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阅读理解附答案

时间:2023-01-02 15:52:21 阅读答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父亲阅读理解附答案

  从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乃至工作,我们或多或少都会接触到阅读答案,阅读答案可以有效帮助我们巩固所学知识。大家知道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是好的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父亲阅读理解附答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父亲阅读理解附答案

  父亲阅读理解附答案1

  (1)小群是个苦孩子,生下来就双目失明,母亲生小群时由于突发心脏病去世了。当小群懂事后便知道自己没有如别的孩子享受五彩缤纷世界的福气,但是,小群也非常热爱这个世界。因为小群有一个细心的父亲,父亲便是小群的眼睛。

  (2)很小的时候父亲让小群触摸柔软的凉凉的东西,说:“这是水,可以流动,长江、黄河和大海都是这样的水组成的,水多了便浩荡奔腾,可以发出震耳欲聋的声音。”后来,小群真的由父亲和父亲的一位朋友带到海边玩,父亲竟然教会了小群游泳。

  (3)父亲是要在失明的儿子心灵中,重安一双明亮的眼睛。

  (4)难度最大的是向小群解说颜色。小群生下来就是一个黑暗世界,怎么让他理解这个世界的五光十色呢?比方给他解释红色:太阳就是红色的,它发光,能把黑夜变成白昼;它发热,在寒冷的冬天能把人晒暖和。

  (5)“我懂了”,小群说,“红色就是让人感到光亮和温暖!”

  (6)“不全对。”父亲细致地解析,“血也是红色的,但它不会发出什么光来,人血也是温热的,鱼血却是冷的,但鱼血也是红色的。红色并不总同光和热联系在一起。”

  (7)小群困惑了起来。

  (8)父亲再作耐心的解析:“发热发光的是太阳,而不是红色,只是太阳能发光发热,同时又是红色的。红色只不过是有视力的人看到的一种颜色。”

  (9)经过这样的循循善诱,小群逐渐有所领悟。

  (10)虽然父亲也这样反复地给小群讲解天空的蓝色,大地的黄色,作物的颜色等等。但小群却对光和热有点联系的红色情有独钟。

  (11)渐渐地,小群觉得世界不再陌生,反而美丽迷人,小群懂得了世界上有许多不用看便能感受的事情,可是有一次小群真生父亲的气了。

  (12)那次,小群让父亲买一个红色米老鼠书包,当父亲买回来小群背着上学的时候,一位阿姨很无意地对小群说:“小群这个绿书包可真漂亮!”小群回家便对父亲喊:“爸爸,我让您给我买红书包,您怎么给我买绿色的呢?您知道我看不见便骗我!”说着便哭了起来不。

  (13)父亲听了,半天没吱声,过了一会儿才为小群擦眼泪,说:“爸爸对不起你,小群……那天我买书包时说只剩下这个米老鼠书包,所以绿的我也买下了……小群,爸爸是爱你的。”小群感到了爸爸用他那慈爱的大手抚摸着自己的脸庞和头发,小群就在那一刻理解了爱。

  (14)时光就这样慢慢流过,小群读书的成绩越来越好,当小群学会按摩与心理咨询,能够自食其力的时候,父亲突发脑溢血去世了。父亲的匆匆离去让小群痛不欲生。小群想,今后谁还能做自己的眼睛呢?活着还有什么意思?

  (15)然而,就在给父亲开追悼会的时候,小群听到了一句话,这句话犹如红太阳的光芒照亮了小群的一生。

  (16)一位叔叔在追悼父亲时说:“他从来没有放弃奋斗和追求,他对身边的人充满爱心,作为一位双目失明的人,他让我们每一个结识他的人都从他身上吸取了力量和勇气……”

  (17)就在这一刹那,父亲对生活、对自己的那份热爱和勇气仿佛一下子全贯注在了自己的身上“父亲呀,”他默默地祝祷。

  题目:

  1、阅读全文,找出文中在结构上起承上启下作用的段落是 ;点明文章中心的句子是 ;这篇小说的主人公是 。(3分)

  2、第(15)段画线的比喻句的含义是 。第(1)段中“父亲便是小群的眼睛。”中“眼睛”的具体含义。第(3)段中“父亲是要在失明的儿子的心灵中,重安一双明亮的眼睛”中的“眼睛”的具体含义是 。(6分)

  3、对文中父亲错买书包这一情节,可以有两种不同的理解:一、父亲事先知道买的是绿书包,二、父亲事先不知道买的是绿书包。你同意哪种理解?请根据文章简要说明理由。(2分)

  4、联系全文,紧扣父亲心愿,补全小说结尾。(2分)

  5、对文章的分析与欣赏,正确的三项是( )(3分)

  A、 父亲骤然去世,使小群受到了难以承受的打击,产生了轻生的念头。

  B、 (16)段的悼词中透露出“父亲”也是“一位失明的人”,从而大大深化了小说的主题,增强了文章的震撼力。

  C、 文章有一条贯穿始终的线索:父亲为小群重安“眼睛”。

  D、 第②段写“小群真的由父亲和父亲的一位朋友带到海边去玩”,是为后文写父亲也是“一位双目失明的人”预设伏笔。

  E、 文章行文详略得当, “买书包” 、“开追悼会”是详写,其余都是略写。

  参考答案:

  1、阅读全文,找出文中在结构上起承上启下作用的段落是(11)段;点明文章中心的句子是“就在这一刹那,父亲对生活、对自己的那份热爱和勇气仿佛一下子全贯注在了自己的身上”;这篇小说的主人公是“父亲”。(每空1分)

  2、第(15)段画线的比喻句的含义是父亲对生活、对他人的热爱,不懈地追求和奋斗的勇气,为小群指明了方向,鼓起了勇气。(2分,答出了“父亲的优良品质给小群带来了生活的勇气”也行,重在后半句);第(1)段中“父亲便是小群的眼睛”中“眼睛”的具体含义是父亲循循善诱地引导、帮助小群了解精彩的外部世界。(2分,注意答出父亲、小群和外部世界的关系);第(3)段中“父亲是要在失明的儿子的心灵中,重安一双明亮的眼睛”中的“眼睛”的具体含义是父亲要让小群既具有感受、了解世界的能力,又有热爱生活、自强不息的信念。

  3、第一种理解依据父亲的话“那天我买书包时说只剩下这个米老鼠书包,所以绿的我也买下了……”;第二种理解是因为这样竭力扶持儿子的父亲不可能用欺瞒的手段来应付孩子或因为父亲也是瞎子,买书包时他自己也受了售货员的欺瞒。

  4、原文的结尾是“我会长出一双明亮的眼睛的,就在我的心上。”(2分,只要结合父亲的心愿,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5、BCD(3分,每项1分。

  A项说小群有轻生的念头,不准确,父亲去世了,使小群痛不欲生,觉得生活没有了意义,但并不是说他就轻生想死。

  B项正确,这样更能表现父爱之深。

  C项正确,这里的“眼睛”应是感受、了解客观世界的能力和生活的勇气与信念。

  D项正确。

  E项不准确,小说详写的是“解说颜色”和“购买书包”两件事。)

  父亲阅读理解附答案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①“听我说吧,”我父亲说,“不要想着距离有多远。你只要想着你是在走一小步。你能办得到的。眼睛看着我电筒的光照着的地方,你能看见石架下面那块岩石吗?”

  ②我慢慢地把身体移过去。“看见了。”我说。

  ③“好,”他对我说,“现在你把左脚踏到那块岩石上。不要担心下一步。听我的话。”

  ④这似乎能办得到。我小心冀翼地伸出左脚去探那块岩石,而且踩到了它。我顿时有了信心。“很好,”我父亲叫到,“现在移动右脚,把它移到右边稍低一点的地方,那里有另外一个落脚点。”我又照着做了。我的信心大增。“我能办得到的。”我想。

  ⑤我每次只移动一小步,慢慢爬下悬崖。最后,我一脚踩在崖下的岩石上,投入了父亲强壮的手臂中。我先是啜泣了一会儿,然后,我产生了一种巨大的成就感。这是我永远忘不了的经历。

  ⑥我曾屡次发现,每当我感到前途茫茫而灰心丧气时,只要记起很久以前我在那座小悬崖上所学到的经验,我便能应付一切。我提醒自己,不要想着远在下面的岩石,而要着眼于那最初的一小步,走了这一步再走下一步,直到抵达我所要到的地方。这时,我便可以惊奇而自豪地回头看看,自己所走过的路程是多么漫长。

  1.文中写“我”下山的动词有“伸”“探”“踩”“移”等,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

  2.文中父亲为什么要叮嘱孩子“不要想着距离有多远”?

  3.简要概括第⑥段中画横线的句子蕴含了怎样的生活哲理。

  参考答案:

  1.表现“我”下山时动作的小心谨慎和内心的恐惧。(意对即可)

  2.因为只有不考虑距离有多远,才能全力以赴地走完脚下的这一步,才有克服眼前这个小困难的勇气。(意对即可)

  3.在人生的道路上,不管面对着怎样的艰难险阻,只要把大困难分解为小困难,一个一个地认真地解决小困难,最终必将战胜巨大的困难,赢得最后的胜利。(意对即可)

  父亲阅读理解附答案3

  我家住在北达科他州莫特市的一个草原小镇上,爸爸在那里开了个小商店,我们称之为“我们自己的五金家具店”,我们七个孩子从小就在店里帮忙。开始,我们只是做些诸如打扫卫生、把货物摆到货架上以及包裹材料之类的零活,后来我们就开始接待顾客了。在我们工作和观察别人工作的时候,我们逐渐了解到这项工作的意义不仅仅是生存和销售。

  在此期间,父亲给我上的一堂课让我永远铭记在心。那是在圣诞节前不久,当时我上八年级,只在晚上帮爸爸干活,替爸爸管理玩具部。一天晚上,一个五六岁的小男孩走进商店。他身上穿着一件棕褐色的旧衣服,袖口又脏又破。他的头发乱七八糟,还有一绺头发直直地立在前额上。他的鞋子磨损得非常厉害,有一只鞋子的鞋带还是断的。在我看来,这个小男孩非常穷,穷得根本买不起任何东西。他在玩具部左看右看,不时拿起一两件玩具,然后又仔细地把它们放回原来的位置。

  爸爸下了楼,走到小男孩身边,他微笑着,脸颊上深陷出两个漂亮的酒窝,他问小男孩想买什么。小男孩说他想为他的兄弟买一件圣诞礼物。爸爸对待他的态度就像接待成年人一样,这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爸爸告诉他尽管随便看,随便挑,小男孩确实这样做了。

  大约20分钟后,小男孩小心翼翼地拿起一架玩具飞机,走到我爸爸面前说:“先生,这个多少钱?”

  “你有多少钱?”爸爸问。

  小男孩握着的拳头松开了。他的手掌因为紧握着钱而留下一道又湿又脏的折痕。手掌展开后,我看到里面有两枚一角的硬币、一枚五分镍币和两便士,折合计27美分。而他选中的玩具飞机价值3.98美元。

  “你的钱正好够。”爸爸说着接过他手中的钱。爸爸的回答至今仍在我耳畔回响。在我为小男孩包裹礼物的时候,我心里一直在想着这件事,当小男孩走出商店的时候,我没有再去注意他身上那件又脏又旧的衣服和他的乱蓬蓬的头发,以及那只断了的鞋带。我只看到一个怀抱珍宝的容光焕发的男孩。

  1.文中所写的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

  2.文章第二段对小男孩的外貌进行了出色的描写,试找出其中一句,并简要分析其作用。

  3.文中父亲明知小男孩的钱不够买玩具飞机,但为什么说“你的钱正好够”?

  4.认真阅读全文,说说在“父亲给我上的一堂课”中,“我”懂得了什么?

  5.你最喜欢文章中哪个人物?喜欢的理由是什么?

  参考答案:

  1.圣诞节前(我在八年级的时候)父亲接待一个小男孩来店里买玩具飞机。

  2.外貌句子略 作用:说明小男孩非常穷,为下文故事情节发展作铺垫。

  3.同情小男孩的.处境,帮助他完成心愿(或为了保护一颗幼小而又自尊的心)

  4.“我”懂得了这项工作的意义不仅仅是生存和销售,还懂得了人与人之间与要关爱。

  5.能结合文中内容符合人物的性格特点就可。

  父亲阅读理解附答案4

  ①再过几天就是父亲节了。那天,躺在床上,随意地翻阅一张报纸,忽然一句话跃入我的眼帘:您的前半生我无法参与,您的后半生我陪伴到底。下面解释说,这是台湾举办的我最想对父亲说的一句话征文中的一件获奖作品。

  ②默读这句话,我沉思良久,第一次,我被这样一句话深深感动。父亲,那个白发已染双鬓的父亲,那个身躯不再伟岸的父亲,那个开始变得唠叨的父亲,一下子闯进我的脑海。真是岁月如流啊,不知不觉间,我来到这个世界已经三十多个年头,而曾经意气风发的父亲也在悄无声息地慢慢变老了。

  ③少年时代,对父亲是一种崇拜和依恋,随着年龄的增长,对父亲的感情似乎逐渐疏远,特别是我最近几年工作变动频繁,与父亲的实际距离越来越远,交流也是越来越少。每次回老家,匆匆忙忙住上两天,期间办一些闲杂事情,见一些有用或者没用的朋友,说一些有用或者没用的话,而对父亲很少倾心地交谈了。

  ④人常说树老了根多,人老了话多。父亲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后,变得唠叨起来,有时候,一件鸡毛蒜皮的事情,也会重复三四遍,以至于常常让我不耐烦,甚至会顶撞父亲几句。我忽然想起,在我年少时,顶撞父亲肯定会招来一顿训斥,而现在,在我的顶撞之下,父亲却有一丝妥协与唯诺。我一下子感觉到一种角色的互换,继而,内心生起一种酸楚。这就是父亲,已经变老的父亲啊!

  ⑤是这一句话,再一次勾起我心底的酸楚,让我想起远在老家的父亲。是的,父亲的前半生我们无法参与,但是,父亲的后半生我们是否会真正地陪伴到底?当父亲已经是一本发黄的书籍时,我们是否还愿意仔细阅读那尘封的文字?当父亲是一棵叶落满地的老树时,我们是否还愿意抚摸那干瘦的树枝?当父亲渐渐老去,我们容易忽视的却是陪伴父亲,无论是在时间上,还是在心灵上。

  ⑥记得傅雷先生在给儿子傅聪的信中曾说:我长篇累牍的给你写信,不是空唠叨,我时时刻刻,随处给你做个警钟,做一面镜子是的,对于子女而言,父亲永远是一面镜子,这面镜子里有父亲洒过的汗水,有父亲走过的足迹,更凝聚了父亲大半生的心路历程。以父亲为镜,其实就是在翻阅人生的一本大书,它给我们思索、启迪,更让我们默默体会那份浓烈而深沉的父爱。

  ⑦有些事情,当我们年轻的时候,无法懂得。当我们懂得的时候,已经不再年轻。世界上有些东西可以弥补,有些东西无法弥补。能够陪伴父亲的后半生,实在是人生中最大的幸福。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也许我们无以回报流淌的岁月所赋予我们的爱,但我们会时时感受到来自父爱的温暖,并当作一种驱策,使自己在岁月之河中毅然前行;也许我们无法挽留这如水般的岁月,但我们可以留下对生命的感激;也许我们无法阻止生命年轮的递增,但我们可以用爱来回报、慰藉父亲。

  ⑧父亲是一段岁月,永远值得我们感激的岁月。陪伴父亲,让我们陪伴一段永远值得感念的时光。

  (选自《华南新闻》)

  【阅读训练】

  1、阅读第5段,结合文章内容,说说您的前半生我无法参与,您的后半生我陪伴到底。这句话为什么会勾起我心底的酸楚?(4分)

  2、阅读第5段,请仿造划线句子格式再补写一个句子。(3分)

  3、阅读第7段,思考作者为什么说能够陪伴父亲的后半生,实在是人生中最大的幸福。(3分)

  4、假设你参加了我最想对父亲说的一句话征文活动,那么你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3分)

  【参考答案】

  1、随着年龄的增长,对父亲的感情似乎逐渐疏远,特别是我最近几年工作变动频繁,与父亲的实际距离越来越远,交流也是越来越少。每次回老家,很少与父亲倾心地交谈。当父亲渐渐老去,我无论是在时间上,还是在心灵上都忽视了对父亲陪伴。

  2、示例:当父亲已经是一部落满灰尘的相册时,我们是否还愿意慢慢欣赏那退色的照片?

  3、因为父亲是一段岁月,永远值得我们感激的岁月。陪伴父亲,就是陪伴一段永远值得感念的时光。在陪伴父亲的岁月里,我们会时时感受到来自父爱的温暖,并当作一种驱策,使自己在岁月之河中毅然前行;在陪伴父亲的岁月里,我们可以留下对生命的感激;在陪伴父亲的岁月里,我们可以用爱来回报、慰藉父亲,不至于让自己的人生留下遗憾。(意对即可)

  4、不做统一要求,言之有理即可。

【父亲阅读理解附答案】相关文章:

父亲的信阅读理解附答案06-11

我与父亲阅读理解附答案07-07

《拾馒头的父亲》阅读理解附答案03-23

拾馒头的父亲阅读理解附答案03-23

不敢老的父亲阅读理解附答案06-14

《我的父亲丰子恺》阅读理解附答案06-12

让父亲不再辛酸阅读理解附答案06-13

父亲留下的书香阅读理解附答案12-07

父亲的信语文阅读理解附答案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