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视网膜效应》现代文阅读及答案
阅读《视网膜效应》一文,完成15题。
记得四年前,我刚回国时,首先想到要买的就是一辆车。经过一段时间的评估后,我决定买一辆墨绿色的中型轿车。当时我的印象是,一般人的车都买白色或黑色,所以认为自己的选择很独特,而且很有品位。正在为自己能买到一辆与众不同的车而沾沾自喜的时候,我突然发现:不论是高速公路上,还是小巷子里,甚至我住的大楼的停车场中,都看到许多和我同型,而且是墨绿色的轿车。
我开始觉得奇怪,为什么大家突然间都开始买墨绿色的车呢?所以我就把我的观察与同事们分享。有一位女同事正好怀孕,听我讲完后就说:我倒是没看见很多墨绿色的车。可是最近我发现,无论在哪里都会看到孕妇。我记得上个星期天在逛百货公司时,短短的两个小时就看到6个孕妇,人口出生率最近是不是有提高呢?我与其他同事异口同声地都说没发现孕妇有增加的现象,她看到那么多大概是很凑巧。后来,我有一次在国外听演讲,才了解到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叫视网膜效应。那么这个发现对我有什么影响呢?
美国的戴尔.卡耐基先生很久以前就提出一个论点,那就是每个人的特质中大约有80%是长处和优点,而20%左右是我们的缺点。当一个人只知道自己的缺点是什么,而不知道发掘自己的优点时,视网膜效应就会促使这个人发现他身边也有许多人拥有类似的缺点,进而使他的人际关系无法改善,生活也不会快乐。
你有没有发现,那些常常骂别人很凶的仁兄,常常自己就是一位脾气很坏的人?这就是视网膜效应的影响力。
所以,卡耐基先生在80年前创办卡耐基训练时,就一直强调一个人要人缘好、要受人欢迎,一定要培养欣赏自己与肯定自己的能力。全世界有450万人接受过卡耐基训练,很多人都不了解为什么卡耐基能有效帮助这么多有不同文化背景与不同成长经验的人改善人际关系。我猜想视网膜效应是原因之一吧。
1.阅读文章后,请你根据文意,概括什么是视网膜效应。
2.文中说到:卡耐基先生在80年前创办卡耐基训练时,就一直强调一个人要人缘好、要受人欢迎,一
定要培养欣赏自己与肯定自己的能力。请你根据视网膜效应的原理,简要分析,良好的人际关
系与欣赏自己、肯定自己两者有什么关系。
3.说说下面句子中加黑的词语在表达上的作用。
①我突然发现:不论是高速公路上,还是小巷子里,甚至我住的大楼的停车场中,都看到许多和我同
型,而且是墨绿色的轿车。
②当一个人只知道自己的缺点是什么,而不知道发掘自己的优点时,视网膜效应就会促使这个人
发现他身边也有许多人拥有类似的缺点。
4.关于习惯养成,我们常常提倡:要正视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以责人之心责己。这似乎与本文所提
倡的视网膜效应作用下欣赏和肯定自己的做法并不一致。请谈谈你的认识。
5.读下面材料,结合上文,就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这一问题,请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材料一:有报道称,某大学心理咨询中心的数据表明,近几年该校休学的学生中,有34.3%都不能很
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且与别人的沟通能力也比较差。如此看来,如何调控情绪,如何愉快平和地面
对日渐激烈的生活挑战,已经成了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思考的问题。
材料二:卡耐基也说:一个人的成功 ,约有15%取决于知识和技术,85%取决于沟通发表自己
意见的能力和激发他人热忱的能力。
参考答案:
1.视网膜效应:当我们拥有一件东西或一项特征时,就会比平常人更会注意别人是否跟我们一样拥有这样东西或具备这个特征。(意对即可)
2.在视网膜效应的作用下,一个能看到自己优点的人,才有能力看到他人的长处和优点,而能用积极的态度看待他人,善于发现他人的优点,往往是搞好人际关系的`必备条件。
3.①都:突出了在视网膜效应的影响下,我对类似事物的关注和敏感度之深。突出了视网膜效应对人的影响是极其深广的。②类似的:突出了在视网膜效应的影响下,人们所关注的对象。只关注相似的,却往往忽视了其他。
4.在习惯养成过程中,我们提倡:要正视自己的缺点,充分认识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以责人之心责己。这是就如何改正自己的缺点,不断完善自我的角度而言的;而在视网膜效应作用下,提倡欣赏和肯定自己的做法,这是就如何与他人相处,在与他人相处的过程中不断发现他人的长处和优点,努力改善人际间的关系而言的。两者角度不同,所以并非是矛盾的或者不一致的。
5.不设统一答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作答:①学习知识与发展能力对我们来说,是同等重要的;②发现他人的长处,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值得我们重视;③首先要学会欣赏自己、肯定自己,这样才能在与他人相处的过程中不断发现他人的长处和优点,有利于改善人际关系。
【《视网膜效应》现代文阅读及答案】相关文章:
视网膜效应美文06-30
《破车效应》阅读答案11-27
视网膜效应哲理小故事08-20
《温室效应》的阅读答案04-06
《温室效应》阅读答案01-23
温室效应 阅读答案09-20
温室效应阅读答案10-04
《心理效应》阅读原文及答案12-16
“温室效应”与“阳伞效应” 阅读及答案06-12