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感悟及心得体会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我们常常会收获不一样的感想和体会,这时就可以通过文字的方式把这些感悟都记录下来。但是,你知道要怎么写感悟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教育感悟及心得体会,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教育感悟及心得体会1
暑假里,我认真阅读了《每个孩子都能成功》这本书。
《每个孩子都能成功》是一本经典的西方教育著作,作者是美国知名学习问题专家托马斯·阿姆斯特朗先生。他耗时15年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撰写了这本备受赞誉的教育专著。他的研究结果表明,没有所谓天生学习困难的孩子,大部分孩子被贴上学习困难标签其实是因为人们带着偏见看待他们。
书中讲述了一个名叫小明的孩子,他总是充满想象力地发明各种奇妙的玩具。比如他设计了一个水道系统,让水沿着弯弯曲曲的路线流动,最终带着小球进入洞槽,不停地撞击铃铛,使得整个装置响起了美妙的音乐,最后小球还会顺着斜坡滚下来,使得一个可爱的小猪玩具开始旋转起来,最终进入一个张大嘴巴的鳄鱼玩具里面。而这个鳄鱼玩具的嘴巴里面藏着一个神奇的小切削器,可以方便地削铅笔。小明还设计了许多其他机械玩具,它们不仅富有创造性,而且非常实用。然而,因为小明总是按照自己的方式行事,不愿意按照学校规定的方式学习,甚至不会计算房间的面积,所以他被迫退学了。这让他感到很失落,但他并没有放弃自己的创造梦想,他决心继续追寻自己的热爱,并用自己的创造力去改变世界。
还有一个活泼好学的六岁小女孩,当她第一天来到学校时是多么兴奋啊。她已经习惯了将时间花在小池塘边与朋友们一起画画、戏水、堆沙堡和唱歌……在这个特殊且有纪念意义的第一天,她满怀期待,希望能四处走动,探索许多新事物,希望学校允许她随时唱歌、玩耍,她也期待着与其他伙伴自由交流。然而,现实情况并不如她所愿。她发现自己被困在一个需要长时间坐在座位上的世界中,在那里,她必须理解老师复杂的讲解,眼睛不断地盯着教科书上各种奇怪的数字和字母。当她向老师表达自己的失望和困惑时,老师建议她去专家那里进行检查。于是,她接受了一系列深入的测试,然后被认为完全是个“智力低下”的学生。
托马斯先生发现,孩子学习困难的本质在于他们的'学习方法与我们不同。经过详细分析,他得出结论是现今的学校教育很难适应孩子们多样化的天赋和学习方式。教师们只注重培养孩子在有限领域的能力,导致许多孩子与生俱来的才能和潜力被压抑。这也导致了许多不能适应学校教育的学生,他们被冠以学业上的残疾人或差生的标签,而实际上,这些标签使得孩子们真正成为了学业上的残疾人。
其实,我们身边也有很多像《每个孩子都能成功》一书中描述的那些外国孩子。在我所了解的报告文学《每个父母都能成功——王艳云老师的教育胜经》一书中,介绍了北京一位叫王艳云的老师。她通过多年的努力,成功地将来自全国各地的50多个家长和老师认为在学业上无可救药的差生转变成了受人喜爱的好孩子。在来到王老师家之前,这些孩子中的一些几乎门门都不及格,在小学四年级还数不过20,而其他一些孩子一见到书本就想撕……但是,在王老师的教育下,这些孩子在学业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他们都取得了巨大的进步。有的孩子一跃成为班里前五名,一些孩子荣获三好学生称号,还有一些孩子成功考入国内重点大学,甚至有些孩子进入世界一流大学留学深造。他们从原来的差生变成了备受赞扬和尊重的好孩子。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要孩子得到正确的教育和引导,每个人都有机会成功。无论他们现在面临着多大的困难,只要有一位关爱他们和信任他们的老师或家长,就能激发他们无限的潜力。这也证明了教育的重要性,它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让他们走向光明的未来。
李圣珍,这位被中国教育界誉为“救助学业困难学生的教育圣手”的本土教育家,和托马斯先生一样,有着相似的观点。在谈到她的教育经验时,她表达了令人惊讶的看法:世界上本质上没有不愿意学习的孩子,学业差只是教育不当的结果。
“学业残疾”这一概念应该换成“学习差异”,成千上万的被认为有“学业残疾”的小孩,并不是真正的残疾,而是他们有自己独特的学习方式,而老师和家长并没有认识清楚。而且,数以百万计的孩子,之所以在校学习未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患有学校恐惧症或厌倦教室,是因为没有谁认识以及开发他们应该在学校表现出来的东西,也就是说他们特有的天赋与才华被教师和家长的傲慢与偏见彻底泯灭和忽视了。李圣珍常说,教育是一门神秘科学,需要耐心地探求和细心地分析。
古今中外不乏许多大器晚成的伟人,中国就有齐白石,年少时只能以木匠为生,五十岁时开始学习绘画,终成一代国画大师;而外国也有爱因斯坦,年幼时数次不及格甚至零分。
教育感悟及心得体会2
爱的教育,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础。我们的工作对象是有思想、爱憎分明的人。一位合格成功的教师应学会如何去爱自己的学生。首先要做到的是尊重学生。尤其是学生的人格,也才能为学生所尊重。其次,要相信每一个学生。《新教育之梦》说换位思考。作为教师,应设身处地的思考,才能解决问题。教师爱学生,还表现在教育的民主性中。我们教育中的民主精神还不够,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命令学生服从,师生之间平等对话太少。我们经常抱怨社会缺少一些民主,但是孰不知社会民主的基础是学校的民主。没有学校的民主,何谈社会的民主。所以我们教师应善于倾听学生的声音,可以通过谈话,适当的引导,适当的鼓励,这样才能更多的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不但能拉近师生间的距离,也更有利于教师在稳固的基础上开展教育教学工作。
我觉得教师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学习。我们是在用我们时代语言,用我们的生活阅历,同过去的大师们进行心灵沟通,阐释我们对教育的理解。我认为作为一个教师和其他工作者不一样,教师需要各方面的知识。一个知识面不广的教师,很难给学生人格上的感召力。教师还应努力理解学生的世界,要善于和他们沟通,要和他们成为生活中的好朋友。教育本身就是一种生活,生活就要有责任感,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作为一个理想教师,就应该非常关注社会,非常关注人类命运,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责任感,教师在课堂里面和学生讨论环境,人口等问题,才能唤起学生们对这些问题的关注。我们要让学生在离开学校的时候,带去的不仅仅是分数,更重要的是带着他们对未来社会的理想的追求。
品读朱永新教授的《新教育之梦》,字里行间感觉似有一股甘甜清冽的涓涓细流,我顺溪而下展现在我眼前的是无限广阔、无限美好的教育伊甸园。
在这教育的伊甸园里我看到了五个光芒闪耀的花环悬挂在高高的苹果树上,它们的名字叫作德、智、体、美、劳。我看到了理想的学校、理想的教师、理想的校长、理想的学生、理想的父母和一片和谐向上的爱的海洋。
在《新教育之梦》一书的序言中,朱永新讲述了一个令人震撼的真实故事:一位叫布罗迪的英国退休教师,在布满尘埃的阁楼上整理旧物时,发现了一叠发黄了的旧练习册。它们是他50年前31位孩子的习作,作文的题目是《未来我是———》。31个孩子有31个梦想,有想当总统的,有想当驯狗师的,有想当领航员的,有想当王妃的……
那位老师突发奇想:把这些本子重新发到同学们手中,让他们看看现在的自己是否实现了50年前的梦想。他在报纸上刊登了一则启事,不久,一封封回信送到了布罗迪的手中,他们中有功成名就的学者、企业家、官员,更多的是平平凡凡的普通人。
一年过去了,布罗迪手中只剩下盲童戴维的作文本。他写在作文本上的梦想是当一名内阁大臣,他认为,在英国历史上还没有盲人进入内阁的先例,他要创造历史。
正当布罗迪猜测着各种可能,满怀遗憾地准备把作文本送进一家私人博物馆时,他意外收到英国教育大臣的来信,信中的内容让他大吃一惊,同时也感动万分。
信中说:那个叫戴维的就是我,感谢您还为我保存着儿时的梦想。不过,我已不需要那个本子,因为从那时起,我的梦想一直就存在我的脑子里,没有一天放弃过。
50年过去了,可以说,我已实现了当初的梦想。今天,我还想通过这封信告诉我其他的30位同学,只要不让年轻时美丽的梦想随岁月飘逝,成功总有一天会出现在你的面前。戴维的行动使朱永新教授获得启迪:谁在保持梦想,谁就能梦想成真;谁能不懈地追寻理想,谁就能不断地实现理想。
我感到很荣幸,因为我拜读了朱教授的理想,找到了教育的伊甸园里属于自己的那棵苹果树。因为我也是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有权利和责任分享朱教授爱的.教育、理想教育的梦想,并用它提醒和改写自己从今往后的实践和追求。因为我也有一颗充满理想和激情的跳跃的心。如果你要问我的梦想是什么?那就是我愿我的青春永驻苹果树下!
今天,我终于在《新教育之梦》一书中找到了追寻已久的答案。朱永新教授告诉我们:“要挖掘你生活中、职业中的内在魅力。”
教师,作为小学教师这一职业可能永远达不到职业排名榜的最前列,但是我相信,一个优秀的、理想的教师,一定会在自己的内心把它排在最前列!
是啊!细想一下,我们的心态一般都比同龄人要有活力很多,这是我们的职业,我们的孩子给予我们的美丽,是孩子们影响着我们,带动着我们,年轻着我们,使我们的青春延续再延续......
拜读了《新教育之梦》一书之后,我不再怕自己老了怎么办?不再问自己还要教多少年书?因为我知道了“一个教师不在于他教了多少年书,而在于他用心教了多少年书”。
朱教授说“一些人,他教了一年,然后重复了五年,十年,及至一辈子;有些人,实实在在地教了五年。一个实实在在教五年的人,与一个教了一年却重复了一辈子的人,他们的成就是不一样的。”
因此,我追求作一个实实在在的教师:一个胸怀理想,充满激情和诗意的老师;一个自信、自强、勤于学习,不断充实自我,不断挑战自我的老师;一个善于合作,坚韧、刚强、不向挫折弯腰,关注人类命运,具有社会责任感,具有人格魅力的老师;一个充满爱心,受学生尊敬的老师;一个追求卓越,富有创新精神的老师,我相信那必将是一个永远年轻老师。
花儿不会因为畏惧凋谢而后悔绽放,小溪不会因为畏惧干涸而放弃流淌,自然界中的万事万物都有它生命中最精彩的“一阵子”,它们都知道抓住每个最精彩的“一阵子”去赢取一辈子的生存价值。
愿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怀着“新教育之梦”谱写自己辉煌的“一辈子”!
教育感悟及心得体会3
诚信是我们应该始终遵循的核心价值观,它不仅关乎个人的品格和道德,更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发展。通过自己的亲身体会和思考,我深深认识到诚意诚信的重要性。在生活和工作中,只有坚持诚信,才能树立良好的形象,获得信任和尊重。同时,诚信还能够塑造良好的人际关系,促进和谐的社会风气。以下是我对诚意诚信的心得体会和感悟。
首先,诚信是做人的基本准则。我认为诚信是一种反映个人品质和本性的态度。一个诚实守信的人,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生活中,都能够得到他人的认可和信任。仅凭自己勇敢地面对错误、勇于承担责任的态度,就足以彰显出一个人的诚信。诚信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它鼓励人们坚守道德底线,做到言行一致、信守承诺。只有有信用的基础,才能建立起和谐稳定的社会秩序。
其次,诚信为人际关系的发展起到关键作用。在个人与个人之间、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交往中,诚信是相互信任的基础。无论是与朋友相处还是与同事合作,只有通过真诚的对待和言行举止,我们才能赢得对方的信赖和喜爱。曾经,我和一个朋友合伙做生意,他不诚实地隐瞒了项目中的一些状况。结果,我们的合作陷入了困境,不仅商业利益受损,而且我们之间的友谊也受到了伤害。因此,我深刻认识到,诚信不仅在事业上能够取得成功,更能够维系和谐稳定的人际关系。
再者,诚信对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一个企业如果缺乏诚信,很难立足市场并长久发展。客户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石,只有通过诚信经营,才能与客户建立起深厚的信任关系,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而一旦企业失去了信誉,就可能导致声誉丧失,甚至面临倒闭的危险。以丰田汽车公司为例,它秉承“诚信至上”的经营理念,不仅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还坚守诚信的原则。正是这种诚信经营理念,让丰田成为全球最受信赖的汽车制造商之一。
最后,诚实守信的行为对个人成长和自律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诚信不仅涉及到对他人的态度,更是对自己的要求。守信成为一种良好的习惯,可以使我们更好地约束自己的行为,提高自律能力。诚信需要我们在遇到困难和诱惑时能够坚守底线,不做伤害自己和他人的事情。如此一来,我们能够在追求个人成功的同时,保持良好的精神品质。正如杨绛所说:“信仰比教育更重要,因为它关系到人最原始的道德。”
总之,诚信是我们时刻应该坚守的核心价值观。诚信不仅是做人的基本准则,也对人际关系和企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通过诚信的行动,我们塑造了良好的形象,赢得了他人的信任和尊重。同时,诚信能够促进和谐稳定的社会风气,为个人成长和自律提供了坚实的保障。我们应该时刻保持诚实守信的态度,让诚意诚信成为我们行为的准则,使这种品质融入到我们的人生价值观中。
教育感悟及心得体会4
起初拿起《新教育之梦》一书是为了完成写读后感的任务,但拿起书的一刹那,便被它的封面吸引了,只见蓝色的封面上,一圈一圈白色的、小小的字“我心目中理想的德育,我心目中理想的智育,我心目中理想的体育,我心目中理想的美育……”一直围绕着作者的漫画头像,螺旋形向外延伸、延伸……,似乎带着我的思绪一起在延伸。打开扉页,仔细的阅读目录,一条一条认真地看,“理想的德育”、“理想的智育”、“理想的体育”……在品读的过程中已记不得有多少次在心头产生了震动,也可以说是一种共鸣。《新教育之梦》一书并不像很多的教育类书籍一样泛泛而谈,大道理一堆,而是从我们身边的教育现象入手,进行分析、阐述。朱永新教授以独特的眼光从一些小事上琢磨到教育的真谛,并运用通俗的手法表达出来,在客观地分析了现行教育的现实和困惑之后,理智地批评了旧观念中存在的种种弊端。全方位、多角度地构筑了新时代的新教育理念,打破了隔在“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间的城墙。
本书的第一篇章就是“理想的德育”,可见朱永新教授非常的重视德育工作。而当今社会青少年的道德水平真的是非常让人担忧,有的孩子缺乏一种和别人相互交往的基本品德,他们不知道怎样去处理矛盾,不知道怎样去面对挫折,不知道怎样去处理冲突,所以现在青少年犯罪、自杀等问题已越来越严重。德国著名的教育家赫尔巴特曾说:“道德普遍地被认为是人类最高的目的,因此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的确,德育应该是整个教育的灵魂。但在很多的学校,德育还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平时对孩子的品德教育大多都是说教的形式,缺少实践,这样的德育教育当然是不能深入到孩子的心灵的。
在“理想的德育”中,朱永新教授从八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第五点“理想的德育,应该科学、合理地设置循序渐进的德育目标,使其兼具现实性和理想性的双维视角,形成层次递进、不断完善的德育目标体系。”中提到的内容。就如作者在书中提到的苏霍姆林斯基所在的学校,在每年迎接新生时,总是在一进门的大门墙壁上挂着“要爱你的`妈妈”标语,而不是“爱祖国、爱人民”之类的标语。苏霍姆林斯基的解释是:对于7岁的孩子不能讲这么抽象的概念,而且如果一个孩子连他的妈妈也不爱,他还会爱别人、爱家乡、爱祖国吗?爱自己的妈妈易懂易做,为日后进行爱祖国、爱人民的教育也能打下基础。书中还举例说了日本一所小学在进行同一德育内容时,不同年级有不同的德育主题,主题内容由低到高。这也提醒我们今后在进行德育教育时,也要遵循幼儿的年龄特点,小、中、大班可以有不同的德育内容,而同一教育内容在小、中、大班也应有不同的程度。我们幼儿园的道德教育也应该建立起一个由低到高、不断发展、既有理想,更具现实性的目标体系。
教育之梦读书心得体会篇对于新教育,从听说新教育,到走进新教育,进而实践新教育,我自己感到到目前为止,我个人对新教育有了全新的认识和相对比较深刻的理解。特别是学校为我们购买了朱永新的《新教育》一书,让我们在思想上进一步提高了对“新教育”改革的认识,也可以说成一种全新理念的一次升华。但是,作为常年从事小学数学工作的我来说,虽然自认为逻辑思维和抽象能力还算不错,但是语言表达能力严重欠缺,说道通俗一点就是:我心理明白,说不出来什么大道理,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今天,来参加这次交流会,只好简单谈一点很浅显的个人体会。
“新教育”改革运动,其核心是培养学生个性、尊重学生人格、训练学生民主能力。 “新课程”、“新基础教育”、“新教育实验”已经成为中国教育改革过程中众人皆知的三个关键词,这三大教育实呈现为“三足鼎立”之势,共同为当代中国教育支撑起了一片新的天空。
因为从事教育一线工作,所以对我感触最深的是新教育六个行动之“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这也是我们学校搞新教育的一个亮点。
老师和学生们通过教育日记、教育故事、教育案例分析等形式,记录、反思教师的日常教育和学习生活,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生的自主成长。写教育随笔不仅是练笔,也不仅仅是“心灵的对话”,教育随笔还有育德、启智的功能。教师和学生在写随笔(日记)的过程中,体验生活,学会欣赏自己,肯定自我,反思自我,促进师生超越自我。教师可以把随笔写在批阅里,可以为每个孩子写信,写贺卡,写观察日记,鼓励教师和学生坚持记录生活的轨迹和人生反思的成果。也是一种师生之间交流的很不错的有效方式。
我们从刚开始的拼凑的方式写随笔,进而到有感而发不由自出的写随笔抒发感情、探讨问题、交流经验,到慢慢地形成一种习惯,我们会发现,自己的写作水平小有提高了,居然还有可以教语文课的天赋了,甚至有些想该行的念头了。老师的这些好习惯也影响到了孩子们,不仅仅对孩子的写作水平的提高是一种很好的锻炼机会,也促进了师生之间关系的融洽。
教育感悟及心得体会5
培根说过:“读书给人以乐趣,给人以光彩,给人以才干。”书一直都是人类的朋友,作为朋友与我们每个人的交情都不一样,有的只是泛泛之交,而有的确实惺惺相惜的难觅知音。
最近,我读了一本书,这本书叫《爱的教育》是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写的,《爱的教育》这本书是通过一个小学生的日记的形式反应了社会各阶级以及他们对各种事物的不同态度。不同情感与不同的处置方法,它是通过对生活的朴素年描写,使人感到人类多么需要相互帮助、相互关心、相互理解!
裴宝尼老师讲的一个故事:一个贫苦的爱国少年。这个少年小时候家里很穷,无奈之下,父亲把少年卖给了马戏团,少年在马戏团里练功夫,练不好,老板就对他拳打脚踢,他好不容易逃了出来,请求领事馆帮助,领事馆把他送上船,让他回家,船上的人给了他许多钱。晚上,少年无意间听到那些人在谈论意大利,说意大利是强盗的天下。少年愤怒的把钱抛向他们,说:“你们侮辱我的国家!你们这些人的钱我不稀罕干!”他的眼中充满了愤怒,脸涨红,爱过的一腔热血在沸腾。
少年非常的爱祖国,他认为自己的祖国是最伟大的,不许任何人侮辱自己的.国家,如果人人都有爱国之心,国家一定会富强。即使少年身上没有一分钱,但是他宁可身上身无分文,也不愿别人侮辱自己的祖国。
你,我,他之间,要相互关心,相互理解,相互帮助,这些都离不开一个字——爱。今年,南方的干旱,牵动了多少人的心,俗话说:“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给人以希望是人情,给人以温是爱心,我们的力量或许是微薄的,但是点滴之水可以汇成爱的海洋。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教育感悟及心得体会6
郑杰校长的《给教师的一百条新提议》,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高深的谈论,可我却十分喜欢读它,我觉得郑杰校长就像一个素未谋面却有默契的朋友。
看到郑杰校长在第九条中提到了学会赞美。这不禁使我想到:赞美他人体现了一种智慧——你在欣赏他人的时候也在不断地提升和完善着自我的人格;赞美他人体现了一种美德——你付出的赞美,非但不会贬损你的体面与尊严,相反还会在不经意间收获友谊与合作;赞美他人体现了一种修养——赏识他人的过程本身就在矫正着你的狭隘、克服着你的自私。因而赞美他人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一种培养和张扬大家风范的过程。
应对“赞美他人”的丰富内涵,任何人都不会无动于衷。关照自身,如果我们能够把教育本质属性理解为是一种“沟通”和“合作”的话,那么,赞美他人,理应成为当今教师必备的素质之一。
工作中,总有那么一些人,他们意气风发,通达洒脱,奋发向上;总有那么一些人,他们勤于学习,善于思考,踏实工作;总有那么一些人,他们乐于分享,肯于吃苦,勇于创新;总有那么一些人,他们淡泊名利,虚怀若谷,默默奉献;总有那么一些人,他们挚爱事业,深爱学生,精益求精;……我们本该赞美他们,我们能够赞美他们,我们也必须赞美他们!否则,还有什么能让我们感动还有什么能够光大人性那美丽的面庞
教育中,总有这样一些画面,学生的顽皮淘气,教师宽容笑对,节之有法;总有这样一些画面,学生贪玩懒散,教师坚持笑对,培养习惯;总有这样一些画面,学生心灵受伤,教师真诚笑对,平等交流,抚平创伤,点燃信心,托起期望……总有这样一些画面让我们感动,让我们发自内心地为之赞美!
一粒沙子,一个世界,一朵小花,一个天堂。学生年龄虽小,内心却也是丰富、敏感的。他们更需要教师的赞美,需要教师发自肺腑的真诚赞美,愿学生在教师们的赞美中长大,愿教师们在赞美之中成熟、优秀。
我们不仅仅应当明白为什么要培养孩子的幸福感与敬畏感,此刻的关键是要解
决如何培养的问题。
今日看了郑杰校长写的第23条教师要有静气。是呀,教育拒绝浮华,不需要热闹,那作为教育工作者同样应摒弃热闹与浮华;教育,亲近的是实在,坚守的是梦想,淘洗的是媚俗,剔出的是虚假。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不可能像大师那样,但我们确实应当“少些急功近利,少些欺世盗名,少些拔苗助长,少些弄虚作假,”确实应当做一个有心人,甘于寂寞,勤于学习,敢于探索,不断创新;于平淡平和中寻找自我,肯定自我,在磨砺辛苦中走向解放,欢乐就在寂寞之中。
告别泸沽湖慵懒的阳光,回家继续拜读郑杰校长的大作,今日看的标题是——学校,人们犯错误的地方。这个题目似曾相识,翻看以前的读书笔记,看到了摘抄的肖川《教育的梦想与信念》中的语句:“学校”一个可能的定义就是学生能够犯错的地方;在孩子离开父母之后仍能够淘气、顽皮、打闹、追逐和嬉戏的地方;是与同伴产生冲突,并能够学习解决冲突的地方;是孩子能够每一天都能见到自我喜欢的同伴的地方。“远远的,学校是一个美丽的风景;远远的,学校是一个期望。”学校是人与人的心灵最微妙地接触的地方,当我们走进它时,它应当仍旧是美丽和给人以期望与信心的地方。
下头有当时读后的感悟,偷一个小懒,于是稍作修改便搬了一下家。学校这个名词在教师的概念里有着根深蒂固的含义:是孩子学习的地方,是教师教学的地方,是师生共同交往、提高的地方……然而,学校是能够犯错的地方的定义几乎从未在我们的头脑中浮现过。
某种意义上讲,教育就是“心向着孩子”。我们如果心向着孩子的秉性,那么学校就会成了孩子秉性在家庭、父母之外延续的地方,所有在父母、家庭里表现出来、可能发生的情景当然也就在学校发生着。我们要心向着孩子的欢乐,那么学校就成了孩子的欢乐在家庭、父母之外延续的地方,他们自我流淌、享受着欢乐,当然更需要学校这个欢乐之地为他们创造欢乐!
在学校里,“心向着孩子”会指引我们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尊重他们的人格与个性,与孩子们和谐相处;“心向着孩子”会指引我们从学生的生活世界寻
找教育的真意,它将给我们一双会发现的眼睛,发现孩子的无助与悲伤、发现孩子的天真与稚嫩、发现孩子的诚信与自强,接下来,我们就会觉得自我赞许的眼神,肯定的微笑,鼓励的话语,疼爱的抚摸都那么管用,简直与学生心有灵犀!最终,我们最终“心向着孩子”,学校的美丽与魅力便真正展现了出来。
看着书一天天变薄,心中还是蛮有成就感的,今日看到了第84条,善待学生,善待家长。喜欢这个题目,不太喜欢下头的文字。可能这也是普通教师与校长的思维区别吧。
看到善待孩子,使我想到了同学发给我的《关于美国教育改革的演讲》中作者摘录智利诗人加布里拉米斯特拉尔的诗句。
我们所需要的很多东西都能够等待,但孩子所需要的东西却不能等待。他的骨骼正在成形,他的血液正在生成,他的心灵正在发展,我们不能对他们说明天,他们的名字叫今日。
从现实状况上讲,我们清楚自我应当培养什么样的孩子,却不清楚我们能培养成什么样的孩子;我们清楚自我培养孩子的心思,却不清楚我们培养的孩子是什么心思;我们清楚地勾画着孩子的未来,却不清楚孩子的未来怎样才不是梦。有一首歌唱得好,要认真抓住每一分钟,孩子的未来才不是梦,因为,他们的名字叫今日!
今日,我培养了孩子良好习惯了吗这是我们最应回答的'问题。印度一句名言说得好: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人生。基础教育阶段如果我们没有为学生播种习惯,而习惯是靠我们坚持不懈,慎终如始,脚踏实地,一点一滴培养出来的,他来不得半点虚假,那么,我们就没有真正承担起为学生一生奠基的职责,这是我们教育的失败!
今日,我培养了孩子民主性格了吗这是学生作为大写的人的应有之义。所谓民主性格,用肖川的话说,就是乐于分享,敢于承担,心存感激,服膺真理,勇于实践的性格。我们没有任何理由拒绝这些完美的魅力人格,更没有任何理由不让我们的学生成为拥有这些完美的魅力人格的人,而这些,哪一样不需要我们把握今日,珍惜今日
当然,我们还能写出“孩子的名字叫今日”这句话的更多内涵。诠释他并不是我要研究的根本宗旨,我最想说得是,趁孩子们的心地还柔软,骨骼正在成形,血液正在生成,做我们必须要做的工作吧!而善待孩子这是我所能想到的最好的回答!
善待家长这四个字,让我想起曾读过的安尼斯通《一位母亲写给世界的信》,文中写道:世界,我期望你能时不时地牵起他的小手,教予他应知之事。教予他,尽可能温柔些。给予他指导,每有恶人之地,必有豪杰所在;每有权诈小人,必有献身义士;每见一敌人,必有一友在侧。教予他书中自有黄金屋。让他见空中的飞鸟,日光里的蜜蜂,青山上的簇簇繁花,给他时间静思其中亘古绵传之奥秘。教予他,磊落的失败远比欺骗的成功更荣耀;教予他,自有我信念,哪怕他人言错;教予他,能够最高价付出自我的精力与智慧,但绝不能出卖良心和灵魂;教予他,置群虻的喧嚣于不顾,在自觉正确时要挺身而出。请温柔的教予他,世界。可是不要娇纵他,因为仅有烈火才能锻炼出真钢。
这是一位母亲写给世界的信,读着片断,我们分明能够感受到为人父母的期望!她期望世界“尽可能温柔些”,“请温柔的教予他”,同时又“不要娇纵他”,多么理智而慈爱的母亲!可怜天下父母心啊。
读着这位母亲写给世界的信,我分明觉得就是写给身为教师的自我!郭沫若曾说:“经师容易人师难”。作为教师,我们应当培养的是一个个“大写”的人。如果我们的学生被浇灭了奋发向上的朝气,泯灭了天真烂漫的童心,毁灭了赖以生存的尊严与自信,我们还是合格的教师吗我们还能面孩子的父母,应对自我吗所以我们每一天都“教予他”,除了知识更应会做人;除了自我更要有他人;除了书本更要有生活;除了索取更要有感恩;我们每一天都“教予他”,……教予他一切的一切,只为他成为一个真正的人!
记得还在书上看过一位家长的话,“我的要求其实很简单:在他离开你的时候,他对生活,拥有一份热爱,对人生,拥有一份自信,对你,对我,对所有的人,拥有一份真情。”我们能够满足这位家长“简单的要求”吗这个要求简单吗孩子、家长和我们都在追求着世界的真善美,那就让我们善待自我、善待学生、善待家长。
我是教师,就要当最负责的教师。虽然我与他人比,不必须做得最好,但对于“我”自我就要做到“自我的最好”!
教育感悟及心得体会7
阅读《爱的教育》这本书,我深受感动。这本书以其独特的叙述方式,生动地展现了爱的力量。书中的每一个故事都深深地触动了我,让我对爱有了更深的理解。
爱是教育的核心,没有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作为教师,我们的责任不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引导学生们去感受爱、学会爱、传递爱。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更加明白了这一点。
这本书也让我反思自己的教学方式。我应该更多地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用爱心去引导他们,让他们在知识的海洋中感受到温暖和关怀。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培养出有爱心、有责任感的学生。
总的来说,《爱的教育》是一本非常有价值的书,它让我更加坚定地走上了爱的教育之路。
教育感悟及心得体会8
前段时间我有幸阅读了《激发心灵深处的教育》,这本书让我深刻认识到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该唤醒学生内心最美好的期待。俗话说:“书读百遍,其意自现。”作为教师,如果我们只是读一遍题目,又怎么能期望学生们仔细审题呢?我们不能仅仅因为我们在备课时对教材内容非常熟悉,就认为学生们也同样熟悉。学生从课堂学习中所获得的不仅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习方法。如果每次给学生阅读题目时,我们都读两遍、三遍,并且指导他们如何读题,那么......
读完这本书后,我深感拥有一位优秀的教师的思维方式,他们能够引导我们不断地发展自己的事业,并努力探索科学的教育教学方法,以不断提升自己在教学活动中的水平。然而,思想和见解并非天生具备,“拿来”之后,我们还要善于与时俱进,并在长期的实践基础上进行深入思考。对于教学研究来说,如何选择一个课题?如何确定研究的方向?我认为这些问题对我来说非常有意义,因此我打算利用寒假的时间读几本类似的书籍,以提升自己的能力。
书中讲到:“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胸怀理想,充满激情和诗意的教师;应该是一个自信、自强、不断挑战自我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善于合作、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充满爱心、受学生尊敬的教师;应该是一个追求卓越、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勤于学习、不断充实自我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关注人类命运,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坚韧、刚强、不向挫折弯腰的教师。”对照这里提到的要求,我身为一名教师,觉得离理想的教师的距离很大。其中有很多要学习。这也需要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充实自己,不断完善自己。遇到挫折不气馁,要总结失败的原因。要完全做到书中所讲的八点,当然这个过程是非常艰难的。但是只要有这方面的意识,通过自身的努力,会慢慢向理想的教师靠拢,缩小其间的差距。
但是在这其中,我最向往成为一位充满爱心的教师。因为爱可以容纳一切,可以超越一切。作为教师,对学生的爱是非常重要的表现之一就是相信每个学生。每个孩子都有巨大的潜力,而且每个孩子的潜力是独一无二的。有人可能认为发展潜力需要通过练习来挖掘,但我相信孩子的潜力需要通过爱来开发。我热爱我的学生,常常会想到这样一个念头:如果某一天有一个学生割伤了手,我会不由自主地想到自己的儿子,如果是我的儿子受伤了,我会怎么做?接下来的'一切都会自然而然地发生,学生也会感受到你真正关心他。从此以后,无论他在学习还是生活中遇到不愉快的事情,他都会选择找你倾诉。师生关系的融洽,源于你首先付出了爱。所以说,只要你愿意爱学生,就会得到更多的爱。
教育离不开爱。爱的教育,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础。就如夏丐尊先生所说的那样:“教育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称其为池塘。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作为一名教师,我们的工作对象是学生。我们的工作和任务是要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的新人。一位合格成功的教师应学会如何去爱自己的学生。
教师爱学生,首先要注意的是要尊重学生。学生的自尊心是他们内心最敏感的一部分。一旦他们的自尊心受到伤害,如果轻微的话可能会失去信心,而严重的话可能会对整个世界产生不满和愤怒。现在的学生普遍在家庭中被过度溺爱,在接收信息方面有着很多途径,而且这些途径也非常新潮。对于那些已经进入青春期并正处于身体和心理发育的高年级小学生来说,他们可能更加容易产生逆反心理,无法忍受老师的批评和责骂。因此,只有尊重学生,尤其是他们的人格,我们才能拥有一群积极向上、健康成长的学生,同时也会赢得学生们对我们的尊重。
教师爱学生,其次,要相信每一个学生。为人师表还要能推己及人,以彼之心,度己之腹。一件事情,从某一角度看是不可忍受的,而从另一个角度看,却未必没有可谅之处。对于个别学生总无法及时完成作业,对于老师而言,这就是一个不认真至少是不重视学习的学生。然而从学生的角度来看,或许有别的原因,可能是客观原因如家庭因素,可能是自身原因,如这个学生可能上课没听懂,作业不会做。也可能是作业量超出了他能负荷的范围……。作为教师,应设身处地思考,才能解决问题。时时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告诫自己,做到为人师表,尊重学生,相信学生,赢得尊重,赢得信任。
理想是非常重要的,它给予我们前进的动力。实现理想可能会很困难,但却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不断进步的机会和潜力。作为一名理想的教师,远大的理想是必不可少的。这个理想可以是更高更远的目标,以激励自己不断地进步。
新教育的核心理念之一是“以人为本,关注个体”,强调的是照顾每个人的需求和发展。这里的“每个人”不仅指学生,还包括教师、校长、父母以及其他与教育相关的人员。新教育实验的目标是创造一个让教师和学生都能够获得幸福和完整教育生活的环境,主要通过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状态、学校的发展模式以及教师的科研范式来实现这一目标。在我看来,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实际上也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成长的过程。
我认为,在新教育的实施过程中我们教师要努力做到一下几点:
教师是学生的楷模,我们要求学生做到的事情,老师要先行一步。比如,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与学生共同创作随笔、倾听外界的声音、培养出色的口才等等,这些都是我们作为教师首先要做到的。只有我们身体力行,做学生的榜样,才能期待学生阅读、写作、演讲和关心社会。作为教师,我们需要树立积极向上的形象,并以身作则。只有以身作则,做一个品德高尚的榜样,学生们才会受到启发和影响。正如《论语·子路》所言:“如果你自己的行为端正,不需要再去命令别人怎么行动;如果你自己的道德不端正,即使你命令别人也不会听从。”
教给学生一生有用的东西。教给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让学生学会如何对待未来、对待工作、对待社会、对待学习、对待他人、对待自己。教给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回想我的教育经历,我的老师们教给我的很多东西都一生受用,譬如守时。
教师的专业发展对学生的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教师应该注重这种影响,而不是试图彻底改变学生。因此,教师需要不断学习和充实自己,并通过专业阅读、专业写作和专业共同体来实现个人的专业发展。为了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教师可以通过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来提供更高质量的教育。他们可以通过参加进修班、研讨会和继续教育课程来获得新的知识和教学方法。此外,教师也应该密切关注最新的教育理论和研究成果,以便在教学中应用最新的教育趋势。除了学习,教师还可以通过专业写作来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他们可以通过撰写教学研究论文、教材、教案等来分享自己的教学经验和心得。这不仅有助于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还可以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此外,教师还应该积极参与各种专业共同体,如教研组织、学科团队等。在这些共同体中,教师可以与同行进行交流和合作,分享经验,互相学习,共同提高教学水平。总之,教师的专业发展对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通过持续的学习、专业写作和参与专业共同体,教师可以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从而更好地影响和引导学生的成长。
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向学生学习。“三人行,必有吾师。”学习他们的纯真善良、充满活力,学习他们的坚持和较真,学习他们敢于提出质疑……
在学生眼里,教师能够与他们平起平坐,他们的心理也就获得了一种平衡,这样的教师最能受到学生的敬重。学生乐意与我走近,常把心里话告诉我,这不能不说是一笔最宝贵的财富。我会深深的感受到了自身的一种最崇高的价值。毫不避讳地说,这种崇高,正是我在读书工程中所获得的最大的收获,是我不断学习、不断完善的具体表现,这就是师德!这就是师魂!
教师的成功,作为一名学生,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首先必须明确教师的本质是什么。而要教好自己的学生,同样需要理解学生的特点和需求。显而易见的答案是:教师和学生都是人类。请回复你对修改后内容的满意度,以便我能够继续帮助你。
共同行动,共同坚持,共同成长。只要我们努力付出,就会收获丰盛的成果;只有坚持不懈,才能创造奇迹。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需要师生共同努力创造。
教育感悟及心得体会9
书是知识的海洋,在书中我们可以学到许多有益的知识。在漫长的寒假期间,我就读了一本非常有意义的书——《爱的教育》。
《爱的教育》这本书主要讲了一个四年级男孩儿安利柯以日记的方式,从四年级10月份开学的第一天一直写到第二年的7月份,记录了他身边各种感人的小故事,记录了他在生活中一点一滴所积累的爱,他一天感受一点,一天反思一点,每天都在爱的世界里成长。
书中的每一篇文章都非常感人,其中使我印象最深的是《不幸的事件》,主要讲洛贝迪为救一名小学生被马车辗伤了脚,骨头都被轧碎了,而洛贝迪却一声不吭,这世上还能有多少人为了和自己不相干的人付出生命的救赎?我觉得这一段是最感人的,这让我感到了一个人要是有了一颗无私爱心,就会是一个拥有一切高尚品质的人。在《爱的教育》这本感人的书中,处处都是这种拥有高尚品质的人。
古往今来,有多少爱的真情故事啊,可见,爱,是无处不在的。我们一出生,就沉浸在爱的海洋里,有父母的爱和爷爷奶奶的爱。渐渐长大了,上学了,又有老师的爱,同学们的爱。爱就如空气一般,我们身边到处都是爱,我们从未离开它,离开了爱的人,就等于没有灵魂的人。爱可以使人绝处逢生,爱可以使浪子回头,爱又可以激发人无穷的.力量。
爱,使我们能快乐健康地成长,是爱,给予了我们内心的温暖。人与人之间的爱是伟大的,爱是宽恕的,爱又是包容的。爱是教育的源泉,爱与教育是息息相关的。多感受一份爱,就多一份温暖;多奉献一份爱,就多一份快乐。在今后的日子里,让我们共同沐浴在爱的海洋里,我建议大家有机会一定要去看看这本书,它引导着我们永远保持一颗“爱”心,爱我们身边所有的人和事。
爱是一种博大的、无穷的、伟大的力量,我相信只要每个人都付出一点爱,我们的世界将变得更加美好!
教育感悟及心得体会10
《爱的教育》是一本描写安利卡小学六年生活的书,它催人奋进,让我受益匪浅。
这本书的主角是安琪卡、卡罗纳等人。它主要描写了安琪卡与同学们之间发生的一系列友谊故事。比如,卡罗纳主动保护弱小,可莱迪斯通过努力学习来孝顺父母……这些故事中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最喜欢的人物是卖柴人的儿子可莱谛,因为他的`孝心感动了我。在父母的精心照料下,衣食无忧,却动不动就跟他们耍小脾气。我们有时候还嘲笑一些因家境贫困买不起新衣服的同学。
我最喜欢的片段是每月故事《少年抄写员》中的“一天晚上,他等爸爸上床睡下以后,就悄悄地摸进工作间,点上煤油灯”叙利奥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为家里补贴家用,实在太让人感动了!再想想自己,爸爸工作这么忙,经常加班加点,而自己却向爸爸要这要那,一点也不考虑他的辛苦。现在,我知道了,我不但不能只缠爸爸而不学习,并且还要理所应当地分担家务,这才是真正的好孩子。
读完这本书,我想:书中那些贫苦的少年都懂得努力学习、孝敬父母,那我们这些“小皇帝”不应该这么做吗?爸爸妈妈把希望都寄托在我们身上,所以我们要努力学习,健康成长,来报答父母。
教育感悟及心得体会11
《爱的教育》这部小说很贴切我们的实纪,所以变得很容易就懂,但是懂了并不能完全,我们学会实纪运用啊!它让我看到现在我们的许多毛病和缺点,如不爱守纪律、爱慕虚荣、有妒嫉心,有的还欺负弱小的同学,但我们更多的还有许多的闪光的美德。因为这样所以我们才要更加地竭力颂扬啊!还有我们还要珍惜眼前的一切父母、师长、朋友真挚的爱。因为他们都有感人肺腑的力量。请珍视你眼前所有幸福的.时刻吧!因为他去了再也不复返还了!
我喜欢《爱的教育》这部小说,他很实际地展示我们现代孩子的优点、缺点,而我们应该将优点保存,而缺点,我们要改善弥补一切的缺点吧!相信我们现在的学生并不差,我们一定会做得更好、更棒,让我们一起努力吧!
我看完《爱的教育》以后,深受启发。作者亚米契斯,写他上小学四年级的生活。这本书有他和同学之间的友谊、师生间的感情。内容感人肺腑、扣人心弦,是风行世界的文学名著之一。 最令我感动的是《伦巴第的小哨兵》(每月故事)。故事讲述的是六月的一个早晨,一小队意大利骑兵正在前进。他们看到了树林中有一个农舍,里面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这屋子里只有少年一个人,家人都逃走了,他想看打仗,所以留了下来。士兵爬到屋顶,向远处望,可是屋顶很矮,看不到远方。于是士兵让少年爬上树,看看远方有没有敌人。少年不一会儿就爬上了树顶。他往前看,看见有两个敌人,离这儿只有半里路。士兵又让他看右边,他说:墓地那边的树林里有东西在发光,好似是刺刀。突然一颗子弹飞了过来,落在了房屋后面。
他仍然看左边的情况,士兵大声喊他下来。这时,又一颗子弹飞来了,这次更低了,声音尖利,从少年身旁掠过,少年吓了一跳。快下来!士兵又喊道。少年把身体左转,大声说:左边,在教堂那儿,好似第三颗子弹打断了少年的话,他从树上掉了下来死了。士兵把三色旗盖在他的身上,把他埋好了。
看完了《爱的教育》,我是多么感动啊!伦巴第的少年为了他的国家,把自己牺牲。这多么伟大,多么荣耀,当第一颗子弹向他打来的时候,他仍然在树上看敌情,第二颗子弹飞向他的时候,他吓了一跳,但是他还在树上看情况,但是第三颗子弹向他打来的时候,他中弹了。我为这个伦巴第少年的死,而感到惊讶。这让我想起了邱少云,他宁可活活被烧死,也不愿暴露自己,为了祖国,勇敢无比。
《爱的教育》让我深深的知道,在祖国需要我的时候,我应当奉献自己的一切,哪怕是最珍贵的生命。
我觉得安利科是个孝顺的孩子,也是个善良的孩子。他天真、活泼、好动,我发现,在他生活的周遭有许多关心他的好朋友,时常鼓励他,抚慰他,所以他才可以顺利成长,也可以从中获取经历。
我看这本书,我体会到同学之间的关爱和照顾,我也从中知道老师对同学的关爱和教导。这让我想起以前教导我的四年级老师,她长的非常漂亮,是一位新来的老师,他对我们很好,就像安利科的班导师一样的慈祥!老师非常温柔,但生气时就非常……在她教导我们的期间,我发现老师很少打人,她顶多只有念个几句而已,有时还因为被我们气到不知要如何教导我们。我记得有一次老师气到不知要如何开导我们,在课堂上发了十分钟的呆,她原本想大声的斥责我们,但她没有,只是一直跟我们讲道理,讲著讲著深情的泪水从眼框中留了出来,而我当时只想抚慰老师,心里也知道错了!从那一次经历中,我知道老师有多么用心的在教导我们,关心我们,就像安利科看到躺在病床上的老师一样,有多么感人多么温馨!
教育感悟及心得体会12
小时候,我对读书抱有浓厚的兴趣。我常常躲在一角,独自阅读着各种各样的书籍。这段时间,我是真正沉浸在书海中的孩子。经历了小学的六年,我对读书的热爱愈发深厚。然而,在升入初中时,我感到自己与同龄人存在着巨大差距,这让我有了对学海的迷茫与无助。
二、迷茫与挣扎的困境。
初中时期的学习任务逐渐加重,对知识的渴望逐渐增加。但是,我发现自己的学习效果并不理想,成绩不好是令人痛苦的事实。我开始思考自己学习的方法和态度是否正确。我在书海中游荡,但似乎迷失了方向。为了改善现状,我积极寻找解决方法。
三、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我开始阅读有关学习方法和学习心得的书籍。通过大量的阅读,我发现了一种适合我的学习方法——理解式学习。这种学习方法主要侧重于理解和归纳,而非死记硬背。我逐渐改变了以往的学习方式,开始注重思考和笔记。我把知识模块化,通过理解和归纳,将各部分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这种学习方法极大地提高了我的学习效果,并且我重新找回了对学习的热爱。
四、艰辛中的快乐成长。
随着学习方法的改进,我的成绩逐渐提升,我也逐渐找回了自信。每当感到困惑与挫折时,我会找到一本心灵鸡汤,慢慢品味其中的智慧和鼓励,再次振作起来。我发现读书不仅能够获得知识,还能够塑造一个人的性格和价值观。读书是一种精神享受,是一种心灵的洗涤,读书能够让人更加宽容、睿智、深沉。我的内心逐渐变得成熟,思维也更加清晰。我开始对待学习中的困难和压力更加从容,积极面对生活。
五、结出硕果的'喜悦。
经过多年的刻苦努力和付出,我终于迎来了高考。这是一个决定我未来的重要关口。在备考期间,我一边回顾自己高中三年的学习成果,一边注重真题的解析与实操。大量的练习使我更加熟悉考试内容,在考场上更加从容自信。终于,在高考结束后,我迎来了如释重负的时刻。凭借着努力与智慧,我成功考入了心仪的大学,同时也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喜悦。
我的教育人生中,读书是我成长的关键。它教会了我坚持不懈、积极思考和乐观向上的精神。在这一过程中,我遇到了许多困难和挫折,但正是这些经历让我更加成熟和坚强。读书让我的世界更加广阔,让我变得更有内涵和修养。我深知,读书是通往成功的一条重要路径。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继续努力读书,为自己的人生增添更多的色彩。
教育感悟及心得体会13
随着社会快速变迁,单亲家庭数量逐年增加,对于单亲家庭的子女教育问题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为了更好地探讨和解决单亲家庭教育问题,6月19日我参加了一场由社区举办的单亲家庭教育论坛。在这场论坛中,我获得了许多有价值的心得体会,接下来我将分享我的收获,成为试图为单亲家庭教育问题解决方案做出贡献的一份力量。
第一段:论坛介绍。
论坛于早上九点开始,由主办方介绍会议的主题、议程以及讲师等相关内容。其中主持人强调了单亲家庭子女比起普通家庭存在更多的困难,在情感上、心理上以及正常成长上都需要更多的关注和帮助。这则引起了与会者的共鸣和关注。此后,论坛分成了三场演讲和讨论。
第二段:中心理论。
在此次论坛中,讲师分享了许多有关单亲家庭教育的理论和经验。其中,最能够深入人心的是借鉴了家庭教育面临的困境。首先,许多单亲家庭主要的目的是尽可能的工作以保障生活开支。然而,许多父母忽略了教育孩子的重要性。因此,需要父母亲自教育以及寻找与居住社区有关的教育资源以帮助孩子在学业和成长上获得成功。
第三段:实际情况共享。
此次论坛中,许多出席者分享了他们的.教育体验和成功经验。有些家长分享了他们与孩子共同度过宝贵的时间,开展各种有意义的活动,这不仅加强了与孩子之间的情感连结,在孩子的成长和学习上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还有一些单亲母亲分享了她们如何平衡工作和孩子教育,其中有些人表示通过寻找心理辅导等服务以及更多的社交活动来减缓自己在教育工作上的压力,这样孩子能够得到更好的照顾。
教育感悟及心得体会14
《爱的教育》这真是一本无与伦比的、能够感动任何人的书!
当你看完这本书后,你就会深刻反省欠好的影响;是否破坏了与他人珍贵的友谊;是否不爱护保重父母那温馨的关怀
像最后的每月故事《海难》中写道要表现出来的近乎完美的亲子之爱,师生之情,不但仅仅对个人而言,更是以整个民族为荣的尊严与情绪。《爱的教育》一书中描述了一群充满活力,用心要求上进,如阳光般灿烂的少年。他们有的家庭贫困,有的身有残疾,当然也有一些是沐浴在幸福中的。他们从出身到性格都有迥异之外,但他们身上却都有着一种共同的东西对不但仅使书中的人物受到熏陶,同样让我这个外国读者也被其中所表现出的.强烈的情感所震撼。而应对我们的教育,爱就应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础。夏丐尊先生在翻译《爱的教育》时说过这样一段话: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
没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一次没有尽头的旅行,一路上边走边看,就会很简单,每一天也会有因对新东西的感悟,学习而充实起来。于是,就想继续走下去,甚至投入热情,不在乎它将持续多久。这时候,这种情怀已升华为一种爱,一种对于生活的爱。
教育感悟及心得体会15
伴着冬日暖心的阳光,我拜读了祁智先生主编的《剥开教育的责任》这本书。文字读完了,而书还在继续;书读完了,而书中的故事还在继续;故事读完了,而故事所展现的世界还在继续,教育世界中所蕴涵的可贵精神还在继续。
初读这本书,翻开序言《我们不要辜负了他们》,我就被深深地震撼了。踏入教育行业不久的我在布置作业时又何尝不是“词语抄*遍”,这么的轻率而鲁莽。当我看到书中提出的问题“为什么要抄写5遍?”“有多少学生会写错?”“其他会的学生为什么要抄写?”......我陷入了深深地自省当中。抱着学习的目的,我看了下去。
这本书很多文章立论很有高度,观察很有视野,分析很为中肯,让我学到了很多,也让我不断地反思自己当下的教育行为,让我这个教育者获益匪浅。
《缺陷也会成就一种美丽》中两个问题应发了我的思考。罗斯福、丘吉尔和希特勒三个人,前两者有着几乎不能容忍的坏毛病,后者却几乎完美,然而前者成为了世人敬仰的领袖,后者则是万世唾骂的战争罪犯。教育中,作为教育者的我们无不关怀呵护着“几乎完美”的“好”孩子,留给行为习惯差,学习落后的“坏”孩子的永远只是责骂。他们身上的点点缺憾在我们眼里被无限放大,加以渲染,起初的我亦是如此。我曾教过的一个学生小Z,学习成绩在班里永远是稳定在倒数,而且行为上也“不拘小节”,老是喜欢惹是生非。与我搭班的老师提及他总是一声长叹,作为班主任的我更是对他束手无措,唯有批评,责骂来短暂遏制他的言行。
直到有一天,在出早操时,我看到楼梯口的灯光未关,正当我想走上去关闭时,突然一道身影窜了出来,一下子关掉了那盏灯。我定睛一看,咦--竟是他。那一刻,我那顽固的心融化了。从此,我细心观察着他的一言一行。我发现他常常会主动去将打乱的桌子摆整齐,常常会将教室后面垃圾箱外的纸屑捡进去。在一次班会中,我大力地表扬了他,任命他作为我们班级资源回收箱和课桌凳监督员。自此,他变了!课间的走道里再也没了他奔跑的身影,课堂的听讲中多了一双有神的眼睛。陶行知先生说过:“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你别忙着把他们赶跑。你可不要等做货轮、点电灯、学微积分,才认识他们是你的学生。“
常常有人将教师比作园丁,在我看来,我们作为园丁需要做的是耐心地浇水、施肥,而不是拿把剪刀去将他们修剪齐整,每一棵小草,每一朵鲜花,都有他们自己独特的美丽。我们能做的只是去增添她的艳丽,不是去限定她的生长。而这就需要我们用爱去呵护。
没爱就没有教育。有人这样说过:“热爱一个学生等于塑造一个学生,而厌弃一个学生,则无异于毁坏一个学生。”教育首先就是爱的教育,每一位学生都渴望得到老师的爱,爱学生也是老师的天职。作为学生,他们时刻承受着来自父母、同学甚至社会的压力,所以他们更希望得到教师的信任和爱。爱的教育是相互的、鲜活的,只有爱的教育才是真正让学生终生受益的教育。我认为老师对学生的关爱是无私的爱,能改变人的一生,而老师的责任正是撑起这种关爱的'动力。现在的教师,仅做一个传授知识的“经师”是远远不够的,而必须做一个关注学生精神成长、又能成为学生精神成长示范者的“人师”。高尚的师德是成为“人师”的最重要的素质。
著名的教育家夏丐尊说过:“教育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成其为池塘;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班主任要转化一名学生,单靠丰富的知识去教育学生是不够的,还得靠老师用爱心去感化他们,每个学生都渴望得到老师的爱,只有让学生处处感受到你的关心与呵护,才能打开他们的心扉,倾听他们的心曲,并及时地客观地分析原因,正确引导,点拨,发现闪光点加以鼓励,让他们绽放属于自己的那份独特的美。
【教育感悟及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感悟教育心得体会11-18
教育的感悟心得体会11-08
教育感悟及心得体会11-18
学生教育心得体会感悟11-29
关于教育心得体会感悟04-12
感悟教育心得体会15篇11-18
《安全教育》心得体会感悟09-09
家庭教育心得体会感悟11-07
感悟教育心得体会(15篇)11-19
教育感悟及心得体会20篇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