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心得体会
从某件事情上得到收获以后,常常可以将它们写成20篇心得体会,这样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总结方法。那么要如何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初中历史心得体会,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初中历史心得体会1
虽然我们常常说学习没有固定的方法,但是,一定要讲究方法。好的方法可以使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就是学习初中历史的一种方法,同学们不妨试一试。
第一步课前认真预习首先,通读两遍课文,对于那些不认识的字一定查字典,除了要注音,还要明白这些字在课文中的含义。
然后,根据课文内容,写出比较详细的提纲。提纲的格式可以模仿老师上课时的板书。但必须体现出历史事件的时间、人物、地点、事件的名称、原因、经过、结果和影响。
另外,把自己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以及把自己要提的问题也写出来,以便在老师讲课时获得解答或者向老师提问。
第二步上课认真听课、思考、笔记根据自己预习的情况,认真听老师的'讲解,注意自己的理解那些地方与老师的讲解不一样,自己还有那些地方没有预习到,自己预习时存在的问题老师是否讲了答案,如果讲到了要立刻记录下来。老师讲完后,自己要详细回忆一遍老师讲的所有内容,想一想,还发现了哪些新问题。如果有,还要在课后向老师提问,获得答案。
第三步课后复习、巩固首先,再读一遍课文,再看一遍预习提纲,根据课堂上教师的讲解,修改提纲。
然后,完成课后作业,做作业时,不要照书抄,要尽量根据自己的记忆写出答案,确实写不出来,再看看书,记一记,然后写出来。作业不能拖,要及时完成。还要书写工整、条理清晰。
最后,不要忘了,过三天,要把学过的内容再快速读一遍,以便及时巩固。
第四步阅读课外书籍或做课外练习,扩充知识面充分利用课余时间,阅读与课文有关的课外书籍或做课外资料上的一些练习题,这不仅可以扩充知识面,而且所学的知识更不会忘记。
同学们,请记住,成功=充分利用时间+正确的方法;成功永远属于勤奋者。
初中历史心得体会2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的主要形式,听课是学生在课堂学习时的一种主要活动,是学生获取知识、信息的重要途径之一。一般来说,一堂历史课所涉及的内容(如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历史过程等)、概骂(如历史的'时间概骂、地理概骂、人物概骂等)是比较多的,而且往往是一次性出现(如一个历史事件的过程,教师不可能在一节课上重复讲述)。听历史课的方法,可分为“听”“思”“记”三个方面。所谓“听”,即在听课时要抱着认真的学习态度,集中注意力,及薯胀准确地吸收教师所讲的内容,尤要关注要点,把握重要之处。所谓“思”,即在听课时要主动进行思考,一方面要对听到语音、语义等进行辨识,对所传达的信息及时作出反应;一方面还要对信息加以筛选,以吸收有价值的信息:听课的思考也包括考虑是不是听懂了,有没有疑问等自我质疑。所谓“记”,是指在听讲的过程中在笔记本上做听课笔记。初中阶段的历史课堂笔记,一般是记录板书提纲、基本概骂、重要观点等;高中阶段的笔记除了这些,还可对教师讲述的内容选择记录,尤其是一些补充性的内容。笔记的书写要整洁、快速,以便于整理、复习。
初中历史心得体会3
11月7—9日,山东省初中历史教学能手评选活动在德州9中举行。3天时间共听了19节课,参赛教师们的精彩表现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我最佩服的也是最值得我去学习的是各位老师站在讲台上的展示自己的那份勇气。面对整个拥挤大教室听课老师和评委,上课的老师虽然看得出有所紧张,但是并没有慌乱,面对突发的问题,各位老师都能泰然自若,各个环节处理的恰到好处,体现了教学能手驾驭课堂的能力。其次给我印象深刻的是老师们自然的教态,而且我相信那决非是装出来的,而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平和。有的老师课堂语言虽然带点地方口音但是带有表演性质的感召魅力还是能够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动力。这些都是我们教师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这是我与王伟老师共同的感受也是我们以后加以修炼自己提高课堂形象的地方。下面我就把所有听讲的课总结汇报如下
一、都非常注重教学设计的整合
1、新颖、巧妙而又实用的导入。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新,可以唤起学生对已有知识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利用新闻资料作为导入,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如青岛的宋丽华在讲《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时把有关西安申请丝绸之路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一段新闻作为开始,还有马少华老师的视频内容是天宫一号和神八的对接镜头,新闻内容引入《匈奴的兴起与汉朝的和战》本节课,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很自然进入本课的主题;如临沂韩继香老师把本地视频资料:从临沂到德州文化作为导入,使学生既了解临沂又加深了对德州本地的认识;很多老师以歌曲资料《十送红军》导入《红军不怕远征难》这节课;《毕业歌》导入《宁为战死鬼,不做亡国奴》这节课,活泼生动的歌曲学生容易接受,也吸引了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
2、整合教材内容使其有体系。几乎所有的讲课老师都把教材内容根据一条主线整合教材内容,突出重点。如在讲《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两位老师同出一辙,以丝绸之路为主线进行整合如丝路沧桑、丝路再现、丝路展望。再如讲世界史两位老师在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时,对列宁和斯大林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整合为:复兴之路、强国之路和发展之路三大板块,加以联系中国改革开放,引导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艰难和曲折。这一点应该是我们这次听课最为欣赏的地方,也是我们今后学习借鉴的地方。
3、注重内容板块的过渡。环节之间的衔接紧密流畅,揭示了知识之间的本质联系,加深学生对内容的理解。这是教师基本功体现,省级教学能手更是发挥得淋漓尽致。大多教师的语言精练,富有感染力,语气亲切自然,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思维开阔活跃,积极性和参与性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学生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气氛非常浓厚。所有老师上课感觉像朋友之间的友好交谈。
二、合作学习成为课堂的主导
要想让学生主动学习首先应该调动学生地积极性。在这次优质课比赛活动中,我看到了每一位教师都体现到了这一点。前后位或者一排为一小组。纪晓宁老师在上课时用语言和物质奖励如有的根据本节课的内容准备葡萄和石榴。有的准备了她本地的资料片鼓励学生,目的鼓励学生积极回答问题。学生在课堂中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只是学习过程中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新课程改革倡导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在比赛课堂上所有教师都体现出来了。在学生学习、合作的过程中,老师也在巡回点拨、提示、交流。当问题提出后,先把权力交给学生,由学生回答,学生解决不了的,由老师通过讲解,来帮助解决。
三、高效使用多媒体手段,充分利用视频、图片等资源拓展知识,培养历史思维
在这次历史优质课评选中,许多老师的视频运用到位。在对教材进行深入挖掘的同时,用文字、图片、视频等不同方式补充了大量的史料,然后以这些史料为切入点,提出一系列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与小组合作中得出结论,这样使学生在学到历史基础知识的同时,即有效的回扣了课本主题,又大大开扩了眼界,拓展了思维。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历史思维。
三天19节课听下来,体会和感悟首先是我们能够设计好一节课的各个环节,但是我们并不能去设计一节课中出现的突发问题,遇到问题如何处理,如何处理好,如何处理的“出彩”,这是我需要努力提高的方面,因为精彩处理突发问题需要有很高地课堂驾驭能力,具备吃透课文内容本质联系的经验还要掌握大量历史资料,才能出现对突发问题的应对自如的潇洒。其次是探索组织学生合作探究的形式,培养学生小组合作意识能力。因此平时的教学还应该继续努力开发多方面的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开拓学生视野,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条件。上课时大胆放手,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扎实的基本功,独特的教学风格离不开长期的教学实践。因此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除了苦练基本功之外,同时根据我们学校学生的特点不断探索实践,在自己教学风格基本形成的情况下再加以改进,关键是探索适合我们学生的教学模式,这是我当前应该反思、改进、实践的主要任务。
初中历史心得体会4
对初中历史课程的准确定位,有助于解决历史教学中经常出现的问题。课程标准消除了受大学历史课模式的影响,打破了传统的学科体系的历史和风格,以贯通古今、中外相关的学习主题为教学单位,根据它建立的课程系统在关注学科体系的同时,也照顾到了学生的心理成长,这样就更有利于促进学生从全面、辩证的知识视角来看待历史发展中局部和全局的关系,理解历史与现实的联系,更好地了解中国和世界的关系;而且这时的历史学科不再是知识选择的重心,而是从学生的认知水平、生活经验、原来的知识结构和终身发展的`角度来安排教学活动了,教学内容从而更加接近学生生活和现代社会,符合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更能满足学生的在历史学习上的需求,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使学生感到历史不再遥远,感到充满趣味的历史;新标准不再是简单地重视学生的历史学习结果和成绩,而更加注意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所用的方法手段,倡导学生通过主动学习去掌握学习历史的方法,学会通过多种途径搜集历史信息材料,使学生学会分析历史事实的本质,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最终使学生通过学习历史提高了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高度重视学习过程。教师对历史的教学不再是单方面灌输,而成为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多向交流,提高了历史课程真正的吸引力、亲和力。总之,各方面的这些变化,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关于历史学科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一定程度上扭转了学生不喜欢上历史课的现状,改变了长期以来历史教育一直被忽视的状况。
“初中历史课程标准”强调改变学习风格和学习方法,重新认定历史学习的结果,学生只有在情绪积极参与、探索、沟通和思考等情况下才可以促进改善学习质量,而实现这种情况的一个有力的办法是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学习主题的设置,为研究性学习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和方便的学习空间。学生在某一个特定的兴趣驱使下学习主题内容并对其做进一步的探讨,在开放的学习环境当中,学会收集材料、信息和如何安排利用材料,对材料进行分析、研究和归纳,得出结论。有这种做法有利于初中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形成,提高他们解决历史问题和现实问题的能力。
初中历史心得体会5
通过课堂实践,我真真切切体会到了反思对课堂教学的反馈指导,对教师成长至关重要。经验+反思=成长。在工作中勇于探索创新,在行动和研究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反思水平,做一个“反思型”“研究型”的教师。现在就初中历史课改谈谈心得。
新课程改革浪潮犹如一缕春风吹遍了祖国神州大地,给教育改革注入了一股崭新的活力。通过学习和实践我知道,新课程在课程功能、结构、内容、实施、评价和管理等方面都较原来的课程,有着重大的创新和突破。
一、学生更愿意上历史课了新的历史教材,从外观看,图文并茂,色彩鲜艳,深受学生喜爱。从内容上讲,降低了难度,淡化了知识体系,增加了贴近学生生活、贴近社会的内容,给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探究实践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在教学过程中我深深体会到这一点,在《美国经济的发展》一课中,教师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讲述硅谷,比尔盖兹等故事,激发学生积极的情感,在欢声笑语中上完一堂课。还有历史探究活动课,这可是学生们活动的天地,他们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纷纷将自己最好的作品展现给大家。当得到老师的鼓励
的天地,他们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纷纷将自己最好的作品展现给大家。当得到老师的鼓励时,别提有多高兴了,常常是下了课,学生们还围着老师问这问那,意犹未尽。他们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由原来被动接受式的学习变为主动探究式的学习。
二、对历史教师的要求更高了新的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转变教学方式,树立以学生为主,不断探究的学习理论。那么,光凭一本书、一张嘴走进课堂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要认真挖掘教材,充分备好每一堂课,精心设计每一个探究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让历史课堂充满激情,充满生机。有时需要语言的激发;有时需要教学手段的多样化;有时需要教师知识的储量大,总之,对教师的要求更高了。在课改实践中,我有了一种从未有过的.危机感和紧迫感,觉得自己要学习的东西太多了。往往是上了这一课又要忙着准备下一课的内容,有时为了一个探索性的问题的设计而绞尽脑汗,还总觉得不尽如人意,总觉得自己知识太贫乏,迫切地需要去学习、去充实自己。渴望了解更多课改的知识,渴望指导,渴望交流,不断地丰富和提高自己。
三、教研活动水平更高了在历史课程改革过程中,面对新课标、新教材,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也很多,怎样设计好每一个教案,每一堂课?怎样处理好教材?设计什么样的探究问题,才能激发学生们积极的情感,有利于他们的
终身发展?为什么自己的课堂效果不理想,达不到预期的目的?还有对教材的验证及反思是否正确等等,这些都迫切需要大家在一起沟通和交流,因此教研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教研活动水平要求更高了。
初中历史心得体会6
在我们初中历史课堂的教学实践中,“低效”是课堂教学中经常出现的一大难题。课堂的低效导致学生厌学、教师也厌教,教师教得很苦,学生学得很累,使得原本生动有趣的历史课堂变得毫无乐趣和生气,学生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因此,探索、构建高效课堂是提升我们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水平的必由之路。那么,如何构建历史学科的高效课堂?
一、师生关系融洽化
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赞可夫经过多年的研究得出这样的一个结论,教育教学质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很重要的一点是看师生之间的关系如何?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堂之中及课堂之外师生关系的好坏。课堂效果反应了师生关系,融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创造和谐的课堂气氛,这需要教师在主观上做积极地努力。教师要做学生的贴心人,要了解他们的心理特点,关心他们的`学习﹑身心健康,体谅他们学习中的难处,尊重学生的思想,善于激励他们。只有站在学生的立场上对学生的鼓励和批评才具有实际效果,否则产生负效益。在历史课堂教学中,面对生源质量的参差不齐,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思想,不要挫伤他们的积极性,尤其对成绩较差的学生,教师的态度要慎重﹑委婉,不能放弃对他们的努力;教师要努力寻找他们的闪光点加以鼓励,帮助他们树立信心;给他们介绍一些好的学习方法,和他们建立一种融洽的关系。师生的融洽关系使学生感觉到课堂气氛轻松,表现出愿意配合老师的教学,从而使教与学的活动得到良好开展,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
二、目标设置合理化
课堂教学目标的设置要切合实际,符合学生发展需要。教学目标的制定要适应于学生的发展状况,使目标处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教师在设置三维教学目标时,首先要研究课标,准确理解课标要求,根据课标要求再把握教材,分析挖掘教材,找准“课标”与“教材”对教学目标的要求;其次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要适合学生的学习需求,目标应明确具体,而且可操作、能达成。在教学目标的设计上不要追求面面俱到,显得冗长繁多,难以实现。最后还要根据学生的差异性制定分层目标,关注弱势学生,从最后一名学生做起,只有人人都获得进步和发展的课才是高效的课。
三、课堂教学情景化
高效课堂教学结构应该是“在情景中展开,在活动中推进”。历史知识有过去性的特点,历史又不能再现,更不能重演,这就需要教师创设多种教学情景,让历史课堂教学情景化。教师要运用或渗透情感并利用各种教学手段,通过对图片、录像、电视、多媒体课件的展示,学生表演等方法,渲染出形象、生动、感人、逼真的教学环境和氛围,多方面、多层次、多角度地唤起学生的注意,使学生身临其境,并在这种环境和氛围中去感知和探究历史,想出多种办法拉进逝去的历史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来保持学生的兴趣。
四、教学内容问题化
古人就有“不悱不启、不愤不发”之说。高效课堂的教学内容必须问题化,即把学习知识的过程变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问题是教学的起点,又是教学的归宿,要在知识的关键点、能力的增长点和德育的渗透点设计一些有价值的、综合拓展等方面的问题。当然也不可过度设问、泛泛而问或无疑而问,因为过犹不及、无效提问会大大削弱教学的有效性。教师设计问题要具有探究性、开放性、贴近学生的实际,真正使教学内容问题化、问题答案要点化、要点内容条理化。
初中历史心得体会7
一、认真备课,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
认真备好每一节课,要翻阅教材、教参、教辅用书,力争做到把老师知道最多的知识,教材中所蕴含的所有要点,知识的重点、难点和关联点都备出来,有条列地传授给学生。同时平时还要多看与历史有关的期刊杂志、影视作品,还有网络资料。这样讲课时就能使学生视野开阔,更好地感受活生生的历史。如果有些学生正好也看过那部影视作品,那你的讲课就更能引起他们的共鸣,他们学习历史的兴趣就更浓。
二、抓住常规教学,认真地上好每一节课,力求提高课堂效率。这是对教师的最基本要求,也是对教师的最高要求。抓住课堂教学主阵地,认真组织课堂教学,积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一定要抓住课堂上的40分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
三、教给学生一些学习方法,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在教学工作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平时的教学中,在传授知识时,也要教给学生一些学习方法,比如概括、归纳、比较、判断等诸方面的.综合能力,让学生养成勤于复习旧知,善于总结归纳,做题条理清晰,规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平时训练的好,不致于在考试中顾此失彼。
四、抓好学生的知识点的过关检查,及时反馈,做到功在平时。上好课,注重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同时,也要对学生掌握的知识及时反馈,过关检查,在每一节上课前,老师就要对学生所学的旧知进行复习
提问,这样既检查了学生以前知识的掌握情况,又起到新旧知识的衔接的承上启下作用。可谓是一举两得。
以上这些是我个人的一些心得。总之,历史教学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我们每位历史教师坚持不懈,勇于创新,为祖国的教育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初中历史心得体会8
首先,感觉梁振丁老师和张俊骏老师对教材处理得都比较科学、准确,重视知识的形成、巩固、和深化、应用。教学过程安排合理,符合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水平。所以在自主学习部分设计得合理且条理,使学生容易接受。合作探究时,问题设计也是由浅入深,让学生在独立的基础上进行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参与讨论的机会,满足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需要。通过互动,使学生看到问题的不同侧面,对自己和他人的观点进行反思和批判,从而构建起新的不同层次的理解。这样,通过生生间的合作交流,思维的碰撞,就产生了火花,培养了学生思维的创造性,活跃了课堂,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认知和对能力的培养。在当堂训练部分,让学生抢答,既加深了对知识的巩固,又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更好的加以巩固和深化。很好的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其次,感觉到两位教师的教学基本功扎实,教态自然,方法得当,驾驭课堂能力强。课堂上,既有对旧知识的巩固与检查,又有对新知识的学习与应用。课堂节奏适中,条理清晰,使学生达到温故知新的效果。
再次、注重语言的过渡。教师的课堂语言精练,富有感染力,语气亲切自然,教师情绪饱满、热情,为学生创造了一种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思维开阔活跃,积极性和参与性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学生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气氛非常浓厚。
总之,两位老师的授课都非常精彩,真正做到了“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改变了以往陈旧的教学模式,培养了学生的思维和能力,值得我认真的探究和学习。
初中历史心得体会9
初中历史教学的课堂教学中如何体现课改要求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如何把新的教学理念贯穿到实际的教学中去?如何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来增强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如何体现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作用?现就将自己在教学中的几点心得和体会谈出来供同行讨论。
一、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
在历史教学中,过去我们习惯于采用的讲解法和谈话法,已远远不能适应网络化时
代学生的需要,在众多的教学法中,我主要运用了杜郎口“三三六”教学模式,借助多媒体进行教学。以学生为主体,看一看、读一读、想一想、议一议、说一说、测一测。课堂大舞台,展示都精彩。先教后学,当堂训练,促使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大的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二、观看历史影片
历史知识对学生来说都是遥远和陌生的,为了让学生了解特定历史情况下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发展走向,我多次带学生到多媒体教室观看有重大影响的影片,如反映中国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影片《鸦片战争》,反映解放战争的《大决战》,反映二战时期苏德战场的影片《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等,这些影片以故事的形式再现了当时的历史风貌、宏大的历史场景,剧中人物个性鲜明,爱憎分明,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乐观主义的教育贯穿其中,通过让学生观看,可以加深他们对课本的了解与理解,同时有助于培养他们完善的人格和高尚的道德品质,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复杂的电影故事情节让学生们学习用辩证的观点来观察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
三、学写历史小论文
记得第一次让学生在历史课上写论文,要求论文的内容必须联系现实,同学们表现得很惊讶,他们想象不出历史论文与现实有什么联系,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同学们很快就喜欢上这种学习方式,我们写的题目《从唐朝长安城的城市布局联想到今天的环境保护》,这是个历史与现实紧密联系的问题,你可以任思维驰聘,联系今天的水土流失,乱砍乱伐,沙尘暴,全球气温变暖,汽车尾汽排放,工业废水污染等来写作,这样由于取材广泛,同学们思维非常活跃,通过写论文,我们既达到了历史学习的要求,又树立了每位同学环保的意识,还提高了他们写作的能力。此后我多次布置这种论文,我选择的都是一些社会热点和社会焦点问题,只求论文短小精悍,说明问题,不求洋洋洒洒长篇大论,每次我都把其中的优秀论文挑选出来在全校展出,把其中最优秀的小论文送往市地教育部门参赛,二年来已有多篇学生小论文在市地获奖。这也将更加激励学生们写出更好的文章来。四、历史剧表演
为再现历史事件中典型的故事情节,我们让学生表演历史剧,当然这很花时间,事先得准备一段日子,教师拟好主题,学生表演各个角色,故事情节和对白都由学生自编自导,但不能偏离主题,必须体现书本中要求的基本知识点。我们表演的历史剧《张骞出使西域》,学生自己动手制作道具,如:汉武帝的皇冠,张骞手中的汉节,西域各少数民族的服装等。学生自己准备西域的物产,葡萄、核桃、苜蓿等。表演时,他们的演出是那么的投入,汉武帝想通西域时的急切心情,张骞的刚毅与勇敢,西域各民族的热情与好客,匈奴的强悍与凶猛都通过学生的表演栩栩如生表演历史剧这种方式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展示了学生的表演才华,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个性与能力都得到了挖掘与升华,保持了学生学习的旺盛热情。
类似上述形式的做法还有许多,如带学生去花洲书院参观,举行历史图片展,展开社会调查,在此不一一列举,在实际的教学中如何既保证教学内容按期完成,又能开展如此多的教学活动呢?我的做法就是合并课时,鼓励学生课前预习,把更多的准备工作放在课余时间去完成。既保证了教学时间,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初中历史心得体会10
下面我对初中历史教学作以下反思,与大家共勉。
首先,把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一个关键性问题,联想式教学方法是更好地结合学生的特点,通过纵向联系及横向联系,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达到显著的教学效果。
新课程实施以前的教学大都是为了适应应试教育,因此教师大都是以讲解、概括为主,学生则是听众。现在新课程实施以后的内容,更多的是结合学生的时代特点,同时要求老师改变过去“填鸭式”的教法,要求老师还学生以课堂和学习的自主权。其实教与学是交往、互动的,师生双方相互启发、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情感,体验观念,从而达到共识,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因此,我个人是根据教材,以点拨为主,让学生发挥想象,联系已知知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与老师共同探讨,步步引申,让学生在知识的生活海洋里尽情畅游。这种以老师的点拨来启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老师共同进行探讨、交流的教学方式,我把它叫做联想式教学。
这种教学方式正好适合学生的时代特点。因为现在的学生,他们成长在改革开放以后,接受的思想是多元化的,头脑中没有太多的条条框框;获取知识的途径是多渠道的:电影、电视、杂志、书刊、网络等,因此获取知识是多样化的,也有真真假假的。他们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各方面都知道一些,知识可谓五花八门,当然这其中也包括大量的历史知识。他们知道美国布什再次当选总统和这次“海啸”带来的灾难,知道当今中国“韩流”“肆掠”……他们勤于思考,经常对现实的问题要问个为什么,却似是而非,容易被事物的表面所迷惑。他们拥有强烈的好奇心,旺盛的求知欲和敏捷的记忆力,这就使他们想象力丰富,思维能力极大的广阔性,善于独立思考。
其实我们的历史也是丰富多彩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学、自然科学等都有历史的影子。历史知识与青少年的探求心理是如此相似的,那么,历史教学过程应该是多姿多彩的,其中关键离不开老师的正确引导。这种联想式教学方法。就是符合青少年心理,调动学生学习历史兴趣的重要方法之一。这种方法力求做到将历史贴近学生,贴近当代,使学生认识到历史时刻在我们身边,并不是高不可攀,惶不可及的东西。这种联想式教学法其实就是我们所熟知的“温故知新”。首先温历史之“故”而知新。例如,要讲中国的改革开放,可以先通过商鞅变法的例子来分析。商鞅变法得到多数人的支持的史实,使学生体会到商鞅变法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秦国统一大业的需要,符合大多数人的利益。古今同理,结合当今我国的改革开放宏伟大业这所以得到广大人民的拥护、支持并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正是由于中国共产党在新形势下制定的一系列路线方针、政策、措施。这样通过温习以前的'旧知识来理解、深化当前新知识,还可以巩固旧知识。
其次温其他科之“故”而知新(联系各学科的知识)。历史包罗万象,涉及中学的所有科目。如关于商鞅变法的例子,还可以联系到语文中的典故:“徙木赏金”、“立木为信”。数学方面,有圆周率的计算者祖冲之等。语文的课文背景是历史,生物、数学、物理、化学的发展的历程,是历史;历史的思维方法是历史唯物主义本身就属政治的范畴;地理与历史更是息息相关。再次温课外知识之“故”而知新。这个“故”不是所有学生都了解,但恰恰是这一点是最能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积极性,最让学生有自我实现的空间,而且更容易让学生理解历史与现实的必然的,不可分割的联系。例如,讲到英国侵占西藏地就可以提到《红河谷》这部电影,这部电影表现西藏民风的纯朴,武器的落后,但这种武器并没有使他们屈服于列强,而更激起他们捍卫民族,捍卫国土的高尚气节。
利用这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可以使课堂教学效果显著提高,还可以利用学生的想象力,补充老师讲述的不足,便于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使学生迅速掌握新知识。由此也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学生的有意注意,活泼课堂气氛。还可以培养学生利用掌握的知识独立思考获取新知并作出判断的能力,这样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分析、解决当代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可以帮助他们疏理已知知识,而且可以纠正他们掌握的不正确的历史信息。可以激励他们多渠道的获取新知识,可以巩固旧知识;甚至可以给他们表现自我的机会。但利用这种教学方法,作为老师首先要充分,准备不然有时会无法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有时还会控制不了局面。作为老师更要多渠道的了解时代信息。不过不要过多的引用课外知识,要善于引导学生用可能短的时间回答出要点。
以上这些是我个人的一些心得。总之,历史教学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我们每位历史教师坚持不懈,勇于创新,为祖国的教育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初中历史心得体会11
xx年9月14—16日,本人有幸参加了威海市骨干教师培训,培训期间聆听了几为教师的公开课,听候深受启发,获益良多。我们几个教师在和各区县教研员有意无意的闲聊中,我们聊起了如何听课的问题,眼见我们这班年轻人茫然的表情及渴求的眼神,威海市教科所懂主任将他多年来的经验概括成4个环节授与我们。虽然言简意赅,但却是金玉良言,我默默记在心里,并按照这几个环节去思考接下来的课。
一、挑战引入
懂主任说:“一节课开始五分钟,我便能听出好坏。”言下之意当然是指引入环节的重要性,突然想起一句话:“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引入环节能否巧设问题情境,引起学生的兴趣,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兴趣是至关重要的。有了兴趣,才能产生学习的动机。而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基础无法解决问题,产生认知冲突,有了学习的需求,学习的主动性便激发出来,可以说这节课已经成功了一半。
二、自主探索
懂主任在谈话中提到新课标的提出使整个教育界沸沸腾腾,但是不管教学形式如何变化,最关键是看学生是否能主动地参与整个学习的过程。
历史学习更多体现为自主探究解决模式,因此在教学地过程中学生必须发挥自主、分析等多方面的能力,主动地建构知识,才能理解解决问题的过程,并形成学习方法,并灵活运用方法解决类似的问题。
因此教师教学的过程要设计各种活动,使学生能通过动手、动脑、动口亲自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各个活动的设计目的要明确,活动前的指导要具体,活动后对于学生的反思活动也要重视,并且善于总结,使学生明确通过这一活动要学到什么知识,学会什么能力,不能只停留在为活动而活动的层次,而要体现活动中的数学味。活动知识一个手段,不是最终的目的。
三、点拨提升
古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因此教学不能提留在传授知识,而应在学法的提升,只有掌握了方法,学生以后才能灵活运用、推理、迁移。
懂主任还提出“水泵引水”原理,他认为做为老师是否有“一桶水”去教给学生,还不如给学生“一瓢水”,像水泵一样引出源源不绝的水源来得重要。所以做为教师给学生的应该是解决问题的方法,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更高层次则是在点拨提升时引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学生在学习完之后,产生了一个个的问题,引导他们向知识的更深层次探究。
四、巩固应用
这一环节主要作用是检查、巩固、提升。除了基础题,还要有提高题,拓展题,使学生学习新知后,能迁移新知解决基础题;灵活运用新知解决提高题;综合运用知识,结合多种能力解决拓展题。在层层递进的题目中,学生从多个层面再次思考新知识,将新知与旧知建立联系,建构自身的知识系统,不同的学生学到不同的历史。
该环节特别能看出一名老师的功底,因为他必须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知识点,设计不同的练习突破难点。教师还必须深知日常生活中的历史问题,在课堂上设计生活情境体现历史问题,将历史知识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
以上是我对四个环节的一点思考,对于如何听课我还在不断的学习、思考。什么时候能够不就课论课,将注意力关注到学生的学习上,从对学生历史素养的培养上去思考一节课,那我就有进步了。
此次外出学习我的收获很丰富,但很多都只是一个念头,并未深思,其中我觉得最有意思的问题是:如何将教案变成教学预案?
初中历史心得体会12
9月25日,我参加了由县教研室主办的“中考备考复习研讨会”,研讨会为期两天,第一天由各中学物理教师代表分享他们各自的复习计划和策略,由县教研室杨庆龙老师做复习指导,第二天由来自西安的权老师和与会的所有老师分享他的复习策略、安排及建议。通过这两天的学习和交流,我受益颇深,接下来我就简单回顾总结一下,谈谈参加这次研讨会的感想。
一、发现自己复习教学中的不足
通过这次培训,我发现以前教学和复习中的许多弊端和不足:第一轮回归课本的复习只是对知识点的重复和讲解,老师讲的多,结合实例的讲解比较少,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主动整理知识点,有针对性的练习比较少,缺乏对知识的`整合和练习;第二轮复习中只是让学生做中考复习资料,讲解复习资料,仍然缺乏针对性,以题海战术代替复习,学生学习负担重,身心配备,处在盲目的复习题海中,效率低,复习效果差;第三轮专题复习相对来说针对性强了,但往往难度太大,不能面向全体,效果还是不好;第四轮复习是中考题测试,还是让学生一味的做题,学生面对七门课程的试卷无暇应付。
二、修改和调整复习计划
通过这次培训,我便立即修改了复习计划,将许多计划中老师讲的内容让学生去整理和归纳。我计划在第一轮复习中采取给出每一章节的考点、分值、难易程度、题型等考试信心,让学生梳理总结知识点,在整理的过程中学生可单独完成,并针对考点找两道典型的题目练习,我指导学生把握中考中的重要考点和常考考点,加强对考点的理解和记忆,如此学生对中考要考什么内容了然于心,侧面能增进学生学习的信心。
第二轮采取分层次复习,由于他们的基础和成绩不同,他们的需求也不同,对于一部分学困生,我只要求他们做比较简单的题目,鼓励他们做一些中考热点的练习;而中等学生,则要求他们基本完成复习资料的题目,实在不会的交老师解决;而对于一部分优等生,我则要求他们独立完成复习资料,帮助其他同学复习,适当给一些有难度的题目让他们探讨和交流。
三、细致研究中考题的作用
在培训中,几位教师多次提到要细致研究历届中考真题,我认为细致研究中考题对把握中考动向和考点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的,通过研究历届中考试题,教师更清晰地知道中考要考什么;会是哪种类型的题来考;难易度如何;分值大约占多少;从而能指导教师在教学复习中把握中考重点、易考点等,如此教师能更好的把握复习的侧重点,合理安排好时间、进度,能做到事半功倍之效,可以让教师复习少走弯路,学生复习起来也轻松。
四、复习中的“三讲、三不讲”原则
在教师复习备考交流中,长岭中学一位教师针对复习中提出的“三讲、三不讲”原则,令我印象非常深刻,他说所谓三讲为“重难点讲、疑难点讲、不会的讲”,三不讲为“学生会的不讲、始终不会的不讲、非考点不讲”。做到了“三讲三不讲”,讲得时间少了,给学生的支配的时间多了,就给了学生主动性,再加上教师适当地引导,也容易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从而能最大限度的提高学生的复习效率。
初中历史心得体会13
利用寒假,我翻看了初中历史新课标及解读,通过认真研读,对于新课标的调整及其理念有了更深的认识。
新课标坚持"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理念,坚持并强化"三维目标"的整合,重视初中、高中、大学历史课程的整体构建与衔接,进一步减轻学生学习负担,坚持历史课程在义务教育阶段课程中的地位。强调历史教育的独特性:历史课程是通过学生学习人类社会按照时序的发展过程来塑造初中学生的人文素养。
新课标最突出的特点是在课程内容的呈现方式上发生了较大变化,即在坚持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和方向、坚持历史课程在义务教育阶段课程中的地位的同时,强调历史学科的时序性特征,从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该学段历史课程的基础性、普及性出发,按照时间的顺序,精选最基本的史实,采取了"点—线"结合的呈现方式。"点"是具体、生动的历史事实;"线"是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以"线"穿"点",以"点"连"线",通过"点"与"点"之间的联系来理解"线"。
现在很多老师很讲究教学方法,但是往往忽略了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才是最重要的。根据历史课程的时序性要求,为了给学生必要的历史发展的整体概念,适当增加一些知识点。例如,中国古代史增加文景之治、东汉、安史之乱等内容;中国近代史增加了义和团、袁世凯复辟帝制、北洋军阀混战等内容。从课程内容整合与相关学科的衔接,从学段角度出发,考虑知识点的难度,从进一步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出发,删减一些不影响初中学生理解历史发展主线的知识点。如元谋人、尧舜禹传说、禅让制、世袭制、魏源、严复、詹天佑、侯德榜等内容。吸收了新的研究成果,如对于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也是以代表党史研究的最新成果《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和第二卷为依据给以叙述。
新课标强调要理解历史的纵向发展与横向发展。无论是中国史的课程内容还是世界史的课程内容,我们在排列重要的知识"点",即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时,都是根据历史的纵向发展和横向发展这两条纵横交错的"线"来安排的。新课标仍然把中国史和世界史各分为三个阶段,在每个阶段中按照时间顺序列出若干重要的知识点,包括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等。其中的`一些知识点是以事系人,重在讲事件的来龙去脉而涉及到人,一些知识点是以人系事,重在讲人的生平事迹而涉及到事,而以前者居多。
教师在教学中,要依照历史顺序让初学历史的学生具体知道这些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通过生动的语言讲述和学生自己的感悟,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要让学生清楚地了解这些历史事件、人物、现象发生和存在的时间和地点,启发学生探究这些事件、人物、现象之间的有机联系,才能加深学生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历史理解能力。如果没有明确的历史时间意识和空间意识,只是讲述历史事实,那么,面对这些事实,学生就会感到杂乱无章,没有头绪,甚至发生历史的错位,无法正确地考察这些事实之间的相互关系,也无法揭示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达不到历史课程的培养目标。
新课标还强调贯彻历史课程的基础性和普及性原则。初中教育是基础教育,亦是普及性的国民教育,初中阶段的历史课程应以普及基础性的历史知识为主。初中历史教师要认真学习并充分领会课程标准中对课程设计思路的表述,遵循历史教育规律,全面理解课程内容所采取的"点—线"结合的呈现方式。在教学中教师要引领学生掌握基本的、重要的历史知识,克服专业化和成人化倾向,避免追求过全、过深、过细的历史叙述。一些较深的内容,在初中教学中不必过多涉及,避免从课程的广度和深度上超出初中学生的认知能力,增加学生的学业负担,也会使学生失去学习历史的兴趣。
作为历史老师,不仅仅需要雄厚的专业知识,还需要强烈的现实关怀,深刻的问题意识,雄辩的论证能力。细节联系历史,如何让历史触手可及,这是我们很多老师需要不断探索和成长的道路。
作为教师,要想跟得上时代发展的步伐,要紧跟新课程的理念,及时满足和解决学生的需求,那就不断要充实自己的学科素养和综合素养。
通过对新课标的学习,让我对教育教学的理念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我将继续吸收其精华,逐步消化吸收,逐步落实到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寻求发展和进步。
初中历史心得体会14
通过这几年的教学,我觉得新的课程改革,为历史课堂教学模式的转变提供了注入了一股新的动力。新的课改,要求教师转变教学方式,树立以学生为主、不断探究的学习方式。历史教师的观念、角色、教学行为、教学策略等都要发生转变,教师不再是单纯的知识的传递者,它开始向师生互教互学、共同发展的新型格局迈进。
历史教学中,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就是要激活学生强烈的“问题意识”,这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教师的提问;二是学生的发问。教师的'提问,要在深入研究教材的基础上,理清各部分知识的内在联系,精心设计,环环相扣,从而引导学生去思考、联想、探究,由表及里,进而发现历史的本质,把握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目的。带着这些问题,在课堂上师生共同探讨、不断深化对历史现象、历史事件本质的认识,通过环环相扣的设问,层层深入的剖析,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看法,甚至得出不同结论。这样,学生从中得到的是思维的启迪,视野的开阔。
历史的本色是多姿多彩的,既富有民族兴亡的戏剧性,又饱含各种人生哲理。它跌宕起伏,富有情节又耐人寻味,也包含许多发人深省的悬念。如此生动具体的历史,为何在教学过程中却找寻不到学习的乐趣呢?最终找到了问题的所在:教材的“繁、难、多、旧”,而新教材对准上述四种病症,改变了这种格局,化“繁、难、多、旧”为“简、易、少、新”为新世纪的中学历史教学增添盎然生机,寻回本应该属于历史课的独特魅力。
通过本学期的教学,感触颇多,其中最大的体会是:教师讲得少了,学生活动得多了;师生单向交流少了,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双向交流多了。新教材中设置了多种形式的课堂练习,意在以灵活多样的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思维的创造能力,为师生改革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提供了良好的机会。希望今后能有机会多吸取些其他教师的教学经验,不断完善教学过程,使之更加符合新课程标准和新教材的要求,避免“穿新鞋,走老路”现象的发生。
初中历史心得体会15
4月23-27日我参加了由濮阳市教委组织的初中历史教师岗位培训,此次的培训学习活动,我收获颇丰,从中了解到平时历史教学存在的不足,更进一步的明确作为一名历史老师不断成长的目标。
5天的培训可以说是时间非常紧张,在这短短的五天里,我们听了许多优秀历史老师的讲课,他们都从多个角度阐述了作为一个初中历史教师应注意的问题。
4月23日上午是油田十中的赵淑萍老师给我们讲的《教师如何听评课》,以前我们只知道听课带上听课笔记,然后把讲课老师所讲内容尽可能的记下来,但我们不知我们到底听课的时候应该听什么,怎么听,评课的时候也是"你的教学比以前好多了,记得上学期刚调来的时候,课堂一团糟呢"或是"你的课实现在太精彩了,真是余音绕梁,回味无穷啊",再不就是"你对教材的把握理解很到位、教学方法选择的也不错"…… 这样的无效评课,不管是对讲课教师还是对听课教师都是没有什么收获的。听了赵老师的课后,我们知道了到底该如何听课评课。
4月23日下午是油田一中李向彬老师讲的《新课程理念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的践行思考》让我们知道了该如何打造一个体现民主的"人文课堂"……
中学历史教师专业发展之路,是中学历史教师的一个长期奋斗的过程,是一个终身学习、不断更新的自觉追求,这个过程艰巨而复杂,我认识到,实现专业发展,如果没有渊博的知识和相应的`能力,就如无米之炊无源之水。教师要在实践中不断地学习,积累知识,提高能力。
作为一名农村初中历史教师,如何才能既快乐又优秀呢?作为历史老师首先要会爱。会爱,才是真爱,如果你不爱学生,那么你的教育一开始就失败了,一双眼睛看住几十个学生,而一颗爱心却可以栓住几十颗心,用我们的爱心,用我们的真心来重新审视一下眼中的学生,走进学生的心灵,这样在你的眼中每一个学生都是优秀的,你爱学生,让学生感受到你的爱,学生就会认真地学习你所教的学科,你和学生都会有较大的收获。爱学生的关键是尊重学生,尊重是爱的前提 :以尊重为前提的爱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爱。给学生发言的机会、倾听他们的意见与呼声、给予他们适度的宽容与谅解、体谅理解他们的难处与苦衷、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不说任何伤害他们自尊的话语等等这些都是尊重学生的表现。尊重学生的关键是尊重学生的差异与潜能:爱护和尊重好孩子很容易,难就难在,我们要尊重全部的孩子,尤其是那些学困生和我们眼中那些所谓的问题学生。我们应该认识到学生是有差异的,差异来源于遗传与环境的共同作用,每个学生都拥有一个五彩缤纷的经验世界。差异是对我们工作的挑战,同时也是一种宝贵的教育资源。我们在班级工作中最易犯的毛病,大多与忽视这种差异有关,其实我们不可能打造出一个模式的学生。爱学生就要尊重学生的差异,从学生的差异出发,因势利导,采取有针对性的做法,帮助学生健康成长、不断发展,引导他们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
其次,勤学多思,让我们有话可说。"要想学生学得好,必须先生好学。只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 在知识量飞速增长,信息不断更新的今天,教师更应当把学习作为一个长期的,永不间断的工作来做,不仅从书本中学,而且从实际教学中学,从他人身上学。一个活到老,学到老的教师才能有进步、有创新。如果你的学生感到你的思想在不断地丰富着,如果学生深信你今天所讲的不是重复昨天讲过的话,那么,你的学生才会保持对你的崇敬与服从,你的教育才会更加有力。最后,老师在管理和教育学生上,方法总比问题多。作为教师,每天一张开眼睛,你就会面临许多问题、许多麻烦、许多要办的事!其实!再多的问题都没有解决问题的办法多!世上没有办不成的事,只有不会办事的人。一个会办事的人,可以在纷繁复杂的环境中轻松自如地驾驭各种局面,把不可能的事变为可能,最后达到自己的目的。这关键是看你用什么方法、用什么技巧、用什么手段。成功者就是比对手多做一点,并能坚持到底。不要借口,只寻方法,想信能成功的。
总之,这次培训我收获很大。做老师不仅要优秀,而且还要快乐,就要以教学工作为乐趣,把教书当作艺术,上课尽量上得生动些、新颖些,再生动些、再新颖些,让老师和学生有着朋友般的关系;就要不断加强自身学习提高业务水平,有创造性的使用教材,让历史课生动起来,努力实现历史学科的高效课堂,更好的提高历史教学成绩。
初中历史心得体会16
20xx年7月13-14号,我参加了宁夏部编七年级历史教材培训,观看了教育部朱之文副部长关于做好“三科”教材培训工作的讲话视频;聆听了张静老师有关于部编七年级《中国历史》教材介绍和教学建议;同时学习了丁丁老师关于部编七年级《中国历史》教学案例展示及评析。
这次培训让我受益匪浅,通过讲解及教学案例的展示,了解新教材与旧教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新教材内容生动,教师的启迪作用更加凸显,真正体现了过程与方法的.理念
部编七年级历史教材,把知识目标放在教学的首位,“以知识传承为主”。在新理念指导下要 “以学生发展为主”。以学生的学习为主体,把教材变成有利于学生学习的“学本”。发挥教材资源优势:利用导语、正文、资料、“史料研读”、“相关史事”、“课后活动”、“课后知识拓展”。
在学生学习方式上,要倡导合作探究性学习方式,要注意改变课程实施过程中过于强凋接受性学习的弊病,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的学习方式。
充分利用课文中的“相关史事、史料研读等栏目;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将学生活动直接引入教科书体系和课堂学习过程之中。利用课程内容的生动性、启发性和开放性,突出学习过程与方法的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究历史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和探究问题的能力。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体验性学习等学习方式体现在每一节历史课教学中。
在教学方式和方法上,教师要创造性地设计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参与,与学生平等交流,教师也融入到学生的活动中。在授课中注意教会学生学习历史的方法。注意运用史料,帮助学生理解某一问题,并能用所学内容解答与材料有关的历史问题。
经过这次培训,我对教学方法与技能,以及部编历史教材都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在今后的教学中,无论教学思路、教材处理、能力培养、师生关系都要重新定位,理念上要开拓进取,内容上要推陈出新,在形式上革故鼎新。争取将部编历史教材的理念充分的融入到以后的教学工作中。
初中历史心得体会17
教师,这个神圣而光辉的职业,从小到大,我从来没有想过自己将来会有当教师的一天,直到现在仍然觉得这一切来得那样突然。我一直以为,没有足够的耐心,没有渊博的知识,没有出众的口才,要当一位合格的人民教师是万万不可的。而我,似乎离那些要求都好远好远,所以从未期望过当一位老师,但是一次偶然的机会让我惊奇的发现,原来我可以当老师的,要当一位好的老师也是能通过后天的努力实现的!这样,我才渐渐的对当老师有了些许兴趣和期待!
支教,我们学校的传统,那是学校结合各方面的实际为我们提供的宝贵的实践机会。在来支教前,身边的很多同学早就计划好报什么地方的支教点,同时也为支教做了很多的准备。唯有我,什么也没多想,一直觉得万事顺其自然就好!这里的任何一个支教点离我家都很远,所以我没有考虑家庭因素;这里的每个支教环境都不一样,但我相信无论我遇到什么样的环境我都能从容面对;这里的各个支教地方的困难都不尽相同,但我坚信不管我遇到什么样的困难,我都能克服!就这样,在大家都在为支教忙碌和思虑的时候,我在想着到时到了支教的地方,我该怎么样把书教好,该怎么样有意义的度过支教时期!又一次偶然的机会,有幸来到法成,成为法成中的一员,这标志着一个新的开始的到来!
对于法成,之前我是一无所知的,后来在确定到这个地方来之后,才慢慢的了解到她除了身份地位特殊以外,还是一所相当严格的学校!来法成之初,对于我而言,一切都是那么的新鲜、那么的熟悉但又那么的陌生!每天按着学校的作息时间,吃饭、上课、睡觉,顿时,初高中学习时代的感觉回来了!来到这里,首先要面对的是饮食习惯的改变。之前在学校的时候,即使不能像在家乡那样每天每顿都有米饭吃,但也基本上每天中午都会吃米饭,但是来了这里,每周也只能吃两天的米饭,这可如何是好呢?我想着!由最开始的不习惯到后来的慢慢习惯,再到现在的很习惯,这个过程其实也不难,而且现在的我,每天都还吃得那么的多!其次要面对的是作息时间的改变。在大学的时候,自由懒散惯了,突然回到规律的作息时间,似乎有点不习惯,特别是早上的跑早操。于是乎,每天睡眼朦胧,一副没精打采的样子就出来了!但是渐渐的,习惯了这样的作息时间后发现早上跑早操是一件多么舒服的事情,这不仅可以让我们养成早起的习惯,而且还可以有效的锻炼身体,更为重要的是跑完早操后的精神劲能给一天的工作都带去阳光的气息!再次,最为要紧的事情来了,那就是到底该怎么样有效的、成功的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大学里懒散惯了,初高中学过的很多知识都已经忘得差不多了,如今却要把那些知识教给那些知识面或许比我们还更宽的孩子们,这是一件多么具有挑战性的工作!于是乎,每天的备课上课就把自己累得够呛,哪里还有时间和精力去做其他,这种累的感觉一直持续到学生们正式开学。后来我发觉,很多知识你讲得多了,遇到得多了,用起来也不是那么难,况且学校还有那么多愿意帮助你的在职教师、领导和同事!现在,我已经习惯了遇到教学上的困难后各方找支援了,呵呵!
学校为了能规范我们的行为习惯,为了能提高我们的教学水平,为了能管理好这个学校,做了各方面的各种努力!在规范我们的行为习惯上,学校从我们的吃饭习惯和礼貌、我们对待学生的方式方法、我们和同事相处的艺术技巧等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规范和教育;在提高我们的教学水平上,学校先是给我们做“岗前培训”,后是专门给我们安排公开课,再是给我们安排学习指导教师,即所谓的“师父”;在培养我们管理学生方面,更是做了不少的努力,从每次例会到偶尔的大型会议上,学校领导都会从备课、上课、批改作业、书写评语、因材施教的对待不同的学生等各个方面进行规范和教育!我不敢说学校给予我们的知识和教育我都学到了、学会了,但是,至少也是进步了很多很多!
现在的我,很适应学校的生活,很适应学校的作息时间,很适应学校的规章制度,很适应学校的一切的一切!早上,早早的起床到操场只为做整天的`第一件事情跑操。身体好了,精神好了,一切都好了!白天,按时按点的备课、上课,做该做的事情,完成该完成的任务,和孩子们相处的时光很快乐、很快乐!晚上,在整理好一切以后安安静静的睡上一觉,睁眼,美好的一天又到了!谢谢学校给我这个机会让我真真切切的体会到当一位教师的苦与乐,谢谢学校领导给予我在为人、教学等各个方面的教育和指导,谢谢学校在职教师和各位一同支教的同志们给予我的各方面的帮助,谢谢这里的孩子们给予我的各种快乐和感动……如此多的感动和收获,又岂是三言两语就能说清的,又岂是纸张所能表达的!在接下来的支教生涯中,我将继续我的使命,我将继续我的教学,继续我的付出,期待一切都会越来越好,越来越让人难以忘怀……
蓦然回首,原来,很多东西、很多习惯在你决定要改正的时候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困难,很多好的知识在你决定要去触及的时候也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遥不可及,一切都只为了让自己更优秀,让那些对自己有所期待的人不失望……“加油!”,我对自己说!
初中历史心得体会18
今年有幸参加了国培计划初中历史班的学习,在将近半年的学习中,既有资深专家的教学讲座,也有一线教师的精品示范课,还有教研员的悉心指导。每位教师都从中获益良多,使得轰轰烈烈的国培工作圆满画上了句号。
历史是一门思想性很强的学科,而且时空太遥远了,在中考中历史所占比重不大学生对历史学科不够重视,因此加强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尤其重要。初中历史课堂活动设计包括丰富历史课程资源。使我印象深刻的是,在成果展示阶段,158中学的朴丹老师《战后日本经济的发展》一课内容十分丰富,贴近我们的初中历史课堂。而且加入了现代科技元素,结合时势教育,在具体课堂教学中对我帮助很大。在课后,朴丹老师还给我们介绍了几个对实际教学大有裨益的网站、PPT软件和多个影音文件的编辑工具等,真正实现了资源共享,提升了教学理念,方便我们的日常教学工作。
现在历史咨讯发达,历史史料众多,如何驾驭历史史料,如何组合史料,为历史教学服务,对现实事件的关注,对未来思考,选取一些切入点。我们文科老师的价值在哪?学生不学历史,有教材教参就能考出好成绩。中考历史是开卷,仅仅翻书就可以找到答案了吗?自己要觉得历史很重要。历史和许多学科都有交汇点,当好的历史老师要求很高,教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教无定法,观念改变,课堂上用不同方式启发学生,多让学生提问,多问几个为什么。让学生自己体会感悟一些知识,通过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起到引领作用。引导学生怀疑,对一些人一些事做出自己的价值判断。
所以说这次培训给了我在今后的教学工作新的动力。可以说学习让我感到了自己的无知,思考让我认识了实践的艰难,学习的最大收获,我觉得不在于掌握了多少技巧、多少理论,更重要的是有了强烈的课程意识,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知易行难”的道理。虽然研修的时间不长,但这种学习形式,为我们以后继续学习,掌握必要的学习技能,打下了很好的'基础。通过研修,自己进一步明确了教师专业化成长对教师个人成长的作用,自己在教学中多了些反思,我们很多时候考虑问题的时候都是说学生的多,很少能够从自身出发,多问问自己究竟做了些什么,那些还需要改进等等。在教育这块热土中教师的职业道德对教师起着决定作用,也许态度决定一切就是如此吧。我努力把学习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动能,使之有效地指导平时的教学工作。用新的练习设计理念指导我的教学,在不断总结的基础上重新发现,如此用心的循环往复,是因为培训班的课例研究让我从有力,变得更加有心。时光飞逝,半年的历史国培,已经结束。培训虽然短暂,但是我从国培中收获很多,使我不断提高,不断充实。我将带着收获、带着感悟、带着信念、带着满腔热情,在今后的教学中,继续学习教育教学理论知识,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积极转变教育观念。争做一名合格的教师。
初中历史心得体会19
本学期,本人任教初二级三个班的历史课。一学期来,本人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勤恳、坚持不懈的精神从事教学工作。
作为年轻教师,能认真制定计划,注重研究中学教学理论,认真备课和教学,积极参加科组活动和备课组活动,上好公开课和平衡课,并能经常听各老师的课,从中吸取教学经验,取长补短,提高自己的教学的业务水平。每节课都以最佳的精神状态站在教坛,以和蔼、轻松、认真的形象去面对学生。按照「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进行施教,让学生掌握好科学知识。还注意以德为本,结合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层层善诱,多方面、多角度去培养现实良好的品德和高尚的人格。
教育是爱心事业,为培养高素质的下一代,本人时刻从现实身心健康,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去点拔引导,对于个别差生,利用课间多次倾谈,鼓励其确立正确的学习态度,积极面对人生,而对优生,教育其戒骄戒躁努力向上,再接再厉,再创佳绩。通过现实生活中的典范,让学生树立自觉地从德、智、体、美、劳全方面去发展自己的观念,树立崇高远大的理想。
作为教初二历史课的老师,明白自己对教材的生疏,故在课前做到认真备课,多方面去搜集相关进行资料。为提高每节课的进行效果,教学质量,本人除注重研究教材,把握好基础、重点难点外,还采用多媒体教学,如:投影、幻灯、漫画、录音等多样形式。通过培养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按时完成教学任务。
通过一学期努力,能制定好复习计划,并能认真备好复习课,培养好尖子生,提高中等生,帮助差生。但由于本学期授课时间较短,复习内容较多,复习比较仓促,同时发觉很大一部分学生接受能力较差,学习自觉性不高。加上本人对教材生疏,同时要到广州进修本科,无暇顾及六个班面积较广的差生,致使本学期教学成绩未达所想。
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要不断总结经验,力求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还要多下功夫加强对个别差生的辅导,相信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我也相信有耕耘总会有收获!
初中历史心得体会20
历史学科具有本身的特点,以往,中学历史教育的三大任务是传授历史知识、培养历史能力和进行政治思想教育。课程标准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提出和规定了历史教育的基本目标。其突出特点在于,把知识与能力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把过程与方法作为目标明确提出,同时把政治思想教育拓宽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要求学生在历史学习过程中,学习知识,提高能力,学会学习,学会做人。这样,历史教育目标得到了明显拓宽和完善,为全面发挥历史教育功能指明了方向,奠定了基础。为了实现历史学习目标,必须选择一定的学习过程与方法,这就要求教师做到:
1、导言冲击——敲击学生的心坎。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节课效果与否,我认为一个好的开始一定会有更好的结果,正如王老师所说的那样,因为导言可以起到承上启下和指示引导的作用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比如:再讲日本全面侵华时我开始放了一段南京大屠杀视频资料,这样一下子把学生的思维带入课题当中效果很好。
2、问题的有效设计——让问号追问问号
问题的设计要讲究科学性和实效性,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必须准确把握科学设计问题,通过问题提出和解决突出重点和难点,一环加一环。紧紧相扣,培养学生比较历史知识的能力,比如,在讲授南京大屠杀杀时我是这样设计问题的:学生看课文思考问题。南京大屠杀的`背景、时间、地点,简单经过,在学生回答后教师追问;南京大屠杀给我们的感受和启发?,接着又追问:出示幻灯片日本右翼势力篡改历史教科书的活动作为中学生你有那些感受?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这样的设问,学生不但对知识掌握到位,还可以受到思想爱国教育,事半功倍。
总之,在这次学习中更加壮大了自己,用知识武装了自己,在以后教育教学中,融会贯通,得心应手的加以应用,切实提高课堂效果。
【初中历史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初中历史新课标心得体会08-29
初中历史教学心得体会03-25
初中历史培训心得体会07-25
初中历史国培心得体会11-26
初中历史新课标解读心得体会12-01
初中历史国培心得体会范文12-23
历史初中历史国培心得体会11-30
初中历史能力提升培训心得体会12-09
初中历史学教学的心得体会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