开你,于情于理都讲不通。况且,你的高烧已经退了,说明我对你的照料是有成效的。我要是走了,谁来照顾你?说不定医生说的百分之零点几的奇迹就会在你身上出现。

  苦心人,天不负。在姚爱英悉心服侍、照料下,奇迹终于出现了。1996年夏天,陈步先的下肢渐渐有了一点知觉。姚爱英甭提多高兴了。她尝试着让丈夫自己用筷子吃饭,搀扶他在屋内走动。两年多后,陈步先已能拄着双拐在庭院内走动,有时还走出庭院与邻居聊天。

  这是爱的奉献

  由于丈夫多年瘫痪在床,家中的支出,随着孩子上学而增加。1998年5月,姚爱英看到丈夫已能拄双拐在小范围内走动,决定外出打工。

  姚爱英把丈夫托付给8岁的儿子和邻居,来到离家近30公里的兴化城郊一私营企业。为节省3元钱的车费,姚爱英早晨4点半就起床做饭,然后带着大米和咸菜往厂里赶。

  打工期间,姚爱英牵挂着家中的丈夫和儿子。回家时,总要带点肉、鱼和水果给爷儿俩吃。每次出门前,她都要把爷儿俩的衣服洗好,叠整齐,拎满一缸水,留足一个星期吃的米、面、油,并把它们放到容易拿的地方,再多抱点草放到厨房里。临走还要特别叮嘱年幼的儿子,千万要照顾好爸爸。

  7年多来,省吃俭用的姚爱英舍不得为自己添置新衣服,每月挣来的360元钱几乎都花在了丈夫和儿子身上。为给丈夫解闷,今年春节,她借了400元钱,加上家中仅有的300多元钱,买了一台旧彩电让丈夫看。

  7年多来,不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姚爱英都没有低头,没有退缩。在丈夫、儿子和村邻面前,她从不流泪。村邻们都说:姚爱英付出的太多了,她太辛苦了。

  采访中,记者的脑海里多次响起那首难忘的歌:这是心的呼唤,这是爱的奉献,这是人间的春风,这是生命的源泉……

“好媳妇”先进事迹材料7

  她是一个勤劳俭朴、热情善良、孝敬老人的好媳妇。从20xx年起至今,她十二年如一日操持家务照顾婆婆,无怨无悔,受到同事和邻里的一致称赞。她勤奋敬业,她尊老爱幼、她团结邻里、她关心同事,她就像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在炎炎的夏日里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为每一个路过树下的人

  默默送去一片又一片绿荫,没有表白,不求回报。 丈夫工作非常繁忙,有时候很难避免把工作中烦闷的心情及暴躁的心态带回家去。而她总是以一个女性宽广的胸怀去抚平丈夫的情绪,春风化雨般的温暖也使丈夫能以心平气和的情绪、稳健的心态再次投入到工作中去。同时她从来不因为丈夫工作繁忙,照顾不了家而拖丈夫的后腿,影响丈夫的工作。他们婚后相敬如宾,她和丈夫之所以能和睦相处,最大的秘诀就是她们二人之间非常坦诚,推心置腹,沟通非常到位,她们经常彼此向对方敞开心扉。在处理家庭的大小事时,夫妻能平等对待,互相通气,共同磋商决定,做到办每件大事双方都心情舒畅。她勤俭持家,合理安排工资收入,从不铺张浪费。添置家居用品,培养儿子上学以及家中的其它生活琐事,都由她独自承担,从不让丈夫操心。

  为了培养孩子成才,她重视对孩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思想教育,教育孩子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做对社会有所作为、有所贡献的人。由于丈夫工作忙,老人又无力帮助

  照看,孩子上学的接送、生活照料管理的工作,基本上全由她一个人承担。孩子教育、管理又是一件非常艰辛的事情。她不仅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更注重培养儿子独立生活、学习的能力。经常鼓励他勤奋刻苦学习,同时,还要养成团结同学、礼貌待人的好品性,她经常主动与学校老师联系,询问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积极配合老师正确引导孩子的学习方向。儿子的学习成绩始终在班里名列前茅,连年被评为优秀生,孩子的每一点进步,都凝聚着母亲的心血和汗水。 人常说:‘婆媳关系最难处’。是啊,做人难,做好人难,做好媳妇更难。“好媳妇”说起来轻松,可是做起来,做好那是相当的难,是要付出很多、很多??甚至委屈。做儿子的总是有些粗心,自己的母亲有个头疼脑热往往视而不见,甚至司空见惯。但她就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时时提醒要加衣服要吃药,有时还亲自领着去看病吊针。一年四季婆婆穿的衣服鞋袜都有她置办。家中的柴米油盐如有欠缺她都及时购买回来,从不让别人操心。

  她是学生心中的好老师。和学生关系融洽,对同学一视同仁。有时她也会说某某同学成绩差,但这些同学也是她经常照顾的对象。她利用闲暇给他们辅导功课,询问他们的饮食起居,和他们的家长交流管理教育孩子的方法。特别是那些寄宿生,吃穿用度观察特别仔细,有时就把自己孩子的衣服鞋袜给他们穿,自己孩子的好吃给他们吃。这些同学和她的关系也格外亲密。

  在实际工作中,她始终实践着“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信条,“求实、创新”、“严谨、扎实”地开展教学工作,她的数学课堂,生动、形象、平等、和谐、活跃而有序。常常是欢声笑语不断,教学效果极佳。她精心设计每一节课,认真总结教学心得。她既注重知识的传授,又注意能力的培养,做到既教书又育人。由于她不懈的努力,她的工作得到学校领导同事的赞许,家长的好评,社会的认可。她所带班级的成绩一直居各班前列,她也被学校评为优秀教师。她走到哪里就把爱岗敬业、尽职尽责、无私奉献的精神带到哪里。凡和她共过事的领导、同事一提起她就会伸出大拇指佩服地说:“勤奋敬业,踏实能干,工作上巾帼从不让须眉”。

  人到中年,事业和家庭的担子是最重的时期,每一个人都渴望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但令人欣慰的是,她和丈夫彼此相互关爱、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生活得幸福和谐。正所谓“时刻保持平常心,知足常乐一身轻”。教师工资本就不高,平时生活中,她不慕新潮,不摆阔气,从不浪费,提倡节约,精打细算,用之有度。在她的辛勤努力下,家里的一切都安排的井井有条,日子也过得有滋有味。

  都说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他们的幸福家庭是一家人共同缔造的,有待人宽厚的丈夫,有善解人意,吃苦耐劳的妻子,还有乖巧孝顺的儿子。和谐家庭的创造说起来也很简单:那就是相互理解、相互关爱、相互尊重。

“好媳妇”先进事迹材料8

  八十年代初,作为居民点的试点,他们村全部都改建楼房。由于当时家庭经济条件较差,房子只砌了一层就停工了。奚春琴就和丈夫商量把前面阳光充足的大房间让给公婆住,而她和丈夫则睡在楼梯间。看到那里地方狭小且阴暗潮湿。公婆很过意不去,执意要把大房间给小夫妻住。可奚春琴却对公婆说,你们辛苦了一辈子,为我们付出了很多,理应要住的好一点,让你们幸福快乐地安享晚年,这是我们应尽的职责,等今后经济好转,把房子造好了就行了。而这一住就是近两年的时间。

  岁月流逝,公婆的年纪一年比一年大,行动已有所不便,奚春琴照料的比以前更加细心周到了。婆婆曹巧英是老党员,参加支部活动时,奚春琴总是陪同前往,不敢有丝毫闪失。公婆都是苦出身,平时生活十分节俭,而奚春琴总是想方设法为两位老人添置衣物,为他们做可口的饭菜,把家里打理的井井有条,里里外外的事情从不让丈夫操心。

  XX年初,随着城市化改造步伐的加快,奚春琴一家辛苦建造的楼房也被拆迁了。在租房过渡的两年时间里,奚春琴夫妇为让两位老人过得舒适些,坚持把床让给两位老人,而他们则打地铺。

  XX年奚春琴退休了,并且娶了媳妇有了孙女,一家人和和睦睦,其乐融融。分配安置房的时候,由于房源紧张,她家暂时只分到一套中户。为了让两位老人不再受租房之苦,奚春琴安排自己的儿子儿媳与老人一起生活,自己另外就近租了房子照料二位老人,周围的人无不羡慕他们有这么一位好媳妇。

  XX年底,公公因为年老体弱,瘫痪在床,生活不能自理,而婆婆也已是87岁高龄的老人,身体又不太好,这样照顾公公的重任自然落在奚春琴肩上。她每天为公公洗漱更衣、端水喂饭、换尿布擦身体,还请理发师到家中为公公剃须理发等等不一而足。XX年2月,感受着家人无微不至的关怀与浓浓的亲情,公公安祥地去世了。为不使婆婆因失去相濡以沫的亲人而感到悲伤与孤独,奚春琴就把老人接到了自己的身边,对老人百般呵护,嘘寒问暖,每天还带着老人在小区散散步,让婆婆安享晚年生活。媳妇这么孝顺,婆婆曹巧英对她赞不绝口,逢人便说春琴比亲生女儿还亲,有媳妇的精心照料,她现在可真是享福了。

  在悉心照料婆婆的同时,奚春琴还关心儿子的事业,全力支持他们去外地创业。奚春琴为人谦和,与街坊邻居关系相处的非常融洽。她还热心支持和积极参与社区开展的各项活动。

  奚春琴就是这样一位丈夫眼中勤劳能干、体贴关爱的好妻子;儿子、媳妇眼中和蔼慈祥、朴实善良的好母亲;公婆眼中通情达理、孝敬老人的好媳妇;邻居眼中心地善良、乐于助人的好心人。XX年她被新北区妇联评为“十佳好媳妇”的荣誉称号。奚春琴用她的孝心和行动,赢得了居民群众的称赞和尊重,形成了孝亲敬老的小区新风尚。

  孙培娟对“孝顺”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儿女花钱为父母买好吃的、好喝的、好用的东西是“孝”,而不让老人生气、担心则叫“顺”。人到老年,老人不太讲究吃穿什么的,只要心气好,比啥都重要。

  结婚时,由于婆家兄弟姐妹多,加之当时经济条件比较差,家庭生活不太富裕,孙培娟决定婚事新办,一切从简,彩礼一份不采编要,对此,她受到了婆家和乡亲们的好评。婚后她们跟公婆一起住,努力的工作,为家庭增加了不小的经济收入。生活富裕了,公婆心里也乐滋滋的。工作之余,孙培娟包揽了家里的所有家务。公婆不识字,孙培娟和丈夫商量,给公婆买了个大收音机,并手把手的交给他们如何使用,把他们乐得跟孩子似的。

  后来,她们有了孩子,一家老小更是其乐融融。可在女儿三岁时,公公却得了严重的脑血栓,经多方治疗后,病情有了好转,可后遗症非常严重。她见婆婆一个人忙前忙后的侍奉公公,怕她吃不消,便辞掉了干了十几年的工作,和婆婆一起照顾老人。为了给公公治病,几乎花掉了全部积蓄,到过的大小医院不下二十几家,只要有一线希望,她们就不放弃,就是这样,还是没能留住老人,终于在治疗了十几年后与世长辞,撒手西归。

  公公去世后,婆婆一下子苍老了许多,消沉了许多,终日愁眉不展,茶饭不思。看到婆婆这样,她便和爱人商量;发动亲朋好友、街坊邻居等和婆婆能谈得来的人,都来帮助跟她谈心,帮她走出阴影。婆婆虽然上了年纪,但是心灵手巧,针对这一点,孙培娟手把手的教婆婆修鞋垫,织围巾,分散她的注意力;晚上,又把一天的趣闻讲给她听;星期天,还让孩子陪她开心。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好长时间的努力,婆婆终于对生活又充满了信心。

  婆婆是从旧社会走过来的人,过去的苦日子,让她落下了不少的病根,有胃病、神经衰落、腰痛病、心脏也不太好,为了让婆婆身体健康,孙培娟带她四处求医,在饮食上,也是尽量调剂着吃,最近还特意为老太太买了“孟氏拔罐”,和专治腰酸腿疼得膏药。老太太对媳妇是打心眼里喜欢。

  长时间同婆婆的和睦相处,她们有了许多的相似之处,如:一样的性格、相同的爱好、喜欢一样的颜色、就连喜欢吃红薯、南瓜、和胡萝卜都一样。婆婆常说“俺这个媳妇真是随俺!”二十多年的朝夕相处,她和婆婆从没有红过脸,尽量满足老人的要求。耳濡目染,孩子们也争着孝顺老人,有好吃的总忘不了奶奶,逢年过节也都要给奶奶买上点小礼物。今年春节,孙培娟建议排全家照,老太太非常高兴,儿子争着跟奶奶合影、媳妇也抢着跟奶奶和照、孙子孙女更是争着、抢着更她拍照,把老太太乐得合不拢嘴。

  二十多年的媳妇生活,使孙培娟更加深深的理解了“孝顺”的含义。作为儿女,要做到尽善尽美的“孝顺”是不容易,但只要自己真心去做、用心付出,就终会有回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