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为乐趣而读书文章阅读及其答案
读书必须求解,但如何求解,有三种可能性:好读书,不求甚解——那是名士读书;好读书且求甚解——那是学者读书;不读书,好求甚解——这叫豪杰读书。后面这句,是对于晚清“豪杰译作”的戏拟。自由发挥,随意曲解,虽说别具一格,却不是“读书”的正路。
陶渊明的“好读书,不求甚解”,必须跟下面一句连起来,才有意义:“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这里关注的是心境。所谓“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如何解说?为自家功名读书,为父母期待读书,或者为祖国富强而读书,都有点令人担忧。为读书而读书——据叶圣陶称,郑振铎谈及书籍,有句口头禅“喜欢得弗得了”(《 西谛书话 序》)——那才叫真爱书,真爱读书。读书这一行为自身,也就有了意义,不必“黄金屋”或“颜如玉”来当药引。将读书作为获取生活资料的手段,或者像龚自珍自嘲的那样“著书都为稻粱谋”,那都是不得已而为之。
古之学者,读书有得,忍不住了,只好著述;今之学者,则是为著述而读书。今日中国,学术评价制度日渐刻板,学美国,“不出版,就死亡”。于是,大家见面,不问读了什么好书,只问出了什么新书,还有申请到什么课题。真不知道如果不报课题,还读不读书。我的感觉是,这种为著述而读书的习惯,很容易使阅读失去乐趣。
作为学者,你整天手不释卷,如果只是为了找资料写论文,也会走向另一极端,忘记了读书是一件很愉快的事情。我自己也有这样的教训。十几年前,为了撰写《千古文人侠客梦》,我猛读了很多好的、坏的武侠小说。读伤了,以致很长时间里,一见到武侠小说就头疼。真希望有一天,能完全卸下学者的盔甲,自由自在地读书。我写过两本闲书《阅读日本》和《大英博物馆日记》,那不是逞能,而是希望自己能恢复对于未知世界的好奇心以及阅读乐趣。
阅读这一行为,在我看来,本身就具备某种特殊的韵味,值得再三玩赏。在这个意义上,阅读既是手段,也是目的。只是这种兼具手段与目的的阅读,并非随时随地都能获得。在《大英博物馆日记》的后记中,我引了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篇”里的王子猷夜访戴安道的故事。真希望“读书”也能到达这个境界:“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考试?何必拿学位?何必非有著述不可?当然,如此无牵无挂、自由自在的“读书”,是一种理想境界,现实生活中很难实现。但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作者把读书求解分成几种情况? 第四自然段把盔甲比喻什么 ,如何理解这句话
但虽不能至,心向往之。作者向往是什么,你怎么看待作者的`这一向往?我有更好的答案
古之学者,读书有得,忍不住了,只好著述;今之学者,则是为著述而读书。
1、三种情况:好读书,不求甚解;好读书,且求甚解;不读书,好求甚解。
2、为了找资料写论文而读书。
3、阅读既是手段,也是目的。无牵无挂,自由自在地读书是一种理想的境界。
不得不说我们真的好巧,今天晚上我们写的练习册的题和这个一模一样,并且后面由答案,但是老师不准抄,只准照着答案自己评改,和答案伤不一样的话就要把答案抄在上面,所以出上网插,可是居然没有人回答,只好自己想咯。
【为乐趣而读书文章阅读及其答案】相关文章:
《读书的乐趣》阅读答案09-15
文章爱心无价的阅读题目及其答案11-13
读书的乐趣书阅读答案03-27
《为地球“降温”》 阅读题及其答案06-13
童年乐趣阅读答案04-01
《乐趣的果实》阅读答案11-30
乐趣的果实 阅读答案09-17
《乐趣的果实》阅读答案08-27
《读报的乐趣》 阅读答案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