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教师心理健康培训心得体会(通用16篇)
当我们受到启发,对学习和工作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时,写心得体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这样能够培养人思考的习惯。那么心得体会该怎么写?想必这让大家都很苦恼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有关教师心理健康培训心得体会,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教师心理健康培训心得体会 篇1
我有幸参加了教师心理健康培训,虽然时间不长,但是对我个人而言,收获确是丰富且充实的。这次培训不仅仅是一次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培训,也是一次心灵的洗礼,更是一次精神的盛宴,每个讲座都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在此期间,我自学了网络课程,对心理健康有了初步的了解,使我意识到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重要性,意识到育人的重要性,意识到教师健康的心理对学生以及自身的重要性。在这次培训中,我有了很大的收获,感受颇多。
一、通过培训,我认识到: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做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每次看到一些有关学生因品行障碍或人格障碍做出违法事情的时候,我的心情便很沉重。为何有那么多的学生,会无所顾忌地去违法犯罪,为患社会,我想这除了少数客观的原因以外,更多的还在于对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不够重视,导致他们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任性、偏激、冷漠、孤独、自私、嫉妒、自卑等。造成小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的是学习压力、社会影响、家庭环境和教师的教育方法等。如我班有个小男孩,长的活泼可爱,但是上课总是喜欢打断老师讲话,跟同学玩时又喜欢动手动脚去搞别人,因此经常遭到同学的打骂,还有,作业老是慢别人一拍,就此,我将情况向家长反映了几次,但家长却不重视,一段时间后其成绩及下降。后来我只好再次找来了家长,先教育家长要从小重视培养小孩的良好习惯,并告诉他其孩子智力很好,很有发展前途,应该用鼓励的方法让他改掉坏习惯。接下来我也找学生交谈了几次,跟他聊聊学习上的优点与缺点,让他要有信心地改掉坏习惯。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他现在基本上能改掉上课不随便插嘴的坏习惯,对学习也有了更浓的兴趣,也变的更细心了。由此可见,只有了解学生存在问题的成因,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才能在教育教学中有意识地去避免它,学生才能更好地学习各科文化知识,养成良好的习惯,得到全面发展。
二、通过培训,我体会到:
没有良好心理素质的教师,就不能培养出良好心理素质的学生。
教学活动是师生双向互动的过程。教师教学的对象是学生,要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就要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存在的问题以及掌握如何使学生保持心理健康的措施。只有心理健康的教师,才能造就身心健康的学生;反过来说,教师人格不健全、心理不健康,将对学生的人格成长、个性形成和心理健康状况都会造成不良的影响。当我们心理健康时,做事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心理素质良好的教师,会凭借自己的语言、行为和情绪,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学生在教师的感召下,会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体验到愉悦的情感,并流露出对教师的尊敬和爱戴。作为一个社会个体,我们应该正确对待自身的工作压力,学会自我调节,努力克服不良情绪的困扰,让自己在不断提高知识素养的基础上,做一个自信乐观、豁达开朗的健康心理的人。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掘自己的潜能,发挥自己的才干,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提高教育教学的整体效益。
三、通过培训,我学会了:
1、自我调节心理,保持乐观的心态。人不可能永远处在好情绪之中,生活中既然有挫折、有烦恼,就会有消极的情绪。一个心理成熟的人,不是没有消极情绪的人,而是善于调节和控制自己情绪的人。作为教师,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更要学会自我调节心理,保持乐观的心态,才能以积极的一面去影响你的学生。
2、准确客观的自我定位,情绪不佳,很大程度上是对自己的定位不够合理,定位越高,越难以实现,给自己带来的失望也越大,从而导致心绪不佳。
3、工作之余多参加体育锻炼,体育锻炼能使人忘却烦恼,愉悦身心。教师必须劳逸结合,适量参加体育锻炼以缓解工作的压力,释放工作中的不快心情,同时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
4、用心情愉快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处理问题,建立良好的人际交往圈
5、培养多种兴趣与爱好,陶冶情操。
只有这样,才能以积极健康地工作热情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
这一次培训虽然结束了,但思考没有结束,行动更是没有结束。我会将所学所感用于今后的教育教学实践之中,带着收获、带着感悟,在自己的教学岗位上锐意创新,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让自己这颗种子能在教育教学的沃土中茁壮成长!
教师心理健康培训心得体会 篇2
我有幸参加了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对我来说,这次的培训意义重大,对我今后的工作具有很大的帮助。本次培训我很认真的听了李慧君专家的理论课,最让我受益的是这句话找回职业生活的勇气和幸福感,需要获得对工作的投入感和掌控感。这会受外界环境的影响,但自我的努力与调节更加重要。以下就是我在这次培训活动后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和所想。积极的自我认同寻找自我价值感,建立社会支持系统,用探究打败无聊,积极的自我调节。
一、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通过本次学习,更加深刻地意识到在学生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与迫切性。调查表明,学生中存在心理异常的约占30%,患有心理疾病的约占15%。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为:学习与考试焦虑、心理承受力脆弱、人际交往障碍、性格孤僻抑郁、自卑心理严重、对新环境不适应等等,并且在近几年呈上升趋势,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被重视。可是,不正确的关注,反而引发一些不必要的麻烦甚至更严重的后果。心理健康教育应该是预防为主的,面向的是全体学生,不应该只针对心理有问题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工作应该是有他们的各自作用的;不应把心理健康教育简单地理解为一门增加学生负担的学科,而应该具有促进学生各方面健康成长的独特功能;心理健康教育不是要你生搬硬套理论,不要我们教师诚惶诚恐,而应该是讲究艺术,心理健康教育实施方式应该是形式多样,时时处处注意的问题。
二、心理教育培训对于教师自身的重要性
俗话说,“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老师也有烦心的事,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压力和苦恼。但如果要做一名受欢迎的老师,就无论如何也不能将自己的不良情绪带入课堂,更不能因此而在课堂上随意发怒,挖苦打击学生。而是要学会良好的情绪控制,在走进教室的前一刻,告诉自己,“一定要微笑”,要把自己最积极乐观的精神面貌展现给学生,并以此来感染学生的学习情绪。没有一个学生愿意看到一个怒气冲天,动不动就发火的老师的。教师乐观积极地稳定地情绪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形成有积极地促进作用。
三、提高心理健康的时效性
在新形势下,小学生不同阶段表现出各自的心理特点和心理需求,这就要求教师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
一是新生入学的适应期。这一阶段应用心理评价系统建立小学生的心理档案,目的是通过分析评价,了解每一个学生的气质、性格类型、兴趣爱好、情绪意向等基本心理素质和个体心理差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接纳自我,树立健康的新形象。同时有助于学生更快、更好地适应学校生活的角色转换,为他们身心健康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是学习生活的困惑期。这一阶段青少年正处于身心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时期,这一阶段,第二信号系统活动日益发展并初步占主导地位,口头言语,内部言语能力不断完善,但学习生活中往往表现出自制力差,社会道德是非判断力以近期、自我为主的特点。
通过心理咨询、心理训练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方式解决学生学习焦虑、人际关系不良、多动症和学习无能的心理问题。同时通过心理健康指导,开发学生潜能,建立心理健康新观念,塑造正确健康的人生观、道德观和价值观,推进整体素质教育的贯彻实施。
教师心理健康培训心得体会 篇3
短短15天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学习,让我了解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以及它的重要性,明白了教师不仅仅要教书,更重要的是要育人。现就对本次培训谈一谈自己的体会: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关键是教师,教师要尊重学生。要给孩子们创设和谐、宜人的教育教学环境,给孩子给孩子一个自由的天空和殿堂,以此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了小学生的探索精神与生活情趣。让学生们能够快乐学习,快乐成长!
真正的心理健康教育不是嘴头上说说也绝不是每周一、两节课或者搞几次轰轰烈烈的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就能实现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其它教育一样需要与学校日常的常规教育教学活动相结合,需要润物细无声的意识和观念;需要在点滴的生活实践经验中积累而成;需要教师潜移默化的培养。所以学校日常活动就成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只有将心理健康教育的思想、内容渗透到具体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去,才能把心理健康教育真正做到实处。利用学科知识加强情感教育,使学生有良好的情感生活。
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当前学校教育改革在新形势下的新视角,它注重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素的发展,虽然,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与途径有很多,但我个人认为,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创设良好的育人环境
一个学生要在以后的生活中适应社会,就必须学会与人交往,沟通。因此,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我们应该积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心理发展环境,应该把工作重点放在学生性格发展、与人沟通以及学生的目标培养上。营造好孩子们良好的心理健康成长环境,为孩子们建设和谐平等的集体,这才是我们作为教师积极追求的。
(二)教师要为人师表
教师心理不健康就导致学生的性格不完整,就不能正确的处理学生之间、教师之间、家庭之间的问题,这些问题一旦爆发,就可能伤害学生心灵。因此,为了更好地教育学生,教师自己首先必须是心理健康的人。其次教师要做到语言规范。小学生认知水平比较低,所以教师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着孩子的发展。
另外,作为教师就要学高为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的知识,尽快适应新的教学观念,掌握新的教学方法,达到新的教学要求,才能寻求新的发展,也才能真正拥有心理上的安全感。教师不断地接受新知识,开拓自己的视野,也能使自己站在更高的角度看问题,以更平和的心态对待生活和工作中不尽人意之处,更少地体验到焦虑和挫折,对维护心理健康有重要意义。
总之,教学的目的就是教书育人。为了让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教师就要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不断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良好的性格、及高尚的道德品质将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熏陶与教化作用,真正作到为人师表。
学习已结束,我找到了自己以后努力的方向,我要从心理教育的层面上去教育我的学生,更多的关注学生的心理发展。相信这次培训给予我的东西决不止理论知识,它会有一种延续,影响我的生活,影响我的工作,影响我的人生!为了让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我会继续认真的学习,并将所学运用到实际工作之中!
教师心理健康培训心得体会 篇4
通过学校的安排,我参加了本市组织的为期两天的“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培育”。此次培训为周六和周日两天,本市各个学校都有安排老师过来参与这一次的培训。这一次市里面组织的教师培训,邀请来了全国著名的心理专家xx过来给我们进行培训讲座,专家的培训讲座,令我收获颇丰。现在将我这两天参与培训的心得体会回报如下:
一、专家讲座,解释词意
本次培训的开始并不是给我们传授怎么做,做什么,而是先给我们解释了什么是心理健康。心理健康并不是什么很罕见的东西,而是一直就隐藏在我们身边的,只是我们平时没有注意而已。我们平时跟过关注的都是“身体健康”,哟没有感冒有没有哪里碰到了等,但很少回去关心“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是指我们心理在各种活动的过程中都保持一个积极向上的状态,比如积极的态度、正确的认识、合理的情感表达等等。
看似很陌生的词组,却有我们息息相关。我们许多的教师在讲课遇到难题的时候,是消极还是积极对待;面对调皮的学生是生气处理还是冷静处理等等。
专家还通过网络上的各种事故,告诉我们忽视心理健康的危害,以及告知各种事故的心理层面的原因等等,这些例子让我们认识道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二、本次培训的对象
这一次培训讲座的主要听众,都是来自我们市内各个学校的老师,但是主要的面向对象却不仅仅是我们在场的教师,还是所有学校的教师,更加是我们自己教的学生。不仅仅是我们到场的教师需要注意心理健康的问题,其他老师和同学们同样需要关注心理健康的问题。
专家讲,我们这是“小球带打球”,通过这次培训,让我们回去给其他老师和班上的同学进行培训,呼吁所有人都能够关注到到这个事情上面来。自卑、抑郁、压力大等这种问题现在是十分突出的,网上经常能够看到有承受不住心理压力自杀自残的例子,这都是自己和身边的人不重视心理健康所导致的。所以我们教师需要关注身边人的心理健康,还要重视学生们的心理问题,及时给他们进行疏导。
三、解决问题才是这次培训的根本要求
心理上面的问题,不像身体上的问题,哪里痛医哪里。心理上的问题是一个长期积累的问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解决的,需要我们教师需要身边的人长期努力。
我们要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也要关注学生的各种心理状态,是否健康。我们要学会释放压力,培养一种正确看待问题的方法,学会调节问题矛盾。比如空闲的时候通过各种方式方法去释放压力,比如通过运动,通过听歌,以及跟人分享自己的心理状态寻求他人的帮助等等。
这一次的培训,让我意识到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我们平时不能仅仅关注“身体问题”,还要关注“心理问题”。我们作为一名教师,要重视自己的健康,以及学生的心理状态,加强沟通与了解,杜绝悲惨事件的发生。
教师心理健康培训心得体会 篇5
一、阳光心态,愉快工作
在季秀珍教授的讲座上我第一次了解到了一个教师是一份承载着重要责任与使命的特殊职业,教师心理健康既关乎教师个人的生命健康和职业幸福,又影响着学生的健康成长。然而,今天的教师心理健康问题却愈发突出,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在立德树人的教育使命面前,教师心理健康问题无疑成为师德建设的一大障碍,师德问题的背后通常隐藏着某种心理问题。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不仅要传道、授业、解惑,而且担负着净化心灵的重任。当繁重的教学任务、以学生成绩为主的考评、家长难以沟通等重重矛盾、压力集中作用于教师身上时,也容易促使教师产生紧张、焦虑、不安、忧郁等心理感受,长期发展下去,不仅影响教学质量,对教师甚至对学生的身心健康都会产生极大的危害。我想我们的工作中不是缺少幸福,而是缺少发现幸福的心态。都说笑一笑,十年少,那么我们何不做一个快乐的老师,拥有阳光心态的教师,才能创造出阳光的课堂,教出阳光自信的学生。
二、接受风雨,做好预防
校园中的欺凌事件时有发生,严重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与学业适应,破坏校园氛围,反校园欺凌工作任重而道远。纪林芹老师的课程系统阐述了校园欺凌的知识,包括欺凌的概念界定、发生特点、危害、发生机制以及与校园欺凌有关的国家政策等。身为教师我们一定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要更加积极主动,去普及校园暴力带来的恶劣影响,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影响和带动广大学生,杜绝校园暴力,创建和谐校园。我们要引导学生、学生家长,充分认识校园欺凌所带来的伤害。作为教师还应该培养学生的责任心。一个有责任心的人才是这个社会所需要的人。要对自己负责。自己要努力完成自己应尽的义务,要是自己成为一个自己满意的人。要对他人负责。我们的生活,不是只有你一个人,而是还有其他人。所以要对他人负责。当今和以后,无论到什么时候,不该做的事不做,不该说的话不说;认认真真工作,扎扎实实做人,我们要进一步加强学习,确保校园和谐平安稳定。早期发现,及时干预,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
三、同感共情,合力共育
么青老师在《创新家校共育途径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讲到,家校共育的目的是家校形成教育合力,在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方面保持一致,把学生培养成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才能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刘永胜老师在《新时代,家校协同的思考》中讲到,所谓家校协同,就是充分发挥好家庭、学校的作用,形成合力,共同培育未来合格的人才。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学校、老师、家长应该怎样做呢?我认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采用怎样有效的方式和家长合作教育孩子,帮助学生健康成长。要做到这点,就要善于与家长的沟通与合作。要知道,教育不只是老师的事,家庭的教育对学生也尤为重要。不同的家庭教育环境,会使学生有不同的性格和习惯,那怎样让学生在家里也有个好的环境教育呢?这就要我们老师们多与家长沟通,多与家长交流,向家长介绍好的教育经验,与家长一起查找各自的教育问题和教育缺陷,一起共同进步。要让家长们知道自己的孩子在学校里各方面的表现,也让家长告诉老师他们孩子在家的情况。在学生做了一件好的事时,家校可共同鼓励他,表杨他,赞赏他;要是学生做了一件错误的事情,家校可共同教育他,劝导他。这样就强化了孩子习惯的养成和对错的辨别能力。不知谁说过这样一句名言:家庭是习惯的学校,父母是习惯的老师。所以我们要通过家校共育,来缔造学生的良好习惯和健康人格。
不管怎样,我们的教育,不能仅仅只依靠老师,更多的还需要家长和我们一起来共同完成。学校家庭教育怎样才有更有效,这是我们应该深思的一个问题。更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管总结完善,让自己的教育更为有效,让自己获得提高。
教师心理健康培训心得体会 篇6
7月中旬,南京市高淳区教师研训中心组织各个学校教师参加教师心理培训。经过10天的教师心理学培训学习,收获很多:使我初步了解到目前老师心理健康的状况,教师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等,这些问题都是和我们每一位老师切身相关的。同时也让我们知道了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方式方法。比如:为师者,要以平和的心态来教育学生,以真诚的心来帮助和引导学生,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学生在成长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在这过程中,教师的心情是愉悦的;同时,做为教师要有一种爱好,有一个朋友圈。下面就我对这次培训的所得与领悟做个小小的总结:
一、通过学习,我懂得了教师首先要具备健康的心理。
教师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实施者,他不但要有渊博的学识和出色的专业技能,还要有健全的人格。教师的言行对学生有很大影响,在学生的心目中,教师是很神圣的。教师的言谈举止、待人接物的方式,都会让学生受到深刻的影响。一名优秀的教师,会在课堂中营造出和谐与温馨的气氛,让学生如沐春风。因此,教师完善的心理素质,是构建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和情感教育的出发点。新的教育实践要求每一位教师都应不断地完善品德修养,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
为此,教师要善于做好自身的心理调节及保健工作。要了解自我,辩证地看待自己的优缺点。要做到这些,就必须增强心理保健意识,掌握心理调适方法。教师应善待自己,帮助自己,要掌握心理调适方法,来维护心理健康。
第一,要正确地了解自己,确认自我价值,并接受自己。很多教师由于自我认知偏差,不能正确把握自己,带来诸多心理问题,甚至形成心理疾病。因此,如果一个教师能正确认识自我,接受自我,扬长避短地发展自我、完善自我,就能提高自己的心理成熟度,并体现自身的价值。
第二,调节情绪,保持心理平衡。现代心理学心身研究认为,情绪在心理疾病中具有核心作用。积极的情绪对健康有增力作用,而消极的情绪不仅对健康有减力作用,而且导致人的心理障碍。而教师面对繁重的工作,复杂多变的教育对象,迅速变化的世界,难免会带来各种各样的消极情绪反应,如不及时疏导。不仅影响自身,更会投射到学生身上。当教师心怀不良情绪时,可试一试情绪调节法,以保持心理平衡。
第三,建立良好人际交往圈。心理学家早就指出,人类的心理适应就是对人际关系的适应,具有良好人际关系的个人心理健康水平愈高,对挫折的承受和社会适应能力就愈强,在社会生活中也就愈成功。因此教师要学会与人交际,善于与人交际,将自己和谐地融入社会之中,保证健康的心理。成功的教师往往是乐于和学生及他人交往的,尤其是善于与学生打交道的教师,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第四,积极进取,努力工作。心理健康水平较高的个体,其重要特点是具有积极的进取精神。他们在工作中尽可能发挥自己的个性和聪明才智,并从工作的成果中获得满足和激励。也只有热爱自己的教育工作,把工作当作乐事而不是负担的教师,才能够保持健康的心理。
二、通过学习,我认识到了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中小学阶段学生的心理健康对其一生有极为重要的影响。我们常常能在报纸或新闻中看到学生自杀的事例,有学习方面,也有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方面的因素。这表明,当代青少年学生承受心理压力的能力有待提高。在这些新现象、新问题面前,心理教师应力求“对症下药”,给予学生鼓励,帮他们重拾信心。要对学生不良心理的成因多加了解,是学校因素,还是家庭或社会因素。当我们感觉无力摆脱社会风气的困扰,就要会同学生家长采取较为科学的方法教育子女。例如,可以尽量创设健康的教育环境,可以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可以与学生家长沟通思想,相互配合,而且要将其渗透到学校教育的全过程。
总之,我们的目的就是教书育人。为了让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教师要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良好的品格修养、高雅的气质、卓越的教育才能都将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教化作用。只有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齐抓共管,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心理水平才能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这是我们很好的一次学习机会。通过学习,无论在理论知识,还是方法技巧上我都对心理教育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为提升自身人格魅力,为了学生们能够真正健康快乐地成长,我会继续学习,继续关注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并将所学运用到自己的工作实际中。
教师心理健康培训心得体会 篇7
《指南》是深入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国务院关于当前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的精神,是对《纲要》的细化,为我们更清楚地了解对各年龄段幼儿大致的发展水平提供了参考。
它从五大领域: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方面,分别阐述幼儿的学习与发展特征。其中,健康领域中:发育良好的身体、愉快的情绪、强健的体质、协调的动作、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基本生活能力是幼儿身心健康的重要标志,也是其他领域学习与发展的基础。
《指南》明确指出:健康是指人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发育良好的身体、愉快的情绪、强健的体质、协调的动作、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基本的生活能力是幼儿身心健康的重要标志,也是其他领域学习与发展的基础。
由此提出教学建议的第一条就是成人要为幼儿提供营养丰富、健康的饮食。这一观点是《指南》的一个新观念。我觉得很有必要性。现代流行病学的研究表明,生活方式是影响人们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良好的生活方式有利于身心的健康。
幼儿正处于逐步形成生活方式的阶段,帮助幼儿逐渐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有规律的生活习惯、良好的卫生习惯、良好的饮食习惯、运动的习惯等等),有利于幼儿的生长发育与健康并会对其今后的健康产生积极的影响。 幼儿的早期教育很重要,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
树立正确的健康观点,更要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尊重和满足他们不断增长的独立要求,鼓励幼儿自理、自立。我们老师和家长应为幼儿提供合理均衡的营养,保证充足的睡眠和适宜的锻炼,满足幼儿生长发育的需要;创设温馨的人际环境,让幼儿充分感受到亲情和关爱,形成积极稳定的情绪情感;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形成使其终身受益的生活能力和文明生活方式。
在细读“健康”领域环节,有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成人不宜过度保护和包办代替,以免剥夺幼儿自主学习的机会。所以,又那么一句话:能学会“偷懒”的老师才是一位称职的老师。有时候,我们老师就像妈妈一样,爱孩子总想帮她做好任何事。
午睡起床,老师会“三头六臂”帮助每个孩子穿衣穿鞋;小朋友入厕洗手拿杯子,老师都会一把手抓,细致到位每个孩子拴好衣服;小朋友画画做作业玩区域,老师帮忙拿蜡笔发作业本收玩具……看似老师非常称职,做好每一项工作,把孩子照顾的无微不至。
其实,在不知不觉中,剥夺了孩子自主学习的机会,阻拦了孩子自理能力的发展。做老师,可以适当的学会“偷懒”,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尝试、去体验。与其帮助他做好每件事,不如教给他做的方法。或许,一开始孩子总是做不好,但老师一定要坚信孩子的能力,相信他们能行。
除了孩子身体方面的成长,健康中还包括孩子的心理。幼儿的心理发育尚未成熟,而幼儿期也是孩子形成安全感和乐观态度的重要阶段,教师关注孩子的心理发育变得尤为重要。
开朗、外向的孩子或许较容易受教师的关注,老师也能在第一时间注意他的情绪变化,帮助疏导、开通。但作为一名老师,更应该关注那些内向、忧郁的孩子。用自己温暖的语言、亲切的态度帮助他建立良好的心态,形成安全感和信赖感。
只有心理得到释放了,才能有健康的身体投入到班集体中。我们老师平时就要做到耳观六路、眼听八方,随时注意孩子的情绪变化,想尽办法、使尽其招帮助孩子调控情绪,鼓励孩子积极向上。
其实,每一个孩子都是重要的,作为一名幼儿教育工作者,责任就是使每一个孩子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变得更好,都能达到能够达到的水平,发挥他们应有的才能。要真正做到这一点,需要教师树立“每一个孩子都重要”的教育观、儿童观。如何诠释、践行这一理念,我们需要走的路还很长。
以上是我学习《指南》健康领域的一点体会,《指南》的确对我们的工作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它教会我从细节观察幼儿的发展,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不断的学习、学习、再学习;实践、实践、再实践;只有具备了这样的精神和素质,才能真正将《指南》精神落到实处,才能称得上是一个合格的幼教工作者。
教师心理健康培训心得体会 篇8
读了《做一个心理健康的教师》这本书后有一种“同道”中人,身临其境的感觉。这么多的案例中,有一些,仿佛我都有与其同样的经历。
教师这一职业是与“人”打交道的职业,而且这些“人”是可爱的,调皮的,叛逆的孩子们。社会赋予教师的责任是培养好“祖国的未来”。实践告诉我们,教师应具备这些:自信积极、宽厚仁爱、交往和谐、善于适应、充满活力。
因此做一个好教师真不容易。但是,即便如此不易,我们选择了这个职业,就得坚持的走下去。坚持着一路走来,有过很多次抱怨,有过很多次厌倦,更有很多次被学生气得想大声的哭,但是当看到学生能流畅,有表情得演唱我所教给他们的歌曲时,我会心满意足,比拥有一款漂亮的首饰更开心;当听到学生与我迎面走来时的那一声“老师好”,我会忘记他们的调皮,觉得孩子们时那么的可爱;当我的论文或是教学设计获奖时,我会感到生活时如此有意义。
就是在这些苦恼和喜悦交替中,我在音乐教师这一岗位工作了八年。算一算,我还将工作二,三十年。我该怎么坚持的走下去,怎样才能做一个心理健康的教师呢?我思量很久,终于有了一个答案,那就是我的心里应该充满阳光,拥有阳光般的心态。
用阳光心态寻找美好,善于发现美。生活中并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要学会欣赏学生们的每个瞬间,要热爱每个孩子,相信未来一定会更美好。
用阳光心态享受生活,学会放下。该放下的放下,学会谅解、宽容,要建立积极的心态。积极的心态是从正面看问题,乐观地对待人生,乐观地接受挑战和应付麻烦。也许当接受一个公开课的任务会感到压力,但回过头看来,这一过程是多么宝贵,它让我成长,让位哦收获,让我体现了人生的价值。
阳光是世界上最纯粹、最美好的东西。它驱除阴暗,照耀四方,让人心旷神怡;让世界满是向上和成长的力量。所以我要以阳光的心态做一个心理健康的教师,用这美好的光芒,照耀我的学生们,也让我的人生如七色光一样丰富多彩。
教师心理健康培训心得体会 篇9
有幸学习了《教师心理健康与心理咨询》,通过学习,我认识到,一个健康的心理对一个人是非常重要的,当今社会是一个充满竞争的社会,因此,人们的心理或多或少都会存在健康隐患,要建设一个和谐的健康社会,必须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得战略,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是我们建设的目标。
只有人们的心理和谐了不再有心理疾病了,我们的社会才会健康和谐的发展,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处在这个充满竞争的社会,教师的心理必须得到社会的充分重视,教师群体只有健康的身体是不够的,更应该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这样我们的下一代才会得到一个健康的身子。因此,教师必须要有心理健康方面的学习机会,必须接受切实的心理方面的按摩,让我们的老师都拥有一个强壮的身体、健康的心态,让他们每天都在充满希望,充满快乐,充满无穷的爱的环境中工作,去施展自己的才华,奉献出自己的爱心,只有这样,我们的后代才会拥有一个健康的心态,我们的民族才会有希望。
教师工作负担沉重是造成心理压力负担的重要因素,教师除了上课,还要备课,批改作业,指导课外活动,做学生的思想工作,从事教学研究,业余进修等,加上学科竞赛,升学率等压力,几乎使教师难以承受,时时刻刻紧张,任何教师都必须处理好教师与学生、与领导、与家长、以及与家庭、社会上所有人的关系,但教师因为工作的关系,竞争的压力及个性的特征,常会使人际关系僵化,这样就影响了教师之间的交往,也影响了与学生的交往。20xx年北京晚报报道一名班主任因为心情不好迁怒学生猛抽女学生两耳光,很多老师因为家长的压力、成绩的压力、生活的压力等,因无法释放压力,很可能就把自己的压力转到学生头上当作发泄工具,这些败德行为严重的违反了教师的职业道德。
读书的时候,我以为老师是个很轻松的职业,有许多学生仰慕,当我从事教师这个职业时,压力就随之而来,繁重的备课任务,人际关系,学生成员,家长的压力有时压的我喘不过气来,通过这次学习,我知道只有教师的心理健康才能促进学生身体、心理、行为全面地健康发展,所以,我要学会积极乐观的生活,保持良好的心态,同时要努力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理解领导工作,同事间经常沟通,尊重家长与学生,善于按捺自己与别人;积极参加丰富多彩的文体与社会活动,培养多方面的兴趣爱好,注意劳逸结合,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近日读到一篇一位老师的文集《空地闲草》,他在自序中两段话令我难忘:
“人的生命是短暂的,但我过去的生命过于拥挤。我的日程表上排得很满。我把太多的时光抛洒给了紧张和时间。我终于老了,老了的人更显卑微,老和卑微使我有了一块空地。当我来到空地上的时候,我无事可做,也无人做伴,我只有一个人在空地上徘徊。徘徊久了,我突然感觉脚下有青草长出。空地上的青草,激起了我对自身意义的渴望。”
我不敢说我能全懂这位老师的那种孤独、卑微和满足,但通过这次学习,我明白了生活给予我们的东西是丰富的,有人说上帝塑造美一个人,都是让人有意义的,怎么话出意义?上帝没有给出答案。我想,拥有快乐,健康生活,应该是一种答案吧!
时代的发展,对人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拥有健康的心理是至关重要的。由于社会、学校、家庭多方面因素,导致部分老师厌教,部分学生厌学等不健康的心理,严重的影响了教与学工作,故而我对心理健康的问题非常感兴趣:(1)通过学习我认识到了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一个成功的教师除了要有渊博的学识和优良的教学技能,还要有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品德,教师的言行对学生有很大影响,在学生心目中,教师是智者——什么都懂,是能者——什么都会,是圣者——不会犯错,是权威者——具有比父母还高的权威性。教师的衣着举止,言谈风度,以及待人接物等都会使学生受到深刻的影响。人格健全的老师,能为学生创造一种和谐的学习氛围,使学生轻松的掌握知识,而不是一味地严厉,用威严去束缚学生,使学生在一种恐怖气氛里学习,反而会达不到预想的效果,所以,教师完善的心理素质和人格是构成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是实施科学教育的完美出发点;(2)通过学习,我也知道了教师要善于做好自身的心理调节及保健工作,了解自我,认真的对待自己的优缺点,学习心理健康知识,掌握心理调节的方法,学会缓解心理压力,改善不良人格,提高心理承受能力;(3)通过学习,我还知道了如何掌握学生的心理倾向,学生正处于成长阶段,各方面都还不太成熟,需要我们耐心的教导,他们虽然人不大,但自尊心却极强,往往我们会因为一句话,一件小事儿而伤害了一颗纯真的自尊心,给学生们日后的发展造成心理上的阴影。因此,我们应该多和学生进行心理沟通,应该尊重他们正确的选择。田国秀教授曾说过“语言攻击比行为攻击更可怕”,当我们面对每个个体生命时,就特别要注意他们的心理需求,如关心、关注、鼓励、肯定、友谊、亲情、开导、沟通等。
教育是生命与生命的相遇,教育是心与心的同行,教育是生命对生命的影响。所以,在当今这个飞速发展的社会里,教师与学生是同路人,只有老师把自己经营的好一些,才能用自己高质量的生命去影响学生,教师应养成良性的思维习惯,这样才能让生命之花绽放。通过此次学习,我更加深刻的体会到“人生的目标不是要摆脱困难,而是要积极面对,因为把握生活从改变自己开始!”
不能改变环境,但可以改变自己,我会努力让自己做的更好,肩负起祖国给予的使命,给自己的生命一个全新的诠释。
教师心理健康培训心得体会 篇10
通过全镇教师心理调适培训会,懂得心理调适对每个人都有非常大的益处。每位教师都要学会自我调节,活出自我,活出健康,搞好工作。
人要学会感恩、学会知足、学会把压力当做动力,要心中有爱,关怀家人,与人友善。
一、教师心理要健康
一个优秀的教师,除了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精熟的教学技巧外,更重要的是需要具有健全的人格与健康的心理状态,但事实上,教师是心理问题的多发群体。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凡是对他人高度负责的角色,都要经受相当多的内心冲突与不安。教师工作除了脑力劳动强度较高外,还要对社会、对家长、对年轻一代的成长高度负责。教师每天都要接触带有情绪色彩的活动,体验情绪上的紧张和痛苦,使得他们出现心理问题的概率比其他人群高。那么,教师群体的心理问题、职业压力和职业倦怠表现在哪些方面?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什么?只有清楚地认识这些问题,教师才能很好地提高心理健康的水平,更好地教书育人。
1、心理健康与道德修养密不可分
事例:我上课说话你就能打我一巴掌?以前上学的时候因为上课说话被老师狠狠打了一巴掌,我是个脸皮薄的人,而且是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我的自尊心大受打击,从此心里就留下了阴影。
缺乏师德的深层是什么?应该是反映出了教师在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某些教师的心理不够健康,心理扭曲,有些教师由于心理失调、行为失调导致败德行为,以致出现犯罪的事例。某些消极的心理状态对教师的品德心理产生了影响,使某些教师对职业道德产生怀疑,师德表现受到干扰,对一些道德信念产生动摇,失去道德的约束,丢掉道德诚信。若心理不健康,很难体现出应有的道德价值精神。心理健康水平低的教师不能把全部精力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去,不能尽到“教书育人”的职责,更不能为人师表,表现出优秀的职业道德。
只有健康的心理才能——形成良好职业道德修养的内在基础。心理健康与职业道德虽然是两个不同概念,但是相互影响的,教师的心理健康对职业道德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2、教师的心理健康影响学生心理健康
教师的心理是否健康直接影响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会渗透在教学工作中。心理不健康的教师会源源不断地“制造”出心理健康水平较低,或有心理障碍、心理疾病的学生。教师的心理健康是学生健康成长的保证。研究表明,教师心理健康水平与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成正比。
事例:老师,你甩书砸我,那单词我就能记住吗?上黑板默写单词,写错了,老师在众目睽睽之下甩起书本给了我一下。下课后跟我说这是为我好,我以后就不会忘记这个单词了,其实早忘是什么单词了,就记得他这下打了,屈辱啊……
为什么教师的心理健康影响学生心理健康?这是由于教育活动的性质与师生关系的特点决定的。教师对于学生具有性,在师生互动中占据支配地位,所以学生极易受暗示。
3、教师的心理健康影响师生关系
心理不健康对社会交往的影响:对外界缺乏正常的认识过程和认识能力,不善于协调与控制自己不良情绪,理解他人和与他人交往的能力下降,理解学生的行为的能力下降,对学生出现的各种矛盾不能及时化解,甚至用一些违反心理学规律的做法来对待学生,不但会降低教师的教育教学效率,带来工作的失败,伤害学生的心理,从而导致学生心理失调,产生师生冲突。
4、心理健康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
教师心理问题对认知活动产生的影响:感知觉障碍:感觉过敏,感觉减退,错觉,思维障碍:思维混乱,思维散漫,思维破裂,语言支离破碎,强迫思维,妄想,注意障碍:精神恍惚,注意力不集中,记忆障碍:忘事,记忆力下降,情感障碍:麻木,反应迟钝。
二、教师要能顶住压力
教师的职业压力主要来自下列四个方面:
1、压力来源:学生难教;
现代学生的特点:独生子女,户外活动与学生安全,知识学习与心理发展,自私、自我中心,怕挨批评,不爱听批评,教师往往生怕一句话伤害了孩子。
2、压力来源:家长难处;
家长的角色定位,家长不理解,不配合,放任,不重视亲子关系,对孩子期望过高。
3、压力来源:学校难待
工作环境条件差,检查、评比过多,难以应付,与教学无关的事情过多,影响正常教育教学,残酷竞争,人际关系复杂。
4、压力来源:教师难当
工作量增加,工时过长,身心得不到休息,生存空间受威胁,付出的心血得不到社会的认同,收入减少,知识增长太快,持续进修,期望过高,觉得自己失败,不知道如何处理自己的情绪,感到有心无力。
其他压力:生存压力:房子,医疗,物价;家庭压力:孩子教育,老人赡养;
三、压力会对教师的影响
心理健康的水平影响身体健康,心理状态可以引起生理功能的变化。良好的情绪状态是维持生理机能正常进行的前提,可以避免不良的生理反应。喜爱、愉快、自信、平和等良好的心态和情绪能够激活免疫系统,有助于提高人的免疫能力和抵抗能力,使人有效地抵抗疾病的侵袭,从而促进身体健康。
消极情绪的危害:一旦遇到压力,人的身体会分泌交感神经素与肾上腺皮质类固醇等荷尔蒙,其中交感神经素会让人的心跳加快,而交感神经长期太兴奋,易发生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等。压力太大时,身体所分泌的肾上腺皮质类固醇会减少免疫系统淋巴球的数量,而使人的抵抗力减弱,而免疫力一低。
四、顶住压力,维护自身心理健康
1、增强自我保健意识,提高自我调节的能力
后退一点。后退一步,海阔天空,知足长乐,学会放弃,放弃亦是智慧。生活中时刻面临取与舍的选择,因为人生在世上想得到的东西实在太多了。
总是渴望着取,但往往常常忽略了舍,忽略了占有的反面——放弃。懂得了放弃的真意,才能理解“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的含义。静观万物,体会与世界一样博大的境界,自然会懂得适时地有所放弃,这正是获得内心平衡的好法。
贪欲无边享受生命的过程,生命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结果,生命的结果是什么,大家都知道——死亡,正是死亡意识推动着人的生存、竞争和发展。由己及人,也就能够客观地评价别人,接纳并理解别人的错误和缺点,对世事中的不平、不满、不尽善尽美之处能处之泰然。这种心态对心理健康是非常有利的自我意识的水平制约着对自己人格发展进行调节的能力,一个人的自我意识是由无到有、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自我意识的水平不同,它对一个人的人格发展的调节能力也是不同的。
2、搞好人际关系调节
乐于合群,善于交往,不断补充心理营养;注意转换角色,不要以我为核心。
培养对人的兴趣,扩大社会交往层面;积极助人,与人合作。多与别人倾谈,学会表达与沟通,交流思想与感情。恰到好处地把握人们交往的距离。人际关系良好,社会交往能力强是心理健康的显著标志。
4、调节生活节奏
正确理解身心关系,健康的生活方式;注意营养需求,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积极进行体育锻炼,保持良好的身体素质;适当安排娱乐与休息,保持旺盛精力,不要太功利;关爱生命,定期体检,积极治疗原发病;适当的休息和减压是保持“弹力”的良方。
5、提高时间管理策略,合理安排作息时间
时间是一种选择,时间是安排,时间是持续兑现的支票:无法开源也无法节流,只能有效的利用,所以要发展管理时间的能力。
总之,教师在有些问题上容易走入误区。由于教师的角色特征及职业特点,往往自视清高,或无视自己的心理问题,或对自己心理问题讳疾忌医,二者都不正确。所以教师要主动学习心理健康和心理问题方面的知识,正确认识心理健康和心理问题,树立科学的健康观,掌握一些心理问题的鉴别方法和常用心理调适方法。能积极参加实践活动,丰富生活体验,增加社会阅历,从而不断增进人际关系,提高挫折承受力和社会适应力。
教师心理健康培训心得体会 篇11
听了XXX老师的《心理健康培训》讲座,我收获很大。真可谓受益匪浅……
使我学习了许多专业的心理知识,真正弄懂什么叫做“心理健康”,愿意做一名真正有阳光心态的二十一世纪新型教师。以前很多的疑问都得到了解决,我真正认识到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作为一个人要身心健康,就是不仅要有健康的体魄,还要有健康的心态,两者有机结合才是一个有健全人格的人。
世界卫生组织宣言近年来一再强调指出:“健康不仅仅是没有躯体疾病,心理和社会功能均臻良好的状态。”这句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还是经过了此次学习,我真正感觉到了不仅学生要保持心理健康,教师本身更要保持心理健康。
作为教育者我们要言传身教,潜移默化、以身作责。所以具有卓越的专业知识技能固然重要。但具有健全的人格魅力与健康心态也势在必行。的确,有的教师患上“职业倦怠症”。影响了身心健康也波及了学生,真应该重新校正一下心里运行航向,有利于自身发展更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
教师常常要做学生的心理工作,给学生排忧解难,而教师的心理压力又怎样解决呢?听了这次心理健康培训,这个问题已经迎刃而解。我们总教育孩子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我们就把自己的兴趣培养起来吧。你看那些靠出苦力搞装卸工作的人们,他们要付出多少汗水,才赚到并不可观薪水。而且我们是坐在办公室、站在班级里,风吹不着雨淋不着,多么幸福!这就叫知足者常乐!看一看我们每日的工作,虽备讲批辅考,看似紧张忙碌点。但乐趣太多了!教学相长使我们知识愈加渊博。
到社会上一说自己是教师,大家都投来羡慕尊重的眼神!哇!心理别提多爽!我,骄傲哇!特别是自己教过的学生,有的考上东北师大,有的考入北京交大,还有的已经是公司老板……哎呀,我骄傲啊!你看,前几天发来两张证书,市级硬笔书法与软笔书法分获优秀奖!多么让人兴奋的荣誉!我们把别人喝茶、聊天的时间用来练字了,没白练,这回报早晚都会来的。我快乐!我骄傲啊!生活中总会有很多乐趣伴随。这些收获会使我们快乐一辈子的!有了这样的心态我们就拥有健康……
教师是这个社会的一个特殊的群体,由于自身的社会角色和所承担的社会任务和对自己身份的认同,及社会的认可的不同程度等,也许会给自己带来一些困惑和压力。但只要我们尽力了,凡事都问心没愧了。保持良好的心态去面对!有正确的人生观就会缔造连城的人生价值……
教师的工作环境是学校,和自己的学生终日在一起。社会分工的其他工作都是针对物品,或者人的某一方面或者某一时间段来服务。而老师的服务对象是人――成长中的人,并且肩负着指导他们成长的重任。那种八小时以外的时间,还在为自己的学生的成长和未来殚思竭虑也的确是一种压力。但我们会有解压的办法…..
一次在外地的公汽里看到一句话:市民应该做到尊师重教!社会真的挺关注我们的。你看,我家每月还还公积金贷款,日常消费也有人际交往也照常不差。工资也上调了多少次了!我们国家的政策多好啊!人道主义和谐社会!如果一味的与豪华奢侈去攀比。那又有什么意义呢?
的确,看一看现实,有的的舆论开始关注教师的”亚健康”状态,不仅是身体的,更多的问题来源于心理。那么,教师怎么样避免或者剪除自己的心理障碍问题呢?结合自身想法进行了一下总结归纳,又不够完善的地方还需大家逐步提升......
一、要开阔自己的视野,让自己的业余生活丰富起来。就我个人而言,运动是一个调节身心的好方法,找几个朋友,在运动场上大汗淋漓后,不仅疲劳的身体得到了锻炼,有资料指出:运动时,身体内部会分泌一种物质,俗称“快乐物质”――会让人们放松,高兴。我的同事就有很多喜欢打篮球、排球、羽毛球的。我偶尔也参与进去真的很快乐!
二、储蓄友情,要多交好友。常言说,与善人之交如入兰芝之室,久居而不闻其香。所以就我个人观点,交那些品德高尚、有学识、又善良、有良好心态的朋友。比如我这多年身边的同事那些知心姐妹,心里困惑跟她们倾诉,倾诉,真的就释然了,快乐了。的确是缓解心理压力的好办法。
三、闲暇欣赏音乐,陶冶情操。的确象在网上搜集一些叫人积极向上,乐观健康的歌曲或乐曲。比如电视节目《星光大道》、《欢乐音乐汇》、《中国好歌曲》都会给人带来无限的陶冶与欢乐……
四、经营好家庭。不论什么事情发生,家是你永远的避风港湾。我们要工作家庭两不误。这样我们会更感到生活是多么丰富多彩!快乐真的很多很多。因为我们热爱生活。
以上,是我切身体会,收获是很大的,体会可能不够全面,一点温馨的建议仅供同行们参考。有了心理健康就会有更大的身体健康!重视我们自己的心理,看到自己的优势,也找到自己的不足。生活处处都有美好!只要我们的眼睛去发现。祝福我所有的教育界同仁,你们都能保持开阔的心境,良好的心态!快乐地走教育教学这条最美好的灿烂之路。
教师心理健康培训心得体会 篇12
家无分远近,乐无为大小。幸福在于自己的体会,境由心造,地狱天堂一念间。
社会的转型、应试教育的指挥棒、时代的加速变迁、独生子女人数的激增使得教师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压力。教师的共同感受就是:教师难做!做教师真难!
教师的心理问题,就像阴影一样,遮蔽了自己和家人生活中的阳光,何谈幸福?
读了《做一个心理健康的教师》一书,正如美国心理学家坎布斯总结的那样,积极的自我观念,恰当的认同他人,面对和接受现实,丰富的主观经验,这四点是健康心理必不可少的条件。
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教师对学生监护、教育的责任重大,失职的后果难以预料。家长和社会对教师的期望值很高,身正为之师,学高人之范。外界的期望值过高,确实容易使教师自己产生过高的自我期望,自我要求高,是好事,但过高则会导致教师在力求完美中丢失了真实的自我,身心疲惫。
做一名心理健康的教师,要有着正直、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开放、充盈、丰富的精神世界,自在、饱满、蓬勃的生命姿态。
那么如何做到这些呢?师者,要做行者,更要做阅者。
行者有二:一是旅途的行者,教师应该趁休息时间多出去走走,可以放松身心,开阔眼界,洗涤心境,可以见识一个世界大好河山,感悟人生,了解各地的风俗习惯,见识各地的奇人异事,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更能锻炼身体,生命在于运动。二是思想的行者,我们为生在这样的`伟大时代而感到幸运,我们也必须肩负时代的担当,创造思想,用思想引领我们的生活,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 思想的世界像大海,一浪推着~浪,一浪高过、一浪;思想的世界也像大山,一座山峰连着一座山峰,一座山峰高过一座山峰。在思想的世界,除了远行我们别无选择;虽然我们知道,在思想的世界做一名行者有多么艰难。思想的成就将使我们无比幸福。
师者更要做阅者,就是多读书。读书能提升教师心灵修养。读书不仅能增长知识,开阔视野,还能滋养我们的人生底气。教师是社会上最大的一个知识分子群体,虽然待遇较差,地位一般,但是社会看教师的眼光却很高。人们往往把教师看作是有学识、有文化、有修养的人,无论说话做事,都得高标准,严要求,不能跟社会上的人一样。一个有读书习惯的教师,经过书籍日积月累的浸润,气质就会逐渐变得高贵而不媚俗,性情逐渐变得细腻而平静,内心逐渐变得博爱而不自私,一句话,读书可以使教师的灵魂变得高尚而伟大起来,这样的教师,自然就会赢得别人的尊重。读书能让人保持平淡的心境。有人把读书比做精神的呼吸,此话的确有道理。工作累了,读上一段,在浮躁的现实中寻得一份宁静平淡,这种感觉是做其它任何事情都难比拟的。当你对一本书、一篇文章,甚至一句话产生深深共鸣的时候,你会觉得读书竟有如此的魅力,竟是如此地陶冶人的性情,净化人的心灵。心浮气躁、鸡肠狗肚、名利熏心的人是干不好教育工作的,但是,如果读书不断,不良的思想气质是可以改变的。所以应该让读书成为每一位教师的生活方式。
教师要善待别人,也要善待自己。然而许多老师不能善待别人的原因,往往是不能善待自己。他们整天埋头于备课、批改成堆成撂的作业,业务范围之外不读书,不看报,也不注意培养有益的业余爱好,结果是知识老化,视野狭窄、甚至导致性格偏执。因此,在改进教育行为的同时,应注意全面提高教师的素质和生活质量。生活是多彩的,工作不应成为教师生活的全部。现在不少教师找回了自己做学生时的爱好;休息时,听听音乐,看看小说;假日里,与家人逛逛公园或参加一些学术活动。这样才是一个完整丰富的人生,才会有一个健康的心理。
教师心理健康培训心得体会 篇13
教师服务的对象是正在成长中的学生,教师自己的心理状态、自我情绪调节的能力,对学生的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吉诺特说:“作为一位教师,他要么是在帮人,要么就是害人。在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中小学教师对他们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教师心理健康如果出了问题,给学生带来的伤害是巨大的。”做一个心理健康的教师,让自己始终处于一种积极、乐观向上的祥和、稳定、健康的状态之中,才能不断地给学生提供成长的正能量。
但现实情况并不乐观。国家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组,对14个地区168所中小学的2292名教师抽样检测后发现,有51.23%的教师存在心理问题。其中,32.18%的教师属于“轻度心理障碍”,16.56%的教师属于“中度心理障碍”,2.49%的教师已构成“心理疾病”。抽样调查的结果未必可靠,但关注教师心理健康,确实是一件刻不容缓的事情。马志国所著的《做一个心理健康的教师》一书,收集、提炼了他在教育咨询的过程中的48个案例,涵盖了教师的自我心理、职场心理、人际心理、情感心理、婚恋心理、亲子心理、异常心理等七大方面的心理问题,对一线的教师认知自己的心理、探究自己的隐密花园还是还有启示的。
书中涉及的心理现象很多,这里仅就其中的几种心理现象做一讨论。
1.角色扮演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教师经常需要扮演不同的角色。如果不能自主地在不同角色之间做出转换,就会造成矛盾和困惑,不仅让自己为难,也让孩子无所适从。
案例1:青年教师带班,总希望和学生打成一片。一段时间过去后,发现师生之间的关系确实很融洽,但教学组织和运作出现了一些问题,教师提出的要求学生总是不够重视,还常常发生一些意外的事件。于是,青年教师决定对他们严加管理。结果班级看上去规范有序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却拉大了。
案例2:一位校领导工作了一天回到家里,受工作惯性的影响,仍然用在学校里施加号令的方式对待自己的家人,把家里作为自己的另一个“工作单位”。尽管家庭成员通过各种形式表达了自己的不满,但该领导根本没有意识到,导致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紧张。
案例3:有一些优秀教师的孩子,学习成绩并不理想。教师自己在岗位上建功立业,受到各方的赞誉和好评,他很希望自己的孩子不输给自己。于是,在无形之中给孩子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导致优秀教师的孩子每天24个小时被“管控”,没有一点的自由和闲暇。时间长了,孩子不堪忍受这样的重压,坚决不愿意学习,让教师自己苦恼不已。……
类似这样的案例非常多。师生之间、夫妻之间、亲子之间,常常需要教师扮演不同的角色。这些角色就像演戏时的脸谱或者说面具,从心理学的角度看,这些面具没有真假,也谈不上真诚和虚伪,只是人在不同的情境之中展示出来的人格的不同侧面而已。不同的角色,代表着人在特定的社会关系中的身份,也规定了人的行为规范和行为模式。当人在特定环境中表现出与之相对应的行为习惯和模式时,就会被大家所认可。
教师在平时的生活中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与教师在课堂上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是两种不同性质的互动,在这两种情境中,教师自己所扮演的角色有很大的差异,前者可以是朋友的角色,后者一定是教师的角色。角色不同,行为的方式也就不一样。师生交往过程中的很多矛盾冲突,大多与教师不能区别两种情境中行为方式之间的差异、在实际情境中行为不当有关。
校长在学校里单位的领导,学校诸多事情的决定、大政方针的出台,都需要他来拍板和定夺。但回到家中之后,其角色就有很大的变化,他要扮演孩子的父母、妻子的丈夫、或者丈夫的妻子这样的角色。家庭生活最让人心烦的事情,就是总把单位的事情和家庭搅合在一起,让家庭成员在无形之中承担了很多不该有的压力和烦恼。
教师对自己的孩子也是如此。一个非教师家庭中的孩子,从学校里回到家之后,常常能有一段真正的家庭生活,一家人其乐融融地呆在一起,聊天、健身、一起娱乐,让自己焦虑的心情得到释放。而教师家庭中的孩子,如果教师自己不能在回家之后很顺利地将自己的角色转变成父母,继续做“教育妈妈”或者“教育爸爸”,那孩子不就真是24小时总生活在外面的种种规范和监督之中?这样的日子搁在谁身上都是异常难熬的。
生活是多样的,一个人所需要扮演的角色也是多样的。在什么场合做什么事情,是教师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需要特别明白的。不仅自己要学会角色扮演,更要引导孩子意识到这一点,让他们自己体会角色扮演的必要性及其意义。
2.接纳自我
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中,教师经常会遇到一些囧事,事情似乎各不相同,但背后与教师不能够接纳自己,有直接的关系。
案例1:一位教师平常教学效果尚可,学生对教师的评价也不错。但他有一件麻烦事,一旦有人要来听他的课,他就非常焦虑,不仅课前常常失眠、睡不着,课堂上更是紧张的不得了,每上一次公开课就像得了一场大病似的。
案例2:一位年轻的教师,个性有点内向。平时生活中习惯封闭自己,不愿意在别人面前袒露自己,在人际交流方面出现了一些障碍。导致自己越发担心和别人进行交流,特别是当遇到陌生人、领导或者年轻的女性时,总是感到很紧张,优势就连和学生说话也感到有些紧张……
案例3:小田是一个大学毕业后新来的女教师,带两个高一班级的数学课,在同来的几位青年教师中,严于律己的小田老师表现的最为出色,曾受到校领导在全校大会上的点名表扬。但就是这样一位表现出众的女教师,突然之间却做出了服毒自杀的事情,让人扼腕叹息。
记得王栋生老师曾就教师上课紧张一事专门写过一篇文章,说的是他和钱理群教授之间的一次对话,钱老说自己上课之前有点紧张,让王栋生老师有了很多的感想,也意识到上课前紧张是一种常见的情绪状态,体现出教师对这份工作的重视和责任。
一个教师,面对突如其来的听课,感到紧张和焦虑,担心上不好会让别人笑话,属于原生反应,是人之常情。如果因此而抱怨自己,认为自己很没出息、做人很失败,等等,则是对原生反应的反应,属于次生反应。如果联想到我们从小到大的成长历程,想想那一次次的摔跤和跌倒,就会意识到:失败、挫折其实就是成长的一部分,没有什么可怕的。学着接纳自己、接纳自己的紧张、接纳自己的失败,人就会迈出成长的又一步。
人与人的交往,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即只有拨响自己心中的心弦,你才可能会有知音。只有向别人开放自己的生活后台,才能找到真心的朋友。案例2所描述的这种情况中,教师自己其实是属于自我封闭型的人,这本身也没有什么不好。重要的是自己要正确认识自己,知道自己在人际交往中的问题所在。问题找准了,解决问题的方式也就有了。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人很幸运地获得了一颗美丽的珍珠,但他发现珍珠上面有个小小的斑点。他想将这个斑点剔除,以便让这颗珍珠成为一个完美无缺的宝物。于是,他下狠心削去了珍珠的表层,可是斑点还在。他接着又削去第二层,原以为这下班点可以没有了,没想到还在。他不断地削掉一层又一层,真到最后,那个斑点没有了,珍珠也不复存在了。总是用挑剔的眼光看待自己,总想把事情做得更加完美,结果就是越来越不接纳和认同自己,最终必然导致悲剧。小田就是其中的一个案例。
3.关怀适度
教师在对待工作是总是很努力,也很希望自己的努力能够有所成效。这样的精神值得赞赏,但在具体实践的过程中,也要注意把握好度,不要好心办坏事。
案例1:一个女孩,学习很努力,也很优秀,但却很自卑。因为父亲比较自卑,小时候的她很懦弱、很胆小,经常被人笑话。小学期间努力学习,成绩也不错,给自己带来了一段快乐的时光,好像已经忘记了自卑和胆小。上初中后到了陌生的环境,自卑的心态又出现了。老师语重心长地教导她:“你的学习挺好,就是太自卑、太胆小,这样会害你一辈子的。”这句话经常萦绕在她的脑海里,以至于更加担心害怕,也更加自卑了。
案例2:一个初中男孩,学习成绩不错,但新学期开学第一天,就对父母说想退学。父母连说带哄又让孩子去了半天,孩子坚决不上学了。说起不上学的原因,其实源于教师的宠爱和期望。有一次考试,孩子数学考了第5名,老师兴冲冲地将孩子叫到办公室,一边给孩子加油,一边说下次无论如何也要考到前三名。英语老师更是喜欢这个孩子,听说孩子不想上学,着急地对孩子说:“咱们班英语强的人就是你了,你走了,老师还指望谁?”
很多时候,学生的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常常就源于教师,源于教师的言行举止,源于教师不恰当的教育行为。案例1所述的就是这样的情况。属于师源性心理问题。教师在心理上的一些误区或者说处理不当,不经意之间给学生造成了心理伤害。这样的现象还是很普遍的,比如说两个学生都在课堂上睡觉,教师对其中一位成绩好的学生说:“真用功啊,睡觉还拿着书。”对另一位成绩不太好的学生说:“你看你,一拿起书本就睡觉。”这两句话给两个学生的心理暗示就是不同的,前者是积极的,后者是消极的。由此也会导致两种不同的教育影响。
老师如此喜欢孩子,孩子的感受是什么呢?这个初中男孩说,我也知道老师是为了我好,但好像总是盯着我,不管课上课下,校内校外,我的什么事,老师都知道,真让人受不了。看来,孩子要离家出走,正是教师过度关爱惹的祸。过度的关爱、关心、关注,在学生的心里成了被监督、被监视、被监控,这样的情况普遍存在于家庭和学校之中。很多家长和老师嘴上说爱孩子,实际上是爱孩子考出来的分数,在爱的背后往往隐藏着一个东西,叫控制。孩子没有了闲暇、没有了自由,怎能有健康快乐的童年?
除了对孩子过分的关爱之外,当下还有一种情况,也需要引起各方的关注,那就是爱的缺失。现在有很多孩子,因为父母工作的原因,从小就被保姆或者爷爷辈所领养,和父母之间的交往和沟通很少,在童年时期缺失了最重要的父爱和母爱。孩子“恋父亲节”或“恋母情结”,到了一定年龄之后就会通过某种形式在其他人身上表达出来,比如学生对教师的依恋、青年女教师对中年人的爱恋,等等,各种心理问题都是由此产生的。
教师的心理健康,关乎孩子的健康成长。而促进教师心理健康的重任不在政府和社会,就在于教师自己。一个人始终不断探索外部世界,拓展自己视野的同时,也应该努力去认识自己的心灵世界,建设富足的精神家园,为自己一生的幸福奠基。
教师心理健康培训心得体会 篇14
教师的职业是一种特殊的职业,是一种用生命感动生命,用心灵去浇灌心灵的职业,正如雅斯贝尔斯告诉我们的:“教育意味着一棵树动摇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教师工作的这一特殊性决定了教师心理素质的重要性。所以,要让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首先教师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要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首先教师要有较高的心理健康水平。因此,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同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具有同等的重要性。
作为教师归根到底还是一个普通的社会人、自然人,也同样会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但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又要求教师必须是心理健康的人。因为,教师的一言一行在学生心目中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用高超的教学艺术去培养学生的智力,而且更重要的是要以高尚的师德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去感染和熏陶学生,而高尚的师德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源于教师的心理健康。这次培训听了教授有关《教师心理健康》讲义使我更加认识到了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教师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推行者、具体实施者,一个成功的教师,除了要有渊博的学识和优良的教学技能,还要有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品德。教师的言行对学生有很大影响,特别是对低年级学生更是如此,在他们的心目中,教师是智者——什么都懂;是能者——什么都会;是圣者——不会犯错;是权威者——具有比父母还高的权威力量。教师的衣着举止,言谈风度,以及待人接物等,都会使学生受到深刻的影响。人格健全的教师,能在课堂中创造一种和谐与温馨的气氛,使学生如沐春风,轻松愉快,而人格不健全的教师,只能在课堂上造成一种紧张或恐怖的气氛,使学生如坐针毡,惶惑不安。所以,教师完善的心理素质和人格,是构成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情感教育的出发点和首要原则,新的教育实践要求每一位教师都应该从自身的心理健康的角度,完善自己的人格,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
通过学习,我也知道了教师要善于做好自身的心理调节及保健工作,了解自我,辩证地看待自己的优缺点;学习心理卫生知识和心理健康知识,掌握心理调节的方法,学会缓解心理压力,改善不良人格,提高心理承受能力;调整情绪,保持心理的平衡;善于选择自己心情愉快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处理问题,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乐于为工作奉献,并合理安排时间,张弛有度;培养多种兴趣与爱好,陶冶情操,只有这样,才能以积极健康地工作热情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
总之,教学的目的就是教书育人。首先,为了让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教师就要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不断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良好的性格、高雅的气质、卓越的才能以及高尚的道德品质将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熏陶与教化作用,真正作到为人师表。
教师心理健康培训心得体会 篇15
利用培训的时间,读完了马志国老师的《做一个心理健康的教师》,合上书本,心中久久难以平静。生活中我们会遇到许许多多的问题,工作、生活、家庭、事业的烦恼一个接着一个,如果没有好的解决方法,时间久了真的会使自己的心理出现一些问题。读了这本书,有两点感触很深。
一、我们要学会处理好家庭和事业的关系。
有很长一段时间,我一直是带着“教师”的面具回到家里。对老公发号施令,对孩子吆五喝六,好像天下都是自己对,别人总是不对。后来发现这样导致老公心情很不好,孩子也很郁闷,自己在学校的不良情绪全部带到了家里,全部发泄给了家人,让整个家庭都笼罩在紧张的氛围中。这本书中讲的很好:一、最好不要把工作中的事情带回家。二、工作中的困扰和家人交流要及时。三、职业心理倦怠带回家来要有言在先,和家人事先说好。说的很有道理,我们首先要处理好家庭的关系,才能更好的工作。慢慢的我努力的改变自己,和善的给老公说话,到家里自己是妻子,不再是班里的班主任,不能板着脸去吩咐老公做事情。同时和孩子学会交流。学会改变自己,会发现周围的一切也都在改变。
二、不给自己制造火气
生活中有很多不如意的事情,我们要学会改变自己的心态和看问题的角度,不要让自己总是生活在痛苦和悲伤之中,学会释然,学会将一切看淡。就像书中说的那样,一个妇人了去因为打烂了一只鸡蛋,就联想到了失去了很多的蛋。我们真的不用嘲笑主妇,很多时候我们也会不自觉的这样使用心理放大镜,对生活中的不如意肆意的放大。很多时候,我们班里一名学生出现了问题,当任课老师也反映他的问题时,做班主任的就会火冒三丈,将这名学生的很多的事情累计,然后放大,感觉他一无是处,我们就会用很生气的话语来批评他,让他感到无地自容。其实有时候细细想来,学生哪有不犯错的,班里总会有几个不听话的学生,这个和社会是一样的,不可能所有的人都是谦谦君子,总会有形形色色的人出现,我们为什么就不能当学生出现错误的时候学会冷静,再分析对策,然后好好来教育呢。其实是自己在给自己制造第二支箭,本来学生已经出问题了。我们还在放大他的问题,来破坏我们的心情,这样我们带着情绪来处理问题,结果要么我们对学生处理过重,要么,会将学生教育成我们的对手,和我们整日作对,让我们整日心力憔悴。
所以,让我们学会调适自己的心情,学会用科学的方法来改变自己的心态,相信,我们会工作的更开心,生活的更愉快。
教师心理健康培训心得体会 篇16
教师生活在一个集体中,与同事的交往最多,同事之间的交往是否健康对一名教师的健康成长非常重要。同事之间相处应是健康的关系。在办公室,教师不可能一天到晚谈工作,但可以聊聊国家时事,社会的新鲜事,如何做可口的饭菜等等,聊一些能愉悦身心的话题,缓解一下工作的压力。千万不要背后谈论领导、议论他人,即使别人引诱也要避开此话题。经常议论他人的人,心理是非常不健康的人。所以同事交往要健康,不要搞小团体,要始终围绕单位的中心做好本职工作。
教师家庭关系是否和谐直接关系到学校的教学质量。夫妻关系是家庭关系的核心,夫妻关系和睦与否对双方的心理健康会产生重要的影响。结婚之前,夫妻双方大多看到的是对方的优点,也就是双方的优点才使二人互相仰慕,共同走进婚姻的殿堂。一起生活后,每个人的缺点就会日渐暴露出来。“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双方都要有包容的品质,既能欣赏对方的优点,又能容纳对方的缺点,夫妻双方要多讲“情”,少讲“理”,对与错不要太较真,下班回家能感觉到家的温馨与舒适。试想,一个整天充斥着火药味的家庭,双方心理能健康吗?如果发展到离异的地步,双方又将承受多大的心理压力,又怎会保持健康的心态去做好本职工作,又怎会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
其实生活中,很多孩子因为爸爸妈妈当老师,亲子间平添了不少痛苦。人要成功必须要努力,但是人的能力有差别,人的际遇不相同,人的脑子还天生就不一样呢,此外还有很多我们难以控制的因素。所以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该善待孩子的平凡人生,成不了太阳,当个小星星也不错,成不了珠峰,就当一座小山。
教师要想保持良好的心态,做一个心理健康的人民教师,还要主动适应周围的环境,让自己的理想与现实相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多加强体育锻炼等等。总之,心理健康可以超过其他一切保健作用的总和。有了心理健康,才会有身体的健康,人体的各个系统才会处于最佳的协调状态,疾病才能减少,教师才能有更充沛的精力为国家培养栋梁之才。
【教师心理健康培训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教师心理健康培训心得体会 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培训感悟08-22
《教师心理健康培训》心得体会03-22
心理健康教师培训心得体会04-20
【精选】教师心理健康培训心得体会09-01
教师心理健康培训心得体会08-25
心理健康培训心得体会教师03-15
教师参加心理健康培训心得体会12-15
心理健康教育培训教师心得体会04-03
教师心理健康培训心得体会范文01-06
关于教师心理健康培训心得体会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