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干教师培训学习心得

时间:2024-09-01 10:28:41 学习心得 我要投稿

骨干教师培训学习心得

  有了一些收获以后,有这样的时机,要好好记录下来,这么做可以让我们不断思考不断进步。你想好怎么写心得体会了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骨干教师培训学习心得,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骨干教师培训学习心得

骨干教师培训学习心得1

  趣者,学之师也——如何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之我见

  动机是指个人的意图愿望、心理需求或企图达到目标的一种动因、内在力量。

  学生的学习动机是学习过程的核心。能使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学习,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是教学成功的关键,是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所以,只有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习成绩,才能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那么,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呢?

  爱因斯坦说过: “兴趣与爱好是最好的老师。”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结合十几年的教学心得,我也认为千教万教还得围绕“趣”字做文章。

  趣——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孔子也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学习,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教学质量的至关重要的条件,也是减轻学生过重负担的根本措施。

  导入新课是激趣的好时机。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新课的导入就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整个演奏或歌唱奠定了基础。同样,好的导入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很快进入学习状态。为此,我们应经常从教材的特点出发,通过各种手段导入新课,启发学生的好奇心,把学生学习的外在兴趣引入内在兴趣,由抽象思维逐步转入想象思维,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俗语又云“兴趣是学习的先导”。笔者从教十几二十载,深深体会到孔老所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平常生活中我们该有所感悟,如我家小儿,叫他说书本上的东西,有时一问三不知。什么漫画卡通、灰太狼、蓝猫等却如数家珍,倒背如流……这就是兴趣之体现。我曾试着陪小儿看《猫和老鼠》,结果健忘的我居然在捧腹之后难忘剧情。竟也喜欢上漫画卡通了。由此可见,“兴趣,是学习的最好老师”这话不假啊!

  由此,笔者也悟一真理:“乐之者方为好之者,好之者才为知之者。”

  当然,“趣”在这里包罗万象,如:学生心目中有‘趣’的老师;有‘趣’的学习方法;有‘趣’的学习环境;有‘趣’的生活圈等。因此,作为教者,我们应该抓住学生的心理特征,从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让他们自觉学习。

  诚然,以上只是我个人的片面看法而已。在新课改的新形势下,各位教者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方法多变,教法教法,贵在得法。总而言之,教师不管采用哪种方法教学,一切都是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如果能巧用一切策略,“趣”字当头,就能如鱼得水地驰骋于教学之中。

  但,现代教育理念又“怎一个‘趣’字了得”呀!

骨干教师培训学习心得2

  今年暑假的8月2日到5日,我作为孙祖小学语文教师的一名代表有幸参加了暑期骨干教师培训学习。在这短短的三天时间里,我们学习了《如何搞好网络大集体备课》、《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的理解与认识》、《关于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以及观摩名师的教学光碟。时间虽短,但学习的内容都具有深远的意义。这些都是一名农村教师急待的“食粮”;这正如“一桶水”与“一碗水”的故事,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不仅要有高尚的道德修养,还必须具备渊博的文化知识,渊博的文化知识从何而来?只有通过源源不断的学习才可具备。暑期学习正是给我们教师提供了这么一个很好的平台。下面我就对暑期学习的内容谈一谈自己浅显的'认识或体会,以利于今后的工作和学习。

  一、搞好网络大集体备课是顺应时代发展的根本要求,为最大限度的发挥最广大教师的聪明才智提供了有利的保障。当今社会已经是信息化的时代,这就要求我们教师也要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积极改变自己已有陈旧的教学观念,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才能更好的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以期保证不误人子弟。陶行知先生说过“教师的最大成功在于培养出使自己敬佩的人”,从这一要求来说,每个教师的能力都是有限的,但就看我们是不是能够发挥我们的最大的潜能,把自己的所学甚至是所有周围人的所学都授予我们的学生。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网络集体备课给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很好的取长补短的平台。我们一定要抓住这个有利的时机,认真学习、取长补短,为“培养出使自己敬佩的人”而努力工作。

  二、准确、深刻的把握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为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提供了行动的指南。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是小学语文教学的纲领行文件,它明确的提出了小学语文学习的总目标和阶段性目标以及具体应该达成的各项基本技能和思想培养目标。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把握好《课标》就等于找到了自己教学该努力的方向。干什么事都是一样,没有规矩便不成方圆。《课标》就好像是我们完成教学任务的规和矩,我们只要坚决贯彻课标的精神,并为之做不懈地努力,我想我们就一定能够把我们“教学这个圆”画好!

  三、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就是提高教学质量。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而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就是课堂教学。学生的激情是无限的,只是隐藏在内心深处。只要我们用热情去激发,课堂上的孩子们总是热情奔放,活力四射的。尤其是小学低年级学生。他们的好奇心大,求知欲强,但又不稳定、理解能力差、注意力持久性差。如何在语文教学上帮助学生突破困难,提高课堂上的教学效果这正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以上就是我近几天学习的一点体会,我知道其中定有很多迷茫和不足之处;但我并不担心,因为我还有很多时间很多机会去努力弥补自己的不足。我知道人的能力有大小,人的智力有差异,我也知道所有的这些都是能够通过自己的后天的努力可以弥补的。今后我一定更加注重自己的思想业务学习为“培养出使自己敬佩的人”这一目标而努力!

骨干教师培训学习心得3

  今年的暑假,我有幸参加了我县教研室组织的“数学骨干教师培训”,紧张而有序的三天培训结束了,但是对于我来说培训还没有结束,我还要不断地总结这次培训中的收获和感想。

  这次的培训有一个主要的任务就是络培训。今后的备课将依托络教研这个平台,在络上进行集体备课,集体研讨。一直以来,一直希望络这个共享的资源能用在教学上,用在备课上,教师不再用本子去写一篇篇的教案,有些重复教的年级去一次次的重复写教案。今天,这个费时费力的备课方法将结束了,取而代之的是通过络的集体研讨,集体备课。集体备课,可以集思广益,教师不再自己在那研究备课,而是有一群人来自不同的学校的优秀教师在一起,共同讨论,研究这节课的最好的最适合的教学方式方法,这样就形成了一节优秀的共案。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发表意见的`机会,这样就形成了具有个性的个案。当然络教研这个平台刚刚投入使用,在使用方法上可能还是不够熟练,这个平台在使用过程中也会慢慢改进。相信随着络平台的优化,随着教师使用的熟练,络教研将会在教学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除了络教研的使用,我们还有幸听了一节让人非常享受的一节课,那就是徐长青大师的一节课。徐大师的课,听了让人忘记了时间,忘记了一切,所有的注意力,都在这节课上。作为听课的教师都有这样的感受,更不用说作为他的那些学生了,学生上完这节课,肯定也似余味未尽,这样的课堂,就是高效的课堂,有生命力的课堂。听了徐大师的课,觉得我的教学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从教师变成大师,还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多虚心学习老教师的教学经验,多学习优秀教师的教学方式方法。

  总之,这次的暑假培训,让我收获了很多。培训促我进步,促我学习,促我努力,给我带来了工作的动力。在这里,深深地感谢领导能够让我参加培训,更感谢给我们培训的张主任,衷心的谢谢大家!

骨干教师培训学习心得4

  暑期,县教育局组织了肥西县小学骨干教师赴南京师范大学培训。在培训期间,我一共认真聆听了8位专家的8场报告。专家们独特的教育教学理念以及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使我受益匪浅,从一场场不同风格的精彩讲座中,让我更进一步了解和掌握了新课改的发展方向和目标。讲座中对教育教学工作很有见解的专家们以鲜活的实例和丰富的知识内涵以及精湛的理论阐述,又使我的教育教学观念进一步得到更新。特别是许昌良校长的《教育之美,从课堂开始》、赵国防老师的《关系思维视域下的课堂重构》,袁胜芳教授的《读懂你的学生》、魏峰博士的《德智才教师专业发展的三个维度》、孟晓冬局长的《课堂朝着学生生长的方向》等都给我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

  通过这次骨干教师的培训,我才发现自己之前对教育教学的认识还是不够系统、不够全面。也让我认识到了只有不断努力,坚持学习,才能做好一名教师。下面我把自己在培训中的几点感悟与大家分享,希望也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启迪。

  感悟一、教师一定要多读书

  我们常说:想给学生一滴水,教师就必须具备一桶水。特级教师许昌良校长的讲座就充分印证了这句话。讲座中他用渊博的科学文化知识旁征博引给我们分析了当今教育的现状以及如何构建高效的课堂,讲得通俗易懂,让我深受启发。于是我便想到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我们面对的是一群对知识充满渴求的孩子,将他们教育好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这使我更体会到学习的重要性,我们老师只有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提升,不断的加强修养才能更好的胜任教育教学这项工作。

  当然,加强学习不仅仅只限于专业方面,应要扩充到各个领域,不断的提升自身的修养和素质。每一位教师都应把学习贯彻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将学习与实际教学结合起来,努力探索新的适应本班级的教育教学方法。在丰富自身专业知识的同时,广泛涉猎各种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从而更好地适应实际教学中的需要。同时,还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通讯技术,不断扩大学习资源和学习空间,及时了解专业领域以及其他领域的最新发展动态,注重与其他教师的合作探讨,总之教师一定要要秉承终身学习的教育理念,以便适应当今社会教育改革的浪潮。

  感悟二、教师要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

  心理学专家袁胜芳教授在她的讲座中一再强调:“每一个孩子其实都是一个具有独立人格的人,他们有自己的兴趣、爱好、要求和愿望。”好老师务必要学会尊重孩子,平等地对待孩子。有智慧的教师会把自己当成学生,把学生当成自己,把学生当成学生。比如,在教学中对孩子说话的音量要适中,不要大嗓门;尽可能蹲着和孩子说话,用商量的口吻提出建议。如“我认为你这样做比较好”,并让孩子明白这样做的理由和益处,这时孩子会自觉地按你的要求去做。要尊重孩子探究和认识周围世界的特点,接纳孩子的错误,不要用相同的尺度去衡量所有的孩子,应给于他们更多的独立和自由,关爱和接纳每一个孩子,使孩子不断感受到和体验到老师对自己的关注、喜爱、鼓励和支持。袁教授的课亦让我明白了“爱”是教育永恒的主题,我们教师一定要学会怎样更好地去爱我们的学生,怎样让我们的学生在更好的环境下健康的成长。我想,首先我们教师自己要调整好心态,做一个幸福并快乐工作的人,这样才会让学生感受到幸福快乐,才能培养出更多的社会需要的幸福快乐的人。

  感悟三、教师应尝试多种教学方法

  赵国防老师特意在讲座中说:“一堂课下来,教师一定要明白在教学生什么,学生发展了没有,改变了没有,学生走出教室与走进教室有无变化?”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备课的时候绝对不能只备教材,更多的是要关注学生,关注学生能学会什么,是否发展了;要求我们的教学必须是面向全体的教学。敢于尝试不同的.教学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实际课堂教学中尤其是年轻教师,如能很好的运用多种不同的教学方法,努力使课堂教学变成思维的舞蹈者,无疑是对理论知识的最好实践。

  感悟四、教师一定要学会反思

  通过此次培训,我深刻认识到了反思的作用,知道一位优秀教师的成长一定离不开反思。反思让我认识了自身在教育教学上的不足,反思也让我认识到了怎样才能做好一名教师。就拿我们语文老师来说吧,好的语文教师是一座桥。是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课本,学生与社会之间的桥。在教学中,教材是语文知识的载体,学生是获取语文知识的主体。教师的任务是如何能让学生从教材中获取知识,并把这些知识迁移,运用到自身发展中去,教师这座桥就是为学生走进教材,与教材交流,汲取知识养分而铺设的一条通道。我们的任务就是解决学生与教材交流时出现的障碍和引导学生怎样更好理解教材,运用好教材。我们不能把我们对教材的认识强加给学生,而是要给学生发挥的余地。同时也要承认学生对教材理解的差异性,总之,教师要扮演好桥的角色,就是让教师不要越权代替学生思考代替作者言论。要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与教材交流。也就是说,教师应该是学生与教材联系的纽带。在课堂上,教师应该作为引导者出现,而不是主导者。那么,教师如何能扮演好桥的角色呢?孟晓冬局长的讲座让我明白,首先,要提起学生对教材的兴趣,因为兴趣是学习的首要条件。只有激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否则,桥就搭不成,或者就是桥搭成了学生也不愿意通过。这一点我认为应从减轻学生阅读时的心理压力,提高学生感悟上入手,要让学生感受到阅读教材是一种享受,而不是沉重的负担。教材是砖,要用来引玉,而不是作为单纯的任务来完成。所以语文教师在教学时不要让学生感到阅读就是为了回答问题和做“条块”式的分析,而要他感到阅读是为了感受一种美。其次,我们要设计好教材,充分挖掘教材中学生发现不了或感受不到的艺术美和思想美,使学生感到教材不仅是知识的载体而是艺术,思想的结晶,要让学生萌发从教材中感受到这些东西的欲望,最后我们在教学中重点教给学生理解教材的方法,让学生运用这种方法获取他们需要的新知识并加以运用,以达到叶圣陶先生所说的:“教是为了不教”的终极目标。

  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了一个教师成长公式:成长=经验+反思。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满足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他将永远不会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更谈不上成为教育专家。我们当然不必要人人都能成为教育专家,但时时反思自己的教学,将自己的教学经验成功地记录下来,对于教师本身来说,那既是一种宝贵的经验,又是一笔不可估量的财富。

  总之,经过这次骨干教师的培训学习,不仅使我提高了认识,理清了思路,找到了自身的不足之处以及与一名优秀教师的差距所在,还对于今后如何更好的提高自己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我将以此为起点,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振作精神更加深入地学习与教育教学有关的理论知识并大胆践行此次培训理念,不断精益求精,积累新型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调整心态,以促进自身专业能力的提高。

骨干教师培训学习心得5

  我很有幸参加了山东省中小学万名骨干教师培训工程,收获颇丰,深刻认识到了素质教育、特色建设、创新教育以及课堂教学设计的各个细节,虽然平时在报刊、杂质或电视上也经常看到或听到类似的文章或报告,但都没有自己亲自体会和学习得到的真实、全面。

  一、深刻认识素质教育。

  近几年,山东省在搞素质教育,对应试教育,我们附近的一些学校开始尝试一些新做法,但都没有发生实质性的转变,只是换汤不换药。听了张厅长的报告才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素质教育。

  实施素质教育不是不要考试,而是对过多过滥的考试,要完善考试。

  要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变全面发展为以德育为先,呼唤基础教育德行的回归。

  做到课堂教学尊重每一个学生,从各个方面激励、赏识、参与和期待学生。

  二、认识特色教育的重要性。

  听了几位校长的介绍,认识到青岛三十九中学搞蓝色海洋教育开发,主要依托地理优势,同时依托高校优势,享有天使、地利。省实验中学依托优越的地理位置、特殊的办学地位以及雄厚的资金来源,有条件开发国际部、开发属于自己的管理系统,提高工作效率。

  我们学校是在莘县一中老校的校址上成立的新学校,在两年多的时间里,基本教学设施得到完善,管理走向正规,特色还没有形成,但我们莘州人正在探索的道路上。

  三、谈谈我校的课堂教学。

  蔡林档教育教学思想的核心是变"先教后学"为"先学后教",变"被动学习"为"自主学习"。结合我校实际,学校领导和老师貌同研究,创造了一种新型的课堂模式。我们把它称为"自主预习、合作学习、探究研习"高效课堂基本模式。

  这种模式由三个环节和一个辅助环节组成。辅助环节在课前和课初,又分为三步:"候课",课前两分钟有一个统一的信号,要求老师站立在教室前门,安排学生做好上课的准备;板书课题和学习任务,要认真规范,简洁明了;出示学习指导。

  比如语文课,一般不介绍作者、背景等这些常识,因为学生在课前预习中可以在注释和辅助性资料中查到,在、历史、地理等相关学科中也有所体现。凡是学生能解决的老师不会讲解。

  学习任务要具体,体现知识、能力和情感、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整合,要从实际出发,使用激励性话语,鼓励学生当堂完成。

  自学指导守键,一般体现时间、内容、学习方法、检测方式等要素。例如"请同学们朗读第一自然段,注意读音、停顿、节奏、轻重、语气和感情,五分钟后比一比谁读得好",这就包含了以上基本要素。

  辅助环节一般在正式上课2分钟内完成,课堂转入自主预习环节。

  自主预习环节:

  这时学生已经投入到紧张的学习中了,老师呢,巡视,了解学生学习情况,但是不能干预学生的学习。一般810分钟后,老师询问学生学习情况。只有当绝部分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情况下,才开始检测。

  教师出示检测题,文科一般是问答,理科一般是学生板演题目,题目一般不超过三个。学生在检测的过程中,老师继续巡视,了解学情。学生板演完成,教师再次征询学生意见,直到绝多数学生完成,才进入合作学习环节。

  合作学习环节:

  接下来是师生讨论,以学生为主,特别是以学习不好的学生为主,能由学生归纳的老师绝不归纳。学习检测的重点是在规定的时间内没有完成任务的学生,就是"弱科生";在更正时,老师会点名让中等程度的学生来解析,解决不了,再由程度好的学生解决。老师相当于主持人,把补差的工作放到课堂上,通过"兵教兵"的方式解决。这有利于面积提高,也有利于落实学校"不放弃一个学生"的办学思想。

  老师一般不讲,讲也就讲讲方法、规律和思想,一般分为补充讲解、更正讲解、点评讲解、归纳讲解、分类讲解等。

  探究研习环节:

  学生记忆知识,解决问题,总结规律,然后通过课堂训练巩固提高,深入探究。这个环节最关键的是练习题的设计:精心设计训练题,分为必做、选作与探究题;先复习再练习,强调当堂立限时完成;下课交作业,老师不能拖堂。

骨干教师培训学习心得6

  7月20日——8月13日我很荣幸地参加了由江苏省职教协会德育工作委员会组织的江苏省职业学校德育课骨干教师培训,聆听了省内外有关领导、知名专家、学者、同行以及企业名流围绕职教形势与课改理论、德育工作理论与实践、德育课教学理论与实践、企业对员工的素质要求、教科研理论与方法等方面所作的专题讲座。回味每一天的学习:高屋建瓴的领导报告、来自一线的指导报告、前辈同行的经验总结、改革创新的课例讲座、思考讨论的智慧火花……这些都让我在教育教学理念上完成了一次洗礼,教学知识上得到一次强劲的“充电”,收获颇丰,感受颇多,下面我谈谈几点具体体会。

  一、全面学习了国家政策和理论,更新了教育教学理念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职业教育要面向人人、面向社会、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形成适应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高职衔接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温家宝总理要求:对职业教育要转变观念,要考虑到引导办法,增强吸引力,对于教学改革、认知会启发学生:学会知识、学会动脑、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共处,做到“学、思、知、行”相结合,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复合型人才。

  正如尹刚主任所讲的“教师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要成功地实现教育的改革,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必须改变,“我们不能行走得太过久远而忘记了原点和出路”。

  张荣胜主任给我们分析了当前的德育现状,强调了对职业教育的质量认识,指出中职德育的目标要回归教育的.本质,构建“以学生为主体,以活动为中心;以贴近职业生活的实际为内容;以多种方法为形式;以行为养成为目的”的德育新模式,推进中职德育的现代化建设。

  周稽求会长给我们解读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让我们明确了中国教育的指导理念是:科学发展,社会和谐。在未来的十年中,要基本实现教育的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而职业教育要在坚持大力发展的基础上,加强质量提高意识,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构建职业教育特色人才培养模式,深化办学和管理体制改革,实现可持续发展。

  省德工委副秘书长李国龙老师在《领着学生走,让过程和结果都美丽多情》的讲座中让我们明白了在新一轮德育改革中应具备怎样的育人观、学生观、教学观和评价观?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在教育教学中应怎样践行这些先进的育人观、学生观、教学观、评价观以及适合学生和课程的教学方法。

  这些让我们了解和掌握现代德育的理念和方法,在工作实践中,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不断创新德育功罪的方法和途径,加强德育的针对性、时代性和吸引力;了解了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形势和要求,认清肩负的重任,为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高技能专门人才不断学习。

  二、多角度学习了教学的理论与实践,更新了教育教学知识。

  教师是一个永远新的职业。这里讲的“新”主要指知识的更新与教学艺术的更新。每一个学生心中都有深藏的善良的德性,作为德育课教师,我们需要唤醒、激活并增值学生呢内心的这些德性,而最好的办法是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让每一位德育老师成为学生灵魂的塑造师与精神垃圾的清道夫。此次培训不仅在学科知识方面让我得到一次全面的补充,而且在教学艺术方面得一次新的建构。

  章宏主任强调:一线教师要克服经验主义倾向,适应学习型社会的要求,丰富实践智慧,搞科研是专业发展的必由之路,细致地讲述了如何选题、如何撰写课题方案,这对年轻的我而言无疑是一场及时雨,让原本对搞科研恐惧的我开始向往搞科研,为我的专业成长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思路,陈主任的《教学设计雨课堂有效教学》、胡卫芳老师的《德育课常用教学方法设计》、宁霞老师的说课以及许本洲等老师对相关新课程大纲及教材的解读,让我们了解和掌握了本学科的发展动向和最新成果,掌握了德育课程的新理念、新方法和新要求。

骨干教师培训学习心得7

  3月25日,黄爱华老师又来为我们镇的数学骨干教师培训班进行第二次培训。这一次培训的内容主要是上午进行同课异构的研讨课及评课,下午黄老师向我们主讲了“策略性师生沟通艺术”系列讲座之一:同理心,师生沟通的金钥匙。一天下来,让人感觉收获丰富。

  上午,三位老师精彩的课堂教学,深入钻研教材的精神,都让人佩服,更值得自己去学习。

  下午,就有幸聆听了黄爱华老师的讲座“师生沟通的艺术”之“同理心,师生沟通的金钥匙”。黄老师生动真实的案例及风趣幽默的语言感染着在座的每一位老师,笑声不断,我们就在这愉快轻松的氛围当中,了解了“同理心”在教学、生活中的重要性,深刻地认识到运用“同理心”与学生进行有效沟通为什么说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一把金钥匙。黄爱华老师分别从“什么是同理心”、“老师对学生同理心传递技巧”、“师生关系中常见的错误和障碍”三个方面进行细说。

  黄老师指出高效能的课堂,需要和谐的人际环境。和谐的人际环境需要--“师生沟通的艺术”。而师生沟通的艺术几大主要内容有:同理心,口语技巧,倾听艺术,体态语等艺术。

  在整个讲座中,黄老师通过一个个生动的例子,让我们明白了同理心的重要性,更加深入的体会了同理心的概念和师生同理心传递技巧,还身临其境的分析了一些案例,对我们的教学活动中师生关系的融洽大有帮助。

  “什么是同理心?”同理心(Empathy)--移情,同感,共情。指站在当事人的角度和位置上,客观的理解当事人的内心感受及内心世界,且把这种理解传达给当事人的一种沟通交流方式,通俗的说“将心比心” 。在一个个真实的例子中,更让我们深入理解了这一概念,在遇到师生沟通的问题时,先要“同感于对方,稳住对方的情绪,站在对方的立场上体会对方的感受,并且让对方知道自己同感于他”。

  “老师对学生同理心传递技巧”中,黄老师举了发生在自己身上例子,让我们在实例中领悟同理心传递的技巧。先同感同理--让对方愿意沟通--展开话题--让对方同理自己……。黄老师的“想想,的确也是,我能理解你的`感受……”给了我很深的印象,也深深的记下了这几句话,进而用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

  “师生缺乏同理心”的案例分析中,黄老师指出了:师生沟通中老师们出现的“你向信息”也就是主观意识过强,忽略别人感受,不留余地说出对他人的评价。这种“你向信息”对师生沟通甚至对自己生活中与他人沟通都是很不利的。因此,我们坚决不提倡“你向信息”,而要多使用“同理心”,使师生沟通更加畅通,使自己生活更加愉快。最后,黄老师还告诉我们,人际交往要满足交往对象的心理需要,在师生沟通上我们尽量要做到“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将心比心”,只有这样,师生关系才能更加和谐,教育效果才能更好。这次“师生沟通艺术——同理心”的讲座,让我们在座的每位老师受益匪浅,也让我自己明白,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要有更多的耐心,更多的使用同理心,让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更加顺畅。

骨干教师培训学习心得8

  一季一风景,一季秋风凉。十月,秋风摇曳叶飞扬,天蓝云淡稻谷香。在这一秋收季节,我们第三期xx市乡村初中道德与法治骨干教师培育站全体学员在城北初中迎来了第二次研修活动。在这一秋收季节,我作为培育站的一名学员在研修活动中也迎来了收获的一天。

  在这次活动中我有幸学习了xx老师的《公民的生命健康权》和xx老师的《公民的姓名权与隐私权》两节研讨课,这两位老师的课值得我学习的地方太多。首先,两位老师思路清晰。黄老师用“一例到底”架构整节课,以故事情节为主线,使知识生动起来。王老师用三个“目标导学”架构整节课,以逻辑为主线,使知识结构有层次性。其次,两位老师导入激趣。黄老师用热播电影《悲伤逆流成河》片段导入,阐述公民的生命健康权。王老师通过让学生猜喜欢的明星名字的寓意,阐述公民的姓名权,两位老师的切入点简约但不简单,都能够让学生在短时间里进入课堂主题。最后,两位老师构建多维。黄老师从案例出发,明确知识点,再运用所学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王老师先由学生自主了解知识,再用案例解析知识,最后通过“我是宣讲员”这一点睛环节,帮助学生提高组织分工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剧情设置能力。两位老师都从认知问题到解决问题,多维度高效果构建内容。

  在这次活动中我还有幸聆听了xx和xx两位导师作的《模拟上课及技巧》和《课堂架构:从宏观到微观》的讲座。虽然二者的切入点不同,但二者都强调了同一个问题:教学设计要清、新、精、巧。清,是指讲授层次清。教师要研究教材,吃透教材,如果教师讲不清楚,学生听不明白,那么设计中的“新、精、巧”全都化为乌有。就像建造一座美丽的大厦,框架都是歪的,外墙设计得再美,也会瞬间崩塌。新,是指课堂有亮点。每节课教师根据教学内容,不管是导入还是结尾,亦或是中间的某个环节,只要挖掘出一个亮点,就会让整堂课出彩。精,是指问题设置精。问题设置关系到课堂目标达成度、学生思维张弛度和课堂氛围和谐度。问题设置要层层递进、环环相扣,对“度”的把握要求非常高,不仅要考虑问题本身,还要预设学生回答。巧,是指过渡语言巧。我不是一个会说话的人,如何让过渡犹如水中溶盐悄无声息,对我来说是个大难题。我将尽心专研,争取有所突破。

  一叶知秋的十月,收获满满,感谢学员们的用心分享和导师们毫无保留的指点,除了感谢还有期待,期待下一次精彩纷呈的研讨课堂,期待下一次震撼人心的专家引领,期待下一次仰取俯拾的硕果累累。片霜进冬的十一月,莫负年华,莫负自己,一路向前,不惧未来,努力成长。

骨干教师培训学习心得9

  20xx年xx月xx日,我们小学语文骨干班又进行了一次《习作教学》的培训。这次培训结合观课和评课一起进行,通过学习,使我耳目一新,受益匪浅。

  早上,听了两节作文课。分别是台城二小的伍瑶娟老师上的《父母的爱》、深圳平洲小学的叶素珊老师上的《水的联想》。两节课给我们带来了不同的感受。伍老师的课让我们看到了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利用短片、歌曲和信等形式引导学生与之产生共鸣。而叶老师的课让人佩服的地方,就是她能在短短的几十分钟把孩子贮存在大脑的知识释放出来。而且我们还看到孩子们随着自己的想法去发挥。

  下午,张校长的讲座就更精彩了,张校长说:“习作,阅读是基础,兴趣是动力,思维是关键,表达是难点。“开放的理念”、“开放的思维”、“开放的情感”、“开放的内容”、“开放的表达”、“开放的文体”,形成了以“开放”为特征的言之有理、行之有效的小学习作教学模式。”开放习作表达方法的教学应由重形式指导该为重内容指导,由重课堂指导改为重课前指导,由重套路指导改为重思路开拓。在习作教学的重课前指导方面,在以往自己的习作教学中,我也注重课前指导。经常让学生把学校的活动作为习作的`生活素材之一,如学校开展的社会实践活动,校运会、电影观后感。有了课前的生活积累和真实体验,学生都乐于习作,乐于表达。就是张校长所说的:“有了生活积累,有了真实体验,谁说学生表达无物,抒发无情?”

  这次习作培训,既有精辟而创新的理论,也有实质性的课堂案例,深入浅出,给我们语文老师提供了宝贵的习作教学经验,避免我们误入习作教学的歧途,避免我们走弯路,引导我们走习作教学的阳光大道。

骨干教师培训学习心得10

  20xx年xx月xx日———xx月xx日,我县在双语实验小学开展了以“网络大集体备课”为主题的暑期培训活动,我有幸参加了这次培训活动。培训的内容涉及方方面面,精彩纷呈。有朱建淑老师的“如何搞好集体备课”、林鹏飞老师的“集体备课经验介绍”、夏萍老师的“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的理解与认识”、王慧老师的外出学习汇报、名师课堂观摩以及台上台下的互动交流活动。这是与时俱进的、是迎合新课程改革大背景下,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适时培训。在这次学习活动中,我积极认真的投入学习,可谓收获颇多,感受颇深。

  古人云:预则立,不预则废。备课是教学的基础,备课是将学生、课本、课堂与课程联系起来的桥梁。但是我们的备课现状不得不令人反思,其中有诸多不足之处:如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去备课,对于某一篇文章要进行解读可能花的时间并不是很多,但还要将思考的内容撰写下来,这样无形中就增加了老师们的课余负担,再说语文老师基本都兼任班主任工作,且班主任工作琐碎、繁多,如此这般,现状就是大家都以抄写成册的教案集来应付检查,对于自身的专业发展没有些许提高。于是,大家纷纷提出了当下操作得比较火热的网络备课,并想到了结合定时定地的集体备课,避免只有网络交流而造成人际交往的扭曲。

  这次网络大集体备课的开展是适应新课程改革发展要求的,是当前教育形式所必需的,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我觉得网络集体备课有诸多的优势:

  (1)开阔教师眼界,拓展教学思路。教师查阅网上教案、选择优与劣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深入分析教材的过程。教师原本在头脑中已经对教材有了自己的理解,在阅读到同一节课不同的教学方案时,他人的教学设计与自己的预设方案(包括设计过程、教材内容的把握等)在头脑中相互碰撞,在对碰中容易产生自己的新见解。

  (2)营造研究氛围,提高业务能力。网络备课过程就是与更多教师交流互动的过程。以往备课是教师个人的工作,教师对着一本或多本教参,没有合作也无法合作;如今借鉴网络资源就不同了,它将校内、校外的教师相互连接起来,间接地、直接地实现了相互对话与合作。通过相互交流与切磋,参与网络备课的教师既可以学习到他人的长处,又可以找到自己的不足,通过扬长避短,实现共同提高。同时,网络备课的开展,一方面促使青年教师尽快成熟起来,另一方面也促进老教师不断进取与提高。

  (3)制定教学方案,服务于教学。通过网络备课最终形成的教学方案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它与个人备课相比,对教材的把握更加准确,对学情的分析更加细致。因此,网络备课预设的教学方案会更切合学生的实际要求,更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4)减轻教师负担,增加工作热情。网络备课减轻了教师写教案的负担,让教师有更多的精力学习理论、收累资料、总结经验、提升业务水平,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增强了教师的工作责任心和研发教学资源的自觉性。

  (5)了解教改动态,加速素质提升。以前,教师仅仅参考一本教参,根本不能了解外面的世界,更别说学习新的方法和理念了。而网络的高速度信息流动,可以时刻展示给我们新的先进教学思想、教育理念。组织教师通过网络备课的查阅(尤其是查阅名师的教学设计),就能及时捕捉到这些教育新理念、新方法以及优秀的教学方案。

  (6)网络反思开放,易于课后改进。课后反思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网络备课反思为教师开辟新的反思天地。这样的反思具有更强的开放性,对自己、对别人的专业成长提高都很有好处。同时也为下一年度的备课者提供宝贵的经验,真正实现备课、反思资源共享。

  网络备课优势甚多,而最主要的还是我们老师们的重视与坚持!我想我会努力使自己树立终身学习观,不断克服各种困难,坚持搞好网络集体备课。我想这也是我们的共同追求。

骨干教师培训学习心得11

  3月21日到6日,我有幸地参加了“长沙市农村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培训”,也非常感谢学校领导给我的这次学习的机会。本次培训的地点在宁乡师范,它是一所隶属长沙市教育局领导的中等职业专科学校,已有107年办学历史,走进校园,到处弥漫着浓浓的墨香,3月25日晚,学校还组织了书法比赛。这就是他们的宣传海报。

  培训紧张而有序,每天匆匆奔走于学习、听课、餐饮和休息的几个地方,时间排得满满的,这次培训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各级教育专家、教授的专题讲座、报告,有优秀教师的教学展示,也有学员的互动讨论,更有导师的指导、引领。通过理论的培训学习,现场的教学观摩,还有自己的教学实践。因此,这一周的学习,既是对我教学理论上的提高,也是教学技艺上的增长。

  带着教学实践中的种种疑问,我走进了培训课堂。是专家们的精彩讲座一次次的激起我内心的感应,更激起了我的反思。聆听了师大余东生教授关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问题和对策》报告,使我感受颇深,受益良多,他强调当前阅读教学呈现重点目标不明、课堂教学过程烦琐、读写分家现象比较严重,他从阅读教学的指导思想、重点目标以及教学过程三个方面提出了改进阅读教学的几点对策,此外,他还强调了读写结合在阅读教学中所占的重大意义。另外,余教授还对当前小学语文教师课题研究作了讲述,从价值、选题、课题方案、课题实施、科研方法、以及提升课题研究质量上为我们指明了课题研究的方向。特级教师范俊胜和罗湘其老师带来了两堂精彩的研究课。范老师强调略读课文应该懂得取舍,学生明白的,老师可以不教。一堂语文课预设过多,往往会牵着学生的鼻子走。一堂课精彩的地方往往是学生出乎意料的回答,最后,范老师在课堂上还特别强调学生个性化的阅读,尊重学生。罗湘其老师的课堂教学《送别诗》,为了调动学生情感,教学中她煽动学生的热情:“景语皆情语”;她借助自己的肢体、声音,一点点将学生与自己心灵的溪流拓宽、充沛——直到成为江河,成为海洋。通过引导,让学生快乐与沉醉般地不断地读,想象诗人描写的景,感悟“景语”。如“云怎么成黄色的了?”原来塞外是黄沙满天;“为什么是北风吹雁而不是飞雁?”原来雁被北风逐使,自己无法决定方向,正像诗人此时的.境遇,是被北风裹挟南去的“雁”。这样的景表达作者什么样的情?学生的冷情被煽起来,感觉自己就是诗人,就是董大,那种前途渺茫的感觉油然而生。可尽管如此,诗人高适还是要说“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何人不识君。”是真的吗?我的前途会有希望吗?这话仅仅是说给董大听的吗?还说给谁听?学生慷慨激昂,用读来回答老师的问题,将情绪激发到最高点。这样的读,一头抓着语文,一头抓着的是教师的学养,只有有学养的教师,才能从中间串起学生。善于调动学生的积累,带领学生感受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是一种难得之举。教学第二首诗时,她点出中国人与酒有不解之缘,结婚喝喜酒;化解矛盾请人喝酒;有忧愁则“借酒消愁”,送别也要请朋友喝酒饯行;又如,为什么诗人只选择客舍旁边的“柳”来写呢?点出中国文化中谐音字的另一些特点,“柳”即“留”,就像“玫瑰”代表爱情,看到橄榄枝就想到和平一样,她要求学生读古诗时注意这些密码,以便更好地理解景语即情语。市教科院小语研究室主任黄祖训老师的《小语辨课研究》告诉我们老师要更好地研究教学,就先得了解国庆、了解教育、了解教师、了解学生,还要了解课堂。此外,他还通过观看王春燕老师的《猴王出世》课堂实录,展开辨课,从辨课的起源、特征、内容方面为老师们更好地开展教研指明了方向。

  岳麓区小语教研员熊社盺老师的《小学语文文本解读》告诉我们解读文本切忌望文生义和断章取义。要通过细读文本,注意文章的表达方式再反复诵读才能把握文章的主题,此外,解读文本要求老师要给学生提供当时的背景资料,深入浅出地帮助学生了解。最后,撰写读文心得也是更好地解读文本的途径。另外,他还指出要尊重学生个性化解读的多元化并不等于放弃教师的引导,往往个性化的理解都是在理解文本的情境当中产生、在学习教材的导读中产生、在想象课文中空白时产生、在查阅背景资料中产生、在课文的新字新词中产生。李庄老师的课堂教学《学写对话》,课前笑容可掬地与初次见面的学生融洽交流;课堂上“润物细无声”地向学生渗透习作的方法;遇到课堂上突发的小问题坦诚而又幽默地轻轻化解;在认真听完各个区县代表的评课发言之后,李老师谦逊地评价自己这一堂课的不足。李老师用自己的一言一行,用自己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教学经验向我们展示了特级教师的风采!借习作教学,李庄老师为我们讲述了习作教学的现状、规律和原则、新课程标准对习作要求的重大突破以及习作教学的途径和方法。他指出语文习作教学应从情境入手,激发兴趣,开放课堂,挖掘内容,突出过程,讲究实效,渗透方法,增强能力,突破模式,因学定教,放飞想象,自由习作,走向生活、实践应用。宁乡县的彭湘平老师结合当前语文新课标对识字教学的要求,对当前识字教学的方法和程序、评价方法以及存在问题进行说明,让我们对识字教学有了更系统的理论指导。

  感谢市培训中心为我们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学习交流与提高的平台,能来这里培训的老师无疑是幸运的。大家都很珍惜这有限的时间,宝贵的机会,我也不例外。在学习期间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按时到校,听课专注,认真做笔记,积极参与讨论,并认真去完成老师布置的各项作业。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骨干教师,就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理论水平,教育科研能力和课堂教学能力等。而这一切,也是我不足和欠缺的。

骨干教师培训学习心得12

  王xx,安徽省地理特级教师、xx六中校长。我曾经两次听他点评当年(xx年、xx年)的安徽省优质课大赛。王老师致力于课堂结构的研究,听他点评优质课后,我曾经努力自身课堂的变革。也有些体会。这次能再次聆听专家的教诲,内心确实很激动!王老师的讲座《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思考及实例》正是以这两次大赛的课堂为例。

  王老师主要讲了三个大问题:

  一、课堂教学结构的优化;

  二、区域地理教学的任务;

  三、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我就课堂教学结构优化谈谈我的感想。

  例:“家乡的农业园区会是什么样”的理解

  1、“问题研究”课

  研究依据?——教学主题:理论和知识

  如何研究?——教学策略:过程和方法

  研究心得?——学生收获:观念、能力

  理论和知识:农业区位理论,区域特征

  过程和方法:以学生活动为主,以案例分析为主

  观念和能力:农业园区建设的因地制宜观念,现代农业理念,农业种类选择的'能力,农业园区规划、绘图能力。

  2、关联内容

  是“第一节:农业的区位选择”的应用;联系对比“第二节、第三节的农业地域类型”;形成“大尺度与小尺度”的地域比照,形成完整的地域概念(大、小不同);强调“园区”的概念;呈现了“现代农业”特征。

  3、课程标准要求:标准内容:结合实例说明农业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活动建议”:结合所学知识,判断本地农业地域类型,并分析其形成条件

  4、特征:研究性学习的课程特征;实践性、区域性的学科特征;理论应用(综合分析)的方法特征;参评课堂的结构分析。

  课例分析:

  1、内容结构

  导入:砀山景的新旧比较。

  引理:阅读材料,探究“发展砀山梨的区位因素?哪些自然因素?哪些积极因素?”——因地制宜原则

  引申1—生态农业:“猪—沼—畜”示意图

  引申2—观光农业:砀山观光、采摘园图片

  应用1—比较宁国与砀山的地理环境差异性

  应用2—绘制家乡农业园区的规划图

  点评:导入材料、情境一以贯之;研究砀山,并与宁国比较、迁移;理论指导实践;缺少充分的总结提高。

  2、学生活动(探究)结构

  导入:学生阅读——0.5分钟

  引理:学生讨论“发展砀山梨的区位因素?—1分钟

  引申1:学生活动“完成‘猪—沼—果’示意图”——1分钟

  学生探究“这种发展模式获得什么样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1.5分钟

  引申2:学生探究“采摘园哪些经济效益、观光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0.5分钟

  应用1:学生探究“比较砀山、宁国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1分钟

  应用2:学生活动作图——4分钟

  点评:10分钟的探究活动,分为六个小“探究”,很好地融入教学过程。解决了小步子教学容易产生的问题,但也产生探究不够充分的问题。

  3、问题设计

  (砀山)材料中反映哪些环境问题?

  (土地沙化)种粮食会怎样?

  砀山梨的区位因素?(追问)哪些自然因素?哪些积极因素?

  这种模式获得什么样的生态效益?

  这种模式获得什么样的经济效益?

  这个采摘园可以从哪些方面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影响这种观光农业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是什么?

  比较砀山、宁国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

  宁国发展什么品种?能否把砀山梨移来?

  选择适合的农业品种?

  (学生展示规划图时,追问)现代农业,你是如何体现的?

  预设探究性问题:7个

  预设导入性问题:2个

  即时过渡性问题:2个(宁国发展什么品种?能否把砀山梨移来?)

  即时追问问题:3个

  点评:问题设置质量较高;随意问题少;即时追问比较恰当;导入性问题不够恰当

  总评:结构框架,教材处理,教学策略,教学思路清晰,问题设置精准,使用安徽省地图比较两地。使用安徽省地图可以做得更好。教学目标推敲不够!

  王老师将课堂解构为三个部分。内容结构,活动结构和问答结构。内容结主要分析本堂课的主要内容是否与课标吻合;学生活动结构主要分析学生活动构成及参与度和参与的深度、效度。问答结构包括预设和生成,预设是否准确恰当,生成追问是否合理,教师评价是否及时准确,这些都反映教师的专业素养。

  在今后的课堂上,尽量就这三个结构来组织教学。

骨干教师培训学习心得13

  7月5日,在黄河北岸美丽的城市——新乡,郑州市小学骨干教师为期10天的培训划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在闭幕式上,学员们群情激昂、个个恋恋不舍,我们在经历中成长,我们在磨练中承载着幸福......

  在新乡,我们领略了一个个大学教授的风范。他们睿智的头脑,渊博的学识,精彩的报告,让人心潮澎湃、意犹未尽。由此想到我们的老师,如果都能静下心来认认真真地学习一些有关的知识,尤其是本学科的相应知识,也能像专家那样有博大的文化底蕴和学科素养,那么在教学中就可以游刃有余,巧妙处理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意外”了。看来,我们每个老师真得好好地进行学习了,我们离骨干教师的距离还太远。另外,以往总觉得专家站得太高,讲的多是大而空的理论,不是实际的、可以操作的、实用的东西。但这次,总感觉自己是多么的无知。曾听一位教授说“真正懂理念,你就知道怎么做了。是呀,你的行动从哪里来?背后还是你的思想、你的理论作支撑,如果你的思想、理论偏颇,那你的行为就像风中的摇曳小船没有明确的方向。只有专家的理论和自己的工作实际相结合,不断实践、不断反思、不断总结,不断提升,才能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这次学习可以说是进行了一次大脑的洗礼,我们知道了国家前沿的信息,比如“翻转课堂”“微课程”“微课”“依法执教的背景和使用策略”等,我们要把这些先进的理念带回去,落实在以后的行为中,享受职业的幸福,可谓受益匪浅。

  在新乡,我进一步理解了课堂。课堂是师生心理相通、情感相容、交互影响的过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我们幸福的源泉,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诱发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学生对教师的教诲深信不疑,我们要做到的是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差异,有人作了形象的比喻:说人们常把教师比作园丁,园丁的职责是让小草生长成为最好的小草,月季花成为最鲜艳的月季花,而不是因为人们都喜欢牡丹,于是就试图将小草或月季变成牡丹。所以,教师的职责是将每一名孩子成长为最好的自己,而不是用““同一把尺子”去要求每一个孩子。而我们现在教育的最大问题,教师的最大失职就在于用一个标准去教育每一个不同的孩子,让本来有不同需求的孩子获得的是同样的“养分”,结果就出现了“不适应”、“不喜欢”、“不接受”等等现象。真正做到根据“不同”而教,确实很难,但是,我们不能因为它难而漠视主观。我们所要做的.是,在承认“不同”的前提下,允许差异、允许选择,以平和的心态面对每一个“不同”,而不是打击“不同”,排斥“不同”,放弃“不同”。多想想学生行为背后的原因。我们应该力所能及地为每一个“不同”创造不同的成长环境,提供不同的成长“养分”。让每一名学生都能成为最好的自己。课堂上要提高时效性,要讲究一定的艺术。尤其是激励艺术:情感动力,据调查数据显示学生对学校的认同度、学习的自信心、良好的师生关系、内部学习的动机、教师的教学方法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增趣添魅,一外国学者在25个逃学者之间进行了对比研究,他对四个维度(家庭、情谊模式和兴趣爱好、对待学校的行为、认知因素)作了分析,认为逃学的最大原因是厌倦和讨厌学校和教师。事实证明,小学生只有喜欢老师进而才会喜欢上你教的学科。让我们插上爱的翅膀,做一位美丽的天使,把爱的雨露洒向人间,让爱滋润我们学生的心灵,真正享受到师生之间的幸福。

  在新乡,我更深入地理解了微课,并学会了微课的制作方法。微课作为一种新生的事物,作为高科技时代的产物,作为当代学生学习的工具,我们老师更应该顺应时代潮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学定教,先学后教、多元互动、点拨悟学,使学生尽可能接受更优质的教育,使我们的教学更有实效。

  在新乡,我思索的更深的是如何发挥“以点带面”的作用,把学到的东西带回去和老师们分享。作为一名教导处的主任,自知肩上的责任重大,回来后一定要及时的把所学的内容进行回顾、反思、内化、并整理,并传达给老师,只有把专家的理论和工作实际相结合,不断实践、不断反思、不断总结,不断提升,才会进一步提高全体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才会不虚此行!

  在新乡,我更难忘的是我们的这次培训历程。河南师范大学府的高深的文化底蕴、每次教室的座无虚席、每次课堂上学员的专注倾听和互动、每次课下的相互交流、每次的展示与汇报、每次的挑灯夜战......

  我们付出着、我们更收获着!

骨干教师培训学习心得14

  本功和优秀课评比活动……”让我们把目光带回到xx年前,开始重新审视蹒跚走过的xx年。通篇讲座,围绕“新课程改革与校本教研”,既肯定了课改中取得的成绩,同时,对于课改中出现的问题,也毫不避讳。

  华东师大钟启泉教授说:“教育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改革;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堂教学改革;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是教师的专业发展。”一句话把骨干教师的培训和课改紧密连接起来。既是对十年课改的反思,更是对自身专业发展的反思。

  要我看教改应该是自上而下和从下而上的有机融合。说它是自上而下,先要有文件作为支持,否则会认为我们乱在搞;说它是从下而上,应该是教师本身先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用自身的成长迎接新的挑战。

  魏主任的讲座从四个方面打开:

  一是教师和学生的定位;

  二是教师教授和学生自学的关系;

  三是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问题;

  四是关于校本教研。

  教学永远是“教”与“学”的矛盾统一体。无论如何改,这都是不变的真理,传统教学也罢,新课改也好,变化的是理念,灵活的释放阀,都离不开教师与学生这两个相互依存的矛盾双方。新课改已经毫不避讳地承认:教师角色主要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

  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是万古不变的。作为教师,不管你选择何种教学载体,学案也好、导学案也好,不是弱化教师的作用,既是解放学生,也是解放老师,但不是教师游离于课堂教学之外。更挑战的`是教师的教学机智,那就是如何把握我的课堂。通过充分而有个性的备课,灵活组织课堂教学,聪慧的面对课堂生成,抓住有利时机,善于在疑问之处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和知识目标的达成。让课堂教学不再是教师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学生伏案而卧、无声鸭雀;而是师生心灵碰撞后,教学相长的发酵教与学的有机场所。实现教的有效、学的高效。而在这一过程中,受益最大的将是我们的学生,因为他们是学习的主人,教育的终极目的是促进人的发展。

  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回想课改之初,我们曾经多么的荒诞:为了合作而合作,为了交流而交流,为了活动而活动,教室变成舞台,教师变成导演,学生变成演员。为了体现新课改的精神,学生在教师的要求之下,什么时间讨论、讨论什么内容、讨论多长时间、讨论到什么程度,完全在教师的掌控之下,丝毫没有教学生成可言,就是为听课者营造的一幕幕木偶剧。教师搞名目,学生变麻木。我也经常听到有些听课者听完课后就一个词儿:“讲得多”!似乎老师就不应该讲,结果是误导了很多老师。老师们不敢讲、学生不会学;久而久之,老师们不愿讲,学生不愿学。在教学中,我们就怕犯“非此即彼”的错误。应该是“该我讲时我就讲,不该我讲我不讲,伊儿呀,伊儿哟,该细讲时就细讲,准确把握我的课堂啊!”

  内容与形式是一个古老的概念。在教学中,就变成了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之间的问题。魏主任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当前课改中还存在很重要的两大问题:一是学校层面,忽视学科特点,追求统一的教学模式;二是教师层面,忽视教学内容,过多地追求教法、追求形式。

  其实,洋思也好,杜郎口也罢,无论哪一种模式,必须要经过论证可行性,绝对不是简单的模仿,东施效颦只会适得其反,贻笑大方。就像最近风靡全球的微课、慕课与翻转课堂,如果离开了精心备课,缺少了背后的智慧,那将只是穿着华丽外衣的“古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更多应该关注的是教学艺术,而不是教学技术手段。后者离开了前者,那就是中看不中用的的花拳绣腿!

  校本教研,在教师专业成长方面,起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然而,在现实工作中,我们却把它流于形式,变成了应付检查的差事。魏主任从集体备课、听评课、教学反思和专题研究四大方面做了介绍与回顾。

  一句话,如能够把每一步都走得踏实了,我们的教学就是成功的!我们的学校就办好了!这里面我更关注的专题研究这一话题。因为我的成长是由课题研究起步的,我的有意义的阅读也正是从科研课题开始的,我对此也有自己的看法和想法。这里面我要由衷感谢县教师学校的李xx主任,她给了我无私的帮助和莫大的影响。科研与教研是学校工作的两大动力系统。教研是常规动力系统,像集体备课、听评课、教学反思等等都可以纳入其中。而科研应该是创新动力系统。我们要做的是用教研带科研,用科研促教研。因为在教学中,我们会时时处处出现问题,这些都是很好的科研切入点,在坚持“小、近、实、新”的前提下,探索出符合本校、本地区的乃至具有普遍意义的经验,才是经得起推敲的东西。而不是东拼西凑、复制拷贝,这才是科研的价值所在!

  总之,什么时候,教育的去功利化真正实现了,我们的教育也就真实了。少一些急功近利,多一些脚踏实地;少一份华而不实,多一份执着与坚守;少一点儿盲目跟风,多一点而冷静思考;我们的课改就会走上健康发展的康庄大道!

  xx年月2日晨完成于xx

骨干教师培训学习心得15

  5月12日、13日,我有幸到牟平参加了烟台市小学数学骨干教师培训会议。经过本次培训,我的思想、观念、感受全新,特别是各位老师的讲座,对我们触动很大,使我深感新课改背景下进一步提高自身专业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当然,提高自身专业化发展水平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必须经历一个不懈的奋斗过程。

  一、作为教师,我认为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有”:

  1、有自主发展的内驱力

  骨干教师不是一种称号,而是一种责任,培训旨在提高骨干教师的专业素养,发挥骨干的作用,承担起带动全体教师共同发展的责任。每一位教师都应有意识地增强专业发展的责任感,努力提升自主发展的内驱力,提升自我发展意识。

  2、有乐于学习的态度

  朱熹曾有名句“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知识的更新也是同样的道理,教师要有乐学的态度,才能使自己具备广博的知识基础和娴熟的教育教学能力,以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求。本次培训给了我一次很好的学习机会,对我自身的专业提高起到了重大作用。

  3、有勇于实践的精神

  现代教师,既需要理论的积累更需要经验的积累,两者合一,才能为自身的专业化发展道路开创广阔的前景,而这两者都离不开教师的——实践,广大教师只有成为教育教学的积极参与者、研究者和实践者时,教师的教育智慧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也才能更为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

  4、有善于反思的习惯

  “反思是教师的一块“自留地”,只有不断耕耘,才能检讨自己的教育理念与行为,不断追问“我的教学有效吗?”“我的教学能更有效吗?”,不断总结自己的工作得失,不断深化自己的认识,不断修正自己的策略,从而获得持续的专业成长。”总结——深化——修正——获得,这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法宝。 “经验+反思=成长”,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他就不可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再有发展。

  二、听课的感受

  这次的听课过程中,给我感受最深的就是牟平实验小学的学生表现。课堂上多数的学生都积极投入学习讨论中,在任课教师提出的大问题的引导下,积极思考,活跃发言,“我想提问”、“我想补充”、“我有疑问”……,看!多么的自信,多么的坦然,多么的善思敢质疑,充分的体现了学生是课堂上的主人。但反思自己的课堂上,学生发言不活跃,回答问题犹豫不敢确定,放眼整个教室只有少数的优秀学生充当着课堂的主角,对于学习的不自信、不大方、不活跃是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但这个现象的出现并不是学生的责任,而更大程度上和教师的教学方式有很大的关系。从这样的对比中,不难感受出牟平实验小学的老师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所做出的工作,学生能有这样的表现,不是一朝一夕,一节课所能训练出来的。看来真的有必要改变一下自己的教学方式了,课堂上试着大胆放手给学生,以问题促进学生思考,发展学生的思维,改变学生的学习模式。

  三、别样的教研

  此次学习,在我面前又打开了一扇新的窗,让我初次接触一个新的名词“LDC”,让我看到了多姿多彩的教学成果,学到了许许多多的教学策略。

  LDC的研究倡导的不是教育学术上的研究,而是行动上的研究。它是融入教师教育教学的,教师在教学中研究,在研究中改善教学,在实践研究中提升。LDC的研究一是去“做”,其次是一起做。我们一起来做研究,不是“你要我做研究”,不是“我来教你做研究”,也不是“跟我一起做研究”,而是“我们一起做研究”。

  一提到做研究,我们可能会觉得很难,离我们很遥远。但在牟平实验小学实际参加了一次LDC研究后,那有序的安排、热闹的气氛带动了每一位老师忘我的投入到研讨中,做记录的、进行海报设计的、认真反思精心准备发言的……,研讨不再是善说者的一言堂,不再是专家的讲座,朴实、真实的形式,精彩的交流,使我深深感受到研究并不是特别难做的事,重要的是我们的认识和内化的一个过程。关键是看我们怎样认识和对待这个问题,其中内化是一个很重要的过程。那么,怎样来做研究?研究最大的价值在于唤醒老师研究的状态。最大的挑战是老师的思维方式。研究需要平和的心态,客观真实的面对教育。先逐渐改变我们教研的方式,让老师们轻松地走进来,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也就是“快乐做研究”。

  心动不如行动。只要我们动手做起来,我们就会有许多意想不到的收获和快乐。希望我们也快乐地做研究、在研究中寻找快乐、在快乐中分享成功。

【骨干教师培训学习心得】相关文章:

骨干教师培训学习心得11-14

骨干教师培训学习心得总结03-22

市骨干教师培训的学习心得04-01

骨干教师培训学习心得范文04-05

暑假骨干教师培训学习心得11-07

小学数学骨干教师培训学习心得11-06

骨干教师培训学习心得(20篇)11-18

骨干教师培训学习心得15篇11-14

骨干教师培训学习心得(集合15篇)04-08

骨干教师培训学习心得体会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