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的学习心得

时间:2022-06-15 14:56:09 学习心得 我要投稿

数学的学习心得11篇

  我们得到了一些心得体会以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总结积累经验。那么写心得体会要注意的内容有什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数学的学习心得,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数学的学习心得11篇

数学的学习心得1

  有的高一学生感到,老师讲过的,自己已经听得明明白白了。但是,为什么自己一做题就困难重重了呢?其原因在于,学生对教师所讲的内容的理解,并不是掌握的程度。因此,新王牌教育的王老师要求自己班上的同学们每天在做作业之前,一定要把课本的有关内容和当天的课堂笔记先看一看。能否坚持如此,常常是好学生与差学生的最大区别。尤其练习题不太配套时,作业中往往没有老师刚刚讲过的题目类型,因此不能对比消化。如果自己又不注意对此落实,天长日久,就会造成极大损失。

  做题之后加强反思。学生一定要明确,现在正做着的题,一定不是考试的题目。做题的目的是为了学会解题思路与方法。因此,要把自己做过的每道题加以反思。经验丰富的王老师总是在课上帮助同学们总结一下自己的收获。总结出:这是一道什么内容的题,用的是什么方法。做到知识成片,问题成串。日久天长,构建起一个内容与方法的科学的网络系统。

  新王牌教育王老师告诉我们:初中数学的考试方法,基本上是学什么考什么。高中数学考试却有许多截然不同之处。高中数学的考试考的是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考试题多一半是生疏的题目,是考生不能依赖模仿加以解决的问题。学生最感困难的是没有思路。分析不出所要解答的题目的问题结构。打个比方,老师不断地讲解谜语,分析它们的结构,特点,思路,猜法。作为一名学生,你把这一切都背下来,考试时依然没用。考试时,让你猜的一定是新编的谜语。考的是你的能力。

数学的学习心得2

  五年级上学期,我们学习了小数的加、减、乘、除。看似简单,其实它和我们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特别是小数的四舍五入法,只有灵活应用,才不会出错。

  比如,我们五(2)班去春游,班上一共有60人,要租面包车,一辆面包车可坐25人,那么要租几辆车呢?按照常规思路,用60÷25=2.4(辆),那么根据小数的四舍五入法不就要两辆车吗。可是再想想,剩下的10人难道走着去吗?根据实际情况是要租3辆车才行的。还有我们学校做校服,一套校服要用2.2米布,现在有266米布可做多少套呢?用266÷2.2≈120.909(套)按照小数的四舍五入法,那就是121套,可是另外一套布不够呀,答案只能是120套。

  小数不仅有趣还存在着奥秘。就这学期单元测验来说吧,上面有一道判断题就有很多同学认为是对的。题目是这样的:1.3除以0.3的商是4余数是1.好多同学按照常规的竖式进行演算,余数确实是1。可是大家忽略了一个问题,在计算过程中,我们把被除数和除数都扩大了10倍,所以得出的余数也就扩大了10倍,而真正的答案应该把余数再缩小10倍,等于0.1,而不是1.

  看了这些例子,大家是不是觉得小数很有趣呢?我们只有在学习中多动脑筋,细心审题,才不会出现错误。

数学的学习心得3

  各位同学,我学数学有以下几点:

  经验,跟大家共同分享一下。

  一、课内重视听讲,课后及时复习。新知识的接受,数学能力的培养主要在课堂上进行,所以要重视课堂上的学习效率,寻求正确的学习方法。上课时紧跟老师的思路。特别要抓住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要认真独立完成作业。并且在每个阶段的学习结束后要进行整理和归纳总结。

  二、适当做题,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

  要想学好数学,做题是难免的。刚开始要从基础题入手,以课本上的

  习题为准,反复练习打好基础,有时间的话再找一些课外的习题,以帮助开拓思路,提高自己的分析、解决能力,掌握一般的解题规律。对于一些易错题,写出自己的解题思路和正确的解题过程比较并找出自己的错误所在,及时更正。

  三、调整心态,正确对待考试。

  首先,应把主要精力放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这三个方面上,因为每次考试大部分的是基础性的题目,其次,在解答考题时,对于一些容易的基础题要有十二分把握拿全分;对于一些难题,也要尽量拿分,考试中要学会尝试得分,使自己的水

  平正常甚至超常发挥。要注意的是,在解题过程中,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使自己在任何时候镇静,克服浮躁的情绪。特别是对自己要有信心,不断鼓励自己,除了自己,谁也不能把我打倒,要有自己不垮,谁也不能打垮我的自豪感。

  由此可见,要把数学学好就得找

  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了解数学学科的特点,使自己进入数学的广阔天地中去。谢谢!

数学的学习心得4

  离11.7温州学习已经过了十天,在这十天里,游走在现实与理想之间,剩下的除了“后遗症”,还有爱因斯坦的关于教育的名言:“当一个人忘掉了他在学校接受的每一样东西,那么剩下来的才是教育。”三天的学习,见识了苏派风格的课堂与教学理念,见识了北方名师的温文博学;体会了现实与理想的差距,意识到形成自己风格的重要性。

  一、学习掠影

  郑毓信:数学教育应回归数学学科本质:科学性;刘德武:教育教学应该慢下来;强震球:教学设计回应了郑教授的数学本质;刘松:大师遇到学生不通的时候,也会着急的;张齐华:同课异构再一次证明了,教学要跟随学生的步伐,但又要走在学生的前面;徐斌:稳重,层层深入,一节生动的常态课;华应龙:文学素养极高的大师:《找次品》一课,是全会的高潮;程鹏:我们的同伴,我们共同的问题在他身上全部体现;余颖:游戏与数学无关;罗鸣亮:全课一条线索:摩托车到底多少钱?教好书是一项技术活;贲友林:以学生前研究为基础,课堂上老师引导者,可是差生怎么办?黄爱华:一代名师遇到学业一般的学生也会着急,他的新东西“微格教研”和我们大学时的教学实习有点相似。

  二、精彩的片段:

  本次的高潮当推华应龙老师《找次品》一课和《好老师:播种太阳》讲座。《找次品》一课中一个亮点或是创新是“第三个盘子”。

  《找次品》一课是五年级下册数学广角的内容,这是一个经典的数学智力问题,即:“若干个外表完成相同的零件,已知其中一个是次品,次品比正品重一些(或者轻一些)。使用一架没有法码的天平,至少几次就一定能找出这个次品?”

  (一)出示问题,充分理解题意。

  81个乒乓球,只有1个比别的重,如果只能利用没有法码的天平,请问你最少要称几次才能保证找到最重的这个球?

  华老师先引导学生读题,找关键词:“只有1 个”“没有法码”“最少”“保证”,再让学生把这道题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这是一般老师都可以努力能做到的,但华老师不同,他紧接着以老子的名言:“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将学生的思路集中到化简上。

  (二)化简题目,体会化归思想

  华老师带领学生,从2个球开始,探索找次品,并在黑板上用简图表示称的过程,并且用课件演示了称的过程,非常形象,通俗易懂。

  3个球中找次品,是全课的第一个小高潮:在探索找的次数时,有同学说需要称2次,有同学说只要1 次,最终统一意见,只需要一次。同时,他还用课件演示了称的过程,提出了“第三个”盘子的思想。在这儿,华老师有效的组织学生汇报了找的过程:“两边各放一个,如果不平衡,沉下去的就是重球,如果平衡,没有称的就是轻球”然后同桌之间相互说,这样在里给学生有一个消化的时间。为下一个难度“8个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8个球中找次品,是全课的第二次高潮:这里华老师,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索,并组织全班同学听了同学间的汇报,刚开始同学们一致认为,先把球分成平均的2份,即每个盘子中放4个,然后有重球的一端,再分成两份,取其重,再分成两份,找到了重球。华老师一一认同,并将它板书在黑板上,8个球要称3次。随即请同学再探索9个球的情况,同学们在探索9个球的时候,受了“3 个球”方法的启示,将9个球平均分成3份,取其重,总共称两次即可。细心的同学发现:“怎么8个球比9个球称的次数还多一些?”于是,又反回来探索8个球的情况,得出了8个球也可以2次长到次品。在这儿,华老师,及时的抛出

  了问题:“8个和9个两次称法有什么不同?”生汇报:1、用的盘子数不同,2、每次分的个数不同:9个正好平均分成3份;8个也分了3次,但不是平均分。“那他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都分成了3份”“为什么要分成3份?”在华老师的问题中,学生明白了“尽可能平均的分成3份,充分利用第3个盘子”,也就是化归的思想。最后小结找法:用总结乘1/3。

  经过前面称法的演绎,学生都很快掌握了解题的要领。如果前面的课,只是给观众一次展示了一次精巧的教学设计和炉火纯青的教学艺术,那么接下来的讲座给了听众一次如何回归教育真谛的思考:

  华老师在讲座中谈到了他的一次公开课:一个女生直白的话:这不是打击我们成绩好的吗?原因是他对于成绩并不是人生唯一的评价标准的言论。后来,他在课堂上,再一次给了女生一个交待:人皆可以为尧舜。两个月后,他再致电那个女生:你还记得我吗?记得那次课吗?那个女生犹豫许久,似乎不太记得了,但她记得他的那句话,不过变成了:“成绩好的会走得很远”。华老师用这个故事向我们说明了一个道理:“我们只会看到我们想看的,只会听到我们想听的。”这个故事引发的不仅是我们对于教育真谛思考,更引发的是整个人生自我实现的思考:不同环境造就不同的人,如果不想任由环境塑造下去,应该多看看书。

  三、存在的困惑:

  这次学习,我看到了一种比较贴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学生前研究——课堂总探究。这种方法比较好,可是差生怎么办?我回到现实课堂后,也试着让学生自己探索一些东西,可是常常差生比较难跟上,他们更喜欢即时的欢乐。如果非要给次学习一次“谴责”的的话:大师:您是如何做到您的课堂,您的学生随时都在听你上课?理想固然美好,但落到实处,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瓶颈,出现各式各样的缺陷,还是大师的话缅怀我们矛盾纠结的内心:有些成就是靠天分的。

数学的学习心得5

  作为一个过来人,我觉得这是比较正常的,题主不需要有多余焦虑。在我大一刚开始学数分和高代时,整个思维模式也受到了“新数学”的洗礼,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可能,对于大学之前没怎么接触过这些课程的大部分人,都会有与你类似的感受。

  反正我们班在大一之后,有好多弃坑转专业的,认为大学“数学”跟想象的不一样,整天就是概念证明啥的,有些枯燥无味。

  我想这主要是因为我们被中学的数学束缚太久,习惯了“计算式”的数学。

  想一想,我们在大学之前所接触的数学,主要是初等代数,平面和立体几何,三角函数和圆锥曲线,多项式和不等式等内容,课上所学也注重技巧的运用,和形式的计算及简单的推导。事实上,这些绝大多数是三百年前甚至两千年前的知识,关于现代数学的涉及基本没有。

  即使高中时接触到了导数,极值等有关极限的概念,但没有讲更深。很多概念,还是停留在特定模式的计算和“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理解层次上。

  而近代数学的发展,特别是分析的严谨化以来,“数学的本质已经不是计算,对数学的精通不意味着能够做复杂计算或者熟练推演符号。近代数学的重心已从计算求解转变为注重理解抽象的概念和关系。

  证明不仅仅是按照规则变换对象,而是从概念出发进行逻辑推演。”(出自微信公众号: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数学是什么?)所以,从高中到大学,所学的数学,内容上可以说是有了质的提升和深化。尤其数分里,很多知识点的定义,真真表现了分析的严谨和自成体系的理论。像极限的表述,就把一个脑海里变动的过程所导致的结果,合理地用定性的语言作了描述。

  这很“数学”,不再是意会的说不清道不明。虽然会遇到困难,但是我相信当你耐心地钻进去,体会概念之间的联系,证明的精巧和严谨会极大地刺激你的求知欲,这是数学专业学生的必经之路。

  我认为你目前的状态,首先要能清楚地理解每一个概念和定义。如果有不清晰的点,请教一下老师,这是事半功倍的,因为以老师多年的数学功底和教学经验,可以帮助你更准确地把握一些关键知识点和定理的运用,平时要及时地多做练习,掌握一些解题的技巧。

  可以买一些教材配套的参考书啥的,遇到不会的,学习一下标准的解答,也不要死磕,毕竟没有那么多时间和精力。一切学习,都是从模仿开始的,根据书上定理或者例题的证明思路,要学着去尝试证明别的题。

  总之,要多读,多想,多做,这样你的学习能力的积累和理解力才能提升。学好这些基础课是极其重要的,后续的很多课程:像实变函数、泛函分析,抽象代数等都是数分高代的抽象版,如果一开始的学习里积攒很多不扎实的点,会让以后变得更加难以捉摸。

  我自己现在就是,当开始真正研究问题时,不得不耗费精力去弥补之前的不足之处。

  守得云开见月明,我觉得如果你是真正爱数学,能作为一名数学专业的学生去感受数学所表现出的优美和深刻是很幸运的,你有机会去真正理解数学是什么?加油,我相信你会做的越来越好

数学的学习心得6

  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我深知要教好这门课,就必须对这门课程的课程标准完全了解。在现在的教学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的新课标有了巨大的变化,那现在的小学数学对于学生来说,到底是一门怎样的课程呢?通过又一次学习了小学数学新课标,再结合具体的工作实践,我有了如下几点体会:

  一、教师要成为终身学习者。

  教师要走进新课程,实现课程目标,其自身必须有先进的、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教育理念。为达成这一目标,教师首先要把自己定位成一个“学习者”。教师要在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上,学习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研究前沿的最新成果最新知识,还要学习与提高对人的认识,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运用以及教育研究等方面的知识,构建多元化的知识结构,使自己不仅会教,而且有自己的教育追求与风格。现代教师不再比喻为“一桶水”,而应当被比喻为“一条不断流动的河流”,“装满一桶水,享用一辈子”的思想已不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

  二、学习模式的多元化。

  教育家陶行知说过:“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在新课程中,传统意义上被认为是知识传授者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将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建立起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平等的朋友式的关系,营造和谐的教与学的氛围,创设师生“对话”的情境,使学生体验平等、自由、民主、尊重、信任、同情、理解和宽容,形成自主自觉的意识、探索求知的欲望、开拓创新的激情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这就需要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形成平等而又密切合作的关系,以达到共同合作完成知识建构的目的。创设情境,发挥最佳效果。

  在教学实践中,可以从日常生活入手,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使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同时把学习到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实际,使学生亲近数学,感到学习数学的快乐,初步体现与现时生活的联系。

  三、在教学中,充分关注学生情感态度变化,采取积极的评价,较多地运用激励性的语言。

  如:说得真好!你懂得真不少!你想象力非常丰富!真会动脑筋等等!调动了学生积极探求知识的欲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情感,让每个学生体验成功,增强自信心。转变学习方式,培养实践操作能力。我们体会到要实现学生学习方式转变要注意做到:既重视科学精神,

  又充满人文精神教育。也就是基本功要扎实,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熟练,还要关注每一个孩子,尊重学生人格,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教师要有创新的教学模式,创新的教学方法,灵活的教学内容的选择,以创新思维培养为核心的评价标准,要善于打破常规,突破传统观念,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学生正处于人格塑造和定化时期,社会文化中的价值取向、理想和信仰、道德情操、等都会受教师潜移默化的影响。

  四、教学素材源于生活、用于生活

  从学生实际生活经验入手。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认识周围事物,用数学的概念与语言去反映和描述社会生产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能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生活中充满了数学。从而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学习中。如《吨的认识》让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况中感受并认识吨,建立吨这一概念。

  小学生都有比较强的好奇心和好胜心,他们渴望在学习中自己去发现。教师要善于保护并善于激发学生的这种欲望。这些发现和欲望都是基于对现实的理解和发现。浙教版的很多单元结束时都安排了实践活动课。这些实践活动课都是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五、教学活动注重实效

  有效的教学活动必须目的明确,盲目的活动往往是低效的、无效的。课堂教学活动能否落实到位,最关键的是看是否制定了明确的目的。我们在课堂教学设计时首先考虑的应是教学目的,而不是教学方式、教学手段。因为方式和手段都是围绕目的来实施的。

  教师应引导学生把动手和动脑有机的结合起来。启发学生的多种感观。自主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体会活动中的数学成分。如《连加、连减》一课。学生利用教材提供的学习材料让学生自己说情景、自己说想法、自己提问题、自己解答问题。学生不再是被动的学,而是主动的、创造性的学。这样的学习有利于调动学生内在的动力,有利于学生潜能的开发,有利于知识的掌握。

  现阶段,合作学习经常出现在我们的课改课堂上。合作与交流能增强学生的自我意识,促进学生自我反思,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合作精神,初步学会基本的合作方法。合作学习的关键在于何时合作,我觉得在以下几种情况下必须合作:1,所学的知识是难点,学生感到有难度,有困惑。2,所学的知识是重点,学生需强化该知识点。3,所学的任务较重,较难,需要大家分工。如果只把合作学习当做形式而放任自流,那时无效的合作。

  六、教师角色的变化

  教师作为促进者,其角色行为表现为:帮助学生确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和发展能力;创设丰富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为学生服务;建立一个接纳的支持性宽容的课堂气氛;与学生一起分享他们的情感体验和成功的喜悦;和学生一道寻找真理;能够承认过失和错误。

  作为引导者,教师要记住自己的职责是教育所有的学生,因而要坚信每个学生都有学习的潜能。再课堂教学中,要尽量地给每位学生同等的参与讨论得机会。要经常仔细地检查、反省自己是否在对待不同学生上有差别。要常常了解学生得意见,看看他们是否察觉到了教师在期望上的偏差,随时审查,随时修正。

  3、教师在课堂的位置,将不在是知识传授着的固定位置——讲台,而在教室里流动起来,将参与道学生活动之中,与学生分享知识并获得情感体验。

  新课程实际上对教师提出了教育专业工作者的要求,这就是教师要成为学生成长的引领者,学生潜能的唤醒者,教育内容的研究者,教育艺术的探索者,学生知识建构的促进者,学校制度建设的参与者,校本课程的开发者。我们应该把学和做结合起来,由理论到实践,多看、多读、多写、多做。

数学的学习心得7

  8月26日,在旗教研室的组织下,我们在旗实验小学学校进行了为期9天的数学团队活动。活动中,为我们一线的老师提供了难得的“教学蓝本”。我们对小学数学三、四、五年级的内容进行了集体备课,并分组分问题讨论,然后集体交流。这次团队活动为老数学团队活动学习心得师们提供了相互交流的平台。以往自己备课,有时会思路狭窄或出现知识错误。在团队活动中,教师间的相互交流,了解他人的教学思路和方法,取长补短,推陈出新,这样既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也有利于我们教师自身素养的提高。

  一、教师要挖掘教材,领会教材的编写意图,要把握好教与学的尺寸。

  数学课堂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课堂上会出现很多不确定的因素,需要教师发挥数学智慧,灵活应变,这就要求教师在使用教材时,要认真分析教材,对教材进行再创造,有意识的从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过程的预设,教学效果的落实等方面来体现数学思想方法,实现的教材的再思考,再创造。

  二、创设生动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兴趣盎然中学习。

  数学教学是一门艺术,它应艺术的展现在学生的面前,创设情景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教师要根据教材的特点,灵活运用。只有教师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才能如饥似渴的学习丰富广博的知识。正如孔子所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之着。”每位教师都应是一名出色的演员,以丰富有趣的语言,真诚的情感进入每个角色,使学生乐学上进。

  三、教师的发问应该注重技巧。

  数学的语言要求简洁明了,发问要注重启发式,与语文教师丰富的词汇,华丽的句子不同。数学老师说的都是一些“你是怎么想的?”“你有什么发

  现?”“谁愿意把自己的算法与大家分享一下。”等等。让人感觉很亲切,学生也乐意回答,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

  性。

  四;让位还权,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这不仅仅应是从事教育工作者的一种理念,更应当采取适当的方式,促使学生表现出这一点。这样从根本上帮助教师“让位还权”,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学中,要很好地落实这一教学思想,要认真体会教材提供的“情景问题”用意所在,引导学生自主地看,自主地说,自主地做,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重新“创造”有关的.数学知识,感受数学创造的乐趣,增进学好数学的信心,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我认为这种教研形式还是比较好的,今后如能继续学习,一定会让与会的老师们有所收获,从而转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行为,提高教学效率,提升教学质量。这次团队活动对我来说,收获还是很大的。

数学的学习心得8

  这三天,本人通过对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的学习,就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作如下几方面的思考: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 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归纳、类比、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进一步发展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师是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师要积极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过程。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成功的学习体验,得到相应的发展;要因地制宜、合理有效地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益。

  (一)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

  教学中,要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感受数学的力量,同时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例如,计算教学应注意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联系,让学生感受到通过计算可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我们可以让学生估计一下,哪个答案接近自己的年龄?(①500分;②500周;③500时;④500月)学生可能会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猜测。此时,教师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如何知道自己的猜测是准确的或比较准确的。为了回答这个问题,学生将会进行必要的计算,从而体会计算的必要性。又如,在空间与图形的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学生生活中的事物,引导学生探索图形的特征,丰富空间与图形的经验,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教学中可以组织学生分小组观察讲台上的物体,让学生站在不同角度看这个物体,体会从不同的角度看同一个物体时,所看到的形状的变化,并用简单的图形画下来。也可让学生根据下面的要求在方格纸上画出示意图:假设科技馆在学校的正东方向500米处,小红家在学校北偏西60°方向300米处,医院在学校正南方向1000米处,汽车站在校南偏西30°方向400米处。学生可以根据这些信息,在方格纸上确定适当的单位距离,标出相对位置后,教师应及时组织学生,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二)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数学学习过程充满着观察、实验、模拟、推断等探索性与挑战性活动。教师要改变以例题、示范、讲解为主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投入到探索与交流的学习活动之中。

  例 在下面的横线上填数,使这列数具有某种规律,并说明有怎样的规律。2/5,1/5,( ),1/xx年级的学生指导如何进行预习、听课、记笔记、做复习、做作业等;要考虑到观察能力、想象能力、思维能力、推理能力及总结归纳能力的培养。一位老师教学水平的高低,不仅仅表现他对知识的传授,更主要表现在他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二、变“走教案”为“生成性课堂”

  当师生的主动性、积极性都充分发挥时,实际的教育过程远远要比预定的、计划中的过程生动、活泼、丰富得多。教师要利用好即时生成性因素,展示自己灵活的教学机智,不能牵着学生的鼻子“走教案”。要促成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教师要创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教师要在教学中真正建立人格平等、真诚合作的民主关系。同时教师要高度重视学生的一言一行,在教与学的平台上,做到教学相长,因学而教,树立随时捕捉教学机会的意识,就必定会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更加活泼有趣,更加充满生机,也更能展示教师的无穷魅力。

  三、变“权威教学”为“共同探讨”

  新课程倡导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对我们教师的职能和作用提出了强烈的变革要求,因而,教师的职能不再仅仅是传递、训导、教育,而要更多地去激励、帮助、参谋;师生之间的关系不再是以知识传递为纽带,而是以情感交流为纽带;教师的作用不再是去填满仓库,而是要点燃火炬。

  四、变“教师说”为“学生多说”

  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引导学生在感性材料的基础上,理解数学概念或通过数量关系,进行简单的判断、推理,从而掌握最基础的知识,这个思维过程,用语言表达出来,这样有利于及时纠正学生思维过程的缺陷,对全班学生也有指导意义。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特点组织学生讲。教师不仅要了解学生说的结果,也要重视学生说的质量,这样坚持下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上好数学课应该尽量地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不能把学生埋在越来越多的练习纸中。在数学课上,教师要引导学生既动手又动口,并辅以其它教学手段,这样有利于优化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也必然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总之,面对新课程改革的挑战,我们必须转变教育观念,多动脑筋,多想办法,密切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使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做数学、理解数学和发展数学,让学生享受“快乐数学”。

数学的学习心得9

  我是一名刚上任的特岗老师,很有幸参加了由安徽省示范小学校长联谊会主办的安徽省第三届新课改新系列观摩活动。通过本次小学新课改观摩课名师报告会的学习,我想谈谈自己的一些学习体会。

  英语教学,更多的是一门语言的教学,本着它应有的特色,我们也应有相应的教学技能。以前我会觉得我要教书,不就是把书上要求的的知识点教授给我的学生?但是通过学习一些理论,特别是新课改的相关内容,教书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教授的课程有很多种,而英语教学又是一门很强的语言学,教授起来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接受这次学习后,我有以下几点深刻体会:

  一、加强自身修养,求新求变

  教学活动是师生共同完成的,在教学活动中,“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必须要有一桶水”这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要针对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教授学生略高于学生现有的基础技能,让学生得到实质性的发展。这就在要求我们新一代的教师要在不断地学习新的知识,不断地充实自己,跟上时代的步伐,做新世纪人才的培养人!

  二、课前工作要充分准备

  龚老师说:教学目标并不是简单的教授语法,而是分层次的,有宏观、中观、微观三方面。宏观是我们的教学是要遵循国家的教育方针,是要培养国家要求的相应的人才;中观目标则是在一堂课中,我们应该有的目的性,是课堂教学目标;微观是一节课所达到的教学目标。说明我们老师并不是以为教授着书本的知识点,还应注重我们教授的知识对于孩子的接受能力,接收方式,还有就是接收后的相关运用。

  三、教学要有艺术性

  英语是一门语言学,在教学过程中应有相应的教学方式方法。学习后让我收受启发的有以下几点:

  1、以学生为中心

  从以“书本”、“课堂”、“老师”为三大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是新课改中重要的话题。现在真正理解以“学生为中心”是重视学生现有的基础水平、学生在接受教学过程中可能遗忘的知识点、在一堂课中教学中学生可能遇见的困难。教学并不是一味的把书本从前上到尾,在教授的过程中,我们要考虑到的不是是不是完成了教学进度,而是要关注我们的学生是不是真正的学到了我们教授的,是不是能很好的把学到的知识点运用起来。在课堂上,我们不仅仅是要进行当堂的教学,而是应该站在更高的角度,站在学生的角度上思考相应的问题。让学生真正的“学”起来、用起来。

  2、创设英语教学情景

  语言的教学不是模仿教程,而是应该进行交流有效的教学。老师应该科学分析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创设相应的教学情景,让孩子在一个语言环境中进行语音学习。在师生进行交际交流的过程中并不要反复地指出学生的错误,而是更应该让孩子在一种强烈的语音环境中进行学习。这样做,一方面是在无形的纠正孩子的错误,一方面还保存了孩子的自尊心,让孩子更有学习的兴趣。同样的,在一种语音环境中进行相应的交流也会让孩子产生语感,也让孩子走进情境中的角色,联系生活实际,感知语言,进行强烈的英语思维活动,让孩子的语言具有一定的扩展性,让语言在情境中得到真实的运用。

  3、注重和发挥教师的引导

  新课改中教师从知识的灌输者向学习的引导者转变。在一节课中,教师是引导者,对整个课堂的进度及学习的重点、难点进行相关指导,引导孩子学习,给孩子创造一个很好的学习程序。在学习过程中,我们也应该充分的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孩子是处于相对学习的阶段,而且,孩子学习英语的路还很长,我们要充分发挥教师的正确的引导,并采取相应的引导方式,启发并保持孩子学习的兴趣。

  4、面向全体,因材施教

  “每朵花都有开放的权利”,每个小孩有学习的权利,老师也有让每个小孩学好的义务。

  《英语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中提到面向全体学生,尊重个体差异课程特别强调要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帮助他们建立学习英语的成就感和自信心。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现有基础、学习潜能、兴趣爱好、学习风格等方面存在差异的客观现实。既不能机械地用统一的标准来要求每个学生,也不能强迫学生学习单一的学习材料。应尽可能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我们要分配难易不同的作业,提供不同标准的能力训练和培养,让每位学生都能在学习中共同进步,让每朵花竞相开放!

  5、对学生有相应评价

  评价也是学生老师的一种期待。每当回答完问题或是做了件事的时候,孩子总会向老师投来目光!无论是好事还是坏事,老师都应有相适应的评价。针对于小学生,我们大多都是激励的话语,每个学生都期待得到老师的重视和肯定,从而在心理上得到一种满足!但是评价并不是一句“good”那么简单!都是“good”那么谁是“best“?通过学习,我知道了,我们的评价是应该有层次性的,并不是一句很常见的“good”。评价应该具有描述性、具体性并得体!应为一件事都有利弊,我们应该为学生指出他们正确的一面,从而激励孩子在以后的生活中做得更好!

  通过这次学习,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继续努力做到:教学准备充分、丰富的教学资源、平等民主教学关系、合作探究的教学过程和平实的教学方法,从而促进学生的最大发展。

数学的学习心得10

  对于很多文科生来说,学习数学是一件吃力的事,学好数学更是一件艰巨而又困难的事。其实,只要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学好数学也不是一件费力的事。

  要学好数学,应该做到:

  一、回归课本,打好基础。很多人认为,学习数学,多做题便可以。其实,课本有很多知识需要我们去掌握。课本是我们学习知识的本源,它对知识点进行了详尽的解读和举例,将课本中所讲的知识理解好,例题看明白,是打好数学基础必不可少的环节。考试中,大多数的题目是考基础的,如果基础知识扎实,做起题来便得心应手。当然,基本公式和定理须记熟,且要懂得运用。

  二、有针对性地进行练习,在打好基础的前提下,进行一定的练习是有必要的。针对自己较薄弱的环节进行练习加以巩固,能有效地提高数学水平。但做题不在于数量的多少,更在于质量的高低。有针对性的练习是精做,而不是毫无重点地滥做。如果只为达到数量的多,而忽视该有的质量,最终也只会是事倍功半。

  三、注重上课时的听课效率。上课时,老师通常会对某种典型的题目进行分析并解答,如果能认真听讲,跟着老师的思路,理解好,课后就不需要花过多的时间去理解,只需要做好该做的练习即可。

  四、平时要查漏补缺。学好数学还需一个错题本来查漏补缺。制定错题本,是为了对错的题目有深刻的反省和总结,是对自身的错误进行纠正。但错题本中的错题不应是越积越多,而是要越积越少。所谓越积越少,即是要对错题进行反复回顾,找出错的原因,理解好,保证下次不会再做错,并对同类题目进行归纳总结。

  学好数学是一件快乐的事,把它视之为好朋友,它也能带给你成就感!

数学的学习心得11

  教育部颁发了义务教务课程标准,提出了“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新理念,同时,全国各地纷纷开始了课改实验,为此,我校数学研组也组织全体数学教师进行课程标准的学习,并要求教师们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将新课标落到实处。通过一个学期的教学实践和本人所教五年级两个班的教学实况,下面就学习新数学课程标准,谈一谈我的一点体会和做法:

  一、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中师生应相互沟通和交流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负责教,学生负责学,以“教”为中心,学生围绕教师转。教师是知识的占有者和传授者,是权威;教师是课堂的主宰者。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沟通与交流,课堂中“双边活动”变成了“单边活动”。另外以教为基础,先教后学。学生只是跟着教师学,学生的学变成了复制。缺乏主动和创造精神。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应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在新课程标准下的数学教学,对教师而言,意味着上课不仅是传授知识,而是一起分享理解,促进学习;上课不是单向的输出而是生命活动,专业成长和自我实现的过程,同时交往也意味着教师角色定位的转换,教师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向现代的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当师生之间建立起温馨的情谊,课堂教学氛围必然轻松愉快,学生对信息的感受性、反应的敏捷性以及思维的活跃程度都处于最佳状态。同时,教师也会从良好的师生关系中,从学生对自己的热爱与期待中,受到强烈的感染,从而真正体会到教学工作的意义和乐趣。感受性、反应的敏捷性以及思维的活跃程度都处于最佳状态。同时,教师也会从良好的师生关系中,从学生对自己的热爱与期待中,受到强烈的感染,从而真正体会到教学工作的意义和乐趣。

  二、新课程标准下教师应充分理解和信任学生

  在以往的教学中,由于教师缺乏对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的充分信任,在讲课时,课上教师说得多、重复的地方多,给学生说的机会并不多。教师的讲为主的数学教学过程,占用了学生发表自己看法的时间,使教师成为课堂上的独奏者,学生只是听众、观众,这大大地剥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其实,在走进课堂前,每个学生的头脑中都充满着各自不同的先前经验和积累,他们有对问题的看法和理解,这就要求教师新课程标准下要转变观念,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讨、交流,让他们有可说的问题,让他们有充分发表自己看法和真实想法的机会。从而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并发展思维,学会学习,促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学习。正如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的:“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当然,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也不能“放羊”,在学生说得不全、理解不够的地方,也要进行必要的引导。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在讲到某些重、难点时,由于对学生学习潜力估计不足,所以教师包办代替的多,讲道理占用了学生大量宝贵的学习时间。即使让学生自学也是由“扶”到“半扶半放”,再到“放”。叶圣陶先生说:“教者,盖在于引导、启发。”这就是说教师是指导者就不能“代庖”,教师因此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带着学生走向知识”而不是“带着知识走向学生”。课堂上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形式,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充分发挥学生群体磨合后的智慧,必将大大拓展学生思维的空间,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另外,教师从讲台上走下来,参与到学生中间,及时了解到、反馈到学生目前学习的最新进展情况。通过学生的合作学习和教师的引导、启发、帮助,学生必将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人。

  三、新课程标准下教学中教师的作用

  新课程标准下教师已经不再是单纯地传授知识,而是帮助学生吸收、选择和整理信息,带领学生去管理人类已形成和发展的认识成果,激励他们在继承基础上发展;教师不单是一个学者,精通自己的学科知识,而且是学生的导师,指导学生发展自己的个性,督促其自我参与,学会生存,成才成人。教师的劳动不再是机械的重复,不再是在课堂上千篇一律的死板讲授,而是组织开展种种认知性学习活动,师生共同参与探讨数学知识;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师也不再是学生知识的唯一源泉,而是各种知识源泉的组织者、协调者。新课程标准的教学观是把学生的学习过程看成是一系列信息加工的过程,是学生认知结构的重组和扩大的过程,而不是单纯地积累知识的过程。因此科学的数学教学应当注重学生认知结构的构建,在展现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中,引导学生逐步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和思维习惯,进而发展各种能力。教师应时时刻刻把这种观念渗透到教学设计中,准确把握不同类型的课型特征,挖掘出教材知识背后所蕴涵的思维方式、方法,通过各种形式巩固和训练,最终达到学生能自如地运用,真正“会学”的目的。当师生之间建立起温馨的情谊,课堂教学氛围必然轻松愉快,学生对信息的感受性、反应的敏捷性以及思维的活跃程度都处于最佳状态。同时,教师也会从良好的师生关系中,从学生对自己的热爱与期待中,受到强烈的感染,从而真正体会到教学工作的意义和乐趣

【数学的学习心得】相关文章:

数学的学习心得06-14

数学高分的学习心得08-26

数学的学习心得范文04-07

数学活动学习心得04-07

奥数学习心得04-06

数学学习心得04-29

数学新课标学习心得06-10

数学学习心得:奇妙的数学世界04-07

现代与经典数学的学习心得08-26

数学教研活动的学习心得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