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书》阅读练习及答案

时间:2024-12-23 11:34:59 阅读答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旧书》阅读练习及答案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生活中,我们经常跟阅读答案打交道,阅读答案可以给我们提供解题指导和解题思路。大家知道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是好的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旧书》阅读练习及答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旧书》阅读练习及答案

  《旧书》阅读练习及答案 1

  旧 书

  李琬

  ①大概半年了吧,我没再去过那家古旧书店。它是否依旧安好?不得而知。

  ②酒香不怕巷子深。那爿小小的书店,盘踞于一个地势低洼、路径偏僻的小区。一开始是去它附近的新华书店,顺便到这个书店望望。后来,便是只去这家旧书店了。它给我最大的记忆,不过是两朵橘黄色的灯光,斜斜地投在这个城市疲惫的罅隙里面,把那些满面尘土的读物和画作,映照得令人无比渴望。我从它那里真正买下的,不过是一本《秋海棠》,两本《西藏擦擦艺术》的小画册。

  ③其实在发现这家书店之前,我就目睹了一家古旧书店的短寿。那家书店原本开在我生活的大院里,主要卖一些五十年代到八十年代出版的外国著作。一本《藏族民间故事》引逗出我许多古拙的知觉。几个月之后那书店就永远地消失了。正因为此,我才暗暗祈求那家古旧书店免于无声的坍圮。

  ④我惊异于旧书和旧书拥有者之间的缘分。

  ⑤幼年读书的时光里,身边的旧书并不少。但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香妃》。那大概是十来岁的时候,我到父亲的老同学家中做客。父亲和老同学酒酣眼热,我一人钻进书房乱翻一气。结果我被淡淡的霉味蛊惑了。我找到了抽屉里的一本《香妃》。书皮破败,纸页油腻。我坐在床单褪色的小床上,窗外是萧瑟的树影,捧着书我忘记了时间。我并不记得具体的内容,只记得仿佛香妃剪下来的辫子那么干枯,这个辫子干枯的女人真的很神秘。那个下午,那个逼仄破旧的房间,让我魂牵梦萦了很多年。

  ⑥或许正是从那时开始,我发现了旧书和新书的不同。

  ⑦后来的那本《秋海棠》有着碧绿色的封皮,柔软光洁,当属旧书堆里的罕物。封面绘着一朵秀雅的海棠花。让我感叹不已的是,扉页上红色小篆的“骆志培藏书”印记,还有空白页中的签字章“骆志培”。我突入了这个藏书者的阅读史。我不得不承认,得以窥看另一个读书者的心灵给了我别样的快意。

  ⑧《丰子恺散文选》带给我的则是一张快乐糖的糖纸。那糖纸被岁月和书页压得平平整整。它原来该是被主人用作书签的吧;为了感激这意外的礼物,我把它小心地粘贴在扉页上,让它永远地失去了书签的价值,从此获得了陈列于博物馆一般的境遇。这或许是自私的,但我再也不愿失去这张辗转人世三十多年的糖纸,连同它所记录的、我无法释读的往事。

  ⑨和那些老房子、老街区以及一切有形无形的遗产一样,旧书的旧,只是一种表象;老,才是一种资历。即便是表面上看去毫无痕迹的旧书,也能带给我一种甜蜜的错觉:它已经陪伴我很久了。一页一页翻着,那黄褐色的霉,恰似皮肤上的斑点,属于老去的'情人。你和它一起变老,它喂养你的灵魂以岁月。那些词句,是任何一本新书都无法赐予的温情。

  ⑩因为老,它们不比新书站得更高,却更深。当你拥有了那些被同样热爱书籍的生命碾磨过的旧书,它们便开始碾磨你的生命。你会看到,旧书把很多人连在一起。祖父和孙子,父亲和女儿,漂泊异乡的同乡人,共存一个社区却属于不同历史节点的生命。剥除外在的身份,作为阅读者,你发现他们就是你在茫茫宇宙里素未谋面的邻居,只因为他们陪你,或者说你也陪着他们,读了同一本书。你们向同一本书裸露自身,也从同一本书汲取营养。

  对待旧书的态度,也是我们对待这个世界的态度。诗人于坚说过:遥远和旧这两个词一旦消失,那么世界的末日也就来临了。我们大概无法最终拯救二手书店的命运。但如果它们能够存活下来,我愿意在每一个炎炎夏日的傍晚走进那爿昏黑的旧书店。

  7.文章第②自然段描写那家旧书店,有何作用?(4分)

  8.文中说“或许正是从那时开始,我发现了旧书和新书的不同”,请结合⑦~⑩自然段的内容,概括旧书的不同之处。(6分)

  9.解释“你们向同一本书裸露自身,也从同一本书汲取营养”这句话的含义。(4分)

  10.请结合全文探究作者的情感取向。(6分)

  答案

  7.(4分)内容上:写出旧书店的偏僻和留在作者记忆中的模样,写出旧书店给作者留下的印象深刻;表现作者对那家旧书店的怀念。(2分)

  结构上:①写它的位置偏僻与上文作者的担心相呼应;②引出下文对另一家旧书店的叙述并和它的短寿作对比。③为下文写旧书作铺垫。(2分)

  8.(6分)①旧书能够使人得以窥看另一个读书者的心灵。

  ②旧书常常记录着一些令人无法释读的往事。

  ③旧书的“老”(岁月)能喂养人灵魂,赐予人温情。

  ④旧书把很多人连在一起。

  (每点2分,答对三点即可)

  9.(4分)①生活在不同历史节点的生命,在同一本旧书上留下了各自的生命印痕;(2分)

  ②这生命的印痕连同书中的智慧共同成为旧书的营养,被不同的生命吸收。(2分)

  10.(6分)文章表达了作者:①对旧书的喜爱与珍惜; ②对曾经与旧书相伴的岁月的怀念;

  ③对曾经拥有旧书的读书人的亲近;④对旧书价值的肯定; ⑤对旧书前景的担忧与无奈; ⑥呼吁人们对以旧书为代表的积淀历史的事物的关注的意图。

  《旧书》阅读练习及答案 2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下面题目。(20分)

  旧书

  孙道荣

  ①她微微佝偻着腰,一个一个办公室敲门。大家都认识她,收旧报纸的老太太。每个月的最后一个周末,她都会准时出现在办公楼里,单位规定,这天,她可以上门收购旧报纸。

  ②因为工作性质的原因,我们单位几乎每个人,都订了好几份报纸杂志,平时看完了,就码在办公室一角,等着她上门来收购。卖一次旧报纸,往往可以挣几十元,女同事拿去买零食,大家共享。

  ③她五十来岁,头发已经花白了,讲一口浓重的郊区方言。每次来,她都会拎着一个布袋子,里面塞满各种各样的布条,看得出,这些布条都是用旧衣裳撕出来的,她用来捆扎旧报纸。另一只手上,拎着一杆小秤。

  ④卖报纸!有人站在楼道里喊一嗓子,她就会立即从某个办公室跑出来,瞅一眼,一脸乐呵呵地应答着。她几乎能够认出这座楼里的每一个人,甚至谁多长时间,需要处理一次旧报纸,她都了如指掌。

  ⑤她躬着腰,将堆在办公室角落里的旧报纸,一摞摞搬出,理齐,码好,然后,用布条捆扎起来,一捆一捆地过秤。与我们经常看到的商贩那高高翘起的秤杆不同,过秤的时候,她的秤杆,总是往下垂,秤砣几乎要从秤杆上滑落下来,这样,报纸可以称得重一点点。没人在意她的秤,但她一如既往,要把秤让给人。称一捆,她报个数,让你记下来,再称一捆,再报个数。一捆一捆称完了,她会让你加一加,有多重?而她自己,似乎从不记数,你告诉她多重,她就按这个重量,算账给你。有时候,账里面有零头,大家就说算了,她却总是很认真地从包里掏出一大把硬币,一分不少地付清。

  ⑥她的诚实,使办公楼的人,都对她充满好感。这也是她能够这么多年,可以上门收购我们旧报纸的原因吧。

  ⑦也有的时候,她会显得很小气。比如每次整理旧报纸时,看到夹在报纸里的杂志,或者书,她都会将它们剔出来,单独捆在一起,过秤。她说,书和杂志比报纸便宜一点。有一次,我搬新办公室,整理物品时,我将一些旧书,扔进了旧报纸堆里。正赶上她来收购旧报纸。她将那些书一本本拣了出来,问我,这些书真的不要了?我点点头。她将书单独捆扎好。我笑着对她说,其实,书和旧报纸的价格,一斤也就相差毛把钱,没必要分得这么细。她笑笑,没有回答。

  ⑧那天,我们去郊区的一个山村采访,村支书领着我们参观了他们新建的村图书馆。图书馆是一间民房改建的,书架上,整齐地码着一排排书。忽然,看见有本书很眼熟,打开,扉页上写着我的名字,想起来了,是我上次搬办公室时处理掉的,再一找,另外几本也在。我好奇地问村支书,这些书从哪来的?村支书说,是村里的林老太太捐赠的。她经常上城里收旧报纸,如果收到旧书,她就会留下来,捐给村里或者学校。这几年,她已经捐了好几百本了。

  ⑨忽然明白了,为什么每次收旧报纸的老太太,都会将夹在报纸里的书刊拣出来了。摩挲着那些旧书,我感到了一丝羞愧,也嗅到了旧书里散发出来的独有的香气。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 2011年第三期)

  小题1:文章一开始,作者写办公室里的女同事用卖报纸的钱分享零食,是否是多余的笔墨,为什么?(4分)

  小题2:本文主要刻画了一个卖旧报刊的老太太形象,但题目却是旧书,请结合全文,说说你对作者起题旧书的理解。(6分)

  小题3:我笑着对她说,其实,书和旧报纸的价格,一斤也就相差毛把钱,没必要分得这么细。她笑笑,没有回答,我和老太太都在笑,这两个笑中蕴含的感情一样吗,为什么?(4分)

  小题4:文章的结尾说摩挲着那些旧书,我感到了一丝羞愧,也嗅到了旧书里散发出来的独有的香气,请联系全文,简要分析这一结尾的表达作用。(6分)

  参考答案:

  小题1:不是多余的笔墨,这样写是为了跟老太太买了旧书回去捐书的行为形成对比:女同事们卖了报刊旧书买零食,老太太在生活并不太富足的.情况下,买了旧书去捐书。对比之下,老太太的真诚善良,热心公益的品质更显得可贵。

  小题1:.起题旧书,有三个方面的作用:一是旧书为故事发展的主要线索;二是老太太处理旧书的方式与她做其他事情的习惯不一样,富有悬念,能引起读者的兴趣;三是作者用旧书喻人,虽然旧书看上去平常,似乎没有多大的价值,就像那个不起眼的老太太,但是善良的人性所特有的价值如书香永存,耐人寻味,丰富了文章的内涵。

  小题1:不一样。我的笑带着一种调侃,心里认为老太太为小钱计较;老太太的笑是一种理解和宽容的笑,礼貌而尊重人,她不想让我了解实情,从而让我为难。

  小题1:从结构上看, 我感到了一丝羞愧与上文中写到我笑老太太小气形成鲜明对照,用我的自以为是的误会凸显出老太太的美好品质,嗅到了旧书里散发出来的独有的香气照应了题目旧书。

  从内容上看,作者用独特的香气比喻老太太的诚实、细心、善良和热情等让人敬重的美好品质,表达出作者的赞美之情,不仅意味深长地点明了文章的主旨,更使主题得到升华。

【《旧书》阅读练习及答案】相关文章:

旧书阅读答案10-07

《旧书》阅读答案06-15

《旧书》阅读原文及答案10-04

《旧书 李琬》阅读答案06-14

李琬《旧书》阅读答案06-15

《等》阅读练习及答案09-12

《麦子》阅读练习及答案02-01

《母鸡》阅读练习及答案06-14

《拯救》阅读练习及答案03-25

《社戏》阅读练习及答案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