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评一体化心得体会范文(精选27篇)
我们得到了一些心得体会以后,马上将其记录下来,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这段时间的学习、工作生活状态。到底应如何写心得体会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教学评一体化心得体会范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教学评一体化心得体会 篇1
近期,我们学校组织了教师集体听评课活动,收获很多。实实在在的课堂让我对教学有了更深刻的了解,每一节课都让我有所收获。这次听课对我来说是次提高,也是促进。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努力上好每一节课,象身边的优秀教师学习。下面我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教师语言要具有艺术的魅力
当我听着这几位教师的课时,我想教师的语言竟有如此之魅力,它能深入学生的心灵深处。谭娟老师在教学《背影》这课时,她让学生一边看课文,一边听老师读课文,语言声情并茂唤起了学生的共鸣。让许多学生流下了热泪。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学语言更是一门艺术,谁能将它演绎得好,就能抓住学生的心。谭娟老师充满感情的语言,让学生更加理解课文内含。廖举莲莲老师课堂语言简洁,准确,她上课从来就是用丰富的语言与学生一起产生公鸣。
二、处理、把握教材的方法十分独到
一句教育名言说得好:“什么是教育,那就是学生把在学校所学的东西都忘记以后剩下的东西。”我想,我们每一位教师在上完一堂课后,该问问自己:当学生把这堂课所学的知识点忘记以后,还剩下些什么十年,几十年以后,当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全忘掉以后,我们给他们留下些什么我们的教育,能否给孩子们留下正确的思维方式,留下解决问题的能力,留下他们真正需要的种种几位教师对教材的处理和把握有其独到之处。其中我更喜欢王涛的'一节数学课教学——严谨、科学。王老师的课严谨。先让学生做题导入,“把问题抛给学生,采取合作学习,小组中互相帮助,让学生自己思索,经历,从而解答疑惑”让他们充分体验思考所带来得成功,树立起学生我能行,我一定行的理念。看似平常的提问,却把学生的思路引向了更高层次的探究世界。
三、课堂教学评价
我喜欢用very good!Good!Well done!对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评价。或进行小组回答问题比赛,哪组获胜就用各种办法奖励他们。
对学生回答问题或对其课堂表现进行评价时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评价是否科学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效果。新课改提倡多鼓励、多表扬和多肯定学生,帮助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树立深入学习和研究语文的信心。今后我要认识到老师和学生都是评价的一员,学生的自评和互评能让学生明白自己的得失,反思自己的行为,改正自己的缺点,学生的这一过程是他们不断认识自我、发展自我的过程。在课堂中对学生的评价,一定不能忽略了学生的自评和互评。
本次听课让我感受到了课堂上应有的活力!我们既要大胆创新,又要继承和发扬多年来积累的成功经验。在实践中努力探索,在探索中保持理性,找回迷失的语文课堂,让语文课堂成为师生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的共同成长乐园!
教学评一体化心得体会 篇2
听评课的目的可以概括为两种:一是为了观摩学习,二是为了商榷指导。后者通过发现问题,指出不足,总结推广经验,培养典型,示范带动,共同进步,其实质都是为了学习。听课应是观摩学习,弃其糟粕,汲取精华的活动。
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的长处,也有自己的不足,每堂课都有他的成功之处和不足,我们听课的目的就是要多发现长处,加以总结提炼形成自己的风格,或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技巧,或推广交流,促进专业成长。
一、关于听课:
在听课中,应能做到翔实记录,积极推敲。听课者要综合运用自己的感官,努力做到“眼到”“耳到”“手到”和“心到”,认真做好听课记录。一定要听看结合,详细记录。听课记录是重要的教学资源,是评课的依据。根据现代教学理论,教学是涉及教师与学生双边的活动过程。因此,听课时不仅要关注教师教的活动,还要关注学生学的情况。看教者对教材的钻研,重点的处理,难点的突破,教法学法的设计,教学基本功的展示。看学生的学,要看学生的课堂表现,看学生参与的情绪,学习的习惯。由于教学是一种学习活动,其本质是学而不是教,而且教师教学活动是围绕学生的学习活动展开的,因此在关注教与学双边活动时,更要关注学生的活动。
教师听完课后应进行反复的琢磨。在分析总结时要注意比较、研究,取长补短,准确地评价各种教学方法的长处和短处,并结合自己教学实际,吸收他人有益经验,改进自己的`教学。
二、关于评课:
(一)以正确的理念为指导
1、评课的目的在于“增值”。评课的主要目的不是水平甄别,而是促进教师改进教学实践,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2、评课的标准趋向“多元”。俗话说,教学有法,但教无定法。评课的角度可以使多种多样的。如,叶澜教授在针对“什么样的课才是一堂好课”中提到五个标准,一、有意义的课;二、有效率的课;三、有生成性的课;四、常态下的课;五、有待完善的课。做到以教促学,以学论教。把普适性的理论至于具体背景中。
3、评课的作用重在“诊断”。注意突出重点,充分挖掘亮点,避免吹毛求疵,力求深入浅出。
4、评课的方式强调“对话”。评课的过程应是一种沟通,交流对话的过程。
5、评课的成效需要行为跟进。
(二)明确新课程对评课的要求
1、评课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评课要从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出发,注重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情感体验,注重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和主体作用发挥,强调尊重学生人格和个性,鼓励发现、探究与质疑,以利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评课要从有利于对教学的诊断和正确的导向出发。正确评价一堂课,既要着眼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又不能面面俱到,要突出对体现素质教育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基本要素的考查,以便于在评价中进行有针对性的诊断,确保正确的导向。
3、评课要坚持评教与评学相结合,把评课的重点放在“评学”上面。
4、评课要提倡创新,培育个性。
5、评课要从实际出发。“教学要回归生活”。
评价一堂课要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既要肯定成绩,也要指出缺点;要实事求是,以理服人,不要以势压人;要允许有不同意见,尤其是在教学方法上要提倡百花齐放。
教学工作中的听课与评课,强调相互学习、借鉴提高。作为新时代的合格教师,既要做好执教者,也要扮演好听评课的角色。要不断提高自身素养,从实际出发,学习先进的理论知识,更新课堂教学观的同时,也要更新课堂教学评价观。不断加强业务理论学习,形成自己的理念,然后通过不断实践,以检验、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以先进的观念和过硬的理论、实践能力来实践、带动教育教学。
教学评一体化心得体会 篇3
学校组织全体教师学习多媒体设备使用,通过培训使我收获良多,作为教师,首先就是要学习好多媒体的使用方法和技巧,才能学以致用,真正地发挥它强大的功能。以下是我的培训体会:
1、多媒体设备的主要组成:投影仪、电子白板、推拉黑板、电脑、中央控制器、功放音箱、无线麦、数码实物展台等。
2、利用投影仪来辅助数学教学,可以省去许多传统的教学工具,如粉笔、刻度尺、三角板,圆规等,连以往讲《全等三角形》一课时要制作的三角形道具也可以省了。
3、恰当地选用投影仪来辅助教学,以逼真、生动的'画面来创造教学的丰富情景,使抽象的数学内容形象化、清晰化,使数学知识由静态的灌输变为图文声像并茂的动态传播,一方面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热情;另一方面可以使教师以教为主变成学生以学为主,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教学过程,增强教学效果。
4、在课堂中我们可以投影仪完成课堂练习,定时自动收缴学生作业,并能当堂对学生完成情况进行总结,发现问题,以便及时解决课堂上新生成的问题。
当今时代,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它不但普及广大社会生活、工作的各个环节,还走进了校园,无声地改变着传统教育教学模式、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等。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知识更新速度明显加快。
学生需要学习的知识也明显增多,而学生在校学习时间毕竟有限。实行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缩短教师的板书时间,扩展课堂容量。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预先制作好课件,充分利用好课堂上的每一分钟。增加教学的密度;还可以即时反馈,体现反馈的广度。并可调动学生多种感官,提高学生学习能力,扩大学习容量,保证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
总之,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一定会更加努力,将所学到的知识充分应用于教育教学的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实践,为学校现代教育技术水平的提高,为在多媒体环境下的教学设计与资源应用的进一步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教学评一体化心得体会 篇4
时光清浅,岁月如歌。唯有课堂教学改革的芳华,沉香流年。日前,温州各县(市、区)60位小学英语教师集聚温州市教师教育院洞头分院,开启了三天的学习之旅。本次培训围绕小学英语基于主题语境的教学评一致设计展开。温州市教师教育院小学英语师训员陈丹萍老师为本次活动作引领讲话,拉开了活动的序幕。
本次培训通过教学研相结合的方式,以学员为主体,通过问题研讨、课例展示、小组研课和专题讲座等多种形式,开展一系列有意义的学习与探究活动。
小组研讨,问题解决
19日早上,陈老师引领学员就主题语境、深度学习、教学评一体化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小组研讨,各组成员积极参与,各抒己见,观点纷呈。陈老师就问题进行剖析。她强调,基于主题语境的教学评一致设计最大的亮点,就是将教学活动、评价任务置身于一个主题语境中,以目标为导向,以学为中心,在语境带动下实现语用输出,融评于教、教评一致的.一种教学路径与方法,并以一个具体课例进行设计路径解析,给实际教学提供借鉴。
专题讲座, 理念引领
浙江省桐乡教研员凌应强老师在线上开展了以《教学评一体化下的对话策略教学设计与实施》为题的讲座,详细剖析了当下小学生学习对话英语存在的问题并且主张尽量以语句形式输出,接着以PEP教材内容为例,阐述了对话教学的本质,及其低、中、高年级段对话教学实施的策略分析,通过对话教学实施的策略分析,强调了在对话教学中始终做到以评促教、以评促学、评价前置等多元评价。
市小学英语教研员沈雨老师带来《基于大概念的主题意义的探究与有效学习设计》讲座,带领学员一起研读新课标,提出核心素养下的单元整体课堂教学,教师需要立足单元关注提炼话题的主题意义,明确学习目标,基于学情注重新旧知识联系,以实现单元大于部分之和为目的,形成结构化的知识体系,让学员们受益匪浅。
课堂研磨,名师点拨
瓯海区教研员丁邱邱老师结合瓯海区大学城附小的叶杨老师的对话示范课《Unit5 My clothes A Lets talk》和瓯海区仙岩实验小学林慧洁老师的词汇试教课《PEP6 Unit3 A Lets learn》进行精彩且深度的点评,她强调无论什么课型一定要在语境带动下实现语用输出,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环节中实现教学评一体化,让学习真正发生。
三天的培训学习,是一个学而思、思而践、践而悟螺旋式上升,循环往复的过程。接下来,学员们将带着收获、带着感悟、带上专家和老师们的智慧,在自己的教学岗位上锐意创新,学以致用。
教学评一体化心得体会 篇5
教学设计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为教学活动制定蓝图的过程。通过教学设计,教师可以对教学活动的基本过程有个整体的把握,可以根据教学情境的需要和教育对象的特点确定合理的教学目标,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教学策略,采用有效的教学手段,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实施可行的评价方案,从而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另外,通过教学设计,教师还可以有效地掌握学生学习的初始状态和学习后的状态,从而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方法,采取必要的教学措施,为下一阶段的教学奠定良好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学设计是教学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基本保证。好的教学设计可以为教学活动提供科学的行动纲领,使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事半功倍,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忽视教学设计,则不仅难以取得好的教学效果,而且容易使教学走弯路,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
1.有利于媒体教材质量的提高
国外有专家认为,在早期视听教材令人失望的情形下,“是教学设计使他们走出了困境。”后来他们取得成功的“秘诀”之一就是“在节目的制作过程中致力于严格的教学设计。”
2.有利于教学工作的科学性
传统教学以课堂为中心,书本为中心、教师为中心,教学上的许多决策都凭教师个人的经验和意向作出。有经验的教师凭借这条途径也能取得较好效果,这是具有教学艺术的表现。但运用这门艺术的教师毕竟有限,而且教学艺术很难传授。教学系统设计克服了这种局限,将教学活动的设想建立在系统方法的科学基础上,用可以复制的技术作为教学的手段。只要懂得相关的理论,掌握了科学的.方法,一般教师都能实际操作。因此,学习和运用教学设计的原理是促使教学工作科学化的有效途径。
3.有利于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沟通
教学活动作为一种社会实践源远流长。为了使教学活动有序有效,人们早就开始探索教学的机制,对教学过程中涉及到的各个要素的相互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并形成了一套独立的知识体系即教学理论。但长期以来,教学的研究偏重于理论上的描述和完善,广大教师批评教学理论脱离实际,对改进教学工作帮助不大。这固然同理论研究不够深入有关,而更多的原因是由于忽视应用研究,致使在实践上无法操作造成的`。在这种情况下,被人称之为“桥梁学科”的教学设计起到了沟通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作用。教学设计为了追求教学效果的优化,在解决教学问题的过程中,注意把个别教师的教学经验升华为便于广大教师掌握和运用的教学科学,注意把已有的教学研究理论成果综合应用于教学实践,使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紧密地连接起来。
4.有利于科学思维习惯和能力的培养
教学设计是系统解决教学问题的过程,它提出的一套确定、分析、解决教学问题的原理和方法也可用于其他领域和其他性质的问题情境中,具有一定的迁移性。例如,在教学内容或学习任务分析这个设计环节中,要求设计者将总的教学目标分解成单元教学目标和更具体的使能目标,建立一个教学目标群,然后根据每一个具体目标拟定策略。这与现代管理学中的目标管理的思路是相同的。因此,通过教学设计原理和方法的学习、运用,可以培养有关人员科学思维的习惯,提高他们科学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评一体化心得体会 篇6
7月23日,在我校组织了“青蓝工程”教师学习“如何设计教学设计”一活动,通过这个活动,主要是让青年教师了解如何设计教学设计以及它和教案的区别,通过学习新课标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的这个课程,我明白了这个课程主要是对课程的设计提出的要求。文章结尾的一段话让我感触颇深:“教师要改变以往将知识点简单拼盘式的教学,将远期目标和近期目标相结合,让学生做更大一些的事情,让学生看清核心概念是很重要的。围绕核心概念,按照数学思想指引的方向,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通过多种方式将教学过程拉长,有目的、有方法、有实效地进行教学。”
一、让学生做更大一些的事情。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课堂上应当尽量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动手,把从老师那吸取到的知识自己再体验加工最后变成自己的知识,而不是满堂灌。例如学生对比较难理解的概念长方体的特征,学生亲自摸一摸,量一量,就可以有深刻地体会,了解到长方体的具体特点。学生还可以结合在生活中应用到知识。这样可以说已经达到了数学的目的了。
二、要改变以往将知识点简单拼盘式的`教学,将远期目标和近期目标相结合。
以往上课时一般都是注意到这节课目标没有考虑到以后在其他方面都能用得到,只认为只要暂时掌握这个单元的知识即可,谁知在以后的学习往往都有紧密的联系。例如因数倍数的知识点到了分数这方面的就要用到了,由此可以看来许多知识点往往就是个基础,我们要把这个知识点打好了,那么在以后的教学中将可以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所以我对将远期目标和近期目标相结合,是非常的必要的,我们并不只是单单看现在的还要开未来的,要高瞻远瞩。
三、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通过多种方式将教学过程拉长,有目的、有方法、有实效地进行教学。
这个从实际出发的观点,非常的认同,每一班每一个学生都具有不同点和相同点,所以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我们要根据学生的个性,知识水平来进行设计,过高让学生二丈和尚摸不到头脑,过低让学生感觉到枯燥无味,没有一个探索的动力。所以在备课时不但要备课本还要备学生,这样才能有效地收到教学效果。
总之,在现在的小学数学教学设计中我们要高瞻远瞩,要注意学生的动手能力,能把数学用到生活中去,培养学生乐于钻研、善于思考、勤于动手的习惯,让学生有机会在不断探索与创造的氛围中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数学的价值。
教学评一体化心得体会 篇7
通过阅读杂志《小学教学设计》让我学习了一个新的关键词“教、学、评”一体化。拜读完《教、学、评一体化:促文化品格培养落地》和《基于主题语境的小学英语[教、学、评一体化]设计路径》两篇文章,让我知道“教、学、评”一体化指的是教师的教、学生的学、课堂的评都是紧紧围绕教学目标来展开,在这过程中包含了教师对教材的思考,对教学目标的把握,对教学策略的选择以及对教学效果的预测。通过应用“教、学、评”一体化,学生能够获得更加有效的学习路径,教师能够依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恰当的指导和辅助,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效能。下面就小学英语“教、学、评”一体化的实施策略,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基于课时,目标具体化
清晰的教学目标是“教、学、评”一体化的核心和前提,它具有导教、导学和导评的功能。因此教师在确立目标之前,必须研究教材语境,明确学习范围,挖掘育人价值。首先,教师要依据《课标》要求,分析教材并梳理出本单元核心学习内容和要求。接着,依据本单元主题语境,综合梳理学生学情并明确教学起点。最后,分析整合结果,确定本课时具体教学目标,明确教评依据。
二、逆向设计,评价前置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很多教师习惯于将评价任务的设计“全后置”,忽视了过程性的评价。本周推介的两篇文章中都提到“逆向设计”,何为“逆向设计”?它是由美国格兰特·威金斯和杰伊·麦克泰提出的理论,将评价任务放置于教学活动之前,而不是最后,这样的设计确保了教学活动始终围绕着教学目标进行着,教学评价也能够及时发挥着反馈和促进作用,从而更有利于本课教学目标的`达成。
三、以学定教,学为中心
“教、学、评”一体化强调“以学定教”,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主体,将课堂的重心从教师的教转到学生的学,从学生的学习角度思考问题,改进教学策略。教师依据学生的学习目标和实际学情,思考如何在教学中促进学生的学,从而让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以充分发挥,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例如,在进行6A Unit7 Protect the Earth教学过程中,教师布置了一个特殊的“作业”,让学生走进生活,从身边的细节发现污染给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并且结合知识撰写调研报告。这个特殊的任务让教学环境不再局限于课堂,而是让学生自主掌握英语知识,并在生活中学以致用。
通过学习,让我知道在教学模式中不能忽视过程性评价,联系自己的教学实际,发现还有待学习和改进。今后,还要多加阅读、多加思考,将学习的教学理念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完善教学策略,提升教学水平,让我的学生在英语学习领域不断前进。
教学评一体化心得体会 篇8
新课标指出“完整的教学活动包括教、学、评三个方面。”具体而言:“教”是教师把握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方向,通过有效组织和实施课内外教与学的活动,达成学科育人的目标;“学”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主动参与各种语言实践活动,将学科知识和技能转化为自身的学科核心素养:“评”是教师依据教学目标确定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通过组织和引导学生完成以评目标为导向的.多种评价活动,以此监控学生的学习过程,检测教与学的效果,实现以评促学,以评促教。教、学、评是一个完整教学活动的三个方面,一体化则指这三个方面的融合统一。教以目标为导向,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学是为了发展核心素养,与教的内容保持一致;评则是为了促教和促学。因此,教、学、评三者本质一致,共同指向发展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即课程目标)。面课党活动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基本组织形式,是落实课程目标的.主典途径。为实现课程目标,教师必须构建与目标一致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也就是将教学目标和学习结果整合到评价任务和课堂活动中。确保教学、学习与评的一致性,即实施教学评一体化的实践范式。
通过本次学习,学习到了有关“教—学—评”一体化教学的相关知识,如何更好地运用“教—学—评”一体化,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为今后的教学指明了努力的方向!我会以此次培训为契机,在今后的教学改革之路上继续前行,不断钻研,不断实践,不断探索,更新教学理念,提升教学水平,相信我的英语教学一定会再上新的台阶!
教学评一体化心得体会 篇9
20xx年11月27日上午9点,我在教学楼805采用一体化教学法讲了一堂公开课,这节课我讲了《电力拖动控制线路与技能训练》中的点动正转控制线路的维修。各位评委老师的宝贵意见让我受益匪浅,对一体化教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与理解,下面就本节课的教学谈一下个人的感受和想法。
1. 一体化教学法改变了教师的授课方式,这个目的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主,但不是吹糠见米而是要循序渐进。一体化教学设计的编制为课堂的操纵设计了明确的方法流程,教师上课是按一一体化教学设计的几个环节规范而有序地进行。我们电子信息系也正在往一体化教学方式上进行转变。
2.课堂上在进行小组合作,交流讨论的时候一定要充分发挥小组长的.作用,做到培养优秀生,辅助差生,带动中等生的目的。这样就必须要有一个非常优秀的小组长,培养和锻炼小组长使其具有更强的自主能力,根据人的记忆黄金规律,把自己的知识输送出去,也就是讲给其它同学,教会每一个组员,这对小组长是一个历练过程,当然一定要公道,不能加重小组长负担,也就是说学生一般性的疑难题目,可以在小组的交流争论中得到解决。学习小组无法解决的题目,将由老师辅导点拨引深。
3.教师对学生的辅导点拨非常的重要,教师要成为学习讨论中的一员,要参与到学生学习之中,学生在自学讨论时,教师可以在在课间巡视中,跟进学生,对个别学生或小组给予随机的指点帮助。还可以就学生的共性题目和知识的应用拓展,作指导性点拨,这样,教师的辅导与帮助就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启发性,帮到学生的需要的地方。
4.我觉得一体化教学最大的收获就是收获了学生的积极性。课堂不再是老师的一言堂,学生真正的参与到了学习中来。以前,总是感觉课堂有些烦闷,课堂往往是老师和几个优秀学生的表演场,举手回答题目的总是那几个学生,其他学生像看表演一样,他们跟我们的课堂在心理上有很大的间隔,一体化教学中每个学生都参与到了学习中来,课堂真正成了每一个学生的课堂,老师只是引导者。特别是部分差生,从一个旁观者,成了学习的参与者,并且还能代表小组发言,给了他们一个展示的机会,其实,每个学生都有展示的欲望,当这部分学生也参与进了学习中来,课堂气氛就更活跃了。防止了教学过程中的两级分化过于严重的现象。
5.小组学习中,学生通过合作、探究,解决学习中的题目,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很有帮助。根据人的黄金记忆规律,自己探究分析获得的知识形成记忆周期很久,而教师一言堂讲授的,要靠反复的记忆,轻易形成记忆疲惫,学生厌学。
6、工作页给了学生一个路标,让学生知道要往哪里走。学生看了工作页就知道这节课该把握什么内容,并且知道应该怎么往学,这样的学习效率也更高了。
以上所谈的只是这次公开课和这段时间教学的一些体会,因为刚接触,在对课程的改进中,做的还不够全面和深入,认识的还不够透彻,还需要继续的学习。作为一种新的教学理念,等待我们探索、研究的东西还很多。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将更深入的学习和研究各个环节,形成适合我系需要的系统化教学体系。
教学评一体化心得体会 篇10
今天下午有幸聆听了潍坊市高新区教研员杨老师关于《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评一致性设计》讲座,听后最大的感受是:这才是教学。
杨老师从教学评一体化和教学评一致化讲起,让我们对教学评三者的关系有了一个新的认识。有教必有学,有学必有评,教学评三者融合推进,这叫做教学评一体化。教、学、评都围绕同一个目标而进行,这叫做教学评一致性。目标就是一堂课的灵魂,既是出发点,也是归宿。所以教学目标的设定是一堂课的重中之重,目标从何而来?从教材中来,从课标中来,从学生中来。制定目标后,教学活动的设计要紧扣目标,学生的学以目标为方向,课堂中的评价以目标为导向。并且,每一个教学环节都要有教学评三个步骤构成,每一个教学环节就是一个小循环,多个小循环,最终呈现课时目标的大循环,有效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是的,不禁感慨,这样的教学才是扎实的教学,这样的教学才是有保障的教学,这样的教学才是高效的教学。
按照杨老师的理念来反思自己平时的课堂,发现自己课堂上存在存在以下问题:
1,有目标,但目标的来源是教学参考书,而忽略了学生的学情。
2,目标的设定过于笼统,没有依据课程标准进行深入分析,无法明确自己要让学生达到一个具体什么样的程度。
3,有教,有学,有评价,但是评价做成了激励,而不是围绕目标达成所设计的评,导致无法真正了解学生的学情,更别提如何以学定教。另外,教学评没有落实到每一个教学环节中,尤其是评,主要原因就是环节教学目标没有设定好,有时候某一个环节的设定只是因为这样设计比较有趣,却没有考虑到他能为目标达成起到多大的作用,忽略教学环节的实用性。
总之,自我感觉,自己的课堂是课堂热闹,收益甚小;面面俱到,面面不到。返校后,我将从以下几点着力改变自己的课堂:
1、细读课标,依据课程标准梳理学业质量监测的标准及内容,对标年级教材梳理年级教学目标。然后分解到每一个单元,再从单元到课时到环节,将课堂中最灵魂的.东西把握住。
2、试着在自己的课堂上,尽可能做到每个环节都有教学评,做真实的课堂。
来源于学生的教学设计才是好的设计,服务于学生的教学活动才是实用的教学活动,能随时了解学情,发现问题并及时进行补救,不给学生带来“负积累”的课堂才是致力于学生成长的真课堂。听,见真知;行,见实效。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慢慢摸索,扎实前行!
教学评一体化心得体会 篇11
第一次听卢臻老师课,卢老师的课不像以往的理论讲座让人感觉那么遥远,有实例,似乎很近,就在我们身边。很佩服卢老师的博学,很欣赏卢老师的感性,又感动于卢老师的直率与真诚。
第一次分析教学评一体化,由于没有系统的认识,利用课下我对卢臻老师的文章进行了初步的学习。
教学评一体化教学的整体格局为“三环四步”。“三环”指教学的三个主要环节(1)依据课标,参考学情,师生共同定标;(2)围绕目标,依托文本,师生合作达标;(3)基于学习,及时评价,师生共同验标。“四步”主要指达标、验标环节的四项教学活动:(1)教师设置情境,学生依标自学;(2)学生合作探讨,教师指导学习;(3)小组展示学习结果,教师组织学生完善;(4)学生互评学习结果,教师提炼、总结、评价。整个教学过程中,“学”为主,“教”为从,学而后教,教师始终是站立在学生身旁适时指导的共学者;自学为主,互学为辅,先自学后合作,学生始终是以独立的个体进行学习的生命体。
卢老师提出的“教学评一体化”的观点,就是老师的教、学生的`学、课堂的测都是围绕一个“点”来进行的,这个点就是目标(当然目标的落点也有讲究)。这样把原来不好考量的目标变得可以考量,我们作为领头羊让学生知道该到哪里去,也自然地做到了高效。
回到学校,回味卢老师的讲课,我在想:这种教法适合我们学生的学情吗?我们能全盘照搬吗?学生多年形成的听课习惯,能一朝改过来吗?相比已经习惯的教学方法,哪种更高效呢?卢老师多次强调“教什么” “怎么教”的问题。其实在我们的备课过程中,我们一直都在这样问自己。回顾曾经的课堂,学生听课情绪挺好的,也时常能看到一双双亮晶晶的眼睛。我想我还是应该根据学生的学情有所选择的,课堂形式应根据具体内容而变化,不应是固定的,千篇一律的。但是有一点是不变的,就是一切教学设计都是围绕着学习目标这个点,确定了这个点,课堂就有了主心骨,设计思路便清晰了很多。一个爱岗敬业的教师,不会满足于仅仅依靠经验教育人,他会着力教育,发现并按教育规律的要求科学施教。教师不应拘泥于前人,无论是备课、上课,还是批改作业,管理班级,都应将自己的教育行为置于科学认识的洞察之中,在教育规律限定的范围内科学地规划、组织、实施,因材施教。
每次踏入我校教学楼,总会看到这样的标语: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广的是天空,而比天空更宽广的是人的心怀。颇有感触,心理学者研究表明:学养+见识+气质+品质=容量。卢老师谈到了教学效益,每节课后我们都会去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投入与产出。如果仅把“教学评一体化”当作一种教学模式,机械的照搬,我想也不会有多好的教学效果吧。教育是爱的共鸣,是心和心的呼应。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教育好学生,才能使教育发挥最大限度的作用。有时我们会感叹教师的清贫与平凡,对大多数老师来说,工作就是这样琐屑而平淡,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既不会有可歌可泣的闪光事迹,也不会有悲壮辉煌的精彩瞬间。平平淡淡才是真,点点滴滴皆育人。对于一个优秀的教师而言,教育不是牺牲,而是享受;教育不是重复,而是创造;教育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而是丰富精彩的生活本身!教师的一生也许终不成什么惊天动地的伟业,但他应像山间的小溪,以乐观的心态一路欢歌,奔向海洋;当如馨香的百合,轻展带雨的花瓣儿,聚合摇曳的身影;当如灿烂的星辰,甘于在静寂里守望天空。只有这样,他才会在付出青春韶华,付出苦汗心血的同时,收获桃李芬芳,实现人生自我。
总之,卢老师的课解决了我在细化课标中的很多困惑,为更有效地教学指明了方向。古人云:“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林;终身之计,莫如树人”,我想在自己的教学生涯中应该时刻提醒自己“脚步不停,思考不止”,无愧于学生,无愧于三尺讲台!
教学评一体化心得体会 篇12
经过这次幼儿园继续教育培训,不只让我意识了新老师、新朋友,还能和一些同仁们在一同互相交流、互相学习。真让我收获颇丰。
一、学习科学的教育理论,更新教育观念。
自从我参加继续教育研修班以来,常常在电脑旁学习,。从听李冰洁园长的专题讲座《幼儿园言语教育的成绩与对策》也是从《纲要》开始,解读言语教育的五个方面内容,七个方面的要求,四个知道要点的引见。我觉得本人的教育理念有了根本的转变。作为教师只要“爱”是远远不够的,只会“传道授业解惑”也不是好的`教师,只要与时俱进,遵守师德,勇于探求,敢于创新,尊重先生,具有业余化知识和技能,才可以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
二、拓展视野,把握最新教学动态。
各位专家的精彩讲座,和园长们的经验引见,让我领略了他们的执教标准,以及驾驭课堂的能力
使我的目光和思想迈向整个幼教发展的道路上。也让我领悟到幼儿园教科研工作应该是以孩子为着眼点,从一点一滴的小成绩着手进行钻研。
三、互相学习,提升本人的能力
经过理论学习和与同事们的研究、交流、思想的碰撞及对本人在教育过程中的反思,让我对教育观念的始终更新,也是对教育教学方法的改进和进步。在经过这次学习是我心中的疑团一个个解开。也经常阅读其他老师的作业,学学他们的教学法方法,发表一些本人的看法。相互学习,扬长避短,就会提升本人的教学思想与能力。
总之,学了继续教育研修班我可以说是经受了一次全新的洗礼,在思维上,举动上,观念上与以往说是有了很大的改观,研修室让我们走了捷径,矿大了意识面,失去了经验。
在今后的幼教事业中,采他山之玉,纳百家之长,在教和研中走出本人的风采。
教学评一体化心得体会 篇13
近日,再次翻读2022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我认为,身处新课标时代的一线语文教师,面临着全新的机遇与挑战,基于新课标的学习、理解、实践、运用,教师有“应为”——主动适应新课标,形成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案。
一、应主动研读。
新课标时代的每位教师都是课标的研究者,应主动、细致研究新课程标准。我关注到本次新课标按照内容整合程度不断提升,分三个层面设置6个学习任务群:第一层设“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1个基础型学习任务群,第二层设“实用性阅读与交流”“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思辨性阅读与表达”3个发展型学习任务群,第三层设“整本书阅读”与“跨学科学习”2个拓展型学习任务群。全新的6个学习任务群的具体任务是什么?怎么做?如何评价?新课程标准中均给出了细致的指导,教师应认真研读,才能将新概念融入自己的教学实践中。
二、应积极实践
新课程标准将于2022年秋季学期开始执行,教师可以参照新课程标准,率先在自己的班级教学中展开实践。例如,学习任务群中的“整本书阅读”我们班之前就有所涉猎,但是缺乏具体的指导,总觉得开展的浮于表面,并没有真正完成整本书阅读的目的。那在接下来的高年级如何开展整本书阅读?怎样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使用不同的阅读策略?结合新课标中的教学提示,教师可根据实际需要,开展师生共读、同伴共读、图书推荐交流会、课本剧表演等实践活动,注重考查阅读整本书的全过程,完善新课程标准在具体教学指导中的作用产生机制,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特有操作法,这就是一线教师最具体的“应为”。
三、应改变观念
观念需要积极转变,因为观念指挥行动。执行新课程标准,教师要有主动改变的.自我意识,不要固守旧经验,应主动面对新时代的新机遇和新挑战。例如,可以主动去了解,作为语文课程的育人导向是什么?新课程标准中出现的新概念、新做法、新思路有哪些?只有做到明确观念,才有可能付诸正确的行动,才能够准确达成新课程标准中规定的目标。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颁布,教师应努力在研究与实践中改变自我,实施精准教学。使自己的“教”与学生的“学”以及“评”保持一致,明确自己“为什么教”“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形成一套具体可执行的教学方案,为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而努力,这是对新课程标准最有益的补充。
教学评一体化心得体会 篇14
11月9到12日,我有幸去杭州参加“千课万人”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理想课堂”研讨观摩活动。走进“千课万人”的会场,我被这恢弘的气势所震撼和折服,未来的四天我将在这欣赏着小语名师的教学风采和精彩,更是在接受着新课程、新理念的洗礼。
为期四天的活动,共安排了21节观摩展示课,5堂讲座。晚上也安排了报告,真正的体现出“千课万人”活动的大容量、大视眼。四天的时间里,让我近距离的感受了名师们的教学魅力,耳闻目睹他们高超而又朴实的课堂演绎,让我的心灵得到了极大地震撼,带给我不一样的情绪和不同角度的思考。让我学到很多新的教学方法和新的教学理念。
薛法根老师执教的《珍珠鸟》,这是一堂精心预设但又看不出一点预设、充满艺术又不露艺术痕迹的课。他在课堂上态度谦和,微微弓着背,身子总是向前倾着,一副温文尔雅的样子,既老成持重,又不失幽默风趣。课上的指导了无痕迹,让孩子全心投入,学有所得,创造出师生互通共融的美好境界。两节课的时间里,孩子们与薛法根老师由当初的陌生,渐渐变得亲近起来,直到课尾的依依不舍,我深深体会到大师匠心与用心。
蒋军晶老师执教的阅读课《马裤先生》主要围绕“夸张、讽刺”两个关键词来走入文本,去寻找马裤先生的哪些要求最夸张?讽刺效果最好?同时结合茶房的.反应就把马裤先生庸俗、毫无公德心的形象展现的淋漓尽致。蒋老师也通过创设情境,多次让学生扮演文中人物,通过朗读来走入人物内心,同时把自己的理解融入朗读中,入情入境,使马裤先生的形象更加丰满。
孙双金老师执教的《开天辟地》一课首先以“女娲补天”“大禹治水”“夸父逐日”“精卫填海”“后羿射日”“嫦娥奔日”六个成语为切入点,让孩子在反复朗读中发现词语的规律(谁?做了什么?),发现神话最大的特色(故事很神奇)。很巧妙地将文体意识渗透在常规的读字读词中。然后,孙老师在课题“开天辟地”上大做文章。天地本来是在一起的(板书:天地),后来被一个神打开了,劈开了(板书:开辟)。同时让学生将课题读成“开辟天地”“天地开辟”“开天辟地”,感知汉语的魅力,感知神话的魅力。接着,孙老师通过检查学生的预习。围绕“天地是怎样打开的呢?”这个主问题,引导学生将故事概括为“混沌一片——开天辟地——顶天立地——化生万物”四个情节,让学生理清了故事叙述顺序,培养了学生的概括能力。最后,孙老师试着让学生复述故事内容,学生通过简要复述了故事的主要内容,进一步地感受到了神话故事的神奇魅力。
赵志祥老师的儒雅和睿智将学生带进了《春江花月夜》的唯美的情境中,他的引导语言之美,背景音乐之美,图片之美,师生朗读之美使会场的老师们犹如身临其境,意韵深长,令人回味。
窦桂梅老师的《戴嵩画牛》一课灵魂大气,活实兼备,追求融通、自由和美的境界。依托文本语言,链接资料信息,关注学生活动,站在学生立场,以轻松的方式让学生了解课文、理解课文。
王崧舟老师的《湖心亭看雪》一课,充满了诗情、诗趣,这篇文言文的意境和人物的精神境界,学生很难理解。王老师通过"读——品——思——赏"把孩子们带进了诗意的课堂引人入胜,尽显大家风范,令人叹为观止。
虽然只有短短的四天,但是名师带给了我很多的思想与感动,让我享用不尽,受益匪浅。我需要慢慢的理解,然后把所见,所想,所得带到我的课堂中去,做到真正不虚此行。感谢这些名师带给我们的精神大餐!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将会积极总结经验,向教育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们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全身心的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
教学评一体化心得体会 篇15
为进一步推进“双减”政策下的深度学习研究,探索关于备教学评一体化设计的实施策略,不断提升课堂教学质量,2月14日,兴隆街小学邀请全国深度学习教育专家崔成林教授作了“基于深度学习的备教学评一体化设计”为主题的报告。区教研室张森林老师参加学校活动。
崔成林教授,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山东省十大创新人物,泰安市功勋教师,泰山学院客座教授。长期致力于课堂实践研究,在教学设计、教学评价、现代课堂建构方面有独到见解和实践经验,已在国家和省市教育期刊发表论文上百篇。近几年,崔教授带领团队着力深度学习理论转化,推进深度教学改革,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获得了山东省教学成果一等奖、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崔教授本人也荣获“第四届全国教育改革创新先锋奖”。
崔成林教授从何谓有效、无效以及怎样才能让教学有效两个部分展开。他指出,有效课堂应是考得好的、学生有兴趣的、体现学科核心素养的课堂,要打造有效课堂,需备教学评一体化的研究,推动深度学习。而加强深度学习,应重视迁移、大单元教学、逆向设计及结构化思维的应用,从而更加适应“双减”要求下的教学需要,提升教学效益和质量。
崔教授的语言幽默风趣、深入浅出、入情入境、指导性强,为老师们详细解读了何谓“深度学习”及备教学评一体化的设计原则和策略。教师作为“助产士”,要帮助学生“生产”出新的`学习成果,帮助学生创造性学习。
通过一个个生动具体的实际案例进行对比分析,让老师们从思想深度上知道了怎样做才能实现真正的课堂设计,怎样做才能实施学生的深度学习。
为了更好地帮助老师们理解,崔教授不时与老师们进行互动交流,引发老师们一轮又一轮深入思考。大家热烈讨论了如何进一步明确教学目标设计、课堂中如何实现思维碰撞与迁移,如何让评价贯穿教学全程、如何设计作业等问题,从而实现备教学评一体化的教学理念。
崔教授的报告将深度学习理论与教学实际紧密结合,把先进的理念融入具体的案例,深入浅出,让我们对学科核心素养、深度学习和结构化思维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为我们埋下了一粒种子,希望这粒种子在我们的精心培育下,生根发芽,茁壮成长,结出丰硕的果实。
教学评一体化心得体会 篇16
今天非常荣幸参加了在郑州五中举办的“教—学—评一体化教学课堂评价实践研讨会”。在会议上,来自郑州五中的韩光老师和荥阳的李淑梅老师分别分享了对上一阶段语文同课异构的观课反思,郑州教研室的卢臻老师针对“课堂评价的认识与实践”做了相关报告。
在卢臻老师的讲座中,她再次强调,教学评一体化教学的核心在于课堂评价功能的发挥,即评价驱动教学,其实质是以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反馈来调控和驱动课堂。通过两位老师的反思和卢臻老师的讲解,我认识到,课堂评价又叫形成性评价,它伴随于学生学习的过程参照学习目标“为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估、反馈、解释、分析、指导,旨在促进,完善学生的学习。课堂评价的功能是,它是一种现时现报的评价,目的在于考校“我们正在做得如何”,在课堂上产生及时问责教学的效果,一方面问责老师是否教会了,哪里出了问题,还需要做哪些调整,两一方面问责学生是否学会了,哪里还需要补救,哪里还需要质疑。在课堂目标直线型的进展过程中,评价使课堂打了个回旋。因此,课堂评价改变了课堂节奏,由“快推”内容转向“慢引”学习;改变了教学视角,由紧盯课程内容转向聚焦学生学习;改变教学方式,由“教而不学”转向“学而后教”;改变了教学生态,由“满堂动或问”转向静悄悄学习。
课堂评价的运行以学生的表现为基础,构建自我评价和自我矫正的体系。课程内部前后一致,首尾贯通,学习即评价,学评一体,课程不能脱离评价。因此评价先于教学是评价驱动课堂的前提保障。
但是,能否在课堂上进行科学有效的评价取决于教师能否设计出准确有效的评价任务,能否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卢老师引领大家思考的问题是:什么是评价任务?评价任务有哪些类型?选择与设计评价任务的标准是什么?通过卢老师给出的案例分析,我了解到,评价任务不等于教学活动,后者旨在表明学生正在做什么,而前者强调在达成目标上学生是如何做的,做得如何,旨在获取学生表现的信息,提取证据,反馈矫正,促进表现。其目的是通过创设情境,与实际生活结合,使学生动起来,愿意参与,主动创造,激发学生学习潜能将文本与生活、知识、能力和情感有机融合。在设计表现性评价任务时要注意以下原则:一个前提,两个关键,三种性质,六个要素。一个前提即目标具体、明确、可测评。两个关键是任务要和目标匹配,与目标指向的核心知能保持一致,要创设情境,将学习置于与生活相联系的背景中。评价任务的设计要有邀约性,激趣性和挑战性。评价任务的设计需包含任务目的、学生身份、任务对象、任务情境、表现类型、任务要求六要素。然而,我们应注意,在依据教学目标进行设计时,教学活动不应太泛,教师还要细化解读目标,使目标指向准确,从而使课堂教学活动适度、精要、有效;我们还要明白,不是每个教学活动都要评价,评价是针对目标实施的。
评价驱动课堂,不仅仅是理念,更需要的是技术和实际操作能力。一线教师应敢于迈步,大胆尝试,踏实钻研,及时反思,不断总结,在探究中前行
教学评一体化心得体会 篇17
6月17日、18日,寒亭区实验中学有幸邀请到崔成林教授团队来我校指导基于深度学习的教学评一体化教学设计,培训指导聚焦目标细化和达标评价的设计。此次活动为我校教师呈现了一场精神盛宴,打开了教师视野并帮助教师对深度学习及教学评一体化教学理念有了新的理解。我校领导高度重视此次活动,校长袁世宝及领导班子成员全程参与培训。
前期,我校遴选出骨干教师与崔教授研究团队的成员进行同课异构备课,同时崔教授团队对我校骨干教师的备课进行指导,提出了基于深度学习的教学评一体化教学理念的备课修改意见,双方教师都经历了几易其稿的辛苦备课过程。
6月17日,进行了数学科的同课异构课堂展示活动。来自烟台的李宁老师、我校的马伟晶老师和陈洁副校长就《三角形》这一课题各呈现了一节复习课。6月18日上午,进行了英语科同课异构课堂展示活动,来自东营的陈金凯老师和我校的王俊芳老师展示课题为外研版教材七下《Module12 Western Music》的复习课。
每节课之后,崔教授带领听课老师进行医课活动,人人发言指出存在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并为下一位教师授课提出建议,避免再犯同样错误。最后崔教授结合每位授课教师的教学设计和课堂效果指出问题的根源,并给出修改建议,复习课就是把单元知识打通、串联、整合、提升、应用,复习课与习题课有本质区别。果然下一位教师的课就有了改善,课堂生态发生了可喜的改变。
崔教授采用的这种工作坊式的培训方式,使每位教师参与其中,体验过程,并引导老师们发现问题、思考问题、提出问题、一起把脉教学设计的问题,然后开出解决的处方,真有药到病除的疗效,老师们对崔教授的理念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通过同课异构及评课医课,崔教授再一次把脉我校教师在教学设计方面存在的盲点、痛点、痒点,为了取得良好的'培训效果,崔教授及李宁老师专门做了讲座,及时为老师们弥补理论的缺失。崔教授说落实核心素养的途径是深度学习和教学评一致性。深度学习就是要设计指向高阶思维的问题和任务,使学生思维进阶。教学评一致性是教学目标、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保持一致,不仅在教学过程中一致,也要保持课前、课中、课后的一致性。教师要洞悉课时课堂教学要解决的三个问题即学习目标是什么?如何达成学习目标?是否高质量达成了目标?而评价必须伴随全程,评价的重要性则不言而喻,崔教授说质量是评价标准的执行力,将评价落实的办法就是制定评价标准,有了标准就可以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就可以评价学生是否达标,所以崔教授提出质量大于天,评价掌生死的观点。李宁老师的讲座聚焦了达标评价、嵌入式评价的设计,以及如何设计量规。课堂上的生成性评价尤其重要,教师要会倾听学生的问题和回答,及时捕捉信息形成教育资源,抓住二次教学的黄金机会。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通过此次培训学习,发现我们在教学评一致性教学的理解、研究、应用方面任重道远,但是攻克难关的决心和目标已然在胸。我们将制定详细的计划和措施推进项目进展,使深度学习、教学评一致性的理念在课堂扎根,自然生发出教学相长的幸福课堂,培养具有核心素养的学生,办家长、社会满意的教育。
教学评一体化心得体会 篇18
20XX年X月X日下午,市教研所特邀XX市语文教育专家XXX老师,为XXXX语文教师进行统编版教材单元教学设计的培训。这使得我们对以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为取向的“大单元”教学设计有了更为系统认识和更为深刻的了解。
近年来,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一直是教学研究的重点,核心素养作为提升学生整体素养的重要途径,对学生学习意义重大,而如何在学科教学让核心素养落地生根,其实是要求语文学科在内容组织和呈现方式上都应作出新的改变。
学科组认真聆听聂老师讲座
聂老师从“大单元”教学的缘起出发,指出了教学中单篇教学的弊端,指出语文教学存在“浅、碎、杂”的'问题,最终导致“少、慢、差、费”的结果。语文教育历经变革,从多种方法中寻找突破,但依旧立足改变教师如何“教”的问题,而学生课堂学习状态一直很“浅”。
如何让学生的学习由“浅”变为“深”,聂老师便引出了深度学习的基本模式即“大单元、大情境”。“大单元”注重更注重整体,能将不同类型的单篇选文关联起来,改变语文知识点的碎片化教学;“大情境”则是将语文学习与学生生活关联起来,破消除学生与作品之间的隔阂,更加注重学生的阅读体验。实施“大单元”的教学设计,这也重在提升教师备课的站位,而什么样的站位决定什么样的眼界和格局。单元化教学,能进一步实现学生思维有效发展和提升,且更注重育人价值。
聂老师指出单元学习的五大基本特点:内容主题化、结构逻辑化、学习自主化、活动综合化、评价多元化;同时还为我们提供了单元设计的“六化”原理,即学习内容主题化、学习主题目标化、学习问题任务化、学习任务活动化、学习活动程序化。聂老师也为大家提供了自己研究的较为系统化的单元教学中单元主题确立的示例。
单元主题的确立使我们的教学目标更为清晰完整,每个主题之下,要激发学生的思维,问题的提出则是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重要途径,在单元设计中,设计问题必不可少,而问题的来源,主要源于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学生真实的生活、学习经验等。单元学习本质上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设计要以活动为支撑,但是活动的目的是解决问题,单元设计中专题之间的活动都存在内在的联系,每一个活动设计都是层层推进。同样,聂老师还是为大家提供了不同年级系统化、成熟的单元问题设计示例。
专家精彩分享
此次基于大单元教学设计的培训,不仅旨在为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而服务,也为教师的教学活动提供了更加清晰方向和更为前沿的视野,我们必须在新课程标准的引领下做出改变,以适应新形势下教学改革的趋势,从而更好地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服务。
教学评一体化心得体会 篇19
最近看了《教了不等于学会了》,感悟到“教学评一致性”基本原理,就是要求教师的教、学生的学、课堂的评价是一致的,而不是各自为阵、四分五裂,教师的教,是为学习目标的教;学生的学,是为学习目标的学;课堂的评价,是对学习目标的评价,教学评在目标的统帅下实现一致性。教学时必须面对的主体是学生,教学方法、教学策略、教学理念的生命化会给课堂注入全新的活力,这一活力也必定让学生的学习焕然一新,让课堂变得生动、有趣且人性化。这要求教师做一位“专业型教师”。
首先,确立清晰的目标体系。小学语文学习评价的目标体系,既应包含每一课、每一单元的目标,更应着力构建好每一个学期、每一学年和整个小学阶段的目标,实质包含小学阶段各学期、各学年直至整个阶段的学习要求,全面反映小学阶段各个时期的`语文能力、语文素养要求,成为一个知识结构层层递进、能力发展螺旋式上升的整体系统。在日常教学中,学习目标常常是纸上谈兵式地存在于教师的备课本上似有若无:你说它无,老师说已经写好了;你说它有,我们在课堂上又观察不到它,你课后去访谈老师,老师们通常也支支吾吾讲不清楚,就是说了,也讲不出来目标的确定依据与过程。我们在探素“教一学一评性”课堂时,做的第一件事是研制学习目标,正确的学习目标是“教一学一评一致性”的前提,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学习目标是教师对学生预期学习结果的表述,为了保“教一学一评一致性,做到“该学”,要明白究竟什么学生在本课中该学的,二要做到“能学”,知道孩子的起点在哪?学习目标上有什么困难?
其次,设计基于目标的评价任务。小学语文评价是对学生语文学习情况的一种综合性评价。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语文学习历程,激励孩子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同时目标是评价的依据,又是评价所致力于达到的终极结果,因而可以说,没有评价的目标也就无法进行评价。所以当明确了目标之后,教师就应该设想“我用什么样的检测工具可以检测学生目标达成的程度”,例如可以通过观察、提问、表演、交流、练习、测试、作品等了解学生己经学习到了什么,离预设的目标还有多远,以便于自己做出基于证据的教学决策。
第三,规划基于目标的教学过程。即如何在教学过程中落实上述的评价任务,以便于学生有更好的表现,同时也便于自己不断了解学生的目标达成情况。这样既体现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以学定教、目标导向教学等思想,也体现了教学与评价二合一的思想。教学与评价不是先教后评,而是一个过程两个方面,即一体两面。归纳起来,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的主要特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目标源于课程标准,二是评价设计先于教学设计,三是教学全程指向学生学习结果的质量,四是体现“像专家一样思考”课程标准教学评价的目标一致性。
任何一堂课都不是孤立的知识传授,它需要考虑和顾及的东西很多,每上一节课都值得我们借鉴,但一切改变都离不开一个灵魂,那就是教学目标,教无定法,围绕着教学目标,设计合理的教学方案和评价机制,让孩子们在探索中学有所得,同时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将是我们一直所追求的目标。
教学评一体化心得体会 篇20
8月26日上午,迎来了全员培训的最后一场讲座,由杭州市滨江区教育研究院陈忠文老师主讲,主题为《大单元整体教学的路径》。
随着20XX年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制定,语文核心素养、学习任务群、言语活动等关键词成为大势所趋。随之而来的,初中语文教学领域也开始由单篇教学走向群文阅读,走向大单元整体教学。
陈忠文老师对“大单元整体教学”作出了如下诠释:在教学实践中,从学生深度学习与解决生活实际问题出发,以教材单元的核心内容为基础,提炼单元大概念,构建单元目标体系,向内深入挖掘、向外联结与拓展,合理规划单元教学内容,形成单元整体教学方案并付诸实践。
构建单元目标体系,是实施大单元整体教学的最重要一环。陈忠文老师以杭州闻涛中学高嘉诚老师的课例“人物精神的体现方法”为例,具体描述了单元学习终点,8条学习结果分别指向基本特征,学习方法及应用价值。明确了单元学习终点后,教师要为学生的深度学习提供具体的支架,以任务为驱动,创设真实情景,以读促写,在问题解决中落实单元学习目标。
那么,大单元整体教学有哪些具体的实施策略呢?陈忠文老师提出了两条具体可实施的路径。第一,整合资源,群文阅读。以指向语文核心素养为目标,根据课文核心价值和学情分析来开发整合教学资源,新课标强调“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语文老师要紧扣课程标准,在不脱离语文学习目标的前提下,结合当前的社会实际并根据学生的现实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取舍和改造。
第二,了解规律,掌握方法。统编教材中的单元导读和助学系统中,对阅读方法有着清晰而明确的要求,语文老师要按照认知规律,有序地指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掌握不同的阅读方法和策略。陈忠文老师分别例举了八上第四单元整合教学及《骆驼祥子》整本书阅读两个课例,向我们阐释了怎样从语言的形式进入作品的核心。
以指向语文核心素养为目标,以终为始,逆向设计,这样的新型备课形式无疑给我们广大的一线语文教师带来了新的巨大的.挑战。这就要求我们要仔细研读课程标准,在理解课程标准内涵的基础上将其解构,并结合教学现实转化为具体的课程目标、单元目标乃至课时目标;
其次,要学会提炼单元大概念。单元大概念是联结知识和素养的中间环节,是实现知识学习与核心素养之间有效对接的最佳选择。
最后,要根据单元学习目标设计系统化的学习任务。教师一方面要加强理论学习,去了解单元核心学习任务背后的理论基础,如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情境学习理论等;另一方面,要紧扣课标、教材和学情,发挥专业共同体的力量,让目标在活动中得到最大程度的实现,最终才能让核心素养真正落地。
教学评一体化心得体会 篇21
语文湿地第二季第29期公益大讲堂学习完了,感受最深的就是两位老师的讲座呈现出了非常一致的矛盾统一,而且越矛盾越体现了两位老师教研的勇为和有为。
越大却能越小
马老师的”勇为“首先体现在选择了“大”上。他进行大单元语文学习任务群的教学探索。“大单元”教学要求语文老师必须从大处着眼看整体性,要有统领全局的胸怀和眼光。所以大单元整合就意味着高要求的凝聚,需要达到多点的统一与个性的巧妙融合。而“学习任务群”是2022版课程标准提出的新概念,是新的热点,热点触碰者千千万,要把热点变为焦点,占领研究的高地,就如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一样艰难。如果把“大”和“新”结合起来研究,就更具有挑战性了。但马老师恰恰选择了如此,足见马老师之勇为。
马老师的”有为“体现在他能在大视野中聚焦,化大为小。他仔细研究教材中每一个单元的单元导语,研读导语中每一个词每一个句子的指向意义,从而找出了大单元教学的一般路径:提炼主题、明确目标、组织材料、设计任务群、评价反馈。在谈到设置学习任务群这一路径时,马老师又提出了具体的四点要求:贴近学生实际、体现学科属性、要有挑战性适切性、打通学法和活法,读写融合。然后结合自己研究的实例——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学习任务群和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任务群来阐述这一路径具体实施的方法。从理论到实践,有高度有梯度更有可操作度。
马老师大道至简,道不远人。非常值得学习和借鉴。
越冷却选越热
陈荔老师的讲座在第一期时我就认真学习了,当时就被陈荔老师在走停往返的选择中显现出的教育情怀而触动。这一次的讲座,陈荔老师一开口就给人一种厚重之感,这种厚重中似乎融含着一份责任的忧虑。果然她的讲座选题:语文综合性学习实施策略与评价。语文综合性学习正如陈荔老师说得被许多老师忽视。至少在我的周围,这一部分教学内容确实存在这样的情况。有的老师干脆跳过去,有的老师找一些综合实践活动的相关题目让学生来做,以题代教,有的老师下载课件照搬一下,课就算过了。因此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教学遭遇冷门是普遍存在的现象。但陈荔老师遇冷而研究冷,这就是勇为的表现。
陈老师的研究入冷而热出,越冷她却研究的越热闹,而且这种热闹是扎根的热,是追本溯源的热。她首先从《教育评价》《心理学》《课标》等许多资料的阐述中让大家明确“综合”的概念以及综合的意义。由此她得出研究结论:学生越早有机会独立进行综合,他们就越早感到,学校对于他们以及他们将来在更广阔社会中的生活帮了大忙。
陈荔老师一头扎进综合性学习理论的学习与研究中,找出了综合性学习的意义:培养学生的个性,提供知识、技能、思考力、判断力相互关联的机会、提供从情境中获取知识技能的机会。理论研究越透彻,教学实践的设计就越合理,越接近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与提升。陈荔老师随后结合自己研究的`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的具体实施办法来进一步呈现活动的有效性和必要性。这样的研究是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实现的。如果一个不热衷于此项事业的人是绝对不会有如此的行动和结果的。所以陈荔老师的研究让我看到了矛盾在她身上的高度统一——越冷却选越热。热爱、热衷、热情。她用她的热一点点融化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坚冰,让综合性学习呈现出明析的样子,语文老师们看的越来越明白,越来越觉得语文综合性学习可以为而应为之。
陈荔老师迎冷而开,独辟蹊径,创一条可循之路,值得追寻。
教学评一体化心得体会 篇22
三月的暖风吹开了大地,名师的引路指明了方向。《礼记》有言“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知困然后能自强”。有幸利用周末的时间参加了伊旗教育体育事业教育发展中心组织的语文学科的培训,通过本次培训,学到了新的知识,对于语文教学有了新的思考,也获得了新的成长。
本次培训内容全面而细致,包含了语文教学中的各大重要的领域,每一位专家的讲座和课例都凸显出了统编版教材要突破的难点,同时关注热点话题“双减”的落实。
吴勇老师以《统编小学语文“单元习作练课堂”课程构建》为主题,关注统编版教材以单元为主题的编排结构,重视在教学中落实学生阅读理解与语言表达内容的均衡,立足单元表达要素进行教学的整体规划。该课程的构建围绕四个节点,分别是:铺垫训练、靶心训练、补偿训练、提升训练,这四个节点训练形成完整的训练体系,落实训练点,有训练的目标和序列,有梯度,体现了循序渐进的能力训练特点。通过教学让学生从“外知识”的掌握到“内素养”的形成。通过观摩吴老师的课例以及认真倾听他的讲座,认识到写作教学要有目的、有路径、有序列。只要我们能循着吴勇老师指明的方向,在“语用”的视野下,更扎实地运用统编语文教材,扣紧语文要素,系统训练,能够让学生会写习作,能写习作,爱上习作。
张中良老师以《素养导向的言语任务情境设计》为主题,重视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和落实,以大单元教学为主题,以教材主题为主线,将教学内容有效整合,并与课外同主题内容有机链接,由单篇习得到课内整体习得,再迁移到课外的`应用,实现“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的教学,真正体现了“大语文”的教学观。同时,在教学中重视教学情境的创设,通过丰富多彩、充满趣味、学生乐于参与的活动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通过本次学习,让我认识到教学情境的创设要以语文自身特点为出发点,将教学目标结合进来,不能只是为了情境教学而教学,而是要保证教学内容和具体的情境真正结合在一起,而且要在具体的情境中展示一些基础性的知识,还要以课文的具体情况为依据,进行针对性的设计,使教学效率得到根本性的提升。
吴建英老师以《谈统编版教材古诗文以及文言文教学》为题,明确了中华传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点明了古诗文的教学价值,强调教学中要抓住“美是诗的本质”这一性质。教学中要回归文本,感知“文体之美”;因声求气,诵出“音律之美”;显象造境,“见”到“意境之美”;揣摩化言,品悟“语言之美”;知人论世,回味“意蕴之美”。让学生在学习古诗文的过程中能有美的震撼,心灵的洗礼。
鱼利明老师以《从快乐读书吧到快乐读书吧》为题,并且通过课例让我学到了快乐读书吧的教学方式以及具体的做法,阅读之前要让学生克服阅读“恐慌”,从片段入手,循序渐进;进入阅读后要进行多种阅读方式推进阅读;通过记录进行深入阅读,呈现多种阅读成果转换阅读收获。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两天的学习,收获可谓满满当当,又一次对语文单元整体教学有了更加清晰、更加深刻的认识。在接下来的教学工作中,要以各位名师的引领为努力的方向,深入的研究教材,将各单元的知识进行整合,扎实落实各单元的语文要素,有效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形成与发展。
教学评一体化心得体会 篇23
今天参加新学期第一次语文学科培训学习,我的思想上掀起了新的头脑风暴。
聆听了几位老师的作业设计展示,“大概念”单元教学以及河南省小学语文学科课堂教学基本要求等内容,让自己眼前一亮。
有谈到低年级的识字教学——徜徉自然,趣味识字的单元教学作业设计和课时教学作业设计的;也有中高年级的单元教学和课时教学的设计,都给了我极大的启发和思考。我看到了优秀语文教师的不凡,更认识到了自己教学工作中的不足和差距。
低年级教学内容看似简单,但面对的却是初学者,老师根据学段特点和课标要求,设计符合本年龄段特点的教学内容及作业设计,识字之趣、品词之乐、撷句之美六站式教学,看拼音识字,生活中识字,字典中识字,活动中识字,积累中识字,以不同方式将识字教学贯穿始终,实现了趣味教学和生活中的语文相结合,达成自己的教学目标,提现语文教学的核心素养,让学生学有所获,走进语文,走进生活,获得了美的情感体验。
最喜欢韦慧鸽老师的单元教学设计和课时设计,结合本单元主题设计这些扣人心弦的板块:读懂你——找到甜蜜的方向;了解你——探索甜蜜的路径;拥抱你——走稳甜蜜的阶梯。让学生明确单元学习的目标及课标学习要求,注重能力目标和习惯目标的培养。学生走进文本,寻找那一刻的感动,摘录课文中的场景和细节,体会那一刻的心酸,感受那一刻的温暖,延续那一刻的幸福,铭记那一刻的感动。在学习中去发现你爱我的点点滴滴,走进生活感受生活中你爱我的场景,体会你爱我的每一个细节,表达你对我的爱,这份深刻而又细腻的情感体验,由课内到课外,由别人到自己,有感动别人到感动自己,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熏陶了学生对爱的认识和升华。由心动到说出来,再到写出来,完成了听说读写的综合训练,心灵得到了一次洗礼,也让语文教学和生活最接地气,原来生活处处是语文。语文是最有生命力的学科。语文中渗透了艺术,渗透了情感,渗透了德语,更渗透了人文情怀和教育的真谛!
张凤英老师既给我们进行了理论阐释,又进行了课例品析。站在学者的高度深入浅出的解读文本。给我今后的教学指明了方向,从析读到研读再到鉴赏,从语言表达到文本二次解构以及对文本的挖掘鉴赏来解读文本。告诉我们一节好课的标准:学生获取了哪些知识?学生思维有哪些提高?学生的学习方法和技能有哪些提高?立足于学生的发展和生长点,无形之中对教师的备课、上课和自身素质都有了更高的要求。双减政策之下,教师的.成长和提升尤为重要,增质提效,减负减压,教师背负着双重使命。这是新时代教师面临的严峻挑战。只有不断的学习,提高自身素质才能不辱使命。张老师同时也展望了语文教学和吟诵的密切联系,课内与课外,儒学与道学、哲学、美学之间的千丝万缕。对童话和神话比较区分,以及小学课本中神话教学的编写意图和宗旨,做了高度的剖析和概括,古诗教学的方法和要领,遵循的章发都做了精辟的指引和讲解。引领我们在教学中要站在一定的高度设计课堂教学,让学生古诗学习中领会故事中的文化内涵,历史故事,人文景观,家国情怀。领略语文学习的别有洞天。感受语文学习的独特魅力。
赵飞燕老师一首诗经《蟋蟀》开启了新学期的学习之旅,穿越时空,古今相照,好乐无荒,良士瞿瞿。带领我们一起学习了《河南省小学语文学科课堂教学基本要求》,从研读课标、解读教材、了解学情、设计教学四个方面做了具体的讲解和点拨。指出当前教师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并给予了方法的指引。从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资源、教学方法、课时安排、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评价等方面都做了重点的讲解。最后又从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两方面做出具体的要求,特别强调了教学评价的必不可少。目标达成,学生素养的发展,教师素养的发展、课堂教学的反思都涵盖在教学效果中。
这次培训如沐春风,潮平岸阔,风正帆悬,我将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以这次学习为契机,刻苦钻研,虚心学习,深入领会文件精神,研读教材,把握课标,认真备课上课,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和业务能力,向优秀教师奋进,在语文教学的沃土上开枝散叶,硕果飘香。
教学评一体化心得体会 篇24
今天看到了不同学科的7位老师进行说课展示,耳目一新,别开生面。专家们的点评鞭辟入里,深入浅出。
首先通过大家的说课,我再一次回顾了说课的基本流程。说教材、说教学目标、说学情、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教学反思、说板书设计等环节,也教会我今后如何规范说课。
最让我眼前一亮的是开头两位美术老师的展示。当年我是以文科文化生的身份参加高考,进入大学的,所以对于美术并不是很了解,但是现在正好在带美术班,所以对这个方面的知识尤为感兴趣。王陈丹老师让我知道了“意象艺术”这个名词,毛舒攀老师让我看到人物面部表情的丰富性。同时两位老师的PPT制作的非常精美,值得我学习,而且很多视频技术是我还没有掌握的,还值得进一步探究。
本次我印象最深刻的说课是武汉中学马奔老师的《铿锵玫瑰亦多情》,因为同样作为语文老师的我最近也在备这一单元的课文,所以听起来就会有很多的感慨。这个单元从属于“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研习”这个学习任务群,其人文主题是“苦难与新生”,了解完这些,有利于我们们确立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把握大方向。
我十分认同马老师所拟定的本课的教学目标,通过文中对人物进行的各方面描写学习运用刻画人物、体现人物之“情”的手法,以此来培养学生的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分析发展形象思维、逻辑思维,促进深刻性、批判性等思维水平的.提升;并且马老师还在课文教学中带领同学们感受两位女性身上所体现出的人性美和崇高的家国情怀之美,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并且在人物形象的分析理解z中,不忘记传承、弘扬人物身上承载的中华优秀亲情、革命文化,这个教学目标就很好的落实了了核心素养的要求。
在七位老师发言完毕,专家们点评完之后,我陷入了深深的反思,我认为自己和这七位老师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
首先是主动钻研教学的精神还不够。在自己工作之余,没有主动挤出时间来开展自学,系统地学习学科领域内的前沿知识,我对新知识,新技术的学习不足。课堂中对古文的讲解不够透彻,很多东西自己也是一知半解。每次在上完一节公开课之后,放松对自我的要求和标准,不能及时写反思反馈。在做很多事情之前,虽有计划,但很难按计划实施,时常有“靡不有初,鲜克有终”的感觉。其实这种说课既是让别人了解自己的教学思路,同时也是自我复盘,提升理解的过程。
其次我的创新能力有待提高,要培养开拓进取精神。新老师在教学路上会面对很多的困难,需要不断克服,才能成就更好的自己。就像本次说课活动中的物理杜老师,她在展示环节当中,我就体会到她的物理实验遵循了真实性原则,感受到了这种反复实验的执着,坚持获得最为真实的数据的精神。我的语文虽然不用实验,但是在词句的探索,文章的剖析等等方面都需要一种创新开拓的精神,开创拓展的干劲,而不是缺乏迎难而上的勇气。
我的语文课堂算是比较常规的,因为大多数时候我实行的是单篇教学,对于群文阅读和大单元设计的思考较少。同时情境化教学又是当前的一个教学热点,回顾这个学期的教学,在这方面下的功夫确实还不够。我对自己的教研要求还不够严格。在这些方面,我应该向前辈教师们多学习,多和青年老师们探讨交流,自己也去多看看语文相关的前沿杂志,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班主任管理能力,不断抓落实。
活动中每位老师都讲得非常好,专家评点一针见血,丝丝入扣。这次活动的质量毋庸置疑,让青年教师们获益颇多。希望自己能够借鉴这些老师身上的长处,不断提升自己的说课技能,教学技能,培养缜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评一体化心得体会 篇25
在20XX年X月X日全市的大教研活动中,我们学习了聂老师关于统编教材单元教学的教学,单元教学是一种高效率的教学方式,此种教学方法有利于克服教学过程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并能够高效快速地完成教学任务,省时省力。
传统的教学方式是学一课再学下一课的教学模式,不言而喻,此种教学方式耗时多,投入多,回报少,效率低的教学方式。社会不断进步,也要求教育方式的不断改进。单元化的教育方式是实现资源优化的一种最优方式。
现行的初中语文教材是把课文按单元编排的,同时秉承着“易教易学”的原则。按单元划分,可以将相同体裁的内容同时讲解,有利于学生系统地全面地掌握相关知识,不仅可以加深学生的学习思维记忆,同时可以举一反三地使学生自己在搜集相关知识上有所扩展。
此种教学模式的安排,使每个教学单元都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教学单位,而每个单元有存在着普遍的三个层次:从教读到自读,从课内到课外,从阅读到写作,内容繁杂丰富,安排得科学合理,重点突出明显,目标明确简易。此种方式还保证了学生在教学的过程的积极性和独立性的探索,是培养其探索以及分析能力的有效方法。
通过学习反思以往的教学,以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四季美景”为例,它包括教读课文朱自清的《春》、老舍的《济南的冬天》、自读课文刘湛秋的《雨的四季》以及古代诗歌四首。对每篇课文的教学目标进行系统化的设计,《春》侧重于朗读、修辞的欣赏、感情的体会;《济南的冬天》着重于对比手法和结构的分析;《雨的四季》倾向于文学小评论和仿写等,进而促成学生的语文学习思想体系。
同时拓展阅读篇目,例如高晓声的《充满活力的春天》、钱钟书的《夏夜》玛拉沁夫的《草原之冬》等。这些文章都是从不同的角度叙述四季,丰富了“四季”的内容和写法,更能让学生领悟“四季”的真谛,从而获得人生的启迪,并且为写作张本。
总而言之,单元教学是现代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不可或缺的教育方法,它的实施将大幅度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不仅可以使学生的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还可以减轻学生繁重的学习负担。而对于教育者来说,不仅省时还省力。单元教学模式不仅有利于学生更有利于教师,可以说,单元教学模式是实现师生共高效的捷径。
教学评一体化心得体会 篇26
为进一步推进“双减”政策下的深度学习研究,探索关于教学评一体化设计的实施策略,不断提升课堂教学质量,2月14日,兴隆街小学邀请全国深度学习教育专家崔成林教授作了“基于深度学习的教学评一体化设计”为主题的报告。区教研室张森林老师参加学校活动。
崔成林教授,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山东省十大创新人物,泰安市功勋教师,泰山学院客座教授。长期致力于课堂实践研究,在教学设计、教学评价、现代课堂建构方面有独到见解和实践经验,已在国家和省市教育期刊发表论文上百篇。近几年,崔教授带领团队着力深度学习理论转化,推进深度教学改革,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获得了山东省教学成果一等奖、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崔教授本人也荣获“第四届全国教育改革创新先锋奖”。
崔成林教授从何谓有效、无效以及怎样才能让教学有效两个部分展开。他指出,有效课堂应是考得好的、学生有兴趣的、体现学科核心素养的课堂,要打造有效课堂,需教学评一体化的研究,推动深度学习。而加强深度学习,应重视迁移、大单元教学、逆向设计及结构化思维的应用,从而更加适应“双减”要求下的教学需要,提升教学效益和质量。
崔教授的语言幽默风趣、深入浅出、入情入境、指导性强,为老师们详细解读了何谓“深度学习”及教学评一体化的设计原则和策略。教师作为“助产士”,要帮助学生“生产”出新的学习成果,帮助学生创造性学习。
通过一个个生动具体的实际案例进行对比分析,让老师们从思想深度上知道了怎样做才能实现真正的课堂设计,怎样做才能实施学生的深度学习。
为了更好地帮助老师们理解,崔教授不时与老师们进行互动交流,引发老师们一轮又一轮深入思考。大家热烈讨论了如何进一步明确教学目标设计、课堂中如何实现思维碰撞与迁移,如何让评价贯穿教学全程、如何设计作业等问题,从而实现教学评一体化的教学理念。
崔教授的报告将深度学习理论与教学实际紧密结合,把先进的理念融入具体的案例,深入浅出,让我们对学科核心素养、深度学习和结构化思维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为我们埋下了一粒种子,希望这粒种子在我们的精心培育下,生根发芽,茁壮成长,结出丰硕的果实。
教学评一体化心得体会 篇27
相信“双减”二字大家都不陌生,并已深深印在脑海里。王校长也曾经在校大会上不断强调:“双减是学校特色发展的必走路径,是学校发挥课堂教育的主阵地作用,也是全面优化学生学习过程,着力实现高品质的学习成果。”寒假即将接近尾声,有幸参加了盐湖区小学英语教师“双减背景下的教学评一体化”寒假培训英语专场学习,更深刻感受到“双减”是当前和今后的一个重要政治任务,“双减”是引导教育回归本真,回归高效,回归质量的必经之路。
一、试卷命题方向更注重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人民路小学的解晓芬老师重点分享了小学英语试卷命题设计及作业设计,众所周知,随着新课程标准改革,我们要更应该关注学生过程性评价,我们培养的不是考生,而是培养新时代真正会学习的人。试卷命题依据也应该充分体现新课程标准,全面遵循了科学性、明确性、全面性、整体性、创新性的原则,重点考查学生的语言基础知识和语言运用的能力。命题要求也从原来的听力和笔试上增加了口试,由此可见英语口语的重要性,英语作为一种语言,其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学会用英语,能将英语作为口语交际的工具。
新学期希望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口语能力时不拘泥于教材,一切活动源于教材而高于教材,即做到活用教材。课前给学生话题进行口头展示,让学生学会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达;课中提高小组合作能力,让学生学会创编对话,达到学以致用;课后归类总结,学会知识的总结和重建。努力为学生创设口语运用的环境,增加学生口语实践的机会。
二、分层作业设计要注重趣味性和层次性相结合
作业设计是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根据学生总体和个体的特点及需要,为了更好地达成教与学的任务巩固所学的知识与技能,形成核心素养,主要由教师布置,学生单独或者合作完成的工作或者活动的总称。
分层作业设计是我们一直探讨和学习的话题,宁一静主任分享了“双减”背景下的作业优化设计,她从分层作业的内容、分层作业学生的需求、作业评价体系以及双减达成效果、作业设计应该有利于学生知识、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发展等方面重点阐述。尤其是分层作业要重点体现趣味性和层次性让我感受颇深,再联系上学期的教学工作,无论是课堂上还是课后在作业设计中能够做到分层教学,但是在分层作业设计上还是缺少趣味性,不能很好的调动学生的作业书写的积极性。
通过本次学习,让自己更好地对分层作业有更深刻的理解,基础性、理解性、记忆性、应用性、实践性和生活性作业应该相结合,既能够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学习技能,又达到了拓展和实践的运用,以此来唤起学生做作业的激情,提高学生的.作业完成效率和积极性。
三、作业设计要注重评价与反馈相辅相成
我们在给学生布置作业的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都是作业布置---作业批改---作业分析---作业讲评---作业辅导---作业反思,如何让评价和反馈更高效的辅助于我们的教学,是值得我深思的一个问题。
考虑到自己的班级比较多,每天一节英语课,每课教学任务也不同,作业的有效评价和及时反馈成为了日常教学工作的一个不足。我认为作业评价和反馈应该从作业设计的难易程度、学生完成情况、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学生的理解思考方面、作业书写方面、英语配音发音方面、教师评语方面,争取让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相结合。作业评价和反馈是不可分割的,也是教学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教师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和反思自身教学的有效渠道。只有反馈和评价的及时性和有效性才能更好辅助教学。
“双减”减轻了学生的作业负担,减轻了校外培训负担,但同时也为教师带来了更多的挑战,只有不断反思自己,才能实现课堂增效、才能精准教学、合理教学、高效教学。让“双减”落地,让“教育”归真,自己一直在努力践行。
【教学评一体化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教学评一体化心得体会(精选20篇)12-16
数学教学评一体化心得体会(精选11篇)12-14
新课标教学评一体化心得体会(精选14篇)12-14
教学评一体化心得体会(通用6篇)12-22
教学评一体化心得体会(通用7篇)12-13
践行教学评一体化反思范文07-03
教学评一体化心得体会范文(通用10篇)12-22
小学教学评一体化心得体会(通用5篇)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