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限空间应急预案范文(通用10篇)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有时会出现一些不在自己预料之中的事件,为了降低事故后果,很有必要提前准备一份具体、详细、针对性强的应急预案。那么问题来了,应急预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有限空间应急预案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有限空间应急预案 1
演练目的
为加强本公司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预防和控制中毒窒息等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切实保护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有关标准,结合本公司维修清理等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次演练。
一、演练时间
20xx年4月8日(9:00-11:00)
二、演练地点
料仓内
四、参演人员及职责
参加人员:(制粉人员)
杨xx(后勤管理人员)
钟xx(安全负责人)
杨xx(安全员)
xx(人事行政主管)
张x(生产经理)
王xx(南线主任)
孔xx(北线主任)
康x(行政专员)
职责:作业人员:赵x
监护人员:郝x
负责人员:窦xx
现场指导:钟xx
现场监督:xx
后勤保障:李xx、
应急司机:赵xx
五、拟演练的.内容
制粉员工在20xx年4月8日要对公司料仓的内壁附着粉料进行清理,在履行有限空间作业的一系列手续后作业,在作业过程中突发休克,面对这种突发状况而采取的一突发预案相应措施。
六、演练步骤
1、检测
应严格执行“先检测、后作业”的原则。检测方法用蜡烛法:再有限空间内点燃一只蜡烛,观察一段时间,看其火焰是否熄灭,熄灭则表示空气质量不佳,需继续通风换气。然后再次检测。实施检测时,检测人员要做好检测记录,包括检测时间、地点。
2、危害评估
实施有限空间作业前,根据检测结果对作业环境危害状况进行评估,制定消除、控制危害的措施,确保整个作业期间处于安全受控状态,危害评估应依据《缺氧危险作业安全规程》(GB8958-2006)《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2-2002)等标准进行。
3、通风
在这次演练作业过程中,采取强制性持续通风措施降低危险,保存空气流通。
4、防护设备以及应急救援设备
本次演练应该给作业人员配备符合国家标准的照明设备、通讯设备(对讲机)应急救援设备和个人防护用品(安全绳、救生索、安全梯,安全带,安全帽,防尘口罩,护目眼镜)。
5、演练前培训内容
(1)讲解作业审批制度,严格执行经作业负责人批准后方可作业;
(2)学习“先检测,后作业”的原则,在作业开始前,对危险有害因素浓度进行检测;
(3)合理安排充分的通风换气措施,确保整个作业期间处于安全受控状态;
(4)指导作业人员必须配备并使用安全带(绳)等防护用品;
(5)必须安排监护人员。监护人员应密切监视作业状况,不得离岗;
(6)指导员工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报警,严禁盲目施救;
6、开始预案演练
(1)按照“先检测、后作业”的原则,对要进入的有限空间危险作业场所,根据实际情况事先测定其氧气、符合安全要求后,作业人员赵开成进入该作业场所;
(2)刚刚下入料仓时间不久,赵开成突然晕倒,郝静发现赵开成晕倒后立即通知监护人员窦亚中,窦亚中知悉后立即向安全员报告,并报告给在车间经理钟海建;
(3)安全员及钟海建接到报告后,立即启动本公司《有限空间作业应急救援预案》,并按预案实施每一步骤.立即组织人员前往现场查看,了解情况后安排人员进行心肺复苏;
(4)安全员了解情况后通知公司医护人员并报告给应急副组长,应急副组长接通知后报告应急组长;安排附件作业人员在附件设置警戒标志;
(5)公司应急车辆司机通知后,应急车辆到达;
(6)临时救护处理完毕,将赵开成抬上应急车辆送往县医院救治;
8、演练结束
(1)清点进入有限空间危险作业场所作业前和离开时作业人员的准确人数;
(2)严禁无关人员进入有限空间危险作业场所,在醒目处设置警示标志;以及其它必要的器具和设备,以便在特殊情况下抢救其他作业人员和非作业人员。
9、演练总结报告
本次预案,检测准确,启动及时,各人员都能坚守岗位,各尽其责。各种救援设备准备充足,救援及时,快速。没有出现盲目施救的情况,避免了发生二次事故。各部门配合默契,为抢救赢得了宝贵时间。这次演练非常成功。
有限空间应急预案 2
一、有限空间作业事故特征
有限空间作业通常是指在污水池、排水管道、集水井、地窖、化粪池、发酵池及槽罐、管道、反应塔等内部作业,在这些环境中,作业场地狭小、通风不畅、照明不良、人员进出困难且与外界联系不便,因此存在一定危险性。由于有限空间体积较小,处半封闭状态,因此密度大于空气的一些有毒有害和易燃气体极易集聚,难以散发,若不采取通风措施,必然造成作业人员出现急性中毒事故。
沟泥处理中心有限空间包括转固格栅、进泥池、提升泵池、循环水池及外部配套检查井。
二、应急组织机构
应急救援组长:
应急救援副组长:
应急联络:
现场维护:
现场监护:
应急救援:
应急抢救:
职责:
在第一时间组织人员疏散,营救中毒人员,维护现场秩序等工作;及时将现场情况向领导报告,根据安排将伤员送至就近医院。
三、应急救援器材
名称 特殊需求 单位 数量
正压式呼吸器?套 2
气体检测仪 四合一 台 1
对讲机 防爆 台 3
通风机 防爆 台 1
手电 防爆 个 2
安全绳 捆 2
安全带 全身 件 2
安全梯 个 1
四、应急处置程序
(一)应急响应
现场应急救援组长和应急救援人员首先对事故情况进行初始评估,根据观察到的情况,初步分析事故的范围和扩展的.潜在可能性。
(二)现场联络
报告120急救中心、报警方式:发现人员中毒事件后,联络组立即报急救中心,同时到路口等待急救中心医护人员。
急救中心为全国统一号码“120”,拨通电话后应向医护人员简明讲清楚以下几个内容:
(1)报急救中心人姓名、住址、工作单位、联系电话;
(2)发生事件的准确地理位置;
(3)能够了解的人员中毒信息,医护车如何方便地进入现场等;
(4)耐心回答“120”医护人员的询问;
(5)随时与急救中心保持联系以及汇报情况
汇报方式:发现人员中毒事件后,及时电话通知车间领导,拨通电话后应简明讲清楚以下几个内容:
(1)汇报人姓名
(2)发生有限空间中毒事件的准确地理位置
(3)能够了解的人员中毒信息。
(4)是否报急救中心情况及目前人员情况;
(三)现场维护
现场维护人员根据现场周边环境,利用锥形交通桶封闭现场。封闭现场时摆放锥形交通桶、拉好警戒带、摆放有限空间作业危险告知牌。
(四)应急救援组组长:
现场安全交底及作业人员分工、针对救援环境所涉及相关有限空间危险源进行详细阐述,并安排各项工作。
(五)现场监护
1、现场监护人员应检查全身安全带背带、卡扣、卡扣连接点状况,并且汇报安全带背带是否完好情况,同时检查安全绳、救生索、安全梯完好情况、检查呼吸器背托、背带、卡扣、面罩、气瓶外观、气瓶气压值状况,并汇报设备完好情况。
2、配合救援人员将昏迷人员送至地面,搬至安全区域空气流通的地点(注意保护昏迷人员头部)
(六)应急救援
1、救援人员自行穿戴皮衩,由现场监护人员辅助穿戴全身安全带、佩戴安全帽、呼吸器,栓备用安全绳,自行检查对讲机和手电外观、电量、通话效果后,做好救援准备。
2、现场监护人员到空气流通性较好的地方开启气体检测仪准备测气(注:每隔3~5分钟进行汇报和记录一次),
2、救援人员佩戴好正压式呼吸器,携带救援面罩进入有限空间内,为昏迷人员佩戴好救援面罩后,向监护人员索要全身安全带,监护人员接到消息后,将全身安全带通过合理方式传递给救援人员,救援人员迅速给昏迷人员穿戴好后,及时汇报现场实际情况。
(七)应急抢救
抢救人员立刻到昏迷人员处准备救援(心肺复苏术)。
在医护人员未赶到现场时,由抢救人员进行心肺复苏、人工呼吸,步骤如下:
1、确保抢救环境安全。
2、判断伤者意识,轻拍并呼唤。
3、如无意识反应,立即呼救。
4、在坚硬平(地)面上摆好仰卧体位,用压额提颏法打开气道,并清理口腔异物。
5、判断有无呼吸,用一看二听三感觉的方法,时间10秒:1001、1002、1003、1004…..1010
6、如没有呼吸,先进行人工呼吸,向气道内吹气2次。
7、判断有无心跳(触摸大动脉),时间10秒:1001、1002、1003、1004…..1010,后5秒注意观察循环征象。
8、判断心跳停止,立即胸外心脏按压。胸外按压位置应位于胸骨最下端上方3-4厘米,胸骨的正中区,其次,按压人员应保持上身前倾,以髋关节为支点,双臂伸直,垂直向下将胸骨下压约4-5厘米,然后放松,按压频率为每分钟100次。
9、胸外心脏按压30次,人工呼吸2次,交替进行。按压10、11、12….20、21….31、32…..39,吹气1、2…连续操作4个循环后,检查一次呼吸和心跳,时间10秒:1001、1002、1003、1004…..1010,前5秒检查呼吸,后5秒检查脉搏和观察循环征象。
10、抢救工作一旦开始,中途不能停止,直到伤者苏醒或急救人员到达现场后才能停止。
四组心肺复苏和人工呼吸完成后,救援人员再次检查昏迷者状态,查看昏迷者胸部起伏、听呼吸声、摸颈动脉等情况(如果四组心肺复苏无效、应循环上述心肺复苏步骤)。
五、应急处置注意事项:
(一)强制通风
1、通风机摆放位置应设置在上风口
2、严禁用纯氧进行通风换气
(二)自身防护
救援人员要穿戴好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呼吸器、工作服、工作帽、手套、工作鞋、安全绳等),系好安全带,其他配合穿戴人员应仔细检查设备情况,以防止不必要的原因受到伤害。
(三)应急照明
在有限空间内救援照明灯应使用12V以下安全行灯,照明电源的导线要使用绝缘性能好的软导线。
(四)脱离危险区域
发现有限空间有受伤人员,用安全带系好被抢救者两腿根部及上体稳步提升,使患者脱离危险区域,避免影响其呼吸或触及受伤部位。
(五)保持通讯
救援过程中,有限空间内救援人员与监护人员应保持通讯联络畅通并确定好联络信号,在救援人员撤离前,监护人员不得离开监护岗位。
(六)紧急救护
1、救出伤员对伤员进行现场紧急救护,并及时将伤员转送医院。
2、迅速撤离现场,将窒息者移到有新鲜空气的通风处。
3、进行人工呼吸(心肺复苏)救护。
4、呼叫“120”急救服务,在急救医生到来之前,坚持做心肺复苏。
有限空间应急预案 3
1.总则
1.1编制目的
为了高效、有序地做好有限空间作业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保障从业人员生命安全及企业财产安全,制定本预案。
1.2编制依据
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制定本预案。
1.3工作原则
及时报告、以人为本、统一指挥、逐级负责、处置高效。
1.4适用范围
装备公司有限空间作业过程中发生安全事故,造成人员伤亡需要实施应急救援时,适用本预案。
2.应急组织和职责
公司成立有限空间作业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由公司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对应承担相关职责,各单位应成立有限空间作业应急指挥机构。
2.2应急救援领导小组下设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安全管理部,具体负责有关有限空间作业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和协调指挥工作。
2.3相关部门要相应成立有限空间作业事故应急管理小组,明确应急管理责任落实。
3.救援报告
3.1发生有限空间作业责任事故时,现场工作人员应立即逐级报告应急救援小组组长。
3.2接到报告应当根据需要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救援,并及时上报装备公司应急救援办公室。
3.3遇有人员伤亡等事故时,现场作业人员应当根据需要采取防护措施,并立即通知当地急救、医疗卫生或者公安消防等部门申请救援。
3.4救援报告的主要内容:
⑴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站名)事故相关部门和人员。
⑵作业人数,伤亡人数、性别、年龄以及救助情况,是否涉及其他人员伤亡。
⑶事故原因的初步判断,事故发生后采取的措施及事故控制情况。
⑷需要应急救援的.其他事项。
事故应急救援过程中,人员伤亡、设备损坏等情况发生变化时,应及时补报。
4.现场处置
有限空间作业事故应急处置程序必须严格执行《郑州铁路装备制造有限公司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办法》以及国家相关规定的要求。
4.1各单位应当根据本单位有限空间作业的特点配备相关的呼吸器、防毒面罩、通讯设备、救生梯、安全绳索等必要的应急装备和器材。有限空间作业的现场负责人、监护人员、作业人员和应急救援人员应当掌握相关应急预案内容,并确保每位应急救援人员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实战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4.2有限空间作业中发生事故后,监护人员及现场其他作业人员应当立即报警,不得在无防护措施情况下盲目进入抢救,应急救援人员实施救援时,应当做好自身防护,佩戴必要的呼吸器具、救援器材。抢救过程中应至少留守一人在有限空间外做监护和联络工作。
4.3救援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培训内容应包括基本的急救和心肺复苏术,每个救援机构至少确保有一名人员掌握基本急救和心肺复苏术技能,还要接受作为进入有限空间作业人员所要求的培训。
4.4救援人员应具有在规定时间内在有限空间危害已被识别的情况下对受害者实施救援的能力。进行有限空间救援时,应采取以下措施:
⑴告知每个救援人员所面临的危害。
⑵为救援人员提供安全可靠的个人防护设施,并通过培训使其能熟练使用。
⑶无论作业人员何时进入有限空间,有限空间外的救援均应使用吊救系统。吊救系统须符合将每个作业人员均应使用胸部或全身套具,绳索应从头部往下系在后背中部靠近肩部水平的位置,或能有效证明从身体侧面也能将工作人员移出有限空间的其他部位。在不能使用胸部或全身套具,或使用胸部或全身套具可能造成更大危害的情况下,可使用腕套,但须确认腕套是最安全和最有效的选择。
4.5人员脱离危险区域后按以下程序执行:
⑴现场急救极为重要,救护人员应立即使发生事故人员迅速脱离作业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有条件时立即给予吸氧。现场急救人员应有自救互救知识,以防急救者进入现场后自身中毒。
⑵当事故人员撤离至安全地带时,已休克、心脏或呼吸已停止时,救护组应立即采取人工胸外按压心肺复苏法(心脏挤压使心肺复苏)等方法进行抢救,在送往医院救治过程中,人工胸外按压心肺复苏法不得停止,若事故人员能自行进行呼吸,应立刻进行吸氧,并应保持事故人员处于放松状态、保持事故人员的体温。
⑶现场急救。当事故人员脱离危险区域后,应根据具体情况,迅速对症救护。如情况严重,应迅速向“120”急救中心及“119”或送就近医院抢救。
⑷注意事项:急救要尽快进行,不能等候医生到来,在送往医院途中,也不能停止急救。急救方式:人工呼吸法;胸部挤压法。如果事故人员呼吸停止,而且心脏跳动也停止,则须同时实施上述两种急救方法。
4.6事故应急救援过程中,各工作组和成员应当妥善保护事故现场以及相关证据,并及时移交事故调查组。因应急救援需要改变事故现场时,应急领导小组成员应当做出标记、绘制现场示意图、制作现场视听资料,并做出书面记录。任何部门和个人不得破坏事故现场,不得伪造、隐匿或者毁灭相关证据。
4.7事故救援完毕后,现场指挥部应组织救援人员对现场进行全面检查清理,进一步确认无伤亡人员遗留,拆除、回收、移送救援设备设施,并配合有关部门做好事故现场的调查。及时组织开展善后处置工作,尽快消除事故影响,恢复正常秩序。
5培训演练
5.1相关部门定期对有限空间作业人员进行培训教育,掌握必要的应急救援知识和技能。
5.2定期组织有限空间作业事故的应急演练,并对演习结果进行总结和评估,进一步修订和完善应急预案。
有限空间应急预案 4
为防止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建立出能在紧急情况下快速、有效地组织事故抢险、救援和应急机制,保证企业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减少事故的影响和损失,根据本单位生产的实际情况制定本预案。
1、企业概况
公司位于北京市顺义区大孙各庄镇,占地平方xx米,建筑面积xx平方米;职工总数xx人;主要生产的产品有;主要设备有。公司主要存在有限空间类别;共xx处。有限空间,在生产、管理和维修的过程中,由于有限空间本身具有进出口受限制、密闭狭窄、通风不良、潮湿等特点,其作业环境易出现缺氧和有毒有害物质造成中毒或触电,且易导致火灾爆炸,在有限空间环境下作业是危险的。
2、危险分析:
有限空间是指存在危险有害因素(如缺氧,硫化氢、一氧化碳、甲烷等有毒气体或粉尘中毒危险)且受到限制和约束的封闭、半封闭设备、设施及场所。
中毒,主要有一氧化碳、氰化物、苯、硫化氢……造成急性中毒。中毒者一般会出现紫绀、昏迷、惊厥、呼吸困难、休克等。引起全身各系统与组织(皮肤粘膜、呼吸、消化、循环、泌尿、血液、神经等)的损害,甚至造成中毒者死亡。
缺氧窒息,主要由于有限空间中空气含氧量低,发生缺氧窒息事故,其危害范围主要涉及到在有限空间作业环境中的作业人员、监护人员、救援人员;其危害后果主要会导致中毒人员昏迷、造成作业人员缺氧窒息。
3、建立事故应急处理机构,成立事故应急处理领导小组。
组长:xxx
副组长:xxx
成员:xxx、xxx、xxx
4、采取的措施:
(1)进入作业场所前,要详细了解现场情况,对作业现场进行危害识别和评估,并有针对性地做好检测与防护器材;
(2)对于作业面可能存在的电、高温及危害物质进行有效隔离;
(3)采取通风净化措施,使有限空间工作条件符合要求;
(4)进入有限空间作业时应佩戴安全有效的防护用品,佩戴有效的`通讯器材工具、身系安全绳;
(5)有限空间作业必须配备监护人员和救援人员;
(6)强化安全意识,严格安全管理、落实作业审批制度。
5、紧急情况的应急救援处理:
中毒急救
(1)由呼吸道中毒时,应迅速离开现场,到新鲜空气流通的地方。
(2)经口服中毒者,立即洗胃,并用催吐剂促其将毒物排出。
(3)经皮肤吸中毒者,必须用大量清洁自来水洗涤。
(4)眼、耳、鼻、咽喉粘损害,引起各种刺激症状者,须分别轻重,先用清水冲洗,然后由专科医生处理。
缺氧窒息急救
(1)迅速撤离现场,将窒息者移到有新鲜空气的通风处。
(2)视情况对窒息者输氧,或进行人工呼吸等,必要时严重者速交医生处理。(打120电话)。
(3)佩戴呼吸器者,一旦感到呼吸不适时,迅速撤离现场,呼吸新鲜空气,同时检查呼吸器问题及时更换合格呼吸器。
6、报警程序:
事故易发生情况救护电话(镇卫生院电话:镇义务消防队电话:119、999、120)。
电话内容:报告事故地点、事故类型、事故大小、发生时间、明示行车路线,并派专人到村口或路口迎接救援车辆。
有限空间应急预案 5
1、总则
为了预防进入污水处理厂有限空间作业中毒窒息事故的发生,提高员工在事故突发状态下快速、高效、有序的应急处理能力,最大限度地保护员工的生命安全,防止事故的扩大,特制定本预案。
2、有限空间的范围
有限空间是指存在危险有害因素(如缺氧、硫化氢、一氧化碳、甲烷等有毒有害气体或粉尘中毒危险)且受到限制或约束的封闭、半封闭设备、设施及场所。
有限空间作业包括但不限于进入以下三类场所进行的作业。
密闭设备设施:如贮罐、车载槽罐、反应塔(釜)冷藏箱、压力容器、管道、烟道、锅炉、管廊等;
地下有限空间:如各类检查井(包括城区内各类检查井)泵坑、格栅等水下设备的安装井(坑、渠道、廊道等);安装有地下设备(包括各类闸、阀、风机、管道等)的井、坑、室;容积较小的构筑物(如沉砂池、初沉池、浓缩池、储泥池等);地下管道、地下室、地下仓库、地下工程、暗沟、隧道、涵洞、地坑、废井、地窖、沼气池、化粪池、下水道等;
地上有限空间:如通风不畅的储藏室、设备间、发酵池、垃圾站等;容积较大但可能局部积存有毒气体的生物池和沉淀池等构筑物区域。
3、应急指挥小组
组长:厂长
副组长:副厂长(或厂长助理)
组员:各个部门负责人
联系电话:急救电话 120
消防电话:119
4、应急指挥小组职责
组长职责:
负责安全救援事故统筹安排,及事故上报;
副组长职责:
负责现场救助总体安排,组织相关人员进行现场救助,保护好作业现场,负责救险人力,物资和车辆的调配工作。
组员职责:
服从组长,副组长的安排,积极参与组织人员进行救援;
组织做好防护物品日常检查工作,保证正常使用。
5、污水处理主要危害物质
主要危害物质和因素有:一氧化碳、硫化氢、二氧化碳和甲烷等;
危险物质特性及危险性
硫化氢为无色有鸡蛋味的'气体。比重 (空气为 1)。在空间易积聚,不易飘散。易溶于水,也溶于醇类。硫化氢化学性质活泼,能与许多金属发生化学反应生成化合物,当空气中硫化氢含量达 毫克/立方米,人们即可嗅到,当浓度超过 10 毫克/立方米,臭鸡蛋味反面减弱,不易察觉,往往会出现“闪电式”中毒死亡。
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臭窒息性毒气。比重 (空气为 1)。当空气中一氧化碳含量达到 /立方米,呼吸 55 分钟,可引起死亡。一氧化碳主要由呼吸道进入肺泡,在肺泡中通过气体交换而进入血液循环系统。与人体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生成碳氧血红蛋白,影响了血液的输氧功能,出现窒息中毒。
二氧化碳在通常状况下是一种无色、无臭、无味的气体能溶于水,溶解度为 /100g 水(25℃)。在 20℃时,将二氧化碳加压到 ×106 Pa 即可变成无色液体,常压缩在钢瓶中存,在-℃、×105 Pa 时变为固体。液态二氧化碳碱压迅速蒸发时,一部分气化吸热,二另一部分骤冷变成雪状固体,将雪状固体压缩,成为冰状固体,即俗你“干冰”。
“干冰”在 ×105 Pa、-℃时可直接升华变成气体。二氧化碳比空气重,在标准状况下密度为 /L,约是空气的 倍。二氧化碳是一种窒息性气体。二氧化碳对人体的危害最主要的是刺激人的呼吸中枢,导致呼吸急促,烟气吸入量增加,并且会引起头痛、神智不清等症状。
甲烷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沸点为-℃,比空气轻,它是极难溶于水的可燃性气体。甲烷对人体基本无毒,但浓度过高时,使空气中氧含量明显除低,容易使人窒息。当空气中甲烷达到25%-30%时, 可引起头痛、头晕、乏力、注意力不集中、心跳加速等,若不及时脱离,可致窒息死亡。皮肤接触液化本品,可被冻伤。
6、预防事故的措施
企业现场安全负责人应对现场监护人和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
应该包括相关的安全法律法规;作业过程中存在的危险、危害因素应采取的安全措施;劳保用品的使用方法和安全注意事项;事故应急处置救援和自救知识;相关事故的经验和教训。
制定安全应急预案或安全措施,应该包括监护人与作业人员约定联络信号、作业人员紧急状况时的逃生路线和救护方法、现场应配备的救生设施和灭火器材等。
现场作业人员应熟知应急预案内容,在受限空间外的现场配备一定数量符合规定的应急救护器材,比如空气呼吸器、供风式防护面具、救生绳、灭火器材等。保证其畅通无阻,出入口内外不得有障碍物,便于出入和抢救疏散。
当受限空间状况改变时,作业人员应立即撤出现场,并在入口处设置警告牌“严禁入内”,并封闭受限空间入口防止误入。处理后需重新办理许可证方可进入。
通风措施,可采用自然通风和强制通风,管道送风前应对风源进行分析确认,严禁向内充氧气。作业人员每次进入受限空间工作时间不宜过长,应轮换作业或休息。
带有搅拌器等转动部件的受限空间,应在停机后切断电源,并在开关上挂“有人作业、严禁合闸”警示牌,必要时派专人监护。
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应使用安全电压和安全行灯。进入金属容器和特别潮湿、工作场地狭窄的`非金属容器内作业,照明电压不大于12 V。
潮湿环境作业时,作业人员应站在绝缘板上,同时保证金属容器接地可靠。当用电电压大于12 V时,应按规定安装漏电保护器,其接线箱严禁带入容器内使用。
作业前 30 min 内,应根据受限空间设备的工艺条件对受限空间进行有毒有害、可燃气体、氧含量进行检查,检测分析合格后方可进入。作业中断时间超过1小时,应重新进行检测分析。
气体浓度检测仪器必须校验有效期内,使用前应保证其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受限空间容积较大时,应对受限空间上、中、下各部位分别取样检测分析,保证受限空间内部任何部位的可燃气体浓度和氧含量合格(有毒有害物质不得超过国家规定的“车间空气中有毒物质最高容许浓度”指标;受限空间内温度应在常温左右。监测结果如有1项不合格,应立即停止作业。
作业人员进入受限空间要佩戴便携式气体浓度报警仪,作业中应定时监测,至少每2 h监测一次,如监测分析结果有明显变化,则应加大监测频率。
对可能释放有害物质的受限空间,应连续监测,气体浓度报警仪报警时应立即停止作业,撤离人员,对现场进行处理,分析合格后方可恢复作业。
进入受限空间作业,不得使用卷扬机、吊车等运送作业人员;作业人员所带的工具、材料须登记,禁止与作业无关的人员和物品工具进入受限空间。
在特殊情况下,作业人员可戴供风式面具、空气呼吸器,必要时应拴带救生绳等。使用供风式面具时,必须安排专人监护供风设备。
进入受限空间作业期间,在相关工序操作平台挂牌警示,严禁同时进行各类与该受限空间有关的试车、试压或试验。
7、中毒窒息事故应急处理程序
当有限空间内有人中毒窒息,晕迷或受伤时,监护人必须戴上防毒面罩后,方可进入救人,其他人员负责在有限空间外接应;
监护人下到出事地点,受伤人员无法站立时,可用安全绳直接往上拉,监护人可一边托着伤者,一边指挥上面的人拉的节奏,同时保护作者不被触伤或刮伤,同时也要保护好自己的安全;
其他人员在拉绳子的过程中,要使重心尽量往中心移,用力要均匀,与下面的人配合好,一定要注意不能碰伤伤员;
受伤者被救出安全区域后,才能解下防护装备,让伤者平躺下, 救护人员对伤者进行人工呼吸或胸外按压,并用担架并伤者送往医院。
8、中毒表现症状
轻度:头痛、头晕、耳鸣、恶心、呕吐、心悸、四肢无力或有短暂的晕厥。离开中毒环境,吸入新鲜空气后,症状可很快消失;
中度:除上述症状加重外,出现程度较浅的昏迷。患者面色潮红、口唇及皮肤呈樱桃红色、脉快多汗、烦噪、此时若抢救及时,可使病人苏醒;
重度:除上述症状外,常并发肺水肿、脑水肿、呼吸困难、心律失常等。如呼吸中枢麻痹,可在短时间内死亡。
9、现场急救
缺氧窒息者的急救
一旦发现有人员缺氧窒息,应立即将中毒者救出,这是抢救成功的关键。应迅速将缺氧窒息者移到空气新鲜流通的地方,松开领口和紧身衣服及妨碍呼吸的一切物品,让其头部侧偏,以保持呼吸畅通。视情况对窒息者进行输氧或人工呼吸;
中毒急救:
由呼吸道中毒时,应迅速离开现场,到新鲜空气流通的地方;
经口服中毒者,立即洗胃,并用催吐剂逼其将毒物吐出;
经皮肤吸中毒者,必须用大量清洁自来水洗涤;
眼,耳,鼻,咽喉粘膜损害,引起各种刺激症状者,须分别轻重,先用清水冲洗,然后由专科医生处理。
10、应急结束恢复现场
先检测,后进入;
保持出入口及紧急疏散,抢救通道畅通;
必须将有限空间内固体垃圾及时清理和处理,并保持足够通风;
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
结束应急,在充分评估危险和应急情况的基础上,经应急指挥组长批准,宣布应急结束。应急救援结束后,各部门应按照常规要求, 积极修复设备,组织展开事故调查,统计事故损失,严格按事故“四不放过”处理原则进行处理,并将事故调查结果汇报上级领导或相关部门。
有限空间应急预案 6
近年来,全国及我市有限空间生产安全事故多发,为深刻汲取有限空间事故教训,举一反三,坚决防范和遏制类似事故频繁发生,按照6月23日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召开全国吸取有限空间作业事故教训视频会议精神和《辽宁省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控的警示函》(辽安委办〔20xx〕30号)以及7月8日《辽宁省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有限空间作业安全风险管控的警示函》的要求,依据《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与监督暂行规定》(原安监总局第59号令)《化学品生产单位受限空间作业安全规范》(AQ3028-20xx)《密闭空间作业职业危害防护规范》(GBZ/T205-20xx)等规章和标准规范,市安委会决定在全市立即开展有限空间作业安全专项检查整治工作,现制定工作方案如下:
一、工作目标
通过有限空间专项整治,进一步落实各级人民政府、行业主管部门安全监管及企业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全面辨识有限空间基本情况,完善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制度,规范有限空间作业管理。使所有涉及有限空间作业的主管单位和企业实现有限空间筛查确认及登记建档率100%;有限空间作业人员教育培训率100%;有限空间警示标志设置率100%;有限空间作业审批率和现场监护率100%,有效防范一般安全事故发生,坚决防范和遏制较大及以上事故发生。
二、专项整治时间
即日起至20xx年11月15日。
三、工作组织领导
市安委会成立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市安委会副主任、市安委办主任担任,副组长由市发改委、市工信局、市教育局、市住建局、市城管局、市交通局、市应急管理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水务局、市商务局、市卫健委、市市场监管局等相关市级部门分管领导担任。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市应急管理局,具体负责专项整治工作的日常联络协调、督导检查和资料汇总上报等工作。
四、专项整治范围及重点
(一)检查整治范围
全市建筑、市政、交通、工业、农业、水利、电力、通信、医药、粮食、物资储备等行业及复杂地质条件下各类隧道工程项目和危险化学品、工矿商贸企业所涉及的停产、复产、清淤、除污、检维修、地下管廊等有限空间作业环节。
(二)专项整治重点
1.是否对有限空间作业场所进行辨识,确定数量、位置以及危险有害因素基本情况并建立台账;
2.涉及有限空间作业的主管单位及施工企业是否建立健全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
3.是否在有限空间作业场所进入点附近设置醒目的安全警示标志;
4.是否严格执行有限空间作业审批制度,并做好记录;
5.实施有限空间作业,是否严格执行“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的原则,未经通风和检测,严禁作业人员进入有限空间;
6.是否为有限空间作业人员(含检测人员)配备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的防护用品和设备;
7.是否制定可靠有效的有限空间事故应急预案,并每年至少开展一次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防止盲目施救;
8.委托外包作业单位进行有限空间作业的`,外包作业单位是否进行安全技术交底,与承包单位签订专门的安全生产管理协议,或者在承包合同中约定各自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
五、责任分工
此次专项检查整治,采取“条块结合”、层级负责、分类实施的方式进行。
一是按照属地监管原则,各区市县、先导区安委会负责组织本辖区的专项整治,安委办具体负责组织实施。各地区要成立由安委会领导任组长的专项整治领导小组,全面评估分析辖区有限空间作业安全风险,结合本地区实际制定专项整治方案,进行专题研究部署。各区市县、先导区安委办、街道办、乡镇政府要整合力量,按照网格化管理要求,对辖区所有涉及有限空间作业场所的企业包区划片、专人负责、逐一入户进行“全覆盖”专项整治。
二是市安委会各相关成员单位要按照行业监管责任,具体负责组织对本行业领域的专项整治。要成立由本部门(单位)领导任组长的专项整治领导小组,全面排查本行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风险,制定专项整治方案,进行专题研究部署,并对各区市县、先导区本行业整治情况“全方位”督导检查。
三是各涉及有限空间作业的企业要夯实主体责任,具体负责组织对本企业的专项检查整治。企业要成立由本单位负责人为组长的工作专班,对专项整治工作进行全面部署、广泛宣传,把专项整治责任落实到车间、到班组、到岗位、到具体人,确保专项整治工作“无死角”“无盲区”。
市安委办将适时对各区市县、先导区、各部门专项整治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对各重点企业进行抽查检查。每月对各地区、各有关部门专项整治开展情况进行调度、通报,并将开展情况纳入20xx年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考核内容。
六、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周密部署。各区市县、先导区安委会,市安委会各有关成员单位,涉及有限空间作业的企业要把专项整治工作提升到“守底线、保民生、促发展”的高度,由主管安全工作的领导、企业负责人亲自挂帅对专项整治工作进行分析研判、周密部署,层层落实责任,扎实推动专项整治工作落实落地。
(二)强化措施,全力推进。各区市县、先导区安委会,市安委会各有关成员单位要坚持问题导向,聚焦薄弱环节,把专项整治责任落实到具体机构、人员,覆盖存在有限空间作业的所有经营单位、企业,督促各类有限空间作业单位落实主体责任,强化风险辨识管控和隐患排查整治,对有限空间进行辨识建档,在醒目位置设置安全警示标识,建立并落实作业审批制度和应急措施。各行业监管部门要加大执法检查力度,突出整治重点,严格执法,严厉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对查出的问题逾期不整改或存在重大事故隐患的,要依法依规严肃处理,严格落实联合惩戒和责任追究制度。要与正在开展的“三年专项整治行动”相结合,建立有限空间专项整治长效机制,本次专项整治结束后,各地区、各部门要结合“三年专项整治行动”,持续开展整治工作,巩固阶段整治成果,推动有限空间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常态化,坚决防止专项整治工作流于形式、走过场。
(三)加强宣传,提高防范。各区市县、先导区安委会,市安委会各有关成员单位要以此次专项整治为契机,加大有限空间作业管理的宣传力度,与当前正在开展的“五进”活动相结合,通过微信、网站、报纸、电视、标语等媒体手段,加大事故案例警示教育宣传力度,督促企业开展内部专题教育,落实岗前培训,普及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和科学施救常识,切实使从业人员掌握危险作业风险和作业要求,坚决杜绝盲目施救,避免造成事故伤亡扩大。
(四)从严整治,确保效果。各区市县、先导区安委会,市安委会各有关成员单位,涉及有限空间企业要切实履行安全监管责任,市安委会各有关成员单位要对本行业,各区市县、先导区安委会要对本辖区专项检查整治发现的问题隐患,明确建立隐患清单及跟踪督办的责任,切实做到整改措施、责任、资金、时限和预案“五落实”。对不能立即整改的重大事故隐患,要认真甄别、跟踪管理、挂牌督办;各涉及有限空间企业对检查整治中发现的问题隐患,要定人、定责、定时限立行立改,确保专项整治发现问题隐患及时整改到位,形成闭环管理。市安委办将对各地区、各有关部门专项整治阶段开展情况以简报形式印发至各单位,专项整治结束后,将对各单位一些好的经验作法及存在的问题在全市予以通报。
(五)强化信息报送。各区市县、先导区安委办,市安委会各有关成员单位将(区市县、先导区、市级部门)每月底报送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基础台账及阶段性进展情况小结;11月20日前报送专项检查整治汇总表及专项工作总结。同时,各区市县、先导区安委办要将辖区内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工矿商贸企业所涉及的有限空间基础台账报市应急管理局相应处室。各企业要认真开展自查,建立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基础台账备查。
有限空间应急预案 7
为防止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建立出能在紧急情况下快速、有效地组织事故抢险、救援和应急机制,保证企业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减少事故的影响和损失,根据本单位生产的实际情况制定本预案。
有限空间是指封闭或部分封闭,进出口较为狭窄有限,未被设计为固定工作场所,自然通风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氧含量不足的空间。有限空间作业是指作业人员进入有限空间实施的作业活动。由于本工程施工有限空间作业仅限于井下作业,故本预案主要针对下井作业。
1、指导思想和目的
为了加强井下作业现场事故的应急抢险能力,提高井下作业事故应急处置反应速度,控制事态蔓延,降低损失程度,特制订本应急预案。
2、应急处理的基本原则
(一)本预案井下作业应急处理工作的基本程序和组织原则。
(二)本预案在实施应急处理工作中实行以人为本、及时处置、损失最低的`原则。
3、适用范围
本预案内容适用本工程施工人员下井作业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事故。
井下作业是指进入封闭或半封闭的沟、池、管道、井坑等危险场所,可能发生硫化氢等有害气体中毒和缺氧窒息的作业。在本公司具体包括涉及进
水泵房、曝气沉砂池、回流泵房、所有阀门井及放空井等在内的作业环节。
4、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要求
检测实施有限空间作业前,管理处应严格执行“先通风、先检测、后作业”的原则,根据作业现场和周边环境情况,检测有限空间可能存在的危害因素。在作业环境条件可能发生变化时,对作业场所中危害因素进行持续或定时检测。
对随时可能产生有害气体或进行井墙破除的有限空间作业时,每隔30分钟进行分析如有一项不合格以及出现其他情况异常,立即停止作业并撤离作业人员;现场经处理检测符合要求后,管理部重新进行审批并安排继续作业。实施检测时,检测人员必须处于安全环境,未经检测或检测不合格的,严禁作业人员进入有限空间进行施工作业。检测指标包括氧浓度值、易燃易爆物质(可燃性气体、爆炸性粉尘)浓度值、有害气体浓度值等检测工作要求符合《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GBZ159)。
有限空间作业危害因素检测时填写《特殊部位气体检测记录》,相关人员签字齐全;临时作业或项目检测设备达不到检测条件时,必须聘请专业检测机构进行检测,同样须填写《特殊部位气体检测记录》,由检测单位负责人审核并签字。
危害评估
实施有限空间作业前,管理部根据检测结果对作业环境危害状况进行评估,制定消除、控制危害的措施,确保整个作业期间处于安全受控状态。
危害评估应依据GB8958《缺氧危险作业安全规程》、《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其他技术措施
进入密闭空间作业时,至少有两人同行和工作。若空间只能容一人作业时,监护人须随时与正在作业的人取得联系,做预防性防护。
5、应急处置机构设置及职责
公司设置井下作业应急处置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现场指挥:作业现场负责人(作业队现场职务最高者)
组员:现场监护人员
参与部门:生产技术部
应急处置领导小组的职责:
负责组织井下作业事故的应急事故处理,在下井救援人员须身强体壮,不能酒后下井,必须佩戴安全绳及空气呼吸机,并且井上至少仍有两人以上的监护人员时,方能下井实施营救。
救援人员下井后,应迅速用安全绳拴住中毒人员,并通知井上监护人员及时拽出井底。
6、现场医疗救护
中毒人员拽出井底后,应急处置小组立即组织人员将其转移到阴凉通风的地方,并根据伤情采取适当的措施救护受伤人员。
中毒轻微者连续深呼吸数次;呼吸停止的,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忌进行口对口呼吸,以压胸法为宜,再立即送往附近医院急救;
实施现场心肺复苏
1)首先用拳头有节奏地用力叩击其前胸左乳头内侧(心脏部位),连续叩击2-3次。拳头抬起时离胸部20-30厘米,以掌握叩击的力量。叩击后,心脏受到刺激,有时能恢复自主搏动;
2)若脉搏仍未恢复,则应立即连续做4次口对口人工呼吸,接着再做胸外心脏按压;
3)一人施行心肺复苏时,每做15次心脏按压后,再做2次人工呼吸;
4)心脏按压以每秒钟1次的速度进行,连做15次;人工呼吸的速度为每5秒钟做1次,连做2次。如此交替持续进行;
5)两人合作进行心肺复苏时,同样先连做4次人工呼吸;
6)随后,一人连续做5次心脏按压后停下,另一人做一次人工呼吸。如此交替持续进行,不要两人同时做。速度同上;
7)做人工呼吸的人,应时时注意检查伤病员的颈动脉有无搏动或有无脉搏。若伤病员原先放大的瞳孔开始缩小,脸色好转,出现脉搏,开始自主呼吸,说明抢救成功,可以暂时停止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但要密切观察心脏搏动情况,随时准备再次进行抢救。医疗救护人员到达现场后,工作人员应积极配合,服从专业人员安排抢救。
7、应急通信联络
医疗救护电话:120
项目经理电话:
生产负责人电话:
医院地址:309医院;
路线:北五环
北五环黑山扈路医院电话:
有限空间应急预案 8
1、目的
1.1为增强员工岗位安全技能,提高员工安全防范意识的能力,进一步巩固煤磨日常作业安全操作规程,落实分厂安全生产保障措施。特组织煤磨系统安全生产应急预案演练及培训;
1.2本预案按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以“保人身、保设备、保运行”为原则进行制定。
2、概况
2.1全公司煤磨系统爆炸事故是指煤磨系统着火、爆炸造成煤磨系统无法运行和不能供应窑所需燃料。
2.2在煤磨系统和输煤系统中,凡是发生煤粉沉积的地方,就能成为气粉混合物自燃和爆炸的发源地。在煤磨系统和输煤系统中包括系统管道、输煤和煤磨设备及煤粉仓,一旦发生煤粉沉积,煤粉就开始氧化,放出热量促使温度升高,又加快氧化、放热、升温。经一定时间后温度就能达到自燃温度并发生自燃,就有可能出现爆炸事故。因此,积粉、自燃是煤磨系统爆炸的主要原因。
3、应急预案内容
3.1应急指挥机构及其职责
应急指挥机构的组成:
组长:公司设备分管领导
副组长:xxx
成员:立磨工段全体人员
应急指挥机构的职责:
3.1.1应急领导小组在接到煤磨系统爆炸事故报告后,立即按本预案规定的程序,组织全公司力量赶赴现场进行事故处理,使损失降到最低限,有人员伤亡时,迅速组织抢救,同时立即组织人员迅速恢复生产。
3.1.2负责向当地人民政府报告本公司的事故情况和事故处理进展情况。
3.1.3各应急小组在全公司煤磨系统事故发生后,应立即按职责分工,赶赴现场组织事故处理,首先要按照保人身、保设备、保运行的原则,保障安全停机,避免重大设备损坏事故。
3.1.4事故处理期间,要求各岗位尽职尽责,联络渠道要明确畅通,联络用语规范,认真做好有关情况的记录工作。
3.1.5全公司所有生产单位,对事故发生的现象、设备损坏情况和事故处理经过一定要记录清楚,等待备查;积极配合上级和公司组织的事故调查工作,如实汇报事故发生的原因、经过和存在的问题。
3.1.6事故应急处理的终止:生产恢复正常运行为公司煤磨系统爆炸事故应急处理的终止点。
3.1.7组织和提供事故恢复所需要的备品备件,组织事故恢复所必需的生产车辆,组织实施事故恢复所必须采取的临时性措施。
3.1.8完成全公司煤磨系统爆炸事故(发生原因、处理经过、设备损坏和经济损失情况)调查报告的编写和上报工作。
3.2危急事件的预防
3.2.1煤磨系统爆炸的主要原因有:
3.2.1.1煤磨系统漏粉,造成煤磨设备存在不应有的积粉。
3.2.1.2煤磨系统长期停运,原煤仓和煤粉仓内积有原煤,可能存在自燃现象。
3.2.1.3煤磨系统投运前,未检查设备内是否有自燃现象。
3.2.1.4磨机出口风温超过煤种要求的规定。
3.2.1.5原煤中带有爆炸危险品。
3.2.1.6煤中水份过低。
3.2.2防止煤磨系统爆炸措施:
3.2.2.1煤磨每次大修以后开机应先生料粉,将易积料的部位用生料粉填满,防止系统内部角落积煤。
3.2.2.2中控和巡检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值班纪律,严格按要求操作和按要求巡检,经常分析各运行参数的变化,调整要及时,准确判断。
3.2.2.3巡检工经常保持煤磨系统、燃料输煤系统及设备周围环境的清洁。煤场喷洒设施、输煤系统水力清扫设施和各式除尘设施运行正常,不得存在积粉。特别要注意检查煤磨热风管进口和出口处是否存在积煤,如有应及时清理,清理后填补生料粉。
3.2.2.4坚持执行定期降粉制度和停窑前煤粉仓空仓制度,出现故障停机时操作员应严密监视煤粉仓和袋除尘灰斗等温度和煤磨系统CO变化,发现温度异常升高应立刻向分厂领导汇报,短时间内能恢复生产的应启动CO2灭火系统,控制温度进一步上升。袋除尘和煤磨管道内温度上升的应组织对相应部位进行检查和清理。如短时间内无法恢复生产的`控制温度上升的同时应组织对煤粉仓进行清理。
3.2.2.5根据要求控制磨煤机的出口温度,煤磨系统停止运行后,对输粉管道要充分进行抽粉和通风冷却;停机时间较长的,停用时宜对煤粉仓进行充氮或二氧化碳保护。
3.2.2.6加强原煤的管理,按规程规定认真检查、检质,及时清除煤中的杂物和自燃物,严防外来火源。
3.2.2.7加强燃用煤种的煤质分析和配煤管理,燃用易自燃的煤种应及早通知运行人员,以便加强监视和巡查,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3.2.2.8运行中当发现煤粉仓和系统内温度异常升高或确认煤粉仓内和系统内有自燃现象时,应立即停机处理,及时投入灭火系统,和清理相关部位,防止因自燃引起的煤粉仓爆炸。
3.3应急预案的启动
3.3.1事故发生后由分厂厂长立即向公司总经理汇报,由总经理根据情况,发布命令启动执行本应急预案。总经理向各应急小组下达应急预案启动令,各应急小组紧急启动本预案,各就各位,组织事故的应急处理。
3.3.2部门领导组织所辖部门紧急启动本预案,各部门人员接到命令后,迅速安排本部门人员各就各位。
3.4危急事件的应对
3.4.1发生煤磨系统爆炸事故时,发现人员应立即报告班组长,班组长迅速了解事故原因和规模,确定应急响应等级。并立即向工段领导和分厂管理人员汇报,分厂领导应立即通知公司领导,同时到现场组织安全停机和现场警戒。并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范围和影响程序,通知公司相关部门。
3.4.3公司总经理根据现场情况决定事故处理方案,对紧急事项和生产恢复、伤员救治等作出安排。
3.4.4公司各部门接到通知后,立即组织本部门人员投入到事故现场抢救中去。
3.4.5在抢险救灾和灭火急救中,各级干部带头深入灭火作战第一线中,迅速开展抢险、灭火工作。
3.4.6公司领导和相关职能部门在应急行动中分别履行下列职责:
3.4.6.1总经理
接到煤磨系统事故报告后,根据事故情况及时的向地方政府汇报,并及时指挥进行煤磨系统爆炸事故的处理和人员抢救工作。在平时设备运行中指导技术人员做好防止煤磨系统事故的预防技术措施。
3.4.6.3供应部和办公室
负责煤磨系统爆炸事故发生后的应急物资采购的管理协调工作。负责煤磨系统爆炸事故的物资供应工作如急救药品、临时救援物资等物资的管理,确保抢险物资的供应。
3.4.6.4副总经理和生产部
负责煤磨系统爆炸事故发生后的现场灭火和生产恢复工作。
3.4.6.5技术部门
负责煤磨系统爆炸事故处理的现场技术指导工作,及时的指挥技术人员按照相关规程规定处理事故。
3.4.6.6安全保卫部
负责煤磨系统发生爆炸事故时的安全保卫、消防、事故调查、现场取证、灾后索赔工作,事故时维护好事故周围社会治安。指挥、疏导救灾车辆;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发生和扑灭已发生的火灾。
3.4.6.7分管工段
负责及时组合当班人员进行现场抢救工作,及时组织人员进行现场抢救工作,好做设备的恢复和维修工作。及时调整消防水压力,保证灭火水源充足。
3.5生产、生活维持或恢复方案
3.5.1生产人员在全公司煤磨系统事故发生后,在人身安全不受危害的情况下要坚守本职岗位,使生产正常进行。
3.5.2根据实际情况恢复生产工作,防止损坏设备,并注意操作中的安全。
3.5.3应急小组要布置安排好人力,做好安全工作;消防应急小组要作好随时准备进行灭火和救险工作。
3.5.4根据现场恢复情况,由生产副总经理宣布事故应急处理情况的终止,生产秩序恢复为正常状态。
有限空间应急预案 9
1.总则
1.1编制目的
高效、有序地处理本企业有限空间内作业突发事件,避免或最大程度地减轻有限空间内作业人身伤亡造成的损失,保障员工生命和企业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
1.2编制依据
《电力企业现场处置方案编制导则》
《辽宁沈煤红阳热电有限公司人身事故应急预案》
1.3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企业有限空间内作业突发事件的现场应急处置和应急救援工作。
2.事件特征
2.1危险性分析和事件类型
2.1.1危险性分析
在容器、槽箱、锅炉烟道、排污井、地下沟道及化学药品储存间等有限空间内作业时,由于通风不良,引起作业环境中严重缺氧以及有毒气体急剧增加导致作业人员昏倒、急性中毒、窒息伤害等。
2.1.2事件类型
有限空间内作业事故类型:缺氧窒息和中毒窒息。
2.2事件可能发生的地点和装置
2.2.1生产区域内排污井、排水井及地下电缆沟道。
2.2.2高压、低压加热器。
2.2.3除氧器。
2.2.4凝汽器。
2.2.5压缩空气储气罐。
2.2.6锅炉。
2.2.7锅炉汽包。
2.2.8烟道。
2.2.9化学药品储存间、存储罐。
2.2.10加药间及化粪池等。
2.3可能造成的危害
当工作人员所处工作环境缺氧和存在有毒气体,且工作人员没有采取有效、可靠的防范、试验措施进行工作时,会造成工作人员昏倒、休克,甚至人身死亡。
2.4事前可能出现的征兆
2.4.1工作人员工作期间,感觉精神状态不好,如眼睛灼热、流涕、呛咳、胸闷或头晕、头痛、恶心、耳鸣、视力模糊、气短、呼吸急促、四肢软弱乏力、意识模糊、嘴唇变紫、指甲青紫等。
2.4.2工作监护人离开工作现场,且没有指定能胜任的人员接替监护任务。
2.4.3工作成员工作随意,不听工作负责人和监护人的劝阻。
3.组织机构及职责
3.1成立应急救援指挥部
总指挥:常务副总经理
副总指挥:生产副总经理、安全副总经理、副总工程师、副总会计师、副总经济师等公司班子成员
成员:安全监察室、生产技术部、设备管理部、发电运行部、输煤运行部、供暖运行部、供暖维修大队、燃料采购部、物资供应部、总经理工作部、党群工作部、企审部、营销部、人力资源部、武保部、后勤部、财务部等部门部长
应急救援办公室设在安全监察室。
3.2指挥部人员职责
3.2.1总指挥的职责:全面指挥高处坠落伤亡突发事件的应急救援工作。
3.2.2事发部门负责人职责:组织、协调本部门人员参加应急处置和救援工作。
3.2.3值长职责:汇报有关领导,组织现场人员进行先期处置。
3.2.4现场工作人员职责: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汇报,做好高处坠落伤亡人员的先期急救处置工作。
3.2.5安监人员职责:监督安全措施落实和人员到位情况。
4.应急处置
4.1现场应急处置程序
4.1.1有限空间内作业突发事件发生后,事故现场的作业人员,应及时将现场情况报告部门负责人及向应急救援办公室(安全监察室)报告。部门负责人及应急救援办公室(安全监察室)应及时报告应急救援指挥部的总指挥。事故现场的其他作业人员也可直接报告应急救援指挥部的总指挥,同时将情况报告安全监察室及部门负责人。
4.1.2该方案由应急救援总指挥宣布启动。总指挥或副总指挥接到报告后,根据具体情况,确定是否启动本预案。
4.1.3应急处置组成员接到通知后,立即赶赴现场进行应急处理。
4.1.4有限空间内作业事件进一步扩大时启动《人身事故应急预案》。
4.2现场应急处置措施
4.2.1将窒息人员脱离危险地点。
4.2.2对于有毒化学药品中毒地点发生人员窒息的事故,救援人员应携带隔离式呼吸器到达事故现场,正确戴好呼吸器后,进入现场进行施救。
4.2.3对于有限空间内由于缺氧导致人员窒息的事故,施救人员应先强制向空间内部通风换气后方可进入进行施救。
4.2.4对于电缆沟、排污井、排水井等地下沟道内可能产生有毒气体的地点,救援人员在施救前应先进行有毒气体检测(方法通过有毒气体检测仪、小动物试验、矿灯等),确认安全或者现场有防毒面具则应正确戴好防毒面具后进行施救。
4.2.5施救人员做好自身防护措施后,将窒息人员救离受害地点至地面以上或通风良好的地点,然后等待医务人员或在医务人员没有到场的情况进行紧急救助。
4.2.6呼吸、心跳情况的判定:
4.2.6.1有限空间内作业伤员如意识丧失,应在10s内,用看、听、试的方法判定伤员呼吸心跳情况。看—看伤员的`胸部、腹部有无起伏动作。
4.2.6.2听—用耳贴近伤员的口鼻处,听有无呼气声音。
4.2.6.3试—试测口鼻有无呼气的气流。再用两手指轻试一侧(左或右)喉结旁凹陷处的颈动脉有无搏动。若看、听、试结果,既无呼吸又无颈动脉搏动,可判定呼吸心跳停止。
4.2.7有限空间内作业伤员呼吸和心跳均停止时,应立即按心肺复苏法支持生命的三项基本措施,进行就地抢救。
4.2.7.1通畅气道。
4.2.7.2口对口(鼻)人工呼吸。
4.2.7.3胸外接压(人工循环)。
4.2.8抢救过程中的再判定:
4.2.8.1按压吹气1min后(相当于单人抢救时做了4个15∶2压吹循环),应用看、听、试方法在5~7s时间内完成对伤员呼吸和心跳是否恢复的再判定。
4.2.8.2若判定颈动脉已有搏动但无呼吸,则暂停胸外按压,而再进行2次口对口人工呼吸,接着每5s吹气一次(即每分钟12次)。如脉搏和呼吸均未恢复,则继续坚持心肺复苏法抢救。
4.2.8.3在抢救过程中,要每隔数分钟再判定一次,每次判定时间均不得超过5~7s。在医务人员未接替抢救前,现场抢救人员不得放弃现场抢救。
4.3事件报告
4.3.1应急救援办公室立即向总指挥汇报事故情况以及现场采取的急救措施情况。
4.3.2事件扩大时,由总指挥向上级主管单位汇报事故信息,如发生重伤、死亡、重大死亡事故,应当立即报告当地人民政府安全监察部门、公安部门、人民检察院、工会,最迟不超过1小时。
4.3.3事件报告要求:事件信息准确完整、事件内容描述清晰;事件报告内容主要包括:事件发生时间、事件发生地点、事故性质、先期处理情况等。
4.3.4相关单位联系方式
5.注意事项
5.1对于电缆沟道、有毒化学药品储藏室等的救援工作,救援人员在施救前,应戴好防毒面具,做好自身的防护措施再进行施救工作。
5.2电缆沟、排污井、化粪池等进行抢救时,施救人员应系好安全带,做好防止人身坠落的安全措施。
5.3伤员、施救人员离开现场后,工作人员应对现场进行隔离,设置警示标识,并设专人把守现场,严禁任何无关人员擅自进入隔离区内。
5.4采取通风换气措施时,严禁用纯氧进行通风换气,以防止氧气中毒。
5.5对于有限空间内部禁止使用明火的地点,如管道内部涂环氧树脂等的地点,严禁使用蜡烛等方法进行试验。
5.6对于防爆、防氧化及受作业环境限制,不能采取通风换气的作业场所,作业人员应正确使用隔离式呼吸保护器,严禁使用净气式面具。
有限空间应急预案 10
为加强有限空间安全管理,落实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措施,有效管控中毒窒息、燃爆火灾等重大安全风险,坚决遏制有限空间作业事故发生,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省、市安全生产工作部署,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严格遵循“党政同责、一岗双责”以及“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原则,以强化有限空间作业安全保障措施,提升作业人员安全素质为主线,围绕有限空间管理和作业的各个环节,集中整治重点难点问题,压紧压实企业主体责任,全面提升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水平和事故防范能力。
二、工作目标
围绕有限空间作业风险管控措施的落实开展整治,提升有限空间作业本质化安全水平。
——加强有限空间基础管理工作。各单位要开展有限空间风险辨识、管控,建立有限空间管理台账,制定有限空间管理制度,安全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安全培训到位。
——落实有限空间作业保障措施。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防护装备、安全设施及救援装备落实到位,有限空间应急救援能力得到提高,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
——强化有限空间安全监管工作。各单位要建立有限空间监管工作台账,将有限空间安全列为检查必查内容,制定计划实施严格检查。
三、整治范围
市政排水、供水、供气、供热、市政基础设施施工等行业领域涉及有限空间管理和作业的活动纳入整治范围。重点是存在有毒有害、易燃易爆以及窒息风险的有限空间。主要包括:
(一)地下有限空间:如阀门井、排气井、排水井、地下室、地下仓库、地下工程、地下管沟、暗沟、地坑、深基坑、废井、地窖、检查井室、沼气池、化粪池、污水处理池等;
(二)地上有限空间:如供水箱、发酵池、料仓、储药间、加药间等;
(三)密闭设备:如贮(槽)罐、车载槽罐、反应塔(釜)窑炉、炉膛、烟道、管道及锅炉等。
四、重点内容
坚持以提升风险防范意识、加强基础管理为主导,以制度和措施落实为主要有色、内容开展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整治。
(一)全面加强有限空间作业风险管控。各单位必须落实有限空间作业管理的主体责任。一是必须建立健全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健全与本单位有限空间作业实际相适应的风险辨识管控、作业审批、承发包管理、现场作业管理、教育培训、应急处置等安全管理制度和岗位操作规程,明确本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作业人员以及外协承包单位等的安全生产职责。二是必须加强风险辨识和管控。对有限空间开展全面辨识与评估,确定有限空间名称、数量、位置、类型和危险因素等基本信息,根据危险因素种类、参数、特性评估风险等级,制定管控措施和管理台账。要提高涉有限空间的信息化管理水平,对存在中毒窒息和易燃易爆危险因素的有限空间必须实施重点管控,划定管控区域,实行人员出入及过程管控,必须在适当位置加装监测报警装置和视频监控系统,并将监测参数和监控视频联接至操作室或值班室内,进一步加强动态管理,提升风险管控等级。
(二)开展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教育培训。各单位必须开展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培训。一是形成制度化。培训内容包括有限空间的类别、数量、分布、危险因素等;有限空间作业程序、操作规程;有关设备、检测仪器、劳动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方法等;紧急情况下的应急处置措施等内容。每年至少培训一次,实施作业前再进行一次安全告知和岗前培训。二是必须涵盖重点作业人员。重点对从事有限空间作业的现场负责人员、监护人员、作业人员、应急救援人员等参与人员开展培训。人员必须经过严格教育培训,掌握有限空间作业知识和作业能力后方可上岗作业。对不具备培训能力和条件的各单位,必须委托专业技术服务机构或者聘请专门技术人员开展教育培训,培训资料存档不少于一年。
(三)落实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措施。各单位必须按照国家及行业标准要求,系统配备有限空间安全设备器材,完善设置安全警示标志,落实作业安全技术措施。一是必须保证作业装备投入。要按照作业岗位,逐一对照操作规程,配齐配全有限空间作业所需的通风、检测、照明、通讯、应急救援等作业设备和个人防护用品,存在中毒窒息风险的必须配备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空气呼吸装置或者呼吸防护用品,并定期检测、维护,确保随时能正常使用。二是必须设置安全警示标志标示。有限空间出入口、关键部位和有关设施设备上必须设置醒目、清晰、规范的安全警示标识和警示牌,载明有限空间名称、编号、危险因素及管控措施、管理责任人、应急装备和器材、禁止事项等信息,防止人员随意进入,要及时进行检查,发现有脱色、污损、残缺、掉落、遗失等情况时,要加快修补更换。
(四)严格有限空间作业审批和过程管理。各单位必须遵循先审批后作业、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内部作业外部监护、持续作业动态监测的原则,一是必须严格作业前准备。严格落实先审批后作业,制定专门作业方案并由相关技术人员、单位负责人审批同意方可作业。作业前明确现场负责人、监护人和作业人员及其安全职责,并进行安全交底,必须在作业现场周围采取隔离措施,设置醒目警示标识。作业前必须进行清洗、清空或置换,并做好通风检测等准备工作,检测合格后方可作业。二是必须强化作业过程管理。作业中必须对有限空间作业进行实时监测,作业过程要持续进行通风,通风中禁止采用纯氧通风换气。作业时所用的一切电气设备,必须符合有关用电安全技术规程的要求,照明和手持电动工具应使用安全电压。作业结束后,现场人员必须对作业人员、设备设施等进行清点,对现场进行清理。
(五)规范有限空间作业个人防护工作。各单位必须规范作业现场管理,做好人员防护。一是必须落实作业防护。作业人员必须根据作业环境选择佩戴符合标准的个体防护用品和安全防护装备,并能够正确使用。存在中毒窒息风险的作业,必须强化个体防护,采用隔绝式空气呼吸防护用品;对风险等级高的作业区域,鼓励企业使用替代措施,采取外部控制或者机器人作业的技术改造措施,避免作业人员直接进入。二是必须规范使用设备。存在易燃易爆风险的有限空间,作业人员必须穿着防静电工作服和防静电工作鞋,使用防爆工具;在垂直区域有限空间内作业必须佩戴安全带并设置救生绳、救援三脚架。在排污管道、隧道、涵洞、电缆沟等因受作业环境限制不易充分通风换气的场所内作业,必须佩戴符合标准的`隔离式空气呼吸防护用品。
(六)强化有限空间作业应急保障措施。各单位必须强化和规范应急救援和演练工作。一是必须强化应急演练。作业单位必须结合日常工作环境和存在的安全风险,健全完善应急预案或现场处置方案,围绕可能发生的事故特征、应急处置程序、救援人员职责、救援设备器材等内容,定期开展应急救援演练。具有季节性特点或者特殊规律的有限空间作业,必须在作业前一个月内开展一次应急救援演练。二是严禁作业盲目救援。有限空间作业过程中,现场负责人必须负责全过程组织指挥,监护人员必须监督作业方案执行情况,始终与作业人员保持联系,一旦发现有人员身体不适、有毒有害气体浓度超过限值等情形时,要立即停止作业并撤离全部人员,发生有限空间作业险情后要按应急预案规定实施科学救援,坚决杜绝盲目施救。
五、实施步骤
从20xx年4月至20xx年12月,分三个阶段实施。
(一)准确摸底再动员阶段(20xx年4月底前)
1、制定工作方案。各单位要在总结分析前期整治工作基础上,结合实际查找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的薄弱环节和问题,按照《规定》内容和此次专项整治要求,研究制定有限空间作业专项整治工作方案,明确工作目标和具体措施,压实工作责任。
2、再动员再部署。各单位要组织本单位主要负责人,对有限空间作业专项整治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将《规定》内容、专项整治要求传达到每个存在有限空间作业的班组,确保宣传发动到位。
3、全面调查摸底。要对本单位开展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排查摸底,汇总并掌握所监管有限空间底数,及时更新有限空间类别台账,确保专项整治工作无盲区、全覆盖。各监管处室要按照职责分工,健全完善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台账。
(二)集中攻坚再整治阶段(20xx年5月至10月)
1、认真选树标杆企业。局将根据各单位开展有限空间整治情况,选择1至2家基础较好的典型单位,在专家全程指导下将其打造成为制度健全、管理规范、设备完善、员工素质高的有限空间作业的标杆单位,并组织其他单位交流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经验做法,实施典型引路。
2、严密组织培训宣传。各单位要将教育培训作为专项整治的重要内容,做到“两个必须”,必须组织对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进行警示培训;必须组织对有限空间作业从业人员进行实操培训。培训中将《规定》以及《指导手册》作为必培必考内容且存档备查,未参加培训或考有色、试不合格的要补训补考。要结合安全生产月工作,组织开展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知识普及,通过举办知识竞赛、印发宣传资料、开辟宣传专栏等多种方式进行广泛宣传,形成全员参与整治、全社会关注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氛围。
3、扎实对标自查自改。存在有限空间的各单位,必须对照国家和行业标准规范开展自查自改,没有相应能力的,由技术服务机构帮助各单位做好有限空间风险辨识、隐患排查、制定整改方案、实施整改、进行评估等,督促各单位健全完善与有限空间作业相关的制度和操作规程,全面提高装备水平、管理水平和员工素质。
4、组织开展专项检查。各监管处室和各单位要将检查贯穿专项整治始终,各项检查必查有限空间管理。依据《规定》,检查管理台账、危险因素辨识及管控、作业方案、个体防护用品配备及使用、应急救援预案或现场处置方案及演练、现场安全管理制度落实等情况,紧盯重大事故隐患、中毒窒息和燃爆等风险隐患,将检查贯穿安全监管始终。检查中,对专项整治工作不积极、排查治理不认真、整改不到位的,依法依规给予上限处罚。对存在重大事故隐患的,要依法责令停产整改,未整改验收合格的坚决不能开展作业。同时按要求将有关检查信息公示,将典型案例进行曝光。
(三)验收总结再提升阶段(20xx年11月至20xx年12月)
1、评估验收。要按照分级监管要求和专项整治内容,安排部署开展评估验收。由各单位聘请专家或者委托技术服务机构,对纳入本单位专项整治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评估验收,对发现的问题整改到位。对于未组织评估验收和不按要求进行整改的各单位,要依法予以严厉处罚。
2、认真总结。各单位要及时对专项整治情况进行总结,要深入分析专项整治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固化整治工作成果。要在专项整治工作结束后,将工作总结(电子版)于20xx年1月10日前报送局安委办。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单位要加强对有限空间作业专项整治工作的领导,将有限空间作业专项整治列入重要日程,精心组织,周密部署,主要负责人要亲自抓,分管负责人要具体抓,经常性深入一线开展检查督查。要始终做到动员安排到位、责任落实到位、监督检查到位、安全隐患整改到位,确保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全面覆盖、不留死角,确保全局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平稳好转。
(二)落实监管责任。各负有安全监管职责的处室要切实履行监管责任,按照“三个必须”的要求,以安全生产责任清单为基准,抓好分管领域内安全生产工作,全面加强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监管。要按照《规定》内容以及《指导手册》等标准规范要求,加强对不同气候条件、不同作业领域等环境下作业规律研究,及时下发安全提示函(卡),指导本行业有限空间作业,督促作业单位严格落实安全措施。
(三)拓宽宣传渠道。各单位要针对有限空间作业人员文化水平较低、工作年龄偏大的特点,开展常识宣传,以语言简练、通俗易记、实用性强的宣传方式,重点对《规定》内容以及《指导手册》开展宣传,积极讲解有限空间常识、存在危害、自救法则等,提高干部职工对有限空间知识的了解。要在运用好课堂培训、专家讲解等基础上,借助手机报、微视频等媒介,因地制宜地宣传有限空间作业注意事项和警示案例,提高全体干部职工安全防范意识和参与意识。
(四)加大督导考核。局安委办将根据专项整治工作进展情况,采取明察暗访、集中督导等多种方式,加强对专项整治工作的执法检查和督导,对责任不落实、监管不到位、失职渎职的,进行约谈通报,依法依纪严肃追责。有限空间专项整治工作开展情况将列为年度安全生产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日常督查、执法以及事故情况作为考核重要依据。
【有限空间应急预案】相关文章:
有限空间应急预案08-07
有限空间应急预案模板06-20
有限空间应急预案9篇03-15
2023有限空间作业应急预案08-21
有限空间作业的应急预案通用09-05
供热有限空间应急预案(通用7篇)11-08
供热有限空间应急预案范文(精选7篇)11-10
供热有限空间的应急预案(通用7篇)11-09
有限空间事故应急预案(通用15篇)04-22
供热有限空间的应急预案范文(通用7篇)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