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育论坛学习心得:让课堂向四面八方打开
我们心里有一些收获后,不妨将其写成一篇心得体会,让自己铭记于心,这样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总结方法。那么你知道心得体会如何写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语文教育论坛学习心得:让课堂向四面八方打开,欢迎阅读与收藏。
语文教育论坛学习心得:让课堂向四面八方打开1
这次去大丰,是缘于20xx年省语文评优课的观摩活动。我想,之所以选择在这个城市,可能与它的名称有极大关系,而此次学习的收获也的确称得上“大丰”二字。
拿到会务手册,赶忙看了上课课表,居然发现14节课中文言文教学和诗歌教学占了9节课,这些选手不约而同的选择,就代表着近阶段语文教学的研究方向。这也是我自己比较感兴趣的内容,感慨之余就更加用心去听。
感悟一:姜,还是老的辣
我发现,这次赛课的前几名,大多是富有教学经验的老师,他们的年纪在40岁左右。以徐州高级中学初中部的曹蕾老师和镇江新区大港中学的张举老师为代表,他们两位都上的文言文,一个上《满井游记》,一个上《黔之驴》,一位女教师,一位男教师,他们大气淡定,干脆利落,善于倾听引导,富有教学机智,所以,课堂上流淌着绵绵的情思,课堂上充满着智慧的火花,课堂上满载着欢声笑语,置身其中,我们可以触摸到课堂的生命和温度,这才是真正值得我们憧憬的。在羡慕之余,我想,他们一路走来的教学经验就是“财富”,不禁一番寒彻骨,哪来梅花扑鼻香。没有深厚的积淀,没有丰富的积累,是不会有今天的成绩。
感悟二:文,还是要多读
语文课,还是以“朗读体悟”为主。“语文”二字,有语言文字、语言文章、语言文学、语言文化之说,自然是读读、品品、悟悟、再读读(或再读读写写)。语文课特别忌讳肢解文本,琐碎分析,这样的课割断了文脉和文气,没有情感,没有温度,让人味同嚼蜡,想要逃离。
如:《滇缅公路》、《渔家傲》、《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饮酒》、《秋天》这5节课都是诗歌教学,教师都进行了示范朗读。一节课只有40分钟,无锡江南中学的傅立力老师上《滇缅公路》时一开始就自己示范朗读了15分钟,让学生从整体上感受往日的峥嵘岁月。沭阳如东实验学校的严建国老师上《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除了自己的示范朗读,一节课让学生读了14次,学生在多次的朗读中,感悟一次比一次加深,朗读一次比一次精彩。
南京第二外国语学校的韦叶标老师上《秋天》时,他的提问特别能带动学生思考,如“你的某个句子读得很有特色,为什么这样处理呢?为什么这里重读了呢?或者,要怎么读出感情呢?有些词需要强调,强调有重读强调,也有轻读强调,大家看看哪些词要重读,哪些要轻读。” 他就是通过朗读带着学生去理解诗意,去揣摩情感。
镇江的张举老师上《黔之驴》摒弃了一般文言文字词句的教学,而是直接让学生有情有景绘声绘色地用讲故事的语气读课文,学生朗读时,教师点拨引导的过程中就巧妙地解决了字词句的理解,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读得有声有色,有情有境,这就是这节课的成功之处。
因此,教师要根据每一篇文章的特质设计创造性的朗读,如自由朗读、跟读学读、分角色朗读、表演性朗读、体验性朗读、个性化朗读等,引导学生读出层次,读出感受,读出语气,读出变化,读出情感。只有读到位,才能真正理解文意,把握情感,引起共鸣。
感悟三:招,还是实点好
语文课,不必花招百出,还是实在点好。近几年,语文课流行的教法是“用语文的方法教语文”,这就回归了语文教学的本真。所谓“语文的方法”就是遵循语文学习规律的,以语言活动为主的.,能够服务于学生语文学习,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提高的方法。
韦叶标老师教学《秋天》就是运用想像、联想的方法,让学生用优美生动的语言描绘出画面美,这就是找到了适当的欣赏诗歌的方法。泰州二中附属初中的钱蓉蓉老师教学《给我的孩子们》,要求学生找出文中反复表达作者情感的词语:憧憬和悲哀。于是,钱老师整节课就围绕着“憧憬”和“悲哀”这两个关键词展开了对文本的研读,让学生在读中悟,在悟中读。
好的语文课不需要花哨的形式,在于“实实在在”,但是“实在”并不意味着简单,“实在”中蕴含着匠心独特的设计,一切都如行云流水般自然,这是很见教师功底的。
感悟四:意,还是留点好
上评优课,还拖课,也不是怪事,因为一节课只有40分钟,老师讲不完,就只好往后拖了,而评委们似乎也默认了,没有提出异议。但是,张举老师(教学《黔之驴》)的做法却让我颇为欣赏。张老师让学生讨论作者的写作意图,因为老师还没来得及出示写作背景,所以没有一个学生能答对,这时下课铃声就响了,学生探讨的兴致正浓,一双双求知若渴的眼睛都盯着张老师,期待老师能揭示正确答案,但是,张老师做了这样一番引导:“这篇文章就只为这一头驴吗?肯定不是,它还有深意,我想把这个作为作业留给你们,你们上网去查一查,结合柳宗元的经历和仕途看一看,它的深意是什么?”不可否认,教师这样做体现了他的教学机智,但是,我想语文课,就是要让学生带着疑问走进课堂,带着思考走出课堂,课堂不妨留点空间,留点思考,让学生自己去琢磨,去品味,去感悟,这才是真实的语文课,这才是好的语文课,有时,什么都讲反而失去了“真味”,留白可能更具“魅力”。
这次观摩学习,留给我更多的是思考,虽然在语文教学上我还犹显稚嫩,但如何在“尝试”中提升自我,这是我前行的方向。虽路漫漫,但坚定不已。
语文教育论坛学习心得:让课堂向四面八方打开2
10月16日到18日,非常荣幸的随组长参加了在南京中华中学举办的第三届苏派语文教育论坛,会议由江苏省教研室语文教研员朱芒芒老师主持。在会上听取了杨九俊、王栋生、曹勇军、方钧鹤、金正平、鞠人兵等教育专家的报告,观摩学习了袁源、袁爱国、周颖三位特级教师精彩的示范课。
其中杨九俊和王栋生两位老师的讲座,给我留下的印象最为深刻。
杨九俊院长指出苏派语文主要呈现出厚重、灵动和精致等特点。他提醒青年教师不要满足于一味的模仿,要根据自己的实际不断进行反思调整,他认为教学风格具有时代的印记,风土的记忆,心灵的音乐这三个标志,是具有丰富性的。
杨院长还特别提出了审美的语文课堂的样态。
首先,他主张主体的自由
引用马克思的一句话,“劳动,是主体自由的创造”。课堂也是一样,所有参与者都应该是自由的,如果带着压力、目的走进课堂,那么整个课堂中,教者和学生是没有思想的自由的,课堂也是没有美感的。
其次,内容的融通
课堂所有的内容都应该是一个有机整体,彼此之间是可以变通的,教者需要让学生有个整体的感知性,不能割裂知识的体系。就好比木心曾说过的,红楼梦中的诗,像是水中灵动的水草,自在飘摇,若单把水草打捞起来,置于岸上,则毫无诗意可言,更无美感。所以,要将整体的知识置身与合适的、融通的意境中。
再次,语文是生活的鲜活
杨院长提出,语文应该是热气腾腾的,充满着人间烟火的感觉才好。语文是一种审美,是一种生活的创造,一种感受。脱离了生活的语文,就像离开土壤的植物,有些可能梦幻迷离,但是终究不牢靠。
最后,应该是学生的发展、升腾和跃进
语文既要有作为知识的学习的事实,又要有使用的价值,才不会变成可有可无的学科和课堂。
紧接着,杨院长用非常诗意的语言,指导我们如何去创造审美的课堂:
首先,我们要明确自己的的美学定位
教师自己要成为审美的主体,不仅审视教材,还要审视这个大千世界的美、审视我们的学生;教师也要成为审美的客体,教师的教育方式、生活方式等等,都要成为学生的审美对象;同时,教师非常关键的要做好审美中介,要正确的引导我们的学生去审视教材、课文和知识的美,乃至自然、世界的魅力。归根到底,优秀的语文老师,应该是一个优秀的美学工作者。
其次,老师的课堂要向四面八方打开。
要解放老师的心灵,让老师不再为了知识而教,而是为智慧而教。同时,要解放学生的心灵,让学生学的舒服。课堂不是为难学生,而应是让学生在快乐中获得知识和方法。打破各种制度规定对孩子的约束,要让孩子从苦学变为乐学。
再次,同时要重视情感教育。
要重视学生情感的真挚,让学生学会体验。语文老师要不断的把学生引向辉煌,这就是情感的开始,高峰的体验。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课堂的舞台应该是交给学生的,要让学生充分的探究、体验、合作、表演。
第四,强调创造
这种创造,应该是有规则的创造,是基于语文的实践、汉语的思维模式、人文性和工具性兼具、以及学生互动的基础上的。
只有具备了以上的要素之后,才能超越教材,形成自己的教育风格。这也正如王栋生所言,他认为,教材固然重要,但教师比教材更重要。
作为教者,我们要关注课堂,关注课堂上到底发生了什么。他强调,目前语文教学最大的问题是,学生不读书,教师也不读书。优秀的教师不是“培养”出来的,而是读书读出来的。所谓“培养”“培训”,本质是思想被驯化,教师千万不要等着被培养,而应该是非功利的阅读,自觉的学习。这样才可能保持一种学术兴趣,这样才能导致自己的能力真正提高。王栋生强调“学生和教师的阅读量不够是当前语文教学最大的问题。”“语文素养也是培养不出来的,需要自己读书、研究、思考、锻炼、学习。”教师群体需要启蒙。总之,要多读书,多学习。
再来说说三堂课
虽然各人对于三堂课的评判不一,但是,我却从中学到了一个共性,就是大胆,大气。
大胆在于,袁源老师敢做,利用课堂带着学生在学校里转悠,把培养学生的观察落到实处,然后让学生用执教的文字,描摹下自己美丽的校园。袁爱国老师敢想,对龙应台的《目送》,理解的鞭辟入里,从人生的成长,再到一个人的生老病死,把所有的阶段和所有的目送,都当成了人生的常态,对于没有多少生活经历的初中生而言,这是一种人生的提炼。周颖老师敢放手,在学习《台阶》这篇文章时,周老师让孩子们自己来拟问题,自己再针对性的分析解决问题,把主动权还给了学生。这些,在我今后的课堂上,都是可以放手一试的。而且,来到常大快两个月了,老师和同学们都多少觉得有些拘束和压抑,何不借着作文课的机会,我也带着孩子们到校园里走走呢?
此次南京之行,整体的感觉是,让长期沉闷的心得到解脱,出来走走,看看别的城市的发展,听听专家的想法,感受大家的课堂,心豁然开朗了,也有一种知不足而欲后进的态势,静下来,自觉地想多看点书了。
【语文教育论坛学习心得:让课堂向四面八方打开】相关文章:
打开语文教学之门(论坛帖)12-06
全国教育名家论坛学习心得02-04
素质教育向课堂要质量12-05
教育论坛课改课堂教学情况的总结02-11
向细节要师德向师德要质量论坛演讲稿06-29
游戏的语文教育(论坛精华帖)12-07
教育论坛课改课堂教学工作总结12-05
语文教育哲学刍议(论坛精华帖)12-05
教育论坛演讲稿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