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合作的经验交流会议心得体会

时间:2022-11-12 18:22:27 心得体会 我要投稿

家校合作的经验交流会议心得体会范文(通用13篇)

  有了一些收获以后,写一篇心得体会,记录下来,这样就可以通过不断总结,丰富我们的思想。那么心得体会该怎么写?想必这让大家都很苦恼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家校合作的经验交流会议心得体会范文(通用1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家校合作的经验交流会议心得体会范文(通用13篇)

  家校合作的经验交流会议心得体会1

  在现实的教育中,我们常常听到教师抱怨道:我们在学校里对学生进行苦口婆心的教育,刚使学生在思想行为上有了一点进步,但经过周六、周日两天或暑假、寒假的休息,就削弱或抵消了教师几天或几个月的教育。这都是由于家长和学生有着亲子血缘关系,其天然的亲子之请是无可比拟的。心理学常识告诉我们:人与人之间的感情越亲密,互相之间情感的感染性越强,感化作用越大;反之,则感染性越弱,感化作用越小。因此,有时家长的一句话就可能抵教师的十句话。

  家庭和学校作为儿童教育过程中的两种主要的教育力量。如果形成合力,就能互相支持和配合,强化教育作用;如果不能形成合力,则互相削弱和抵消,学校的教育作用就无法充分发挥。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那么学校的教学和教育过程就像纸做的房子一样倒塌下来。”可见家庭参与教育对学校教育的效果具有极大的影响。家校合作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保障。那么,作为班主任应该如何做好家校合作工作呢?

  一、转变观念,担当好家校合作的角色。

  在家校合作过程中,要求家长主动到学校了解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并参与学校的管理。而我们在校园里所看到的却不是这样。据调查,来到学校里的家长大多都是因为孩子调皮捣蛋、学习成绩差或者长期不完成作业,被班主任叫到学校来训斥的。班主任以此来告诫家长对孩子进行严加管教。使得家长对来到学校产生一种畏惧感。对于家长参与学校管理,他们认为家长是在监督、挑毛病。这种做法和想法阻碍了家校良好合作关系的建立。班主任是家校合作过程的主要人物,是学校与家庭沟通的桥梁。我们应转变观念,在家校合作活动中做一名策划人、组织者和参与者。在教育问题上,与家长建立一种平等、和谐的合作关系。

  二、创建良好的家校合作气氛。

  家校合作中家长主动参与是关键,有了家长的参与才可能称得上合作。作为班主任首先要端正思想,不要把家长参与学校教育感到是一种威胁,对家长提出的建议产生敌意。其次,要树立自己的自信心,积极主动地接纳家长作为合作伙伴。另外,还要从实际中让家长真正介入到班级的事务活动中。在班级里,选择一些文化层次高,热心于教育的家长,成立班级家长委员会。让家长委员协助班主任做一些班级事务。并定期召开家长委员会,把学校以及班级的目标和活动通过家长委员告知所有的家长。同时收集家长对学校及教师的意见。通过家长委员与其他家长沟通,营造一种良好的合作气氛。

  三、畅通家校交流的渠道。

  家校之间坦率而又真诚的交流是良好家教合作关系的基础。班主任与家庭之间可通过各种媒介和人际交流来传递信息。

  1、传送喜报。班主任可以把传送喜报作为交流的手段,把学生在校的情况,如有趣的发言、比赛的结果、好人好事、学习成绩等点滴进步,都可以一喜报的形式向家长汇报。这种形式的交流可以密切教师、学生和家长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可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2、建立班级通讯网络。目前电话已经普及家家户户,在班集中,可以把学生分成多个小组,每组设立一个联络员负责把教师的要求传达给家长,同时,家长也可以通过电话向同学或老师了解情况。形成一种互动交流。

  3、建立班级网站。教师可以通过网站,根据本班的特点向家长介绍有关家庭教育知识,针对一些家庭教育问题开展讨论。这中形式的交流可以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在家校合作的过程中,我们班主任要记住苏霍姆林斯基的一句话:“我们和家庭作为并肩工作的两个雕塑家,有着相同的理想观念,并朝一个方向行动,要知道,在创造人的工作上,两个雕塑家没有相互对立的立场是极为重要的。

  

  家校合作的经验交流会议心得体会2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新的教育形式下,对教育艺术、教育方法有了全新的要求,教育不仅仅是一张嘴、一支笔那么简单,而是全方位,立体式的全新教育模式去适应当前教育的需要。其中,学校和家长的联系是必不可少的,这是对孩子教育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可以更真实、更全面的了解孩子全天候的行为和思想动向。谁重视了家校联系工作,谁就掌握了教育的主动性。家校联系平台的建立是符合当前教育需要的,是当前教育重视的。

  学校是青少年成长的重要阵地,但教育不能仅仅只靠学校,家庭是青少年成长的第一个环境,家长同样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加强家校沟通,形成教育合力,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苏霍姆林斯基有句名言:“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养人这样一个极其细微的任务。”因此,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紧密相连,密不可分,家校联系的方式多种多样,可以走出去,当然也可以请进来。针对本校生源复杂,家长对子女的要求层面不同,我觉得电话联系或发短信比较有针对性。

  下面结合我的工作实际,谈谈如何利用“校讯通平台”建立家校联系,提高教育教学和管理成效。目前全社会对教育都十分关注,作为家长,他们格外关注学校、老师对自己子女的教育情况以及自己孩子在校的学习、生活等情况……它是课堂教学的延续。

  1、家庭作业完成得如何,直接关系到孩子学习成绩的好坏。家长只有知道每天的家庭作业,才能更好地监督。我经常听到家长说:“我每天都问孩子家庭作业是否完成,他总是说做完了”但是老师一检查就说忘记做了或者丢在家里了。而“校讯通平台”可以彻底解决这种“学生骗家长”的问题,更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品质。

  2、定期发布考试和测验成绩,让家长实时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定期通过“校讯通平台”把学生的考试或测验成绩发给家长,让家长更方便快捷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更好了解孩子的学习动态,给予孩子更多的关注和鼓励,提升学习的信心,从而提高学习成绩。

  3、及时通知家长特殊事情,有利于抓好学生安全工作。有时遇到突发事情或恶劣天气,,教师可通过“校讯通平台”短信平台发布“紧急通知”通知所有的学生家长,提前做好应急措施,避免了以往逐一打电话通知的烦恼,省时又省力。例如,在一次上午放学后,学校接到上级的紧急通知:下午有台风、暴雨经过我市,要求各学校下午放假半天。学校立即通过“校讯通平台”及时通知学生家长:“由于恶劣的天气情况,下午放假半天,明天正常上学”。通知避免了学生在上学路上出现安全问题。

  4、、易于单独沟通,不伤害学生自尊。很多家长都以工作忙的原因忽略了亲子教育,又或者教育方法简单、粗暴,于是,反感、敌对、叛逆、孤独、焦虑、偏激等等敌对行为和心理状态就产生了,与上一代人之间的代沟也由此形成。为此,我经常利用短信平台指导家长走出家教误区,掌握科学的家教方法。我经常通过短信平台把学生在校的点滴进步告诉她(他)的家长,她(他)的家长也能及时地进行相应的鼓励和教育……

  总的来说家校之间坦率而真诚的交流是良好的家校合作的基础,学校和家庭之间都想把自己所想和所做的事情告诉对方,因此交流势在必行。只有家校合作的教育才是完备健康的教育。

  家校合作的经验交流会议心得体会3

  在当今时代,许多国家采取种种形式沟通社会与学校之间的联系,家庭参与对中小学生来说,具有极大的影响。家长是否有效的配合,直接决定着学校教育的效果,1992年美国城市人寿保险公司所进行的年度调查,大部分教师认为,缺乏家长参与对学校教育是个“严重的威胁”,家校合作势在必行,也理所当然。

  家校合作关系中重要人物的角色定位

  要建立良好的家校合作,首先要摆正学校领导、教师、家长各自的位置,因为他们在不同的事务中担当着不同的角色,凡事绝不能以谁为主,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明确各自的角色后才能更好地去履行相应角色所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一)家校合作中学校领导的角色定位

  学校领导首先是鼓励士气的组织者,他要对家校合作进行大力宣传,指导,支持和鼓励,使学校教职员工对家校合作充满信心和热情,并以积极的姿态主动参与家庭的合作,营造出学校与家庭通力合作的育人氛围。其次是家校合作的策划人,他要带头参与家校合作的学校整体计划的制订,主持一些大型的合作活动。最后是家校活动的实施者,合作中有和谐的,也有矛盾的方面,学校领导通过自身人格魅力和个人能力能够机智地处理家校间的矛盾。总之,学校领导有责任激励教师加强与家长的参与活动,同时也可以通过协调、管理、资金支持以及对家长参与活动表示赞赏等方式来帮助学校。

  (二)家校合作中教师的角色定位。

  教师是家校合作过程中的主要人物,是家校合作活动的具体策划人,组织者和参与者;他是家长的朋友,学生的知心人;他是活动资源的开发人。教师进行一次家访,需要做很多准备工作,开一个家长会,要布置会场,请家长发言,请学生代表发言,让一部分学生作好服务工作,教师准备汇报材料等,所以无论是教师走出去,还是家长请进来都需要教师去组织实施。

  在家校合作中,教师与家长必须是平等的关系,教师不应该利用自己特殊的地位和尊严,去影响孩子在家长心目中的地位或家长在孩子心里的地位,教师要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告诉家长,让家长感到荣幸,教师也要帮助孩子在心中树立起父母的伟大和无私,教师是家长和孩子联系的纽带,是家长的朋友,学生的知心人。

  教师的工作是一个创造性的工作,家校合作的渠道随时随地因人而宜,许多活动在活动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例如:一个学生数学竞赛得了奖,如何告知家长,是打电话?发短信?带口信?如果把喜报寄给社区或单位领导再转交给家长,或许效果会更好。教师用真诚去对待家校合作,一定会开发出更多更好的活动来。

  (三)家校合作中家长的角色定位。

  美国学者兰根布伦纳和素恩伯格把参与学校教育过程中家长角色分为三类

  1、作为支持者和学习者。有关研究发现,当家长的这种角色参与学校教育时,他们能成为其孩子有效的家庭教育者,家长的自信心以及家长对其孩子和自身的.教育期望都能随着参与有所提高。

  2、作为学校活动自愿参与者,自愿为学校提供无偿服务。家长可作为班主任的辅助人员帮助教育学生,可就某门学科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可就自身经历给学生做非正式报告等。

  3、作为学校教育决策的参与者。家长参与学校教育决策的全过程,即决策形成、决策执行和决策监督。

  兰根布伦纳和素恩伯格只是把参与学校教育过程中家长分成上述三种角色的。我认为我国现阶段家长应该承担的角色是:

  1、学校教育的合作者而不是指责者。学校教育在改革过程中遇到了许多困难和挫折,一旦出现问题,家长要密切配合,多合作少指责,为教育的健康发展出谋划策。

  2、学校教育的智慧者而不是观察者。学校教育需要家长的参与,要用智慧,用真诚来支持教育,很多家长只是形式上的而不是实质上的参与者,成了一名观察员。

  3、学校教育的鼓励者而不是批评家。学校教育的发展还需要家长的鼓励和宣传,特别是在领导岗位上的家长的积极参与,友情配合。

  四、家校合作关系建立的关键

  在学校管理者、家长、教师这三者中,他们之间的角色转换,换位思考,是建立良好家校合作的关键之一,大家都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想想,可以彼此谅解,达成共识。

  关键之二是创建良好的家校合作气氛。营造合作气氛的因素有两个:一是积极的态度,学校教职员工积极主动地接纳家长为合作伙伴。教职员工度量要大,要能接纳家长,有时教师会受到家长的批评,责怪,威胁。和家长的合作不是很愉快,我们还是要把家长看作是我们的上帝,彼此信任,消除隔阂,要以积极的态度接纳家长,成为合作伙伴,那么一定会为孩子的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二是实际的行动,能够让家长真正介入学校事务的合作中来。

  关键之三是与家长合作离不开语言的交流,老师要有诚心和富有爱心,讲话要注意方式,要多表扬孩子的长处和进步,下列几种方式能更好地与家长沟通:

  1、认真听对方讲话,体会其中所表达的情感和内涵。

  2、全神贯注于对方,与对方进行视力接触,通过相应的身体语言(如身体前倾,面露微笑,点头,握手)表明你的注意力和兴趣,都集中在对方所讲的内容上。

  3、用开放式的陈述句对对方所表达的意见和情感作反应。

  4、尊重对方,承认对方的意见对解决问题的至关重要。

  五、家校合作的途径

  家校合作的有效建立,必须教师要深入到学生家庭中去,同样家长要参与到学校管理和改革中来,实现真正的沟通与互动,下面介绍几种家校合作的常用途径和方法。

  (一)家访。家访是学校和家长联系的重要渠道,初中三年内教师对每位学生要家访一次,班主任每年对学生要家访一次,家访过程中要作好家访记录,要求家长签字,面对面分析问题,总结经验,不埋怨、不指责、不批评,切实寻找问题,解决问题,促进学生发展,同时,家访要了解家庭背景,人员结构,家访过程中要有礼有节,不能告状式家访,家访时,一定要让孩子在场,教师要有诚心和爱心要多表扬孩子的进步,真正起到教师、学生、家长之间建立合作关系。

  (二)家长会。家长会是争取家长配合的有效途径,形式可以由家长进校举行家长会,家长会每学期举行两次,期初一次,期中一次,各年级组长主持,班主任了解学生情况,汇报学生成绩,指出学生问题,介绍班级现状,沟通家长意见。

  (三)家长参与教育。请家长进校参与学校教育活动,以了解学校,认识学校与学校保持一致。每个年级都要建立家长理事会,作为家长代表参与学校方针、政策的制定,参与学校后勤的管理,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随时让家长进教室听课,家长与子女相互交流,使教育教学更透明。

  (四)密切亲子关系,为家庭教育创造良好的条件。学校安排学生做“三个一”即:帮家长洗一次脚、做一次饭、说一句悄悄话。家长安排子女为教师也做“三个一”即:帮教师做一张贺卡、打扫一次办公室、提一条意见,通过学生这个纽带把家长和学校联系起来。

  (五)通过家校联系卡、电话、短信、电子邮件等及时将学生学习、思想品德、体育健康、获奖处分、重大活动、调整作息时间、临时加班或放假等信息反映给家长,同时也可以了解学生在家的情况。

  一个深刻、全面和真实的教育,必须是教师要了解家庭,作好与家长合作的心理准备,并且要积极鼓励家长成为学校的密切伙伴;家长要承担应尽的职责和义务,积极参与学校事务,本着对教育的负责,用积极的态度成为学校的智囊,为孩子的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

  家校合作的经验交流会议心得体会4

  认真聆听了杨老师关于自己如何开展家校共育的一些举措,收获很多,杨老师工作得法,家校沟通顺畅,是一位有心有爱有法的好老师。

  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培育,和谐顺畅的家校关系有利于学生成长,对班级各项工作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家校关系是班主任工作的重点,正如杨老师所说:在孩子的成长路上,老师和家长是“战友”而不是”对手“。很多时候我们教师和家长各自忙于孩子的学习,而常常忽略了家校教育的“一致性”原则,特别是家长会双家长出席制,很多学校都没有做到,缺乏对孩子的沟通,交流和互动。杨老师的讲座很务实,工作收放自如很有章法,为一线班主任的家校沟通指明了方向,分享了举措。杨老师以“五个一”促进家校合作,制作一个档案,诠释了教师对学生的用心;组织一场活动,展示了教育的智慧;拍摄一张照片,发现平时看不到的美;认识一位忙人,深入了解每一位家长;写好一封书信,纸短情长,情真意切。致力于创建和谐融洽的家校关系,目标一致,让家长和老师在孩子的成长中成为的队友,从而构建“家校共育”目标,值得我们一线班主任学习。

  家校合作的经验交流会议心得体会5

  学校教育,家庭教育,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采用怎样有效的方式和家长合作教育孩子,帮助学生健康成长,我认为可以从家校合心,共同教育做起。要做到这点,就要善于与家长的沟通与合作。要知道,教育不只是老师的事,家庭的教育对学生也尤为重要。不同的家庭教育环境,会使学生有不同的性格和习惯,那怎样让学生在家里也有个好的环境教育呢?这就要我们班主任多与家长沟通,多与家长交流,向家长介绍好的教育经验,与家长一起查找各自的教育问题和教育缺陷,一起共同进步。要让家长们知道自己的孩子在学校里各方面的表现,也让家长告诉老师他们孩子在家的情况。在学生做了一件好的事时,家校可共同鼓励他,表杨他,赞赏他;要是学生做了一件错误的事情,家校可共同教育他,劝导他。这样就强化了孩子习惯的养成和对错的辨别能力。不知谁说过这样一句名言:家庭是习惯的学校,父母是习惯的老师。所以我们要通过家校共育,来缔造学生的良好习惯和健康人格。

  不管怎样,我们的教育,不能仅仅只依靠老师,更多的还需要家长和我们一起来共同完成。学校家庭教育怎样才有更有效,这是我们应该深思的一个问题。更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管总结完善,让自己的教育更为有效,让自己获得提高。

  家校合作的经验交流会议心得体会6

  今天有幸聆听了杨老师关于家校共育的讲座,听后如醍醐灌顶,自觉受益匪浅。

  杨老师在讲座中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从制作一份档案、组织一次活动、拍摄一张照片、认识一位忙人和写好一封书信,五个方面为我们道出班主任家校沟通中的一些行之有效的小窍门、小绝招。

  制作一份档案,班主任要充分理解每一个孩子,以及孩子背后的每一个家庭,所以要为每一个孩子制作一份真实的档案。同时让家长觉得老师愿意去关注了解他的孩子,为营造良好家校关系迈出第一步。

  组织一次活动,作为班主任要时常关注孩子与家长之间的情况,及时组织一些温暖的亲子活动,促进孩子与家长之间的情感,也使家校沟通变得轻松而充满温情。

  拍摄一张照片,时常把孩子最美的照片拍下来发给家长,让家长能够感受到孩子在校时的幸福与快乐,也会给家长带来愉悦的感受。一张照片能见证孩子在校时最感人或最真实的一面,这些美好的瞬间,记录下的是孩子们最为灿烂的片刻,也会让家长更好地认识自己的孩子,为家校沟通铺设好坚实的桥梁。

  认识一位忙人,我们作为班主任要对于每一个孩子,每一个家庭都要去关注,真正做好家校沟通,让家长们体会到我们对他孩子的关注与爱护。去认识好“父亲”这个忙人,写好一封书信,书信不在于有完美的文笔,而在于情真意切,在于那种默默而温暖的理解与沟通。我们可以动员孩子常和父母写写信,让家长与孩子之间更好地沟通,从而让孩子也能把自己的情感表达出来。

  听过杨老师的讲座后,使我对班主任工作又有了新的认识,尤其是对家校建立和谐关系方面收获不少,以后的工作中我会尝试运用这些方法,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路上,去和家长们一起努力向前。

  家校合作的经验交流会议心得体会7

  学校与家庭最根本和最原始的活动都是让孩子们能够幸福成长,而缺失任何一方都是不完整的教育。所以,只有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紧密联系,和谐统一发展,教育才有可能发挥其的育人效益,更好地促进孩子幸福成长。

  然而所有这些宏观的道理都应该从微观的细节入手去做。杨老师的讲座深入浅出地给我们介绍众多细节。“五个一”每一个“一”都是细节,都可能被忽视。需要家长和老师都重视起来。古语云:“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这说明,古人早已认为学校和家庭教育是一体的,家庭和学校教育缺失任何一方都是孤掌难鸣。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和孩子有着血缘关系为基础,在家庭教育中常常能做到以情动人。另外,父母和孩子的接触时间最多,了解最细,所以父母能根据孩子的实际进行针对性的教育。而学校具备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教师也经过专业训练,在教育过程中表现出有计划、有系统,从而更专业地培养和教育孩子。所以,家庭和学校在对孩子的教育上各有所长,如能进行优势互补,形成家校合力,定能更好地促进孩子的幸福成长。

  家校合作的经验交流会议心得体会8

  一、充分认识加强“家、校、社”协同育人、关爱保护留守儿童的重要性

  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外出务工或一方外出务工而另一方无监护能力,无法与父母正常共同生活的不满16周岁的农村籍未成年人。

  家庭、学校、社会是留守儿童教育关爱的共同体。强化“家、校、社”协同育人,三者相互配合,通力协作,共同构建关爱保护留守儿童的网络,事关留守儿童健康成长,事关千家万户福祉,事关社会和谐稳定,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大局,意义重大。各县(区)教育局、市直学校要认真贯彻国务院、省政府文件、省教育厅精神,高度重视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充分发挥自身职能,协同家庭和社会,形成有效合力,促进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富裕美丽幸福萍乡做出积极的贡献。

  二、明确“家、校、社”协同育人、关爱保护留守儿童工作的目标任务

  充分发挥教育部门在留守儿童关爱保护中的积极作用,加强“家、校、社”协同育人,促进全面构建“家庭尽责、源头预防、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关爱保护留守儿童体系,协助建立留守儿童关爱保护机制,帮助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到2020年,形成较为完善的“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留守儿童接受的学校教育质量明显提高、课外活动得到合理安排、日常生活得到妥善安置,留守儿童成长、教育环境更为改善、安全更有保障、身心更为健康。

  三、充分发挥中小学校在协同育人、关爱保护留守儿童中的重要作用

  1.建立一个学校留守儿童信息动态管理平台。各县(区)教育局和市直中小学校要建立本校留守儿童信息数据库,对在校留守儿童进行全面摸底,一人一档,如实记录留守儿童的学习状况、心理状况、生活状况、家庭状况和监护人状况等情况,并根据情况变化对数据适时更新,实行动态监测。各中小学校要确保对留守儿童关爱缺失的风险和隐患掌握全面、报告及时、关爱到位、处置妥当。要重点排查义务教育阶段辍学、家庭生活困难、存在学习或心理问题、无监护人、身体残疾等留守儿童,及时发现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分类教育关爱与保护,精准施策。省教育厅将建设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关爱公共平台,为分类开展关爱保护、分享交流经验提供服务。

  2.建立一个学校留守儿童关爱保护阵地。各县(区)教育局和市直中小学校要积极整合学校资源,对闲置校舍或图书室、活动室、心理辅导室、乡村学校少年宫等功能室进行改扩建,并配备完善必要的学习生活、文化娱乐、心理辅导、网络通信等方面的设备器材,在课余时间和节假日为留守儿童提供课业辅导、文体活动、心理抚慰、安全教育等综合服务。组织学校留守儿童开展各种文体活动和培训、心理团体辅导训练等,加强留守儿童兴趣培养,促进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成长。

  3.建设一支学校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队伍。建立由学校党员干部、班主任、教师等组成的留守儿童“代理家长”队伍,通过“一对一”或“一对多”的形式与留守儿童建立固定的关爱联系,使孩子生活有人管、学习有人教、成长有人导、心灵有人抚。“代理家长”要做到“五个一”,即:每天辅导帮扶学生作业一次、每周与帮扶学生谈心一次、每月与帮扶学生父母或监护人至少联系一次,每半年对帮扶学生家访一次。加强对留守儿童相对集中学校教职工的专题培训,提高班主任和宿舍管理人员关爱照料留守儿童的能力。鼓励引导行政机关党员干部、“五老”人员、热心人士、爱心家长、志愿者等,充实学校“代理家长”队伍。各县(区)、市直学校应将教育关爱工作列入教职工绩效考核范围,对长期从事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教职工,在职称评聘、评先评优时应予以倾斜。

  4.建立一套学校关爱保护留守儿童的工作机制。各县(区)教育局和市直中小学校要落实免费义务教育和教育资助政策,确保留守儿童不因贫困而失学。纳入学校教学计划。留守儿童较多的中小学校应将留守儿童教育需求纳入教学计划,开发校本课程,加强留守儿童的思想道德教育、人格品质教育、习惯养成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同时应注意教育方式,不得将留守儿童标签化。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每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应至少配备1名专兼职心理辅导教师。心理辅导教师和班主任要密切关注留守儿童思想动向,及早发现并纠正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和不良行为。加强学生安全教育。学校全面使用《江西省中小学校学生安全提醒教育每日一播》,定期邀请公安、消防、卫生、计生、心理等部门专业人士,加强对留守儿童在防汛、防火、防溺水、防交通事故、防食物中毒等方面的安全教育,增强留守儿童尤其是留守女童的自我防范意识,掌握预防意外伤害的安全常识。建立重点时段排查机制。会同有关部门建立完善重点时段儿童伤害风险排查、防控、报告等制度,特别要全面加强对寒暑假等重点时段、重点事故点和重点对象的排查,有效预防和控制农村留守儿童伤害事故发生。建立强制报告机制。学校、幼儿园及其工作人员要履行报告责任,在工作中发现留守儿童脱离监护单独居住生活或失踪、监护人丧失监护能力或不履行监护责任、疑似遭受家庭暴力、疑似遭受意外伤害或不法侵害等情况的,应当在第一时间向公安机关报告。寄宿制学校要完善教职工值班制度,落实学生宿舍安全管理责任。建立健全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学习生活、心理辅导等工作制度,形成关爱保护留守儿童的常态化、长效化。

  5.完善一系列学校关爱保护留守儿童的条件保障。要加强寄宿制学校建设,确保有需求的适龄入学留守儿童能全部入住。大力改善办学条件,为留守儿童提供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完善寄宿制学校图书室、学习室、亲情电话室、娱乐活动室、课外活动场地等,同时在宿舍生活、用餐、小组学习、课后作业、课外活动等环节,模拟家庭情境,提倡“校中建家”,注重培养留守儿童自主生活和自主管理能力,弥补留守儿童家庭功能的不足,让留守儿童在住校期间感受家的温暖。坚持以流入地政府为主、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的原则,认真落实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的各项政策。积极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加快扩大城镇义务教育容量,提升城镇教育承载能力。按照“一人一籍、籍随人走”原则使用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做好随迁子女的学籍转接和管理工作;落实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在输入地参加中考、高考政策,消除随迁子女就学障碍,让更多的留守儿童能够随父母进城上学。

  四、积极协同家庭和社会育人,关爱保护留守儿童

  1.积极引导和督促留守儿童家长承担主体责任。各县(区)教育局和市直中小学校要向家长宣传《未成年人保护法》、《义务教育法》、《江西省未成年人保护条例》、《江西省学校学生人身伤害事故预防与处理条例》等法律法规,明确告知家长和学校各自应履行的职责,增强家长自觉履行监护主体责任的法治意识。通过上门培训、送教下乡、编发家教资料、留守儿童公共网络平台等方式,向留守儿童家长和监护人开展家庭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的授课、宣传咨询和教育培训等活动。要加强沟通联系,督促家长和监护人高度重视留守儿童的人身安全,切实担负起假期安全责任。要督促和指导外出务工家长平时要以各种方式经常关心留守儿童,协助学校加强留守儿童教育和安全管理,努力化解留守儿童成长中遇到的问题。

  2.强化家校合作促进协同育人。各县(区)教育局和市直中小学校要建立健全制度化的家校合作机制,完善家长委员会组织和功能,家长委员会成员中留守儿童家长或监护人应占一定的比例。通过家校合作机制,加强留守儿童与受委托监护人、外出父母的有效沟通。通过电话、视频、微信等方式,搭建“亲情关爱”平台,适时播报交流留守儿童在校学习、生活等情况和父母在外工作、生活情况,打造留守儿童与家长的“不在一起的共同生活”,增进留守儿童与父母的亲情联系。建立假日期间定期家访制度,加强寒暑假期间对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有条件的地方和学校可利用节假日在留守儿童父母相对集中的务工地召开家长会,如实向家长通报留守儿童情况,动员家长回乡创业,指导外出务工家长以多种方式经常关心留守儿童。

  3.积极协助当地政府做好控辍保学。各县(区)教育局和市直中小学校要积极协助当地政府做好控辍保学工作,落实辍学学生登记、劝返复学和书面报告制度,发现学生逃学旷课、辍学、存在监护缺失或不良行为等风险隐患的,要及时与其父母或者其监护人取得联系,提醒督促家长或其他监护人履行监护责任,做好劝返复学工作;对于劝返无效的辍学学生,要及时书面报告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乡镇人民政府,并在中小学生学籍管理系统中进行标注,在义务教育年限内为其保留学籍,依法采取措施劝返复学,尽最大可能控制留守儿童失学。

  4.积极协同党政部门、群团组织以及社会力量共同关爱留守儿童。各县(区)教育局和市直中小学校要积极配合民政部门开展工作,争取民政部门对学校关爱保护工作的支持,特别是要将符合条件的特殊困难学生纳入社会救助政策保障范围。要积极争取财政部门支持,为学校留守儿童教育关爱阵地的建设运转、活动开展等,提供必要的经费保障。要积极争取人社部门支持,增加专兼职人员,解决学校教育关爱保护留守儿童人员不足问题;同时,把关爱保护留守儿童工作作为教师职称评聘、评先评优的重要业绩,激发教职工的积极性。要积极争取工会、共青团、妇联、关工委等支持,依托群团组织现有服务阵地、志愿者队伍等优势和力量,积极为留守儿童提供假期日间照料、课后辅导、心理疏导等教育关爱服务。要积极争取公益慈善类社会组织、爱心企业和爱心人士、专业社会工作者等社会力量支持,引导他们与学校留守儿童结成爱心帮扶对子,为留守儿童奉献爱心。要依托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乡村学校少年宫、儿童活动中心等公共服务阵地,为农村留守儿童提供关爱保护。推动有条件的地方由政府购买关爱保护留守儿童公益服务。有条件的中小学可派教师到乡镇(街道)、社区(村)公共服务平台兼职,为留守儿童提供公益性教育关爱服务。

  五、加强“家、校、社”协同育人、关爱保护留守儿童的实施保障

  1.加强督导评价。各县(区)教育局和市直中小学校要在当地党委、政府的领导下,结合本地本校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方案,积极主动开展工作。各级政府教育督导机构要把关爱保护留守儿童工作作为对下级人民政府教育工作督导评估的重要内容,并适时开展督导工作;将关爱保护工作作为挂牌责任督学工作的内容之一,对学校实施经常性督导。市教育局教育督导部门将把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列入对各县(区)政府督导的内容。

  2.加强典型推广。各县(区)教育局和市直中小学校要会同有关单位,加强未成年人保护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宣传、关爱保护留守儿童宣传,强化政府主导、全民关爱的责任意识和家庭自觉履行监护责任的法律意识。建立健全舆情监测预警和应对机制,理性引导社会舆论,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宣传报道先进典型,营造协同育人的良好社会氛围。各县(区)教育局和市直中小学校要及时总结好的做法和经验,宣传推广先进典型;相关经验做法和具体实施方案,请及时报市教育局思品科。市教育局将适时开展创建留守儿童教育关爱示范区、示范校活动,并遴选一批典型做法逐步推广。各县(区)教育局和市直中小学校要积极开展留守儿童关爱保护示范校创建工作,充分培育、挖掘和提炼先进典型经验,以点带面,整体推进;对关爱保护留守儿童工作不力、措施不实、失职渎职、造成严重后果的,要严肃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家校合作的经验交流会议心得体会9

  孩子的健康成长,是我们作为父母最大的心愿。要做到这一点,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有效结合,“家校协同”是当今社会教育方面的一个重要课题。

  家校协同教育的顺利开展,首要的是家长对学校要信任。因为家长对学校的信任直接影响小朋友对老师的信任。我们对女儿喆妍的教育最基础的一环就是在日常生活中展现出我们对幼儿园,对老师的信任,使孩子从小就尊敬老师,热爱幼儿园。我们平时也发现有些家长把小朋友送到幼儿园后这不放心那不放心,有时甚至质疑老师的教育方法,言行间让小朋友感受到了父母对学校的不信任,以至孩子对幼儿园、对老师产生怀疑,不喜欢上幼儿园。这是教育中最不明智、最不健康的家校关系,这会大大影响老师们工作的开展。其实,中心幼儿园的老师很专业。我和丈夫也是从事教育工作的,我们最佩服幼儿教育工作者,他们使小朋友从一个无知的小孩长成为一个语言能力、认知能力、动手能力全面提高的儿童,并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这个过程幼儿园的老师仅仅用了三年左右的时间,这是一个高难度的事业,就像农民伯伯把一片荒芜的土地耕作成肥沃的农田。这是从事初中、高中教育工作难以比拟的。

  其次,我认为小朋友良好习惯的养成要靠家庭和学校共同努力。在家里,我们尽量让喆妍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这似乎是老生常谈的事,但其实操作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原因有两方面:一是家庭成员的配合;二是如何持续地去做。现正的家庭结构通常都需要老人家来帮忙带小孩,在父母要求孩子自己去做的时候,老人家容易心疼孙子,想事事代劳,所以父母必须与长辈达成一致的教育方向。我们的女儿喆妍很早之前就自己洗澡、刷牙、穿衣、洗头了,自理能力还比较强。但小朋友的通病是怕苦怕累、三分钟热度,所以我和丈夫经常讨论如何让孩子持续地去做事情,我们发现女儿很喜欢讲幼儿园的事情给我们听,于是我们就引导她,问她幼儿园还有谁会自己洗澡的?还有谁会自己刷牙的?当她说出来的时候,我们就对她说:“哦,原来这么多小朋友会的,喆妍会不会呢?”这样一来,她就乖乖地去做了。我们还发现,幼儿园的教育很到位,叠衣服、拿筷子、写字姿势等很多细节都指导到位。老师在幼儿园教育小朋友养成良好的习惯,家长在家里及时注意发现问题,那么家校协同教育的作用就体现了。

  喆妍的健康成长有赖大二班三位老师的关爱。我和丈夫都发现中心幼儿园的老师是爱心、细心、责任心都具备的老师。她们给以喆妍很多机会,让她锻炼了胆量,增长了见闻。在教育女儿方面,我们没有什么很系统、很专业的方法,但我们为女儿找了一间优秀的幼儿园,所以我们很放心地去工作、去拼搏。在幼儿园开展的讲座、交流会、家长会等,我们都一定参加,从中学习育儿方法,积极配合幼儿园开展工作。家庭与学校有效地沟通、及时地反馈,共同为小朋友的健康成长努力!

  家校合作的经验交流会议心得体会10

  为深入贯彻《关于进一步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实施意见》的具体行动、因地制宜落实《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要求、更好地实现家校社协同育人,构建长效育人机制,近期郑州市金水区黄河路第二小学在上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成功召开“百校万家·家校社共育工程”项目培训会。

  百校万家·家校社共育工程项目办中小学负责人蔡芊老师、项目办李艺巍老师、金水区黄河路第二小学党总支书记杨关群、金水区黄河路第二小学校长时蒙、及所有学校中层及班主任老师参加会议。会议由金水区黄河路第二小学副校长白鹛主持。

  金水区黄河路第二小学校长时蒙强调,我校将围绕“百校万家·家校社共育”项目,以此为抓手,采取项目式跟进学习的方式开展家校社协同课程、班主任研培行动。我校将充分利用家校共育数字平台资源,以家长培训为抓手,按周、按月实施项目活动,定期开展志愿活动,探索围绕学生核心素养,以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为主线,形成“教师指导、家长参与、学生主体”的共育格局,促进家校社共育工作的针对性、系统性、有效性,发挥试点单位的示范引领作用,不断提高创新应用水平。

  家校合作的经验交流会议心得体会11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构建覆盖城乡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的工作目标,创建家庭、学校、政府、社会四位一体的教育新生态,2020年8月11日—12日,暑假三宽家长学校总校组织开展了为期两天的“新时代家长教育与家校社共育”种子教师主题线上教育培训。作为一名新入职的幼儿园教师我有幸参与了此次线上教育培训,并从中收获良多。通过聆听讲座和结合岗位的实际情况,我对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融合以及师德师范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师德,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务必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但对于一名合格的教师而言,师德并不仅仅是指规范、准则本身,而是要把这些规范、准则逐步内化,润物细无声。

  通过这次培训,我更加清醒的认识到,教师应用廉洁的标准来进行自我约束,自觉保持清廉纯洁的作风,这是廉洁从教的最深厚的思想基础。我们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就要无怨无悔热爱教育事业,爱学生、尊重学生。陶行知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作为一名教师,言传容易,但是把“仁”、“德”当作自己不断努力实现的目标很难。作为一名教师,其一生应是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提高自身的修养与品德的一生。

  家庭教育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基础,幼儿园教育是孩子走向成功的通道,两者都直接承担着教育孩子的责任。家庭和学校在幼儿的教育中担任着比较大的责任,随着现在家校共育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家长学校”也应运而生。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良好结合能够给幼儿创造出一个长身体、长知识、长能力的优越环境。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儿童只有在学校和家庭,一致行动、同样的要求、志同道合、抱着一致的信念、始终从同样的原则出发、无论在教育的目的上,过程还是手段上,都不要发生分歧的条件下才能实现和谐的全面发展。”家庭和学校,是促进幼儿成长最重要的两端,我们在未来的教育之路上要更好地进行家园共育,促进孩子的健康发展。

  暑假正是充电学习的好时机,做为一名新教师,我需要学习的地方有很多,我会一直保持空杯心态,提高专业素养,终身学习,不断的完善自己,用成长的力量静待春暖花开!

  家校合作的经验交流会议心得体会12

  “在‘双减’政策背景下,构建家校社同频共振、协同育人机制,正是一个深入青少年教育的入口……”4月12日,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事业发展中心举行“2022年全国家校社共育实践区与高质量教育生态建设”工作会议上,攸县教育局应邀在会上作经验交流发言。

  “教育关系千家万户,必须始终坚持优先发展。”在去年召开的攸县第37个教师节教师代表座谈会上,县委书记李鹏程明确提出,要打造湘赣边教育医疗事业样板区,把办好教育作为“为人民谋福祉”的重要工作来抓,让千家万户享受到更好的教育。

  近期,《株洲市委深改委2022年工作要点》发布,攸县“构建家校社三位一体协同育人机制”成为今年我市十大基层改革探索事项之一。将教育主题纳入基层改革探索,无疑是“建设幸福株洲”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攸县着力打造“湘赣边教育事业发展样板区”的一次积极探索,更是为老百姓谋福祉的庄严承诺。

  先手棋,打通家校社共育“最后一公里”

  今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实施,这意味着家庭教育由传统“家事”上升为重要“国事”。而作为促进型立法,其立法宗旨不仅要让每个家庭重视家庭教育,更需要全社会的力量共同推进。

  同时,“健全家庭学校社会协同育人机制”写入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和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推动社区家庭教育指导中心、服务站点建设”写入“双减”政策文件。

  “随着学校教育软件硬件条件的不断提升,补齐家庭教育短板应是当务之急。”基于攸县决策者的共识,该县不断推动家、校、社育人模式同频共振,先后提质改造中小学校100余所,通过严格落实“双减”政策,压减学科类培训机构25家。

  “在学校建设和教育方面,尽管成绩斐然,但总觉得还有个‘堵点’。”对攸县教育局负责人而言,如何做好家庭教育,仍是心中不能放下的包袱。

  攸县作为劳务输出大县,在湘赣边区具有很强的代表性,一批批外出务工者在事业上闯出了新天地,但长期留在老家的孩子们,却因为老一辈老旧的教育观念和缺位的父母交流,影响他们更健康地成长。

  该县教育局负责人认为,在“双减”政策背景下,需要更加紧密的家校合作,构建家校社三位一体协同育人机制,“就是‘牵住了牛鼻子’”。

  群众有需求,国家有要求,湘赣边区域要探索。该县下出先手棋,迈出了极具前瞻性的一步。

  去年5月,该县教育局在全省率先成立教育系统家校社三位一体协同育人工作领导小组和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中心(攸县家长学校总校),负责全县家长学校的管理指导、协调服务、督查考核。

  一套全新的“三位一体协同育人平台”,在攸县扎根。

  聚民意,教育民生事业全面改善

  家庭教育谁来开展?

  家校联动怎么联?

  基础薄弱的乡村学校,家校共育的人才从哪来?

  如何确保全县一盘棋落地?

  作为教育观念、教育方式和教育格局的一场全新变革,每个问题都是难度不小的新考题。

  开弓没有回头箭。去年7月,攸县教育局领导前往四川成都、河南范县、北京三宽教育科学研究院学习考察,带回了“党委政府主导、教育系统统筹、部门单位联动、专家团队引领、学校校长主抓、试点先行示范、家长全员参与、城乡全面覆盖”的答案。

  紧接着,革新家校社共育认知的培训,自上而下,层层启动,一场场打造“兵强马壮”的家校社共育队伍的活动如火如荼。

  “家校共育,同力育人”“中小学教育,家长不可缺席”……几乎在一夜之间,攸县的各个行政村、各个社区有关家校社共建共育的标语如春风拂面,涤荡人心。

  与此同时,该县还申请设立由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事业发展中心主导的“家校社共育与家长教育专业化建设”攸县实践区。

  去年9月,新学期开学第一周,不少攸县家长已登上“家长学校云课堂”,收看由北京三宽教育科学研究院推送的家校社共育通识课程。

  攸县教育局副局长贺国惠说,第一课是《化解焦虑,让每个生命灿烂绽放》,目的就是逐步唤醒家长意识、启蒙家长思想、提升家长的家庭教育能力。

  除了“云课堂”汇聚国内知名的网络讲师,攸县本土讲师团也在快速建立。

  “社会有需求,又能发挥余热,何乐而不为。”邓爱祥曾任攸县司法局局长,退休后一直关注传统文化和家庭教育。在老师们的推荐下,去年10月,他成了家庭教育讲师团中的一员。他走进学校、走访乡村,为学生和村民传播先进的家庭教育理念,结合曾经的工作为讲课对象分享案例。

  通过面试、讲课、培训,全县有39人脱颖而出,成为首批讲师团成员。教育局将他们分成了6个小组,按不同学段分类进校园,为学校家庭教育指明方向。

  高情怀践行为民初心,攸县教育民生事业全面改善。去年,投资5500万元的网岭镇芙蓉学校高标准建成使用。投入3400余万元提质改造78所学校,增加学位2500个,发放教育专项资助资金2067万元,惠及学生16325人。攸县鹰翔教育基金会奖助师生126万元,惠及师生1432人。

  云课堂,条条留言倾诉心声

  “听了这堂课后,我认识到平时只关注孩子学习成绩,而忽略了孩子的心理健康。”

  “家长要以身作则,培养孩子诚实的品质,宽容和理解孩子,让孩子树立正确的三观。”

  “通过这次学习,不仅自己的情绪管理能力得到很好提升,孩子也可以开始更好地对自己的情绪有所了解。”

  ……

  在东北街小学副校长皮柯沁的案头,一条条家长发自肺腑的感悟,被收集装订进了数个厚厚的笔记本。

  去年9月,三宽家长学校网络“云课堂”在攸县10所试点校开讲,每周五晚7点和家长们不见不散。上学期,共收集到网络课堂家长学习心得6.9万余篇。

  “一开始,有的家长还在为这样的课堂而感到厌烦,而如今,他们却把这样的课堂当成了一种生活习惯。”皮柯沁介绍,特别是当学校录制学习反馈视频时,一位家长主动要求出镜发言,一口气讲了10分钟。后来她才知道,这就是那个写了一大本学习笔记的“万字妈”。

  “云课堂摆脱了空间的困扰,让很多在外务工的家长也能同步接受学习。”石羊塘中学副校长文勇钢表示,全镇中小学约有六成学生处于留守状态,通过督促学生在外务工的父母参加学习,注册学员不断增加。一些家长在学习后也写下感悟,表示会抽出更多时间,陪伴孩子成长。

  “云课堂”开讲,像点亮一盏明灯。许多人都深刻地认识到,要改变教育发展的现状,光靠学校的努力是不行的,必须发挥家长的力量、社会的力量,形成共建共育的合力。

  家校合作的经验交流会议心得体会13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的天然学校,人们常说:“孩子是家长的影子,家长是孩子的镜子”,每位家长都希望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听了这次老师的讲课,我受益匪浅,简单总结了一下:

  一、家长必须以身作则,为孩子作出榜样

  孩子升入小学以后与幼儿园相比,生活习惯、学习环境、学习内容、学习方式等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孩子是一个全新的开始。对于家长而言,孩子读一年级以后才发现,原有的生活秩序完全打乱,每天得为接送孩子次数的增加而奔波,为孩子的一日三餐的安排而苦恼,为了如何督促孩子完成作业还得大伤脑筋,与此同时,我们父母还得面对我们自己的繁忙的工作和社交圈,可以说,苦不堪言,然而,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不能因此而忽视了孩子。

  孩子在家庭中成长,如同一棵小叔在自然界中成长。良好的自然环境对树木生长有利于它快速成材。同样。良好的家庭环境和氛围能促进孩子的健康快乐的成长。父母温暖的笑容就像金灿灿的阳光普照着小树,而父母的爱就如同绵绵细雨滋润着小树!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显然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成长在各方面起着积极作用,所以作为家长要成为孩子们榜样,比如不要在孩子面前说不文明用语、翻闲话、或者经常发牢骚,要把快乐的、轻松的,乐观向上的情绪传递给孩子!

  二、给孩子营造一个和谐有爱的家

  孩子的健康成长,最离不开祥和安宁的家庭环境。在家中,不但要给孩子和谐愉快的学习空间,而且还要尽可能的培养孩子的基本生活技能,有自理能力,有克服困难的精神,要有爱心,耐心。再次要出点时间来陪伴孩子,不管是学习还是生活当中,最重要的就是我们父母的参与和陪伴!这会让孩子产生心里上的安全感和幸福感!

  三、保持健康平和的心态

  有的时候孩子作业做错了,做事情拖拉墨迹,我们做父母的心情一下子就会变得很急躁,有的家长会对孩子体罚、大声吼叫。其实,这样是不对的!我们这个时候要静下心来和孩子平等沟通,讲道理,只有孩子感觉她被得到尊重,才会接受我们的观点。我们现在已是为人父母了,我们也是从孩子慢慢长大成熟起来的,别让孩子以为家长批评就是不喜欢他们了,批评是爱的另一种表现。

  四、适当表扬和鼓励

  教育孩子的时候,多给孩子一些鼓励和表扬能提高孩子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发挥。在多次实验中发现,表扬孩子对其成长发育具有促进作用。对孩子取得优秀的成绩后,我都会适当给予表扬及奖励!

  五、改变自己的教育观念

  学习现代的教育理念和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提高自己的教育素质和对孩子的教育能力。

  六、重视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

  好钢是练出来的,出色的孩子、良好健康的性格是培养出来的,孩子的健康成长需要家庭民主的氛围,平等,尊重,是家庭健康和谐的生命所在。

  最后非常感谢学校给我们创造的学习机会,感谢老师们的良苦用心,让我们期待携手静静等待花开!

【家校合作的经验交流会议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家校合作的经验交流会议心得体会(通用6篇)11-11

家校合作经验交流会议心得体会范文(精选5篇)11-12

家校合作经验交流心得体会(精选20篇)04-25

家校合作经验交流心得体会(精选9篇)11-11

家校合作经验交流心得(精选17篇)11-11

家校合作经验交流心得体会范文(精选13篇)11-11

家校合作会议主持人开场白范例06-14

家校合作心得体会(精选8篇)08-31

家校合作班主任经验交流发言稿范文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