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参考答案

时间:2025-01-07 10:39:58 玉华 阅读答案 我要投稿

文言文阅读两则参考答案

  在平日的学习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文言文吧?文言文作为一种定型化的书面语言,沿用了两三千年,从先秦诸子到明清八股,都属于文言文。文言文的类型有哪些,你见过的文言文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文言文阅读两则参考答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文言文阅读两则参考答案

  文言文阅读参考答案 1

  [甲]村陌有犬为人所弃者。张元见之,即收而养之。其叔父怒曰:“何用此为?”将欲更弃之。元对曰:“有生之数,莫不重其性命。若天生天杀,自然之理。今为人所弃而死,非其道也。

  若见而不收养,无仁心也。”叔父感其言,遂许焉。明年,犬随叔父夜行。叔父为蛇所啮,仆地不得行。犬亟奔至家,汪汪之声不已。张元怪之,随犬出门,见叔父几死。速延医治之,不日而愈。自此,叔父视犬如亲。

  [乙]李家洼佃户董某父死,遗一牛,老且跛,将鬻①于屠肆。牛逸,至其父墓前,伏地僵卧,牵挽鞭捶皆不起。村人闻是事,络绎来视。忽邻叟刘某愤然至,以杖击牛曰:“其父堕河,何预于汝?使随波漂流,充鱼鳖食,岂不大善!汝无故多事,引之使出,多活十余年,致其奉养,病医药,死棺敛。且留此一坟,岁需祭扫,为董氏子孙无穷累。汝罪大矣!就死汝分,牟牟②者何为?”盖其父尝堕深水中,牛随之跃入,牵其尾得出也。董初不知此事,闻之大惭,自批其颊曰:“我乃非人!”急引归。数月后,病死,泣而埋之。

  [注]①鬻(yù):卖。②牟牟:通“哞哞”,牛叫声。

  1.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张元之 怪:责备

  B.速医治之 延:邀请

  C.一牛,老且跛 遗:留下

  D.之使出 引:牵,拉

  2.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意思相同的两项是( )

  A.今人所弃而死 不足外人道也

  B.若见不收养 此可以为援不可图也

  C.将鬻屠肆 欲有求我也

  D.杖击牛曰 衾拥覆,久而乃和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⑴叔父感其言,遂许焉。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岁需祭扫,为董氏子孙无穷累。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人与动物亦可心灵相通。请结合两文内容,简要分析其思想意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A

  2.B D

  3.⑴叔父被他的话感动,就同意(收养)了。

  ⑵(这坟墓)每年都要祭扫,给董家子孙带来无穷的麻烦。(意对即可)

  4.第一篇写张元和其叔父收养弃犬,当叔父被蛇咬时,犬奔家告知,使叔父获救;第二篇写董某得知老牛曾救过其溺水之父,因而善待老牛。两文无论是写入还是写动物,都表现其注重情义、知恩图报的思想。 (意对即可)

  文言文阅读参考答案 2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目:“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日“君与家君待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乙】魏文侯与虞人期猎

  魏文侯与虞人①期猎。是日,饮酒乐,天雨。文侯将出,左右日:“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公将焉之②。”文侯日:“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乃往,身自罢之。

  【注释】①虞(yǘ)人:侍卫。②焉之:到哪里。

  1.下面各组加粗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

  A.陈太丘与友行(期待)

  魏文侯与虞人猎(约定)

  B.去后乃至(才)

  乃往,身自罢之(于是,就)

  C.元方入门不顾(照顾)

  是日,饮酒乐,天雨(这)

  D.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地方) 天又雨,公将焉之(下雨)

  2.翻译下面句子。

  (1)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2)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

  3.甲乙两文表现的共同主题是什么?读两文后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答案:

  1.B

  2.(1)您和我父亲约定在中午。中午时您没来,就是不讲信用。

  (2)现在即使很乐观,难道不可以相见完成约定吗?

  3.为人一定要讲诚信。谈感受能围绕诚信谈感想并言之有理、语言通顺即可。

  文言文阅读参考答案 3

  【甲】《论语》四则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乙】《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1.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

  (1)学而不思则( ) (2)白玉之环( )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甲】段则是典型的_________体,表述了孔子的为学之道。【乙】段主要采用了____________的表现手法,突出“余之勤且艰”的求学经历。

  4.分别从【甲】【乙】两段中找出表述学习态度的句子,并抄写在下面。

  5.请结合【乙】段内容,谈谈你对“见不贤而内自省”一句话的`理解。

  答案:

  1.(1)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2)腰佩

  2.(1)我却穿着破旧的衣服,生活在他们当中,一点不羡慕他们。

  (2)温习旧的知识能有新的体会、发现,可以凭(这一点)当老师了。

  3.语录对比

  4.【甲】“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或“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乙】“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5.示例:作者身处锦衣玉袍的富家子弟中,一点也不羡慕,不自惭形秽,因为他内心有精神的安慰和思想的寄托,反而能够更加勤奋的学习。这就是对自我的反省。

  文言文阅读参考答案 4

  【甲】穿井得一人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乙】刻舟求剑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1.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

  (1)及其家穿井( )

  (2)国人之( )

  (3)是剑之所从坠( )

  (4)契其舟(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2)是吾剑之所从坠。

  3.说说甲乙两文分别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答案:

  1.(1)到,等到 (2)说,讲 (3)这 (4)用刀刻

  2.(1)像这样听到传闻,还不如不听。(2)这儿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

  (3)甲文:传言不要轻信,要实事求是。尤其“以讹传讹”更要不得。乙文:办事不能只凭主观愿望,不能想当然,要根据客观情况的变化而灵活处理。

  文言文阅读参考答案 5

  【甲】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选自《送东阳马生序》)

  【乙】范仲淹二岁而孤①,母贫无依。再适长山朱氏②。既长,知其世家③,感泣辞母,去之南都④入学舍。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往往颤(zhān)粥不充⑤,日昃(zè)⑥始食,遂大通六经⑦之旨,慨然⑧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曰: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选自《宋名臣言行录》)

  〖注释①孤:幼年丧父谓之孤。②再适长山朱氏:改嫁到长山姓朱的人家。③世家:身世。④南都:地名。⑤颤粥不充:颤,稠粥。充,充足。⑥日昃:太阳偏西。⑦六经:指《诗》《书》《礼》《乐》《易》《春秋》六部经书。⑧慨然:形容慷慨激昂。

  1.解释加点词的'意思。

  (1)白玉之环 ( ) (2)同舍生皆绮绣( )

  (3)媵人持沃灌( ) (4)感泣母 ( )

  2.翻译句子(4分)

  ①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译文: (2分)

  ②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

  译文: (2分)

  3.“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的原因(用文中原话回答):

  5.两文段的主人公都克服了生活的艰难,勤奋苦渎,从文段中来看,二者的读书动力略有差别,请分别用自己的话概括,甲文宋濂是:① ,乙文范仲淹是:② 。反映古代名人苦读的成语故事有:③ 、 (要求填写两个)。(4分

  答案:

  1.(1)用作动词,“腰佩”或“腰上佩带”;(2)通“披”,“穿”或“穿着”;(3)热水;(4)辞别。(答出意思即可,每小题l分,共4分。)

  2.①背着书箱,拖着鞋子,行走在深山大谷里。

  ②深夜如果昏昏欲睡了,就用冷水洗脸使自己清醒。

  3.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4.①以读书为乐(有极强的求知欲望)(1分)②因感恩慈母,承担家庭责任而读书(1分)③囊萤映雪 悬梁刺股 凿壁偷光 画荻凿壁等(要求填写两个,一个1分)

【文言文阅读参考答案】相关文章:

文言文阅读题及参考答案11-24

《包拯》文言文阅读及参考答案08-23

《明史》文言文阅读及参考答案08-08

文言文阅读和参考答案08-11

文言文的阅读题及参考答案08-30

文言文阅读参考答案解析11-14

文言文阅读语段及参考答案11-18

文言文教子阅读题及参考答案08-12

语文经典文言文阅读附参考答案07-28

课外文言文阅读及参考答案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