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教育心得体会

时间:2022-08-24 20:20:47 心得体会 我要投稿

【推荐】学习教育心得体会范文7篇

  我们得到了一些心得体会以后,写一篇心得体会,记录下来,这样就可以通过不断总结,丰富我们的思想。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能感染读者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学习教育心得体会7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推荐】学习教育心得体会范文7篇

学习教育心得体会 篇1

  国之古语:人命大于天!虽简单几个字,却道出了各行各业不可忽视的安全问题。阅古览今:从大的方面来说,国之盛状是“国泰民安”,人民是“安居乐业”;从小的方面来说,家人外出,也是“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可见安全是人之根本,完成各项任务的基础。在培养祖国栋梁的校园,“安全”更似警钟长鸣,不能有丝毫松懈之处。作为教师,只有抓好安全教育工作,才能让学生安心学习,茁壮成长。自参加工作十年来,我对安全教育有如下几点小小的体会。

  一、校园的安全教育与教学质量必须双管齐下。

  正如“安居乐业”一词中的“安居”与“乐业”是相辅相成的一样,若不“乐业”,能“安居”吗?同理,一个学校,学生以“学习”为主,学习是学生的“业”;教师以“教学”为主,教学是教师的“业”。抓好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对各种知识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自觉地、自主地学习。让学生养成爱看书,爱查阅资料,爱追踪讨论、探究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但须注意,中国是历经长久的科举考试,以及前期的应试教育,令许多人走入了“死读书,读死书”的胡同中。教师在抓教学质量时也会走入一天到晚都是作业的魔鬼似训练,虽然让教室里的孩子们变乖了,不到处惹事了,但低视力的、低能力的学生却是一大片。这是教育中的糟粕现象,我们应该抛弃。古人常提“棋、琴、诗、画”,“文能治国,武能安邦”,“文韬武略”等,以及新中国成立后提倡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无不说明了教育的多方面发展。因此,提高教学质量是教师在各科教学方面注重对学生的引导和激发兴趣。学生只有爱学习——乐业,才会杜绝在校打架斗殴,无所事事的不良现象。才会让校园真正平安。

  二、必须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

  我国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习惯成自然。”良好的行为习惯铸就人的性格,显示人的魅力,体现人的`修养。良好的行为习惯让人受益终身。学校是培养人的地方,孩子们良好习惯的养成关系着祖国未来的社会风气。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在培养学生行为习惯方面应该赏罚分明,公平公正地对待,才能让孩子们“知荣辱,辨是非”,只有爱憎分明,才能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三、普法教育迫在眉睫。

  面对是非观念弱,荣辱感不强的小学生,特别是高年级的孩子,身体的成长让他们对许多事产生好奇感。在农村,由于一些家长的乱开玩笑的语句,更让孩子们带进了校园,不加辨别地说和做。给其他同学带来伤害。我觉得,学校应该定期开展法制教育,让孩子们明白“肖像权”、“名誉权”等,加强法律意识,安定校园环境。

  四、亟待整顿的家长教育。

  目前,在很多的家庭中,一是独苗苗成了公婆的手上明珠,父母的心中肉,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溺爱现象随处可见,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更谈不上严格。二是父母天天沉溺于麻将馆,地主桌,对孩子的教育放任自流。孩子放学要么守在喧闹的麻将桌旁,两眼发困不能回家,还挨赌输了的父母的气;要么钻进网吧,也昏天黑地玩游戏,看图像;要么独守“空”房,饱一顿,饥一顿;要么三五成群,从这个山坡,浪荡到那个街角,打架斗殴没话说。三是留守儿童,公婆管其生活,却不能引导心灵的成长。孩子对公婆的逆反心重,不听公婆絮絮叨叨念陈旧的教育。特别是放任自流性的家长,学生在学校闹事,教师请家长,家长“忙”,总请不来;教师家访,家中大门紧闭。学校与家庭这一教育环节严重脱钩,加大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难度。故,家长理应接受“培养孩子”的教育。

  五、师德是教师的灵魂。

  “润物细无声”是教师教育学生的写照。我们常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没有身正何谓范?一位教师,哪怕学富五车,没有良好的行为习惯(修养),是不会得到学生的尊重,何谈敬仰?作为教师,没有良好的行为习惯(修养),潜移默化中,学生也会养成不良的行为习惯,还会引以为荣,减弱学生的正义感。

  面对学生,教师要“肚里能撑船”。宽容学生,公平公正对待每位学生。当我们的孺子犯错时,我们应该弄清事情的原委,给他讲清楚“错在什么地方”,并指明“他应该怎样做”的方向。只有学生认识到错误,才会心服口服地改正错误。切不可以教师自身对学生的好恶来评价学生,一旦学生与教师处于对立面,教育只有失败,更谈不上安全教育了。

  校园的安全教育与教师、学生、家长、校园、家庭、社会都息息相关。不可忽视安全教育,更应该从各个方面加强安全教育,才能真正建立“平安、和谐”的校园。

学习教育心得体会 篇2

  参加此次远程教育技术培训,给我的体会很深,培训针对性更强,实用性更高,我的教育技术能力得到了很大提高。随着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得以广泛应用,我越来越感到自己懂得太少,掌握的知识不足。作为一名教育战线的中青年教师,此次参加远程培训学习,是一次很好的机会,因此在培训过程中,我一直怀着饱满的热情,认真学习,大胆实践,在学习之余还不时提醒同事抓紧时间,和他们交流学习体会,所以彼此的教育技术能力进步很快。通过指导教师的及时指导和研修组长的关爱,加上自己努力,我们组的成员一定会取得好成绩,参加这次培训我的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1、提高了教育信息技术的素养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第一天的远程教育培训就让我感觉到:做为一名教师要做的还远远不只这些,教师的教学是一门科学,需要研究。教育信息技术也是一门科学,更要研究,教师要成为研究者,研究教育教学的规律与教育信息技术整合的问题。同时,我们也认识到教师的成长也离不开教育信息技术,信息技术对教师来说是一个新问题,特别是中老年教师。信息技术使老师面临着如何成长,如何应对的问题。通过此次培训,让我认识到,学会把信息技术应用在学科教学中能使自己的教学过程条理清晰,学生明白易懂,特别是思维导图让教学过程更明朗化,微课程更易于学生学习,为我的教学增添了光彩,使我对课程发展、教育信息技术有了新的认识。

  2、提高了专业知识水平

  这次给我们培训的老师,他们的教学经验,专业知识水平,敬业精神都是一等一的。经过他们耐心细致的讲解,让我认识到学无止尽,自己的专业知识、学科理论等水平还有待于不断地提高。特别是第三、四天培训所学到的东西,要在今后的教学生活中不断地复习、巩固、运用。真正的把教学和教育信息技术整合,融会贯通。

  3、教育理念不断得到更新

  通过学习,使我逐步更新了远程教育教学观念,了解了先进的'教育科学基本理论,在教学活动中更能如鱼得水、调整自身的角色和教学方式、方法,把素质教育贯穿到学科教学过程中,贯穿到班级管理中。在培训期间,我们研讨优秀的教育教学课例、教学设计、课题研究等,使我们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切实提高教育教学的能力和水平。也使我们发现了自己在教育教学中需解决的根本的问题,发现了各自在教育教学中的差距与不足。

  4、教育教学理论掌握得更为系统

  通过这次培训,使我对远程教育教学的理论与方法掌握得更加系统,使我感到比原来站得高了,看得远了,有一种“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的感觉。短暂的3.4天学习,培训老师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我是得益最多的,他们使我对一些教育观念的理解更加深刻;对教学理论的认识更加明晰;对开展教研活动的方式更加明确;对投身教育改革的激情更加充沛。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一定把这些感悟用在以后的教育教学中,并不断的完善它。把教育技术这种新的教学模式,合理地融入课堂教学和学科活动中,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学科教学质量。

学习教育心得体会 篇3

  三信教育要求我们坚定共产主义信仰,其实共产主义理想不仅是共产党员的理想,也是全中国绝大多数人的理想。

  “理想是人生的太阳。”“敢问路在何方”的我们,必须回归赤子之心来亲近和钟情于我们的马克思主义,“真学、真信、真懂、真用”。

  “思想脆弱的人缺少固定的信仰。”对于马克思主义,我们必须“狠斗动摇一闪念”,必须“格物”、“致知”、“诚意”、“正心”,让马克思主义的信心、信念和信仰“直指人心”

  一、信科研

  在时代呼唤创新的今天,“特色”、“个性”成了教育的重中之重,每个学校都在追求着属于自己的“风格”,而教育科研正是形成学校“特色”和“风格”的“催化剂”,前面提到的上海闸北八中便是一个很好的例证。今天,提到“闸北八中”,有谁不知道它的“成功教育”呢?

  一、信教育

  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珍珠贝”。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而教育科研正如一枚枚“珍珠贝”,培养出来的尽是光彩熠熠的“小珍珠”。教育科研可以充分挖掘教师的创造潜能,促进教师素质的提高。吴江市的桃源中学,教师都是学历不高的农村教师,却在全国获大奖,甚至培养出了许多博士、硕士,原因就在于该校用教育科研开发了教师的潜能。

  教育科研是加强学校凝聚力的“万能胶”。

  有一句众所周知的话叫做“团结就是力量”,教育更不能离开“团结”,它不能凭个人经验和意志达成。所以,每一位校长都懂得将“1+1=2”转变为“1+1〉2”的.重要性,如何实施呢?那就发动全体教师来做一个教育研究课题吧!在同一个课题下,各自承担一定的任务,既有合作又有分工,少你不行,少他也不行。在这一过程中,逐步形成了统一的价值取向和和谐的人际关系,那么整个学校的凝聚力就自然地得到了加强,我总是欣慰地看到我校的老师们为一个课题一起找资料,利用课余交流讨论的情景。事实证明,教育科研是加强学校凝聚力的“万能胶”。

  2.言传身教,参与教研

  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校长仅仅在思想上重视教育科研还不够,还应该身体力行地投入科研,深入到教学第一线,听课、上课、搞调查研究、专题探讨和经验总结,通过言传身教带领教师走“科研兴校”的路子,只有这样,才能召唤广大教师真心实意地投身到科研中去。在这一方面,苏霍姆林斯基又给我上了很好的一课,他几十年如一日地坚持写教育日记,坚持观察、思考、研究教育问题,这也是他成为一位伟大的教育家的原因之一吧!

  二、信教师

  就像老师爱护学生一样,我觉得,校长也应该“爱护”教师,而这个“爱护”的核心,就是“相信教师”。有人说“心”是最有效的沟通者,一位有神奇魅力的校长,他知道如何用自己的“心”去感动教师的“心”。这个“心”,关键是“相信教师”,谁也不知道“相信”的力量有多大!“士为知己者死”体现的正是这种力量,它能使冰雪融化,枯木逢春,对教师的信任和尊重是调动教师积极性的重要因素,我相信每一位教师,相信他们都能

  1.遵守规范,树立形象:我们教师要奉献爱心,希望教师要善良,要善待每一位学生……由此可见,教师的工作在相当程度上是一种个体的智力操作,它需要管理,但又不能完全靠管理,要靠教师个人对事业的追求。作为一校之长,我完全相信,我校的老师能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自我要求,在与社会的联系中,努力体现教师的职业形象。

  2.道德自律,工作自励:我校的广大教师在工作上都勤奋而自励,一位教师应该具备的师德和工作上刻苦自励的精神,这些都在教师自我要求下实现,都能成为教师的自觉行动。

  3.超越规范,追求完美:虽然我校制订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但不管这些“条条款款”有多么严格,要求有多么高,相对于教师应该达到的道德标准和高尚人格来说,都只能说是下限。因此,我们应该相信,每一位教师都会自觉地超越这些规范,去追求高尚完善的师德境界。

  一所学校,不能没有管理措施,但这只是“措施”而非“目的”,如果教师的管理靠行政手段来达到预期目的,那是学校管理的一种悲哀。校长应将这种“管理”内化为教师的自觉行为,俗话说的好,“马不扬鞭自奋蹄”,而“信任”正能达到这样的效果。

  三、信学生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有一个十分精彩的比喻:要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地保护学生幼小的心灵。晶莹透亮的露珠是美丽可爱的,却又是十分脆弱的,一不小心露珠滚落,就会破碎,不复存在。学生的心灵,就如同可爱又易碎的露珠,需要教师和家长的呵护,那么,就相信这些孩子们吧,相信他们都能行,相信他们都能成为有用之才。教师的信任让学生卸下了自卑的包袱,插上了自信的翅膀,翱翔在广阔的天空中。

  不管是什么样的学生,他的内心有着成功的愿望,也有着成功的潜能。我们校长应让教师相信每一个学生,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相信“东方不亮西方亮”,正如刘京海校长说的“把每一个孩子当天才欣赏,当天才培养”。

学习教育心得体会 篇4

  根据厦门市委、市政府决定及局党委的要求和部署,我们 分局认真学习了 同志的讲话和 局长的讲话摘要,在全分局营造了浓厚的学习氛围,倡树了良好的道德风尚,工作人员的“爱德”意识明显提高。

  国家提倡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公德,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又进一步指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爱德作为人的本能需要,它是爱己与爱人的立足点。“爱党爱国爱国土、爱亲爱友爱自己”,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作为公民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是每个公民都应当承担的法律义务和道德责任。要大力倡导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的爱德工程要发扬爱国主义精神,提高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以热爱祖国、报效人民为最大光荣,以损害祖国利益、民族尊严为最大耻辱,提倡学习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方法,艰苦创业、勤奋工作,反对封建迷信、好逸恶劳,积极投身于建设“莱州国土全国争一流”的伟大事业。德能不仅使万物成长,更进而用反运动将万物带回大道,融入生命本原。对他人的关爱和同情,关心人、爱护人、帮助人,喜人之所喜,忧人之所忧,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推己及人,与人为善,助人为乐。。必须把这些基本要求与具体道德规范融为一体,贯穿公民道德建设的全过程。爱祖国,就是发扬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相结合的精神,提高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鼓励为建设祖国、保卫祖国作贡献,奋勇当先,直至牺牲自己的生命。既反对盲目排外,也反对在对外交往中丧失国格、人格的行为。 爱劳动,就是要提倡诚实高效劳动,鼓励劳动创造,支持勤劳致富,劳动创造光荣,勤劳致富光荣。既要尊重体力劳动,也要尊重脑力劳动。反对消极怠惰、不劳而获、以权谋私和一切采取非法手段谋取个人和小集体利益的思想和行为。

  爱人民,就是发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提倡一心为公,服从大局,同时坚决维护人民的**权利,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热爱集体,热心公益,扶贫帮困,为人民、为社会多做好事。反对一切不顾公共利益、欺骗他人、只图私利的思想和行为。 爱科学,就是要发扬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精神,提倡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勇于追求真理的精神,鼓励发明创造,大兴调查研究、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之风。反对轻视科学、教育的思想和行为,努力克服各种愚昧落后的思想、行为和习惯。

  爱社会主义,就是要发扬为社会主义努力开拓、奋发进取的精神,提倡忠于职守,爱护公共财物,努力增加生产,为社会提供物质财富。反对因循守旧、不思进取、浪费、贪污、盗窃及一切危害社会主义事业的思想和行为。

  人活着总要有追求,即追求一定的道德目标和人生目标。人们之所以做出这样或那样的行为,其背后都有着一定的道德目标和人生价值取向。因此,人的道德价值目标和人生价值取向的确立,对人们道德行为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爱德工程”从几个带有根本意义的方面提出了公民应当追求的道德目标和人生价值取向。这就是说,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一个人只要选择了为祖国、为人民、为劳动、为科学、为社会主义作贡献的道德目标和人生价值取向,并在实践中认真贯彻执行,他就一定会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爱德工程”为全社会树立了评价人们行为善恶的统一的道德标准,这对统一人们的道德意识和行为有很重要的社会价值。一个单位的道德风尚如何,一个人的品质怎样,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怎样,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道德评价开展的广度和深度。而道德评价就是依据一定的道德标准,对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所作的一种判断。

  个人道德品质的形成发展变化,依赖于个人的社会实践。这里的社会意识当然包括评判是非、正邪、善恶、荣辱等等的.道德意识在内。这种道德意识长期地、一贯地对个人的思想和行为起着支配作用,就成为这个人的个人道德品质。忠诚老实、勇敢进取、谦虚谨慎等这些个人的道德品质的要求是社会主义社会奉行的道德原则相规范,认真对待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不断地钻研、学习专业技术。敬业好学意味着坚守岗位,认真负责,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努力做好自己的工作;也意味着热爱学习,对自己的工作、业务、技术、学业刻苦钻研、精益求精。勤奋努力,不辞辛苦地劳动或工作,不断地创造良好的工作业绩,珍惜劳动成果,爱惜时间,不懒惰,不奢侈浪费。虚心好学,永不自满,不盛气凌人,不高傲自大;意识到自己的人格,同时也尊重别人的人格,任何情况下都保持平等态度。自觉遵守和维护国家法律、法规和规章,遵守和维护所在党团组织的章程和纪律,遵守和维护国土资源局的一切规范性决定和纪律,使个人言行符合法制要求和纪律规定。人的言行要合乎科学的要求和礼节的规定,尊老爱幼,孝亲敬长,说话和气,以礼待人,服饰朴素大方,行为端庄,举止文雅,合乎道德规范。

  一个人的道德品质是可以通过提高道德认识、陶冶道德情操、锻炼道德意志、实践道德行为、养成稳定的行为习惯来培养的。个人道德品质培养过程中采用的主要方法是道德教育和道德修养。个人自觉进行的道德品质培养,是在自我规范、自我锻炼、自我改造过程中进行的道德品质培养的内在方法。借鉴前人道德修养经验,道德修养的具体方法至少包括学习、内省、立志、实践。

  在生活中,我们作为社会的一分子,要“关爱他人”、“奉献社会”;在工作中,我们作为国土卫士,要履行职责,用实际行动践行“保护环境”、十分珍惜合理利用我们有限的国土资源,努力树立和维护国土系统的良好形象!

学习教育心得体会 篇5

  为了更好的加强自我专业化发展,这段时间,我认真阅读并学习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的梁志燊编著的《学前教育学》一书,。《学前教育学》主要是研究学前教育的现象,揭示学前教育的规律,以增强学生从事学前教育工作的职业素质,提高学前教育质量的一门学科。它能帮助我们更好地巩固学前教育的基本知识和主要理论,掌握学前教育的实践技能和重要能力,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和教育观,认识到游戏在儿童成长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学习设计优秀的学前教育课程,能够合理安排儿童的一日活动;正确理解幼儿教师的工作特点,把握与家长沟通合作的形式和策略。结合自己几年来的工作,我进行了理论与实践的深刻反思。谈谈自己对孩子的.观点。

  我是两个班教学的,所以接触的孩子年龄从3—6,通过我对孩子的观察:四岁的孩子比三岁的孩子更加活泼好动,对周围生活的环境也更熟悉了,能积极积累经验。在活动中坚持的时间也长了,他们不但爱玩,而且会玩了,会自己玩,也会和几个小朋友一起玩,在游戏中会出主意,玩出花样,玩得更有兴致了。四岁的孩子有具体形象思维,所以在活动中要多引导他们认识多种事物。四岁的孩子可以听进成人向他提出的要求,听懂一些道理,能完成成人交给的一些任务了,有意性行为开始发展了,他们能有意的注意,有意的记忆,有意的想象了。因此要注意引导幼儿观察周围的生活,以增长见识和发展多种能力。生活无处不在,生活无处不有,只要我们会用眼睛看、会用耳朵听、会用嘴说、会用鼻子闻、会用心去想,生活就在身边!

  例如分季节观察周围的事物,如:春天到,带孩子观察大自然说说春天的特征,小草绿了、花儿红了,冰雪融化了、笋芽冒出来了、人们的衣服穿得少了,孩子们出来放风筝了……感受春天的美丽,万物复苏那种不可阻挡的生命力;再如观察周围环境的变化,如家乡新修了水泥路、街上新开的店面等等,说说自己的感受,说说这些变化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怎么样的便利,想想这些变化都需要我们大家付出怎么样的努力,培养他们爱家乡的感情和长大后建设家乡的好品质;又如带幼儿观察周围的人,家人长得什么样子,老师同伴长得什么样子,用什么样的语言来形容或者用什么样的画面来表现;还可以培养幼儿观察记忆周围发生的事,用自己的语言把了解到的事情叙述出来并发表自己的评论等。在这些多种形式的观察中可以让幼儿不断增长见识,不断发展幼儿的注意、记忆、思维、想象、语言等能力。

  最后要以游戏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游戏是幼儿生活和学习的重点内容,是最受幼儿欢迎的生活和学习方式。在游戏中,幼儿积极性高,学习兴趣浓,创作能力强。在游戏中幼儿的认识能力、运动能力、语言能力和判断能力都将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最重要的是在游戏中幼儿的心灵得到快乐!作为教师,作为幼儿身边的任何一个成人,我们都应该尽力为他们提供游戏的场所以及物质、心理环境。为此,我设计了发展运动能力的游戏《我们的小车开得快》、《摘苹果》、《踩尾巴》等,发展语言能力的游戏《说说我美丽的家》、《我来讲故事》等,发展判断能力的游戏《我是环保小卫士》、《我做乖宝宝》等,为幼儿提供游戏的各种所需,让幼儿在这样的活动中发展能力,快乐度过每一天。

  总之,通过这次学习,我受益非浅,掌握了许多学前教育的理论知识,我一定在工作中不断实践,利用空余时间继续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为做一个好老师努力!

学习教育心得体会 篇6

  据报道,《中国公众防灾意识与减灾知识基础调查报告》显示,在我国,只有不到4%的城市居民在日常生活中做到了基本的防灾准备。城市学校:防灾教育普及率高但实效差。

  沉痛的地震等灾难去了,“教训”却留在了档案柜里;造成重大生命和财产损失的海啸、台风等也终于风平浪静了,精神疏漏、意思麻痹,却仍然留在单调的“纪念日”上,人们的表情依旧轻松,而将其安思危、痛定思痛,扔到了一边。

  别忘了,灾后重建、走出灾难和痛苦,绝不仅仅是高大建筑物的重新崛起、物质世界的再度繁荣,而更是防灾观念的落“心”生根,防微杜渐意识的重大提升。我们站在灾难的废墟上,总能力挽狂澜的遏制住下一个可能出现的灾难,避免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这才是最理性、最科学、最有效的“走出灾难”,也是风险社会不可或缺的国民素养。

  可前文中的'数字再次告诉我们,虽然我们在程序上完成了灾后重建,“精神重建”依旧懈怠、松垮,以致于我们不得不让伤亡和悲剧继续上演:“20xx年以来,全国共发生火灾220万起,死亡22592人。而造成人员伤亡的主要原因就是缺乏逃生自救互救的知识和技能,没有及时有效从火场逃生,被浓烟熏呛窒息死亡”。等等。

  一直以来,我们一以贯之的发展之道、公共治理观念,就是这么走过来的,我们可以为城市留下广阔的大马路、大广场,却连一个小小的下水道都建不好;我们可以为GDP的辉煌,进行不遗余力的艰苦奋斗,而唯独对灾难教育、安全素养,不以为然。随便翻开一本“公民素质教育”的读本,公民应对灾难的相关内容极少。我们在“轰轰烈烈的灾难教育”中学会“健忘”,也就不足为奇了。

  不能为公众创造安全、健康、最大化的社会,不是公众期待的文明、优雅的社会;不能创造“健康最大化”和“伤亡最小化的制度,人本主义的疏漏也很大。

  应该把灾难意识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每增加1美元防灾投入,就将使灾害损失减少7美元”,各级政府要加大减灾防灾投入,加强以风险治理为核心的应急管理基础能力和监测预警能力建设,提升突发事件的防范能力。还可以将灾难教育纳入素质教育构成,让孩子们从小养成不懈不怠、从容不迫的安全意识。或者将安全教育纳入继续教育的范畴,在单位和社会,开展常态化的逃生训练、安全知识普及,早日堵上公共安全意识的漏洞,为社会提供更多安全幸福。

学习教育心得体会 篇7

  这次网络培训,收获很多,体会深刻。现总结如下几点:

  一、要彻底摒弃旧的教育观念,树立新的科学的教育理念。

我们的教育是发展人的教育,必须树立现代的学生观:学生是公民,是天生的学习者,学生是学会的而不是教会的,同时,要树立向学生学习的观念,加强和学生的交流,要与学生平等对话。

  二、要树立现代学习观。

要保护好学生的学习天性,充分发挥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学习方法要多样化,从教育学和心理学方面看智力因素对学生学习的影响是有限的,而情感方面的因素对学生的学习发展是重要的,因此,我们的教师要全面了解我们的学生,保护好学生学习的天性。

  三、要树立现代的教师观。

  1、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教师是促进者,也就是说教师要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所以教师要帮助学生确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要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适当的学习策略,发展元认知能力,要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建立一个宽容、轻松的课堂氛围,促进学生的学习,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为学生的学习服务。

  2、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

  教师作为引导者,要引导学生改变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积极创设情境和条件,引导学生形成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的主体意识、能动性和创造性不断得到发展,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我们要改变教学方法,使教学方式服务于学习方式。

  3、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参与者。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与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因此,作为学生的学习伙伴,教师要积极参与到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去,与学生共同学习,实现教学相长。

  4、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新课程所蕴含的新理念、新方法以及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所出现和遇到的'各种各样的新问题,都要求教师以一个研究者的身份去观察、了解和解决。教师要以一个研究者的身份置身于教学情境之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探究,对积累的经验进行总结,使其形成规律性的认识。教师要把教学与研究有机地融为一体,把自己由“教书匠”变成“教育家”,不断提高教学水平,从而最终实现自我完善。

  5、教师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教师要形成强烈的课程参与意识,了解和掌握各个层次的课程知识,以及这些层次之间的关系;要提高和增强课程建设能力,使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在学校,在课堂实施中不断丰富和完善;要锻炼并形成课程开发的能力,开发具有本土化、乡土化、样本化的课程。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要对教材进行钻研和处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教师要使教材内容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和认知欲望,使教材内容同学生的经验与体验建立联系,使教材内容更切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生活实际。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做中学、用中学,帮助学生建构知识的意义,形成知识的框架,掌握知识的结构,帮助他们在最短的时间内最大限度地掌握课程内容。

  总之,新课程改革对我们教师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我们要转变观念,认真学习、领会新课程的改革精神,充分发挥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促进、引导、参与的作用,认真总结教育教学实践经验,分析研究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充分利用现有课程资源,不断建设和开发新的课程资源,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推荐】学习教育心得体会范文7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资深写手 • 1对1服务

文章代写服务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文章代写服务

资深写手 · 帮您写文章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文章代写服务

资深写手 · 帮您写文章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ai帮你写文章
一键生成 高质量 不重复
微信扫码,即可体验

【推荐】学习教育心得体会范文7篇

  我们得到了一些心得体会以后,写一篇心得体会,记录下来,这样就可以通过不断总结,丰富我们的思想。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能感染读者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学习教育心得体会7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推荐】学习教育心得体会范文7篇

学习教育心得体会 篇1

  国之古语:人命大于天!虽简单几个字,却道出了各行各业不可忽视的安全问题。阅古览今:从大的方面来说,国之盛状是“国泰民安”,人民是“安居乐业”;从小的方面来说,家人外出,也是“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可见安全是人之根本,完成各项任务的基础。在培养祖国栋梁的校园,“安全”更似警钟长鸣,不能有丝毫松懈之处。作为教师,只有抓好安全教育工作,才能让学生安心学习,茁壮成长。自参加工作十年来,我对安全教育有如下几点小小的体会。

  一、校园的安全教育与教学质量必须双管齐下。

  正如“安居乐业”一词中的“安居”与“乐业”是相辅相成的一样,若不“乐业”,能“安居”吗?同理,一个学校,学生以“学习”为主,学习是学生的“业”;教师以“教学”为主,教学是教师的“业”。抓好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对各种知识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自觉地、自主地学习。让学生养成爱看书,爱查阅资料,爱追踪讨论、探究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但须注意,中国是历经长久的科举考试,以及前期的应试教育,令许多人走入了“死读书,读死书”的胡同中。教师在抓教学质量时也会走入一天到晚都是作业的魔鬼似训练,虽然让教室里的孩子们变乖了,不到处惹事了,但低视力的、低能力的学生却是一大片。这是教育中的糟粕现象,我们应该抛弃。古人常提“棋、琴、诗、画”,“文能治国,武能安邦”,“文韬武略”等,以及新中国成立后提倡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无不说明了教育的多方面发展。因此,提高教学质量是教师在各科教学方面注重对学生的引导和激发兴趣。学生只有爱学习——乐业,才会杜绝在校打架斗殴,无所事事的不良现象。才会让校园真正平安。

  二、必须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

  我国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习惯成自然。”良好的行为习惯铸就人的性格,显示人的魅力,体现人的`修养。良好的行为习惯让人受益终身。学校是培养人的地方,孩子们良好习惯的养成关系着祖国未来的社会风气。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在培养学生行为习惯方面应该赏罚分明,公平公正地对待,才能让孩子们“知荣辱,辨是非”,只有爱憎分明,才能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三、普法教育迫在眉睫。

  面对是非观念弱,荣辱感不强的小学生,特别是高年级的孩子,身体的成长让他们对许多事产生好奇感。在农村,由于一些家长的乱开玩笑的语句,更让孩子们带进了校园,不加辨别地说和做。给其他同学带来伤害。我觉得,学校应该定期开展法制教育,让孩子们明白“肖像权”、“名誉权”等,加强法律意识,安定校园环境。

  四、亟待整顿的家长教育。

  目前,在很多的家庭中,一是独苗苗成了公婆的手上明珠,父母的心中肉,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溺爱现象随处可见,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更谈不上严格。二是父母天天沉溺于麻将馆,地主桌,对孩子的教育放任自流。孩子放学要么守在喧闹的麻将桌旁,两眼发困不能回家,还挨赌输了的父母的气;要么钻进网吧,也昏天黑地玩游戏,看图像;要么独守“空”房,饱一顿,饥一顿;要么三五成群,从这个山坡,浪荡到那个街角,打架斗殴没话说。三是留守儿童,公婆管其生活,却不能引导心灵的成长。孩子对公婆的逆反心重,不听公婆絮絮叨叨念陈旧的教育。特别是放任自流性的家长,学生在学校闹事,教师请家长,家长“忙”,总请不来;教师家访,家中大门紧闭。学校与家庭这一教育环节严重脱钩,加大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难度。故,家长理应接受“培养孩子”的教育。

  五、师德是教师的灵魂。

  “润物细无声”是教师教育学生的写照。我们常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没有身正何谓范?一位教师,哪怕学富五车,没有良好的行为习惯(修养),是不会得到学生的尊重,何谈敬仰?作为教师,没有良好的行为习惯(修养),潜移默化中,学生也会养成不良的行为习惯,还会引以为荣,减弱学生的正义感。

  面对学生,教师要“肚里能撑船”。宽容学生,公平公正对待每位学生。当我们的孺子犯错时,我们应该弄清事情的原委,给他讲清楚“错在什么地方”,并指明“他应该怎样做”的方向。只有学生认识到错误,才会心服口服地改正错误。切不可以教师自身对学生的好恶来评价学生,一旦学生与教师处于对立面,教育只有失败,更谈不上安全教育了。

  校园的安全教育与教师、学生、家长、校园、家庭、社会都息息相关。不可忽视安全教育,更应该从各个方面加强安全教育,才能真正建立“平安、和谐”的校园。

学习教育心得体会 篇2

  参加此次远程教育技术培训,给我的体会很深,培训针对性更强,实用性更高,我的教育技术能力得到了很大提高。随着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得以广泛应用,我越来越感到自己懂得太少,掌握的知识不足。作为一名教育战线的中青年教师,此次参加远程培训学习,是一次很好的机会,因此在培训过程中,我一直怀着饱满的热情,认真学习,大胆实践,在学习之余还不时提醒同事抓紧时间,和他们交流学习体会,所以彼此的教育技术能力进步很快。通过指导教师的及时指导和研修组长的关爱,加上自己努力,我们组的成员一定会取得好成绩,参加这次培训我的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1、提高了教育信息技术的素养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第一天的远程教育培训就让我感觉到:做为一名教师要做的还远远不只这些,教师的教学是一门科学,需要研究。教育信息技术也是一门科学,更要研究,教师要成为研究者,研究教育教学的规律与教育信息技术整合的问题。同时,我们也认识到教师的成长也离不开教育信息技术,信息技术对教师来说是一个新问题,特别是中老年教师。信息技术使老师面临着如何成长,如何应对的问题。通过此次培训,让我认识到,学会把信息技术应用在学科教学中能使自己的教学过程条理清晰,学生明白易懂,特别是思维导图让教学过程更明朗化,微课程更易于学生学习,为我的教学增添了光彩,使我对课程发展、教育信息技术有了新的认识。

  2、提高了专业知识水平

  这次给我们培训的老师,他们的教学经验,专业知识水平,敬业精神都是一等一的。经过他们耐心细致的讲解,让我认识到学无止尽,自己的专业知识、学科理论等水平还有待于不断地提高。特别是第三、四天培训所学到的东西,要在今后的教学生活中不断地复习、巩固、运用。真正的把教学和教育信息技术整合,融会贯通。

  3、教育理念不断得到更新

  通过学习,使我逐步更新了远程教育教学观念,了解了先进的'教育科学基本理论,在教学活动中更能如鱼得水、调整自身的角色和教学方式、方法,把素质教育贯穿到学科教学过程中,贯穿到班级管理中。在培训期间,我们研讨优秀的教育教学课例、教学设计、课题研究等,使我们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切实提高教育教学的能力和水平。也使我们发现了自己在教育教学中需解决的根本的问题,发现了各自在教育教学中的差距与不足。

  4、教育教学理论掌握得更为系统

  通过这次培训,使我对远程教育教学的理论与方法掌握得更加系统,使我感到比原来站得高了,看得远了,有一种“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的感觉。短暂的3.4天学习,培训老师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我是得益最多的,他们使我对一些教育观念的理解更加深刻;对教学理论的认识更加明晰;对开展教研活动的方式更加明确;对投身教育改革的激情更加充沛。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一定把这些感悟用在以后的教育教学中,并不断的完善它。把教育技术这种新的教学模式,合理地融入课堂教学和学科活动中,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学科教学质量。

学习教育心得体会 篇3

  三信教育要求我们坚定共产主义信仰,其实共产主义理想不仅是共产党员的理想,也是全中国绝大多数人的理想。

  “理想是人生的太阳。”“敢问路在何方”的我们,必须回归赤子之心来亲近和钟情于我们的马克思主义,“真学、真信、真懂、真用”。

  “思想脆弱的人缺少固定的信仰。”对于马克思主义,我们必须“狠斗动摇一闪念”,必须“格物”、“致知”、“诚意”、“正心”,让马克思主义的信心、信念和信仰“直指人心”

  一、信科研

  在时代呼唤创新的今天,“特色”、“个性”成了教育的重中之重,每个学校都在追求着属于自己的“风格”,而教育科研正是形成学校“特色”和“风格”的“催化剂”,前面提到的上海闸北八中便是一个很好的例证。今天,提到“闸北八中”,有谁不知道它的“成功教育”呢?

  一、信教育

  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珍珠贝”。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而教育科研正如一枚枚“珍珠贝”,培养出来的尽是光彩熠熠的“小珍珠”。教育科研可以充分挖掘教师的创造潜能,促进教师素质的提高。吴江市的桃源中学,教师都是学历不高的农村教师,却在全国获大奖,甚至培养出了许多博士、硕士,原因就在于该校用教育科研开发了教师的潜能。

  教育科研是加强学校凝聚力的“万能胶”。

  有一句众所周知的话叫做“团结就是力量”,教育更不能离开“团结”,它不能凭个人经验和意志达成。所以,每一位校长都懂得将“1+1=2”转变为“1+1〉2”的.重要性,如何实施呢?那就发动全体教师来做一个教育研究课题吧!在同一个课题下,各自承担一定的任务,既有合作又有分工,少你不行,少他也不行。在这一过程中,逐步形成了统一的价值取向和和谐的人际关系,那么整个学校的凝聚力就自然地得到了加强,我总是欣慰地看到我校的老师们为一个课题一起找资料,利用课余交流讨论的情景。事实证明,教育科研是加强学校凝聚力的“万能胶”。

  2.言传身教,参与教研

  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校长仅仅在思想上重视教育科研还不够,还应该身体力行地投入科研,深入到教学第一线,听课、上课、搞调查研究、专题探讨和经验总结,通过言传身教带领教师走“科研兴校”的路子,只有这样,才能召唤广大教师真心实意地投身到科研中去。在这一方面,苏霍姆林斯基又给我上了很好的一课,他几十年如一日地坚持写教育日记,坚持观察、思考、研究教育问题,这也是他成为一位伟大的教育家的原因之一吧!

  二、信教师

  就像老师爱护学生一样,我觉得,校长也应该“爱护”教师,而这个“爱护”的核心,就是“相信教师”。有人说“心”是最有效的沟通者,一位有神奇魅力的校长,他知道如何用自己的“心”去感动教师的“心”。这个“心”,关键是“相信教师”,谁也不知道“相信”的力量有多大!“士为知己者死”体现的正是这种力量,它能使冰雪融化,枯木逢春,对教师的信任和尊重是调动教师积极性的重要因素,我相信每一位教师,相信他们都能

  1.遵守规范,树立形象:我们教师要奉献爱心,希望教师要善良,要善待每一位学生……由此可见,教师的工作在相当程度上是一种个体的智力操作,它需要管理,但又不能完全靠管理,要靠教师个人对事业的追求。作为一校之长,我完全相信,我校的老师能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自我要求,在与社会的联系中,努力体现教师的职业形象。

  2.道德自律,工作自励:我校的广大教师在工作上都勤奋而自励,一位教师应该具备的师德和工作上刻苦自励的精神,这些都在教师自我要求下实现,都能成为教师的自觉行动。

  3.超越规范,追求完美:虽然我校制订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但不管这些“条条款款”有多么严格,要求有多么高,相对于教师应该达到的道德标准和高尚人格来说,都只能说是下限。因此,我们应该相信,每一位教师都会自觉地超越这些规范,去追求高尚完善的师德境界。

  一所学校,不能没有管理措施,但这只是“措施”而非“目的”,如果教师的管理靠行政手段来达到预期目的,那是学校管理的一种悲哀。校长应将这种“管理”内化为教师的自觉行为,俗话说的好,“马不扬鞭自奋蹄”,而“信任”正能达到这样的效果。

  三、信学生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有一个十分精彩的比喻:要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地保护学生幼小的心灵。晶莹透亮的露珠是美丽可爱的,却又是十分脆弱的,一不小心露珠滚落,就会破碎,不复存在。学生的心灵,就如同可爱又易碎的露珠,需要教师和家长的呵护,那么,就相信这些孩子们吧,相信他们都能行,相信他们都能成为有用之才。教师的信任让学生卸下了自卑的包袱,插上了自信的翅膀,翱翔在广阔的天空中。

  不管是什么样的学生,他的内心有着成功的愿望,也有着成功的潜能。我们校长应让教师相信每一个学生,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相信“东方不亮西方亮”,正如刘京海校长说的“把每一个孩子当天才欣赏,当天才培养”。

学习教育心得体会 篇4

  根据厦门市委、市政府决定及局党委的要求和部署,我们 分局认真学习了 同志的讲话和 局长的讲话摘要,在全分局营造了浓厚的学习氛围,倡树了良好的道德风尚,工作人员的“爱德”意识明显提高。

  国家提倡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公德,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又进一步指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爱德作为人的本能需要,它是爱己与爱人的立足点。“爱党爱国爱国土、爱亲爱友爱自己”,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作为公民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是每个公民都应当承担的法律义务和道德责任。要大力倡导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的爱德工程要发扬爱国主义精神,提高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以热爱祖国、报效人民为最大光荣,以损害祖国利益、民族尊严为最大耻辱,提倡学习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方法,艰苦创业、勤奋工作,反对封建迷信、好逸恶劳,积极投身于建设“莱州国土全国争一流”的伟大事业。德能不仅使万物成长,更进而用反运动将万物带回大道,融入生命本原。对他人的关爱和同情,关心人、爱护人、帮助人,喜人之所喜,忧人之所忧,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推己及人,与人为善,助人为乐。。必须把这些基本要求与具体道德规范融为一体,贯穿公民道德建设的全过程。爱祖国,就是发扬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相结合的精神,提高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鼓励为建设祖国、保卫祖国作贡献,奋勇当先,直至牺牲自己的生命。既反对盲目排外,也反对在对外交往中丧失国格、人格的行为。 爱劳动,就是要提倡诚实高效劳动,鼓励劳动创造,支持勤劳致富,劳动创造光荣,勤劳致富光荣。既要尊重体力劳动,也要尊重脑力劳动。反对消极怠惰、不劳而获、以权谋私和一切采取非法手段谋取个人和小集体利益的思想和行为。

  爱人民,就是发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提倡一心为公,服从大局,同时坚决维护人民的**权利,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热爱集体,热心公益,扶贫帮困,为人民、为社会多做好事。反对一切不顾公共利益、欺骗他人、只图私利的思想和行为。 爱科学,就是要发扬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精神,提倡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勇于追求真理的精神,鼓励发明创造,大兴调查研究、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之风。反对轻视科学、教育的思想和行为,努力克服各种愚昧落后的思想、行为和习惯。

  爱社会主义,就是要发扬为社会主义努力开拓、奋发进取的精神,提倡忠于职守,爱护公共财物,努力增加生产,为社会提供物质财富。反对因循守旧、不思进取、浪费、贪污、盗窃及一切危害社会主义事业的思想和行为。

  人活着总要有追求,即追求一定的道德目标和人生目标。人们之所以做出这样或那样的行为,其背后都有着一定的道德目标和人生价值取向。因此,人的道德价值目标和人生价值取向的确立,对人们道德行为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爱德工程”从几个带有根本意义的方面提出了公民应当追求的道德目标和人生价值取向。这就是说,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一个人只要选择了为祖国、为人民、为劳动、为科学、为社会主义作贡献的道德目标和人生价值取向,并在实践中认真贯彻执行,他就一定会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爱德工程”为全社会树立了评价人们行为善恶的统一的道德标准,这对统一人们的道德意识和行为有很重要的社会价值。一个单位的道德风尚如何,一个人的品质怎样,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怎样,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道德评价开展的广度和深度。而道德评价就是依据一定的道德标准,对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所作的一种判断。

  个人道德品质的形成发展变化,依赖于个人的社会实践。这里的社会意识当然包括评判是非、正邪、善恶、荣辱等等的.道德意识在内。这种道德意识长期地、一贯地对个人的思想和行为起着支配作用,就成为这个人的个人道德品质。忠诚老实、勇敢进取、谦虚谨慎等这些个人的道德品质的要求是社会主义社会奉行的道德原则相规范,认真对待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不断地钻研、学习专业技术。敬业好学意味着坚守岗位,认真负责,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努力做好自己的工作;也意味着热爱学习,对自己的工作、业务、技术、学业刻苦钻研、精益求精。勤奋努力,不辞辛苦地劳动或工作,不断地创造良好的工作业绩,珍惜劳动成果,爱惜时间,不懒惰,不奢侈浪费。虚心好学,永不自满,不盛气凌人,不高傲自大;意识到自己的人格,同时也尊重别人的人格,任何情况下都保持平等态度。自觉遵守和维护国家法律、法规和规章,遵守和维护所在党团组织的章程和纪律,遵守和维护国土资源局的一切规范性决定和纪律,使个人言行符合法制要求和纪律规定。人的言行要合乎科学的要求和礼节的规定,尊老爱幼,孝亲敬长,说话和气,以礼待人,服饰朴素大方,行为端庄,举止文雅,合乎道德规范。

  一个人的道德品质是可以通过提高道德认识、陶冶道德情操、锻炼道德意志、实践道德行为、养成稳定的行为习惯来培养的。个人道德品质培养过程中采用的主要方法是道德教育和道德修养。个人自觉进行的道德品质培养,是在自我规范、自我锻炼、自我改造过程中进行的道德品质培养的内在方法。借鉴前人道德修养经验,道德修养的具体方法至少包括学习、内省、立志、实践。

  在生活中,我们作为社会的一分子,要“关爱他人”、“奉献社会”;在工作中,我们作为国土卫士,要履行职责,用实际行动践行“保护环境”、十分珍惜合理利用我们有限的国土资源,努力树立和维护国土系统的良好形象!

学习教育心得体会 篇5

  为了更好的加强自我专业化发展,这段时间,我认真阅读并学习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的梁志燊编著的《学前教育学》一书,。《学前教育学》主要是研究学前教育的现象,揭示学前教育的规律,以增强学生从事学前教育工作的职业素质,提高学前教育质量的一门学科。它能帮助我们更好地巩固学前教育的基本知识和主要理论,掌握学前教育的实践技能和重要能力,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和教育观,认识到游戏在儿童成长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学习设计优秀的学前教育课程,能够合理安排儿童的一日活动;正确理解幼儿教师的工作特点,把握与家长沟通合作的形式和策略。结合自己几年来的工作,我进行了理论与实践的深刻反思。谈谈自己对孩子的.观点。

  我是两个班教学的,所以接触的孩子年龄从3—6,通过我对孩子的观察:四岁的孩子比三岁的孩子更加活泼好动,对周围生活的环境也更熟悉了,能积极积累经验。在活动中坚持的时间也长了,他们不但爱玩,而且会玩了,会自己玩,也会和几个小朋友一起玩,在游戏中会出主意,玩出花样,玩得更有兴致了。四岁的孩子有具体形象思维,所以在活动中要多引导他们认识多种事物。四岁的孩子可以听进成人向他提出的要求,听懂一些道理,能完成成人交给的一些任务了,有意性行为开始发展了,他们能有意的注意,有意的记忆,有意的想象了。因此要注意引导幼儿观察周围的生活,以增长见识和发展多种能力。生活无处不在,生活无处不有,只要我们会用眼睛看、会用耳朵听、会用嘴说、会用鼻子闻、会用心去想,生活就在身边!

  例如分季节观察周围的事物,如:春天到,带孩子观察大自然说说春天的特征,小草绿了、花儿红了,冰雪融化了、笋芽冒出来了、人们的衣服穿得少了,孩子们出来放风筝了……感受春天的美丽,万物复苏那种不可阻挡的生命力;再如观察周围环境的变化,如家乡新修了水泥路、街上新开的店面等等,说说自己的感受,说说这些变化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怎么样的便利,想想这些变化都需要我们大家付出怎么样的努力,培养他们爱家乡的感情和长大后建设家乡的好品质;又如带幼儿观察周围的人,家人长得什么样子,老师同伴长得什么样子,用什么样的语言来形容或者用什么样的画面来表现;还可以培养幼儿观察记忆周围发生的事,用自己的语言把了解到的事情叙述出来并发表自己的评论等。在这些多种形式的观察中可以让幼儿不断增长见识,不断发展幼儿的注意、记忆、思维、想象、语言等能力。

  最后要以游戏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游戏是幼儿生活和学习的重点内容,是最受幼儿欢迎的生活和学习方式。在游戏中,幼儿积极性高,学习兴趣浓,创作能力强。在游戏中幼儿的认识能力、运动能力、语言能力和判断能力都将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最重要的是在游戏中幼儿的心灵得到快乐!作为教师,作为幼儿身边的任何一个成人,我们都应该尽力为他们提供游戏的场所以及物质、心理环境。为此,我设计了发展运动能力的游戏《我们的小车开得快》、《摘苹果》、《踩尾巴》等,发展语言能力的游戏《说说我美丽的家》、《我来讲故事》等,发展判断能力的游戏《我是环保小卫士》、《我做乖宝宝》等,为幼儿提供游戏的各种所需,让幼儿在这样的活动中发展能力,快乐度过每一天。

  总之,通过这次学习,我受益非浅,掌握了许多学前教育的理论知识,我一定在工作中不断实践,利用空余时间继续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为做一个好老师努力!

学习教育心得体会 篇6

  据报道,《中国公众防灾意识与减灾知识基础调查报告》显示,在我国,只有不到4%的城市居民在日常生活中做到了基本的防灾准备。城市学校:防灾教育普及率高但实效差。

  沉痛的地震等灾难去了,“教训”却留在了档案柜里;造成重大生命和财产损失的海啸、台风等也终于风平浪静了,精神疏漏、意思麻痹,却仍然留在单调的“纪念日”上,人们的表情依旧轻松,而将其安思危、痛定思痛,扔到了一边。

  别忘了,灾后重建、走出灾难和痛苦,绝不仅仅是高大建筑物的重新崛起、物质世界的再度繁荣,而更是防灾观念的落“心”生根,防微杜渐意识的重大提升。我们站在灾难的废墟上,总能力挽狂澜的遏制住下一个可能出现的灾难,避免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这才是最理性、最科学、最有效的“走出灾难”,也是风险社会不可或缺的国民素养。

  可前文中的'数字再次告诉我们,虽然我们在程序上完成了灾后重建,“精神重建”依旧懈怠、松垮,以致于我们不得不让伤亡和悲剧继续上演:“20xx年以来,全国共发生火灾220万起,死亡22592人。而造成人员伤亡的主要原因就是缺乏逃生自救互救的知识和技能,没有及时有效从火场逃生,被浓烟熏呛窒息死亡”。等等。

  一直以来,我们一以贯之的发展之道、公共治理观念,就是这么走过来的,我们可以为城市留下广阔的大马路、大广场,却连一个小小的下水道都建不好;我们可以为GDP的辉煌,进行不遗余力的艰苦奋斗,而唯独对灾难教育、安全素养,不以为然。随便翻开一本“公民素质教育”的读本,公民应对灾难的相关内容极少。我们在“轰轰烈烈的灾难教育”中学会“健忘”,也就不足为奇了。

  不能为公众创造安全、健康、最大化的社会,不是公众期待的文明、优雅的社会;不能创造“健康最大化”和“伤亡最小化的制度,人本主义的疏漏也很大。

  应该把灾难意识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每增加1美元防灾投入,就将使灾害损失减少7美元”,各级政府要加大减灾防灾投入,加强以风险治理为核心的应急管理基础能力和监测预警能力建设,提升突发事件的防范能力。还可以将灾难教育纳入素质教育构成,让孩子们从小养成不懈不怠、从容不迫的安全意识。或者将安全教育纳入继续教育的范畴,在单位和社会,开展常态化的逃生训练、安全知识普及,早日堵上公共安全意识的漏洞,为社会提供更多安全幸福。

学习教育心得体会 篇7

  这次网络培训,收获很多,体会深刻。现总结如下几点:

  一、要彻底摒弃旧的教育观念,树立新的科学的教育理念。

我们的教育是发展人的教育,必须树立现代的学生观:学生是公民,是天生的学习者,学生是学会的而不是教会的,同时,要树立向学生学习的观念,加强和学生的交流,要与学生平等对话。

  二、要树立现代学习观。

要保护好学生的学习天性,充分发挥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学习方法要多样化,从教育学和心理学方面看智力因素对学生学习的影响是有限的,而情感方面的因素对学生的学习发展是重要的,因此,我们的教师要全面了解我们的学生,保护好学生学习的天性。

  三、要树立现代的教师观。

  1、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教师是促进者,也就是说教师要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所以教师要帮助学生确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要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适当的学习策略,发展元认知能力,要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建立一个宽容、轻松的课堂氛围,促进学生的学习,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为学生的学习服务。

  2、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

  教师作为引导者,要引导学生改变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积极创设情境和条件,引导学生形成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的主体意识、能动性和创造性不断得到发展,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我们要改变教学方法,使教学方式服务于学习方式。

  3、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参与者。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与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因此,作为学生的学习伙伴,教师要积极参与到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去,与学生共同学习,实现教学相长。

  4、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新课程所蕴含的新理念、新方法以及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所出现和遇到的'各种各样的新问题,都要求教师以一个研究者的身份去观察、了解和解决。教师要以一个研究者的身份置身于教学情境之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探究,对积累的经验进行总结,使其形成规律性的认识。教师要把教学与研究有机地融为一体,把自己由“教书匠”变成“教育家”,不断提高教学水平,从而最终实现自我完善。

  5、教师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教师要形成强烈的课程参与意识,了解和掌握各个层次的课程知识,以及这些层次之间的关系;要提高和增强课程建设能力,使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在学校,在课堂实施中不断丰富和完善;要锻炼并形成课程开发的能力,开发具有本土化、乡土化、样本化的课程。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要对教材进行钻研和处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教师要使教材内容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和认知欲望,使教材内容同学生的经验与体验建立联系,使教材内容更切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生活实际。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做中学、用中学,帮助学生建构知识的意义,形成知识的框架,掌握知识的结构,帮助他们在最短的时间内最大限度地掌握课程内容。

  总之,新课程改革对我们教师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我们要转变观念,认真学习、领会新课程的改革精神,充分发挥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促进、引导、参与的作用,认真总结教育教学实践经验,分析研究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充分利用现有课程资源,不断建设和开发新的课程资源,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