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数学教学计划(精选10篇)
光阴的迅速,一眨眼就过去了,前方等待着我们的是新的机遇和挑战,来为以后的工作做一份计划吧。那么你真正懂得怎么制定计划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中班数学教学计划,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学计划 1
一、情况分析
幼儿中班是我们这学期新接手的一个新班,本班幼儿12名,其中男孩3名,女孩9名。通过与原任老师和家长的沟通,我们对本班幼儿的基本情况有了一定的了解,一周来,我们也注意主动地去接触每一个孩子,与孩子交谈,尽量地掌握了每个孩子的第一手资料。
在这期间,我们也发现了孩子存在的一些问题,孩子通过小班的教育后已经建立了较好的生活常规,基本养成了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并能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一些简单的小劳动。但是我们也发现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比较差,另外孩子的规则意识也不够。
个别孩子的性格内向、比较古怪。针对以上问题,我班这学期将根据幼儿园的工作指示和要求,联系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幼儿的独立意识和自理能力,重视对幼儿的社会性教育,加强个别教育,培养幼儿活泼开朗的性格。注意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教学活动,提高幼儿各方面的能力。
二、各方面的要求与任务
(一)班务工作方面
1、加强班务管理力度。提高大家对当前幼教改革的正确认识,树立团结协作与奉献精神,积极地投入各项工作,以高质的服务赢得家长的信任,从而吸引幼儿生源,为提高幼儿园名声而努力。
2、定期与不定期地召开班务会议,大家互相沟通,统一认识,要求班上老师成员要善于总结工作,能发现自己工作的不足之处,并善于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从而提高自己的工作质量,使班上工作正常运转。
3、班上财产物品统一由保育员管理,要求定期检查,发现丢失与损坏要立即上报,以便采取措施。对于教师则应有教育幼儿爱护玩具与教学用品的责任,从而更好地保护班上财产物品。
(二)教育教学工作方面
1、教师要按照幼儿园教育教学的工作要求,认真制定教育教学目标与内容,为幼儿提供丰富适用的操作材料,培养幼儿动手能力,激发幼儿学习兴趣。此外还应及时、科学地作好对幼儿的观察记录与活动评价,以改进教学的.弊病,提高教学质量。
2、鼓励、支持、引发幼儿产生新主题,积极收集主题的各方面资讯。注意为幼儿作好充分的经验准备,引导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各项活动,鼓励幼儿积极探索,并大胆用语言进行表达,从而培养幼儿各方面的能力。
3、加强个别教育。要多与幼儿交流,了解幼儿的情况与需要,支持和鼓励幼儿参与,对于内向与问题幼儿,要注意正面引导,为他们提供交往的机会,使他们能融入集体的活动中,从而培养活泼开朗的性格。
4、扎扎实实地抓好计算的教学,从本班幼儿计算的能力水平出发,打好幼儿的基础,将计算教学贯穿于幼儿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努力为幼儿提供轻松、快乐的教育环境,采用活泼有趣的教学形式与方法,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培养孩子的智力。
下面是中班数学本学期的具体安排:
9月份《长大真好》
学习重点:
1、1~10的顺唱与逆唱练习。
2、空间上、中、下的认识与空间对应大、中、小三项式的比较。
3、结合形状和颜色特性,做对应计数的练习。
4、练习序数概念。
10月份《秋天的消息》
学习重点:
1、认识半圆形、梯形。
2、形状与颜色的空间位置对应。
3、限制范围内的数量点数,空间的区域定位概念。
4、形状的连续性与构成和形状特征的判断。
5、点、线、面的构成概念,封闭区域面积的涂色与形状的联想。
11月份《生活跷跷板》
学习重点:
1、循环序列的规律认识。
2、对应关系与计数的综合练习。
3、观察路径颜色的组合顺序,了解两处之间行进的方向不同,路径上的颜色顺序也会不同。
4、不同的空间对应方式,对应计数的表达。
5、观察左右画面上的差异性,空间对应与图形推理的综合运用。
12月~1月份《冬日的祝福》
学习重点:
1、认识“一双”、“一对”的概念与单位量词。
2、认识集合的特性,集合量的对应计数。
3、能依同类别物品的特性分类,认识物品的关联性。
4、练习数的分合概念。
5、培养注意力与观察力,用数字语言说出形状与颜色。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学计划 2
一、教材分析
通过数学活动培养幼儿的认识能力,通过提供充分的条件,为幼儿设计多种活动,引导幼儿运用各种感官,观察和了解数与数的相互联系,从而让幼儿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达到解决问题的能力。学前班数学教育的主要有分类,排序和对应等数学基础知识,10以内数的意义,学习4以内的加减、有关的几何形体和事物的时间、空间关系的粗浅知识,以及简单的测量活动等。
二、教学目的要求
1、在教学过程中幼儿在老师的引导下,能结合生活中的实际经验,区分和理解一些事物的相互关系,通过自己的操作并理解、分析和概括出数的意义及数字的相互联系,并能准确的进行加减运算。
2、在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多种能力,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1、能理解数字的意义并能准确计算。
2、能对周围的事物有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
3、能在老师的引导下,能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为今后的学习打基础。
四、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由于环境、教育条件和遗传因素的影响,幼儿在身心发展上存在个体之间的差异,不同的幼儿逐渐表现出兴趣、能力等方面的不同,这就形成了儿童的个性差异。因此根据幼儿的年龄和个性差异,所以在上课的时候,老师要因材施教的发展幼儿的能力,带领幼儿认真开展数学活动,使每个孩子都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所进步。
五、教学进度
周次内容
1、物体的分类《学习分类》《区别上下、远近》
2、《区别前后,左右》《认识1和许多》《分组游戏》
3、《比较大小、长短、高矮》《比较轻重、厚薄、粗细》
4、《学习排序》《认识2和3》
5、《认识长方形、正方形》《认识4和5》
6、《认识梯形、三角形》《认识圆形和椭圆形》
7、《填图形》《图形变换》《认识6》
8、《认识7和8》《复习8以内的数》
9、〈认识9和10〉,认识1——10的数序,
10、学习1——50的数数。认识0
11、学习1——10的倒数,数字的用处
12、学习2的组成及加,减法
13、学习编应用题——2的加减
14、学习3的组成,及加法,口编应用题
15、学习3的减法和口头减法
16、学习4的组成及加减。
17、学习4的应用题。
18、复习分类、图形等知识
19、复习2、3、4的加法及口编应用题
20、总复习
六、综合实践安排
自己动手制作三角形,椭圆形,梯形等。
七、教学措施
儿童的学习是一种主动积极的活动,能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来对周围环境中的事物进行观察、操作,同时展开联想、想象,比较、分析等内在的思维活动。所以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把数学知识与幼儿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并通过游戏的方法培养和保护幼儿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并创造和提供一定的条件帮助幼儿合理地运用其掌握的数学知识,将其转化为认识事物的能力。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学计划 3
一、教材分析
通过本册数学活动培养幼儿的认识能力,通过提供充分的条件为幼儿设计多种活动,引导幼儿运用各种感官,观察和了解数与数的相互联系,从而让幼儿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达到解决问题的能力,中班数学教学主要有数的排序和对应等数学基础知识,10以内数的意义,学习4以内的加减,有关的几何形体和事物的时间,空间关系的粗浅知识,以及简单测量活动等。
二、教学要求:
在数学过程中,幼儿在老师的指导下,能结合生活中的实际经验,区分和理解一些事物的相互关系,通过自己的操作并理解,分析和概括出数的意义及数字的.相互关系,并能准确的进行加减运算。
在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多种能力。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以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能理解数字的意义并能准确计算,能对周围的事物有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能在老师的指导下,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为今后学习打下基础。
四、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由于环境教育条件和遗传因素的影响,幼儿的身心发展存在个体之间的差异,不同的幼儿逐渐表现出兴趣,能力等方面的不同,这就形成了的个性差异。因此,根据幼儿的年龄和个性差异,在上课的时候,老师要因材施教的发展幼儿的能力,带领幼儿认真开展数学活动,使每个孩子都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所进步。
五、教学进度
周次、内容
1、物体分类《学习分类》、《区别上下、远近》
2、《区别前后、左右》、《认识1和许多》、《分组游戏》
3、《比较大小、长短、高矮》、《比较轻重、厚薄、粗细》
4、《学习排序》、《认识2和3》
5、《认识长方形、正方形》、《认识4和5》
6、认识梯形、三角形、认识圆和椭圆形
7、填图形、图形变换,认识6
8、认识7和8,复习8以内的数
9、认识9和10,认识1-10的数序
10、学习1-50的数的认识
11、学习1-10的倒数
12、学习2的组成及加减法
13、学习编应用题——2的加减
14、学习3的组成及加法,口编应用题
15、学习3的减法和口头减法
16、学习4的组成和加减法
17、学习4的应用题
18、复习分类,图形等知识
19、学习2,3,4的加法及口编应用题
20、总复习
六、教学措施:
儿童的学习是一种主动积极的活动,能把握自己的兴趣和需要来对周围的环境的事物进行观察,操作,同时展开联想,想象,比较,分析等内在的思维活动,所以,在教学活动中,把数学知识与幼儿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并通过游戏的方法培养和保护幼儿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并创造和提供一定的条件,帮助幼儿合理的运用其掌握的数学知识,将其转化为认识事物的能力。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学计划 4
一、活动目标
1.在尝试中能用目测和一一对应的方式比较长短,体验自己发现结果的成功感。
2.学习按照游戏规则进行活动。
二、活动准备
1.篮子(人手一只)、吸管、彩带、(每人两件,一件长的,一件短的)
2.录音机、音乐《小鸟飞》《娃哈哈》《小兔跳》
3.小兔、小猴头饰(都带上尾巴,其中小兔是短的尾巴,小猴是长的尾巴)
4.投影仪、课件《比长短》
三、活动过程
(一)入场(启蒙室),放音乐《小鸟飞》
幼儿听着音乐走到位置上坐好。
(二)第一次尝试活动
1.出示物品,引起幼儿兴趣
今天老师为小朋友准备了很多好玩的东西,但是请你们玩之前呢,老师有个要求,就是你们在玩的时候仔细看看这些东西有什么特点,你觉得它们是怎样的?
2.每人一个篮子,里面装着准备好的物品,幼儿自由尝试发现问题。
3.2分钟后请幼儿讨论发现的问题。
(三)第二次尝试活动
1.提出要求,引导幼儿再次尝试
现在请小朋友从你们的篮子里拿出相同的东西,玩一玩,比一比,看看这次聪明的你们又能发现什么?
2.幼儿把发现结果说出来。
(四)出示课件
刚才小朋友都很聪明,说出了自己发现的问题。现在老师要请你们看看有趣的课件,里面又有什么东西呢?请看。播放课件。
看棍子,幼儿说出自己看到的情况。
教师小结:多出来的这里是长的,出示字:长。幼儿唱读。
这边没有的'是短,出示字:短。幼儿唱读。
(五)结束活动
1.游戏:听信号做动作
教师说长,幼儿用两只手比长,开始时带着幼儿做。教师说短,幼儿用手比短。
2.游戏:看表演
现在呢,有两只小动物要给小朋友表演,大家一起去看,好吗?幼儿听音乐《娃哈哈》离开位置,到前面。
老师有个要求,就是要看清楚等下出来的小动物谁的尾巴是短的?现在请小朋友准备好啦,小动物要表演了。
教师带上头饰扮演小兔小猴。
幼儿回答是小兔后,放音乐《小兔跳》带领幼儿学小兔跳。
小朋友都很棒,现在我们一起做小兔去拔萝卜啦。活动结束。
四、活动评价
幼儿由于对生活的经验还比较缺少,他们尝试的时候局限在大小这个方面,因为他们对大小已经掌握。后面经过学习、引导后,幼儿在游戏中玩得好。其次,幼儿年龄小,表述方面不是很够,但幼儿都喜欢自己去尝试,会大胆表现自己,多给幼儿自由操作的材料是很好的。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学计划 5
活动目标:
1、认识变形的长短,巩固比较长短的方法
2、大胆猜想并验证变形物体的长短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指导比较长短的方法
物质准备:课件、各种变形的操作材料(魔尺、毛根、毛线、电线、折纸等),轻音乐
活动重、难点
重点:掌握比较长短的方法
难点:当物体的`形状发生变化时(很难比较出原来的长与短)。可以展开并对齐一端进行比较。
活动过程:
一、导入师幼一起做动物模仿操,引发幼儿兴趣,并引导幼儿初步感知长短
儿歌:长耳朵兔子蹦蹦跳,短耳朵猫咪喵喵叫
长尾巴猴子真淘气,短尾巴山羊到处跑
长鼻子大象要睡觉,太吵太吵睡不着
大象气的一跺脚,小动物们赶快跑
二、活动开展
1、出示图片长颈鹿一家,观察长颈鹿的不同?
师:(出示三团毛线)天气冷了,长颈鹿一家想用毛线织围巾,想请小朋友帮
他们选择适合的毛线,请你们看看,选一选?
幼儿大胆猜想……
师:我们应该用什么方法来检验小朋友的是否对呢?
幼儿验证变形物体的长短
师小结:当物体的形状发生变化时,很难比较出原来的长与短,可以展开并对齐一端进行比较。
2、幼儿操作活动:(音乐)
师:出示记录单,请幼儿按要求记录最长、最短
幼儿动手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幼儿大胆讲解操作结果,教师评价
师幼总结:
当物体的形状发生变化时,很难比较出原来的长与短,可以展开并对齐一端进行比较。
活动延伸:
生活经验:为长颈鹿一家选择最近的路回家
活动结束:
师幼到户外寻找变形的物体进行比较。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学计划 6
活动目标:
1、学会比较长短的方法并排序。
2、初步感知使用测量工具进行测量
3、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体会数学活动的有趣。
教学资源:
在许多游戏活动中,幼儿总喜欢比各种物体的长短,但又不知怎么比出长短,于是我设计了这节比长短的数学活动课。
教学重点难点:
初步感知使用测量工具进行测量
活动准备:
1、火车图片、1~10 数字卡片
2、长短不同的绳子、纸环、曲别针四条,缠着不同长短绳子的同样瓶子四个、四个带数字1、2、3、4的操作台
3、泡沫板、图钉若干
活动过程:
一、出示火车图片,感知长短
1、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一个好消息:“沈阳站新添了几列火车”引起兴趣
2、提问:这几列火车哪列最长,哪列最短呢?
3、你是怎么知道的?引出比较长短两种方法。(看,数数)并知道车厢多火车长,车厢少火车短。
二、幼儿操作,运用比长短的方法进行排序
1、介绍材料、操作台上的1~4的数字含义
2、幼儿自由选择材料,比较长短并排序。
第一组:四条长短不同的连环纸环
第二组:四条长短不同的彩笔(不同数量连在一起)
第三组:四条长短不同的曲别针(不同数量连在一起)
第四组:四个缠着不同长短绳子的同样瓶子
3、每组小朋友出来讲解:
你们是怎么排序的。引导幼儿说出最长的是……第二长的是……第三……最短的`是……
用什么方法比较出来的?”并展示给小朋友看。
4、幼儿通过观察展板,讨论如何比较长短。
提问:“为什么挂纸环的钉要站成一个水平的直线?”
5、教师小结:比较几种物体长短时,一边对齐后再进行排序。
三、幼儿讨论第三种比较长短方法——测量
提问:“还有什么方法可以比较长短?”
幼儿讨论生活中的测量工具并寻找收集。
幼儿观察教师使用测量工具进行测量
四、活动延伸:
指导幼儿借助多种测量工具进行测量,并对出现的测量结果的不同继续深入探索。
教学反思:
本活动幼儿初次接触有一定的难度,我应考虑幼儿原有的经验程度设计活动,事先作一些测量的准备,活动效果会更好。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学计划 7
活动目标:
1、理解长短的概念,学习比较物体的长短,并用语言进行描述。
2、能用一端对齐法对物体进行比较,并按照物体的长短特征进行分类。
3、很快融入游戏氛围参与活动,体验游戏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1、人手一只篮子。里面放有彩色纸条两根(一样长),吸管两根(有长短),彩带三条(红长、绿短、黄最短)。
2、彩色纸一张,透明敞口塑料袋两个(袋上分别标有数字1、2)。
3、音乐《红绸舞》。
4、场地布置:红绿黄三个圈作舞池。
活动过程:
一、小魔术导入,激起兴趣、感知长短。
(一)老师变魔术。
1、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小魔术,睁大你们的小眼睛,看仔细喽。
把两根相同的纸条变成一长一短。
2、幼儿观察有何不同,说说是怎么知道的。
小结:我们的宝宝真棒,用眼睛就能看出两根纸条不一样,一根长一根短。
3、告诉幼儿“变”的秘密。
(二)幼儿变魔术。
1、幼儿从篮子里拿两根纸条学做小小魔术师。
2、说一说,哪根长哪根短。
二、操作活动,进一步加深对长短的理解。
(一)两个物体进行长短比较、分类。
1、请幼儿从自己的小篮子里拿出两根吸管进行比较。说说你是怎么发现哪根长哪根短。
2、除了用眼睛看,还可以怎样做呢?引导幼儿用一端对齐法进行比较。(可横着也可竖着斜着比)
3、送吸管回家。将长的送进1号袋,短的送进2号袋。
4、检验。
师将一个袋子里的吸管拿出用一端对齐法检查是否一样长。另一个袋子里的请有意愿的幼儿进行检查。
(二)尝试用一端对齐法对三个物体进行长短比较、分类。
幼儿从篮子里取出三根彩带。
1、选一条自己喜欢的`彩带。
2、尝试比一比、说一说自己拿的是长的、短的还是最短的。
3、长的请到红舞池、短的请到绿舞池、最短的请到黄舞池。
三、游戏:彩带飘起来。
播放《红绸舞》,和幼儿共同跳起来,把彩带舞起来。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学计划 8
活动目标:
1、知道物体有长有短
2、学习比较长短的方法,并能比较物体的长短
3、体验学习数学活动的快乐
活动重难点:
学习比较长短的方法,并能比较物体的长短
活动准备:
手工制作的长短不一的两条裤子,两根金箍棒,两条丝带
活动过程:
一、导入
教师以故事导入,引起幼儿兴趣(教师:今天,长颈鹿妈妈带着它的.宝贝小长颈鹿要去超市买东西,他们看见了很多有趣的东西,那宝贝们想不想知道他们看见了什么有趣的东西啊?)
二、知道物体有长有短,学会比较长短
(一)利用故事中出现的长短不一的裤子、金箍棒、丝带等物体,让幼儿知道物体有长有短
(二)通过谈话法,引导幼儿说出生活中还有什么长短不一的物体,进一步巩固知识,知道物体有长有短
(三)通过观察、谈话等方法,让幼儿学会比较长短
(四)教师总结
知道物体是有长短的,比较长短时,要使物体的一端对齐
三、活动延伸
教师带幼儿到户外发现还有什么长短不一的物体。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学计划 9
活动目标 :
1、引导幼儿学习比较长短的方法,能独立地给3件同类物体比较长短。
2、引导幼儿描述比较结果,感知长短的相对性,初步学习长短排序。
活动准备:
同种不同长度的铅笔3支,标记图一张
活动过程:
一、出示铅笔,引出课题。
问:这些铅笔一样吗?有什么不一样?你是怎么知道的?(让幼儿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自由说说)对了,这些纸条有的长有的短。哪根是最长的?哪根最短呢?
二、引导幼儿学习比较长短。
1、学习两支铅笔比较长短。
这两支铅笔哪支长?哪支短呢?可以用什么方法比出来的呢?(把两只放在一起比一比,其中一端要对齐)。
小结:原来比的'时候,要把两根支铅笔靠在一起,下端对齐,这样就能看出哪支长,哪支短了。
2、学习三支铅笔比较长短。
问:老师这里还有一支铅笔,哪它是短的还是长的呢?现在又该怎样比了呢?现在长的铅笔和短的铅笔发生变化了吗?长的变成了什么?短的又变成怎么样了?
小结:比的时候,仍然要把铅笔靠在一起,下端对齐,这样就能看出哪支长的,哪支是短的,哪支是最短的?原来物体的长短是相对的,比较的物体不同,长短也不相同。
三、学习按长短排序
1、(出示排队标记),小朋友看这是什么标记?(排队标记)。怎样排呢?
小朋友想想哪支铅笔排应该排在最前面,哪支铅笔跟在它的后面,哪支排在最后面?
2、幼儿说,教师在黑板上操作,然后集体验证操作结果。
3、请小朋友和老师一起说出操作结果。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学计划 10
一、活动目标:
1.理解长短的概念,学习比较物体的长短,并能用语言进行描述。
2.能按物体的长短特征进行分类。
二、活动准备:
课件《比长短》,吸管若干根。
三、活动过程:
(一)让幼儿感知物体有长、有短,学习用语言表述判断的结果。
1.出示金箍棒,引起幼儿兴趣。
从金箍棒中变出三根长短不一,颜色不同的纸棍,引导幼儿观察:这些棒是什么颜色?它们一样长吗?比较后说出哪根长,哪根短,哪根最短?
教师:“你是怎么知道这些物体有长有短的呢”?给与幼儿充分的时间自由讨论交流。
2.集体讨论交流
幼儿:“看出来的。”
幼儿:“比出来的”
(二)探究比较物体长短的方法。
1.引导幼儿观察。
谈话导入活动:“小朋友,看看图片上都有什么?”
幼儿:铅笔(吸管)
2.师幼讨论交流:你发现它们有什么秘密?
教师:“我们看看他们有什么不一样?”幼儿:“铅笔颜色不一样,有绿颜色的,这还有红颜色的。”“吸管颜色也不一样”“这是长的铅笔,这是短的铅笔------”
教师小结:我们小朋友的小眼睛真灵,发现了这么多的秘密。(引导幼儿说出有长有短)
(三)教师演示,幼儿操作。
1.教师示范比长短的方法
教师:“刚才小朋友想得好,说的也好,现在看看老师是怎么来比长短的。我们把棒棒平放在桌面上,棒棒的一端要对齐,然后比较另一端,就能比出长短了。那还可以怎样比一比呢?”
2.幼儿自由操作比长短,教师指导。
教师:“有的小朋友是把铅笔竖在桌子上来进行比较的,这样比较长短的方法也对,小朋友的小脑袋真聪明。”“我们比的'时候,可以说一说,这根铅笔比那根铅笔长,那根吸管比这根吸管短等等。”
3.教师小结:我们给物体比长短时,不管是竖着比还是横着比,物体的一端一定要对齐。
(四)游戏:听信号做动作
老师说长,幼儿拉长手臂表示长。
老师说短,幼儿缩短手臂表示短。
(五)操作练习。
练习一:比长短
教师:“我这里有一张操作纸,上面有什么,仔细看,小朋友们,你们要在长的物品下面的框框里打勾。”
教师演示,后幼儿操作。
练习二:身体部位比较
教师:“现在我们玩一个比较长短的游戏。请你和你旁边的小朋友结成好朋友,看看我们的身体哪些部位可以进行长短比较。”
1.幼儿结对讨论比哪些部位。
2.幼儿自由比较长短
(六)结束活动
我们幼儿园还有很多物体,我们一起去看看哪些物体长?哪些物体短?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学计划】相关文章: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学计划02-19
中班数学教学计划01-20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学计划3篇11-03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学计划4篇11-17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学计划(4篇)11-17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学计划(通用12篇)02-10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学计划集锦4篇11-22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学计划集合4篇11-17
幼儿中班数学教学计划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