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古诗《雁儿落带得胜令·送别》及答案解析

时间:2021-06-10 18:07:46 阅读答案 我要投稿

阅读古诗《雁儿落带得胜令·送别》及答案解析

  雁儿落带得胜令·送别

阅读古诗《雁儿落带得胜令·送别》及答案解析

  刘致

  和风闹燕莺,丽日明桃杏。长江一线平,暮雨千山静。载酒送君行,折柳系离情。

  梦里思梁宛,花时别渭城。长亭,咫尺人孤零。愁听,阳关第四声。

  (1)这首元曲前四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简要描述。(3分)

  答:

  【知识点】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形象的能力,能力层次为D级(鉴赏评价)。

  【答案和解析】答案:描绘了和风丽日莺歌燕舞、桃杏争芳,(1分)暮雨蒙蒙里江天一线、平静辽阔的江南春日画面。(2分)

  解析:首先要理解诗句大意,进而用优美的语言进行解说。值得注意的是,内容要全面。

  【思路点拨】解答这类题目,先准确把握诗歌所写的物象,再进一步体味这些物象给人的主观感受,还要弄清物象所体现的时令、方位特征。至于写景的目的,则要把握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2)这首曲词在抒发离人离去后送别者凄凉惆怅的情感时运用了虚实结合与以景写

  情的手法,请结合曲句,就其中一种手法谈谈你的理解。(5分)

  【知识点】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表现手法的能力, 能力层次为D(鉴赏评价)。

  【答案和解析】答案:虚实结合(指明手法2分):前六句写春日美景中饮酒送别的场景,后六句借助想象,写梦境中送别朋友的场景及朋友离去后自已的孤单愁苦,表达了自已对朋友的不舍与思念。(结合原诗分析3分)或以景写情(指明手法2分):曲子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明丽欢快的图景,以乐景写哀情,反衬送别者内心的凄苦悲苦;接着用“暮雨”“长亭”“阳光曲声”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惆怅寂寞的图景,景中含情,情景交融。(结合原诗分析3分)

  解析:要充分理解艺术手法在诗歌中的运用,先明确其具体表现,再结合诗人抒发的情感作具体分析。答案构成一般是:手法名称——手法在诗歌中的具体应用——运用手法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思路点拨】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有下面几项逐项落实。①掌握常用的表现手法,表现手法,也就是艺术手法,即表达技巧,作家、艺术家在创作中所运用的各种具体的表现方法。表现手法从广义上来讲也就是作者在行文措辞和表达思想感情时所使用的特殊的语句组织方式。分析文学作品的表现手法应从以下四方面考虑:表达方式—叙事,议论,描写(细节、动静、虚实、正侧、白描、场景),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 ;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和反问等;写作手法—渲染、烘托、对比、衬托、象征、联想、想象、比兴、化用典故、托物言志、借古讽今以及情景关系(触景生情、以情驭景、情景交融);结构技巧—抑扬、卒章显志。②理解各类手法的特点。

  【诗词赏析】

  这是一首叙离别之情的送行曲。先写景,后抒情。景是乐景,情是哀情。曲子借“折柳”“梁宛”“渭城”“长亭”等四种富有象征意义的事物抒发了自己依依惜别的'情怀。整首曲子,无论是写景,还是言情,都是极富层次感的。先说景,“和风”“丽日”“燕莺”“桃杏”,明亮的色彩,突现出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但晚间雨后的寂静却引来了点点愁思,由喜入悲,错落有致。再说情,折柳送别,难分难舍,而“梦里”句,则把与友人身处两地的相思之情作了梦幻式的深层开拓,使曲境由客观的时空序列转入主观的时空序列,拉开了时间的广度和空间的深度,令人读后余味无穷。曲作手法细腻,句式工巧,音调铿锵,达到情景俱真、曲意清新深婉的艺术境界

【阅读古诗《雁儿落带得胜令·送别》及答案解析】相关文章:

《雁儿落过得胜令送别》阅读答案赏析06-17

雁儿落带得胜令·退隐阅读及答案参考03-29

雁儿落·带过得胜令阅读及答案06-11

《雁儿落兼得胜令.退隐》阅读答案09-12

《雁儿落过得胜令送别》原文及赏析06-11

《雁儿落带过得胜令·送别》《送友人》阅读题目及答案01-28

《雁儿落带过得胜令》阅读答案及赏析06-16

《雁儿落过得胜令》原文及译文解析04-01

《雁儿落带得胜令·退隐》原文及赏析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