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根谭读书心得体会

时间:2024-07-03 08:30:35 林强 心得体会 我要投稿

菜根谭读书心得体会(精选23篇)

  当我们有一些感想时,可以通过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这样有利于我们不断提升自我。你想好怎么写心得体会了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菜根谭读书心得体会,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菜根谭读书心得体会(精选23篇)

  菜根谭读书心得体会 1

  近来喜欢阅读短篇文章,尤其喜欢上《菜根谭》这本书,谈不上对这本书的理解,感悟,只是觉得这本书中犹如一剂良药,每当自己心情不好,或有一些解不开的心结时,泡上一杯茶,闻着绿茶的清香,捧起这本书,坐在家里阳台上的藤椅上,轻轻摇晃着藤椅,读上一两段,慢慢的在心中回味一下,顿时心中的不快便会烟消云散。

  这本书是明代洪应明的一本语录作品,在我国民间广泛流传。这本书很奇特,它不仅有许多古文,还有很多故事,每一篇文章后面都有一个故事,借故事来譬喻古文的道理。真可谓是:人心有真境,非丝非竹而自恬愉,不烟不茗而自清芬。

  曾读到文中这段话:“拨开世上尘氛,胸中自无火炎冰竞;消却心头鄙吝,眼前时有月到风来。”也就是说拨开心中的`烦恼和诱惑,心中就会平静,消除心中的狭隘,眼前就会出现美丽的风景。在我们周围会有这样一些人,在聊天时会听到其不停的抱怨,其实他们所抱怨的事都是生活中的一些琐碎的小事,但是习以为常,便会觉得世事不公,而又无法改变,把自己的心情弄得很糟。

  学会知足常乐,知足是一种智慧,常乐是一种境界,不把小事总堆积在心里,其实生活中很多琐碎的小事大家都会遇到,不管是家里的,还是工作中的,但是明智的人一笑了之,因为有些事是不可避免的,能补救的就尽力补救,无法改变的也就坦然接受。遇到不顺时,让我们去抬起头看看月亮,再美的月亮也会有阴晴阳缺,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自然就会成为一个快乐的人。

  正所谓“咬得菜根百事可做”,让我们怀着一颗知足感恩的心去享受幸福,感受快乐!

  菜根谭读书心得体会 2

  我第一次看《菜根谭》是在十年前,那时太年轻,好读书而不求甚解,很多东西都是囫囵吞枣。而今已是而立之年,有了一些人生经验,便更能理解书中的至理名言了。《菜根谭》是明代洪应明所著的一部论述修养、人生、处世的语录集。书里阐述了为人处世、淡泊从容、修身养性、怡情适性、功业成败、返璞归真几方面内容。融合了儒家的中庸、道家的无为,从而形成了一套独特的为人处世方式。表现了古人对人生、人际、人性的'见解。

  读《菜根谭》须静静地读,细细的品,用心感悟,方能领略到它的哲学和智慧。也曾说:“嚼得菜根者,百事可做。”读懂一部《菜根谭》体味人生的百种滋味,方能做到“风斜雨急处,立得脚定。花浓柳艳处,着得眼高。路危径险处,回得头早”。商界人士喜欢读《菜根谭》,因为他们认为《菜根谭》是一部奇书,是企业界经营管理的“指南”,企业家修身养性的“教材”;僧侣们喜欢读《菜根谭》,是因为其博大、宽容、善良。我也喜欢读《菜根谭》,因为我觉得它充满了哲理的味道,充满了富于通变的处世哲学,充满了诗情画意。

  我读《菜根谭》的最大感悟是它能使人的心境更加平静。当你愉悦时,它是一首清脆婉转的歌,让你心悦飞翔;当你忧郁时,它是一首悠远而又有力的笛声,让你重整旗鼓,走出阴霾。《菜根谭》是一坛久经酝酿的老酒,值得我们去品味、享受。它更像是一壶老茶,值得用心去泡,用心去喝,用心去细细体会。

  “疾风怒雨,禽鸟戚戚;霁日光风,草木欣欣。可见天地不可一日无和气,人心不可一日无喜神。”大意是在狂风暴雨的天气中,连飞禽都感到哀伤忧虑;在晴空万里的日子里,连草木也呈现出欣欣向荣。由此可见,天地之间不可以一天没有和祥之气,而人间也不可以一天没有欢欣之气。这让我体会到世界是一面镜子,你对它皱眉,它就对你皱眉;你微笑,它就对你微笑。幸福不是一种现实,而是一种感觉。在工作中、生活中经常保持喜悦的心情,就是获得幸福的根本。

  作为一名教师,不但要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爱国精神,而且更加要立足自己的工作岗位“先学生之忧而忧,后学生之乐而乐”的工作热忱;不但要有“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不怨天、不尤人”的心态,更加要有“以修身自强”、“修辞立其诚”、“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的品格,作为一个平平凡凡的人要想不落后于这个时代,不但要有居安思危、防微杜渐的想法,而且要“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辩之,笃行之”来不断为自己充电、加油!

  菜根谭读书心得体会 3

  谭以菜根名,固自清苦历练中来,亦自栽培灌溉里得,其颠顿风波,备尝险阻可想矣。淡淡乏味的菜根中有着无限真味的存在,犹如暖春吹拂的微风逼退寒冬的冷意。

  一本《菜根谭》包含了人生的各种重大抉择问题,但其根本也就是出世与入世的问题。读完这一本书便像是经历了一世,体味人生百种滋味,遇事时也可勉强达到“风斜雨急处,立得脚定;花浓柳艳处,着得眼高;路径危险处,回得头早”的境地。这是一部可以润物一生的书,静心阅读,细细品味,菜根越嚼越香,心智自会越来越高。

  “粪土至秽,变为蝉而饮露于秋风”在粪土中生活的幼虫是最为肮脏的东西,可是它一旦悦变成蝉,便在秋风中吸食洁净的露水。洁净的东西是从污秽之中诞生的,而光明的东西也常常在晦暗中孕育。即使我们处于困境,可以凭借自己的努力可以改变现状,改变境遇。“得意须早回头,拂心莫便放手,恩里由来生害,故快意时须早回首;败后或反成功,故拂心处莫便放手”人生而在世,难免遭受挫折,逆境之中的.阻力不该成为自甘堕落的借口,反而可以使人走上成功之路的动力。遭受不如意的事打击时,不能轻易放弃,千万不可罢休,依然要继续奋斗。

  人生而在世,岂能没有执念,或为名利所奔波,或为情爱而不舍,或为心中大义而执着,得之为幸,不得则弃。昨日之不可留,今日之是不可能。《菜根谭》中最为人所熟知的一句便是“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肝胆煦若春风气骨清如秋水,持身涉世不可随境而迁。立身处世,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方能安心做事。

  “贪得者虽富亦贫,知足者虽贫亦富”功名利禄并不如外人所视那般荣耀,不可过于趋之。如人饮水,冷暖自知,生活的质量本就取决于自己的生活态度,知足就好。山林息尘心读书消俗气,多读书,可静心。读圣贤书可知世事,超越天地之外,不入名利之中,栽花种竹,心境无我,摒弃执念。

  手捧一本《菜根谭》,其中各种良言犹如春风轻拂心田,细细读之,慢慢思之,启人心智,发人深省。

  菜根谭读书心得体会 4

  闲来无事,笔者翻翻书,或是在网站上读读书,特别是喜欢读些有关修身立业的书。《修身,在专业上增进知识是立业的基础;而立业又为修身增进专业知识提供可靠的保障。

  而《菜根谭》正是一本关于修身立业的书,借这次谈读书心得体会的机会,笔者想说说自己读过这本书后的一些个人感受。

  《菜根谭》的作者是明朝洪应明,字自诚,号还初道人。《菜根谭》是一本格言体写成的集子,关于书名的由来,有人认为语出性定菜根香,有人认为由宋代儒者汪信民人能咬得菜根,则百事可做这句话化用出来,另外也还有一种说法,明朝孔兼为《菜根谭》所作的题词中有这么一句话:谭以菜根名,固自清历练中来,亦自栽培灌溉里得,其颠顿风波,备尝险阻可想矣。这句话大概意思说:这本书以菜根命名,是因为作者在人生清苦历练中悟出道理来,而且悟出的这道理是作者经历风波、坎坷的体现。菜根是一种清苦的东西,而菜叶的苦味却全由菜根提供、生长出来,可见人生的乐境由苦境出来。

  《菜根谭》这本书包含儒家、道教、佛教三家的思想,但主要还是儒家思想,特别是儒家的中庸思想。所谓中庸思想,就是要提倡中正平和、通融豁达的精神。比如其中说道攻人之恶,毋太严,要思其堪受;教人以善,毋过高,当使其可以。就是要求我们要有理解包容的`精神。再比如家人有过,不宜暴怒,不宜轻弃。此事难言,借他隐讽之;今日不悟,候来日再警之,如春风解冻,如和气消冰,才是家庭的型范。也是要求我们要有豁达、大度、平和的精神。

  《菜根谭》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不仅在中国,而且在日本影响深远。因为在中华民国时,日本就有对这本书不断刊刻的先例。到了20世纪80年代,伴随经济的发展,日本企业界人士认为,在企业管理、用人制度、业务销售、市场开发、员工自律诸多方面,菜根谭都有很大鞭策、警示作用。

  当你在苦恼郁闷事业不得意的时候,不妨静下心来读一读《菜根谭》。它会让你有豁达开朗的感觉,苦恼烦闷的感觉也伴随着你领略体。

  菜根谭读书心得体会 5

  教育以育人为本,育人以育德为先。作为一名教师首先应该有崇高的师德,为人师表、身正为范。这样才能更好地教书育人。读书是我们为人的根本,也是发展自己、改变自己的力量源泉。虽然我书读得不多,但一直在追求一种读书的“境界”。一般说来,读书的最高境界是一种无我的状态。有一本书我经常喜欢读,在书中我能找到自己的影像,同时也能找到一种人生的宁静。见其文字就如同与他本人对话,一句话,一辈子。有时候书中的一句话就能够改变你命运中的很多东西。这就是《菜根谭》,好书《菜根谭》。她淡雅的眉目下藏着的却是一双透视人世的慧眼,这是一部让历史永远不能忘却的奇书。据我所知,明代洪应明所著的这本书,被后人翻印过无数次,可见喜欢此书的人之多。新中国的创始人也喜欢此书,他对此书的评价是,“嚼得菜根者,百事可做。”可见这本书给人的教益,非同一般。

  《菜根谭》全书,上至治国、平天下,下至修身、治家,人世中的.大道无所不包。政治家可以从其中找到经邦治国的谋略。比如“议事者,身在事外,宜悉利害之情;任事者,身居事中,当忘利害之虑。”商人可以找到机智,一种进退的机智,一种以仁取胜的机智;僧侣则会发现博大和宽柔,而我喜欢《菜根谭》,更多的是喜欢作者的思辨和处世哲学。比如,“子生而母危,镪积而盗窥,何喜非忧也?贫可以节用,病可以保身,何忧非喜也?”有了这样的辨证,就有了柔度,在生活中才会适可而止,才不至于被逆境击得粉碎。用这样透视的眼光去看人生历史,人才不至于轻得像一颗纤尘,随世风飞扬,而是始终保持一颗冷静的心。

  面对权贵呢?他是这样说的,“趋炎附势之祸,甚惨亦甚速;栖恬守逸之味,最淡亦最长。”

  何谓真君子?他告诉我们,“君子处患难而不忧,当宴游而惕虑,遇权豪而不惧,对茕独而惊心。”

  还有书中无处不在的博大、淡泊、宽容、善良和智慧,所有这一切,让我觉得自己岂止是在读书,而是与一位智者交谈,与一位畏友交流,心中的疑虑消失了,留下的都是那份沉甸甸的还带着暖意的警策。《菜根谭》静静的读,细细的品,菜根才会越来越香,心智才会越来越高。可使人从浮躁到沉静,从肤浅到深刻,从这种意义上可以说,知识改变命运。

  菜根谭读书心得体会 6

  最近一直在看《菜根潭》,一直就从图书馆借来相关系列的书来看!它是明朝末年隐士洪应明所著。菜根潭三个字说明啦“咬得菜根,百事可做”它讲述啦作者对人生的的领悟,是一种以人生经验的沉淀和累积,有超脱、有感慨、有体会,是集儒家思想和佛家义理的一本书。

  它包含很多的哲理,让你读过后会豁然开朗。无论你身陷人际困局还是职场是非中,它都会给你一把钥匙让你开启烦恼之门。不仅如此,它还能让你开阔思想、修养身心、让你成为一个懂事理、懂大义的人,我说的`决不夸张哦。那就听我细细道来。

  君子之心事,青天白日,不可使人不知。君子之才华,玉隐珠藏,不可使人易知。

  这就说明啦,做人要光明磊落,象晴天白日一样,人们都说“君子坦荡荡”“明人不做暗事”。对于才能来说呢,就不急于展示自己的才华,以免遭人嫉妒。在坦露自我的同时,我们是要带面具的,带不同的面具去面对形形色色的人,当然我们带面具的目的要建立在真诚的基础之上。展现才华的时候不要不分时间,不分场合。这样不仅仅不能让你瞩目,还可能遭到嫉恨的眼光。因而要低调些,大海之所以能成为大海,那是因为他比所有的河流都要低!

  做人无甚高远事业,摆脱俗情便入名流,为学无甚增益工夫,减除得物累,便臻圣境。

  做人不是非要成就一番伟大事业,只要摆脱世俗的功名利禄,就能跻身于名流,做学问也没有什么诀窍,只要摈除外物的诱惑,便可以达到至高无上的境界啦。如果我们没有被名利所左右,便专心致力与一项事业,只要能摆脱俗情物欲。做到淡泊明智,志存高远。如果追求华服美食,这些贪图物质享受的做法还在继续,那我们就是真的活着没什么意义啦。真的没有必要去屈膝奉承,一切随遇而安。

  晴天白日的节义,自暗室漏屋中培来,旋乾转坤的经纶,自临身履薄处出。

  想晴天白日般的光明磊落的节操,是从贫困艰难的环境中培养出来的,而扭转大局的雄才伟略是从谨慎的行事态度中磨练出来的,我明白啦“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并且要有“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谨慎态度来行事。

  当然啦,我还有很多的心得,就不一一拿出来和大家分享啦,我建议大家都应该去看看这本书!

  菜根谭读书心得体会 7

  性的工作态度。对名利更加不去在乎,只是想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对于我来说,精神的境界比物质的境界要重要许多、做好每一件工作的成就感比任何的物质奖励都受用。

  "凭意兴作为者,随作则随止。"

  菜根本是寻常普通之物,甚至为很多人所不屑,它往往埋没于泥土之中不为人眼所见,既没有菜茎、菜叶的味美,也没有菜花的艳丽,很容易被忽略。工作与菜根极像,因此必须要耐得寂寞,守得清贫,不怨天、不尤人,踏踏实实做好本职工作。菜根自有其无可替代的作用,工作亦是如此。价格工作一般都细水长流,不能立竿见影,因此工作的`时候不能意气用事。感性的热情,只是干柴上的火,响起来是比比剥剥,但片刻就会烧尽;而理智是沉默的煤炭,能够放出持久的光和热。做事有始有终的人,依靠的是恒心和毅力。想成为一个平凡而不平庸的人,不但要有居安思危、防微杜渐的想法,更要"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辩之,笃行之",来不断为自己充电、加油!除了要学会顺应时势,要有责任心外,关键要用心去工作。浅水是喧哗的,深水是沉默的。我希望自己是那耐人寻味的深水,厚积薄发,每一天能展现经过沉淀后的精华!

  读《菜根谭》让人明白:思想会被欲望蒙蔽,太多对物质的欲望会阻止理想的完成,牵绊我们前行的脚步。有了工作,我们还希望工作是轻松的,能赚大钱的,其实手头上的工作能做好了,样样都充满意义;有了房子,我们还希望房子再大一点,再豪华一点,其实房子不过是休息的场所,能放下一张床足以,在这一次比一次更高的要求中,我们忽略了握在手中的平淡的真实,更遗忘了这份真实中我们拥有的幸福,于是,人生显得越发不如意起来,在欲望的面前,我们成了一只可怜的摇头乞尾的哈巴狗,一个会说话的奴隶。其实,人生真正的滋味,是平淡。在粗茶淡饭中,体会淡泊的美妙。

  "天地不可一日无和气,人心不可一日无喜神。"

  街上流行的服饰,最时髦的往往最容易过时,而经久不变的,是那些式样简洁普通的衣服。对于一个人来说,物质。

  菜根谭读书心得体会 8

  《菜根谭》中说道历事之道告诉我们做人要做一个品行端正,心胸坦荡的人,想想以前读的书中写到做人要外圆内方,总觉得有些不舒坦,但具体哪个地方,又说不上来。今天在《菜根谭》里忽然明白了。

  《菜根谭》中说道,涉世浅,点染亦浅;历事深,机械亦深。这句话说的就是外圆内方吧,涉世未深的人为不良习惯所沾染的机会就要少一些,而阅历丰富的人心中奸谋技巧就会多一些。老谋深算的人估计就是那些阅历丰富的人吧。当今社会一些成功的现代人,整天呐喊着累,身心俱疲,究其原因估计就在于此吧。

  按说现代社会,现代化的发展早已把人们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了,可为何还有那么多人喊累呢?原因在于我们历事深,机械亦深。想想一个成功合格的现代人,不仅要工作能力强,还要八面玲珑地应对各个方面的关系,对领导说不上曲意逢迎也得是笑脸相迎,哪怕领导错到离谱,你也不敢直言指出,也要思虑再三,找一个最不伤面子的方式小心翼翼地说出一点个人小小的看法吧。没有几个人有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气概勇敢地说出来吧。

  久而久之,言不由衷,让自己学会了外圆内方,内方有用吗?生杀大权还是掌握在别人手中,不能勇敢地表达出自己的看法和意见,结果逼得自己人格分裂,心里俱多不快,否则就会英雄无用武之地,一生寒凉。对于自己正确的看法意见只能埋藏在心底。

  偶尔有几个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新人,勇敢地站起来,结果只能是一颗枪子被打了出去,或者是几个老谋深算的人的问路石子而已。我们看过《水浒传》的都会想到两个人,一个是晁盖,一个是宋江。江山好汉的两个领导人。他们的性格直接反映了梁山泊的发展。先说说前期领导晁盖,他是一个朴鲁疏狂的草莽英雄,有什么说什么,心底坦荡。而宋江曾为一带小吏,机械很深,通晓人情世故,常常拘泥于此。结果就是宋江带领着梁山好汉招安,即使他谨小慎微也不能挽回梁山好汉的颓败之势。

  与之相反的项羽和刘邦敢冒天下之大不昧,发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结果刘邦称王,项羽也虽败犹荣。因为他们都是看透世态人情而不拘泥于此,开创了一代伟业。

  纵观古今历事之道,与其谨小慎微,不若朴鲁疏狂,放手一搏,成者成矣,败亦无憾。

  菜根谭读书心得体会 9

  古人流传下来的很多书籍闪烁着智慧的光芒。打仗,当看《孙子兵法》;为人处世,《格言联璧》《菜根谭》《小窗幽记》《围炉夜话》等都是佳作。像这样传统文化书籍,街上的书摊常常有卖的。和《格言联璧》类似,《菜根谭》也语言精练,富有哲理,耐人寻味,流传甚广,书中句子长短不一,短的一两句话,长的成为一段话,文言形式,多对偶,今人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菜根谭》就是一本很好的解读版本。

  这本书智慧非凡。书中传递的思想,有儒家的积极入世,奋发努力,也有佛家的吃苦修行,有道家的清静无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消极。大体上是有益于为人处世的.。书中多倡导读书,为善,宽容等等,有助于读者正确看待功名利禄、富贵荣华,有助于社会的和谐。《菜根谭》原文中不少哲理,确实精辟。人情练达即文章。无论是原著中洪应明,还是本书编著者,都有一定的人生历练,阅人无数,善于从人生际遇、宦海沉浮、是非功过中提炼总结出人生的道理,有助于我们过好自己的人生。

  如果只是一些浅显的道理,《菜根谭》也不会流传下来。百年之后读来,依然洞察人性,比如“炎凉之态,富贵更甚于贫贱;妒忌之心,骨肉尤狠于外人。”可以说,概括了多少事。

  “俭,美德也,过则为悭吝、为鄙啬,反伤雅道;让,懿行也,过则为足恭、为曲礼,多出机心。”看透了多少人;“为恶而畏人知,恶中犹有善路;为善而急人知,善处即是恶根。”多么辩证;“闲中不放过,忙中有受用。静中不落空,动中有受用。暗中不欺隐,明中有受用。”可以当做座右铭。

  时代是发展的,原著的观点有些不合时宜,纵然编著者做了些改良,也要看场合,比如过分主张吃亏是福,退让等。大体而言,这本书中的很多观点,可以用来指导人生。

  菜根谭读书心得体会 10

  我很庆幸大学这几年看了几本书,可惜教材没看好,所以说到学习,我不得不惭愧,一脸难过。后悔已经晚了,但是我的坏习惯很难改变。这两天在期末考试的压力下爱上了《菜根谭》,于是赶紧换掉了之前的床头书。越看越觉得有趣,舍不得放下。然而,由于考试的压力,我不得不抽出时间来享受一下。《菜根谭》是学生用书,当然只能慢慢看。人生就像一场“修行”。

  《菜根谭》是一本和处事哲学有关的书。中国古代这样的书太多了,因为中国人,尤其是古人,特别注重自省,要求“我住三省,我住自己身”,做人很重要。在众多的书籍中,修身养性、待人接物的书籍是很难穷尽的。

  比如儒家《中庸》,其实早就有人说《中庸》要求人不要走极端,不是一边倒,但它既不是好人,也不是和稀泥。当然也有人喜欢《道德经》。孙子兵法和后世的求索之术都是从中发展出来的,没有好坏之分的书。但是,有些人坚持用一些阴谋来拿定主意,把别人当成地狱。这恐怕已经不稀罕了。

  那些企业的老板把这些书当宝贝,花大价钱去听国学讲座,就是为了赚钱更好的修身养性。至于那些有幸听了那些卖成功学的人对这些传统文化的解读的人,很难让人信服,但还是有很多人热情高涨,离修养越来越远。

  《菜根谭》不好说,全是儒释道。可以看到《中庸》的影子,也可以看到《道德经》的影子,禅意也贯穿其中。这样的书也有糟粕,但完全可以去其糟粕,慢慢啃其菜根。

  就生活而言,如果你读到“人的缺点,就应该把它弯成裂缝;如果是暴力的,那就是又短又短。人是固执的,要善于教学;生气生病,就是固执。”每个人都有缺点,要机智的弥补别人的缺点。然而,当有争议和冲突时,人们往往喜欢取笑别人的缺点。用短暂的`攻击来暴露对方的缺点并不少见。

  当然,人也有固执的时候,尤其是年少年老的时候。他们年轻,没有经验,所以容易固执。当他们老了,觉得自己很有经验的时候,也容易固执,越老越容易固执。学生的顽固错误必须受到老师的愤怒指责和批评。至少我以前的老师都是这样,但是结果不理想。好的引导对固执的老人和没有经验的青少年是对的。但是,缝完之后,舌头和舌头有了争执,或者遇到一个没有道理的人,就偷偷告诉自己,不能短视,不能固执。那就是智慧。

  再比如读“害人之心不可少,防人之心不可少。这个戒指不小心;被人欺骗总比被别人欺骗好。这个警察伤害了督察。第二语言共存很聪明,很有朝气。虽然大家都希望时代的人是善良的,但那时候绝对有可能。所以要有一颗善良的心和一颗防御的心。毕竟最美的是人性,最邪恶的是人性。所以,善良的人需要提防别人,因为善良的人更容易被忽悠,后半句明显有中庸之道的味道。警觉性高的人不需要被欺骗

  再比如读书:“君子要洗眼,小心不动心。”无论发生什么,他都需要保持冷静的态度,仔细观察。不要轻易发火。否则,他不会解决问题,而是取自己的姓。社会再复杂,一个人的内心是不可或缺的,但一双冰冷的眼睛更是不可或缺的。对我们来说,有勇气草率行事并理解“艰苦的战斗”是明智的。

  书中有无数美好的东西,美好的生活是为了更好的人际交往。但是,读者在一本书里喜欢什么或感觉到什么警醒,是与读者的性格和修养相一致的,当然也有不同的偏好。

  在谈论生活和与人打交道时,我们不应该忽视几个简单的原因,那就是人的情感大部分是在需要和被需要中产生的。当我们需要被满足的时候,我们也是需要的,可以体验你的价值。在一定程度上,我们仍然在满足自己的需求,这很容易产生快乐的感觉

  绪,而需要得不到满足或者别人的需要让你觉得很累没有价值拖累了你,那么产生的情绪就是负面的,几乎所有的关系和行为都可以用需要和被需要来解释,因此不吝啬自己掌声和赞美之言,真心为别人的成功鼓掌,《人性优点》几乎整本书都在讲这个道理。这个道理对于人际关系和谈恋爱都一样使用。

  还有一个道理就是,人的性格不同,只是体现为不同的特点,绝无好坏之分,一个人讨厌你的某一方面可能另外一个人正喜欢你这一点。讨厌是发自内心的,喜欢可以假装,但讨厌不可以,如果有一个人很讨厌你,绝对不是因为你做错了某一件事,有句话叫做在一个不需要你的人哪里,你的呼吸都是多余的,只要不是你周围的人都讨厌你,没有不要去为谁改变,因为你做错了一件事只是讨厌你的人的爆发点,再此之前他已经讨厌你了。当然是你的恶习,比如从不洗澡让人不爽,你你就改洗澡去了。性格只有特点,没有优缺点,但习惯定有好坏之分。就如细心的人多不果断,温柔的人可能偏向于柔弱。自信可能会死在细节上,但是恶习就是恶心习。

  还有一条是,不管是否谈恋爱的人都有一个误区那就是容易忽略对方是一个独立完整的人,特别是小情侣,往往错误的希望对方按自己的想法来做,要把对方变成“另外一个自己”,这个时候就大错特错了。

  总之,做人处世这门学问是活一天学一天,既要有性格的自信还要有改掉坏习惯的毅力。

  菜根谭读书心得体会 11

  从懵懂幼年到现在书生意气的今天,关于我们的中华民族的文化,听得最多的,也是最令人感慨的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每每听之,自豪之情油然而生,且百听不厌!感慨之余,幸而未忘激励自己努力的去接触中华之伟大的传统文化。有一天,当我从图书馆将《菜根谭》捧回宿舍,看完其前集的第一篇后,我彻底的被她的魅力所折服!从此往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在我的潜意识里逐渐的走出朦胧,有了较为确切的轮廓,然而就算我穷尽眼力,仍旧不能看到她的边际,在世间的所有事物中难以找到任何一件事物与之相媲美。栖守道德者,寂寞一时;依阿权势者,凄凉万古。达人观物外之物,思身后之身,宁爱一时之寂寞,毋取万古之凄凉语言精炼隽永,对于道德的坚守与否的后果,一语道破。读罢,我便陷入了沉思对于人生的.道理进行阐述的书籍,名人等数不胜数,但能够像此句话一样将人生道理道的如此深入的少之又少!此后,便无可救药的被她的魅力迷上了

  《菜根谭》是明代还初道人洪应明所著的一部论述修养,人生,处世的语录集,是融儒,道,释意蕴于一体的智慧结晶和万古不变的教人传世之道,为旷古稀世的奇珍宝训。对于人的正义修身,养性育德有着不可思议的潜移默化的力量。在阅读的过程中,我积极的咀嚼着菜根,细细的品味。有道是性定菜根香

  夜深人寂,静下心来,投入到这本书中后,慢慢的从苦涩的菜根中品出了淡淡的甘甜,如同从雪山上渗透下来的清泉在口中轻轻的滑过,丝丝的清甜的同时又带来一种清凉至及的感觉,让人久久地回味,不由自主的再次陶醉于书香。

  很多人都说:90后的年轻人总是装成熟。我是一个90后的学生,对于这句话的体会尤其深刻。以前在同学甚至在父母,老师的面前总有一种要表现的很有能力处理事情的样子,这也许就是所谓的装成熟吧。很多次的经历后,我也就渐渐的明白,其实自己一直都在做着一件很是滑稽的事情在积极的表现成熟的同时,却毫无保留的表现出了自己的无知,自己的涉世浅的特点。与其练达,不若普鲁;与其曲谨,不若疏狂着实让我对以前的种种想法,表现感到无比的羞愧,对于朋友,亲人的宽容,大度更是感激之至。见识广,老成练达在处理世事人情方面的确很有用处,但是也常常令人圆于世故,掩没了率真的天性,会让自己获得很累,更有能失去别人的信任。这其中所渗透的处世智慧因该是一种糊涂处世的智慧。糊涂处世并非真的糊涂,而是懂得谦虚,圆融,懂得在适当的时候表现自己,保持沉默和敢于自我批评。

  菜根谭读书心得体会 12

  “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这是在陈眉公辑录《幽窗小记》中记录的明人洪应明的对联。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博大而精深,源远流长。在历史长河的不断洗礼中,留下了一段段珍贵无比的精品文字,《菜根谭》就是其中的一本,洪应明是《菜根谭》的作者,因此,《菜根谭》中录入了这句话。《菜根谭》作为一本社会各个阶层都可读爱读的书,被奉为修身养性的人生教材,有人评价此书:“嚼得菜根香,百事可做”。古人云:“谭者,谈也,性定根香。”花香可以用鼻来品味,果香可以用舌头来品味,而根香却需要用一颗智慧的心灵来品味,细细咀嚼,其芳香自心底而出,散染而去,感动的是人的灵魂与精神。初看此书,就被其中道理深深吸引,这些道理在平时常被我们忽略,就如菜根一样,一旦细细品味却是有其独特之处,让人涉足于世,顿感轻松。

  “欲做精金美玉的人品,定从烈火中锻来;思立掀天揭地的事功,须向薄冰上履过。”这三十二个字就是《菜根谭》的开场白。作者洪应明先生在书里阐明“性定菜根香”的真义,因为万味皆由根处发,“厚培其根,其味乃厚”。

  说到人的欲望,大到可以吞噬宇宙,没有几个人能满足于一碟菜根。还记得在孔子的七十二个弟子里,颜回的道德是孔子所推崇的,《论语·雍也篇》中,孔子赞美颜回说:“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意思是颜回过着粗茶淡饭的清苦生活,住在简陋的房子里,但他却能自得其乐,丝毫不受外界的物欲困扰,所以被后人称为“亚圣”。“君子忧道不忧贫”,“一箪食,一瓢饮”这些古老朴素的道理,阐述了怎样的人生境界,描绘了多么平淡的幸福画面。

  现代社会里,恰恰相反,到处充斥着欲望和诱惑,我们的选择多了,却很少能选择明智的。正如当我们习惯了吃、喝各种气味浓烈的东西之后,已经完全丧失了欣赏凉水、清茶、淡饭的能力;当我们习惯了宝马香车之后,却浪费了上帝给我们用来脚踏实地走路的双腿;当我们习惯了阿谀奉承之后,却忘了耳朵的功能是用来过滤留不住的风声的;当我们习惯了灯红酒绿的奢华生活之后,却忽略了天空是蓝色的,草儿是绿色的。太多太多的习惯,太多太多对美好事物的视而不见,也许若干年之后,回想自己的一生,早没了绿色的草,蓝色的天空,清净的耳根,甜美的'味觉,灵活的双腿。到那时,留下的不仅仅是一声叹息吧。为人做事能视荣辱如花开花落般平常,才能不惊;视职位去留如云卷云舒般变幻,才能无意。一副对联,寥寥数语,却深刻道出了人生对事对物、对名对利应有的心态;得之不喜,失之不忧、宠辱不惊、去留无意。这样才可能心境平和、淡泊自然。现今的我们有时候感觉活得很累,不堪重负,是非、成败、得失让人或喜、或悲、或惊、或诧、或忧、或惧。一旦所欲难以实现,所想难以成功,一旦希望落空成了幻想,就会失落、失意、乃至失志。看来只有做到“宠辱不惊”“去留无意”方可心态平和,恬然自得,才能达观进取,笑看人生看完这本书,心情顿时感觉明亮了很多,书上讲了很多做人的道理,处事的方法,成功的心态等等,给我很多很多的启示。正如书上所说,一个人的思想不应该被欲望给蒙蔽,太多对物质的欲望会阻止理想的完成,牵绊我们前行的脚步。有了工作,我们还希望工作是轻松的,能赚大钱的,其实手头上的工作能做好了,样样都充满意义;有了房子,我们还希望房子再大一点,再豪华一点,其实房子不就是休息的场所么,能放下一张床足以,在这一次比一次更高的要求中,我们忽略了握在手中的平淡的真实,更遗忘了这份真实中我们拥有的幸福,于是,人生显得越发不如意起来,在欲望的面前,我们成了一只可怜的摇头乞尾的哈巴狗,一个会说话的奴隶。人生的滋味,真正的口味是平淡。在粗茶淡饭中,体会淡泊的美妙。在精神生活中,得到极大的满足,真切的享受人生。

  这本书里阐述了为人应世、淡泊从容、修身养性、怡情适性、功业成败、返璞归真几方面内容。融合了儒家的中庸、道家的无为,从而形成了一套独特的为人处世方式。表现了古人对人生、人际、人性的见解。我喜欢《菜根谭》,因为它是一本历世阅人的书。充满哲理的味道,充满了富于通变的处世哲学,充满了情画意,让我在不知不觉中有所收益。警世均在身边,但又有几人能独善其中,受益于身呢?望诸君心态平和,笑看人生吧!

  菜根谭读书心得体会 13

  《菜根谭》诞生于明万历年间,是一部有益于人们修身正心、磨炼意志、奋发向上的通俗读物。作者以“菜根”为本书命名,意谓“人的才智和修养只有经过艰苦磨炼才能获得”。在这部书中,作者洪应明将儒家的自强不息、佛家的宽忍宏大和道家的超脱玄妙融为一体。虽然已历经数百年的沧桑变幻,却始终让人品味不尽。问世以来,更是得到了“急功近利者读之,可当清凉散;萎靡不振者读之,可当益智膏”的极高评价。毛泽东读《菜根谭》时曾说过:“嚼得菜根者,百事可做”。

  读《菜根谭》,感触颇深:“无事便思有闲杂念想否,有事便思有粗浮意气否,得意便思有骄矜辞色否,失意便思有怨望情怀否。时时检点,到得从多入少、从有入无处,才是学问的真消息。”但在现实生活中,就在我们身边,有不少同志却整日怨天尤人,说没有好爹娘给自己聪明的大脑、没有好老师教会自己治世的学问、没有好领导安排自己施展才华的阵地,等等。但就是忘了照照镜子,看一看自己满脸灰,拍一拍自己浑身泥啊。在我们的邻国缅甸有这么一句俗语:海中的月亮再明也照不出海的深浅,自己的眼睛再亮也看不见自己的容颜。就是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但真正能够找到和认识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却很难很难。正因为如此,才要“吾日三省吾身”,通过内省找到和正视自己的缺点才是修身养性、壮大和提升自己的重要途径。

  自古以来,我国有注重内省的传统。孔子在《论语》中说“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省也”;高德友检察长在谈到如何“严以修身”时强调,“内省是修身的重要方法”,“君子求诸己”,意思就是遇事首先要求自己,从自己做起,自我反省,而不是怨天尤人。只有经常内省,才能及时洗去思想上的灰尘污垢,净化思想,提升人格,避免“积小恶为大恶”,认识到“从善如登,从恶如崩”的道理。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内省?在我看来,作为检察人员,内省就是要时刻进行自我评价、自我检查、自我警醒、自我鞭策。要见贤思齐,对照英模找差距,对照政绩看问题,对照宗旨看思想,对照要求看纪律。内省还要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武器,正确看待和虚心接受别人的批评和建议,正所谓“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内省还要做到以史为鉴、以人为鉴,“聪明人以别人的教训教育自己,愚蠢的人以自己的教训教育别人”。

  今天,现代化的城市喧嚣已湮没了古代的风情,在享受丰富物质生活的`同时,我们面对着与日俱增的物欲、焦虑、烦躁、戾气,多少人迷失在灯红酒绿之中,丢掉了最真的自己。《菜根谭》能告诉我们的有很多很多,它就像一溪清泉、一缕清风,在忙碌的工作之余,在感觉到压力繁重的时候,如能常常读之、思之,定能帮我们涤洗心尘,吹去积烦,还我们一个宁静的内心世界,帮助我们发现最真的自己。

  菜根谭读书心得体会 14

  《菜根谭》是明代还初道人洪应明所著的一部论述修养、人生、处世、出世的语录世集。具有三教真理的结晶,和万古不易的教人传世之道,为旷古稀世的奇珍宝训。对于人的正心修身,养性育德,有不可思议的潜移默化的力量。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历史的长河不断地冲刷、洗礼中留下一颗颗瑰丽无比的明珠。《菜根谭》就是其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菜根谭》是一本怎样的书呢古人云:“谭者,谈也。性定根香。”花香能够用鼻来品味,果香能够用口来品味,而根香却需要用一颗智慧的心灵来品味。

  《菜根谭》是一位悟透了人生的隐士,融释、道、儒于一身,别具慧眼,将自己的人生奥妙和盘托出的结晶。我觉得《菜根谭》思人间事,是一本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书。商界巨子们喜欢读《菜根谭》,因为他们认为《菜根谭》是一部奇书,是企业界经营管理的“指南”,企业家修身养性的“教材”;僧侣们喜欢读《菜根谭》,是因为其博大、宽容、善良。我也喜欢读《菜根谭》,因为我觉得它充满了哲理的味道,充满了富于通变的处世哲学,充满了诗情画意。我觉得《菜根谭》是一本修身养德、为人处世的好书。读起来感觉内心很平和的,一个个鲜活的例子,一段段朴素无华的语言,感觉就像在拉家常一样,娓娓道来,让自己在不知不觉中有所收益:哦,原先有些事情还能够这样处理的。

  读了《菜根谭》,让我从中得到了许多的启迪。作为一个教师,不但要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爱国精神,而且更加要立足自己的工作岗位“先学生之忧而忧,后学生之乐而乐”的工作热忱;不但要有“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不怨天、不尤人”的心态,更加要有“以修身自强”、“修辞立其诚”、“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的品格,作为一个平平凡凡的人要想不落后于这个时代,不但要有居安思危、防微杜渐的想法,而且要“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辩之,笃行之”来不断为自己充电、加油!

  街上流行的服饰,最时髦的往往最容易过时,而经久不变的,是那些式样简洁普通的衣服。对于一个人来说,物质的需求只是生活的调剂,却不能成为生活的主旋律。能让我们百吃不厌的是粗茶淡饭,看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主食大多是滋无味,可嚼之则会甘之如饴,酸甜苦辣只是调味品,能让我们活得充实、活得踏实的关键要有一种好的心态和健康的道德观念。读了“天地不可一日无和气,人心不可一日无喜神。”让我们体会到世界是一面镜子,你对它皱眉,它就对你皱眉;你微笑,它就对你微笑。幸福不是一种现实,而是一种感觉,幸福感究竟是什么东西呢日本医学博士春山茂雄在《脑内革命》这本书中写道:“人的心灵由大脑里的脑干、大脑边缘系统和大脑皮质组成。其中有一种神经,当受到外界刺激的时候,会使人快感。在工作中、生活中经常持续喜悦的情绪,就是获得幸福的根本。读了“心不可不虚,虚则义理来居;心不可不实,实则物欲不入”,让我懂得了人心不能够不谦虚,谦虚才能让正义真理进驻心中;人心不能够不充实,充实才能使贪念物欲无法入侵。人在做学问和做人,要善于听取不同人的意见,并改变自己,要持续“为有源头活水来”的状态,才能不断地修正自己的言行。

  “心者后裔之根,未有根不植而枝叶荣茂者”告戒我们父母的一言一行都会让自己的子女们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一个心地善良的人,他的子孙自然也学得心地善良。如此类推,我们作为教师的如果具有无私奉献、以身作则、精益求精的精神、崇高的师爱和良好的言行举止,学生也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只能一个严于律已的.教师才会让学生信服,否则再多的说教只会令人生厌。因此,我们就应常常反思自己:我的教育到底给予了学生多少的快乐、自信、幸福的享受和成功的体验

  读了“凭意兴作为者,随作则随止,岂是不退之轮;从情识解悟者,有悟则有迷,终十分明之灯。”让我懂得做事不要任凭自己意气用事,也不要带着太多的情感去领悟道理,这样才会少走弯路。想想真的很有道理,我们作为教师,我们育人的工作是细水长流的,不是立竿见影的。因此工作的时候不能意气用事。因为感性的热情是干柴上的火,响起来是比比剥剥的,但片刻就会烧尽;理智却是沉默的煤炭,能够放出持久的光和热。做事有始有终的人,依靠的是恒心和毅力。想成为一个平凡而不平庸的教师,除了要学会顺应时势,要有职责心外,关键要用心去工作。浅水是喧哗的,深水是沉默的。我期望自己是那耐人寻味的深水,厚积薄发,每一天能展现经过沉淀后的精华!

  菜根谭读书心得体会 15

  最开始了解到《菜根谭》,是因为喜欢其中的一句话:“鱼得水逝而相忘乎水,鸟乘风飞而不知有风。识此可以超物累,可以乐天机”。世间万物,相辅相成,鱼能在水里畅游而忘掉水的存在,鸟乘风飞行而可以不必知道有风的存在。认识到这一点就可以不为环境所拖累,人就可以活得轻松开心,顺其自然。当时读到这句话就有一种超然物外的扑面之感,心想能写出如此句子的人一定是如和煦春风般的大师,隐居山林,一抬手一投足间,在袅袅茶香中笑看世间万物。

  我的大学生活已经586天了,与室友们相识的日子也已经586天了,随机分配的六个人组成了257寝室,这里存着我最初的梦,这里有我最真诚的朋友。不置可否,我们每个人的点点滴滴、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彼此,喜欢游戏的人会带着室友一起“团战”,优秀的人会激励大家一起前进,我们都希望自己变好,都希望成长为可以让自己骄傲的人,本学期开学之初,我就推荐了大家《菜根谭》这本书。

  《菜根谭》又名《处世修养篇》是以处世思想为主的格言式小品文集,采用语录体的方式给人以启发和警醒。作者洪应明,字自诚,号还初道人,藉贯不详,根据他的另一部作品《仙佛奇踪》,得知他早年热衷于仕途功名,晚年归隐山林,洗心礼佛。万历三十年(1603)前后曾居住在南京秦淮河一带,潜心著述。

  当时看到书的名字觉得很难理解,又很拗口,大家翻阅资料,互相讨论、借鉴,才明白有俗语说:“咬得菜根,百事可做”。作者以“菜根”为本书命名,把菜味比作世味,意思是“人的才智和修养只有经过艰苦磨炼才能获得”,古人有云:“谭者,谈也,性定根香”。因为万味皆由根处发,“厚培其根,其味乃厚”。花香可以用鼻来品味,果香可以用舌头来品味,而根香却需要用一颗智慧的心灵来品味,细细咀嚼,其芳香自心底而出,散染而去,感动的是人的灵魂与精神。

  《菜根谭》分为总论卷、修身卷、为学卷、治家卷、为政卷、用人卷、治道卷、处世卷共八卷。总论卷主要以君王的为政之事为主,结合海宇之内的百姓、庙堂之上的良吏和刑法礼法的规矩,讲述“保天下之要道”,培养正气,能使贤人君子无郁心之言;坚固元气,能使群黎百姓无腹词诽之语。《菜根谭》的第一章就是修身卷,“立德修身——高出立,平处坐,低处行”,将“德”放到了一个至高无上的地位。“君子先慎乎德。德者,本也。”强调君子首先要在品德上谨慎从事,品德才是根本。其中有一句“洁身自好,栖守道德——栖守道德者,寂寞一时;依阿权势者,凄凉万古。达人观物外之物,思身后之身,宁受一时之寂寞,毋取万古之凄凉。”令我感触颇深,一个能坚守道德准则的人,也许会寂寞一时;一个依附权贵的人,却会永远孤独。心胸豁达宽广的人,考虑到死后的千古名誉,宁可坚守道德准则而忍受一时的寂寞,也不会因依附权贵而遭受万世的凄凉。

  反观我们当今的现实生活,有多少人因为难以抵御物欲的诱惑,从而踏上人生的不归路,留下终生遗憾。不论是一只只被揪出的“大老虎”还是“小苍蝇”,不正是验证了这句话吗,“洁身自好,栖守道德”,才会活得坦坦荡荡。

  《菜根谭》文字精炼,全书没有严密的逻辑联系,仿佛作者是在不经意间写的随笔一般,侃侃而谈,如叙家常,却有着更深刻的见解,短短几个字就能传递出许多人也许要领悟好多年的哲理,文辞优雅,对仗工整,虽经历了几百年,仍难以磨灭其睿智的光采。每次翻开,都仿佛是与一位阅历丰富的老人在闲谈,感受着老人经历过诸多风雨,看透世事后的人生感悟,只是寥寥几语,但是细细回味起来,又无一不是万古不易的真理。

  “涉世浅,点染亦浅;历世深,机械亦深。故君子与其练达,不若朴鲁;与其曲谨,不若疏狂。”大学正是进入社会的预备期,涉世尚浅,正是塑造自己、完善自己的黄金时期,同时也是容易沾染坏习惯、坏风气的时期,怎样保持善良的本性,始终光明磊落做人正是大学生应该认真学习的。总会听到有人说,在社会上要“长个心眼儿”,也许会有部分人觉得如果始终光明磊落待人就会被人利用和陷害,成为社会的淘汰者。我觉得,所谓的长个心眼儿并非是想着如何利用别人,如何去趋附不良的社会风气,迷失本性,而是像《菜根谭》中“势利纷华,不近者为洁,近之而不染者为尤洁;智械机巧,不知者为高,知之而不用者为尤高”,即使知道怎样使用诡计,也只是作为防止被利用的一种保护措施。

  “嚼得菜根,做得百事。”《菜根谭》书中无处不在的'博大、淡泊、宽容、智慧早已令我深深折服,它文字简炼明隽,更是叫人含咀无穷,同时它亦骈亦散,融经铸史,兼采雅俗。作者揉合了儒家的中庸、道家的无为、释家的出世和自身的体验,表达了四百多年前一位哲人对为人处世、修身养性及治学家训的认识体会,表现了中国对人生、人际、人性的独到见解。

  《菜根谭》将重构社会文化心态与每一个社会成员的自身修养相结合,提炼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圆心阐述,可谓卓具识见。中国历史上产生过众多的思想流派,在这些流派中,或多或少涉及到社会文化心态的规范,但是,社会几乎全不理会这些道德,自行其是,弱肉强食,层出不穷,愈演愈烈。洪应明所借助重构社会文化心态的有力武器是人的生存意识,将生死问题作为价值参照,单刀直入,一针见血,希望使人们将一切所作所为都放在鬼门关上进行比量、考究,然后识别孰轻孰重,孰取孰予,从而使人们自觉改变思维定式,价值取向,心理状态以及行为方式,从个体到集体,最后重构整个国家与民族的社会文化心态,使之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其书不仅是个人修养的箴言,实在是社会病态的药石。

  心安茅屋稳,性定菜根香。世事静方见,人情使淡长。物欲横流的现代,人们如果能放弃功名利禄等各种欲念,冷却人世间的奔竞追逐,心安性定,不张扬、不虚浮,默默地坚守自己心灵的菜根香,就能长存其鸢飞鱼跃的天性,淡然从容,以一份精神上的空灵而遗世独立,生活也一定会过的充实且有意义。

  菜根谭读书心得体会 16

  偶然之间,我遇见了洪应明先生写的《菜根谭》,就像沙滩上玩耍的小孩偶拾得一明珠。菜根谭,这样低调的名字却蕴含着深刻的真理——谭者,谈也。或曰“谭以菜根名,固自清苦历练中来,亦自栽培灌溉里得,其颠顿风波,备尝险阻可想矣。”是用菜根喻人生之根本。只有根基稳了,人生才会有价值。

  假期里,在这个像按下了快进键的小城里,我像大多数人一样在互联网上快速的浏览各种信息以获取琐碎的知识,是《菜根谭》让我“慢”下来,走出“一目十行”的快节奏。因为它是文言文体裁,在读时不得不慢下来翻译一遍,在这样逐字逐句反复翻译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慢阅读的好处——慢下来才有自己更深入的思考。再者,洪应明先生写的可谓句句金言。读书其实是获得知识的最快捷径,我在读《菜根谭》中,时常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正是这种感觉让我着迷其中,一遍又一遍念着晦涩的文言文……

  《菜根谭》中提到“作人要脱俗,不可存一矫俗之心;应世要随时,不可起一趋时之念”意思是做人要超凡脱俗,但是不要有故意违反世俗人情的心思,来显示自己的清高。做事要顺应时局,不能有一点刻意的趋炎附势的想法。在读到这句话之前我以为“脱俗”与“应世”是对立的,现在才懂得“脱俗”是指内心高的素质和涵养而不是主观意识的摆脱世俗,它是一种从容;如果刻意标榜自己的清高是比世俗更低级的。真正懂的出世的人更懂得入世。这让我想起“上善若水,厚德载物,水利万物而不争。”我想,人最好的德行应该就像水一样养育万物,却没有与万物去争夺。修德是人的根基,人的素质和涵养提高了才能更从容面对生活的苟且。

  洪应明先生又提到“古人闲适处今人却忙过了一生;古人实受处,今人反虚度了一世。总是耽空逐妄,看个色身不破,认个法身不真耳。”意思是,古人闲适之时,今人却忙忙碌碌过了一生。古人实受之时,今人又恍恍惚惚虚度一生。总是沉溺于虚空,追逐妄想。看不破自身,认不清时事。闲的是什么?忙的是什么?看破什么?认清什么?这是我初读时的疑问,也是我着迷于此的原因之一——自己思考获得的东西往往比别人直接告诉你的更深刻。这句话是洪应明先生对明朝中后期奢靡享乐的社会现象的感叹,同时也适用于现代,在这物欲横流的时代我们要看破虚幻的.欲望,认清人生中真正重要的东西实实在在的享受生命。停下逐妄的脚步,看看自己拥有的,珍惜眼前。毕竟房子没有最大只有更大,但舒适便好;钱没有最多只有更多,但够用就好。一昧去追求换房换车换名牌就容易忽略父母家庭孩子朋友,有些东西失去了便不可挽回,徒留遗憾。

  很多道理是身边的人不能告诉你的,在没有足够的阅历和经验下,我们需要从大量阅读中获得。“少壮者,事事当用意尔意反轻徒泛泛作水中凫而已,何以振云霄之翮?衰老者,事事宜忘情而情反重,徒碌碌为辕下驹而已,何以脱缰锁之身?”(翮,鸟羽根也,泛指鸟翅膀)你品,你细品。我们现在是不是有“当用意而意反轻”的情况。还记得毛主席的“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吗?我们青少年就应当有鸿鹄之志,有意气风发的精神面貌,有奋斗拼搏的勇气!而不是平静的像吹不起一丝涟漪的死水。失血于杯中,堪笑猩猩之嗜酒;为巢于幕上,可怜燕燕之偷安。意思就是说:把自己的鲜血流在了酒杯中,猩猩嗜酒真令人可笑;为贪一时安逸把自己的窝搭在人的帐幔之上,燕子的苟且偷安真是可怜。青少年应当时刻有危机感,大的方面:当今世界仍不和平,发展靠青年,我们自己要发展要拼搏,国家大业才能完成。小的方面:大多数人都有中年危机,这最是要钱的时候,很多人会后悔青年没奋斗或没攒钱,现在我们就要把专业学精,工作后管理好金钱,但学习只是大学的冰山一角,很多人脉关系,口才,修养都是从大学积攒的。

  闲暇之余,我还是会细细读几页《菜根谭》即使重复也不觉乏味,因为不同时期读同一句也会有不同的收获,不一定要有多么深刻的感悟,只求平静心灵,拨开云雾。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大家也可以看看《菜根谭》得到自己的理解。

  最后,我想将洪应明先生的这句话分享给大家——以积财货之心积学问,以求功名之念求道德,以爱妻子之心爱父母,以保爵位之策保国家,出此入彼,念虑只差毫末,而超凡入圣,人品且判星渊矣,人胡猛然转念哉!转变的是思想,改变的是人的修养境界。每个人都有积攒财货的方法,何不把它用于积攒学问,要知道知识是通往财富的重要桥梁。像经商需要营销策略要有金融知识,一份轻松的工作需要经过专业考核。让我们以积财货之心积学问,重视阅读。

  菜根谭读书心得体会 17

  读菜根谭,就像走过了一遭人生似的,读完顿时觉得世事皆洞明,人生的困顿都变成了柳暗花明又一村了。

  前些年,曾经读过一遍《菜根谭》,那时年幼很多道理还不明朗,甚至觉得不对,时隔几年再读,突然能够懂得了,也理解的更加深刻了,也明白了这本书真的'是智慧的结晶啊。

  《菜根谭》是明代还初道人洪应明所作,是一部论述修养、人生、处世、出世的语录集。成书于明代万历年间,四百多年来,广为流传,历久不衰,人们对其评价颇高。古人云:“心安茅屋稳,性定菜根香。”又谓:“咬得菜根香,寻出孔颜乐。”又谓:“咬得菜根,百事可做。”洪应明一时有感而发,变以此立意,定“心安茅屋稳,性定菜根香”为主旨,化大俗为大雅,化腐朽为神奇,清雅超逸,在洞察世情之余,点化人世间的万事,写下了几百年传世不衰的菜根箴言。

  这本书融儒、释、道三家思想于一炉,菜根谭的这种智慧,使其有别于那些消极避世、空疏玄谈的劝解箴言书;又因不同时代、不同国别、不同阶层的人都能从中嚼出一番滋味来,所以本书能够流传于海内外,经久不衰。本书文辞优美,对仗工整,含义深远,耐人寻味,既保留了原著的精华,又彰显了菜根谭的现代价值和文化魅力。它是一部有益于人们陶冶情操、磨练意志、奋发向上的经典读物。无论是在阅读中还是合上书本后,我们都会在不知不觉中放松下来,开阔心胸,放慢脚步,在实现人生价值的同时享受生活。

  我想只要大家随意翻阅本书,就会被其中精彩绝伦的美妙语言所吸引,从此一发不可收拾,爱上这本书,而且这本书只读一遍是不够的,就像那句话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这本书是值得我们一读再读,值得我们反复咀嚼,值得我们赠送亲朋好友的真正的好书。

  菜根谭读书心得体会 18

  《菜根谭》是明朝还初道人洪应明收集编著的一部论述修养、人生、处世、出世的语录集,采儒、佛、道三家之精髓,以心学、禅学为核心,拥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大道,篇篇内容短小精悍,句句简明扼要。虽然《菜根谭》是一本古书,但是书中的内容对应到今天依旧具有普适性。这本书就像是是一位懂得处世的艺术家,有“登山耐侧路,踏雪耐危桥”的世间人情冷暖,有“若无花月美人,不愿生此世界”的风流,有”事业文章,随身销毁,而精神万古如新”的豪迈,也有“芦花被下,卧雪眠云,保全得一窝夜气;竹叶杯中,吟风弄月,躲离了万丈红尘”的诗情画意。

  定云止水中,有鸢飞鱼跃的景象。风狂雨骤处,有波澜恬静的目光。

  海明威说,冰山在海上之所以显得庄严宏伟,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出水面。你对事物的认知,会被你生活的环境、你的学识、眼界等因素局限,这些因素会让你只能看到事物的冰山一角。夏虫不可语以冰者,笃于时也,正是因为存在认知盲区,我们才无法真正的客观,全面的看待问题,只有意识到了自己的无知,才一直有动力去不断的去学习,去不断的探索更多的领域,去打破更多的认知盲区。人们对于缺乏认知的事物是很难理解其本质的,只做理论知识或者表象的理解是滑稽的,透过现象看本质其实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它本质上是对事物全面多维的认识,是反复的实践与试错,是认识的积累与总结,是对底层逻辑原理的理解,是对事物的解构然后再重新构建成自我认知,是对所需要认识的事物完成了这个过程才有的能力,这是知行合一的结果。认知不会仅仅由理论或者认知变成认知,如果缺乏实践缺乏自身的`思考与理解,那只是对他人理论认知重复的复读机。

  耳中常闻逆耳之言,心中常有拂心之事,才是进修德行的砥石。若言言悦耳,事事快心,便把此生埋在鸩毒中矣。

  耳中常听不中听的话,心中常有不如意的事,是心性的磨刀石。逆境之所以珍贵,就是因为能让人清醒、谨慎,而顺境却让人膨胀、放纵和丧失斗志。逆境会让我们产生烦恼和痛苦,而烦恼和痛苦往往能引发我们的思考,因此才有“烦恼生菩提”的说法。但是逆境必须恰到好处,一旦超过了我们自身的承受能力,可能会适得其反,让我们的人生永远沉沦在黑暗之中。现实生活往往是多变的,无常的,没有永远一帆风顺的人生,命运的起伏变化就如K线图一般,有高潮也有低谷。为了抵抗不可预知的无常,我们需要从逆境中寻求智慧,感想人生的真谛。

  夜深人静,独坐观心,始知妄穷而真独露,每于此中得大机趣;既觉真现而妄难逃,又于此中得大惭忸。

  夜深人静的时候自己坐下来,反思自己内心,才知道自己的一些私心,妄想,而把自己最原始善的真情流露出来,每到这个时候,都会从这个“反思”中得到很大的启发、趣味。人应自我救赎,才能自我超越。自省是一次自我解剖的痛苦过程,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不难,但要用一颗真诚的心去面对它,却不容易。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省也,智慧来源于承认无知,自省来源于直面自己。只有在错误中吸取教训,才能在错误中成长。鲁迅说,我的确时时解剖别人,然而更多的是更无情的解剖自己。自省像是开启了上帝视角在观察自己,让我们加深对当前状态以及过去状态的感知,我们意识到自己是否在做正确的事情,如果不是在做正确的事情,就可以马上修改。然而,很多时候,由于思维不够敏捷,或者情绪干扰没有能做出正确的选择。在事情发生的当时想不到足够多的选择,或者甚至想不到还有其他选择。但是在事后通过自省,下次做类似的事情的时候就会看到有很多选择,而不是再次被情绪控制,做出下意识的选择。

  菜根谭读书心得体会 19

  我最近看了一本叫做《菜根谭》的书。这本书很奇特,它不仅有许多古文,还有很多故事。每一篇文章后面都有一个故事,借故事来譬喻古文的道理。真可谓是:人心有真境,非丝非竹而自恬愉,不烟不茗而自清芬。须念净境空,虑忘形释,才得以游衍其中。

  这本书是明代洪应明的一本语录作品,在中国民间广泛流传,千古不朽。正所谓“咬得菜根,百事可做”,它在修身、处事等方面提出的准则,影响了一代又一代龙的传人。到了现代,又被日本商界人士奉为心理学教材。这本书里的道理非常深奥,有些竟是我们现在所不能理解的。其中我印象很深的一篇是:一位商人路过一个村庄,看到一孩童手持棍棒正鞭打一条小小的青蛇,那小蛇已经遍体流血。商人劝道:“你瞧,小蛇都流血了,不要再打了!”小孩好奇,向商人要了他的衣服后就走了。后来商人又经过那个村子,看到有一个白衣少年正牵马在路边等候他。原来少年是那条小青蛇的哥哥,小青蛇原本是一个小精灵,故而化身青蛇到人间去游玩,不料小孩子还以为他是条蚯蚓,就拿来树枝打着玩。今天,他的哥哥来报答恩公了。

  其实我认为真的.要做到事事以“行止在我”“进退有方”,还真是相当的困难的!书中有篇《多喜养福,去杀远祸》中所写道:福不可徼,养喜神以为召福之本而已;祸不可避,去杀机以为远祸之方而已。意思就是说:人间幸福不可勉强追求,只要能保持愉快的心情,就是追求人生的基础;人间祸害实在难以避免,只要能消除怨恨的念头,就是远离祸害的法宝。但是要如何平横和缓减那些压力呢?我想这恰恰写出了我的心声!幸福从某种角度上来说是可以自产自余的!

  只有通过主观的努力,通过辛勤劳动,才有可能获得自己所要追求的幸福!

  菜根谭读书心得体会 20

  这是一部类似《论语》论述修身处事、待人接物的格言集,也是历代文人士子竞相把玩的一部应世奇书。静心沉玩,乃得其旨。

  读《菜根谭》,思人间事,常常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本书囊括了中国几千年的处事智慧,自它一问世,便经久不衰,流传至今,其旺盛的生命力就在于人人都可以从其中汲取有用的智慧。成功者读它,失意者读它,孤寂者读它,平凡者读它,生意人读它,居官者读它,就连僧舍道观、文人墨客也莫不悉心研习。

  它涉及的范围极其广泛,几乎阐述了人生所能遇到的一切重大问题,但核心主题只有两个:一个是入世,一个是出世。读懂一部《菜根谭》,体味人生的百种滋味,就能做到“风斜雨急处,立得脚定;花浓柳艳处,着得眼高;路径危险处,回得头早。”

  人说,如果说半部《论语》可治天下,那么一部《菜根谭》即可润物一生。《菜根谭》需静静地读,细细地品,菜根才会越嚼越香,心智才能越来越高。它的外表一点也不显眼,看似平淡的话语,细读之下却能让人回味无穷,顿生无限感慨。

  “洁常自污出,明每从暗生”,“粪土至秽,变为蝉而饮露于秋风;腐草无光,化为萤而耀采于夏月。因知洁常自污出,明每从晦生也。”由此可知,万事万物可以凭借自己的努力改变自己,改变环境。我曾抱怨过很多,但现在我会静心做好该做的,希望能成为生于秽而成于洁的蝉。

  “偏激之人,难建功业。躁性者大炽,遇物则焚;寡恩者冰清,逢物必杀;凝滞者固执,如死水腐木,生机已死;俱难建功立业而延福祉。”看到这一点,心里不禁一颤,因为我就是这样一个人。一直想知道自己的不足在哪里,而如今终于知道该如何完善自己,我会努力去改变,有激情地做事,有热情地待人,在大学里完成应修的课业。

  “云止水中,动静适宜。好动者,云电风灯;嗜寂者,死灰槁木。须定云止水中,有鸳飞鱼跃气象,才是有道的心体。”我曾是一个很好动的女孩,我也一度是一个很封闭的女孩,有时太动,却觉茫然;有时太静,却觉抑郁。我一直希望能找到解开的办法。现在才知道,在沉寂的水中也有跃动的鱼,以这种心态来观察万事万物,这样才能找到心灵的平衡。

  “乐者不言,言者不乐。谈山林之乐者,未必得山林之趣;厌名利之淡者,未必尽忘名利之情。”佛祖曾在西天拈花无语,众弟子中惟迦叶拈指微笑。真正懂的人,什么都不用说,一个微笑足矣。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而经历万千头发斑白之时,真正有了感悟,却望着画船外的雨丝,什么也说不出来。这一条教会了我如何做人,也教会了我如何辨人。

  《菜根谭》的每一条读来都能让人感慨颇多,但对于其中的某些观点,我却不敢苟同。作者基本上是站在儒家的立场上讲述入世,采用佛、道的思想讲述出世。我是一个俗人,有着人们所说的.那么一点进取心,故而对书中“省事为适,无能全真”不敢苟同。多才不如平凡,无才能够保全自己的真实本性,但我一直希望自己多才多艺,不愿做一个平凡无才的人。我认为多才多艺能更好地展示自己的真实本性。也许在这一点上我是站在儒家的立场上,而作者是站在道家的立场上来看的吧!

  这的确是一本好书,它能流传至今,受到各种各样的人的追捧与细心研读,的确是有道理的。如果有人问我,青少年必读的书目有哪些,我一定会强烈地推荐这本书。它真的值得我们每个人细细地品味一番。泡上一杯香茗,在窗明几净的室内,静心品读,相信你和我一样,定能收获不少。

  菜根谭读书心得体会 21

  抱朴守拙,看似不进取,实则以退为进,是最稳健的进取之道。

  何谓抱朴?

  抱朴第一次出现,是在《老子》中: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那么为什么要抱朴?

  庄子给出了一个美丽的神话:在天地的中央,有一个主宰者名叫浑沌,浑沌是没有爱恨情仇的,只知道待人友善。有一天南海和北海的主宰者来找浑沌玩,发现浑沌虽然友善,但无法感受喜怒哀乐,怪可惜的.,于是替他凿了五官、七窍。可是凿了七天,浑沌就被他们凿死了。

  这个故事相当凄美。抱朴,就是要抱住这个初心,抵御外界险恶的遭遇。人的初心就像浑沌一样,本来不受外界干扰,天真朴素,纯粹天然。

  菜根谭读书心得体会 22

  初读《菜根谭》,仿佛是踏入了一片静谧而深邃的哲理之林,每一句话都如同林间清泉,洗涤着心灵的尘埃,让人在纷扰的尘世中找到一丝宁静与淡泊。《菜根谭》作为一部融合儒释道三家思想的智慧宝典,其文字简练而意蕴深远,让人在反复咀嚼中领悟生活的真谛。

  一、淡泊明志,宁静致远

  书中多次提到“淡泊”与“宁静”,这是我在阅读过程中最为深刻的体会。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人们往往被名利所累,忽略了内心的宁静与淡泊。而《菜根谭》却告诉我们,只有放下对外物的过分追求,才能真正体会到内心的.平和与满足。这种淡泊并非消极避世,而是一种超脱物欲、追求精神自由的高尚境界。

  二、自省修身,以德立人

  《菜根谭》还强调了自省与修身的重要性。它教导我们要时常反省自己的言行,及时发现并改正错误,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在人际交往中,更要以诚待人,以德服人,这样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与信任。这种以德立人的思想,不仅是我们个人成长的基石,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支撑。

  三、顺应自然,随遇而安

  书中还蕴含了丰富的顺应自然、随遇而安的生活哲学。它告诉我们,人生就像一场旅行,有平坦也有崎岖,有顺境也有逆境。面对生活中的种种变化,我们应该保持一颗平常心,既不盲目乐观,也不过分悲观,而是顺应自然规律,随遇而安,享受生命的每一个瞬间。

  总之,《菜根谭》是一部值得反复品读的经典之作。它以其独特的魅力,引导我们在喧嚣的世界中寻找内心的宁静与淡泊,教会我们如何以德立人、顺应自然,从而过上更加充实、和谐、有意义的生活。

  菜根谭读书心得体会 23

  再读《菜根谭》,仿佛是与一位智慧的老友进行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每一次翻阅都能从中汲取到新的养分,让心灵得到一次又一次的洗礼。

  一、智慧之光,照亮人生

  《菜根谭》中的每一句话都蕴含着深刻的`智慧,它们像一盏盏明灯,照亮了我们前行的道路。无论是关于修身养性的教诲,还是关于为人处世的哲理,都让我们在迷茫时找到了方向,在困惑中找到了答案。这些智慧之光不仅指引着我们如何做人做事,更让我们学会了如何面对生活中的种种挑战与困难。

  二、平衡之道,和谐共生

  《菜根谭》还向我们展示了如何在复杂多变的世界中保持内心的平衡与和谐。它教导我们要在物质与精神之间找到平衡点,既要追求必要的物质生活,又要注重精神世界的丰富与提升。同时,在人际关系中也要学会宽容与理解,尊重他人的差异与选择,以和谐共生的态度面对周围的人和事。

  三、持续学习,不断进步

  阅读《菜根谭》的过程也是一次不断学习与进步的过程。它让我们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与缺陷,激励我们不断追求更高的境界与更深的智慧。同时,它也提醒我们要保持一颗谦逊的心态,虚心向他人学习请教,不断拓宽自己的视野与知识面。

  总之,《菜根谭》是一部充满智慧与哲理的经典之作。它以其独特的魅力与深邃的内涵吸引了无数读者的目光与心灵。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们不仅可以获得宝贵的人生启示与智慧启迪还可以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与人生境界。

【菜根谭读书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菜根谭读书笔记05-09

菜根谭读书笔记范文03-31

《菜根谭》读书心得体会10-09

《菜根谭》读书笔记(精选26篇)06-05

菜根谭个人读书心得体会04-20

菜根谭读书心得体会(精选32篇)06-30

菜根谭经典名句11-27

菜根谭经典句子12-21

《菜根谭》读后心得体会03-11

菜根谭经典名句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