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传媒老总的演讲稿
做优做强主导产业,整合区域报业资源。我们充分发挥省级党报集团的优势,实施区域市场控制方略,先后吸纳了辽沈地区具有较强实力的两家报纸进入集团,从而具备了对区域内占有发行和广告市场70%以上的媒体进行有效整合的可能。
实施区域外低成本扩张方略。为进一步扩大党报集团的宣传舆论阵地,2007年始,我们利用《辽沈晚报》的品牌和省内其他市合作,创办了《辽沈晚报地方版》,构建品牌联盟,进一步增强了辽报集团的综合实力和影响力。我们的办报团队还与北京《精品购物指南》进行合作,共同打造辽沈地区第一张时尚生活类的报纸——《时尚生活早报》,合作两年后,2007年已开始盈利。
积极实施跨媒体、跨行业的发展战略。前不久,辽报集团和省内一家电视台正式签署合作意向书,双方充分利用各自的媒体优势,在新闻报道、媒体推广、广告经营、多元产业等方面共同构建面向传媒融合时代的战略合作关系,积极探索党报在市场经济环境下跨媒体发展模式等问题。集团还与一家电视台达成一致,建成区域内最大的户外新闻视频联播网。最近集团又与上市公司达成合作意向,在物流配送、电子音像出版等方面实现战略合作,推进集团跨行业发展。
积极发展数字报业。2007年,我们全面升级改版了网站,形成统一的发布平台和本地区最具强势的新闻资讯门户、互动式区域门户和消费区域门户,全面满足本地区受众的新闻资讯需求、消费服务需求以及广告投放需求。《辽沈晚报》还创立了从编辑部内部派生出来的数字新闻部,建成新闻现场,电话口播新闻工作方式。新闻资讯呈现多元化体验,图片、文字、影像、声音四位一体的发布形态取代了传统的图片加文字的发布形态。
积极深化体制机制创新。虽然辽宁日报传媒集团不是第一个国家改革试点,但是审时度势,主动进行体制改革,在省委大力支持下,按照采编经营两分开的原则,将集团经营性的资产和业务割裂出来,组建了辽宁日报传媒有限公司。
党报集团的品牌化经营路径
21世纪最明显的一个商业特征就是品牌经济。之所以提出这样一个论点,主要基于以下背景:
首先,21世纪最重要的商业特征就是品牌经济。报业是个生产特殊产品的行业,以日报为例,它每天都要产出,读者每天消费,这就意味着每一次消费都有可能改变品牌,每天都有可能造成品牌更替,所以在市场上我们面临的品牌风险更大,报业理所当然对于品牌更为重视。同时,报纸又是这样一个产品,它每天都是新的,除了报头也就是我们的品牌不变,每天的内容都不会重复以往,这种产品本身的不确定性更要求品牌必须高度统一,必须有强大的维系能力。报业集团近几年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大部分的报业集团都拥有不只一个产品。我们用什么来维系这些产品,答案还是“品牌”。
品牌销售实质上是价值观销售,这不仅是党报集团义不容辞的义务和责任,也是党报集团的天然优势。一方面,现在这些报业集团往往拥有几十年的历史积淀,其品牌价值天然拥有时间优势,已经深入人心;另一方面,报业集团作为传统意义上的主流媒体,拥有与生俱来的权威性和公信力,是有着广泛受众对象的权威媒介,在重大政策解读、事实观点澄清等方面,报业集团理所当然起着舆论领袖的作用。
品牌销售的核心是用企业个性和企业文化拓展影响力,用影响力黏合受众,形成受众的高忠诚指数。通过品牌销售的方式,报纸可以将更多认可其企业文化的读者吸引过来,不需要昂贵的赠品,读者更看重的是报纸本身的内容和内涵,从而降低了报业的经营成本,提高了报业的经济效益。
品牌销售是综合营销,也是互动营销,需要多种方式刺激受众,同时品牌需要不断注入更新鲜的内容、更亲切的题材。在品牌宣传当中,有三个关键指标:频率、方式、内容。频率要求必须达到一定的量,必须有一定的规律。这种频率不能仅仅在营销初期次数多,就是在我们已经有了一定品牌基础的今天,也要保持一定的频率,否则前功尽弃;方式,品牌销售是用多种方式去叙述一个题目,是用多样性来销售统一性,是通过一系列活动、营销,来向公众说明你的思想、价值观,并且希望用价值观来影响销售的一个路径;内容,在品牌销售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创意,不断注入新的血液,才能永远保持清新的活力。特别是需要对我们的品牌不断开掘其新的内涵,不断丰富其内容。
香港有线电视市场的竞争趋向
我们目前有一百套节目,其中25套节目是自己制作的,是香港制作量最多的一家电视台。最初我们投资有线电视是想打造一个播出平台,把地下网络的光纤铺垫好以后,通过与内容制造商的合作,把好的节目输送到千家万户。可是发展一段时间之后,我们感觉到,如果没有本地观众支持,这个播出平台很难做成品牌,变成了为国外的名牌节目做嫁衣,打响的是他们的节目和台号。于是,我们调整了发展方向,根据香港观众的需求和口味,打造了新闻和体育频道,很快建立了我们自己的品牌。同时我们加强娱乐方面的发展,投资了电影频道,目前拥有六个电影频道,满足各种不同的喜好的观众的需求。
香港这么小的地方怎么把节目发扬光大?我们搭建了卫星电视台——有线卫视新知台,通过卫星输送到日本、马来西亚,印尼、台湾等等。在制作方面,我们跟国内、海外很多的机构合作,取长补短,也让对方了解我们的企业理念和文化。随后,我们又打造了娱乐新闻台和娱乐中文台,都是24小时播出。
电视发展到今天,技术不断提升。电视台并不能单纯停留在电视业务,必须整合各方面的资源。于是我们成立了骄阳电影有限公司,拍了很多大家比较熟悉的电影,比如刘德华主演的《墨攻》。在收费电视这方面,我感觉到没有达到普及,没有办法跟免费电视相比。于是我们提出一个创新的概念:十块钱看一生一世。我们精选一些节目组成一个频道——有线电视第一台,收费播出,反响非常好。从娱乐平台的打造来说,影视歌缺一不可,于是我们成立了骄阳音乐。2008年我们会办七场演唱会,包括Beyond、黑豹、齐秦,还有蔡依林等等。
财经媒体品牌价值进入高成长时代
我认为中国的财经媒体已经进入到一个品牌价值的高成长时代,理由有四个:
第一个理由就是外部因素的变化非常剧烈。2007年全球化的`速度在加快。历史上第一轮全球化是在19世纪末到20世纪30年代,第二轮全球化是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近30年。这一轮全球化热潮之后,以中国为代表的一些国家的经济高速成长,大家可以注意到,2000年以后,整个中国经济增长的速度和质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还有一个资本化的背景。资本化的浪潮在2007年显得比以往任何一个时候都更加强烈。现在A股市值到了30万亿人民币,2010年我们的GDP规模应该到100万亿这样一个水平。如果按照中国的资本市场占GDP150%这一比重计算的话,这个市值可能会到240万亿。
第二个理由是中国财经媒体的品牌和价值在改革开放的30年中不断成长。1978年改革
开放以后到1984年,中国的商业和财经报道主要是以政策报道包括宏观经济报道为主;1984年以后终于有了关于商品市场的报道,关于各种各样的消费信息的报道;1992年财经媒体进入成长的第三个阶段,除了政策和商品市场的报道,还有产业的报道。我认为中国的财经媒体进入到第四个发展阶段,是在2001年中国加入WTO之后。今天的财经报道不紧包括政策报道、宏观经济报道、产业报道、金融市场的报道,还诞生了很多投资理财报道、创业和投资报道,而且金融报道成为主体性的特点越来越明显。第一财经传媒就是在这样一个趋势和背景下成立的。
第三个原因是信息技术,特别是新经济的发展导致整个市场效益的提高,导致整个传播业的深刻变革,对媒体从报道形式到内容、传播方式和经营方式的融合提出了新的课题。其实第一财经这5年来的成长很大程度也得益于方方面面的整合,包括内容的整合、价值链的整合、营销的整合、品牌的整合等一系列行为。第一财经目前有三个身份:一个是财经信息发布者,商业模式以广告收入为主;第二个身份是财经资讯供应商;还有一个身份是财经服务提供商,提供会议、论坛及财经公关服务。这样三个身份和三个不同的商业模式的融合,是第一财经未来发展的重要战略性决策。
第四个原因是专业化的道路是财经媒体品牌建设和成长的必然选择。我们看到国外成熟的财经媒体,无论是路透社还是道琼斯,都在走一条专业化的道路。中国经济的高速成长、中国的金融安全和国际地位提高等因素,也决定了中国应该有这样一家基于汉语的、可以影响整个华人经济圈乃至全世界的主流财经媒体集团或媒体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