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蒲台的苇(沪教版五年级教案设计)

发布时间:2017-5-25 编辑:互联网 手机版

   13 采蒲台的苇

教学目标:

1、感受白洋淀人民奋勇抗敌的气概,宁死不屈的精神,激发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能借助拼音读准生字的字音,理解新词在课文中的意思;能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3、能借助过渡句或过渡段分段,理解过渡句的意思及其过渡的作用。

4、认识作家孙犁,初步体会其借物赞人的写法和朴实自然的文风。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1、感受白洋淀人民奋勇抗敌的气概,宁死不屈的精神,激发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理解过渡句的意思及其过渡作用;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

3、认识作家孙犁,初步体会其借物赞人的写法。

难点:体会文章借物赞人的写法。

教学准备:课件制作。课前预习:查找白洋淀、采蒲台的相关资料,了解地理位置、自然风光、历史背景。

教学过程:

(一)、走近孙犁。课件出示孙犁图片、资料介绍。

(二)、认识白洋淀,引入对“苇”的学习。

1、你对白洋淀有了解吗?“淀”是作什么解释的?学生交流。

孙犁对于白洋淀曾经写下这样一段话,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说说白洋淀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课件出示孙犁《荷花淀》一文中对苇的描写的句子。)

(要问白洋淀有多少苇地?不知道。每年出多少苇子?不知道。只晓得,每年芦花飘飞苇叶黄的时候,全淀的芦苇收割,垛起垛来,在白洋淀周围的广场上,就成了一条苇子的长城。女人们,在场里院里编着席。编成了多少席?六月里,淀水涨满,有无数的船只,运输银白雪亮的席子出口,

不久,各地的城市村庄,就全有了花纹又密、又精致的席子用了。大家争着买:“好席子,白洋淀席!”)

2、白洋淀盛产苇,而且苇的质地很好。板书:苇不过,在孙犁眼中“最好的苇出在采蒲台。”(课件出示)齐读。“采蒲台”是白洋淀地区一地名。采蒲台的苇到底好在哪儿呢?我们进入课文寻找答案。

(三)、感知课文,初步明白人与苇的关系。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思考主要讲什么内容?师:这是一篇阅读课文,旁边有注释,利用起来可以帮助你理解课文。交流(人与苇的关系)

2、人与苇的关系可用什么词语来形容?“紧密”(板书)

3、你从哪些句子,哪几个重点词体会出来?

指名读句子,落实重点词“寄生、依靠”(板书)

4、齐读第一自然段。

教师过渡:今天,我们也走进芦苇荡,去看一看白洋淀人民赖以生存的土地吧!

5、白洋淀图片欣赏(课件播放)

(四)、研读课文,理解“名胜”与“英雄”的关联。

师:刚才有同学发现其中一张图片上有“北京旅游网”的字样,是的,白洋淀现已成为旅游的热点。关于苇塘,孙犁有他独到的见解--

1、课件出示句子,学生齐读:

(“如果单纯是苇,如果单纯是好看,那就不成为冀中的名胜。”)

2、“名胜”是什么意思?举例说说。指名读这句话,教师范读。说说你听懂了什么?

3、换句话说,白洋淀的苇塘之所以成为名胜,是因为什么呢?联系上下文想一想,从课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大声读出来。(它充满火药的气息,充满无数英雄的血泪的记忆。每一片苇塘,都有英雄的传说。)(课件出示)

4、用自己的话说出自己的理解,可以用上一些关联词。指名说

师过渡:这里的英雄事迹很多,不能一一记述,文中给我们介绍了怎样一个故事?请同学们默读。

(五)、学习英雄故事,感受英雄精神。

1、借助旁注,指名简单介绍故事内容。

2、说说哪部分让你最感动?(指名四五个学生)

3、重点讨论结束句。

“这声音”指的是什么?仅仅是指“没有!没有!”的声音吗?那永远响在苇塘附近,永远响在我们身边,一代代传下去的又是什么呢?指名交流。

4、师小结:是的,这声音是采蒲台人民奋勇抗敌、宁死不屈的声音,这决不是一般的表否定的声音,而是中华民族的骨气!请同学们也挺起腰杆,齐读这结束句。

过渡:同学们,学到这儿,我们不难发现,文章已从苇写到了人,我们的学习也已经逐渐转移到了抗日英雄身上,那么,我们又不免要重新审视苇与人之间的关系了。

(六)回归中心,深层挖掘人与苇的关系。

1、回到第一自然段,(课件出示)自由读,说说人们在苇里“穿来穿去”干什么?对于这个“紧密”你又有了怎样新的理解?指名说。

2、师:是的,可以这样说,每一片苇塘,都有英雄的传说;每一片苇塘,其实就是一个抗敌的战场。现在,如果我们再回到那句话--“最好的苇出在采蒲台。”(课件出示)你是否理解了它的实质含义?请在文中找到并划下这句话,联系上下文思考。然后再请学生说说其在文中的作用。(过渡)

(七)、总结写法。

师:同学们,“最好的苇出在采蒲台。”表面看来应该是写苇,而实质上却是在写人。这种写法叫“借物赞人”。不是随便可以借用某种“物”就能来赞“人”的,这物与人之间还必须是相通的。请你结合这句话,想想文中的“苇”与“英雄”之间哪些东西是相通的?交流

(出示句子,齐读):

“敌人的炮火,曾经摧残它们,它们无数次被火烧光,人民的血液保持了它们的清白。”

生交流。

师总结:苇养活了白洋淀人民,而英雄们的壮举更赋予了苇崇高的品质。人和苇的关系是这样的密不可分,这样的和谐自然!让我们齐声诵读课文的一至三段,加深印象。

(八)、巩固延伸。

“借物赞人”在孙犁的作品中屡见不鲜。

1、课件出示《荷花淀》中的典型例句:

(她们奔着那不知道有几亩大小的荷花淀去,那一望无边际的密密层层的大荷叶,迎着阳光舒展开,就像铜墙铁壁一样。粉色荷花箭高高地挺出来,是监视白洋淀的哨兵吧!)

2、自由读句子,说说哪些词句在“借物赞人”。(“铜墙铁壁”、“哨兵”)

3、给有兴趣去课外全文阅读《荷花淀》的同学下发资料。

苇名胜借

板书设计:寄依物

紧密赞

生靠人

人英雄

 

[采蒲台的苇(沪教版五年级教案设计)]相关文章:

1.五年级语文园地教案设计

2.飞夺泸定桥沪教版教案

3.沪教版小学《我们的教室》数学课件

4.《草》教案设计

5.阁夜教案设计

6.写作教案设计

7.蝉的教案设计

8.沪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题

9.大地的话的教案设计

10.前方精品教案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