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绛传读书个人心得体会

时间:2021-11-30 13:20:10 心得体会 我要投稿

杨绛传读书个人心得体会800字

  我们得到了一些心得体会以后,可以将其记录在心得体会中,如此就可以提升我们写作能力了。那么心得体会该怎么写?想必这让大家都很苦恼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杨绛传读书个人心得体会800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杨绛传读书个人心得体会800字

杨绛传读书个人心得体会800字1

  著名作家、翻译家杨绛先生去世的消息传来,心头一沉。这个噩耗既有点意外,又是意料之中,毕竟是一百多岁的老人了,什么时候走都是可能的。

  或许相对于杨绛先生的丈夫钱钟书先生而言,她的名声略逊一筹。但没有杨绛先生,可能也就没有了后来的钱钟书,为了成就钱钟书,她付出了太多太多,当然这是她心甘情愿的。在钱钟书眼中,她是“最才的女,最贤的妻”,这对于她来说,是当之无愧的。著名作家夏衍先生就曾经这样说过:“你们捧钱钟书,我捧杨绛”。她的博学、睿智、宽容、韧性在女性中是罕见的,在她身上尽显名媛风范。这样的人就够得上是真正的精神贵族。她和钱钟书半个多世纪相濡以沫的爱情故事一直为人所称道。在一些人看来,杨绛的出名是借了丈夫的光,在我看来,杨绛先生是靠自己的实力成就了自己,相反,钱钟书的成就中,含有她的贡献,可谓是“军功章中有你一半,也有我的一半”。杨绛先生不是“攀援的凌霄花”,她是钱钟书先生身边的一株木棉,做为树的形象和他站在一起。他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他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借用舒婷《致橡树》中有关用词,我觉得很是贴切。这就是伟大的爱情吧!

  在钱钟书先生去世后,杨绛先生一个人生活了十八年。在这十八年中,她就完成了其他人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她在九十二岁那年出版了散文集《我们仨》,九十六年那年出版《做到人生边上》,在一百零二岁那年出版了八卷本的《杨绛文集》,一百零三岁那年出版了《洗澡之后》。这是她自己的著作,这些作品甫一出版,都是风靡中外。难能可贵的是,在她最后的十多年,以她的病躯之身,精心整理钱钟书先生遗留下来的大量的笔记。要知道,光是《钱锺书手稿集?中文笔记》的原稿就多达一万五千页。这是多大的工作量啊!

  早在上海“孤岛”时期,她就在无意中步入了剧坛,赢得了文名。当时她创作了《称心如意》、《弄真成假》、《游戏人间》、《风絮》等。这些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观察力和艺术创造力引人侧目。借用柯灵先生的话来说:“她的《称心如意》和《弄真成假》,是喜剧的双壁,中国话剧库中有数的好作品”。

  杨绛翻译的西班牙文学中的经典——《堂吉诃德》的译本被公认为优秀的翻译佳作,据初步统计,迄今已累计发行70万册。

  _以后出版的《干校六记》,展示了一位老作家的赤子之心和善良的情怀,这著作的文笔淡雅细腻,语言诙谐幽默,具有“怨而不怒、哀而不伤”的格调,值得反复诵读。

  杨绛先生无愧于“最才的女,最贤的妻”的说法。她的为人为文值得后人敬仰。

杨绛传读书个人心得体会800字2

  杨绛是钱钟书先生的妻子,是钱瑷女士的母亲,这本书是写他们家的.故事,这些故事里,每个字都透着浓浓的亲情气息。 整本书的开始是一个“梦”,一个“长达万年的梦”,梦的主要内容是一家人在一条古栈道是离离合合,聚聚散散。

  一开始看的时候,我看不懂她的那个梦是要说明什么,只是看字面的意思,就当看一篇小说。但当我看到后面的内容时,我才明白,这个梦是她们一家在一起走过的最后一段人生路的写照。她欲扬先抑,开篇就抓住了我的心,激起了我阅读的兴趣。

  杨绛的写作风格和我以往见到的许多作家的风格不同,前一段时间我看余秋雨的文章比较多,他的文章总是在表象中寻找内涵,寻找风景之后的文化,寻找大背景、大道理的解读。他追求的是“大”,还有许多作家群起效之,结果却都丢了自己的风格,又学不到他的“大”,所以余秋雨得以闻名。而杨绛不一样,她注重细节,从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下笔,看似零散的点点滴滴,都可以成为她文章中的亮点。而这些点点滴滴,正是我们平时觉得不足挂齿的那些片断,但杨绛却可以把它们串在一起,就像把散落的珍珠串起来,就变成了一条项链。她不直接抒发感情,不直接议论人事、阐述道理,她只是从容地叙述,将那些她家里的小事娓娓道来,变成一篇篇的文章。但就是这样细致的、不动声色的讲述,使读者有了更多理解、想象的空间,她所要表达的主题也在这样的讲述中慢慢地浮上水面。

  这本书的内容我也比较喜欢,字里行间满满的全是要溢出来的亲情。我很珍惜亲情,很爱我的爸爸妈妈,很喜欢幸福的家庭生活。所以这本书的内容也算是配合了我的心情,所以特别喜欢。 杨绛的书我还在找着看,她的作品风格是我比较喜欢的风格。我从她的书中也学到了很多。的确,珍珠每个人都有,但是项链却是珍贵的。因为许多人都对自己的珍珠视而不见,任它们散落,却不会将他们串起来。所以我正在学,学会了串珍珠,就拥有了项链。

杨绛传读书个人心得体会800字3

  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杨绛《百岁感言》

  最贤的妻,是才的女,这是杨绛的先生钱钟书给她的评价。罗银胜的妙笔将这八个字分若干章节表现出来。通过作者讲述,这八个字对杨绛来说是实至名归!~而在我眼里,钱钟书还少给了两个字“坚强”。

  杨绛给人的外表是个弱女子,从脆弱到坚强是需要一个进化过程的吧!跟钱钟书在国外留学的时候,听到母亲病逝的消息,在大洋彼案哭得稀里哗啦的,钱钟书一直安慰着,才止住眼泪。这大概是杨绛最脆弱的时候,可是在失去至亲的时候谁不是如此呢。而且这时候的杨绛还年轻。

  可能是因为被需要的原因,杨绛表现的特别坚强。生了女儿钱媛后在医院修养,钱钟书常来“告状”,今天不是这个坏了,明天就是这个坏了,而杨绛丝豪没有怪责备,更像一个大人安慰小孩一样安慰钱钟书“没关系,这个我会修好”,得到安慰的钱钟书也像小孩一样笑嘻嘻的离开!

  钱钟书告诉杨绛准备写小说的时候,杨绛辞去佣人,用五指不沾阳春手的手亲自为他洗衣做饭,照顾他,让他能够专心写作。后来钱钟书大作《围城》问世,取得不小成绩,而杨绛平时不做家务,也落得一手的伤。

  在“丙午大劫”的时候,虽然艰苦,但是做什么事都没有跟钟书分开,这就是钟书说的“我们今后只有死别,再无生离”。后来女儿钱媛病逝,卧病在床的钟书已是悲痛不已,此时的杨绛异常冷静,即便心碎,仍强忍住泪水!~因为她不能倒下,她倒下了钟书怎么办,钟书还等着她来照顾呢。可就女儿走后一年,钟书也走了。我们仨散了。就这么散了。

  钟书走前留给杨绛一句话“绛,好生过”,她没有辜负丈夫,八十多岁高龄的杨绛在女儿、丈夫先后离去时,没有过于沉寂于悲伤,她依然热爱身活,继续看书写小说,写了《我们仨》《风絮》等。

  女子本弱,为母则刚。杨绛除为母刚强外,为妻更刚强。凡事都是先生事为主,除了封建教条,我再相信他们伉俪情深。最后用杨绛的一句话送给大家,愿与大家共勉。

  我是一位老人,净说些老话。对于时代,我是落伍者,没有什么良言贡献给现代婚姻。只是在物质至上的时代潮流下,想提醒年轻的朋友,男女结合最最重要的是感情,双方互相理解的程度。理解深才能互相欣赏、吸引、支持和鼓励,两情相悦。门当户对及其他,并不重要。

杨绛传读书个人心得体会800字4

  最近在翻罗银胜著的《杨绛传》,是在读了梁实秋老先生的《雅舍忆旧》之后,觉得这些遥不可及的大师们,也有一样日常生活,或琐碎、或艰辛、或温馨,甚至有时还能在自己的生活中找到一点点影子,只是他们对生活更认真、对爱情更认真、对人对事更认真,即便是战火纷飞、“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也仍然能够认真面对生活,比我们现在来讲所谓的什么挫折、困难或是生活中的不如意,显得有更大胸怀和更加艰苦的奋斗,我们比之他们相差太多太多。

  书翻到第四章的时候,作者总结了杨绛的晕船哲学,很是吸引人。1938年,远在法国的杨绛、钱锺书夫妇面对国破家亡的情势,不得已带着女儿钱媛远渡重洋返回祖国,在阿多士2号的法国邮船上,由于海上风大浪急,他们经常晕船,尤其是钱锺书晕船更甚,十分难受。经过几次风浪颠簸,聪慧的杨绛对钱锺书说:坐船不晕船,就要不以自我为中心,而以船为中心,让自己永远与船稳定成90度直角,永远在水之上,平平正正,而不波动。钱锺书按照杨绛说的去做,果真有用,不晕船了。

  后来,杨绛把自己这次体会凝练成了为人处世的哲学:不管风吹浪打,我自坐直了身子,岿然不动,身正心正,心无旁顾,风浪其奈我何?这就是杨绛的晕船哲学。_时,杨绛也如同其他知识分子一样受到迫害和打压,杨绛在外国文学研究所作为“反动学术权威”被“揪出来”,并且被剃了“阴阳头”,她和丈夫钱钟书一起被划分为“牛鬼蛇神”, 她被安排去扫厕所。即便是这样一种遭遇,她仍然念念不忘《堂吉诃德》的翻译,并拼尽全力将书稿保护了下来。后来在《干校六记》中,杨绛写得克制而又平静,“怨而不怒”“哀而不伤”,努力保持丝丝温情,即柔弱温和有坚强不屈,时刻在那纷繁复杂的社会中,保持着自身90度的挺立。

  我们在生活中又何尝不是这样呢,风浪无时不有、无处不在,稳稳的站立90度,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便是不被风吹倒、不被浪掀翻的最好保证。

杨绛传读书个人心得体会800字5

  大多人羡慕杨绛,能遇到钱钟书这样志趣相投的人,可我不羡慕。杨绛曾对不想结婚的女儿说:“将来我们都是要走的,撇下你一个,我们放得下心吗?”

  在说这句话的'时候恐怕她自己也不知道,自己的杰作——女儿,她竟会走在自己甚至是老伴儿前面。回忆想来,只怕如梦般遥远。

  钱媛去世后第二年,钱钟书也跟随而去,落下杨绛一人独自一人存活于世。在这短短两年之内,杨绛竟承受了两次失去至爱之痛。或许是杨绛的命太长,但绝非钟书的命太短。他已陪她度过了60余年,可惜的是他们的女儿,钱媛。

  钱钟书和杨绛两位八十多岁的老人眼睁睁看着自己女儿的离去却无能为力,悲痛欲绝而又无可奈何。更可悲的是,钱钟书此时也是病倒在床,这意味着,杨绛在悲痛之余还要照顾自己的老伴儿,未来的一切都是不可预料的,或许,或许明天,杨绛就要面临老伴儿的离世…果不其然。杨绛一人独自过完了剩下的18年。

  我不羡慕杨绛,也许有人要说,60年的曾经拥有已经足矣。如果是我,我不想要这样的曾经拥有,我不想那么久的美好被最后剩下的18年打破,在最后的日子里还是在回忆,在最后时光留下的是遗憾。而今只能从屋子里的一草一木甚至是微乎其微的空气中嗅到一丝丝以往的甜蜜…

  也许杨绛余后18年存活于世,并非只为爱情,更为她的事业(杨绛翻译了《堂吉诃德》);或许,她不是独活,她在用她余下的光阴替他们一家三口一起看这繁华的世界,待到她死去那天,便能了无遗憾。

  但我只是一个平凡又俗气的人,没有那么伟大的目标,更没有那么坚强的内心,所以,如果同样的事降临在我身上,我可能只会一蹶不振,既舍不得了解生命,也不愿过此般暗无天日的日子,整天浑浑噩噩…因此,我打心底里佩服杨绛先生。

【杨绛传读书个人心得体会800字】相关文章:

杨绛先生语录12-10

杨绛爱情语录11-05

杨绛散文欣赏:风04-16

杨绛先生语录摘抄12-13

杨绛的散文精选《记杨必》06-01

杨绛先生的散文《阴》06-08

我们仨杨绛阅读答案12-13

杨绛散文:吾先生-旧事抬零06-01

杨绛《我们仨》读后感2000字11-25

感受先生 阅读杨绛经典作文3000字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