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修心得体会
心中有不少心得体会时,可以通过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从而不断地丰富我们的思想。那么心得体会该怎么写?想必这让大家都很苦恼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研修心得体会,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研修心得体会1
从事教育工作的我需要不断地学习,以适应社会的需求。本学期,我从自己的教学实际出发,不断养成自我学习与自我反思的习惯。从自己的教学中寻找突破口,为了以促使自己今后的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现总结如下:
一、能够按时参与校本研修活动,并做好记录,并认真撰写心得体会,在学习中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
1、开展有效课堂教学研究,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我们三年级组认真开展高效备课,高效课堂教学、高效作业设计和批改的研究,我严格要求自己,在每周听一节课之后,会与同组的老师共同讨论分析,取长补短,发表自己的见解,这使我受益匪浅。使自己不断走向成熟,给课堂注入更多的活力,取得更大的效益。
2、自我反思及案例。反思,是教师提高教学水平的一种有效方法,反思自己的备课;反思上课时遇到的问题,自己是怎样处理的;反思自己本节课有哪些比较满意的地方或者有哪些不足。经过不断的反思与积累,自己确实掌握了很多“第一手材料”,悟出了一些道理,丰富、完善了自己的课堂,最大限度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用心性与主动性。而且,注意做好课堂实录,并整理成文字材料及时上交。
二、参加多种研修模式,全面提升自我素质
1、用心参与校本及研训中心研修活动,认真聆听专家的指导,多看看同行们对于课堂教学改革的认识和思考,并对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发表评论,及时与各位沟通交流,增长自己的见识,开拓自己的视野,使自己能够更及时的了解外面的世界。
2、自主学习模式。我学习教学理论、自我反思,找出自己在某一方面的不足,然后制定计划,并实施计划,以弥补自身不足,提高自身潜力。
三、研修资料丰富多彩
1、加强师德培养。教书育人,师德为本,我能够做到遵纪守法,爱岗敬业,为人师表,自尊自律,廉洁从教,团结协作,用心进取,勇于创新,尽量使自己成为学生、家长、社会满意的好教师。
2、新课程理念研修。本学期我继续把学习、实践、验证的新课程理念,作为师资研修的重点任务来学习。课堂中根据教学实际,反思如何调整教学策略;课后反思自己的这节课到达了什么目标,用了什么教学策略,有哪些成功之处等,寻找课堂教学的优点与创新之处,寻找问题与不足,捕捉隐藏在教学行为背后的教育观念。
总之,在工作中,有收获的喜悦,也有困惑的苦恼。路漫漫兮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为教育事业奉献着无悔的人生。
研修心得体会2
6月30日下午,我带着几分期盼,几分激动,几分惶恐,参加了芜湖市“张晋名师工作室”启动仪式暨首次研修活动。期盼,是因为有了组织依靠,有了良师引领,有了同伴促进;激动,是因为仰慕和感佩张晋老师的出众才能,治学严谨,待人谦和;惶恐,是因为自己教授初中,来自县城,年纪。未来三年我将如何研修?能否提升?心中不免有疑虑和困惑。在聆听了专家们的发言,尤其是郭惠宇校长、辛卫华老师、张晋老师的培训指导后,我有了以下三点感悟:做好规划,明确方向;扎实研修,积极参与;努力成长,提升自我。
一、制定规划,明确职业发展的方向
郭惠宇校长在此次谈语文教师专业发展培训中强调的第一个要点就是规划先行。一个语文教师只有对自己的职业有所规划,明确了方向,找准了目标,才可能获得更快、更好的专业发展。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可能正因为孔子有了这样明确的职业、人生规划或者说经验总结,才会成为了不起的圣贤先师。如果我们语文教师只把教育教学工作当成“为稻粱谋”,那在职业生涯中必定不会有所建树。张晋老师在讲话中也坦言自己真正的职业发展始于20xx年,她在短短六年里从一名市级名师工作室研修成员成长为主持人,这其中除了她自身的努力和付出,更因为是有明晰的发展目标。反观自己和身边的大多数教师,说实话最初的工作激情早已磨灭,取而代之的是职业倦怠。那么,从现在起,我要为自己的职业生涯作定向、定点、定位和定心,明确自己该干什么,何处干,怎么干,以什么心态干。才不至于“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二、扎实研修,积极参与工作室活动
培训中,三位专家老师都就名师工作室是一个什么样的组织进行了明确定义,它既是团队,也是平台,更是学习共同体。正如辛卫华老师所言,能够成为工作室的一员是值得称幸的事,有张晋老师这样卓越的主持人,有诸位志同道合的优秀学伴,可以帮助自己获得快速提升。一个人或许可以走得很快,但一群人才能走得更远。郭校长列举了微信运动排行榜的例子深入浅出阐述了这一道理,而我自己体会最深的是在“学习强国”平台上的学习,我常开玩笑地说“正是排名在我前面的那位同事让我坚持每天将学分修满。”可见,团队的力量对个人的影响有多么重要,不仅能让我取长补短,还可以帮我克服懈怠。主持人张晋老师介绍了未来的三年工作室会有计划地推出一系列活动,也明确了工作室研修人员的考核办法,我想自己唯有在每次活动中积极参与,认真研修,用任务来驱动和倒逼自己,用反思来淬炼和提升自己,力争成为有进取心、思考力和参与性的好教师。与善人共处,与能人共事,愿自己也能与之化矣。
三、努力成长,不断提升个人的素养
张晋老师在启动仪式上向所有研修成员提出了三点要求:不混圈、不拖延、不苟且。工作室可以为每位研修成员搭建平台,但说到底终归是外因,而要想获得成长和提升,必须激发自己的内在动力。我深知自己能力不足,水平有限,但勤能补拙,我将通过多读书、多学习、多思考来促进自己。读书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经之路,能否成为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最终取决于自身的文化底蕴是否丰厚。今后,我将系统地学习教育教学理论,认真地记录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积极反思在教研中存在的问题不足,以提升自己的内力。辛老师告诫我们每个人都要怀有“四心”:对职业怀有敬畏之心,教书育人无小事,将立德树人落实到每天的工作中;对教育怀有研究之心,想办法解决遇到的问题,做研究的人才是幸福之人;对教研怀有收获之心,用成果激励自己走向高远,成功才是成功之母;对研修怀有感恩之心,常想能为工作室做什么,少一些抱怨多一点修身律己。人的一生能力有限,但我坚信努力无限,所有走过的路,吃过的苦,都是未来的基石与铺垫。
本次工作室启动仪式让我近距离接触到诸多语文“大咖”,聆听他们的教育理念、经验和智慧,对我也是一场头脑风暴。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我会以认真勤勉、追求精致的态度去对待每一项任务,力争在三尺讲台上遇见更好的自己!
研修心得体会3
几个月研修学习眨眼而过,我们忙碌着、幸福着、学习着,现在,只要一打开电脑,便信步走进“我的家”---《吉林省中小学教师研修网》。看看同行留下的真诚的脚印,读着同行的留言、评论、建议等会使我倍感温馨,有了被关注和呵护的感觉,便觉不再孤单,更觉生活的充实,这一切都得益于研修伴我同行。
一:研修转变了我的学习态度。
自从进入接研修平台以后,我在平台里结识了许多体育人(有热心的专家、指导老师、一线的教师、有高校的教师、教授,教育科研人员),他们对教育事业的执着,先进的理念,睿智的思想使自己深受感染,激发了自己学习的渴望。阅读同行的文章,使自己看到了发生在别人课堂上的事件及他们的思考、处理方法,进而开始以一种审视的目光来看待自己的教学,去思考其中的问题与困惑。接下来我便也试着写些自己的感想、经验等发到了平台,得到的是广大同行及专家、指导老师的支持,他们经常光临我的小“家”,给我好的建议、方法等,这更激发了我的学习劲头,于是我经常和博友们探讨学习新理念,探索新教法,指导新学法等等,逐步使我的教育教学能力得到了升华。
二:研修使我更加认真的对待自己的工作。
作为一名体育老师,我已在这个岗位上工作了23个年头,随着岁月的流失,已过而立之年的我有失落,也有伤感。记得刚参加工作时,我带着一腔热情准备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大干一番,然而,接下来的工作却不尽人意,首先是学校的领导对体育课程的不重视,同事对体育课的任意“剥夺”,学生对体育课的“不屑一顾”,我全身心的投入到教学中去,却
得不到他们的理解,有时我从他们的眼光中看到了他们对体育这一职业的蔑视。当时的我,真的不想干了!接下来的工作我也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然而,进入研修平台以后给我带来了很大转变,看到研修圈里和我一样扎根农村并取得丰硕成果的体育教师,他们的成长历程有的和我极为相似,然而他们却通过艰苦创业、爱岗敬业、锐意进取、无私奉献,最后走向了成功。从而使我有了新的信心、勇气。
三:研修平台使我养成了积累、思考的习惯。
自己参加工作已经二十年多了,发现除了一个个早已逝去的日子,其实自己是两手空空。以前的我对于课堂出现的问题、经验等从没有记录的习惯,自从加入研修后,看到同行们几乎每天都把自己一天的工作情况加以整理,然后发到平台让同行提出建议、指导。于是我也试着写一些课后反思、疑难问题等加以整理后发到平台让同行和专家、指导老师给我指导和建议,同时我也把同行的一些好的课例、经验、反思、心得体会等做了一个“备忘录”记载下来,以作为第一手“鲜活”的资料运用到下一步自己的教学中去。
四:研修平台提高了我的写作能力。
记得以前我最怕的就是写文章,我也无数次的想写些东西,可每当拿起笔,却感觉虽有千言,但却笔下生涩,始终无从下笔,再加上各种各样的琐事令我应接不暇,写东西的事也是一直的断断续续,有时一篇文章竟写了半年之久,到最后也就不了了之。自从《吉林省教师研修网》正式开通了,从此,研修就成了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从那以后我几乎每天都督促自己写一写教后记,写一写等等,同时把自己的一些困惑等也写进我的工作室,让同行、专家、指导老师给我排忧解难,时间久了,我学会了写反思、、案例等。这一切都缘与研修平台,缘与思考,缘与坚持。
五:研修改变了我懒散的习惯。
如今上研修平台已经成为我的习惯,每天工作结束我总是习惯性的坐在电脑前,走进自己的博客,记录下自己一天的工作经过、得失、反思、感悟,倾诉着自己的喜怒哀乐,聆听着同行的教育故事。有时没什么事我就会信步走进同行的“小家“,去汲取营养;去寻找答案;去和他们谈谈心。
六:研修增强了我的自信心。
当我来到网络研修平台时,本来是准备来做完自己的作业,然后随意看看热闹的,但通过几天的研修,我看到了专家、指导老师那无谓的指导,同行那认真学习的态度,他们的作风深深的感动了我,于是我也心无顾忌的说些心里想说的话,谈谈自己的见解,随之也把自己的一些反思、感想、教学方法、经验等发在了这里。说说自己的感想、见解等,没有人嘲笑你,在这里没有人会无缘无故骂你,也不用担心别人的取笑,反而得来的却是大家的关心、帮助。于是,我借助电脑,在键盘上对着虚拟的荧屏说话了。说出了自己
的话语,无论是否有人倾听,或是有人路过,不必介意。一次,两次……。无数次对着电脑自我陶醉在无声的言语中,看到还算清晰的文句,欣赏着曾经憋在自己心里要说的话,已经成就文字挤进了论坛的帖子队伍中,我心满意足了。
最后真的感谢《吉林省中小学教师研修网》给了我这个成长的舞台,给了我这个交流的平台,她改变了我的生活,改变了了我态度,提高了我的能力。同时也感谢平台中众多志同道合的同行,有你们同行的感觉真好!虽然有些事可以停止,但我们的研修依旧继续,我们正在成长 。
研修心得体会4
作为一个社会普通的一员,我总觉得在现实生活中缺少一点什么,总是呆在安全的象牙塔里做着天真的事,今天,作为一名高中生,我有幸跟随同学们到了敬老院,一路上心中起伏不断,有点顾虑会不会又是千篇一律的活动,然而整个上午的感觉,却把这个的顾虑冲击得云消雾散,这确实是一次爱心之旅,更是对人心的洗礼。
这次敬老院之行在略表心意的同时,更只在现实客观地诠释和谐二字的涵义,让更多处于黄昏时段的老人感受到社会的温暖。的确,创建和谐社会离不开社会经济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更离不开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构建,一到敬老院我们就开始干活了,扫地的,和老人聊天的、谈心的,竭力尽所能使老人感到温暖。
我们每个人都会经历孩童到青年,青年到老年的过程,经历生与死。我们现在还是青年阶段,未来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路要走,如何走下去,我想,每个人都应该心中有数。也许当我们走完我们的人生旅程,该休息时,是否也会象敬老院的老人那样地度过自己的晚年呢?在某个敬老院的墙壁上有这样一段话:孩子!当你还很小的时候,我花了很多时间,教你慢慢用汤匙吃东西。教你系鞋带、扣扣子、教你穿衣服、梳头发。这些和你在一起的点点滴滴,是多么的令我怀念不已。今年我有幸参加淄博市第二期远程培训,有幸聆听各位专家讲座让我感慨颇深,受益匪浅。在这段的学习生活中,作为网络研修的一员,我忙碌着、劳累着,却充实着、收获着,我们每天累着并快乐着……因为,我们不但收获了知识更收获了友情。通过研修,我全面提升了自己的基本素养和业务综合能力,对于个人今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对教育教学工作也有了一种新的理解。
一、勤勤恳恳,积极研修
在研修过程中,我坚持每天进行网上学习,认真观看各个专家的视频录象,通过学习,解决了我在实际教学中遇到的很多疑难问题,使自己在师德修养、教育理念、教学方法、等各方面有了很大的提升,驾驭课堂、把握教材、交流沟通、教学设计、班级管理、教学反思的技能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时更新了教育理论,丰富了教学经验,为今后从事英语教学和班级管理工作,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也结识了许多优秀的教师,开阔了视野,充实了自己。具体做到了以下几点:1、积极认真的观看视频学习,到目前为止在线学习时间达:11687分钟,并且在观看视频的时候积极提出自己的问题,课程、话题留言达到314条,并发起了181条话题,认真撰写日志200篇。2、积极建立个人工作室,并积极参与英语九班协作组的建设,被评为小组之星。3、积极参与班级资源管理,上传资源226条,得到广大老师的应用和好评。积极配合班主任和指导教师的工作,积极参与班级建设,被推荐为第一批学员导师,被评为:第四期学员之星。同时被班主任和指导教师推荐为:学习研修组长,协助、帮助我校英语教师的研修学习,我校的研修教师全都圆满完成了研修学习任务。4、认真独立完成作业16篇,每次完成的作业均得到辅导老师和班主任的好评与认可,其中有3篇被评为优秀作业,多篇作业、留言等在班级简报中得到引用并得到好评。5、熟练运用班级沙龙,留言板,TQ,学习交流区,学习论坛,视频会议室等平台的管理功能,积极参加各种网上学习交流活动。与专家、学员进行及时有效的研修交流,成功地主持主讲了视频会议:《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如何科学有效的实施小组合作性学习》效果很好,收获颇丰。
二、受益匪浅,感受颇深
我勤勤恳恳的研修学习,不仅提高了自己基本素养和业务综合能力,同时自己的付出也得到了领导们的认可与鼓励,我被淄博市第二期网络研修优秀学员,使我对此次研修有了新的认识,她成为了我人生历程中一段含义深刻的文化之旅,也是生命与智慧迅即聚核与绽放的过程。我通过课程视频聆听了专家的专题讲座;通过课程文本加深了对专题的理解;通过课程作业反思了以往和展望即将启动的教学改革;通过网上探讨寻找到了思想的沉淀和共鸣。没有震动就没有觉醒;没有反思就没有进步。新的课程理念、新的教学方法、新的评价体系,都使自己对英语教学与教研工作有了新的认识与思考。
三、继续努力,力求完美
我的研修虽然己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有待加强和完善的内容,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更加努力工作,为自身修养的提高而不懈努力。网络研修是良师益友,是提高教育教学的水平的一大基石。我相信只要我们用心,中国教师研修网会成为我们前进的基石,网络研修学习会助我们乘风破浪,飞向成功的彼岸。我坚信:我研修、我进步、我快乐!
总之,我在研修中的收获是沉甸甸的。对于现在已经尝到了网络研修甜头的我来说,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网络研修中来,不断的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同时还要带动其他老师积极参与,以促进学校、学生的发展。同大家一起在网络研修中健康、快乐的成长!让我们与网络研修同行!让网络研修因我们而精彩!
研修心得体会5
赵虎镇三古小学 桑文平 远程研修结束的脚步越来越近,在这短短的六天里,我虽然忙碌着、劳累着,但却着过得非常充实,每天的收获也是巨大的。研修让我真正意识到自己的渺小与孤陋寡闻,意识到了自己如同井底之蛙。远程研修为我们一线教师的交流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在这里我们可以畅所欲言,解惑释疑。这次培训使我在教学理论和教育观念上得到了大量的补充,反思了以往工作中的不足,同时也解决了一些我以往教学中的困惑。下面是我的一点心得和体会:
一、转变思想:从“教师讲完”到“如何让学生乐学”的转变。 从网络研修开始,我每日坚持观看网络视频,聆听专家讲座,观摩优秀教师课例,并且坚持做好听、看笔记。专家们的精彩讲座一次次激起了我内心的感应,更激起了我的反思。通过学习,我明确了作为一名教师必须不断的提高自己,充实自己,具有丰富的知识含量,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否则就要被时代所淘汰,增强了自身学习的紧迫性,危机感和责任感,树立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不断进行教学观念的更新,完成了从“教师讲完”到“如何让学生乐学”的转变。
二、虚心互动认真交流,吸取新知识。
这次研修,我们开发区选择了“套餐二”。我们大多数老师都刚刚接触“微课程”,对“微课程”了解不够透彻,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了一定的困难。针对这些困难,大家积极在研修平台或者研修群里发表自己的看法,把自己的一些经验和看法分享给其他人,促进了全体学员的进步。研修平台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大的舞台,在研修过程中,我积极参加研修,积极地发表讨论,认真完成作业。研修充实了我,使我从中吸取了经验,让我获得了进步。我将学以致用,这样才能让自己的工作更加得心应手,使教学效果更上新台阶。
三、积极实践,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和进取精神,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通过这次研修,我转变了自己的角色地位,把课堂的大多数空间和时间都交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在这种宽松自由的学习氛围中学到知识,提高课堂效率。
总之,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更加努力工作,为自身修养的提高而不懈努力。网络研修是良师益友,是提高教育教学的水平的一大基石。我坚信:我研修、我进步、我快乐!
研修心得体会6
从最初接到通知的喜悦,第一天找不到你的焦虑,到这几天与你在一起的苦苦乐乐,我咋能不说“我爱你”,感谢你让我有这么好的机会充实我自己,感谢你让我有这好的机会聆听专家们精彩的评价,感谢你让我有这么好的机会认识这么多的来自一线的同行。下面谈谈我的几点体会:
一、远程研修打破了我原有的思维方式
新课改源于所有不愿意看到学生们在题海中苦苦挣扎的教师们的呼唤,是教师们的理想。但理想和现实之间是有距离的,面对新课改,我们许多教师持怀疑态度: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学,能行吗?学生如果能探究出结论,要我们教师何用?
通过这次研修,消除了我的顾虑,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样的知识,不同的老师教,学生乐学程度就大不相同,教学效果自然就大相径庭了。所以从这一点看来,教学要“为学生服务”,同样的知识要有针对性的考虑不同学生的求知要求,时时从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另外,通过远程研修平台,我能与专家们、同行们面对面的交流,这样快捷和便利的学习方式,也将影响着我的思维方式,在这里,我的视野更加宽阔,思路更清晰,在实践中遇到的困惑在与大家的交流中迎刃而解,通过学习,对自己的生活态度都发生了一定的改变。
二、专家老师的人格魅力深深的感染着我、激励着我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深深地被各位老师的精神所感动着,他们那种对工作认真,毫无怨言,一直是我学习的榜样,对我们作业的点评于我来说是一种无声的激励,鞭策着我认真的写好每一次的作业。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我会始终记住他们的话语,让专家的思想、人格魅力引领我不断进步。
三、远程研修引领我前进
远程研修改变了我的生活,给了我前行的动力。每天打开电脑的第一件事,就是登陆我们的研修小组,在新的作业、日志、话题中汲取我需要的营养。从网上的专家学者那里学到了很多,也从身边的优秀教师那里学到了很多。学习的过程是短暂的,但学习的效果是实实在在的。
这次培训,让我明确了方向,从而更加坚定了从事物理教育的信念。我深知,要想做得更好、更出色,还需要更多的努力和付出;我相信有付出就有收获。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通过此次培训让我能重新的审视自己的教学行为,对自己以前的教学有了一次彻底的反思。在此次培训中不但学有所获,更重要的是一定要做到学有所用,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去。
研修心得体会7
《历史》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出现的一门崭新的综合文科课程。本课程的开设,目的在于把全体学生培养成具有良好人文素质和社会责任感的公民。本课程不仅引导学生综合地、整体地认识社会,逐步形成真实而全面的社会生活观念,还倡导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学生终身学习、持续发展奠定必要的知识和能力基础。新课程、新内容、新理念和新要求,这对教师来讲,既是机遇,又是新的挑战。本文立足于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的新要求,谈谈我在教学过程中对如何进行教学反思问题的探讨以及一些课堂教学设计思路。
(一).教学反思
在一定的教学理论和学科专业基础上,新课程下历史与社会教师主要以课堂为中心进行教学反思,其中案例研究比较重要。“所谓案例,其实就是在真实的教育教学情境中发生的典型事析,是围绕事件而展开的故事,是对事件的描述”。案例研究就是把教学过程中发生的这样或那样的事件用案例的形式表现出来,并对此进行分析、探讨。
我在设计《生活在社区里》课堂教学时,首先自问:如何引出“社区”的话题呢?于是设计以“我的家在哪里”引出“社区”的话题。又问:在学习“社区”过程中应培养学生哪些能力和哪些意识和观念呢?又设计了对“多种多样社区”的介绍,其中包含的知识、技能和观念,如学会阅读和绘制平面图、初步了解社区类型的形成和发展、关注身边小区的建设等。再问:怎样使学生的视野由自己熟悉的家庭导向身边的现实社会,启发学生关注自己及他人在社会中的生存环境呢?在此过程中学生应掌握哪些知识、技能和能力呢?于是设计了要求学生“画一幅你家所在社区的平面草图”,并“选择自己最擅长的方式描述所在社区的环境和生活”,让学生在没有学习如何制图的情况下,每人画一张家庭所在地的平面示意图,并在课上进行展示,由同学进行评价和讨论。在讨论谁的地图看得明白、谁的看不明白的过程中,发现了地图应必备的三要素。这时,我再系统地对地图的绘制和阅读技能进行讲解和指导。
经过分析,我得出如下结论:在讲授地理事物时,其一在课堂教学中体现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其二,应将地理图表转换包括图文的转换、图表的转换、分布图的转换设计等,以适当进行引伸拓展,启发学生深入思考和讨论,以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分析能力、绘图技能和应变能力。除了反思自己的教学案例之外,研究他人的案例,特别是一些中学优秀历史与社会教师的典型案例也很重要,因为丰富的教学经验,教学案例是教学理论,教学实践取之不竭的源泉。
在新课程教学中,研究性学习很重要。那如何开展历史与社会学科的研究性学习,需要我们深入、细致地探讨。我在教学过程中试着将研究性学习带进课堂中,反思探究。《气象万千》是我工作后上的第一堂公开课,我在试讲这一节时,遇到了这样一个问题:虽然教材中帮助学生理解的示意图很多,但学生掌握此类知识有一定困难。初一学生的空间想象力是有限的,这是学习地理知识的一大障碍。在课堂中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如何让学生自主学习呢?如何启迪学生主动和创造地活动,激发学习兴趣,锻炼发散性思维?如何使课文中示意图表意更加形象生动呢?如何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轻松地理解不同地区的各自气候的特点?我在老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对教学过程中这些问题的反思、研究,对自己的教学作如下设计:我先利用多媒体图文并茂地进行讲解,然后给学生分小组,各组学生分别作为生活在不同气候区域的人们,分工收集资料,描绘当地的特点,并派代表发言。每个小组在发言前或讲述后,都会有意识地提出一个问题,一组扮演的是来自热带沙漠中的人,他们在介绍完自己生活区域的气候特点后,向同学们提出问题:“你们知道我们为什么用头巾裹头,穿浅色的大衣服吗?” 这样一个问题引起同学们的极大兴趣,各组纷纷讨论,气氛活跃。结果这堂课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总之进行教学反思是提高历史与社会教学质量的新的尝试,也是历史与社会教师成长为研究型、复合型教师的有效途径。
(二)、课堂教学设计思路
1.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大胆处理好教材。
按照新课程理念,课程内容是为课程标准服务的,也就是说,只要符合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的要求,教师可以因时、因地、因人的不同,根据教学实际需要自主地整合教学内容,甚至可以放弃教材提供的教学内容而自编教材。“模拟旅行”是《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中华各族人民的家园》后的一堂综合探究课。本单元主要介绍了我国自然环境的总体特点,区域间的差异和原因。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历史悠久,仅靠几堂课的教学要让学生了解祖国全貌非常困难,安排综合探究课,给学生一个“模拟旅行” 的机会,有利于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深入了解某一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本课的教学要求是让学生能根据相关资料了解本地的自然、人文环境及理解我国区域间的差异,以及人地关系方面的主要问题。我在讲这一课的时候,选择了让学生从家乡出发,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选旅游考察地,自己当游客,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2.创设合理情境,让学生在活动中参与探究。
皮亚杰认为,活动是联系主客体的桥梁,是认识发展的直接源泉。所以,要激发学生的探究动力,培养其好奇心、求知欲,就应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情境,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产生好奇心和求知欲,才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探究学习中去。为此,我在“模拟旅行”这堂课中设置了这样四大情境:“导游”→“旅行”→“找差异” →“小游戏”。这些情境既同“模拟旅行”这一探究课题紧密联系,又贴近学生生活,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究学习,并且能顺利地实现课程目标。
3.精导妙引,处理好师生关系。
在新课程的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新课程特别是综合探究课更需要教师做好师生“学习共同体” 中学生探究的引导者,并且教师的引导应贯彻课堂的始终,做到精导妙引,否则学生的探究活动会显得漫无目的,最终使课程目标难于实现。为此,我在设计“模拟旅行” 的课堂教学过程时,把教师的主导作用贯彻始终。如在“旅游”这一情境中,教师扮演新疆游客来诸暨旅行,引导学生做导游,这样既拉近了师生的距离,体现了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又能使教师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很自然地做好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最终更好地实现课程目标的要求。例如,在“导游”情境中,学生扮演导游带老师(新疆游客)体验江南农村生活时,根据学生的导游解说,设计以下问题情境:我们新疆人住的是平顶屋,你们这里的房子的屋顶怎么是尖的?肚子饿了,中午吃什么?……这样在教师(新疆游客)的生活化语言的引导下,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究,并在探究活动中培养能力,获取知识。
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既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又能培养学生的学习意识,这样他们才会更好地适应今后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
这是我在几个月新课程教学中的一写感悟和体会。总之,新课程的实施体现了与时俱进的精神,它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对教师来说,的确是一场挑战,但同时也为教师提高能力,提升境界搭建了新的平台。
研修心得体会8
非常感谢学校对我们一线教师的重视,本学期的校本研修为我提供了很好的学习机会。在这期校本研修中,通过讲座学习以及听课交流,我学习到了很多专业的教学理论知识并深刻认识到我自己在教学中的不足。在20xx年xx月xx日我上了一节四年级的英语课,听课的专家和老师针对我的课给了我很多建议,以下是我的几点感悟:
首先,教研从课堂上来。在我看来,教学即教研,让教研的时间从课堂上来。解决教研时间问题,我认为课堂教学不是简单操作,而是运用艺术,充满智慧的过程。而课堂教学的艺术和智慧要靠教师即时的观察、分析、判断、思考。换句话说,也就是要靠教研来获得。所以,教学过程本身也是教研过程。我就是在课堂上采取边教边研的形式,这样更有利于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让教研更具实效。我体会到:学会教学即教研,其最大的优点在于,在不增加自己额外负担的前提下,增加了教研的机会和时间,让课堂教学更具实效。
其次,教研从生活中来。事实上,教研的资源在教师的生活中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只要我们做有心人,善于发现,勤于思考,教研可以随时随地进行。比如,当我们在路上看到一个小孩不小心摔跤始终不肯起来,非得要母亲或父亲去扶她起来时,我们就该想到:现实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总是过多表扬,一味赏识学生,正是当前很多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普遍存在的现象。这样导致学生经常处在一片“好好好”的赞扬声中,看不到自己的缺点,特别是留守学生,助长了他们骄傲自满的情绪。
第三,听、评课。每周坚持至少听 ——2节课,同时作好听评课记录,课后及时与授课老师进行反馈。每听到一节课都能令自己收获非浅,吸取别人课堂的精彩,弥补自己的不足。看到别人精彩或不足,总是假设着自己如果在上这堂课的时候遇到这样的问题会怎么处理,自己总是设身处地的想着,学习着有经验老师在上课堂的把握,而当自己站在讲台上的时候就会思考自己应该在什么地方注意些什么细节。
知不足而思前进,本次校本研修虽然很短暂,但它对我的影响是深远的,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会时刻谨记与时俱进,并铭记“经验+反思=成长”,在反思中知不足,在反思中成长。
研修心得体会9
时光飞逝,日月如梭,蓦然回首,一学期的语文教学又告结束。这一学年我担任六年级语文教学。我对教学工作严肃认真,勤奋学习,深入研究教法,虚心学习。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获取了很多宝贵的教学经验。以下是我在本学期的教学情况总结。
一、基本情况概述
教学就是教与学,两者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有教者就必然有学者。学生是被教的主体。因此,了解和分析学生情况,有针对地教对教学成功与否至关重要。所以在刚接手这个班的时候,我就尽量去了解他们。我发现班上同学比较活跃,上课气氛积极,但中等生、差生占了大多数,我备课时就要注意到这点,做有针对性的准备。
二、努力做好教学常规工作
我一向努力做好教学常规工作,经常向有经验的老教师请教。课前能认真备课,吃透教材和小学语文新课标的精神,精心设计好每一节课,教案详细。上课遵循科学的教学程序,坚持使用普通话教学,板书工整,条理清晰。根据六年级的心理特点,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创设学生学习的情境,分散知识的难点、突出知识重点,达到了优化语文课堂教学的目的;同时在课堂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突出语文课的特点,注重读中感悟,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善于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还注意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精讲精练,开展素质教育,向40分钟要质量。当然注意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品德教育。课后能认真仔细地批改作业。同时积极参加科组教研活动,比如公开课、到外校学习取经等等。每个学期均能对教学工作进行认真的总结,汲取经验教训。
三、想法设法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学习的兴趣。
从小到大,我就讨厌老师课堂教学中枯燥的讲解。老师的语言干巴巴,如若音色还不好听,或是男不帅,女不靓,表情不丰富,对于不是学习很勤力的学生来说,无异于受罪,整节课肯定是坐如针毡。所以,在课堂讲解中,我总是注意语言的幽默风趣,语文学科,语言为主,老师的语言不生动,何能吸引学生呢?遇到词语句子的理解,我总是把学生的名字嵌入其中,这样一来,念到名字的学生——多半关系到听讲不专心的孩子注意力一下集中了,而其他学生一听到老师讲解中提到同学的名字,自然也会关注,效果肯定要好狠多。对于学生回答中的好词好句,或是能体现其平时大量阅读的结果,我都是赞不绝口,让学生感受学习的成功。让他们知道,只要进行大量的,健康的阅读,必定会获取更多的课外知识,从而养成好的阅读习惯。所以,学生都喜欢上我的课。
研修心得体会10
经过几天的研修,我发现自己对培训的认识越来越清晰,于是重新理顺了思路,轻装上阵,感觉如沐春风。我不理解那些不认真研修还说三道四的人,揪住一点问题就批评,甚至全盘否定。研修平台出现一点异样的声音是正常的,但关键是什么声音,什么意图。包括我自己,在学习的同时,会不由自主的思考,如果让我来处理我会怎么做,有些东西可能比授课教师考虑的更全面,但我们要抓住研修的'实质,不是学习一节课如何上,某个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做,某个实验怎么做,而是学习一种思路,一种理念,一种探索精神,一种责任意识——————蓝天宝老师的三次教学设计,让我感触颇深:
一、身先士卒,勇于探索
三次教学设计,三次得到专家老师的指点,有肯定,更多的是不足。但他的教学设计理念却在发生着质的改变。作为从教时间比较短的老师,能有如此机会得到专家如此中肯的点评,我认为他是幸运的,虽然第三次教学设计仍然存在问题,虽然授课过程有些一言堂,但他在如此“被揉搓”中到底收获了多少,只有他自己清楚。我想那会是及其巨大的改变!蓝老师的成长速度也会快很多。蓝老师有一句话很中肯,他通过专家点评后感悟到,人的理念转变是设计好一节课的关键。我觉得,新课改要想落实得好,需要很多个蓝老师的这样具有上进心的人。我们需要学习的不是他怎样上课,而是他身上体现出来的这种精神。
二、不屈不饶,敢于创新
作为年轻教师,蓝老师的教学设计目的从最初的以考点为目标到最后的以形成能力为目标,中间经过了自己静心的思考准备、专家的多次点评,最后能够兼顾教材分析、学情分析、重难点分析、实验分析等等,作为老师他也象学生一样经过了科学探究的过程,最终才找到了比较合适的思路方法。在观看教学视频中,我们可以看到蓝老师设计的演示实验,带电的气球吸引易拉罐、带电的塑料泡沫间的作用,虽是定性试验,但我想学生会印象深刻,特别是蓝老师摩擦起电的场景,拿塑料往自己头上摩擦,原来带电体这么容易找到,效果这么明显!库仑定律的实验我们平时基本不做,除了实验室没有提供合适的器材,更重要的是我们都懒得去开发实验,除非公开课。实际上开发试验却如此简单易行。蓝老师平时上课不一定如此下功夫设计,但我却从中看到了电学实验的开发远没有想象的那么难。同样是一种资源,有人从中攫取了不屑一顾,而有人却从中攫取了宝贵的东西!
三、集体备课,尽职尽责
集体备课我们都很熟悉,但像今天的这种备课却是第一次见。什么时候我们的集体备课不再流于形式,什么时候集体备课真正的为教学服务,什么时候集体备课为年轻教师提供更多的成长机会,我期待着———
“三人行,必有吾师”。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教学如此,新课改亦是如此。
研修心得体会11
校本研修就是以学校为本的教学研究、自主学习与培训。它以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所面临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为研究主体,理论和专业人员共同参与。它强调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性研究,既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又注重经验的总结、理论的提升、规律的探索,其目的是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一名优秀的教师只有不断地学习、吸收养料,才能源源不断地向学生灌输知识和学习的能力。而校本研修工作在推动新课改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作用方面可谓功不可没。我在校本研修学习中,始终让教研与教育教学紧密结合,既让教研与教育教学相互促进,又减轻了自己的工作负担。下面我就自己的校本研修学习过程,谈点体会:
1、教研从课堂上来。在我看来,教学即教研,让教研的时间从课堂上来。解决教研时间问题,我认为课堂教学不是简单操作,而是运用艺术,充满智慧的过程。而课堂教学的艺术和智慧要靠教师即时的观察、分析、判断、思考。换句话说,也就是要靠教研来获得。所以,教学过程本身也是教研过程。我就是在课堂上采取边教边研的形式,这样更有利于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让教研更具实效。我体会到:学会教学即教研,其最大的优点在于,在不增加自己额外负担的前提下,增加了教研的机会和时间,让课堂教学更具实效。
2、听课评课。每周坚持至少听1——2节课,同时作好听评课记录,课后及时与授课老师进行反馈。每听到一节课都能令自己收获非浅,吸取别人课堂的精彩,弥补自己的不足。看到别人精彩或不足,总是假设着自己如果在上这堂课的时候遇到这样的问题会怎么处理,自己总是设身处地的想着,学习着有经验老师在上课堂的把握,而当自己站在讲台上的时候就会思考自己应该在什么地方注意些什么细节。在听课的过程中需要敏锐的眼光,敏锐的眼光可以发现别人有的而自己没有的优点,也可以发现自己有的而别人没有的优点,便于课后相互交流,促使双方都得到进步。
3、上好公开课。公开课是提高专业水平的最有效的途径,因为只有你真正经历课堂教学的磨练,才能发现许多预设的完美是与你的课堂没有交集的,从而更能深刻地让自己习得经验教训,成长起来。公开课的剖析是促进专业成长的良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当众多听课的老师对你的课堂提出各种各样的意见或建议时,你会感觉有很多的失落,但也会有更大的欣慰,因为你会从中得到改进的方法。我的公开课是经历着这样的过程的。但我没有因为要承受失落而放弃,而是想获得欣慰而坚持。
4、及时反思。"学而不思则罔",我每上完一次公开课,都会静下心来对自己的课堂来一次深刻的反思,从教学手段,教学方法,课堂调控,师生互动,学生学习效果等方面去进行反思,并认真地做好记录,作为以后的教学经验来储存。
5、教研从生活中来。事实上,教研的资源在教师的生活中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只要我们做有心人,善于发现,勤于思考,教研可以随时随地进行。比如,当我们在路上看到一个小孩不小心摔跤始终不肯起来,非得要母亲或父亲去扶她起来时,我们就该想到:现实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总是过多表扬,一味赏识学生,正是当前很多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普遍存在的现象。这样导致学生经常处在一片"好好好"的赞扬声中,看不到自己的缺点,特别是留守学生,助长了他们骄傲自满的情绪。
6、教师要勤于动笔,撰写教研论文。有人说得好,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至少是一个蹩脚的作家。这句话说得好,是啊!教师口口声声要求学生认真写作文,写出好作文,然而教师都不以身作则,带头写出优美的文字,那又怎么能让学生信服呢?认识到这一点,现在通过研修学习,我又开始爱上看书写文章了。不管是生活随笔或是教学浅见,我都在尽力地书写,书写的不仅是自己的人生,还有自己学生的喜怒哀乐。在研修的过程中,我们接受别人的建议,反思自己的做法,积累了一点经验,虽然浅薄,虽然不成熟,但能用一点笔墨把自己的观点记录下来也算是一项成果,我结合自己在校本研修实践中的经验,融合在培训院学得的理论知识和跟班学得的综合知识,写了两篇研修论文,分别是《小学语文教学现状》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探究》。
7、在线研修。在线研修是最方便最快捷的研修学习方式,在一个平台上,我们可以跨越时空交流经验,获取知识,交流环境轻松自在,我很喜欢这样的研修方式。在校本研修阶段,第五期提高班的在线研修也搞得如火如荼,我每次都积极地参加交流研讨,不管是自己认同的观点还是不认同的观点都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也得到了其他热心人士的跟帖,非常之兴奋,在在线研讨的平台上,我不仅能表达自己的心声,更大的好处是吸取了其他老师很多有用的经验。为了记录自己的成长过程,我在研修过程中也认真地记录了我的具体情况,把自己的学习心得写成日志传上去,其中有教学后记,读后感,教学论文,杂文小记,诗歌,集体活动过程等内容。
8、团队共进。校本研修是集集体和个人的智慧的修行之旅,要做到带动一方的教育,一个人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只有集思广益,群策群力才能达到一定的目的。我们的队伍不是很庞大,但大家是同心协力的,每次的集体活动都不可缺一,我当然不会拉队伍的后腿,在团队活动中,我从不迟到或早退,与组员认真商讨每次的活动方案,并主动承担组里难度大的任务,每项任务的落实都很得力,我作为主讲的两次校外公开课都得到了所有组员的帮助,集体备课,集体评课中进行了智慧的碰撞,给我明亮的火花,这火花不能照亮天和地,但能照亮一间教室,一个课堂,也照亮我的心,能在这个集体中找到灵感,收集智慧,是我的幸运。
9、校本研修伴我人生成长。校本研修是学校工作永恒的主题,是学校发展的不竭源泉。教师的成长是学校得以生存的支柱,我从中感受成长。
总之,通过这次远程培训学习研讨活动,不但更新了我的教学思想,开阔了我的视野;还改变了我以往陈旧的教学方法。我将以集中学习研讨活动为契机,深入开展教研教改活动,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学习新课改的新理念新方法,以全新的姿态投入到新时期的教学工作中去,为祖国的教育事业增光添彩。
研修心得体会12
通过学习我认为:课例研修就是聚焦课堂教学,以课堂教学为载体,重视教师的行为跟进,理论提升,能力提高以及给踢的自我反思以促进教师群体的共同成长。它依据教师个人已有的经验,在此基础之上关注新的教学理念和学生的行为,寻找自身的差异不断改进已有的教学方式方法。
课例研修通常采用做中学的方式帮助教师学会怎么去做,达到提高教师学科专业水平的目的,引导更多教师掌握并运用这种方法改进常态教学的质量。
在这个过程中课例研修成了教师学习的认知支架,是教师直面教学共同分享的平台,课例研修起到了教育轮与教育实践的中介作用,它能够增长我们的实践智慧,使每一位参与的教师都成为了有研究能力的实践者。
我也深深感受到,课例研修与我们的平常的教研活动是有区别的,平常我们往往只关心可怎么上,板书怎么设计提出哪些问题等技术问题,缺乏从理论层面上对教材,教法和学生的认知基础与风格加以分析与思考,因而就不能高屋建瓴地从整体把握教学设计。进行课例研修可以让我们学习别人的经验和理论,丰富自己的认知,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课例研修是一种旨在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质量,以改进和提高教师实际教学工作为首要目标。课例研修关注的不是教育学或各学科所认定的理论问题,而是校长和教师经常遇到或亟待解决的实际教育问题。这种研修活动最终不是追求理论上的产出,而是在于教师实践本身的改进。这种改进没有终结的目标。因此,这种研修通过螺旋往复的过程中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观察与反思,通过与其他教师和专业研究人员的对话与交流,不断地对自我和我实践加深理解,并在理解的基础上提高自己。
课例研修这种培训的活动形式是以教师教育教学中实际存在问题的解决为指向,因而成为一种有效的教师创设教学情景能力训练的方式。
研修心得体会13
通过对“生物研修”的学习和实践,我明白了什么是“生物研修”,也逐渐领悟到“课例研修”的意义。“生物研修”是一种重要的行动研究方法,通过课堂教学,采用课堂研究的方法与技术手段,进行持续学习与持续实践。
我逐渐认识到:课例研修作为教师专业化成长的一种研究形式,她的价值并不是让我们去探寻普遍规律的教育认识,而是在此过程中生成的教育智慧,让我们的教学更加优化。
而且,她让我们慢慢养成一些研究型教师的专业素养:悉心观察、善于学习、勇于实践、勤于反思。“生物研修”尽管现在做起来在时间和精力方面要付出地多一些,但长远来看,这是这样的打磨,才可以让我们在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宽广。生物研修旨在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质量,以改进和提高教师实际教育教学工作为首要目标。这种研修活动最终不是追求理论上的产出,而在于教师实践本身的改进。
这种改进没有终结的目标,因此,这种研修通过螺旋往复的过程来追求教育实践的不断完善。这种研修的过程是教师在行动中学习提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观察与反思,通过与其他教师和专业研究人员的对话与交流,不断地对自我和自我实践加深理解,并在理解的基础上提高自己。
研修心得体会14
远程研修我们经历了耕耘和收获,作为一名教师,我很庆幸自己有这样好的一个机会能够分享到专家们的成果、心得和经验。在这个平台上畅所欲言,谈自己对语文教学的观点和想法,交流自己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思路,同仁们之间的研讨以及老师们所提供的视频和各种信息,这些都开拓了我的视野,充实了我的思想,同时也给我提供了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得到同仁们的指点,真的是获益匪浅!所以在这里首先感谢提供这个平台的老师们和参与这次培训的各学校的老师们,让大家有了共同学习和共同进步的机会。下面是我的感悟和收获。
一、争做研究型、学者型的教师
教学中师生角色的转换、对教材的理解与运用、对学生的激励与鞭策也都是今后需要进一步关注和探究的问题,做研究型、学者型的教师更是时代的召唤 。研修中我收获了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教学技能,还收获了更多的人文精神,从专家老师认真批阅每一篇作业中,从班主任对每一个学员的认真负责的态度中,从每一位学员认真对待每一篇作业中,我进一步领悟了责任意识、敬业精神、进取精神,远程研修真可谓是教师的精神家园。
课后反思进步的基石,经验积累的过程。教师的反省是我们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没有反省何来进步。每一节教案,每一节课都要反思,总结优缺点,站在课堂外看自己的课,以旁观者的角度来分析我们课堂,更重要的是应该站在学生的角度进行思考,对于每个问题应该用什么样的思路,什么样的方法讲解,学生容易接受,能激发学生的兴趣。甚至我们在课堂中的每句话都是我们反思的内容,因为反思的过程就是经验积累的过程,通过反思我们能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
通过阅读、积累、内化 提高语言表达能力。通过教学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言运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学生的主体地位必须得以充分重视和发挥。教会学生怎样学习已经成为教学理论界的共识。中国有句古话:“授人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身收益无穷。”在此基础上培养阅读能力、鉴赏能力、创新能力和知识的运用迁移能力。 要求学生多读书,多思考,多积累。作为教师,我们要读比学生多几十倍的书,要不断的提高自己充实自己,这样才能做到在课堂中游刃有余,学无止境,要想我们的学生会学习,教师应该首先会学习,学会教学,学会生活,学会做人!“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教师必须有源头活水。
二、更新教学思想,改变教学观念。
聆听、学习了优秀教师的教学案例,对教学设计与课堂教学有了新的认识,提高课堂教学的驾驭能力。讨论学习了语文教学中的阅读、积累、内化以及语言的准确性和规范性的问题。了解了语文课堂教学中积累与梳理中存在的问题,学习、掌握了积累的内容与梳理知识点的方法,反思了自己的教学,
用心实践。研修学习,但那也只是给我们的日常教学的一个指导作用,具体如何实施?那就要靠我们将专家门的新的教育理念进行充分的“消化吸收”,将其转变为能真正服务于我们日常教学的有效元素而不是一味生搬硬套,关键是看你如何将你所学到的理论性知识用来指导实际教学,真正做到“在学中用,在用中学”。使学生乐学、好学、善学,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全面提高 教学质量。
在研修中我这样不断在反思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也真正领略到了培训的精彩:既有理论的高屋建瓴,也有实践的品鉴入微;既有专家的专业引领,也有同伴的经验互助……在学习中明白了这样一种理念:课堂需要解决实际问题;学习不是以学科为中心,而是以问题为中心。讨论、辩论等参与方式,促进了交流与分享。整个培训过程清晰流畅,引人入胜,美不胜收,总是让人恋恋不舍,流连忘返。研修的活动环环相扣,不看视频,就无法有针对性的交流,不交流就不能很好的完成作业。
三、用爱心、恒心对待学生
教学是一门艺术,需要教师不断地去思考、探索,才能掌握和运用这门艺术。教师要用爱心去熏陶学生,要用恒心去对待学生,要用耐心去教育学生。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提高高中学生的语文素质,就必须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挖掘学生的潜力,激发和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课堂上有自主的学习与思考的时间与空间,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课堂上让学生有发表观点感受的机会。尽量以问题形式让学生充分讨论,共同解决。这样就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有主体参与的意识,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课堂充满着活跃的气氛,个个踊跃讨论,积极发言。在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中,要注重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让学生掌握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掌握阅读分析的方法要领,不是被动地接受老师传授的知识,而是主动地掌握和运用知识。学生只要掌握了科学的有效的学习方法,才能融会贯通,终身受益。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变被动为主动的学习方式,是提高高中学生语文素质的基础。
在学习中激发了自己的兴趣,扩宽了自己的视野;在教学中激活了自己的思维,提高了自己的教学水平。远程研修虽然结束了但是我相信我的学习远没有结束,我要有“教到老,学到老”的精神!感谢指导老师,,感谢所有为此次研修默默奉献的人们!
以上是我在这次远程培训中的一点心得体会,希望通过这个平台,同行继续指导和交流,使我们获得更大的收获,使我们语文教学更上一层楼。研修的日子里我们思考着,成长着,收获着,快乐着!享受着远程研修的智慧大餐,方才明白,教育原来可以如此精彩,梦想与智慧的相逢原来可以如此激情澎湃!
在这些天里,我们交流出了经验,交流出感情,虽然研修结束了,但希望老师们能多交流,多联系,继续共同品味教育事业中的苦与乐!
研修心得体会15
xxxx年12月我们迎来了xxxx学年市百千万第二次集中研修培训。此次研修给我们提供了多维立体的课程学习。既有高校导师前沿理论的指引,也有一线教研工作者的实践示范;既有教育名记的尖锐批判,也有顶层设计者的理性剖析;既有教育教学专业的学习,也有修身养性方法的传授。给我们上课的专家们个性鲜明,教学风格突出,有的温文尔雅、和蔼可亲,有的幽默睿智、彰显智慧,有的不落俗套、自信不羁,有的循循善诱、引人深思。短短几天的培训是一场思维的盛宴,让我们经历了一场头脑风暴,收获良多。从各位专家的讲座中,我对名师的自画像又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各位导师的讲座中对于名师的解读各有侧重,但综合起来又有共性特点。而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就是共性之一。将教学实践中的思考提炼为自己的思想是成为名师的必经之路。因此学会撰写论文是我们成为名师路上必须克服的一道难关。下面就综合几天来的学习内容谈谈对教学论文撰写的一些心得体会。
我认为一篇好的论文有三大关键的要素:新颖的论点、详实的论据、科学的论证。能够运用理论依据,运用教学案例,积累总结教学经验,进行科学论证,从而提出新颖的论点就是成功的论文。因此写好一篇论文难就难在,如何准确的运用理论,如何积累和总结有效的教学实例和经验,如何出提新科学的论点?因此我认为教师撰写教学论文中有三个需要克服的难题。
难题一:理论从哪里来?
宋代理学家朱熹说过“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先于读书”。就我理解教师要提升理论水平就在于一个“读”字。我把这个“读”字理解为三方面。
1、读书:
第一:读什么书?
记得曾经听过闫德明博士的讲座,他提到“真正优秀的教师必须具备三个板块的知识结构:精深的专业知识、开阔的人文视野、深厚的教育理论功底”。由此我认为我们的理论水平要提高,要读三类书:专业类的书籍;人文类书籍;教育学、心理学书籍。
第二:给自己的建议。
建议一:重读教育学、心理学。这些理论是我们教师写论文时候运用最多的理论。不要认为有教师资格证,就具备了教育学、心理学的理论。在没有任何教学经验大学时期学理论,只是停留在认知层面。现在再读,是有一定教学经验基础上学理论,会有更深刻的理解。
建议二:特别关注本专业的核心期刊。如我们学科的《中学政治课教学》、《中学政治教学参考》。现在期刊良莠不齐,这些期刊中的论文具有一定水平。
建议三:多运用网络的力量。在快餐文化盛行的时代,凡事要讲求效率,网络强大的搜索功能满足我们的需求。
建议四:养成做读书笔记的习惯。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我们没有过目不忘的本领。记笔记能让我们写论文的时候快速的输出理论观点。
建议五:读完理论要多思考。例如读别人的论文时候看到了运用学习金字塔理论来论证体验式教学。那么我会思考学习金字塔理论可以论证小组合作学习、情境教学、探究学习等等吗?
2、读人:
第一:通过培训从名师大家那里学理论。
知识是在不断更新的,因此我们教师在大学期间所学的知识不可能满足我们岗位的需求。因此通过各种培训再充电,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很有必要。学校在这方面搭建很多的平台,如荔湾大讲堂、心理c证的培训等等。对于这些培训的机会要珍惜。这方面本人的感触很深。本人有幸参加了为期一年的省骨干教师培训,现在又进入了市百千万培训的平台。有高校的博士专家,一线名师给我们做不同方向的专题讲座。俗话说“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我们应该珍惜把握好每一次的机遇,成就自己。
第二:通过教研从专业人士那里问理论。
撰写教学论文不同于教育综合性论文,要求有很扎实的专业知识。而处在专业知识前沿的领头人无疑是区市教研室的老师。因此我们要利用好各次教研的机会多与教研室的老师交流,从他们哪里熟悉课改的前沿理论。例如我参加了市教研室张云平老师主持的省级课题《初中思想品德课与高中思想政治课学业质量评价标准的研究》。借此机会经常就学业质量评价标准引导教学向张老师讨教,在讨教中对于学业质量评价标准有了更深的理解。这样为我撰写论文《在〈思想品德学科学业学质量评价标准>指导下有效教学初探》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第三:通过交流从同行老师那里得理论。
此外与同行老师交流也是提高理论水平的有效途径。“三人行必有我师”善于学习,能帮助自己更快的成长。我在东莞参加省优质课比赛的过程对这一点的感触比较深。优质课的比赛除了现场上课之外,还有现场说课环节。说课是现场抽签,几个小时准备。说课不同于上课,说课要重点说出教学设计的理论依据,因此说课很考究教师的理论功底。当时我除了紧张准备自己的比赛,也用心的去聆听别人的说课。对有些老师说课的精彩之处做好记录,他们说课中的一些观点也成为我后来撰写论文中经常引述的观点。
3、读事:
理论源于实践,理论指导实践。因此我们还可以通过教学实践、课题研究来悟理论。
尤其对于调查研究类的论文。有些理论完全可以通过自己的调查研究和自己的实验来得出。
难题二:论题(研究方向)从哪里来?
很多老师写论文的时候会有这样的感觉,好像有很多东西写,但真要写起来又不知道该从哪里着眼,不知道写什么论题,研究的方向不明确,或者说根本不知道研究什么。记得华南师范大学邝丽湛教授,曾经给我讲过如何撰写教育教研论文。她提到:编辑想要什么样的论文?回答是:首先看你的选题是否新。从她的回答中我们可以看出教师要写出一篇吸引编辑的教学论文,就要有敏锐的嗅觉,能找到当下的教学实践中热点问题,能站在一定的高度洞悉教学发展的动态。当然这种嗅觉,这种洞察力绝对不是与生俱来的的,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努力:
1、从教育主管部门、专业学会和各类研讨会等指定的研究课题中,筛选出符合自己教学实际和研究专长的典型问题作为研究的论题。
例如:从20xx年出台的《课程标准》(20xx实验稿)广州市教研室各学科就启动了学业质量评价标准的制定研究工作。20xx年的时候,我当然是不知道这些信息的,直到20xx年,我们政治科以张云平老师为总负责人的省级课题《初中思想品德课与高中思想政治课学业质量评价标准的研究》在全市范围内邀请一线老师参加子课题研究,我才对教研室引领的教研方向有所洞悉。也是通过积极报名参加这个课题,我对课程标准(20xx版)实验稿和课程标准(xxxx版)、布鲁姆的目标分类学、教学目标的制定这些方面也有了系统的了解。也是从参与这一课题的研究才明确了如何科学的制定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引领又如何催生高效课堂等应该是新课标、新课程改革的一个研究的方向。沿着这个方向,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了反思和总结,之后的好多篇论论文都是从这个方向来进行论述的。例如:《在〈思想品德学科学业学质量评价标准>指导下有效教学初探》、《落实目标导教打造高效思品课堂》、《基于学业质量评价标准的思想品德课堂探究活动设计研究》等等。这些论文的论题与当下教研的主流相一致,所以容易引起顶层设计者的注意,自然获奖的几率也就大。
2、在教学实践中,注意观察,勤于思考,就自己体验较深的地方触发灵感,加以提炼,将其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形成论题。
来讲讲我xxxx年申报的区级小课题研究的研究方向的来源。我的课题是研究主题探究活动的开展。我们有很多学生甚至一些老师都会对我们政治课有这样的定见,政治课是枯燥的,就是讲大道理。当然政治课肯定要讲道理,但这道理怎样讲让学生能接受呢?我一直在我的课堂教学中去探索解决政治课的这种尴尬的局面。所以我在课堂开始引入活动探究的环节。通过多样的活动让学生自己去体验感悟。实践中又发现,这种变化,学生积极性会有所提高。同时我也观察到,xxxx年开始使用的新版教材中有个变化,就是在每个单元前有个新增板块叫做“主题探究”。这个板块正好跟我自己在课堂教学实践中研究的方向相吻合。但当时在很多公开课,观摩课、教研活动当中,确很难看到有教师重视教材中这一新增板块的内容。我当时觉得,如果我在这方面去进行研究应该是有新意,而且也是我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所以在xxxx年我就以这个研究方向申报了区级课题,很顺利的通过了申报。
记得华师附中语文科科长在介绍课题研究经验的时候提过“课题就是一个问题,而这个问题就来自于每天的教学中等待我们去发现。”由以上事例可以看出,我们在教学中要做有心人,不要只是埋头苦干,要适时的台头看看方向。
3、通过认真阅读书刊杂志,在借鉴别人科研成果的基础上,受到有关论点的启示,发现问题,总结经验,推陈出新。
很多老师都有一种习惯,要写论文了,就开始跑图书馆,开始借阅期刊,甚至有的老师还喜欢Ps别人的文章,将几篇文章拼凑出自认为集大家所成的佳作。这种做法不可取。是自己的东西还是抄袭的明眼人一眼就看得出,不要侮辱编辑评审的智慧。当然,毫不夸张地说我们写论文要饱览群书,但目的不是为了抄袭。我认为阅读期刊文章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第一,对比。找出同类研究方向的文章,有何不同。第二,筛选。在同类文章中找出哪些论题已经是过时,哪些课题才是符合当下课改方向的。第三,创新。在符合潮流的课题中,别人研究到了什么程度,已经做了哪些功夫。我在此基础上可以继续研究什么。这样以来,你能站在别人的肩膀上对研究方向看得更清晰。
难题三:素材从哪里来?
理论知识储备了,论题研究方向也有了,我们要写出一篇有血有肉的论文,还有关键的一环,寻找合适的素材。我们经常看到有这样的一类论文,空谈理论,只有大道理,那么这种论文是在纸上谈兵,是无本之木。积累素材是撰写教学论文的先决条件,是论文结论最有力的支撑,也是一篇论文的独特之处,甚至可以说是一篇教学论文中最精华,最值得借鉴的部分。那么素材从哪里来?以我自己的经历而言主要来自于以下方面。
1、公开课。
公开课对于我们教师来说是家常便饭,每年都会要上各类型的公开课。公开课和平常的课堂存在一定的区别。教师对于公开课所下的功夫更多。会精心的进行教学设计,一堂成功的公开课是非常不简单的,也是非常宝贵的一手材料。但我们很多老师上完公开课后就会觉得如释重负的感觉,没有及时通过所上公开课,积极反思教学的习惯。学校教导处规定其中教学检查的时候检查教案中有要求检查教学反思一项。在检查中有时候会发现有的教师的教学反思就是寥寥数笔,草草应付,非常形式的写写这节课成功之处,不足之处,泛泛而谈,深度不够。
我觉得既然花了那么大的功夫准备一堂公开课,如果不及时的总结反思,不及时的提升,那么不能发挥公开课的最大效益,无形中对精心准备公开课的前期劳动是一种巨大的浪费。因此我如果开开课,一定会对自己的公开课及时反思,并选取最有感触的地方进行深追,围绕某一点写成反思性论文。例如:上完《自我新形象》公开课之后我以学生怎样参与课堂为切入点写了题为《课堂因学生做主而精彩》的反思;上完《学会合理消费》公开课后写了《寓“情”于教》的反思;上完《礼貌显魅力》的公开课之后我写了题为《知识在活动中生成品德在情境中内化》的教学反思等等。这些反思如果加以修改就可以成为一篇好的论文。比如我参加省优质课后撰写的反思性论文《思品优质教学“三导”模式的实践与思考》。养成写反思的习惯,这些反思在你写论文的时候,就可以成为你庞大的素材库,信手拈来。
2、竞赛交流。
每个学科都会有很多竞赛活动,有教师自己参与的,也有辅导学生参与的。如我们学科有命题比赛、教学案例征集、作业设计比赛、时事竞赛、法制竞赛等等。这些竞赛给我们带来荣誉的同时,也帮助我们成长。更难能可贵的是,在参赛中很多过程性的资料都会成为你写论文的一手材料。
例如:我参加的省优质竞赛在观摩各市精英教师的课例、学习他们说课技巧中都收集了很多的案例。我自己在参加这次竞赛中的公开课课例也成为了我论文解剖的主要素材。再如,在参加区的作业设计比赛中,自己设计的开放性作业和学习到的其他老师精彩的作业设计,成为了我后来撰写子课题《思想品德开放性作业的设计与评价研究》的灵感来源和主要素材。
3、听课评课等各类教研活动。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通过教研的交流活动,我们可以博采众长,为我所用。我们的区域教研活动,最常见的形式是课例观摩和研讨。所以我以听课评课为例来进行说明。
观摩完别人的课例之后,都会安排评课的环节。但我的评课环节比听课学习别人的课例本身更重要。但很多时候我们校内教研的评课也好还是区级教研的评课也好都流于形式。听完课后找些代表谈谈,上得好的地方在哪里,不好的地方在哪里等等。听课中不是带着疑惑听,听课后也不是有针对性的评。这样别人的课例对你的作用是很小的。
20xx年12月份我在顺德勒流江义中学跟岗学习。其中一项很重要的学习任务就是听课评课撰写课堂观察报告。我们的导师朱湘红校长要求听课之前都选好自己的观课维度,制定观察量表,并按照量表的内容观课,对课堂进行量化评价。我们导师要求每听完一节课、评课完之后,要撰写不少于3000字的课堂观察报告。在跟岗期间我写了《锤炼课堂的语言艺术》、《方法为经情境为纬构建高效课堂》、《活动导学式课堂模式中的设问艺术》等等,这些课堂观察自然也成了我写论文很好的素材。
4、课题研究。
论文不是闭门造车,而是用行动做出来的。因此素材的积累我们可以通过课题研究,在行动研究中去积累。例如我的小课题中很多的过程性资料,如学生的时事评论,学生的撰写的调查报告、我对学生开展的问卷调查数据分析统计结果等等这些为我撰写论文和结题报告提供有力的支撑。
【研修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教师研修培训心得体会03-31
学习校本研修心得体会03-29
校本研修心得体会15篇03-31
研修日志心得体会15篇03-28
精选教师校本研修心得体会03-22
出国研修心得体会教师心得体会03-25
小学语文研修心得体会15篇04-02
校本研修培训心得体会15篇03-27
教师个人研修心得体会11篇03-27
幼儿教师研修心得体会15篇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