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时间:2024-11-26 13:25:07 雪桃 应急预案 我要投稿

制造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通用15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没准儿会出现一些突发事故,为了提高风险防范意识,把损失降到最低,时常需要预先制定应急预案。那么大家知道应急预案怎么写才规范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制造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制造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通用15篇)

  制造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1

  为全面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切实搞好厂区安全工作,认真做好各种突发事件应对工作,将可能发生的事故降到最低限度,根据《安全生产法》、《浙江省安全生产条例》、和上级有关部门要求,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定以下应急预案。

  一、组织机构及主要职责.

  公司成立突发事件应急预案领导小组,组长党支部书记担任,副组长由生产经理、技术经理担任,成员由部门、车间负责人组成,领导小组下设指挥组,抢险组和后勤保障组。

  1.指挥组由、组成。在第一时间发布突发事件的相关情况,第一时间组织员工疏散,第一时间组织员工自救,保证员工人身安全,第一时间保证公司财产和员工财产安全,第一时间组织协调各项工作有序进行。

  2.抢险组:由20名员工组程:由任组长,任副组长,组员由、承担危难工作,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完成任务。

  3.后勤保障组:由6名同志组成,任组长,为副组长,组员由、担物资装备供应,切实保证突发事件工作所需。

  二、突发事件应急救援预案措施

  1.发生一般火警、火灾事故、设备事故、人身伤害事故及其他突发事件,当班值班人员应立即报告车间、部门和公司领导,逐级上报。火警火灾拨打119请求救援。人身伤亡事故应立即送医院治疗,或拨打120请求救援,但不管是哪类事故,抢险救护时都要先切断电源或采取防护措施后再组织救护,防止事态扩大。

  2.发生重大火灾事故,应立即切断电源,迅速向公司汇报,公司逐级向上反映。岗位人员拨打119救援电话请求援后,首先组织自救,使用现场的灭火器进行灭火,根据着火部位、性质也可用现场备用的.防火沙、土、水进行灭火,电气火灾要用干粉灭火器,变压器、油罐等用水冷却时,人要远离,严防爆炸伤人,待消防专业人员赶到后,在专业人员指挥下配合灭火。

  3.发生人身伤亡事故,发现人员要立即向班组长、车间主任、部门、公司逐级上报后,还要通知医院工伤抢救小组,立即赶赴现场组织救援。若伤部位属擦伤、碰伤、压伤等要及时用消炎止痛药物擦洗患处,若为出血严重,要用干净布料进行包扎止血。若伤者发生骨折要保持静从事静卧。若发生严重烧伤、烫伤,要立即用冷水冲洗30分钟以上,若伤者已昏迷、休克,要立即抬至通风良好的地方,进行人工呼吸或按摩心脏,待医生到达后立即送医院抢救。

  4.若发生食物中毒事故,救援人员在救援时要了解中毒原因,迅速把中毒人员抬至通风良好处进行一般性抢救,并立刻送往医院抢救。

  5.发生重大设备事故,要立即报告,同时停止设备运转,处理事故时,要有专业人监护。严格执行检修程序和停送电确认制度,防止打乱仗,冒险作业。

  6.发生爆炸事故,要立即关闭爆炸源,若有人员伤亡,按人员伤亡预案救援。

  7.发生各类事故都要保护好现场,待事故调查分析处理。

  三、注意事项

  1.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工作领导小组成员要保证24小时开机,认真做好各项预防工作,随时准备应付各类突发事件发生。

  2.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工作要听从指挥,服从安排,要切实做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3.本预案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完善。

  制造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2

  为有效处置我镇辖区内发生的各类突发事件,建立统一指挥、职责明确、反应迅速、处置有力的应急处置体系,提高政府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最大限度降低突发事件造成的危害,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保障经济社会协调健康发展,结合我镇具体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一、总则

  (一)适用范围

  处置发生在我镇范围内,具有突发性,造成或可能造成较多人员伤亡、较大经济损失、破坏社会安定稳定等严重危害和影响的重特大突发事件。

  (二)工作原则

  1、以人为本,预防为主。处置突发事件的基本目标是最大限度降低突发事件造成的伤亡和损失,最大限度地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2、依靠科学,依法规范。依法建立健全信息报告体系、科学决策体系、防灾减灾体系和恢复重建体系。采用先进的预测、预警、报告和应急处置技术,提高预防和应对突发事件的水平。

  3、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处置突发事件实行镇、村、驻镇单位一把手负责制,统一指挥,坚持条块结合、以快为主的属地管理,进行分级响应。

  二、突发事件的分类和响应级别

  (一)分类

  突发事件主要分为四类:

  1、自然灾害。主要包括干旱、暴雨等气象灾害;地震灾害;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森林火灾和重大生物灾害等。

  2、事故灾难。主要包括公路重大交通运输事故,建设工程、重要水利设施、公共场所及学校、镇直部门发生的'各类重大安全事故,造成重大损失的供水、供电、供气、大型建筑物倒塌和道路严重塌陷等事故,以及特种设备安全事故,重大环境污染事故和生态破坏事故等。

  3、突发卫生事件。主要包括突然发生、造成或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重大动植物疫情,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

  4、突发社会安全事件。主要包括重大刑事案件、较大规模的事件、交通安全事故以及其他危害社会正常秩序、破坏社会稳定的突发事件靠前处置,迅速有效。各村、驻镇单位必须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精心组织,靠前指挥,坚持抗灾和救灾相结合,迅速有效的处理各类突发事件。

  (二)响应级别

  根据突发事件的可控性、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等因素,分Ⅰ级、Ⅱ级、Ⅲ级、Ⅳ级四个级别进行应急响应。

  三、组织机构与职责

  (一)镇突发事件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是全镇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非常设领导机构,由镇主要领导、分管领导、武装部及派出所领导组成。其主要职责是:当发生或可能发生突发事件时,负责领导、组织和指挥突发事件的处置;督促各村、驻镇部门及时有效做好预防、应急准备、应急处置及事后恢复与重建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挂靠在镇社会综合治理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所有紧急情况的接警、转报和组织施救,以及必要的日常工作协调,应急处理等工作。

  (二)重特大突发事件现场指挥部。

  通常由到现场的镇最高职务的领导任现场总指挥,各相关单位的领导参加,主要职责是:组织现场工作组;了解人员伤亡情况和经济损失情况及影响范围,已采取的措施和事态发展情况,及时向上级部门报告;迅速制订应急处置方案并组织实施,指挥协调现场的抢险救灾工作,组织调集抢险人员和抢险物资到位;负责现场新闻报道的指导和把关工作;指导善后处理工作。

  (三)突发事件现场工作组。

  根据突发事件的性质、特点和现场等实际情况,下设若干个工作小组,各工作小组的组成与主要任务:

  现场施救组。由镇政府、派出所、武装部、供水、供电、事发地等单位人员组成抢险抢修队伍,主要任务是营救受伤人员,寻找生存者和遇难者,撤离、疏散现场及周边危险地带受到威胁的人员;划定危害区域,封闭、隔离或者限制使用有关场所;消除突发事件的危害和危害源;抢修交通、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

  警戒治安组。由派出所负责。主要任务是建立警戒区域,防止与救援无关的人员进入现场,保障现场应急求援工作顺利开展;维护社会治安秩序;负责事发地的交通管制,保障救援物资、救援队伍、疏散人群、伤员运送车辆的顺利通行。

  医疗救护组。由镇卫生院负责。主要任务是建立现场急救站或临时救援点,对受伤人员开展现场急救并及时转送医院治疗;保障现场急救和医疗人员人身安全;统计死伤人数;控制传染病源;负责临时安置场所的卫生、防疫、消毒和人员医疗;监测现场水体、饮用水、食物、土壤、农作物等的污染情况,对现场污染物消毒清理等。

  后勤保障组。由镇民政办、财政所等部门组成。主要任务是组织经费及时足额到位,调集和运送救灾抗灾物资、救援设备器材,负责做好工作人员的日常生活保障工作。

  新闻协调组。由镇党政办、文化站等部门组成。主要任务是确保信息及时传递;核实、统计和上报灾情;协助做好对外联络,做好新闻报导和发布工作。

  善后工作组。由镇民政办、治安办、派出所等有关部门组成。主要任务是及时、准确查清突发事件的性质、原因和责任,写出调查报告,提出处理意见并写出损失评估报告,保证群众的基本生活。及时处理遇难者遗体的临时保管等工作。

  四、镇应急指挥部的组成

  总 指 挥:

  副总指挥:

  成 员:

  五、责任与奖惩

  镇应急指挥部对突发公共事件处置中作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将给予表彰奖励;对在处置突发事件中玩忽职守,失职、渎职等行为,或迟报、瞒报重要情况的有关责任人要严肃处理,后果严重的移交司法机关。

  六、附则

  (一)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按事故类别,本预案与其他专项预案同时启动。

  (二)镇应急指挥部各成员单位根据本预案制定专项预案。

  (三)本预案管理单位为镇党政办公室,每两年修订一次,必要时及时修订。

  制造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3

  一、总则

  1、编制目的

  为了应对城北污水处理厂可能发生各种突发事故,并在事故发生后能迅速有效的控制和处理,尽量减少二次污染、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2、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本城北污水处理厂由于进水水质超标、出水水质超标、突遇停电、突发暴雨、人员触电、人员落水、中毒、火灾导致突发事故的应急抢险抢修。

  3、编制原则

  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确保单位,社会及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预防重大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并能在事故发生后迅速有效控制处理,根据污水处理工艺特点及可能导致突发事故的因素,本着“预防为主,自救为主,统一指挥,分工责任”的原则,制定《污水处理厂污水排放事件及重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4、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2、《城市污水处理厂运行、维护及安全技术规范》CJJ60-94

  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4、《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xx)一级B排放标准

  5、《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

  二、事故应急救援指挥及处理程序

  1、应急救援指挥部

  总指挥:

  副总指挥:

  成 员:

  2、指挥部工作职责

  负责制(修)定《城北污水处理厂突发事故应急预案》;组建应急救援专业队伍,并组织训练和演练;检查、督促做好污水厂事故的预防措施和应急救援的各项准备工作;发布和解除应急救援指令;组织、指挥救援队伍,实施救援行动;向主管行政部门和事故现场周边单位通报事故情况,必要时向有关单位发出救援指令;组织事故调查,对应急救援工作进行总结。

  3、指挥部人员分工

  a.总指挥:组织指挥突发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

  b.副总指挥:按照分工协助总指挥负责应急救援的具体工作;

  c.成员:协助总指挥负责事故救援过程中的总协调工作;按城北污水厂内部预案规定负责突发事故的一般处置和应急救援有关工作。

  4、生产事故汇报处理制度

  为了及时掌握污水处理厂的安全生产情况,在发生事故时能迅速采取有力措施进行控制和处理,把事故的影响和损失减至最低,邳州市中工水务有限责任公司(邳州市城北污水处理厂)特制定生产事故汇报处理制度。

  事故类别分为小事故、一般事故、重大事故、特大事故四类。

  ①小事故:直接经济损失小于1万元,或不影响正常运行的。

  ②一般事故:直接经济损失小于5万,大于或等于1万,或者导致人员轻伤,或一天内能恢复正常运行的。

  ③重大事故:直接经济损失大于5万,大于或等于10万,或者导致人员重伤,或三天内能恢复正常运行的。

  ④特大事故:直接经济损失大于十万,或者导致人员死亡,或者三天以上无法正常运行的。

  5、事故发生后的汇报

  ①厂内发生一般事故、重大事故、特大事故,值班人员应立即将事故简况报告污水厂负责人;

  ②重大及特大事故:应在10分钟内电话向公司总部汇报,并在8小时内将事故详情报告公司总部。如同时伴有人身伤亡,还须向本地政府有关部门报告。

  ③一般事故:应在24小时内将事故详情报告公司总部。

  6、事故的处理原则

  ①厂长是事故现场负责人,带领值班人员进行事故处理,应对事故处理正确、迅速、负责。

  ②凡发生重大特大事故或伤亡事故,必须执行“四不放过”(事故原因不清不放过,没有制定防范措施不放过,事故责任者没有受到处理不放过,员工没受教育不放过)原则,及时分析,采取措施,防患于未燃。

  ③对发生工伤事故,除立即组织抢救外,必须保护好现场,并立即按规定逐级汇报。

  ④对发生工伤事故或重大特大事故须立即组织有关人员进行调查,分析原因,查清事故责任,拟定防范措施,结果以书面于15日之内上报。

  ⑤对事故责任者(包括领导)应根据情节轻重,损失大小,认识态度,提出处理意见。

  ⑥对因工负伤的职工家属,要全力关怀,给予慰问,并按国家规定,做好善后处理工作。

  ⑦事故处理时,不得进行交接班,如在交班时发生仍由交班人员负责处理,接班人员在交班班长要求下协助处理,告一段落后方可继续交接班。

  ⑧不论发生任何事故,在处理告一段落后应按规定及时向总部汇报。

  7、后期处理

  ①事故现场清理

  事故发生地的后期现场清理,由厂长组织专业队伍实施,事故影响范围较大、程度较严重的,由公司总部组织人员进行技术指导。

  ②事故调查报告和经验教训总结及改进建议由厂长组织有关人员,会同事公司总部职能部门进行内部过程评价和总结。主要包括:事故等级的判定是否正确;采取的重要处理措施与方法是否科学合理;是否符合保护公众、保护环境的要求;各部室任务完成情况;出动应急队伍的规模、仪器装备的使用是否与任务相适应;发布的公告及公众信息的内容是否真实,时机是否得当,成功或失败的典型事例;是否需要修订事故应急处理方案;其他结论等。

  8、保障措施

  ①通信与信息保障

  本水厂实行24小时工作值班,随时做好处理突发事故的准备。建立健全值班制度。

  ②组织落实、人员培训

  ㈠应急救援指挥部成员应按照专业分工,本着“专业对口、便于领导、便于集结和便于抢修”的原则,建立组织,落实人员。要根据人员岗位变化随时进行组织调整,确保救援组织的落实。

  ㈡污水厂常年实行24小时值班值岗制度,故其全体值班值岗人员为各类事故应急救援的第一突击队,做好事故现场的初期抢险抢修处置。

  ㈢组织应急训练和培训。各级应急救援组织要按照专业分工每年要进行专业技能培训、训练和演习,不断提高组织、指挥和救援能力。

  ㈣预案演习与维护

  为了迅速、准确、有条不紊地实施事故抢险抢修,尽量减少由事故造成的损失和伤亡,定期组织预案演习。应急救援人员按职责和专业分工每年进行1—2次的事故模拟演练,对全厂职工进行经常性的事故救援常识教育,使大家具备自救、逃生和互助的能力。不断提高指挥人员的指挥水平和应急救援组织的整体能力,主要提高以下几种能力:

  ㈠检查通信系统是否畅通无阻;

  ㈡演习抢险现场人员是否能快捷实施抢险;

  ㈢有关的抢险人员、器材能不能准确到位;

  ㈣能否及时有效控制事故进一步扩大。

  三、突发事故预防

  1、进水水质超标预防:

  对进水进行观查,并每天定时对进水水质取样化验,做好进水水质分析及记录。

  2、出水水质超标预防:

  对所投入生产的生产线上的厌氧池、缺氧池、好氧池和二沉池的水样进行观查,并取样化验,做好每个时间段的水质分析,操作人员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防止因检查不周或失误造成事故;及时合理的调节运行工况,严禁超负荷运行;保证出水达标排放。

  3、停电现场可能产生的事故预防;

  认真巡查配电房运行情况,对电网提出的停电公告进行记录及汇报,并在停电之前联系电工对厂内设施进行依次停电,及供电后的恢复进行依次恢复并巡查。

  4、暴雨可能产生的事故预防;

  认真注意天气变化及关注天气预报,在暴雨天气前对现场的物品进行收拾或加固,对外露的'电气设备进行进行保护,尽可能积水的部位进行检查。

  6、人员触电预防;

  对厂区供电设施进行保护,防止非专业人员自行进行操作,对外露供电线路进行保护,对可能触电的设施张贴警示牌。

  7、人员落水预防;

  遵守安生生产守则,对厂区安全防护栏进行定期检查,对加盖除臭的检查口进行关闭,对可能产生人员落水的位置定放好救生圈等设施。

  8、人员中毒预防;

  遵守安生生产守则,对井下工作及除臭设施检修时需做好抽风工作,并做好安全防护保护工作。

  9、火灾预防;

  遵守安生生产守则,对易燃易爆产品进行防护保护,对供电线路进行巡查,对消防设施进行定期检查。

  四、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方案

  1、进水水质水量超标应急处理方案

  ①操作人员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对进水水质进行取样化验,防止因进水水质超出设计处理范围而造成事故。当发现进水水质严重超标时,应立即向管理人员汇报,并服从管理人员要求对进水水质,工艺运行参数,出水水质数据进行分析,根据化验对工艺流程进行及时调整。

  ②组织化验人员对每条生产线的出水进行检测

  ③减少进水量

  ④12小时内书面汇报邳州市住建局此次减少进水的原因。

  ⑤污水厂厂长会同邳州市住建局组织人员查找污水来源,通告相关企业或单位。

  ⑥事故解决后,恢复正常处理状态,并记录。

  2、出水水质超标应急处理方案

  ①操作人员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因检查不周或失误造成事故或生产异常产生的排放事故,应立即停止该生产线的排水,并将此事汇报厂部管理人员。

  ②由厂部管理人员及时调整进水。

  ③组织化验人员对超标的生产线进行取样化验,并分析下步的处理工艺,

  ④1小时内口头汇报,12小时内书面汇报邳州市住建局此次减少进水的原因,并汇报停水的时间需多长。

  ⑤及时合理的调节运行工况,严禁超负荷运行。

  ⑥事故解决后,恢复正常处理状态,并记录。

  3、火灾事故应急预案

  ①在本部门(或车间)发生火灾时,在岗员工应立即对初起火灾进行扑救,就近原则运用灭火器材(如灭火器、消防栓等)扑灭火源;使用灭火器要注意以下要点:先拉开保险栓,操作者站在上风位置,侧身作业,手按压柄,距火点二米位置胶管对准火源扫射;

  ②当火势未能得到控制时,要立即通知污水厂负责人;

  ③当班负责人接到火警后,立即通知全厂警戒并迅速通知调集全厂员工利用身边的灭火器材赶到火灾现场参加扑救,切断生产区的电源,并且做好火灾现场人员秩序维护和无关人员的疏散撤离工作;

  ④当火灾蔓延到非本厂力量所能控制的程度时,在岗员工应立即报警——119,(报警人员应向消防部门详细报告火灾的现场情况,包括火场的单位名称和具体位置、燃烧物资、人员围困情况、联系电话和姓名等信息),并安排人员到路口接消防车,以便消防队员把握火灾情况和尽快抵达,采取相应的灭火措施,抓住救灾时机;

  ⑤消防队到位后,组织员工疏散本厂内停放的车辆和厂门口的障碍物,以确保救灾现场的畅通和车辆用急。并组织本厂人员撤离到安全区域待命;

  ⑥火灾扑灭后,负责人应立即清点本厂的人员和受损物资,尽快确定人员伤亡和物品损失情况并向厂公司总部汇报,做好详细的记录并存档;

  ⑦负责人做出事故调查报告,同时总结本次火灾事件的教训,在全体员工中实行安全事故的教育培训,杜绝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

  4、停电应急预案

  ①当出现突然停电时,值班人员应按下总设备停止按钮,使设备处于备用状态。

  ②值班人员至现场将各设备调至停止状态,并检查各阀门井的开关状态使此处于复电后可正常生产。

  ③及时联系了解停电原因及范围,评估持续停电时间并汇报。

  ④配电房供电线路故障的,查清原因,及时恢复供电

  ⑤供电可以及时恢复的,则供电恢复后进入开工程序。

  ⑥供电不能及时恢复的,则按照规定汇报至公司总部及泉州市排水管理中心及泉州市市政公用事业管理局。

  ⑦电网复电对策:

  ㈠当配电间显示来电后,值班电工通知操作人员检查各设备的关闭情况

  ㈡确定全厂设备全部停后,值班电工进入配电间启动主电路。

  ㈢启动主电路后再检查一遍电路,确认无问题后,恢复各分部电路。

  ㈣确认各分部电路无问题后按生产要求依次开启需运行的设备。开启依次底功率到高功率的次序。

  ㈤恢复供电15分钟后再次巡检全厂设备,无问题,按生产操作规程操作。

  ㈥机电员工送完电后,巡检全厂设备。

  ㈦岗位人员将操作情况如实记录。

  6、暴雨造成事故应急预案

  ①指挥部负责厂内的预防暴雨工作的布置、检查等工作。负责落实厂内设备设施的防护、排水防涝工作。负责人员安全防护设施的落实等工作。负责组织一支由员工组成的紧急抢险机动小组随时待命,作为处理紧急事件的预备队,由指挥部直接调遣。

  ②检查厂区内排水系统,防止堵塞及河水倒灌。

  检查厂区内设备设施加护情况。

  ③室外电气设备加强防护,临时电线应拆除或切断电源。

  保持配电房、电缆沟内内干洁,防止积水。

  ④下暴雨时应减少上生物池次数,以免发生人身事故。

  ⑤适当加大处理水量,确保厂区内企业污水排放。

  ⑥紧急情况下可以开启事故排放阀,待水量有所减小后应立即关闭。

  7、人员伤亡应急预案

  ①中毒现场应急预案

  ㈠救护者应做好个人防护,带好防毒面具,穿好防护衣;

  ㈡切断毒物来源;

  ㈢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毒物继续侵入人体,应尽快将中毒人员脱离现场,移至新鲜空气处,松解患者颈、胸部纽扣和腰带,以保持呼吸畅通,同时要注意呆暖和保持安静,严密注意患者神志,呼吸状态和循环状态等。

  ㈣尽快制止工业毒物继续进入体内,并设法排除已注入人体内的毒物,消除和中和进入体内的毒物作用。

  ㈤迅速脱去被污染的衣服、鞋袜、手套等,立即彻底清洗被污染的皮肤,冲洗时间要求15—30分钟,如毒物系水溶性,现场无中和剂,可用大量水冲洗,遇水能反应的则先用干布或其他能吸收液体的东西抹去粘染物,再用水冲洗,对粘稠的毒物(如有机磷农药)可用大量肥皂水冲洗,尤其注意皮肤皱折,毛发和指甲内的污染,较大面积冲洗,要注意防止着凉、感冒。

  ㈥毒物经口引起人体急性中毒,可用催吐和洗胃法。

  ㈦促进生命器管功能恢复,可用人工呼吸法,胸外按压法。

  ②触电救护应急预案

  ㈠对人体的危害

  电伤:指电流对人体外部造成局部伤害,如电流引起人体外部的烧伤;电击伤:指电流通过人体内部,破坏人体心脏,肺部及神经系统的正常动作,及至危及生命;电损伤人体的变化:细胞内离子失衡,导致肌肉收缩、麻木,在高电压下肌肉强烈收缩,组织发生病理性变化;临床表现:全身情况:神志清楚,机体抽搐麻木,有电灼伤;神志不清楚,休克状态,心律失常,假死;局部情况,电弧灼、焦化、碳化。

  ㈡触电急救:

  a)紧急处置:迅速拉开电源,使触电者迅速脱离触电状态;

  b)就地抢救:轻微触电者:神志清楚,触电部位感到疼痛、麻木、抽搐,应使触电者应地安静、舒适地躺下来,并注意观察;中度触电者:有知觉且呼吸和心脏跳动还正常,瞳孔不放光,对光反应存在,血压无明显变化,此时,应使触电者平卧,四周不要围人,使空气流通,衣服解开,以利呼吸;重度触电者:触电者有假死现象。呼吸时快时慢,长短不一,深度不等,贴心听不到心音,用手摸不到脉膊,证明心脏停止跳动,此时应马上不停地进行人工呼吸及胸外人工挤压,抢救工作不能间断,动作应准确无误。

  c)触电急救法:可采用人工呼吸与心脏复苏方法。

  ③烧伤救护应急预案

  热力烧伤包括火、开水、蒸汽、电弧等。化学灼伤一般是强酸或碱等。

  ㈠对人体的危害:皮肤或皮下组织烧坏,严重时导致死亡。

  ㈡化学灼伤分类:浅一度(红斑);浅二度(水泡型);深二度;

  ㈢烧伤的急救:

  a)迅速移去热力对身体的伤害,采取用水冷却表面的方法。若是强酸或碱等化学灼伤,应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服,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时间一般为20—30分钟;

  b)用湿纱布包好创面;

  c)烧伤严重,可采取人工呼吸和心脏复苏法;

  注意:烧伤病人应尽量不喝水或喝少许盐水,注意创面保护。

  ④溺水抢救应急预案:

  ㈠当溺水者被救上岸后,道德应保持其呼吸道的通畅,应让溺水者俯卧,用一小木凳或枕头等垫在其腹部,使其头朝下,抢救者压其背部,将体内的水从口鼻排出,但要注意控水时间不可太长。

  ㈡用手指伸入溺水者口腔内探查,迅速清除口鼻异物或呕吐物。

  ㈢如果溺水者神志清楚,轻声呻吟,面色潮红或苍白,呼吸心跳丰硕,可不必进行特殊处理,直接送医院检查即可。

  ㈣如果溺水者呼吸心跳已停止,甚至瞳孔散大,则必须立即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越早进行,效果越好。

  ㈤溺水者清醒后,可给其服茶、糖姜水等热饮料。

  ⑤高温中暑应急预案

  ㈠烈日直射头部,环境温度过高,饮水过少或出汉过多等可以引起中暑现象,其症状一般为恶心、呕吐、胸闷、眩晕、嗜睡、虚脱,严重时抽搐、惊厥甚至昏迷。

  ㈡应立即将病员从高温或日晒环境转移到阴凉通风处休息。用冷水擦浴,湿毛巾覆盖身体,电扇吹风,或在头部置冰袋等方法降温,并及时给病人口服盐水。严重者送医院治疗。

  制造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4

  为加强学校消防安全管理工作,预防和减少火灾事故的发生,保障学校和师生员工生命财产的安全,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工作,特制定本预案。

  一、预防措施

  1、学校各科、室、图书馆、实验室的领导和工作人员,应严格执行防火部位的`安全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经常对本部位消防栓、灭火器材进行检查、维护、保养,保持其良好状态。认真进行防火安全检查,做好记录,要懂得正确使用灭火器和消防栓。保卫科每年组织一次对相关人员的培训和灭火演练。

  2、图书阅览室、电子阅览室、化学危险品存放室、电教中心、实验室的工作人员下班前应切断室内电源,关闭用电设施。对本部位防火工作经常检查,做好记录。

  二、应急处理:

  1、发生重大火灾事故时,应急领导小组迅速下达疏散警报,报告119火警的同时,立即报告市教育局。

  2、疏散组迅速组织疏散师生,撤离到安全区域。

  3、后勤组迅速切断有关电源。

  4、积极配合消防人员救火,并采取有效的隔离措施,防止大火蔓延。

  5、一般火灾情况(火势较小、火势发展慢、损失小、靠学校自己力量可以扑灭)应立即组织自行扑火,事后将火灾发生时间、地点、情况、扑火经过、采取的灭火方式和起火原因与后果等以书面形式报校突发事件应急领导小组。

  三、扑救初起火灾的程序和措施

  灭火行动组接到报警后,应立即赶赴着火现场,根据预案或指挥员的指令,迅速检查是否切断起火现场电源、火源和气源,检查是否存放有易燃、易爆物品,启用携带或利用就近配置的灭火器、消防栓等灭火器材进行扑救(油漆、衣物起火应用干粉灭火器扑救;电器起火应用二氧化碳气体类灭火器扑救)。如火势较大,暂时扑灭不了,应根据现场情况及时采取冷却、隔离等措施,防止火势进一步蔓延,待消防队赶到,配合完成灭火任务。

  四、应急疏散的组织程序和措施安全防护及救护的程序和措施

  ①疏散组接到报警后,应立即赶赴着火现场,根据预案或总指挥的指令,疏通紧急疏散通道,疏散现场师生。

  ②通讯联络组接到报警后,应立即赶赴着火现场,按照预案或指挥员的指令及时通知相关各组,迅速投入灭火战斗,同时注意保持通讯联络畅通,及时准确地将各种指令、情况及信息上传下达。

  ③后勤组接到报警后,应立即赶赴着火现场,按照预案或指挥员的指令,对现场实行警戒,保证消防车行进畅通无阻,防止无关人员进入现场。维护好现场秩序,避免人员伤亡。应按照预案或总指挥的指令,迅速调集准备灭火所需物资、设备为完成灭火、疏散救护任务提供必要的支持和保障。并疏散危险品及物资。

  ④救护组配合医护人员抢救火场内被困伤员。

  五、现场保护

  灭火战斗结束后,警戒保卫组要派专人对着火现场实施警戒保护,严禁非现场人员进入现场,确保现场的原始状态,并配合调查人员做事故现场的调查工作。并在总指挥的安排下做好善后处置工作。

  制造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5

  为切实做好安全生产,保证公司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有效地预防和控制突发事件的发生和危害,提高公司对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做到“突而不急、而不乱”将事故损失降到最低限(特别是人员伤亡),制定本应急预案。

  突发事件是指不可预见,突然有可能发生的`火灾、洪涝灾、工程事故、电击、中毒等事故。

  一、组织指挥

  1、公司应急救援指挥小组

  组长:

  常务副组长:

  副组长:

  成员:

  2、办公地点:办公室

  3、电话:

  4、应急车辆:

  二、突发事件应急救援程序

  1、组织全体职工学习掌握应急救援知识、规程,对应急救援器材提前准备,做到质量合格、完好存放、地点合适,使用方法正确。

  2、突发事件应急救援演练每年春季应进行一次。

  3、发现突发事件,发现人要在第一时间向上报告,并保护现场,积极抢救伤员。

  4、各级救援指挥小组接到突发事件报告后,要立即根据事件性质、规模、启动应急救援方案,在调动救援队伍实施救援的同时向有关特警电话报警(火警119、急救120、交通事故122、其他110)请求支援。

  5、救援实施时,要做到指挥有序、措施得当、急而不乱。

  6、突发事件救援完毕后,相关人员要协助有关部门做好突发事件的调查、处理工作。

  制造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6

  一、编制目的

  为了保障污水处理正常运行,加强对于突发事件、紧急事件的控制,制定本预案。

  二、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等有关法律法规。

  三、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污水处理厂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包括:人员伤亡事故、发生火灾、进水水质恶化、中间环节水质恶化、化验室事故、突然停电等。

  四、工作原则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统一指挥、互相合作、团结一致。

  五、危险分析

  (1)污水进水水质不达标;

  (2)污水处理过程或出水质不达标;

  (3)可能造成的人身伤害事故:

  ①从构筑物高空坠落;

  ②跌入污水池造成溺水;

  ③接触电气设备触电;

  ④操作不当引发火灾;

  ⑤污水井下操作引起中毒。

  (4)化验室事故。

  六、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

  1、厂应急实施体系

  现场指挥:污水处理厂厂长。

  现场副指挥:综合科长、生产科长。

  应急队员:工艺工程师、电气工程师、调度工、运行工、设备维修工、电气维修工、化验员。

  2、职责

  现场指挥:

  根据指挥系统的要求或命令,调动人员、设备和机械,指挥抢修队员完成预案任务;

  现场副指挥:

  协助、配合现场指挥完成预案任务;

  工艺工程师:

  解决工艺方面的技术问题;

  电气工程师:

  解决电气方面的技术问题;

  调度工:

  根据指令进行调度操作;

  运行工:

  需手动的阀门开关等操作;

  设备维修工:

  故障机械设备维修、检查;

  电气维修工:

  故障电气、自控设备维修、检查,现场临时配电安装;

  化验员:

  水质取样检验。

  以上队员根据现场情况和需要,由现场指挥统一调度和其它任务分配。

  七、应急准备

  1、预防机制

  本着“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建立预防机制。

  ①每年污水处理厂定期对消防系统、自控电气及机械设备、重要危险源、车辆、计算机网络系统进行及时的检查评估,以发现潜在风险并做好记录。

  ②加强人员安全教育工作,对易产生触电、溺水、火灾、有毒气体、高空坠落等部位设置警示牌。

  ③指定专人负责,对潜在危险可能出现的紧急情况,制定相应的。处理办法。

  ④生产科负责紧急情况培训及演习:一年一次运行人员应急情况演习;一年一次消防人员(监控人员)应急培训;一年两次电气自控方面实际演练;一年一次对职工进行自我保护、环境保护、抢修培训演习。

  ⑤用电设备不可超负荷工作。配电室要配备应急灯和干粉灭火器,并且要防水、防鼠、防尘、防高温处理,对电源、门窗进行严格巡查。避免可能导致火灾的因素:电气和线路故障;违章动火、用火;违章操作等。

  ⑥加强设备运转记录,将设备运转的故障问题尽量解决在萌芽状态。

  ⑦可能产生有害气体的部位,操作前应进行有害气体的监测。

  2、值班制度

  值班安排:污水处理厂24小时有人值班,不得空岗,出现特殊情况,及时启动应急预案。

  值班人员要求:责任心强,严格做好记录。

  八、应急响应

  以下情况立即启动应急响应:发生火灾、进水水质恶化、中间环节水质恶化、化验室事故、突然停电、大风雨雪等恶劣天气。

  以上情况发生后,现场值班人员根据事故情况第一时间要做出正确反应,并进行及时有效的应急处理,随即通知经理,启动应急响应,主管经理通知应急预案指挥小组人员,应急响应指挥体系和应急实施体系开始履行职责。

  1、发生火灾

  出现火情,现场工作人员要设法控制火情,切断电源、燃烧源、各种气体阀门、紧急转移各种易燃、易爆和化学危险物品,并利用就近地点的灭火器材进行扑救,火势较大时要及时拨打119,同时及时通报值班调度,并将火情逐级上报。

  如果事态严重,各部门要无条件接受指挥。值班调度在及时向上级汇报的同时,积极组织相关部门和人员进行扑救。抢险过程中,必须把人身安全作为第一要素,防止事故扩大或再次伤害。

  2、进水水质恶化

  值班人员通过调度或巡查,一旦发现进水监测指标异常,来水颜色变化,出现大量白色泡沫、腥味现象,可能是进水PH、重金属(铬、铜、铬、砷等)、氨氮硫化物、和酚类等物质超标,会造成腐蚀设备、使活性污泥发生中毒,影响污水处理效果。判断为进水水质恶化后,向经理进行汇报,批准后,采取措施立即停止进水,组织化验人员在各个工艺环节取样化验,确定超标物质,并报环保部门,尽快确定可能超标排放污水源,制止其排放。

  3、中间环节水质恶化

  (1)化验室负责每天进行一次常规化验和微生物镜检,发现异常,及时通知经理,由经理组织工艺工程师等分析原因,调度各个环节采取措施,若进水异常执行第一条,其余环节由各个工段采取调整措施。

  (2)如污水处理系统水质恶化或运行异常,由工艺工程师现场进行分析,采取应对措施;设备运行不正常,由电气自控工程师现场进行分析,采取相应措施。

  4、化验室事故

  化验员要规范操作,定期检查回流胶皮管是否老化,使用硫酸时要戴手套,并且防止硫酸喷溅到易燃物质上,加热油类物质要防止溅到电炉上,夏天取氨水时,提前要将氨水冷却等。

  如化验室着火,化验员要分清着火物质的性质,首先立即切断电源,对于易燃体或固体着火时,不能用水浇,除小范围可用湿布覆盖外,其他情况可立即用灭火器扑灭,精密仪器只能用四氯化碳灭火。

  5、突然停电

  当水厂内突然发生停电事故后,值班电工立即通知经理。中控室电话询问电业局调度室停电原因,如果停电属于厂外输电线路故障,要求电业局调度室迅速组织进行抢修,如果停电属于厂内原因,经理调度电修工段和动力工段查明停电原因,电修工段立即进行检查抢修。

  6、人员伤亡事故

  当发生人员触电后,现场其他人员要立即切断电源;当发生有毒气体中毒后,施救人员应避免自身中毒,当发生溺水、高空坠落后,施救人员应保护自身安全,采取紧急措施后,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逐级上报,并在120到来之前,由当日值班领导组织人员对伤者进行救护措施,尽最大努力抢救伤员。

  7、大风、雨雪、降温等恶劣天气

  (1)暴雨、洪水、雷雨、大风等恶劣天气

  遇暴雨、洪水、雷雨、大风等可能出现较大灾害时要及时掌握情况,研究对策,指挥防汛抗灾抢险工作,尽可能地减少灾害损失,并做好信息报送和处理工作,及时汇总情况,向上级和有关部门报告。

  ①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储备必需的防汛抗灾物料,合理配置。在防汛、抗雷雨大风重点部位储备一定数量的抢险物料,以应急需。

  ②通信准备,充分利用厂内内部电话网和社会通信公网,确保防汛、抗雷雨大风通信系统完好畅通、指挥调度指令及时传递。

  ③工艺化验部门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汛期的工艺运行方案;适时有效地发布预警信息。

  ④运行班在汛期加强各进出泵、反应池进出水闸门和变配电所等关键设备和部位的巡视和监控,做好设备运转状况记录;发现故障和其它异常情况及时报送设备部门或通知防汛领导小组。加强现场巡视,特别是构筑物,以防大风天气高空坠物。

  ⑤机修班在汛期前安排生产运行关键设备和变配电所的检查、维护保养工作并做好室外设备的防雨工作。并及时检查全厂机械设备的接地情况,及时整改存在安全隐患的设施。

  ⑥根据天气预报,组织运行工预先对各设备进行检查,确保完好,组织力量对厂区雨水管线进行疏通,确保畅通;

  ⑦遇到突然降雨时各岗位将门窗关紧,防止雨水流入,影响设备运行。生产运行班组增加水泵台数,降低集水井水位,直到满负荷为之。外出巡视,必须两人一组,注意防滑。变电值班人员及时检查避雷是否发挥作用;厂抢修队员,车辆做到随叫随到,严阵以待,以处置突发事故的发生。

  (2)冰冻、降雪等恶劣天气

  ①注意各水管的防冻处理,对裸露在外的管路包裹好保温材料;

  ②在冬季生化池、沉淀池出现全部封冻时及时进行破冰,保持不封冻水面;

  ③开启刮吸泥机前,必须进行以下检查和处理:

  a、检查中心筒内是否结冰,如果结冰需先进行破冰,冰块较厚的时应将冰块尽量打碎;

  b、检查行走轨道及轮上是否结冰,如果结冰应彻底清理后方可启动设备。

  ④对于运行中的`刮吸泥机,下雪量较大时,值班人员要及时清扫刮吸泥机轨道上的积雪;冬季雨雪后要勤于观察,防止刮吸泥机轨道上结冰,无法正常运行。

  ⑤对粗、细格栅及螺旋输送器,启动前应认真检查是否结冰,运行中应及时清理螺旋输送器内积水,防止结冰。

  ⑥当回流泵房水面有浮泥时,应勤于观察,防止冻结后影响浮球正常工作。

  ⑦保证COD在线室空调正常运行,并保证室温15摄氏度以上,以免冻坏仪器或影响仪器工作。

  九、应急保障

  1、组织保障

  建立起应急响应指挥系统和应急实施体系,明确人员职责。对队员按预案要求进行配备,明确任务、职责、联系方式,队员名单根据工作变动及时更新。应急预案启动后,由现场指挥进行调动,要求及时通知,第一时间按要求进入现场。

  2、物资保障

  保障应急预案实施的物资储备,要求定点存放、专人负责、随时提供、及时补充。

  3、机械保障

  保障应急预案实施所需准备的。机械设备和工具,机械设备要求能够随时待命,状态完好,及时启动。

  4、通讯保障

  中控室掌握应急响应指挥系统所有负责人的职责和最新的联系方式,现场指挥掌握所有抢修队员的联系方式。

  十、善后工作

  做好现场保护,为事故调查做准备,事故发生后要积极配合有关单位进行调查。对事故发生部位、设备和设施,在恢复运行前必须经有关部门确认,无安全隐患后,方可恢复正常运行。紧急事故处理结束后,应重新评估应急处理对策,如有不完善的地方,则应立即修改。

  十一、责任与奖惩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落实与管理工作,实行有功奖励与责任追究制度,根据实际情况,对有功人员进行相应奖励,对相关责任人进行相应处罚。

  十二、宣传、培训与演练

  1、加强污水处理突发事件宣传教育工作,普及突发事件预防常识,增强职工的防范意识和相关心理准备,提高公众的防范能力。

  2、加强突发事件专业技术人员日常培训和工作人员的培训和管理,培养一批训练有素的突发事件应急处理专业人才。

  3、每年组织一次污水处理突发事件应急实战演练,由总指挥主持召开指挥小组会议,确保演练时间、场所,组织相关人力物力,向睢宁安检、环保部门报告演练情况。以提高防范和处理突发事件的技能,增强实战能力。

  十三、预案实施和生效的时间

  本预案自20xx年xx月xx日起实施。

  制造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7

  为了进一步加大学校精细化管理的工作力度,把加强对学生的安全防范教育落到实处,防止校园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及时处理好各种突发事件,确保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特制定以下安全防范应急预案:

  一、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在校内外发生的突发性安全事故。

  二、成立突发事件应急抢险指挥机构

  总指挥:

  副总指挥:

  成员:

  三、工作安排

  (一)通迅联络:

  任务:遵照指挥部的指令,及时准确的'报警,接警或请求其他单位援救,保障通讯交通畅通无阻,力争在极短内赶赴出事地点,招待执行应急任务,并以最快速度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

  (二)紧急抢险组

  组长:

  成员:

  任务:紧急应对突如其来的事故,按事故的种类采取相应的措施。

  (三)安全疏导组

  组长:

  成员:各班主任

  任务:负责现场维护秩序,组织引导,快速疏散并撤离,防止拥倒、踩踏,造成不应有的伤害事故。

  (四)救护组

  组长:

  成员:各任课教师

  任务:负责抢救伤员,阻止可疑及无关人员进入、靠近、围观,保障救护车辆畅通无阻,快速救护受伤人员,平息后抓紧时间与其他医务部门进行伤亡人员的情况核实,配合执法部门查找事件原因。

  (五)事后恢复组

  组长:

  成员:

  任务:为抢险提供财力保障和事故平息后勤部生活供应保障。

  (一)防火安全预案

  1、防范预案(措施)

  ⑴严禁将火柴、打火机等火种带入教学区。

  ⑵教学区和办公区不得使用明火照明(煤油灯、蜡烛等)。

  ⑶严禁在办公室、实验室内使用电火炉、电热毯、电热水器等。

  ⑷严禁在校园内存放或燃放烟花爆竹。

  ⑸严禁在校园内焚烧废纸、树枝、树叶等。

  ⑹凉晒的衣服必须在空调压缩机、散热风扇50cm之外。

  ⑺组织全校师生听取消防安全知识讲座。

  ⑻进行学生自护疏散、义务消防队员消防器材使用及紧急状态时切断电源、燃气源等演练。

  2、应急预案

  A、上班时间处理方案:

  ①出现火警:发现险情者在第一时间拉响火警警铃并迅速报火警119,同时向校长或副校长如实报告,校长或副校长接到报告后,要立即组织人员保护现场,查明情况,采取措施,展开抢救工作。

  ②在统一指挥下,各个部门立即组织人员进行抢险救灾,疏散组人员紧急开展工作,抢救人员和财产,转移危险物品。

  ③学校通知有关人员并配合组织疏散和救护工作,制定临时对策,并与有关部门进行联系。

  ④事后恢复组立即出动车辆运送人员和物资,保证师生和抢险人员的用餐和用水等。救护组各任课教师协助医务人员赶赴现场,提供应急药品,组织抢救伤员,切断相应电源,并保证疏散和救护的照明用电和用水。

  ⑤做好善后工作。对现场进行必要的保护和清理,对受伤人员进行救治和慰问,对损失进行统计,配合有关部门对事件进行全过程调查,查明事件发生原因。

  ⑥尽快恢复正常的教学、生活、和工作秩序。对事故责任人进行教育和处理,并提出整改措施。

  B、非上班时间处理方案:

  ①现场人员在第一时间迅速报火警119,同时报上级部门。

  ②接到报警后,立即赶赴事件现场,组织人员进行抢险,并上报领导,在其他领导没有到达现场前,如有情况全权指挥救助。

  ③其他条款也正常上班时间处置方案相同。

  3、注意事项

  ①火灾事故首要的一条是保护人员安全,扑救要在确保人员不受伤害的前提下进行。

  ②火灾第一发现人应查明原因,如是电源引起,应立即切断电源。

  ③火灾后应掌握的原则是边救火,边报警。

  ④人员在逃生时应掌握方法。

  ⑤一般不组织学生参加灭火。

  (二)用电安全预案

  1、防范预案

  ⑴组织对全校师生进行用电安全知识宣传。

  ⑵办公室内严禁使用电烫斗、电吹风、电炉、电水壶、电热毯等。

  ⑶学生不得擅自从插座内引出电源接入其它用电器。

  ⑷组织学生进行用电安全防范知识竞赛。

  ⑸定期检测触电保护器是否正常工作。

  2、应急预案

  ⑴遇有突发性触电事故立即切断电源(包括总电源)。

  ⑵遇有紧急情况立即用绝缘棒或非导电棒、棍击打,将触电人员与电源脱离,(不得用手拉触电人员。)

  ⑶对触电受伤人员视情形及时组织自救或他救,必要时拨打120急救中心求援。

  ⑷及时向学校领导报告,以便组织施救。

  ⑸排查事故原因,及时处理上报。

  (三)食品卫生安全预案

  1、防范预案

  ⑴定期请校医务人员对师生进行食品卫生安全知识辅导。

  ⑵教育学生在任何时候,任何场合都不购买和食用三无食品(无生产厂家、无商标、无出厂日期)。

  ⑶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一日三餐的用餐习惯,不挑食,少吃零食。

  ⑷校区定期督促食堂清理仓库及小店内的剩余食品,防止学生误食过期、霉变的食品。

  2、应急预案

  ⑴基本处理流程

  ①发现有呕吐腹胀、腹泻等症状,立即送往医务室诊疗。

  ②一旦发生三人以上同时出现腹胀、腹泻等症状,立即向学校领导报告,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以防意外。

  ③发生上述第二条款情况,即与学生家长取得联系,以便共同研究对策。

  制造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8

  1.目击报警

  1.1小区任何区域一旦着火,发现火情的人员应保持镇静,切勿惊慌。

  1.2如火势初期较小,目击者应立即就近采用灭火器将其扑灭,先灭火再报警。

  1.3如火势较大,自己难以扑灭,应采取最快方式用对讲机、电话或打碎附近的手动报警器向消防室报警物业小区消防应急预案。

  1.4关闭火情现场附近的门窗以防止火势蔓延,并立即关闭附近的电闸及煤气。

  1.5引导火警现场附近的人员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迅速从安全通道撤离,同时告诉疏散人员不要使用电梯逃生,以防停电被困。

  1.6切勿在火警现场附近高喊:"着火了",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混乱。

  1.7在扑救人员到达火警现场前,报警者应采取相应措施,使用火警现场附近的消防设施进行扑救。

  1.8带电物品着火时,应立即设法切断电源,在切断电源以前,严禁用水扑救,以防引发触电事故。

  2.报警要求

  2.1内部报警应讲清或问清:

  A、起火地点;

  B、起火部位;

  C、燃烧物品;

  D、燃烧范围;

  E、报警人姓名;

  F、报警人电话;

  2.2向"119"报警应讲清:

  A、小区名称;

  B、火场地址(包括路名、门牌号码、附近标志物)

  C、火灾发生部位;

  D、燃烧物品;

  E、火势情况;

  F、接应人员等候地点及接应人;

  G、报警人姓名;

  H、报警人电话;

  3.成立临时指挥部

  3.1物业服务中心客服主管及秩序主管接到火警警报后,应立即赶赴指定地点或火警现场,并通知相关人员到场,成立临时灭火指挥部。

  3.2临时指挥部由综合管理中心、客服部、工程部、秩序部以及其他相关人员组成。

  3.3.1根据火势情况及时制定相应对策,向各部门下达救灾指令;

  3.3.2根据火势情况及时确定是否疏散人员;

  3.3.3立即集合义务消防队,指挥义务消防队员参加灭火,并保证消防用水的供应。

  3.3.4在火势难以控制时,应及时下达向"119"报警的指令;

  3.3.5根据火势情况,成立疏散组、抢救组、警戒组,组织救人,抢救和保管重要物资及档案,维持现场秩序。

  3.3.6下令将消防电梯降至首层,派专人控制,转供灭火工作之用。同时停止起火区域的其他电梯和中央空调运行。

  3.3.7根据火势情况决定是否采用部分或全部断电、断气、打开排烟装置等措施;

  3.3.8消防队到达后,及时向消防队领导准确地提供火灾情况和水源情况,引导消防队进入火灾现场,协助消防队灭火,并协助维持现场秩序,安顿疏散人员。

  3.3.9火灾扑灭后,组织各部门进行善后工作。

  4.人员的`疏散和救护

  小区内发生火情时,各部门员工的任务是灭火、疏散人员、抢救和保管重要物资和维持秩序,危急关头以疏散、救护人员为主。火灾发生后,每一位员工都要牢记自己的首要职责是保护业主、访客及自己的生命安全。

  4.1火灾发生后,由疏散组负责安排人员,为业主和访客指明疏散方向,并在疏散路线上设立岗位进行指导、护送业主和访客向安全区域疏散这时切记要提醒大家不要乘坐电梯,如果烟雾较大,要告知大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尽量降低身体姿势有序、迅速离开。

  4.2人员的疏散以就近安全门、消防通道为主,也可以根据火场实际情况,灵活机动地引导人员疏散。

  4.3认真检查起火区域及附近区域的各个单元并关闭门窗和空调。发现有人员被困在起火区域,应先营救被困人员,确保每一位业主和访客均能安全撤离火场。

  4.4接待安置好疏散下来的人员,通过良好的服务稳定人们的情绪,并及时清点人员,检查是否还有人没有撤出来。

  4.5疏散顺序为:先起火单元及相邻单元,后起火上面2层和下面1层。疏散一般以向下疏散为原则(底层向外疏散),若向下通道已经被烟火封住,则可考虑向屋顶撤离。

  4.6在火场救下的受伤业主、访客以及扑救中受伤的员工,由抢救组护送至安全区,对伤员进行处理,然后送医院救治。

  5.警戒

  5.1接到火警通知后应迅速成立秩序警戒组,布置好小区几外围警戒。

  5.2清除小区外围和内部的路障,疏散一切无关车辆和人员,疏通车道,为消防灭火创造有利条件。

  5.3控制起火大楼底层出入口,严禁无关人员进入大楼,指导疏散人员离开,保护从火场上救出的重要物质。

  5.4保证消防电梯为消防人员专用,引导消防人员进入起火层,维持灭火行动的秩序。

  5.5加强对火灾区域的警戒,保护好火灾现场,配合公安消防部门和调查组对起火原因进行调查。

  5.6保证非起火区域和全体业主、访客的安全,防止犯罪分子趁火!

  6.善后工作

  6.1火灾扑灭并经公安消防部门勘测后,工程部应迅速将小区的报警和灭火系统恢复至正常状态。

  6.2秩序部组织人员清理灭火器材,及时更换、补充灭火器材。

  6.3秩序及工程及客服部统计伤亡情况和小区财产损失情况,上报公司。

  6.4综合管理中心组织员工对受灾业主/用户进行慰问,并根据实际情况给予切实帮助。

  6.5环境组组织员工对火灾现场进行理,恢复整洁,对因逃生或救火损坏的花木进行抢救或补种。

  6.6灭火指挥部应召开会议,对火灾扑救行动进行回顾和总结。

  6.7客服中心收集可疑情况,配合调查组对火灾事故进行调查。

  制造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9

  一、目的

  为保障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发生后,各项医疗卫生救援工作迅速、高效、有序地进行,提高本院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应急反应能力和医疗卫生救援水平,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健康危害,维护社会稳定,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突发事件导致的人员伤亡、健康危害的医疗卫生救援工作;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工作按照《新郑市突发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预案》的有关规定执行。

  三、基本原则

  1、预防为主,常备不懈

  认真宣传普及突发公共事件医疗救援知识,提高医护人员对加强突发公共事件医疗救援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不断加强突发公共事件医疗救援工作机制的建立和完善,提高全员业务知识,随时做好突发公共事件医疗救援工作。

  2、快速反应,减少损失

  建立快速反应机制,强化人力、物力、财力储备,增强应急处理能力。一旦出现突发公共事件,立即启动突发公共事件医疗救援应急预案,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社会影响。

  3、依靠科学,加强合作

  对突发公共事件医疗救援要科学救治,不断规范救治措施与操作规程,加强科室间的信息沟通、协调和业务技术培训工作,实现救治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

  四、医疗卫生救援领导小组

  成立突发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和医疗救治工作小组。负责指导全院突发公共事件医疗救援应急工作。

  1、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2、救治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各科室主任及护士长。

  五、突发事件处置

  突发事件分类

  (1)一般事故:伤员在5人以下,无特殊危重情况。

  (2)重大事故:伤亡10人(其中死亡3人以内)以上,事故有进一步发展趋势或伤亡人数可能增加。

  (3)特大事故:伤亡10人(其中死亡3人以上)以上,事故还有发展趋势,伤员还在增加。

  2 .当突发事件来临,立即启动全院性的急救预案由接受过分类训练,有经验的临床医生按照伤员轻重缓急进行分度:

  (1)轻度:生命体征基本正常,如一般挫伤,擦伤。

  (2)中度:如单纯骨折,外伤后出血等短时间内不会危及到生命。

  (3)重度:重危,危及生命者,如窒息,大出血,休克,心室颤动,昏迷等,需要得到及时抢救治疗。

  (4)死亡:意识丧失,动脉搏动丧失,心跳呼吸停止,瞳孔散大。

  3.做好标记每位伤员左手臂上部别一醒目标牌,内插伤卡,上面填写病人的编号、姓名、性别、年龄、受伤部位、药物过敏、日期、时间等,并按病情轻重,用绿、黄、红、黑四种不同颜色的'布条别在卡上,分别代表轻、中、重、死亡四种不同的伤情(由护士根据医生分类后执行)。

  六、现场抢救

  (1)现场保证一个病员由一个医师,两名护士,一名工务员全程陪同,负责外送检查,抢救用药。医务科、总值班指挥现场抢救,护士长协调相关人员工作,后勤保障部提供相关物力支持。

  (2)大批伤员来临时,先救命后治病,先治重伤后治轻伤。尸体直接送太平间保存。

  (3)争取时机,抢夺时间,速战速决。通过包扎、止血、骨科患者给予固定、快速输液、静脉给药输血,使病人的生命体征维持在一个稳定状态。在保证气道通畅的情况下,争取在较短时间内对确定大出血,严重创伤,脏器破裂损伤情况,及时做好术前准备工作,直接送手术室进行手术,或转送有条件的三级医院,转院者需做好联络,转诊工作。

  (4)建立交接班制度,保证抢救工作的延续性。现场急救时应将相关病历卡随身携带,医嘱与病情变化及时记录。时间精确到分。注意记录完整,防止遗漏。患者运送途中护理人员陪同加强观察,随时记录。并与接诊科室做好交接班工作。

  (5)建立回访制度。伤员经抢救后分流至相关科室,护士需做好登记,抢救者书写重大抢救记录经过,一周后由抢救护士随访,并书写随访记录。

  七、信息报告和发布

  在迅速开展紧急医疗卫生救援工作的同时,立即将人员伤病员、姓名、年龄、住址、目前生命体征、初步诊断、处置方式、下一步治疗意见在2小时内书面报市卫生局,每日向上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伤病员情况、医疗救治进展等,重要情况要随时报告。

  八、医疗卫生救援应急响应的终止

  突发事件现场医疗卫生救援工作完成,伤病员在医疗机构得到救治,经卫生行政部门批准,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领导小组可宣布医疗卫生救援应急响应终止,并将医疗卫生救援应急终止的信息报告上一级卫生行政部门。本预案自制定之日起执行。

  制造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10

  为了保障学校师生员工健康地学习、工作、生活,促进学校各项工作顺利开展,防止安全事故发生,切实有效降低和控制安全事故的危害,按照相关法律法规,从学校实际出发,特制定本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一、 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适用范围

  本预案所称 “突发事件”,主要是指突然发生并严重危及学校财产安全、师生生命和财产安全、校园秩序和公共安全,需要学校及有关部门立即采取应对措施,并加以处理的事件。如重大的自然灾害事故,校园发生的群打群殴、爆炸、绑架、暴力伤害等恶性刑事案件,群体性中毒事件,群体性传染性疾病等公共卫生事件,重大交通事故,重大火灾、房屋倒塌等安全事故,学校领导和全体师生员工要以强烈的责任心和高度的责任感严肃认真地对待突发事件,要警钟长鸣,始终把师生的安全教育工作放在首位,以防为主,防控结合。

  二、具体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

  (一)校内发生火灾、漏电、房屋倒塌等特大安全事故的应急预案

  1、切断电源。

  2、发生火警,先以灭火器扑灭;火势蔓延,急打“119”;房屋倒塌且有师生埋入,急打"110",并有组织地进行抢救。

  3、迅速向突发事件领导小组报告。

  4、开通全部安全通道(安全通道要有明确标志,并在师生在校期间24小时开通),学校教职员工组织学生迅速撤至安全地带。

  5、配合消防、医院等单位,做好自救工作

  6、尽可能保护好现场,做好有关证人证事记录。

  7、凡凡被上级定为D级危房的校舍,坚决无条件的.撤出学生,立即封存,拉上警戒线禁止人员靠近,撤出的学生搬到安全校舍或搭建活动板房上课。学校的危墙立即拆除,修建坚固符合要求的围墙或修建铁艺墙等,消除安全隐患。危险设施设备迅速检测维修,以达到标准要求,不能维修者立即封存,禁止使用,确保师生安全。

  8、确定各班应急逃生路线及安全场所,确保有灾情有序撤离。

  (二)校外不法人员进入校内实施暴力或抢劫事件应急预案

  1、在确保校门24小时上锁,来人问明情况后方可放行。

  2、来人不履行登记手续,强行闯入,门卫应力加阻止,不得放行。

  3、来人已闯入校内,门卫追赶不及,应立即电话通知有关部门领导,及时将闯入者清逐出校门。

  4、校内发现不法分子袭扰、行凶、行窃、斗殴、抢劫、劫持人质、放火、破坏公私财务的应立即采取下列处置方法:

  ①迅速报警(110)。

  ②迅速报告学校突发事件领导小组。

  ③对不法分子进行劝阻或制服,保护在场师生安全。

  ④为防止不法分子逃跑,在制止、制服其前应关闭校门。

  ⑤立即将受伤师生送往医院进行救治。

  ⑥作好师生的思想工作。

  5、记录不法分子的体貌特征和其他犯罪情节,收集不法分子施暴的凶器,保护好现场。

  6、组织校内力量,配合上级有关部门,做好善后工作。

  (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预案

  当社会上出现流行病疫时,凡师生中出现与该病相似病症时,各班主任要马上报告校领导,并及时与该学生的家长取得联系,在家长的陪同下去医院诊治,一经确认是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时,学校要采取下列措施:

  1、学校要迅速如实报告上级有关部门。

  2、对该学生所在班级及任课教师办公室进行布控,对全校公共场所,尤其是布控区域进行严格的消毒。

  3、坚决杜绝染病学生带病来校。染病学生来校上课时,必须有收治该学生的医院,出具诊断证明其已康复,并不存在传染危害后,方可来校上课。

  4、学校要根据上级有关部门的要求和指导下,采取必要的防范及保护措施。

  (四)地震、洪灾等自然灾害的应急预案

  发生自然灾害,必须以生命第一,学校可以采取必要的停学。对影响师生安全教育教学活动,都应及时作出安排,或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在上下学路上可能危及学生生命安全的,应及时告知家长接送或在路上护送,也可以报警。对可预见性自然灾害,应在未发生灾害前,作出安全部署,对不可预见的自然灾害如地震、龙卷风等,应尽力采取保护和自救措施,事后应及时施救,并向事实情况通过汇报程序汇报。

  1、产生环境污染突发事件,应配合环保部门紧急疏散全校师生,并做好学生的思想稳定工作,疏散过程维护好师生的秩序。

  2、平时对全校师生进行环保教育和环境污染自护自救教育。

  3、每学期开展两次以上地震、洪灾等应急疏散演练,并保存好文字、图片、视频资料,演练要制订切实可行的演练方案。

  (五)学校其他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1、学校其他突发事件,值周领导、值周教师、上课教师,要第一时间到位指挥。

  2、让学生坐在教室静候,要坚决阻止学生在教室起哄,或走出教室相互追逐,推搡。

  3、马上安排过道指挥和其他照明用具。

  4、及时与有关方面联系了解情况。

  5、若是校内电路问题,可能的情况下,应及时维修。

  6、若遇不能修复,值周领导、值周教师、上课教师要组织学生有秩序地离开教室,要教育学生靠右有序行进。

  三、事故处理责任要求

  1、在突发事件发生后,活动的组织者或第一个接警者或首位发现者,应以师生利益、学校利益为重,无条件地承担组织、指挥、抢救、控险、报警等任务,要充分利用现代化的交通工具、通讯工具及时做好组织、抢救和报告工作,如接警后拖延、推委应视作玩忽职守。对突发事件,全校师生员工实行首见首闻报告制和教职工首见首闻第一时间负责制。

  2、突发事件发生后,全校教职工要把抢救、保护学生生命安全视作第一要务,不得临阵退怯,更不得采取事不关己的回避逃脱手段。

  3、突发事件发生后,相关的部门和有关的责任人员在事发初和应急处理中都要随时向校领导报告突发事件的有关情况,不得隐瞒。

  4、突发事件解决后,学校和有关的责任人员要向上级领导书面报告突发事件的处理情况。

  四、事故处理保障

  1、一切为事故处理让路,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尽最大努力提供物资及资金保障。

  2、尽最大努力提供人力支持。

  3、在事故处理过程中为维护师生生命安全可采取一切有效措施。

  4、在事故处理过程中尽力维护正常教学秩序。

  5、对在事故处理过程中有重大立功表现者学校对其给予报功请奖,学校予以重奖。

  制造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11

  一、停电:

  1、出现突然停电状况领班应首先用对讲机通知各部门员工安抚客人。如问题出现在晚上无法看清的情况下,应安抚客人尽量不要里开自己的座位,等待来电。

  2、领班立刻通知店经理。控制现场,保持现场不要过于混乱。协助店经理寻找问题原因,让事态尽快得到好转。服务主管协助吧台解决可能出现的任何突发问题。

  3、机房人员立刻保存机房服务器数据,保证机房设备在正常运转下关闭。机房工作结束后应立即配合及协助解决厅面出现的各种突发问题,协助寻找停电原因。

  4、来电之后机房人员应立刻开启服务器,保证服务器能正常运转。服务主管通知吧台使用语音广播安抚客人。领班立刻协助所有员工检查电脑设备是否有丢失及损坏,并协助员工核对上网顾客使用电脑是否正常,并检查客人走后会员是否结账。

  5、领班在交班记录本应详细记录突发问题。店经理负责查找并记录问题的原因和结果。

  二、停水、防水:

  1、出现紧急停水状况应立即通知店经理,并查找问题原因。

  2、员工发现漏水的地方应及时上报领班,领班在及时通知店经理的同时应寻找尽可能防止漏水的'方法。

  3、停水后员工在卫生上应尽量保持,对现有水资源进行有效的节约。

  4、店经理及时联系相关部门进行解决停水或漏水原因,并记录详细。

  三、暴力事件:

  1、员工或领班发现有斗殴迹象应立即通知上级,由上级进行出面调解,如领导不在。领班应负起责任进行调解并及时电话通知店经理。

  2、在出现打架斗殴事件后女员工应主动看管好男员工岗位,男员工应配合领导解决问题。

  3、对于事态严重等情况,应立即拨打110,并保存好现场证据。

  4、抢劫、盗窃等情况如出现,员工应立即通知相关领导,并有效跟踪或观察盗窃、抢劫人员的行踪。不能莽撞行事。抢匪逃跑后相关工作人员应立即控制现场保留有利证据,等待警察到来。

  四、防火:

  1、网吧如发生火灾现象,如果火势不大网吧员工应立即使用灭火器等各种工具扑灭火灾,并及时汇报给店经理。

  2、在发现火灾无法个人控制的时候应在第一时间拨打119,并及时汇报给店经理。

  3、服务主管及吧台人员应立即指引客人迅速离开现场,领班应立刻组织员工进行救火行动。对于特大火势全体员工应立刻指引顾客有秩序的离开火场。

  五、网络掉线:

  1、如出现因网络或服务器问题造成网吧不能正常运行,领班应向技术主管立即报告,并询问问题原因和解决时间。清楚原因后应立刻讲解给员工,并立刻汇报给店经理。

  2、在突发事件发生时各部门员工应立即安抚客人,在知晓情况时应告知客人原因,尽量让客人留在座位上和不要大声喧哗。并及时听从领导安排。

  3、机房人员应立即寻找问题原因,并告知领班需要的时间。如出现硬件损坏应在最快的时间内修复或替换。如没有替换的配件,应立即寻找有关厂商进行解决。

  4、服务主管应尽量协调不满的顾客,并配合吧台工作,使之能有效的处理各种问题。恢复前或恢复后都应使用语音广播告知顾客,并说明原因。

  5、店经理随时协助技术部门工作并指挥厅面工作,使其把顾客不满降到最低点。适当的时候可以使用赠予客人饮料、机时等方式赔偿顾客。并详细记录原因及结果。

  制造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12

  为了贯彻落实教育主管部门的学校安全工作意见,及时、妥善地处置学校突发安全事故,建立“信息畅通、反应快捷、处置有方、责任明确”的学校突发安全事故应急机制,保障师生生命与财产安全,建设和谐校园,保障学校正常教学、工作和生活秩序。根据有关法律、法规、政策,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工作预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创建和谐校园为宗旨,建立学校安全应急处理机制,迅速、及时、积极的开展各项处置工作,最大限度地降低损失,有效保障师生及学校生命财产安全,切实维护教育稳定和社会安定。

  二、组织机构

  学校成立安全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三、现场指挥

  正常工作日突发事件的指挥由学校负责人负总责,副校长、行政处室负责人各负其责,协调各部门统一行动。 非正常工作日突发事件的指挥实行三级值班制度,即校级干部 值班、主任级干部值班、教职工值班。

  四、突发事件逐层报告制度

  建立健全安全紧急情况报告制度,严格落实值班人员,确保安全紧急情况信息报送渠道畅通、运转有序。学校发生安全紧急情况报告程序:值班人员→学校负责人(110、120、119)→、教育主管部门上报时做到及时、准确、全面、不漏报、不虚报。报告内容为: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单位、事故的简要情况,死亡人数、受伤人数、估计直接经济损失等。

  五、各类事故应急预案

  1、火灾事故应急预案

  (1)打“119”电话报警,同时报告上级门和镇。

  (2)采取切断电源、煤气等紧急安全措施,避免继发性危害。

  (3)学校有关领导和有关部门负责人要在第一时间亲临现场组织教职员工开展救人和灭火工作。并在消防队伍到现场后,主动提供有关信息,配合消防队伍组织救人和灭火抢险。

  (4)全力组织人员疏散和自救工作,按照平时消防演练逃生的线路迅速疏散。配合有关医疗部门和医疗机构妥善安置伤病员。采取有效的隔离措施,防止大火蔓延。

  (5)及时采取人员疏散、封锁现场、转移重要财物等必要措施,注意人员、财产安全。

  (6)划出警戒范围,严禁其他车辆和无关人员进入着火现场,以免发生不必要的伤亡,同时也为火灾消灭后的调查起火原因提供有力证据。

  (7)如有伤者要及时送往医院救治,如学生受伤,要及时通知家长。解决好师生等受灾人员的`安居问题。

  (8)配合消防部门调查事故原因,维持秩序。

  2、食物中毒应急预案

  (1)发现师生有类似食物中毒症状时,应迅速送学校医疗室进行初诊,同时拨打“120”电话或送医院进行处理。

  (2)迅速向上级部门及卫生防疫部门报告。

  (3)立即停止食品加工、供应活动。

  (4)负责保护好现场,封存一切剩余可疑食物及原料、工具、设备、保护好中毒现场和食品留样,防止人为地破坏现场,等候卫生执法部门处理。

  (5)迅速排查食用致毒食物的师生名单,并检查他们的身体状况。对已确定患病师生送医院治疗。

  (6)及时通知家长并做好家长和家属的工作。

  (7)校医室要配合卫生行政部门,做好流行病学调查。向患者了解食物中毒的经过,可疑食品、中毒人数,并预测发展趋势。

  (8)积极配合上级有关部门做好诊治、调查事故、处理等工作。

  3、校园交通事故应急预案

  (1)交通事故发生后立即报警。领导小组成员和相关人员要立即赶赴事故现场,根据需要通知急救、医疗、消防等部门。

  (2)报告上级部门。

  (3)采取措施保护现场,有效控制肇事者,寻找证人。

  (4)组织有关人员开展抢救。若交警在场,积极协助交警开展工作。若交警不在场,则由校医室和相关人员对受伤师生立即采取救护措施,进行止血、包扎伤口,组织车辆立刻把受伤师生就近送医抢救。

  (5)通知家长和家属,协助学生家长和教职工亲属及时与保险公司联系,做好保险赔付工作。

  (6)配合交警等部门做好善后工作。

  4、晚上突遇停电应急预案

  (1)过道、楼梯口的应急灯自动开启,电工和值班门卫开启学校备用其他照明用具。

  (2)晚自习的学生必须坐在教室原来的座位,不得喧哗、起哄或走动。值班教师负责组织、管理好本班学生。

  (3)值日行政迅速组织相关人员查明停电原因,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4)若停电20分钟后未能恢复正常供电,则晚自习暂停,值日行政人员利用校园临时广播系统发出疏散信号,值班老师负责指挥学生进行疏散、离校。值班老师关好教室电源。

  (5)如正值下课、就寝前,学生在走廊、楼梯、浴室、厕所等,则要学生在原地站立,等自己的眼睛已适应黑暗时,再慢慢回教室或寝室,坚决阻止学生在此时抢跑,追逐,推搡。

  (6)晚自习学生没有离校之前,学校的行政运转照常进行。

  (7)为确保学校教学工作中的电力供给,学校配备后备电源能保持30分钟提供学校广播电力。

  (8)电工做好供电设备的检修,将情况向学校汇报。

  5、楼梯间拥挤踩踏事故应急预案

  (1)学校领导和有关部门负责同志要在第一时间亲临第一线指挥,迅速开展现场疏导和救护工作,并立即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

  (2)组织学校医护人员对受伤者进行人工呼吸、止血等应急抢救处置,尽快向医疗急救部门120报告求援,将伤病员送往医院抢救,妥善安置伤病员。必要时请当地及有关部门支援帮助。

  (3)迅速通知受伤人员亲属,及时向师生和亲属通报有关情况,确保师生和亲属情绪稳定。

  6、实验室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1)出现事故后,现场人员立即切断所有相关的水、电、气等,对有毒、有害气体的房间,应及时打开窗户通风,解救被困人员,使受伤人员迅速脱离险境。

  (2)立即报告负责人办公室,应急小组成员在第一时间内赶到现场。

  (3)在第一时间内向校卫生室发出求救信息,并拨120,医务人员在最短时间内到达事故现场,采取有效的救护措施,待120到达或用其他方式急送医院。在医务人员到达事故现场之前,其他在场人员应主动采取必要的施救方法,尽量减少人员伤亡。

  (4)保护现场,现场老师向学校领导做出书面事故报告,学校领导组织人员进行事故调查,根据事故原因,限期整改,避免事故的再次发生。

  六、善后处理

  学校要切实做好死难、受伤学生家长的安抚、慰问工作,消除各种不安全因素,维护学校稳定。对伤亡学生的理赔要依据相关法律、法规执行。

  七、调查与结案

  学校依据有关规定,按照属地为主、分级负责的原则和紧急事件的等级,对突发紧急情况及时展开调查,查清事实,查明原因,限期报结。事故的调查处理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尊重科学,依法处置的原则,任何人不得干涉事故的调查处理。

  制造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13

  一、总则

  1.编制目的

  为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妥善处理本制造业企业可能发生的突发环境事件,提高企业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突发环境事件对环境造成的危害,保障公众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2.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和企业实际情况编制本预案。

  3.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本企业内生产、储存、运输、使用等环节中发生的突发环境事件的预防、预警、应急处置和后期恢复等工作。包括但不限于危险化学品泄漏、火灾爆炸引发的环境污染、废水废气处理设施故障导致的污染物超标排放等事件。

  4.工作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的原则,把保障公众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作为首要任务,加强对环境事件危险源的监测、监控并实施有效预警;坚持“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原则,在企业应急指挥中心的统一领导下,各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和权限,负责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坚持“快速反应、协同应对”的原则,建立健全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以及与外部相关单位的应急联动机制,形成快速、高效的应急处置能力;坚持“依靠科技、提高素质”的原则,积极采用先进的监测、预警、处置技术和设备,加强应急队伍建设,提高企业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科技水平和人员素质。

  二、企业基本情况

  1.企业概况

  介绍企业名称、地址、经营范围、生产规模、员工人数等基本信息,以及企业所处的地理位置、周边环境敏感点(如居民区、学校、河流、湖泊等)分布情况。

  2.生产工艺及污染物排放情况

  详细描述企业的主要生产工艺流程图,说明各生产环节中产生的主要污染物(废水、废气、废渣、噪声等)种类、产生量、排放方式及去向,以及企业现有的污染防治设施及其运行情况。

  3.环境风险源识别与评估

  对企业内可能导致突发环境事件的环境风险源进行全面识别,包括危险化学品仓库、储罐区、生产车间、污水处理站、废气处理设施等重点部位。并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环境风险源进行风险评估,确定其风险等级。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

  1.应急指挥中心

  成立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指挥中心,由企业总经理担任总指挥,副总经理担任副总指挥,成员包括各部门负责人。应急指挥中心负责组织、协调、指挥企业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制定应急处置决策,协调解决应急处置过程中的重大问题,向上级主管部门和相关政府部门报告事件情况等。

  2.应急救援专业组

  抢险救援组:由生产部门和安全环保部门人员组成,负责在突发环境事件发生时,迅速开展抢险救援行动,如危险化学品泄漏的堵漏、火灾的扑救、受伤人员的营救等,控制事件的进一步扩大。

  环境监测组:由质量检测部门和环保技术人员组成,负责在事件发生后,及时对事故现场及周边环境进行监测,分析污染物的种类、浓度、扩散范围等,为应急处置提供科学依据,并及时向应急指挥中心报告监测结果。

  医疗救护组:由企业医务室人员组成,配备必要的医疗救护设备和药品,负责对受伤人员进行现场急救和转运,联系外部医疗机构进行进一步的救治。

  后勤保障组:由行政部门和物资供应部门人员组成,负责应急处置过程中的物资供应、设备保障、交通运输、通讯联络等后勤支持工作,确保应急救援工作的顺利进行。

  治安保卫组:由保卫部门人员组成,负责在事件发生后,对事故现场及周边区域进行警戒,维护现场秩序,防止无关人员进入事故现场,保障应急救援人员和物资的安全。

  信息发布组:由企业办公室和宣传部门人员组成,负责按照规定及时、准确地向企业员工、周边居民、上级主管部门和社会公众发布突发环境事件的相关信息,避免不实信息的传播造成社会恐慌。

  四、预防与预警

  1.环境风险防范措施

  危险化学品管理:对企业内的危险化学品实行严格的登记、储存、使用、运输管理制度,建立危险化学品档案,详细记录其种类、数量、储存位置、使用情况等信息。危险化学品仓库和储罐区应符合相关安全规范要求,配备防火、防爆、防泄漏、防腐蚀等安全设施,并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

  生产设备与污染防治设施管理:加强对生产设备和污染防治设施的日常维护和保养,建立设备运行台账,记录设备的运行参数、维护保养情况、故障及维修情况等。定期对设备进行检修和更新,确保其正常运行,减少因设备故障导致的污染物超标排放或泄漏等事件发生。

  环境风险隐患排查治理:建立健全企业环境风险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定期组织开展环境风险隐患排查工作,对发现的隐患及时进行整改,并建立隐患排查治理台账,记录隐患排查情况、整改措施、整改期限、整改责任人等信息。

  2.预警分级与发布

  预警分级:根据突发环境事件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影响范围、发展态势等因素,将预警级别划分为四级:Ⅰ级(特别重大)、Ⅱ级(重大)、Ⅲ级(较大)、Ⅳ级(一般)。

  预警发布:当发现可能导致突发环境事件的异常情况时,由环境监测组进行监测分析,经应急指挥中心评估确认后,按照预警分级标准确定预警级别,并通过企业内部广播、短信、公告栏等方式向企业员工发布预警信息。同时,根据事件可能影响的范围,及时向周边居民、社区、学校、政府相关部门等外部单位通报预警信息。

  五、应急响应

  1.响应分级

  根据突发环境事件的严重程度和发展态势,将应急响应分为四级:Ⅰ级响应(特别重大)、Ⅱ级响应(重大)、Ⅲ级响应(较大)、Ⅳ级响应(一般)。应急响应级别与预警级别相对应,当预警级别升级时,应急响应级别也相应升级。

  2.响应程序

  事件报告:突发环境事件发生后,事件现场有关人员应立即向企业应急指挥中心报告,报告内容包括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类型、初步原因、危害程度、已采取的措施等。应急指挥中心接到报告后,应立即核实事件情况,并在规定时间内向当地环保部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等政府相关部门报告。

  应急启动:应急指挥中心根据事件的`严重程度和应急响应级别,下达应急启动命令,各应急救援专业组迅速赶赴事故现场,按照各自职责开展应急救援工作。

  应急处置:抢险救援组根据现场情况,采取相应的抢险救援措施,如控制泄漏源、扑灭火灾、清理污染物等;环境监测组在事故现场及周边环境设置监测点,进行实时监测,为应急处置提供数据支持;医疗救护组对受伤人员进行现场急救和转运;后勤保障组保障应急救援物资和设备的供应;治安保卫组维护现场秩序;信息发布组及时发布事件相关信息。

  应急扩大:当突发环境事件的危害程度超出企业自身应急处置能力时,应急指挥中心应及时向当地政府请求支援,启动更高级别的应急响应,协调外部救援力量参与应急处置工作。

  应急结束:当突发环境事件的危害得到有效控制,污染物浓度达到相关标准要求,环境监测组确认环境质量恢复正常后,由应急指挥中心宣布应急结束,并通知各应急救援专业组和相关部门。

  六、后期处置

  1.善后处理

  对受突发环境事件影响的人员进行妥善安置和救助,做好受伤人员的医疗救治、伤残鉴定、赔偿等工作,对受污染的土壤、水体、空气等环境介质进行修复和治理,尽快恢复受影响区域的生态环境。

  对在突发环境事件中受损的企业财产进行统计和评估,组织开展生产设备、设施的修复和重建工作,尽快恢复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秩序。

  2.事件调查与评估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结束后,企业应成立事件调查组,对事件的原因、经过、损失、责任等进行调查和分析,总结经验教训,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并形成事件调查报告。

  对企业的应急处置工作进行全面评估,包括应急响应速度、应急救援措施的有效性、各应急救援专业组之间的协调配合情况、应急物资和设备的保障情况等,评估结果作为企业完善应急预案和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要依据。

  七、应急保障

  1.应急物资保障

  建立企业应急物资储备库,储备足够数量的应急救援物资和设备,如消防器材、堵漏工具、防护用品、应急照明设备、通讯设备、监测仪器、急救药品等,并定期对应急物资进行检查、维护和更新,确保其处于良好状态,随时能够投入使用。

  2.应急队伍保障

  加强企业应急救援专业组的建设,定期组织开展应急培训和演练,提高应急救援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应急处置能力。同时,与外部专业救援队伍建立合作关系,必要时可请求外部救援力量支援。

  3.应急资金保障

  设立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专项基金,保障应急物资采购、设备维护、人员培训、演练、事件处置等应急工作所需的资金。应急专项基金应专款专用,并定期接受企业内部审计和外部监管部门的监督检查。

  4.通讯与信息保障

  建立企业内部应急通讯网络,确保应急指挥中心与各应急救援专业组、事故现场之间的通讯畅通。同时,配备必要的对外通讯设备,保障与政府相关部门、外部救援单位、周边单位和居民的信息沟通与协调。

  八、附则

  1.预案管理与更新

  本预案由企业应急指挥中心负责管理和修订,根据国家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变化以及企业实际情况的改变,定期对应急预案进行评估和修订,确保应急预案的科学性、合理性和有效性。

  2.预案解释

  本预案由企业负责解释。

  3.预案实施时间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制造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14

  一、总则

  1.目的

  为了建立健全本制造业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机制,提高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突发环境事件对环境和公众健康造成的危害,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2.编制依据

  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办法》以及地方相关环境保护法规、规章和标准等,结合本企业的生产工艺、污染物排放特点及周边环境状况编制而成。

  3.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本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类突发环境事件,包括危险化学品泄漏、爆炸、火灾等引发的环境污染事件,生产设备故障导致的污染物意外排放事件,以及自然灾害(如洪水、地震等)引发的次生环境事件等。

  4.工作原则

  预防为主:通过加强环境风险管理,消除或减少环境风险隐患,从源头上预防突发环境事件的发生。

  快速反应:在突发环境事件发生后,能够迅速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有效的应急处置措施,及时控制事件的发展态势。

  科学处置:依靠科学技术和专业知识,采用合理的应急处置方法和手段,确保应急处置工作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统一领导:在企业统一领导下,各部门协同配合,形成合力,共同应对突发环境事件。

  二、企业基本情况

  1.企业简介

  阐述企业的发展历程、主营业务、生产规模、人员构成等基本信息,明确企业在行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2.地理位置及周边环境

  详细说明企业所处的地理位置,包括所在地区、详细地址等,并分析企业周边环境敏感目标,如居民区、学校、医院、河流、湖泊、自然保护区等的分布情况,以及与企业的相对位置和距离关系。

  3.生产工艺及产污环节

  生产工艺:绘制企业主要产品的生产工艺流程图,详细描述各个生产环节的工艺流程、技术参数、原材料及能源消耗等情况。

  产污环节:结合生产工艺,分析各生产环节产生的污染物种类(包括废水、废气、固体废物、噪声等)、产生量、排放方式及去向,以及企业已采取的污染防治措施及其效果。

  4.环境风险源识别与评估

  风险源识别:全面排查企业内可能引发突发环境事件的风险源,如危险化学品储存设施、生产装置、运输管道、污水处理系统、废气处理设施等,并对其进行分类登记。

  风险评估: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识别出的环境风险源进行风险评估,确定其风险等级,评估内容包括风险源的危险特性、可能导致的环境事件类型、影响范围、危害程度等。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

  1.应急指挥中心

  设立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指挥中心,作为企业应急处置的最高决策机构。应急指挥中心主任由企业主要负责人担任,副主任由分管安全环保工作的负责人担任,成员包括各部门负责人。其主要职责包括:

  组织制定和修订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负责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指挥和协调工作,下达应急处置指令。

  协调企业内部各部门以及与外部相关单位之间的应急救援行动。

  向上级主管部门和政府相关部门报告突发环境事件的情况,请求支援和配合。

  组织开展应急处置工作的总结和评估,提出改进措施。

  2.应急救援队伍

  抢险救援组:由生产车间、设备维修、安全保卫等部门人员组成,负责在突发环境事件发生时,实施抢险救援行动,如危险化学品泄漏的封堵、火灾的扑救、设备的抢修等,防止事件的扩大和蔓延。

  环境监测组:由企业质量检测中心或环保专业人员组成,负责在事件发生后,对事故现场及周边环境进行监测,及时分析污染物的种类、浓度、扩散范围等情况,为应急处置提供科学依据,并向应急指挥中心报告监测结果。

  医疗救护组:由企业医务室人员组成,配备必要的医疗救护设备和药品,负责对受伤人员进行现场急救和转运,确保受伤人员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

  后勤保障组:由行政、采购、财务等部门人员组成,负责应急救援物资的采购、储备、调配和运输,保障应急救援工作的顺利进行。同时,负责应急救援人员的生活保障、通讯保障以及应急处置现场的电力供应等后勤支持工作。

  治安保卫组:由企业保卫部门人员组成,负责在事件发生后,对事故现场及周边区域进行警戒,维护现场秩序,防止无关人员进入事故现场,保障应急救援人员和物资的安全。

  信息发布组:由企业宣传部门或办公室人员组成,负责按照规定及时、准确地向企业员工、周边居民、上级主管部门和社会公众发布突发环境事件的相关信息,避免不实信息的传播造成社会恐慌。

  四、预防与预警

  1.环境风险防范措施

  危险化学品管理:建立健全危险化学品管理制度,对危险化学品的采购、储存、使用、运输等环节进行严格管控。危险化学品储存设施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要求,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和应急救援器材,并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

  生产设备管理:加强对生产设备的日常维护和保养,建立设备运行档案,记录设备的运行状况、维护保养情况和故障维修记录等。定期对生产设备进行检修和更新,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减少因设备故障导致的污染物意外排放。

  污染防治设施管理:确保企业的污水处理设施、废气处理设施等污染防治设施正常运行,建立设施运行监控机制,对设施的运行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和记录。定期对污染防治设施进行维护和保养,及时更换损坏的设备和部件,保证设施的处理效果。

  环境风险隐患排查:建立定期的环境风险隐患排查制度,组织专业人员对企业内的环境风险源进行排查,及时发现和消除潜在的环境风险隐患。对排查出的隐患进行登记造册,制定整改措施,明确整改责任人及整改期限,并跟踪整改情况,确保隐患得到彻底整改。

  2.预警分级与发布

  预警分级:根据突发环境事件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影响范围、发展态势等因素,将预警级别分为四级:Ⅰ级(特别重大)、Ⅱ级(重大)、Ⅲ级(较大)、Ⅳ级(一般)。

  预警发布:当发现可能导致突发环境事件的异常情况时,由环境监测组进行监测分析和评估,确定预警级别。预警信息由应急指挥中心通过企业内部通讯系统(如广播、短信、内部网络等)向企业员工发布,并根据事件可能影响的范围,及时向周边居民、社区、学校、政府相关部门等外部单位通报预警信息。预警信息应包括事件的类型、可能发生的时间、地点、危害程度、影响范围、防范措施等内容。

  五、应急响应

  1.响应分级

  根据突发环境事件的严重程度和发展态势,将应急响应分为四级:Ⅰ级响应(特别重大)、Ⅱ级响应(重大)、Ⅲ级响应(较大)、Ⅳ级响应(一般)。应急响应级别与预警级别相对应,当预警级别升级时,应急响应级别也相应升级。

  2.响应程序

  事件报告:突发环境事件发生后,事件现场有关人员应立即向企业应急指挥中心报告,报告内容包括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简要经过、已采取的措施、初步估计的危害程度等。应急指挥中心接到报告后,应在规定时间内(如 1 小时内)向当地环保部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等政府相关部门报告事件情况。

  应急启动:应急指挥中心根据事件的严重程度和应急响应级别,迅速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各应急救援队伍赶赴事故现场,开展应急救援工作。各应急救援队伍应按照预案规定的职责和任务,迅速开展抢险救援、环境监测、医疗救护、后勤保障、治安保卫等工作。

  应急处置:抢险救援组应根据现场情况,采取有效的抢险救援措施

  六、后期处置

  1.善后处理

  人员安置与补偿:对受突发环境事件影响的企业员工及周边居民进行妥善安置,提供必要的生活保障和心理疏导。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对受损人员进行合理补偿,包括财产损失赔偿、医疗费用报销、误工补贴等。

  环境修复与重建:制定详细的环境修复计划,针对受污染的土壤、水体、空气等环境介质,采取科学有效的修复措施。例如,对于土壤污染,可采用物理、化学或生物修复方法;对于水体污染,通过污水处理设施升级、人工湿地建设等方式进行净化。在环境修复过程中,要严格遵循相关标准和规范,确保修复效果达到要求,并定期对修复后的环境进行监测和评估。

  生产恢复与重建:组织专业人员对受损的生产设备、设施进行全面检查和评估,制定修复或重建方案。在确保安全和环保的前提下,尽快恢复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同时,对企业的生产工艺和管理流程进行反思和优化,采取措施提高企业的环境风险防范能力,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2.事件调查与评估

  成立调查小组:由企业内部相关部门人员以及外部专家组成事件调查小组,负责对突发环境事件进行深入调查。调查小组应具备环境科学、化学工程、安全工程等多方面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经验,能够全面、客观、准确地查明事件原因。

  调查内容与方法:调查小组通过现场勘查、查阅资料、询问相关人员、采样分析等方法,对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经过、影响范围、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等进行详细调查。重点分析事件发生的原因,包括人为因素(如操作失误、违规作业、管理不善等)、设备设施故障(如老化、损坏、设计缺陷等)、自然因素(如地震、洪水、台风等)以及其他潜在风险因素。同时,对企业的应急响应过程进行评估,包括应急指挥体系的运作、应急救援队伍的行动、应急物资的调配使用、信息发布与沟通等方面,总结经验教训,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

  调查报告与整改措施:调查小组根据调查结果撰写事件调查报告,报告内容应包括事件概况、原因分析、应急处置情况、损失评估、经验教训总结以及针对问题提出的整改措施和建议。企业应根据调查报告,制定详细的整改计划,明确整改责任人和整改期限,确保整改措施得到有效落实。整改措施应包括完善环境风险管理制度、加强人员培训与教育、改进设备设施维护保养、优化应急预案等方面,以提高企业的环境风险防控水平和应急处置能力。

  七、应急保障

  1.应急物资保障

  物资储备清单:根据企业可能发生的突发环境事件类型和应急处置需求,制定详细的应急物资储备清单。清单应包括但不限于各类消防器材(如灭火器、消防栓、灭火毯等)、堵漏工具(如堵漏胶、堵漏袋、木楔等)、防护用品(如防护服、防毒面具、防护手套、护目镜等)、应急照明设备、通讯设备(如对讲机、移动电话、卫星电话等)、监测仪器(如水质分析仪、大气监测仪、噪声监测仪等)、急救药品和器材、吸附材料(如活性炭、木屑等)、中和剂(如硫酸、氢氧化钠等)、沙包、土工布等。

  物资储备管理:建立应急物资储备库,对储备物资进行分类存放、标识清楚,并建立物资台账,详细记录物资的名称、型号、数量、购置时间、有效期、存放位置、保管人员等信息。定期对应急物资进行检查、维护和更新,确保物资处于良好状态,随时能够投入使用。对于过期、损坏或失效的物资,及时进行更换和补充。同时,建立应急物资调配机制,明确物资调配流程和责任部门,确保在应急处置过程中能够迅速、准确地调配所需物资。

  2.应急队伍保障

  队伍组建与培训:组建企业内部的应急救援队伍,包括抢险救援组、环境监测组、医疗救护组、后勤保障组、治安保卫组等专业队伍。定期组织应急救援队伍成员进行业务培训,培训内容包括环境应急知识、应急救援技能、安全操作规程、个人防护知识、团队协作等方面。通过理论授课、案例分析、模拟演练等多种方式,提高应急救援人员的专业素质和应急处置能力。

  队伍演练与考核:制定应急救援队伍演练计划,定期组织开展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应急演练,如危险化学品泄漏演练、火灾爆炸事故演练、环境污染事故演练等。通过演练,检验和提高应急救援队伍的实战能力、协同配合能力和应急响应速度。演练结束后,对演练效果进行评估和总结,针对演练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和完善。同时,建立应急救援队伍考核机制,对队员的培训情况、演练表现、应急处置能力等进行定期考核,考核结果与队员的绩效挂钩,激励队员积极参与应急救援工作,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3.应急资金保障

  资金预算与安排:设立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专项基金,将应急资金纳入企业年度财务预算。根据企业的环境风险状况、应急物资储备需求、应急救援队伍建设费用、应急演练费用、事件处置费用等因素,合理确定应急资金的预算额度。应急资金应专款专用,确保在突发环境事件发生时能够及时、足额地投入使用。

  资金监督与管理:建立应急资金监督管理机制,加强对应急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和审计。企业财务部门定期对应急资金的收支情况进行核算和报告,内部审计部门对应急资金的使用过程和效果进行审计和评估。确保应急资金使用合法、合规、透明,杜绝挪用、浪费等现象发生。同时,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和应急资金使用情况,及时调整应急资金预算,保证应急资金的充足供应。

  4.通讯与信息保障

  通讯设施建设:建立完善的企业内部通讯网络,包括有线电话、无线对讲机、内部广播系统等,确保应急指挥中心与各应急救援专业组、事故现场之间的通讯畅通。同时,配备卫星电话等应急通讯设备,保障在常规通讯网络中断的情况下,能够与外部救援力量和相关部门保持联系。

  信息收集与发布:建立环境信息收集与监测系统,及时收集企业内外部的环境信息,包括气象信息、水文信息、环境质量监测数据等。通过企业内部网络、公告栏、短信平台等渠道,及时向企业员工、周边居民、上级主管部门和社会公众发布突发环境事件的相关信息,包括事件的发生情况、应急处置进展、环境监测结果、防范措施等。信息发布应遵循及时、准确、客观、全面的原则,避免引起社会恐慌。同时,建立信息反馈机制,及时收集和处理各方的反馈信息,以便更好地调整应急处置策略。

  八、附则

  1.预案管理与更新

  预案评审与修订:定期组织企业内部相关部门人员、外部专家以及政府相关部门代表对本应急预案进行评审,一般每三年评审一次。评审内容包括预案的合法性、完整性、针对性、实用性、科学性、操作性等方面。根据评审结果,结合企业实际情况的变化、法律法规的更新、应急处置经验教训的总结等因素,及时对应急预案进行修订和完善。

  预案备案与发布:修订后的应急预案应按照相关规定报当地环保部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等政府相关部门备案,并在企业内部发布实施。同时,向企业员工、周边居民、相关合作单位等进行宣传和告知,确保各方了解应急预案的内容和应急处置流程。

  2.预案解释

  本预案由企业负责解释,在预案执行过程中,如遇到疑问或争议,由企业应急指挥中心进行协调和处理。

  3.预案实施时间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制造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15

  一、总则

  1.编制目的

  为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妥善处置本制造业企业可能发生的突发环境事件,最大程度地减少突发环境事件对环境造成的损害,保障公众生命健康、财产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维护社会稳定,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2.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办法》以及相关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结合本企业的生产工艺、原材料使用、污染物排放特点和周边环境状况等实际情况编制本预案。

  3.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本企业内部在生产、储存、运输、使用危险化学品、危险废物以及其他可能导致突发环境事件的活动过程中,所发生的环境污染事件的预防、预警、应急处置和后期恢复等工作。

  4.工作原则

  以人为本原则:将保障公众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作为首要任务,最大程度地减少突发环境事件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预防为主原则:加强对环境风险源的日常监测、监控和管理,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从源头上减少突发环境事件的发生概率。

  快速反应原则:建立健全快速响应机制,一旦发生突发环境事件,能够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及时采取有效的应急处置措施,控制事件的发展态势。

  科学处置原则:充分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专业知识,采用科学合理的应急处置方法和手段,提高应急处置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原则:在企业统一领导下,各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和权限,负责本部门范围内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形成上下联动、协同应对的工作格局。

  二、企业基本情况

  1.企业概况

  介绍企业的名称、性质、地址、经营范围、生产规模、员工人数等基本信息,以及企业所处地理位置的地形地貌、气候气象等自然环境特征。

  2.生产工艺及产污环节

  详细描述企业主要产品的生产工艺流程,包括原材料投入、生产加工步骤、中间产品生成、最终产品产出等环节,并标注各环节中可能产生污染物的部位和污染物种类。

  分析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气、废渣、噪声等污染物的产生量、排放方式、排放去向以及所采取的污染防治措施及其处理效果。

  3.环境风险源识别与评估

  对企业内的危险化学品仓库、储罐区、生产装置、污水处理设施、废气处理设施、危险废物暂存间等可能引发突发环境事件的部位进行全面识别,确定环境风险源。

  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识别出的环境风险源进行风险评估,评估内容包括风险源的危险物质数量、危险特性、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事故影响范围及危害程度等,并根据评估结果对环境风险源进行分级。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

  1.应急指挥中心

  成立以企业主要负责人为总指挥,分管安全环保工作的负责人为副总指挥,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指挥中心。

  应急指挥中心主要职责:负责制定和修订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组织、协调、指挥企业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负责与上级政府部门、环保部门、周边企业及其他相关单位的沟通与协调;及时掌握事件动态,向上级部门报告事件情况,并根据上级指示下达应急处置指令;组织开展事件调查与评估,总结经验教训,提出改进措施。

  2.应急救援专业组

  抢险救援组:由生产车间、设备维修、安全保卫等部门的人员组成,负责在突发环境事件发生时,迅速开展抢险救援行动,如危险化学品泄漏的堵漏、火灾的扑救、设备的抢修、人员的搜救等,控制事件的进一步扩大。

  环境监测组:由企业环保部门或委托专业环境监测机构的人员组成,负责在事件发生后,及时对事故现场及周边环境进行监测,分析污染物的种类、浓度、扩散范围等,为应急处置提供科学依据,并及时向应急指挥中心报告监测结果。

  医疗救护组:由企业医务室或联系周边医疗机构的人员组成,负责对受伤人员进行现场急救和转运,提供必要的医疗救治服务,确保受伤人员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后勤保障组:由行政、采购、财务、后勤等部门的人员组成,负责应急处置过程中的物资供应、设备保障、交通运输、通讯联络、电力供应等后勤支持工作,确保应急救援工作的顺利进行。

  治安保卫组:由企业保卫部门的人员组成,负责在事件发生后,对事故现场及周边区域进行警戒,维护现场秩序,防止无关人员进入事故现场,保障应急救援人员和物资的安全。

  信息发布组:由企业宣传部门或办公室的人员组成,负责按照规定及时、准确地向企业员工、周边居民、上级部门及社会公众发布突发环境事件的相关信息,避免不实信息的传播造成社会恐慌。

  四、预防与预警

  1.环境风险防范措施

  危险化学品管理:建立严格的危险化学品管理制度,对危险化学品的采购、储存、使用、运输、废弃处置等环节进行全程监管。危险化学品储存场所应符合相关安全规范要求,配备防火、防爆、防泄漏、通风、降温等安全设施,并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

  生产设备与污染防治设施管理:加强对生产设备和污染防治设施的日常维护和保养,建立设备运行台账,记录设备的运行参数、维护保养情况、故障及维修情况等。定期对设备进行检修和更新,确保其正常运行,保证污染物达标排放。

  环境风险隐患排查:建立健全环境风险隐患排查制度,定期组织开展环境风险隐患排查工作,对发现的隐患及时进行整改,并建立隐患排查治理台账,记录隐患排查情况、整改措施、整改期限、整改责任人等信息。

  应急培训与演练:定期组织企业员工开展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培训,提高员工的应急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同时,定期组织开展应急演练,检验应急预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提高各应急救援专业组之间的协同配合能力。

  2.预警分级与发布

  预警分级:根据突发环境事件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影响范围、发展态势等因素,将预警级别划分为四级:Ⅰ级(特别重大)、Ⅱ级(重大)、Ⅲ级(较大)、Ⅳ级(一般)。

  预警发布:当发现可能导致突发环境事件的异常情况时,由环境监测组进行监测分析,经应急指挥中心评估确认后,按照预警分级标准确定预警级别,并通过企业内部通讯系统(如广播、短信、内部网络等)向企业员工发布预警信息。同时,根据事件可能影响的范围,及时向周边居民、社区、学校、政府相关部门等外部单位通报预警信息。预警信息应包括事件的类型、可能发生的时间、地点、危害程度、影响范围、防范措施等内容。

  五、应急响应

  1.响应分级

  根据突发环境事件的严重程度和发展态势,将应急响应分为四级:Ⅰ级响应(特别重大)、Ⅱ级响应(重大)、Ⅲ级响应(较大)、Ⅳ级响应(一般)。应急响应级别与预警级别相对应,当预警级别升级时,应急响应级别也相应升级。

  2.响应程序

  事件报告:突发环境事件发生后,事件现场有关人员应立即向企业应急指挥中心报告,报告内容包括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类型、初步原因、危害程度、已采取的措施等。应急指挥中心接到报告后,应在规定时间内(如 1 小时内)向当地环保部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等政府相关部门报告事件情况,并及时续报事件发展情况。

  应急启动:应急指挥中心根据事件的严重程度和应急响应级别,下达应急启动命令,各应急救援专业组迅速赶赴事故现场,按照各自职责开展应急救援工作。

  应急处置:抢险救援组根据现场情况,采取相应的抢险救援措施,如控制泄漏源、转移危险物质、清理污染物等;环境监测组在事故现场及周边环境设置监测点,进行实时监测,为应急处置提供数据支持;医疗救护组对受伤人员进行现场急救和转运;后勤保障组保障应急救援物资和设备的供应;治安保卫组维护现场秩序;信息发布组及时发布事件相关信息。

  应急扩大:当突发环境事件的危害程度超出企业自身应急处置能力时,应急指挥中心应及时向上级政府请求支援,启动更高级别的应急响应,协调外部救援力量参与应急处置工作。

  应急结束:当突发环境事件的危害得到有效控制,污染物浓度达到相关标准要求,环境监测组确认环境质量恢复正常后,由应急指挥中心宣布应急结束,并通知各应急救援专业组和相关部门。同时,组织开展应急处置工作的总结和评估,总结经验教训,提出改进措施。

  六、后期处置

  1.善后处理

  对受突发环境事件影响的人员进行妥善安置和救助,包括提供医疗救治、心理疏导、生活补助等。对受污染的环境介质进行修复和治理,制定环境修复方案,并组织实施。

  对在突发环境事件中受损的企业财产进行统计和评估,开展生产设备、设施的修复和重建工作,尽快恢复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秩序。

  2.事件调查与评估

  成立事件调查组,对突发环境事件的原因、经过、损失、责任等进行调查和分析。调查组应包括企业内部相关部门人员以及外部专家等,通过现场勘查、资料查阅、人员询问等方式,查明事件发生的原因和经过,评估事件造成的损失和影响,确定事件的责任主体和责任人员。

  对应急处置工作进行全面评估,包括应急响应速度、应急处置措施的有效性、各应急救援专业组之间的协调配合情况、应急物资和设备的保障情况、信息发布的准确性和及时性等。根据评估结果,对应急预案进行修订和完善,提高企业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能力。

  七、应急保障

  1.应急物资保障

  建立企业应急物资储备库,储备足够数量的应急救援物资和设备,如消防器材、堵漏工具、防护用品、应急照明设备、通讯设备、监测仪器、急救药品等,并定期对应急物资进行检查、维护和更新,确保其处于良好状态,随时能够投入使用。

  建立应急物资调配机制,与周边企业、供应商等建立应急物资互助协议,确保在突发环境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调配所需应急物资。

  2.应急队伍保障

  加强企业应急救援专业组的建设,定期组织开展应急培训和演练,提高应急救援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应急处置能力。

  与外部专业救援队伍建立合作关系,如消防队伍、环保专业救援队伍等,在必要时请求外部救援力量支援。

  3.应急资金保障

  设立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专项基金,保障应急物资采购、设备维护、人员培训、演练、事件处置等应急工作所需的资金。应急专项基金应专款专用,并定期接受企业内部审计和外部监管部门的监督检查。

  建立应急资金投入保障机制,确保在应急工作需要时,能够及时、足额地投入资金。

  4.通讯与信息保障

  建立企业内部应急通讯网络,确保应急指挥中心与各应急救援专业组、事故现场之间的通讯畅通。

  建立突发环境事件信息管理系统,对事件的相关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分析和存储,为应急处置决策提供信息支持。

  八、附则

  1.预案管理与更新

  本预案由企业应急指挥中心负责管理和修订,根据国家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变化以及企业实际情况的改变,定期对应急预案进行评估和修订,确保应急预案的科学性、合理性和有效性。

  2.预案解释

  本预案由企业负责解释。在预案执行过程中,如遇到疑问或争议,由企业应急指挥中心进行解释和协调。

  3.预案实施时间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企业应定期组织员工学习本预案,确保员工熟悉应急处置程序和各自职责。同时,企业应积极配合政府部门开展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工作,共同维护社会环境安全。

《制造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通用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制造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相关文章: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07-06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05-16

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预案10-04

制造业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预案范文(精选7篇)01-09

制造业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预案(通用7篇)01-09

制造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范文(精选7篇)01-07

突发环境影响事件的应急预案01-10

医院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03-28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合集)07-13

制造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通用15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没准儿会出现一些突发事故,为了提高风险防范意识,把损失降到最低,时常需要预先制定应急预案。那么大家知道应急预案怎么写才规范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制造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制造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通用15篇)

  制造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1

  为全面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切实搞好厂区安全工作,认真做好各种突发事件应对工作,将可能发生的事故降到最低限度,根据《安全生产法》、《浙江省安全生产条例》、和上级有关部门要求,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定以下应急预案。

  一、组织机构及主要职责.

  公司成立突发事件应急预案领导小组,组长党支部书记担任,副组长由生产经理、技术经理担任,成员由部门、车间负责人组成,领导小组下设指挥组,抢险组和后勤保障组。

  1.指挥组由、组成。在第一时间发布突发事件的相关情况,第一时间组织员工疏散,第一时间组织员工自救,保证员工人身安全,第一时间保证公司财产和员工财产安全,第一时间组织协调各项工作有序进行。

  2.抢险组:由20名员工组程:由任组长,任副组长,组员由、承担危难工作,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完成任务。

  3.后勤保障组:由6名同志组成,任组长,为副组长,组员由、担物资装备供应,切实保证突发事件工作所需。

  二、突发事件应急救援预案措施

  1.发生一般火警、火灾事故、设备事故、人身伤害事故及其他突发事件,当班值班人员应立即报告车间、部门和公司领导,逐级上报。火警火灾拨打119请求救援。人身伤亡事故应立即送医院治疗,或拨打120请求救援,但不管是哪类事故,抢险救护时都要先切断电源或采取防护措施后再组织救护,防止事态扩大。

  2.发生重大火灾事故,应立即切断电源,迅速向公司汇报,公司逐级向上反映。岗位人员拨打119救援电话请求援后,首先组织自救,使用现场的灭火器进行灭火,根据着火部位、性质也可用现场备用的.防火沙、土、水进行灭火,电气火灾要用干粉灭火器,变压器、油罐等用水冷却时,人要远离,严防爆炸伤人,待消防专业人员赶到后,在专业人员指挥下配合灭火。

  3.发生人身伤亡事故,发现人员要立即向班组长、车间主任、部门、公司逐级上报后,还要通知医院工伤抢救小组,立即赶赴现场组织救援。若伤部位属擦伤、碰伤、压伤等要及时用消炎止痛药物擦洗患处,若为出血严重,要用干净布料进行包扎止血。若伤者发生骨折要保持静从事静卧。若发生严重烧伤、烫伤,要立即用冷水冲洗30分钟以上,若伤者已昏迷、休克,要立即抬至通风良好的地方,进行人工呼吸或按摩心脏,待医生到达后立即送医院抢救。

  4.若发生食物中毒事故,救援人员在救援时要了解中毒原因,迅速把中毒人员抬至通风良好处进行一般性抢救,并立刻送往医院抢救。

  5.发生重大设备事故,要立即报告,同时停止设备运转,处理事故时,要有专业人监护。严格执行检修程序和停送电确认制度,防止打乱仗,冒险作业。

  6.发生爆炸事故,要立即关闭爆炸源,若有人员伤亡,按人员伤亡预案救援。

  7.发生各类事故都要保护好现场,待事故调查分析处理。

  三、注意事项

  1.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工作领导小组成员要保证24小时开机,认真做好各项预防工作,随时准备应付各类突发事件发生。

  2.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工作要听从指挥,服从安排,要切实做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3.本预案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完善。

  制造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2

  为有效处置我镇辖区内发生的各类突发事件,建立统一指挥、职责明确、反应迅速、处置有力的应急处置体系,提高政府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最大限度降低突发事件造成的危害,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保障经济社会协调健康发展,结合我镇具体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一、总则

  (一)适用范围

  处置发生在我镇范围内,具有突发性,造成或可能造成较多人员伤亡、较大经济损失、破坏社会安定稳定等严重危害和影响的重特大突发事件。

  (二)工作原则

  1、以人为本,预防为主。处置突发事件的基本目标是最大限度降低突发事件造成的伤亡和损失,最大限度地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2、依靠科学,依法规范。依法建立健全信息报告体系、科学决策体系、防灾减灾体系和恢复重建体系。采用先进的预测、预警、报告和应急处置技术,提高预防和应对突发事件的水平。

  3、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处置突发事件实行镇、村、驻镇单位一把手负责制,统一指挥,坚持条块结合、以快为主的属地管理,进行分级响应。

  二、突发事件的分类和响应级别

  (一)分类

  突发事件主要分为四类:

  1、自然灾害。主要包括干旱、暴雨等气象灾害;地震灾害;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森林火灾和重大生物灾害等。

  2、事故灾难。主要包括公路重大交通运输事故,建设工程、重要水利设施、公共场所及学校、镇直部门发生的'各类重大安全事故,造成重大损失的供水、供电、供气、大型建筑物倒塌和道路严重塌陷等事故,以及特种设备安全事故,重大环境污染事故和生态破坏事故等。

  3、突发卫生事件。主要包括突然发生、造成或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重大动植物疫情,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

  4、突发社会安全事件。主要包括重大刑事案件、较大规模的事件、交通安全事故以及其他危害社会正常秩序、破坏社会稳定的突发事件靠前处置,迅速有效。各村、驻镇单位必须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精心组织,靠前指挥,坚持抗灾和救灾相结合,迅速有效的处理各类突发事件。

  (二)响应级别

  根据突发事件的可控性、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等因素,分Ⅰ级、Ⅱ级、Ⅲ级、Ⅳ级四个级别进行应急响应。

  三、组织机构与职责

  (一)镇突发事件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是全镇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非常设领导机构,由镇主要领导、分管领导、武装部及派出所领导组成。其主要职责是:当发生或可能发生突发事件时,负责领导、组织和指挥突发事件的处置;督促各村、驻镇部门及时有效做好预防、应急准备、应急处置及事后恢复与重建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挂靠在镇社会综合治理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所有紧急情况的接警、转报和组织施救,以及必要的日常工作协调,应急处理等工作。

  (二)重特大突发事件现场指挥部。

  通常由到现场的镇最高职务的领导任现场总指挥,各相关单位的领导参加,主要职责是:组织现场工作组;了解人员伤亡情况和经济损失情况及影响范围,已采取的措施和事态发展情况,及时向上级部门报告;迅速制订应急处置方案并组织实施,指挥协调现场的抢险救灾工作,组织调集抢险人员和抢险物资到位;负责现场新闻报道的指导和把关工作;指导善后处理工作。

  (三)突发事件现场工作组。

  根据突发事件的性质、特点和现场等实际情况,下设若干个工作小组,各工作小组的组成与主要任务:

  现场施救组。由镇政府、派出所、武装部、供水、供电、事发地等单位人员组成抢险抢修队伍,主要任务是营救受伤人员,寻找生存者和遇难者,撤离、疏散现场及周边危险地带受到威胁的人员;划定危害区域,封闭、隔离或者限制使用有关场所;消除突发事件的危害和危害源;抢修交通、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

  警戒治安组。由派出所负责。主要任务是建立警戒区域,防止与救援无关的人员进入现场,保障现场应急求援工作顺利开展;维护社会治安秩序;负责事发地的交通管制,保障救援物资、救援队伍、疏散人群、伤员运送车辆的顺利通行。

  医疗救护组。由镇卫生院负责。主要任务是建立现场急救站或临时救援点,对受伤人员开展现场急救并及时转送医院治疗;保障现场急救和医疗人员人身安全;统计死伤人数;控制传染病源;负责临时安置场所的卫生、防疫、消毒和人员医疗;监测现场水体、饮用水、食物、土壤、农作物等的污染情况,对现场污染物消毒清理等。

  后勤保障组。由镇民政办、财政所等部门组成。主要任务是组织经费及时足额到位,调集和运送救灾抗灾物资、救援设备器材,负责做好工作人员的日常生活保障工作。

  新闻协调组。由镇党政办、文化站等部门组成。主要任务是确保信息及时传递;核实、统计和上报灾情;协助做好对外联络,做好新闻报导和发布工作。

  善后工作组。由镇民政办、治安办、派出所等有关部门组成。主要任务是及时、准确查清突发事件的性质、原因和责任,写出调查报告,提出处理意见并写出损失评估报告,保证群众的基本生活。及时处理遇难者遗体的临时保管等工作。

  四、镇应急指挥部的组成

  总 指 挥:

  副总指挥:

  成 员:

  五、责任与奖惩

  镇应急指挥部对突发公共事件处置中作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将给予表彰奖励;对在处置突发事件中玩忽职守,失职、渎职等行为,或迟报、瞒报重要情况的有关责任人要严肃处理,后果严重的移交司法机关。

  六、附则

  (一)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按事故类别,本预案与其他专项预案同时启动。

  (二)镇应急指挥部各成员单位根据本预案制定专项预案。

  (三)本预案管理单位为镇党政办公室,每两年修订一次,必要时及时修订。

  制造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3

  一、总则

  1、编制目的

  为了应对城北污水处理厂可能发生各种突发事故,并在事故发生后能迅速有效的控制和处理,尽量减少二次污染、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2、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本城北污水处理厂由于进水水质超标、出水水质超标、突遇停电、突发暴雨、人员触电、人员落水、中毒、火灾导致突发事故的应急抢险抢修。

  3、编制原则

  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确保单位,社会及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预防重大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并能在事故发生后迅速有效控制处理,根据污水处理工艺特点及可能导致突发事故的因素,本着“预防为主,自救为主,统一指挥,分工责任”的原则,制定《污水处理厂污水排放事件及重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4、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2、《城市污水处理厂运行、维护及安全技术规范》CJJ60-94

  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4、《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xx)一级B排放标准

  5、《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

  二、事故应急救援指挥及处理程序

  1、应急救援指挥部

  总指挥:

  副总指挥:

  成 员:

  2、指挥部工作职责

  负责制(修)定《城北污水处理厂突发事故应急预案》;组建应急救援专业队伍,并组织训练和演练;检查、督促做好污水厂事故的预防措施和应急救援的各项准备工作;发布和解除应急救援指令;组织、指挥救援队伍,实施救援行动;向主管行政部门和事故现场周边单位通报事故情况,必要时向有关单位发出救援指令;组织事故调查,对应急救援工作进行总结。

  3、指挥部人员分工

  a.总指挥:组织指挥突发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

  b.副总指挥:按照分工协助总指挥负责应急救援的具体工作;

  c.成员:协助总指挥负责事故救援过程中的总协调工作;按城北污水厂内部预案规定负责突发事故的一般处置和应急救援有关工作。

  4、生产事故汇报处理制度

  为了及时掌握污水处理厂的安全生产情况,在发生事故时能迅速采取有力措施进行控制和处理,把事故的影响和损失减至最低,邳州市中工水务有限责任公司(邳州市城北污水处理厂)特制定生产事故汇报处理制度。

  事故类别分为小事故、一般事故、重大事故、特大事故四类。

  ①小事故:直接经济损失小于1万元,或不影响正常运行的。

  ②一般事故:直接经济损失小于5万,大于或等于1万,或者导致人员轻伤,或一天内能恢复正常运行的。

  ③重大事故:直接经济损失大于5万,大于或等于10万,或者导致人员重伤,或三天内能恢复正常运行的。

  ④特大事故:直接经济损失大于十万,或者导致人员死亡,或者三天以上无法正常运行的。

  5、事故发生后的汇报

  ①厂内发生一般事故、重大事故、特大事故,值班人员应立即将事故简况报告污水厂负责人;

  ②重大及特大事故:应在10分钟内电话向公司总部汇报,并在8小时内将事故详情报告公司总部。如同时伴有人身伤亡,还须向本地政府有关部门报告。

  ③一般事故:应在24小时内将事故详情报告公司总部。

  6、事故的处理原则

  ①厂长是事故现场负责人,带领值班人员进行事故处理,应对事故处理正确、迅速、负责。

  ②凡发生重大特大事故或伤亡事故,必须执行“四不放过”(事故原因不清不放过,没有制定防范措施不放过,事故责任者没有受到处理不放过,员工没受教育不放过)原则,及时分析,采取措施,防患于未燃。

  ③对发生工伤事故,除立即组织抢救外,必须保护好现场,并立即按规定逐级汇报。

  ④对发生工伤事故或重大特大事故须立即组织有关人员进行调查,分析原因,查清事故责任,拟定防范措施,结果以书面于15日之内上报。

  ⑤对事故责任者(包括领导)应根据情节轻重,损失大小,认识态度,提出处理意见。

  ⑥对因工负伤的职工家属,要全力关怀,给予慰问,并按国家规定,做好善后处理工作。

  ⑦事故处理时,不得进行交接班,如在交班时发生仍由交班人员负责处理,接班人员在交班班长要求下协助处理,告一段落后方可继续交接班。

  ⑧不论发生任何事故,在处理告一段落后应按规定及时向总部汇报。

  7、后期处理

  ①事故现场清理

  事故发生地的后期现场清理,由厂长组织专业队伍实施,事故影响范围较大、程度较严重的,由公司总部组织人员进行技术指导。

  ②事故调查报告和经验教训总结及改进建议由厂长组织有关人员,会同事公司总部职能部门进行内部过程评价和总结。主要包括:事故等级的判定是否正确;采取的重要处理措施与方法是否科学合理;是否符合保护公众、保护环境的要求;各部室任务完成情况;出动应急队伍的规模、仪器装备的使用是否与任务相适应;发布的公告及公众信息的内容是否真实,时机是否得当,成功或失败的典型事例;是否需要修订事故应急处理方案;其他结论等。

  8、保障措施

  ①通信与信息保障

  本水厂实行24小时工作值班,随时做好处理突发事故的准备。建立健全值班制度。

  ②组织落实、人员培训

  ㈠应急救援指挥部成员应按照专业分工,本着“专业对口、便于领导、便于集结和便于抢修”的原则,建立组织,落实人员。要根据人员岗位变化随时进行组织调整,确保救援组织的落实。

  ㈡污水厂常年实行24小时值班值岗制度,故其全体值班值岗人员为各类事故应急救援的第一突击队,做好事故现场的初期抢险抢修处置。

  ㈢组织应急训练和培训。各级应急救援组织要按照专业分工每年要进行专业技能培训、训练和演习,不断提高组织、指挥和救援能力。

  ㈣预案演习与维护

  为了迅速、准确、有条不紊地实施事故抢险抢修,尽量减少由事故造成的损失和伤亡,定期组织预案演习。应急救援人员按职责和专业分工每年进行1—2次的事故模拟演练,对全厂职工进行经常性的事故救援常识教育,使大家具备自救、逃生和互助的能力。不断提高指挥人员的指挥水平和应急救援组织的整体能力,主要提高以下几种能力:

  ㈠检查通信系统是否畅通无阻;

  ㈡演习抢险现场人员是否能快捷实施抢险;

  ㈢有关的抢险人员、器材能不能准确到位;

  ㈣能否及时有效控制事故进一步扩大。

  三、突发事故预防

  1、进水水质超标预防:

  对进水进行观查,并每天定时对进水水质取样化验,做好进水水质分析及记录。

  2、出水水质超标预防:

  对所投入生产的生产线上的厌氧池、缺氧池、好氧池和二沉池的水样进行观查,并取样化验,做好每个时间段的水质分析,操作人员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防止因检查不周或失误造成事故;及时合理的调节运行工况,严禁超负荷运行;保证出水达标排放。

  3、停电现场可能产生的事故预防;

  认真巡查配电房运行情况,对电网提出的停电公告进行记录及汇报,并在停电之前联系电工对厂内设施进行依次停电,及供电后的恢复进行依次恢复并巡查。

  4、暴雨可能产生的事故预防;

  认真注意天气变化及关注天气预报,在暴雨天气前对现场的物品进行收拾或加固,对外露的'电气设备进行进行保护,尽可能积水的部位进行检查。

  6、人员触电预防;

  对厂区供电设施进行保护,防止非专业人员自行进行操作,对外露供电线路进行保护,对可能触电的设施张贴警示牌。

  7、人员落水预防;

  遵守安生生产守则,对厂区安全防护栏进行定期检查,对加盖除臭的检查口进行关闭,对可能产生人员落水的位置定放好救生圈等设施。

  8、人员中毒预防;

  遵守安生生产守则,对井下工作及除臭设施检修时需做好抽风工作,并做好安全防护保护工作。

  9、火灾预防;

  遵守安生生产守则,对易燃易爆产品进行防护保护,对供电线路进行巡查,对消防设施进行定期检查。

  四、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方案

  1、进水水质水量超标应急处理方案

  ①操作人员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对进水水质进行取样化验,防止因进水水质超出设计处理范围而造成事故。当发现进水水质严重超标时,应立即向管理人员汇报,并服从管理人员要求对进水水质,工艺运行参数,出水水质数据进行分析,根据化验对工艺流程进行及时调整。

  ②组织化验人员对每条生产线的出水进行检测

  ③减少进水量

  ④12小时内书面汇报邳州市住建局此次减少进水的原因。

  ⑤污水厂厂长会同邳州市住建局组织人员查找污水来源,通告相关企业或单位。

  ⑥事故解决后,恢复正常处理状态,并记录。

  2、出水水质超标应急处理方案

  ①操作人员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因检查不周或失误造成事故或生产异常产生的排放事故,应立即停止该生产线的排水,并将此事汇报厂部管理人员。

  ②由厂部管理人员及时调整进水。

  ③组织化验人员对超标的生产线进行取样化验,并分析下步的处理工艺,

  ④1小时内口头汇报,12小时内书面汇报邳州市住建局此次减少进水的原因,并汇报停水的时间需多长。

  ⑤及时合理的调节运行工况,严禁超负荷运行。

  ⑥事故解决后,恢复正常处理状态,并记录。

  3、火灾事故应急预案

  ①在本部门(或车间)发生火灾时,在岗员工应立即对初起火灾进行扑救,就近原则运用灭火器材(如灭火器、消防栓等)扑灭火源;使用灭火器要注意以下要点:先拉开保险栓,操作者站在上风位置,侧身作业,手按压柄,距火点二米位置胶管对准火源扫射;

  ②当火势未能得到控制时,要立即通知污水厂负责人;

  ③当班负责人接到火警后,立即通知全厂警戒并迅速通知调集全厂员工利用身边的灭火器材赶到火灾现场参加扑救,切断生产区的电源,并且做好火灾现场人员秩序维护和无关人员的疏散撤离工作;

  ④当火灾蔓延到非本厂力量所能控制的程度时,在岗员工应立即报警——119,(报警人员应向消防部门详细报告火灾的现场情况,包括火场的单位名称和具体位置、燃烧物资、人员围困情况、联系电话和姓名等信息),并安排人员到路口接消防车,以便消防队员把握火灾情况和尽快抵达,采取相应的灭火措施,抓住救灾时机;

  ⑤消防队到位后,组织员工疏散本厂内停放的车辆和厂门口的障碍物,以确保救灾现场的畅通和车辆用急。并组织本厂人员撤离到安全区域待命;

  ⑥火灾扑灭后,负责人应立即清点本厂的人员和受损物资,尽快确定人员伤亡和物品损失情况并向厂公司总部汇报,做好详细的记录并存档;

  ⑦负责人做出事故调查报告,同时总结本次火灾事件的教训,在全体员工中实行安全事故的教育培训,杜绝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

  4、停电应急预案

  ①当出现突然停电时,值班人员应按下总设备停止按钮,使设备处于备用状态。

  ②值班人员至现场将各设备调至停止状态,并检查各阀门井的开关状态使此处于复电后可正常生产。

  ③及时联系了解停电原因及范围,评估持续停电时间并汇报。

  ④配电房供电线路故障的,查清原因,及时恢复供电

  ⑤供电可以及时恢复的,则供电恢复后进入开工程序。

  ⑥供电不能及时恢复的,则按照规定汇报至公司总部及泉州市排水管理中心及泉州市市政公用事业管理局。

  ⑦电网复电对策:

  ㈠当配电间显示来电后,值班电工通知操作人员检查各设备的关闭情况

  ㈡确定全厂设备全部停后,值班电工进入配电间启动主电路。

  ㈢启动主电路后再检查一遍电路,确认无问题后,恢复各分部电路。

  ㈣确认各分部电路无问题后按生产要求依次开启需运行的设备。开启依次底功率到高功率的次序。

  ㈤恢复供电15分钟后再次巡检全厂设备,无问题,按生产操作规程操作。

  ㈥机电员工送完电后,巡检全厂设备。

  ㈦岗位人员将操作情况如实记录。

  6、暴雨造成事故应急预案

  ①指挥部负责厂内的预防暴雨工作的布置、检查等工作。负责落实厂内设备设施的防护、排水防涝工作。负责人员安全防护设施的落实等工作。负责组织一支由员工组成的紧急抢险机动小组随时待命,作为处理紧急事件的预备队,由指挥部直接调遣。

  ②检查厂区内排水系统,防止堵塞及河水倒灌。

  检查厂区内设备设施加护情况。

  ③室外电气设备加强防护,临时电线应拆除或切断电源。

  保持配电房、电缆沟内内干洁,防止积水。

  ④下暴雨时应减少上生物池次数,以免发生人身事故。

  ⑤适当加大处理水量,确保厂区内企业污水排放。

  ⑥紧急情况下可以开启事故排放阀,待水量有所减小后应立即关闭。

  7、人员伤亡应急预案

  ①中毒现场应急预案

  ㈠救护者应做好个人防护,带好防毒面具,穿好防护衣;

  ㈡切断毒物来源;

  ㈢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毒物继续侵入人体,应尽快将中毒人员脱离现场,移至新鲜空气处,松解患者颈、胸部纽扣和腰带,以保持呼吸畅通,同时要注意呆暖和保持安静,严密注意患者神志,呼吸状态和循环状态等。

  ㈣尽快制止工业毒物继续进入体内,并设法排除已注入人体内的毒物,消除和中和进入体内的毒物作用。

  ㈤迅速脱去被污染的衣服、鞋袜、手套等,立即彻底清洗被污染的皮肤,冲洗时间要求15—30分钟,如毒物系水溶性,现场无中和剂,可用大量水冲洗,遇水能反应的则先用干布或其他能吸收液体的东西抹去粘染物,再用水冲洗,对粘稠的毒物(如有机磷农药)可用大量肥皂水冲洗,尤其注意皮肤皱折,毛发和指甲内的污染,较大面积冲洗,要注意防止着凉、感冒。

  ㈥毒物经口引起人体急性中毒,可用催吐和洗胃法。

  ㈦促进生命器管功能恢复,可用人工呼吸法,胸外按压法。

  ②触电救护应急预案

  ㈠对人体的危害

  电伤:指电流对人体外部造成局部伤害,如电流引起人体外部的烧伤;电击伤:指电流通过人体内部,破坏人体心脏,肺部及神经系统的正常动作,及至危及生命;电损伤人体的变化:细胞内离子失衡,导致肌肉收缩、麻木,在高电压下肌肉强烈收缩,组织发生病理性变化;临床表现:全身情况:神志清楚,机体抽搐麻木,有电灼伤;神志不清楚,休克状态,心律失常,假死;局部情况,电弧灼、焦化、碳化。

  ㈡触电急救:

  a)紧急处置:迅速拉开电源,使触电者迅速脱离触电状态;

  b)就地抢救:轻微触电者:神志清楚,触电部位感到疼痛、麻木、抽搐,应使触电者应地安静、舒适地躺下来,并注意观察;中度触电者:有知觉且呼吸和心脏跳动还正常,瞳孔不放光,对光反应存在,血压无明显变化,此时,应使触电者平卧,四周不要围人,使空气流通,衣服解开,以利呼吸;重度触电者:触电者有假死现象。呼吸时快时慢,长短不一,深度不等,贴心听不到心音,用手摸不到脉膊,证明心脏停止跳动,此时应马上不停地进行人工呼吸及胸外人工挤压,抢救工作不能间断,动作应准确无误。

  c)触电急救法:可采用人工呼吸与心脏复苏方法。

  ③烧伤救护应急预案

  热力烧伤包括火、开水、蒸汽、电弧等。化学灼伤一般是强酸或碱等。

  ㈠对人体的危害:皮肤或皮下组织烧坏,严重时导致死亡。

  ㈡化学灼伤分类:浅一度(红斑);浅二度(水泡型);深二度;

  ㈢烧伤的急救:

  a)迅速移去热力对身体的伤害,采取用水冷却表面的方法。若是强酸或碱等化学灼伤,应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服,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时间一般为20—30分钟;

  b)用湿纱布包好创面;

  c)烧伤严重,可采取人工呼吸和心脏复苏法;

  注意:烧伤病人应尽量不喝水或喝少许盐水,注意创面保护。

  ④溺水抢救应急预案:

  ㈠当溺水者被救上岸后,道德应保持其呼吸道的通畅,应让溺水者俯卧,用一小木凳或枕头等垫在其腹部,使其头朝下,抢救者压其背部,将体内的水从口鼻排出,但要注意控水时间不可太长。

  ㈡用手指伸入溺水者口腔内探查,迅速清除口鼻异物或呕吐物。

  ㈢如果溺水者神志清楚,轻声呻吟,面色潮红或苍白,呼吸心跳丰硕,可不必进行特殊处理,直接送医院检查即可。

  ㈣如果溺水者呼吸心跳已停止,甚至瞳孔散大,则必须立即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越早进行,效果越好。

  ㈤溺水者清醒后,可给其服茶、糖姜水等热饮料。

  ⑤高温中暑应急预案

  ㈠烈日直射头部,环境温度过高,饮水过少或出汉过多等可以引起中暑现象,其症状一般为恶心、呕吐、胸闷、眩晕、嗜睡、虚脱,严重时抽搐、惊厥甚至昏迷。

  ㈡应立即将病员从高温或日晒环境转移到阴凉通风处休息。用冷水擦浴,湿毛巾覆盖身体,电扇吹风,或在头部置冰袋等方法降温,并及时给病人口服盐水。严重者送医院治疗。

  制造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4

  为加强学校消防安全管理工作,预防和减少火灾事故的发生,保障学校和师生员工生命财产的安全,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工作,特制定本预案。

  一、预防措施

  1、学校各科、室、图书馆、实验室的领导和工作人员,应严格执行防火部位的`安全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经常对本部位消防栓、灭火器材进行检查、维护、保养,保持其良好状态。认真进行防火安全检查,做好记录,要懂得正确使用灭火器和消防栓。保卫科每年组织一次对相关人员的培训和灭火演练。

  2、图书阅览室、电子阅览室、化学危险品存放室、电教中心、实验室的工作人员下班前应切断室内电源,关闭用电设施。对本部位防火工作经常检查,做好记录。

  二、应急处理:

  1、发生重大火灾事故时,应急领导小组迅速下达疏散警报,报告119火警的同时,立即报告市教育局。

  2、疏散组迅速组织疏散师生,撤离到安全区域。

  3、后勤组迅速切断有关电源。

  4、积极配合消防人员救火,并采取有效的隔离措施,防止大火蔓延。

  5、一般火灾情况(火势较小、火势发展慢、损失小、靠学校自己力量可以扑灭)应立即组织自行扑火,事后将火灾发生时间、地点、情况、扑火经过、采取的灭火方式和起火原因与后果等以书面形式报校突发事件应急领导小组。

  三、扑救初起火灾的程序和措施

  灭火行动组接到报警后,应立即赶赴着火现场,根据预案或指挥员的指令,迅速检查是否切断起火现场电源、火源和气源,检查是否存放有易燃、易爆物品,启用携带或利用就近配置的灭火器、消防栓等灭火器材进行扑救(油漆、衣物起火应用干粉灭火器扑救;电器起火应用二氧化碳气体类灭火器扑救)。如火势较大,暂时扑灭不了,应根据现场情况及时采取冷却、隔离等措施,防止火势进一步蔓延,待消防队赶到,配合完成灭火任务。

  四、应急疏散的组织程序和措施安全防护及救护的程序和措施

  ①疏散组接到报警后,应立即赶赴着火现场,根据预案或总指挥的指令,疏通紧急疏散通道,疏散现场师生。

  ②通讯联络组接到报警后,应立即赶赴着火现场,按照预案或指挥员的指令及时通知相关各组,迅速投入灭火战斗,同时注意保持通讯联络畅通,及时准确地将各种指令、情况及信息上传下达。

  ③后勤组接到报警后,应立即赶赴着火现场,按照预案或指挥员的指令,对现场实行警戒,保证消防车行进畅通无阻,防止无关人员进入现场。维护好现场秩序,避免人员伤亡。应按照预案或总指挥的指令,迅速调集准备灭火所需物资、设备为完成灭火、疏散救护任务提供必要的支持和保障。并疏散危险品及物资。

  ④救护组配合医护人员抢救火场内被困伤员。

  五、现场保护

  灭火战斗结束后,警戒保卫组要派专人对着火现场实施警戒保护,严禁非现场人员进入现场,确保现场的原始状态,并配合调查人员做事故现场的调查工作。并在总指挥的安排下做好善后处置工作。

  制造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5

  为切实做好安全生产,保证公司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有效地预防和控制突发事件的发生和危害,提高公司对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做到“突而不急、而不乱”将事故损失降到最低限(特别是人员伤亡),制定本应急预案。

  突发事件是指不可预见,突然有可能发生的`火灾、洪涝灾、工程事故、电击、中毒等事故。

  一、组织指挥

  1、公司应急救援指挥小组

  组长:

  常务副组长:

  副组长:

  成员:

  2、办公地点:办公室

  3、电话:

  4、应急车辆:

  二、突发事件应急救援程序

  1、组织全体职工学习掌握应急救援知识、规程,对应急救援器材提前准备,做到质量合格、完好存放、地点合适,使用方法正确。

  2、突发事件应急救援演练每年春季应进行一次。

  3、发现突发事件,发现人要在第一时间向上报告,并保护现场,积极抢救伤员。

  4、各级救援指挥小组接到突发事件报告后,要立即根据事件性质、规模、启动应急救援方案,在调动救援队伍实施救援的同时向有关特警电话报警(火警119、急救120、交通事故122、其他110)请求支援。

  5、救援实施时,要做到指挥有序、措施得当、急而不乱。

  6、突发事件救援完毕后,相关人员要协助有关部门做好突发事件的调查、处理工作。

  制造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6

  一、编制目的

  为了保障污水处理正常运行,加强对于突发事件、紧急事件的控制,制定本预案。

  二、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等有关法律法规。

  三、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污水处理厂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包括:人员伤亡事故、发生火灾、进水水质恶化、中间环节水质恶化、化验室事故、突然停电等。

  四、工作原则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统一指挥、互相合作、团结一致。

  五、危险分析

  (1)污水进水水质不达标;

  (2)污水处理过程或出水质不达标;

  (3)可能造成的人身伤害事故:

  ①从构筑物高空坠落;

  ②跌入污水池造成溺水;

  ③接触电气设备触电;

  ④操作不当引发火灾;

  ⑤污水井下操作引起中毒。

  (4)化验室事故。

  六、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

  1、厂应急实施体系

  现场指挥:污水处理厂厂长。

  现场副指挥:综合科长、生产科长。

  应急队员:工艺工程师、电气工程师、调度工、运行工、设备维修工、电气维修工、化验员。

  2、职责

  现场指挥:

  根据指挥系统的要求或命令,调动人员、设备和机械,指挥抢修队员完成预案任务;

  现场副指挥:

  协助、配合现场指挥完成预案任务;

  工艺工程师:

  解决工艺方面的技术问题;

  电气工程师:

  解决电气方面的技术问题;

  调度工:

  根据指令进行调度操作;

  运行工:

  需手动的阀门开关等操作;

  设备维修工:

  故障机械设备维修、检查;

  电气维修工:

  故障电气、自控设备维修、检查,现场临时配电安装;

  化验员:

  水质取样检验。

  以上队员根据现场情况和需要,由现场指挥统一调度和其它任务分配。

  七、应急准备

  1、预防机制

  本着“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建立预防机制。

  ①每年污水处理厂定期对消防系统、自控电气及机械设备、重要危险源、车辆、计算机网络系统进行及时的检查评估,以发现潜在风险并做好记录。

  ②加强人员安全教育工作,对易产生触电、溺水、火灾、有毒气体、高空坠落等部位设置警示牌。

  ③指定专人负责,对潜在危险可能出现的紧急情况,制定相应的。处理办法。

  ④生产科负责紧急情况培训及演习:一年一次运行人员应急情况演习;一年一次消防人员(监控人员)应急培训;一年两次电气自控方面实际演练;一年一次对职工进行自我保护、环境保护、抢修培训演习。

  ⑤用电设备不可超负荷工作。配电室要配备应急灯和干粉灭火器,并且要防水、防鼠、防尘、防高温处理,对电源、门窗进行严格巡查。避免可能导致火灾的因素:电气和线路故障;违章动火、用火;违章操作等。

  ⑥加强设备运转记录,将设备运转的故障问题尽量解决在萌芽状态。

  ⑦可能产生有害气体的部位,操作前应进行有害气体的监测。

  2、值班制度

  值班安排:污水处理厂24小时有人值班,不得空岗,出现特殊情况,及时启动应急预案。

  值班人员要求:责任心强,严格做好记录。

  八、应急响应

  以下情况立即启动应急响应:发生火灾、进水水质恶化、中间环节水质恶化、化验室事故、突然停电、大风雨雪等恶劣天气。

  以上情况发生后,现场值班人员根据事故情况第一时间要做出正确反应,并进行及时有效的应急处理,随即通知经理,启动应急响应,主管经理通知应急预案指挥小组人员,应急响应指挥体系和应急实施体系开始履行职责。

  1、发生火灾

  出现火情,现场工作人员要设法控制火情,切断电源、燃烧源、各种气体阀门、紧急转移各种易燃、易爆和化学危险物品,并利用就近地点的灭火器材进行扑救,火势较大时要及时拨打119,同时及时通报值班调度,并将火情逐级上报。

  如果事态严重,各部门要无条件接受指挥。值班调度在及时向上级汇报的同时,积极组织相关部门和人员进行扑救。抢险过程中,必须把人身安全作为第一要素,防止事故扩大或再次伤害。

  2、进水水质恶化

  值班人员通过调度或巡查,一旦发现进水监测指标异常,来水颜色变化,出现大量白色泡沫、腥味现象,可能是进水PH、重金属(铬、铜、铬、砷等)、氨氮硫化物、和酚类等物质超标,会造成腐蚀设备、使活性污泥发生中毒,影响污水处理效果。判断为进水水质恶化后,向经理进行汇报,批准后,采取措施立即停止进水,组织化验人员在各个工艺环节取样化验,确定超标物质,并报环保部门,尽快确定可能超标排放污水源,制止其排放。

  3、中间环节水质恶化

  (1)化验室负责每天进行一次常规化验和微生物镜检,发现异常,及时通知经理,由经理组织工艺工程师等分析原因,调度各个环节采取措施,若进水异常执行第一条,其余环节由各个工段采取调整措施。

  (2)如污水处理系统水质恶化或运行异常,由工艺工程师现场进行分析,采取应对措施;设备运行不正常,由电气自控工程师现场进行分析,采取相应措施。

  4、化验室事故

  化验员要规范操作,定期检查回流胶皮管是否老化,使用硫酸时要戴手套,并且防止硫酸喷溅到易燃物质上,加热油类物质要防止溅到电炉上,夏天取氨水时,提前要将氨水冷却等。

  如化验室着火,化验员要分清着火物质的性质,首先立即切断电源,对于易燃体或固体着火时,不能用水浇,除小范围可用湿布覆盖外,其他情况可立即用灭火器扑灭,精密仪器只能用四氯化碳灭火。

  5、突然停电

  当水厂内突然发生停电事故后,值班电工立即通知经理。中控室电话询问电业局调度室停电原因,如果停电属于厂外输电线路故障,要求电业局调度室迅速组织进行抢修,如果停电属于厂内原因,经理调度电修工段和动力工段查明停电原因,电修工段立即进行检查抢修。

  6、人员伤亡事故

  当发生人员触电后,现场其他人员要立即切断电源;当发生有毒气体中毒后,施救人员应避免自身中毒,当发生溺水、高空坠落后,施救人员应保护自身安全,采取紧急措施后,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逐级上报,并在120到来之前,由当日值班领导组织人员对伤者进行救护措施,尽最大努力抢救伤员。

  7、大风、雨雪、降温等恶劣天气

  (1)暴雨、洪水、雷雨、大风等恶劣天气

  遇暴雨、洪水、雷雨、大风等可能出现较大灾害时要及时掌握情况,研究对策,指挥防汛抗灾抢险工作,尽可能地减少灾害损失,并做好信息报送和处理工作,及时汇总情况,向上级和有关部门报告。

  ①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储备必需的防汛抗灾物料,合理配置。在防汛、抗雷雨大风重点部位储备一定数量的抢险物料,以应急需。

  ②通信准备,充分利用厂内内部电话网和社会通信公网,确保防汛、抗雷雨大风通信系统完好畅通、指挥调度指令及时传递。

  ③工艺化验部门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汛期的工艺运行方案;适时有效地发布预警信息。

  ④运行班在汛期加强各进出泵、反应池进出水闸门和变配电所等关键设备和部位的巡视和监控,做好设备运转状况记录;发现故障和其它异常情况及时报送设备部门或通知防汛领导小组。加强现场巡视,特别是构筑物,以防大风天气高空坠物。

  ⑤机修班在汛期前安排生产运行关键设备和变配电所的检查、维护保养工作并做好室外设备的防雨工作。并及时检查全厂机械设备的接地情况,及时整改存在安全隐患的设施。

  ⑥根据天气预报,组织运行工预先对各设备进行检查,确保完好,组织力量对厂区雨水管线进行疏通,确保畅通;

  ⑦遇到突然降雨时各岗位将门窗关紧,防止雨水流入,影响设备运行。生产运行班组增加水泵台数,降低集水井水位,直到满负荷为之。外出巡视,必须两人一组,注意防滑。变电值班人员及时检查避雷是否发挥作用;厂抢修队员,车辆做到随叫随到,严阵以待,以处置突发事故的发生。

  (2)冰冻、降雪等恶劣天气

  ①注意各水管的防冻处理,对裸露在外的管路包裹好保温材料;

  ②在冬季生化池、沉淀池出现全部封冻时及时进行破冰,保持不封冻水面;

  ③开启刮吸泥机前,必须进行以下检查和处理:

  a、检查中心筒内是否结冰,如果结冰需先进行破冰,冰块较厚的时应将冰块尽量打碎;

  b、检查行走轨道及轮上是否结冰,如果结冰应彻底清理后方可启动设备。

  ④对于运行中的`刮吸泥机,下雪量较大时,值班人员要及时清扫刮吸泥机轨道上的积雪;冬季雨雪后要勤于观察,防止刮吸泥机轨道上结冰,无法正常运行。

  ⑤对粗、细格栅及螺旋输送器,启动前应认真检查是否结冰,运行中应及时清理螺旋输送器内积水,防止结冰。

  ⑥当回流泵房水面有浮泥时,应勤于观察,防止冻结后影响浮球正常工作。

  ⑦保证COD在线室空调正常运行,并保证室温15摄氏度以上,以免冻坏仪器或影响仪器工作。

  九、应急保障

  1、组织保障

  建立起应急响应指挥系统和应急实施体系,明确人员职责。对队员按预案要求进行配备,明确任务、职责、联系方式,队员名单根据工作变动及时更新。应急预案启动后,由现场指挥进行调动,要求及时通知,第一时间按要求进入现场。

  2、物资保障

  保障应急预案实施的物资储备,要求定点存放、专人负责、随时提供、及时补充。

  3、机械保障

  保障应急预案实施所需准备的。机械设备和工具,机械设备要求能够随时待命,状态完好,及时启动。

  4、通讯保障

  中控室掌握应急响应指挥系统所有负责人的职责和最新的联系方式,现场指挥掌握所有抢修队员的联系方式。

  十、善后工作

  做好现场保护,为事故调查做准备,事故发生后要积极配合有关单位进行调查。对事故发生部位、设备和设施,在恢复运行前必须经有关部门确认,无安全隐患后,方可恢复正常运行。紧急事故处理结束后,应重新评估应急处理对策,如有不完善的地方,则应立即修改。

  十一、责任与奖惩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落实与管理工作,实行有功奖励与责任追究制度,根据实际情况,对有功人员进行相应奖励,对相关责任人进行相应处罚。

  十二、宣传、培训与演练

  1、加强污水处理突发事件宣传教育工作,普及突发事件预防常识,增强职工的防范意识和相关心理准备,提高公众的防范能力。

  2、加强突发事件专业技术人员日常培训和工作人员的培训和管理,培养一批训练有素的突发事件应急处理专业人才。

  3、每年组织一次污水处理突发事件应急实战演练,由总指挥主持召开指挥小组会议,确保演练时间、场所,组织相关人力物力,向睢宁安检、环保部门报告演练情况。以提高防范和处理突发事件的技能,增强实战能力。

  十三、预案实施和生效的时间

  本预案自20xx年xx月xx日起实施。

  制造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7

  为了进一步加大学校精细化管理的工作力度,把加强对学生的安全防范教育落到实处,防止校园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及时处理好各种突发事件,确保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特制定以下安全防范应急预案:

  一、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在校内外发生的突发性安全事故。

  二、成立突发事件应急抢险指挥机构

  总指挥:

  副总指挥:

  成员:

  三、工作安排

  (一)通迅联络:

  任务:遵照指挥部的指令,及时准确的'报警,接警或请求其他单位援救,保障通讯交通畅通无阻,力争在极短内赶赴出事地点,招待执行应急任务,并以最快速度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

  (二)紧急抢险组

  组长:

  成员:

  任务:紧急应对突如其来的事故,按事故的种类采取相应的措施。

  (三)安全疏导组

  组长:

  成员:各班主任

  任务:负责现场维护秩序,组织引导,快速疏散并撤离,防止拥倒、踩踏,造成不应有的伤害事故。

  (四)救护组

  组长:

  成员:各任课教师

  任务:负责抢救伤员,阻止可疑及无关人员进入、靠近、围观,保障救护车辆畅通无阻,快速救护受伤人员,平息后抓紧时间与其他医务部门进行伤亡人员的情况核实,配合执法部门查找事件原因。

  (五)事后恢复组

  组长:

  成员:

  任务:为抢险提供财力保障和事故平息后勤部生活供应保障。

  (一)防火安全预案

  1、防范预案(措施)

  ⑴严禁将火柴、打火机等火种带入教学区。

  ⑵教学区和办公区不得使用明火照明(煤油灯、蜡烛等)。

  ⑶严禁在办公室、实验室内使用电火炉、电热毯、电热水器等。

  ⑷严禁在校园内存放或燃放烟花爆竹。

  ⑸严禁在校园内焚烧废纸、树枝、树叶等。

  ⑹凉晒的衣服必须在空调压缩机、散热风扇50cm之外。

  ⑺组织全校师生听取消防安全知识讲座。

  ⑻进行学生自护疏散、义务消防队员消防器材使用及紧急状态时切断电源、燃气源等演练。

  2、应急预案

  A、上班时间处理方案:

  ①出现火警:发现险情者在第一时间拉响火警警铃并迅速报火警119,同时向校长或副校长如实报告,校长或副校长接到报告后,要立即组织人员保护现场,查明情况,采取措施,展开抢救工作。

  ②在统一指挥下,各个部门立即组织人员进行抢险救灾,疏散组人员紧急开展工作,抢救人员和财产,转移危险物品。

  ③学校通知有关人员并配合组织疏散和救护工作,制定临时对策,并与有关部门进行联系。

  ④事后恢复组立即出动车辆运送人员和物资,保证师生和抢险人员的用餐和用水等。救护组各任课教师协助医务人员赶赴现场,提供应急药品,组织抢救伤员,切断相应电源,并保证疏散和救护的照明用电和用水。

  ⑤做好善后工作。对现场进行必要的保护和清理,对受伤人员进行救治和慰问,对损失进行统计,配合有关部门对事件进行全过程调查,查明事件发生原因。

  ⑥尽快恢复正常的教学、生活、和工作秩序。对事故责任人进行教育和处理,并提出整改措施。

  B、非上班时间处理方案:

  ①现场人员在第一时间迅速报火警119,同时报上级部门。

  ②接到报警后,立即赶赴事件现场,组织人员进行抢险,并上报领导,在其他领导没有到达现场前,如有情况全权指挥救助。

  ③其他条款也正常上班时间处置方案相同。

  3、注意事项

  ①火灾事故首要的一条是保护人员安全,扑救要在确保人员不受伤害的前提下进行。

  ②火灾第一发现人应查明原因,如是电源引起,应立即切断电源。

  ③火灾后应掌握的原则是边救火,边报警。

  ④人员在逃生时应掌握方法。

  ⑤一般不组织学生参加灭火。

  (二)用电安全预案

  1、防范预案

  ⑴组织对全校师生进行用电安全知识宣传。

  ⑵办公室内严禁使用电烫斗、电吹风、电炉、电水壶、电热毯等。

  ⑶学生不得擅自从插座内引出电源接入其它用电器。

  ⑷组织学生进行用电安全防范知识竞赛。

  ⑸定期检测触电保护器是否正常工作。

  2、应急预案

  ⑴遇有突发性触电事故立即切断电源(包括总电源)。

  ⑵遇有紧急情况立即用绝缘棒或非导电棒、棍击打,将触电人员与电源脱离,(不得用手拉触电人员。)

  ⑶对触电受伤人员视情形及时组织自救或他救,必要时拨打120急救中心求援。

  ⑷及时向学校领导报告,以便组织施救。

  ⑸排查事故原因,及时处理上报。

  (三)食品卫生安全预案

  1、防范预案

  ⑴定期请校医务人员对师生进行食品卫生安全知识辅导。

  ⑵教育学生在任何时候,任何场合都不购买和食用三无食品(无生产厂家、无商标、无出厂日期)。

  ⑶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一日三餐的用餐习惯,不挑食,少吃零食。

  ⑷校区定期督促食堂清理仓库及小店内的剩余食品,防止学生误食过期、霉变的食品。

  2、应急预案

  ⑴基本处理流程

  ①发现有呕吐腹胀、腹泻等症状,立即送往医务室诊疗。

  ②一旦发生三人以上同时出现腹胀、腹泻等症状,立即向学校领导报告,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以防意外。

  ③发生上述第二条款情况,即与学生家长取得联系,以便共同研究对策。

  制造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8

  1.目击报警

  1.1小区任何区域一旦着火,发现火情的人员应保持镇静,切勿惊慌。

  1.2如火势初期较小,目击者应立即就近采用灭火器将其扑灭,先灭火再报警。

  1.3如火势较大,自己难以扑灭,应采取最快方式用对讲机、电话或打碎附近的手动报警器向消防室报警物业小区消防应急预案。

  1.4关闭火情现场附近的门窗以防止火势蔓延,并立即关闭附近的电闸及煤气。

  1.5引导火警现场附近的人员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迅速从安全通道撤离,同时告诉疏散人员不要使用电梯逃生,以防停电被困。

  1.6切勿在火警现场附近高喊:"着火了",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混乱。

  1.7在扑救人员到达火警现场前,报警者应采取相应措施,使用火警现场附近的消防设施进行扑救。

  1.8带电物品着火时,应立即设法切断电源,在切断电源以前,严禁用水扑救,以防引发触电事故。

  2.报警要求

  2.1内部报警应讲清或问清:

  A、起火地点;

  B、起火部位;

  C、燃烧物品;

  D、燃烧范围;

  E、报警人姓名;

  F、报警人电话;

  2.2向"119"报警应讲清:

  A、小区名称;

  B、火场地址(包括路名、门牌号码、附近标志物)

  C、火灾发生部位;

  D、燃烧物品;

  E、火势情况;

  F、接应人员等候地点及接应人;

  G、报警人姓名;

  H、报警人电话;

  3.成立临时指挥部

  3.1物业服务中心客服主管及秩序主管接到火警警报后,应立即赶赴指定地点或火警现场,并通知相关人员到场,成立临时灭火指挥部。

  3.2临时指挥部由综合管理中心、客服部、工程部、秩序部以及其他相关人员组成。

  3.3.1根据火势情况及时制定相应对策,向各部门下达救灾指令;

  3.3.2根据火势情况及时确定是否疏散人员;

  3.3.3立即集合义务消防队,指挥义务消防队员参加灭火,并保证消防用水的供应。

  3.3.4在火势难以控制时,应及时下达向"119"报警的指令;

  3.3.5根据火势情况,成立疏散组、抢救组、警戒组,组织救人,抢救和保管重要物资及档案,维持现场秩序。

  3.3.6下令将消防电梯降至首层,派专人控制,转供灭火工作之用。同时停止起火区域的其他电梯和中央空调运行。

  3.3.7根据火势情况决定是否采用部分或全部断电、断气、打开排烟装置等措施;

  3.3.8消防队到达后,及时向消防队领导准确地提供火灾情况和水源情况,引导消防队进入火灾现场,协助消防队灭火,并协助维持现场秩序,安顿疏散人员。

  3.3.9火灾扑灭后,组织各部门进行善后工作。

  4.人员的`疏散和救护

  小区内发生火情时,各部门员工的任务是灭火、疏散人员、抢救和保管重要物资和维持秩序,危急关头以疏散、救护人员为主。火灾发生后,每一位员工都要牢记自己的首要职责是保护业主、访客及自己的生命安全。

  4.1火灾发生后,由疏散组负责安排人员,为业主和访客指明疏散方向,并在疏散路线上设立岗位进行指导、护送业主和访客向安全区域疏散这时切记要提醒大家不要乘坐电梯,如果烟雾较大,要告知大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尽量降低身体姿势有序、迅速离开。

  4.2人员的疏散以就近安全门、消防通道为主,也可以根据火场实际情况,灵活机动地引导人员疏散。

  4.3认真检查起火区域及附近区域的各个单元并关闭门窗和空调。发现有人员被困在起火区域,应先营救被困人员,确保每一位业主和访客均能安全撤离火场。

  4.4接待安置好疏散下来的人员,通过良好的服务稳定人们的情绪,并及时清点人员,检查是否还有人没有撤出来。

  4.5疏散顺序为:先起火单元及相邻单元,后起火上面2层和下面1层。疏散一般以向下疏散为原则(底层向外疏散),若向下通道已经被烟火封住,则可考虑向屋顶撤离。

  4.6在火场救下的受伤业主、访客以及扑救中受伤的员工,由抢救组护送至安全区,对伤员进行处理,然后送医院救治。

  5.警戒

  5.1接到火警通知后应迅速成立秩序警戒组,布置好小区几外围警戒。

  5.2清除小区外围和内部的路障,疏散一切无关车辆和人员,疏通车道,为消防灭火创造有利条件。

  5.3控制起火大楼底层出入口,严禁无关人员进入大楼,指导疏散人员离开,保护从火场上救出的重要物质。

  5.4保证消防电梯为消防人员专用,引导消防人员进入起火层,维持灭火行动的秩序。

  5.5加强对火灾区域的警戒,保护好火灾现场,配合公安消防部门和调查组对起火原因进行调查。

  5.6保证非起火区域和全体业主、访客的安全,防止犯罪分子趁火!

  6.善后工作

  6.1火灾扑灭并经公安消防部门勘测后,工程部应迅速将小区的报警和灭火系统恢复至正常状态。

  6.2秩序部组织人员清理灭火器材,及时更换、补充灭火器材。

  6.3秩序及工程及客服部统计伤亡情况和小区财产损失情况,上报公司。

  6.4综合管理中心组织员工对受灾业主/用户进行慰问,并根据实际情况给予切实帮助。

  6.5环境组组织员工对火灾现场进行理,恢复整洁,对因逃生或救火损坏的花木进行抢救或补种。

  6.6灭火指挥部应召开会议,对火灾扑救行动进行回顾和总结。

  6.7客服中心收集可疑情况,配合调查组对火灾事故进行调查。

  制造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9

  一、目的

  为保障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发生后,各项医疗卫生救援工作迅速、高效、有序地进行,提高本院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应急反应能力和医疗卫生救援水平,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健康危害,维护社会稳定,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突发事件导致的人员伤亡、健康危害的医疗卫生救援工作;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工作按照《新郑市突发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预案》的有关规定执行。

  三、基本原则

  1、预防为主,常备不懈

  认真宣传普及突发公共事件医疗救援知识,提高医护人员对加强突发公共事件医疗救援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不断加强突发公共事件医疗救援工作机制的建立和完善,提高全员业务知识,随时做好突发公共事件医疗救援工作。

  2、快速反应,减少损失

  建立快速反应机制,强化人力、物力、财力储备,增强应急处理能力。一旦出现突发公共事件,立即启动突发公共事件医疗救援应急预案,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社会影响。

  3、依靠科学,加强合作

  对突发公共事件医疗救援要科学救治,不断规范救治措施与操作规程,加强科室间的信息沟通、协调和业务技术培训工作,实现救治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

  四、医疗卫生救援领导小组

  成立突发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和医疗救治工作小组。负责指导全院突发公共事件医疗救援应急工作。

  1、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2、救治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各科室主任及护士长。

  五、突发事件处置

  突发事件分类

  (1)一般事故:伤员在5人以下,无特殊危重情况。

  (2)重大事故:伤亡10人(其中死亡3人以内)以上,事故有进一步发展趋势或伤亡人数可能增加。

  (3)特大事故:伤亡10人(其中死亡3人以上)以上,事故还有发展趋势,伤员还在增加。

  2 .当突发事件来临,立即启动全院性的急救预案由接受过分类训练,有经验的临床医生按照伤员轻重缓急进行分度:

  (1)轻度:生命体征基本正常,如一般挫伤,擦伤。

  (2)中度:如单纯骨折,外伤后出血等短时间内不会危及到生命。

  (3)重度:重危,危及生命者,如窒息,大出血,休克,心室颤动,昏迷等,需要得到及时抢救治疗。

  (4)死亡:意识丧失,动脉搏动丧失,心跳呼吸停止,瞳孔散大。

  3.做好标记每位伤员左手臂上部别一醒目标牌,内插伤卡,上面填写病人的编号、姓名、性别、年龄、受伤部位、药物过敏、日期、时间等,并按病情轻重,用绿、黄、红、黑四种不同颜色的'布条别在卡上,分别代表轻、中、重、死亡四种不同的伤情(由护士根据医生分类后执行)。

  六、现场抢救

  (1)现场保证一个病员由一个医师,两名护士,一名工务员全程陪同,负责外送检查,抢救用药。医务科、总值班指挥现场抢救,护士长协调相关人员工作,后勤保障部提供相关物力支持。

  (2)大批伤员来临时,先救命后治病,先治重伤后治轻伤。尸体直接送太平间保存。

  (3)争取时机,抢夺时间,速战速决。通过包扎、止血、骨科患者给予固定、快速输液、静脉给药输血,使病人的生命体征维持在一个稳定状态。在保证气道通畅的情况下,争取在较短时间内对确定大出血,严重创伤,脏器破裂损伤情况,及时做好术前准备工作,直接送手术室进行手术,或转送有条件的三级医院,转院者需做好联络,转诊工作。

  (4)建立交接班制度,保证抢救工作的延续性。现场急救时应将相关病历卡随身携带,医嘱与病情变化及时记录。时间精确到分。注意记录完整,防止遗漏。患者运送途中护理人员陪同加强观察,随时记录。并与接诊科室做好交接班工作。

  (5)建立回访制度。伤员经抢救后分流至相关科室,护士需做好登记,抢救者书写重大抢救记录经过,一周后由抢救护士随访,并书写随访记录。

  七、信息报告和发布

  在迅速开展紧急医疗卫生救援工作的同时,立即将人员伤病员、姓名、年龄、住址、目前生命体征、初步诊断、处置方式、下一步治疗意见在2小时内书面报市卫生局,每日向上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伤病员情况、医疗救治进展等,重要情况要随时报告。

  八、医疗卫生救援应急响应的终止

  突发事件现场医疗卫生救援工作完成,伤病员在医疗机构得到救治,经卫生行政部门批准,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领导小组可宣布医疗卫生救援应急响应终止,并将医疗卫生救援应急终止的信息报告上一级卫生行政部门。本预案自制定之日起执行。

  制造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10

  为了保障学校师生员工健康地学习、工作、生活,促进学校各项工作顺利开展,防止安全事故发生,切实有效降低和控制安全事故的危害,按照相关法律法规,从学校实际出发,特制定本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一、 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适用范围

  本预案所称 “突发事件”,主要是指突然发生并严重危及学校财产安全、师生生命和财产安全、校园秩序和公共安全,需要学校及有关部门立即采取应对措施,并加以处理的事件。如重大的自然灾害事故,校园发生的群打群殴、爆炸、绑架、暴力伤害等恶性刑事案件,群体性中毒事件,群体性传染性疾病等公共卫生事件,重大交通事故,重大火灾、房屋倒塌等安全事故,学校领导和全体师生员工要以强烈的责任心和高度的责任感严肃认真地对待突发事件,要警钟长鸣,始终把师生的安全教育工作放在首位,以防为主,防控结合。

  二、具体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

  (一)校内发生火灾、漏电、房屋倒塌等特大安全事故的应急预案

  1、切断电源。

  2、发生火警,先以灭火器扑灭;火势蔓延,急打“119”;房屋倒塌且有师生埋入,急打"110",并有组织地进行抢救。

  3、迅速向突发事件领导小组报告。

  4、开通全部安全通道(安全通道要有明确标志,并在师生在校期间24小时开通),学校教职员工组织学生迅速撤至安全地带。

  5、配合消防、医院等单位,做好自救工作

  6、尽可能保护好现场,做好有关证人证事记录。

  7、凡凡被上级定为D级危房的校舍,坚决无条件的.撤出学生,立即封存,拉上警戒线禁止人员靠近,撤出的学生搬到安全校舍或搭建活动板房上课。学校的危墙立即拆除,修建坚固符合要求的围墙或修建铁艺墙等,消除安全隐患。危险设施设备迅速检测维修,以达到标准要求,不能维修者立即封存,禁止使用,确保师生安全。

  8、确定各班应急逃生路线及安全场所,确保有灾情有序撤离。

  (二)校外不法人员进入校内实施暴力或抢劫事件应急预案

  1、在确保校门24小时上锁,来人问明情况后方可放行。

  2、来人不履行登记手续,强行闯入,门卫应力加阻止,不得放行。

  3、来人已闯入校内,门卫追赶不及,应立即电话通知有关部门领导,及时将闯入者清逐出校门。

  4、校内发现不法分子袭扰、行凶、行窃、斗殴、抢劫、劫持人质、放火、破坏公私财务的应立即采取下列处置方法:

  ①迅速报警(110)。

  ②迅速报告学校突发事件领导小组。

  ③对不法分子进行劝阻或制服,保护在场师生安全。

  ④为防止不法分子逃跑,在制止、制服其前应关闭校门。

  ⑤立即将受伤师生送往医院进行救治。

  ⑥作好师生的思想工作。

  5、记录不法分子的体貌特征和其他犯罪情节,收集不法分子施暴的凶器,保护好现场。

  6、组织校内力量,配合上级有关部门,做好善后工作。

  (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预案

  当社会上出现流行病疫时,凡师生中出现与该病相似病症时,各班主任要马上报告校领导,并及时与该学生的家长取得联系,在家长的陪同下去医院诊治,一经确认是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时,学校要采取下列措施:

  1、学校要迅速如实报告上级有关部门。

  2、对该学生所在班级及任课教师办公室进行布控,对全校公共场所,尤其是布控区域进行严格的消毒。

  3、坚决杜绝染病学生带病来校。染病学生来校上课时,必须有收治该学生的医院,出具诊断证明其已康复,并不存在传染危害后,方可来校上课。

  4、学校要根据上级有关部门的要求和指导下,采取必要的防范及保护措施。

  (四)地震、洪灾等自然灾害的应急预案

  发生自然灾害,必须以生命第一,学校可以采取必要的停学。对影响师生安全教育教学活动,都应及时作出安排,或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在上下学路上可能危及学生生命安全的,应及时告知家长接送或在路上护送,也可以报警。对可预见性自然灾害,应在未发生灾害前,作出安全部署,对不可预见的自然灾害如地震、龙卷风等,应尽力采取保护和自救措施,事后应及时施救,并向事实情况通过汇报程序汇报。

  1、产生环境污染突发事件,应配合环保部门紧急疏散全校师生,并做好学生的思想稳定工作,疏散过程维护好师生的秩序。

  2、平时对全校师生进行环保教育和环境污染自护自救教育。

  3、每学期开展两次以上地震、洪灾等应急疏散演练,并保存好文字、图片、视频资料,演练要制订切实可行的演练方案。

  (五)学校其他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1、学校其他突发事件,值周领导、值周教师、上课教师,要第一时间到位指挥。

  2、让学生坐在教室静候,要坚决阻止学生在教室起哄,或走出教室相互追逐,推搡。

  3、马上安排过道指挥和其他照明用具。

  4、及时与有关方面联系了解情况。

  5、若是校内电路问题,可能的情况下,应及时维修。

  6、若遇不能修复,值周领导、值周教师、上课教师要组织学生有秩序地离开教室,要教育学生靠右有序行进。

  三、事故处理责任要求

  1、在突发事件发生后,活动的组织者或第一个接警者或首位发现者,应以师生利益、学校利益为重,无条件地承担组织、指挥、抢救、控险、报警等任务,要充分利用现代化的交通工具、通讯工具及时做好组织、抢救和报告工作,如接警后拖延、推委应视作玩忽职守。对突发事件,全校师生员工实行首见首闻报告制和教职工首见首闻第一时间负责制。

  2、突发事件发生后,全校教职工要把抢救、保护学生生命安全视作第一要务,不得临阵退怯,更不得采取事不关己的回避逃脱手段。

  3、突发事件发生后,相关的部门和有关的责任人员在事发初和应急处理中都要随时向校领导报告突发事件的有关情况,不得隐瞒。

  4、突发事件解决后,学校和有关的责任人员要向上级领导书面报告突发事件的处理情况。

  四、事故处理保障

  1、一切为事故处理让路,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尽最大努力提供物资及资金保障。

  2、尽最大努力提供人力支持。

  3、在事故处理过程中为维护师生生命安全可采取一切有效措施。

  4、在事故处理过程中尽力维护正常教学秩序。

  5、对在事故处理过程中有重大立功表现者学校对其给予报功请奖,学校予以重奖。

  制造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11

  一、停电:

  1、出现突然停电状况领班应首先用对讲机通知各部门员工安抚客人。如问题出现在晚上无法看清的情况下,应安抚客人尽量不要里开自己的座位,等待来电。

  2、领班立刻通知店经理。控制现场,保持现场不要过于混乱。协助店经理寻找问题原因,让事态尽快得到好转。服务主管协助吧台解决可能出现的任何突发问题。

  3、机房人员立刻保存机房服务器数据,保证机房设备在正常运转下关闭。机房工作结束后应立即配合及协助解决厅面出现的各种突发问题,协助寻找停电原因。

  4、来电之后机房人员应立刻开启服务器,保证服务器能正常运转。服务主管通知吧台使用语音广播安抚客人。领班立刻协助所有员工检查电脑设备是否有丢失及损坏,并协助员工核对上网顾客使用电脑是否正常,并检查客人走后会员是否结账。

  5、领班在交班记录本应详细记录突发问题。店经理负责查找并记录问题的原因和结果。

  二、停水、防水:

  1、出现紧急停水状况应立即通知店经理,并查找问题原因。

  2、员工发现漏水的地方应及时上报领班,领班在及时通知店经理的同时应寻找尽可能防止漏水的'方法。

  3、停水后员工在卫生上应尽量保持,对现有水资源进行有效的节约。

  4、店经理及时联系相关部门进行解决停水或漏水原因,并记录详细。

  三、暴力事件:

  1、员工或领班发现有斗殴迹象应立即通知上级,由上级进行出面调解,如领导不在。领班应负起责任进行调解并及时电话通知店经理。

  2、在出现打架斗殴事件后女员工应主动看管好男员工岗位,男员工应配合领导解决问题。

  3、对于事态严重等情况,应立即拨打110,并保存好现场证据。

  4、抢劫、盗窃等情况如出现,员工应立即通知相关领导,并有效跟踪或观察盗窃、抢劫人员的行踪。不能莽撞行事。抢匪逃跑后相关工作人员应立即控制现场保留有利证据,等待警察到来。

  四、防火:

  1、网吧如发生火灾现象,如果火势不大网吧员工应立即使用灭火器等各种工具扑灭火灾,并及时汇报给店经理。

  2、在发现火灾无法个人控制的时候应在第一时间拨打119,并及时汇报给店经理。

  3、服务主管及吧台人员应立即指引客人迅速离开现场,领班应立刻组织员工进行救火行动。对于特大火势全体员工应立刻指引顾客有秩序的离开火场。

  五、网络掉线:

  1、如出现因网络或服务器问题造成网吧不能正常运行,领班应向技术主管立即报告,并询问问题原因和解决时间。清楚原因后应立刻讲解给员工,并立刻汇报给店经理。

  2、在突发事件发生时各部门员工应立即安抚客人,在知晓情况时应告知客人原因,尽量让客人留在座位上和不要大声喧哗。并及时听从领导安排。

  3、机房人员应立即寻找问题原因,并告知领班需要的时间。如出现硬件损坏应在最快的时间内修复或替换。如没有替换的配件,应立即寻找有关厂商进行解决。

  4、服务主管应尽量协调不满的顾客,并配合吧台工作,使之能有效的处理各种问题。恢复前或恢复后都应使用语音广播告知顾客,并说明原因。

  5、店经理随时协助技术部门工作并指挥厅面工作,使其把顾客不满降到最低点。适当的时候可以使用赠予客人饮料、机时等方式赔偿顾客。并详细记录原因及结果。

  制造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12

  为了贯彻落实教育主管部门的学校安全工作意见,及时、妥善地处置学校突发安全事故,建立“信息畅通、反应快捷、处置有方、责任明确”的学校突发安全事故应急机制,保障师生生命与财产安全,建设和谐校园,保障学校正常教学、工作和生活秩序。根据有关法律、法规、政策,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工作预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创建和谐校园为宗旨,建立学校安全应急处理机制,迅速、及时、积极的开展各项处置工作,最大限度地降低损失,有效保障师生及学校生命财产安全,切实维护教育稳定和社会安定。

  二、组织机构

  学校成立安全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三、现场指挥

  正常工作日突发事件的指挥由学校负责人负总责,副校长、行政处室负责人各负其责,协调各部门统一行动。 非正常工作日突发事件的指挥实行三级值班制度,即校级干部 值班、主任级干部值班、教职工值班。

  四、突发事件逐层报告制度

  建立健全安全紧急情况报告制度,严格落实值班人员,确保安全紧急情况信息报送渠道畅通、运转有序。学校发生安全紧急情况报告程序:值班人员→学校负责人(110、120、119)→、教育主管部门上报时做到及时、准确、全面、不漏报、不虚报。报告内容为: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单位、事故的简要情况,死亡人数、受伤人数、估计直接经济损失等。

  五、各类事故应急预案

  1、火灾事故应急预案

  (1)打“119”电话报警,同时报告上级门和镇。

  (2)采取切断电源、煤气等紧急安全措施,避免继发性危害。

  (3)学校有关领导和有关部门负责人要在第一时间亲临现场组织教职员工开展救人和灭火工作。并在消防队伍到现场后,主动提供有关信息,配合消防队伍组织救人和灭火抢险。

  (4)全力组织人员疏散和自救工作,按照平时消防演练逃生的线路迅速疏散。配合有关医疗部门和医疗机构妥善安置伤病员。采取有效的隔离措施,防止大火蔓延。

  (5)及时采取人员疏散、封锁现场、转移重要财物等必要措施,注意人员、财产安全。

  (6)划出警戒范围,严禁其他车辆和无关人员进入着火现场,以免发生不必要的伤亡,同时也为火灾消灭后的调查起火原因提供有力证据。

  (7)如有伤者要及时送往医院救治,如学生受伤,要及时通知家长。解决好师生等受灾人员的`安居问题。

  (8)配合消防部门调查事故原因,维持秩序。

  2、食物中毒应急预案

  (1)发现师生有类似食物中毒症状时,应迅速送学校医疗室进行初诊,同时拨打“120”电话或送医院进行处理。

  (2)迅速向上级部门及卫生防疫部门报告。

  (3)立即停止食品加工、供应活动。

  (4)负责保护好现场,封存一切剩余可疑食物及原料、工具、设备、保护好中毒现场和食品留样,防止人为地破坏现场,等候卫生执法部门处理。

  (5)迅速排查食用致毒食物的师生名单,并检查他们的身体状况。对已确定患病师生送医院治疗。

  (6)及时通知家长并做好家长和家属的工作。

  (7)校医室要配合卫生行政部门,做好流行病学调查。向患者了解食物中毒的经过,可疑食品、中毒人数,并预测发展趋势。

  (8)积极配合上级有关部门做好诊治、调查事故、处理等工作。

  3、校园交通事故应急预案

  (1)交通事故发生后立即报警。领导小组成员和相关人员要立即赶赴事故现场,根据需要通知急救、医疗、消防等部门。

  (2)报告上级部门。

  (3)采取措施保护现场,有效控制肇事者,寻找证人。

  (4)组织有关人员开展抢救。若交警在场,积极协助交警开展工作。若交警不在场,则由校医室和相关人员对受伤师生立即采取救护措施,进行止血、包扎伤口,组织车辆立刻把受伤师生就近送医抢救。

  (5)通知家长和家属,协助学生家长和教职工亲属及时与保险公司联系,做好保险赔付工作。

  (6)配合交警等部门做好善后工作。

  4、晚上突遇停电应急预案

  (1)过道、楼梯口的应急灯自动开启,电工和值班门卫开启学校备用其他照明用具。

  (2)晚自习的学生必须坐在教室原来的座位,不得喧哗、起哄或走动。值班教师负责组织、管理好本班学生。

  (3)值日行政迅速组织相关人员查明停电原因,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4)若停电20分钟后未能恢复正常供电,则晚自习暂停,值日行政人员利用校园临时广播系统发出疏散信号,值班老师负责指挥学生进行疏散、离校。值班老师关好教室电源。

  (5)如正值下课、就寝前,学生在走廊、楼梯、浴室、厕所等,则要学生在原地站立,等自己的眼睛已适应黑暗时,再慢慢回教室或寝室,坚决阻止学生在此时抢跑,追逐,推搡。

  (6)晚自习学生没有离校之前,学校的行政运转照常进行。

  (7)为确保学校教学工作中的电力供给,学校配备后备电源能保持30分钟提供学校广播电力。

  (8)电工做好供电设备的检修,将情况向学校汇报。

  5、楼梯间拥挤踩踏事故应急预案

  (1)学校领导和有关部门负责同志要在第一时间亲临第一线指挥,迅速开展现场疏导和救护工作,并立即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

  (2)组织学校医护人员对受伤者进行人工呼吸、止血等应急抢救处置,尽快向医疗急救部门120报告求援,将伤病员送往医院抢救,妥善安置伤病员。必要时请当地及有关部门支援帮助。

  (3)迅速通知受伤人员亲属,及时向师生和亲属通报有关情况,确保师生和亲属情绪稳定。

  6、实验室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1)出现事故后,现场人员立即切断所有相关的水、电、气等,对有毒、有害气体的房间,应及时打开窗户通风,解救被困人员,使受伤人员迅速脱离险境。

  (2)立即报告负责人办公室,应急小组成员在第一时间内赶到现场。

  (3)在第一时间内向校卫生室发出求救信息,并拨120,医务人员在最短时间内到达事故现场,采取有效的救护措施,待120到达或用其他方式急送医院。在医务人员到达事故现场之前,其他在场人员应主动采取必要的施救方法,尽量减少人员伤亡。

  (4)保护现场,现场老师向学校领导做出书面事故报告,学校领导组织人员进行事故调查,根据事故原因,限期整改,避免事故的再次发生。

  六、善后处理

  学校要切实做好死难、受伤学生家长的安抚、慰问工作,消除各种不安全因素,维护学校稳定。对伤亡学生的理赔要依据相关法律、法规执行。

  七、调查与结案

  学校依据有关规定,按照属地为主、分级负责的原则和紧急事件的等级,对突发紧急情况及时展开调查,查清事实,查明原因,限期报结。事故的调查处理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尊重科学,依法处置的原则,任何人不得干涉事故的调查处理。

  制造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13

  一、总则

  1.编制目的

  为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妥善处理本制造业企业可能发生的突发环境事件,提高企业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突发环境事件对环境造成的危害,保障公众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2.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和企业实际情况编制本预案。

  3.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本企业内生产、储存、运输、使用等环节中发生的突发环境事件的预防、预警、应急处置和后期恢复等工作。包括但不限于危险化学品泄漏、火灾爆炸引发的环境污染、废水废气处理设施故障导致的污染物超标排放等事件。

  4.工作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的原则,把保障公众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作为首要任务,加强对环境事件危险源的监测、监控并实施有效预警;坚持“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原则,在企业应急指挥中心的统一领导下,各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和权限,负责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坚持“快速反应、协同应对”的原则,建立健全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以及与外部相关单位的应急联动机制,形成快速、高效的应急处置能力;坚持“依靠科技、提高素质”的原则,积极采用先进的监测、预警、处置技术和设备,加强应急队伍建设,提高企业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科技水平和人员素质。

  二、企业基本情况

  1.企业概况

  介绍企业名称、地址、经营范围、生产规模、员工人数等基本信息,以及企业所处的地理位置、周边环境敏感点(如居民区、学校、河流、湖泊等)分布情况。

  2.生产工艺及污染物排放情况

  详细描述企业的主要生产工艺流程图,说明各生产环节中产生的主要污染物(废水、废气、废渣、噪声等)种类、产生量、排放方式及去向,以及企业现有的污染防治设施及其运行情况。

  3.环境风险源识别与评估

  对企业内可能导致突发环境事件的环境风险源进行全面识别,包括危险化学品仓库、储罐区、生产车间、污水处理站、废气处理设施等重点部位。并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环境风险源进行风险评估,确定其风险等级。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

  1.应急指挥中心

  成立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指挥中心,由企业总经理担任总指挥,副总经理担任副总指挥,成员包括各部门负责人。应急指挥中心负责组织、协调、指挥企业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制定应急处置决策,协调解决应急处置过程中的重大问题,向上级主管部门和相关政府部门报告事件情况等。

  2.应急救援专业组

  抢险救援组:由生产部门和安全环保部门人员组成,负责在突发环境事件发生时,迅速开展抢险救援行动,如危险化学品泄漏的堵漏、火灾的扑救、受伤人员的营救等,控制事件的进一步扩大。

  环境监测组:由质量检测部门和环保技术人员组成,负责在事件发生后,及时对事故现场及周边环境进行监测,分析污染物的种类、浓度、扩散范围等,为应急处置提供科学依据,并及时向应急指挥中心报告监测结果。

  医疗救护组:由企业医务室人员组成,配备必要的医疗救护设备和药品,负责对受伤人员进行现场急救和转运,联系外部医疗机构进行进一步的救治。

  后勤保障组:由行政部门和物资供应部门人员组成,负责应急处置过程中的物资供应、设备保障、交通运输、通讯联络等后勤支持工作,确保应急救援工作的顺利进行。

  治安保卫组:由保卫部门人员组成,负责在事件发生后,对事故现场及周边区域进行警戒,维护现场秩序,防止无关人员进入事故现场,保障应急救援人员和物资的安全。

  信息发布组:由企业办公室和宣传部门人员组成,负责按照规定及时、准确地向企业员工、周边居民、上级主管部门和社会公众发布突发环境事件的相关信息,避免不实信息的传播造成社会恐慌。

  四、预防与预警

  1.环境风险防范措施

  危险化学品管理:对企业内的危险化学品实行严格的登记、储存、使用、运输管理制度,建立危险化学品档案,详细记录其种类、数量、储存位置、使用情况等信息。危险化学品仓库和储罐区应符合相关安全规范要求,配备防火、防爆、防泄漏、防腐蚀等安全设施,并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

  生产设备与污染防治设施管理:加强对生产设备和污染防治设施的日常维护和保养,建立设备运行台账,记录设备的运行参数、维护保养情况、故障及维修情况等。定期对设备进行检修和更新,确保其正常运行,减少因设备故障导致的污染物超标排放或泄漏等事件发生。

  环境风险隐患排查治理:建立健全企业环境风险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定期组织开展环境风险隐患排查工作,对发现的隐患及时进行整改,并建立隐患排查治理台账,记录隐患排查情况、整改措施、整改期限、整改责任人等信息。

  2.预警分级与发布

  预警分级:根据突发环境事件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影响范围、发展态势等因素,将预警级别划分为四级:Ⅰ级(特别重大)、Ⅱ级(重大)、Ⅲ级(较大)、Ⅳ级(一般)。

  预警发布:当发现可能导致突发环境事件的异常情况时,由环境监测组进行监测分析,经应急指挥中心评估确认后,按照预警分级标准确定预警级别,并通过企业内部广播、短信、公告栏等方式向企业员工发布预警信息。同时,根据事件可能影响的范围,及时向周边居民、社区、学校、政府相关部门等外部单位通报预警信息。

  五、应急响应

  1.响应分级

  根据突发环境事件的严重程度和发展态势,将应急响应分为四级:Ⅰ级响应(特别重大)、Ⅱ级响应(重大)、Ⅲ级响应(较大)、Ⅳ级响应(一般)。应急响应级别与预警级别相对应,当预警级别升级时,应急响应级别也相应升级。

  2.响应程序

  事件报告:突发环境事件发生后,事件现场有关人员应立即向企业应急指挥中心报告,报告内容包括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类型、初步原因、危害程度、已采取的措施等。应急指挥中心接到报告后,应立即核实事件情况,并在规定时间内向当地环保部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等政府相关部门报告。

  应急启动:应急指挥中心根据事件的`严重程度和应急响应级别,下达应急启动命令,各应急救援专业组迅速赶赴事故现场,按照各自职责开展应急救援工作。

  应急处置:抢险救援组根据现场情况,采取相应的抢险救援措施,如控制泄漏源、扑灭火灾、清理污染物等;环境监测组在事故现场及周边环境设置监测点,进行实时监测,为应急处置提供数据支持;医疗救护组对受伤人员进行现场急救和转运;后勤保障组保障应急救援物资和设备的供应;治安保卫组维护现场秩序;信息发布组及时发布事件相关信息。

  应急扩大:当突发环境事件的危害程度超出企业自身应急处置能力时,应急指挥中心应及时向当地政府请求支援,启动更高级别的应急响应,协调外部救援力量参与应急处置工作。

  应急结束:当突发环境事件的危害得到有效控制,污染物浓度达到相关标准要求,环境监测组确认环境质量恢复正常后,由应急指挥中心宣布应急结束,并通知各应急救援专业组和相关部门。

  六、后期处置

  1.善后处理

  对受突发环境事件影响的人员进行妥善安置和救助,做好受伤人员的医疗救治、伤残鉴定、赔偿等工作,对受污染的土壤、水体、空气等环境介质进行修复和治理,尽快恢复受影响区域的生态环境。

  对在突发环境事件中受损的企业财产进行统计和评估,组织开展生产设备、设施的修复和重建工作,尽快恢复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秩序。

  2.事件调查与评估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结束后,企业应成立事件调查组,对事件的原因、经过、损失、责任等进行调查和分析,总结经验教训,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并形成事件调查报告。

  对企业的应急处置工作进行全面评估,包括应急响应速度、应急救援措施的有效性、各应急救援专业组之间的协调配合情况、应急物资和设备的保障情况等,评估结果作为企业完善应急预案和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要依据。

  七、应急保障

  1.应急物资保障

  建立企业应急物资储备库,储备足够数量的应急救援物资和设备,如消防器材、堵漏工具、防护用品、应急照明设备、通讯设备、监测仪器、急救药品等,并定期对应急物资进行检查、维护和更新,确保其处于良好状态,随时能够投入使用。

  2.应急队伍保障

  加强企业应急救援专业组的建设,定期组织开展应急培训和演练,提高应急救援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应急处置能力。同时,与外部专业救援队伍建立合作关系,必要时可请求外部救援力量支援。

  3.应急资金保障

  设立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专项基金,保障应急物资采购、设备维护、人员培训、演练、事件处置等应急工作所需的资金。应急专项基金应专款专用,并定期接受企业内部审计和外部监管部门的监督检查。

  4.通讯与信息保障

  建立企业内部应急通讯网络,确保应急指挥中心与各应急救援专业组、事故现场之间的通讯畅通。同时,配备必要的对外通讯设备,保障与政府相关部门、外部救援单位、周边单位和居民的信息沟通与协调。

  八、附则

  1.预案管理与更新

  本预案由企业应急指挥中心负责管理和修订,根据国家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变化以及企业实际情况的改变,定期对应急预案进行评估和修订,确保应急预案的科学性、合理性和有效性。

  2.预案解释

  本预案由企业负责解释。

  3.预案实施时间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制造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14

  一、总则

  1.目的

  为了建立健全本制造业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机制,提高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突发环境事件对环境和公众健康造成的危害,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2.编制依据

  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办法》以及地方相关环境保护法规、规章和标准等,结合本企业的生产工艺、污染物排放特点及周边环境状况编制而成。

  3.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本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类突发环境事件,包括危险化学品泄漏、爆炸、火灾等引发的环境污染事件,生产设备故障导致的污染物意外排放事件,以及自然灾害(如洪水、地震等)引发的次生环境事件等。

  4.工作原则

  预防为主:通过加强环境风险管理,消除或减少环境风险隐患,从源头上预防突发环境事件的发生。

  快速反应:在突发环境事件发生后,能够迅速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有效的应急处置措施,及时控制事件的发展态势。

  科学处置:依靠科学技术和专业知识,采用合理的应急处置方法和手段,确保应急处置工作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统一领导:在企业统一领导下,各部门协同配合,形成合力,共同应对突发环境事件。

  二、企业基本情况

  1.企业简介

  阐述企业的发展历程、主营业务、生产规模、人员构成等基本信息,明确企业在行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2.地理位置及周边环境

  详细说明企业所处的地理位置,包括所在地区、详细地址等,并分析企业周边环境敏感目标,如居民区、学校、医院、河流、湖泊、自然保护区等的分布情况,以及与企业的相对位置和距离关系。

  3.生产工艺及产污环节

  生产工艺:绘制企业主要产品的生产工艺流程图,详细描述各个生产环节的工艺流程、技术参数、原材料及能源消耗等情况。

  产污环节:结合生产工艺,分析各生产环节产生的污染物种类(包括废水、废气、固体废物、噪声等)、产生量、排放方式及去向,以及企业已采取的污染防治措施及其效果。

  4.环境风险源识别与评估

  风险源识别:全面排查企业内可能引发突发环境事件的风险源,如危险化学品储存设施、生产装置、运输管道、污水处理系统、废气处理设施等,并对其进行分类登记。

  风险评估: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识别出的环境风险源进行风险评估,确定其风险等级,评估内容包括风险源的危险特性、可能导致的环境事件类型、影响范围、危害程度等。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

  1.应急指挥中心

  设立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指挥中心,作为企业应急处置的最高决策机构。应急指挥中心主任由企业主要负责人担任,副主任由分管安全环保工作的负责人担任,成员包括各部门负责人。其主要职责包括:

  组织制定和修订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负责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指挥和协调工作,下达应急处置指令。

  协调企业内部各部门以及与外部相关单位之间的应急救援行动。

  向上级主管部门和政府相关部门报告突发环境事件的情况,请求支援和配合。

  组织开展应急处置工作的总结和评估,提出改进措施。

  2.应急救援队伍

  抢险救援组:由生产车间、设备维修、安全保卫等部门人员组成,负责在突发环境事件发生时,实施抢险救援行动,如危险化学品泄漏的封堵、火灾的扑救、设备的抢修等,防止事件的扩大和蔓延。

  环境监测组:由企业质量检测中心或环保专业人员组成,负责在事件发生后,对事故现场及周边环境进行监测,及时分析污染物的种类、浓度、扩散范围等情况,为应急处置提供科学依据,并向应急指挥中心报告监测结果。

  医疗救护组:由企业医务室人员组成,配备必要的医疗救护设备和药品,负责对受伤人员进行现场急救和转运,确保受伤人员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

  后勤保障组:由行政、采购、财务等部门人员组成,负责应急救援物资的采购、储备、调配和运输,保障应急救援工作的顺利进行。同时,负责应急救援人员的生活保障、通讯保障以及应急处置现场的电力供应等后勤支持工作。

  治安保卫组:由企业保卫部门人员组成,负责在事件发生后,对事故现场及周边区域进行警戒,维护现场秩序,防止无关人员进入事故现场,保障应急救援人员和物资的安全。

  信息发布组:由企业宣传部门或办公室人员组成,负责按照规定及时、准确地向企业员工、周边居民、上级主管部门和社会公众发布突发环境事件的相关信息,避免不实信息的传播造成社会恐慌。

  四、预防与预警

  1.环境风险防范措施

  危险化学品管理:建立健全危险化学品管理制度,对危险化学品的采购、储存、使用、运输等环节进行严格管控。危险化学品储存设施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要求,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和应急救援器材,并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

  生产设备管理:加强对生产设备的日常维护和保养,建立设备运行档案,记录设备的运行状况、维护保养情况和故障维修记录等。定期对生产设备进行检修和更新,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减少因设备故障导致的污染物意外排放。

  污染防治设施管理:确保企业的污水处理设施、废气处理设施等污染防治设施正常运行,建立设施运行监控机制,对设施的运行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和记录。定期对污染防治设施进行维护和保养,及时更换损坏的设备和部件,保证设施的处理效果。

  环境风险隐患排查:建立定期的环境风险隐患排查制度,组织专业人员对企业内的环境风险源进行排查,及时发现和消除潜在的环境风险隐患。对排查出的隐患进行登记造册,制定整改措施,明确整改责任人及整改期限,并跟踪整改情况,确保隐患得到彻底整改。

  2.预警分级与发布

  预警分级:根据突发环境事件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影响范围、发展态势等因素,将预警级别分为四级:Ⅰ级(特别重大)、Ⅱ级(重大)、Ⅲ级(较大)、Ⅳ级(一般)。

  预警发布:当发现可能导致突发环境事件的异常情况时,由环境监测组进行监测分析和评估,确定预警级别。预警信息由应急指挥中心通过企业内部通讯系统(如广播、短信、内部网络等)向企业员工发布,并根据事件可能影响的范围,及时向周边居民、社区、学校、政府相关部门等外部单位通报预警信息。预警信息应包括事件的类型、可能发生的时间、地点、危害程度、影响范围、防范措施等内容。

  五、应急响应

  1.响应分级

  根据突发环境事件的严重程度和发展态势,将应急响应分为四级:Ⅰ级响应(特别重大)、Ⅱ级响应(重大)、Ⅲ级响应(较大)、Ⅳ级响应(一般)。应急响应级别与预警级别相对应,当预警级别升级时,应急响应级别也相应升级。

  2.响应程序

  事件报告:突发环境事件发生后,事件现场有关人员应立即向企业应急指挥中心报告,报告内容包括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简要经过、已采取的措施、初步估计的危害程度等。应急指挥中心接到报告后,应在规定时间内(如 1 小时内)向当地环保部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等政府相关部门报告事件情况。

  应急启动:应急指挥中心根据事件的严重程度和应急响应级别,迅速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各应急救援队伍赶赴事故现场,开展应急救援工作。各应急救援队伍应按照预案规定的职责和任务,迅速开展抢险救援、环境监测、医疗救护、后勤保障、治安保卫等工作。

  应急处置:抢险救援组应根据现场情况,采取有效的抢险救援措施

  六、后期处置

  1.善后处理

  人员安置与补偿:对受突发环境事件影响的企业员工及周边居民进行妥善安置,提供必要的生活保障和心理疏导。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对受损人员进行合理补偿,包括财产损失赔偿、医疗费用报销、误工补贴等。

  环境修复与重建:制定详细的环境修复计划,针对受污染的土壤、水体、空气等环境介质,采取科学有效的修复措施。例如,对于土壤污染,可采用物理、化学或生物修复方法;对于水体污染,通过污水处理设施升级、人工湿地建设等方式进行净化。在环境修复过程中,要严格遵循相关标准和规范,确保修复效果达到要求,并定期对修复后的环境进行监测和评估。

  生产恢复与重建:组织专业人员对受损的生产设备、设施进行全面检查和评估,制定修复或重建方案。在确保安全和环保的前提下,尽快恢复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同时,对企业的生产工艺和管理流程进行反思和优化,采取措施提高企业的环境风险防范能力,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2.事件调查与评估

  成立调查小组:由企业内部相关部门人员以及外部专家组成事件调查小组,负责对突发环境事件进行深入调查。调查小组应具备环境科学、化学工程、安全工程等多方面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经验,能够全面、客观、准确地查明事件原因。

  调查内容与方法:调查小组通过现场勘查、查阅资料、询问相关人员、采样分析等方法,对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经过、影响范围、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等进行详细调查。重点分析事件发生的原因,包括人为因素(如操作失误、违规作业、管理不善等)、设备设施故障(如老化、损坏、设计缺陷等)、自然因素(如地震、洪水、台风等)以及其他潜在风险因素。同时,对企业的应急响应过程进行评估,包括应急指挥体系的运作、应急救援队伍的行动、应急物资的调配使用、信息发布与沟通等方面,总结经验教训,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

  调查报告与整改措施:调查小组根据调查结果撰写事件调查报告,报告内容应包括事件概况、原因分析、应急处置情况、损失评估、经验教训总结以及针对问题提出的整改措施和建议。企业应根据调查报告,制定详细的整改计划,明确整改责任人和整改期限,确保整改措施得到有效落实。整改措施应包括完善环境风险管理制度、加强人员培训与教育、改进设备设施维护保养、优化应急预案等方面,以提高企业的环境风险防控水平和应急处置能力。

  七、应急保障

  1.应急物资保障

  物资储备清单:根据企业可能发生的突发环境事件类型和应急处置需求,制定详细的应急物资储备清单。清单应包括但不限于各类消防器材(如灭火器、消防栓、灭火毯等)、堵漏工具(如堵漏胶、堵漏袋、木楔等)、防护用品(如防护服、防毒面具、防护手套、护目镜等)、应急照明设备、通讯设备(如对讲机、移动电话、卫星电话等)、监测仪器(如水质分析仪、大气监测仪、噪声监测仪等)、急救药品和器材、吸附材料(如活性炭、木屑等)、中和剂(如硫酸、氢氧化钠等)、沙包、土工布等。

  物资储备管理:建立应急物资储备库,对储备物资进行分类存放、标识清楚,并建立物资台账,详细记录物资的名称、型号、数量、购置时间、有效期、存放位置、保管人员等信息。定期对应急物资进行检查、维护和更新,确保物资处于良好状态,随时能够投入使用。对于过期、损坏或失效的物资,及时进行更换和补充。同时,建立应急物资调配机制,明确物资调配流程和责任部门,确保在应急处置过程中能够迅速、准确地调配所需物资。

  2.应急队伍保障

  队伍组建与培训:组建企业内部的应急救援队伍,包括抢险救援组、环境监测组、医疗救护组、后勤保障组、治安保卫组等专业队伍。定期组织应急救援队伍成员进行业务培训,培训内容包括环境应急知识、应急救援技能、安全操作规程、个人防护知识、团队协作等方面。通过理论授课、案例分析、模拟演练等多种方式,提高应急救援人员的专业素质和应急处置能力。

  队伍演练与考核:制定应急救援队伍演练计划,定期组织开展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应急演练,如危险化学品泄漏演练、火灾爆炸事故演练、环境污染事故演练等。通过演练,检验和提高应急救援队伍的实战能力、协同配合能力和应急响应速度。演练结束后,对演练效果进行评估和总结,针对演练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和完善。同时,建立应急救援队伍考核机制,对队员的培训情况、演练表现、应急处置能力等进行定期考核,考核结果与队员的绩效挂钩,激励队员积极参与应急救援工作,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3.应急资金保障

  资金预算与安排:设立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专项基金,将应急资金纳入企业年度财务预算。根据企业的环境风险状况、应急物资储备需求、应急救援队伍建设费用、应急演练费用、事件处置费用等因素,合理确定应急资金的预算额度。应急资金应专款专用,确保在突发环境事件发生时能够及时、足额地投入使用。

  资金监督与管理:建立应急资金监督管理机制,加强对应急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和审计。企业财务部门定期对应急资金的收支情况进行核算和报告,内部审计部门对应急资金的使用过程和效果进行审计和评估。确保应急资金使用合法、合规、透明,杜绝挪用、浪费等现象发生。同时,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和应急资金使用情况,及时调整应急资金预算,保证应急资金的充足供应。

  4.通讯与信息保障

  通讯设施建设:建立完善的企业内部通讯网络,包括有线电话、无线对讲机、内部广播系统等,确保应急指挥中心与各应急救援专业组、事故现场之间的通讯畅通。同时,配备卫星电话等应急通讯设备,保障在常规通讯网络中断的情况下,能够与外部救援力量和相关部门保持联系。

  信息收集与发布:建立环境信息收集与监测系统,及时收集企业内外部的环境信息,包括气象信息、水文信息、环境质量监测数据等。通过企业内部网络、公告栏、短信平台等渠道,及时向企业员工、周边居民、上级主管部门和社会公众发布突发环境事件的相关信息,包括事件的发生情况、应急处置进展、环境监测结果、防范措施等。信息发布应遵循及时、准确、客观、全面的原则,避免引起社会恐慌。同时,建立信息反馈机制,及时收集和处理各方的反馈信息,以便更好地调整应急处置策略。

  八、附则

  1.预案管理与更新

  预案评审与修订:定期组织企业内部相关部门人员、外部专家以及政府相关部门代表对本应急预案进行评审,一般每三年评审一次。评审内容包括预案的合法性、完整性、针对性、实用性、科学性、操作性等方面。根据评审结果,结合企业实际情况的变化、法律法规的更新、应急处置经验教训的总结等因素,及时对应急预案进行修订和完善。

  预案备案与发布:修订后的应急预案应按照相关规定报当地环保部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等政府相关部门备案,并在企业内部发布实施。同时,向企业员工、周边居民、相关合作单位等进行宣传和告知,确保各方了解应急预案的内容和应急处置流程。

  2.预案解释

  本预案由企业负责解释,在预案执行过程中,如遇到疑问或争议,由企业应急指挥中心进行协调和处理。

  3.预案实施时间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制造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15

  一、总则

  1.编制目的

  为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妥善处置本制造业企业可能发生的突发环境事件,最大程度地减少突发环境事件对环境造成的损害,保障公众生命健康、财产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维护社会稳定,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2.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办法》以及相关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结合本企业的生产工艺、原材料使用、污染物排放特点和周边环境状况等实际情况编制本预案。

  3.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本企业内部在生产、储存、运输、使用危险化学品、危险废物以及其他可能导致突发环境事件的活动过程中,所发生的环境污染事件的预防、预警、应急处置和后期恢复等工作。

  4.工作原则

  以人为本原则:将保障公众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作为首要任务,最大程度地减少突发环境事件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预防为主原则:加强对环境风险源的日常监测、监控和管理,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从源头上减少突发环境事件的发生概率。

  快速反应原则:建立健全快速响应机制,一旦发生突发环境事件,能够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及时采取有效的应急处置措施,控制事件的发展态势。

  科学处置原则:充分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专业知识,采用科学合理的应急处置方法和手段,提高应急处置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原则:在企业统一领导下,各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和权限,负责本部门范围内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形成上下联动、协同应对的工作格局。

  二、企业基本情况

  1.企业概况

  介绍企业的名称、性质、地址、经营范围、生产规模、员工人数等基本信息,以及企业所处地理位置的地形地貌、气候气象等自然环境特征。

  2.生产工艺及产污环节

  详细描述企业主要产品的生产工艺流程,包括原材料投入、生产加工步骤、中间产品生成、最终产品产出等环节,并标注各环节中可能产生污染物的部位和污染物种类。

  分析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气、废渣、噪声等污染物的产生量、排放方式、排放去向以及所采取的污染防治措施及其处理效果。

  3.环境风险源识别与评估

  对企业内的危险化学品仓库、储罐区、生产装置、污水处理设施、废气处理设施、危险废物暂存间等可能引发突发环境事件的部位进行全面识别,确定环境风险源。

  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识别出的环境风险源进行风险评估,评估内容包括风险源的危险物质数量、危险特性、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事故影响范围及危害程度等,并根据评估结果对环境风险源进行分级。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

  1.应急指挥中心

  成立以企业主要负责人为总指挥,分管安全环保工作的负责人为副总指挥,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指挥中心。

  应急指挥中心主要职责:负责制定和修订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组织、协调、指挥企业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负责与上级政府部门、环保部门、周边企业及其他相关单位的沟通与协调;及时掌握事件动态,向上级部门报告事件情况,并根据上级指示下达应急处置指令;组织开展事件调查与评估,总结经验教训,提出改进措施。

  2.应急救援专业组

  抢险救援组:由生产车间、设备维修、安全保卫等部门的人员组成,负责在突发环境事件发生时,迅速开展抢险救援行动,如危险化学品泄漏的堵漏、火灾的扑救、设备的抢修、人员的搜救等,控制事件的进一步扩大。

  环境监测组:由企业环保部门或委托专业环境监测机构的人员组成,负责在事件发生后,及时对事故现场及周边环境进行监测,分析污染物的种类、浓度、扩散范围等,为应急处置提供科学依据,并及时向应急指挥中心报告监测结果。

  医疗救护组:由企业医务室或联系周边医疗机构的人员组成,负责对受伤人员进行现场急救和转运,提供必要的医疗救治服务,确保受伤人员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后勤保障组:由行政、采购、财务、后勤等部门的人员组成,负责应急处置过程中的物资供应、设备保障、交通运输、通讯联络、电力供应等后勤支持工作,确保应急救援工作的顺利进行。

  治安保卫组:由企业保卫部门的人员组成,负责在事件发生后,对事故现场及周边区域进行警戒,维护现场秩序,防止无关人员进入事故现场,保障应急救援人员和物资的安全。

  信息发布组:由企业宣传部门或办公室的人员组成,负责按照规定及时、准确地向企业员工、周边居民、上级部门及社会公众发布突发环境事件的相关信息,避免不实信息的传播造成社会恐慌。

  四、预防与预警

  1.环境风险防范措施

  危险化学品管理:建立严格的危险化学品管理制度,对危险化学品的采购、储存、使用、运输、废弃处置等环节进行全程监管。危险化学品储存场所应符合相关安全规范要求,配备防火、防爆、防泄漏、通风、降温等安全设施,并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

  生产设备与污染防治设施管理:加强对生产设备和污染防治设施的日常维护和保养,建立设备运行台账,记录设备的运行参数、维护保养情况、故障及维修情况等。定期对设备进行检修和更新,确保其正常运行,保证污染物达标排放。

  环境风险隐患排查:建立健全环境风险隐患排查制度,定期组织开展环境风险隐患排查工作,对发现的隐患及时进行整改,并建立隐患排查治理台账,记录隐患排查情况、整改措施、整改期限、整改责任人等信息。

  应急培训与演练:定期组织企业员工开展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培训,提高员工的应急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同时,定期组织开展应急演练,检验应急预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提高各应急救援专业组之间的协同配合能力。

  2.预警分级与发布

  预警分级:根据突发环境事件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影响范围、发展态势等因素,将预警级别划分为四级:Ⅰ级(特别重大)、Ⅱ级(重大)、Ⅲ级(较大)、Ⅳ级(一般)。

  预警发布:当发现可能导致突发环境事件的异常情况时,由环境监测组进行监测分析,经应急指挥中心评估确认后,按照预警分级标准确定预警级别,并通过企业内部通讯系统(如广播、短信、内部网络等)向企业员工发布预警信息。同时,根据事件可能影响的范围,及时向周边居民、社区、学校、政府相关部门等外部单位通报预警信息。预警信息应包括事件的类型、可能发生的时间、地点、危害程度、影响范围、防范措施等内容。

  五、应急响应

  1.响应分级

  根据突发环境事件的严重程度和发展态势,将应急响应分为四级:Ⅰ级响应(特别重大)、Ⅱ级响应(重大)、Ⅲ级响应(较大)、Ⅳ级响应(一般)。应急响应级别与预警级别相对应,当预警级别升级时,应急响应级别也相应升级。

  2.响应程序

  事件报告:突发环境事件发生后,事件现场有关人员应立即向企业应急指挥中心报告,报告内容包括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类型、初步原因、危害程度、已采取的措施等。应急指挥中心接到报告后,应在规定时间内(如 1 小时内)向当地环保部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等政府相关部门报告事件情况,并及时续报事件发展情况。

  应急启动:应急指挥中心根据事件的严重程度和应急响应级别,下达应急启动命令,各应急救援专业组迅速赶赴事故现场,按照各自职责开展应急救援工作。

  应急处置:抢险救援组根据现场情况,采取相应的抢险救援措施,如控制泄漏源、转移危险物质、清理污染物等;环境监测组在事故现场及周边环境设置监测点,进行实时监测,为应急处置提供数据支持;医疗救护组对受伤人员进行现场急救和转运;后勤保障组保障应急救援物资和设备的供应;治安保卫组维护现场秩序;信息发布组及时发布事件相关信息。

  应急扩大:当突发环境事件的危害程度超出企业自身应急处置能力时,应急指挥中心应及时向上级政府请求支援,启动更高级别的应急响应,协调外部救援力量参与应急处置工作。

  应急结束:当突发环境事件的危害得到有效控制,污染物浓度达到相关标准要求,环境监测组确认环境质量恢复正常后,由应急指挥中心宣布应急结束,并通知各应急救援专业组和相关部门。同时,组织开展应急处置工作的总结和评估,总结经验教训,提出改进措施。

  六、后期处置

  1.善后处理

  对受突发环境事件影响的人员进行妥善安置和救助,包括提供医疗救治、心理疏导、生活补助等。对受污染的环境介质进行修复和治理,制定环境修复方案,并组织实施。

  对在突发环境事件中受损的企业财产进行统计和评估,开展生产设备、设施的修复和重建工作,尽快恢复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秩序。

  2.事件调查与评估

  成立事件调查组,对突发环境事件的原因、经过、损失、责任等进行调查和分析。调查组应包括企业内部相关部门人员以及外部专家等,通过现场勘查、资料查阅、人员询问等方式,查明事件发生的原因和经过,评估事件造成的损失和影响,确定事件的责任主体和责任人员。

  对应急处置工作进行全面评估,包括应急响应速度、应急处置措施的有效性、各应急救援专业组之间的协调配合情况、应急物资和设备的保障情况、信息发布的准确性和及时性等。根据评估结果,对应急预案进行修订和完善,提高企业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能力。

  七、应急保障

  1.应急物资保障

  建立企业应急物资储备库,储备足够数量的应急救援物资和设备,如消防器材、堵漏工具、防护用品、应急照明设备、通讯设备、监测仪器、急救药品等,并定期对应急物资进行检查、维护和更新,确保其处于良好状态,随时能够投入使用。

  建立应急物资调配机制,与周边企业、供应商等建立应急物资互助协议,确保在突发环境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调配所需应急物资。

  2.应急队伍保障

  加强企业应急救援专业组的建设,定期组织开展应急培训和演练,提高应急救援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应急处置能力。

  与外部专业救援队伍建立合作关系,如消防队伍、环保专业救援队伍等,在必要时请求外部救援力量支援。

  3.应急资金保障

  设立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专项基金,保障应急物资采购、设备维护、人员培训、演练、事件处置等应急工作所需的资金。应急专项基金应专款专用,并定期接受企业内部审计和外部监管部门的监督检查。

  建立应急资金投入保障机制,确保在应急工作需要时,能够及时、足额地投入资金。

  4.通讯与信息保障

  建立企业内部应急通讯网络,确保应急指挥中心与各应急救援专业组、事故现场之间的通讯畅通。

  建立突发环境事件信息管理系统,对事件的相关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分析和存储,为应急处置决策提供信息支持。

  八、附则

  1.预案管理与更新

  本预案由企业应急指挥中心负责管理和修订,根据国家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变化以及企业实际情况的改变,定期对应急预案进行评估和修订,确保应急预案的科学性、合理性和有效性。

  2.预案解释

  本预案由企业负责解释。在预案执行过程中,如遇到疑问或争议,由企业应急指挥中心进行解释和协调。

  3.预案实施时间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企业应定期组织员工学习本预案,确保员工熟悉应急处置程序和各自职责。同时,企业应积极配合政府部门开展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工作,共同维护社会环境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